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8 09:23:3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口岸经济发展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一)牢固确立工作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率先发展为第一要务,紧紧围绕市第十四次党代会和第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提出的任务目标,以促进开放型经济发展为己任,着力抓好口岸规划,强力推进口岸建设,进一步优化口岸环境,提高口岸工作效率,开创口岸管理工作新局面,为促进我市对外贸易和经济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二)加大口岸管理组织协调力度。进一步健全和增强市口岸管理领导小组工作体系,建立联席工作会议制度,定期研究加强口岸管理、推进“大通关”建设、发展口岸经济的重大措施,协调口岸管理工作中的重大问题。进一步加强市口岸办队伍建设,切实发挥其规划、协调、管理和服务的职能作用。各级党委和政府以及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对口岸工作的领导,明确专人负责口岸工作。要完善口岸经济目标管理和统计信息工作,建立制度,形成网络。
(三)制定口岸经济发展目标。今后每年制定口岸经济发展目标,并纳入全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目标管理体系,由市政府组织进行考核。到2015年全市口岸经济的发展目标是:
1.口岸进出口货值:达到38亿美元,年递增40%左右,占全市进出口总值的比重提高到50%。
2.口岸货物吞吐量:达到2000万吨,年递增30%左右。
3.口岸集装箱运输量为12万标箱,年递增35%左右。
二、不断优化口岸资源,着力抓好口岸规划
(一)认真做好口岸总体规划。按照市“十二五”发展规划目标,成立由市口岸办、发改委、经信委、商务局、规划局、交通局等部门组成的市口岸发展规划起草小组,海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参与,今年上半年编制完成《市“十二五”口岸发展规划纲要》,并认真组织实施。
(二)稳步推进口岸结构调整。以促进经济发展,加强国际间交流、交往和合作为目的,充分利用自身资源,重点发展对经济有重大影响的口岸(铁路口岸、城市候机楼),积极扶持对区域经济发展有显著促进作用的特色、专业型口岸(无水港、海关直通点和保税物流中心),力求我市通过口岸的发展实现外向型产业量的扩张和规模的扩大,形成具有我市特色产业、物流聚集功能的内陆口岸。
三、加大口岸投入力度,强力推进口岸建设
(一)积极探索,研究建立多元投入机制。加大口岸投入力度,支持重点口岸建设项目,支持口岸重点物流项目,安排口岸建设项目的贴息、查验监管部门工作补助和口岸管理必需费用。多渠道筹措资金,引导、鼓励多种所有制企业参与口岸企业发展和口岸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利用外资,促进口岸企业、口岸设施和口岸配套服务业发展。
(二)发挥优势,加快园区开发建设步伐。争取保税物流中心落户。以建设高铁园区中心为契机,尽快完善装卸仓储、中转换装、多式联运等功能,努力建成海铁联运,车辆货物集散、国际采购和中转等的多功能、综合性国际陆港。
四、积极创新工作机制,提高口岸管理水平
(一)健全口岸管理协调机制。对我市出台的关于加快口岸经济发展的有关政策,海关、出入境检验检疫和市发改、经信、商务、财政、税务、工商、规划、国土管理、交通及金融等有关部门应制定相应的工作措施,主动为口岸建设、管理和服务提供政策上的支持和服务。要加强协调,密切配合,形成口岸管理工作的整体合力。
(二)加强口岸查验部门行风建设。口岸各管理部门要根据开放型经济发展需要,结合本系统的实际情况,进一步简化管理手续和业务流程,公开办事程序和规则,规范收费标准和办法,实施企业分类管理,提高货物报检报关工作效率。积极开展文明口岸、文明窗口共建活动,建立健全内、外监督检查制度,提高口岸服务质量与水平。
[中图分类号]F5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4)31-0109-02
国务院于2011年批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明确指出青岛西海岸经济新区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明确建设的新区,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重要支撑,也是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战略支点,是青岛市探索海洋经济科学发展的先行之路,是加快建设宜居幸福的现代化国际城市的重要依托。
同时,批复明确指出:以青岛港为龙头,优化港口结构,整合港航资源。《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明确提出:青岛港要建设成为现代化的综合性大港和东北亚国际航运枢纽港。
由此可见,在口岸城市经济新区的发展布局中,港口作为核心组成部分和物流枢纽,所承担的发展职责重大、发展任务艰巨。结合国家、省的部署要求和港口的生产发展实际,本文以“围绕西海岸经济新区发展,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强港”为主题,从发展定位、发展策略、发展建议三部分入手,形成本文。
1解读港口在口岸城市经济新区中的发展定位
青岛港是特大型国有企业、世界第七大港,是我国第二大外贸口岸,与世界上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50多个港口有贸易往来。近年来,面对复杂经济形势,青岛港树立“科学发展是硬道理”的理念,实现有效益、有质量、可持续的发展。
即使面临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考验,在2009年全球港口吞吐量同比下滑的情况下,青岛港吞吐量同比增长5.1%,集装箱同比增长2.4%。2013年,青岛港完成吞吐量45000万吨、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552万标准箱、完成外贸吞吐量31000多万吨,分别增长10.6%、7%、8.6%,继续稳居世界第七大港。
青岛港对于青岛市经济发展、贸易拉动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为此,在西海岸经济新区发展的整体布局中,青岛港紧跟青岛市 “大力发展蓝色经济”和 “加快建设高水平现代化国家级新区”的发展布局要求,以世界眼光、国际标准,立足本土特色,制定长期的发展目标,形成自己的发展定位:到2015年要建成年通过能力6亿吨、集装箱2000万标准箱的世界一流大港;到2018年吞吐量突破7亿吨,提前两年实现港口吞吐量和职工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到2020年建成年吞吐量8亿吨、集装箱3000万标准箱的世界著名强港,实现从“世界一流大港”向“世界一流强港”的战略性转变。
2探析港口依托经济新区发展加快建设世界强港的主要策略
按照青岛市《青岛西海岸经济新区发展规划》的部署安排,青岛港在“坚持转型升级,打造实力强港;坚持创新驱动,打造智慧强港;坚持融合发展,打造物流强港”三个方面下功夫,加快推进世界一流强港建设,其做法具有可借鉴意义。
一是坚持转型升级,打造实力强港。港口的硬件配置,决定港口发展的前景。青岛港大力优化调整董家口港区、老港区、前湾港区的功能布局,加快实现三港功能有机互补。2009年以来,青岛港瞄准第四代港口发展趋势,全面开发董家口港区。截至2012年年底,已建成包括世界最大的40万吨矿石码头在内的11个泊位,通过能力达到1亿吨;2013年,在建泊位9个,通过能力达到2.2亿吨;到“十二五”末将在董家口港区再造一个3亿吨的青岛港。
按照青岛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加快推进老港区邮轮母港建设。到2012年年底,投资8亿元的码头已经完工,可以全天候自由停靠世界最大的22.5万吨级邮轮。目前,投资7亿元、总建筑面积6.3万平方米的邮轮客运中心正在抓紧建设。青岛港以把老港区打造成青岛市老城区“皇冠上的明珠”为发展方向,为建设世界一流强港提供坚实的硬件支撑。
二是坚持创新驱动,打造智慧强港。党的十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新要求,青岛港把握住新一轮科技革命的脉搏,立足实际,针对传统作业模式存在的“脏苦累险”等弊端,以“确保安全、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促进节能减排、缩短在港时间”为主攻方向,鼓励人人创新、岗岗创新、零距离创新,全力破解这“五大难题”,先后举办9次“创新成果、转型升级”现场推进会,推广应用6000多项科技创新成果,全港生产基本上实现“人机分离”、“人货分离”,从根本上消除繁重的体力劳动。
图1青岛港技术创新框架图
围绕十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新愿景,港口大力实施“蓝天、碧水、绿地”三大工程,广泛推广电能、太阳能、地热能等清洁能源,每年节约能源3.1万吨标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72万吨。2012年被交通运输部确定为首批低碳港口建设主题性试点单位,集装箱轮胎吊“油改电”等4个项目被评为交通运输行业节能减排示范项目,LNG车辆应用等8个项目获得1800多万元专项资金支持。
三是坚持融合发展,打造物流强港。青岛港顺应现代物流形势,加快港口由传统装卸型向物流贸易型转变,按照第四代港口的模式,以信息化为支撑,全面发展综合物流、专项物流、加工、保税、仓储、商贸、信息、金融和综合服务等功能,先后建成公共信息平台、物流业务信息系统、信息交换标准化体系和海铁联运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形成跨区域、跨部门、跨行业的一体化运作和一站式服务。
图2青岛港信息资源体系结构图
青岛港还联合国内30多家高校、科研院所、物流企业、制造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及相关行业协会,成立现代港航物流信息服务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与加拿大中心港开展基于物联网技术的集装箱班轮航线合作,全力推进资源共享、联盟发展。
3加快西海岸经济新区物流发展的建议
发展西海岸经济新区是一项系统工程、长期工程,不仅需要码头、项目、工程等硬件配套,也需要物流、贸易等软件配套。研究中,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结合港口生产发展的实际,归纳总结两条与新区物流贸易紧密相关的建议。
一是在新区构建完善的现代航运服务体系。对于沿海新区而言,航运是物流的核心、贸易的基础,航运市场兴,则物流贸易旺。针对当前新区航运市场发展潜力巨大的实际需求,建议在下一步发展中,优化航运服务产业链,发展船舶交易、船舶管理、船舶检验、船舶供应、船员服务、航运经纪、航运咨询、海事法律和仲裁等航运服务。完善航运金融服务体系,促进船舶融资租赁、船舶保险、航运保险等高端服务发展,积极培育航运再保险市场,设立航运产业发展基金。成立青岛航运交易所,开展船舶及船配物资实物交易、运价现货交易、航运交易经纪与鉴证、航运政策咨询等业务。加强信息化服务,集口信息、集装箱班轮和船期公告,逐步形成典型航线货种运价指数,为新区增强国际市场的话语权。
二是在董家口港区构建国际大宗贸易门户。董家口港区拥有世界最大码头、最大堆场、广阔腹地等优势,具有十分可观的贸易前景。为此,建议以建设国际资源配置枢纽为目标,在董家口港区建设矿石、煤炭、油品、液体化工、件杂货等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平台,通过对外合作和自身信息化平台建设,加快形成区域性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定价中心和运价指数中心;建设董家口原油、成品油、天然气储备基地和石油交割库,实现由传统石油存储向能源存储中心转变;建设大型矿石保税堆场,发展大宗散货物流分拨中心。
4结论
从青岛港以港兴市的发展中可以看出,青岛港是青岛市率先科学发展、实现蓝色跨越、加快建设宜居幸福的现代化国际城市的重要战略思维。加快西海岸经济新区发展,关键就是要加快港口发展,核心就是推动青岛港转型升级,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强港。可以预见,青岛港加快发展的过程,必将是西海岸经济新区加速腾飞的过程。同样在各口岸城市,经济新区的发展必将给港口带来新一轮的升级机遇。
参考文献:
[1]陈家源.港口企业管理学[M].大连: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2009.
现代经济理论认为,经济增长的主要途径取决于四个因素:新的资本资源的投入;新的可利用自然资源的发现;劳动者平均技术水平和劳动效率的提高;科学的、技术的和社会的知识储备的增加。在现有资源环境的承载量基本满负荷的情况下,如果没有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科学技术和知识技能,就无法有效利用现有的宝贵的资本和有限的资源。2009年5月14日,《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出台,为福建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提供了指导思想和发展蓝图,这一系列目标的实现需要一个强大的人力资源支撑,从而海峡西岸经济区人口发展的问题就变得至关重要。
一、海峡西岸经济区人口发展的现状
(一)人口总量及人口变动系数
根据2009年福建省统计年鉴,2008年福建省人口总量为3604万,其中户籍人口约为3477.14万,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之比为100:104。总和生育率是反映生育水平的重要指标。按照总和生育率=一般生育率*35的粗略推算方法,可知福建省1.323的总和生育率低于全国1.359的平均水平。但2008年福建省人口出生率为12.20‰,同全国12.14‰基本相当,但死亡率5.90‰则低于7.06‰的全国平均水平,因而人口自然增长率6.30‰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5.08‰。
(二)人口城市化水平
城市化率=城镇人口数量/人口总量
关于城市化的发展阶段,理论界有多种不同的划分方法。本文采用三阶段的划分标准,即把30%以下作为城市化发展的初期;30%-60%为城市化发展的中期;80%及以上为城市化发展的较高阶段。2008年福建省人口城市化水平为52.24%,处于城市化发展的中期,比国际大都市圈90%的城市化水平相比仍存在较大的差距。分地区来看,厦门市的城市化水平最高,达到81.2%,已处于城市化发展较高阶段;福州市与泉州市城市化率均超过50%,同处于城市化发展的中期;莆田、三明、漳州、南平的城市率均超过40%,全省仅宁德市城市化低于40%,为39.9%,相比全省其他地区,虽然也处于城市化发展的中期,但水平较低。
(三)人口文化素质
人口素质涉及人口身体素质、文化素质及思想道德素质等方面,本文将重点考察福建省人口文化素质的发展状况。从1982至2008年,福建省人口文化程度有了比较大的提升,文盲、半文盲比重有了明显下降;高中专以上学历的人口比重大大增加。但是同样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福建省小学和初中文化所占比重仍较大,占总人口的66.3%,整体的受教育程度还不容乐观。
二、海峡西岸经济区人口变动特征
(一)人口总量持续增长,占全国比重缓慢上升
一个地区的常住人口的变动主要取决于常住人口的自然变动、户籍人口的机械变动以及流动人口三个方面。从福建省1978年以来的人口总量同全国同期人口总量的对比来看,虽然占全国的人口比重基本成逐年上升的趋势,但是增幅很小,按照前文关于福建省人口自然增长率略高全国平均水平主要由于在出生率相当的条件下福建人口的死亡率略低全国平均水平所致的结论。同理,我们可以将福建省人口总量在全国人口比重的对比关系归结于常住人口的自然变动因素。
福建省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发展时期,并作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主要载体,要实现《意见》提出的阶段性经济目标,就急需大量的包括高层次人才在内的各类各层次的劳动力提供强大的人力资源支撑,除了区域内现有的人口资源之外,同样需要外来人口来补充由经济高速发展所带来的岗位空缺,大量外来人口的净迁入也必然引起该地区人口增长加速,反映在人口数据上即为人口年均增长速度的加快以及在全国总人口中的比重增大。
综上所述,福建省目前的人口增长趋势显然与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急需大量劳动力资源补充的预期不符,急需凸显区域发展的极化作用,以吸引更多的外来人口参与到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伟大事业中来。
(二)人口城市化滞后与区域经济发展
钱纳里于1988年曾对101个国家和地区1950-1970年经济发展水平数据与城市化水平数据进行回归分析,证明在一定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水平上,与一定的生产结构、劳动力配置结构和城市化水平相对应。另据世界银行的资料,当人均GDP为820美元时,城市化水平为30%-39%;当人均GDP为1087美元时,城市化水平为40%-49%;当人均GDP为3621美元时,城市化水平为50%-59%;当人均GDP为6224美元时,城市化水平为60%-69%。
2008年福建省整体城市化水平为52.24%,比对钱纳里关于工业发展阶段的理论以及世界银行的城市化与人均GDP的比照关系,目前福建省的经济发展已处于工业化的中后期,2008年常住人口人均GDP约为4303美元,对应城市化水平应该在60%-65%之间,与实际值仍存在大约10%的差异。而目前福建仍未实现“三二一”的产业机构转型并依然保持“二三一”的产业结构类型的事实同样印证区域的城市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的特征。
综上所述,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平衡绝不会以牺牲工业化的发生速度来实现,除了需要吸引更多区域内的乡村人口融入城市化建设以外,更需要吸纳大量的外来人口加入海西这个大家庭,从事现代制造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的领域,以实现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宏伟发展目标,并最终实现与工业化发展相适应的城市化。
(三)人口流入与流出并存,不同城市人口集聚能力差异显著
总体而言,福建省的人才集聚能力同长三角与珠三角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区域内不同城市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对人口的集聚能力存在较大的差异。本文选取两个指标,一是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的比例说明一地人口净流入的情况;二是2000年至2008年八年间一地常住人口的增长比率,说明对外来人口的吸引力和集聚能力。
1、将福建省各城市2008年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数量做了对比,将常住人口比列高于户籍人口的地区作为人口流入区,常住人口比例低于户籍人口比例的地区作为人口流出区。结果发现,在福建九个地市中,福州、厦门、泉州和漳州四个城市的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比大于一,即为人口流入区;另外五个城市莆田、三明、南平、龙岩和宁德为人口流出区。从福建省这九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来看,我们可以的得知城市吸引外来人口的能力与经济发展水平基本成正比。
2、从人口集聚能力来看,福建省2008年的人口集聚率为1.09%,其中以厦门市最高,达到8.33%;福州与泉州的人口集聚能力相当,分布为1.86%与2.20%;漳州的人口集聚能力为0.72%,其余五个城市的人口集聚均为负。
三、提升海峡西岸经济区人力资源整体优势的对策
(一)提升劳动力资源素质
从人力资本的角度而言,增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综合竞争力,关键在于提升人力资源的素质。具体包括:
1、以质量替代数量的发展。在新经济增长时代,人口增长对经济增长的作用逐步减弱。实施以质量替代数量的发展战略,旨在通过国家或地区的产业政策,调控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投资结构和规模,促进产业技术升级,提高企业的知识和技术密集度,通过提高对劳动力的质量要求,降低对劳动力的数量需求。
2、提高劳动者教育年限的发展。发展教育,提高劳动者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可以提高人力资源的产出效益,推进以知识为主要生产要素的经济发展进程。具体对策包括:一是在条件成熟时,先将义务教育提升到12年的水平,并积极发展高等教育,提高大学阶段的入学率和教学质量;二是在全社会形成多模式的现代化职业培训体系,提高从业人员的人均受教育年限。
3、构建人口学习创新机制的发展。实现人口素质的极大提高和潜能的充分发挥,应该确立“每个人都能发挥作用”的思想,构建人口学习创新机制,营造有利于终身学习的政策环境,形成全社会崇尚学习的激励机制。
(二)实施劳动力跨区域流动
促进劳动力的合理流动,有利于实现劳动力的合理配置,最大限度发挥劳动者的潜能。因此,需要在区域内建立劳动力自由流动的体制和机制,建议将劳动力包括人才的流动作为制定发展规划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消除劳动力地域流动的障碍因素,发展劳动力中介产业,规范劳动力市场尤其是网上劳动力市场,实现劳动力跨地域的市场配置。
(三)促进人才发展
1、人才资源一体化开发。首先,必须强化海峡西岸经济区人才开发的整体性观念,制定一体化的人才开发目标,并通过建立人才开发共同体,实现区域人才开发利用的最大化。其次,必须制定切实措施,加强本地人才资源的开发和保护。此外,建立人才激励机制,对已有人力资源要充分开发利用,为人才创造较好的发展环境。
2、人才规模扩大。一是加强对本地人才的培养和教育;二是加大紧缺人才的引进力度。为此,可凭借本地区优势的地理位置以及中央政策倾斜,制定优惠政策和机制,创造适宜的外部环境,通过各种灵活的方式、引进国内外高素质智力型、投资型、国际型人才,特别是具有高学历、高职称和高资历的“三高”人才。
3、人才集聚和扩散。由于各区域间的人才吸引能力差异明显,因此应集中资源,利用福州、厦门、泉州对于外地人才具有较高的吸引能力,拓宽这三个地区人才高地的“地基”,并能利用高铁时代的同城效应优势将此地打造成为整个海峡西岸经济区优秀人才的集散中心,并通过区域人才流动,使之成为其他城市各类优秀人才集聚和辐射的现代市场平台。
参考文献:
1、许文兴.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2、福建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福建省人口发展战略研究(二)[M].海风出版社,2009.
3、李玉江.区域人力资本研究[M].科学出版社,2005.
4、魏后凯.现代区域经济学[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5、林学明,席斌,米红.福建人力资源质量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发展研究,2006(7).
一、数据获取与分析
安徽省地处中国东南部,与鲁、豫、苏、浙、赣、鄂六省交界,2009年GDP过万亿元。围绕安徽省人口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纵向分析、横向分析,从《中国统计年鉴》、《中国人口与就业统计年鉴》以及安徽省与周边6省历年统计年鉴中选取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从而在理论上为今后安徽省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提供指导性意见。
为验证经济发展与城市化发展之间的关系,H•钱纳里根据两万多个观察数据,时间跨度20年的30个变量建立“标准结构”模型。根据此模型,2005年安徽省人均GDP已达1048.美元,城市化应大于65.8%,但实际上安徽省城市化仅为35.5%,相差30.3个百分点。根据周一星、许学强采用137个国家资料得出的人均GDP与城市化的关系模型,2005年安徽省城市化水平应为47.52%,也远远高于实际水平。这表明,安徽省经济发展对人口城市化成长的拉动力不足,致使城市化滞后于经济发展。
在与全国及周边六省的比较分析中,我们发现,安徽省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比较而言,安徽省人均GDP与全国及周边六省的差距越来越大,城市化的发展相对差距越来越小。例如,2000年安徽省人均GDP在与周边六省的比较中,仅略高于江西省,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991元,城市化水平略高于豫、赣,低于全国平均水平8.9百分点。到2007年,安徽省人均GDP在与周边六省比较中最低,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6889元,城市化水平低于全国水平6.2点,在与周边六省的比较中,除江西省外,差距均有缩小。
二、安徽省人口城市化滞后于经济发展的原因分析
安徽省人口城市化滞后于经济发展的原因多方面的,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区位因素影响了农村人口向本地城市的转移。安徽属内陆省份,与鲁、苏、浙等沿海地区相比无地理、经济优势。地处南北冷暖气团过渡带,天气多变,常有旱、涝、风、冻、霜、雹等自然灾害,给农业生产带来不利影响。作为农业大省的安徽,大量农民在农业减产,本地城市吸引力不足的情况下,选择到东部沿海城市务工,这就在人口数量上影响了安徽城市化的进程。
2.制度因素影响了安徽省城市化的进程。现行的城市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对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设置重重障碍,使得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不能取得城镇户口,在寻找工作、子女就学、医疗以及失业保障等方面不能享受同等待遇,这无疑给广大农村人口造成心理上的、现实生活上的压力,降低了城市化的质量,并阻碍了城市化的进程。
3.产业结构影响了安徽省城市化的进程。安徽省一直农业大省,2007年第一产业产值占16.3%,高于全国5个百分点,与周边六省比较中,仅低于江西0.2个百分点。第一产业在容纳劳动力方面起了很大作用,这在相当程度上减缓了安徽城市化的进程。能容纳大量城市人口第三产业比重较小,2007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的比值不高,2007年为0.87,说明第二产业比重较大。产业结构的不合理,从产业层次上影响了安徽省城市化的进程。
4.城市结构影响了安徽省城市化的进程。近年来,安徽省城市数量不断增加,但城市发展较缓慢。大城市数量少,中小城市数量偏多,中心城市首位度不高,很难形成规模效益,经济实力和综合效益偏低。合肥作为省会城市,城市首位度不高,没有充分发挥好对全省城市体系的组织和带动作用。北方城市结构过于单一,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有限;南方沿江城市相对发展迅速,但与东部省份城市还有不小差距。
三、协调人口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对策
1.加大对人才建设的投入力度。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当今世界之争实质是高科技人才的竞争。一个地区的城市化与经济要协调、健康、可持续发展,必须要有大量的高科技人才参与其中。同时,安徽作为人口大省,必须把人才教育更加普及化,把人口负担转换为人口红利,使庞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换为城市化与经济协调、健康发展的生力军。
2.进一步完善三大产业结构。第一产业是城市化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基础,要加大投入,继续发展。第二产业是当前城市化主体产业,要稳定。第三产业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生长点,只有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才能容纳较多的剩余劳动力,促进人口向非农产业的转移,加快城市化进程。安徽省在完善产业结构过程中,要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集中有限的资金、技术,发展一批技术含量高、设备先进、发展前途大的朝阳产业,带动其他行业的综合发展。
3.提高城市化质量,实现内涵式发展。安徽省城市化起步较晚,发展较慢,必须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才能与经济发展健康、协调发展。要提高合肥等中心城市综合竞争力,优化中心城市功能结构,培育地区增长极;要因地制宜,根据各经济自身优势,发展有地方特色的县域经济,进一步吸纳当地剩余劳动力,实现地方可持续发展;要进一步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城市生态环境管理的力度,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