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8 09:23:5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数字教育服务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当前国际、国内大型出版机构几乎都有自己的数字出版发行平台,以数字和互联网技术为核心的数字出版产业蓬勃发展,各大出版机构纷纷从单纯的产品提供商转型为信息服务商。外研社在长期的出版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出版市场领域和出书特色,建立了庞大的作者群,积淀了丰厚的特色化出版资源,拥有优质的内容资源,结合所服务的外语教育行业、大中专院校和科研单位的特色内容资源和作者资源,建立各个语种类别的特色数据库,把建立特色专业、特色课程数据库和内容资源的深度开发作为自身数字化建设的重点,依托具有自身特色的国际先进水平的内容和优势产品,建设主动型数据库,为构建互主体化外语数字教育服务模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笔者认为,利用自身资源优势,打造为外语科研、基础和高等教育及社会终身教育提供以语言专业细分的教学、阅读、学术资源信息服务为核心的外语数字化教育综合服务平台,前景广阔。网站在线业务可在三方面进行具体拓展:一是利用丰富的品牌内容资源吸引众多的外语学习者。网站上除了品牌培训和图书的内容、精品在线视频课程外,也有外语学习者原创的内容,同时还有培训与测试信息、学习计划与学习方法咨询与交流,线上线下学习活动、学术交流与咨询等频道和一些著名的外语学习博客。商业模式可以吸引外语培训机构、旅行社境外游项目、书店、文化公司在网上刊登广告,还可以发展为书店、外语培训机构提供网站功能设计并维护等服务。二是通过包括音频和视频的服务、个性化的外语学习方案以及以此为基础的产品等各种个性化定制的创新服务,满足不同层次读者在各个外语学习环节的需要,增加外语学习产品的销量,也进一步巩固品牌。三是采用新技术,提高自身外语数字教育服务平台的搜索引擎敏感度。在数字化外语学习项目上不是仅仅将数字产品作为纸质书籍的补充,而是希望通过教学资源、专家平台、数字出版内容投送平台、网站建设提供在线外语教学、外语教学与科研信息服务,把内容和技术有机结合,把培训、出版、数字化相结合,在不久的将来推广实施先进的互主体化外语数字教育服务模式。笔者认为,为了构建先进的互主体化外语教育服务模式,需要把教材、教务、教学设备等建设按照信息产品的规范统一要求,加强超大型外语教育信息资源服务平台的建设。围绕外语教育服务平台建设推进数字教材和在线学习产品开发、推进数字学术服务和大众出版的互联网阅读与移动阅读。只有源源不断、高质量地保障符合数字化产品及所要求的各种数字化服务,才能构建和不断发展完善互主体化外语数字教育服务模式。应积极开拓新资源,并对现有资源进行再改造,使其在信息化中增值。“同时还应做好自身特色资源的保护工作,以免为别人做嫁衣。”
宏观建设上,需要相关出版、教学、技术、科研部门建立协同平台,资源共享,合力开发,探索共同受益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实现教育资源的数字化整合。通过专业化编辑部门提供内容和方案支持、教学部门提供人力和组织保障、技术和营销部门提供网络运营、科研部门保障持续发展,建设出版、培训、数字化相结合的互主体化外语教育服务综合体,是教育服务发展的必然趋势。当前至少应该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规模化。互主体化外语数字教育服务综合体的建设,尤其是外语教学数字资源的开发只有集中人力、物力、财力,走具有一定规模用户和产品的发展之路,才能避免出现各自为战、重复开发、效益低下的局面,提高软件开发的效益,确保软件的质量。二是系统化。互主体化外语数字教育服务综合体是系统工程,要注重内容资源网络、外语学习者人际网络、物流网络的配套建设。这三个网络的互联互动与协同运行,会创造巨大的价值增量空间。这个服务综合体各部分的系统性很强,如外语教育信息资源的设计、开发应作为一个系统,需统一规划,统一组织力量,逐步形成规范化开发、试用、修改、评审、、推广的工作体系。实现教学信息资源的线上线下一体化,保障跨媒体、跨平台的网络化协同运作。三是规范化。互主体化外语数字教育服务综合体的建设,需要根据外语教育的实际需求,制订针对性强、目的明确的科学规范,建立权威的教学软件评审机构,尤其应该把好网络学习软件的质量关。四是集约化。采用以系统为中心的开发模式,组织由学科内容专家、实际使用者、协同平台的组织者、软件的制作者等多方面组成的小组共同设计、开发。五是基地化。依托现有信息技术设施,建设一批网络学习软件资源开发基地。积极争取国家教育部门在资金和设备上予以重点支持,发展外语教育网络信息资源基地。与此同时,还应加强基地内部和基地与外部的交流与合作,从而提高用户自助互动机会,提高数字化教育服务的效益。笔者认为,不是说采用了数字技术,运用了互联网模式,就能解决一切问题。为了建构互主体化外语数字教育服务模式,从微观层次来看,构建教学与技术深度融合的教学模式,即在教学操作层面的模式构建上,仍有许多方面值得注意。例如:一是互主体化。这实际上是本文第一部分所论述内容的具体实现。互联网技术提供的是一种互主体化的人际交往和情感交流模式。因此,没有明确的互主体化教学法理念,数字教材开发、教学软件设计等资源建设的质量就很难得到保证,只会产生无意识的互动活动,容易流于形式。有意识贯彻互主体化教学法理念,教材开发、软件设计等信息资源建设就会上一个档次,所开展的教学活动就会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在互主体化网络教学模式之中,富媒体网络技术替代不了教师。先进的教学操作模式,应以“互主体发展”为基本思想,这是数字化课程环境下教与学的基本操作理念。教学活动应一改教师一统天下的格局,依据高度发展的互主体性在教学活动中形成师生之间平等而民主的对话、交流、商谈关系。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角色,与其说是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不如说是学习伙伴、民主交流的对象。
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的设计及其模型化和数字化体现互主体性,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在这个意义上,无论是PPT式微课程、讲课式微课程、情景剧式微课程,还是提分微课程、微课堂,甚至智能微课程都未能实现真正的互主体化教学。探索并创建数字化条件下的先进教学操作模式,就是充分利用信息教育的网络媒介提供的教学活动的集成性和非线性、教学方式的可控性和交互性、教学资源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建构师生互主体化的教学过程与互联网技术深度融合的教学结构。从目前来看,这个教学操作模式至少包括师生协商讨论共设学习情景、合作应用和创新、协同研究探索,学习者自主意义建构、自主搜寻信息、小组合作学习等构件。二是全方位化。先进的教学操作模式,把教学看作一个整体过程,从测评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到制定合适的教学内容、策略、方法、步骤等,从监控活动过程的各个方面到适时评估并反馈评估内容和合理的改进教学方式,从教学参与者的视听活动到不同方式的讨论乃至教学参与者之间的有效交流,不仅做到互动,而且做到全方位地为教学活动服务。三是多元化。积极探索互主体化外语数字教育服务模式之中先进的外语教学服务模式,不必拘泥于某个或一两个教学操作模式。学习活动的目标要有具体性,目标不同,数字化操作模式实现各异。教学第一线广大教师创造性劳动成果的科学总结是构建多元化教学操作模式的孵化器。四是自助化。建构适合不同教学目标的操作模式,其本质在于互主体化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各类教与学经验模式的积极总结,并付之信息技术程序化和网络化的实现分不开。先进的外语教学服务模式最终要实现在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学方法、教学步骤甚至指导教师等选项上提供多元化丰富多彩的个性化协作式教学服务,全方位提供网络自助化互主体教学服务。使用信息技术把各种教学模式程序化是前提,网络自助化是结果,服务教学是目的。唯有如此,才能极大提高教学效益,有利于培养在言语能力等交际技能和社会交往能力等才干上都得到共同提高的外语人才。
2.提高技能、增长智慧的互主体化外语数字教育服务模式
互主体化教学法的应用、数字化外语教育资源建设的最终落脚点是能够提高技能、增长智慧的数字化教育体系———互主体化外语数字教育服务模式。先进的多元化外语人才培养模式,无论是工具型,还是复合型,抑或是创新思维型,都要求教育活动的互主体———学习者和教师的智力付出,都旨在通过各种类型的实际训练提高学习活动参与者的技能,增长其智慧。无论是语言表达能力、言语交际技能乃至社会交往能力,还是包括这些能力在内的整个主体能力构造,以及包括应变能力、协作能力、创新能力等在内的实际解决各种复杂问题的智力和非智力素质,都将产生一个质的飞跃。因此,先进的互主体化外语数字教育服务模式应该是一个有利于提高技能、增长智慧的人才培养体系。先进的互主体化外语数字教育服务模式,应该保障每一个教学活动参与者通过能动地感知和认知、理解和探索,把在共同活动中的所得和所悟内化进自身的主体结构。内化主要包括同化和调适两个过程。同化,能够调整和转换的只是主体的所得和所悟,可使其与当前的主体结构相匹配,从而直接将其纳入现有的主体结构,活动参与者获得增量的知识和思想、情感和体验;调适,能够通过调节自身主体结构与共同活动中的所得和所悟相适应,使主体结构发生质的变化,从而跃上一个新的水平。同化与调适的关系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因此,需要创新信息化产品和服务形态,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模拟教学活动参与者在同化和调适过程中把所得和所悟内化的路径,运用全媒体手段强化参与者把所得和所悟内化进自身主体结构的期望值,借助相关心理学软件产品把学习者的心理变化状况模型化,在各类网络实战训练活动中培养和提高技能,增长智慧。
一、高职图书馆数字化职业教育资源服务平台设计理念
共知、共建、共管、开放、共享。共知是共享的协作基础,共建是实现共享的重要途径,共管是共享的有效保障,开放是共享发挥效能的必要方式。共享理念是贯穿于共知、共建、共管、开放服务的主线,是图书馆服务的根本宗旨,是图书馆追求社会核心价值的最终目标。
整合职业院校馆藏优质信息资源,提高区域内用户获取数字化职业教育资源的能力,满足用户多层次、个性化的信息需求,便于任何学习型用户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行任何求问,都能够便捷获得区域图书馆拥有的数字化职教资源。图书馆用户的信息行为日趋多元化和个性化,依据各种渠道对资源进行收集、整理和分类,向用户提供和推荐相关信息的一种服务,应成为网站的发展方向和追求目标[1]。
高职图书馆服务平台设计体现风格独特、主题明快、人文底蕴深厚、界面友好、交互智能。
二、高职图书馆资源服务平台的框架模型与建设方案
主要立足区域内各职业院校图书馆自行加大本校品牌专业、特色学科群职教资源的建设力度,中文MARC机读标准、电子资源组织标准,通过Z39.50协议,在OPAC2.0系统环境下,对现有馆藏中品牌专业、特色学科群的各型职教资源、素材,以及专业群参考资源,进行甄选归类,加快各馆职教品牌专业、特色学科群职教资源的数据挖掘与共享建设,注重数字化品牌专业、特色学科群职教资源的系统化组织,并能友好地归集于区域性职教资源共享平台,使之集群管理。区域性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平台的框架模型,如图1所示:
三、高职图书馆服务平台技术与应用功能
(一) 服务平台技术
以江苏商贸职业学院图书馆应用的GLIS数字资源服务平台为例,馆际业务(馆际互借,资源共享)基于Web Service的分布式业务、数据共享、馆际互借服务,有效避免单点故障。Web Service是完全基于基于SOAP协议、XML、XSD的可互操作的分布式应用程序的新平台。能够兼容多个系统平台,在跨防火墙的通信,集成应用程序等方面有极大好处,是解决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的通信问题的最好方式。
GLIS系统内建支持多馆、多媒体资源管理,易于实现区域图书馆各馆的数字化资源聚合存储和统一检索服务。使区域内有独立服务器的图书馆由原来的文献资料原保存单位,转换为一个为本地区提供知识服务的资源平台。对于资源有限的图书馆(如社区图书室)都可以一个独立图书馆的身份通过互连网委托高校馆或区域成员馆管理。
服务平台,采用B/S结构+J2EE结构[2],支持多种层面的负载均衡和系统级群集方案,可以通过Internet访问管理系统,打破区域限制和节省资金。使得可以使用互连网的地方都可以开展图书馆业务管理与馆际资源协作共享。有优势的馆可以成立数据资源保障中心。为本区域图书馆提供数据上传、下载服务,达到共建共享,提高区域资源利用率。
全文检索技术,优化了Oracle关系检索、B-tree 索引检索等不足,更好地发挥了模糊搜索,关联搜索等方面的卓越性能。支持UTF-8 ,从根本上解决了多语言文献的原语种著录问题,解决了维、柯、哈文的字体显示与处理。
(二) 服务平台应用功能
在南通纺织技术学院图书馆、江苏商贸职业学院图书馆馆领导关心下,馆际技术合作紧密,南通纺织技术学院图书馆技术部同仁发挥其优势,协助江苏商贸职业学院图书馆初步构建了以读者或身份认证数据库、知识数据库、资源数据库为基础,凸显七个应用功能(教学资源共享功能、科研资源共享功能、在线馆务管理功能、服务评价功能、书评交流功能、咨询功能、移动短信服务功能)的服务平台。
高职图书馆服务平台建设的根本目的,是通过构建区域数字化职教资源数据共享中心,为用户提供数字化教育资源共享空间,区域内图书馆加强技术协同、服务协同,解决本馆或馆际间数据异构、数据差异问题,并向网络用户提供统一的数据访问接口,满足其个性化需求,实现按需教育,提高他们对共享教育信息资源的质量、效率、准确率需求。在服务平台的运用中,区域内协作馆加强平台实时交流系统的完善与应用。利用系统交流组件以及广泛应用的QQ、MSN等实时交流软件强化高职院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共享平台的交流职能发挥,从而促进区域图书馆资源的合理且充分地利用。
四、高职图书馆数字化服务平台持续改进的问题
当前信息源平台共享建设实践研究主要集中于区域和地域共享,基于不同查询需求确立平台系统的技术架构和体系结构,构建平台网络和技术框架,选择查询策略和查询算法。因此,种类繁多的共享平台模型在数据整合、接口对接、策略融合等方面制约了数字化资源构建模式和策略选择。检索和查询渠道形式繁琐,其整体无序化问题日显突出。读者对内容组织程度不高,知识关联程度低的信息资源,不得不使用不同系统的检索方法,在信息空间来回切换,针对性较差;没有统一的评价体系,导致了共享平台的跨库检索和查询系统效率低下,不利于已建成的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开放共享效能的持久发功。
高职图书馆信息资源平台建设的能力和研发水平的局限性,是当前影响着在线学习型用户对教育教学课件、视音频资料等资源在线试看试听利用的客观因素。尤其是技术平台建设,对存储技术、整合技术和获取技术的要求最为迫切。技术平台也是高职院校图书馆信息资源服务平台建设过程中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各类信息资源存储技术、整合技术和获取技术。平台的存储技术影响着平台的信息资源整合和信息获取技术,而整合技术和获取技术在相互影响和渗透过程中,同时又促进了存储技术的发展,整合技术是为实现异构资源的整合和深层次资源的组织及开发应运而生的资源组织技术[3]。
区域图书馆馆际间人力资源的优势互补、馆企合作方面,有待积极创新区域合作的体制与机制,在技术平台中,应用数据库技术、网格技术、嵌入式技术、云计算技术等现代技术手段,有效解决服务平台建设与完善中深层次的、突出的问题,诸如:整合已存储的信息资源,将不同类型、不同结构、不同环境、不同用法的各种异构数据库纳入统一的检索平台,以便于读者高效地存取信息;化解职业教育资源库建设方面只重视形式和数量,忽视质量和对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的贡献率,等等问题。
增强服务平台建设的规范性、科学性、开放性、可靠性、广泛应用性、创新性研究,是探讨高职图书馆数字化职业教育资源服务平台运行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
参考文献 :
[1] 刘春年,黄弋芸.信息生态视域下教育信息资源共享的多维视角[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2,(2) : 24-27.
[2] 胡昌平,张耀坤.跨系统协同信息服务及其发展[J].图书馆论坛,2010,(6) : 27-33.
一、引言
近年来数字图书馆改变了图书馆的形貌,然而数字图书馆的议题,经过十余年来的发展,大都还是注重在技术层面,而服务的面向,相对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不论图书馆的类型为何,其传统功能都在保存人类知识,教育社会大众,提供民众生活、工作和学习方面的信息,以及提供阅读休闲的功能(保存、教育、信息、休闲)。数字图书馆的议题,似乎不应该只停留在科技的层面,图书馆的功能应该借助新科技,加以发扬。和系统科技主导正好相反的另一个现实层面,就是读者服务的实施。目前的数字和虚拟环境,促使图书馆读者服务的现实,实际上已超越传统图书馆中面对面咨询服务。
目前虽有少数图书馆积极培育虚拟参考服务人才,然而多停留在单一的科技使用,例如使用录影、即时通讯,或电子邮件(e-mail)等,也还只是少数图书馆的尝试。以上的现象,不论数字图书馆课程,可能偏重系统科技面,而忽略服务管理面;或图书馆服务课程,可能忽略科技发展,仍守在传统的服务型态。这些问题攸关未来图书信息人才的专业竞争力,值得转型中的图书信息学课程规划者审慎观察研究。
二、基于ICT的数字图书馆教育内涵
(一)课程科目
Chu对美国图书信息学课程科目进行内容分析,发现数字图书馆是所谓网络时代之后,产生的“新课程”,在原来的核心课程清单中并没有。也有学者分析了图书信息学中的数字图书馆课程进度表,希望从指定阅读书单中,了解数字图书馆课程是否有所谓的核心知识。研究同样发现,数字图书馆课程的指定阅读书单中,没有核心书单,但有核心作者和核心期刊。这个现象,其中有一种解释是,教学者每学期经常更新指定阅读书单,所以很难从中发现共同的书单。从课程进度表来分析数字图书馆的教学内容来看,课程进度表包含的模块单元有:模块一:概览、模块二:馆藏发展、模块三:数字物件、模块四:信息/知识组织、模块五:系统架构、模块六:空间、模块七:服务、模块八:典藏和保存、模块九:专案管理、模块十:教育和研究。这十个单元,如同传统图书信息学导论课,将所有导论的议题包含于其中,类似学门的知识领域介绍。
(二)书单主题
从阅读书单的主题加以分析来看,包括的议题有:馆藏数字化、数字出版、多媒体、媒体格式、系统结构、系统应用等;从阅读书单内容的数量来看,书单中数量最多是计划和管理,其次依次是系统架构(architecture)、馆藏发展、信息/知识组织、概览(150-200)、服务、保存、数字物件,空间和数字图书馆教育与研究最少。这一分析结果所显现的各主题的书单数量,在符合数字图馆发展历史中,偏重科技和系统架构。书单的结构未来是否会有所改变,乃要视图书信息专业对于数字服务议题的重视,是否与时俱进。
(三)课程教学
有关数字图书馆课程的教学方面,跨校、跨学科、远程教学也是一种趋势,例如维琴尼亚科技学院(Virginia Tech)电脑科学系Edward Fox教授,就和北卡罗莱纳图书信息学院Wildemuth教授共同开发一套数字图书馆课程模块,希望该课程,无论从图书信息领域(LIS)或电脑科学(CS)毕业,都能够培训数字图书馆馆员,具备平衡的能力。该课程经过两个阶段审查测试,第一阶段为专家审查,第二阶段为实际营运测试、修正模块,并收集相关课程补充资料。而该跨学科领域的数字学习课程设计,是根据Fox教授领导的Virginia Tech数字图书馆研究实验室所发展的5S理论开发的数字课程。5S 包括串流(streams)、结构(structures)、空间(spaces)、情境(scenarios),和社群(societies)。串流是指各种媒体的整合表达;结构是指课程内容有目录、索引、超文件等组织;空间是指2D或3D的虚拟空间、地理信息系统等;另外要注意学习者了解的情境,以及学习社群的角色安排等。
数字图书馆课程的重要性是不容回避的,根据数字图书馆的定义,显然这门课不应该是一门技术的课程,有关的教学内容和实施方法还在发展之中,需要进一步探讨和了解。换而言之,除了系统、馆藏、服务、典藏、组织等议题之外,服务和管理层面的知识也十分重要,应该要和实体的图书馆服务密切整合,例如版权协商、智财权管理、资料库、系统行政管理、人事和专案管理、可用和使用者服务、技术和结构后设资料等议题,也是数字图书馆教育课程之中需要涵盖的主题。由于数字图书馆同时受到不同学科领域的重视,有学者曾建议图书信息学领域(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LIS)有关数字图书馆课程内容方面,应进一步划出数字图书馆的范围和边界,研究了解图书信息学之外的数字图书馆其他的领域,例如电脑科学、医学信息学、数字人文学等的差异,以便进一步制订独特的课程内容。
(四)远程教学
至于远程图书馆服务会议方面,1982年开始,在密苏里州圣路易市举办“第一届远程校园图书馆服务”(First Off-Campus Library Services Conference,1982),以后陆续举办,平均每两年举办一次,早期有时隔三年,有时隔一年。这个会议的主要发起和参与者,大都是大学中的远程教育和图书馆员,早期的会议内容大都是如何提供服务,如何评价远程学习者的图书馆信息服务。近几年来,信息传播科技改变了教育和信息传递的方式,促进数字学习发展,图书馆也极力追求创新的信息服务,期盼能够提供与时俱进的数字信息服务,支援教育功能,因此近十年来该会议论文的议题及其分布状况,涉及远程离的图书信息服务项目,以及信息传播科技的需求和发展,便十分值得分析探究。
三、小结
目前对于图书馆各项借助ICT延伸的服务和管理面缺乏注重,事实上在虚拟参考服务方面,则需要ICT有关的技能,包括学习平台、信息分享平台、线上沟通等技能等。这些现象显示图书信息学课程设计,需要关注、加强科技和图书信息服务的融合。本研究建议在有关图书信息服务的相关课程方面,能够重视ICT的应用,加强ICT延伸服务教学;而数字图书馆课程,能够从ICT系统面的焦点转移,不仅注重科技和系统设计,且能够全面关注ICT延伸出来的图书信息服务面和管理面,以使未来图书信息学,包括数字图书馆课程,能落实ICT和信息服务之间的融合。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33-0021-02
为了满足“互联网+”时代教育的专业资源库系统、课程资源共享,我们必须要运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依托云计算平台,搭建网络课程、视频在线、资源库、在线学习、教育教学管理等多样化云学习平台。主要面向学校师生的相关知识的学习和教学管理以及相关行业企业开展企业员工和行业从业人员的技能以及新技术、新知识培训;面向企业开展服务、共享教育资源;面向社会人员相关技术的职业技能鉴定提供培训和考试任务。同时,当前的教育教学改革要求我们根据职业岗位群和专业技术领域要求,实现实践教学内容结构化,教学资源多元化,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多样化,培训考核标准化,社会共享、服务平台化,探索基于云平台的“混合式”实践教学模式成为当前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的迫切需要。而在云计算环境下,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共享无疑是它非常重要的功能,云计算以其卓越的服务能力,极大地促进了数字化教育资源共享。
我们可以按照云计算的服务类型分成三类:IaaS(将基础设施即服务)、PaaS(将平台作为服务)以及(SaaS)将软件作为服务。
对于数字化教学资源指经过数字化处理,可以在多媒体计算机及网络环境下运行的为教学的而专门设计的或者能被用于为教育目的服务的各种教育环境与信息资源。主要包招:各门课程课件,各种媒体素材,各类主题学习网站,教学视频,模拟演示动画等等。包括大、中、小学当前掀起的大规模的制作微课、慕课等资源。课堂实录,远程协同教学教研,虚拟社区专题在线辅导、测试。此外还包括各类工具如画图、文本编写,信息搜索工具,动画制作等实用工具。各类教育教学管理软件如教务管理系统、招考系统、教育科研统计、规划课题管理、虚拟课堂,教学研究系统,远程学习平台视屏点播、家校通等各类教育应用软件及APP。根据云计算的服务层次,我们大致得出了云计算环境下数字化教育资源服务模式对照图,如下所示:
由图可以看出,在云计算环境下我们的各类教育资源通过云计算的服务层次,得到了很好的应用。通过云计算的服务共享机制,使得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应用,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借助于云计算平台,也给学生营造了一种及时学习,终生学习的良好环境。
云计算服务的部署模式主要分为: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
因此,我们数字化教学资源的部署可以采用混合云得部署方式。建设基于私有云的校内资源和服务应用,服务学校内部师生,保证一些资源的隐私性。打破传统的学校实训资源平台建设模式,深化校际和校企合作,将数字化教育资源部署到公有云服务端,以免费或低收费租用的方式为其他学校或企业提供访问接口,更好地实现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开放共享与社会服务功能。
建设基于公有云的开放式各类平台,面向区域内行业企业开放共享,通过预约管理系统申请,可为区域内的学校提供与校内一致的学习、教学、实训、科研等服务。也可为区域内行业企业的科研活动或大数据商业数据分析等提供服务,并收取合理的服务费用。区域内的学校都可通过互联网远程方式访问云服务端。如果有些院校短时间内还缺乏相应师资力量,还可以通过虚拟现实(VR)等体验真实的上课场景,从而实现师资的开放共享。
关于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创新研究:
当前,云计算平台下,数据进入到大数据时代,同时也极大地促进了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共享和发展。根据珠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珠海市深化教育综合改革 提升基础教育发展水平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8)的通知》、珠海市教育局《关于推进全市“智慧校园”建设的通知》文件精神,从2015年11月份起开始大规模启动智慧校园建设,到2016年6月初,全市已完成111所学校智慧校园建设工作,月均活跃率达70%以上,使用情况良好。智慧校园是运用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为学校特色管理、家校互联、评测提供服务的互联网+教育信息化综合应用平台,目的是让教育更可视化和数据化,驱动教育实现真正的个性化和均衡化。由此可以看出,珠海市有关云计算的应用应该是走在前列,相信云计算技术的应用,也会给珠海的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共享和应用带来极大的改变,给珠海的教育事业注入新的活力。对于后面有关云平台应用的创新,以下为本人的一些粗浅的想法。
1)当前的一些云学习平台仅仅局限于学校之间、学校联合体的一些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共享和服务,比如广东省的“粤教云”以及各市的比如上文中提到的珠海市的“智慧校园”。虽然这些平台也利用云平台的优势,实现资源共享,但还可以形成与各行业协会以及各大企业以及广大市民之间的大规模资源共享。当前,各项技术飞速发展,企业也有新知识、新技术方面的培训需求,同时各大高校、职业学校都在推行的“行校企联动,工学交替,项目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该人才培养模式的前提是行校企联动,核心是工学交替,目标是培养创新型人才。所以,我们可以通过云平台共享各项资源,由学校提供学习资源,给企业员工继续学习提供便利,企业也提供给我们各种实践资源,实践项目,同时为创新创业提供平台。总之,通过云计算这样一个平台,我们可以极大的推动“行校企”联合,同时为广大学习新知识的市民提供资源共享,促进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的发展。
2)数字化教学资源的推送服务。目前各大电子商务平台都有基于商业数据分析的推送服务,我们的学习平台以及资源服务平台也应当有这样的推送服务,及时把握同学或老师的需求,及时推送。
3)手机应用APP开发及微信平台应用开发。当前手机学习知识也已经成为主流,校园WIFI全覆盖已成为发展的必然,课堂即使要求学生不能使用手机似乎也早就无济于事。因此,开发基于手机的APP已成为必然。当前已有多家公司推出了一系列的手机APP的产品,比如云班课。在这个APP上老师可以手机点名,可以设计一些问题由学生手机作答,也可以相互讨论,回答问题。老师可以查看学生的答题情况。同时,基于微信平台开发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通过微信平台,推送资料,回答问题,讨论问题等。
4)同时当前虚拟现实(VR)为当前技术热点,在云计算环境下,也使得虚拟课堂进一步发展,学生在宿舍,在家里即可以进行网上学习,感受更逼真的网上课堂,同时也可以更好的实现同步课堂。数字虚拟现实(VR)正在电子商务领域带来巨大的变革,可以说数字化技术也正在掀起教育领域的一场革命。虚拟课堂的同时,我们可以加入如点名,提问问答,答题情况分析等内容。通过这种教育信息化得改革,能够让老师能更好地管理班级和学生,也能让老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极大的提高教学的效率。
5)云计算大数据环境下,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大量应用可以更好的处理高并发数,因为同时有可能会有成千上万用户进行访问和操作。在云计算环境下,我们可以通过部署大量数据库来支撑,同时通过合理设计在这些数据库之间进行负载均衡和分片,解决这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