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8 09:24:0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金融危机的内涵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部分西方经济学家从心理学的角度对投资者的行为进行了分析,他们发现,大多数投资者自身是不理智的,因为投资者具有过高的期望值,所以他们不懂得去规避风险。很多投资者在盈利之后反而会出现不满足的心理,没有认识到风险重要性,期望会因此而提升,一旦出现亏损,投资者才会认识到风险,学会去规避风险。这一理论可以被认为是行为金融学的初始阶段,因为它加入了心理学方面的元素。上世纪80年代,行为金融学完全发展成型,研究者找到了金融学与心理学的契合点,能够通过心理学解释众多投资者的行为,让金融市场获得更好的发展。
二、行为金融学的概述
投资者行为与心理存在的关系,是行为金融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它将投资者的心理分为两部分,即价值感受、理性趋利。价值感受指的是在资本市场上,投资者表现出的心态与情绪,有些投资者容易受到他人的感染,他人的行为与情绪会对自己的投资行为造成影响;有些投资者在投资时患得患失,举棋不定;有些投资者热爱风险,因为他们相信有风险才能有收益。理性趋利指的是了解各类金融理论,例如资产组合理论、套利定价理论等,以理论作为基础,购买金融产品,保证自身能够通过投资获得相应的利益。价值感受是行为心理学的主要内容,因为其中涉及到了投资者的心理活动与行为变化,但是部分学者认为,行为金融学只是单纯的将金融学与心理学进行融合,自身不能成为独立的学科,因此,行为金融学始终存在争议。
三、行为金融学的作用
(一)调整投资者的心态
在一般情况下,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具有以下几种心态。首先,从众心理。很多投资者容易受到他人影响,在进行投资时具有从众心理,容易根据他人的行为调整自己的决定。其次,过于自信。很多投资者不了解自身以及市场的实际情况,容易过高的估计自己,过于相信自己的判断,即使没有过高的成功率也敢于做出选择。再次,过于注重规避风险。每个投资者都想通过投资活动收获更多的利益,但是很多投资者过于恐惧风险,他们在进行投资时,率先想到的不是获取利益而是规避风险,这会对他们的投资行为造成影响。行为金融学可以从心理学角度出发,对投资者的心态进行分析,以心理学为手段,纠正每个投资者的错误观念以及行为,让投资者与投资市场向着正规化方向发展。
(二)控制非理性投资者
金融市场上存在着众多的投资者,理性投资者所占的比重很小,大多数投资者是非理性投资者,非理性投资者受自身信息、心态、情绪影响较为严重。每一个投资者都存在一定的差别,有些投资者具有信息来源,有的投资者缺乏信息来源。而且在信息的选择上也有所偏好,对相同的信息可能出现不同的理解,这会对投资者产生众多影响。金融市场由理性投资者主导,这是最为理想的状态,但是实现具有很高的难度,其中条件当前难以满足,例如非理性投资者数量少于理性投资者、理性投资者可以掌握金融市场信息、金融市场保证每个投资者获利。非理性投资者不可能从金融市场上消失,只能够进行控制。行为金融学可以形成相应的淘汰机制,控制非理性投资者的数量,减少非理性行为的出现,让每一个投资者都可以向着理性的方向发展。
四、行为金融学的发展前景
金融行为本身具有一定复杂性,理性投资者与非理性投资者共同存在,众多理论与研究围绕着这些行为展开。行为金融学认为,金融市场不可能存在完全的理性,它让金融学有了更加宽泛的研究内容,也促进了行为金融学与金融学拥有了融合的可能,让行为金融学拥有了更好的发展前景。
首先,金融学与行为金融学有着共同的研究对象。二者在研究中都包含与投资者相关的内容,金融学的研究角度偏向于投资者的理性与非理性,而行为金融学的研究角度偏向于从正常的角度看待投资者。它们的研究理念存在着一定的共通性,而且在研究方法上也有一定的相似性。
一、金融系统性风险的内涵
系统性风险的研究(Masson,1999等)起源于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又以2008年的金融危机为分水岭,前者对系统性风险的研究主要聚焦于传染性和金融脆弱性(Dungey et al.,2007等)。Rampini(1999)将系统性风险定义为银行违约的相关性。系统性风险可从狭义和广义理解。狭义的核心在于传染性,广义在狭义的基础上还包括了同时逆向、广泛地影响许多金融机构或市场的系统冲击(system shocks)。广义系统性风险并不强调导致金融系统性整体功能丧失的原因,而狭义系统性风险则突出强调了整个金融系统中的个别或几个金融机构的失败所产生的负外部性对整个金融系统功能的影响(包全勇,2005)。
2008年金融危机后,FSB,IMF&BIS(2009)把系统性风险定义为金融系统的整体或部分减值而产生的、可能给实体经济造成潜在负面经济后果的金融行业崩溃的风险。
综上所述,我们发现对系统性风险的界定主要强调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系统性风险是对整个系统功能的影响,而不是单个机构,它会影响到整个金融体系以及宏观经济的稳定。第二,系统性风险使不相关的第三方也卷入其中,并付出一定的代价。第三,系统性风险具有较为明显的传染性和放大效应,个别风险如果不加防范最终可能升级为系统性风险,破坏金融稳定,引发金融危机。
二、金融稳定的内涵
金融稳定是金融市场所呈现的一种平和的状态。大多数作者发现定义金融不稳定比定义金融稳定方便的多(刘郁葱,2011),理解了金融不稳定就可以从反面来理解金融稳定。金融不稳定假说最早是由美国经济学家凡勃伦(Veblan)提出的,而明斯基则做了系统阐述,他认为金融不稳定使得金融机构经历周期性的危机和破产倾向。吴念鲁等(2005)认为金融稳定包括币值、资金借贷信用关系和秩序、资产价格、汇率等的稳定及金融体系内部各系统协调等内容。
三、金融危机的内涵
(一)金融危机的内涵。学者们(徐璐,2007;吴念鲁,2005;石俊志,2001;霍再强,2004等)对金融危机引用较多的定义包括以下三种观点:
1.《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对金融危机的定义是:"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短期利率、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这一定义强调了金融危机是金融状况有突发的、迅速的恶化。
2.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对金融危机的界定。金融危机是对金融市场的严重破坏,其损害了市场有效功能的发挥,对实体经济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3. 弗雷德里克.S.米什金(1998)认为,金融危机是金融市场中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会使金融市场的功能不能正常发挥,不能将资金输送给拥有最佳投资机会的资金需求者的一种状态。
我们认为,即金融危机是泡沫经济超出系统承受能力,也就是金融系统性风险达到极值时,金融稳定状态被打破的一种状态。
四、金融系统性风险、金融稳定与金融危机的内在联系
金融稳定是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保障,而金融风险(主要是系统性金融风险)、金融危机却是破坏金融稳定的潜在威胁,对他们之间的关系学术界的研究也较为丰富。
(一)金融稳定与金融危机
两者描述的都是金融系统呈现的一种状态。关于金融稳定,前文在介绍其内涵时也指出了金融不稳定的学说,金融不稳定是金融稳定的对立面,在理解金融稳定与金融危机的关系时也可从金融不稳定状态说起。金融不稳定与金融危机属于金融体系发展的不同阶段,金融不稳定属于前期阶段,如果在前期进行较好较及时的金融监管,使金融不稳定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那么金融危机在较大程度上是可以避免的(吴念鲁等,2005)。但是如果忽视对金融不稳定的监管或者防范不及时,金融不稳定积累到一定程度,金融危机就爆发了,而其中关键性的变量就是系统性风险。
(二)系统性风险与金融危机
张晓初(2010)认为,系统性风险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表现为一个连续变量,而金融危机就是系统性风险不断累积到达一定程度超过临界值的爆发状态。
那么系统性风险转为金融危机到底经过了怎样发酵、升级的过程呢?张晓朴(2010)给出了系统性风险典型的演进过程,初期经济主体对盈利预期乐观,偏好风险,加大投资,风险扩大,债务压力加大,系统性风险也不断升级。不断升级的系统性风险在扩散过程中使得资产在资产负债表中的价值大大缩水,正常的融资渠道也受阻,再加上紧盯市价的交易规则,就会形成价格下跌、市值缩水、抛售、价格再跌的恶性循环,投资者心理恐慌更加剧和扩散了这种循环,最终导致了金融危机。关于系统性风险的传导,温博慧、柳欣(2009)等发现对金融系统性风险产生原因的各种解释可被统一归结为资产价格波动。
从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金融风险积累是转化为金融危机的前提,而金融危机是金融风险从量变到质变的结果。其中突发事件往往是金融危机的导火索,促使金融风险转化为金融危机。
(三)三者内在机理
金融系统在起初处在一种比较均衡的状态,主要表现是货币供求金衡、资金借贷关系均衡、资本市场关系均衡、国际收支均衡(石俊志,2001),从而使得整个金融体系处于稳定的状态。但是由于金融风险的存在,尤其是不可分散的系统性金融风险隐藏在金融体系内部,不断累积,形成泡沫经济,金融体系出现不稳定。这时的主要表现是,资产价格出现波动、资金流动性吃紧、债务压力加大、投资者出现信心危机。系统性风险膨胀到极限,这时某一突发事件如金融机构倒闭、货币政策改变等都会产生连锁反应,金融危机就爆发了。
参考文献:
[1] 石俊志. 金融危机生成机理与防范 [M]. 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
[2] 霍再强. 现代金融风险管理 [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3] 米什金. 货币金融学 [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4] 吴念鲁,郧会梅. 对我国金融稳定性的再认识 [J]. 金融研究,2005,(2).
[5] 徐璐. 金融危机形成的理论模型[J] . 金融经济, 2007, ( 18): 95??96.
[6] 骆钰,黄孟强,沈谦试. 论金融风险及其防范[J].金融研究,1997,(5).
[7] 张洪涛,段小茜. 金融稳定有关问题研究综述[J].国际金融研究,2006,(5).
[8] 温博慧,柳欣. 金融系统性风险产生的原因与传导机制--基于资产价格波动的研究评述[J].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9,(6).
[9] 张晓朴. 系统性金融风险研究: 演进、成因与监管[J].国际金融研究,2010,(7).
[10]〔美〕威廉姆斯等. 企业制度与市场组织 [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
[11] 包全永. 银行系统性风险的传染模型研究 [J]. 金融研究,2005,(8).
一、金融危机内涵的确定
国际金融危机传染一般指金融危机在国家间的传播。目前,对金融危机传染内涵的界定分歧较大。我们把学术文献中有代表性的定义归纳为6种:“概率说”、“溢出说”、“净传染说”、“过度联动说”、“极值说”和“折衷说”。下面按界定范围由大到小对这些定义进行归纳和评述。
“概率说”一般被认为是较早的现代传染定义之一。这种传染定义最为宽泛,遭受货币攻击可能性增加的国家并不必然发生危机,因而不能说明一国危机是否传染到其他国家。
“溢出说”弥补了“概率说”的上述弱点,强调传染源与传染对象之间的冲击溢出效应。溢出说将传染定义为由于危机传染国与被传染国之间的实体经济联系或者金融联系而发生的冲击。
“净传染说”从行为金融学角度对传染进行了界定,认为危机传染与传染源国、被传染国的宏观经济基本面无关,而仅仅是由于投资者或其他经济人的行为导致危机在国家之间的蔓延才能称为“传染”,并称之为净传染。
“过度联动说”是近年来被广为接受的一种实证定义,他们将传染定义为一国所引发的冲击造成他国与该国市场联动趋势的显著上升。按照这种定义,贸易联系和金融联系造成的市场联动性被解释为实体经济的相互依赖,除此之外的联动性增加才是由传染造成的,被认为是真正的危机溢出效应。
“极值说”将传染定义为可观测到的各国金融市场之间同时实现高额收益概率的增加而非金融市场之间联动性的增加,认为只有各国金融市场收益率极值同时出现时,才能说明危机从一国蔓延到了他国,因为收益率极值出现是金融泡沫或破灭或发生流动性逆转的标志。
“折衷说”从宏观和微观结合的视角,将传染定义为一地区、一国或者某金融机构发生的危机向其他地区、国家或者金融机构蔓延的过程。这种定义是在世界银行定义的基础上从宏观领域到微观领域的扩展,也为研究危机传染的微观机制提供了基础。
二、国际金融危机传染的根源
金融危机的起因可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国内宏观经济基本面的不稳定、金融机构的脆弱性及其他因素造成的自我实现;二是全球金融市场的动荡和他国金融危机对本国的传染。对国际金融危机传染根源的研究至今仍存在较大的分歧,主要有危机传染的“全球化说”、“国际金融市场内在不稳定性说”、“微观基础说”三派观点。
(一)危机传染的“全球化说”
该理论的观点是,两国之间经济与金融一体化程度越高,资产价格和其他经济变量变动的同步性越强,基本面冲击和投资者行为冲击造成的传染程度也会越深。而多数人认为金融一体化仅仅是危机传染的条件,而不是危机传染的原因。他们认为,传染的原因有两大类:一类是宏观经济基本面冲击,分为国家之间的贸易联系、金融联系和共同冲击等。另一类是其他非基本面的偶然因素,包括流动性因素、投资者因素、政治因素、政策因素和文化因素等。
(二)危机传染的“国际金融市场内在不稳定性说”
沿着金融机构内在脆弱性理论和金融市场内在不稳定性理论思路,林毅夫认为一场危机之所以能够从一国爆发并迅速传染到其他经济体,其共同外因是由下述三方面因素导致的国际金融市场内在不稳定性:一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和资金流动容易受到市场预期和信心变化的影响;二是科技进步使得大规模跨境交易迅速;三是出现大量国际风险投资基金、投资银行等杠杆交易者的投资或投机行为。
(三)危机传染的“微观基础说”
对危机传染的研究着眼于微观角度,一是为危机传染的根源寻找微观基础,二是研究微观主体金融机构之间的危机传染机制。流动性不足和资产价格的变换被认为是导致危机传染的原因。
三、金融危机的传染机制
危机的传染在概念上可分为两类:第一类强调不同市场间的相互依赖所导致的溢出效应。这种相互依赖是指由于实体经济或者金融方面的链接,使得局部的或全球性的冲击在国际间的传播。第二类则指危机的传染与可观测到的宏观经济或其他基本面无关,而仅仅是由于投资者或其他金融经纪人的行为结果。
学者们对传染的定义不同,而且对传染机制的分类研究也大相径庭,主要有以下研究成果:
(一)实体传染机制
实体经济传染是指通过实体经济关联而达成的危机在国家间的传导和扩散。其具体形式有:
1.贸易伙伴型传染。一个国家的危机恶化了另一个与其贸易关系密切的国家的经济基础,从而令其陷入金融危机,这被称之为贸易伙伴型传染。贸易伙伴型传染有两个传导路径:其一是直接的进出口传染;其二是间接价格冲击传染。前者是指爆发危机的国家货币大幅贬值,进口减少而出口增加,从而导致其贸易伙伴国的贸易赤字增加、外汇储备减少,成为投机者对其货币冲击的对象,最终沦为危机传染的受害者。后者是指一个国家金融危机导致的本币贬值使其贸易伙伴国的价格水平下降,同时促使其消费价格指数下降,居民对本币的需求量减少,而要求兑换外币的数量增加,导致央行外汇储备减少,诱发金融危机。
2.竞争对手型传染。如果危机发生国和非危机发生国的出口市场相同,互为竞争对手,则会发生竞争对手型传染。在通常情况下一国与危机发生国的贸易联系越紧密,危机传染的概率就越大。
(二)金融市场传染机制
金融传染是指由于金融市场自身特征及市场主体行为所导致的危机通过金融关联由某一金融市场向另一金融市场、某一国家向另一国家的传染。金融传染主要是以资本市场及货币市场等金融渠道为传染渠道。
当一国发生危机时,金融机构被迫向退出投资者提供货币,金融机构在一个市场上面临流动性问题,金融机构会通过减少在其他市场的拆借头寸来满足流动性需求,将导致其他市场出现货币危机。如果两国资产运动具有高度的相关性,则金融危机会通过跨市场的套期保值迅速地传染。投资者在某个市场受到冲击时,会重新调整他们的证券组合,从而把冲击传播到其他市场。
(三)净传染机制
净传染也可以算作是预期传染机制的一种,即两个经济关系薄弱的国家,一国发生的金融经济危机并没有恶化另一国的经济基础,但如果投资者的预期发生了变化,也会导致危机的发生。净传染是由经济中的多维平衡点及投机者的“自促成”因素导致的,由于一国发生危机后,投资者对其他类似国家的心理预期变化和信心危机造成了投资者情绪的改变,结果产生了对这些国家的自我实现的投机攻击,产生了净传染效应。它通常被认为是非理性的结果,如金融恐慌、羊群行为、信心丧失及风险厌恶的增加等。
1.“羊群效应”
投资者在市场上常常根据其他投资者的行为决定自己的选择,投资者具有一种从众心理。当投资者无法获取充分信息来区分不同市场的基本情况时,即使金融状况不同,一国的危机也可能导致对其他市场的货币投机。
2.“示范效应”
当一国发生金融危机后,如果投资者掌握危机发生国与所投资国家经济、金融方面的较为充分的信息,投资者会根据掌握的情况将所投资国家与危机发生的国家进行对比,重新评价所投资国家的风险,并据此改变之间的资产组合。
四、我国应对国际金融传染的政策建议
(一)积极扩大内需,抵消外部需求减弱的不利影响
为了防范外需过快下降带来过大的需求缺口,要努力扩大内需,引导消费方式和方向,调控好投资的规模和结构,不断提高国民经济的核心竞争力,努力化解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通过多种措施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改善居民消费预期。
(二)继续完善人民币汇率机制,合理引导市场对人民币汇率的预期
在目前形势下,应该维持人民币稳定,在国际市场需求疲弱背景下,人民币继续升值将进一步恶化外贸企业的生存发展环境。在面临外部需求不足的情况下,不少国家采取本币贬值的方法来促进出口。但是大幅度的进行本币贬值容易引发市场恐慌,引起资本外逃。综合各方面的因素,保持币值的相对稳定有利于减轻金融风暴对经济金融形势的影响。
(三)加强金融危机预警机制建设,加强对国际游资的监测和防范力度
在危机爆发前,一国经济金融形势可能会发生某些变化,应加强各经济管理部门和金融管理部门的信息联动,建立危机预警监测机制,及早提示潜在的风险。在经济金融日益全球化的今天,要特别加强跨境资金流动监测,还要加强跨境资金监测的国际合作,共同抵御金融风险,加大对国际资本流动异常的打击力度。
(四)加强信息披露制度建设,提高经济金融数据的准确性
信息不完全是金融危机不理性传染的一个主要原因。危机发生时,由于投资者无法充分掌握全面的信息,导致投资者无法将基本面健康的国家和有问题的国家区别开来,出于避险考虑,往往采取相同的逃离策略,并使得非理性的恐慌情绪蔓延。所以建立规范统一的信息披露制度,提高经济金融数据的准确性,有利于投资者掌握全面的情况,并且做出合理的判断,防止恐慌性心理预期的形成,增强市场信心。
参考文献:
[1]林毅夫.金融一体化和亚洲金融危机[M].金融经济,2004年第10期.
金融危机的概况
2008年9月15日。美国第四大投行雷曼兄弟宣布破产,标志着美国次贷危机最终演变成全面金融危机。这场自1929年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迅速从美国蔓延到全球,从发达国家传导到发展中国家,从金融领域扩展到各个领域,范围之广、程度之深、冲击之强超出预料。这次危机对西方发达国家的影响非常严重,中国作为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国内经济也受到了影响,其影响程度已经远远超过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时期。
金融危机对我国传媒业的影响
这次金融危机对金融行业的影响是最直接的,也波及到其他行业,其中传媒业由于对广告收入的依赖同样受到了金融危机的冲击,无法独善其身。
受此次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传媒业的广告收入增速减缓。各类媒体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所受影响都是有差异的。一些新媒体可能会面临断炊。时效性较差的杂志退市之声此起彼伏。
金融危机给我国经济新闻报道带来的全新机遇
尽管金融危机给传媒业尤其是报业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使新闻媒体遭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但是,“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危机面前,我们更应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审视,看到金融危机给经济新闻报道带来的全新机遇:一方面,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国内外经济环境发生巨大变化,重大经济事件频繁发生,这一切给经济新闻报道提供了大量的素材;另一方面,随着这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的大面积蔓延,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受到重大影响。原本对经济报道不太关心的受众此时纷纷热衷于了解财经大事,给经济新闻报道提供了广阔的受众市场。
金融危机带来的灾难是不幸的。但各新闻媒体要积极应对,转危为机,充分利用好这次危机给经济新闻报道带来的机遇,积极探索经济新闻报道新形势,以适应国际背景和受众市场的新需求。
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经济新闻报道的探索与改进
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新闻媒体该如何做好经济新闻报道,报道应当采取什么样的主题、角度、尺度和精神,成为业界需要共同探讨的问题。笔者认为,在金融危机面前,经济新闻报道要转危为机,抓住机遇,积极应对。
积极引导舆论,提升全民信心。金融危机给百姓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金融危机造成失业率持续增长,越来越多的人失去了工作、失去了生活的保障,对未来感到迷茫。这突如其来的一切不仅给人们带来经济上的损失,还给人们带来心灵上的创伤,处在金融危机阴影中的人们情绪低落、精神不振、信心下滑,对未来失去信心。
“顺境时多报困难,逆境时多报亮点”,这是宣传战线长期遵循的规律。这条规律如今在金融危机的环境下显得更加重要,在这个物质和精神遭受双重打击的特殊时期,百姓最需要的就是信心,而很大程度上。信心就是从新闻媒体传播的信息中来,积极而正面的信息。可以带给人一种逆势而上的勇气。所以。在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下,我国的新闻媒体在进行经济新闻报道时要认真筛选新闻事件,进行积极正面的报道,并进行深入的解读,从中挖掘激发人们生活信心的内涵。帮助人们早日渡过经济危机的难关。
凸显平民视角,强化服务意识。经济新闻一直处在“记者写得累,编辑编得苦,读者不愿看”的尴尬境地,造成这种局面有多方面因素,但其根本原因还是经济新闻报道缺少贴近性,缺乏平民视角。欠缺服务意识。在全球性金融危机背景下,受众对经济信息的渴求与日俱增,经济新闻报道只有按照“三贴近”的原则,从平民视角出发,强化服务意识,才能吸引百姓的眼球,开辟广阔的市场。要做好这一点,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第一,贴近实际,关心平民。经济新闻报道要充分利用新闻价值学说中的“接近性”原理,寻找所报道的事实与受众在地域、心理或利益上的接近点。按照“三贴近”的原则,经济报道也要尽可能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从受众的角度人手报道经济活动,分析经济现象。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表面上看是一些重大经济事件的发生、宏观经济数据的变化,但其实质上是百姓手中的股票下跌、房子贬值、财富缩水,甚至是家人突然之间失业。老百姓关心的是自己身边实实在在的事情,所以经济新闻与其空谈经济现象、空列经济数据,不如多报道老百姓身边的事、多报道老百姓关心的事,这样更能吸引百姓的眼球。
第二,强化服务,增强实用。经济新闻除了要好看外,实用性也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受众对经济报道实用性、服务性的要求更加凸显。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百姓对就业、投资理财、消费等各个领域的活动更加关注。在阅读经济新闻时,已不再满足于浅层次的了解。而更希望从中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运用于日常经济生活中。根据新形势下受众的这一需求。新闻媒体要强化服务意识,增强经济新闻报道的实用性,给“有所求”的受众提供大量的实用财经信息,并引导他们采取理性的投资理财举动。总之,报道的内容要为百姓提供便利,满足百姓在各经济领域中的需求。只有这样,才能吸引读者的眼球,符合读者的需求,从而打造出更广阔的受众市场。
开拓广阔视野,立足全球高度。在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大形势下,新闻媒体在进行经济新闻报道时应该树立全球意识,不能只将目光局限在具体的新闻事件上,应将其放在国际大环境下进行报道分析。新闻媒体应当基于对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清醒判断,不断跟踪全球经济结构、各国产业分工和发展动向,立足全球来报道经济事件,思考经济问题,分析经济现象。新闻媒体只有开拓视野、立足全球,才能从宏观上准确把握经济新闻报道的方向,使新闻报道具有更高的战略意义。
而且受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读者对全球资讯的需求已经到了一个相当高的程度,因此新闻媒体不能将自己的视野局限于地方,应立足全球、关注国际,为读者提供高层次的经济新闻报道。
注重深入解读,增加新闻厚度。以前除专业经济媒体外,其他新闻媒体在经济新闻报道中往往只提供新闻事实,很少解读事件的内涵。金融危机爆发后,大量经济事件扑朔迷离,各种经济政策层出不穷,逐渐影响到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老百姓对于这些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经济事件和政策非常关注。希望能深入了解,提出了对新闻进行背景分析、理清相关事件
脉络、预测事件发展趋势等方面的要求。这就需要媒体及时报道并深入解读,挖掘经济现象的价值和内涵。
在新形势下,针对受众提出的新要求,新闻媒体不仅要及时经济新闻报道。更要对报道进行详细深入的解读,满足受众对事件深入了解的需求,使读者获悉报道中所包含的真实意义。做到不仅及时准确地回答“有什么”,而且正确地回答这些“有什么”背后的“为什么”和“该怎样”。新闻媒体要以新闻分析的视角探求经济现象背后的规律,以此增加新闻厚度,使经济新闻报道的价值凸显出来。
在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我国新闻媒体要积极应对、把握机遇,开拓经济新闻报道的新思路,探索经济新闻报道的新方法,改进经济新闻报道的新方式。要本着“三贴近”的原则,站在全球的战略高度,深入解读经济新闻,积极引导舆论,提升百姓的信心,帮助人们尽快渡过经济危机的难关。
“隐逸”的“逸”
吕新平
王君老师发表在《语文建设》2008年第6期上的案例文章《刘禹锡的心灵世界探幽――(陋室铭)(爱莲说)整合教学实录片段》里有这么一段实录,师生一起探讨“予谓菊,花之隐逸者”这句话的含义:
师:隐选者?注意,为何不说是花之隐者呢?
生:“逸”有一种飘选、安逸的感觉,周敦颐称其为“隐选者”,看来对其生活状态是欣赏的。
师:说得真好,同学们读书非常仔细。
当前,金融危机的影响已从区域向全球、从虚拟经济到实体经济、从外向型经济向内需型经济不断扩散和蔓延。中国作为一个开放性的市场,也受到了在所难免的冲击。作为一个以机加工为主业的企业,大华正面临宏观经济增长放缓、国内外市场需求萎缩、投资风险加剧、财务负担加重、营业收入下滑等等一系列问题。而企业的经营风险最终将转变为财务风险。因此,在目前形势下,大华要更加重视和加强企业财务战略管理,以强化财务管理,提高企业防范和化解财务风险的能力,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企业经济平稳、健康、长远发展。
一、财务战略的内涵
财务战略的概念涉及战略、企业战略、财务管理等。财务战略是指企业在分析理财环境的基础上,服从和服务于企业战略的前提下,为加强企业财务竞争优势,在分析企业内、外环境因素影响的基础上,对企业资源筹集和配置活动进行的全面性、长期性和创造性的谋划。企业按照企业总体战略的要求,综合运用各种理财手段及财务资源,降低融资成本,改善投资决策,灵活调配资金,合理储备现金,减少总体税负,规避汇率风险,控制运营成本,实现最佳利润,确保企业管理者目标与投资目标最佳平衡,最大限度的保证企业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
二、金融危机下大华企业面临的财务困境
大华企业是一家从事机加工的民营企业,主要是按照客户的图纸提供代加工产品的加工企业,90%以上客户是外资企业,80%以上的业务收入来自于欧美企业,随着金融危机的影响从区域向全球、从虚拟经济到实体经济、从外向型经济向内需型经济的不断扩散和蔓延,给大华企业带来了毁灭性的冲击,其中部分客户在金融危机来临之初处于半停产状态,部分客户已经签订的定单要求无限期延期交货,部分客户已签订的定单要求降价达20%,企业的步伐一下子被打乱了,企业的财务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特别是2009年春节后,企业销售降到了往来同期正常营业额的10%,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三、金融危机下大华企业的财务战略
危机这个名词既含有危险也蕴含着机会,大华的核心管理层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决心在把危险降到最低的前提下,更多的去挖掘机会,首先确定以安全稳健战略为总体战略方针。
1、进行科技投资
大华企业要加大自主产品研发力度,积极与科技局取得联系,在环保能源等国家鼓励发展的领域,筛选立项,取得政府项目资金的支持,为企业的后续发展提供核心竞争力,为企业未来成为高新技术企业打好基础。
2、强化成本费用控制
成本费用控制的最终结果是给企业带来一定的成本效益,是企业全方位管理的最基本环节,同时也是企业成本管理的重要环节。大华企业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措施进行成本费用的控制,将有限的资源用到最需要的地方。比如,对企业的间接费用、工资、材料进行严格的日常控制,不仅要通过费用预算使费用发生的执行者实行自我控制,而且要有专人负责和监督。同时,针对成本、费用差异发生的原因进行及时纠正,保证成本费用最小化。
3、实行企业之间的策略联盟
策略联盟是企业基于对经营环境和企业自身特点的考虑,结合联盟内企业的资源,以达成策略性目标的一种正式、长期但非合并的一种合作关系。大华企业现有大量新建厂房闲置,如自已使用,那需增加大量资本投入,正值危机,企业不宜盲目增加投入,因此,企业采取了策略联盟的方式,来消化剩余的厂房。具体措施有下面两种方式,一是寻求一家合格的铸造生产商,由他们提供设备,按照大华工厂的统一模式布置厂房,大华按照优惠的房租租给对方使用,对方是完全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公司,在同等价格,同等质量的前提下,大华优先选择其为长期稳定的供应商;二是寻找一家外资企业,利用大华企业所处地域的优势,由对方提供生产线,对方按市场价格交付房租,大华提供人力资源,对方提供技术支持,大华为对方提供合格的产品,这样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
4、实施逆势增长战略
在金融危机中由于销量减少,产品价格下降,导致许多企业因现金流短缺,会计利润下降而陷入财务困境。财务困境中的企业资产价值和企业价值普遍被低估,进而导致资本市场上投资人的抛售增加,最终使得企业资产市值严重低于其内在价值。大华企业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并购套利机会,实施逆势增长的财务战略,提升资产效率,降低资产成本,为大华企业下一经济复苏时期的盈利取得与资本回报奠定基础。但是,再融资能力和现金流是大华企业选择逆势增长的并购战略时必须考虑的,否则大华企业不仅无法实施逆势增长的财务战略,反而会使企业陷入更加可怕的财务危机泥潭而不能自拔。同时还应考虑其是否具备并购整合的能力,特别是并购整合的财务能力,能否有效地消除并购中和并购后可能产生的一切财务风险,能否合理地解决并购中和并购后的财务问题。
5、建立健全财务预警机制
20世纪80年代之前,每当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时,尽管伴有不同程度的金融危机,但危机从总的来说还是突出表现在生产领域,形成了生产过剩主导型经济危机。主要表现为生产下降、企业破产倒闭、工人失业,金融危机只是伴随现象。但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世界经济危机更多地表现为金融危机:80年代的拉美金融危机、1990年日本经济破沫破裂引发的金融危机、1994年墨西哥金融危机、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1998年俄罗斯金融危机、2000年的阿根廷金融危机以及2007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金融危机的频频爆发,给世界经济释放出一个强烈的信号——“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出现了新的表现形态。” 由生产过剩主导型经济危机明显地转变为金融主导型经济危机,发生了经济危机转型。
那什么是经济危机转型?经济危机转型是指经济危机由生产过剩主导型经济危机转向金融主导型经济危机。生产过剩主导型经济危机是指最先爆发于实体经济领域,由生产过剩导致大量生产能力闲置,工厂倒闭,然后进一步蔓延到金融领域的经济危机,其主导是生产过剩所引发的经济混乱。金融主导型经济危机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金融主导型经济危机是指由金融领域爆发的金融危机引发包括产业领域在内的全面的经济危机,其主导是金融危机。狭义的金融主导型经济危机是指在金融领域爆发的包括货币危机、银行业危机、外债危机和系统性金融危机在内的金融危机。经济危机转型包括两层含义:一是经济危机的表现形态发生转变。传统的经济危机多数首先发生于产业领域,然后传导到金融领域,突出地表现为商品滞销,利润减少,导致生产(主要是工业生产)急剧下降,失业大量增加,企业开工不足并大批倒闭,生产力和产品遭到严重的破坏和损失,继而引起金融秩序的混乱并爆发金融危机,使社会经济陷入瘫痪、倒退状态。而近三十年来发生的经济危机基本上爆发于金融领域,然后传导到产业领域,主要表现为金融资产价格等金融指标在短期内急剧恶化的现象,致使产业领域在内的其它领域发生危机。这些金融指标包括货币汇率、短期利率、证券资产价格、房地产的价格、金融机构倒闭数目等。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几乎所有的危机都采取了金融危机 的形式,如拉美债务危机、日本泡沫危机、欧洲货币危机、东南亚金融危机、俄罗斯金融危机;阿根廷债务危机;美国次贷危机等。因此,当代经济危机就其表现形态来看是金融危机,但就其深层次或本质层面来看,金融危机的性质仍然是经济危机,或者说是以金融危机的形态表现出来的经济危机,这也恰好反映了当代经济危机的表现形态发生了改变。二是经济危机的表现形态虽然发生了改变,但其本质未变,还是过剩,只是过剩的表现形态发生了变化。无论传统的经济危机还是当代的金融主导型经济危机,其实质仍然是相对过剩。只不过当代金融主导型经济危机的“过剩”不仅仅体现在实体经济领域的生产过剩,更多的是体现在虚拟经济领域的“资本过剩”。本文所分析的金融主导型经济危机,主要是指广义的金融主导型经济危机。
二、经济危机转型的特征
经济危机转型即生产过剩主导型经济危机转向金融主导型经济危机,虽然其本质没有发生改变,但其表现形态较之原先的生产过剩主导型经济危机来说发生了显著变化,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集中反映在:
2006年我国公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要求在金融工具、债务重组、投资性房地产、非共同控制的企业合并和非货币交易等方面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届时公允价值已经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认可及运用。但发自美国的金融危机让公允价值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很多人对公允价值的态度来了个大转弯,并且把矛头指向“公允价值”。有人认为公允价值是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对金融危机起到了推波助澜作用,并且强烈建议修改或者停止使用公允价值。当然也有人认为公允价值只是将捕获到的市场波动信息表现出来,对金融危机起到了一个放大作用而已,即使停止使用也不能解决金融危机本身问题。由此可见,公允价值的应用前景及各国采取的相应政策必然成了社会各界关注的亮点。
一、公允价值的内涵界定
上世纪80年代美国储蓄和房屋贷款危机过后,公允价值计量就开始为美国金融界所热衷,并开始正式将其引入会计界。公允价值比较权威定义有两种: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认为,公允价值是双方在当前的交易(而不是被迫清算或销售)中,自愿购买(或承担)或出售(或清偿)一项资产(或负债)的金额(2000年);国际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IASB)认为,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当事人自愿据以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1998年)。上述两个定义并没有对“当前交易”和“公平交易”的判断作出相应的说明,公允价值的计量具有相当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为此,按照SFASl57的规定,公允价值的计量分成三个层次:第一层为有活跃市场交易的金融产品,其公允价值根据活跃市场报价确定,如股票和债券;第二层为交易不活跃市场情形下的金融产品,其公允价值可参考同类产品在活跃市场中的报价或者采用有可客观参考支持的价值模型对差异进行适当调整确定,如二手车、投资性房地产;第三层为没有交易市场的金融产品,其公允价值需要管理层根据主观判断和市场假设建立估值模型确定,如商标权和专利权。同时,它规定金融产品“公允价值”计量标准适用优先级原则―首先看是否适用第一层的标准,不适用的情况下再逐级向第二层、第三层判断[1]。
公允价值是在许多限制和假定条件下取得的,这样使得公允价值具备了特殊的内涵。首先,公允价值的定义包含着一个前提:即市场必须是有效的、理性的和活跃的,而且交易各方必须是自愿的和公平的。公允价值计量的三个层次也必须服从于公允价值的前提条件,否则不能称之为公允价值;其次,必须持续经营,即指交易是在非强制非清算销售的情况下由正常的商业推动完成的;再次,交易双方平等自愿,即指交易双方地位平等,从自身的商业利益考虑,在非强迫条件下自愿地完成交易;最后,交易场所应是完全市场,“熟悉情况”是获取资产和负债公允价值的重要条件,要求参加交易的各方必须充分了解市场的情况,交易时他们都已经将各种交易的风险因素考虑在内来确定交易的价格等等。
由此可知,理解公允价值定义实际上很容易的,但真正确认、计量一项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却并非易事。
二、金融危机对公允价值的影响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后,一些银行家、金融界人士对金融产品按公允价值计量提出了质疑,从而引起了对公允价值计量的争议,其中形成了两种悖悖不入的观点。
(一)公允价值的反对观
对于金融危机的爆发,一方面,有人认为,美国资本市场仍然有缺陷,并没有达到fama(1977)所阐述的的市场有效状态;另一方面,这与公允价值自身的缺陷有着紧密联系,从公允价值的计量层级上看,公允价值的的获取基础是市场价格(葛家澍、徐跃,2006),在不完美的市场中,市场可能面临流动性不足、信息不对称以及不恰当的激励机制等问题,导致市场价格并不能真正反映资产或者负债的内在价值,为此,将市场价格作为公允价值的替代物,所获得的公允价值本身就是不公允的;此外,公允价值计量不仅反映市场价格,而且成了市场趋势的追随者,这将加剧市场价格的波动。在经济繁荣时,资产价格上升,按照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账面价值上升,便形成持有资产的收益,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只要一直持有资产,收益就会源源不断。因此,企业不会出售资产,这将会有助于资产价格进一步上升;在经济萧条时期,资产或负债的市场价格下跌,按照公允价值计价的资产账面价值下跌,同时确认持有资产的损失,由于市场是不完美的,此时的价格并不能反映经济基础,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出售资产越早蒙受的损失就越少。在企业大量出售资产的情况下,资产价格将会进一步下跌。这也是人们将金融危机的爆发归咎于公允价值的主要原因。因此,在2008年10月3日,布什总统签署了《2008紧急经济稳定法案》(国内媒体称为“美国救市法案”),要求暂停使用盯市会计(公允价值会计),由此,拉开了关于公允价值大讨论的序幕。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后,金融市场和资本市场开始变得很不稳定,金融机构对金融资产过多地按市场价格计提减值损失,企业即使没有实现的损益也要计入当期损益中,造成了亏损和资本充足率下降,引发了投资者尤其是投机者的恐慌,促使金融机构恐慌地抛售金融资产,市场陷入恶性循环之中,从而加速了金融危机的爆发,因此他们主张应当停止使用公允价值。
(二)公允价值的支持观
公允价值的支持者主要来自会计界和经济界,他们认为公允价值本身没有问题,有问题的是金融机构对公允价值计量的对向和功利态度:在金融产品价值持续上升时,金融机构乐于看到按公允价值计量而带来的益处;在金融产品价值下跌时,就转而抱怨和指责公允价值计量原则。公允价值计量才是最能体现公司的财务状况的计量方法,尤其是金融产品,它能够充分反映企业的潜在收益和损失,准确判断公司的真实价值,若暂停使用公允价值,光靠企业资产的账面价值反而可能会给投资者造成绩效良好的假象。
其中的代表性观点有:FASB主席罗伯特・赫兹在2008年有关公允价值的圆桌会议上指出,FASB完全是应投资者的要求才规定金融资产应当按公允价值进行计量的[2];纽约Invesco Ltd.投资分析师黛安・加尼克说:“终止资产按市值计价的会计准则是极为荒谬的事情。会计不会使公司盈利和资产负债表变得不稳定。会计只是增加了盈利不稳定性的透明度而已”[2]。
但我们应客观地看待公允价值。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只不过及时、透明、公开地披露了金融资产泡沫。一方面,在此轮金融危机中,金融市场已经不再是有效的和活跃的市场,不符合按照现行市价确定公允价值的前提条件,因此所获得的“公允价值”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公允价值。倘若没有采用公允价值会计,投资者可能会被长期掩盖在金融界所创设的虚幻泡沫中,一旦泡沫破灭,危机会更深,投资者的损失会更加惨重。另一方面,公允价值作为一种新兴的计量属性,也有其自身的缺陷,它所呈现的也并非资产或负债的真实(或内在)“价值”而是“市场价格”,而市场价格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并不能真正反映资产或者负债的公允价值,因而经常背离“价值”。金融危机发生后,市场扭曲,价格与价值相背离程度加大,很多资产价格暴跌,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后,其账面价值急剧缩水,金融机构过分保守地采用公允价值计量而使市场定价机制失调与大量资产减值之间的恶性循环不断加剧。因此公允价值的运用助长了经济螺旋式下降,间接导致了很多金融机构面临破产。
三、公允价值应用前景的若干思考
公允价值在实践中的运用并没有达到预期目标,反而受到了实务界和理论界的广泛抨击,为此,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发展受到了强烈的冲击,其应用前景十分暗淡。接下来,笔者将对公允价值的应用前景做出几点思考。
(一)关于公允价值内涵的思考
公允价值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对这次金融危机起到了放大作用,导致了人们对是否应对公允价值的准确内涵重新界定进行了思考,尤其是我国的会计准则刚修订实施仅短短两年多时间,公允价值的运用的各个方面还不够成熟的背景下。公允价值三个层次的划分也引起了质疑,采用市场法确定的第一、二层次的公允价值真的体现公允吗?因为在运用公允价值的过程中,大多数情况下都把市场价格看作公允价值,由于价值决定价格,市场价格只是价值的一种表现形式,且总是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有时还会偏离它的真正价值。
由于第三层次的公允价值是在不存在活跃的交易市场的情况下由管理层主观进行估计的,其计量结果的可靠性值得人们怀疑。同时,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也对历史成本计量模式是否适合于金融机构重新进行过考虑[3]。于是,有人开始对公允价值的内涵进行了一番思考,认为应当以资产的内在价值或经济价值作为公允价值适当的替代物,特别是在价格大幅波动和跳跃性变动、缺乏流动性的市场和不存在活跃交易的市场等非正常市场情况下更应如此。
据上述分析,公允价值确实成为了市场价格的追随者,在经济大萧条时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大幅度缩水,计提了大量的减值准备,从而放大了经济萧条的影响。为了减轻这种经济萧条的冲击,IASB以及FASB目前正在考虑建立动态准备金制度,虽然以此作为公允价值的一个补充措施还不成熟(操控收益),但在西班牙等国家早已建立并实施了动态准备金制度。因此,我们可以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借鉴其实施的经验,来建立较完善的公允价值补充体系[4]。
(二)关于修改公允价值的思考
从社会各界把公允价值当作是金融危机的替罪羊那刻起,公允价值就很难和金融危机及相关拯救行动脱离关系。但面对来自政界和金融界的巨大压力,会计界也不得不改变坚信公允价值计量方法本身并没有错误立场而屈于妥协。
2008年9月30日,美国证监会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公布了一个有关公允价值计量的说明[5],指出在市场不活跃的情况下,管理层可以采用自己的金融模型和判断对资产进行计量。在金融危机情况下,不存在活跃市场和有效的价值信息时,企业为了避免出现大面积的亏损以及账面价值下降而被收购合并的可能,采用估值技术对资产进行计量,产生了大家所谓的“可靠的”会计信息。随后,FASB为了救市针对公允价值计量会计准则的修订公布了允许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对其处于信贷危机中的资产重新定价的说明。
这次对公允价值确认的修改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金融机构可以根据会计准则的要求名正言顺地作对企业有利的账,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财务报表的财务状况和损益情况,使报表显得好看些,达到一定的粉饰效果。但企业虽然账面利润很可观,但也承担账面利润锐减带来的风险,现金流入没有增加而利润却增加了,进而所缴纳的所得税增加,给现金周转带来不利影响,最终挽救不了金融危机。
从实质上来看,此次修订公允价值是通过多方妥协达成的一致结果,在银行家和一些政治家的要求得到了满足的同时公允价值计量的目标也没有放弃。最终得出的结论是:修改公允价值计量只能减轻危机,而不能消除危机,因此,关于公允价值准则修改的目的以及真正起到的作用都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三)关于公允价值应用环境的思考
公允价值作为一种新的计量属性,本身具有科学合理性和会计信息相关性,其在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尤其是金融产品价值方面的独特优势。但是,公允价值的应用也确实需要在市场环境、金融监管、可操作性等方面进一步加以完善。从本次金融危机对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有极大争议的角度出发,对公允价值的应用环境提出若干建议。
1、完善公允价值应用的市场环境
由于公允价值应用的前提是公平市场环境,而我国经济发展还没有完全市场化,公允价值的客观取得以及公允价值机制的形成还在不断发展之中。一方面,必须努力培育生产资料市场和二手交易市场,积极促进资本市场公平竞争,加快各种金融价格市场化的进程。另一方面,可借鉴股票市场信息的公开化,加强公允价值的可验证性,建立全国市场价格信息数据网络,使信息资源公开化,形成良好的市场价格信息体系。
2、完善金融机构的监管环境
公允价值的运用对金融行业的影响最为显著,而金融机构是金融市场运作的主体,加强对其的监管是保证公允价值合理应用最为重要的环节。当一个国家或地区金融恶性投机肆虐开始的之时金融机构往往就会出现危机,作为投机资本的杠杆借贷及投机交易中介的金融机构,需要防范风险、避免危机、确保金融机构健康运作,以保证在运用公允价值时有一个健康的监管环境。
本次金融危机的发生,其主要原因之一也是金融体制和金融机构经营管理机制的不合理。公允价值的运用已与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因此国际资本充足测算标准、信息披露制度、资产状况报告制度、风险管理制度及金融监管制度等值得我国要借鉴。同时,为了避免公允价值选择权的应用对金融稳定产生不利的影响,有必要对其应用进行事先的预防。
3、完善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可操作性
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中有17项适用公允价值计量,其中仅有“资产减值”、“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和“企业年金基金”三项提供了具体计量指南,这样就使得企业在具体实务运用上缺乏相关依据和指导方法,故在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上以及有关法律规章上给予明确的有利于具体实务操作上的规范要求是有必要的。由于运用公允价值计量的实践经验不足,各种计量方法的选取是否完全适用于企业现时的市场环境目前无法确定,对于某一特定项目,采用何种计量方法才能保证最优,目前还没有一个较明确的划定。
另外,从降低成本的角度出发,我国要提高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可操作性,在市场信息不够充分的情况下,为应用公允价值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和指导方法,从而降低公允价值的取得成本和应用成本。
四、结论
金融危机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表现。公允价值当前仍是不可替代的资产价值计量方法,其内涵的科学性不应被否认。公允价值应用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对市场情况进行调查研究,获得具体资产或负债市场交易金额及交易活跃程度的信息,据此确定公允价值应用的范围和方法。在我国目前经济发展还没有完全市场化的情况下,我们应当根据我国国情、结合不同时期下特殊经济情形,建立一个合理有效的机制,谨慎运用公允价值,同时也要加大力度完善公允价值的应用。
参考文献
[1]陈华,张倩.基于美国金融危机的公允价值问题研究[J].会计研究,2009,(1):
4-10.
[2]王乐锦,朱炜.公允价值运用:进展与问题―兼论公允价值与金融危机的关系[J].会计研究,2009,(2):3-7.
[3]范丽.国内外公允价值的比较与分析[J].会计研究,2006,(6):16-19.
[4]张晓朴,奚莉莉.西班牙的动态准备金制度及对我国的启示[J].金融研究,2004,(8):9-13.
[5]赵敏.金融危机下对公允价值的思考[J].会计之友,2009,(4):84-85.
[6]葛家澍,徐跃.会计计量属性的探讨―市场价格、历史成本、现行成本与公允价值[J].会计研究,2006,(9):7-11.
[7]会计国际趋同及国外相关组织近期动态[J].会计研究,2008,(11).
[8]会计国际趋同及国外相关组织近期动态[J].会计研究,2009,(3).
金融危机不是新生事物,自十七世纪以来,全球范围内发生了九次波及范围巨大、影响深远的金融危机。主要有:1637年荷兰郁金香危机、1720年英国南海泡沫事件、1837年美国金融恐慌、1907年美国银行业危机、1929年美国股市大崩盘、1987年席卷全球股市的黑色星期一、1995年墨西哥金融危机、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2007年至2010年美国次贷危机及全球金融危机。现代经济与金融相互渗透,密不可分。在经济体系和经济活动中,金融无时无处不在,被称为“经济金融化”。银行、保险、股市、汇市等在运营过程中不断累积风险,而金融创新、经济金融化又将各类金融风险叠加、放大,一旦出现局部动荡,就很容易引发连锁反应,出现金融危机,甚至经济危机。
一、金融危机的涵义
金融危机指的是金融资产、金融机构或金融市场的危机,具体表现为资本外逃、股市暴跌、偿债困难、正常银行信用关系遭到破坏、金融机构倒闭或濒临倒闭。金融危机可以分为货币危机、债务危机、银行危机、次贷危机等类型,并且金融危机越来越以混合形式呈现出来。
金融危机爆发之际,往往正值经济持续多年高速增长时期,国内普遍过度投资,信贷快速增长,金融资产价格快速上涨,外部资金大量流入。而一旦爆发金融危机,整个经济社会就会遭受重创。企业大量倒闭,失业率剧增,货币币值出现较大幅度的贬值,区域内经济总量与经济规模出现较大规模缩减,经济增长减缓甚至出现停滞、倒退。人们对未来的经济预期更加悲观,社会普遍的经济萧条,有时甚至伴随着社会动荡。
金融危机与经济危机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首先是二者有区别。“金融”是以货币和资本为核心,与“消费”和“生产”相对应。“经济”的内涵显然比“金融”更广泛,它包括“消费”、“生产”和“金融”等一切与人们的需求和供给相关的活动。金融危机从某种意义上说只是一种过程危机,而经济危机则是一种结果危机。其次,金融危机与经济危机又有联系。从历史上看,在发生经济危机之前,通常先出现一波金融危机。其主要原因在于,生产、消费与货币、资本的结合越来越紧密,任何一个阶段出现矛盾,都足以导致货币资本运动的中止,从而出现直接的货币信用危机,也就是金融危机。当这种矛盾在较多的生产领域出现时,生产过程就会因投入不足而无法继续,从而造成产出的严重下降,导致更大范围的经济危机。
二、金融危机的成因
(一)国际金融市场上游资的冲击
据测算,在全球范围内大约有7万亿美元的游资,这些游资又被称为“热钱”,是在市场上流动迅速的短期投机性资金。基于纯粹投机盈利的目的,国际炒家一旦发现在哪个国家或地区有利可图,就会以各种形式入境,通常会进入易于产生泡沫的经济领域,通过炒作冲击该国或地区的货币,以在短期内获取暴利。
(二)透支性经济高增长和不良资产的膨胀
许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过于追求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当经济高速增长的条件弱化时,这些国家为了保持增长速度,转而通过举借外债来维护经济增长。但内在的经济发展乏力,还债能力不足,经济泡沫导致银行贷款的坏账剧增,不良资产大量存在,又反过来影响投资者的信心。
(三)“出口替代”型模式的缺陷
实施“出口替代”战略可以提高一国经济的开放度,也是亚洲不少国家经济成功的重要原因,但这种模式也存在明显的不足:一是国内经济容易受到外部经济冲击的影响,随着经济发展,生产成本会提高,成本优势逐渐降低,出口会受到抑制,引起这些国家国际收支的不平衡;二是当众多国家不约而同采用出口替展战略时,它们之间会产生恶性竞争乃至相互挤压;三是该战略也要与时俱进,尤其是产品的阶梯性进步必不可少,仅靠资源的廉价优势无法长期保持竞争力,但许多国家未能从根本上解决此问题。
(四)经济全球化带来的负面影响
经济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各个国家和地区在经济上更加互相依存,互联网和物联网发展迅速,商品、信息、服务、资本、技术在国际间频繁流动,金融活动也趋于全球化。由于市场经济固有的货币信用机制是自发性的,一旦金融活动失控,货币及资本借贷中的矛盾激化,金融危机就表现出来。现代市场经济中金融活动高度发达,也蕴含着高风险,蕴藏着金融危机发生的可能性。当国际信贷和投资大爆炸式地发展,其固有矛盾不可调和,金融危机必然会在那些制度不健全、最薄弱的环节爆发。
三、金融危机的应对策略
(一)经济思维进行创新
一是建立最基本的社会福利框架,废除泛福利化体制。二是加强政府对金融市场的有效监管。三是调整经济结构,鼓励实业投资。
(二)积极扶持金融机构
一是政府对陷入危机的金融机构进行重组,增资扩股;二是把妥善处理银行坏账,将银行的坏账打包、切割剥离。待银行复苏后再赎回资金,如果银行倒闭了,则由政府出面埋单,将坏账清零。三是维护银行正常秩序,当银行陷入流动性危机,出现挤兑现象时,及时注入资金,增加现金流。或者政府出面担保,帮助银行渡过难关,增加社会信心。四是解决“资本流动性过剩”问题,不仅要解决金融体系内部的问题,更要解决经济结构中深层次的矛盾。
(三)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
一是实施产业振兴计划,扩大内需,培育市场主体,帮助困难企业和困难群体渡过难关,降低税收,减轻企业负担。二是促进对外贸易,由于从事进出口行业首当其冲受到影响,并且从业人员众多,通过增加出口退税,实施一系列优惠政策,提高出口竞争力。三是松动银根,降息、降低准备金率,增加流动性。
(四)重构国际货币体系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基于复杂性科学的金融系统脆弱性研究综述
收录日期:2014年1月27日
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全球范围内金融危机频繁爆发,给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带来严重冲击。如何从根源上去认识并把握金融危机,已成为各国政府以及金融理论界讨论较为频繁的话题之一。Minsky等人认为,金融危机是由于金融系统本身的脆弱性所致,由于金融风险的积累和系统抗风险能力的不足,金融系统具有高度敏感性,在受到攻击时极易发生剧烈的金融动荡。随着经济金融化、金融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的发展,金融系统复杂程度不断增加,现有的金融脆弱性理论在解释金融危机成因时表现出诸多困惑与不足。如何从复杂性角度分析金融系统的脆弱性,评价与研究金融系统复杂性对系统脆弱性的影响机理已经迫在眉睫。本文就此对基于复杂性科学的金融系统脆弱性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梳理,为进一步分析金融系统的脆弱性、防范金融危机提供借鉴。
从复杂性科学角度对金融系统脆弱性进行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金融系统复杂性对金融系统脆弱性的影响
在金融系统复杂性对系统脆弱性的影响上,Borio(2001)、Goodhart(2004)等学者认为金融失衡及其释放被定义为是金融系统的“过度顺周期性”,是高度非线性的,这是当前金融系统的内在的潜在特性。徐加根(1998)也认为金融危机爆发的主要原因在于金融体系本身极为复杂的非线性机制,这就是金融危机产生的微观基础。
Bookstaber(2008)、岳玉霞(2012)考察了复杂系统中不确定性的影响。Bookstaber(2008)认为在由无数金融机构与金融工具组合而成的复杂系统中,如果无法预计失误,且在问题扩散之前没有时间重设程序,则在出现差错时,危机就不可避免,并且可能不断恶化。岳玉霞(2012)认为,现代金融是一个复杂开放的演化系统,在金融市场运行中,投资者和银行家等的非理会使各种金融变量的不同运动不断地撞击金融脆弱性,市场预期归一化一旦形成,就会主导经济金融运行,并越过金融稳定的边界,导致宏观金融波动。
伍志文(2003)、杨辉和杨丰(2010)基于金融系统的耦合性作出了研究。伍志文(2003)提出金融脆弱性是金融制度或金融结构的脆弱性,是由于内外因共同作用使三个子系统功能耦合,互相适应的金融体系稳健性状态受到破坏,金融制度结构出现非均衡风险积聚。杨辉和杨丰(2010)认为现代金融危机破坏性之所以越来越强烈,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金融市场的复杂性和紧耦合度越来越高,由此导致各类风险的相互作用、相互加强,并最终导致系统风险的形成。
Shenhar(1994)、RBA(2008)、杨晓光(2009)等解释了金融创新的复杂性对金融系统脆弱性的影响。Shenhar(1994)的研究说明复杂产品创新过程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可能有事先未预料到的事情发生。RBA(2008)认为,复杂的金融创新比单一的创新工具对双向交易和流动性更加敏感,从而具有更大的脆弱性。杨晓光等(2009)认为基于信息技术的金融业过度发展强化了世界经济系统的复杂性,加大了世界经济系统的整体风险。石睿(2011)认为金融创新的复杂性和“捆绑效应”使得各个金融机构的风险在整个金融体系中被放大,从而带来脆弱性,最后可能诱发严重的危机。胡永康和姜玉英(2009)认为复杂金融工具高杠杆功能的滥用是风险蔓延的罪魁祸首,复杂金融工具信息披露不透明、风险管控体系不健全,无疑对金融危机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王辉(2012)认为金融复杂性从四个角度引致金融不稳定:(1)有限理性假设下金融产品复杂性创造了资产买方和卖方之间的不对称信息;(2)金融产品复杂性会引起评级膨胀;(3)金融产品复杂性阻碍了风险的充分分散;(4)金融市场结构的复杂性使得风险更容易传染。
二、基于复杂性科学方法的金融系统脆弱性研究
在基于复杂性科学方法的金融系统脆弱性研究上,Stutzer(1980)首先将混沌理论应用于经济学,在哈维尔模经济增长方程中揭示了混沌现象。Bascompte(2006)等将空间随机过程理论应用于预测和管理金融系统风险。Baumbach(2007)等指出,金融系统作为复杂的自适应系统,必须具备强健性才能抵御风险的冲击。Markwat和Kole(2009)构建了基于多元线性Logit回归排序模型,发现在亚洲金融危机中,泰国股票市场崩盘后,以骨牌效应的形式传染到东南亚各国,在利率、汇率等共同的作用下形成了金融危机。
Haldane(2009)、Caballero和Simsek(2011)应用复杂网络理论进行研究。Haldane(2009)将国际金融体系视为一个复杂且自适应的金融网络,这个网络“既强健又脆弱”,容易对主要的金融中心丧失信心,而且扰动会在国际上进一步快速传播。金融危机则是该金融网络在压力条件下的行为表现。Caballero和Simsek(2011)在一个复杂金融网络中引入局部知识的假设,金融机构对金融网络不完全了解,只对自己的交易对手有了解,而不了解交易对手的交易对手的信息,经济环境的复杂性在金融市场脆弱性中起到关键作用。
Andreia(2005)、南旭光(2005)、胡立法(2009)等认为,金融系统的熵和耗散结构导致了系统的脆弱性。Andreia(2005)在研究投资组合的问题中,将熵和方差分别作为风险度量,比较了它们之间的差异,并得出熵作为风险度量要比方差更准确的结论。南旭光(2005)将熵及耗散结构理论引入金融体系,分析了金融系统熵变效应,指出金融脆弱是由其内部熵增所引起。胡立法(2009)认为,在虚拟经济系统中,如果系统中基元和组分的活动不受限制、系统缺乏与外界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或者系统的耗散结构的稳定性受到外界的扰动,将导致虚拟经济系统的崩溃,爆发金融危机。黄煦凯(2012)认为,现代虚拟金融资产和实物资产的倒金字塔结构引起了金融系统的熵增,而熵增又诱发金融不稳定性,当不稳定性达到一定程度的就引起金融危机。
胡映月(2006)、严太华和艾向军(2007)、方芳(2011)结合复杂系统脆性理论进行了分析。胡映月(2006)从复杂系统脆性理论和界壳论出发,结合可拓学、架对分析等知识探讨了系统危机检测方法。严太华和艾向军(2007)根据复杂系统脆性理论,建立一种包含外部环境输入和系统内部组成的金融体系脆弱性结构模型。金融体系脆弱性结构模型包括四层结构:金融体系脆弱性风险、体系内部结构、脆弱性事件集、脆弱性因子集。其中,上层的内部组织结构是金融体系脆弱性风险的内因,下层外部性脆弱环境是其外因,外因作用于内因,并通过其内部金融机制形成脆弱性风险。方芳(2011)利用复杂系统脆性理论分析美国次贷危机的脆性联系过程、脆性激发过程,系统地分析了金融制度和金融风险,并基于此提出金融危机的防范措施。
唐毅南和陈平(2010)引入群体动力学和高阶矩表象来研究金融危机动力学机制,认为趋势瓦解和高阶矩发散是金融危机典型的动力学特征。任飞等(2011)依据复杂性科学的思路,运用委托驱动的微观模型,研究大波动极端事件重现时间间隔的动力学机理,发现重现时间间隔的分布和价格波动序列的记忆性相关。
张晨宏等(2010)根据系统自组织临界理论,结合沙堆模型原理分析并解释了2008年10月爆发的美国金融危机是美国金融系统自组织过程中系统发生突变的表现。此后,张晨宏等(2012)又应用了系统自组织临界理论、突变及混沌理论,对2006年1月至2009年4月的美国标准普尔500指数进行对数收益序列分形检验、统计分析和分形维计算,揭示了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前后三个不同时段的系统复杂性。
在突变理论的运用上,南旭光和罗慧英(2006)、王静和孙园青(2010)进一步进行了研究。南旭光和罗慧英(2006)根据金融体系的非线性及出现的突变现象,将突变理论应用到金融脆弱性分析与评价中,构筑金融体系脆弱性综合评价突变模型,在分析金融体系构成要素、建立脆弱性评价体系的基础上,运用突变理论归一公式,量化递归计算出金融体系脆弱度,以此判断金融体系脆弱性程度。王静和孙园青(2010)将尖点突变模型应用于金融生态系统中,得出金融生态环境的完善可以约束企业的失信行为,防止企业行为的不稳定性,从而提高整个金融生态系统的质量的结论。
此外,李超(2010)运用分形经济理论构建了美国经济的五维复杂经济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实证了美国金融危机的独立性和必然性。刘湘云和杜金岷(2011)基于演化博弈和复杂性科学分析研究得出:全球化金融复杂系统中,经济人行为模式变迁、金融结构变迁和金融制度变迁是协同演化的,而这些因素与金融危机息息相关。
三、结论与展望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国际经济一体化趋势加强,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和机理更为复杂,每一次新的危机都会带来新的困惑,金融系统脆弱性理论取得了新的进展,一些学者也在利用复杂性科学原理解释金融系统脆弱性上作出了尝试,但是现有的研究并没有系统性考虑当前金融系统的复杂性,也没有深入揭示金融系统复杂性对系统脆弱性的影响,在复杂性科学方法的应用上也只局限于表象的解释,没有给出金融系统脆弱性到金融危机的动态演变机理。金融系统复杂性的内涵尚待挖掘,金融系统脆弱性到金融危机的复杂演变过程中量的积累和质的提升的深刻内涵仍需要进一步揭示。
主要参考文献:
[1]徐加根.金融危机:一个非线性经济学的微观机理.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4.
[2]Richard Bookstaber.A Demon of Our Own Design:Markets,Hedge Funds and The Perlis of Financial Innovation.John Whiley & Sons,2008.
[3]岳玉霞.宏观金融不稳定的微观分析.金融营销,2012.7.
[4]伍志文.我国银行体系脆弱性的理论分析及实证考察.金融论坛,2003.1.
[5]杨辉,杨丰.金融系统紧耦合、风险互动与国际金融危机.中国货币市场,2010.3.
[6]Shenhar A.From Low to High-Tech Project Management.R&D Management,1993.3.
[7]Nigel Jenkinson,Adrian Penalver and Nicholas Vause.Financial Innovation:What Have We Learnt[R].Reserve Bank of Australia,2008.
[8]杨晓光,房勇,程棵.次贷危机的系统科学分析.管理评论,2009.2.
[9]石睿.金融创新、金融风险与金融稳定的理论分析.理论研究,2011.6.
[10]胡永康,姜玉英.改善复杂金融工具信息披露及风险管理的几点建议.中国货币市场,2009.3.
[11]王辉.金融创新、复杂性与金融市场不稳定.现代管理科学,2012.3.
[12]Michael J.Stutzer.Chaotic Dynamics and Bifurcation in a Macro Model.Journal of Economic Dynamics and Control,1980.
[13]Bascompte,Jordano,Olesen.Asymmetric coevolutionary networks facilitate biodiversity maintenance.Science,2006.
[14]Baumbach,Knoll,Sepkowski.Anato-
mical and ecological constraints on phanerzoic animal diversity in the marine realm.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2007.
[15]T.Markwat,E.Kole.Contagion as a domino effect in global stock markets.Journal of Banking & Finance,2009.11.
[16]Haldane,A.,Rethinking the Financial Network,Speech at the Financial Students Association,Amster-dam,2009.
[17]Ricardo J.Caballero,Alp Simsek.Fire Sales in a Model of Complexity.MIT Department of Economics Working Paper,2009.10.28.
[18]刘超,刘丽.系统金融理论:未来金融理论研究范式的演化方向.上海金融,2012.5.
[19]南旭光.金融脆弱性的动态视角:金融熵及制度变迁.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2.
[20]胡立法.虚拟经济系统的耗散结构与美国金融危机.现代经济探讨,2009.3.
[21]黄煦凯.金融脆弱性、金融创新、金融风险和金融危机——基于熵理论的金融不稳定性分析.中国证券期货,2012.6.
[22]胡映月.基于复杂系统脆性的危机检测.计算技术与自动化,2006.4.
[23]严太华,艾向军.基于复杂系统脆性理论的金融体系脆弱性结构模型的建立.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2.
[24]方芳.金融复杂系统脆性理论在金融危机分析中的应用.北方经济,2011.3.
[25]唐毅南,陈平.群体动力学和金融危机的预测.经济研究,2010.6.
[26]任飞,顾高峰,蒋志强,周炜星.复杂金融系统的重现时间间隔分析.上海理工大学学报,2011.5.
[27]张晨宏,刘喜华,龙琼华.美国金融危机与系统自组织性分析.青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
[28]张晨宏,伍海华,刘喜华.美国金融危机演化的系统复杂性分析.青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4.
[29]南旭光,罗慧英.基于突变理论的我国金融脆弱性综合评价.济南金融,2006.8.
目前国内很多服装代工企业或倒闭,或濒临倒闭,或艰难度日。相比于这些企业,品牌企业的日子就滋润得多。《广告主》记者在采访杉杉服装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张亚辉时,他表示:“杉杉受金融危机的冲击不大,因为杉杉已经形成自主品牌,有一定的品牌影响力,这大大抵消了金融危机的冲击。”
相对于以贴牌生产(OEM)为主要业务的服装企业,那些更早关注国内市场,更早做品牌的企业,受危机的影响也小一些,甚至有些企业将危机转化为了机会。北京雪莲时尚纺织有限公司的国内部经理刘晨在接受《广告主》记者采访时表示:“金融危机发生后,我们公司的业务没有受到影响,反而持续增长,因为其他企业的倒闭使我们更加受到客户的青睐。”
金融危机后,以代工业务为主的服装外贸企业意识到了品牌建设的必要,并喊出了品牌化的口号。然而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虽然这些企业有做品牌的意愿,但金融危机下,这些企业品牌化提速还很困难。
品牌化非一日之功
对服装代工企业来说,危急之下做品牌,难免有“远水难解近渴”之感。在危机的关口,这些企业的当务之急可能只是不再亏损。
中国第一纺织网总编辑、服装行业专家汪前进在接受《广告主》记者采访时表示:“品牌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产品创新、质量提高、文化内涵塑造、营销传播、渠道建设等。其中任何一项都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汪前进还表示:“现在国内的服装品牌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与国外消费者不同,国内的消费者对自主品牌服装的忠诚度不高。”其实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中国服装行业品牌化已经走过了十多年的历程,发展到现在仍然没有成熟,可见品牌化绝不是短期内可以完成的。
服装市场现平价风潮
一般来说,品牌产品会比同类型的产品在价格上偏高,这固然是因为企业在品牌建设上投入了成本,也是因为产品本身的质量更好,或者更有文化内涵等,最终表现在价格上,都是比同类产品价格更高。而当前服装市场出现了平价风潮,在消费者行为更为保守的趋势之下,低价促销成了服装企业普遍的做法。
中图分类号:F830.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0017-2014(1)-0058-05
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至今余波未平,世界主要国家尚未从由这场危机带来的经济衰退中实现稳定的复苏。各国金融监管部门以及金融学界对这场二战以来最为严重的衰退的成因和发展进行了深刻反思,并就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成因达成了基本共识,即金融体系的顺周期性和金融监管的顺周期性共同作用,加之系统性重要金融机构之间出现风险传染,最终导致这场危机的爆发。通过对金融危机的反思,“宏观审慎管理”这一理念逐步深入人心,世界主要经济体和金融管理组织对宏观审慎进行了深入研究,形成了涵盖机构设置、风险识别与评估、宏观审慎工具体系、政策协调、危机救助等的基本政策框架。中国的金融管理机构在宏观审慎管理建设的过程中,在统计体系的规范化、新型政策工具设立、压力测试、差别化信贷政策、存款保险制度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逐步构建起中国宏观审慎管理的基本框架。
一、宏观审慎管理框架的基本构成及国际借鉴
(一)宏观审慎管理的演变。从现有文献看,“宏观审慎”这一概念可能最早出现于1979 年,库克委员会(巴塞尔委员会的前身)首次使用了“宏观审慎”一词,1986 年,国际清算银行指出,“金融监管当局应有宏观审慎意识”。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首次提出将宏观审慎理念应用于金融监管体系,并于 2000 年开始设计宏观审慎管理指标,还与世界银行共同发起了进行金融稳定评估规划(FSAP)。BIS行长Andrew Crockett(2000)提出了宏观审慎性监管的两个维度,一是时间维度,即风险如何随时间的推移而不断演变,后来被总结为金融系统的“顺周期性”,二是截面维度,即风险在金融体系内部是如何分布,可称之为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欧洲中央银行(2005)设计了一套较为详细的宏观审慎监管指标体系,并认为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加之银行与非银行间联系不断加大,此时货币与新兴金融市场的流动性风险将远大于传统金融市场,欧洲中央银行的判断一定程度上预言了2008年的金融危机。
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真正使“宏观审慎”成为银行监管机构和学术界关注的重点和热点,各国中央银行及国际组织对“宏观审慎”管理框架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2009 年,IMF 在《全球金融稳定报告》中指出,全球金融监管机构应当采取宏观审慎方法,并制定宏观审慎监管框架,用以减轻系统性风险的积累,降低再次发生金融危机的可能性。2009年9 月G20 匹兹堡峰会形成的会议文件中使用了“宏观审慎管理”和“宏观审慎政策”的提法,2010年5月BIS全球金融体系委员会总结了宏观审慎政策框架构建及工具运用的初步经验,2010 年11 月G20 首尔峰会进一步形成了宏观审慎管理的基础性框架,并提出了最主要的宏观审慎管理政策,2011年2月FSB向G20财长和央行行长提供了名为《宏观审慎政策工具和框架》的报告,总结了国际及各国构建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的最新进展。
(二)宏观审慎管理框架的构成。宏观审慎管理框架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并与宏观审慎管理的内涵紧密相连。从宏观审慎的两个维度看,宏观审慎应主要是采用逆周期的调控政策,防范系统性的金融体系风险,维护国际或各国的金融总体稳定。宏观审慎主要目标应主要是强化金融主体对经济下滑和其他负面冲击的恢复能力,以及限制金融风险的累积,以此降低金融危机的可能性或强度,因此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应包括宏观审慎政策目标与宏观审慎政策工具以及工具的运用。FSB(2011)认为宏观审慎政策主要是运用宏观审慎工具防范系统系金融风险,由此防止可能对实体经济造成危害的关键金融服务领域的动荡,主要政策框架包括识别和衡量系统性风险、时间维度政策工具、跨行业维度政策工具、宏观政策实施的治理框架(包括机构、政策协调)等。我国《金融业发展和改革“十二五”规划》指出,宏观审慎政策是指以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为目标,主要采用审慎工具,以必要的治理架构为支持的相关政策。
从宏观审慎的主要内涵及对宏观审慎管理框架的研究基本可以总结出,一个较为完善的宏观审慎管理框架应主要包括:宏观审慎管理机构、对系统风险的识别和评估、宏观审慎工具体系、管理部门的协调,基于2008年金融危机的教训,宏观审慎管理框架还应包括发生危机后的响应与救助。
(三)宏观审慎管理框架的国际借鉴。2008年金融危机过后,各国及国际组织在反思中加快了构建逆周期宏观审慎管理框架的步伐和探索,中央银行或新成立的机构被赋予实施宏观审慎管理的职能,以巴塞尔协议Ⅲ为代表的宏观审慎管理工具及指标不断被加强,世界各主要国际金融管理组织开展了多层次的金融体系风险评估与压力测试,各国均加强了宏观审慎政策、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等的协调,以美联储为代表的发达经济体中央银行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承担最后贷款人职责采取的各类救助措施,显著拓展了逆周期政策的范围和空间。
指定中央银行或成立新机构负责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监管。美国将系统性风险监管职责赋予美联储,并将美联储的监管权力从商业银行扩大至所有具有系统重要性的金融机构,包括投资银行、保险公司、对冲基金以及金融控股公司等,尤其是加强了对大型金融机构的监管。英国将金融监管权从金融服务管理局重新移交给英格兰银行,并在英格兰银行下设立金融稳定委员会,负责国家金融稳定。欧盟新设了欧洲系统风险委员会,欧洲议会赋予其对欧盟内金融体系进行宏观审慎管理及防范和减少欧盟金融稳定系统性风险的职责。韩国扩大了中央银行职权,进一步强化了韩国银行的宏观审慎管理职能;日本亦将宏观审慎的职责赋予了日本银行。
创建或加强逆周期监管要求。2008年金融危机对原有监管体系带来的最大改变即应创建或加强对金融机构的逆周期监管要求。巴塞尔协议Ⅲ成为金融危机后国家金融管理组织在逆周期监管方面的最大成果。巴塞尔协议Ⅲ提出的逆周期资本缓冲及永久资本留存缓冲成为宏观审慎时间维度上最重要的管理要求,在防范行业维度层面的风险上,目前正处于初步探索阶段,G20于2010年签署了关于解决系统性重要金融机构道德风险和外部风险的政策框架,巴塞尔协议Ⅲ部分条款通过提高高风险业务的资本要求和流动性要求来降低机构层面的风险,从而一定程度上解决系统性风险和金融机构之间的关联性。
开展金融体系风险监测、评估与压力测试。2008年金融危机后,对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的监测和压力测试更加受到重视。根据 G20伦敦峰会的要求,金融稳定理事会成立了金融脆弱性评估常务委员会,定期对全球金融体系的脆弱性进行评估,BIS 和全球金融系统委员会已开发出了一系列宏观审慎监管指标,IMF 在 2009年 4 月的《全球金融稳定报告》中,重点介绍了四种评估金融机构风险关联性的定量模型。截至2011年3月,欧洲银行业监管局、欧洲系统性风险委员会和欧洲中央银行会同各国监管当局已经开展了三次银行业压力测试。2011年7月,美国金融稳定监督委员会了首份年报,从宏观经济环境、金融业发展、监管改革等方面对美国金融稳定状况进行了分析评估。
建立跨部门协调机制。宏观审慎作为最新出现的政策取向,其政策制定、实施必然存在与货币政策、财税政策之间的协调,这种政策的协调通过部门或机构之间往往不能达到目的,因此需要建立跨部门的协调机制。美国成立了金融稳定监督委员会,该委员会由美国财政部、美联储以及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等其他市场参与方或管理部门等多个机构组成,负责监测跨部门系统性风险,统一监管标准,协调监管冲突等;英国成立了由财政部、英格兰银行、金融服务管理局参与的金融稳定理事会,负责监测和评估金融体系系统性风险;欧盟系统风险委员会要求欧洲中央银行、欧洲银行业监管局、欧洲证券和市场监管局、欧洲保险和职业养老金监管局等机构定期向其提供数据,以便其开展系统性风险监测和评估,并将可能产生系统性风险或威胁金融体系稳定的风险通过预警方式传递给欧盟金融监管体系。
对产生危机的金融机构的救助。中央银行的最后贷款人职责在维系金融稳定中起到核心作用,对产生危机的机构的救助在宏观审慎管理框架中仍应是不可或缺的。金融危机以来,发达经济体中央银行采取大量创新性的政策工具对金融机构开展救助,显著拓展了宏观审慎政策工具逆周期操作的广度和深度。美联储创设了包括定期拍卖工具、定期证券借贷工具、一级交易商信贷工具、商业票据信贷工具、定期资产支持证券信贷工具、资产抵押证券贷款工具等大量最后贷款人操作工具,这些政策工具的创设,有效补充了金融市场流动性,对于应对金融危机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中国建立宏观审慎管理框架的实践
我国《金融业发展和改革“十二五”规划》指出,“借鉴国际经验并结合我国国情,进一步构建和完善逆周期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有效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保持经济金融平稳较快发展。”中国金融管理部门在完善金融统计指标体系、创设宏观审慎政策工具、开展系统性风险评估、加强逆周期宏观监管、健全存款保险和金融消费者保护框架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一)完善金融统计指标体系。2011年,人民银行推出了“社会融资规模”这一衡量实体经济融资总量的新指标,社会融资规模基本涵盖了整个金融体系,能够更准确、全面地反映全社会的融资状况和流动性水平,同时还能反映金融风险在不同金融机构、不同金融市场之间的传导。社会融资规模指标对于强化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市场和工具的监管,加强金融体系稳健性监测分析与评估,实施逆周期的宏观审慎管理和维护金融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在总结国际金融危机教训的基础上,人民银行推动了金融统计标准化建设,统一金融机构、金融工具和金融产品的分类标准与计量方法,成为维护金融稳定的重要举措。
(二)创设宏观审慎政策工具。2011年人民银行创设立了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工具,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结合了流动性总量管理与构建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基于银行信贷偏离经济增长加物价涨幅的程度,同时考虑各金融机构对整体偏离的影响及各自系统重要性程度和稳健性状况,重在引导金融机构按照宏观审慎要求充实资本、管理风险资产、主动调整并合理安排贷款投放,保持稳健经营。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措施与利率、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等传统货币政策工具相配合,对于引导货币信贷及时回归常态,提升了金融机构的稳健性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开展金融体系系统性风险评估和压力测试。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凸显了对一国金融体系进行全面评估的重要性。2009年8月,我国经与IMF、世界银行协商,正式启动了FSAP评估。国际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中国FSAP评估团分别于2010年6月、12月进行了两次现场评估,2011年11月,中国FSAP顺利结束。该评估涵盖了中国宏观金融风险和金融体系脆弱性、金融监管环境、系统流动性和金融稳定、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建设、金融发展和金融服务可获得性、应急预案和危机管理安排等六方面内容。FSAP评估从国际视角客观评价了中国金融体系,肯定了近年来中国金融改革和发展的成就,对潜在风险及其对宏观金融稳定的影响进行了系统分析,并提出了有益建议,对中国提升金融体系稳健性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2011 年底,为识别和评估金融体系的潜在风险,人民银行组织17家商业银行开展了金融稳定压力测试。此次测试主要针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包含“整体及重点领域信用风险敏感性压力测试”和“宏观经济情景压力测试”。敏感性和情景压力测试结果表明,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质量和资本充足水平较高,以17 家商业银行为代表的银行体系对宏观经济冲击的缓释能力较强,总体运行稳健。
(五)做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忽视金融消费者权益的模式引致的金融过度创新是导致此次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加强对金融消费者权益的保护有助于金融环境的优化和公平竞争市场形成。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履行金融消费者保护职责,对于区域金融稳定具有积极意义。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在征信、银行卡、结算账户、人民币流通等金融领域负有管理职责,而现阶段这些领域又是产生金融消费权益争端较多的地方,并且部分领域的争端呈现倾向性、系统性的特点,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应加大对金融消费者保护的宣传力度,强化监督管理,稳步推进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维护区域金融稳定。
参考文献
[1]Andrew Crockett. Marrying the Micro-and Macro Prudential Dimensions of Financial Stability[R].BIS Speech-es,21
September,2000.
[2]CGFS. Macroprudential Instruments and Frameworks:A Stocktaking of Issues and Experiences[R].BIS Paper,May,2010.
[3]European Central Bank .Analysing Bankingsector Conditions:How To Use Macro-Prudential Indicators[R]. Occasional
Paper Series,No26 April, 2005.
[4]FSB. Macroprudential Policy Tools and Framworks―Update to G20 Finance Ministers and Central Bank Gov-ernors[R].
Feberary,2011.
[5]何德旭,郑联盛.宏观审慎监管:内涵界定与政策框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0,(9):33-42。
[6]李红权,陈攀.金融危机反思及金融产品消费者保护[J].财经科学,2012,(1):16-24。
[7]刘锋.国际宏观审慎监管体系的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J].南方金融,2011,(4):29-31。
[8]闫海.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宏观审慎监管工具创新[J].财经科学,2010,(10):1-8。
[9]尹继志,刘秀兰.关于构建宏观审慎监管体系的探讨[J].上海金融,2011,(2):59-65。
[10]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稳定分析小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2)[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2。
[11]周小川.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的形成背景、内在逻辑、相关理论解释和主要内容[J].西部金融,2011,(3):4-12。
Building the Regional Macro-prudential Management Framework:Based on the International Experience and China’s Practice
CHEN Tao
二、政府宏观监管失误
政府监管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借助一系列市场制度设置,为实现某些公共政策目标,对微观经济主体进行的规范与制约。美国实行自由经济政策,强调市场的内在调节功能。而在利润分配极其缺乏规律的虚拟经济行业,美国政府的这种放任态度,已被证明是一种政府缺位。具体来说,美国政府在以下几方面的监管是缺失的:金融衍生产品监管存在真空地带,房贷机构监管缺失导致次贷发放的失控,投资银行监管缺失导致对流动性和资本金缺乏约束,银行“表外投资实体”监管缺失使其亏损时重新并表引致信心危机,评级机构评级方法不够透明。更严重的是,美国政府在金融危机发生之后,处置手段单一,被动的国有化使纳税人不满情绪激增,这也暴露了美国政府补救措施的匮乏。
三、金融系统稚嫩脆弱许多国家在经济的高速发展的环境下,未能建立与之匹配的金融系统,其金融系统不成熟不健全,面对外来的冲击往往不堪一击。这a些问题已在亚洲金融危机中表现出来,这次金融风暴席卷全球,他们亦未能幸免。但是对于以美英为代表的有着完善金融系统的国家,由于其金融市场是自发形成与发展起来的,市场机制在市场调节方面起主导作用,因此,政府干预一般只出现在由市场机制失灵与政府监管失效导致金融不稳定或金融危机的特殊时期,它具有较少干预和被动干预的特点。而在这次金融危机面前,美国银行大量倒闭,美国有关当局不得不插手干预,采取措施纾缓金融市场的紧张情况、挽救会影响金融体系稳定的金融机构,以至支持房地产市场。美国一直以来奉行自由市场原则,这些干预行动可谓前所未有。危机出现至今已有一年多,但即使是最乐观的金融机构至今仍未敢表示已看到危机完结的迹象。对于美国来说,重建金融体系,重新设置市场调节和政府干预的平衡点,已是迫在眉睫。
四、启示
虚拟经济是市场经济高度发达与金融深化必然结果。虚拟经济既能起“杠杆作用”,十倍百倍地推动实体经济的发展。但如果对虚拟经济泡沫的膨胀不加限制,它又会给实体经济带来极大损害,正如这次美国金融危机造成全球的经济萧条。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日益增强的今天,我们对虚拟经济的迅速发展决不能采取视而不见或全盘否定的态度,而是应当认真研究其运动和发展的规律,以尽量防范并消除其消极影响。从此次金融危机中,我们汲取教训,对于虚拟经济的发展,有以下几点建议:
1.积极推动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和改组。
2.加快银行业的商业化改革。
3.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4.发展民间资本。
5.加强对虚拟资本的控制。
论文关键词虚拟经济金融危机
论文摘要虚拟经济是相对实体经济而言的,是经济虚拟化的必然产物,是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产物,以服务于实体经济为最终目的。随着虚拟经济迅速发展,其规模已超过实体经济,成为与实体经济相对独立的经济范畴。当虚拟经济完全脱离实体经济极度膨胀时,就会形成金融泡沫。因而,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要正确处理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研究虚拟经济的内涵及其与金融危机的关系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