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专业学期表现范文

时间:2022-02-05 02:42:1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机电专业学期表现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机电专业学期表现

篇1

2中专机电专业实践教学现状及形成原因

2.1教学观念

机电专业的中专学生要想战胜普通高校或者高职院校学生在社会上有立足之地,必须凭借自己的超强的动手实践能力。然而,当前的主要教育观念还是比较陈旧,理论教学仍旧占据主导地位,导致在课程设置,课时安排,教学方式这三方面还是以理论教学为主。

2.2实践教学环境

机电专业的许多课程操作性、实践性都很强,目前,大多数的中专院校都配备供学生实验、实习的一些实验室和实习场地。但是,试验和实习用的设备在配置和数量这两个方面距离实际生产的要求还很远。

2.3师资水平

当下,大多数的中专院校机电专业的教师队伍,不论是理论教师和实习教师普遍与生产实践脱离。现在的在职中专教师基本上都是从学校毕业就教学了,缺乏实际的生产生活经验,踏上中专教学岗位后,正逢中专院校扩大招生的规模,学生多了,教学任务量重,很难抽出一段时间时间参加社会实践。

2.4实践教学方式

随着科技的发展,教师的教学状态已不再是原来的黑板,粉笔盒教科书,多媒体的引入使得教学方法越来越多。但是,教学内容没有多大变化,还是来自于教材,教师缺乏实际工作经验,不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应用型课件,不能够达到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要求。

3层进式实践教学模式

3.1第一学期,是基础

这学期安排学生在校内的实习工厂金工实习,时间安排至少三周,车工、钳工、焊工、铣工是必修的实训课程,如果有条件的还可增加加铸造和磨削等。让学生对将来的生产和生活领域有所了解。

3.2第二学期,也是基础

根据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授课计划和大纲的要求,这学期增加了实验和基本实训,包括金属材料的热处理实验、AutoCAD实训、机械制图测绘等。

3.3第三学期,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关键

MasterCAM/CAXA实训培养自动加工方面能力,绕制电机线圈,电机控制实训、单片机实训、可编程序控制器实训培养电学方面能力,切削机床的拆装实训;数控车加工和数控铣加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4第四学期,是对前三学期能力培养的综合和层次结构形成顶尖的关键

这学期在前三学期的基础上学生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进而能够把握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能力,同时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向深造。

3.5第三学年,是顶峰

根据学生前四个学期的学习以及每个学生技能的不同,学校有针对性的安排学生去校外实训基地实习,专业对口,让学生在企业工厂这个大熔炉里施展自己的技能并能够进行拓展和进步,为把自己打造成有用于社会的技能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4提高层进模式的管理措施

4.1完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编写实习教材或实习指导书

当下,中专院校首要的任务是完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依据就是学校本身的师资力量和实习实训条件,同时还要适应当地的实际情况,突出自己的特色,编写与本校实训教学相对应的教材。因此,为了加强实习教学,应该组织本校专业教师编写一套符合当地需求,体现本校教学特色的实习教材或者实习指导书。

4.2完善实验实训考核评价体系

实验实训的教学工作复杂繁琐,必须用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进行管理。这个管理制度可以在现有的理论教学规章制度的基础上建立。这样一来,对于实验实训教学就有了章程。同时考核的内容也要完善,对于学生不仅要考核他的技能,还要考核他的出勤,职业道德,同学之间的协作等,最后给学生一个综合的评定,达到实验实训的教学目标。

篇2

《机电传动控制》课程是本院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必修课。机电传动控制这门课程的主要任务是掌握交直流电动机、步进电机、各种伺服电机及常用电器元件的工作原理、特性、应用场合和选用方法;利用继电器和PLC等技术手段实现对电机运行状态及运行速度的控制;掌握各种常用控制电路以及控制电路的设计;了解最新控制技术在机电传动控制中的应用。机电传动控制课程原理和应用并重,元件和系统紧密结合,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其目的就是学习和掌握各类生产机械设备中的控制技术。

本院结合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学生培养方案,制定了机电传动控制课程教学大纲,选定了由冯清秀、邓星钟等编著的《机电传动控制》第五版教材,开课时间定在大三的春学期。

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材内容不合理

本院针对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大二开设了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课程,大三秋学期开设了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及应用,这为本门课程的学习提供了一定的基础,但同时也导致了内容重叠现象的出现。如教材第七章可编程控制器原理与应用、教材第八章电力电子学基础在大二及大三秋学期已经学习过,如果严格按照所选教材章节进行授课,会出现教学内容重复讲述的现象,导致出现学生不认真听课的状况。同时占用了宝贵的课时,教学中,为了在有限的学时内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授课教师不得不采用满堂灌的方法,所有内容从头讲到尾,致使学生分不清重点,不能有效吸收,整体教学效果较差。

2.教学形式单一

机电传动控制课程中涉及到的接线图、电路图、特性曲线图、程序图较多,为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在教学中采用了多媒体的教学方式。减少了课堂上板书画图的时间,而且可以通过多媒体的方式把书本上难以理解的图形直观动态地展现出来,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一步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有很大的帮助。但是机电传动控制课程的教学仍采用以教师讲授的单一灌输形式,这导致了部分学生似懂非懂的情况出现。不能有效调动学生参与到教学环节中来,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3.实验及实践创新不足

本院机电传动控制课程只象征性地开设了三个观摩实验,而且由于新老校区交通和实验条件的限制,不能及时开展。在实验过程中,学生仅仅是按照实验大纲给定的电路图接线,观测实验现象。不能激发学生思考能力,不能锻炼学生动手创新能力,不能取得好的效果。

三、教学改革措施

1.教学内容的调整

针对电子电力学基础和可编程控制器原理与应用两个章节,采取带领学生快速复习的方法,压缩授课时间,教学重点放在应用PLC技术对电机的控制上,并增加工程实例的讲解。结合工程实例,给学生布置调研报告或者实例课题设计,锻炼学生解决简单工程实践问题的能力。

2.考核方式改革

机电传动控制课程考核环节决定着学生课程学习成绩,对学生的课程学习表现具有一定的指引作用,这通常是学生们最为关切的。本院现有的考核模式是平时考勤10分、课下作业10分、实验10分以及期末试卷70分。在该模式下学生只需到课,按时完成作业,参加实验,提交实验报告,参加期末考试即可,不能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做出评价,不能评估学生平时对于理论力学课程的掌握情况,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在保证公平、公正、公开的基础上,对考核方式进行渐进性改革,针对14级学生采用期末成绩70分,实验10分,平时考勤5分,课堂表现5分,实例设计报告5分,作业5分的模式,强化对学生参与课堂学习 讨论、实践操作及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以上改革,学生课堂活跃度和积极性进一步提高。针对15级学生,将采用期末成绩60分,实验10分,平时考勤5分,课堂表现10分,实例设计报告10分,作业5分的考核模式,进一步强化学习课堂表现和实践应用环节,调动学习学习主动性、积极性,提高学习知识掌握能力和实践应用创新能力。

3.授课方式方法的改革

3.1 课堂授课方式的改革

改变由教师单一灌输的形式,采用师生互动-角色转换的教学方式,适当增加知识回顾和总结环节课时比例。以直流电机基本结构为例。首先,授课教师先通过PPT课件结合一张直流电机简图A向学生讲授直流电机的基本结构组成;接下来换另外一张简图B让学生分组讨论,指派一名同学上台讲解;台下同学就简图的每个部件进行提问,并对部件结构质疑,如极靴电枢铁心表面为什么冲槽?极靴做成这样的形状有什么作用?试讲同学针对问题一一解答,授课教师最最后点评并进行知识总结。通过以上教学方式,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加深了知识掌握程度,培养了学生思考问题和应变能力,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3.2 采用实践教学的新模式

篇3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30-0148-02

一、引言

武h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每年免推和考取的硕士研究生达200多人,其中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日益扩大,主要服务于汽车、建材行业,行业背景针对性强、对毕业生工程实践能力要求高。专业学位研究生类似于本科培养中的卓越工程师,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于1990年开始设立的,专业覆盖范围逐步从法律、MBA、临床医学等扩展到工程、教育、建筑等学科,其目标是在研究生学习期间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和独立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为今后在相关工作岗位从事科研、技术管理等工作奠定重要的基础。

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在入职前获得专业学位已成为从事某项职业的必备条件,经过多年的发展,已逐步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职业教育培养体系,覆盖了本科阶段与研究生阶段。我国的工科研究生培养最初以培养理论创新性人才为主,在工程实践技能、专业技能方面的培养较为薄弱,且在行业应用背景方面强调不够,难以满足我国工业的快速发展对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工科专业硕士学位的设置是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经过近年来的探索实践,工科专业硕士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毕业生以实践技能强、理论知识丰富的优势,广受用人单位的欢迎。

武汉理工大学机电类工科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以起点高、平台宽、应用广、特色强为特点,不仅吸引了众多应届生报考,还面向企业在职技术人员进行定向培养。由于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且其培养模式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为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首先必须明确其培养模式的内涵,明确培养目标;然后需要构建一支能够紧密协作的校内导师与企业导师队伍;最后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制定一系列的实验室管理措施,使得工科专业硕士在此框架下能够实现自主学习和自主管理。

二、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内涵

专业硕士研究生与学术性硕士研究生在培养模式方面,前者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论创新能力,因此在培养过程中,强调基础理论的学习,并设法在新理论提出、理论创新应用与实践探索方面进行突破,是属于“研究型”硕士研究生;后者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因而在培养过程中,一方面强调基础理论的学习,另一方面强调将理论用于工程实践,实现实践创新,并掌握必需的职业技能。

武汉理工大学机电类工科专业学位研究生目前已全部推行了全日制教育,避免了以往利用节假日进行集中学习、走马观花的弊端,符合当今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迫切需求,将研究生教育融入职业教育体系、实现终身教育的理念,充分发挥了校企联合培养的优势。目前采用“0.5+0.5+0.5”或“0.5+0.5+1”的培养模式,即利用半个学年的时间在校学习理论课程,然后在企业从事约半个学年的工程实践,最后依据工程实践情况,提出毕业论文的研究方向,利用半个学年或1个学年完成毕业论文。

在导师队伍建设方面,由于涉及企业实践环节,一般由校内导师牵头,通过学院聘任企业研发部门实践经验丰富的工程师担任企业导师,双方协作,校内导师与企业导师分别在校内理论学习期间与企业实践学习期间充当主要角色,在实践学习阶段结束后,结合企业的实际工程需求,签订技术合作协议或合同,同时签订人才联合培养协议,由专业硕士研究生承担项目研发的主要工作,并以此提出毕业论文的方向。

三、机电类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探索

专业学位硕士需具备实践能力,不仅要有完善的知识体系,也要能灵活应用最新科技。专业型硕士理论课程主要集中在第一学期,第二学期主要授予一些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实践课程主要围绕着各个实验室的科研队伍、设备以及自己导师的科研项目进行,为以后的研究、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每个实验室应加强日常管理。细节决定成败,只有从平时做起才能养成良好的习惯。为提前走入工作岗位做准备,打下牢固的基础。规范实验室的正常学习、工作秩序,确保实验室成员正常的工作时间和良好的工作状态,严肃实验室工作作风。例如,实验室采取严格的考勤方法――每天用指纹打卡机分别在四个考勤时间节点的前半小时内进行打卡签到,错过打卡时间不得补签,特殊情况因故迟到的需经负责教师同意并备案后方可补签。实验室每个人应从自我做起,“随手关闭一盏灯,随手拧紧水龙头,随手拾起垃圾,随时提醒他人”,真正做到全员“顺把手”。实验室桌面应摆放与实验室相关的物品,其余不必要的物品不放置在桌面上;摆放物品应整齐有序;不仅创造一个安全舒适、清洁优美的工作场所和空间环境,并且养成遵章守纪的习惯,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素养的人,真正做到“人造环境、环境育人”,保障实验室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效率。

篇4

院党委将高考工作提升到关乎学院发展的重要战略地位,要求以教务处为主抓好高考班教学工作。据此,教务处成立专门的高考班管理机构,由一名副主任主抓此项工作,各教学系由系主任负责本系高考班教学工作,下属教研室由室主任主抓本教研室高考教学工作。

各系精挑细选责任心强、业务水平过硬的教师担任高考班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并在年终考核上对这些教师予以政策倾斜,以提高其工作积极性。高考教研室实行集中办公,集体备课。

二、根据需要调整教学计划,确定技能考试模块

根据《山东省春季高考“知识+技能”考试工作实施方案(试行)》(鲁教学发[2013]2号)要求,结合我院技能教学设备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务处对高考班的专业技能及专业课程进行了如下调整:建筑专业选择工程测量模块参加技能考试;机电专业根据我院实训设备条件,教务处经研究决定,参加电力电子类专业的春季高考,在原有开设课程的基础上增设《电机与拖动》、《维修电工工艺与技能训练》两门课程。电力电子类专业设电工电子、PLC和变频器控制、单片机控制、照明线路安装和电动机绕组重绕等4个专业技能考试模块。我院选择电工电子技能模块进行训练,以此模块参加机电专业技能考试;会计专业选择会计电算化操作模块参加技能考试。

在技能考试开始前两周的时间停上文化课及专业理论课,全力以赴进行专业技能的强化训练,待专业技能考试结束后,再把专业技能课时分配到文化课教学当中。

三、 科学安排作息时间,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高考班拼的是时间和毅力,我们在遵循学院正常作息时间不变的前提下,调整增加高考班的学习时间。具体做法:一是早晨高考班的同学起床后,先整理内务,6点准时到教室上自习。自习时间从6:00至6:40,周一学习语文,周二学习数学,周三学习英语,周四学习专业课,周五学习专业课,每天由值班教师进行检查;二是三年级高考班学生课外活动下课休息10分钟后回教室,增加一节自习课;三是晚自习高考班提前20分钟开始上课。

四、 加强教学检查、考核,促进学生提高成绩

篇5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060-02

德育是中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由于中职院校学生所学的专业各有不同,德育需要对不同专业的学生有针对性的开展。德育的开展不能仅仅依靠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德育课程,更应当贯穿于各门课程教学和班级管理中。德育工作对于中职学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何在机电专业课程教学和班级管理中开展德育渗透工作值得教师们思考[1]。

一、注重机电专业新生入学教育,促使学生进行角色转变。

有时候会听到机电专业老教师这样的说法:真是一届不如一届……造成教师们这种感受的源头在哪里呢?首先,近年来随着高中教育的扩招和普及,中职教育的生源质量有所下降;其次,“00后”逐渐成为了中职院校学生的主力军,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物质条件提高,他们普遍获得了更多的关注和宠爱,个性更加自我和张扬和;第三,中职学生同普通的高中学生一样,都处在家长和教师们最“头痛”的青春叛逆期;最后,机电专业课程相对较难,不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使机电教师面对着更大的挑战。因此,机电专业新生入学教育非常重要,要抓住这个机会促使学生进行角色转变。

机电专业新生入学教育的重点是向学生灌输角色转变的观念。一是讲明中职院校机电专业的教育特色,介绍机电专业主要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强调机电专业学生理论基础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的重要性;二是介绍中职生在教学和生活方面与初中生的区别,让学生尽早了解中职院校的校园生活内容;三是要强调中职生面向社会的属性,介绍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方向,促使学生进行角色的转变,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已经是一名中职生,毕业后即将走上社会参加工作,有助于学生在入学时即对于自己的人生做好新的定位,尽早知道自己在新的学习环境中应该做什么,怎么做。正确的角色观念能够促进学生做出正确的选择,人在面临环境的改变、人生阶段的变换时,是最容易改变自己的时刻,所以必须抓住学生入学时期这一机遇,加强德育教育。

二、结合学生的心理发育特点,适时、恰当地开展适合学生心理需求的德育工作。

中职学生年龄段一般介于15-18岁,这个年纪的孩子正处于“青春叛逆期”的后期阶段,还具备很多“叛逆期”的特点。而随着现代社会家长们对孩子宠溺程度的增加,“青春叛逆期”的叛逆程度也有所增长,强硬的办法是绝对行不通的,因此德育教育更应注意方法。据观察,学生在进入中职以后又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一是第一学期的“紧张期”,二是第二、三学期的“放松期”,三是第四学期的“迷茫期”,四是第五、六学期的“快速成熟期”。如此区分这四个时期是有原因的,而在不同的时期采用不同的德育方法也很重要。

在“紧张期”,学生们即将面对未知的中职学习生涯,严格的军训和集中学前教育对他们起到了一定的约束作用,同时也带着一些对未知知识的畏惧感,应当注重帮助学生制定自身的道德准则,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一时期的德育工作应以集中教育为主,德育课程的开设和平时专业课程内的德育内容穿插要同时进行。在“放松期”,学生开始自认为能够轻松驾驭中职校园内的生活,既没有了刚入学时的未知,也不用面对实习和就业的压力,更加容易放松对自身的要求。这一时期专业课程多,因此要更加重视在专业课程教学中穿插德育内容。同时学校层面也应该多开展德育活动。在“迷茫期”,学生开始为自己的未来感到迷茫,不知道如何应对未来的人生,这个时候也是德育的好时机。处于这个时期的学生更愿意向老师寻求帮助,这时不仅要向他们提供实习和就业指导,更重要的是从心理层面进行指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培养学生做事认真的态度。可以通过谈话、讲事例等方法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在“快速成熟期”,学生在实习工作岗位上迅速走向成熟,他们的心理发育速度很快,这时的德育任务,主要由实习指导教师去完成学生的德育工作,经常和学生以及实习企业的管理者沟通,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在实习中的困难和心理问题,确保德育工作的持续性。综上,适时、恰当地开展适合学生心理需求的德育工作意义重大。

三、结合机电专业特点,探索新方法,多途径在理论、技能教学时渗透德育内容,帮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

机电专业的日常教学有两大特点:一是理论课程内容较难,对于基础薄弱的初中毕业生而言较难理解,难以激发学习兴趣。二是课程实践性强,实训课程通常占到课时量的一半以上,实训课比较宽松的学习环境容易使学生自我松懈,无法完成学习任务。因此,无论是在理论课还是实训课,学生都会遇到学习困难,久而久之,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制力也会受到影响,这更突显了在机电专业教学时渗透德育内容的重要性。

德育教育的关键是教育学生要先做人、后做事,在必要的时候,智育应为德育让步。无论是理论教育还是技能教育,德育内容都不容忽视,不仅要从细节入手,更要注意品德教育的方式方法。例如讲故事、道德相关新闻的讨论、讲名人事迹、利用课余时间给学生观看专业相关的励志纪录片等等,经过验证都是学生乐于接受的方法。帮助学生在学习、生活的一开始,就在培养树立良好的规范和认识,并逐步形成习惯,这样的德育方式才能算成功。

四、尊重学生,给予学生适当的民利,相信“选择”的力量。

教师负有教育学生的责任,这使得我们往往采取了居高临下的方式,不能和学生进行平等的对话。命令、说教成了我们最常和学生的沟通方式。尊重学生,倾听学生的想法,在一些情况下给学生适当的“民利”,给他们选择的机会,往往会取得较好的效果。

很多时候教师没有给学生选择的权利,学生被动地、“痛苦”地完成任务,久而久之就会引发“小聪明”,反而违背了初衷,这样不利于学生的品德健康。无论是在学习中、劳动中还是生活中,给予学生适当选择的权利,由他们自己去选择要完成的任务反而更加有利。例如选择自愿打扫实训室的学生期末综合成绩高,不打扫的学生拿到低分也没有什么异议,而更重要的是自愿的学生打扫实训室时明显更加认真,这更有利于养成他们认真做事和负责的习惯。

五、老师的表扬是学生进步的巨大动力。

没有人不喜欢被表扬,老师的表扬是学生进步的巨大动力。在学校里,教师不仅向学生传授知识,同时也是学生的管理者,老师对待学生的态度对学生有着巨大的影响。此时,要相信表扬的力量。

当付出有了回报,而这种回报又被人认可的时候,成就感就随之而来。中职生很大一部分是在初中表现不佳的孩子,他们习惯了受到老师的责备,同学的蔑视,很多人就开始自我放弃,更加不愿意付出努力。但是当他们发现努力后,能的得到认可,自信心便会萌发,渴望得到更多鼓励会使他们付出更多的努力。所以,老师们不能吝惜表扬,请给学生更多的赞美。

六、德育教育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行之有效地开展德育工作。

常言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德育工作无法一蹴而就,人的品格需要终身塑造。德育工作不应该像暴风雨一样猛烈,那样无法渗入学生还稚嫩的心田,而是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像春雨般细密绵软但却润物无声。事物的发展都是从质变到量变的过程,不能在觉得德育工作收效甚微时就放松这项工作,积极探索新方法、新途径,只有持之以恒开展德育工作才能取得积极的效果。

篇6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家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对教育事业的投资力度也比以往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职学校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受到了国家的重视,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机电专业是中职学校的基础专业之一,在中职学校机电专业多年的发展过程中,都得到了较大的进步,但是,这种进步还存在着一些局限性,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中职学校机电专业发展还存在着一些不平衡,加上近些年来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改革开放的深入,国家对于机电技术人才的要求水平也越来越高,不仅要求这些人才具备扎实的机电基础知识,还要有良好的实践操作能力。就现在我国多数中职学校机电专业的教学来看,很多学校都将教学的重点放置在理论教学中,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不足,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发展,因此,必须将中职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改革重视起来。

二、中职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改革策略

1.进一步优化专业课程的设置

由于中职学校学生的基础普遍较差,而中职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在专业课程的设置上还存在一些不科学的地方,课程的设计并未根据学生的基础来进行。这就导致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难以跟随教师的节奏,教与学之间存在严重的脱节,时间长了学生必然会产生厌学情绪。因此,在现阶段必须进一步优化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理论课程的设计。为此,课程的设计应该围绕学生的基础和教学目标进行,不能一刀切,也不能随意借鉴其他高校的课程设置模式,而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将课程设置为选修课、必修课和限选课,以便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在对课程进行规划时,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全面提高学生的工作能力,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职业素养。在进行课程规划时,要按照基本技能培训、专业认知培训、综合技术培训、专业技能培训的模块循序渐进地进行,让学生能够从初级到高级逐渐掌握机电专业知识。此外,在对课程规划时,应该根据教学计划的变动及时的修正教学计划,在每个学期定期在学生之中开展实习座谈以及专业咨询,根据学生对专业课程的掌握程度以及社会对机电技术人才的需求变动,及时地调节教学计划,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力。

2.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

在很多中职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教学中,教师往往还是使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用粉笔加黑板的形式进行教学,这显然已经难以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为此,教师必须要转变这种传统的粉笔加黑板的教学模式,将现代的多媒体教学技术和电化教学模式充分运用在课堂教学中,将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转变为“启发式”的教学方式。在这种教学模式的转变过程中,教师要改变思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出发点,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探索,不断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此外,近些年来,网络已经得到了成熟的发展,各种远程授课的新型教学方式也不断地兴起,因此,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转变传统的教学手段,还要鼓励学生在课后利用网络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索,自己去挖掘难以理解的知识点和概念。这不仅会提高教学的效率,也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改善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使教学效率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此外,学校方面还可以定期举行关于机电技术的学术知识讲座,聘请一些校外的专家和学者来学校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强学校的学术氛围,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内涵,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完善校外机电实习基地

对于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来说,除了理论知识的教学以外,实践能力的培养也极为重要。因此,在中职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教学中,学校方面必须密切地关注社会上与之相关的企业,积极与这类企业联系,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待学生的理论知识成熟之后,即可将学生安排到校外机电实习基地进行实训,让学生通过在校外实习基地的学习掌握机械产品生产、机械设备运行等相关的实践知识。在校外的实习过程中,学校应该指派专业的教师到实习基地对学生的实践过程进行指导,并及时地掌握好学生的实践进度,对学生进行实践考核,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进行打分。据相关数据统计表明,学生对于校外实践均有着浓厚的兴趣,校外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社会的适应力,还可以培养学生谦虚好学、与人合作的能力,具有两全其美的效果。

三、结语

中职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肩负着为社会培养一线人才的重要作用,其教学能力直接影响着学生对机电知识的掌握情况。就现阶段而言,我国大部分中职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教学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突出表现就是过于重视理论知识,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加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导致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教学能力不足。因此,对专业课程进行改革也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问题,改革的内容涉及的要点较多,不仅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也需要对现阶段的课程进行重新优化,相信通过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努力,机电专业教学的质量将会得到本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篇7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6.06.023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our hospital electronic automation semester project type teaching, semester project overcomes the previous tal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Training Mode in the presence of students learn knowledge and skills the fragmented nature of the problem and improve the students' knowledge of the integrated use of the ability and skills, develop their ability to innovate, training their team spirit and ability to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good teaching effect is achieved.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term project; teaching practice

1 学期项目设置

学期项目是基于CDIO工程教学理念,针对学生未来职业岗位中某一发展阶段的能力要求设计的综合实训课程;①一个综合项目的实施涉及本学期学习的多门课程,即通过一个项目系统化地将本学期相对独立的课程综合应用起来,为学生提供一个完整和有效的学习实践环境,引导学生在行动过程中学习,体现“学中做,做中学”的教学模式。以往单一的课程实训教学,技能训练单一,学科知识相对独立,知识体系松散,不能充分地反映学生对一个学期所学知识获得能力的检验,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在真正能胜任企业岗位要求还要适应一段时间。通过学期项目的实施,学生亲身经历了某项工作内容的完整过程,在完成项目的整个过程中进行创造性的实践活动,挖掘学生最大潜能运用本学期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并收获新知识与技能,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使本学期课程教学达到很好的效果。

学期项目设计遵循学生的职业成长规律,循序渐进,能力递进,第五、六学期分别安排学生毕业设计项目和顶岗实习,学生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均得到提高,培养出面向企业、能够从事专业工作的高技能可持续发展型职业人才,从而更好地实现学院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目标。

第一学期开设的学期项目1:专业认知与调研。学生学习本学期电气自动化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我们邀请专业负责人、企业专家做讲座,让学生了解本专业行业特点及专业的企业职业岗位,尽早地为自己职业岗位定位;带学生到学院各实验实训参观,让学生了解熟悉实验实训环境;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考察,一方面让学生了解企业文化及岗位要求,另一方面让学生熟悉企业实训基地、校企合作单位,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要求学生查阅资料,了解本专业的最新技术和发展动态,为自身的职业规划做准备;最后总结完成“专业认知调研报告”,训练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在此过程中,让学生了解项目实施的流程和方法,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其对专业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创新意识及团队合作精神,为接下来学期项目的开展打下良好基础。

第二学期开设学期项目2:继电器电气系统设计与实现。第二学期开设学期项目2:继电器电气系统设计与实现。针对值班电工企业岗位中的电气设备节能改造和机电系统的常规保养等典型工作任务而进行的项目综合训练。因此本学期项目以电气控制技术为主导课程,知识涉及到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电气图的识读与绘制、机械基础等相关课程。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各种低压电器元器件的结构、工作原理和维护方法;通过学期项目,培养学生应用专业知识初步设计各类电气控制电路的能力和对常用生产机械电气控制的常见故障分析及维护、电气系统的设计与安装调试和维护等方面专业知识和技能; 通过本学期训练,加强了学生的工作责任心、职业观念;提升了学生自我学习、团队意识及独立思考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期项目3:一般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为培养电气工程师可编程控制系统程序开发职业岗位的高技能人才,本学期项目以PLC技术应用为主导课程,通过本学期专业核心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核心技术,独立完成各类机电设备PLC 控制系统的程序开发设计及调试岗位工作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并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和良好职业素质。

经过前几个学期项目的训练,学生的各方面知识和技能都得到了提高,在第四学期开设学期项目4:电气自动化综合项目设计与实现。通过本学期项目训练,培养学生全面掌握自动化生产设备的运行监控及维护、电气设备控制系统分析及技术升级改造设计;训练学生的控制系统的安装调试及故障诊断维修等电气自动化系统的综合技能;培养学生独立规划、设计及实施各类复杂电气项目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并能够跟踪掌握专业新技术的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及综合职业能力。

2 实施保障条件

2.1 师资队伍

学期项目对教师的要求很高,他们不仅具有电气控制方面的先进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还要具有丰富的行业企业工作或实践经历和开发项目的经验;指导教师都具备双师资格,他们是学院电气专业教师或来自企业兼职教师,为我们学期项目开展提供了师资保障。

2.2 实训室条件

近年来我院改善了原有的电气安装、PLC等实训室条件,另外 “政校”合作,建设了维修电工(高级、技师)、自动化综合实训室等多个实训室,校外多家企业实训基地,为项目开展提供技术条件和开发环境。

3项目实施流程

3.1 班级分组

学期项目都通过团队合作完成的,将班级分成若干个项目小组,每组一般3~4人较为合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如果小组人数偏多会导致任务分配过细或工作量不足造成人力过剩,也可能造成个别同学无所事事,袖手旁观现象。小组的划分可以由指导老师确定或学生自由组合。比如可以按照学生宿舍分组,方便学生交流、项目探讨;可以按学号顺序分组,这样分组教师操作比较简单;学生自由组合,他们会选择自己最熟悉的人合作,小组的团队合作表现突出,但学生在实际的工作岗位上会与不同的人合作,自由组合分组不利于学生与不同人交际和沟通能力的培养等;因此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用分组方法。通常每位指导教师负责指导2~3 个小组的项目,每组都指定一名学生为小组组长,负责整个项目的统筹协调工作,并协助指导教师进行项目执行的检查和监督。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指导教师必须进行全程指导、督促和检查,引导学生逐步掌握项目实施的思路和方法。

3.2 项目申报

项目申报通常在两周内完成,难点在于项目选题。学期项目要反映出学生综合运用本学期所学课程知识与技能及本学期各学习领域的能力。②因此学期项目一般要围绕这一学期的一门主导课程为主进行选题,且完成此项目需涉及本学期所学其他课程的相关知识。选题难易程度要把握好。选题简单,学生很容易完成,无法实现学生本学期学习的各领域知识和技能的要求,工作量不足,很难创新;难度系数太大,又会使学生失去信心,甚至有挫败感。因此在选题时,老师要把关,既要能激发学生的工作热情,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又要有挑战性,在老师的点播下,让学生跳一跳摘到果子,学生感到很有成就感,各种能力会得到很大提升;更重要的是项目选题要突出真实性、实践性、完整性和创新性的特点。比如我院电气自动化专业在项目选题时,可以考虑与维修电工(中高级)、PLC系统设计师(中高级)等职业资格认证相结合,也很好地实现“课证融通”;也可以针对企业生产性综合训练的项目系统中真实的企业产品生产或系统开发为项目。对于较好的项目,可以申请重点学期项目,学院给予一定的项目经费支持。

3.3 项目的开展

确定好选题后,学生制定项目实施计划。根据项目的任务和具体要求,小组分工协作。在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指导老师跟踪督促、检查,每周至少一次与小组成员碰头交流,学生汇报项目进展情况及执行过程存在疑难问题,教师提供参考资料或参考学习网站等或参与讨论并启发式指导,提出可操作性建议和方法,引领学生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项目的实施周期通常需要11~13个星期。

3.4 项目评价

项目评价,通常在学期的最后两周进行。对项目进行评价,我们注重的不是最终结果,注重的是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灵活运用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考察学生的工作态度、个人表现、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等职业素养。评价以项目实施的过程考核与汇报答辩等相结合的方式为主。专业负责人统一组织学期项目答辩,答辩考核小组由3~5位老师,其中至少有1位来自企业工程师或专家组成。各小组委派一名学生进行项目的汇报、成果的展示,小组成员回答评委的问题,由评委对项目质量与汇报的综合表现给出项目小组答辩成绩;个人成绩是由小组成员互评、指导老师评价与答辩老师的评价的综合评定。

3.5 项目材料归档

学期项目结束后,如汇报PPT、项目报告、制作的实物、答辩照片等所有材料全部归档保存。

4 项目管理

我院学期项目管理在学院网上进行,体现教学管理信息化、科学化。教师、学生进入“学期项目智能管理系统”,学生填写项目申报、进度计划与报告、项目中期报告及项目成果报告等;教师下发任务、审核进度报告、指导意见、审核项目、答辩信息及评分等环节都在系统里进行。

5 结束语

我院电气自动化专业实施“学期项目”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四个学期项目训练,循序渐进、能力递进,大大提升了学生综合技能和职业素养,他们很容易适应企业岗位,上手非常快,提高了企业效率,培养出面向企业、能够从事专业工作的高技能可持续发展型人才,从而更好地实现学院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目标,因此我院电气自动化专业毕业生很受企业青睐。

篇8

“机械制图及CAD”课程是机械和机电、数控、汽车维修等近机械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后继学习机械设计类、机械制造类和工程实践类课程的铺路石,是工程技术语言。“机械制图及CAD”课程教学改革一直是图学教育的研究重点,在这方面我们也进行了一定的探索,最初的改革主要集中在针对不同专业,增减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教改效果并不明显。经过分析,我们发现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学生认为“机械制图及CAD”是一门可学可不学的基础课程,对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以及工作没有多大影响,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考核方式存在缺陷。因此,在对学生加强教育,增强其对本课程认识的基础上,进行考核模式的改革,对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

1.“机械制图及CAD”课程考试现状分析

我院“机械制图及CAD”课程分两学期完成:第一学期学习画法几何和机械制图,学期末老师出一套AB卷的考试试卷,考试时教务处随机抽取一套,采用100分钟闭卷考试,题型有填空、选择、名词解释、补全视图、零件图与装配图的识读等。

这种考核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考核了机械制图基本知识、学生绘图和读图方面的能力,但是由于试卷容量和考试时间的制约,考核范围无法涵盖整个教学内容。而且这种考核方式还容易造成部分学生仅仅通过强化记忆例题和习题的方式获取高分,但实际上完全不具备熟练绘制和识读机械图样的能力,无法实现本课程的教学目标。

2.考试模式改革

“机械制图及CAD”是一门对工程实践能力要求很高的课程,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应将教、学与实践锻炼结合起来;在考核过程中,除了应考核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还应考核学生应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笔者尝试对2011-2014级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机械制图及CAD”课程考核进行改革试点。

2.1第一学期的考核

改变过去简单采取卷面成绩加平时成绩的考核方式,学生的期末总评成绩由任课教师根据期末考试卷面成绩占40%,模型制做占20%,减速器测绘占30%,平时成绩占10% 的原则评定。

2.1.1期末考试

期末考试内容包括:1)制图的基本知识,主要考核国家标准对制图的基本规定;2)点、线、面的投影;3)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球等基本体及其截切体三视图的画法,以考核截交线的画法为主;4)相交立体三视图的画法,以考核不同情况下相贯线的画法为主;5)组合体三视图的画法,考核方式是已知两视图,补画第三视图并标注尺寸,补画三视图主要考查学生基本的识图与绘图能力,尺寸标注主要考查学生对国家标准的应用能力。期末考试主要是考查学生对机械制图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利用基础知识表达形体的能力。

2.1.2模型制作

组合体的内容讲授完成后,由学生进行水萝卜切割造型、黄泥造型、纸片折叠成形等方式,制作组合体实物,并绘制三视图。这种先制作模型后画图的学习方式符合高职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2.1.3减速器测绘

这一部分内容主要包括螺纹紧固件、齿轮、轴承、键、销子等标准间和常用件,以及零件图和装配图的画法,内容多而杂,无法用试卷的形式来考核。为此,在实践中,笔者采取的是测绘加答辩的方式进行考核。

2.1.4平时成绩

平时成绩主要包括出勤、课堂表现、随堂练习、课后作业等,主要是考查学生的学习态度。

2.2第二学期的考核

第二学期主要是对计算机绘图部分的考核,结合学院实行的“双证书”政策,通过参加国家制图员中级职业资格证书或者全国计算机辅助技术认证CAXC证书的考试来代替期末考试。近四年来,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全体同学都参加了这两个证书的考试,通过率达到了98%。

3.实践效果

通过近几年的考试方法改革的探索与实践,建立了良好的“机械制图及CAD”课程考核机制,主要取得以下效果。

3.1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

通过改变传统的考核方式,增加模型制作、减速器分组测绘、口试等环节,增强了学生在教学与考核过程中的参与度,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2拾遗补缺

“机械制图及CAD”课程知识点较多,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可能无法完全掌握,通过减速器测绘、模型制作与绘制三视图,可以及时发现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点,查漏补缺。

3.3双证书教育

以制图员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培养核心,对“机械制图及CAD”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进行重新的整合与调整,使课程教学与职业技能鉴定培训之间建立双向沟通的对等关系,将课程考核与考取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响应学校的双证书教育,保证“双证制”在学生培养中的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刘慧玲,李卉.“机械制图”考试改革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09(17)

[2]徐永军,陈伟,漆文凯.减速器参数化绘图系统的开发研究[J].通用机械,2006(9)

篇9

摘 要: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以机械制造、数控技术等专业为主的工科院校,作为学校的非重点专业,物流管理专业虽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该专业拓展办学思路,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培养人才模式,实施“四段递进、学训交互”订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较好的提升了学生的专业和职业素质,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文以该专业为例,进行探讨。

关键词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订单培养学生模式;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4)13-0240-02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2011年被财政部、教育部确定为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专业,在2012年江苏省中期检查中获得优秀,2013年顺利通过教育部、财政部验收。该专业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四段递进、学训交互”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与无锡顺丰速运、张家港正大富通、苏宁电器等企业开展订单培养合作,通过“1+0.5+1+0.5”工学交替教学模式,全体同学均进入订单班学习,成效显著,毕业生初次就业率持续保持100%,双证书获取率达到100%,初次就业对口率超过85%。

一、订单式培养的内涵

所谓订单式培养,就是以企业订单为依据,按照企业要求‘量身定做’完成学校人才培养工作,学生在校期间完成部分理论、实践课程的学习和岗前教育,在此基础上进入协议培养单位继续完成其他课程的学习、实训、轮岗和顶岗实习,实现职业需求与教学的充分融合。但订单式培养要解决好校企双方在教学理念上的冲突,在管理上要消除学生的“包就业”意识。“订单班”培养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高等职业院校通过与企业的联系,实现专业人才的“订单式”培养,可以为企业节约大量的人才培训时间与经费,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进入企业工作的前期培训,为学生能力与企业需求间的无缝对接提供了可能。所以,“订单式”培养是高职教育适应企业需求的发展方向。

二、“四段递进、学训交互”订单式培养学生的内涵

物流管理是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高度结合的一门专业学科,为了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掌握专业知识,并了解物流企业的运作过程,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以“订单班”为切入点,实施“四段递进、学训交互”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切实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

第一阶段,第1,2学期在校内学习。通过思想政治、英语、数学等基础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通过校外专家讲座、课堂教学等多种形式,以物流基础、物流法规等课程载体培养学生的专业基本素质和专业基本能力,拓展职业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另外以我院国家级和省级实训基地为依托,利用教学实习,组织本专业学生参与产品项目生产、制作及工艺流程,增强对相关产品性质、特征的了解和认识。

第二阶段,第3学期在校外企业训练。通过第一阶段校内基础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一定基本知识和素质,对职业岗位的工作要求有了一定了解后,安排学生进入企业进行职业认知和岗位体验,按物流管理岗位群进行轮流训练,期间实现校企双方共同管理和评价学生。一方面使学生充分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明确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另一方面使学生体验岗位工作,初步形成自己的职业定位,培养了学生职业道德,增强了学生专业学习的目的性和积极性。

第三阶段,第4、5学期,在校内学习。通过第二阶段在企业物流管理岗位群轮流训练后,使学生明确岗位群的具体工作能力、专业知识和素质要求。第4学期主要通过专兼职教师共同完成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的仓储作业、运输与配送作业、供应商与客户管理、物流营销等专业核心能力。在第二阶段的校外训练后学生能够在核心课程学习时有所侧重,注重专项能力的培养。第5学期主要通过供应链管理、物流企业管理等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职业发展能力,提高职业技能,获得相关专业技能证书。

第四阶段,第6学期在校外顶岗实习。通过第三阶段核心能力课程的侧重学习,学生可以有针对性的选择实习企业和岗位,在企业师傅和学校教师共同指导下,学生独立操作。培养学生专业知识、技术的综合应用能力和综合职业素养,有效提高学生毕业论文的理论高度和实践意义,完成毕业论文,进一步提高专业职业技能。如图1所示。

三、“四段递进、学训交互”订单式培养学生的特色

“四段递进、学训交互”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为“订单班”培养提供了平台,解决了企业和学生无法相互了解的困难。主要措施有以下几点:

1.订单班成立的时机。在大一下学期,安排订单班的合作企业到学校进行多场次宣讲,让学生充分认识企业,在第二阶段通用能力训练开始前选择合适的实训企业。

2.合理的课程置换。对“订单班”学生的通用能力训练课程进行课程置换,通过合作企业安排企业需要的课程来置换通用能力训练的学分。在学生到岗实训之前,学生需要根据企业安排在校或者在企业进行一定时间的集中学习,掌握上岗前的基本知识,具体课程由企业制定课程置换方案。

3.顶岗实习落实。“订单班”学生原则上最后一学期直接到相应的合作企业完成最后一阶段的顶岗实习任务。通过第二阶段通用能力训练,学生获得了基层岗位锻炼的机会,同时也让学生与企业有了一个更深层次的了解,在此基础上,企业可以选择合适的学生邀请其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从而实现企业最终选取人才的目标。

四、“四段递进、学训交互”订单培养的学生管理

“订单班”学生的管理是校外实习的重中之重,要通过有效的管理,完成学生实习秩序和纪律管理,实习内容安排和实习成绩评定三项任务。

1.教师入驻企业.对企业集中式校外实训,采用由物流管理专业派出驻企业指导教师模式进行管理;对区域集中式校外实训,采用由物流管理专业老师派出驻区域巡视指导教师模式进行管理。

2.双导师制度.通用能力训练由实训指导教师,与企业相关人员一起,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实习方案,确定轮岗岗位,完成实习手册。采用学校与企业共同管理的模式,在岗位实习时间由企业管理,在其它时间由学校指导教师管理。根据实习手册完成情况,由企业及指导教师共同评定学生实习成绩。顶岗实习由实习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实习岗位,确定实习合格的考核内容;协调各项安排;解决实习期间发生的各类学生问题;实习期间由企业按正式员工的管理模式对实习学生进行管理。根据顶岗实习表现情况,企业及指导教师共同评定学生顶岗实习成绩。

五、“四段递进、学训交互”订单式培养成效

1.学生职业素质得到有效提升,就业质量提高.从2009-2011级三届学生开展“订单”培养成效来看,参加过“订单”培养的学生,其企业认知能力、专业能力、职业能力明显高于往届学生和其他未参加“订单”培养的学生。企业对“订单”培养学生的用人满意度明显提高。据麦可思调查显示,物流管理专业2009级毕业生对母校满意度及愿意推荐母校等2项指标在机电学院各专业中排名第一。同时,专业学生的专业毕业率、就业对口率、高于系部其他专业,学生就业企业规模、就业薪资等就业质量指标明显高于其他专业学生。

2.专业教师得到锻炼,企业实践能力提升.参与专业“订单班”培养的指导教师和实训指导教师,通过下企业跟踪指导和参与企业实际锻炼,教师的企业意识、实践动手能力明显高于以前,教师在实践教学能力和实际企业培训能力有效提高,有5位教师参与了系部企业培训工作;有5位教师参与了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有4位教师参与了物流行业人才培训工作。同时聘请“订单”合作企业优秀人才作为兼职教师来为学生授课。

3.强化了校企合作,初步形成“订单班”校企人才共育机制.校企合作制定“订单”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合作开发课程标准,建立校企教学资源共享平台,聘用企业兼职教师,合作开展“订单班”课程教学和学生实习指导,建立了“订单”校企互评教师队伍,校企合作开展质量评价。通过实施“订单”培养教学实习的实施,在校内学习、企业实训、顶岗实习和就业等环节,初步形成了物流管理专业基于“订单”培养的人才共育机制。

4.星级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内涵提升.依托“订单班”的教学实施,校外实训基地的功能得到增加,基地内涵建设有效提升,正大富通和苏宁两家实训基地被评为学院五星级基地,校企双方在基地人员互评的人员和数量上明显提高,双师基地建设的数量得到增加,在基地开设和开展了几个社会培训和技术服务项目。

参考文献:

[1] 童云飞、刘桂林、顾超.基于校企合作培养高职学生职业素质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29).

[2] 王晓明、刘伯超、陈勇:基于“1+0.5+1+05”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商业文化.2011(11).

[3] 米晓晶、吕伟、高明:校企合作订单培养模式浅析[J].价值工程,2012(03).

[4] 王岩:校企合作订单培养模式的探索[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1(S1).

[5] 林肖卓: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在订单式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下如何加强素质教育[J].职业技术,2013(08).

[6] 孟宪微、殷山明: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2(01).

篇10

以优势互补和长期合作为核心的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主要举措

篇11

这是一个文明守纪的集体。

这是一个团结友爱的集体。

这是一个奋发向上、朝气蓬勃的集体

这是一个有着强大凝聚力、生命力、创造力的集体

 

一学期的工作在忙忙碌碌中又结束了,在学校学生处的领导下,我们05机电(5)班的班级工作开得很顺利,回顾一学期来的工作,我们取得了不少成绩,积累了很多实践经验,又发现了自身存在的一些不足,现将我们工作中的一些做法和特色总结如下,以期申请文明班级,并期望对兄弟班级有一些启示:

一、 思想上高度重视,严抓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培养良好的职业习惯。开学之初,班主任通过书面调查,周记检查和谈心等方式,深入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基本情况,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针对新生刚入校,对学校日常管理的了解还不够全面,以入学教育和军训为契机,首先严抓学生着装、发型、纪律和劳动卫生等日常行为,亲临指导,力作模范,要求学生比学校规定的时间提前十分钟到位,我首先起到了带头作用。通过入学教育学校领导的讲座,学生们开始了解到学校的性质,学校常规,课堂常规,学生着装发型基本标准,环境卫生要求,接人待物礼节和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量化考核方法等。通过军训,学习部队严明的作风、纪律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工作作风。开学第三周正式上课,班级的工作重心随之转移到课堂上来,给学生宣讲课堂常规,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学校的各顶规章制度,经过一个月的指导,学生逐渐熟悉了学校的基本情况制度,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由不适应到适应,由被动到自觉遵守的转化,我还趁热打铁,根据校园常规,课堂常规等制订了班规,班规从某些方面补充并突出了日常行为规范,同时把好日常行为规范的量化考核质量关。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我班学生已经形成较强的时间观念,培养了劳动意识,增强了服务意识和竞争意识,养成了良好的职业习惯。

二、 创造专业学习环境,以活动促发展,树立良好的行业意识。

为了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使学生深入了解机电专业实践性强、知识面广、身体素质好、应变能力强的特点,锻炼学生的胆识和能力,使学生迅速适应由普通中学到职业学校的角色转变,我们利用班会课给学生介绍了未来机电人才的应具备的文化、专业知识,让学生明确作为一名机电人才应具有的素质,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有意识地培养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本学期,我们组织学生进行了两期的“模拟人才才交流活动”,“学尽其用习心得交流会”,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主题班会“当水滴融于大海时”,家长会锻炼了学生的协作能力、组织能力。

我们还结合学期每个阶段的活动,作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机会,如“迎国庆演讲比赛”,校园艺术周、信息技术周、科技周、生活健身等和2006年元旦班级联欢会等,这些活动有效地发展了同学们的特长,锻炼了他们的能力、身体素质,使他们学会协作、竞争、自我展示和自我推销的道理,增强了班集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我的点化下,同学们结合专业特色,自己动手装饰和美化教室环境,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陶冶情操。

这个学期,学生普遍反映过得特别紧张、充实。在职业教育过程中,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学到知识,激发学生的进取心,从活动中学做人,又感受到班集体的力量与温暖,增强班级的凝聚力,树立良好的行业协作意识和协作精神。

三、 重视班干部队伍的建设和管理,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发挥他们的先锋模范的战斗堡垒作用,以影响和带动班级各项工作的开展。

班干部是班主任的得力肋手,是班级管理的骨干力量,为了让他们发挥主力和辐射作用,开学第2周,我采取了“自我推荐、竞争上岗,发表竞职演说”的方式选拨了班干部,成立了班委会、团干部,这一举措不单让新生们感到新鲜,有挑战性,达到公平、竞争、择优的

目的,而且让学生们一进校就感到一股浓郁的竞争氛围。班干部选拨出来以后,我及时对他们的工作责任心和工作热情,要求他们以身作则,学会塑造自身的班干部形象,从而树立威信。同时还定期召开班干部例会,研究针对一周内班级的情况和出现的问题,确定一下周的工作任务和工作重点。新班子上任之初,大胆工作班级管理很快走上正轨,但问题也随之而来,许多同学对个别班干部的工作不理解,有时还冷嘲热讽,甚至温骂班干部,班干部们都感到很委屈,曾一度消沉。我得知情况后,立即深入学生当中了解实情,在班会上重申班级纪律及各方面的要求,强调班委干部的工作不是为了他个人的私利,而是为了整个班集体在工作,希望同学给予理解和支持。之后我还单独召开班干部会,给他们分析原因,指教他们注意工作方法,言行举止不能盛气凌人,作为班干部要与同学们打成一片,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这对班干部本身也是一种锻炼,并鼓励他们继续努力工作,班干部自身转变了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同学之间的关系也融洽了,班级工作又逐渐好转。让班干部在工作实践中得到锻炼,培养他们的工作方法、能力及合作精神,培养他们敢说敢做和认真负责的态度,提高他们的组织能力、表达能力、交际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发扬吃苦耐劳,为同学们服务的精神,起到辅助班主任工作的作用。

实际证明,经过一个学期的共同努力,我班已实现入轨教育的目标。现我班班风稳定,学生独立、自觉、进取心强,已初步具备职业高中生的特性,他们热爱专业,积极主动学习相关的知识、技能 ,并且在学校各类活动中表现出色,同学们基本上树立了牢固的专业思想,通过各种活动,全班同学具备了团结协作的精神,集体凝聚力得到了加强。本学期他们分别获得了:

“军训女子优秀排”、

“青春之舞二等奖”、

“板报二等奖”、

演讲比赛获得“个人二等奖”、

“体操比赛团体一等奖”

“优秀指挥个人奖”

20周以来连续16次评为创佳班级。

虽然这些是微不足道的,但这些成绩的取得却凝聚着我一个学期的精心管理与辛勤工作,是全体师生共同努力的成果,更重要的是它为我积累许多宝贵的实践经验。

四、特色德育、争当文明班级

在军训的时候,在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中,我们都力争做到最好,无论是在艰苦的训练中,还是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信念:做最好的自己,创最好的集体。我们获得了:

“军训女子优秀排”、

“青春之舞二等奖”、

“板报二等奖”、

演讲比赛获得“个人二等奖”、

“体操比赛团体一等奖”

“优秀指挥个人奖”

20周以来连续16次评为创佳班级。

在创特色班级方面,我们做得好的方面有:

(1)特色之一:明确育人的目的:正直,善良,智慧,健康。

我们认为,成人比成材更重要,要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人,要让学生成为建设祖国的栋梁,必须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积极向上的团队合作精神,丰富的文化科学知识以及健康的身体和心理。

设计并在班里开展了“五心”活动:忠心给祖国;爱心给社会;诚心给朋友;孝心给父母;信心给自己。

通过组织、参加多样的教育活动如:校园文艺,吉、生活周等等,同学们的思想觉悟有了很大的提高。如:同学们看到草坪上有很多表演时留下的彩纸,就主动要求留下来捡,全班同学都自觉的参加了义务劳动活动,多次受到了学校的表扬。

(2)特色之二:有较强的组织纪律性

A.规范早操,午休,自习课的纪律

早操:在老师来之前,听写英语单词,每天十个,由英语课代表负责。

午休:分时间段安排学生复习功课,写作业,休息。由指定的学生负责。

自习课:要求学生必须安安静静的上自习,不准说话,下位等违纪事情发生

B、力争在升旗,早操和学校的各种大型活动中表现突出。

在升旗的时候,要求同学们站队要快,静,齐,要站的挺,直。要有饱满的热情和向上的精神。

在早操的时候,要求同学们每次都要争取第一个站好队,要求动作整齐,标准。我们已经很多次的受到体育老师的表扬了。现在同学们已经养成了处处争第一的习惯了。

在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中,我们都力争做到最好,同学们心里都有一个信念:我要为集体争光。

我们在板报评比中、广播体操比赛、其它比赛和评比中都得了奖。

C.狠抓课堂纪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要求学生“学会倾听”,在课堂上,尊重老师的劳动,尊重知识,也遵守了纪律。

要求学生要放得开,收得住。要配合老师上好每一节课。

由值日生每天总结当天的纪律情况,评出每天的先进组。

(3)特色之三:注重能力的培养和锻炼

期中考试后,为了培养同学们的竞争意识,为了给更多的同学锻炼的机会,我们进行了班干部扩充竞选,组成了班干部值周的制度,让他们互相监督,互相学习,轮流执政。在这种氛围下,班干部的工作很尽心,很认真,很负责任。

我们把自习课分给班干部,让他们组织讲课,讲题,听写,默写。这样,即锻炼了能力,又树立了威信。

我们还策划了很多的活动,如:主题班会,圣诞晚会,学习竞赛,小组竞争,辩论会,跳绳比赛,下棋比赛,大合唱等等,这些活动,都教给班干部们自己组织安排,既锻炼了能力,又给班级带来了活力,还给同学们带来了很多的快乐!

我们还成立了足球队,篮球队,运动队,啦啦队,让我们的生活更丰富多彩!

(4)特色之四:注重师生的情感交流

没有交流,就没有教育,就没有感悟,就没有情感。一学期以来,我们多次开展师生交流会,增进感情交流,达到理解。

我们师生之间,有三个共同:共同感受:感受学习的过程;感受同学的情谊,感受

生活的美好;共同分享:分享学习的快乐,分享友情的快乐,分享成功的喜悦;

共同成长:不停的学习新的知识,更新观念,和时代同步和学生共同成长。

(5)特色之五:家校关联系经常化。

我们老师认为,和家长的沟通是很重要的,而且,家长也需要学习,需要和孩子共同成长。

我们班务会要求家长和孩子定一个共同成长的计划、要求每个家长给班主任老师写一封信,介绍孩子成长的经历,谈谈对孩子的教育的期望。以帮助我更多的了解孩子,使我的教育工作做的更具体,更到位。

收到信以后,我们给每个家长打了电话,交换了意见,这对我们的班主任工作有很大的帮助。在我们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我把“天下兴亡,我的责任”复印给每一个家长,让他们和学生一起学习并写出读后感,这样的活动使家长受到了很大的教育,他们和孩子近了,他们共同成长了。

在军训的时候,我们要求每个学生给父母写一封信,由我贴好邮票亲自寄走,作为中秋节的礼物送给家长。孩子们用真诚打动了父母,使他们真的的走近了,使他们真的沟通了。

长期以来我们每周坚持与4—6名家长电话勾通,以帮助学生成长。家长对我也越来越信任了,家里的事情,孩子的事情,工作的事情,我们有很多的交流,这对我的工作也有了很大的帮助。

篇12

高职机电专业毕业生主要在机械、电子、电器、轻工等行业从事机械和机电设备的设计和制造、安装与调试、维修和管理等工作,他们有较多机会接触到从国外引进的先进设备和技术,这就需要他们具有一定的专业英语文献阅读能力,能够读懂原版的产品使用说明书,能够与国外同行用英语进行交流,并且对于出口的设备和产品也能够写相关产品介绍说明材料等。所以,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结合实际应用,紧紧围绕机电行业岗位需要,设置教学情境,开展教学活动。做到在语言知识、专业知识教学中突出实践语言应用,在语言应用过程中紧扣语言知识和专业知识教学。例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适当增加机电专业实用英语知识,如数控机床设备的产品使用说明书、招聘广告、简历和求职信、面试英语等,提高学生在实际工作环境中应用英语的能力。

1.2教学内容要以词汇为基础,句式分析为辅

专业英语侧重专业词汇、专业文章文体、语法及专业知识的理解。词汇是阅读的基础,对于专业英语教学,词汇的学习至关重要。专业英语中有一部分词是专业特有的,一般需要死记硬背,但大都是比较好记的。还有一大部分是由基础词汇转化来的,如,意义转变,例如,doctor的基本词义为“医生”,专业词义为“调节器、校正器”。在此类词汇学习中,教师要尽可能地将日常词汇和专业词汇联系起来,让学生觉得“生词不生”。此外,还有一部分专业词汇,按照其读音翻译成汉语已约定俗成,engine汉语为“引擎,发动机”。在词汇学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把词汇学习当成是一件轻松的事,为专业文献阅读打下基础。专业英语文献属于科技英语,表现为多使用长句,复合句,从句套从句,分词短语套从句等,由于学生英语基础较差,专业英语文献阅读对学生来说更是难上加难,为了减少阅读障碍,在阅读中,建议教师可以借助语法知识,简要分析句式结构,使学生熟悉专业文献文体特点,正确理解文献内容,把握其含义,逐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1.3教学内容要遵循“由易到难”,阶梯式递进

高职机电专业英语课程教学内容是把基础英语语言知识、能力与行业知识、技能相配合。由于高职学生的学习基础较为薄弱,虽然经过两年的专业课程学习,机电专业英语对于学生来说是一门难度较大的课程。在专业英语的学习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适应专业英语的教学规律,指导学生逐步实现教学目标要求。可将专业英语的学习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积累专业词汇,熟悉专业文本。第二阶段,扩大专业词汇,专业文本难度增加。第三阶段,应用能力训练,提高读、写、译的能力。通过三个阶段递进式地学习,逐步引导学生从“学英语”到“用英语”,从具备基础英语能力提高到掌握一定的专业英语应用能力。

2机电专业英语教学方法与手段

2.1采用情境教学法

在专业英语教学中要摆脱传统的“一言堂”的授课模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来增强专业英语的实用性,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内容可围绕以下情境展开:机械加工车间的外宾接待、业务交流活动、设备操作、维修指南、产品操作及使用、电子产品介绍等。学生在不同的工作情境中以不同的角色展开对话交流,提高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同时,通过阅读大量的专业英语文献如原版的进口设备说明等,提高翻译能力。另外,可安排学生进行实践,带领学生到实训车间或实习工厂参观,实地接触原版的进口设备,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与实际连接起来,加深对专业英语知识的理解。

2.2采用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现代高职教学中重要的教学手段,使用PPT课件、音视频等多媒体方式可以增强教学效果、活跃课堂气氛。例如在学习IndustrialRobots这一课时,笔者以图片的形式将当今机器人的构造呈现给学生,如月球探险机器人等,让学生对不同类型的机器人有直观的认识;将机器人的应用以动画的形式播放出来,如看到足球机器人踢球的场面、舞蹈机器人跳舞的情形时,学生表现出较浓兴趣。这种图文并茂的教学方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专业英语内容的趣味性。

2.3建立网络课程

充分发挥网络资源的优势,教师建立机电英语网络课程,通过网络课程的方式呈现教学课件,布置任务、上传学习资料、答疑等。鼓励学生利用网络开展自主学习,随时访问网络课程,学习、提交作业、提问题等。网络课程可以有效补充课堂教学,丰富专业知识,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多元化教学模式。

2.4机电专业英语考核方式

本课程的考核方式采用的是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过程性考核实际上是每次课上布置的小任务,根据学生完成的情况给予评价打分。建议在课堂的最后几分钟安排随堂的词汇积累或句子翻译任务。笔者的实践证明,这种方式效果很好,使学生做到及时归纳所学知识,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也避免了某些学生课上打瞌睡的现象。一学期坚持下来,学生收获很多,词汇量和翻译能力明显提高,受到学生的欢迎。终结性考核采用试卷的方式,主要测试学生对专业词汇的掌握情况和翻译、写作能力。如果具备一定的实训条件,建议教师可采用实物考核方式测试学生对于设备名称的掌握。考核的评价方式可采用学生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做到公平、公正。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