时间:2023-08-07 09:25:0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商业综合体建筑设计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综合体,不是一个传统的建筑类型,但它几乎能包含所有的建筑类型。对于它的定义,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理解,有人甚至觉得没有必要去定义它,因为城市本身就是个综合体,是自我进化而来的,综合体只是把这些散落在各个区域的城市功能,更加集中在一块相对狭小的土地上来实现,从而最大程度的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但正是这种“集中”,使建筑设计变得错综复杂,商业行为的加入,使得建筑师所学要考虑的东西也远远超出了建筑的范畴。
商业综合体作为现在普遍的综合体实践形式,逐渐得到了市场的青睐,也因国家政策对于住宅市场的调控,各大地产商纷纷把目光投向了商业项目的混合开发中,而政府也希望通过这种大规模的混合开发来带动地区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如何平衡建筑设计创意与商业运行可行性之间的关系?在这种市场的变化中,建筑师又如何在满足业主商业开发目的的同时做到建筑设计的创新?综合体的设计又是如何处理与城市之间的关系?这些都是我们值得思考的问题。在这方面我们也许会找到很多个答案,但每个人都找到自己的答案。我们要做的是保持一个好的心态,做好建筑设计的以下几点。
第一:城市综合体应该进行城市设计
商业综合体是城市的核心,是城市发展的契机。商业综合体设计应该有换位思考,应该进行城市设计,从城市角度考虑定位和功能。商业综合体应该要非破坏性的插入现有城市之中,必须和当地文化、生活习性以及当地对未来的憧憬相吻合。
第二:商业定位应该清晰明确
商业的定位一般由策划公司与业主提供;但如果过于依靠目前行业里的策划公司(个别除外)而没有建筑师的主观能动性的话,你随后会发现,在设计过程中发生的颠覆性结构调整会超越你的心里承受底线的,而最后的结果往往是在耗尽所有热情后的草草收场。与此同时,动摇了业主对建筑师的信心。商业规划和建筑规划完全是两回事,作为设计单位推进一个项目的进行是非常困难的。要做好一个项目,首先业主要有完整的商业规划,有了完整的商业规划设计公司才能参与,通过商业规划确定方案、规模,在此基础上在经过商业设计、反复磨合才能得以确定,这个时候才能得到准确地设计要求,才能进行详细的设计。而建筑师,因为所受的设计训练以及接触项目的大量积累这些优势,确实可以发挥一些商业定位的角色――即使不是设计合同的一部分。
第三:创造有活力的商业生命线
最近几年,商业综合体以一种不可思议的状态飞速发展,同时也导致了商业竞争激烈,而且模式被复制的速度惊人,所以创造一个具有个性特色的空间已经成为开发商们的另一个关注焦点和对设计师的要求,从而让设计概念及主题的提出显得尤为重要。一个好的故事要简洁,有外延,有力量,从而才能保证生生不息。商业综合体并不是一味的拼命做高做大,应该注入文化理念,做一个有人文、自然、景观的商业地产。
第四:商业功能分区布局要合乎人们的社会心理
在项目定位阶段有定性的讨论,这时需要的是将功能具体化,进行水平及竖向的安置,组织各种人流的进出,使各功能各得其所,相得益彰。成功的项目一定要有合理的商业路线,要以顾客的心态对待商业布线。顾客路径要清晰、没有折返,而且每个业态尺度都要跟我们的时间相适应,并且做好商业路线空间节点,给顾客留以深刻的印象。同时处理中还需时时考虑几个问题:1、在人流易到达的一二层,包括地下一层,是否最大化了其商业价值?2、在人流不易到达的四五层(甚至六层),是否布置足够的目的性消费功能,包括娱乐和餐饮,及其所有的特色功能?3、在布置不同功能时,尤其是平面面积较大的基地,是否考虑到人流如何在其中定位(知道我在哪里,我要去的地方在哪里)的问题?是否平衡好迷走性和易达性?4、在各层水平交通转折区域,是否较好的解决了前方店面的最大展示及人流的顺畅过渡?
第五:室内设计的商业空间体验
室内设计的重要性,这是所有人都知道的,我们只想到在此强调一点:尽量加各层之间水平向和垂直向的互动,增加人看人的机会,增加租户和顾客展示自己的机会。在具体设计时,走廊边柱尽量要避免,包边梁时尽量最大化朝向各层的视角等这些细节,与业主争论是否悬挑过多,在室内设计时,与设备协调是否方便布置管线,是建筑师在建筑设计时,是一定要坚持的东西。商业建筑是综合的,不仅仅要节约造价或方便有效,能满足顾客和租户的心里需求,才是最需要解决的矛盾。
第六:具有个性的立面创意
作为一个成功的商业综合体要有美学上的追求,必须保持理念上的创新。当你把整个城市看做是个建筑空间时,那么你做建筑就相当于是在为这个空间做一个室内设计,建筑也可以被当做一个产品来设计,它的外形重要性毋庸置疑,它是大多数人群评价建筑的“首要元素”,是给人的最直观的第一印象。
第七:妥善的商业经营
商业综合体和建筑群体本质上不同。商业综合体之间是有机联系的。解决好商业综合体的有机联系第一步应该是策划,第二步是设计和建筑的过程,第三步是招商,第四步是运营管理。这四个环节哪个出现问题,项目都不会成功,每个环节环环相扣、相辅相成,最终完成成功的商业综合体项目。业主要有比较前瞻性地选择专业商业资产管理公司对项目进行后期运营管理,这些公司,往往具有较强的融资能力和丰沛的潜在租户网络,对商业的发展历史与未来有相对清晰的认识和预判,能缩短业主的市场教育培训期,使项目在起始点就处于正确的轨道。
第八:适应商业模式的升级换代
商业唯一不变的特性就是一直在变化,商业模型也在经历着迅速的发展更新,网络商业的挑战,使得商业对信息时代的技术回应也不可避免,所以作为实体商业的载体,商业综合体的适应性也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能否有实体和虚拟的结合平台?能否有把人群从家中电脑旁吸引至购物中心的魅力?能否解决网络无界限与现实有界限的平衡?这些,都是我们的课题。
尾声:
中国的经济发展的太快了,商业综合体项目在目前还是被众多开发商当成一个纯工程来做,延续了住宅的思路,在一种非常赶工的状态下完成设计,专业积累有限,这些对于很多建筑师来说都是全新的课题。但是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建筑设计师也面临着很多机遇,
在商业综合体设计中不断磨合、不断调整,找到设计的平衡点。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城市综合体素有“城中之城”之城,它基本上已具备了现代城市的全部功能。大型商业综合体适宜在经济发达的大都市发展,对于发展中城市的商业综合体建筑设计,可根据其城市规划发展的需要进行规模的缩减,根据城市经济特点有侧重点地选择建筑功能。这种新型的商业建筑经营模式集购物、办公、娱乐、餐饮为一体,具有高效,多功能的特点。但是,由于其自身占据建筑面积大、人流密集等特点,使其建筑设计更为复杂。因此,在项目开始之前的建筑设计分析师十分重要的。
一、大型商业综合体建筑总平面整合设计
1、总平面设计要素
为实现商业综合体内各个物业综合价值最大化,在规划设计时可依据商业综合体的土地价值梯度来合理布局其内部空间。其中,总平面设计是整个商业综合体内外衔接的重要环节,是实现商业综合体内外一体,紧密结合的关键因素,不仅影响到建筑内部布局,功能流线,甚至对城市周边交通也会产生巨大的影响。从总平面的宏观布局上来看,它的设计主要关系到建筑、环境、交通、技术等四个要素的综合运用和组织(见图1)。
图1整合的相关要素
2、总平面设计程序
大型商业综合体建筑整合设计应涵盖了各个子功能规模的合理布局,以及各个环节的有机融合。而商业综合体建筑总图设计是在不断的修正与内外互动的调节过程中完成的,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2.1 研究规划设计条件。
建筑密度、容积率、限高、地面停车数量等都是与总平面布置密切相关的设计指标。除此之外还有后退城市道路距离,相邻地块或红线距离要求等。其中建筑密度是对建筑平面形状影响最大的指标,容积率和限高对建筑三维形态影响最大。
2.2 双方沟通协商,与开发商搭成共识。设计人员应主动了解开发商的招商规划、租售方式及分期实施等要求。
2.3 结合场地现状,综合设计车行的对外衔接口和车行流线组织。
2.4 根据集散空间需求量,预留集散空间。综合活动、视线等需求,对场地进行布置。
2.5 根据周边人流分布、来源、主要人流方向,确定基地的出入口、布置人行通道。
2.6 结合建筑子功能布局,进一步完善基地交通、环境、建筑、技术的深化设计。反复推敲交通、场地、技术、建筑的不同组合模式,通过SWOT对比分析寻求最佳组合方式。
二、大型商业综合体建筑总平面建筑布置
1、建筑平面的形态研究
大型商业综合体建筑平面形态的设计与建筑所处城市、街道、街区密不可分。 其平面由上部建筑和下部裙房共同构建而成的,依据上下两部分建筑在平面图上共同构成的形状,可将商业综合体建筑的平面形状分出点、线、面和混合状等四种形态。
2、建筑位置研究
2.1 经济利益
经济利益是商业综合体布置的一个重要因素。商业建筑的空间价值是随着层高而降低的,往往首层建筑的店面租赁费用是最高的,所以开发商总是试图将首层商业综合体以最大规模呈现,因此大型商业综合体的首层面积是最大的。在满足城市控制线和覆盖率后,首层建筑基地中可供选择的位置不多,基本上呈现出满铺的状态。在经济利益的趋势下,大型商业综合体的平面布置要在满足城市规范要求下,最大程度上延长商业面。通过扩大商业展示面,来吸引更多的人群进入,以便获得利益最大化。在设计考虑增加商业展示面时,可通过外界面的凹凸、设置内街、引入内院等方式来实现,通过研究相同建筑覆盖率的裙房形式对比发现,设置内街增加周边商业展示面这种方式的效果最为明显。
2.2 周边交通及空间
商业人流和车流量在商业综合体中都比较大,而且在周期表现上也不甚明显。在裙房布置时设计人员要尽可能的靠近便利的交通,甚至于结合交通设计。商业综合体通常布置在人流大较大的街道,以此来吸引顾客。 多层商业综合体与室外活动场地关系紧密,对近人尺度的空间环境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建筑布置时应注意与周边建筑一起组成适宜的外部活动空间,如围合的广场。
2.3 人流
在商业综合体设计时,潜在商业顾客四人流布局时考虑的主要因素。所以,商业建筑布置要尽可能使更多的人群通过建筑外部的广告、橱窗等展示面来诱导人群进入商场。商业综合体中所谓的人流主要为城市人流,同时也要兼顾对综合体其它功能的内部分群的吸引。因此,商业综合体布置需要考虑主要人流聚集地,人流方向、集散空间三个方面。
2.3.1 人流聚集地
人流集中点通常表现为车站口、十字路口、剧场、商业中心等有大量人流聚集的场所。人流在这些地方是以中心向四周扩散的。在商场布置时,通常首先把超市、主力店和其它非商业功能空间远离这些聚集地中心,这样布置可使无关行人,或者前往主力店及其他功能空间的人流经过最长的展示面,从而最大程度上刺激偶发行为的发生。
2.3.2 人流方向
人流方向是影响布置的重要因素。在商业综合体布置时,通常会将主力店、超市和其它非商业功能空间放置在人流量较少的方向,促使人流经过展示面最大化。同时,会巧妙的利用设计调整人流走向,如采用花池减少人行道宽度等措施缩短人群与展示面的距离,增大诱发性。针对人流趋势不明显的街道,可以将主力店和其它非商业子功能布置于中间,便于诱发不同方向来的人流。
2.3.3 体闲空间
无论是室内的体闲空间还是室外的体闲空间都可以成为人流的滞留空间,这些空间容易混合多种人群,刺激多种行为,能使人群在基地滞留时间变长,商业裙房布置应多结合休闲空间设计,吸引人流。
三、动静态交通组织
1、车行交通与城市交通整合
商业综合体对周边城市交通影响较大,主要表现为车行交通进出与城市车流的交叉所带来的影响。因此,在选择基地车行出入口与城市道路的衔接问题时,应首先对周边城市道路现状进行认知,从而确定基地与城市衔接可能性出入口方
式和位置。
通过研究发现应详细考虑下列因素(表2),不同的情况可能对接入口最终位置的设置产生较大的影响。
表2 商业综合体车行交通影响要素
2、车行交通与建筑整合
基地与城市道路的关系可以分为单面临街、双面临街,三面临街,四面临街
四种。因此根据不同的基地临街情况,车行交通和建筑整合方式则不同,可分为
独立式,环道式、半环道式和辅道式。
3、步行交通与城市人行道整合
商业综合体基地的人流出入口设计首先应明确进入场地的人流数量、类型、位置、铁站口方向。基地人行出入口一般会考虑在人流集散点处设置,如公交车站、地主干道交叉口等附近。一般可采用入口广场的方式,如果人流量较大,也可考虑采用天桥、下穿道等方式分散人流。
由于商业综合体内部子功能众多,一般不止一个出入口。主要是根据业态的重要程度和不同类型人流方向来设置不同出入口的位置。首先根据规模和业态档次设定出入口数量,在再根据盈利价值的高低布置出入口位置。
4、步行交通与建筑整合
在商业环境中,步行交通往往要求连续性,以方便顾客随意游逛。由于商业综合体的交通复杂性,通常将步行交通和车行交通进行通盘考虑。一般情况下,人行交通和建筑的整合主要是利用入口广场和建筑高差来组织,通过研究总结,按照空间形式划分人行车行交通与商业综合体建筑的衔接方式,主要有平面交通体系和立体交通体系两种方式。
通常来讲,平面交通体系主要用于车流和人流的分别组织,即利用广场来组织多种人流车流进入建筑,广场可以起到了分散和聚集人流车流的作用。立体交通主要用于整体组织车流与人流的关系,即利用高差将车流与人流分开,避免相互交叉干扰。
随着商业综合体的规模逐渐增大,功能不断复杂,采用立体交通分流的建筑逐步增多,内部交通体系通常会与地下车库、地下交通枢纽、地铁等地下公共交通系统连接起来,同时又与地面层上的城市公共空间有机联系,组成一套地上地下完善的树形通道体系。多种体系在多个层面上构建了商业综合体与城市之间的交通网络,成为了城市交通体系中的重要一环。
结束语
大型商业综合体的功能较为复杂,其自身包含了现代城市生活的各种设施,是现代城市的缩影。近些年,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综合体建筑越来越多。设计优良的城市综合体可以减缓城市交通压力,调整城市空间结构,提高工作效率,改善人们的工作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housing construction in our country, more and more business district to appear in the completed community, become the contemporary community construction indispensable new accessory construction project. Because of its "new". So the current domestic architecture and planning sector had yet to downtown community has a clear definition, lack of more system.
Keywords: commercial complex, architecture, design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前言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脚步逐渐加快,面对日益严重的土地、交通。环境等时代新问题。大型商业综合体的建设成了城市发展的必然。最近几年来在各大城市先后出现了各式各样的商业综合体,这种新型的商业经营模式集办公、购物、娱乐、餐饮等功能于一体,具有多功能、高效率的特点。但由于其自身的建筑面积大、人员密度大、功能多等特点,使得其建筑设计的复杂度和难度加大。因此,在项目开始之前进行建筑设计分析是十分重要的。
1大型商业综合体概述
大型商业综合体一般都位于城市中心的繁华地区,原本就复杂的人流和物流状况,使得商业综合体需要肩负起更多的责任:改善城市环境、交通状况以及城市形象等。同时由于商业综合体的建设规模较大,其包含的功能类型多,并且不同的功能均具有不同的价值诉求,这也必然会给商业综合体在建筑设计方面增加难度。使得商业综合体的建筑设计十分复杂。总而言之,大型商业综合体建设需要综合地协调各个方面的要求,从而使商业综合体建成后能真正的实现其自身价值。
大型商业综合体是城市中集合了多种功能的群体建筑,一般建筑面积(不含地下)在25万平方米~100万平方米。目前的万达广场系列都属于此列。大型商业综合体包含(但不限于)以下部分:
(1)Shopping Mall:
其中有百货商场、精品店街、各主力店(比如运动100、KTV、酒楼、电影院等)、超市(位于地下层)。该部分建筑将大部分自持.室内(外)步行街区:一般2~3层,与Shopping Mall主入口连接,功能以特色餐饮、中小型主力店(100㎡~500㎡)、休闲性质商店为主。该部分建筑将大部分销售。
(2)办公建筑群:
甲级办公楼或SOHO类办公塔楼。该类建筑将为商业物业提供大量消费人群,同时办公销售可以平衡项目前期资金流。
(3)酒店建筑:
为办公建筑及周边配套的酒店建筑,一般设置商务酒店一栋、星级酒店一栋。
(4)住宅或公寓类建筑:
商业的繁华将极大提高周边居住建筑的价格,同时住宅销售可以平衡项目前期资金流。
2大型商业综合体设计要点
2.1商业人行流线组织要点:
大型商业综合体的功能一般都较为复杂,因为其自身包括了现代都市生活的各种设施,常常又被称为“微型城市”。因此在进行具体的建筑设计时,设计师们不仅要解决好其复杂的功能问题,同时还需要设计出更为丰富且人性化的公共空间。商业建筑规划中最重要的是流线设计(组织),这包含:商业人行流线组织、各区域机动车流线组织、物流组织,以上又以商业人行流线组织最为专业和重要。商业人行流线组织设计要点如下:
第一位:唯一性,各商业区,商业主街(主流线)只能有一条。商业主街分支,表面看是增加了商业街长度,增多了临街店铺,实则是:让人群产生迷惑。90%的人群会走向较大的商业街,并且不会返回到支街。(可回忆自身逛街的经历)支街只能出现在目的性商业中(专业市场)。商业街入口处的分支是可以允许的,因为分支不会造成方向困惑。
第二位:入口标识性,各商业主入口必须分级。从主到次分别为:一级出入口:室内外步行街主出入口,形象最为突出,应把90%以上人群吸引入,这样各商业才能带活。二级出入口:大型主力店出入口,形象上比一级入口要次要许多。三级出入口:办公、商务酒店出入口,此类建筑到访人员目的性很强,无需强化出入口,注意出入口建筑标识即可。
2.2建筑立面具有标志性
商业建筑的外立面设计尤其重要,它决定了商业及其周边所有物业的形象从而决定档次。商业建筑立面设计要注意的是:
(1)、建筑立面相对简洁,而具有质感,突出材料的高档性。复杂而色彩化的建筑立面风格已不再是世界和中国的主流设计风格。
(2)、必须进行专项的广告位和店招设计。
(3)、结合内部功能进行立面设计,有目的的开设采光窗。需注意:大型主力店及电影院等,是不可有采光立面的,因此,并不是越采光约越有利于商业。例如:百货商场,采光面会让消费者分心,并且不利于商品的重点式照明。
2.3不同功能建筑按各自设计参数设计
商业综合体内部功能较多,很多功能具有较为复杂的设计要求,平面设计中需充分考虑。以万达广场部分主力店设计要求为例:
2.3.1万千百货
建筑面积要求:25000~40000平方米。位于地下一层至地上五层,单层建筑面积大于5000平方米,但不超过10000平方米。地下一层层高不宜小于5.1米、净高不宜小于3米,首层层高不宜低于5.4米、净高不宜小于3.6米,二层以上层高不宜低于5.1米、净高不宜小于3.3米。
室内商业步行街的平面:(1)长度:步行街的长度以280~350米为宜。(2)柱网:一般以8.4×8.4米为宜。(3)步行街两侧店面之间的宽度:首层9~10米,二、三层15~17米.(4)“桥”及步行街走道的净宽:桥宜3.5米,走道宜3.5~4米,在中庭周围走道净宽可适当加宽至5~6米店铺:精品店基本单元进深宜8米~12米,个别店铺可加大。步行街各商铺不能有“门对门”式设计.
2.3.2沃尔玛
层高: 不小于5.4米,灯带下净高3.7米。由于有降板区,而主力店技术条件的提供往往滞后,在工期需要时,可先预留300厚覆土层高度和荷载取值而先期出图。卸货区:沃尔玛首层室外需设40英尺货柜车位一个,货柜车净高4.5米,地下设4辆小货车停车位,净高3米,卸货平台高1.2~1.3米,地下设仓储区。
2.3.3家乐福
家乐福一般15000平方米或以上。如设置在地下一层或地上二、三层,需在首层入口处提供1000~1500平方米的外租区;首层对大型货柜车无严格要求,只要地面满足4辆小货车停靠即可;不设抬起式卸货平台,宜考虑地下卸货,卸货通道及卸货区,净高宜达到3.6米。超市的生鲜区需要降板,降板高度300mm用于做水沟排水及冷库底板
2.4办公及住宅立面设计公建化
办公建筑及住宅(SOHO)平面按要求设计,但立面应和商业建筑匹配,必须显得公建化。建筑立面材料选取:北方建筑主要采取石材、各类玻璃材料,南方建筑主要采取金属(塑)板、石材、各类玻璃及一些新颖材料(比如孔板、拉索等)
3大型商业综合体设计思想创新
3.1基于全寿命周期的综合体成本理念
项目建设开发、运营、拆迁成本的最优化,改变传统的核算理念,对建筑设计及其优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利于我们转变观念,从长远的角度控制总体成本。建筑环保节能和绿色生态是现代城市开发的宗旨,减少臭氧与CO2排放,降低城市景观污染,有利于中国城市综合体的可持续发展,为城市的节能减排做出贡献。
3.2商业规划与建筑设计方案的最佳匹配
商业规划与建筑设计概念设计需要同步,尔后根据招商结果和经营管理方案深化建筑设计方案。让不同业态在建筑空间合理分布,形成合理的客流动线与货流动线。商业规划与建筑设计初步方案的最佳匹配方法如下:
(1)初步的商业规划与概念设计结合
(2)概念设计与不同业态模拟经营分析结合
(3)招商摸底与建筑方案修正优化结合,深化业态方案
(4)商业规划的动线路与建筑设计初步方案结合
4小结
大型商业综合体的功能一般都较为复杂,因为其自身包括了现代都市生活的各种设施,常常又被称为“微型城市”。对于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中国,城市综合体建筑将越来越多。设计优良的城市综合体对于调整城市空间结构、减少交通负荷、提高工作效率、改善工作生活环境,都具有积极作用。而且,一个好的建筑的出现,需要甲方、设计方、咨询方、施工方、政府规划部门等多方共同的协调和努力,缺一不可。作为设计师,最大的愿望还是希望这个作品能为城市留下一道亮丽的风景,能为市民提供一个他们喜欢的工作、生活的舞台。
参考文献
[1] 王滔,周闽.城市核心区大型商业综合体设计[J].四川建筑,
2010,30(1).
[2] 曾虹. 厦门光明大厦建筑设计分析[J]. 华侨大学学报,
2002,23(3).
Abstract: China's rapid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decides the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 improve, commercial complex provides favorable conditions to meet the modern requirements. This paper starts from the basic concept of commercial complex building is introduced, and combined with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building our country commercial complex, with some of the problems encountered in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design, the problem of thinking, and to promote it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Key words: commercial complex; architecture design; planning; method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前言
民众的生活水平随着加速的城市化进程和现代经济的迅猛发展,已经提高到了另外一个境界,房屋建筑的使用范围不再限制于单纯的居住用途,人们的对于建筑物的要求标准也由于自身审美标准和物质享受的提升而提升,人性关怀的注入成为了当下现代建筑的核心灵魂。纵观现代建筑整体环境而言,无论是建筑外观还是内容格局的精心设计,都呈现出一派新生状态。“人性化”的建筑设计,就是在充分考虑到用户业主的心理需求的基础上,以务实的设计态度去分析思考建筑细节,进而使用户业主的心理需求得以满足,实现现代建筑的设计目标。
商业综合体建筑则是将写字楼、住宅区域、会展中心或会议中心、购物中心及公园等城市生活功能空间中的三项或三项功能以上的建筑个体进行合理组合,进而形成多功能、高效率的综合性建筑体,该建筑总体就被称之为商业综合体建筑。这种建筑模式能够使得城市的功能空间彼此形成相互依存的密切关系。不同时段的多样化城市生活都能够通过商业综合体建筑加以适应,从而实现自我更新和自我调整。
商业综合体产生的必然趋势和建设问题
经济环境是促进新生建筑诞生的基本要素,同时也是为了满足人们多元化、丰富化的生活习惯以及心理需求的必然趋势。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才催生了商业综合体的诞生。结合我国国情来看,人口的激增导致人口聚集程度已经达到了一定的紧张程度,作为该密集人口的核心区域,综合产物的就在这样背景下应运而生,随着建筑综合化的完善,商业综合体建设的功能也越来越强大,作为引领城市精神的标志建筑系统,商业综合体建筑的出现成为了必然趋势。
我国的城市化建设发展进程属于加速阶段,无论是发展成熟的省市大城还是正处于发展旺盛期的中小城市,商业综合体的建筑项目都是这些城市积极投入的建设对象,就目前状况来看,城市的商业综合体建筑的设计方面还是存在以下问题:1.建筑设计的整体性不够强,主要表现于设计的系统性能方面;2.业态的功能占比不当,商业综合体的建筑面积过大,不太符合民众的消费能力,而业态商业结构分布方面的占比也不太合理;3.针对项目交通的流线设计方面存在缺憾,特别在停车系统的设计方面,没有持发展的眼光来进行规划,整体太过于单一;4.商业综合体中大型的内部开放空间占比较少,因此对于顾客来说没有驻留的吸引力。
现代商业综合体的设计方案讨论
笔者结合自身的设计工作实践经验及近代商业综合体较为著名的设计案例的分析来看,该性质的建筑物应该将设计研究的重点放在科学实用的设计模式上,并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来进行规划研究,以便设计模式的长远发展。
3.1整合设计的合理规划
整合的概念就是通过某种方式将一些零散的事物以某种方式连接起来,实现信息系统与公共资源之间的科学共享协调,该设计核心就在于组合内容为设计的中心要素,最终形成一个有效率有价值的整体。就商业综合体的基本概念不难看出,该建筑的核心机制就是对各个功能空间进行高效、合理、科学并有机的合理设计。由于综合体所涉及的功能空间十分庞大,几乎涉及到了城市生活中所有的建筑基本功能,其中能够起到决定性且极具代表性的建筑功能有:居住功能、办公功能、零售功能、酒店功能、娱乐功能、会议功能、休闲功能、公共设施以及停车场地及设施等等。而商业综合体就是通过整合各个功能的协同作用来进行设计的。再具体点说,协同作用就是对城市生活运作的组合规律进行分析,找出它们内在的关联性和组合可能性,依据这些理论内容来进行综合体设计规划,常见的关系组合有以下几种:
互补互助型:综合体子系统的空间通过各个区域的功能互补来构建完整的建筑主体;
竞争比较型:若某些个别的子系统在使用功能方面有些重复,又或者因为相似功能的系统区域在空间设计的时候被设置在同一区域,在为用户提供了多种选择性和可能性的情况下而产生集聚化效应;
系列型:系列性的空间设计是最为常见的区域组合设计,该设计模式下的子系统在功能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延续性或互通性,经过相互转化从而达到组合效果;
主从型:子系统的组合以某一主题系统为主,设定中心子系统,其他子系统则以组合的作用性质辅助该子系统功能的实现。
以上子系统功能组合类型是较为常见的几种设计模式,而在进行商业综合体的建筑施工时, 还是要结合当地城市或区域的民众生活规律和消费倾向来进行设计规划,采取某一种或多种设计模式组合来完成综合体的设计规划,将其建筑功能发挥至最佳状态。
3.2综合体内部开放空间设计
就我国目前一些城市的商业综合体建筑设计来看,建筑设计的重点一般都放在了建筑体的中外部空间上,而综合体的内部空间远远不及中外部空间的丰富。通常情况下,商业综合体的内部开放空间都是用来提供给商家开展促销活动或某些公共信息宣传活动以及消费者购物休息和行走的内部公共空间,像内广场、室内商业街、引导空间、边庭、中庭又或者是露天商业街等区域,都属于具有特色的综合体内部开放空间。水平交通空间、节点式空间、线性街道空间以及垂直交通空间是常见的几种设计结构。针对内部空间开放设计而言,该空间的设计策略可总结为一下几点:
竖向高差的调整变化。在对综合体的内部空间进行处理的过程中,高差调整设置是一个十分有效的设计方法。该方法的应用领域很广,内部空间地面标高的改变能够将空间改变的特点加以突出,并且可以在内部较大的空间中创造出二次空间,进而使得个空间的不同功能实施得到满足;
开敞和围合的变化。我国绝大多数商业综合体的内部空房空就都设置在顶界部分,因此其封闭程度只能够取决于建筑的侧界面的尺度和形式,或开敞或封闭,都要考虑到顶界处的各种限制;
对空间进行诱导性设计。商业建筑的特点和购物环境氛围的创造是商业综合体内部空间设计所要突出的重要内容,只有突出了其诱导性,才能够达到吸引消费者的建设目标;
空间层次变化设计。商业综合体的内部开放空间必须具备一定的层次感,只有这样才能让消费者或使用者眼中的空间画面不再单调,进而使得内部空间的景观产生远中近的变化层次感。绿化、隔断或高低差的空间设置都能够使空间的层次感得以凸显,从而达成步移景异的设计效果。
结语
综上所述,本论文从商业综合体建筑性质概念的介绍入手,就现行的城市商业综合体设计和标准作出了探讨,像城市机能的考虑、整合设计的合理规划以及内部空间的整理设计等等,一些关键设计问题的提出都在本文中有所涉及。笔者相信,通过各位同仁的不懈努力,我国商业综合体的建设将会呈现出更为辉煌的未来。
【参考文献】
[1]李振华. 城市商业综合体业态设计的新趋势[J]. 广东建材. 2010(07)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商业综合体的概念与特征 城市商业综合体一般包含酒店(Hotel)、写字楼 (Office Building)、公园(Park)、购物中心(Shopping mall)、会议中心(Convention)、公寓(Apartment)等。每个商业综合体组合了上述功能中的三种或者更多,且在这些部分之间建立一种互依互益的关系,是以一种或两种使用功能为主、其余几种使用功能配套的多功能、综合性的建筑体。 商业综合体一般都具有以下的特征:高可达性、高密度集约性、使用功能复合性、空间连续性、强大的对外辐射性、潜在的升值价值。
二、商业综合体平面设计 商业综合体内部功能复杂,各个功能部分既要相互独立又要有机联系,每个部分都要满足自身的使用功能。 1 卸货场及后勤机电用房设置 商业综合体中一层平面各个功能的出入口很多,商业价值很高。传统的商业建筑与大型超市将卸货场布置于一层背向商业展示面一侧,在现代的商业综合体中,酒店、办公、公寓、会议中心的出入口往往全部位于背向商业展示面一侧,同样需要良好的外部形象。所以我们在平面设计时会将卸货场设置在地下室,货车通过货运坡道直接下到地下卸货场,由地下卸货场运送到各个分散布置的商业货梯进行货物运输,地面上不再设置卸货场,不仅优化了综合体的外部交通流线,也提升了商业综合体背向商业展示面的建筑外部形象。2 水平交通组织 相对办公、酒店、公寓等,商业综合体裙房或高层辅楼内的购物中心设计比较复杂。商业综合体内平面中的商业动线将各个经营的主力店、次主力店、商铺、中庭趣味中心相互串接,形成楼层的主要水平交通线。每层商业面积较大的购物中心往往还需设置次动线,把每个商铺面积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并且通过商业运营机构进行合理地业态组合设计,构成合理互补的大业态组合。同时,每个商业楼层会考虑后勤货运通道,能够满足各个主力店、次主力店、商铺的平时运货需要和商业垃圾与餐饮垃圾运出的需要。建筑的平面设计将在大业态组合平面的基础上进行深入,与商业运营团队交叉作业,形成合理、可行的商业平面布局。 3 竖向交通组织 竖向交通分为三个部分:垂直客运、垂直货运、消防疏散。垂直客运一般采用电梯或自动扶梯来解决,电梯、自动扶梯在平面上成组分区合理布置。一般来说,客体与扶梯均会围绕商业主动线或中庭来进行均匀布置,使得商业楼层上的各处均离垂直交通不是很远,方便消费者在楼层之间互通。随着技术的发展,大跨度跨多楼层的自动扶梯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在商业综合体内,跨2-3层,甚至5层,将客流源源不断地提升到上部商业楼层,快速组织消费客流,形成“淋浴效应”。 商业建筑中货物的竖向交通同样重要,商业货物从卸货场通过垂直货梯运送到各个楼层,各个楼层的商业垃圾同样通过货梯运送至卸货场运出。在设计时,垂直货梯可采用集中布置或分散布置的形式。集中布置的货梯一般在卸货场旁设置,货物垂直运输迅捷,在楼层上需要较长的商业货运通道。当商业楼层建筑面积较大时,我们一般将垂直货梯分散在各个区域均匀布置,缩短商业楼层的水平货运距离,并利用垂直货梯兼做商业消防电梯。 商业建筑中的另一种竖向交通就是楼梯,它肩负着消防疏散的重任。我们在商业平面上布置消防疏散楼梯时,将疏散楼梯尽量靠外墙均匀布置,满足消防疏散距离以及疏散宽度的要求,同时使得楼梯间在底层直接对外,疏散快速,安全。
三、商业综合体立面设计 商业综合体中包含了商业、酒店、办公、公寓、住宅等组成部分,将这些不同功能建筑的立面与造型做到互相协调、呼应、共融、共生是在立面设计中首要考虑的问题。特别是住宅部分立面的公建化设计,这是商业综合体立面设计中的重点,应做到与办公、酒店、公寓的立面调性和谐统一。
住宅、公寓立面在设计上应简洁、安静,使人们从心灵上感到温馨、宁静、有归属感。住宅与公寓往往采用的是分体空调或VRV多联机小型中央空调,对空调机位、阳台等处的处理应整体,并在立面设计时应良好地整合住宅外窗、阳台、设备平台、空调机位的关系,统一中求变化,营造出公建化的立面效果。 我们赋予商业综合体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使得该商业综合体的造型与立面具有其独创性与不可复制性。如淮安龙游城项目,在造型设计时结合了淮安的地域特点,以江淮河湖网盛产的莲花为元素,从莲茎、莲叶、莲花的花苞等方面加以提取升华,在立面的设计中得到良好的体现与表达。 商业综合体往往是城市中一定区域的地标、视觉焦点和视觉走廊的对景。在夜间,灯光效果的处理不仅使其呈现出不同于白天的瑰丽胜景,更使其标志性地位得以延续光大。城市综合体的夜景照明并不同于一般的建筑亮化,它是一种街道的城市光环境设计。它不是用灯光照亮建筑本身,而是用灯光照亮建筑的空间,柔和的灯光能烘托出优雅的城市空间氛围,使商业活动、休闲娱乐在夜间得到更好的延续。
四、商业综合体剖面设计 商业建筑按建筑高度分为多层商业建筑与高层商业建筑。多层商业建筑其建筑高度在24米以下,它或与高层建筑相连成为商业裙房。高层商业建筑为24米以上的商业建筑。由于商业综合体一般在城市的中心地带或在一个城市片区的核心区域,在商业综合体设计中,商业功能部分往往做到5层至8层乃至10层以上,成为高层商业建筑。目前随着大跨度扶梯(俗称飞天扶梯)、高速垂直电梯、空中中庭的运用使得商业部分的建筑高度与层数不断增加。商业营业厅位于9层、10层甚至更高都可以,如北京西单大悦城、香港朗豪坊等等。 商业综合体中的商业部分的公共区域主要有商业主动线与商业次动线。主动线上商业人流较为集中,动线宽度基本在4米-5米之间,有的在主要出入口处会设计到8米。根据人们的商业行为心理以及空间界面来看,商业主动线的净高应基本保证在3.6m-3.8m,最低也应控制在3.5m。 商业建筑室内营业厅空间从业态来分划归为四类,一类为零售,二类为餐饮,三类为服务,四类为娱乐。另外还存在一些特业如电影城(含IMAX电影厅)、壁球、溜冰场等与小汽车停车库、自行车库以及地下卸货场。它们需要的净空高度都各有不同。 一般我们将商业营业厅空间净高控制在大于3.5m,部分小商铺空间净高局部可以适当降低,但也应大于3.2m。另外,电影城中普通放映厅的净高一般最小控制为8.5m,能适应大部分院线公司的银幕要求;IMAX电影厅的净高则一般控制最小为14.0m,基本能满足IMAX银幕高度;小车停车库的净高一般按规范控制最小为2.2m,供小车行驶的坡道净高控制最小为2.4m;地下卸货场考虑中型货车通行,其净高控制最小为3.4m,供中型货车通行的坡道净高控制最小为3.6m。 所以,在剖面设计时,结合地面装饰面层厚度A、室内空间净高B、设备空间高度C以及结构梁高D合理确定层高H。即H=A+B+C+D。
五、结语 在越来越发达的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的不断提升,商业综合体将在各个城市蓬勃发展。大自然与社会给予我们生命,每个商业综合体都有它自己独特的生命力与气质。我们将从实际的角度出发,怀着对自然界与社会历史、文化崇敬的心情来设计商业综合体的平面功能与立面造型,还自然与社会一个好的建筑作品,并和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三方的共同努力下给这个建筑作品一个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本文以万达广场的开发模式和开发思维,对商业建筑的设计及商业地产的开发进行研究,从运营角度、业态选择、商业建筑的空间组合关系、规划定位、交通策略的几个要素来阐述其对商业项目的影响。从而为商业建筑设计和商业开发提供理论参考。同时建议商业项目预留发展空间为将来商业升级增加竞争力,美化城市做出贡献
随着国家经济的日益发展,商业综合体越来越多地在各个城市出现,商业综合体建筑设计的好坏与商业综合体项目开发成功与否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商业综合体建筑设计应与商业运营招商计划交叉同步进行,做好商业运营的基础性工作。
商业地产,广义来说是指非生产性物业,非居住性物业,包括写字楼、公寓、会议中心、及商业服务经营性场所。而狭义按照用途划分是用于商业用途的物业,包括零售、餐饮、娱乐、健身服务、休闲设施及各类消费场所。商业形态包括百货商场、超级市场、大型综合超市、专业市场、便利店、专卖店、购物中心、仓储超市、商业步行街,城市综合体。城市综合体是指将城市中的商业、办公、居住、旅店、展览、餐饮、会议、文娱和交通等城市生活空间的三项以上进行组合。
1 、 商业地产的风险由于近年来国家政策对住宅产业影响很大,在一线及二线城市许多地产靠土地升值来获取利润的传统模式将受到挑战,只有充分挖掘土地潜力,精心设计创造土地的附加价值来获取开发利润。因为商业地产可获得长期稳定的现金流回报,享受资产升值的双重利益,不受经济周期影响,所以许多商家将精力和资金都投向商业地产领域,造成大量商业项目的盲目上马,忽略了其巨大的风险。只要拿到沿街土地就开发商业项目,从而导致我国商业地产空置率正以每年上升20%以上的速度递增,商业地产开发领域所积累的各种风险越来越多。
2 、通过对国内商业地产开发中的大量案例进行研究,我们不难发现,大多数开发项目的失败源于商业运营的缺失或不成熟,无法明确消费者在商业环境的消费心理。从前期选址、定位、规划布局到中期招商、租售、开业策略,再到后期都需要运营商的深度参与。商业建筑设计要考虑技术对接,首先由战略合作伙伴(主力店使用单位)提出需求--使用面积、空间大小、交通体系等,再由设计单位做出方案来认证保证商家的需求,避免商家进场后的改建,减少浪费。
3 、商业业态有机的选择商业业态的选择及是否有机对商业地产的经营至关重要,良好的业态圈可以在内部形成造血作用,在一个商圈内,同质商铺一方面竞争原有的客源,另一方面也为其它商铺吸引新的客源。而拥有共同消费群的业态关联度是最高的,他们使整个业态圈之间形成很好的互补。万达广场在选择目标群提出了两个70%,即每个万达广场里70%的商家适合当地70%的消费人群。“两个70%”的定位,决定了万达广场必须舍去最高端的一部分和最低端的一部分,只能定位于比较大众化的中端。高端客户虽然消费能力强,但规模小,很难引起社会效应,高端客户群比较挑剔,对商家的选择和商场的装修都有很高的要求,对资金和人力的投入量要大,这不利于快速占领市场,而且高端客户与普通客户群对应的业态关联度较小。某个购物广场最初在一楼卖高档产品,二楼以上经营超市,它们的消费人群并不匹配,销售业绩就不很理想,这种业态组合是无效的组合,经过改进后,一层经营个体服装街,关联度大大增加,销售额都有显著增加。
4、建筑防火设计方案专题论证
1.建筑防火设计方案论证的前提,必须是项目在基本满足现有规范的条件下,对消防系统设计的安全可靠性问题的讨论。
2.在设计中,拟把该商业步行街设计为疏散的准安全区域,步行街两侧商铺至步行街内的疏散门还不是最终的安全出口,因此对步行街作为安全通道使用的可行性、精品店失火对商业步行街的安全性影响进行评估,商业街是否能作为准安全区域使用是论证的重点。
3.论证的假设模型条件主要方式是模拟精品店铺内起火,考察设计的排烟是否能满足排烟需要,若不能满足,则要求设计方加大排烟量;最后需要考虑的是商业步行街做为安全走道的保障措施,包括疏散引导系统,加强与精品店的防火隔离措施等。
5、规划与定位
商业建筑的开发要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目标,要考虑人口、城市经济指标、历史人文、商脉、商圈商业布局,消费层次与消费能力等因素。城市规划一般会对商业区域进行合理布局,要依据城市发展规划确定商业项目的选址、定位、规模、档次等,而不是一味追求高档大型商业项目开发。
6 、前瞻性的交通策略交通组织的科学性和便利性可以决定商业广场的成败,一个好的商业项目必须要有前瞻性的交通策略。目标群的出行方式如何,停车位和购物容纳人流量是否匹配?规划可持续发展的交通系统:外部要组织庞大的人流、车流集散,对接城市公共交通体系。设置通往地铁、轻轨、BRT和公交站点的防风雨通道,坚持公交优先,减少出行对小汽车的依赖。广场外可设直接到达商业顶层的快速扶梯,增加商业顶层的人流量。内部建立树型交通体系,通过地下层、天桥层与城市公共交通体系有机连接,使购物中心内部交通和市政交通一体化。
7 、预留发展空间商业建筑应设置些过渡空间,目前用于休闲、展示功能,满足生理和心理的需要,以后可以提供拓展空间。巧妙设置出入口空间、中庭和节点空间。节点空间的结构、形态、色彩的改变,对整个商业氛围会带来不一样的感受。过渡空间的配景选择、色彩搭配、技术运用给视觉带来的冲击力,能使商业建筑保持新鲜感,富有变化。建筑交通空间不能过于简单,避免一望到底的单调,重视局部和重点,内容要多样性、可塑性、延续性,便于日后进行局部空间的处理和改建。装修也要能够阶段性的升级,对自持有型商业购物中心尤为重要。阶段性改变展示空间和装修材质,能够提升品质,保持良好商业氛围。这就要求在设计之初就要考虑商业空间和装修材质的升级,保持商业竞争力。
8、论证防火强化措施
经过设计公司、消防支队、消防安全性能评估公司,多方进行论证得到以下的结论。针对室内步行街的设计,引入了“亚安全区”和“独立防火单元”的概念,从可燃物控制、灭火控制、防火分隔、防排烟系统、安全疏散等方面提出要求如下:
1.可燃物控制:(1)在建成后室内步行街走道布置提供给顾客使用的桌椅等公共设施应采用不燃材料制作,如石材、金属材料等。(2)室内步行街装修选材采用不燃或者难燃材料,采光顶棚采用不燃或难燃材料制作;同时该区域内的装饰物也应采用不燃或难燃材料制成品。(3)节假日、各种活动期间的广告宣传条幅以及陈设等,应由建筑物业部门统一规划和管理,当活动结束时应立即拆除广告条幅和相关陈设物等火灾荷载。(4)布置在室内步行街的电气线路均要求使用低烟无卤阻燃型电缆并进行漏电保护,避免建筑使用年限增加后由于电气线路老化等原因引起火灾的发生。(5)在日常经营中室内步行街考虑作为禁烟区或单独设置吸烟区,杜绝由于人为原因引起火灾。
2.灭火控制:(1)室内步行街走道部分设置68℃、响应时间指数RTI≤50(m*s)0.5的快速响应喷淋灭火系统。(2)室内步行街中庭设自动水炮系统。(3)室内步行街周围商业零售餐饮设置58℃动作、响应时间指数RTI≤50(m*s)05的快速响应喷淋灭火系统。
3.防火分隔控制:本工程中室内步行街与两侧商铺采用了较为新型的“钢化玻璃+窗喷”防火分隔方式有效防火隔断时间不得低于1h,铺与铺之间隔墙耐火不小于2h,商铺单元面积不超过300㎡。
4.防排烟系统:(1)室内步行街周围的防火分区按照规范的规定设置机械排烟系统,尽量将烟气控制在防火分区内。(2)室内步行街有13个中庭,每个中庭顶部设机械排烟系统,系统的排烟量按《高规》的规定进行计算。
0.项目概况
本商业广场项目地块基地现为空地,地势平整,用地内无地裂缝,岩溶,滑坡与其它地质灾害。商业广场规划用地共由A1+A2、B1、B2+B3、C1、C2+C3五个地块组成,规划建设净用地面积共计205513.65平方米。用地性质根据不同地块,既有商业金融用地,也有二类住宅用地。整个项目总体容积率不大于6.101。其中A1+A2地块容积率不大于4.0。根据远期规划,该区域未来为城市CBD及高级住宅区域。
1.平面布置策划
小区由六组高层住宅组成,住宅从西至东沿用地,以2栋塔式及4组板式错开排列,以争取最好的景观朝向和最有利的日照条件。于A1-3# 住宅、A1-4#住宅之间设一小区会所, 提供区内悠闲设施。小区共设三个出入口,西北面临规划道路开设人行及消防车出入口;西南面用地边界靠中间位置临规划道路设有小区主出入口及次出入口; A1-5# 住宅、A2-1#住宅之间西南面用地边界一端设有3个地下车库出入口,主要为机动车出入口,设置了7m宽的机动车道。共有两层地下车库,其中B1层为半地下室车库。总平面布置中充分考虑到小区和周围环境的互动关系,利用车库的屋顶平台使小区中心绿地和城市绿地以及城市公园形成多层次绿化关系。使整个小区仿佛坐落于公园之中。
由于开发的强度,以及建筑自身高度的影响,日照是此次项目重点考虑的问题。设计中在充分结合用地形状的基础上,利用用地与东西向的夹角,高层住宅沿用地一字形面向南边规划道路展开,结合高层住宅的户型平面设计,利用东南两个方向的日照,使小区满足日照要求的户数达到最大。
由于建筑布局较紧凑,小区建筑之间有相对较大的集中绿化。注意营造大面积的中心绿地既丰富自然的组团及宅前、后环境。空间形态顺畅自然,着力打造小区中心绿地,为小区住户提供生态、健康的休闲场所和丰富的景观体验。同时,通过总图的合理布局,将塔子山及沙河景观引入到小区中来,使得每一户都有良好的景观视线。绿地景观空间自然渗透,富有层次感和延伸感。
2.塔式与板式高层住宅设计
对本地块的高层住宅竖向交通以电梯为主,A1-1至A1-4号楼设3部电梯,2条疏散楼梯; A1-5及A2-1a住宅楼设2部电梯, 2条疏散楼梯。A2-1b号住宅楼设2部电梯, 每层每户拥有1部专用电梯,提供2条疏散楼梯。
2.1节能设计
根据本地块所处地区的的地理、气候条件,小区采用最佳和良好的朝向,冬季争取良好的日照,夏季争取常年主导风向,并有利于建筑室内的自然通风。大部分户型做到南北对流。建筑间距满足当地建筑规划部门规定的技术指标,保证冬季住宅日照和室内天然采光的要求。小区规划从生态环境考虑,形成良好的小区微气候环境,也改善了住宅小区环境质量。住宅外墙用挤塑板作外墙保温,外墙窗采用中空玻璃,有利于建筑节能。
2.2立面设计
对本高层建筑立面处理采用简约的现代手法,强调材质和色彩变化。造型简洁大方、色彩清新明快。同时立面上横竖线条有机地拼接组合, 形成丰富的光影变化。通过细部线条以及色彩的综合处理,使得小区各栋建筑遥相呼应,形成完整统一的整体。
3.超高层以及低密度住宅设计
本地块共有两栋超高层建筑, 一个大型商场, 四栋高层住宅及五栋低密度住宅。地下室商业部分,地下一层夹层层高5.2米, 地下一层层高4.8米; 地下一层局部层高5.5米, 功能主要为VIP上落客区、起卸货区、设备用房; 地下二层层高3.9米, 功能主要为机动车库。
另外B1-1为超高层办公楼, 建筑高度为267.282米, 总高度280米, 地上58层,地下3层,大堂设于地上二层; 1,3及4层及地下一层为商业; 32及33层为转电梯大堂,方便各区客户都可以直接到达, 提升大楼质量; 五层为商务会所, 与裙房屋乘面可直接连系。六层以上为标准层平面,层高4.2米,均为办公空间, 每层可分为小单元或开放式使用; 59层为360度观景台。B1-3及B2-5为大型综合商场共四层, 商业屋顶设空中步行街。B1-2为超高层办公楼, 建筑高度为169.60米, 地上39层,地下3层, 一至四层为商场, 大堂设于地下一层, 六层以上标准层, 层高4.0米, 标准层每层12套住宅。B2-1及B2-2户型设计类同, 属塔式超高层住宅建筑, 建筑高度均为155.75米, 地上44层,地下3层, 一至四层为商业与商场连通, 大堂设于地上一层, 与裙房屋面可直接连系。六层以上为标准层平面,层高3.0米, 标准层每层有12套住宅。B2-5, B2-6及B2-7属低密度住宅建筑, 建筑高度为22.45米, 地上6层,地下3层,大堂设于首层, 层高3.15米, 每层共2套复式单位, 一层设特色单位。
立面处理采用公建式的现代手法, 以类似的立面处理体现出一个整体的商业楼组团,强调材质和细部的变化。造型简洁大方、色彩清新明快。同时立面营造丰富的光影变化。通过细部线条以及色彩的综合处理,使得各栋建筑遥相呼应。
4.超高层建筑及商场设计
本地块地下室商业部分每层高分为地下一层夹层及地下一层, 分别层高为5.2米及4.8米,部分夹层层高为6.2米, 用所起卸货区, VIP大堂及设备用房; 地下二层为车库, 层高3.9米, 合供3层, 功能主要为设备用房及机动车、非机动车库。C1-1为超高层办公楼, 建筑高度为264.282米, 总高度280米, 地上59层,地下3层,一层为大堂, 二至三层为商业, 四层为商务会所, 与裙房屋面可直接连系。五层以上为标准层平面,层高4.2米,均为办公空间, 每层可分为小单元或开放式使用; 四十六至五十九层为酒店, 标准层高3.9米。C1-2为超高层建筑, 建筑高度为167.80米, 总高度185.00米, 地上39层,地下3层,一层为大堂, 二至四层为商业, 五层至十九层为酒店, 标准层层高4米。C1-3为商场, 共3层, 屋顶设化中庭。
(1)从竖向交通设计上,对C1-1分成四区,I、II、III、IV区各有6部高速电梯,III、IV区用4部双层高速电梯, 2条疏散楼梯,另设2部消防及货梯逍往各层。C1-2各分成三区,低区为酒店区, 中及高区为公寓, 分为三个芯筒设置, 2条疏散楼梯分别置于芯筒之间。各区有5部高速电梯, 另外按功能分区各有一部消防货梯。
(2)小区规划从生态环境考虑,形成良好的小区微气候环境,也改善了住宅小区环境质量。住宅外墙用挤塑板作外墙保温,外墙窗采用中空玻璃,有利于建筑节能。办公、酒店楼幕墙采用双层中空玻璃,选用“Low E”,35%反射率的玻璃可以降低反射,使室内环境保持恒定,达到节能、舒适的目的。
(3)立面处理采用公建式的现代手法, 以类似的立面处理体现出一个整体的商业楼组团,强调材质和细部的变化。造型简洁大方、色彩清新明快。同时立面营造丰富的光影变化。通过细部线条以及色彩的综合处理,使得各栋建筑遥相呼应。
(4)商业广场的商业裙楼于不同楼层连接项目内两栋全市最高的办公楼,地下一层直接与地铁站连接,首层又设综合交通运输客运站,形成内外立体的交通流线,演译出新都市主义,着重人与都市环境的重新结合,打造成都市最具地标性的多功能综合发展项目。商场地上总建筑面积约为12万平方米,B地块及C1地块分别占约9万和3万平方米;另加地下一层及夹层逾4万平方米商业面积,总商业面积共16万平方米。
5.结语
以某商业综合体广场设计分析为例,提出大型商业综合体的总体布局及其功能分区思路,针对不同地块分区合理地布置不同类型的单体建筑,采取相适应的建筑设计理念,从节能、立面等方面对大型商业综合体的建筑设计进行了分析探讨,提升了该项目建成后对提高现代城市生活水平的效果。 [科]
【参考文献】
商业综合体是城市发展的一项典型代表,集中了餐饮、娱乐等多项功能,提升了商业综合体的经济效益。商业综合体建筑设计方案,应该符合城市的基础需求,最大化的展示商业综合体的用途,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最主要的是为人们提供服务,所以商业综合体建筑设计方案的复杂性比较高,进而增加了建筑设计的压力。
一、商业综合体建筑设计的特征
商业综合体建筑设计的特征较为明显,强调了商业综合体的作用,同时为建筑方案提供设计方向。
1、空间尺度大
空间尺度大是商业综合体建筑设计中最显著的特征,融合了多功能的空间,在很大程度上扩张了内部尺寸,体现了综合体空间的匹配性。空间尺度大决定了商业综合体建筑方案的设计形式,需要积极联合各个空间,完善大尺度空间的设计。
2、功能多样化
商业综合体建筑设计方案非常注重商业化的设计,实现多功能的相互结合,例如:餐饮和娱乐、购物和休闲等,促使多种功能体现在同一个商业综合体内,确保各项功能都能开放,以免商业综合体过于闭塞。
3、交通体系丰富
商业综合体的交通线路都是以系统的方式存在的,构成庞大的交通体系。商业综合体的交通体系,按照规划设计的方案融合到一起,维护交通体系的运行秩序,保障交通体系的规划性设计。
二、商业综合体建筑设计的方案分析
商业综合体内包含的功能模块比较多,而且建筑设计特征明显,必须完善建筑方案设计,才能保障商业综合体建设的科学性。
1、平面布局
商业综合体的平面布局,要符合城市建设的流向,布局上不能出现矛盾问题,顺应城市建设的方向[1]。商业综合体平面布局设计,要具备拉动性的特点,带动周围的经济水平。例如:城市中的商业综合体平面布局,可选择商业街、广场附近,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及用餐的场所,由此不仅提升商业综合体的经济效益,而且满足人们出行的心理需求,商业综合体的平面布局,具有地标的特性,逐渐成为城市的象征。
2、空间设计
商业综合体建筑方案中的空间设计部分,需要考虑空间模块之间的功能关系,确保空间设计的协调性。商业综合体的性质有明显的不同,设计师应严格按照建设目的,采取多样化的设计方式制定建设方案。商业综合体空间设计中的关键是公共空间,因为公共空间的人口流量要高于单独的功能空间,所以强化公共空间设计,深化公共空间的创新设计,注重公共空间尺寸、结构等因素的设计,利用公共空间连接周围的功能模块,提高空间设计的整体性水平。
3、功能划分
商业功能是综合体建筑设计方案功能划分中的重点,商业功能需符合市场化发展的状态[2]。一般情况下,商业功能占有很大的比重,不论是占地面积,还是需求设计,都处于整置。例如:某城市商业综合体建筑设计方案中,各个楼层均涉及不同的功能划分,商业综合体的功能划分为六个部分,整个商业综合体地上5层,地下1层,分别规划了功能设计,零售比例49.20%,分布在-1、1、2、3、4层,餐饮比例41.33%,分布在-1、1、2、3、4、5层,娱乐占比5.20%,集中分布在4层,中庭促销空间占比4.27%,分布在-1、1层,超市分布在整个-1层,不计入占比,同时-1到5层还包括其与功能的划分,充分合理的利用商业综合体各部分的功能。
4、交通设计
交通是商业综合体建筑设计方案中的重点,根据商业综合体的位置,设计车行、人行交通线以及交通方式,规划出交通示意图并进行评估,主要分析行车系统,确保其在商业综合体中的独立性,除此以外,还要设计出安全的人行通道,以免商业综合体交通设计影响周围的交通运行,营造舒适的交通环境。商业综合体中,设计交通流线时,应该合理规范会合、交叉等位置设计,优化交通运行的设计,可采取环岛运行的方式,防止车辆集中,由此加快交通流速,维护商业综合体附近的交通通畅。
5、服务区设计
商业综合体建筑设计方案中的服务区,是指货运、卸货等项目服务,尽量减少服务区对商业综合体运营的干扰[3]。根据商业综合体的要求,服务区可划分为地下和地下两部分设计,地上需采取流线型的设计方式,便于提高货运的水平,减少货车停留的时间,而且货车要集中停运,以免过度分散。地下服务区设计要注重净高和坡道设计,为货运、卸货提供可靠的条件。
三、商业综合体建筑设计中的技术应用
商业综合体的数量越来越多,建筑设计方案中引入了光照设计技术和物联网技术,用于满足综合体现代化的发展。
1、光照设计技术
光照设计有助于降低商业综合体的耗电量,其为建筑设计方案中的核心技术。随着商业综合体建筑的多样化、大规模发展,能源节约成为建筑设计中较为关注的项目。商业综合体中采取光照设计技术,合理规划建筑与光照的关系,促使商业综合体的光照设计能够达到理想状态,同时还能消除光照设计中潜在的法律纠纷,既要保障商业综合体建筑设计中的光照合理,又要确保光照能够配合建筑地理位置,体现光照设计技术的科学性。
2、物联网技术
商业综合体在城市中的位置不确定,针对位于复杂环境中的综合体建筑,可以引入物联网技术,连接商业综合体内的各个功能模块,加强通信控制的力度,提供优质的通信服务[4]。物联网技术能够辅助商业综合体熟悉周围的环境,同时将信息提供给服务用户,用户根据商业综合体选择出行时间。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促使商业综合体朝向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应用在商业综合体的安防、通信、交通等多个功能模块,保障商业综合体的智能化,体现了高质量的服务水平。
结束语
商业综合体是城市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项目,为了保障商业综合体的建设效益,需规范建筑设计方案中的内容,积极落实建筑设计方案,围护商业综合体的质量和效益,同时优化技术应用,加强商业综合体的稳定性,体现建筑设计方案的优质性,以便拓宽商业综合体的功能。
参考文献:
[1]卢治涛.浅谈城市商业综合体建筑设计[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34:258.
商业综合体是城市中发展各种活动的大型场所之一,具有较为丰富的活动种类,聚集的人流量比较高。在快速发展的城市化背景下,商业综合体具有较高的市场价值,合理的应用商业空间特征,引入高效的空间功能有利于发挥出最大的空间价值,以下就对商业综合体的空间特征以及建筑设计的要点进行分析。
1商业综合体设计的相关概述
1.1商业综合体的发生背景分析
商业综合体是城市的主要建设构成之一,所谓商业综合体,实际上就是一个多样化、开放、公共的商业建筑,促进着城市的进步与发展。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城市的商业活动增多,要求综合性、功能性、高效性的商业设施与商业建筑。因此,在此背景下,商业综合体应运而生,所谓商业综合体就是集娱乐、休闲、公寓、会所、办公、酒店、饮食、购物于一体的综合建筑。大规模的商业综合体包含着各项商业功能,每一个单独组成都发挥着各自的功能与作用,从而丰富了城市的环境色彩,满足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与需求。
1.2商业综合体的基本形式与特点分析
(1)单独建筑的商业综合体形式:这种单独建筑的商业综合体但从外观上来看,是一种封闭类型的建筑形式,建筑的出入口与城市街道相连,因此具有较高的识别效果。单独建筑的商业综合体实际上就是一个开放性质的内部购物空间,内部的空间结构大多都是节点型的建筑中庭空间,或者是线性的建筑空间。在单独建筑的商业综合体内,主要的交通方式大多都是扶梯,较少存在有电梯或者行走坡道。
(2)多种建筑的商业综合体形式:这种由多个建筑组成的商业综合体大多都位于老城区内,在特定空间内聚集着各种建筑的空间形态。一般这样的老城区本身就是一个商业的活动中心,因此在改造设计时,通常根据其中一个街道为主要轴线,根据原有的空间分布状况与空间大小进行改造与整合,将餐饮、休闲、娱乐、商业等功能合理分配。
(3)复合建筑的商业综合体形式:这种商业综合体就是将餐饮、休闲、娱乐、酒店、住宅、商业、文化等功能综合在一起,通过不同体量组合的建筑体来表现建筑的形态,每一个单独的功能区域要与其他功能区域建立互动的关系,从而建立一个统一而复杂、高效率、多功能的建筑复合群体。通常情况下,复合型建筑的商业综合体,下半部分承担着娱乐以及商业活动等,上半部分为酒店、企业办公以及住宅等。这种建筑类型的商业综合体大多位于城市商业比较密集的街区。
2商业综合体的空间特征分析
商业综合体是城市中各种商业活动聚集的场所,商业活动的综合性比较强,会吸引较多的人群,所以一般情况下,商业综合体的人流量会相当的大。各种不同种类的商业活动决定了商业综合体的主要性质。商业综合体对空间利用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其具备的空间商业价值。商业综合体存在基本的公共行走空间,也就是专门供人们行走的公共空间,主要的特征表现为参与性、开放性、公共性、步行性。从商业综合体建筑内部的空间环境来看,是一个开放性质的空间,里面存在各种消费的公共行为,总体来说,商业综合体的建筑内部空间包括了休息区域、走到空间、交通空间、出入口、边庭、内庭与中庭。消费者在商业活动中心购买时,内部的公共步行空间与其他不同功能的业务活动相连接,这样就可以为人们提供基本的活动交往空间。建筑内部空间的质量会极大的影响着整个商业综合体的空间质量。但是现在仍然有较多城市商业综合体对空间的利用与整合能力较低,没有发挥出空间的最大使用价值。商业综合体的空间特征不仅为人们提供基本的步行空间,还要更具休闲性、可达性,从而提高商业综合体的综合空间利用效率。
3商业综合体建筑设计的综合分析
3.1商业综合体建筑设计的要点分析
(1)重视商业综合体建筑内外部的交通设计。商业综合体的建筑还要做好交通设计。为了缓解商业综合体建筑外部交通的状况,要在建筑设计时,与周围的街道设置一定的缓冲空间,从而供车辆、人流等正常交通,避免发生交通拥堵现象。商业建筑出入口的设置要靠近城市街道,这样可以有效的协调出入口较大客流量与交通的矛盾,避免影响到商业综合体的正常稳定运营,以及城市正常的交通出行。商业建筑对出入口进行设计时,还要注意流线与交通的协调性,出入口有人流行走道以及车辆行走道,流线设计时要合理布置。(2)建筑设计要符合商业综合体的风格与功能。现代化的商业综合体包含有饮食、住房、娱乐与办公等多项功能,人流量比较密集,因此所需要的建筑面积比较大。另外不同城市区域的商业综合体还要满足当地的文化需求与气候特点,在满足现时期的商业功能的基础上合理的设置商业建筑空间,从而使其能够适应未来商业活动变化的需求。因此,从以上介绍来看,商业综合体的建筑设计复杂程度以及困难度要比其他单一功能商业建筑大。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商业活动不断更新细化,因此在进行建筑设计的时候,首先要将商业综合体的业务活动功能准确定位在建设空间中,保证建筑与外部环境、街道、社区协调一致,与内部各种业务活动互补共生。对建筑外部与内部流线的设计与整合,可以表达出建筑的风格与个性,既满足消费者对多样化功能的需求,又可以使其成为城市建筑的标志代表物。(3)商业综合体建筑设计要重视功能空间的设计。建筑内部的功能空间设计要重视以人为本的思想,保证销售者工作空间能够密切渗透消费者的流动行走空间,比如商业综合体的中庭建筑结构,每一个楼层的作业区域都会围绕着中庭结构展开,提高了建筑空间内部的层次感,通过中庭结构,可以将工作区域、楼梯、电梯、扶梯、绿化、色彩、影子、光亮等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具有艺术风格的空间环境。在建筑的平面结构设计中,要灵活的应用底层与顶层的色彩差、材料差以及形式差等,这样可以起到引导消费者的作用。在建筑设计的时候,要考虑到商业综合体的空间分布,一些专门为消费者提供休闲与办公的区域要提高设计的艺术感,合理的应用建筑材料,从而反映出建筑的空间主体风格。
3.2商业综合体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
首先,城市比较大型的商业综合体都位于比较繁华的中心地带,承担着提高城市形象、改善城市环境问题、改善城市交通等重要任务。另外,商业综合体的功能类型比较复杂,且规模比较大,因此想要表现出所有类型的综合功能价值,就要在进行商业综合体建设设计时,协调好设计的各项原则,从而使建筑能够发挥出较大的潜力,提高城市的综合经济能力。
3.3商业综合体的空间布局设计注意事项
城市建筑设计的原则要与商业综合体的规划原则一致,一般在建筑的底部,首先要安排一些超市、百货、药店等商店,这样就可以吸引基础的人流量,其中要将饮食商店集中在建筑的单独楼层中,并且在设计楼层环境时,要提高环境的设计质量,比如布置一些景观要素等,提高消费者对商业综合体的建筑满意度。此外,在规划设计时,还要根据不同功能活动的特点合理的设置建筑空间,比如商业活动区域一般要与娱乐、休闲区域隔开,在建筑设计的时候,还要综合不同功能区域的特点,应用合理的方法与技术,解决商业综合体中的一些消防与噪音问题。一般企业办公楼层、公寓、酒店等建筑设计比较简单,这些都是比较安静的区域场所,在设计时首先布置好功能区域,并采取隔离地方法布置办公、公寓与酒店,酒店占用建筑的面积较大,因此为了避免出现浪费的情况,可以只在底层设置一个比较小的接待室,通过酒店专用电梯进入到顶部的酒店功能区域,这样设计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4结束语
总之,我国城市商业综合体建筑发展迅速,我们要重视商业空间的组合,在掌握商业综合体的基本空间特征后,要控制好商业综合体建筑的设计要点,从而促进城市的发展。
作者:李艳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为了满足城市人口对高品质商业配套设施的需要,人们加大了商业建筑建设规模,并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在这种形式下,城市大型商业综合体应运而生。然而,由于商业综合体在业态上的多功能性,多层次性和地域性,给设计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因此,如何做好城市商业综合体建筑设计工作成为了建筑设计人员首要关注的焦点。本文结合工作实践,主要就城市商业综合体建筑设计中相关要点进行了论述,以供大家参考。
1 城市商业综合体概述
城市商业综合体是城市功能的多元集约化、建筑规模巨型化和城市价值复合化相结合的产物。城市商业综合体一般包含酒店、写字楼、购物中心、会议中心、公寓等。每个商业综合体组合了上述功能中的三种或者更多,且在这些部分之间建立一种互依互益的关系,是以一种或两种使用功能为主、其余几种使用功能配套的多功能、综合性的建筑体。目前来说,城市商业综合体划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单栋综合体建筑,另一种是多栋综合体建筑。
1.1 单栋综合体建筑
单栋综合体建筑从外形上来看,属于内封闭建筑形态,出入口处仅与城市交通量较大的城市道路相连,入口较大,具有较强的识别性,常以此来彰显标志性外观;可以将单栋综合体建筑看成是开放性内街空间,即空间形态为线性空间或具有节点型的中庭空间;空间结构是由回游式、穿越式和网络式组成的;商场交通常以扶梯为主,其是结合坡道、室内景观电梯等元素而进行设计的。
1.2 多栋综合体建筑
多栋综合体建筑常应用于旧城区改造中,一般位于占地面积为3万平方米左右,且原本就有一定规模的城市商业中心和社区中心;设计时常以原有的街道空间尺度为依托对商业、娱乐、休闲、餐饮等功能进 行整合,为购物者创造自然、亲切的氛围;该综合体会以一个片区街道为主轴,各种高档专卖店、普通综合性商店、步行街及相关体育设施等。
3 城市商业综合体建筑设计要点
3.1 平面设计
商业综合体内部功能复杂,各个功能部分既要相互独立又要有机联系,每个部分都要满足自身的使用功能。
3.1.1 卸货场
商业综合体中一层平面各个功能的出入口很多,商业价值很高。传统的商业建筑与大型超市将卸货场布置于一层背向商业展示面一侧,在现代的商业综合体中,酒店、办公、公寓、会议中心的出入口往往全部位于背向商业展示面一侧,同样需要良好的外部形象。所以我们再平面设计时会将卸货场设置在地下室,货车通过货运坡道直接下到地下卸货场,由地下地下卸货场运送到各个分散布置的商业货梯进行货物运输,地面上不再设置卸货场,不仅优化了综合体的外部交通流线,而且提升了商业综合体背向商业展示面的建筑外部形象。
3.1.2 水平交通组织
相对办公、酒店、公寓等来说,商业综合体购物中心设计比较复杂。商业综合体内平面中的商业动线将各个经营的主力店、次主力店、商铺、中庭趣味中心相互串接,形成楼层的主要水平交通线。每层商业面积较大的购物中心往往还需设置次动线,把每个商铺面积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并且通过商业运营机构进行合理地业态组合设计,构成合理互补的大业态组合。建筑的平面设计将在大业态组合平面的基础上进行深入,与商业运营团队交叉作业,形成合理、可行的商业平面布局。
3.1.3 竖向交通组织
竖向交通一般分为垂直客运、垂直货运、消防疏散三个部分。垂直客运一般采用电梯或自动扶梯来解决,电梯、自动扶梯在平面上成组分区合理布置。一般来说,客体与扶梯均会围绕商业主动线或中庭来进行均匀布置,使得商业楼层上的各处均离垂直交通不是很远,方便消费者在楼层之间互通。
商业建筑中货物的竖向交通同样重要,商业货物从卸货场通过垂直货梯运送到各个楼层,各个楼层的商业垃圾同样通过货梯运送至卸货场运出。在设计时,垂直货梯可采用集中布置或分散布置的形式。集中布置的货梯一般在卸货场旁设置,货物垂直运输迅捷,在楼层上需要较长的商业货运通道。当商业楼层建筑面积较大时,我们一般将垂直货梯分散在各个区域均匀布置,缩短商业楼层的水平货运距离,并利用垂直货梯兼做商业消防电梯。
3.2 立面设计
商业综合体中包含了商业、酒店、办公、公寓、住宅等组成部分,将这些不同功能建筑的立面与造型做到互相协调、呼应、共融、共生是在立面设计中首要考虑的问题。特别是住宅部分立面的公建化设计,这是商业综合体立面设计中的重点,应做到与办公、酒店、公寓的立面调性和谐统一。
住宅、公寓立面在设计上应简洁、安静,使人们从心灵上感到温馨、宁静、有归属感。住宅与公寓往往采用的是分体空调,对空调机位、阳台等处的处理应整体,并在立面设计时应良好地整合住宅外窗、阳台、设备平台、空调机位的关系,统一中求变化,营造出公建化的立面效果。
3.3 剖面设计
商业建筑按建筑高度分为多层商业建筑与高层商业建筑。多层商业建筑其建筑高度在24米以下,它或与高层建筑相连成为商业裙房。高层商业建筑为24米以上的商业建筑。由于商业综合体一般在城市的中心地带或在一个城市片区的核心区域,在商业综合体设计中,商业功能部分往往做到5层至8层乃至10层以上,成为高层商业建筑。目前随着大跨度扶梯、高速垂直电梯、空中中庭的运用使得商业部分的建筑高度与层数不断增加。
商业综合体中的商业部分的公共区域主要有商业主动线与商业次动线。主动线上商业人流较为集中,动线宽度基本在4m-5m之间,有的在主要出入口处会设计到8m。根据人们的商业行为心理以及空间界面来看,商业主动线的净高应基本保证在3.6m-3.8m。
商业建筑室内营业厅空间从业态来分划归为四类,一类为零售,二类为餐饮,三类为服务,四类为娱乐。另外还存在一些特业如电影城、壁球、溜冰场等与小汽车停车库、自行车库以及地下卸货场。它们需要的净空高度都各有不同。一般我们将商业营业厅空间净高控制在大于3.5m,部分小商铺空间净高局部可以适当降低,但也应大于3.2m。IMAX电影厅的净高则一般控制最小为14.0m,基本能满足IMAX银幕高度;小车停车库的净高一般按规范控制最小为2.2m,供小车行驶的坡道净高控制最小为2.4m;地下卸货场考虑中型货车通行,其净高控制最小为3.4m,供中型货车通行的坡道净高控制最小为3.6m。所以,在剖面设计时,结合地面装饰面层厚度A、室内空间净高B、设备空间高度C以及结构梁高D合理确定层高H。即H=A+B+C+D。
4 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的我国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目前城市商业综合体已成为城市重要的标志,城市商业综合体在不仅可以提升城市项目区域价值、建筑价值、产业价值和价格价值,而且优化产业结构促进消费结构和改变人们生活方式,使城市经济良性可持续发展。总之,如何确保商业综合体的设计的合理性显得非常重要。因此,我们将从实际的角度出发,结合城市历史、文化、特色等设计出出适合当地商业综合体作品,以满足城市居民生活的需要。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城市商业综合体大部分都是位于城市的核心地段,处在中心位置,交通环境非常便利。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综合体也成为了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很多大城市正在不断的开发建设中。城市综合体的建筑设计对于整个城市综合体的建设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1.城市商业综合体的特点
1.1 整体统一性
在城市综合体中,各个独特个体的建筑风格应该是相互协调统一的。比如,在建筑的材料、颜色上的统一等。城市综合体的建筑设计与城市的空间要相互的融合、呼应,使得建筑的外部空间设计以及部分内部空间设计能够与城市空间产生一体化的效果。
1.2 功能复合性
在城市综合体的建筑群内各项功能之间能够相互的促进,形成一个互补、完整的生活空间。在城市综合体里面要有购物、办公、居住以及娱乐等功能,是一个完整的生活场所,有“城中城的感觉”;是功能完整的小城市,使得人们在城市综合体里生活可以实现城市生活的需求。
1.3 时空连贯性
大部分的城市综合体建筑规模比较大,会形成几个街区或者较大区域的连续。如果在区域范围内出现了隔断,很有可能会给建筑的整体设计带来阻碍,使得建筑整体效果受到影响。大部分的城市综合于城市的中心地带,由于土地资源的有限性,为了能够最大限度的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城市综合体形成了连续、流动的空间体系,呈现出了向地上、地下以及地面空间发展的趋势。
1.4 交通立体化
由于城市综合体一般都是位于城市的中心地带,具有优越便利的交通条件和很好的地理位置,城市综合体内在很短的时间能就可以聚集大量的车流、人流。城市综合体可以运用立体化的交通模式,有效的缓解和避免在有限的土地资源内出现大量的车流、人流及人车混杂现象。运用立体化的处理方法,不仅可以缓解交通量的问题,还可以给城市综合体创造更舒适的城市公共生活空间。
2.以太古汇为例分析城市商业建筑综合体的设计要素
2.1合理的区位和场地环境
天河区是广州的核心商圈。太古汇邻近周边的商业综合体,为万菱汇,正佳广场,天河城广场,一直延伸至珠江新城中央商务区等。周边的高层建筑,从独立单栋塔楼,发展为多塔楼的组合群体,经历了逐步的发展。依据政府的规划,天河区的发展目标为广州市新的商业中心枢纽。以广州东站为起点,发展一新的中轴线往南而下,经过天河体育中心,直达珠江新城。区内包括高层甲级办公楼,大型综合式商场,中密度住宅等,形成一自给自足,具备高品质生活的新城市中心。
高层办公楼的设计应遵循城市规划,城市设计中所提出的各项规定,营造城市整体的和谐形象,单体建筑设计融入到城市的整体规划中,使单体建筑的形象不仅能提升自身的品质,且有利于提升所在地区乃至整个城市的地位。
图1 项目区位
2.2 便捷的交通条件
很多外部的环境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城市综合体项目的成败。如一个项目的可达性好坏非常重要。所谓可达性,简单来说就是它周围的交通便捷程度。城市综合体的选址之地通常要有足够的客流和消费基础,如果可达性好,就占据了优势。就能够很好地解决客流问题。太古汇商业建筑综合体项目地处座落于广州天河路,由办公楼(塔楼1,塔楼2)、酒店、文化中心及裙楼商业组成。交通四通八达,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地块的区域交通价值十分突出。
图2 效果图
2.3 适当的建设规模
城市综合体的建设、发展,不仅是地产问题,更是城市发展和经营的问题,城市综合体必须与城市经济、人口结构和消费能力等合理、配套发展,规模和体量可大可小,要掌握适当,切不能盲目扩大规模。本项目以商业为主导集酒店、办公、文娱、会展等功能为一体,项目定位为天河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综合性商业中心、区域的商圈旗舰、全功能、全天候的商业文化消费和服务中心,天河区的地标性建筑。建筑总使用面积约123000m2 。
图3规划平面图
2.4科学的业态配比
业态配比就是确定各业态在项目中所占比例及每一种业态中各品牌数量的多少。比如购物中心、百货、餐饮等占整个项目比例,餐饮经营者的数量等。科学的业态配比要对不同的业态进行有效的划分与组合,使其产生巨大的连动和需求外部效应。本项目属于城市中心区兴建的大型商业综合体项目,在这种情况下更需要我们审时度势,权衡利弊。项目用地周边已有较成熟的商业氛围,同时通过与其他重要城市的综合体项目作对比我们认为项目的用地规模已达到建设大型综合体的黄金规模和尺度,结合项目基地区位和周边环境特点,我们决定采用以商业为核心功能的开发模式即:设计中以商业作为开发重心,建筑面积约123000 m2,希望通过商业形成集群效应,以其他物业形式作为补充,并驾齐驱,共同发挥作用,带动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
2.5人性化的建筑设计
城市商业综合体最终是为城市居民、消费者和旅游者服务的,无论建筑体的公共空间和内部空间,都是高度人性化服务的要求,在建筑规划设计、建筑结构设计、空间设计、景观设计、绿化、区间布局及流线设计、交通组织、环保、市政配套及安全等等方面都有硬性指标,而这些硬性的指标却是为“以人为本”的根本目的服务的。城市综合体是体现城市文化形态的物质实体,商业、酒店、办公、会展和公寓等不同的物业形式集聚了不同的人流,各种人流各自拥有相对独立的空间,有独立的入口和停车场,不同功能在不同的时段形成互补分别发挥作用。
3.太古汇办公楼设计的细部特点
3.1办公楼的建筑平面,采用简洁实用的正方形平面,局部切角,建筑与地下室相连,靠近塔楼的地下室部分布置车库设备用房,战时人防与平时车库结合进行设计。由于采用了单纯的形体,平面柱网整齐简单,结构经济合理。近似方形的平面,柱跨及幕墙分隔满足租户分隔及美观,核心筒内设十字走道,提高平面交通效率。
3.2办公塔楼与周边建筑的距离,满足规划对日照间距的要求,幕墙使用低反射率的LOW-E中空玻璃,不会对周边建筑物带来光污染。办公楼的标准层把交通核心放置于中间,由十字型走道及环形通道连接办公空间,使得核心筒以外的办公空间可作任意划分,适用于大型公司的办公需求,提高了楼面面积利用率及间隔灵活性。地面使用架空地板系统,可适应办公区不同的间隔要求,日后装修无需打凿线槽,减少了重新装修时的材料浪费和垃圾产生。
标准层的核心筒也经过了精心设计,为容纳消防,垂直交通,卫生间和各种管道井的空间需求,尽量减少核心筒使用面积,提高使用效率。分区设置电梯,使得电梯使用更高效,更经济合理。核心筒公共走廊内统一考虑管井,并设检修门,便于日常维修。
3.3办公楼层的天花板采用统一规格的600×600金属吊顶,公共区采用石膏板造型吊顶,均为标准化生产的可循环使用建筑材料,办公楼层高4200mm,净高2750mm,达到高级办公楼的标准。
在设计前期,办公楼2在功能上,21层以上也同时考虑了作为精品酒店的设计可能,营造弹性的设计发展空间。高层办公楼的设计,随着时代的发展正向生态节能,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前进,并在建筑空间和形态构成等方面产生令人耳目一新的创造性设计。
全封闭式的玻璃幕墙,固定的办公隔间,隔绝了楼内办公人员与室外环境之间的实质性联系,这是传统高层办公楼的设计共性。本项目的办公楼设计,摆脱了那种封闭的,人工化的室内空间束缚,创造享受自然,缓解心理疲劳,轻松愉悦的良好氛围,生动地表述了高层办公建筑绿色概念。高效率办公空间构成和高质量办公环境,对高层办公建筑设计非常重要。
4.结束语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商业地产的繁荣,会有更多的各种类型的城市综合体的建设项目,城市的空间形态也必将随之发生重大变化。我们应以积极而审慎的态度面对城市综合体的建设,顺应城市发展规律,使城市商业空间的建设走向,生态、健康、融旧迎新、可持续的和谐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建设步伐的加快,城市建筑行业得到充足的发展,传统商业建筑在功能及形式上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一些集购物、餐饮、娱乐、文化和休闲于一体的大型商业综合体建筑物数量日益增加,在城市化进程的发展中逐渐成为主流的消费场所,同时,社会各界对于大型建筑的消防安全性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大型综合体建筑具有人员密集、构造复杂,建设规模大和功能繁多等特点,在发生火灾后火势容易蔓延,若建筑消防防火设计不合理,不仅会影响到大型建筑消防系统安全性能的有效发挥,而且也会导致人员的伤亡和财产的损失。因此,如何提高综合体建筑物消防防火设计水平就成为了建筑设计人员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文通过探讨大型商业综合体建筑物的消防设计工作,提出切实有效的设计方案,希望对完善建筑内部消防防火系统有所帮助。
1 工程概况
某大型商业综合体建筑,地下2层地上32层,是集商业、办公、酒店、公寓、住宅为一体的综合体项目。工程分B、C两个地块,其中B地块为办公、商业和住宅;C地块为酒店和公寓。
2 防火设计难点
根据现行国家标准GB 50045-952005年版《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以下简称“高规”),该工程属于一类高层建筑,耐火等级为一级。
鉴于该工程B地块商业部分使用功能的需要及其造型设计的独特性,在现有的消防设计方案中主要存在一些现行规范未予明确规定或不能完全按照规范规定进行设计的问题,需要运用性能化设计方法进行分析论证,确保其消防安全设计达到规范要求的同等水平。其主要存在的消防设计难点如下:
(1)室内步行街未在中庭周围采用防火卷帘或防火墙进行防火分隔,故各层与中庭相连通的区域实际为一个防火分区,其建筑面积叠加后大于“高规”第5.1.2条的规定。
(2)步行街中庭两侧和各主力店单体建筑内部分疏散楼梯在首层的出口设在步行街内,人员需通过步行街公共区域到达室外,其最长疏散距离达62m,导致人员疏散距离超过规范规定的30m,不满足“高规”第6.1.7条的规定;另外,部分主力店所在防火分区的疏散宽度不满足“高规”第6.1.9条及第6.1.10条的规定。
(3)商业步行街中庭五层高度为29.1m,体积约为131154m3,顶部设一曲面顶棚,整体上相当于一个五层室内受限空间,按“高规”第8.4.2条要求,其排烟量不应小于524616m3/h,所以,需确定其合理的排烟量。
(4)电影放映厅设在四层,最大的6号和11号放映厅面积均超过400m2,不满足“高规”第4.1.5条规定。
(5)建筑两个长边分别为305m和320m,建筑周长约为878m,未设置穿过建筑的消防车道,不满足“高规”第4.3.1条的规定。
3 防火设计方案
针对使用功能需要,结合该建筑的空间特点,对其防火设计提出方案,以确保其消防安全功能可达到规范要求的同等水平。
3.1 步行街两侧店铺形成“防火单元”
若干个同侧相连的店铺与其他店铺之间用防火墙分隔开,店铺内部设置火灾报警、自动喷水灭火和机械排烟系统,形成相互独立的“防火单元”,可将火灾尽量限制在店铺内,使火灾造成的影响局部化,可起到与防火分区一样的限制火灾蔓延的效果。防火单元内的消防措施如下:
(1)店铺之间隔墙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5h,同侧的店铺与公共走道和中庭之间采用受喷淋保护防火玻璃进行分隔;同侧精品店铺总面积若超过500m2,应采用防火墙、甲级防火门进行分隔。
(2)精品店铺内部应设置感烟探测报警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以及机械排烟系统,其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宜采用扩大覆盖面积喷头。
防火单元的分隔形式仅适用于步行街两侧面积较小的精品店区域。对于面积较大的主力店内部应按规范的要求划分防火分区,且防火分区之间应尽量采用防火墙进行分隔,不应大范围长距离使用防火卷帘,要控制其连续长度不超过总长度的1/3,且不应大于20m;并要求主力店之间的隔墙应有至少2h的耐火极限,主力店和步行街之间应采用防火墙、防火卷帘或甲级防火门分隔开,以避免火灾在步行街和主力店之间发生蔓延。
3.2 带中庭的步行街公共区域作为“亚安全区”
将带中庭的步行街公共区域定义为界于店铺功能域和室外之间的“亚安全区”,从疏散策略上,允许首层以上的人员经过,再通过疏散楼梯向下疏散;部分在商业广场中部,较难设通往室外直通出口的疏散楼梯,也可经过首层的公共区域疏散到室外。公共区域内将不再划分防火分区。“亚安全区”内的消防措施如下:
(1)中庭和公共走道区域不放置任何固定可燃物。
(2)公共区域两侧的精品店铺应采用“防火单元”的方式进行保护,各主力店开向公共区域的开口处,应采用甲级防火门或复合防火卷帘分隔,以避免店铺发生火灾时火焰和烟气进入中庭。
(3)为防止移动可燃物发生火灾,建议在中庭区域设置大空间自动扫描定位喷水灭火系统。
(4)“亚安全区”内任意点到最近安全出口距离不大于60m。
(5)中庭设置机械排烟系统,防止店铺内排烟系统失效的情况下烟气进入中庭并威胁人员生命安全。
3.3 开向安全走道的出口作为“辅助安全出口”
地下一层至地上四层各层均设置了供人员疏散的安全走道,该通道直接与防烟楼梯间或室外出口相连,人员可利用该通道疏散到室内外安全区域,各主力店开向该通道的出口可作为辅助安全出口,但应满足以下要求:
(1)通向安全走道的门向外开启时不得占用安全走道的宽度,不得阻碍通道内人员的行走。
(2)安全走道不得放置物品阻碍通道,且走道最窄处的宽度不应小于2m。
(3)通向安全走道的各防火分区人数不等时,安全走道的净宽不应小于设计容纳人数最多的一个防火分区通向安全走道各安全出口最小净宽之和。
(4)各主力店开向此通道设置辅助安全出口时,不能通过增加单个出口宽度来达到增加疏散宽度的目的,单个出口有效疏散宽度最大不超过避难走道的净宽度。
(5)安全走道内的防火分隔应使用防火门,不能使用卷帘,且内部应进行正压送风以防止主力店内烟气入侵。
4 排烟系统和排烟量
在火灾发展过程中,只要排烟量等于产烟量,烟气层界面就会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高度,不会继续下降。只有烟气层保持在一定高度以上,才能给人员安全疏散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假定排烟量等于体积产烟量,在一定的建筑空间和火灾规模条件下,产烟量将主要取决于羽流的质量流量。羽流的质量流量由可燃物的质量损失速率、燃烧所需的空气量及上升过程中卷吸的空气量三部分组成,在一定高度上羽流的质量流量主要取决于羽流对周围空气的卷吸能力。该工程步行街中庭高度达30m,火源位于此中庭部位,属于轴对称烟羽流,其产烟量最大,计算得到的排烟量更为保守。
质量产烟量的计算公式如式(1)所示。
式中:M为质量产烟量,kg/s; 为火源对流热释放速率, =0.7 ,kW; 为火源热释放速率,取自动灭火系统有效时的火灾最大热释放速率2200kW;z为烟气层的高度,取保证最上层人员安全的烟气层高度17.4m;经计算为98.6kg/s。
烟气层的平均温度计算公式如式(2)所示。
式中:Tm为烟气层的平均温度,K; 为火源热释放速率,取2200kW;M为质量产烟量,kg/s;Cp为空气比热容,取1.02kJ/(kg·K);T0为环境空气温度,取293K;经计算为314.9K。
体积产烟量的计算公式如式(3)所示。
式中:V为体积产烟量,m3/s;M为质量产烟量,kg/s;Tm为烟气层的平均温度,K;ρ0为环境空气密度,取1.2kg/m3;T0为环境空气温度,取293K;经计算为88.3m3/s。
汇总以上计算结果,可得步行街中庭所需的机械排烟量如表1所示。
考虑到步行街建筑面积较大,对其进行烟气控制分区划分,当烟气蔓延到某控制分区时,该分区的机械排烟系统开启。将其划分为4个烟气控制分区,每个防烟分区排烟量为表2所示排烟量的1/2,即44.2m3/s。当两个防烟分区的机械排烟系统开启时,排烟量即等于产烟量,而4个防烟分区的机械排烟系统同时开启时,排烟量则为产烟量的两倍,既经济又保证了安全。
5 烟气流动
采用火灾动力学模拟软件FDS,通过对设定的29个火灾场景下建筑内火灾烟气流动状况模拟分析,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排烟系统有效启动的情况下,当步行街中庭或两侧精品店以及6号电影放映厅内发生火灾时,人员的可用疏散时间均大于1200s;当主力店卖场和餐饮店发生火灾时,人员的可用疏散时间不低于7.5min。现有的烟气控制方案能够有效地排出烟气并控制烟气蔓延,为火灾初期的人员安全疏散赢得较多时间。
6 人员疏散
采用人员疏散模拟软件Pathfinder对建筑内的人员疏散进行了模拟分析,各个疏散场景下人员必需疏散时间最大达到13.6min。因此,当步行街中庭或两侧精品店、主力店卖场、餐饮店以及6号电影放映厅内发生火灾时,在自动灭火系统和排烟系统有效的情况下,人员均可安全疏散。
7 结束语
综上所述,大型商业综合体建筑的消防防火设计应遵循“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原则,结合大型建筑物的整体特点,制定出合理的、科学的和经济的消防设计方案,以保证建筑消防系统综合性能的发挥。本工程制定的防火设计方案经多方面验证后,满足人员的安全疏散要求,达到了规范原则要求的同等水平,为广大群众营造了一个更好的安全购物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