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的前景范文

时间:2023-08-08 09:23:4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土木工程的前景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土木工程的前景

篇1

关键词: 土木工程;现状;发展趋势;新兴技术;开发;见解

Key words: civil engineering;situation;development trends;emerging technologies;development;views

中图分类号:TU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5-0077-02

0 引言

土木工程的英文是Civil Engineering,直译是民用工程,它是建造各种工程的统称。它既指建设的对象,即建造在地上,地下,水中的工程设施,也指应用的材料设备和进行的勘测、设计施工、保养维修等专业技术。

我国的土木工程行业经过了近几十年的发展,无论是在工程实践还是结构设计,理论方法方面都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就和突破。特别是最近几年在高层建筑,大跨度结构方面取得的成就尤为突出。在取得这些成就的同时,土木工程领域内还有着很多更新更高的课题等待进一步开发。

1 我国当前土木工程行业的发展现状

土木工程是人类作用于自然环境的重要生产活动。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城市的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四通八达的公路贯穿各个省市,各种桥梁、水利工程坚如堡垒,土木工程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发展支柱。但是,随着人口急剧膨胀,高楼逐渐增多,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土木工程的建设和发展问题,成为我们当今工作的重中之重。

1.1 我国土木工程历年来的建设成就。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土木工程建设行业一直保持着日新月异的发展速度,随着我国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与世界先进建筑水平的不断拉近,以往那些只有在发达国家才会存在高层建筑,在我国各大城市得以不断的涌现。据不完全统计,当前我国高度超过100m的高层建筑已达500栋以上,200m以上的高层建筑超过50多栋,高度超过300m的超高层建筑也有20多栋。

另外我国基础建设的发展速度也同样举世瞩目。我国至今建成的公路里程达160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达3万公里;我国铁路里程已达7.5万公里,全长1千多公里青藏铁路更是创造了世界海拔之最,施工难度最大的世界施工奇迹,与日本的时石海峡大桥,丹麦的海带桥,法国的诺曼底大桥一道载入人类建筑史册。

1.2 当前新型建筑材料的研发及实际应用情况 高新建筑材料的运用引发了土木工程行业结构形式,设计理念以及施工技术的重大变革。其主要体现为钢纤维在高标号水泥的大量应用,玻璃纤维混凝土,高聚合物浸渍混凝土等为代表的高新建筑材料在实际施工中的应用。它们展现出了高新材料的快硬、高强、轻质、复合以及节能等传统建筑材料所不具备的优点。此外,在大型高层建筑经常使用到的玻璃材质墙体材料也不断出现高新产品,早期的有钢化玻璃,而现在更多被使用则是多功能涂层玻璃,双层中空玻璃等平板玻璃。从上世纪开始进入实用阶段的碳纤维材料也已经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利用碳纤维布对钢筋混凝土构件进行的多重加固方式,已从实验阶段进入了实际应用阶段。这些高科技材料的运用直接引发了传统的土木工程结构形式,设计理论与施工方式巨大变革。

1.3 预应力技术的应用发展情况 在高层建筑物,大跨度桥梁建筑甚至核电站预应力安全壳都必须用到的预应力技术,从上世纪80年展至今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如今的大跨度公共建筑物,大型会展中心以及超高层建筑中运用到的承受特重荷转换结构,重型传力大梁等核心结构都已经将预应力作为关键技术加以应用。预应力技术解决了大型建筑中的设计和建造难题。另外,在公路等基础建设方面预应力技术也得到了大力运用,该技术对解决公路路面混凝土开裂和减少伸缩缝以及提高公路使用寿命方面,都具有效果良好的应用前景

在特种用途方面,预应力技术也得以大力发展。深海石油钻井平台,跨海大桥以及海岸防波堤中经常用到的预应力混凝土,具有比常规混凝土更抗裂,耐久性更好的优点,它们能够发挥出较常规混凝土所没有的效能。

1.4 土木工程技术在地下建设中的应用 我国的地下工程施工随着近十多年的发展,大大缩短了与国外的技术差距。目前在全国20多个大中城市展开了地铁系统的规划实施工作,通过这些项目的实施,我国的地下空间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和提升。当前我国的地下工程施工方法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主要有盖挖法、盾构法、沉管法、注浆法等,这些方法的运用为我国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地下工程的实施提供了翔实的实践经验。

2 土木工程行业的前景及今后的发展趋势

纵观人类文明史,土木工程建设在和自然斗争中不断地前进和发展。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中,土木工程业越来越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同时,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建筑物的规模、功能、造型和相应的建筑技术越来越大型化、复杂化和多样化,所采用的新材料、新设备、新的结构技术和施工技术日新月异,节能技术、信息控制技术、生态技术等日益与建筑相结合,建筑业和建筑物本身正在成为许多新技术的复合载体。而超高层和超大跨度建筑、特大跨度桥梁及作为大型复杂结构核心的现代结构技术则成为代表一个国家建筑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所有这一切都说明在土木工程中越来越体现了技术与创新的作用,谁能在世纪之交把握住土木工程学科的发展趋势,谁就能在知识经济时代开创土木工程学科的新纪元。

2.1 超高层建筑,大跨度结构建筑将成为今后行业内的重要热点课题。大跨度结构以及相关技术的现代设计理念将会越来越受重视;另外各类空间结构体系和巨型风格结构体系也将成为新一代结构体系中的重点研究对象;而针对各类大跨度空间结构的新型实用分析方法,即结构临界荷载的分析方法也已处于理论成熟阶段;经常用于分析结构实用抗震的曲面风载体型系数计算等最新的分析计算方法也趋于成熟;再者专门应用于大跨度空间结构的施工方法也应运而生,其主要有高空悬挑安装法,地面安装法,顶升安装法等多种施工安装法。总之从设计理念到分析计算方法,再到全新安装方法,整个土木工程体系都在不断地革新与发展。

2.2 新兴高层建筑不仅要做到建筑技术先进,而且还必须要做到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即抗震防风减灾。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在土木工程行业中的不断发展,今后的建筑物必将向着越来越高、大、长的方向发展,对于这样的大型建筑,风荷载与地震荷载等以往传统建筑物不要求重点考虑的因素成为了现代建筑的重要控制因素。这一全新课题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关注,新兴的设计理念也在不断地形成。比如以柔克刚的抗震理念下设计出的建筑结构,将会在地震中体现更加强大的自适应控制与智能控制能力,并且能够在地震中减震和吸收地震波以将地震对建筑物的影响降到最低水平,对于此项技术的研究及实验工作也日趋成熟。该技术的应用将对发展土木工程结构健康监测,灾害结构响应控制起到革命性的推动作用。

2.3 预应力混凝土的广泛应用。预应力技术在未来的土木工程行业的应用将会变得越来越重要和普遍,与之配套的新材料、新技术、新理论以及新施工设计方法等一整套完整的体系也将得到迅猛的发展并日趋完善。

2.4 随着人口的增多,资源短缺、环境破坏和水土、空气污染的发展难题也开始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土木工程的发展也必须肩负起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任。绿色发展成为了现代土木工程发展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在中国北京的国家体育场“鸟巢”、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和国家大剧院等现代建筑就是大量运用了绿色环保技术的杰出代表作。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我国在土木工程的一些领域内虽然已经取得相当显著的成就,但就工程设计理念,施工方式以及理论研究方面,跟世界的先进水平还存在着相当的差距。在大力发展自身优势领域的同时,也要逐步将资源向研究新型结构,高新建筑材料,技术手段,施工方法以及理论研究等较为弱势的领域倾斜,只有整个行业体系得到了全面的发展,才能使该行业在国内国际得以完全的立足,并能够健康稳步地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刚,安琳,吕志涛.碳纤维布用于钢筋混凝土梁抗弯加固的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2000.

[2]赵彤,谢剑.碳纤维布约束混凝土应力-应变全曲线的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2000.

篇2

钢结构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早在1885年,美国芝加哥的Home Insurance Buildings高层建筑就采用了钢结构的形式,20世纪60年代,美国相继设计和建成了4幢80―100层的超高层钢结构大厦,到21世纪的初期,美国的钢框架住宅在整个住宅占有比重达50%以上。荷兰、丹麦、法国以及芬兰等国家,钢结构住宅也愈演愈烈,已经形成一套产业化的体系。而在我国,随着城市化进程地快速推进,住宅逐渐走向产业化和商品化,钢结构相对来说非常适用于现代建筑。鼓励发展钢结构住宅,是我国建筑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1 钢结构的优点

1.1 从材料上看,强度高,质地均匀,力学性能好

建筑钢材是以铁为主要元素,含碳量为0.02%-2.06%,并含有其他元素的合金材料。和混凝土等其它结构材料相比,其具有许多显著的优势。首先,钢材的强度高、自重轻,使其适用于跨度大或荷载很大的构件和结构;其次,其塑性和韧性良好,能承受冲击作用,并使应力重分布,增加耗能,使这些结构对动力荷载的适应性较强,不会轻易因超载而突然断裂。最后,钢材内部组织接近于匀质和各向同性,在一定的应力幅度内钢材的反应几乎是完全弹性的,加之冶炼和轧制过程中材质波动的范围小,提高了结构的安全性,便于节点的受力转换,有助于提供设计施工的精确性。

1.2 从结构上看,有效增加使用面积,抗震性能好。

钢结构截面尺寸小,比起传统结构,可以更好满足建筑上大开间、灵活布局的要求,同时还能达到提高层间净高的效果,有效增加建筑使用面积的3%-6%,如上海新锦江饭店44层就是全钢结构,但其占用面积为3.2%。钢结构本身具有重量轻的特点,自身承受地震的力量相对较小。在地震发生时,地震力效应相应也小,同时良好的延性也能对地震效应起到缓冲作用。

1.3 从施工上看,周期短,装配方便

现浇混凝土在施工要求连续,在冬季施工时还会受到气温等因素的影响,而钢结构在施工上具有很强的优势,首先其构件加工是不受环境条件影响的,并可同时在多个加工厂制作加工,现场安装也较为方便,还省去了混凝土支模、养护等工序,加快了施工速度,有效缩短工期,从而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提高了经济效益。其次钢结构对施工现场进行作业的量相对较小,施工方面的临时用地也相应较小,减少了对周围环境的污染。第三,随着计算机结构化的分析设计软件快速发展,钢结构可以将设计和生产结合在一起。设计人员完成设计后,生产线就可将产品完成制作,并将隔热、节能、门窗、防水等成套综合使用,提高了住宅的产业化水平。

2 钢结构的应用

由于结构设计理论和计算技术的进步,钢材性能的提高、连接技术的发展以及多功能建筑的需求,钢结构更加体现出其卓越的优越性,再加上现代住宅逐渐走向了产业化和商品化,钢结构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尤其在高层建筑中,钢结构体系已远领先于其他结构体系。据统计,世界上最高11幢建筑中,采用钢结构的占45%,采用钢-混凝土混合结构的占18%,采用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占11%,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占26%。

2.1 钢材的生产为钢结构建筑的发展创造了非常好的物质基础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老钢厂淘汰更新,新钢厂不断崛起,为了适应市场的需要,越来越多的钢铁基地生产的成品钢材品种越来越齐全,热轧H型钢、彩色钢板、冷弯型钢的生产能力大大提高,新型、高性能产品的研发,为钢结构发展创造了重要的条件。耐火、耐候钢、超薄热轧H型钢等一批新型钢已开始在工程中应用,为钢结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当前钢结构在我国的合理应用范围大致有如下几个方面:(1)大跨度结构:用于大会堂、体育馆、展览馆、影剧院、飞机库、汽车库等。采用的结构体系主要有框架结构、拱架结构、网架结构、悬索结构和预应力钢结构。(2)单层轻钢厂房及仓库:这些厂房车间的主要承重骨架往往全部或部分采用钢结构。(3)高层建筑:用于旅馆、饭店、公寓、办公楼等高层楼房。(4)板壳结构:冶金、石油、化工企业中大量采用钢板造成的容器,如大型储液库、煤气库、高炉、热风炉等。

2.2 标志性钢结构建筑快速崛起,应用范围迅速扩展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和高层建筑的增多,钢结构住宅作为一种绿色环保建筑,已被建设部列为重点推广项目,我国各地也分别建起了钢结构的标志性建筑,如世界第三高度 420米的上海金茂大厦,具有国际领先水平、高度279米的深圳赛格大厦,跨度1490米的润扬长江大桥以及鸟巢国家体育中心等等许多采用钢结构建筑体系的重要工程,这标志着建筑钢结构正向高层重型和空间大跨度、公共建筑钢结构方向发展。

3 钢结构的发展前景

钢结构虽然在我国有了较大的发展以及应用,但总体上讲仍处于一个发展的阶段。如果按照发达国家的最低水平估算的话,在用钢量方面我国至少有3600万吨的发展空间。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我国钢结构的研究已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相关规范和标准也已出台,这就为钢结构住宅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和技术保障。据悉国家再今后将大力发展钢结构建筑,力争每年建筑结构用钢达到全国钢材总产量3%以上;到2015年,建筑用钢占钢材总产量6%以上,因此钢结构建筑前景十分广阔。在未来钢结构的发展应关注三大领域 :海洋石油工程装备、钢结构住宅、钢结构桥梁。海洋石油的产量在2015年要达到1亿吨,海洋工程装备企业的要为深海的开采提供装备;钢结构住宅必须要符合绿色环保、节能减排等政策,钢结构工业化、标准化的住宅产品将具有无限广阔的市场空间。

4 结论

“钢结构是环保建筑,钢结构符合可持续发展概念”――21世纪钢结构将占领广阔的建筑市场。展望未来,随着经济建设的蓬勃发展和交流的进一步扩大,要建造更多的高层建筑、桥梁和大型公共场所,同时新型的智能化小区等建筑物的需求也十分旺盛,钢结构产业兴旺发展的新局面就在眼前。

【参考文献】

篇3

一、土木工程传统施工技术概述

土木工程传统施工技术历经实践的补充与完善,形成了一整套的技术体系。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混凝土方面

在此方面的施工技术主要是混凝土的浇筑方面,浇筑的具体方法有现浇法、预制法。现浇法主要是通过在土木工程的施工现场进行支模,然后再进行混凝土的浇筑,此方法是现为普及的一种且被广泛运用;预制法的主要特点是成本低、性能高,不必在施工的现场进行浇筑。

2.钢结构方面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程不断加快,钢结构已被普遍运用于工程建设之中,在钢结构的施工过程中重点是要注重对构成要件进行吊装,因此施工的前期准备工作必须要充分。包括对现场的清理,构件的运输、道路的改造、装备的检查以及基础设施的完善等方面。当构件进入施工的现场时,应注意尽可能将构件放于起吊点,并且要选择大面积受力性能良好的垫底木料。因钢结构施工会涉及到焊接工序,所以必须要具备良好的防火意识。

3.地基基础方面

此方面主要以桩基作为主要方法,在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循施工规范进行操作。桩基主要可以划分为端承型桩与摩擦桩。施工中技术人员需在对其充分了解和掌握的基础上,全方位考虑其诸多方面的影响因素,比如,桩群的基础,单根桩的质量等,以达到有效避免沉降环节中的不均匀。

二、土建工程项目施工技术的创新措施

1.加强混凝土裂缝的控制

合理、科学的设计混凝土的配合比通常情况下,在混合混凝土材料的时候,一定要确保混凝土自身特性的发挥。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基础上,尽量减少单位混凝土的用水量,并且对砂率、水灰比以及坍落度等方面进行有效的控制。同时,在混凝土中加入适当的高粉煤灰,严格按照相关设计准则与标准进行配制。这样才可以确保生产出来的混凝土质量满足设计要求,具有高强度、高抗裂性、低热度的特点。

加强对混凝土施工过程的控制首先,进行混凝土的二次振捣是防治混凝土裂缝的有效措施。一般情况下,机械振捣产生的收缩要比手工振捣小,振捣的时间也是由机械性能决定。可以有效的消除钢筋以及粗骨料之下的水膜,减小收缩量。其次,采取二次抹压技术可以有效消

除干缩、塑性收缩等导致的混凝土裂缝。此种裂缝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混凝土表面失水,发生在加水到混凝土初凝的过程中,可以采取多次提浆、抹平的操作予以消除,利用机械抹光机展开抹压操作,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混凝土表面的强度与平整度。最后,有效的控制混凝土内外之间的温度差异、表面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温度差异,避免混凝土表面出现急剧冷却现象。

加强施工养护,在进行混凝土振捣施工的时候,一定要确保其振捣的密实程度达到设计标准。并且在完成相应的拆模操作之后一定要展开相应的养护工作,比如铺草、洒水等。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新浇筑混凝土非常容易受到外界干扰而出现损伤,要对其展开相应的养护。

2.加强工程防渗透、防水处理

外墙浇筑,地下室的墙体需进行分层浇筑,各层的浇筑时间要确保在水泥的初凝时间内。为了确保钢筋保护层,钢筋应该按照设计的相应要求相应的设置高标号的砂浆垫块。在混凝土初凝后,为了进一步预防外墙混凝土由于温差和干缩形成裂缝,要在墙顶加草袋进行养护,

可在养护两周后拆除模板。

底板浇筑,混凝土底板厚度尺寸、土量大,在浇筑过程中容易出现施工缝,所以应该对底板一端的两侧同时进行浇筑。应该严格控制好浇筑的间隔时间,不得超过水泥的初凝时间。采用二次振捣以降低面层的混凝土收缩量,在振捣工序过后,对底板的表面应进行抹实、找平、压光。在初凝后,应进行不少于两周的养护。为了防止混凝土因温差和干缩出现裂缝,在拆模时要确保混凝土表面温度与外界温度相差不超过15℃。

3.施工缝处理技术

施工缝是防水的一个重要薄弱点,我也将其称为冷接缝。如果没有处理好施工缝,那么不仅会对结构的耐久性和强度造成影响,同时还会导致混凝土漏水和裂缝问题,对工程的正常使用有着非常不利的影响。所以必须连续对混凝土底板进行浇筑,确保没有施工缝留置。一般情况下,地下室外墙只允许水平施工缝留置,位置应该在高于底板20cm的外墙上。在对施工缝进行浇筑时,应该先将接缝刷毛,扫刷干净,清除浮浆,冲洗湿润。之后,在表面涂刷混凝土处理剂或铺设3~5cm厚1:1水泥浆。然后及时浇筑,并进行振捣。如果在施工过程之中必须要留置垂直施工缝,那么应该将垂直施工缝留置在后浇带或者变形缝位置。

三、土建工程项目施工技术的改革

新型抗震技术。虽然我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但是这也给土建施工增添了定的难度,究其根本原因是土建工程施工中常常会遇到一些地震频发地带,这就需要应用一些先进的抗震技术来确保建筑结构的整体安全性和稳定性,抗震技术的研究也是土建工程施工技术创新的一个主要方向。在地震高发的区域上进行土建施工时,可以采用复杂结构抗震设计,这样便可以将抗震、隔震与消能这三个结构有机地结合到一起,进而达到降低建筑结构自振周期增强抗扭性能、提升结构安全性的目的。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对能源的消耗量和需求量也越来越大, 尤其是建筑土建工程, 它是城市发展程度的最直观的体现, 为了满足工程土建绿色环保和节能减排的特点,建筑工程项目就要采用比较先进的施工技术, 同时要做好施工项目的管理工作。

结语

在土建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的水平会直接影响土建工程施工的质量,因此,采取高效的施工技术是提高土建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的有效途径,同时,不断创新施工技术也是提高施工水平的一个捷径。

参考文献

篇4

stract: In the process of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social progress,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has ushered in the golden period of development. However,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is facing a good opportunity for development at the same time under unprecedented competitive pressure. In this case, how to improve the management level, to improve construction efficiency, and control the quality of construction, reduce construction costs and improv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enterprises, become a widespread concern of the majority of peers. The refinement of the application of management in engineering projects,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and fundamental way to solve this problem.

Keywords: project; meticulous management; meaning; way

中图分类号: TL3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是对传统管理模式的完善与升华,是提高工程项目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本文从工程项目精细化管理的涵义以及在工程项目中实行精细化管理的有效途径两个方面做简要阐述,希望大家批评指正。

一、工程项目精细化管理的涵义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先进的管理理念,是对常规管理的深入研究和细致讨论。工程项目精细化管理,强调对工程的人员、成本、质量、进度和安全的全方位管理;同时,强调对工程从筹备、到施工、到竣工全过程的管理。精细化管理的特点是重细节、重效率、重过程。在工程项目中实现精细化管理的最终目的是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项目管理机制, 提高项目的管理水平和执行能力,对项目的质量、成本、和效率实现有效控制,实现工程项目由传统粗型管理向精细化管理的转变。

在工程项目中实行精细化管理的主要途径

(一)组织和管理体系的精细化管理

在工程项目中,管理的主体和对象都是“人”。因此,建立严密合理的组织和管理体系是实现精细化管理的大前提。

首先,要组成以项目负责人为核心的项目领导小组,负责整个工程的组织、协调、监督和管理工作。

其次,要明确项目领导小组以及其他参与工程项目建设人员的权力和责任,对工程的各个部分、各个环节实行定员定岗,做到权责明确、各负其责,各尽其职,协同合作。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二)合同的精细化管理

在工程项目中,公平合理、条款清晰、权力义务划分明确的合同,是工程顺利进展的法律保障,也是化解劳动纠纷、解决施工索赔的依据和准绳。因此,要加强合同在制定和执行上的精细化管理,确保工程正常、高效、顺利进行。

(三)设计图纸的精细化管理

在工程项目中,设计图纸是具体施工的指导依据,因此,要加强对施工设计图的精细化管理。

首先,要完善设计图纸的审核机制。通过企业内部的自审和互审,以及邀请专家进行会审,保证图纸设计的合理性、科学性、可行性和准确性。对于表述不清晰、数据不准确、技术要求与现行技术水平不符等问题,要及时发现和解决,避免对施工造成误导和阻碍。

其次,要组织参与施工人员熟悉图纸,保证相关人员对图纸的设计理念、技术要求和工程特点都做到心里有数,进而确保具体施工符合设计图纸要求,避免出现施工与设计不符的现象,对施工质量和施工成本控制产生负面影响。

(四)工程质量的精细化管理

要加强工程质量控制,对工程质量进行精细化管理。

首先,要明确工程质量目标,并将质量目标进行分解,落实到具体某个部门、甚至某人个的头上。实现工程整个过程的质量控制。

其次,针对重要单元工程施工或者采取新工艺、新技术设计的单元,要组织质量监督小组和技术攻关小组,对于施工中存在的技术难题及时发现和解决,保证工程顺利进行。

最后,针对施工中因为管理失误造成的工程质量问题,要认真对待、严肃处理,并制定详实的处理和补救方案,确保工程的质量。

工程进度的精细化管理

首先,要制定科学严密的整体进度计划,进而分解成年计划、季计划、月计划和周计划。

其次,要实行例会制度,加强对进度计划执行情况的监督与检查

最后,在实际施工中,如遇到突况产生进度变更,要及时修改进度计划,并调整后续工作的安排,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

(六)工程成本的精细化管理

首先,要实现对工程进度和质量的全面控制,跟进度和质量要效益。

其次,要做好工序间的组织协调工作,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减少成本浪费。

最后,要从工程的各个环节控制工程造价,在合理范围内,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七)建筑材料的精细化管理

在工程项目中,建筑材料的质量和价格直接影响整体工程的质量和成本控制。因此,在工程项目中,要实现对建筑材料的精细化管理。

1.价格精细化

(1)在建筑材料采购前,要对建筑材料市场有详细的了解,以保证货源稳定,质量过关,价格最低。

(2)在采购过程中,要根据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选择最适合的材料。单纯追求价格低廉或者质量过硬,都不一定是对工程最好的选择,都容易在原料选择方面造成浪费。

2.质量精细化

(1)要从正规厂家采购建筑材料,保证材料合格证书、规格证书和出厂证明齐全。

(2)材料进场前要进行严格检验,对于特殊的材料要进行抽样检查,确保不合格的建筑材料不能进场。

3.管理精细化

(1)材料进场以后,要妥善保管,小心运输,避免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造成材料的损坏和丢失。

(2)材料的领取和使用要严格控制,做到按需领取,随时登记,避免材料使用上的浪费。

(八)施工组织设计的精细化管理

首先,在工程项目中,各个施工环节环环相扣,紧密相联。因此,在施工中,项目领导小组要根据不同工程的技术需求施工特点,合理安排施工流程和人员分配,使不同工种和工序之间能够相互配合、相互衔接、共享资源,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

其次,要重视新型设备和新兴技术的应用。组织相关人员熟悉新设备、掌握新技术,为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为控制成本、提高效率打下技术基础。

工程安全的精细化管理

首先,要加强对参与工程项目人员的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工作,树立“安全第一”的工作理念,提高工作人员对于安全生产的重要性的认识。

其次,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相关的规章制度,并加强对规章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和检查,保证工作人员遵守劳动规范,正确施工。

再次,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避免因为技术水平不过关导致的安全事故。

最后,要建立安全考核机制,加大对于违反安全操作规范的行为的惩处力度。

(十)竣工阶段的精细化管理

在工程项目中,加强竣工阶段的精细化管理,对于控制工程质量和成本意义重大。

首先,要重视在竣工阶段对工程质量的控制,对于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发现,及时补救,保证工程的质量和使用功能。

其次,要及时进行竣工结算和成本核算。一方面加快资金回笼,减轻企业的资金压力;另一方面,对于在结算中发现的与工程实际不符的部分,要追查到底,避免结算误差给成本控制带来的困扰。

最后,针对竣工阶段发现的质量和结算方面的问题,要记录在案,为以后的工程项目管理提供参考。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工程项目中实现精细化管理对于企业提高生产效率、保证施工质量、降低施工成本大有裨益。因此,我们要在工程项目中坚持贯彻精细化管理,提高企业竞争力,进而促进整个工程行业的健康、稳定、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吴耀兴.施工企业精细化管理的措施与实践[J].高科技与产业化, 2008(07).[2]李万华.全面预算 统筹兼顾——浅谈项目精细化管理的两个方面[J].建筑设计管理,2010(05).

篇5

Abstract: With the social environment and people increasingly high demand for construction projects, construction projects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will inevitably encounter a variety of new problems that traditional project management methods are not well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construction. Innovative management methods, is an important way to improve the product quality of the construction works on construction projects.

Keywords: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innovative ways; project contractor

中图分类号:TU76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我国建筑业发展至今,许多企业已经充分认识到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性,并已经初步建立了现代的项目管理模式,但这仅仅是“初步”的。我国建筑企业在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上依然存在很多不足。比如建筑工程中,能源消耗和资源浪费问题严峻,工程质量问题令人堪忧,材料使用浪费严重,都是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所遇到的问题,同时,由于环境不断变化以及新影响因子的出现,无一不在告诫我们必须要对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方法进行创新,以打造出一套适合企业自身以及建筑项目本身特点的项目管理模式。所以,项目管理方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创新的原则

1、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创新要结合社会发展的具体环境

社会环境的条件不同,创新的侧重点也不同。在进行项目管理方法的创新时,主要是对项目管理工作中的生产三要素(劳动者、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的调整及创新。意即在进行项目管理方法创新工作时,可以从劳动者的组成结构、来源等方面进行创新,也可以从劳动工具比如建筑施工中的起重设备、碾压设备、搅拌设备等工具进行创新,还可以从劳动对象比如建筑工程的模块划分、材料组成等方面进行创新。在进行创新时,如果社会条件是劳动力有剩余而劳动工具相对落后的,则应该在确保劳动者结构最优的情况下进行劳动工具的创新,因为在这样的环境下,项目管理的成本必然是花在劳动工具上的比花在劳动者身上的要多,劳动工具的创新空间大,成本缩减空间也大。反之,如果社会环境的条件是劳动设备的技术含量高但是劳动者短缺,就要把创新的重点花在如何调整劳动者上面。通过生产力发展的三要素的调整侧重点不同来适应不同的项目管理的要求,通过这种有针对性的调整来进行项目管理方法的创新,也是进行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方法创新的最基本的要求。

2、进行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创新要依照市场的需求

项目施工管理创新的直接目的是适应市场的需求,通过创造更加有效的管理方法来为经济利益相关者创造更大的利润空间。如果项目管理的目标没有符合市场的需求,那么在这种管理下所完成的建筑工程产品必然会受到市场的冷落;所以,在进行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方法创新时,应该确保项目管理方法能够符合市场的需求和要求。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要求企业在进行建筑项目工程时能够建造出高质量、低成本同时具有艺术观赏价值的建筑物,所以在进行建筑项目管理时,这些市场需求就必须作为管理的目标。在进行项目管理方法上的创新时,就要以下几方面来进行,如市场最重视的是建筑工程的质量,那么在进行管理创新时,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创新的管理方法能够打造出质量完好的建筑,这时工程成本反而是排在工程质量之后;如果市场最重视的是产品价格,那么在进行项目管理创新时,首先考虑的就应该是建筑工程的成本控制问题,创新后的项目管理方法能否做到资源的合理有效的利用,然后再考虑工程质量。

3、进行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创新要有利于公司的声誉

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创新要有利于企业的声誉,不能在创新中过分追求工程某一方面的效果,而忽视了创新措施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比如说,在进行项目管理时,如果为了提高工程的进度,不顾工作人员的作息规律,强制要求加班加点,拖延下班时间,这样的做法必然是让工作人员对工程的管理人员和承包公司以及项目本身产生抵触心理,从而带来一系列消极的连锁反应;为了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在进行管理创新时,对物资的申请程序进行严格的控制和核查,必然会带来施工节奏的缓慢以及材料申请者的情绪不满;为了缩减成本,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不采用高效的建筑设备等这些做法,无疑是会对工程本身以及承包企业的声誉产生严重负面影响。

二、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创新的方法

1、从观念上进行创新

从观念上进行创新是指从观念上培养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者以及其他相关人员的创新意识,把创新意识植入到建筑企业的文化和制度的层面上,建立起有利于鼓励员工进行创新意识培养和创新实践的工作制度。让员工充分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通过员工的认可,可以有效进行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方法上的创新工作。这是从根源上对项目进行创新的方法,如果员工的创新意识被培养起来,那么项目管理方法上的创新就不再是难事了。

2、从体制上进行创新

建筑工程要做到有创新能力,首先要建立科学的企业管理制度,比如公司成立的责任制形式、财产制度形式和相应的法人小组结构等。在这些科学的企业或者管理制度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比如建筑企业可以采用矩形管理模式,这样,就可以在建筑工程繁忙期迅速组成工程管理与实施小组,而在工程项目比较少的时期又能够灵活调动人员进行创新研究及其他的工作,其中的效果是:当工程项目比较少的情况下的对于项目管理的创新方法可以在工程项目较多的情况下进行检验,可以使创新的管理方法迅速成熟起来,同时也有利于培养一批创新研究及管理人才。这样,就能够在充分发挥每个人的能力的基础上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并且不间断对建筑工程的创新管理的尝试和规范工作。

3、从工程实施主体上进行创新

传统的建筑工程实施的方法是项目建设方通过向相关承包商招标公告,然后工程承包商进行工程投标,投标形式结束后,工程就从项目建设方转移到了工程承包方,虽然中间有一个合同鉴定的环节,但是这并不能完全保证工程的承包商会完全按照合同约定执行,这样对工程的质量等方面都是影响极大的。如果工程能够由项目建设方直接进行施工,那么质量问题以及其他问题都容易解决,但这显然是不现实的。但是,如果能够把两者结合起来,问题就解决了。在项目建设方进行项目外包的同时,建设方另外派遣工程监督小组来对工程的实施情况进行跟进工作,监督小组可以是公司内部的成员,也可以是外包给独立的专业机构进行监督。这样,就能够实现项目的全过程管理,从而提高工程实施的质量。

4、从技术上进行创新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结论用到建筑工程的创新上依然适用。通过把数控技术、信息技术等先进的技术的引进,一方面可以有效提高工程项目的工作效率以及工程的质量,大大降低工程的成本,提高工程项目的利润空间,另一方面,可以使工程项目的管理工作变得简单化、智能化、高效化和准确化,这也是项目管理工作所必须前进的一个方向。通过技术创新,使企业拥有建筑工程上新型的核心技术,同时也是企业应对不断变化的社会和市场的有力武器。

三、结语

总之,在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中,只有在强化建筑施工管理的基础上不断探究项目管理方法的创新途径,才能让企业在面对施工管理中不断出现的问题时游刃有余,才能让企业在竞争之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代玉双,陈思远,对建筑施工管理措施的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09(01)

[2]陈经恢,对施工管理与创新的探讨[J],广东科技,2009(02)

[3]李建清,论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J],科技资讯, 2009(03)

篇6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一、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概述

施工项目管理的内容是研究如何高效率地实现项目目标为目的,以项目经理负责制为基础,对项目按照其内在逻辑规律进行有效地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以适应内部及外部环境并组织高效率地施工使生产要素优化组合、合理配置,保证施工生产的均衡性,利用现代化的管理技术和手段,以实现项目目标和使企业获得良好的综合效益。

项目管理的目标就是项目的目标,项目的目标界定了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是“三控制二管理一协调”,即进度控制、质量控制、费用控制、合同管理、信息管理和组织协调。施工项目的生产要素有劳动力、材料、机械设备、技术和资金,这些要素具有集合性、相关性、目的性和环境适应性,是一种相互结合的立体多维的关系,这就说明项目是具有系统性的施工,施工项目管理是具有系统管理的特点的。

二、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项目资源配置不合理

项目资源浪费严重,主要是由于项目上级主管企业没有形成一套规范成熟的项目资源配置模式,其次是由于项目部没有根据自身工程实际进行科学合理资源配置,从而经常出现资源不足和浪费现象发生,这增加了实际工程成本,降低了经济效益。

(二)项目管理人员责权利界定不明

没有明确的岗位职责和标准,没有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责任目标管理体系,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挣得一样多,一项工作人人都管,又人人都不管,这种“想当然”的态度不仅降低了管理效率,而且无形中增加了管理成本,同时也影响了项目团队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三)风险管理落实不到位

对施工前可能造成的合同风险、施工过程中可能造成的地质、气候、材料、设备、运输、财务信誉等风险估计不足,没有风险处理预案,导致一旦出现风险,项目处于被动状态,严重的甚至将风险转嫁给上级企业,造成经济损失和不良影响。

(四)项目评估、合同管理流于形式

对项目评估、测算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有的评估、测算的权限不明确,方法不科学;有的评估、测算滞后,激励、约束不到位,缺乏动态跟踪考核,造成项目成本管理控制不力,项目盈亏到竣工时算总帐。

(五)责任成本管理落实不好

近年来,一些企业一直摆脱不了效益水平低、资本积累少、资金紧张的困扰,其关键的原因在于项目责任成本抓得不好,先干后算、干而不算,有制度无责任、有责任执行不到位是责任成本管理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

(六)施工生产管理不规范

施工准备不充分,整体计划性不强,没有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方案;施工过程中,技术力量不足,资源使用不当,劳务人员配置没有达到最佳状态,机械设备的使用效率不高等等,经常造成节点工期完不成,重点工程工期滞后,由此出现的赶工和窝工给项目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三、加强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途径

(一)工程设计阶段的管理

工程项目经选址立项、可行性研究的反复论证(前期准备工作)并由有关部门批准后即转入设计阶段,设计阶段是整个工程建设的关键阶段,一般又分为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两个工作阶段。设计成果是国家有关部门或业主作投资决策的依据,施工图又是确定工程量、编制施工图预算、工程招、投标标书的依据,也是施工的直接依据设计成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和投资效果,施工图质量也直接关系到施工的难易程度和施工质量。在工程设计阶段甲方代表主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根据工程项目的计划,优化选择(或招标选择)设计单位。好的设计单位能提供优秀的设计,设计成果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工程的使用效果和工程造价,选择设计单位是整个工程的关键性工作;

2、提供准确详实的设计基本资料,及时详细地了解设计工作进展情况和设计思想,提出甲方对功能的使用要求和意见,这一过程尽量邀请使用单位参加,多方沟通,避免和减少在施工中因甲方原因出现大量的设计变更;

3、组织好设计图纸和概算的审查工作;

4、有关程序做好工程项目的申报上作;

5、办理前期工作手续。

(二)实行工程招投标制,优选施工、监理单位

选择业绩优,素质好,社会效益及社会信誉高的施工、监理单位是目前社会的大趋势,甲方应按照国家建设部及省市建设主管部门的明文规定,严格实行工程招标制,优选队伍;确定中标单位签订合同时要提出甲方关于工程项目建设的一些具体要求,及制定的一些具体措施,以便日后进行项目管理。

(三)施工过程中的管理

1、施工投资控制

施工中的投资控制要尽量减少和避免工程变更。首先要和使用单位做好交流,对使用单位的变更要求进行论证分析,确定是否有变更的必要性。在确定变更后要求使用单位进行签字确认,以约束使用单位在施工过程中随意变更要求。其次要从施工单位的变更来控制投资。

第一,工程第一次工地例会必须将签证的各项要求以及工程造价管理系列规定审计要求等以书面形式告知施工单位并由项目经理签字认可。

第二,对于无法避免的变更,做工程签证时要力求先签后干,以免日后造成争议再则签证尽量附图说明。附图是理解签证内容的一个较好的手段,这样可避免给决算审核时带来不便。

2、施工进度控制

第一,要严格按招标文件要求的时间开工并签署开工报告,此报告将作为日后工期结算的依据。

第二,要求施工单位以招标文件为准,排出工程总体进度计划以及月计划和周计划,并尽量采用网络图。对于小型施工单位施工,其技术力量达不到这一要求的可以通过确定各单位工程的验收时间来加以控制。

第三,对于工期的延误要查明原因、明确责任并及时以书面形式签字确认,作为工期是否给予顺延及工程结算的依据。

3、工程质量控制

质量是基建部门的工作之本,首先要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管理能力,要熟练掌握质量管理的规范、规定及验收标准;要把好材料关,要明确工程关键部位和一些易出现问题的环节。

其次,要与施工单位的项目经理和技术人员进行充分沟通,了解其对工程熟悉情况和对工程质量的重视程度,要求施工单位制定出严密、详尽的质量保障措施。最后,要监督好现场各种试块的取样,实验工作,还要做好隐蔽工程、单位工程的验收工作,进行验收签证。组织竣工验收时,尽量邀请使用单位参加。

(四)建筑工程安全管理

安全重于泰山,特别是基建部门常常会遇到一些技术较弱的施工单位,安全管理就显得更加重要了。基建部门要有完备的安全责任制度,要严格要求施工单位编制安全施工措施并进行严格的审核。在实地管理时,管理者首先应该以身作则,不做违反安全规定的事。

其次,看到安全隐患应该立即以书面形式通知项目部并由项目经理或施工员签字认可。对于要求整改的部分要督促其整改,对拒不整改的,应立即汇报领导直至发停工令。安全管理一定要高度重视,不能有任何折扣。要使安全在甲方管理者头脑中扎根,因为一旦事故发生,一切悔之晚矣。

结语

综上,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是一个全面的、全过程的管理过程,环环相扣,不能有疏忽和遗漏。这要求项目经营者要将施工项目各个环节都纳入正规化、标准化管理,这样才能使施工项目各项工作有条不紊、顺利地进行。

参考文献

篇7

新建项目造价控制贯穿于项目建设全过程。在项目投资决策、设计、建设项目发包、招标和项目实施、财务结算及付款阶段,把建设项目工程造价控制在批准的概算限额以内,随时纠正发生的偏差,以求在建设项目中合理使用人力、物力、财力,取得较好的投资效益。本文从以下几方面阐述建设项目工程造价控制的途径。

—、施工前的投资决策和设计阶段是投资控制的关键环节

要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必须把重点转移到前期阶段上来。影响建设项目投资的主要阶段是设计阶段,设计阶段是投资控制的关键环节,建设项目设计的节约是最大的节约,设计确定了工程造价,预算、结算只能计量而并不能改变工程根本造价。因此,建设单位的工程造价控制要以设计阶段为重点,这是有效控制建设项目投资的所在。一份好的设计方案,不仅要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还应具有经济的合理性。通过控制设计变更控制工程造价。设计变更是指设计单位对原施工图纸和设计文件中所表达的设计标准状态的改变和修改。设计变更和现场签证两者的性质是截然不同的,凡属设计变更的范畴,必须按设计变更处理,而不能以现场签证处理。必须进行的设计变更应尽量提前,变更发生得越早,则损失越小,反之就越大。如在设计阶段变更,则只须修改图纸,其他费用尚未发生,损失有限;如果在采购阶段变更,不仅需要修改图纸,而且设备、材料还须重新采购;若在施工阶段变更,除上述费用外,已施工的工程还须拆除,势必造成重大损失。所以要加强设计变更管理,严格控制设计变更,尽可能把设计变更控制在设计阶段,特别是对工程造价影响较大的设计变更,一定要先算账,后变更。防止通过设计变更扩大建设规模、增加建设内容、提高建设标准,确保工程造价得到有效控制。

二、工程招投标是有效控制造价的基础环节

工程项目建设领域实行招投标制,是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通过竞争机制,优化资源配置,低成本,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工程建设项目。在工期和质量都得到保证和满足的前提下,招标方的目的就是选择投标报价最低或者评标价最低的投标人,因此,价格的竞争作为招投标工作的核心内容无疑成为双方关注的焦点。首先,工程项目招标文件的编制,应该做到内容严谨、完整准确,所提招标条件应公平合理,符合招标法有关规定。其次,要编制好标底,工程标底要保证质量,把工程标底控制在合理造价的下限。应反复审查造价水平的合理性,是否在投资控制的范围内。

三、项目实施阶段是控制工程造价的重要环节

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确定与控制是实施建设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的工程管理中,首先,任务必须是中标单位既要选择技术力量强,又要具有较高信誉,能保证工期的施工队伍,还要避免层层转包,建设费用被层层剥皮的现象发生,以致造成偷工减料。一定要按招标中承诺的施工组织配置施工队伍。其次,要高度重视施工组织设计审查工作,一个好的施工组织设计能将人、材、物进行合理配置,既能减少施工企业的成本,又能降低建设单位的投资,缩短建设周期。因此,建设单位必须组织力量认真审查施工单位呈报的施工组织设计和关键工序的施工方案,必要时可委托社会中介机构进行。再次,要加强合同管理。建设单位必须有专人负责工程合同的管理,严格文本的审查,合同条款一定严谨、全面、职责明确。建设单位的技术、会计人员要熟悉合同条款,善于抓住延误工期索赔、质量索赔、变更索赔等索赔机会,并且依据合同审核施工单位的索赔要求,维护自己合法权益。最后,要认真实施施工监理,利用监理单位技术、经济方面人力资源的优势,对施工全过程进行管理,负责现场的技术经济签证。

四、会计核算财务管理是控制建设项目造价不可缺少的一环

篇8

1)规模大,周期长。面对招生规模的扩大和高校的全面整合,我国高校校区资源显得尤为缺乏,多数高校处于高负载运转状态中,高校的基建工程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同时高校基建的投资额较为庞大,需要较长的建设周期。2)多渠道筹资。由于投资大、周期长、工期紧等特点,高校基建工程的建设资金紧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投资日益多元化,高校基建工程的资金来源由单一的国家拨款转变为多渠道筹资,可以通过自筹、捐赠、企业投资、银行贷款等多种方式。3)非营利性和公益性。高校基建工程旨在服务于高校教育、科研等,具有公益性和非营利特点,同时兼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社会效益更加显著突出。

2.高校基建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途径

结合高校基建工程项目的特点,借鉴国内外建设项目成本控制的理论以及从事高校工程项目管理的经验,分别从高校基建工程准备、施工、竣工验收三个阶段进行探讨成本控制管理的措施,希望找到高校基建工程成本管理的有效途径,旨在提高高校工程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1 项目准备阶段

作为成本控制管理的首要因素,制定科学的投资决策尤为重要,决策包括立项、校址的选择以及可行性分析,具体涉及到建设工程的各项技术和经济决策,决定高校基建工程的成本和竣工后的效益。高校应该结合自身情况和国家、地方政策,认真编写项目建设书和可行性报告,同时科学地进行技术和经济的评估。作为成本控制管理的基础,初步的设计是研究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经济性。高校基建工程主要服务于教育科研,同时也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进行项目设计时应在满足基本功能的基础上,注重经济、成本控制、美观、实用等原则,确定高校基建工程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同时组织相关专家进行论证,选出最佳的设计方案。严格遵守国家和地方政策的要求,高校基建项目应实行招标制度。首先,需要认真审核参与投标的企业的资格,主要从资质条件、技术、业绩、信誉、资金等多方面进行预审。其次,委托具备相关资质的招标企业,结合相关政策、规范、法律法规等,编写科学合理规范的招标文件。另外,为了更好地控制成本,需要认真编写工程量清单、施工方案等招标文件。

2.2 项目施工阶段

1)质量、工期、成本三要素控制。在高校基建工程实施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进行成本控制管理,需要确定合理的质量、工期、成本目标,并通过经济措施、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合同措施等手段有效地控制“质量、工期、成本”三要素。在确定每个目标值时,不能同时实现三个目标额最大化,需要充分考虑到其他目标的影响,并科学有效地进行分析比较,从而整体上实现目标的最优化。

2)控制人、机、料、法、环对成本的影响。高校基建工程进行成本控制管理时,人是成本控制的决策者、组织者和操作者,增强人的成本理念和责任感,充分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并发挥主导作用,在任用人员时本着适才适用的原则。在现代化建设工程中,施工机械是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直接影响着建设工程的成本、质量、工期等。因此,本着因地制宜、生产适用、技术先进、性能可靠、经济合理等原则选用机械设备,并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在高校基建工程实施过程中,材料的成本控制是工程成本管理的核心内容。及时充分地了解材料的质量、价格等信息的基础上,选择拥有良好信誉、技术强、质量好、实力雄厚的供货厂商,从源头上降低工程成本并确保质量。供应到施工现场的材料,需要进行全检或者抽检,严格地把控材料的质量。方法控制是指建设工程实施过程中所采用的工艺流程、技术方法、组织措施等,不合理的施工方案,直接影响建设工程的质量、工期、成本目标的实现。在确定施工方案时,尽量保证技术可行、经济合理、措施有效。在建设工程实施过程中,存在许多环境因素影响项目成本,环境因素对成本的影响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具体包括工资和税费调整等政策性环境、劳动工具等劳动环境、成本管理制度和质量保证等工程管理环境、气象和地质等技术环境。

3)合同管理的控制。合同管理是高校基建工程成本控制管理的保证,建设工程实施就是履行合同的过程,规范科学的合同是劳资双方保障权利义务的基础。因此,需要增强合同管理意识,提高合同管理水平。依据《合同法》和《劳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完善施工合同,并建立完整合理的管理体系,使合同管理组织更加专业化、科学化。在项目投标和施工的全过程中实施合同管理,严格管理劳务分包,防止效益流失。

篇9

1 国际工程项目概述

国际工程项目是指承包商跨过国境进行的工程项目。项目的筹资、咨询、设计、招标、投标、发包、缔约、实施、采购及竣工后的运营、维修等各个阶段,部分或全部的在国际范围内进行。国际工程项目是技术、资金、劳务和物资的综合输出。国际工程项目不但具有工程项目的全部基本内涵,作为国际工程项目,还具有如下特点:

(一)项目的部分或垒部运作在国际范围内进行

国际工程涉及的法律、规范庞杂。在不同国家进行国际工程,会涉及各国法律法规、各种行业习惯做法。由于项目所在国和合同约定的不同,国际工程项目采用的技术标准、规范、规程也多种多样。国际工程使用的货币和支付方式种类众多,货币包括国内货币、工程所在国货币和种种外汇,支付方式包括现金、支票以及各种其他银行支付方式甚至实物支付等等。

(二)国际工程项目是涉及范围广泛的系统工程

参与项目的往往包括业主、投资者、设计方、咨询方、承包方、施工方、分包方、分供方等等诸多方面,涉及的合同法律关系、委托关系、责任义务关系比较复杂。项目不仅涉及工业、农业、商业等众多的行业,在设计、施工、运营等各个环节中,每一个环节都还分属不同的专业,它们既互相关联,又具有一定独立性和专业性。

(三)国际工程项目受到项目所在地各种环境的制约和影响

国际工程项目所在国的自然环境、气候条件会影响项目的周期和采用的技术、管理手段,政策、法规、文化及社会治安环境将制约项目的资源调配、使用以及项目的进程,经济、金融环境会影响项目的资金运转以及整体的效益。这些环境条件给国际工程项目带来了众多不定因素和风险。影响着项目的周期和经济指标。

2 投标阶段提高经济效益的途径

2.1 明确招标信息,避免风险

投标阶段项目的经济效益具有不确定性。虽然每个项目都有标底,但由于各投标企业和受商务部委托编制标底的单位的实力、水平各异,各方选用的设备、材料的品牌、档次不同、单价分析表编制的差别以及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法不一等原因,都会给加权后的评标标底带来上下浮动。所以在投标阶段,应尽可能多的了解竞争对手的信息,分析其可能采用的材料设备产地、运输情况,从而确定本企业的相应投标策略。尽可能在招标答疑时,提问诱导招标人对设备、材料的厂家、品牌予以指定,以缩小由于此类原因可能引起的报价差异。

在获得项目的全部招标文件及图纸后,投标企业的首要任务是研究这些文件。仔细研究招标文件的文字部分,并核对图纸中的工程数量与招标文件中设计单位提供的工程量清单之间的差异。由于我国设计单位长期缺乏市场竞争,设计人员脱离施工现场实践,缺乏工程造价知识,图纸及工程量清单中错误百出的情况屡见不鲜。投标企业要认真核对,如发现因定额套用错误或工程量少于图纸数量造成分项工程造价比实际偏低,必须在招标答疑时坚决提出并要求予以更正。如出现由于定额套错或工程量多于图纸数量引起造价上升,则应守口如瓶,避而不谈其中问题,待中标后可尽享其中利润。

2.2 利用招标办法的漏洞,寻求效益空间

项目招标办法往往难以十全十美,漏洞和缺陷在所难免。随着招标人水平的提高和经验的逐步丰富,招标文件的编制会日益严密。但再严密的条文也必然存在疏漏,投标企业只要对招标办法认真研究,不难发现提高项目效益的空间。在援外项目的投标中,商务部要求投标企业在投标文件中报送项目中采用设备、材料,其中除必须注明材料的海关编码检验标准等与检验放行有关的信息外,还要求企业必须填报物资的型号、品牌及采购厂家,以确保投标企业在本项目中选用的材料、设备等物资在投标阶段就已经确定采购厂家和品牌,即使中标后也不得更换,从而使援外项目的实施质量得到保证。考虑到投标企业采购的实际情况,为避免因选定的厂家产生变故造成无法采购相应物资,商务部允许投标企业对每项物资填报两家生产厂家,在两家厂家提供的物资均符合项目要求的前提下,准许投标企业在中标后选用其中任意一家进行采购。鉴于以上原因,投标企业在比较衡量单项材料设备价格对总价影响较小的情况下,可咨询两个有价格差异的品牌的产品,报价书中采用较高的价格,而在中标后即可选用价格较低的品牌的产品,从而获得产品差价带来的利润。

2.3 运用报价技巧挖掘效益

有资格参加援外项目投标的企业,一般是具有丰富国际工程项目实施经验、具有较强管理能力和技术实力的企业。许多企业在不同的国家实施过不少不同的项目,有自身特有的优势,把这些优势在投标阶段利用起来,结合以一些报价技巧,可以找到提高效益的途径。如投标企业在援外项目的所在国有驻外机构,且该机构具备有实力的施工管理、技术人员及劳动力队伍,具备可用的机械设备和房屋,授标企业在工程总价形成后,可适当均衡提高各分项工程价格,从而提高总价,再利用上述可用的机械设备和房屋等资源优势,进行降价计算,并在投标说明中出具降价函。用降价后有竞争力的总价与其他投标企业进行竞争,以获取中标机会。在这种情况下,一旦中标,尽管中标后的总价是降价后的价格,但投标报价书中的各分项工程单价已被提高,在工程的实施过程中,工程量的变更是普遍现象,而如果某一项或几项分项工程数量有所增加,即可按照投标书中的单价计算增加的费用,这样实际上也就增加了利润。

3 提高项目实施过程中经济效益的途径

国际工程项目实施阶段的特点是承包商工程项目的合同报价已经确定,要提高其经济效益,粗略的讲无非两大途径:一是开源,即利用实施过程中的设计变更设法增加工程数量;二是节流,即利用各种措施,优化施工管理,节约项目成本支出。

3.1 获取业主和咨询方的信任,减少返工

通过严格抓自身管理和质量标准建立起业主和咨询工程师的信任。不仅加快了施工进度,减少了等待和返工。

(1)在检查各工序时细致程度降低,速度加快,(由最初的钢筋逐根测量,模板逐块检验,到后来只进行抽检),从而对下一工序的安排和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缩短了工期,节约了成本,(2)在审核每月一次的验工计价报告时,减少了刁难和克扣,加快了审批进程,对部分不明显的“超验”实施了放行,同时也加快了收取工程进度款的速度,为保证项目现金流的正常运转创造了条件。(3)在中国工程技术人员一些合理的设计变更的建议下,进行了适当的考虑和验算,并给予了批准,节约了材料,节省了工时。另外对一些工程量的增加,也在其认为合理的范围内适当地进行了增加造价的批复。

3.2 适应项目所在国情况,加强自身队伍素质建设

篇10

1 国际工程项目概述

国际工程项目是指承包商跨过国境进行的工程项目。项目的筹资、咨询、设计、招标、投标、发包、缔约、实施、采购及竣工后的运营、维修等各个阶段,部分或全部的在国际范围内进行。国际工程项目是技术、资金、劳务和物资的综合输出。国际工程项目不但具有工程项目的全部基本内涵,作为国际工程项目,还具有如下特点:

(一)项目的部分或垒部运作在国际范围内进行

国际工程涉及的法律、规范庞杂。在不同国家进行国际工程,会涉及各国法律法规、各种行业习惯做法。由于项目所在国和合同约定的不同,国际工程项目采用的技术标准、规范、规程也多种多样。国际工程使用的货币和支付方式种类众多,货币包括国内货币、工程所在国货币和种种外汇,支付方式包括现金、支票以及各种其他银行支付方式甚至实物支付等等。

(二)国际工程项目是涉及范围广泛的系统工程

参与项目的往往包括业主、投资者、设计方、咨询方、承包方、施工方、分包方、分供方等等诸多方面,涉及的合同法律关系、委托关系、责任义务关系比较复杂。项目不仅涉及工业、农业、商业等众多的行业,在设计、施工、运营等各个环节中,每一个环节都还分属不同的专业,它们既互相关联,又具有一定独立性和专业性。

(三)国际工程项目受到项目所在地各种环境的制约和影响

国际工程项目所在国的自然环境、气候条件会影响项目的周期和采用的技术、管理手段,政策、法规、文化及社会治安环境将制约项目的资源调配、使用以及项目的进程,经济、金融环境会影响项目的资金运转以及整体的效益。这些环境条件给国际工程项目带来了众多不定因素和风险。影响着项目的周期和经济指标。

2 投标阶段提高经济效益的途径

2.1 明确招标信息,避免风险

投标阶段项目的经济效益具有不确定性。虽然每个项目都有标底,但由于各投标企业和受商务部委托编制标底的单位的实力、水平各异,各方选用的设备、材料的品牌、档次不同、单价分析表编制的差别以及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法不一等原因,都会给加权后的评标标底带来上下浮动。所以在投标阶段,应尽可能多的了解竞争对手的信息,分析其可能采用的材料设备产地、运输情况,从而确定本企业的相应投标策略。尽可能在招标答疑时,提问诱导招标人对设备、材料的厂家、品牌予以指定,以缩小由于此类原因可能引起的报价差异。

在获得项目的全部招标文件及图纸后,投标企业的首要任务是研究这些文件。仔细研究招标文件的文字部分,并核对图纸中的工程数量与招标文件中设计单位提供的工程量清单之间的差异。由于我国设计单位长期缺乏市场竞争,设计人员脱离施工现场实践,缺乏工程造价知识,图纸及工程量清单中错误百出的情况屡见不鲜。投标企业要认真核对,如发现因定额套用错误或工程量少于图纸数量造成分项工程造价比实际偏低,必须在招标答疑时坚决提出并要求予以更正。如出现由于定额套错或工程量多于图纸数量引起造价上升,则应守口如瓶,避而不谈其中问题,待中标后可尽享其中利润。

2.2 利用招标办法的漏洞,寻求效益空间

项目招标办法往往难以十全十美,漏洞和缺陷在所难免。随着招标人水平的提高和经验的逐步丰富,招标文件的编制会日益严密。但再严密的条文也必然存在疏漏,投标企业只要对招标办法认真研究,不难发现提高项目效益的空间。在援外项目的投标中,商务部要求投标企业在投标文件中报送项目中采用设备、材料,其中除必须注明材料的海关编码检验标准等与检验放行有关的信息外,还要求企业必须填报物资的型号、品牌及采购厂家,以确保投标企业在本项目中选用的材料、设备等物资在投标阶段就已经确定采购厂家和品牌,即使中标后也不得更换,从而使援外项目的实施质量得到保证。考虑到投标企业采购的实际情况,为避免因选定的厂家产生变故造成无法采购相应物资,商务部允许投标企业对每项物资填报两家生产厂家,在两家厂家提供的物资均符合项目要求的前提下,准许投标企业在中标后选用其中任意一家进行采购。鉴于以上原因,投标企业在比较衡量单项材料设备价格对总价影响较小的情况下,可咨询两个有价格差异的品牌的产品,报价书中采用较高的价格,而在中标后即可选用价格较低的品牌的产品,从而获得产品差价带来的利润。

2.3 运用报价技巧挖掘效益

有资格参加援外项目投标的企业,一般是具有丰富国际工程项目实施经验、具有较强管理能力和技术实力的企业。许多企业在不同的国家实施过不少不同的项目,有自身特有的优势,把这些优势在投标阶段利用起来,结合以一些报价技巧,可以找到提高效益的途径。如投标企业在援外项目的所在国有驻外机构,且该机构具备有实力的施工管理、技术人员及劳动力队伍,具备可用的机械设备和房屋,授标企业在工程总价形成后,可适当均衡提高各分项工程价格,从而提高总价,再利用上述可用的机械设备和房屋等资源优势,进行降价计算,并在投标说明中出具降价函。用降价后有竞争力的总价与其他投标企业进行竞争,以获取中标机会。在这种情况下,一旦中标,尽管中标后的总价是降价后的价格,但投标报价书中的各分项工程单价已被提高,在工程的实施过程中,工程量的变更是普遍现象,而如果某一项或几项分项工程数量有所增加,即可按照投标书中的单价计算增加的费用,这样实际上也就增加了利润。

3 提高项目实施过程中经济效益的途径

国际工程项目实施阶段的特点是承包商工程项目的合同报价已经确定,要提高其经济效益,粗略的讲无非两大途径:一是开源,即利用实施过程中的设计变更设法增加工程数量;二是节流,即利用各种措施,优化施工管理,节约项目成本支出。

3.1 获取业主和咨询方的信任,减少返工

通过严格抓自身管理和质量标准建立起业主和咨询工程师的信任。不仅加快了施工进度,减少了等待和返工。

篇11

1、水利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性

水利工程是衡量一个国家水利事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水利工程施工管理能够有效控制工程进度,保证工程质量,针对当前水利工程的具体情况,不断改进管理工作,优化施工环节。水利工程不仅需要管理其本身的质量和运行,还要考虑与水利工程有关的因素,同时,还要管理有关的工程。因为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涉及到的因素比较多,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工作,统一调配工程材料和设备,以确保工程能够顺利进行。水利工程作为一项大型工程,在管理水利工程时,需要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合理调配资金,以满足工程的施工需要。另外,还要在一定程度上合理控制成本,实现工程效益最大化。水利工程对技术的要求非常高,为了确保工程质量,水利工程管理人员要严格把控施工技术和施工人员,以保证工程质量,同时,还要针对工程施工过程,预测工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并及时处理有关问题,使工程能够安全、顺利地进行。

2、水利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水利工程项目缺乏有效的投资管理机制

水利工程项目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要结合管控要求进行集中处理,但是在实际管理行为运行时,相应的投资管理机制并不健全。水利工程项目本身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管控系统,涉及到的因素和管理要求较多,且水利工程项目的影响力也很大。若是缺乏有效的项目管控和投资管理机制,就会导致整体工程项目的运行模型和社会发展需求脱轨。相关建筑企业没有建构完整的系统化水利工程监管机制,就会导致水利建设项目无法形成有效的专项管理资金,专项专款的项目发展目标也无法达成。

2.2水利工程项目忽视工程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

在水利工程项目开始前,前期准备工作非常重要.多数建筑企业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对可行性研究、项目立项等问题缺乏认知。对于水利工程项目来说,项目立项是决定整体工程项目运行的基础,直接影响着水利工程项目的有效性和社会价值。只有保证其运行结构贴合市场和企业实际需求,且基于经济结构合理构建,若不能满足基本的原则,则会导致社会利益和经济利益出现严重的偏差。另外,相关研究人员也不能针对具体立项的可行性进行综合分析,无法给予工程项目决策者相关的投资建议,整体管控结构和管理层级也存在缺失,就导致资金结构受到严重的制约。

2.3水利工程项目缺乏风险管理

对于水利工程项目来说,只有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意识和管理模型,才能更好的应对市场因素的变动。多数企业在建立水利工程项目时,缺乏对相关问题的有效预估,并没有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框架,而监督机制和管控要求也较为松散。施工人员的专业化素质欠缺也是较为严重的问题,工程项目运行过程中,施工手段和施工结构缺乏有效性,甚至出现偷工减料的问题,都会出现工程项目质量不合格等一系列项目风险。由于缺乏有效的风险管理意识,还会制约承包人员和业主之间的有效交流,导致整体运行功能缺乏有效性。

3、水利工程项目管理方式分析

3.1集中管理投资机制

在水利工程项目运行过程中,相关管理人员要针对具体问题进行集中处理,并且保证相关运行结构贴合市场需求,提高整体管控结构的有效性。目前,我国水利工程项目主要是国家拨款的水利工程项目,国家扶持政策和运行结构需要进一步提升整体水平,才能从根本上完善运行制度和管控要求。因此,相关水利工程项目负责企业要综合践行国家的补助资金运行原则,提高对工程项目质量和运行效果的关注度,顺利提高项目运行完整度,提高整体运行系统的有效性,只有集中优化监管流程,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水利工程项目的整体运行效果。另外,相关项目负责人要结合实际水利工程项目的运行情况,对工程项目的建设前期、建设中期以及建设后期维护工作进行全面考量,从而强化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资金投入结构以及管理机制,确保管控结构中财务制度的有效性,进一步改善水利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保证资金结构、财务制度以及审计制度等都能符合国家的相关要求,进一步确定有效的处理层级和专款专账处理框架。水利工程项目的相关负责人也要针对水利项目的改革情况进行集中处理,确保水利融资结构和项目资金管理机制贴合市场需求以及企业自身的发展要求。相关部门能借鉴有效的国外优秀运行经验,积极组织集资入股,强化其运行目标的有效性,顺利升级管控要求和管理层级化。

3.2集中管理项目前期准备工作

在推进水利工程项目运行过程和运行质量的过程中,相关项目负责人要结合实际需求和项目运行计划,确保能对前期准备工作进行集中监督和综合管控,提高质量和运行流程的监管力度。主要内容:集中强化对前期项目招标工作的管控力度,管理人员要结合实际需求,建构有效且完整的管控要求,切实维护管理层级结构,保证招标投资工作有序进行。相关项目负责人要结合市场发展趋势进行有效的市场调研,建立投资和招标预案,在招投标项目运行过程中,要对相应承包单位的运行资质等信息数据进行集中处理和管控,综合分析其运行S度。特别要注意的是,水利工程项目是公益性工程项目,实施和立项过程都需要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

3.3集中管理监管人员的综合素质

篇12

中图分类号: F40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7-0091-02

目前我国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远远落后于世界上的行业水平。工程造价管理体系中存在的许多深层次的问题严重制约着建筑业的发展。当前,工程建筑市场规范不到位,有章不循,不尽人意的情况时有发生。如承发包行为不规范,发包方刹价压价;承包方越级施工或层层转包,工程承包中施工单位垫资施工,拖欠工程款;建筑产品价格的确定不合理等等,严重影响了建筑市场的正常运转。需解决建筑市场的这个问题,需要做很多工作,但最重要的是怎样确定建筑产品价格(也就是建筑工程项目的总投资)。因此,在建筑市场建立和发展过程中,应加强工程造价管理。

1 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意义

所谓开源节流,在建筑行业利润越来越透明的今天,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水平直接决定了项目能够取得什么样的经济效益,加强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与控制是实现项目效益最大化的基本保障。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如何有效地进行工程造价的管理,并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降低工程造价是各级工程造价部门及投资者比较关注的问题。建设项目的造价控制贯穿于项目的全过程,即项目决策阶段、项目设计阶段、项目交易阶段、项目实施阶段和竣工阶段都关系到建设项目的造价控制。统计资料显示,在项目决策阶段及设计阶段,影响建设项目造价的可能性为30%-75%,而在实施阶段影响建设项目造价的可能性仅为5%-25%。显而易见,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就在于项目实施之前的项目决策和设计阶段,项目决策是决定因素,而设计则是关键因素。合理的控制工程造价不但可以防止投资数量超过限额,更重要的是可以充分地利用人力、物力、财力等有限的宝贵资源,从而避免不必要的浪费,以保证在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的同时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

2 工程项目成本在各阶段中的控制

2.1决策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

决策阶段的项目定位不仅直接影响到整个项目的成败,其造价控制更是对项目的整体工程造价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决策阶段涉及到工程项目的选址、设备问题、施工工艺、施工标准水平的高低、施工材料的选用等一系列复杂因素。这些因素均直接关系到工程成本的高低。在工程项目投资决策阶段中,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在准备阶段要认真全面的搜集工程相关资料,并且要做好项目投资预测。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对建设产品的技术来源、市场容量、市场前景和经济效益等进行广泛调研和正确评价,全面编制投资估算。

(2)编制准确合理的投资估算。投资估算是工程建设前期工作中的重点之一,同时在整个工程中也有很重要的意义,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科学估算工程项目的效益、工程投资。投资估算应当以全面、细致、有理有据为原则。要充分考虑到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突发因素,尽可能降低这些突发因素对工程产生的不利影响,从实际出发,考虑周全,使投资估算尽可能准确合理,从而发挥应有的作用。

(3)做好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可行性研究要针对项目在工程上、经济上、技术上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进行全面的分析考查,评价项目是否可行,并且要对方案进行优化论证。可行性研究的结果是确定建设项目和编写设计文件的主要依据。首先要进行深入的、细致的、全面的市场研究和市场分析,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己方的经济实力、技术水平、人文政治环境等方方面面的因素,确定工程的规模以及施工标准,确保工程的可行性。编写严谨翔实的立项申请,力争能够早日立项。

2.2设计阶段中工程造价的控制

设计阶段所需费用一般占项目投资的3%~5%,而该环节对工程造价的影响程度则高达75%左右,由此可知设计阶段造价控制是整个项目投资控制的关键环节,在批复概算下达后如何有效的落实限额设计等是防止预算超概算的关键,也是做到技术与经济统一的保证。

进行设计招投标。尽力避免设计单位凭关系、靠情面承揽设计任务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严格设计合同条款,特别是在经济条款方面。应增加设计变更及修改费用额度限制内容,明确规定一定比例的设计质保金。招投标阶段要对施工企业的资质进行严格审查,必要时应进行实地考察,同时正确选择合理低价中标,防止投标单位低于成本价恶意竞标。实行设计招标的目的是为了引进竞争机制,迫使竞争者对建设项目功能作用、设备选型、投资控制等方面做出全面周密的分析比较,并树立良好的经济意识,重视建设项目的投资效果,使业主能够选出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设计方案,以确保建设项目的功能性和经济性。

2.3实施阶段中工程造价的控制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