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提问的策略范文

时间:2023-08-08 09:24:0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课堂提问的策略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课堂提问的策略

篇1

1.提问的原则

1.1 兼顾性原则。提问应以学生为中心。提问要形成问题的难易层次和梯度,照顾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提问不可过于简单,一味的问"好不好"、"对不对"、"是不是"、"懂不懂" 等一些没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让学生索然无味,久而久之,对学习没有兴趣。当然也要避免问题过大过深,让学生觉得高不可攀,增加学生压力,打击学习兴趣。因此,教师课前必充分备课,钻研教材,把握教材重难点,找准学生认知的水平,并通盘考虑什么时候提出什么问题,某一问题由哪一知识层次的学生回答,学生在回答问题的时候可能出现的哪些情况。

1.2 平等性原则。教师提问不能一味的面向优等生,忽视差生,使差生产生自卑心理,这样只会使班级两级分化严重。教师方面,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必须认真倾听,可接纳学生不同意见,对学生的回答给以饱满而关注的情感,让学生感觉对话是平等的,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自信,能自如的展示自己,找到成功的体验。

2.提问的要求

2.1 围绕教学目的设计提问。语文教学要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作为实现语文教学整体目标手段之一的课堂提问应该能使学生激起情趣,理解内容,发展智力,受到教育。问题设计要从整体目标出发,考虑到语文教学的整体效应。如教学《徐悲鸿励志学画》一课时,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励志'是什么?徐悲鸿是怎样励志学画的?他学画的结果怎样?"这几个问题的提出,促使学生全面阅读,把课文中的内容连贯起来思索,体会出文章的中心,达到教学目的。

2.2 加大问题的容量。所谓容量,是指教师提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思维价值,所涉及的方面尽可能要宽广,要把握住适当的教学时机提出带有分析、评价、想象型的问题,这样才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积极性。

问题有容量能使学生围绕教师的提问,在广阔的思维空间里驰骋,多角度、多渠道、多人次地回答,就可以调动学生思考和发言的积极性。例如,我在教《凡卡》一文时,这样提问:作者为什么用凡卡的梦来结尾?在阅读的基础上,学生们纷纷发表看法。发言的内容涉及了课文的中心思想,涉及了凡卡悲惨命运的必然性,涉及了课文的写作技巧等。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分析和想象能力,由于学生想象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个性,起到了一举多得的作用。

2.3 问题要层次清楚。提问要考虑到学生的心理差异,问题本身要注意序列,做到层次清楚。教学中,教师要能在某个"点"上设计问题,并且体现出问题的序列,依靠问题的相互联系,相互配合,就能取得良好的整体效应。

2.4 问题要启发思考。一个学生如果缺少奋发学习的精神,就先不去开导他;如果没有看到他口里想说而又说不出的样子,就不去启发他。这也印证了心理学的研究:学习效果不仅与人的智力和学习方法有关而且与学习心态有关。教师的言谈举止含蓄而富于启发,就有利于学生形成最家的学习心态,引起学生无穷的兴味,在兴致勃勃中来学习知识,他们会感到愉悦,学得快,记得牢。

3.提问的类型

3.1 描述型问题。描述型问题是帮助学生按照教学要求,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类提问体现了教师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准备程度,提出与学生原有的知识相关联的内容,学生通过对问题的判断及认真阅读课文,使学生的认识结构得到扩展。如教学《小猫种鱼》一文,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小猫想得到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它能得到吗?"

3.2 分析型问题。分析型问题,是在观察、感知的基础上对课文作进一步分析,以使学生加深的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这类提问更要体现出提问与阅读的紧密结合,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结合。学生通过对问题的分析、抽象、概括后做出相应的结论,使学生不仅知道课文写的是什么,还要知道是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如一位老师教《我要得是葫芦》时,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课文中用了一个'盯'而不用'看'或'瞧'呢?"这个问题不仅使学生体会到种葫芦人对葫芦生长的关心,而且使学生感受到作者用词的准确,以及祖国语言文字的美妙。

3.3 相关型问题。相关型问题,是在学生初读、细读课文的基础上提出问题,旨在让学生寻找课文内容和已有的知识经验之间的关系,并就新旧教材作出比较,进行补充。这样,学生对课文掌握理解才会更牢、更深。如《将相和》一课的教学,我提出这样的问题:"你喜欢课文中的哪些人物?不喜欢哪些人物?为什么?"这个问题的提出,让学生回忆整篇课文,根据自己的理解作出回答。不仅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而且训练了思维和表达能力。

3.4 想象型问题。想象型问题是更高层次的智力活动,是对学生运用学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进行思维训练。在当今着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课堂中,教师更应多提富有想象型的问题,以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如教学完《司马光》一课,老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司马光的做法好吗?你还能想出其他的办法吗?"这个问题使学生成为课文中的一员,让他们开动脑筋敢于大胆想象和创造,既激活了课堂又训练了学生。

4.提问的"点"

课堂是训练学生的主渠道,如果课堂上总是教师一个问题接一个问题地问,那么学生的能力又从何提高呢?所以教师在设计提问时就一定要抓好这么几个"点"。

4.1 趣味点。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兴趣或抓住课文有趣的地方提问。如教《小壁虎借尾巴》一文,可以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小壁虎为什么去借尾巴,它借到了吗?"这个问题正是学生急切想知道的,正是他们的兴趣所在,会激发他们读书的愿望,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4.2 深入点。 学生理解肤浅时,教师适机提问,把学生的理解引向深入。例如《》一课,在理解"更喜岷山千里雪"这句时,学生很容易说出这句诗的意思是"更加喜欢岷山上的皑皑白雪。"我随即提出:"皑皑积雪给翻越岷山的战士带来了多么大困难,作者为什么还喜欢这皑皑白雪呢?"

篇2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好的提问“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要达到这种境界,就必须要掌握课堂提问的策略。

一、要求明确,让学生有言可答

教师提问的语言必须要求明确,发问时只说一遍,以免学生养成不注意教师发问的习惯;提问的对象要明确,是要求学生齐答还是个别回答;所提问题的答案要明确,使学生正确对答;所提问题的含义要明确,让学生有言可答。相反,如果教师的提问言语罗嗦,题目本身含义不清,模棱两可,学生将会感到无所适从或答所非问。例如,在学习“物态变化”时,为了巩固“熔化”等概念,进而引入“汽化”这一课题。某教师向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白天,将一小块冰放入一个较大的盆内,经过相当长的时间后,盆内还有什么存在?”这个问题一经提出,学生便纠缠在“白天”、“一小块”、“较大的”、“相当长的”等一系列的词语上,思维比较混乱,难以确定盆内到底还存在着什么,是水,是冰,还是什么也没有,学生当然无言可答,于是教师不得不作解释:“题中所说‘白天’是指‘温度较高’的意思;‘将一小块冰放入较大的盆内’,就是指‘熔化可以快一点’的意思。”教师的这一解释引起了学生议论纷纷:“不见得,在十分寒冷的冬天,白天的温度可在零下几度,冰照样不能熔化;只要温度较高,较大的冰块放入较小的盆内,照常可以很快地熔化。”如此纠缠不清,“汽化”这一课题当然引不起来。可见,教师提问的要求若不明确,就难以启迪学生正确思维,当然就达不到预期的目的。

二、有备而问,让学生问有所得

事无巨细,不能一概提问。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教师应事先精心设计好,提哪些问题,由哪些学生解答,备课时应当通盘考虑,从而避免提问的盲目性和随意性,真正做到有备而问,确保课堂教学的高效率。

教师要备课时,应该考虑下列因素:(1)刺激因素:包括提问的时机、频率和方式,是全班提问还是个别提问,是综合提问还是简单提问等;(2)反应因素:即学生可能出现的各种回答;(3)其他因素:包括表扬、批评等。对不同学生的回答,要采用不同的态度来评价,或抑和扬,以促进他们的学习,要使学生过后感到:“我现在明白,为什么我的那种看法不正确。”“老师反驳了我一个又一个念头,就好像他知道我要说什么似的。”或者“老师表达了我心灵深处的想法。”这样教师的提问和学生思维就有效地接轨了,真正使所有学生问有所得,应该是教师对课堂提问不断追求的境界。

三、审时度势,让学生积极思考

课堂教学的核心是启发学生思维,课堂提问要在启发上下功夫,就要求教师善于审时度

势,抓住契机,在学生“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时”用巧妙的提问,给学生指示思维的方法和寻找答案的蹊径。

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思维自惊和疑开始。”教师的“问”要创设那种使学生感到“惊奇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审问之,慎重之”,“问”正是为了“思”,如果教师的问不能引起学生的“思”,那就等于白问或者不如不问,因此教师的问不应仅仅是为了解决教学的某一个具体的知识,而应是着眼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所以教师提问,要按照学生认识事物的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的规律,由浅入深、由近及远地提出问题,让学生积极思考。特别是初中学生,进行抽象思维的能力还较低,就更需要这样的逐步启发。教师在实施提问时,要善于用语言、手势、表情、演示、实验等多种方式创设问题情境,力求灵活多样。可采用直问与曲问相结合,正问与反问相结合,明问与暗问相结合,宽问与窄问相结合,单问和重问相结合的方法,诱发学生积极思考,积极作答,从而达到提问的目的。

四、出其不意,让学生从中受益

有些问题本来难度不大,可学生平时没有接触过或没有思考过,一旦突然出现,人们会感到措手不及。然而,一旦搞懂后,便会留下深刻的印象。例如,在学生刚学了“重力”这一概念后,教师可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地球能够吸引人,人是否也能吸引地球呢?”由于学生对这个问题还没有实际体验,头脑里也从来没有思考过“人是否也吸引地球”这个问题,一下子给搞懵了,他们有的说“人也吸引地球”,但态度不够坚决;有的说“人不吸引地球”,因为谁也没有感觉到自己对地球施加吸引力;有的欲言又止。后来,学生通过讨论、分析,进一步加深了力是物体与物体的相互作用这一概念的深刻理解,这样的理解在学生的脑海中会长期保持,得益非浅。

五、迫使上当,让学生增长才智

篇3

思维心理学告诉我们,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学生的学习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不断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和认识紧密联系,如果没有问题,认识也就停止了。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这也已经成为很多教育大家的共识了。就语文教学而言,其本身就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因此,语文课堂提问是一种教学手段,更是一种教学艺术。在众多的语文教学方法中,课堂提问的诱导启发艺术显得尤为重要,因为教师的课堂提问将制约着学生思维的发展。充分发挥提问的有效价值,才能使课堂提问真正激发学生的思维,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一、优化提问形式:“趣问”

学生的普遍心理特点是好奇。在设计提问时,教师要从材料中选择能引起学生兴趣的特点,力求提问过程新颖别致,富有新意,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形成学习的内驱力。譬如:我在上《群英会蒋干中计》时,设计了这样一个提问:“周瑜的反间计真的十全十美,天衣无缝吗?如果有漏洞,表现在哪里?周瑜又是如何弥补的?”这一提问,迅速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快速阅读课文,积极细心,热烈讨论,仿佛置身于小说中,最后全班学生找出了“战时统帅醉酒不正常;机密信件随意放置不合情理;蒋干离开时无人盘查令人难以置信”等六处漏洞。然后引导学生分析周瑜是如何弥补这些漏洞的。学生兴趣盎然,一边叹服周瑜的机智过人,一边惋惜蒋干的愚蠢盲目。因此,这种趣味十足的提问,牵一发而动全身,不但能高效完成教学任务,更有利于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正是这个道理。

二、优化提问的切入点:“巧问”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往往发现,太深的问题学生根本无从下手,望而却步。即使是学生想与老师“互动”,但因为太深,学生也“动”不了。只有找到适合的切入点,打开学生思维的大门,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因此我们只有“巧问”才能真正拓宽学生的思路,引起丰富联想,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比如《枫桥夜泊》一诗,写的是诗人经过一天的旅途劳苦,来到姑苏城外,傍着枫桥,晚宿孤舟,对秋江夜景,大有寂寞之感。教学时,不宜先以“作者写了自己什么样的心境”一问来难住学生,也不宜先以“这首诗写了件什么事”一问一掠而过。这样提问,一难一易,都没有什么思维价值。如果让学生带着“诗人夜泊枫桥时耳闻目睹了哪些景物”的问题吟咏诗句;再用通俗易懂的的语言解析这些描写,并按其所见“落月、霜天、江枫、渔火、姑苏城、寒山寺”及按其所闻“乌啼、钟声”板书出来;然后以“愁眠”为起点发问:“试想,一个人独自在异乡,夜宿孤舟时,他的心境该是怎样的?”至此,提问水到渠成,学生就能正确领悟出作者客居他乡、寂寞愁苦的心境。这样富有启发性的课堂提问,能唤醒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主动全面地学习,巩固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优化提问的方式:“曲问”

特级教师钱梦龙说过:“所谓曲问,是运用迂回艺术变换提问的角度,让思路拐一个弯,从问题侧翼寻找问题的切入口;所谓直问,就是一味正面硬攻,不会迂回包抄。”课堂的提问如果只是一味地直来直去,启发性就不强,久而久之,学生对这样的提问会感到索然无味,并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思维的发展。假如我们把问题换成“曲问”的方式提出,就能迫使学生开动脑筋。如我在上《祝福》一课时,需要学生理解“祥林嫂”这个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形象。如果直接发问:“祥林嫂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呢?”学生反会觉得无从下手。于是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有人说祥林嫂是一个没有春天的女人,请同学们联系祥林嫂悲惨的一生,具体分析。”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课文,联系祥林嫂一生的四次重大人生转折,即:孟春之日,丈夫死去;丽春之日,被迫再嫁;暮春之日,痛失爱子;迎春之日,一命归天。鲁迅先生把影响祥林嫂一生命运的四次遭遇刻意放在春天来写,所以祥林嫂是一个没有“春天”的苦命女人。这样一来,学生就能较容易地理解祥林嫂是一个生活在之后饱受“四权”束缚,被压迫、被蹂躏、直至被封建礼教所吞噬的封建农村妇女的典型。一个较难回答的问题就通过“曲问”这一方式巧妙地解决了。所以巧妙的课堂提问,不但能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全面领会课文特点和重难点,而且有利于打开学生心扉,促使他们开动脑筋,独立思考,求得问题的解决。

四、优化提问的内容:“活问”

课堂设计提问不可以机械死板,应当灵活多样。尤其要注意课堂上师生双方信息交流出现的异常情况。一旦发生,就应当灵活处置,当场做出调整,把问题转换得出发点明确,目的性强,以便于学生回答。如我在讲《雷雨》一课时,本来设计了这样一个提问:“周朴园在大年三十晚上把鲁侍萍母子赶出了家门,可是在以后的三十年中,他家东西的摆设一律维持侍萍在家的原貌,还四处打听侍萍的坟墓,还要为她修一番。你如何看待周朴园的这一行为?”这一问题难度较大,似乎没有明确的针对性,不够精当,学生一时难以回答。于是我及时做了调整。我把这个问题拆分成三个相关联,且难易适中的三个小问题:(1)周朴园把侍萍母子赶出家门,反映了他什么样的思想性格?(2)三十年后,当侍萍突然出现在他面前时,他的所作所为是为什么?(3)三十年中,周的这一系列怀念侍萍的行为反映了什么?经过这样的适时调整提示后,学生阅读分析,很容易地就找到了问题的答案:反映了周朴园的极端虚伪、冷酷欺骗,他做得如此虔诚,虚伪到连他自己都不知道是在欺骗了。这样一来,原本有些尴尬、紧张的课堂气氛得到了及时的调整,缓和了学生的紧张情绪。

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地球。”在课堂提问艺术的探索中是否可以找出一些能让学生迅速理解文章的支点呢?“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课堂教学提问的设计艺术里有道不尽的奥妙,写不完的体验,在此我谈些粗浅的看法。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希望通过问题的设计能找到一个让学生“撬动”文章的支点,做个有心人,不断探索,精益求精,朝着不断提高优化提问技巧的目标不懈努力,切实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郑金洲.课堂掌控艺术[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6.

[2]魏书生.魏书生谈语文教学[M].河海大学出版社,2005.5.

[3]王晓红.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

[4]刘晶.课程改革背景下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

篇4

一、背景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最主要的组成部分,也是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最常用的方式,对教学效果也是起到了助推器的作用,因此也受到了许多研究者的关注。

二、有效课堂提问的涵义

教学从提问开始,并且以不同的提问来推进教学。研究表明,课堂教学过程的核心是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然后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作出反应。

笔者认为,有效提问是指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的目标,做到心中有目标去设计的课堂问题。恰当而符合时机的课堂提问,既能够对课堂气氛起到调节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与积极的思维活动,又能促进师生有效互动、反馈教学信息。

三、课堂提问的原则

1.计划性原则。课堂提问最终都是服务于教学,课堂提问必须以教学目标为准绳,即提问必须对提问的目的加以明确。教师备课的同时,需要对课堂提问进行精心的设计。教师应该做到心中有教学目标和学生,并据此设计问题,如设计一些诊断性的问题,以了解学生的目前的水平。还有驱动式提问、巩固性提问,等等。总之,课堂提问目标必须清晰、明确。教师有目的地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从而增强学习兴趣。

2.顺序性原则。课堂提问中的问题设计必须切合实际,符合学生的知识结构,尽量避免问题答案不确定或超出学生的知识结构。这要求教师在课前既要熟悉所教授的教材,又要对学生的心理认知水平和知识结构水平有所了解。在设计问题时,既不能让学生简单判断正误,更不能超出学生的知识结构范围,要创设“让学生跳一跳才能够得着”的问题。问题的设计要考虑学生的认知顺序,循序而问,体现知识结构的严密性、科学性、条理性。

3.趣味性原则。中小学的学生正处于认知的发展时期,具有好奇、好玩、自尊心强等心理特点。设计问题是要抓住学生的这些心理特征,使教学效果达到最好。也许同样一个问题,如果不加考虑地提出,可能不会引起学生的兴趣;但是,如果从另一种新颖的角度重新设计后,也许就能激发好奇心,就能引起学生积极的思考。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该抓住学生的这些心理特点,多提一些能引起学生兴趣,能激发学生去积极思考。除了提问的内容上要求趣味性以外,在提问的方式上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4.差异性原则。教师提出的问题应该具有针对性,在提问时应该弄清楚提问的对象是全体学生还是部分学生。例如,面向全班提问时教师应该多提一些发散性的问题,让学生都能参与进来,而且都能说出不同的答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充分的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利用有效的提问去引导学生体会知识形成的过程,并且引导学生能够发现问题并用恰当的方式提出问题。

5.多样性原则。课堂提问的类型应该灵活多样。如初学课程内容时可采用疏导性提问;内容总结时可采用比较性提问;巩固复习时可采用归类性提问等。有效的教学过程是学生和教师信息交流的过程,因而在这个过程中很有可能出现一些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没有预设的问题产生。所以,教师需要对不同的内容准备不同的问题。

四、课堂提问的策略

在课堂教学中对于不同的教学内容需要有不同的提问策略,而教师就需要对这些策略加以了解和掌握,以便在进行课堂提问设计时能够得心应手。

1.聚焦式提问策略。聚焦式的提问往往会诱导出学生简洁的回答,并且也只能激发学生浅层次的思考,即在了解知识或掌握知识的水平上所作出回答。因为在很多的情况下,需要让学生展示他们现阶段所掌握的一些知识,而利用这种针对性很强的提问策略是比较合适的。而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什么时候采取聚焦式的提问策略能够成为有效教学的助推器呢?如在归纳演绎式的教学中,会用到很多聚焦式的提问,因为这样的提问策略能够使学生通过简短的回答来做快速的热身练习。

2.发散式提问策略。发散式问题对于拓宽学生的视野,训练学生的思维来说帮助很大。发散性的问题能够诱发学生回答出多种答案,对于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来说非常有用,能够帮助他们树立起对学习的信心。使用发散性问题策略,要求教师帮助学生确定和判断不同的信息来源,以便学生能够在课堂中分享他们不同的观点。发散性的提问策略,往往能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以及使用新颖的方法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3.评价性提问策略。评价性提问策略具有评价的要素。比如说,评价性的问题可能会问为什么有些事情是好的,而有些事情是不好的,为什么有些事情是重要的,或者说为什么这个理论能够比其他的理论更好的来解释具体的事实。当教师在使用一套评价标准进行评价时,很多学生对评价性问题的回答能表现出思考范围的广泛性,以及思维的活跃性。教师可以根据这些回答的逻辑发展进行分类。当有明显的逻辑错误的情况出现时,也不要急于提出来,尽量等到学生有机会参与课堂交流之后再去讨论这些问题。

4.反思性策略。这种策略与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提问”相似。反思性问题是激励学生站在比较开阔的视野中对问题进行思考。比较注重学生较高层次的思维活动,引发学生的动机、推理、猜测、预测等。使用反思性提问策略时,必须有严密的计划,教师需要提前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反思性问题,让学生之间进行合作,必须通过思考才能得出自己的答案。这样的提问策略,需要学生通过对问题进行总体思考而得出答案。

五、小结

为了使教学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课堂教学的问题设计不但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还要考虑学生在知识结构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的情况和需求,不仅要使总体结构有层次,还需要对问题有选择地进行设计,并且要关注细节。

参考文献:

[1]朱福文,胡鸥.论课堂提问的原则、类型、方法及评价[J].太原教育学院学报,2004,(4).

[2]全.问题系统教学设计探究[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02.

[3]陈永文.课堂教学中的提问[J].陕西教育,2004,(9).

篇5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6-0206-01

课程改革后的化学课堂教学,是以问题为中心的。这里所说的问题不完全等同于传统教学中的课堂提问,设计的问题要有明确的目标和完整的体系,让学生朝着一个明确的方向进行探究。设计的思路必须体现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即提出问题、建立假说和猜想、制定实验计划、获取事实与证据、检验与评价、合作与交流,激发学生的探究动机、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不光要让学生学习结论性的知识,更要重视掌握解决问题中的过程性和方法论等程序性的知识。它是一种在好奇心驱使下的、以问题为导向的、学生有高度智力投入且内容和形式都十分丰富的学习活动。

一、化学课堂提问的内容应当紧扣教材,围绕教学目标和学习目的要求展开

化学优化课堂提问内容至少应当兼顾到以下几个方面:

1.提问内容要有启发性。设计提问内容要多编拟能抓住教学内容的内在矛盾及其变化发展的思考题,为学生提供思考和动手实验的机会,并能在提问和操作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动手的能力。让学生不但了解是“什么”,而且能发现“为什么”。

2.提问内容要有趣味性。提问内容的设计要富有情趣、意味和吸引力,使学生感到在思索答案时有趣而愉快,在愉快中接受知识。教师要着眼于课本或知识点结构体系巧妙的构思设计提问,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在生疑、解疑的过程中获得新的知识和能力,并因此体味到思考与创造的乐趣。

3.提问内容要有预见性。提问能事先想到学生可能回答的内容,猜想学生回答中可能的错误或不确切的内容以及可能出现的思维方法上的缺陷,据此设计解答的方案。

4.课堂提问内容要有难易区分度,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提问内容过于简单,达不到启发的目的;提问内容太难,学生无从下手。

二、优化化学课堂提问的结构

每一节化学课、每一个知识点的提问所涉及的内容都不是孤立的,相互间存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因此,根据化学教学目标和学习要求组织课堂提问,优化提问结构-是其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

1.注重整体性。课堂上所提问题要尽可能集中在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点上,以利于突出重点、攻克难点。

2.要体现量力性。一方面,提问的时机要得当。另一方面,要适量。提问设计要精简数量,直入重点。一堂课应当重视提问的密度、节奏以及与其他教学方式的配合。要紧扣教学目的和教材重点、难点。

3.要增强灵活性。课堂提问没有固定的程式,在导入、新授、讨论、练习等诸环节中都可以组织提问,或者说带着问题进行;也可在学生精神涣散时,用提问的方法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三、优化化学课堂提问的语言

无论是问话还是解答,从高标准、严要求角度看,课堂教师提问的语言都应力求实现“六要”。一要语调愉悦;二要语汇丰富;三要语言风趣;四要语言精炼;五要语言质朴恳;六要语言机敏。

四、优化化学课堂提问的过程

主要分为以下四个阶段:1.教师要创设情境,由讲解转入提问,使学生在心理上对提问有所准备;2.教师用准确、清晰、简明的语言提出问题后,要给学生留有思考时间,再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结合教学经验,再要求学生回答;3.如果学生对所提问题一时回答不出来,教师要以适当的方法鼓励、启发、诱导学生作答;4.教师应以不同的方式评价学生的答案,最后总结。

五、优化化学课堂提问的形式

由于化学以探究式为主,因此课堂提问可以采用不同的形式。1.直问:对某一简单问题直接发问;2.曲问:为突出某一原理或者为向某一原理逼近,可以从问题另一侧面发问;3.反问:针对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或是某一问题的糊涂认识和错误症结发问;4.激问: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学生处于准备状态时,使用激励性的提问,激发学习情绪,把学生从抑制状态调动到兴奋状态;5.引问:对学生难以理解的问题,需要疏导或提示时,在关键处发问,循序渐进地达到理解知识和解决问题的目的;6.追问:是对某一问题发问得到肯定或否定的回答之后,针对问题的更深层次发问。

六、优化化学课堂提问中的导学关系

教师的主导作用应当始终服从和服务于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化学课堂提问中教与学矛盾的两个方面关系表面化,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最为直接。

篇6

通过比较分析,我认为名师课堂提问设计有以下特点:

一、巧妙切入,牵一发而动全身

打破常规,另辟蹊径,寻找独特切口,巧妙突破,是名师的第一高招。抓住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分析归纳是通常教师解读小说的路径,这种做法难免会破坏小说的整体感,上得琐碎、凌乱。特级教师程红兵老师执教的《我的叔叔于勒》由小说中他人对于勒的评价、分类的方式设计了问题,切入文本,去带动学生了解故事情节,展示了不同情况下人物的反应,自然而然地把握了人物的个性,小说的主题水到渠成地揭示。而特级教师王君老师执教的《出师表》则分别站在第三者、诸葛亮、刘禅的立场上采用角色换位的方式设计问题,让学生真实地进入了文本描述的情境,真实地揣测人物心态,真实地体验人物情感,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地品味咀嚼文言的热情。都自然达成了教学目标。高处着眼,低处入手,牵一发而动全身,激活了课堂,问题设计角度独特而巧妙。

二、独具慧眼,于无疑处生疑

课堂上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是学生关注当前的学习、主动参与的证明,固然令人欣喜,但我们应该看到绝大部分学生的提问是肤浅的低层次的记忆性问题,是个人的而非个性的认识,缺少广度和深度。教师如能独具慧眼,从无疑处生疑,必会推动学生深入思考,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特级教师郭初阳老师执教《装在套子里的人》时问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华连卡,这么一个活泼可爱的女子,她竟然会爱上别里科夫?你怎么解释”?为了利于学生思考,他补充了课文删去的内容,让学生找“它删去了什么东西,从而隐藏了什么东西?”引导学生探究作品复杂的深刻的内涵。结果学生谈到了契诃夫的创作观,谈到了作品的社会环境背景,谈到课文删除后缺少了现实感、人物不完整、情节不合理等缺点,甚至还谈到了与情爱等问题,思维的发散性之广之深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意料。给学生一个平台,他们会给我们一个全新的世界。

三、无中生有,彰显教育智慧

“文有不言者”(刘熙载《艺概》),“凡诗文妙处,全在于空。譬如一室内,人之所游焉息焉者,皆空处也”(清・袁枚《随园诗话》)。这“空”,正是作者有意的“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的意义空白。教师若善于通过提问,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对课文中的人物、情节、场景再造想象,或者编织插叙,或者续补情节,或者改写人物,启发学生的想象,让学生学会在“空白处”有机填补,就会在联想和想象中拓展学生的思维。当然学生的想象应该是合理合情合乎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不是无中生有的所谓创造性阅读。

特级教师王君老师执教《纸船》时无中生有,以杜撰的一封冰心奶奶的来信掀起课堂波澜,以“诗歌评改会”作为载体,引导学生炼字炼句体会诗情。教师真正地把课堂让给了学生,让教与学精彩对接,活力无限,则更彰显出教育智慧。教育家爱德华有一句名言:“教育就是教人思维。”若是有心人,训练思维的方法则无穷无尽。

四、山重水复,纷呈无限精彩

“教育要介入学生的生活。让他们产生两难处境,让他们的灵魂颤抖,每一个选择都是挣扎,都是冒险,都是精神生命的参与。唯有这样,师生生命才能产生共振,才能获得高峰体验。那是教育的极致,也是生命的大美。”站在这样的高度,教师的课堂提问设计才有质感,有高度,有整体性。既贴近学生实际,又要跳一跳才能摘到桃子。学生在选择、挣扎之后是一个个迭起而又异彩纷呈的课堂。特级教师王君执教的《我的叔叔于勒》连续设计了这样的几个问题:

1.“同学们,如果把题目的这个句子还原到课文当中去,你怎么读这个题目?”“请你再次速读全文,找一找,文中对于勒还有哪些称呼?”

2.“结合这些称呼,回顾课文,请设计一条曲线来展示于勒的人生轨迹的起伏”“标出表示于勒的称呼反复变化的原因。”

3.(重点来研究于勒的第二封信。)“就是这封信,成为了菲利普一家的福音书,成为了他们十多年的希望。但是,现在,请你仔细研究一下这封信,你发觉这封信有什么破绽吗?”

4. “从哲尔赛岛回来之后,菲利普一家的生活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我的叔叔于勒》被选进教材的时候被删去了开头和结尾,我们再来看一看你又会读出什么?”

学生从这些问题中读出了冷酷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读出了亲情的变异,到读出一个坏人的于勒,到读出有一些温度的于勒,到读出有一颗温柔的心的于勒,到读出对菲利普夫妇的恨转而变得同情,到对菲利普一家生活的无尽的想象。正是教师精心设计的提问给了学生无限丰富的阅读视角,才有了学生对人物内心、对现实生活的艰难无限丰富的认知。才能够刺激学生去思考人生、思考生活、思考命运。体会到作品的“无限的丰富多彩”。

五、于矛盾处设疑,体会独运匠心

有些课文的标题或内容看起来自相矛盾,实际上却正是文章作者的匠心独运之处。在这些地方提问,不仅可以化解学生的疑惑,而且可以使他们领会作者的独运匠心,进而模仿学习作者高超的写作技巧,甚至会给学生一种全新的认识事物认识生活的视角,对学生的影响将更为深远。

被誉为“文化语文”教学流派的特级教师程少堂老师的经典课例《用另一种眼光读孙犁:从〈荷花淀〉看中国文化》,程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作品开头写很美的自然风光,这么严酷,有这么恬静优美的环境吗?作家这么写是不是违反现实的呢?如果不是违反现实的,他的用意何在?”由此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学生从而感知到了人民对这土地深沉的爱、所有抗日战士战斗动力的源泉、作者深沉的爱国主义情感,更体会到中国文化中人与自然之间、人和人之间、人和内心之间的和谐统一的文化内涵,感知到“天人合一”适中和谐的文化对人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的影响,感知到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和基本审美观念对文学的影响。小问题引发的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令人惊叹。

课堂提问的精彩设计千千万万,但大道至简。还是语文界前辈苏立康教授说得好:教师只有把学生真正放在主体的地位上,他才能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来设计教学;教师只有真正认识到教学的过程是一个通过对话实现沟通与合作的过程,他才能从这一理念出发来设计教学;教师只有把阅读过程看作是每一个学生都要同文本进行对话的过程,他才会去寻找课文内容的共鸣点,并且选择最能引发学生兴趣的方式来组织教学活动。我想这才是教师问题设计优化策略的根本吧!

参考资料:

篇7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课堂提问作为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教师开启学生心智、促进学生思考、增强学生生动参与意识的基本调控手段。在动态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教学内容及生成情况,有效地设计课堂提问,拨动学生求知的心弦,引领学生自主参与学习。准确、恰当、有效的课堂提问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当前的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的课堂提问存着一些问题,诸如:华而不实,缺乏针对性。表现在问题过于简单、锁碎,或未经精心设计,动辄“是不是”、“好不好”、“对不对”,形同口头禅,发问不少,但收效甚微,只停留在学习的表面,学生往往不需要思考即能回答,表面看来声音洪亮回答一致,课堂气氛空前热烈,但实际是相当空洞的;强弩之末,缺乏启发性,表现在空乏提问,脱离实际,学生思考起来无从下手,不知所措,或者脱离知识经验提问,天马行空,不着边际;机械重复,提问缺乏深度和思考价值,缺乏挑战性, 了无 趣味,久而久之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厌倦情绪。这些脱离学生知识经验的提问大大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热情,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影响了学习效果。

怎样进行有效的课堂提问呢?笔者认为需要注意以下三大方面。

1.提问要有针对性

常言道“十个手指不一样齐”,更何况是人的学习水平呢?学生的学习层次参差不齐,理解能力不可能整齐划一。课堂教学时,教师虽然无法为每个学生设计一套问题,但注意提问层次和梯度还是能办到的。如果教师在课堂提问时把机会统统让给好学生,而忽略了学习有困的学生,久而久之就会造成学困生的畏学情绪蔓延,两极分化严重。因此,教师在设计课堂提问时,要针对不同学生的学情情况设计问题。对尖子生可适当“提高”,对普通学生可逐步“升级”,对学习困难的学生可适当“降级”,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从而使“不同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发展”。

比如:教学《梯形的面积计算》时,对特别优秀的学生可以问:“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如何推导出来的?”而对一般的学生应该问:“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的或怎样计算梯形的面积?”“计算梯形面积需要哪些数据?”难度、坡度适当减缓,帮助不同层面的学生再现了知识,让学生品偿到成功的喜悦。达到了因人施教的效果。这样就能增强他们学习自信心,促使他们上课认真听课,积极思考。同时,教师及时表扬他们的进步,使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尝到甜头,也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形成学习的原动力。

再如教学《百分数》时,根据学生收集的信息:姚明加盟NBA联赛的第一年投篮命中率为49.8%,这样设计问题:“49.8%表示什么意思?”

生1:表示姚明一年投篮100个,中了49.8个。

生2:怎么会有0.8个球呢?应该表示大约进了49个,或用四舍五入取50个吧。

面对学生的困惑,进一步提问:“49.8%是怎么来的?姚明是不是只投了100个球?”

生3:如果姚明投了1000个球,49.8%就表示进了498个了。

在这认知突破的“瓶颈”,抓住时机问生3:“如果”这个词用得好,大家想一想姚明加盟NBA联赛的第一年是不是只投了100个或1000个球?命中率49.8%这个数是怎么得到的?

在一步步的争论、质疑和解疑中,师生的问答对话自然舒缓,水融,对百分数的理解水到渠成,学生产生感悟,达成共识——49.8%是表示投中个数与投球总数之间的关系,并不代表具体的量。

2.提问要讲究启发性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师生交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学时机与学生的兴奋点稍纵即逝,需要教师善于捕捉、及时引导,把握好发问的时机。超前提问,学生会茫然不知所措,因无法求答而失去兴趣;滞后提问,学生毫不费力就能得到问题的答案,会因缺少思维含量而单调乏味。“不愤不悱,不启不发”,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的愤悱之处,不失时机地用问题开启学生的思维之门。此外,教师提出问题后要充分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这既是尊重学生主体性的重要表现,更是学生学习的实际需要。同时提问要有启发性,要使学生经过思考才能回答。对难度较大的问题,要分解成几个连续性的小问题,使学生一个小问题一个小问题地拾级而上,逐步解决问题。维果茨基认为:只有设在最行发展区的提问,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由潜在水平转化到新的现有水平。”教师在教学中要以发展思维为主线,规划教学中的提问,切忌提些不需要思考就可回答的“是不是”、“对不对”。提问的内容必须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达到诱导思维,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目的。只要教师心中有“标”(课程标准),目中有“人”(班级情况),具有启发性的课堂提问就能够创造性地设计出来。

例如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时,先从“体”到“面”,让学生找出展开图与多个面之间的关系,找到长、宽、高与展开图的各边长之间的关系后,就很容易发现面积的计算方法,这时不要急于收手,而是以一个问题“想象把展开图折叠回长方体,你还能找到每个面对应的数据吗?”引导学生从“面”逆转到“体”,让学生对长方体的表面积进行一次再思考。

生1:a是右面的长,b是右面的宽。

师:a和b在长方体中还具有什么身份?

生2:a还是长方体的高,b又是长方体的宽。

师:这个“还”与“又”用得妙,表明了它们的双重身份。那么ab的积除了可以表示右面的面积,还可以表示哪个方面的面积?

这个再思考的过程,学生思维往纵深发展,在“体”与“面”的转换之间思悟,实现提升,达到对知识深刻的理解。

3.提问还应讲究趣味性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综合运用知识,能使学生实实在在地体会到数学的本源,是孩子喜欢数学,了解数学和希望把握数学的动力。”儿童的心理特点是好奇、好动、好玩,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儿童文化,采用讲故事、猜谜语、做游戏、比赛等形式,把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生动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激起学生心中的疑团,形成悬念。如果一堂课的提问都是平平淡淡,引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必定消弱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教师在设计提问时就应注意到趣味性。课堂提问新颖别致,富有情趣和吸引力,使学生感到有趣而愉快,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接受知识。

篇8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20-0069-03

有效教学是当前教育界提得较多的一个名词。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做到教学的有效性,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不懈追求的目标。有效的课堂提问是构成有效教学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对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提高理解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有的教师为了追求课堂的活跃,为了体现师生互动,在课堂提问中,不注意提问设计而存在一些误区:(1)提问过于简单,思考价值低。(2)问题空泛、难度大。(3)为了完成任务,提问急于求成。(4)提问没有新意。(5)提问对象过于集中,只顾优生,忽略差生。基于此,笔者在不断地反思中,对课堂教学的提问策略及提问设计有了一些深层次的思考。

一 提高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1.调控课堂提问的难度

维果茨基关于认知心理学的观点认为,人的认知水平可划分为三个层次:已知区、最近发展区和未知区。人的认知水平就是在这三个层次中循环往复,不断转化,螺旋式上升。课堂提问不宜停留在已知区和未知区,即不能太易或太难。问题太易,则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浪费有限的课堂时间;问题太难,则会使学生丧失信心,不仅使学生无法保持持久的探索心理,反而使提问失去价值。因而,经验丰富的教师的提问总能在不知不觉中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然后逐渐提高问题的难度。这些教师常常善于寻找学生的已知区与最近发展区的结合点,即在知识的“增长点”上设悬念,在学生可能形成专业思想、价值观念、良好的生活方式等原始生长点处设置问题。这样,才能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巩固和发展,使学生的认知能力得到迅速提高,并最终使认知结构的“最近发展区”变为“已知区”。

2.调控课堂提问的频度

显而易见,“填鸭式”教学是不可取的。而频繁提问往往被人们理解为讨论式的课堂,可以加强师生之间的对话和交流。事实上,成功的教学经验表明,提问过多不仅烦琐费时,而且会导致学生“随大流”,增加回答问题的盲目性,使课堂教学重点不突出,难点得不到化解,从而阻碍教学目标的实现。因而,课堂提问的次数应当适量。

对于如何控制课堂提问的频度问题,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重点,抓住知识的重难点,设计思考量大的问题,注重提问的质量和效率,避免问题过于烦琐或直白。这样的提问才能够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探索新知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才可能成为有效的课堂提问。

3.适时调控提问的等候时间

长期以来,课堂教学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就是,教师在提出问题后停留1~2秒就开始点名。从实际效果看,学生由于思考时间不充分、精神紧张、准备不足等原因,通常无法回答或仓促回答而导致错误,进而教师必须花费更多的时间给学生提示或纠正学生的错误,既不有效又容易招致学生的反感。这样的课堂提问往往是无效的或是低效的。因而,有效的课堂提问,一方面要根据问题的难度适当控制提问的等候时间,即教师在提出问题后应该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思考时间,以提高学生回答的准确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当然,对于等候多长时间为宜,我认为,自提出问题到指定学生回答,至少应该等待3~5秒钟为宜。如果教师所提的问题是开放性的,那么留给学生的等待时间以10秒左右为宜。另一方面,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还体现在受益学生的普遍性。有效的课堂提问必须面对全体学生,而不是“一对一”式的回答。理想的课堂提问应该使全班同学都能受益。这是中国大班额教学的必然,更是保障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

4.恰当搭配封闭性问题与开放性问题

在有效的课堂提问中,所提问题的开放程度是影响提问有效性的重要因素。一般地,封闭性问题是将回答限定在一个或少数几个答案之内的问题,而开放性问题是指问题没有固定的唯一答案。封闭性问题是为了让学生获得既定的、有确切答案的知识而设置的问题,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聚合思维。设置封闭性问题和开放性问题的主要依据是课堂教学内容的复杂程度。有关调查表明,当课堂教学内容的复杂性较低时,封闭性问题和开放性问题的最佳比例是7∶3;而当课堂教学内容的复杂程度较高时,二者的最佳比例则为6∶4。

5.恰当利用鉴别提问有效性的重要指标――沉默率

衡量课堂提问有效性最简单的办法之一就是通过课堂提问的沉默率做出判断。这也是教师实施课堂教学调控的重要“抓手”之一。

课堂提问的沉默率,是指课堂提问后学生沉默的次数与提问的总次数之间的比例。其中,沉默是指教师在课堂上发出问题信息以后,学生由于信息接收不畅,信息理解出现困难、偏差或根据现有信息无法做出判断等而出现长时间的“无语状态”。这不同于教师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积极回答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比例,或前文所说的“提问的问题难度”。例如,在一节50分钟的专业课上,某老师提问60次,而学生沉默了48次,课堂提问引起的沉默率达到了80%,每个问题占有的平均时间仅为45秒,多数问题的思维含量普遍低下(多是“是不是”、“对不对”之类的“假问题”),问题缺乏启发性,无法真正启发学生的思维;或提问引起长时间的沉默,或回应人数寥寥,或答非所问,不知所云,让听者云里雾里。实际教学表明,这种提问几乎都是无效的(至少是低效的)。

一般地,课堂提问的沉默率不宜超过20%,这取决于学生的年龄特征以及课堂教学的风格。课堂中有些问题的提出只是引发学生深思而不是直接回答,就不宜判为沉默;沉思型(内向型)的课堂教学风格相比活泼型(外向型),其课堂提问的沉默率更高一些。其实,沉默率只是一种模糊的刻画方法(而不是数学上的精确度量)。

为此,在设计提问之前,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思维水平、认知结构特点。提出问题后如果学生沉默不语,教师可以考虑转换自己提问的角度,从另一个方向来发问;或者转换问题的种类、改变问题的开放程度、改变问题的层次(如将综合性的问题改为应用性的问题、理解性的问题甚至事实性的问题);或者用更清晰、简练、明确的语言重新表达自己的问题,进而提高提问的效度。

当前,适当减少课堂的沉默率,注意提问的有效性,已成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成功做法,这也是提高课堂质量的重要策略之一。

二 有效提问的设计

Wilen为教师的有效提问提供了九点建议作为参考。具体如下:(1)设计提示课文结构和指导的关键问题。(2)问题的措辞必须清晰、明确。(3)提出的问题要符合学生的能力水平。(4)要有逻辑地、连续地提问。(5)问题要紧追学生的反馈。(6)回答问题时,要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7)采用能调动更多学生的参与积极性的问题。(8)鼓励学生提问。(9)仔细倾听学生的回答,在剖析学生观点的提问中,利用这些回答来强调重点。综合以上的观点,有效提问的设计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核心问题的设计

核心问题主要关注和指导课堂对话的内容和认知操作,其目的是引导学生去思考课堂互动中的内容。因此,我们在设计有效提问时,需要注意提问的两大功能:一是要集中观点;二是要通过对话来推动思考的进程。同时要探讨那些能集中、引导和调节学生初始的思考成果的问题。因而,笔者认为表达清晰的核心问题应该注意几点:(1)包含学习者容易理解的措辞。(2)陈述简单,问题中没有混杂额外的问题或说明。(3)让学生关注课堂内容。(4)确定学生回答问题时将会用到的单个思维操作。

因此,在设计这些问题时,教师必须精心挑选包含认知操作的行为动词。“在以思考为中心的问题中,要运用精确的认知操作语言来提示学生必须执行某种特定的思考方式。”例如,在细胞形态教学中,如果我们希望学生能分辨两组不同的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特征,那么,核心问题的模式或支架可以是这样:(1)观察类:你在中性粒细胞(或嗜酸性粒细胞)的图中发现了什么?(2)回忆类:你想到哪些关于这两种细胞的重要特征?(3)比较类:它们有哪些特征是相似的?(4)对照类:二者之间有哪些差异?

为了让学生学会区分两种细胞的异同,我们在这个例子中按照观察、回忆、比较和对照的顺序来引导学生的思考进程。从观察开始,首先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来收集关键信息,帮助他们确认两种细胞的重要特征。接着,让学生回忆已经知道的关于“中性粒细胞”或“嗜酸性粒细胞”的知识,只有当他们立足于自己的观察时,这些知识才能为他们所用。另外,让学生比较不同类细胞(白细胞和红细胞)的特征,帮助他们理解不同类细胞所必须具备的关键特征。最后,因为目标是让学生能够区分“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形态的特征差异,所以,又让他们确定两种不同类细胞(白细胞和红细胞)的不同处。

2.提问顺序的设计

课堂教学借助有效提问把学生的这些回答转化成有意义的理解,但在提高学生的理解水平方面,提问的顺序比问题的类型更加有效。提问顺序是一连串按认知发展先后顺序排列的问题,和一系列能促进学生解释、验证、支持和重新回答问题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促进学生参与教学对话,激发思维和加深学生对课程概念的理解。

在提问顺序中,对学生的回答穷追不舍的问题――加工性问题,就能体现其内涵。加工性问题主要用于激励学生更全面地理解课堂内容,并构建一个更完善的认知操作框架。例如:“你怎么知道哪个的?”“你为什么那么说?”“请用另一种方式解释。”“你怎么想到这一点的?”等为课堂实践者提供了很多关于学生思考了什么和如何思考的信息。正是学生的回答,而不是教师的提问,能挖掘学生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同样,学生的回答,掀开了他们如何思考、如何掌控自身思维操作的神秘面纱。

3.设计处理问题的主线

任何的问题,都会引来学生的两种回答:切中要领的回答和答非所问。例如在观察课中,切中要领的回答是通过个体的感官获得的,它们清楚地鉴别出某个物体、某一事件或某种情境的关键属性,并且这些物理属性可以通过视觉、听觉、味觉、嗅觉或触觉得到反复验证。而答非所问的回答并不是直接通过我们的感觉经验获得的,它们虽然以感官为基础,却被学生转换成了另一种思维操作。因此,教师在设计观察问题时,一定要设计好这两种回答的处理主线。

如在让学生观察显微镜涂片下的尿液管型时,

问:运用感官,你观察到什么?

可能出现的学生回答是:

A.它很漂亮 B.它似虫子 C.它似管状 D.它似蜡样状的管状体 E.它似结晶的透明体

其中,切中要领的回答是:C.它似管状;D.它似蜡样状的管状体;E.它似结晶的透明体。

答非所问的回答是:A.它很漂亮;B.它似虫子。

处理问题的主线:重新聚集答非所问的焦点。也就是把那些“答非所问”的回答聚集起来,使他们的思维回到初始的问题中去,调整了学生的关注点。如A.你看到了什么让你觉得管型很漂亮?B.请你再仔细观察,镜下的管型确实像虫子吗?

4.杜绝问题的无效性

当我们开始努力改变无效的提问行为,学习能让学生参与语言生产、改进思想表达的方式时,提问教学就变成了一场喜剧。

第一,必须抛弃无效提问,即封闭式提问。封闭式问题的格式一般是由“是不是”、“会不会”、“能不能”这样的句子构成。这种问题会被解释成“教师不能确定学生能回答这个问题”,也是让学生不必经过思考就可以回答的问题。同时,封闭式问题会打击学生回答问题的自信心,也失去教师考查学生是如何进行思考的最佳机会,阻碍了教师了解学生生成答案的过程。再者,当学生回答“会”或“能”时,教师必须提示学生要用更多的词汇来表述教师提问的主题。这样,问题就出现了――既然一个表述清楚的问题就能解答一切,为什么还要问两个问题?

第二,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有效教学的对话依赖于所提问题的精确度,措辞合理的问题将获得学生的优秀回答,也将生成教师预设的回答。同样,问题用词合理、简洁与含糊、繁复相比,能激发更多的有效教学对话。有效问题的主干通常以“什么”、“以什么方式”、“怎样”或“为什么”等作开头。如“运用感官,你观察到什么?”“观察滴虫的形态,说说它是以什么方式来适应环境的?”等。

三 有效提问的常用方法

提问的方法有很多,其选择取决于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

1.次序连环法

这是教学程序或教学内容、方法的需要。按照逻辑顺序,依次提出一系列问题,环环相扣,依次递进,这几个问题解决后,所涉及的理论内容就解决了。如“依据此病例你可做出的诊断是什么?其主要症状是什么?如何治疗?主要的检查有哪些?护理措施有哪些?”

2.铺垫引路法

在讲一个新程序或转入新课题前,提出一些准备知识的问题,以便引出新知识,减少新知识的讲解难度,指点方向,解决思维定向,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3.精心点睛法

对教学的重难点设计问题,主要是解决主要矛盾和关键点,问题的答案是讲授内容或课题的关键点、中心句。从一问一答中再次提出关键点、中心句,必要时加以补充说明,从而加深学生对难点的理解。

4.引导迁移法

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抓住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通过操作、作业练习等,温故知新,引导学生理解知识的本质,从已知迁移到未知的学习。如问题“比较鼻饲法和洗胃法的区别和联系”,通过已学过的鼻饲法知识迁移到洗胃法的知识。

5.想象发散法

不局限于所讲内容,而是根据教学中能力技能的培养,诱导学生想象,进行发散性思维,求得多向理解和多个答案。

6.破题综合法

根据题目、重点词设问,是一种常用的提问方法。题目是内容的眼睛,重点词是理解教材的内容及中心思想的窗口。教师抓住题目的题眼,抓住教学内容中的重点词语、概念定义,进行适当归纳,综合设计提问,必能引导学生深刻理解理论内容。

7.诱发逆问法

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产生求因思维心理,这时教师可以从果求因,倒过来逆问学生,以现象求实质,以结果推出原因,以个别寻求一般等。如让学生观看凸透镜成像的实验现象,思考其成像的原因,并进行讨论发言,最后教师再进行推导讲解。

四 结束语

为理解而提问,让学生开动脑筋的提问是有效的提问。这种提问策略是“一系列以过程为中心的课堂设计,它结合有效提问共同促成教学对话的实现,最终达到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对话时,发展和完善学生认知能力的目的”。如果说,教学过程是理解性教学的核心,那么,有效提问就是整个教学的生命线。为理解而教学不能只是教育改革的一个口号,它必须在我们的课堂中变成现实。只要精心地设计提问,就能有效地启发学生的思维。

参考文献

篇9

一、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

美国教学法专家斯特林G卡尔汉认为:“提问是老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提问这一教学手段可用于整个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在新课的导入、新知识的讲授、课堂练习、小结归纳等活动中都可用到提问。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精心设计提问,创设问题情境,以问题为中心组织教学非常重要。它是激发学生进行思考、独立探究、培养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是教师输送信息,并获得信息反馈的主要途径。所以说提问是教师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教学技能。科学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自身学科特点去精心设计问题,做到善提问,巧提问。这样,才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有部分教师由于没有抓准提问的契机,或者不懂提问的艺术,我们也看到不少存在着这样或那样问题的提问,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几种情况:

1.提问缺乏思考性

提问方式简单化,问题过于呆板、机械,如“是不是?”“对不对?”,这种提问方式本身容易误导学生不做思考,没有思维力度。久而久之,必然会导致部分学生养成滥竽充数,不愿思考的习惯。

2.提问缺乏层次性

有些问题过于浅显,因多数学生知道答案即便回答正确也不能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和自信心,故而该类提问难以激发学生学习思考的兴趣;而有些问题却过于复杂,学生无从下手,挫伤了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热情。

3.提问缺乏针对性

大多数教师只是盲目地将知识问题化,设问求答,指向不明,没有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完全违背了三维目标的要求,不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提问缺乏开放性

有些提问,答案单一,比如:光合作用需要光吗?类提问不能引发学生的多向思维,也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

5.提问缺乏整体性

现实教学中,有些教师过于关注自己的教,而忽视了学生的学。提问大多是教师与被提问学生间的一对一的“应答式”互动,教学过程中很少有“生生互动”的场景,某个问题被某个学生答对了就算全班学生已经懂了。殊不知,许多学生对该问题并没有仔细的思考和消化。有的教师,总是将提问面向个别优秀的学生。这样一来,大部分学生被冷落,导致成绩越来越差。这显然有悖于新课改中“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理念。

二、课堂提问的优化依据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两者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适当难度的内容,同时要具备趣味性、层次性、针对性、开放性、整体性、双向性,并进行及时地评价,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其困难发展到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课堂提问要根据思维“最近发展区”原理,选择一个“最佳时机”进行。课堂提问要注意难易程度,太难,会使大部分学生对问题不知所然,从而失去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太简单,学生不加思考答案马上出来,一点挑战性也没有,特别是一些成绩好的同学更会觉得枯燥无味。因此课堂提问要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掌握程度,合理地把握问题的难易程度,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三、课堂提问的优化策略

1.探究的问题要有趣味性

初中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容易接受新鲜事物。教师应该从研究学生的心理着眼,在维持提问原意的前提下,适当增加一些趣味性的东西,寻找问题与兴趣的结合点。通过提问,学生讨论,寓教于乐,激发兴趣,把学生从“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的轨道上来。

2.设计的问题要有层次性

由于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造成的差异,每位学生的认知水平各不相同。因此,设计的问题应能照顾各个层次的学生,巧设难度,把一个较复杂的问题,按照知识的层次拆成几个层次的小问题。这样,既能面向全体同学又能顾及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

3.提出的问题要有针对性

篇10

那么,在新课改中,教师应怎样把握好课堂提问的技巧呢?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一、要有目的的精心设计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课堂提问必须以教学目的为指南。教师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同时,要尽量了解学生的情况以及思维特点,根据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及课堂需要,设计明确的问题。

有效的课堂提问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学生会循着老师精心设计的提问主动积极的阅读语篇信息,理解语言现象,解决语言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体,会有强烈的成就感,从而增强学习英语的兴趣。

二、运用循循善诱的启发式提问

新教材知识容量较大,知识面比较广,知识点比较分散,因此,在具体教学活动中,课堂提问是思路诱导不可缺少的手段。而思路诱导离不开问题与质疑,老师应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出能逐步引导学生完成不同学习内容和达到不同学习目标的问题,课堂提问要采取循循善诱的方式精心设计一系列由浅入深、从易到难、以旧导新的问题,使学生通过问题解答逐步突破重点、难点,把握知识要领,掌握所学内容,使学生从解答问题中享受到获取新知识的乐趣。

有效的课堂提问会使学生目标明确且具体化,而目标明确又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和克服困难的内在动力,这也正是新课改所倡导的教学理念。

三、要多层次、多方位、多角度的提问

在教学中善于巧妙提问是我们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功。在课堂提问中,教师要根据英语学科自身的特点,围绕本节课的语言目标和教学内容,从不同的角度和方位,本着符合认识的客观规律,巧妙地利用教材,有意识地设计出有积极意义的问题。课堂提问不要只局限于从一个角度、采用一种表达形式来表达问题,在学生能够接受的前提下,要适当变换角度提问。除了教师问学生答模式外,也可尝试学生问学生答或学生问教师答的形式,除了单个回答,也可用小组讨论的形式回答,多方位、多角度的提问可以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同时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多提问与学生实际情况相关的问题,引起他们的兴趣,达到学生主动参与活动的目的,达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流。

有效的课堂提问有利于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和课堂交际活动的开展,师生会在真实的交际环境中提问,通过这一桥梁自然地实现信息传递交流,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

四、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做到因人施问

由于学生的英语基础参差不齐,因此,在设计问题时必须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对于不同水平的学生提出难易程度不同的问题,争取每个学生都能开口说英语。如果多提难度大的问题,就会出现“冷场”局面,多提Yes/No的问题或学生只就文中的句子就能回答的问题,则不利于语言输出和思维发展。一般来说,难度中等偏上的问题,应先让中等水平的学生来回答,然后再让好学生来补充,较容易、较直观的问题,则叫学习困难者来回答。这样既能调动各层次学生的积极性,又能使每个学生回答完问题后,内心有成就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一定要注意,切忌课堂提问偏爱优等生而失去针对性,不顾问题的难易程度,总叫优等生回答,这种做法不但激不起优等生积极的思维状态,而且使其他同学的思维处于消极状态,不利于调动大多数学生的积极性,失去了提问的意义。面向全体学生也是新课改所倡导的教学理念。

五、注意提问的反馈及其处理

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提问一定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准备,鼓励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其次,学生回答问题难免会出错,教师不可见错就纠,否则易打断学生思维的连贯性,也易挫伤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对于不全面或有错误的回答可采用课堂讨论或让其他学生补充、纠正,必要时教师一定要及时给予启发帮助。总之,教师一定要恰当地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及时反馈,课堂提问才起到作用。

六、对于回答问题的同学,要给予积极评价

篇11

当前,新课改已在全国各地深入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如火如荼教。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围绕高效课堂的课题进行了一系列深入研讨和实践。在实施高效课堂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课堂提问策略关系到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习兴趣、实现师生互动,也关系到三维教学目标达成度,更关系到教学效率的高低。实践告诉我们,课堂提问策略已经成为课改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语文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也是控制教学过程、进行课堂反馈和评价、构建高效课堂的一个重要手段。通过几年来初中语文教学实践和反思,我认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提问应该把握三个策略,会收到出奇制胜的教学效果。

1 “难题浅问”和“易题深问”

初中语文课堂提问必须符合中学生的识知水平和思维品质。如果所提问题难度过大,就会导致学生“冷场”,“卡壳”,达不到提问的目的。因此,对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要作降低难度的处理。如小说《故乡》一文在解决“小说描写的社会环境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这一问题时,通过引导学生对比,就会较容易地理解回忆中的“故乡”虽美但已消失,现实“故乡”令人痛苦,难以忍受,因此理想“故乡”使人充满希望和憧憬。我从浅显处提问:作者回忆中、现实中和理想中的“故乡”有何不同?”学生从而对这个问题作出比较全面、准确深刻的理解。这种难题浅问的方法,可以化难为易,四两拨千斤。这里说的“浅”,绝非“肤浅”,而是带有深意的浅语。这是教学提问是化难为易的技能。然而,也有一些问题,看似浅显,实际却很重要,常常为学生所忽视。这是教师就应“易题深问”,激发学生深入求知的愿望。如《孔乙己》文末有这么一句话:“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这句话看似平淡无奇,实际却蕴意深刻。教师可设计有深意的问题,引起学生注意:“为什么使用‘大约’,和‘的确’两个词语?两者是否矛盾?”学生通过思索会了解:“大约”表推测,因为无人关心孔乙己的遭遇,得不到确切的消息,只能估计;而从孔乙己最后一次来酒店的情形看,他被打折了腿,身无分文,衣不遮寒,食不果腹,只能是死路一条。这两个词语反映了孔乙己的悲惨遭遇和世态的炎凉、人心的冷漠。学生弄懂了这两个词语的准确含义,就能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吃透作者创作的本意。易题深问,能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习惯,全面准确地掌握知识。把握易题深问的艺术,教师必须深入钻研教材,善于挖掘应该深究的问题。

2 “直题曲问”和“曲题直问”

按照新课程标准编写的初中语文科教材,深入浅出,可读性很强,又加上课前提示,课后练习,基础训练的辅助,中学生自学就可以掌握很多问题。如果教师照本宣科、平铺直叙地提问,学生会感到索然无味。这就需按照“直题曲问”的原则,即力避所提的问题太直太露,以激起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求知的热情。比如分析《背影》一文的细节描写,如果直接提问:“《背影》一文描写父亲背影有什么作用?”这就难以激起学生的兴趣。如果用曲问法:“文章开头写父亲背影为什么只是三言两语?父亲过铁道买橘子的背影却写得细致入微?”这样提问,经过学生的思考和教师的点拨,学生便恍然大悟:开头突出背影,给人留下悬念,凸现背影非同寻常。父亲过铁道的背影是全文重中之中,重点体现父亲的爱心。这样,开门见山突出背影与中间详写背影前后呼应,使特写背影成为全文主脑,烘托作者感情。这种直题曲问的提问策略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便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效果。

然而,对于有些复杂偏难的问题,却需“曲题直问”:如《春》一文在揣摩作者描写春天美丽景色时,涉及排比,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且从微观描绘了不同的春景,学生直接理解较困难,不如改为直问:文中哪些段落具体描绘春天的景物?各段描写的景物是否相同?于是,学生通过对比和分析,很轻松地找到3-7自然段是具体描写春天的,并且发现这五个自然段的内容各不相同,分别对春草,春花,春风,春雨形象描写,构成的一幅春天的图画,第7段是一幅迎春图。此时,春天的美景美不胜收,作者热爱之情油然而生,这种“曲题直问”的策略能有效拉近师与生、问与答的距离,让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都能收获回答问题的成功喜悦,也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课堂变得自信、高效。

3 “化整为零”和“化零为整”

篇12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15-0018-01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的提问方式过于死板乏味,毫无新意可言,并且不注重问题的设计,导致整体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为了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知识,教师必须掌握提问技巧,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一、源于“实”

教师在课堂中的提问,不能凭空而来,而应该做到有的放矢。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尽可能联系学生的实际,多贴近生活,体现语文知识的应用。

例如,沈复的《童趣》虽然是文言文,但是内容生动有趣,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比较容易理解。作者以第一人称的角度叙述童年趣事,来凸显令人难忘的童真童趣。文章以儿童眼中的世界为主线,先总写童年时常有超乎尘世之外的乐趣,其中“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为下文作张本。然后分说三件趣事,观察极其细微,想象力也十分丰富,全文散发出独特的语言美、精巧的构思美以及可爱的人性美。教师在教学这篇文章时,就可以让学生结合亲身经历,回忆一下自己童年时发生过什么趣事。很多学生想到了捉知了、爬树、下河摸鱼等一去不复返的童年时光。由于问题与学生的生活紧密切合,因此不会发生无话可说的冷场现象。教师同样可以跟学生一起讨论自己童年时的趣事,像朋友一样走近学生,不但可以促进平等和谐的师生互动,而且调动了学生的好奇心,使课堂学习氛围更加轻松有趣。

语文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教师在设计提问时,要将书本知识转化为灵动的故事,使学生对要学习的内容充满求知欲。在这样的提问下,学生可以将自身所接触的生活与文本紧密地联系起来,从而激发他们想要表达的积极性,提升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加深对课本内容的理解与运用。

二、巧于“新”

好奇心是驱使学生思考的动力。初中生的好奇心还是比较强烈的,对很多事物都充满了兴趣,容易将目光聚集到具体的事物上,思维也非常广阔。教师要抛弃传统式提问,比如“你认为文章的主题思想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写?”,这样的提问只会让学生感到索然无味并且颇有压力。不妨转换个方式,由直接提问变成循循善诱,设计一些新颖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主动探索语文知识。

例如,在教学朱自清的《春》时,可以围绕“春”这个话题来提问学生:“你们可以想到有关春天的哪些成语?”这时,学生纷纷回答春光明媚、万紫千红、草长莺飞、鸟语花香等。然后让学生打开书本,看看作者是用了哪些语言来描述春天,并用笔勾画出自己喜爱的句子。学生通过阅读会发现,作者引用了“吹面不含杨柳风”“一年之计在于春”等诗句、俗语,生动地表现出春天的特点。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想一想,除了课本中引用的句子,还有哪些关于春的佳句呢?学生纷纷开动脑筋,把自己以前所学的,以及生活中经常听到的有关春天的句子都联系了起来,在课堂上讨论得不亦乐乎,并且在讨论过程中,他们切实体会到春天的美好,感受到作者对春天的那份深深的喜爱之情。

三、忠于“本”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