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的语文学习范文

时间:2023-08-09 09:21:2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小学的语文学习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小学的语文学习

篇1

一、名家语文学习回忆录对中小学语文学习的启示:

(一)充分认识到语文学习的重要性,学好语文。

俗话说,“语文是万科之母”。《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提出了语文的重要性质和地位: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在100位名家语文学习回忆录中,专门以谈到语文学习重要性的文章有12篇,其中,当代作家丁玲说过的话:语文是一切学问的基础,学什么专业,也应该把语文学好。著名数学家苏步青说:“为什么要重视语文学习呢?因为语文是一种学习工具,是基础的东西,就像工人盖楼房需要打地基一样。数学是学习自然科学的基础,而语文则是这个基础的基础。”这些名家意味深长地话语道出了学好语文的重要性。

(二)幼年时博闻与强记,是继承文化与丰富人生的最好方法。

幼年时,人的记忆功能是很强的,利用幼年时进行诵读与强记,为自己增加知识,做好文章,丰富情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北京师范大学童庆炳教授谈到:少年时期是记忆力最佳的时期,要是在这个时期熟背一些佳作,那么那些作品就烙印一样深深地可在你的脑海里,不但终生不忘,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会不断地发现那些作品的意义和意味。进入21世纪的中国,是举世瞩目的发展中的大国,也是既拥有古老文明,同时又是日益现代化的中国。因此,让孩子们背诵一些恢弘大气,兼收并蓄,凝聚民族精神,弘扬传统文化,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中华文明,朗朗上口的古汉语,肯定能对人才的培养、文明的建设、时代的进展、国力的增强做出贡献。

(三)增加语文信息的吞吐量,从广泛地课外阅读中获得知识与精神的双重滋养。

怎样学好语文?名家告诉我们:“功夫在诗外”。仅靠课堂是不够的,仅靠一本语文课本更是不够的。100篇回忆录中篇篇谈到多读书的重要意义,而且我惊奇地发现,每一位名家小时候都表现出了对读书极大的爱好。即使有些幼年缺失读书的,在成年之后也利用各种机会读各种书籍,古今中外的书籍都读,读书带给他们的益处,让他们受益终生。当代作家蒋子龙说:“大量的阅读哺育了我的智慧和心灵,丰富了我的知识,开阔了我的文学视野。文学史伴随着每一个人走完他的一生的。在儿童的心里,文学中的世界比真实的世界更富于魅力,它打开了他们童稚的心灵,启迪了他们的智慧。”

(四)深入社会生活,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为提高写作水平做好储备。

书中的大家们在写作储备方面一致认为广泛的涉猎各种书籍是必须的。剪贴摘抄、做笔记集卡片都是很好的方法。名家们还提出要养成随时练笔的习惯。圈点批注,品味评价,记下生活中的真善美、假恶丑,记下自己的所见所闻、酸甜苦辣,丰富自己的思想底蕴,从而积累素材,提高写作能力。无论是来自文章的震撼,还是报刊中的启发,只要有灵感的火花闪现,都应及时地积累贮藏,临到用时,就会水到渠成。

二、名家语文学习回忆录对中小学教师语文的启示:

(一)养成良好的读写习惯,培养自身良好的语文素养。

名家们在回忆录中除了谈他们求学时语文受教时的经历,还有的名家谈到自己工作后,坚持读书学习培养自己良好语文素养的做法,我觉得对我们在职工作的老师们也是一种启示。当代作家李心田在开始教学的时候,讲到了他到部队中学当教员,教过初中高中,后来还兼过两门大学班的课程,所谓“水涨船高”,一边学,一边教;一边教,又必须加倍的学。就这样,促使他系统地读了一些书。给李心田最大的感受是,工作促进了学习,而不断地学习,才有可能做好工作。

(二)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亦师亦友是良师。

怎样学好语文?“亦师亦友是良师”。张良皋老师在《语文教学锁议》中第一句就提到:“择良师而从学,是古中国教育的常规。”而他们所说的好老师,并不仅仅是我们平日里提到的认真负责,踏实勤奋的老师,当然这也是当老师的首要准则,可是比起这个,还有比这更重要的,那就是通过自身的学识,自身的魅力,让孩子们喜爱上语文,喜爱上文学,愿意走上文学之路的人。

(三)用良好地个人修养和人格魅力做学生人生的导师。

语文教师的修养、魅力,在教学中所起的作用是巨大的,甚至可以说是决定性的。自身修养不够,魅力不足,教学方法再讲求,效果也有限;反之,教起来会左右逢源,事半功倍。杨永善先生怀念恩师杨少桐先生时写道:“在我成长的重要时期,老师给我的以鼓励和帮助。他们不仅叫我怎样学习,并且以爱心和期望,给我精神上支持和督促,影响着我以后的生活道路。没有老师,就没有我们;老师不但教我们语文还教我们做人。他是一生中对我们影响最大的人。”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回忆自己的先生留给他的最宝贵的不仅仅是文学创作的知识技能,更可贵的是无言传授他的人生态度和高尚品格,还有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和遇到挫折时坚强的精神意志。

(四)形成自己的独特的教学方式和特点,对学生产生深刻影响。

做一名好老师,首先要培养起学生良好的兴趣。其次,要有效地激励学生。在百位名家回忆录中也不乏有很会激励学生,并鼓励学生长期走向文学道路的好老师,这样的好老师也成为学生几十年后在回忆录中谈到的对自己一生产生深远影响的好老师。再者,要用自己独特的教学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文章中的名家每每谈起国学老师的教学对他们的影响时,都会提及那些让他们终身难忘有益教导。给名家留下深刻印象的老师们,个个有着独特的教学方式和风格,他们的语文课让几十年后的名家们谈起儿时语文受教经历时都印象深刻、感恩不尽。

篇2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4)01-0083-01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新语文课标要求语文教学应当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教育理念。怎样才能激发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笔者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多年,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略议观点,以飨共勉。

一、通过开展课外活动激发语文学习兴趣

语文课外活动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延续,也是语文教学中的课程补充,也能积极激发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好的课外作业能够在巩固所学知识的同时激发学生自主探索新知识的兴趣,对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语文水平具有一定实践意义。课外作业要与课本知识紧密联系,又要注重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使他们带着兴趣去完成作业,体验学习带来的成功喜悦。例如,在教《普罗米修斯》一课时,让学生课下查阅希腊神话资料,第二节课交流感兴趣的问题。交流过程中,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来体会人物生动形象;宙斯惩罚普罗米修斯时,他会是怎么想的?普罗米修斯饱受折磨时,他又会是怎么想的?你从哪看出来的等。

语文教学,不能仅仅拘泥于课堂,它的延伸是走到社会实践中去。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是课堂教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巩固和充实课堂教学成果,扩大语文教学交流领域。能够使学生在课外阅读和实践的过程中,将所学知识加以整合与运用,这有助于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也能使学生在课外的学习实践中体会到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要组织开展各种课外语文教学活动,举办班级作文竞赛、故事会、演讲比赛、朗诵比赛等,带领学生办班报,鼓励学生参加小记者活动,在开阔视野的同时,语文素养也会不断提高,语文情趣也会不断增加,为学生自主学习语文创造了浓郁的氛围。

二、通过设置教学情境激发语文学习兴趣

语文是充满思想与情感的基础课程,只有激活情感才能有效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语文教学,要从情感入手,积极创设生动、活泼、有趣的教学情境。同样现代语文教学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等教学信息资源,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轻松愉悦地进入自主学习状态。

语文课堂导入,要以及其饱满的情感去调动学生学习情绪,在课件中以美仑美妙的情境来激发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比如《鸟的天堂》这节课,曾听过一位老师的公开课是这样上的:首先让同学们闭上眼睛,通过配乐朗诵课文,让学生自己脑海里想像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神奇地方。“……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新的生命在颤动。……起初四周非常静寂。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们继续拍掌,很快地这个树林就变得很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当同学睁开眼的时候,面前多媒体屏幕上那唯美的画面让学生在身临其境般的体验中陶冶情感,加深对课文的整体感悟,提高对语文学习的热望和情趣。又加之积极自主动的课堂情感互动,积极有效的获取了知识,活泼生动的训练了智能。

三、通过质疑教学问题激发语文学习兴趣

激发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也可以通过巧设诱发颇有一定思维价值的问题。课堂上的有效互动能够使学生达到学习的最佳思维状态,为提高语文学习水平,培养勤思多练是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教师要善于设疑与启发,且问题要难度适中,具有一定的思考梯度。要让学生通过自主思考来感受回答出问题的成功喜悦,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要让学生积极主动的介入,多想多练,充分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例如,教学《伯牙绝弦》一课时,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听高山流水的录音,展开想像,体会这是怎样的情感,此时教师可以提问学生,你能用课文中的一个词来描述他们的关系吗?(板书:知音)继续提问什么叫知音?你是怎样理解知音这个词的?活跃同学的思维,引发他们的思考。

篇3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语言文字的学习就理解方面说是得到一种知识;就运用方面说是养成一种习惯。”一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将会影响学生的一生,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学生的成长发展至关重要。那么语文教师该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呢?

一、小学语文学习习惯概述

(一)小学语文学习习惯的内容

小学语文学习习惯包含的内容较广,既包括基本的生活技能,如:说普通话的习惯、认真观察的习惯、爱护公共财物的习惯等等,还包括学习时的习惯,如:及时复习、提前预习的习惯、学会重点记忆的习惯,敢于提出质疑的习惯等。这些习惯对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成绩有重要影响。

(二)小学语文学习习惯的特点

小学语文学习习惯具有长期性、自发性、两面性的特点,学习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反复,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不断纠正学生错误的学习习惯。尽管在短时间内就能形成好的学习方式,但是要想延续成一种习惯还需要长期的坚持,一旦中止就会前功尽弃。例如,在练字时坚持最重要,只要坚持下去才会有所收获,如果中间有间断,那么以前的努力可能就会白费。学习习惯是一个自发的过程,习惯一旦养成,不用依靠外界干预或自己的意志力,学生便会自觉遵守。好的习惯有利于学生的成长,而坏的习惯会对学生的成长产生反作用。基于小学语文学习习惯的以上特点,教师应当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贯穿于小学语文教学的始终,及时纠正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直至这种习惯在学生中固定下来,成为学生自觉的潜意识。

二、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影响

小学语文是基础学科,对学生以后的深入学习有重要影响,小学阶段对学生的教学重点主要集中在习惯的培养上。小学阶段由于没有升学压力,对学生的成绩要求没有那么高,只要完成基本的文字识记和知识的积累工作就可以了,但是小学阶段学习习惯的培养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小学阶段是学生习惯培养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一旦形成不好的学习习惯,就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和长远发展。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重要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基本语文知识的前提

根据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主要教授学生基本的听、说、读、写等语言积累和运用方面的知识,但是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还不成熟,自我约束和控制力较差,这就需要教师在上课时明确学习方法,纠正学生不正确的学习习惯。小学生的可塑性很强,学习方式还没固定化和模式化,因此,教师一定要充分利用好学生在这一时期的特点。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基本能力的前提条件,如: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主要培养学生对汉字的识记和书写能力,在写字时正确的握笔方式和坐姿对学生的书写有着重要影响,良好的书写习惯可以帮助学生把字写得又快又漂亮。而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读写等表达能力的培养应该放在首位,阅读和写作不仅是一个慢慢积累的过程,其中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阅读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学生从小就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是语文学习的基础,良好的阅读习惯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视野,还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此外,在做阅读理解题目时,好的阅读习惯和解题习惯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师在讲阅读题时就应该给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此后在多次的练习中反复强化,最终使学生形成固定的习惯。

(二)小学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对其他学科的学习有重要影响

语言是人类最基本的交际工具,是思维的载体,语文的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对其他学科的学习有重要影响。而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学习习惯也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良好的学习习惯会让学生爱上学习,轻松学习,并在实际应用中运用自如。学生在语文课上的学习习惯一旦养成,便会惠及其他学科,尽管有些学科间的差异很大,但是学习方法是相通的,学生可以举一反三,最终达到融会贯通。

(三)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助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小学阶段是学生人格培养的关键时期,培养健全的人格是小学教育的目标之一。学生的性格特点往往会对学生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有人甚至认为“性格决定命运”,性格除了受遗传因素的影响外,外部环境至关重要。积极的学习习惯可以培养学生乐观开朗的性格,相反,消极的学习习惯会让学生以消极的态度对待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如果条理清晰,详略得当,那么生活中也会是一个主次分明的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塑造健全的人格,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此外,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是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迫切需要。

三、培养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主要手段

(一)教师和家长相互配合并及时沟通

习惯的培养需要贯性,小学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不仅集中在课堂上,还应延伸到家庭中,教师应该针对每位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与家长及时沟通,让家长对孩子的学习习惯有一个长期的追踪过程。教师在课堂上可能做不到面面俱到,但是家长对孩子的关心和陪伴就能很好的弥补这一点。

(二)机智幽默的教学方式和丰富多样的手段

篇4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11.058

语文作为一门传统的语言文化学科,在中国教育中存在已久,汉字作为中华文化记录工具的功能也已延续至今,这都在向我们暗示着语文这门学科的重要性。学好语文是每一位中国公民的分内之事,因为汉语作为中国公民之间交往的语言工具已经成为不可更改的事实,要想使得我们的交际能力得到质的飞跃,更需要扎实的语文功底才行,因此,针对于学生们的语文学科教育要从基础阶段抓起。

小学阶段是学生正式接触教育的开始,在这一时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首先要确保学生学习兴趣的形成,因为学生们大多年纪尚小,对于很多事情的判断具有主观性,这也就意味着学生们能否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是比较重要的,同时这与学生们对这门课程是否产生主观上的喜爱之情,是否对这个环境不排斥有关。为了更好地给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创设良好的环境,使得学生们能够对语文学习产生相应的兴趣,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做出怎样的努力呢?接下来笔者针对这个问题谈一下自己的几点意见。

第一,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综合素养,加强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与互动,建立友好的师生关系,是促使学生对语文学科产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式。教师教学能力的高低直接能够影响到学生对语文学习是否产生足够的兴趣与热情,一般来讲,教师授课水平高,讲课方式幽默风趣,且具有趣味性,带动性强的话,学生们也会比较积极地投入到学习环节中去,从活跃而有激情的课堂活动中感受到语文学科的魅力所在,继而自发地产生学习语文的动力和意识,在这样的情境下,语文学习兴趣的生成也将不再是问题。当然,如果教师自身的授课能力比较低,上课形式比较死板的话,学生们也很难融入那个环境,反而更愿意在自己的小世界中想象和建构自己的语文世界,这样的话无论是对教师的授课还是对于学生自身学习积极性的生成都是不利的,在此基础上,又何谈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形成呢?因此,在教学中我们首先要从自身做起,严格要求自己,努力使得自身所具备的教学能力和素质能够迎合学生的需求,继而更好地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更好地表现自己,从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二,丰富课堂教学活动,营造活跃而欢愉的课堂教学环境,也是有助于学生语文学习,继而提升语文学科素养的有效途径。采取丰富多样的课堂教学形式,尽可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们能够自愿地参与进来,我们能采取的教学形式有很多,比如说,可以在班级范围内或者是年级内开展字词书写比赛、诗歌朗诵比赛、作文比赛等等,当然鉴于学生们年纪比较小,这些活动的主题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喜好和教学大纲的相关需求设定,为了更好地带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我们可以在奖品的设计上更加宽泛一些,这样的形式在一定的程度上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学生之间还能互相比对一些对方的优缺点,为自己以后更好地加强语文学科知识的学习力度奠定基调。

当然,课堂氛围的好与坏对学生个人的学习产生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在课堂氛围比较活跃的前提下学生参与意识也会随之加强,在这样的环境下对知识的吸收和记忆也是比较好的,对于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养成也是非常有益的;当然,如果学生一直长期在那种课堂氛围比较差,班级纪律比较差的氛围内学习,教师往往很难带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想要让学生们在这样的环境下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很难的,因此教师要注意课堂氛围的营造。

篇5

悉心指导,关注特殊学生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份敏感和脆弱。找寻适合的方法诲人不倦,照顾他们天生的自卑感和孤独。特殊教育学校的目的是满足社会特殊人群的需要,帮助特殊学生学习知识、收获技能,增强特殊学生在社会中的适应能力。小学语文作为基础学科,对特殊学生的意义不可替代。通过加强与特殊学生的交流,明确提高特殊教育学校小学语文教学的措施。针对特殊儿童的认知能力研究,引起学校和老师对特殊学生教育的重视。

 

一、特殊学生相关的认知能力的研究

 

(一)特殊学生心理发展和行动能力研究

 

特殊学生的心理发展不容小觑,大多数特殊儿童内心都比较封闭,严重的会出现自闭情况。所以特殊教育学校要针对学生的心理情况进行分析,小学语文老师不止是对学科进行教学,更应该发挥出语文的沟通能力。通过与特殊学生谈心,明确学生的心理发展状态,老师有责任引导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研究学者表明,特殊学生的行动能力与正常学生行动能力相差不大[1],所以学校要不断提高特殊学生行动能力,激发特殊学生的思维,通过让学生自主行动,提高特殊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二)特殊学生语言发展和推理能力研究

 

听力损伤的学生一般依靠自己的感觉和触觉对事物进行理解。根据手语的语境来理解语言含义,所以特殊儿童的自我推理能力非常重要。研究学者表明,特殊学生的推理能力往往比实际年龄要晚2~5岁[2],所以在语言发展和推理能力方面应该引起学校教育的重视。特殊学生受到听觉、感觉、视觉或大脑的影响,产生不同障碍,造成性格产生质的变化。目前特殊学生最常用的表达方式就是手语,而且相关研究表明,手语可以促进特殊学生的视觉和感觉[3],所以特殊学生的手语能够帮助提高学生语言能力和推理能力。

 

(三)学校对特殊学生素质教学的建议

 

特殊教育学校首先要提高特殊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智力,强化特殊学生的思维能力;其次注重语文教学中书面语的情感交流,发展特殊学生主流语言能力;再次要让特殊儿童走上社会,适应社会,发展其社会适应力;最后分析特殊学生和正常学生的差异。因为在成熟阶段多理解和鼓励特殊儿童尤其重要,所以在启蒙阶段要多关注和督促特殊儿童养成良好习惯。

 

二、加强与特殊学生互动交流

 

(一)学校和教师要重视特殊儿童

 

学校在给特殊学生传授知识前,首先要把与学生的感情基础打好,因为多数特殊儿童都特别敏感,很在意细节。教师陪伴学生时间仅次于学生父母,给学生的教育又高于父母,每位教师应该在生活和学习上帮助、照顾和温暖他们。关注特殊学生的心理和行为习惯,在各时段对其悉心教导,矫正或引导学生的思想精神。

 

(二)激发特殊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习成长过程的“阳光”,它可以转化为内在的学习动力提高学习水平。科学发展和信息技术应用范围广泛,日益膨胀。语文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作为教具,在多媒体上将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仔细剖析,鲜明直观的进行教学,同时还能制造融洽的学习氛围,放松特殊学生的心理压力。

 

在教学过程中多与特殊学生互动,通过设置问题让学生进行解答,增强自信心。无论回答对错都给予表扬和鼓励支持他们,这样可以帮助特殊学生产生成就感,让他们更加勇敢跟自信,久而久之,让特殊学生爱上语文课。

 

(三)大力发展特殊儿童的阅读

 

阅读是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是精神宝库。小学教育是学生发展的敏感时期,阅读是获取足够知识的门径。阅读可以提高特殊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在经典文化里潜移默化的成长。为了特殊学生养成良好阅读习惯,语文教师要多了解特殊学生在阅读中遇到的解读困难,并督促他们提高写作水平和学习能力。

 

三、提高特殊学生的语文教学措施

 

(一)针对性对特殊学生进行语言教育

 

特殊学生实际年龄与学习年龄有一定的偏差,相关研究表明,包括记忆、想象、分析等形象思维都与实际年龄不符[4]。但年龄越小偏差越少,因此开发特殊学生言语的学习能力至关重要;通过“看”、“听”、“摸”等触觉方法对特殊学生进行训练,是对特殊学生的诊断和矫正的重要措施,有助于特殊学生的康复;对障碍学生最常用的语言教学模式是手语和书面语,手语作为障碍学生的第一语言,是语文教学的首选方式;由于很多正常的表达方式无法用手语进行表达,导致特殊学生在9~12年的小学语文学习中依然不能准确掌握写作语法,写作文时仍有大量病句,甚至语句不通顺。

 

(二)障碍学生社会适应性差

 

特殊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差,主要表现为运动、交流、自我管理能力等。所以要针对不同的障碍学生给予不同的训练措施,提高障碍学生的适应能力。例如,语文老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将学生带到户外,让学生能够感受语文的魅力,通过触觉、感觉、听觉加深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这样的方式即可以提高特殊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也可以促进学生的社会适应性。

 

(三)提高语文特殊教育老师的综合素质

 

例如一个经典的案例:1964年,江苏省南通县聋哑学校的教师孙文祥在面对一群有耳听不见,有嘴不能说的聋哑学生时,猛然惊愕,他发现自己无法与这些特殊孩子进行沟通。作为一位语文老师,孙文祥为了能够让这些渴望知识的孩子体验语文的魅力,他每天花大量的时间学习手语,与这些特殊孩子进行简单交流,拉进自己与特殊学生的距离,建立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孙文祥在特殊学校教学语文时,以开发特殊学生的智力为教学目标,观察特殊学生的学习规律,以此来调整教学方法。

 

在当前社会,特殊学校的语文老师应该学习孙文祥的精神,建立与学生之间融洽的关系,为特殊儿童提供温暖和关心。老师在对特殊学生进行教学时可以观察学生的习惯,分析学生的学习规律。尽量把抽象的语文知识形象化,让特殊学生可以通过听觉、感觉进行理解,鼓励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用爱和支持作为教学方法教育学生,以此获得丰富的经验和成果。

 

小学语文作为特殊学校的基础学科,能够有效促进特殊儿童的各方面发展。在特殊学校的教育中,老师要明确教学目的,针对特殊学生制定教学方案,提高特殊儿童表达能力的同时,加强他们的生活能力。通过转变价值观念,提高特殊学校的师资水平,以特殊学生的发展为重点,有效进行小学语文的教学。

 

结束语

 

篇6

语文与文学是一体的,文学是一种鉴赏、一种爱好,可是却被迫披上枯燥、乏味的外衣,因此,小学语文教学一定要改变现有的一种模式,让学生发自内心地喜欢上学习,将学习兴趣放在第一位,让学生爱上语文这一科目。

一、目前小学语文教学的状况

近来,我国的基础教育事业中语文的现状越来越不好了。首先,有一部分老师还是在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老师的授课显得平淡而无聊,这样就让很多学生开始渐渐地不喜欢语文课,甚至是开始慢慢地讨厌语文这一科目;其次,老师在上课的时候不喜欢使用教学设备,上课的时候只是用粉笔和黑板,这样就让整个课堂显得呆板无趣,而学生就会在面对这个沉闷的课堂时提不起兴趣,就会讨厌学习语文;最后,语文教师在上课的时候不能很好地带动上课的气氛,无法营造出轻松欢快的学习氛围,这样就让很多学生不会主动地在课堂上进行发言,从而导致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不了兴趣,随着时间越来越长,学生的语文知识水平就会一直下降。

二、学习兴趣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地去学习,这样就可以加强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就会加强对语文学习的意念,而这个意念在上课的时候就会表现出来。如果学生喜欢语文这一科目的话,在上课的时候就会积极主动地去配合教师并且积极主动地回答老师的问题,会觉得课堂的气氛是轻松、愉快的,但如果学生不喜欢这一科目的话,那上课的时候对他来说就是一种折磨,讨厌上课的时候被老师点名回答问题,讨厌上课的氛围,总是觉得自己是格格不入的,老师的问题也不会好好地思考,这样就导致了学生在上课的时候精力不集中,上课开小差,慢慢地学习成绩就会越来越差,最后就会讨厌语文这一科目。因此,老师在上课的时候就一定要抓住重点,并且围绕这个重点进行讲解,方便学生听懂,同时讲解的时候可以采用一些独特的方式,这样就可以吸引很多学生的注意力,从而让学习对学习语文产生兴趣。例如,在《春晓》这首诗的课堂上,教师可以借助学生打瞌睡的现象,将《春晓》原文化为:“春眠不觉晓,上课睡懒觉。醒来伸懒腰,悔恨知多少。”这样的处理方式,让学生体会到语文的幽默诙谐,感受到语言艺术的魅力,让原本枯燥刻板的课文学习变得生动起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学习《秦兵马俑》的时候,可以给学生讲一些历史小故事,让学生了解故事的背景,从而可以更加专注地去学习。

三、学习兴趣可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近些年来,社会上越来越需要有创造力的人才。没有个性就没有创造力,所以学生的个性是创造力的一个基础。在小学语文老师授课时,就应该加强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这样就可以让他们更加深入地学习、探索,在此过程中就会慢慢地培养出属于他们自己的个性,而且老师在上课的时候可以提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思考答案,这样就可以在激发创新性思维的同时促进个性的发展。语文老师可以在下课时给学生布置作业,布置一些需要思考的作业,这样就可以让学生从老师布置的作业中不断地激发自己的潜能,创造出不一样的东西。

四、W习兴趣有助于帮助学生完善自己的学习方法

有了兴趣学生对自己所感兴趣的事情才会用心地去做,因此兴趣对学习来说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激发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兴趣就可以让他们自己去寻找适合自己学习的方法,就可以完成自己认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事实上每个人的学习能力是一样的,唯一起决定因素的就是每个人不同的学习方法决定的。对自己喜欢的科目想学的话,那就能很快找到学习的方法,而对于不喜欢这门课的学生来说,这是一种压力。因此,语文老师就要帮助学生找到他们自己的学习方法,这样就可以提高学习效率。

学习兴趣对于学习语文来说是很重要的。因此,老师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就应该通过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就可以提高语文的教学质量。小学语文的教学应该从实际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越来越喜欢语文。

篇7

1小学语文视角下的语言的语法基础

1.1语法是语言的逻辑基础

从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来看,语法构成了全部的语言基础,任何语言要想获得被识别的意义与价值,必须具有一定的语法作为其语言基础才能真正实现语言的科学发展。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从一定程度上来讲,就是简单的语言学习,即立足于最基本的语言习惯与语言基础,尤其是注重语言日常的基本的运用能力的学习。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尤其是要理解语言的语法意义。只有从语言的科学性的意义上来理解语言的语法意义,才能真正树立语言的语法基础。小学阶段的小学生正是出于语言启蒙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小学生更加需要语法作为其基本的掌握语言知识的突破点,立足于一定的语法基础上的语言学习才能从根本上扭转语言学习的习惯。换言之,不能正确运用语法学习的语文学习,则不能为学生今后的语文学习提供更好的基础。

1.2语法是学生学习汉语文化的基础

任何语言的学习都是一种文化的学习,尤其是对于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而言,更是如此。从一定范围上来说,汉语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语种之一,同时也是世界上少有的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语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小学阶段的小学语文的教学来说,小学生要想真正学好基础学习阶段的语言学习必须以理解一定的汉语文化为前提。而对于汉语语法的学习,则是小学生理解汉语文化的基础。这是因为,无论汉语怎么变换,也无论语言表达的方式如何变化,其最根本的就是围绕语法来进行,可以说,没有语法,汉语则也将不是汉语了,也就不会具有相应的语言科学了。所以,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高度重视汉语文化的讲授,尤其是教师要真正在汉语文化的基础上对语法知识进行讲授。只有立足于汉语文化的基础上的语法学习,才是能够接近学生语言学习实际的学习,尤其是教师在小学课堂中,有必要对学生进行一定程度的汉语文化讲授,因为任何语言总是突破不了其文化范围,只有在一定的文化范围基础上才能对语言进行有效的学习。

2教师注重语法教学作用的途径

2.1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内容来讲授语法知识

从语言学上来说,任何语言都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而不断发展并完善的,而正是在这个完善与发展的过程中,人们才不断地知晓语言的生活意义与生活价值。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内容讲授语法知识,一方面可以扩展学生的语法知识面。也就是说,学生能够在生活中体会到语言的生活作用与生活意义,另一方面,学生可以把学到的语法知识真正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这是学生把知识生活化与实践化的重要途径。当然,真正做到这些是不容易的,需要教师做到:其一,学会在生活中寻找鲜活的案例,让学生能够在生活中感受到语言学习的重要意义,尤其是这样做,能够在根本上让学生领会到语文学习与生活的重要关联。其二,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运用正确的语法知识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小学语文阶段的学习就是一种具有生活意义与生活常识的学习,学生要想在生活中真正感受到并且运用正确的语法来表达自己的想法,那么教师就要做一个正确的引导者,这是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关键。

2.2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传授语法知识

作为一种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的学科,必须从根本上就注意其应用性。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从根本上来说,必须有利于小学生的成长与成才,而这就要求小学生必须树立正确的语文学习态度。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突破以往的教学习惯的局限性,从根本上扭转自己的教学态度,就必须注意在课堂上要密切观察学生的知识学习情况,尤其是语法学习情况。语法的掌握情况从根本上来说,是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基础。在课堂上的语法学习往往是最有效的也是最实用的语法学习。教师在课堂上必须注重多种教学方法的交替互用,也就是说,在交替互用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各种教学方法的优势,比如提问法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直接检验学生语文学习的程度,任务型教学方法在更大程度上可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互动教学法可以实现学生与教师的有效沟通,更加有利于教师教学。以上教学方法必须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课堂上充分展现其意义与价值,实际上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其固有的局限性,这是语言发展的正常规律,更是教育教学规律所限,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能够结合每种教学方法的优势,并不断发展各种教学方法的优势是其进行正常教学行为的基础,也是教师促进学生语法学习的当然途径。

参考文献:

[1]姚金娟,韦雪艳.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孝道观及孝育方式———以苏教版为例[J].教育探索,2016,(5).

篇8

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学科,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只有学好小学语文,才能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发展,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暴露出和新课改发展不协调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要不断改革,以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1 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1.1 学生上课精力不集中

由于小学生特定的心理特征,他们的注意力不能保持太长时间,使得我们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小学生的思维活跃、敏捷,他们的注意力不会一直停留在某一项事物上,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小学生注意力不集中主要是因为:第一学习目标不明确;二是容易受到其它事物和环境的干扰;三是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等。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改变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1.2 教学方法传统、单一,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

传统的语文课堂主要是教师进行填压式教学,课堂上老师就是主角,自己唱着独角戏,滔滔不绝地进行讲解,缺乏演示和引导。学生就是一个个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没有自己的想法和创新,这样的课堂,师生之间的互动也比较少,学生不能深刻理解所学内容,但是老师还是不停地填塞新知识,学生不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缺乏自主构建知识的过程,导致学生学习能力不高。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渐消失,丧失了对语文学习的原动力,从而影响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

1.3 忽视了基本技能的培养

语文教学的根本宗旨是培养适合社会发展的人才。通过语文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只重视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在新课改背景下,语文教学应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学会运用,做到知识运用于实践,在实践中获取启发,学到新知识。两者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并且学生学习起来也会有成就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解决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的对策

2.1 找准学生的学习兴趣点

小学生对周围事物充满了好奇心,有着很强烈的求知欲望,对新事物的认知也在不断加强。因此,教师要抓着学生这一心理特征,根据他们的兴趣爱好开展语文教学,让学生能主动地去学习。比如,在语文教学时,教师精心设计导语,用小故事或者小图片来吸引学生,让他们自己提出问题,精彩的导入,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同时,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为学生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立体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学习,乐于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和钻研精神。

2.2构建开放、活泼的语文课堂,让学生乐在其中

小学生具有很强的创造性,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种比较轻松的教学氛围,以激发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从而体验到语文学习的乐趣。比如,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老师创设情景,设计有趣的语文游戏,还可以以辩论的形式和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学习。又或者采用互动教学,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让小老师执掌课堂,老师成为学生的引导者,这样的教学方法能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乐趣,他们会积极主动地进行语文学习。

2.3 为学生提供展开自我的平台

小学生的思维无拘无束,甚至有些天马行空,他们的做法和想法同样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可。所以,在语文教学中,老师要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保持他们这种活跃的思维。比如,在教学实践中,让学生到课堂上进行表演、讲解、朗诵、演示等,让他们展示出自己最优秀的一面。而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会使课堂变得顺畅、高效,可谓是一举两得。

2.4 注重语文基本技能的培养

小学生思维活跃,他们的想法新奇有趣。作为老师要保护他们的独特思维,尊重他们的想法,不能轻易否定他们,要利用好他们这样的思维特点,因势利导,开拓他们的思维,培养他们的基本技能。在课堂上,要让学生学会预习、倾听、合作、交流、质疑等多种技能,这样会让学生产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还能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在兴趣的驱使下,他们灵活运用技能进行学习,进而提高学习效率。

2.5 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

小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往往带有浓厚的感彩,他们之所以这门功课成绩好,是因为他们喜欢这位老师。因此,我们要和学生建立一个良好的师生关系,放下架子,和学生平等交流,全心全意对待学生,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及时了解他们的心理变化,分享他们的喜怒哀乐,和学生成为朋友,学生喜欢上老师,他们在语文课堂上就会变得积极主动,学习兴趣也会保持持久,最终喜爱上语文这门课程。

2.6提高教师的思想认识

在新形势下,小学语文教学也要与时俱进,对于语文教学来说,语文教材要符合时代的要求,另外,现代的信息化时代,信息对人们的生活、学习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语文学习的过程就是慢慢积累的过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引入现代化教学手段,不断丰富课堂教学中的信息量。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虽然存在一些问题,但是,只要语文教师与时俱进,乘着课程改革的春风,不断探索,善于创新,想办法,出点子,我们要让小学生看到语文的重要性,定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小学语文教学要遵循客观规律,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将一些先进的教学方式融入到学生的学习中。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和他们建立良好的关系,学生只有具备了广泛的学习兴趣,学生才能赢得语文学习的主动权,课堂才会从封闭走向开放,从而在语文学习上得到创新和收获,这才是语文教学的正确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董玲.浅谈师生沟通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现状与对策[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旬刊,2013(2):110-111.

[2]张士全,宋冠才.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措施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4(13):49.

篇9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3.11.002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无论哪一学科的学习,只有在兴趣的引导下才能取得卓越的成绩。在小学阶段,学生刚刚接触到语文,无所谓讨厌与喜欢,具有很强的“可塑性”,这是小学生的特点,因此,广大小学语文教师要抓住这一有利时机,采用多种方法,有力地培养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为学生以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培养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方法有很多种,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经验,就以下几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展开论述,希望能够给广大小学教师的教学提供借鉴,促进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

一、转变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理念

我国教育长期受到传统的教育理念的影响,很多教学方法已经难以跟上时展的潮流,因此,想要有效地培养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广大小学语文教师首先要摒弃传统的教学理念,用符合时展的教学理念来武装自己的头脑。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没有很好地顾及小学生的特点,语文课堂以知识点的传授为主,难以调动小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在小学阶段就把语文学习当成是一种负担,严重影响了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将新的教学理念引进小学语文课堂,知识点的传授固然重要,但是也要从小学生实际的年龄特征出发,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变得丰富多彩,调动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欲望。

二、有效地运用游戏教学法,培养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喜欢玩耍是小学生的天性,因此,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抓住小学生的这一特点,积极地将游戏教学法引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提高小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例如:在学习有多个角色的文章时,老师不应该如同在唱独角戏一样自己在讲台上不停地讲解,应该鼓励小学生参与进来。老师可以在课下做一些积极的准备,可以提前为学生准备必要的道具,以便学生在课堂上更加有效地进行表演。小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不仅学到了语文知识,还有效地提升了自身的表达能力,同时也感受到了成功的快乐,从而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也越来越浓厚。

三、创造宽松的课堂教学环境

小学语文课堂不应该是压抑沉重的,小学生只有在宽松和谐的环境中才能真正释放自己的天性。因此,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构建宽松和谐的有利于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课堂环境。构建宽松和谐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环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之所以单调无味,主要是因为课堂教学方式单一,单一的课堂教学方式难以给学生带来新鲜感,使学生处于疲倦的状态。为了有效地构建宽松和谐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环境,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应该积极地将多种教学方式引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每一种教学方式都能给小学生带来不同的情感体验,不同教学方式的综合运用使学生的大脑处于兴奋状态,学生的情绪高涨,课堂氛围自然活跃。

(2)加强师生互动。在现代课堂中,构建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很重要。尤其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互动不仅能够使小学生的精神处于放松状态,还能使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怀,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现有效的师生互动,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应该积极主动,因为小学生一般对教师都有一种敬畏心理,如果教师不主动,很难实现有效的师生互动。通过师生互动,课堂变得异常热闹,在宽松的语文课堂教学环境中,学生感受到了快乐,培养了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

(3)贯彻人本主义教学理念。现代教育要求尊重学生,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以人本主义教学理念为指导。人本主义教学理念要求广大小学语文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一切为了学生,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施教。学生在课堂上受到了重视,从而就会培养起课堂主人翁意识,这对于促进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小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具有积极的意义。

四、将多媒体教学引入小学语文课堂

现代科技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仅减轻了人们的工作负担,还使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小学生活泼开朗,喜欢新鲜的事物,尤其是鲜艳的颜色更能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这也是小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的天性的具体体现,因此,为了有效地提高小学生语文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应该将多媒体与小学语文教学有效的结合起来。多媒体能将教材上枯燥的文章以视频的形式展现出来,生动可感,直观形象。例如在讲解《小马过河》这篇文章时,小学语文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先看视频,鲜明的画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情况下了解了文章的含义,受到了教育。多媒体教学真正实现了寓教于乐,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注入了生机,激发了学生语文学习的激情。

五、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技能

篇10

例如在教学《亡羊补牢》这篇寓言时,可以挑选学生将课文为大家读一遍。当学生读完以后,教师对于学生的生字读音错误应当及时给予纠正,引导学生正确读音和学习。

2. 教师从学生的实际语文学习状况出发。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语文学习状况出发,掌握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方式等,从而能够可以更加具体有效地安排学生的语文学习任务,促使学生自主完成。这能够让学生感受学习的乐趣,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学习信心的增强和主动性的激发。

例如在教学《女娲补天》这篇课文时,可以让擅长朗读的同学当众朗诵一遍课文,让识字能力强的同学为生字注音,让思维活跃的学生总结一下课文,说说自己的感想。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展现自己的学习长处,既调动了学生的能动性,又锻炼了学生的语文能力。

3. 教师根据语文教学内容完善教学形式。作为新时代的小学语文教师,应当跟上时代的步伐,有效完善小学语文教学。随着时代的进步,语文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层层出新,这对于语文教学的完善有着重要意义。教师应当一改过去语文教学中的不足,根据教学内容灵活选择教学方法,完善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潜力,提升语文教学的效果。

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火烧云》这篇文章时,可以运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火烧云的美丽图片,这既可以完善语文教学,又有利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4. 教师充分运用语文教学道具。语文教材内容知识面广,不仅讲述了很多道理,还非常有趣,但是它主要以文字的形式出现,这对于自制能力不足、喜欢图片视频的小学生而言,学起来有些枯燥。教师想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就要抓住学生的特点,针对性地展开语文教学。语文教具多种多样,教师应当加以充分运用,使语文教学形式更丰富,学生的学习态度更积极。

例如在教学《守株待兔》这一课时,可以在黑板上画下农夫依靠在树旁,等待兔子的场景。学生看见教师画的场景,就会很好奇。这时教师就可以问学生:“同学们,我画的是什么呀?”学生会回答说:“是一棵树和一个人。”这时教师就可以接着说:“其实还有一只兔子没出现呢,你们想知道它在哪吗?”学生可能会很好奇,这时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正式学习这篇寓言。教师通过画画能够勾起学生的好奇心,学生也会主动跟随教师的步伐学习。这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提升语文教学的效果。

篇11

小学生语文学习的课前预习,是在没有教师指导的情况下进行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具有很强的独立性的学习过程。同时,小学语文教材内容多姿多彩、语言生动活泼、情感丰富,学生的自主学习,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和较强的独立学习能力。课前预习对学生的学习也十分有益,预习中遇到的不懂的问题,可以在课堂中直接与老师讨论、交流,及时得到答案。学生主动预习,它也改变了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改变了语文老师在课堂里“唱独角戏”的现状。学生自觉课前预习,对文本有一定程度的掌握,在老师讲解文本时,学生接受更快,学习效果更好。良好的自主预习习惯的养成,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意义重大。

二、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文学习惯的主渠道,要着重落实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全面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能力,就要从听、说、读、写几方面去培养学生。小学学生语文学习活动中,要从养成听、说、读、写学习习惯入手,严格训练,着重落实,逐步形成语文学习的能力。

1.养成学生善于倾听、善于交流的习惯。善于倾听是一种重要的学习习惯。小学语文不同学段,要求不同。小学低年级着重培养学生“喜欢听”的习惯,中年级着重培养学生“学会听”的习惯,高年级则要求学生“听懂并能表达”。在语文学习活动中,要训练学生倾听别人说话时注意力要集中,要有耐心,努力了解别人说话的意思,还要能够转述别人的意思,能参与讨论并能发表自己的见解。善于倾听和善于交流紧密联系在一起。小学语文学习活动中,学生“口语交际”训练也是贯穿小学语文学习的整个过程。在交际活动中,既要会倾听,又要会表达,要求学生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交流、社会交往,培养与他人的合作精神。小学阶段的“口语交际”能力大致包括:良好的语言能力、语言组合能力、得体的表达能力等几个方面。培养善于交流的习惯,也是小学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培养目标。

2.养成学生乐于阅读、善于阅读的习惯。小学语文学习活动中,教师要激发、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让阅读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将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带来十分有益的帮助。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教师要真正给学生留足阅读时间,让学生在浏览、略读、精读、诵读中,体会阅读的乐趣,在阅读中让学生欣赏名篇佳句,精彩段落,在美文佳句中受到熏陶,感受愉悦,激发阅读的兴趣,体验阅读的乐趣。要让课本成为学生的好伙伴。

篇12

在新课标的指引下,学生主体性学习逐渐形成。小组合作学习成为学生主体性学习的一个重要形式,它极大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力改传统的“填鸭式”“一言堂”的教学方式,对小学语文教学的效率提高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下面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对这一问题的探讨和尝试。

一、激发合作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若是没有学习语文的兴趣,就谈不上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因此,教师要想尽办法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小组合作学习正是有利于学生兴趣激发的一种手段。通过小组合作,学生对语文阅读就会产生极大的兴趣感,比如,在执教《新型玻璃》一课时,若是让学生找来五块玻璃进行介绍它们的特点和用途,就比较枯燥了。若是让他们以一个推销员的身份去采访这种玻璃的性能特点,并且在展销会上进行介绍,那么他们就会非常感兴趣。所以,作为语文教师要激发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

二、提供合作学习时空

小组合作学习不像平时讲授课文那样省时省事,它需要学生操作合作的时间,因此教师要给学生一定的时间,不能让他们在合作的学习中受时间的限制而半途而废,让他们都能进入自己的角色之中,不能担心“放”了不能“收”的问题。要教给他们一定的学习方法,运用各种讨论交流的方式进行。也可以用辩论的形式、设置正反方的形式。更要给他们提供空间,给学生留下空白处,他们才会根据老师的布置去研究探讨,会反复琢磨、体会,善于倾听学生的意见,不随意打断别人发言,提供学生发表不同见解的空间,以达到相互启迪、帮助的功效,培养学生在小组内主动参与的勇气,能体会他人的情感,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

三、培养合作学习的习惯

小组合作学习确实能够发挥学生的最大主体性学习潜能。而合作学习不是由一个人所能做到的,必须是一个团队的协作。若是没有一个集体和团队的意识是不能发挥到极致的。合作学习有时需要学生进行表演,这样就需要他们配合默契,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他们的合作习惯。同时,还要鼓励学生,让他们勇于发言,敢于交流,这样既能发挥集体的智慧,解决个体的疑难问题,又能培养他们的合作习惯。

总之,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不但能够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而且能丰富语文课堂的内容,扩大学生的语文知识面,同时能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可谓是“一举多得”。这对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起着极大的作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