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9 09:21:15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科研工作情况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1、狠抓教学常规管理不放松。教导处坚持每周巡课与期中抽查、期末常规大检查制度。本学期,学校采用了多种巡课的方式加强巡课力度,对在巡课中发现的问题或老师们在教学中有推广价值的做法,都在全校教师会上进行介绍或通报。教导处还要求全体教师提前一周备课,认真上课、作业适量、精心辅导、全面考查,以规范老师的教学行为。期中教学常规抽查与期末教学常规普查后,教导处都能进行认真地分析、总结,并形成文字材料在全校老师会议上进行通报。本学期期终学校还对各年级推荐的优秀教师的教学常规进行评比,以发现典型与好的做法,加以推广。
2、大胆进行课堂创新和探索。结合学校开展的校本教研活动,我们在课堂教学上进行大胆的创新和探索。本学期,我校数学教师对综合研究性学习进行了有力地探索,拓宽了综合实践活动的教育渠道,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与科学探究能力,是一次十分大胆有效的教学尝试与创新,为我们的教学教改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开展了校内“让学引思”课堂教学模式研究,进行了四轮课堂教学展示和竞赛活动;开展了四次共同体活动,通过同课异构、讲座交流、名师引导等方式送交上门,加强交流;开展校际交流,近两年,我们与上海市、江苏省等地的学校进行学科教学研讨活动。
3、加强教科研活动,培养教师科研意识。教科研工作的重点,是提高教育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本学期学校教导处加强了教研组的教学研究,规范了教学管理。学校采用专家引领、骨干组队、团队攻关的课题研究管理策略。加强课题开题、过程、结题的管理,努力取得一批有价值、能代表我校教育科研发展水平的研究成果。其一,专家引领。一年中,学校先后派出了课题组成员参加了南京、苏州、镇江等地的教学研究活动,努力实现与专家对话、与理论接轨的基本要求。其二,骨干组队。学校年度申报的课题均由学校骨干教师领衔,实行教导处管理、课题组实施的双重管理,保证了课题研究的规范开展。其三,团队攻关。每个课题都要涉及了研究的诸多方面。为此,学校要求课题组结合各课题研究的实际,把每个课题进行细化,专门列出相关的子课题,建立起任务型的课题研究方式。本学期我校先后有三十多位老师的教育教学论文在省、市获奖,八位老师的文章发表在各类杂志上。
4、加大校本教研力度,提高教师科研水平。校根据学校教师队伍的现状、上级有关教师培训工作的要求,做好暑期充电,做强每周学习,建立健全了培训学习的必修制度、责任制度、考勤制度、保障制度,全面而深入地开展了师德师风提升专题、班主任素养提升专题、教育科研培训专题、新课程标准研修及集体备课专题、现代教育技术能力提升专题、教师暑期全员读书专题的培训。每周的业务学习有考勤,有专题,有记载,以建立健全学习型组织为目标,以解决日常教学难题为己任,广泛开展了新教育理论、课堂教学策略等的业务交流活动,提高了教师素养。通过各教研组组织的上课、听课、集体备课、专题研讨与学习等活动提高教师的教学研究水平。为跟上时展步伐,本学期学校提倡开展网络教研话题的征集与讨论活动,得到了部分教师的热心支持与参与。通过一系列校本教研与培训活动,全体教师形成了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创新的优良风气。
在具体的教科研工作中,我们强调全员沉下心来抓校本教研,我们重点做好以下几点:
1、常态化开展听课评课
重点抓校长室、教导处等班子成员参与教研。
(1)校长走进课堂
校长是学校的灵魂人物,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领军人物,是教学工作的权威。校长走进课堂是教研工作扎实有效关键。学校要求校长室人员下到一线进课堂:1、每天进行巡课,每个教室停留5-8分钟,主要是看师生的教学常规、精神面貌,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把握教师的思想动态,调控教学的管理力度。2、每周至少听两节常态课,切实掌握教师的教学水平,准确判断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交流指出。3、听课期间和平时巡视,注意查看学生的作业情况、课外阅读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效率,便于做出相应的教学要求调整和改进。
(2)校长参与评课
无论是随堂课,还是比武课,展示课,还是其他类型的公开教学,授课老师都有得到肯定性评价的心理需求,而校长的评价无疑是分量最重的评价。校长的评价不仅可以帮助教师树立教学自信,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形成积极的心理暗示,而且在专业上帮助教师进步,提高教学业务水平。每次听好常态课,都要求听课的校长、主任与授课教师进行交流和探讨,指出存在的问题,肯定好的方式方法。参加教研活动之后,要参与研讨活动,听教师的发言是否有实效,是否有利于教学的提升,同事提出自己的意见。
2、常态化抓好教学展示研讨
本学期,我们学校开展了“不忘从教初心、牢记育人使命”为主题的“让学引思”一人一课教学展示活动。活动的目的是让每一位教师重温自己入职的初衷,重温人民教师的光荣职责和神圣使命,重新找回当年的工作热情,认清新时代人民教师的角色转换的必要,找出自己与新时代不相适应的陈旧理念,找准适应新时代需要的目标方向,发现自己在理念、方法、能力与新时代要求的差距,发现自己与大丰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的短板,从思想、理念、方法、行动等方面发展自己、提高自己,从而全面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一、我市农业科技的状况
近年来,我市各级领导和市科技局、农业局等有关部门对农业科技工作比较重视,能较好地贯彻落实《农业科技推广法》,积极实施“科技兴农”战略,逐年加大投入,不断完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对农民和农技人员的教育培训,努力做好农业科技推广工作,扶持和发展了一批农业科技的龙头企业,研究推广了一批农业科技项目,取得了一批科技成果。农业科技项目的研究、推广和应用,已显示出巨大活力和种种特色,如花生“粤油7号”、甜玉米“惠甜2号”、专用型马铃薯、桔小实蝇控制技术等,大大增强了农民科技意识,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年,我市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5.45%,科技对农业经济的贡献率达46.5%。但仍然存在着高级农业科技专家缺乏、整体科研水平不高、科研经费紧张、科技项目投入少、农业龙头企业规模较小、企业技术开发组织不健全、科研人员较少、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
二、影响农业科技工作开展的主要问题和原因
(一)农业科技机构未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农业科技机构是开展农业科技工作的基础。但目前,部分领导特别是一些乡镇的领导存在重工业、轻农业的思想,对实施“科技兴农”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导致不重视农业科技机构的建设,经常抽调农科人员从事非农技服务工作现象比较突出。据统计,不少的乡镇农技推广机构的农技人员每年被安排参与和完成镇政府中心工作任务的时间多达100多天,相当部分被长期安排在综合治理、计划生育等非农技推广业务工作岗位。部分乡镇为“卸包袱”,把农技推广服务机构推向市场。据了解,我市现有的93个推广服务机构中实行自给自足的共有11个,占11.8%。这些农技推广机构终日忙于经营种子(苗)、化肥、农药、兽药等,通过办经济实体创收,解决职工生活待遇问题,导致经营性职能和公益性职能不分,农业科技机构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二)农业科技经费投入不足。近三年来,市直投入农业科技经费为492万元、惠城区28万元、惠阳区30万元、博罗县40万元、惠东县77万元、龙门县51万元,全市合计仅为718万元。由于投入不足,产生以下问题:一是农技人员基本待遇无法保障。据统计,乡镇农技人员有80%以上无法享受国家规定的向上浮动一级工资的政策待遇,近50%的乡镇农技人员的待遇低于同级公务员标准;二是技术人员得不到及时的培训和进修,适应不了现代化农业的需要;三是农技推广设施、设备简陋,农技推广机构面临困境。长期以来,农技人员只能采取“鉴定靠目测、推广凭经验、服务靠嘴巴”的原始推广方法和服务手段,难于科学地开展地力监测、作物养分分析、种子、肥料、农药质量检验等科技推广服务。
(三)思想观念滞后,未形成科学管理体制。目前,我市部分农技推广机构在内部管理方面仍未形成科学管理体制,思想观念上仍习惯过去的“计划+技术示范+行政干预”的模式,限制了农业科技的推广,也限制了农业产品走向市场。
(四)从事农技工作人员素质偏低。在过去的机构改革中,农技站多数是在原老单位基础上组建,推广机构人员膨胀、超编严重。*年,市、县、镇三级农技推广机构人数平均超编10.6%。机构超编,难以调进或吸收所需专业人才。非专业技术人员过多,农技人员素质普遍偏低,中高级技术人员少,技术骨干老化,推广队伍青黄不接现象比较严重。目前,全市科研机构总人数为740人,其中,高级职称的仅有12人、中级职称的43人、初级职称的95人,其他人员94人,退休人员225人。
三、加强农业科技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提出了建设现代化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重大任务。而科技推广是农业综合开发推动农业由传统型向现代高科技型转变,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基础性工作和必要手段。因此,针对我市农业科技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我们提出如下意见和建议:
(一)要更新思想观念,增强服务意识。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科学技术是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没有农业科学技术,就没有农业的稳定发展。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必须依靠农业科学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因此,各级政府要从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认识农业科技工作的重要性,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利用各种渠道对农民进行科普宣传,向农民提供农业科技信息;不断完善农业科技机构,落实岗位责任制,做好定编、定岗、定员工作,为农民应用农业科学技术提供良好的服务。
(二)要加大改革力度,建立起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农业科技体制。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及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是大势所趋,这是推动我国农业科技进步的动力。因此,各级农业推广机构要加大改革力度,逐步打破计划经济时期的用人制度和分配制度,建立严格考核、竞争上岗、按岗定酬、以绩付酬的新型制度;积极探索和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运行机制,要继续抓好我市城区和博罗两个农业现代化示范区的建设,扶持一批类似九华农贸有限公司的“公司+基地+农户”的农业龙头企业;要有重点选择一批类似甜玉米、花生“粤油7号”等技术成熟、实用、覆盖面广、转化力强,能取得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生态效益的科技成果进行推广,把农业服务领域由产中向产前、产后延伸,由单项向综合服务延伸。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要在履行好国家赋予的公益性职能的前提下,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和技术特长,不断拓宽服务领域,开展有偿服务,兴办经济实体,进一步增强科技机构活力和实力。
(三)要依靠市场,选准项目,开展农业科技研究。
我国加入WTO后,我市农产品仍存在污染、农药残留成分高、品种单一、品质不优、科技含量不高等问题,难于参与国际竞争,因此,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深入调查,了解国际市场的需求、动态,了解我市农业科技与生产脱节的情况,加快先进适用栽培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农产品包装、保鲜、储藏、深加工等技术的应用和推广,积极推广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生产技术,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增强我市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在农业科技研究上要注重面向市场,选准项目,着眼于解决农业发展中的共性和关键技术问题,并集中力量,组织攻关。
(四)要加强农业科技培训,努力提高科技队伍整体素质。
农技推广人员综合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到农业新技术成果推广转化质量。为适应当前市场经济和高效农业多样化发展的需求,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按照《农业科技推广法》第二十七条关于“农业推广行政部门和县以上农业推广机构,应当有计划地对农业科技推广人员进行技术培训、组织专业进修,使其不断更新知识,提高业务”的规定,制定培训计划,有目的、有重点地加强对农业科技人员的培训,提高农技推广队伍的整体素质;同时,要通过竞争上岗,改善队伍结构,造就一支高素质的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一支由学科带头人、农业技术推广人才、农业科技企业家、农业科技管理干部组成的农业科技队伍。
(五)要加大投入,支持农业科技事业发展。
需求是系统开发的基础,系统的开发过程都是以获取需求为目的的活动,即理解用户根本需求和目标。准确获取用户的需求是系统成功的开端。
通过需求描述,完成需求分析的最终目的,即建立系统的需求模型。
1.现状调研与分析
通过走访和调研高职院校科研处参加课题项目的教师和主管,了解到通常的课题的管理流程如下:省级课题主管单位(下发科研课题指导文件、选题目录等材料)校级课题管理人员及教师(校级课题管理人员组织教师进行选题并申请课题)校级学术委员会(对申请的课题进行审查,并提出意见)校级课题管理人员(根据学术委员会的意见对课题进行推荐)省级课题主管单位(组织专家对课题进行研究审查,决定其可行性,进行意见反馈,对可行的课题下达课题研究任务书,并批准立项)校级课题管理人员(提示反馈省级课题主管单位的意见)各课题负责人(①根据课题任务书要求进行开题和课题的研究,并审查课题参与人员上报的阶段成果。②根据研究成果及开题计划,提出结题申请、申请课题延期或撤消课题。③提交结题材料或课题延期、撤消申请。)校级课题管理人员(①对各课题的阶段成果进行监督、检查、指导②对课题负责人提出的各种申请进行审查并上报③结题时检查结题材料并上报)省级课题主管单位(①动态监管各学校各课题研究情况。②对上报的结题材料,组织专家进行评审,根据专家意见对结题申请进行批示,并下达结题证明。③对延期或撤消课题的申请进行审查,并进行批示,反馈意见)校级课题管理人员(提示传达课题主管的批示)各课题负责人(根据批示,进行一下步工作,如同意结题,表示此课题的研究周期结束,自动转移到结题成果汇总;如果同意延期则重复课题的研究过程;如果撤消,则此课题取消。)
2.系统功能总体目标需求
在开发设计本系统时要满足三个方面的要求。第一是要便于管理,这种管理包含两个方面,一是通过输入、输出、查询等功能的实现对各系部科研课题工作的进行管理、监督和服务支持。二是利用信息化的工作方式来减少科研主管部门繁重、复杂的手工科研管理;第二是系统要进行安全性设计。科研工作是高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心血的结晶,为此系统通过进行加密算法设计,以保证系统数据的安全性,以及系统在网络环境安全运行。第三要可扩展性,即系统开发完成后,不仅仅只能满足现阶段的科研工作需求,还能满足未来一段时间内,信息处理对工作量、系统的响应时间和处理能力的需求。
从系统功能角度分析,待开发的科研课题管理系统应达到以下几点:
(1)待开发科研课题管理系统既要有利于科研处的监督管理又要有利于协调各个部门系办的科研工作。
(2)科研课题管理工作涉及到对院校科研处管理员、校学术委员会专家、科研课题参与人员等人员和工作的管理,也涉及到科研成果奖励信息、科研课题项目信息的管理。
(3)对科研项目课题要及时进行申报、立项、研究、结题的各个环节的管理和监控,并督促教职工将各种科研成果信息及时录入到系统,以便于统计查询各个职工的科研工作情况、各部门的科研工作情况;查询统计全校的科研工作情况。
(4)教职工根据学校的科研计划,积极申报各级各类科研项目课题,课题申请人进行立项申请,每个部门负责审核,并把符合条件通过审核的课题,提交到校科研处审核。学校科研处组织学术委员会专家对已经申请的科研项目课题进行审批,对审批通过的项目课题进行立项。
(5)对已经完成的科研项目课题应组织相关的学术委员会专家进行成果鉴定,并及时收录到系统中,实现成果共享。各项成果可作为学校评定科研人员的工作情况依据之一。
3.系统功能性需求分析
根据目前的流程和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因此本课题管理系统功能应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信息管理、课题项目管理、科研成果管理、系统管理等。
3.1信息管理。由院校科研课题负责人,采用内容管理的形式,对需要进行通知和公告的信息进行及时,方便相关人员了解信息和情况。也可以修改、删除相关错误和过时的信息,并进行分类和整理。并根据管理者和使用者权限,设置功能和权限。
3.2课题项目管理。课题项目管理是科研课题管理的重点内容。课题项目从申请、审核、专家评审、立项、中期管理、结题等各环节完全借助本系统来管理,根据流程和用户决定对应的功能模块。课题有其生存周期和各个阶段。根据课题管理要求和通常流程,课题管理需要课题信息管理、课题申报管理、课题评审管理、课题研究管理、结题管理。
3.3科研成果管理。各个课题研究参与人员可以进行个人科研成果信息的录入、修改和删除,以及成果的统计,部门科研负责人可以对各个成员的成果信息进行审核,查询和汇总。对于审核通过的成果不能修改和删除。院校、部门科研负责人可以审核全校或本部门所有人员的成果信息,并可以进行汇总统计。
3.4系统管理。进行系统信息、系统参数、系统初始化等信息录入和设置。由于使用本系统的人员比较多,所以应该根据各自的人员和角色,决定各自的功能和模块。如用户管理、权限管理、系统信息设置、系统信息初始化、数据库管理等。
4.系统非功能性需求
非功能需求源于用户的限制,包括预算上的约束、机构政策、与其他软硬件系统间的互操作性,还包括安全规章、隐私权保护的立法等外部因素。如,性能要求、可靠性要求、安全性要求等,具有以下:
基金项目:本文受2011年国家发改委信息安全专项项目 铁路控制信息网络综合视频监控系统产业化 资金支持
【引言】就目前的经济建设过程中,科研工作所承担的工作内容是非常重要的,不仅能够推动行业的快速发展,同时是科技兴国中的重要工作内容。要实现良好的科研工作,提升科研工作的工作效率,就需要运用良好的科研项目管理工作,就实际管理工作情况,分析在科研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解决问题的对策,这不仅能够促进科研项目的顺利进行,同时能够保障科研工作能够处于良好的发展过程中,推动相关行业的良好发展。
一、浅谈科研项目管理的必要性
对于当前的科研项目工作而言,实现良好的科研项目管理是非常必要的,这不仅能够促进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能够实现高效率的科研工作进行,通过对于工作人员的综合管理,进而达到对于科研工作中所涉及的科研工作程序,规范科研项目工作行为,实现合理化的工作形式管理。就当前世界各国的发展情况分析,依靠科学技术的发展,才能够实现良好 稳定的发展趋势,以科技的发展带动国家的发展是最有效的方式。而如何能够提升科学技术,就需要依靠科研项目的顺利进行,这也是目前国家经济建设中的重点工作,通过对科研项目的规范,实现科学的管理方式,是能够实现良好科研工作的基础,也是当前对于科研工作必要保障的工作内容。实现良好的科研项目管理,不仅可以保障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也是社会经济建设的必要,同时也是国家发展的基础环节。
二、结合当前.基层科研项目管理中存在问题介绍
就目前的科研工作而言,不仅需要了解科研项目管理的必要性,同时需要对于当前在基层的科研项目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有整体的了解,这些也是制约科研工作发展的因素,能够结合当前科研项目管理的实际情况,清楚管理中的问题,才能够实现科研项目管理的进一步发展。
2.1 当前的科研项目管理工作缺少具体的工作规范制度,缺少实际工作的具体标准。由于目前科研工作中,缺少必要的制度约束工作人员的行为,致使在实际科研工作中,工作效率比较低,工作质量也难以保证,而科研项目的管理中,由于缺少监管力度,就造成了科杨项目工作难以保障顺利进行。对于科研项目的确立过程之中,对于科研工作的具体职责,没有明确的确定,即使科研项目管理中有明确的责任事故,也无法明确事故出现的原因,在以后的科研工作中有所防范。对于在科研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由于缺少具体的经验记录,不能够实现对于科研工作的良好管理。
2.2 项目评审及验收操作不规范
(1)对于科研项目的确立工作,是需要通过国家项目确立工作组的评审工作之后,才能够实现科研项目的进行工作的,就当前这以一环节的工作程序而言,还没有形成科学的评审体系,人为因素在评审过程中占有比较大的比例,很多评审工作人员,甚至对于科研项目并不了解,这样的评审体系,不利于科研项目的顺利进行。
(2)对于科研工作的验收工作,也是通过验收人员小组进行的,这种小组通常是随着组建的,没有合理的组建方式,也缺少对于人员的专业能力评定,对于科研项目只是停留在表面查看,并不能够真正了解科研工作内容,不能够认识到科研工作的存在问题,验收工作通常只是过场,没有实际意义。
2.3 预算编制缺乏合理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经费预算规定的支出条款与完成项目的实际支出内容无法完全相符,另一方面表现在科研项目在编制预算时,不能很好的利用财务信息,与财务部门结合不够,主要凭经验估计,绩效预算意识薄弱,导致基层科研项目预算编制缺乏合理性,预算支出结构不合理,小支出、大预算的现象时有发生。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一些科研人员的法律意识和预算执行意识淡薄,随意调整预算支出结构或不能严格执行预算,导致预算与决算的差异。同时,预算约束力不足的另外一个原因是财务部门的监督不到位。财务部门只是依照相关财务制度而不是预算批复书管理科研经费,监督和控制经费预算也就存在一定的难度。
三、加强基层科研项目管理的方法介绍
3.1 提高对基层科研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科研单位要提高对科研项目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也是加强基层科研项目管理的前提。科研人员要充分发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为繁荣和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服务的作用,强化科研项目管理工作以及管理水平的提高关系到研究成果在两个文明建设中能否发挥重大作用和科技事业的健康发展。
3.2 完善项目实施管理制度体系,完善科研项目的管理制度体系包括立项管理制度、评审管理制度、监理制度以及内科制度等,明确各管理主体的权责及管理程序是确保科研眼目按计划实施及科研事业健康发展的制度保障。
(1)巩固和深化科研课题制
2002年初,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科技部等四部委《关于国家科研计划实施课题制管理的规定》,我国科研计划和科研项目全面实施课题制管理,并与当年5月颁布了《国家科研计划课题招标投标管理暂行办法》和《国家科研计划课题评估评审暂行办法》,对科研课题招投标活动和课题评审评估做出了具体规定。科研项目实施课题制管理,有效的提高国家科研课题管理的科学性,优化了科技资源配置,提高科技经费的使用效益,促进公平竞争,保障国家科技课题招投标活动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了科学事业发展。鉴于目前我国科研项目存在的立项审批问题,要进一步在科研单位中巩固和深化科研课题制,以完善科研课题管理制度体系,确保科学事业的健康发展。
(2)落实和强化科研项目的内控制度
内控制度是科研项目管理的最基本的制度。制度中明确规定了相关单位的管理权限及管理职能、立项的程序及原则、经费管理计划、专利申请、项目实施、项目检查及项目变更及解除等,科研单位要积极落实内控制度,强化内控制度对科研单位活动的规范性及约束力。
(3)改进科研项目审批管理制度
科技主管部门要进一步完善科研项目的审批管理制度,要成立专业化的项目验收小组,选择专长相符、学术地位高、知识面广、思维敏捷、评判公正的科学家,对项目的完成情况作出全方位的评估,及时发展针对性问题。另外,科技项目行政管理人员要扎根科研一线,多参加全国性乃至国际性的学术会议,与优秀科学家多交流,掌握学科前沿研究方向和最新进展情况。
结束语:结合当前的国家经济建设情况而言,科研工作所承担的工作内容对于各个行业的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不仅能够推动行业的快速发展,同时是科技兴国中的重要工作内容。要实现良好的科研工作,提升科研工作的工作效率,就需要运用良好的科研项目管理工作,就实际管理工作情况,分析在科研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解决问题的对策,这不仅能够促进科研项目的顺利进行,同时能够保障科研工作能够处于良好的发展过程中,推动相关行业的良好发展。只有针对于目前在科研项目中的管理问题有正确的认识,才能够应用合理的问题对策方式,推动科研项目管理工作科学化的发展趋势,从而带动科研工作效率的进一步提升,带动国际经济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教学工作。在20XX年度,我处室四位同志均担任了不同班次的教学任务,先后担任的课程和专题计十三个,完成总课时718课时,教学水平不断提高,教学方法不断创新,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特别是李卓峰同志第一年到市委党校主体班课堂上课,教学效果就受到了主体班学员的普遍好评。
2.科研工作。我处室四位同志均能以教学为中心,以实践为基础从事调研和科研活动,20XX年度共计十四篇,其中省级刊物发表十二篇,同时完成08年度省委党校重点调研课题一项,参与市政府立法课题一项,王晓岭和李卓峰同志均积极参加了市委宣传部“科学发展观在徐州的实践”编写组,较好地完成了党校交给的各项科研任务。
3.学习上。我们处室一直重视法学基本理论的学习和知识更新,XX年度,吴曼曼同志完成了苏州大学在职研究生的学习,李卓峰同志参加了省委党校的师资班学习,同时我们还利用返校时间积极参加各种教学活动,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努力适应党校教学和科研工作的要求。
4.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目前,法政教研室基本形成了对本专业教学一专多能的教学格局,基本做到出现教学课程冲突时,能调课的调课,不能调课的由其它同志互代的局面,较好的解决了教学中的矛盾和问题,起到了较好的工作效果。
5.积极完成学校交给的其它工作,创建和谐党校。20XX年我校进行了较大范围的主题班教学改革,我处室全体同志积极支持,并为主题班教学改革和社会调研做了大量的工作,受到了学校的认可,王晓岭同志在省委党校20XX年度高级职称评审中获得副教授任职资格。
二、本人工作情况
[中图分类号] R19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7)08-251-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management of disinfection and supply room the best method. Methods In the management of disinfection and supply room,the group management mode was used, that was,quality management team,equipment management team,business learning management team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management team 4 team management were established to manage them. Results The effect of group management model was more ideal on incidence rate of aseptic package,the satisfaction of other departments to the work of the sterilization and supply room,the experience of nurses in the management mode and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ability of the department in 4 aspects,compared with non group management mode. Conclusion The group management model in disinfection and supply room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management efficiency and quality.
[Key words] Sterilization and supply room;Group management;Nurse;Quality control management
自1988年我卫生部第一次颁发《医院消毒供应室验收标准》以来,各卫生部门和医疗结构均十分重视院内消毒供应室的建设和发展,工作人员对感染控制的理念也在不断提高[1-3]。为了进一步提高消毒供应室的管理质量,我院对全体护士采取分组式的管理模式,效果较为显著。分组式管理模式与以往的管理模式有本质的不同,如消毒供应室以往的管理模式以护士长一人管理为主,随着护理工作复杂性的提高,护士长的管理工作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而分组式管理模式与之不同,首先根据消毒供应室主要的工作情况和管理需求,分为质控管理小组和设备管理小组多个小组,再选择适宜的护士担任组长进行管理,以此分担护士的管理压力,同时提高管理质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6年2月~2017年2月,以我院消毒供应中心的参与参组管理模式的15名护士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平均年龄(33.6±5.6)岁。其中本科学历护士12人,专科学历护士1人,中专学历护士2人。副主任护师主管护师4人,主管护师7人,护师4人。
1.2 分组管理方法
1.2.1 质控管理小组 质控管理小组有1名组长和2名组员组成。在人员的选择上,以工作细心和年长的护士为主要人员。组员的主要工作是对护士工作进行适当的监督。因为消毒供应室具体可分为器械物品回收、分类浸泡清洗、无菌物品的发放和存贮等等。虽然以上工作都有专人负责,但由于工作内容较为复杂,需要护士长时间集中精力完成,若护士出现精神不集中等情况,很可能出现错误。因此质控管理小组组员每日对护士的完成情况进行抽查。在抽查管理过程中,为了保证监督管理效果,首先明确指控小组成员与护士是平等的协作关系,即质控管理小组的组员是为了提高护士工作质量,而开展有效的监督管理工作。另外在抽查时,要求检查工作不能流于形式,发现问题要即时告知相关责任人,共同对问题加以解决。组长的工作与组员有所不同,其工作任务如下:(1)制定质控管理的规章制度;(2)以星期为单位,组织全体护士召开质控管理总结会。会议内容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方面是根据质控管理组员在监督管理工作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另一方面是征集护士对指控管理方面的意见,其中即包括具体的管理方法,也包括指控管理小组组员在工作时出现的不足,以提高质控管理小组的管理质量;(3)以星期为单位,到手术室和主要的临床科室进行走访,了解其他科室对本科室工作的满意程度[4-7]。
1.2.2 设备管理小组 消毒供应室内有大量的设备。随着设备运转时间的增加,故障率逐年递增。因此成立专门的设备管理小组,小组由1名成员组成。主要工作为:(1)以星期为单位,定时检查各种设备的运转情况,和即时排查安全隐患[8];(2)整理各种设备的院内器械科维修人员和院外厂家的联系方式,遇到问题时,第一时间与相关人员沟通;(3)与护士长和科室主任共同探讨现有设备的剔旧和新设备的引进计划。
1.2.3 业务学习管理小组 消毒供应室的日常工作虽然以重复性的体力劳动为主,但其工作效率和质量将会对全院工作产生巨大影响,因此为了更好的提高科室护士的工作能力,成立业务学习小组。小组由1名成员组成。在人员的选择上,选拨业务能力最好的护士担任。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以月为单位,在科室内选择各类操作优秀的护士单位培训教师的角色,向全体护士介绍工作经验和方法,并采取演示法,进行具体的教学指导[9-10];(2)与指控管理小组组长联系和沟通,根据指控管理小组在管理工作中发现的问题,由针对性的开展专项教育[11-12];(3)负责科室护士外出培训的相关工作。培训工作可分为主动式和被动式培训2种。主动式培训就是业务学习管理小组定时征集护士护理工作方面的培训需求,然后积极的与院内外相关单位进行联系和沟通,为护士的培训学习搭建桥梁。被动式培训工作就是广泛收集院内外的培训信息,在科室内,根据护士的表现和能力,选择适宜人员参与培训。
1.2.4 科研管理小组 在护士群体中,科研工作可以说一个薄弱环节。这主要是由于护士的学历较低造成的。如与医生比较,护士的学历主要为本科和专科为主,而医生以研究生为主。二者不仅仅在学习时间和知识量有所差别,更主要的是医生在研究生学习阶段,导师会对其科研能力进行培养,因此当医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科研基础。而在护士在专科或本科阶段的教学过程中,该项能力的培养几乎为空白。科研能力对护士临床工作具有指导的意义和价值,因为需要采取成立科研管理小组,对护士的科研能力进行培训。在科研小组成员的组成上,由4名副主任护师组长,按着每名组长负责2~3名护士的比例,分别成了4个科研小组。各小组共同探讨科研工作的计划[13-14]。当计划制定完成后,组长定时检查组员科研工作的完成情况,遇到问题即时加以纠正。
1.3 观察标准
实施分组管理前后,分别从无菌器械包的缺陷发生率,其他科室对消毒供应室工作的满意度、护士对管理模式的体会和护士科研能力四方面进行评价。在无菌器械包缺陷方面,主要包括包缺物品、包装装掉帖、外包装松散和湿包等;在其他科室对消毒供应室的工作满意度方面,选择手术室等科室37名护士作为调查对象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分为非常满意、较满意和不满意3种,总满意率为前两者之和[15];在对管理模式的体会方面,结果分为好、较好和一般3种,总满意率为前两者之和[11];在科研能力方面,分为具有科研工作思路和开展科研工作情况两个方面,每项均包括良好、中和差3个等级,良好率为前2项之和[16]。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使用SPSS20.0对数据进行分析统计,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1 分组管理前后无菌器械包的缺陷发生率比较结果
在采取分组管理模式前后,消毒供应室无菌器械包的缺陷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其他科室对消毒供应室工作的满意度调查结果
在采取分M管理模式前后,其他科室对消毒供应室工作的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 护士对管理模式的体会调查结果
在采取分组管理模式前后,护士对管理模式的体会调查结果在满意率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4 护士科研能力调查结果
在采取分组管理模式前后,护士在具有科研工作思路和开展科研工作情况两方面的良好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以往消毒供应室采取的管理方法以护士长管理为主,近年来,由于消毒供应室的工作内容日益复杂,工作质量要求逐渐提高,使这种管理方法的瓶颈凸显。采取分组式管理模式,有效解决了以上问题。如根据消毒供应室具体的工作需求,分为质控管理小组、设备管理小组、业务学习管理小组和科研管理小组4个小组。每组分工明确,提高了工作和管理效率[17]。
在分组式管理模式实际的应用效果方面,如以本次管理实践为例,分别从无菌器械包的缺陷发生率,其他科室对消毒供应室工作的满意度、护士对管理模式的体会和护士科研能力4方面进行比较,采取分组式管理后,均取得了更为理想的效果。如在无菌器械包的缺陷发生率方面,在未开展分组式管理模式前,缺陷发生率为1.13%。开展分组式管理模式后,缺陷率降低为0.07%,进一步为其他科室治疗和护理工作的开展,创造了良好保障;在其他科室对消毒供应室工作的满意度调查结果方面,开展分组式管理模式前后,满意度分别为72.97%和97.30%,有效树立了消毒供应室良好的服务形象。另外护士普遍反应对分组式管理模式为护士提供了较为良好的管理和工作环境,科研能力也得到有效提高。可见在消毒供应室开展分组式管理模式是非常有必要的,值得其他医院借鉴和推广。
[参考文献]
[1] 李香娥.加强消毒供应室细节管理减少护理缺陷的发生[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1):1446.
[2] 惠玲.细节管理模式在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5,13(4):111,113.
[3] 陈碧红.质量管理与控制指标在消毒供应室管理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药科学,2015,5(12):214-216.
[4] 马丽明.消毒供应室医护人员对职业危害认知及防护对策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3,3(18):169-170.
[5] 冉秀云.基层医院消毒供应室的职业危害与防护[J].吉林医学,2013,34(11):2164-2165.
[6] 徐艳梅.基层医院供应室人员个性化培训的实践与体会[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4):835.
[7] 陈红.加强消毒供应室质量管理控制医院感染[J].全科护理,2011,9(2):537-538.
[8] 素珍.消毒供应室质量管理对手术室器械清洗包装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3,1(6):113-114.
[9] 李秋玲.试析消毒供应室潜在的风险与对策[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36):120-121.
[10] 石晓萍.细节管理融入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的效果观察[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18):105-106.
[11] 陈柳琴.细节护理在医院消毒供应室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11,(36):130-131.
[12] 沈秀珍.细节管理在消毒供应室工作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0,1(19):100-101.
[13] 曾月莲.县级医院供应室开展科研的现状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23):33-34.
[14] 杨红叶.护理科研管理流程化的现状分析与对策[J].内科,2008,3(1):121-123.
[15] 王香莲.医院消毒供应室的管理问题探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16):182-183.
新《纲要》要求教师从“教书匠型”转变为“专家型”。倡导教师要善于转换角色,在活动中要以“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的角色与幼儿互动、交往,在工作中教师还必须成为“学习者、研究者”,在研究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以往我们教师对科研工作认识不足,一提到研究,就有如下片面的认识:①把研究视为专家、学者专利,认为与我们第一线教师无关。②认为研究要遵循严格程序,是科研机构所为。③搞教育科研无非是发表几篇论文,为了评定职称。因此教师对“研究”望而生畏,不了解教育研究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在贯彻实施新《纲要》过程中,幼儿教师要明确开展教育研究的根本目的在于改善自身的实践行为,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儿童的学习和发展,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所以每位教师都应该是教育研究的实践者,都可以成为研究者。为此,教师在工作中要加强学习,更新观念,解放思想,立足实际,勇于探究,积极反思,把科研工作看作是一种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来对待。园领导作为科研工作的组织者、引导者、管理者,要为教师搭建平台,创造学习的机会,采用多渠道多形式让教师参加科研研讨,开拓他们的视野。通过学习,帮助教师树立科研意识,让教师能积极、主动地投身于教育改革的洪流中,鼓励教师把搞好科研工作看作是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确保科研工作经常化、制度化,做到以科研促教研,以教研促教改,这是当前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
一、立足实际定课题,提高研究的有效性
课题就是问题,就是教育教学实践中需要去认识、去解决的问题。选题既是科研的起点,又是科研成败的关键。整个科研过程就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课题的选择应考虑以下两方面:其一,课题要有实践意义。即所研究的课题应使问题得以解决,有利于促进幼儿教育改革发展和幼教质量的提高,如发现本园教师角色游戏开展较弱这一问题,为提高角色游戏开展的时效性,我们可以确定“在角色游戏中提高教师指导策略的研究”的课题。其二,课题要立足于本园的实际,课题与课改相结合,如“探索园本教研的有效性研究”。即从自己幼儿园所面临的问题入手结合课改进行研究。但是实际工作中,大部分的幼儿园教师所研究的课题未必是从本园实际出发,园领导大多是根据上级行政或教研部门下达的课题,让教师进行对号入座;有的园选择课题是紧跟潮流,赶时髦;有的园选择课题是围着立项转,这些状况亟待改变。园领导应树立“课题必须从教育教学实践中来”的观点,立足本园实际,结合课改组织教师对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开展研究,通过研究,解决实际的问题,这样的课题研究才有意义,才能促进课改的进程。如:调查发现本园小班幼儿在社会交往能力方面较差,从而确定“小班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的课题。
二、重视指导与管理 ,做好总结与推广
重视课题过程的指导与管理工作,是科研取得成效的重要保障。园领导必须重视每一阶段的指导与管理,做好总结与推广工作是让课题成果得推广、运用与提升的保障,更让教师的研究积极性得到保护,让广大教师感受到成功的快乐。
首先,要指导教师撰写开题报告。开题报告是课题研究的蓝图,是整个课题研究的基本框架与依据。它的制定避免了研究的随意性与盲目性。因此,在撰写开题报告前园领导应成立中心课题组,要形成以园长为总管,以分管园长为主管,以课题组组长为带头实施,教师具体参与的管理模式。
其次,应重视中期过程的指导。中期过程重在抓课题的落实,引导教师依据科研计划稳步开展。在实施过程应做好如下的管理与指导:①不能随意更改措施,不能降低目标要求,探讨可行的方案以期保证方案的落实。②要有时间的保证和资金上的支持,并定期了解实施过程可能遇到的一些困难,针对问题给予指导。③指导教师及时收集信息,积累资料,建立科研活动资料档案,力求做到资料积累过程的规范化。④重视课题阶段成果的汇报交流,定期开展科研观摩研讨活动,并展示研究过程中收集的资料。如:开题报告、实施方案、优秀活动设计、活动照片、测试数据、案例小结等,通过交流学习,大家取长补短,促进科研工作稳步发展。
三、结题阶段注重验收、评价
结题阶段是科研工作进入,也是科研成果的收获时节。此时,园领导应组织课题组成员在充分收集材料的基础上进行汇总、统计,写出课题研究报告,进行成果评价。验收评价时应注意克服教师为交稿而仓促撰稿的错误做法,并请专家、主管领导等开论证会,让大家质疑、讨论或答辩,收集意见后再进一步进行修改,写出正式的论文,以便推广交流。搞好结题验收、评价工作,有利于教师认识自身的生命价值与创造价值,让教师在劳动付出的过程中体验收获,体验创新的欢乐,使教师保持积极、主动并以满腔热情投身到教育改革的浪潮中进行不断的反思、探索与研究。
四、建立激励机制,激发研究积极性
幼儿园科研工作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需要教师坚持不懈的探索研究,才能使幼儿园科研工作经常化、制度化。因此,园领导应高度重视教师的科研工作,及时肯定教师的劳动价值,建立多种激励机制,激发教师参与科研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具体做法如下:
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加强学习和研究,深化教学改革,不断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育行为,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进一步提高我校的教学质量,紧跟时代步伐,提升办校质量。使我校的教育真正成为适合学生发展需要的土壤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动力。
二、工作目标:
1、强化科研培训,打造一支业务精良的教育工作队伍。
今年县规划办将对科研骨干教师进行后续培训;对广大教师进行通识性科研培训。我们会以此为契机,始努力提高教育科研水平。同时,也要做好校级的校本培训,力争使教师人人懂科研,人人能科研,科研有课题,科研见成效。
2、优化科研管理,促进科研工作的常规划、科学化、规范化。
以教研组为单位,认真进行课题研究指导工作,促进各教研组工作日常化、工作程序规范化、研究方法科学化。做好科研档案的管理,做到有记录,有记实,有过程性材料。
3、深化科研工作与教育教学实践的结合,加强课题实验课及教育科研成果的交流推广。
对已经结题的研究成果和教师的个人经验,进行交流推广应用,以学校工作博客和校本研修论坛为载体,拓宽交流渠道,提升推广层次,加大应用力度。
三、工作措施
1、教师业务学习每双周一次,具体时间、内容根据工作情况安排。
2、做好“十一五”第三期教育科研骨干教师的培训推荐工作,做好到期科研骨干教师继任的组织协调工作。
3、积极准备,迎接规划办领导深入学校,对全体教师进行的教育科研通识性培训,做好时间,场地等具体安排工作。
4、积极组织教师研讨论证,争取立项一项市规划课题。
5、推广科研实验课交流活动。以教研组为单位,每个教研组选派出一名教师做课题实验课公开课。并在其中产生去县赛课选手,认真做好选课,备课,导课,上课的指导工作。
6、征集所有参加课题研究人员的教育科研实验反思。
7、加强国家、省、市、县科研成果的征集工作,并择优在学校校本研修论坛上发表。
8、组建新一轮课题申请立项领导工作组,选拨新一轮课题组成员。
四、具体工作安排
三月份:
1、参加规划办工作例会
2、制定工作计划
3、配合规划办对“十一五”科研骨干的考核、认定
4、组织科研实验课初选,选定选手,准备实验课
四月份:
1、校内实验课赛课初选
2、征集中国教育学会论文
五月份:
1、参加全县实验课大赛
2、论文征集
3、“十一五”第三期科研骨干教师培训及继任科研骨干培训筹备工作
4、成立新一轮课题申请立项领导工作小组,选拔新一轮课题组成员
六月份:
1、第三期科研骨干教师培训及继任科研骨干教师培训
2、课题申请立项
七月份:
总结工作
九月份:
1、参加规划办工作例会
2、配合规划办做好第三期科研骨干教师考核认定,继任科研骨干教师认定
3、征集各级各类成果
4、征集教育科研反思
十月份:
1、准备参加科研经验及成果交流会
2、制订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准备课题开题报告
十一月份:
由艺术学院领导班子分工负责,学院办公室、教学管理中心、科研管理中心协助,按照科学发展观整改落实阶段的要求,进一步完善了保障措施和机制,已经完成学院发展规划的修订工作,启动学院发展规划修订计划并执行,为艺术学院长远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结合艺术学院建院五年来的办学经验和社会对人才培养需求的变化,修订与完善了教学计划
由李志强、刘文忠负责,教学管理中心、教学秘书协助。
根据社会对人才培养需求的变化,对我院五个专业方向的140门专业课程进行修整和完善,其中对新调整的
39
门课程,进行了全面修订。并按照新修订的教学计划已经全面执行。通过修订于完善教学计划,使我院对五个专业方向的课程设置定位科学,专业特色突出,课程结构更加合理,基本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和专业定位。
三、
建立艺术学院实践教学体系,使实践教学真正成为艺术教育的主体,结合多层次的教学和科研活动,带动了教学建设与改革的深化与完善。
这项工作主要由刘文忠、刘欣及教学管理中心、科研管理中心负责。现在已经按照实践教学体系进行全面实施。通过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使艺术学院以开放的思维和全面的视角组织各项活动,及时利用社会、周边发生的重大事件作为母题,对学生进行综合扩展实践锻炼。把产学研真正成为一体,更好地与社会需求相结合。
四、加大了教师队伍的建设
这项工作主要由艺术学院全体领导班子及学院办公室、教学管理中心、科研管理中心各部门负责
。通过各专业教研室根据学科建设和青年教师培养方案,依据教师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并督促和检查本教研室教师的学习情况,以及把知识储备工程作为支撑,组织青年教师进行讲课比赛和精品课程讲课比赛,等一系列工作,使教师队伍更加趋于合理,并能够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形成一个梯队式的合理的教师队伍结构。
五、结合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培养
主要由刘建强、李志强、刘文忠、马凤林及教学管理中心、科研管理中心负责。通过狠抓青年教师队伍建设,
认真做好青年教师思想品德的建设,及艺术修养的提高,使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普遍得到了提高。
六、加大科研管理制度和激励制度
主要由李志强、刘欣及科研管理中心负责,现已建立科研工作指标科学量化,按照量化标准进行奖励。
七、继续完善制度建设与管理流程,规范好各种制度,达到科学有序发展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为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健全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制度,实现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安徽省高校进行了首次岗位聘用。而对于在聘用后,如何进行考核,是保证此项工作持续开展下去的关键。2010年,巢湖学院顺利完成了首次岗位聘用,对于如何做好岗位聘用后的考核工作,对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保证利责统一,促进以后工作的开展,尤为重要。
1 聘用前教师考核情况
1.1 考核的种类与目的
学校在对教师考核方面种类较多,但其中主要的有两大类:一类是在每一自然年年底进行的岗位职责考核,目的是通过考核确定年终津贴的发放;另一类是在次年年初进行的对上一年度的考核,目的是通过考核确定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等等次。
1.2 考核的内容
在以上两类考核中,每种考核的内容不尽相同。在第一类考核中,主要是从教学工作情况、科研工作情况等来安排考核。在教学工作情况方面,根据教师主讲的课程、布置的作业、毕业论文、周学时数等进行教学工作量的核算,以确定是否达到学校规定的基本教学工作量。在科研工作情况方面,根据论文、著作、成果、参展、项目或获奖等进行全年科研工作总量的核算。在第二类考核中,在规定的时间,由教师本人从德、能、勤、绩等方面进行述职,然后由教师所在的系部进行评定并确定等次,最后由学校签署考核意见。
1.3 考核结果的运用
考核的关键还是在结果的使用上,对于第一类考核结果,只要是达到了学校规定的工作量,就可全额领取年终津贴。对于第二类考核结果,只要等次在合格以上,薪级工资就可上调一级。
从整个考核情况来看,考核方法较为简单,并且有些部门流于形式,不能公正严肃地对待考核工作,使得考核工作没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特别是在激发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上作用不够明显。
2 岗位聘用实施情况
巢湖学院在2010年首次进行了岗位聘用,学校在广泛听取教师的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制定出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方案。在此方案中,严格规定各类岗位每一等级所应具备的条件。这些条件包括必备条件、直聘条件和竞聘条件,同时根据任职年限的不同,对所应具备的条件要求也有所不同,任职年限长的,条件有所降低。对于规定的各类条件,既有定量指标,也有定性指标;既有教学要求,也有科研规定;既有个人成绩,也有为团体作出的贡献。
在实施过程中,首先由个人向所在单位申报,然后由评审委员会审议各单位推荐的申报人材料,对审议和评审工作中所出现的问题提出处理意见,评审各类各级岗位拟聘人选,之后向省有关部门上报评审结果。
3 原考核办法存在的问题
3.1 对考核的意义认识不足
考核是对全体教职工工作的考察,以便发现成绩,找出问题。然而,在实际的考核过程中,由于对考核的意义没有充分的认识,没有能够认真细致地做好此项工作,使得考核常常是流于形式,让本该严肃的事情变得不严肃。
3.2 主观随意性大
从原有的考核办法制定,到具体考核的实施情况来看,由于学校对考核缺乏统一明确详细的量化指标,使得各部门各单位在考核过程中标准不一,主观随意性大,从而使得考核的结果不能真正反映实际情况。
3.3 结果运用不充分
根据这些年学校对考核结果的运用情况来看,学校其实并没有很好地运用考核结果,没有正确地把结果运用的实际工作中去。例如,在年度考核中,尽管分出优秀、合格等等次,但这些等次在实际工作中并没有体现出多少差别,结果出现只要合格就行的局面,使得考核这项工作没有真正发挥出其原有的作用。
4 聘用后教师考核的几点思考
4.1 重新制定考核标准
由于在岗位聘用中同一岗位内包含几个等级,并对每一个等级所应具备的条件都有严格的要求,因此,对于聘用后的考核不能再简单地沿用过去的考核标准,必须要有新的标准,并且该新标准要与聘用评审条件尽可能地对应起来。要对不同专业、不同学科、不同层次、不同岗位等级的教师制定出不同的考核标准。只有这样才能使考核公平合理,使考核能真正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4.2 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相结合
定量考核是一种主要运用可以计量的数据形式对被考核者各个方面精确量化的一种考核方法。定量考核具有考核指标具体、可操作性强、考核结果较为清晰且可比性强等特点。然而过分强调定量考核,容易造成被考核者只注重结果而忽视过程,并且有的时候也不能完全用数据加以衡量。尽管定性考核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容易出现主观性、片面性,但对工作中像奉献精神、合作意识等难以采用定量方式的适当使用定性的方法是可行的。因此,应将定量与定性有机结合起来,取长补短,使得考核工作充分做到客观公正。
4.3 完善考核方法
我们习惯上多采用自评与领导评相结合的方式对被考核者进行考核,考核形式过于简单,结果有时有失公允。因此,考核方式必须要加以改进,要广泛发动同事、学生参与到考核中来,要充分利用校园网、意见箱等获取群众意见,结合各个方面情况,最终得到一个较为公正的考核结果。
4.4 合理使用考核结果
考核结果使用得不当,不但不能真正发挥出考核的作用,有时还能挫伤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因此,要将精神奖罚与物质奖罚结合起来,要将结果应用到职称晋升、岗位调整、薪酬调整等上面来,充分体现出各个等次的差别。通过结果的合理运用,激励教师勤奋工作,以达到考核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科研档案具有较为明显的专业性、科学性及其形成的阶段性和成套性等特点,这一特点使现有全国档案统计年报的数据不能全面反映科研档案工作的真实情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档案数量统计不能真实反映科研单位文件材料归档情况。文件材料归档的齐全性、完整性和系统性是衡量一个单位档案工作的重要指标。但科研文件材料的归档情况,并非简单地用归档的案卷数量、文件数量或者其他档案载体数量就可以衡量。每一个单位承担的科研任务不一样,产生的档案数量自然存在区别,其核心问题是该单位应归档多少个科研项目档案,而实际归档了多少个,每一个科研项目应归档多少份文件材料,而实际归档了多少,其中要着重考虑重要或重大科研项目档案的归档情况。也就是说,科研档案工作的质量应从科研文件材料归档情况来体现,具体地说,是一个相对值或比率。
第二,档案利用人次和调阅档案数量是科研档案利用效果统计的一个表面现象。科研档案利用情况是反映科研档案工作的另一个重要因素,科研档案利用应从科研成果的应用效果以及科研档案为科研工作服务效果进行统计。也就是说,评估科研档案利用效果,应建立在科研档案直接或间接产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基础上。以海洋科研档案为例,几个海洋调查数据也许会影响一个海洋工程建设上百万区别的投入,但在档案利用时调阅的可能只是几个案卷,利用人次也可能只是几个人次。同时,要了解和掌握科研档案的利用情况,笔者认为还必须掌握科研档案应用体领域以及各全宗档案的应用情况:如哪些科研档案利用率高、产生的效益大,应用在哪些领域。科研档案工作者只有掌握这些信息,才能开展科研档案的主动服务和跟踪服务,同时为档案鉴定提供依据。
第三,科研工作信息化快速发展使科研档案统计工作面临对信息化需求的挑战。科研工作信息化发展远超于档案工作信息化发展。以海洋科研工作为例,早在20世纪八十年代,海洋信息工作者就完成了海洋调查数据从纸介质报表、计算机穿孔纸带到磁介质的转换,实现计算机文档化管理。现今,很多海洋调查数据档案从形成起就脱离了纸介质载体,直接形成电子文件,如海流测量、水深测量、气象自动观测、卫星遥感、航空遥感等,且数据量之大,数据表达方式专业性之强,无法用纸介质实现双轨制归档,而且这些科学数据统计方法因调查内容和调查手段不同,存在很大的差异。同时,随着科研工作信息化程度的深入,科研工作成果载体也为电子文件,如开发的应用软件、生产的电子图集、建成的标准数据集和数据库等。从现有国家档案统计年报中可以看到,电子档案统计是对载体数量的统计。事实上,载体数量不能完全反映科研档案数量的实质,它与传统纸质档案案卷一样,实际有效数据是一个载体(案卷)存放了多少数据(文件)。因此,电子数据实际存储大小、电子文件的个数、软件个数、数据库实体个数、数据库记录数等应纳入电子档案统计的基本内容。
加强科研档案统计工作的方法和内容
加强科研档案统计工作的主要方法是在进一步完善国家档案统计年报制度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建立本单位或本系统内部的科研档案统计工作制度,也就是科研单位或科研系统结合研究工作特点,自行规定和设计适用于本单位或本系统科研档案工作的一种统计形式。相对于上级档案管理部门下达的档案统计工作或相关机构组织开展的档案统计工作,可将其理解为“内部统计”。通过内部统计来加强科研档案统计工作,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建立内部统计报表制度。建立内部统计报表制度主要包括统计报表设计、明统计相关人员角色、定报表制作周期和上报程序等。其中设计满足本单位或本系统科研档案工作需求的统计表格是内部统计报表制度建设的核心内容,其任务是对科研档案统计指标进行规范化、标准化和具体化。如笔者在海洋科研档案工作统计相关业务中,设计的档案数量统计指标中,纸介质档案除案卷数量、文件数量外,增加大幅图件数量统计,照片档案不但统计照片张数,而且需要统计照片反映的事件数,电子档案统计除载体数量外,还有电子文件个数和电子文件实际数据量等,增加了样品样本等实物数量统计以及反映本单位承担的科研工作任务情况统计等。在档案工作质量统计指标中,设计了对科研档案归档率和齐全率的统计,并且明科研档案归档率为实际归档科研工作个数与应归档科研工作个数的百分比,科研档案齐全率为实际归档文件数量与应归档文件数量的百分比,同样还可以统计准率和完整率等内容。但设计统计指标时,科研单位应结合统计对象具体设计,如海洋调查数据档案统计指标可设计为站次数、分析样品数、调查面积、测线长度和获取数据量等。
2 建立内部质量控制制度。质量控制是保证统计结果准、有效和连续的主要途径。在保证质量控制人员素质的前提下,内部质量控制的重点是定质量控制的内容和方法。常用的方法就是依据登记表对全部统计数据进行反复检查和核实,但是如果原始登记表数据有问题,统计结果中的问题就无法检查出来。因此,应采取一些其他的控制内容,如范围性控制,其方法是将统计数据限制在一个最小值和最大值之间,如新增档案数量不可能小于或等于1,归档率不可能超过100%等。这种控制方法应结合历史积累数据和当年档案工作实际,调整控制的数据范围,从而避免出现一些原则性错误。
3 建立内部统计分析制度。开展科研档案内部统计是要更全面、更准地掌握本单位科研工作及其档案工作的真实情况,以指导本单位科研档案工作乃至科研工作,因此开展内部统计分析并形成
有依据作用的决策信息是档案统计工作的终极目标。建立内部统计分析制度,就是要明内部统计分析的制度化、方法化、报告化和决策化。无论统计规模大小,要求不能改变。其中,统计报告是统计分析的成果表现,报告中不仅要描述本次统计的概况,而且要详细地描述数据来源、采用的统计方法及形成的结果数据,更要使用形成的结果数据来评价一段时间各项工作的效能,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内部统计分析不但要针对每一次统计工作,而且要对历次产生的统计数据进行定期分析。比如,以五年计划为周期,其统计分析结果将对一个五年计划总结和下一个五年计划制定产生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4 建立统计结果领导审核、上报和归档制度。科研档案内部统计拟在反映科研单位科研工作及其档案工作的实际情况,不排除在统计工作中因个人或集体利益出现虚报数据和隐瞒事实的情况。因此,需要通过建立相关制度来加强科研档案统计相关人员的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具体地说,通过制度明统计结果领导逐层审核,要求将通过审核的统计结果及相关分析报告报上级档案管理部门备案,同时与本次统计产生的文件材料一并在本单位档案部门归档,并将其纳入本单位全宗档案永久保管。内部统计文件材料不仅记录了统计工作轨迹,而且是档案定期统计分析的重要数据来源,更是档案统计工作查考的凭证。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摇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8-0172-02
在目前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形势下,科研工作在国家层面和高校层面越来越受到重视,单纯依靠教学已远远不能满足高校发展的需要。在大环境和小环境普遍重视科研的情况下,省属高校面临着重大的机遇与挑战,不进则退。
2011年江苏省环境保护海涂生态与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简称重点实验室)在盐城工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简称环境学院)挂牌成立,重点实验室的设立为环境学院科研素质与科研气氛的提升提供了契机。在重点实验室管理过程中我们秉持一切以提升实验室人员科研素质和学院科研气氛为中心的思想,经过一年的实践,环境学院科研素质与科研气氛有了明显提升,相关经验可能会对各类省属高校具有借鉴作用。
一、以前学院科研存在的主要问题
历史上盐城工学院是一个以教学为主的高校,近年来同样面临着向科研为主的转型。重点实验室设立之前,环境学院科研事业存在诸多问题,影响了学院的进一步发展。
1.没有明确的研究目标。从教师个人到学院层面研究目标均不太明确,研究内容分散,各自为战,未凝聚成几个主要的研究方向。
2.没有奖惩机制,科研动力不足。以前学院对教师的评价只有工作量,这并不能充分反映其科研工作开展情况。没有评价和奖惩机制,就没有科研动力,使学院整体上缺乏科研气氛。
3.经费缺乏,没有研究生,许多工作难以开展。教师忙于教学和其他事情,没有时间亲自进行实验工作,同时经费严重缺乏,无法完成一些基础性工作。有限的科研工作仅靠本科生来完成,难以收到好的效果。科研基础薄弱。
4.地域优势未能充分发挥。盐城具有开展环境方面科研工作的优势,既有滩涂湿地,又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还有化工园区;既有开展科研工作的自然条件,也有沿海大开发的客观需求,但这些优势在之前的发展中尚未充分发挥。
5.近年来学校对科研仪器投入巨大,有力支持了科研事业的发展,但是仪器设备管理较为混乱,使用程序不够清晰,学生实验扎堆,责任心不强,直接制约了科研事业的发展。
二、目前环境学院科研的优势
环境学院具有发展科研事业的独特优势,重点实验室管理新模式的重点就在于充分挖掘这些优势,进而提升科研素质和科研气氛。
1.环境学院教师年龄结构合理,经过几年的发展,打下较好基础后,将进入出成果的黄金期。
2.学院规模逐渐扩大,招聘高层次人才越来越多,在招聘过程中有机会对研究方向、研究水平加以补充。
3.地域优势非常明显,充分加以利用后对科研工作将有巨大推动作用。
目前国内教育形势非常有利于学院的发展,而重点实验室的设立是提升环境学院整体科研实力的契机。为达到此目的,我们从管理、运行及仪器管理三方面建立了学院发展的新模式。
三、新模式
(一)管理模式
管理模式是重点实验室发展和科研实力提升的基础,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我们对重点实验室的管理模式进行了新的探索,并在工作中进行了实施,取得了良好效果。
1.重点实验室是一个在课题组和研究团队之上的虚拟的机构和框架,是环境学院科研工作的主要平台,学院所有人员的科研工作均应在这个平台上进行,成果均归属重点实验室。重点实验室对进入实验室的课题组及其成员的科研行为进行规范和管理,有权提出任务,并进行奖惩。
2.重点实验室相对独立,有自己独立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经费管理机制、任务安排方案、奖惩制度等。重点实验室有别于学院实验中心,是科研的平台,而实验中心的一部分职责是为重点实验室提供服务和保障。
3.设立准入制度。有意愿的教师须向重点实验室提出申请,获得批准后方能进入实验室,利用仪器设备开展科研工作。教师申请进入重点实验室时须说明自己的研究方向、所属研究团队、目前的研究基础和研究条件、预期研究成果,目前尚存在的困难以及本年度的工作计划等。
4.设立考核制度。从事科研工作的人员有两个角色,一是学院教师,主要从事教学和其他工作,其上层组织为教研室(或系);另一个角色是科研人员,主要在重点实验室平台上从事科研工作,其上层组织为研究团队(或课题组)。教学和其他工作由学校、学院进行工作审查,对工作量等进行量化,而科研工作则由重点实验室进行审核评定,审核指标为论文、专利等。考核按年度进行,考核前要进行详细的本年度工作介绍和成果展示。研究成果上报重点实验室,由重点实验室统一收录、归档。
5.设立奖惩制度。重点实验室对考核结果有权进行奖惩。以目前情况看主要应以奖为主,比如下一年的经费适当增加,优先考虑课题申请等。
(二)运行模式
运行模式是重点实验室发展、科研素质和科研气氛提升的保证,在参考国内同行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本单位具体情况,提出了重点实验室运行的新模式。
1.首先明确了重点实验室的几个主要研究方向和研究范围,设置了三个不同方向的研究所,研究范围较宽,涉及滩涂湿地的各个方面。
2.重点实验室运行的基本层次是:重点实验室—研究所—研究团队—课题组(或个人)。研究范围由大到小。每个研究所和研究团队在滩涂湿地环境保护这个中心下均有自己明确的研究方向和研究人员。在重点实验室总的规章制度下,每个研究所和研究团队均有自己的管理规章。
3.由每个教师设置一个课题组不太现实,因此设置了研究团队。每个团队内部研究方向相似,而各研究人员之间又有明显区别。
4.重点实验室对研究所、研究团队和研究人员均有任务要求。比如每位研究人员、每个团队每年须发表一定量的中文核心论文、SCI论文,每个研究所每年至少多少入账的纵、横向经费,等等。
5.根据每年科研工作情况,重点实验室对研究所、研究团队、研究人员进行不同层次的奖惩。
6.设立团队项目和人才项目。团队项目不需要申请,每个团队都可以有。运行之后,根据研究成果排序,最后一位适当降低但不取消团队项目经费额度。人才项目可作为开放基金的一部分,专家委员会评审,资助个人的创新性研究。团队项目和人才项目经费管理上要严格控制报销内容。
7.主要的科研活动均以重点实验室的名义进行,每月举行学术研讨会或与外单位的学术交流,所有在研人员均必须参加。
8.重点实验室募集到的资金可以分为奖励费用、开放基金、运行与办公费用、项目设置费用等等。要根据验收标准进行资金的分配。
9.重点实验室设立年报制度,包含年际发展状况、发展趋势、研究成果等等。
10.每年每个研究人员均要进行成果汇报。汇报成果作为本年度科研工作完成情况评价以及下一年项目划拨、评定的依据之一。
11.仪器由实验中心进行管理,仪器分配、使用、维修等完全按照实验中心要求进行。以重点实验室名义购买的仪器,也由实验中心进行统一管理。每台大型仪器都要有自己的一套档案,包括采购、使用、维修等各个细节。档案由仪器负责人管理。
12.科研工作仪器使用与本科生使用严格区分,以使科研工作有序、高效进行。
13.设立野外实验站,提高地域优势,集中产出一批研究成果,以最快速度提高重点实验室和定位站的声誉和影响,形成良性循环。
重点实验室管理和运行模式实施一年来,教师科研素质和学院科研气氛有了较大提高,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各类课题多项,目前已进入良性发展,新模式已取得了较好效果,但仍需在实践中加以完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