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范文

时间:2023-08-09 09:21:2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道德经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道德经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篇1

1.引言

道德经》是影响中华民族2500年的道家开山之作,也是中国传统典籍的经典之作。其内容博大精深,包罗万物,既是道家哲学思想的体现,也是中国文化的精华所在。其影响之深远不仅对于中国文化,对于世界各国的宗教、哲学、艺术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受到西方思想家的重视,已成为世界哲学宝典之一。当前,世界性的“老子热”正是老子道德文化真理的现实再现。因此,翻译界对为什么要翻译典籍达成共识之后,产生争议较多的则是《道德经》英译版本的选择和翻译策略问题。笔者认为,在进行《道德经》英译的时候,应当选择最接近原著本来面貌的文本为底本,采用深度翻译策略,在传递原文书面意义和语言形式的同时,来再现原文文本的作品风格和文化内涵。

2. 选择《道德经》英译底本应遵循的原则

编辑出版有多个不同文本的古代文献,应当选择最接近原著原来面貌、最少受到后人篡改的文本作为底本,这是版本学最基本的一条原则。翻译古代文献,也应当遵循同一原则。因为在某种意义上,译者同时也是编者,面对不同的文本或同一文本的不同释读,必须作出自己的选择。世传《道德经》版本繁多,流传较广,其中影响较大的是王弼本和河上公本这两个注本的传本,世传本经过多次传抄、刻印,在不同程度上失去了祖本的原貌,导致世传本中多解、难解和无解之处比比皆是;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道德经》甲乙两种抄本出版后,海内外掀起了一阵《道德经》研究热潮。帛书本《道德经》与世传本相比较并没有根本的不同。帛书本《道德经》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就是与世传本相比,它更加严格地恪守语法规则,保留了许多语法虚词,这些虚词为《道德经》的解读提供了有力的依据,解决了前人在校释时解决不了的一些难题;之后,《道德经》研究进入了相对稳定期。然而,1993年考古学家在湖北荆门郭店1号楚墓出土的竹简《道德经》又在世界上引起了巨大轰动,掀起了一阵研究热潮。竹简本与世传本和帛书本相比,在内容篇幅、篇章结构和用字方面都存在着重大差异。虽然竹简本是《道德经》现存最早的版本,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但是内容却远不如帛书本丰富,不可取代帛书《老子》。因此,笔者认为应该以帛书本作为现代注释本的底本或译本的源本,同时,就帛书本和竹简本两个版本的重叠部分而言,应该将更古老的竹简本作为源本,订正帛书本中的讹误,才符合版本学的基本原则。

3. 文化翻译策略

语言和文化关系密切,语言是特定社会文化的产物,其中必然承载着丰厚的文化内涵。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和文化传播的媒介首先体现在语言作品的内容上,如中国传统典籍《道德经》记录着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哲学著作。

翻译通常被看做是跨语言的活动,即将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意义用另外一种语言表达出来。笔者认为翻译不是单纯的语言转换,而是文化之间的交流。

美国翻译理论家奎姆·阿皮尔(Kwame Anthony Appiah)提出了“深度翻译”的理论。所谓“深度翻译”是指一种学术翻译,即通过注释将文本置于丰富的文化和语言环境中,使源语文化的特征得以保留。作为一种翻译方法,深度翻译在认识文化差异的基础上,通过列举各种注释,帮助的语读者更好地理解源语文化,树立文化差异意识。

笔者以英国汉学家亚瑟·威利(Arthur Waley)的英译本为例,分析深度翻译方法的应用。为了能更好的理解《道德经》原文及英文译文,笔者选取了梁海明《老子》的中文译文以供参考。笔者对于英译文本的研究主要从数字方面进行分析。因为在《道德经》中,老子多处使用数字,这些数字不仅仅是简单的数量关系,其中还隐含着古老的中国文化内涵。

· 数字“五”的翻译

原: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第十二章)

梁: 五彩缤纷令人眼花缭乱,五味杂乱让人胃口败坏,五音纷杂让人听觉失灵。

Waley: The five colors confuse the eye. The five sounds dull the ear. The five tastes spoil the palate.

中国读者在阅读此译本时能够明白这三个“五”的所指,但是不了解中国古典文化的西方读者看了这个翻译会困惑不解,不知道“five colors” ,“five sounds”,“five tastes” 是指哪五种颜色?哪五种音符?哪五种味道呢?在中国古典文化中,“五色”指青、黄、赤、白、黑;“五音”指中国古代音乐中的五个音阶(宫、商、角、徵、羽);“五味”指酸、甘、苦、辛、咸。为了突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使西方读者能更深入的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数字魅力,笔者认为应在此处对这三个“五”进行进一步的解释“The five colors refer to blue, yellow,red,white and black. The five sounds mean Gong,Shang,Jiao,Zhi and Yu. And the five tastes are sourness,sweetness,bitterness,spiciness and saltiness.”

例 2. 数字“六”的翻译

原:六亲不和,有孝慈。(第十八章)

梁:父子、兄弟、夫妇之间不和睦,于是才会提倡孝慈。

Waley: It was when the six near ones were no longer at peace that there was talk of “dutiful sons”.(“the six near ones” refer to father, son, elderly brother, younger brother, husband and wife)

在中国人的家庭伦理关系中“六亲”是表示家庭成员及其关系,指父、子、兄、弟、夫、妇。东方看重家庭人伦,中国人的家庭伦理关系在整个社会关系中居于重要地位;西方注重个人主义,西方的家庭伦理关系比较简单。如果没有此注释,西方读者看到此处会感到费解。Waley的注解让西方读者一目了然,在领悟这句话含义的同时能积极引导西方读者进一步了解中国古典文化。

例3. 数字“一”、“二”、“三”的翻译

原: 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第四十二章)

梁: 道产生原初混沌的元气,这原初元气生出天和地,天地生出阴气和阳气及和气,和气生出千差万别的物质。

Waley: Tao gave birth to the One; the One gave birth successively to two things, three things, up to ten thousand.

此处,Waley译出了字面意义,把“一”、“二”、“三”译为简单的数字,并没有体现出《道德经》的哲学内涵。本句中的“一”、“二”并非通常所说的数字,在道学中有特指意义。“一”可以理解为道是天地未分时的原初混沌的元气; “二”的含义是“阴和阳”。译者若能以注解的形式对其加以阐释,其间的文化内涵才能被西方读者领略。这句话不妨译作:Tao gave birth to the One — the source of everything in the world; the One gave birth successively to two things — yin and yang, then another new things, up to all things of the world.

数字在中西方传统文化中有很重要的地位。通过以上数字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在翻译方面采用深度翻译的策略,能将原语中的文化内涵表现出来,很好的达到文化交流传播的目的,保持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

5. 结语

面对一部有多个不同版本的典籍作品时,译者的责任不仅仅是翻译,他还必须在校勘方面下功夫。译者须对不同版本进行比较,选择最早、最接近原著本来面貌的版本作为源本。源本一旦选定,译者在进行《道德经》翻译时,应采用深度翻译策略,将翻译文本置于丰富的文化和语言环境中,引导西方读者进一步了解中国的古典文化,忠实传递中国文化的意、韵、味。

来稿属于基金项目成果,项目名称:从英译《道德经》看典籍翻译的文化传真和应采取的翻译策略,项目编号:2011YF071.

参考文献:

[1] Appiah, K. A. Thick Translation [A]. In Lawrence Venuti (ed.), Translation Studies Reader [C]. London: Routledge, 2000

篇2

正确的思想观和价值观,无论何时都是学校教育的重点,培养中学生优秀的道德素质是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我国优良的传统文化在中学德育教育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指导着中学生的思想和观念,对于培养中学生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价值观有着重要的意义。诚实、守信、孝亲、礼义廉耻这些传统的道德文化在任何一个时代都是永不过时的优良文化。中学德育教育中应该注重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培养新一代具有正确价值观和健全人格的中学生。

一、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学德育教育的意义

(一)对中学德育教育具有指导作用

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千百年,具有丰富的内涵。中学时期是培养正确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在德育教育中注重运用中国传统文化不仅仅是对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更对中学生的价值观和思想有着重要指导作用。在传统的经典故事“孔融让梨”、“凿壁偷光”“闻鸡起舞”……中学生懂得了何为礼让、勤奋;在百善孝为先中学会了孝顺父母、尊敬长辈;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对于培养中学生健全的人格、正确的思想观和价值观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勤俭、忠诚、诚信、仁爱、谦虚、礼让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具有深刻的内涵,指导着中学德育教育,引领着中学生不断完善自我。

(二)能够培养中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爱国的实例比比皆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无数先辈和前人用他们的行动教育中学生何为爱国、何为忠诚,学习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对于培养中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能够让中学生充分了解到爱国的内涵,树立为国家、为民族奋斗不止、自强不息的志向,将中华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三)能够培养中学生高尚的素质

高尚的道德修养和素质是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中学生思想价值观还不成熟,中学德育教育是培养中学生正确价值观和高尚素质的重要课程,将中华传统文化应用到德育教育中,将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能够有效的培养具有高尚素质的中学生。在德育课上充分向学生传递优秀的传统文化,利用经典的传统故事启发学生,能够不断培养中学生的高尚素质和修养,避免中学生误入歧途,形成错误的思想价值观。

二、对学校将中国传统文化引入中学德育教育的建议

(一)提高对于中华传统文化与德育教育的认识

我国中学德育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有一定的结合,但是并不深入,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没有深入研究,对于中华传统文化与德育教育的结合也没有进一步探索,仅仅停留在表面。中国传统优秀的文化对于中学德育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必须充分认识到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性,深入探索其内涵,将其与当前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性格特点充分结合,利用恰当的教学手法和模式提升中学生的德育教育水平和效果,充分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学德育教育中的地位,将二者在教学实践中有效的结合起来,运用传统文化更好的引导中学生的思想和观念,从而促进中学德育教育目标的实现。

(二)积极开展中学德育实践活动

传统教育仅仅停留在理论的教育方式上,重理论轻实践导致教学方式单一,教学效果并不理想,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新时代的变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逐步走入中学教育的课堂。中学德育教育不仅仅是在思想观念上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更要在实际行动中践行理念。中华传统文化内涵丰富,在于中学德育教育结合的过程中,利用实践活动能够加强中国传统文化在生活中的深入,在实践活动中深刻的理解并践行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正确思想,从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做起,方能成就大的格局。学校可以组织一些传统文化与德育教育相结合的活动,例如:九九重阳节举办敬老爱老活动,学校老师可以带领中学生走进敬老院帮助爷爷奶奶做一些利索能力的事情,与他们一起聊聊天;举办大型传统文化诵读活动,选择《诗经》、《三字经》、《弟子规》等经典的传统书籍,在诵读中陶冶情操,品味传统文化内涵,耳濡目染逐渐受到经典文化的熏陶,从而更加深刻的理解中国传统文化,更好的培养良好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质情操。

(三)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传统教育中一直对于中学生的课程设置都是重视应试教育,而忽视了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中学德育课程是近年来才逐渐受到重视的,无论是学校、社会还是政府对于中学德育教育的支持和保障还不全面,导致中学德育教育工作发展缓慢,加之师资力量的薄弱,导致中学德育教育发展缓慢。因此,学校与社会要不断创造良好的环境,使得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学德育教育能够有机的结合起来。教育部门可以积极弘扬传统道德文化,学校也要将中学德育教育工作重视起来,社会各界创造良好的氛围,共同学习传统文化,不仅仅能够提高中学生的德育教育和思想品德,对于全民德育教育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

三、结语

传统文化传承千年,历史悠久内涵丰厚,中学时期是德育教育的关键时期,对于中学德育教育来说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建议学校在教育的过程中弘扬传统文化,将其与中学德育教育有效的结合起来,能够不断提升中学生的思想品质,建立健全的人格,促进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学德育教育的发展。

作者:明信 单位:长沙市麓山国际实验中学

参考文献:

篇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传统医德根植于中国传统哲学和文化之中,历经几千年的医学实践,发展,形成了丰富完整、特点鲜明的思想理论体系,为当下医学院校的医德教育提供极有助益的借鉴和启示。同时,随着市场经济和现代生物医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医学人文教育出现了新的要求和变化,医学职业也不可避免地受外在环境的影响,迎来了从传统文化观念向现代思想观念转变的挑战,传统医德对美德伦理的强调极具指导意义,医学生有责任在学习专业科学精神的同时,自觉以中华传统医德律己修身,实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一、儒家文化教导医学生仁者爱人,慎思笃行

儒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源泉之一,医学根植于儒家丰厚文化土壤之上,其历史渊源、学科范式与实践应用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儒重医,医尊儒,儒医相通的传统。中国传统医学伦理思想中所谓“医乃仁术”就是对儒家“仁爱”思想的吸纳和阐扬,两者所论述的“仁”是相通的,也是相互印证的[1]。“济世”是儒家人生观的重要思想之一,主张将人的道德修养和能力担当与社会责任紧密联系,济世为怀,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儒家文化的精髓首先在于“仁”“义”“礼”“智”“信”。“仁”是儒学的最高道德准则,仁者爱人是其核心,因此医乃仁术是我国传统医学的核心理念,古代医学家孙思邈认为“人命之重,贵于千金。”医护人员应该以救人救病为本,以仁爱精神为准则,关爱救治病人;“义”指医生秉承救死扶伤的原则对病人的健康应尽的职责和义务,在各种危难情况下都能坚守岗位,不放弃任何治愈病患的希望,这是医学人道主义的体现;“礼”指人们行为的最高准则和道德规范,强调端正医生在与病患沟通,进行诊断治疗以及处理人际关系时的行为规范;“智”是明辨是非善恶,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统一起来,对于医学生而言,要求在学习过程中努力刻苦钻研,在工作时勤于思考善于发现善于总结,掌握必需的医学知识和临床技巧;“信”指诚实不欺,恪守信用,医生要做到对患者以诚相待,尊重患者的知情同意权,建立和维护患者的信任,维护患者的隐私权[2]。此外,儒家“中庸之道”强调做事应有恰当的标准,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这在医患纠纷、医闹现象被推向风口浪尖的今天而言,更要求医学生学会把握好为人处事的“度”,掌握好与病人及家属沟通的技巧,恰当地处理临床工作中的种种关系[3],建立彼此包容、和谐关爱的医患关系。

二、道家文化教导医学生淡泊名利、崇尚道德

道教是根植于中国文化的民族宗教,以“生道合一,长生久视”为基本信仰,追求长生不老,得道成仙,与中医药文化有着更为广泛的联系。道教崇尚医术方药,在修道成仙的宗教实践活动中自觉研习医术,作为自救与救人济世的必要手段,本着“内修金丹、外修道德”的宗教伦理实践要求,认为行医施药是一种济世利人的“上功大德”,自古就有“医道通仙道”“十道九医”之说,充分反映了道教“尚医”的历史传统。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无为而无不为”作为道家文化价值观的核心,不妄为就没有什么事情做不成的,道家把“无为”和“虚无”作为世界的本原和规律,万物因道而生。孙思邈要求医生和药物工作者“无欲无求”,恬淡宁静,做“苍生大医”,这样才能不为钱财所惑,不为利累,造福病人,为百姓敬重,否则有悖于医德;另外,同道之间要谦虚谨慎,互相尊重,互相切磋,取长补短,不为名累。这种价值观的树立对医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毋庸讳言,在日益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中,出现了诸如医护人员收受红包、回扣等见利忘义的行为。一方面是受社会环境、制度等外在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医护人员职业道德的缺失也是主要原因。在医学生职业教育中强调以道治身,不以物累、见素抱朴的主张和思想加强医学生职业道德的教育、培养医学生崇尚道德的价值追求具有重要意义。

三、佛教文化教导医学生慈悲为怀、心存大爱

佛教起源于古印度,公元2世纪左右传入我国,并逐渐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对传统医德产生深远影响。佛教一贯强调慈悲救度之心和对生命的珍视与尊重,把悲天怜人作为道德的出发点,将诸恶莫作,诸善奉行作为个人的行为准则。认为一切疾病都是由贪欲、恚、愚痴是三大患造成的,病症只是表象,治愈的关键在于消除患者的“业力障碍”,也就是心理致病因素,摈弃日益扩增的欲望、保持善良纯真的本心、勤于敏锐的思考,才能净化身心,治愈病患。在佛教观念中,不论医者的医术高明与否,都必须从患者的角度出发,推崇慈悲观,提倡“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以慈爱的心肠体谅患者,竭尽所能的为患者解除身心痛苦。孙思选将这种伦理观引入医学,提出医生治病应“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对于医学生而言,不仅需要学习精良纯熟的医术,更应该具有悲天悯人的医德,明白了这一点,才能对患者怀着一颗同情心、怜悯心,才能在这个物欲横流利益当前的社会中守住医护人员最后的底线,为患者搭建起温暖的港湾,演绎白衣天使的佳话。在以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儒道佛三家伦理观的影响下,中国传统医德规范无不带有它们的思想烙印,传统医德及其伦理思想在培养医生的品行修养,实行治病救人的社会实践中,起到了重要的积极作用。如“仁者爱人”的道德观念,重视人、重视人的价值和尊严的人文主义精神以及学、思、行等道德修养的方法。但在提倡弘扬中国传统医德的同时,也要认识到,中国传统医德所依托的中国儒家、道家、佛家思想建立在封建社会时期,存在封建伦理糟粕,同时由于受到当时生产力水平、科技发展等因素的影响,不可避免有其局限性的一面,比如强调个体道德修养,注重个体自律与自觉,而对外部制度的制约与调节关注不够等。为了继承和发扬我国的医德传统,有必要对其进行理论上的分析和评价。总之,中华传统医德为现代医学人文精神的塑造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同时对医学生本身的行为、素质有着深刻的伦理限定,医学生有责任更有义务传承传统医德精髓,完成从传统医德到医师职业精神的转变。

作者:李玉荣 何美 单位:蚌埠医学院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

传统文化;高等教育;必要

在2015年召开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加快文化改革发展。全面加强文化建设,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文化力量。在会中指出,对待传统文化要做到“扬弃继承、转化创新”,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拥有更多的传承载体、传播渠道和传习人群,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1]高等教育作为我国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科学研究和传承文化的重要力量,对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而,在当代高等教育中研究及弘扬传统文化是时代赋予的重要使命。

一传统文化在高等教育群体中的发展现状

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一颗璀璨明珠,即使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它的内涵与精粹仍然向我们现代人发射出耀眼的光芒。但是,在这个日趋竞争激烈的社会大环境下,业绩和指标往往更被人们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而一个人内在的品质及道德修养常常被忽视。不仅高校教师对传统文化的传播力度不够,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认同感也有待提高。

(一)高校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不足

大学时代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受到社会某些因素地制约,高等学校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第一,在应试教育为主的教育体制下,传统文化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应试教育更倾向于给学生灌输理论知识,忽视学生人文品质的塑造,忽略传统文化教育对学生道德品质形成的影响力。第二,教育传播工作者自身缺乏一定的传统文化知识储备。高校教师由于自身因素,也大都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传统文化学习,从而在日常教学中不能将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入到学科体系中。第三,高等教育的经济化趋势日益加强。在经济全球化大环境的影响下,高等教育的价值取向体现出了强烈的经济追求和功利性。传统文化教育被高校忽视。

(二)高等教育群体自身的因素

优秀的传统文化在高等教育群体中没有得到广泛认同,还在于大学生自身的原因。首先,大学生自我控制力薄弱、心理相对不成熟。由于当今社会呈现出多元的文化状态,大学生极易受到外界各种事物的影响,往往不能清晰地辨别是非、好坏,对传统文化思想产生不了兴趣。其次,缺乏正确的动机学习传统文化。应试教育是我国普遍的教育形式,在应试教育的体制中,学生更加看重学业成绩。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多数只能纸上谈兵,他们的主要精力都花在如何获得相应的学历、学位、荣誉证书等等,传统文化的学习对他们来说显然不太重要。

(三)家庭环境的影响

在传统文化中,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从《颜氏家训》到《朱子家训》,从《家书》到《傅雷家书》,一直被人们奉为治家的经典之籍。父母是子女人生中的启蒙老师,家庭是个人的第一课堂,家庭对一个人思想的形成、价值观的树立是其它教育无法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家庭中如果对传统文化重视,教育出的子女也会对传统文化感兴趣并乐意学习。然而,现实情况是家庭教育在对待传统文化方面出现了“断层”,至少三代人已经没有系统接受过传统文化的熏陶,那么他们培养出的子女又怎么会对传统文化有深深的喜爱之情?大多数家庭在教育理念上过分注重子女的成才培养,父母花了很多人力、物力、财力让子女能受到最好的教育,生怕自己的子女输在人生起跑线上,但他们忽视了子女的人文素质的培养,最后教育出的子女往往只会考试其它能力相当缺乏。还有部分家庭,把教育的责任完全交给学校,尤其在子女进入高等教育后,便对子女不管不问,使得家庭教育对传统文化教育更无处所谈。

(四)社会环境的冲击

社会全球化发展的今天,西方文化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冲击是在大学中推行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障碍。从汉代的丝绸之路到清朝的再到的爆发,使得中国人对传统文化疑惑一步步增加直至达到顶峰,特别是的“全盘西化”论,对我们传统文化的负面影响至今仍然存在。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传统文化不断受到西方文化的打压与冲撞,西方文化从饮食、文娱、节日等方面改变着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尤其是年轻的一代人。大多数95后大学生们也更看重西方的节日,向往外国的文化,把本国的传统文化看成是落后、保守、封闭的思想,对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和自信心更加无从谈起。

二传统文化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实践价值

传统文化是在历史上出现过并具有价值和生命力的一种意识形态,它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鲜明的中华名族特色,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是几千年文明的结晶。它包括传统风俗、传统思想、传统文艺和传统建筑。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民族性和发展继承性的特征。中国传统文化对高等教育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将传统文化植入高等教育体系中,不仅能让受教育群体重新了解传统文化,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还可以让教育工作者重新学习传统文化的精髓,帮助他们在教学过程中顺利融入传统文化的思想。

(一)有利于高等教育者学习传统礼仪,促进自身道德修养的提高

传统文化中的正常伦理道德,忠义理智信,尤为值得我们当代大学生借鉴学习。我们中华民族有着“礼仪之邦”的美誉,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我们的礼仪是全世界有目共睹的,也是大家引以为豪的。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礼仪,可以从实践中培养出我们的良好素质和品德,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只有个人修养得以提升了,才能治理好自己的家庭,家庭治理好了才能治理国家,国家治理好了才可能为天下的发展尽一份力。可见,修身为本,因此学习传统文化礼仪是大学生提高自身素养的基础。

(二)有利于高等教育者了解传统节日,促进爱国情感的培养

我国的传统节日不少,大多数传统节日也有着与之相对应的历史故事。在体验传统节日的过程中,我们要了解这个节日存在的意义。大部分传统节日体现出的是古代劳动人民真挚、淳朴的感情,很多传统节日也一直传承至今,有的则成为国家法定节日。春节和中秋节,全家人齐聚一堂或走亲访友增加感情;元宵节吃元宵,玩灯笼,大人小孩充满喜乐;清明节祭祖,缅怀先烈和亲人;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怀念爱国诗人屈原;重阳节登高,提醒我们要关心尊敬老人。重新在高等教育中宣传传统节日,将潜移默化地增加大学生对中华民族的深厚感情和热爱,从而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

(三)有利于高等教育者认识传统文化精神,促进正确道德观的形成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传统文化的精神对中国人道德观影响极为深远,尤其对大学生这个意识形态不稳定的群体来说起着重要的引导意义。传统文化中做人做事的道理,为大学生树立了一种正确的价值取向。个人道德水平不仅反映个人自身的文化素质,更折射出社会和国家的普遍道德水准。在老子的道德经中,对道德的定义与理解展现的淋漓尽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从这些古语中可以看出古人对自身道德修养的要求之高,并深刻意识到只有自身的素养得以提升才能受人尊重乃至获得成功。《大学》开篇就指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明,在止于至善”.。这更加可以看出大学教育对提高道德品质的要求和理想。从古人的道德理想到今天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无不一脉相承的延续了中华民族优良的思想品质。社会主义荣辱观,也被提到国家层面去弘扬,正说明了我们在这方面做的不好。国家在教育中也多次提到要立德树人,把学生的道德培养放在重要位置,正是由于在现在很多学生尤其是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道德素养不是很高的现实情况下,只有通过传统文化的学习,才能让他们缺失的道德观在德育教育的过程中重新找回。

(四)有利于高等教育者了解传统文化历史,促进民族精神的养成

传统的历史文化记载了我国从古至今的发展历程,当代大学生可以从传统文化中了解国家的发展史、兴衰史,吸取传统文化的精华,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积蓄力量。如《周易》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些被人们传送至今的名人名言充分体现出古人的爱国精神和民族精神。把这些传统文化思想渗透到高等教育中去,可以增强大学生的民族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只有不断把这些优秀的民族文化思想传播给我们的大学生,才能让他们在学习科学文化的同时承担起振兴中华民族的使命。

三传统文化在当代高等教育中顺利开展的策略

传统文化对当代高等教育者来说是一项长期需要坚持的,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工作,对大学生正确三观的树立有着深远影响。目前,社会文化鱼龙混杂,在全面开放的时代大背景下,主流意识形态也呈多样化发展状态。如何有效发挥出优秀传统文化在高等教育中应有的作用,是高校、社会和国家都必须要重视的问题。

(一)开设传统文化高等教育课程,系统学习传统文化理论知识

只有增设一些与传统文化相对应的课程,才能让高等教育者系统的学习传统文化内涵。可以把开设的传统文化课程设置为必修课,提高同学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度,让传统文化的地位在高校中得到明显提升。在课堂上,教师也可以通过多方面展现,让同学们对传统文化有更加深入的了解。[2]2010年成立的北京东方大学传统文化学院,是我国大学创建的第一所传统文化学院,旨在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这既符合凝聚中华民族力量的客观要求,又是建设中国特色精神文明的需要。

(二)营造传统文化学习氛围,提升传统文化道德影响力

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个人思想观念的形成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社会思想文化氛围对个人价值观有反作用。因此,在高等教育中顺利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就需要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传统文化自古以来就重视道德教育,在大学生中弘扬优秀的传统美德有利于其接受传统文化的道德教化功能。一是,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宣传,通过公共媒体和相关政策将传统文化纳入公民道德建设体系中。二是,加强公民勤俭节约、诚实守信的正面道德教育。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诸葛亮也在写给儿子的家书中表达了节俭的重要性“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现在95后的大学生一般生活都是比较优越的,没有节俭的习惯,因此有必要引导他们从传统文化的学习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诚信也是一个人应该要遵守的基本道德准则,《弟子规》中指出“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因此,在高等教育中要重视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在校园和社会中营造良好的诚信氛围将有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自身道德的提高。三是,在校园中开展“道德模范先进个人”的评选和在社会中继续开展“感动中国”人物的表彰活动。让大学生不仅在学校而且在社会上都能对传统文化产生认同感。

(三)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促进大学生正确认识传统文化

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是民族的灵魂。在中华五千年文明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它是中国人民强大的精神动力和信念支撑。[3]在弘扬传统文化的同时,应让大学生深刻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高校教师要改变固有的教育模式,把优秀传统文化表达内涵用生动、形象地教学方式呈现给同学们。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大学生的积极性,调动他们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情。最终能引导他们在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生生不息的动力源泉。作为接受高等教育的当代大学生就更加有义务认识、学习并传播传统文化的精髓,这是社会赋予高校不可推卸的职责。我们只有在平时的学习、生活、工作中把传统文化融入其中并善加利用,才能真正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我们只有在保持民族性的前提下,体现传统文化的现代性,才能使之与社会发展相适应。

作者:林媛 单位: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篇5

二、改进和加强农村初中德育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一)立德树人,扎根孝道教育

孝道教育是“德之本”“教之始”,是培养道德意识和道德情感的天然基础,只有将孩子们本身就有的善良天性与积极的情感因子激活,让他们回归到自然的心灵生活状态,其潜能和创新能力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目前我国已迅速进入老龄化社会,农村空巢老人大量出现,而现在成长起来的一代人,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受外来文化的严重影响,他们对传统文化认同感不强,孝道观念十分淡薄。在“应试教育”大行其道的今天,“育分”远比“育人”更具诱惑力。其结果是孩子们的考试分数上去了,但社会的道德水准却没有同步上去,否则,扶起摔倒的老人还需要大讨论么?近年来接连发生的复旦大学投毒案、李天一案、留学生机场弑母和青少年自杀自残、伤害他人的案件可谓触目惊心,发人深省。在一味注重知识技能教育,忽视传统道德教育的今天,孝道沦落而结出的苦果、恶果一再告诫我们,要尽快跳出“应试教育”的怪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把孝道教育作为基础工程来抓。

1.开设孝道课程,让学生知孝行孝。

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阅读《论语》《孟子》《孝经》等经典著作,了解传统孝道,汲取孝道精华。同时,把传授孝道知识同陶冶道德情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起来,在实践中使青少年最终形成现代孝道观。我校围绕“讲孝道”这一主题,编写了《中华传统美德——孝心篇》《新二十四孝》等校本教材;开办“道德讲堂”,举行孝道先进事迹报告会;组织“我行我孝”——重阳节敬老侍老活动;举办“体验亲情,孝心伴我成长”主题班会以及推荐评选“最佳孝星”等,弘扬了孝亲敬老的传统美德,取得了良好的德育效果。此外,通过“一封家书”“生日念亲恩”“我的人生账单”等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活动,让每个学生体会到父母的含辛茹苦与养育之恩,并引导他们从点滴做起,回报亲恩。

2.强化社会教育,营造孝道教育大环境。

学校充分运用广播、电视和网络等多种传媒工具宣传孝亲敬老、尊师重道的先进典型;组织学生观看山东电视台《天下父母》栏目和中央电视台“全国道德模范”评选直播等,这些敬老、爱老、助老教育的生动教材,让青少年真正地感受到了榜样的力量。同时,学校利用各种健康活泼的艺术形式,热情讴歌尊敬父母、照顾老人的好人好事,鞭策和谴责“啃老”“虐老”的可耻行为,以生动形象的艺术魅力把新孝道观念灌输到学生的生活之中,鼓励和引导他们正确处理与父母长辈之间的关系,能够孝亲敬老,知恩图报。孝道教育就是让孩子们从小认识到在生命的长河中,人类生命共同体的意义,感悟人生在世的道德责任和价值追求,让学生学会由孝及悌,把自己的道德责任转化为奋发努力、立志成才的动力,将对自己父母的“小孝”扩充为对天下父母的“大孝”,建功立业,报亲扬名,使有限的生命变成无限奋斗的征程。

(二)读经典美文,强化道德意识

党的十对进一步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做出了战略部署。主席指出,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要从娃娃抓起,从学校抓起,做到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同时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使我们进一步明确了青少年教育在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地位与作用、使命与途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作为为未来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公民的摇篮,她的魅力应当源于浓浓的书香气息。有了经典的浸润,学校才有厚重的美、大气的美。只有创设浓厚的阅读氛围,营造书香校园,让阅读成为习惯,才能使经典成为伴随学生一生的财富。学校以“国学经典与传统美德”作为德育工作的首选切入点,开设了经典诵读校本文化研究课程,精选《弟子规》《论语》《大学》《道德经》《孝经》等内容让学生诵读,形成了“教读—领读—齐读—自由读—竞赛读”五环节诵读模式,让学生在了解、感悟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引起心灵的震撼,将中华传统美德落实在日常行为上。实践证明:大凡接受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人,常能以孝悌之心对待家人,以诚信对待朋友,以道义对待取舍,以仁爱对待社会,以厚德对待万物,并以“慎独”之心保持其质朴的生活态度。从抓经典诵读入手,让孩子们在中华优秀经典的熏陶下,将“德”字镌刻在心头,从而向往理想的道德人格,涵养美好的道德情操。

(三)提升学生道德主体地位,激发生命活力

农村初中虽然处于经济底子薄、信息相对闭塞、优质教育资源稀缺的农村地区,但对于进入青春期的初中生来说,他们各方面的能力迅速发展,独立人格逐渐形成;他们追求自我形象,渴望被人赏识,并且在他们身上蕴藏着一种巨大的自我管理潜能,如能善于发现而加以因势利导,学校的育人水平就会大大提升。我校实行全员参与式自主管理模式,成立了由值周教师、年级学生代表组成的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下设校园礼仪、卫生、纪律、安全和文体活动等督查部,按年级轮流值勤。学生自愿报名参加并根据要求履行其职责,全校大约有20%的学生参与其中。值勤学生肩负着很多自主管理任务,诸如纪律、出勤、卫生督查,课外活动、出操质量、放学及各项集体活动秩序的维持等,对内进行自主服务、对外树立学校形象。虽然他们的工作很琐碎,但正是在这些具体事情的处理过程中,学校管理才变得和谐有序,学生的言行才变得高雅文明。生命的活力源于人的自主性、能动性与创造性,因此,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尊重学生、依靠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成为管理的参与者、主持者和实施者,在工作中及时给予他们如亲人般的关心和呵护,这样的育人实践如春风化雨,学生的生命激情就会尽情地释放,智慧的光芒就会不断地闪耀。

(四)依托网络资源,拓展德育实践途径

1.加强德育信息资源库建设。

学校充分利用校园网、现代远程教育进行德育资源的整合,形成了爱国主义、孝亲尊师、文明礼仪、道德养成教育、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素材库。同时,教师自主开发课件,采集社会生活中的德育素材,对思想品德、劳动技术、音乐和美术等教材进行二次开发,按照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源科学分类,存入资源库。如中国传统道德故事集、新二十四孝、历年十大感动中国人物、陇人骄子、爱国主义教育影片和名人励志讲座等极具崇高人生理想价值的教育资源,存贮在校园服务器上,向师生和家长开放。

2.运用网络媒体强化德育的学科渗透。

学校依据当地优美的自然景观和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开发了网络德育校本课程《中国西部历史文化名城──临洮》,通过多媒体生动直观的表现方式,展现出家乡的土地上,从马家窑文化、辛店文化到秦长城西部起首之地;从老子文化、汉唐雄风到丝绸之路南线重镇;从灿若星河的历史名人到永久定格的人文景观;从全国文化县的经济腾飞到临洮人民勤劳朴实的新风新貌。这一幅幅反映家乡浓郁人文风情的画面,为学生打开了一扇了解临洮、认识家乡的大门,培养和激发了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卡通片《弟子规》《论语故事》等传统文化媒体素材融情景与诵读为一体,寓教于乐,全方位、多角度诠释着“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传统民族文化,避免了教师单一的说教和苍白的描述。在视频点播中安排“壮美河山”“家事国事”栏目,带领同学们“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聚焦天下大事,倾注赤子情怀。

(五)多元评价,唤醒学生成长与发展的生命自觉

我校围绕德育工作、学生管理、常规教学及校内外活动等,以“人人能参与,个个有特长”为原则,设立了“校园十星”评选活动,这“十星”包括“学习、守纪、礼仪、进步、勤劳、写作、美术、书法、体育、文艺”等,“校园十星”的评选活动大大激发了全体学生追“星”达标的积极性。同时要求教师以等级评价的方式呈现学生学业成绩,多用欣赏的口吻肯定学生的闪光点,用温柔的话语鼓励他们改掉不良行为。教师蹲下来和学生平等交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发展,但不求一样的发展;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提高,但不是同步的提高;让每一位学生都合格,但不必是相同的合格。在评价中多放一把尺子,就会多一个成功者,多一份快乐。多元化的评价不仅激发了全体师生积极向上,渴望成功的热情,也促进了学生和谐、主动、全面的发展。

篇6

[中图分类号]H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3-5595(2015)05-0071-05

《道德经》在西方的发行量仅次于《圣经》,在华裔众多的“老学”重镇美国,道家传播尤为显著。著名翻译家罗幕斯说在美国道家比儒家更受欢迎,学者Louis Komjathy说:“the current state of Daoism in American may thus be compared to that of Zen Buddism in the 1950s and 1960s.”[1]笔者认为,道家在美的传播特点与趋势可用以指导中国的文化输出。有鉴于此,笔者分析了当前美国道家类书籍销售排行榜、道家读物高频词及读者评价,发现当前道家传播有强烈的大众化倾向,这一特点在文本传播形式方面表现得尤其明显。

一、美国道家文本的大众化倾向

(一)畅销书排行榜显示:大众文本比学术文本更受欢迎

道家传播的大众化首先表现为读物内容的大众化。当前道家在美读物根据内容大致分为两类:一是《道德经》译本,一是阐释道家的读物。《道德经》译本又可细分为二:一类译本学术性较强,多为学者所译,注重词汇的严谨;另一类译本相对随意,其中不少译者如早期的宾纳和当代的米歇尔都不懂汉语,更近于英译本基础上的“阐释”。相对于《道德经》译本而言,阐释道家的读物内容更为广泛。早期卡普拉的The Tao of Phisics将物理学规律与道家之“道”相联系;1983年的The Tao of Pooh分析小熊维尼体现出来的“道”性如“无为”、“无知”等。随后出现了一大批以the Tao of…命名的书籍,它们将道家与经营管理、人际相处、教育培训等现实生活内容联系起来,数量远远超过了《道德经》译本。

大众读物不仅数量上远超过严肃译本,其销售情况也胜过严肃译本。据笔者统计,各类“道家”和“道德经”类书籍销售排行榜中,大众类读物均占前100名中的2/3强,本文以“Religion & Spirituality”类中的“Tao Te Ching”和“Taoism”类销售排行榜前20名的文本内容分析展示此特点。“Tao Te Ching”类书籍排行榜中,将道家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书籍整体排名明显占优势:William Martin的The Parents Tao Te Ching(有两个版本),The Couples Tao Te Ching、The Sages Tao Te Ching分别占据了1、18、19、20位;Wayne W. Dyer的Change Your Thoughts, Change Your Life及相近内容的Living the Wisdom of the Tao分别位居4和11;John Heider的The Tao of Leadership(有两个版本)占据了 14和18位。这些书的内容基本都是道家智慧的现实运用,其与《道德经》的相通之处仅是采取与81章相近的章节结构。另一类是译本,在这些译本中,米歇尔的译本分别位居2、6、8,Dennis Waller的译本位居第5,占据其他位置的有Stephen Addiss、Brian Browne Walker、冯家福、Ralph Alan Dale、James Legge及Jonathan Star的译本。“Religion & Spirituality”分类下的“Taoism”类书籍中,此倾向更为明显。(“Taoism”在美国意义很宽泛,“Taoism”类读物中有些与“道”关系不大。为统一标准,笔者舍弃了此种读物。)排行靠前者中

,Change Your Thoughts, Change Your Life(有两个版本)及相近内容的Living the Wisdom of the Tao(有两个版本)占据了1、3、13、14名,米歇尔《道德经》译本占据了2、5、6名,Mingdao Deng的365 Tao: Daily Meditations位居5与15。Dennis Waller译本位居第4,The Tao of Leadership位居16。相比之下,进入排行榜的严肃译本的整体排名不如大众读物。其中,理雅各译本居11,冯家福译本位居12,Brian Browne Walker译本位居18,Jonathan Star译本位居22,吴经熊译本位居25,Red Pine译本位居28。(http:///gp/bestsellers/books/12757/ref=pdzghrsrb24last2014/3/7,2014/3/7)

由于对“Taoism”和“Tao Te Ching”类属界定的不同,我们还可以在这两个排行榜外找出其他的排行榜,但经笔者较长时间的分析,发现基本规律一致:第一,进入排行榜的多以阐释道家思想之人生智慧为主要内容,涉及各个行业,读者反馈较热烈;第二,进入排行榜的译本中,不懂汉语的“译者”如米歇尔、Dennis Waller等译本长时间位于各排行榜前位,学术译本排名相对靠后,进入前20名的多为冯家福、陈艾伦、刘殿爵等的译本,其他学者如韩禄伯、安乐哲的质量非常高的学术译本大众反响并不强烈。

(二)读者评价显示:内容的可读性更重要,学术性相对靠后

读者评价最能体现大众对文本的印象,我们可通过亚马逊网站的读者评价窥见其市场反响。亚马逊网站多会列出该书销售排名,而且会列出读者评价分(满分为5分)及给予5分、4分、3分、2分、1分的各是多少人,并显示其对某评价的态度。以Stephen Mitchell的译本为例,读者评价为47分,其中23人给5分,7人给4分,2人给3分,其他几百名读者表示了对这些评语的态度。如评语“A simple & accurate translation stunningly presented”的认同数是“171 of 176 people”,即有176名读者看到此评语,其中的171人表示了认同。从读者评价中,我们可以发现读者所关注的对象,如读者IrishGit对Stephen Addiss译本的评价是:“crystalline terseness of the original…each section is given in Chinese along with a glossary so that you can make your own translation…this one comes closest to the spirit of the original…its presentation & the stunning ink paintings/calligraphy.”[2]可见译本的如下特点受人关注:“和原本一样简洁”,“边上附有利于读者自己理解和翻译的汉字”,“与原文精神接近”,“中国味的水墨画”。由此可见,该译本受欢迎的关键因素在于读者认为译本与原本精神相接近,符合受众想象中的原文,中国汉字和水墨画也加分不少,这则评语受到了65个人中的64个人的认可,可见这个标准基本为大家所接受。

从重要道家读物的读者反馈可知,读者对道家读物更关心的是其可读性而不是学术性。在前期调查中,笔者根据如下两条标准确定了对象文本:第一,在“Taoism”和“Tao”或“Tao Te Ching”单类中排名非常靠前或是单类并不特别靠前但多次出现在不同排行榜中;第二,读者评语受认可度很高,或是虽然受认可度不高,但评价比较深刻。在此基础上,笔者筛选了一些重要译本和读物的读者评价进行了统计,经过分析,总结出读者最为认可的方面如下:一是读物内容要能够传达道家“智慧”而不是僵化的哲学概念。太强的学术性会影响读者理解,被认为过于僵化,与美国大众认为《道德经》表现生活智慧这一点并不契合;太强的现代感或主观性则使读者认为文本过分浮躁或是个人偏见太强,是将《道德经》或道家思想扭曲为一己工具。二是读物的表达方式要易于接受,平实语言更受欢迎。三是要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小故事和好的图片都受人欢迎。

限于本文篇幅,笔者仅以部分重要读物的读者评价为例来演示此特点。表1中的读物既有《道德经》的译本,也有阐释道家思想的读物;作者身份既有华裔,也有不懂汉语的美国人,还有汉学家。表中第一列为书名,第二至第六列按评语受认可量的多少依次列出主要文本评语的核心内容,最后一列标明文本作者和内容的特点。第一行至第三行文本为译本,其中作者有华裔作家、不懂汉语的美国畅销书作家、汉学家。第四至第七行为读物,作者也包括不懂汉语的美国人与华裔。其中所列数字是对此评语的认可人数,如208/225,则表明对此评论发表意见的有225人,其中认可该评语的有208人。画框部分表示该意见对文本为否定态度。

从表1中可以看出:在读者看来,不拘于学术性的“智慧”在7本书的评价中分别位列2、2、1、1、2、4、1,但是,过分“现代化”的智慧引人反感,如米歇尔译本被否定的原因是“意译”成分太多。米歇尔妻子的Loving What Is则因为她在该书中表现的生活态度与其素来给读者的印象不一致而被读者质疑为有意为之,Change Your Thoughts, Change Your Life被认为作者只是在拿道家当作自己的工具,The Tao of Pooh被认为对其他思想评价太偏激。值得注意的是,这四则负面评价都出自畅销文本的评价中,可见道家思想的“大众化”和“现代化”在不同受众中会引起完全不同的印象。可见,尽可能符合《道德经》原文本,以平实的语言传达生活智慧,避免学究气,又避免过分“时代化”,加之以艺术感的图片与汉字,都能加强文本的吸引力。

(三)高频词统计显示:大众化内容更受欢迎

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道家读本和译本中,某些词出现频率特别高。这些高频词往往集中于某一主题。它们一是出现在一些译本的序言或注解中,二是出现在道家思想阐释的读物中。美国人崇尚的“个性”“个人主义”“自由”“简单”等词出现频繁,与美国传统文化相异而逐渐被当代人所意识到的诸如“和谐”“整体”等词出现得特别多。此外,还有一些词则体现出美国人道家接受中的其他宗教影响,如“上帝”出现的机率也不低。限于篇幅,本文选择了几部畅销书演示如下(见表2)。其中,第一列为书名,后面几列分别为高频词的出现情况,同类性质的高频词被列于同一栏中,每一词前面是该词的出现次数。由于译本多是对《道德经》的翻译,底本中本来就有一些是高频词,故译本出现高频词也有一定必然性,因而本文不选择译本作为高频词的统计对象。表中仅以阐释类文本作为表现对象,该类文本主要以自己的语言阐述道家思想,因而更能够看出文本的主观倾向性。为保证选择对象的代表性,下表中所列书的作者既有以美国文化为母文化者,也有华裔作家。

从表2中可见,其中与“个性”相关的“ego、self、individual”出现频率很高,而根据笔者对文本内容的分析可知,中国道家文化已经与强调个性的美国主流文化相融合(其融合方式本文不作探究)。“和谐”思想被深入接受,而“爱”与“和谐”一样出现,且机率相近,说明原本强调“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的道家之“和”与西方的“爱”也实现了妥协。更值得注意的是,“平衡”及相关的“整体”类词汇出现频率也很高,这证明在西方看来,“道家”的整体观是其重要特点,这是近几十年来西方学界将系统论与道家思想相联系的倾向在道家大众传播中的表现。此外,“上帝”这个词并未绝迹,相反,在某些书中出现频率非常高。

表2中只列出了几部作品为代表,其他的书基本也可归为这些类别。例如在“The Tao of Pooh”中,“knowledge”出现频率较高,它是作者否定的理性知识,该词是“wisdom”的反面。可以说,美国人之对“道”的接受,意味着他们在以道家塑造他们新的自我观、价值观及思维方式,它并未表现为高深的哲学术语,而更多地表现为生活智慧和思维方式。

如上所述,道家在当代美国显示出传播的大众化倾向:第一,从内容讲,对现实生活有指导意义的生活智慧比哲学术语更受青睐;第二,从文学特点讲,非学术性、更易于理解的平实语言深受好评;第三,从娱乐性讲,内容的趣味性非常受重视;第四,从艺术性讲,富有中国意蕴的插画和汉字都可为读物加分。

二、文本传播大众化倾向的启示

笔者认为,基于道家大众传播在道家传播中的重要地位,在中国文化海外传播中应该顺应此一特点,具体可从如下方面着手。

(一)重视接受国的大众媒体传播力量

当前,中国对海外的文化输出以中国的官方输出为主,如建设孔子学院和播放形象片,在某种程度上它确实取得了巨大效果,但也遇到了一些阻力。从受众理论看,受众的接受行为不是完全被动的,因而传播主体的政府身份与受众的被动接受易引发受众反感。有鉴于此,我们更应该考虑利用输入国的民间力量,使文化输出由中国官方的输出变为西方民间的主动接受。

在这方面,美国出版界有不少成功案例。如在林语堂《生活的艺术》面世前,赛珍珠为林语堂造势,同时,赛珍珠还给林语堂写序,又由自己的出版公司出版,还特意请了有名的书评家给他写书评。米歇尔的《道德经》译本也是这种大众媒体经营的成功产品,它由美国Times斥资,聘请并非汉学家也非中国学者的畅销书作者米歇尔写作,出版后,该书又根据市场反应再版过若干次,内容也有所丰富,如加入中国画。此外,Change Your Thoughts, Change Your Life的作者卡恩也是畅销书作家,他们道家知识并不专业,但他们善于把握大众阅读习惯。经由大众媒体的经营和推销,他们的书迅速占领市场。传播者还善于根据时势调整传播策略和内容,如冯家福的译本也多次再版,译者在再版时考虑到当代女性主义的特点,对译文作了相应改动。

(二)适当的文化妥协和文化适应

从当前的畅销书排行来看,最为畅销的《道德经》译本并非中国本土翻译家的作品,而多是地道的美国作家,多年来排名靠前者是米歇尔的译本。如前所述,译者米歇尔不懂汉语,只是在阅读英译本的基础上“翻译”的《道德经》。作者为了传达他理解的道家思想,用了非常现代化的语言和内容,如“When a country is in harmony with the Tao,the factories make trucks and tractors. When a country goes counter to the Tao,warheads are stockpiled outside the cities.”[3]很多人认为这使《道德经》避免了僵化,普及了道家知识。这种文化适应的效果还体现在非常畅销的冯家福译本中,华裔冯家福中国文化功底深厚,但他又非常熟悉西方文化,曾经和杰克・克鲁亚克及其他“垮掉的一代”有密切交往,他的译本广受欢迎当与他在翻译中和其他西方作者的合作有必然联系。

大众读本更受欢迎,与其更多的文化妥协和适应有关系。大众读物作者多是从英译本接触道家,而英译本中的 “道”在以“heaven”、“God”、“reason”、“principle”等面目出现时,已经是经历了文化妥协。正因为此,大众读物作者对原文本的哲学认识大多没有一些学者精确,但是其在输出他们的道家理解时,更多地使用了西方语言,这能够使“道”在误解中被人接受,这种文化妥协并非害群之马。实际上,世界范围内的思想传播也离不开文化妥协,例如中国魏晋时期以中国言语格佛家之义,使得佛教在文化妥协中生存了下来。相比之下,基督教早年进入中国时,则因坚持信仰的纯正而受到抵制。另一方面,当前西方开始接受的“Tao, Yin, Yang”最初也是被以西方语言解释才获得进入异域文化的“通行证”的。因此,我们应该以暂时的文化妥协换取文化接受,只有这样,文化才能不仅仅被当成博物馆里的遗物供人瞻仰,而是进入现实生活获得新的生命力。

(三)针对不同受众设计相应的传播内容

大众道家接受中,还有一个有趣的倾向:对同样的内容,不同受众会有截然不同的反应。如一些畅销文本销量大,但整体评分有时候并不很高,而且其评价往往歧义极大,喜欢者与厌恶者数目不相上下,正是这导致了销售与评价并不成正比。

受众对文本迥异的评价和态度源于其本身的不同。以对畅销书作家米歇尔和卡恩的书的读者评价为例,好评者认为这种通俗化能够使人们得到实际教益,差评者则认为这不是真正的《道德经》和道家思想。如对卡恩的评价,429个好评者认为这是“Take time for 81 days of Wisdom”,认为它体现了生活智慧;但也有283个人给予了一星评分,他们认为“he attempts to use a classic text of ancient Taoism as a vehicle for his latest commercial project.”即认为这只是卡恩将《道德经》当作自己商业项目(即其他成功术之类的书)的工具。再如对米歇尔的译本,193人认为“version breathes new life into a 2500yearold text”,认为其使古老的译本充满了新生命,347人认为“Why read a paraphrase instead of a translation?”即认为读这样的书不如去读一本真正的译本。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受众有不同。正如米歇尔译本的一位读者分析的:“there seem to be two factions: those who find Mitchells version thoughtprovoking and soulstirring, and those who focus on what they see as its poetical liberties with the original. The first group is primarily interested in using the text as a catalyst for reflective insight into the nature of reality. The second group is primarily interested in the text as an historical document. The first group seeks transformation. The second group seeks scholarship.”[4](认为有两个群体,一类认为译本易于理解,引人深思,一类则关注原本的诗性的自由。前一类关注以文本引发对现实的深入洞察,后一类主要关注其作为历史文本的一面。前一类寻找转换,后一类关注学术。)可见,不同的出发点会影响其对文本的评价,这些评价提醒我们:在传播道家文化时,我们应该根据目标受众调整内容特点。对于有道家认识基础的受众,传播内容应该更深入也更贴近文本;对于没有道家基础的受众,我们应该更多地对其思想进行阐释,但要注意其“转换”的程度,不可使之成为庸俗化的道家。

当前中国正在致力于推进中国文化形象的建设,道家思想在西方的传播热是中学西渐事业的有利契机,我们应该利用好这种形势,并将其经验用之于我们其他文化事业。文化传播过程中,我们应组织能够打通中西文化的学者和作者,根据目标受众的情况,合力编就适应他国文化水土的作品,并且要利用媒体的多方面力量,以合适的营销手段带动整个传播工作的开展,促进中学西渐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Louis Lomjathy. misconceptions concerning Daoism[DB/OL].[20140317].http:///rep/files/9781441168733commonmisconceptionsdaoisttradition.

[2] A good Tao―for Now[EB/OL].(20140210)[20140317].http:///TaoTeChingLaoTzu/dp/1590305469/ref=zgbstabpdmw3.

[3] Laozi. Tao Te Ching: An Illustrated Journey[M]. New York: Harper Collins Publishers, 1999:49.

[4] Kerry Walters. Lets not be textual idolators[EB/OL].(20051030)[20140317].http:///TaoTeChingLaozi/dp/0060812451/ref=zgbs2975252.

Strategies of Chinese Cultural Output to the West in Considerating

the Popularization of Taoism in America

CAI Juemin

篇7

Abstract: the indoor design only constant embodies traditional culture spirit can have the lasting vitality. Confucian, Taoist thought and feng shui layout concept, garden culture, and the essence of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in the application of interior design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prominent, and how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spirit in the modern interior design of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in full, and find out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the modern design ground, is the focus of this topic.

Keywords: traditional culture; Interior design; Harmony between man and nature; Fusion innovation

中图分类号: TU23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T2012-02(03)9045

00绪论

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极大带动了室内设计的变革,新技术新材料的不断涌现使现代设计更加层次化、多元化,科技进步带来的环境问题也唤起人们意识的觉醒。因此,人们在追求物质极大丰富的同时,也更加关注精神层次的追求。不论是工作,亦或者是生活,我们大多数时间都会在室内空间中进行。因此,室内设计的文化精神直接影响到人们对于生活品质的追求。室内空间设计是继建筑设计之外对于文化传承的一个重要载体,它在展示丰富的文化精神的同时展示着人们的美学追求。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外来文化也开始在中国室内设计市

场中崭露头角,国内许多室内设计作品在盲目的追随新鲜的外来文化的同时,传统意识形态也越来越淡薄,因此在多元化多层次的格局下在现代设计思维中将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成为一个重要的设计课题。

1室内设计与传统文化

室内空间设计是现代文化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不仅能够体现文化精神理念,同时能够表现出人们对于审美的追求。现代的设计思维大部分来源于对文化的理解与追求,因此,室内设计要想得到更大的发展必须加深对于传统文化精神的理解与追求。

传统文化不仅博大精深而且内涵丰富多彩,它是中国人们智慧的结晶,它在囊括了文学、艺术、风俗、伦理、制度等内涵的同时,也以极大的包容力把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文化特点融合到一起。

不可否认的是,在室内设计中传统文化不断的向其提供着新的生命与活力,在传统文化的滋养之下,中国室内设计不仅在内涵上越来越丰富,也使得风格不断的延续与传承。因此,传统文化在室内设计中运用是民族精神的体现,是一脉相承的情感纽带和不竭的动力源泉。

2室内设计中的传统文化精神

传统文化精神是中国人传统文化意识形态的发挥和体现,是中国人特有的哲学观和审美观的统一。张岱年认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为:刚健有为、和与中、崇德利用、天人协调。根据历史发展的脉络可概括为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文化传承,融汇了道家、佛学等诸子百家的思想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形成了如此磅礴的文化底蕴。同时作为与建筑学息息相关的堪舆风水文化与景观园林文化,也影响到了现代室内设计的发展,因为建筑、室内空间、景观园林是一体化的,都是传统文化精神影响下的设计。

2.1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是以孔孟哲学为主的思想主流文化,以仁作为核心的政治伦理精神,仁为善,为道,具有很高的人文主义价值。《系辞》讲“安土,敦乎仁,故能爱。”即为仁者爱人。在仁的教化下,人们接受礼的观念,仁是思想,是儒家伦理精神和世界观人生观的体现,礼是伦理道德,等级尊卑精神。仁是思想,礼是核心,仁礼合一,因此这也是中华民族区别于西方国家文化的根本:重要伦理而淡于宗教。

儒家思想另外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中和。中,为中庸之道,是儒家思想哲学智慧的结晶;和,为天人合一,是人与自然与天地万物的和谐,宇宙万物成为一个有机整体。中庸曰“中者,天下之大本也;和者,天下之大道也”,是人、自然以及社会的相处中要折中调和,以和为贵,至中和,则天地位焉,万物生焉也就是达到中和的精神境界,也就达到了儒家思想的至高境界即内圣而外王、参天地而赞化育的哲学文化价值理念。在审美观中中和之美,天人合一思想以及仁善相融都是古代艺术文化的不断追求。

2.2道家思想

道家思想与儒家思想一起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它主要是以道法自然,即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另外讲求无为而治,守中致和等哲学理念。以道为核心,囊括了它的整个宇宙观、世界观以及人生观,同时也蕴含了丰富的认识论、辩证法等思想,对现代哲学思想及审美理念具有重要的影响。

道家思想把一切归于道,何谓道?老子曰:“一阴一阳之谓道”,在《道德经》中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是宇宙运行的法则,是万物变化的规律。“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和谐统一才是万物之道。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中,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是法则,是规律;法,是气,是纽带;自然,是天地万物,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根本;道法自然,天人和谐才是发展的根本。

图1

总之,相对儒家、道家思想,佛学思想讲求的是一种禅意,一种意境,因果报应,等哲学思想成为其人生观价值观的法则。佛学思想极大丰富了传统文化的思想。在传统文化精神中,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相同之处特点最突出的便是天人合一的关系,如在图1中十字交叉线的位置就是人,生于天地之间,为中和之道,中和近乎仁,也就表达了“内圣而外王”的哲学思维。一竖表示天与地,也就是天地之和,人居中间,达到天人合一,也就是“参天地而赞化育”的境界。一横则是表达时间上的流逝和血脉的相承,同时也表达出人居于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之间应该寻求文化与设计的契合点,才能不断的继承创新我们的民族文化与设计。

2.3堪舆风水学思想

风水学,又称堪舆,是古人建筑选址、房屋布局的法则,经过数千年衍变,形成以阴阳五行学说为主体的一种建筑选址、布局、营造、规划的方法,是一种地理选择与布局的艺术。传统堪舆风水学是人们对于地理自然的认知,是宇宙观,世界观、价值观的体现,它是寻求人与环境之间和谐关系的法则,风水学讲求“气”的存在,风是气的根源,是送气之本。空间中要有气的运行,才能藏风纳气,万物才能和谐运行发展。

《道德经》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生一,生万物的过程就是气运作的过程,记录了气态有孕育到发展、完善、终结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产生了阴阳的变化,五行的变化以及天人合一思想的变化。在建筑选址过程中寻求气的运行变化,“负阴抱阳,冲气以为和”,风水学中认为背山面水,阴阳交汇之地为最佳场所,这样才能阴阳协调,藏风纳气,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传统意义上讲背山面水,阴阳交汇之处就是最佳的场所。如图2所示即为传统意义上讲的风水极佳之所。

图2

此外阴阳五行学说、先天(后天)八卦也是重要的风水学理论观念,五行相生相克,相互影响,在建筑及室内空间布局时,根据方位的生克变化来选择建筑布局,来追求最佳的生存环境。在古代建筑布局上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兽的运用也得到了极大的重视,在紫禁城建筑布局中就是充分运用了风水学中诸多理论方面的知识进行选址营建的。如图3所示,五行与五色同时与八卦、方位、四神兽等等都是紧密相连的。

图3

2.4园林文化

园林文化对现代建筑及室内设计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园林文化不仅是天人合一思想最好的体现,也是道法自然、和谐发展理念的体现。造园文化追求的是一种文化意境,是传统文化哲学精神与审美追求的集结,既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形成一种“虽由人作宛如天开”的艺术境界。

园林文化已经逐渐走出来传统的造园方式的束缚,不仅追求其园林空间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同时也开始出现在室内空间之中,借助于传统的借景、框景、漏窗、亭台楼榭等等造园文化为现代设计提供设计思路。

3传统文化精神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3.1室内设计中的传统文化精神

室内设计的文化精神营造并不仅仅局限于在室内空间中运用传统纹样,挂些中国字画或者是使用明清家具等,而是整体空间的文化精神塑造。并且将传统文化中儒道家的中和思想以及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哲学审美思想得到充分的运用到设计中。

庄子曰:“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反映了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同样室内设计亦是如此,在室内空间设计中体现室内空间与室外环境的和谐关系,并且将自然环境引入到室内空间之中,构建出一幅“忘其美之所在,复又与美同在”的文化意境。在空间设计整体布局上要体现统一和谐的关系,空间陈设布局以及隔断等都需要与主题相融合。

室内设计中要考虑到阴与阳,虚与实,曲与直等变化,设计中考虑到藏风纳气的需要,曲则有情的设计思维,充分的运用传统风水学的选址与布局原则,选择并设计最佳的室内空间环境。

3.2室内设计中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

传统文化元素在室内空间中应用可分为直接应用和间接引用,当室内空间确定了文化主题之后就可以根据文化意境进行直接引用和间接创新引用。一些传统的室内构件(如门、窗、隔扇、罩等)和家具以及装饰(如字画、工艺品、纹样等)可以直接应用在室内空间之中,起到隔断、装饰、连通、引导等效果,同时这些元素也可以通过创意设计的方式进行去繁就简、元素重构、提取重组等方案,从而进行间接引用。但是在引用传统文化元素的同时我们不可忽略整体空间文化精神的主题,也不要过度的引用各种元素及装饰符号。设计与运用要与主题相辅相成,不要打破原有的文化意境。

3.3室内设计中传统园林文化的借鉴与融合

传统园林文化思想具有很高的文化意境,无论是“虽由人作宛如天开”,还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亦或是“天人合一,融于自然却高于自然”的思想。园林文化所展示的是人与环境的和谐,同时它的文化意境也与现代生态化设计,绿色设计理念相融合。在室内空间中与建筑装饰以及陈设布局相互环绕映衬,巧于因借。室内空间布局与室外环境想融为一体,体现出人工美与自然美,设计与文化的有机和谐,形成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

总之,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室内设计中取之不尽的设计源泉,例如贝聿铭先后设计的两所建筑及室内设计:香山饭店和苏州博物馆,一个是传统文化精神与现代设计(包括西方设计)共同结合的产物,它走的是一条民族化设计之路,是中国建筑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另一个是手笔之作,继承发展了香山饭店的设计思路,将传统元素进行演变并结合地域特征,既彰显出时代的文化特征又展示出独特的文化魅力,表1是香山饭店和苏州博物馆在设计中对传统文化精神的应用分析。

表1设计中传统文化精神的应用分析

香山饭店 苏州博物馆

文化思维 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儒家思想 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地域特点

建筑特征 黑白灰水墨意境,诗情画意,建筑空间园林化,色彩统一静态美,四合院建筑特点, 黑白灰水墨意境,几何造型,打破大屋顶结构,色彩统一动态美,徽派马头墙,苏州建筑地域特点

园林文化 融情于景,曲径通幽,步移景异,四季厅设计,月亮门 园林式景观,以墙为纸,以石入画,八角凉亭,创意山水

几何造型 天圆地方,黑白灰搭配,漏窗取景 天圆地方,黑白灰搭配,不规则形体

4结语

根深才能叶茂,现代室内设计只有不断的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精神,在设计与文化之间寻找契合点,把传统文化的精髓不断的应用到现代室内设计当中,这样才能形成具有民族性的现代设计作品,才能不断的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在现代化的今天传统文化要不断的与现代社会的发展相结合不断吸收有益的外来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能是文化更加长远的发展,才能设计出更多优秀的作品。

参考文献

[1]张岱年.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国文化研究集刊,1982,(01)

[2]冯天喻,何晓明,周积明.中华文化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03

[2]王其亨.风水理论研究.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2

[3]常大伟.合借透境及其它―小议香山饭店的室内设计.建筑学报,1994,(03)

[4] 张轶.传统元素对现代室内设计的影响与应用[硕士学位论文].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08

篇8

关键词:神魔小说;牛妖;道教思想

明清时期,中国固有的妖怪概念和隋唐时期开始盛行的佛教“魔”的观念逐渐融合在一起,伴随明清时期出现的《封神演义》、《南游记》、《北游记》等长篇小说,构造了一个庞大的妖魔王国。这些小说中几乎都会出现牛妖,其出现率之高不亚于豺狼虎豹这些人们避之不及的精怪原型。

牛作为农耕文明的汉人的代表性家畜之一,在传统中国的文化语境下是勤劳、善良的代名词,是美德的化身。但在明代的神魔小说中,牛总作为法力高强的妖魔而存在。这种在文本中大量出现的形象明显是与民间传统语境中对牛的形象的塑造不相吻合。在我看来,作为妖魔的牛的形象的出现是与宗教观念,尤其是道教的观念具体符号化密不可分的。

一、 明代神魔小说中牛的形象

牛作为农耕文明的代表性动物,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在传统的农业社会,牛代表了劳动与生长。中国民间牛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对生命起源的探索和长生的愿望。早在原始图腾信仰时代,牛就极为重要。而少数民族和其他外国民族,对牛也有十足的推崇[1]。

据不完全统计,明清神魔小说作品有妖怪形象的就有40余部。在这些小说中,牛妖的形象可以说是比比皆是。比如《西游记》中的牛魔王、兕大王;《封神演义》中的梅山七怪金大升、老子的板牛、通天教主的奎牛、武成王黄飞虎的五色神牛;《东游记》中出现的恶丑牛奎;《二郎神醉射锁魔镜》里因为清源妙道真君无意中一箭射破锁魔镜而跑出的九首牛魔罗王等等。这些形象都有着类似的特点:声名显赫,法力高强。或是有独特的背景――即便是《封神演义》里最遭人忽视的五色神牛,它的主人黄飞虎最后也是五岳之首,执掌幽冥地府,总管人间吉凶祸福的东岳泰山大齐仁圣大帝。

二、 道教思想对牛的塑造――以老子骑牛为例

道教传说中最著名的牛自然是老子过函谷关时所骑的青牛。这个形象经常被文人或者道教人士反复描绘。历史悠久且较为著名的就有南宋晁补之的《老子骑牛图》、李奇茂《老子骑牛图》;明代《列仙全传》的插画《老子骑牛》等。

历史上的老子就是道教所称的太上老君。东汉《老子圣母碑》称“老子者,道也。”东汉末张鲁作《老子想尔注》始将老子神化为至上神,最后变为道教三清之一。太上老君骑青牛的形象经常出现于道教宫观的壁画或者雕塑中。在有关于老子的传说的景区几乎都会有那么几个景点与青牛有关。比如西岳华山上的“老君犁沟”;陕西周至终南山下宗圣宫遗址的系牛碑;河南函谷关景区的巨型老子西出函谷雕像等等。由此可见,青牛的形象已经完全依附于老子而存在。相应的,老子的形象也因为骑牛而饱满。

表面上看,老子骑牛出函谷只是春秋时期人们出行的标准配置[2],但是根据詹石窗教授的观点,这背后还有更深的文化因素。 “牛”这个符号是道家宇宙观在牛这个具体所指上的集中投射:牛代表了天地人三才,而老子是“道”的化身。老子骑牛,这也就意味着“道”整体把握天地人三才,体现了万物有“道”又为“道”所掌控的平衡的道家的宇宙观。

在詹教授的分析里,牛成为三才的化身首先是来源于“牛”这个字的字形。“牛”作为象形字,《说文解字》解释说:“牛,大牲也,牛件也。件,事理也。象角头三,封尾之形。”詹教授对其的分析就建立在这个“三”上。《道德经》有云:“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此外,“三”又是三才(天地人)。牛所包含的“三”就象征了古往今来上下四方的宇宙全体,老子驾驭牛也就是大道的胜利。

此外,牛还有另一层含义。二十八宿中玄武七宿就有牛宿[3]。根据五行五方理论,北方玄武属水。《说文解字》中对水是这么解释的:“水,也。北方之行。象众水并流,中有微阳之气也。”水,正符合道家对“道”的解释:至柔大善,却又阴阳皆备,阴中有阳。《道德经》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又说“万物莫柔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在道教话语中牛的大量的出现体现出这种 “水”崇拜。道教流派,无论是符派、丹鼎派还是内丹派,都崇尚水性阴柔之物,如弯曲的符字体或是水银。这种统一天象、地矿、人体的修行的天人合一观充分体现了先秦道家对水性的推崇。

由此可见,在道教的这种思想影响下,作为“道”的化身的牛自然而然拥有了极高的法力。这样也就解释了为什么《西游记》中老君的青牛下凡化身的兕大王居然能让满天神佛都无可奈何,只能请太上老君亲自收服。甚至老君自己都说“若是让它将此物(芭蕉扇)拿去,连我也奈何不了它了!”

三、 结语:道教阴阳观念的具象化

在神话思维里,人们赋予神以正面品质,自然要将负面品质赋予妖,形成了神与妖的对立,以至于直到后世,妖怪常常被视为邪恶的化身。

这种二元对立却又有中国文化固有的特色:西方的二元对立常常表现为截然对立。而中国的阴阳观却表现为二者在对立的同时,又相互渗透,阴阳变化,盈虚消长。这种观念表现在妖怪形象的塑造上,即是在表现妖怪邪恶的同时,也会塑造一些正面的妖怪,而牛妖,无疑是寄托这种文化理想的最好的载体。(四川大学 文学与新闻学院;四川;成都;610064)

注解:

[1] 秦娟 《明清神魔小说中的妖怪研究》

[2] 詹石窗 《道教艺术的符号象征》

[3] 李子贤 《牛的象征意义试探――以哈尼族神话、宗教仪礼中的牛为切入点》

参考文献:

篇9

一、中国古代伦理道德中休闲的概念

 

中国先贤们对“休”和“闲”二字的创造和使用,可谓是别具匠心,至今耐人寻味。“休”从人、从木,《说文》解释为“人依木而歇”,可见休是人劳作之后的短暂歇息;《辞海》中解释“休”为吉庆、欢乐;《五经文字》中提到“休,象人息木阴”。而“闲”从门中有木,本意指栅栏,通常引申为范围,多指道德、法度。孔子在《论语》中曾指出“大德不逾闲”,此处又有约束、限制之意;但是“闲”通常同“娴”,具有娴静、平和的意思,表现了一种心境的平和和宁静。所以休闲组合起来,就可知身体摆脱日常强制性的活动而获得的一种平静的精神愉悦状态。从上述阐述不难发现,古时休闲的定义与现代社会休闲的含义相差不大,都是指一种精神的愉悦状态。

 

二、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中的主要休闲理念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在数千年的历史中创造了丰富的传统伦理道德文化,仁、智、勇等都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主要内容。当然,其中蕴含的休闲思想也是极其丰富的。在传统伦理道德的主要三个方面中,古代的休闲理念主要受到儒家思想和道家老庄的哲学思想的影响。本文将其主要休闲理念概括为两个方面:天人合一和以“静”为主。

 

三、天人合一的休闲理念

 

儒道思想体系虽然都蕴含着天人合一的休闲理念,但是两者却具有本质的不同,这是由两种伦理道德体系的核心主张不同而造成的。儒家思想主张积极的人人世,努力创造生命的价值。儒家想构建积极安定的社会秩序,在安定繁荣的社会秩序中寻求休闲的生活的状态。所以在天人合一的理念中,儒家所谓的“天” 是指一种社会大同的秩序,也就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仁”和“礼”。要达到的休闲的状态,必须是与“天”相互融合,只有实现了社会的大同秩序,才能真正实现休闲的生活状态,正因为如此儒家将休闲与自身的道德修养联系在一起,进而达到建功立业,建立大同社会的真正休闲状态。正因为儒家思想中天人合一的休闲理念是与大同的社会秩序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更多了一种束缚和限制。孔子主张的社会秩序中核心思想是“仁”,并且极为重视“礼”的重要作用,他主张“父母在,不远游”,并告诫弟子们对父母“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远游是对父母的不孝,远游就设置在了一系列社会之“礼”的限制之下,也即只有遵循儒家思想的天,才能够达到自由的情景,享受休闲的状态。但是儒家思想中天人合一的思想并非完全不包含与自然合一的状态,孔子也曾提出“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的思想,虽然儒家强调积极入世,以建立社会的秩序为己任,但是在事业不顺利之时,也会选择暂时的隐逸,回归大自然,这是的天人合一的“天”与道家的思想又有些许的相似。

 

道家主张人要活得自然、自由自在,心性尤其要悠然散淡。也即以老庄学说为代表的道家思想主要是强调自我的超脱,其所谓的天人合一即指追求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修养自己的心性,最终达到心境的超脱物外的状态。老子在他的《道德经》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段话表现的是道家思想的核心理念,也即道家思想的核心是遵循自然法则,自然而然而为之。不违背自然的法则,在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中达到物我两忘的高尚境界。这样人便达到了一种至高的休闲状态,获得心性思想的提高和升华。虽然儒道两家对天人合一的“天”有着不同的界定,但是两家思想最后达到的结果是一致的:达到一种精神的放松和愉悦。不同是儒家要求要在一定社会秩序之下,实现整个社会的共同休闲;而道家则是达到个人思想和修养的整体升华。

 

四、以“静”为主、中和为度的休闲理念

 

单从休闲二字的表面意思来看,休是一种活动或行为的放松状态,而闲则是代表着内心的娴静和平和,侧重是人的感觉和思想的纯洁安宁。这个字的组合表现了特有的文化内涵,休闲是通过身体的放松,来最终获得精神上的宁静和平和。一个长期处于紧张工作状态中人,内心也一定是无法得到平静祥和的,所以古人强调动与静的辩证关系,认为劳作与休息都不可偏废,要中和为度。很多古代哲学家的至理名言都包含有一种中和为度的中庸思想,例如《孔子家语。观乡射》中有一段非常著名的记载是“子贡观于腊”。孔子曰:“赐也乐乎?”对曰:“一国之人皆若狂,赐未知其为乐也。”孔子曰:“百日之劳,一日之乐。一日之泽,非尔所知也。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这段话极为准确的诠释了中国古人张弛有度的休闲理念。中国古人不仅强调动静兼修,而且更进一步强调养心调神、以静为主,强调神对形的支配作用。所以和西方的休闲不同,中国传统中休闲向往的一种“神的境界”,故多趋向于“静”。中国古人倾向于进行创造性的活动来达到休闲的目的,在静谧遐想的过程中得到思想的解放和升华。但是诚如“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所表述的那样,“静”往往以“动”为前提,“动”为 “静”提供遐想的先决条件。

 

作为与“忙碌”相对应一种生活的状态,“闲”的明显的特征就是“静”。在这方面儒道两家是殊途同归的,儒家思想也追求一种“静”的状态,这种 “静”仍然离不开儒家核心思想的影响,是一种“仁者静”,是一种处于自身情感,但是又在“礼”的限制之下的道德与情感的调和的状态。孔孟都要求人们能够克制自己的感情和欲望,坚决抵制外界的种种诱惑,不因外界的得失变化而或喜或悲,最终达到自己内心世界的恬静平和。道家追求的“静”是一种虚静的状态,老子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之。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日静,静日复命。”,他强调只有保持内心的虚空、清净,才能够让自己的心境超然于物外,保持内心的绝对宁静、平和。所以儒道两家都追求内心的平静,虽然方法不同,目的却是一样的。这更表明了古代传统伦理道德追求内心的宁静,超然物外的休闲理念,它们不重视物质的享乐,只在意内心世界的真正平和安宁。

 

这种以“静”为主、中和为度的休闲理念,在古人所从事的休闲活动中也可以得到很好的证明。中国古人在欣赏美景之时是用创造的活动来表达内心的愉悦和快乐,诗歌创作便是文人墨士们主要的休闲活动之一,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涌现数不清的游记诗歌,文人们欣赏山水之时,总是静思遐想,寄情山水进而创作出不朽的诗篇。除诗歌创作之外,琴棋书画也是古人休闲的主要活动,通过从事这些安静的、怡情养性的活动,暂时脱离现实的世界,达到释放自己的感情,升华精神世界的目的休闲目的。另外赏花、品茗、饮酒等都是古人喜爱的休闲方式,在平和的状态的中达到内心的安静祥和。

 

五、结语

 

篇10

中图分类号:TU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17-0056-01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与人的交流更加方便。西方文化借此也大量进入中国,与此同时中国的艺术设计领域展露了许多西方文化的色彩,开始在中国的设计领域呈现出了一种蓬勃发展的趋势。在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室内设计在心理上、情感上、造型上、寓意上、风格特征上更符合中国人的需求观念。

一、设计艺术的借鉴和创新

室内设计需要对西方先进的设计理念和传统中国文化借鉴,但其根本要立足传统,做到推陈出新,要把传统文化作为设计之初的源泉,整个设计风格偏向于传统同时又不失时尚感。其次,要学习西方先进的设计思想,要将更加现代感的设计理念植入室内设计作品中。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同时也是文化传承之本。把传统的符号或是图腾用以新技术、新表现手段、新材料等加以创造性的使用或是植入,结合当下流行元素,这样才会被当下的消费者所接受。综合可见,创新与借鉴也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紧密结合。

二、室内设计中的“意”

中国古代先哲老子著的《道德经》里面写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家的思想影响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也使我们对传统文化艺术的形式和传统哲学思想之间的关系有了更为清晰的了解。现代主义大师密斯・凡德罗提出的“少即是多”与“大象无形”“大音希声”也颇为相似。传统中国文化符号时刻都透露着“意”,而这种“意”是一种恰如其分的修饰,一种间接隐形的修饰。“意”传达出了一种吉祥的寓意,无论是古人还是现代人都一样能够接受。怎么说中国人骨子里对传统文化的喜好不会那么轻易改变。与此同时,就要提一下中国联通的商标,采用的就是源于佛教八宝的“八吉祥”之一“盘长”的造型,取其“源远流长,生生不息”之意,配以中国红的颜色,热情洋溢,给人一种欢。以此可见我们在室内设计的过程中,对“意”的追求是提升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内涵的重要一个环节,在创作的过程中加以开发利用,别有洞天。

三、室内设计中的简约与抽象

简约与抽象在国内外的设计风格中都是一种必要的考虑,康定斯基曾经说过:“经过抽象处理或本来就是抽象的形式本身并无多大意义,重要的是他们所具有的内在共鸣,他们的生命。”北京香山饭店的设计者贝聿铭先生对此就很好的表现了对传统符号的提炼概括:他以宫灯作为基本元素,将宫灯的造型演化出多种抽象变形,将其运用到建筑设计的诸多方面,如地灯、柱头、墙面、门牌、入口牌坊。白色是建筑的主色调,添加富有旋律的窗洞,青灰色的磨砖对缝的勒脚步、门套,给建筑形象带来了鲜明而强烈的传统民居符号特征,无论建筑外观还是内部设计都能和谐统一,中国风格而又不老气横秋,很好的适应时间与环境及心理上的需求,堪称是设计精品之精品。

四、企业文化元素在室内设计中应用

企业文化在一家企业的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企业文化展现了整个企业的风貌和处理商务的态度,在市场竞争中扮演一种软实力的角色。企业也必须借助一种特定的信念和文化观念和系统来做足管理功能,所以在企业的各类建筑室内设计过程中必须加以重视企业文化,做到恰到好处,振奋工作人员的同时提升企业文化的品牌力量。

五、业主个人文化元素的需求

室内设计的很多应用对象是业主私建的民用建筑和公寓住宅,由于业主的文化程度不等,和艺术欣赏水平不齐,在对建筑进行室内设计中也要有不同的考虑。有人喜欢中式的经典,有人喜欢欧式的时尚。在中式的风格中,又有人喜欢唐代、清朝、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元素,当然欧式的也有不同国家地区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元素,同时包括文化艺术品的陈设,如壁挂、摆件在内容和方式上除了要考虑到与周围设计风格相互协调,更要考虑到不同业主的喜好与审美。足以见得,一个好的设计师更是一个满足不同业主内心需求的“心理”大师与“文化”大师。

中国的室内设计艺术事业在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背景下也在蓬勃发展。设计师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也难免会迷失方向,这是一种时代的进步,这是一种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精神。保证自己的设计风格,保证自己的文化竞争力,真正做到现代室内设计同我们传统文化相结合,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吴涤.浅谈中国传统风格的室内设计[J].山西建筑,2008(07).

篇11

二、设置传统文化课程,强化学生的伦理人格

做事先做人。这句话,对于一个真正懂教育的人而言,是朴实而深刻的。那么对于当下地方高师院校的学生而言,应如何解决因时代众多的原因促成的人格问题呢?教育学上有一句话:教什么永远比怎么教重要。论文的写作过程是一个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而构成这种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基础素养是由两方面人格构成的,一是伦理人格,就是从伦理学上讲一个完整人的人格的表现;另一个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学术人格,即由专业积累加之于哲学教育之后而生成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专业基础能力。二者的关系是伦理人格完善的程度决定着学术观点的典型性与深刻性。没有完善的伦理人格必然会导致毕业论文观点的偏颇与狭窄,这一点对地方高师院校的大学生而言,表现是非常突出的。高师院校的本科生毕业将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因此其必须要在伦理人格与学术人格上平衡发展。“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没有相对完善的伦理人格,很难能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心理,也很难把握课程内容与学生素养转化的机制问题。这样在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上就很难有所突破与创新。地方高师院校与部属高师院校在传统文化的传承上也是有差别的。由于管理者与教师们的教育教学理念的滞后与保守,地方高师院校传统文化的传承根本就没有形成科学的保障体系,因此必须要在传统文化的传承上有所突破,开设传统文化课程,以完善本科生的精神世界,从而为本科生写好毕业论文的学术人格创造基础条件。根据多年的研究与实践,以《易经》、《论语》与《道德经》为课程内容进行学生儒道人格的构建,是非常有生命力的。《易经》是群经之始,其中满含着儒家思想与道家智慧,是典型的生活经验的提练与升华。只要将其还原于生活,再用生活实践其思想逻辑,那么其蕴含的智慧价值自然会被大学生所接受而渐渐显现。哲学是大智慧,是高度概括与凝聚而成的,有利于对课程逻辑认知和教育教学策略的权衡与使用。《论语》是东方的《圣经》。如果在东方找到一本能与西方的《圣经》相媲美的书,那就只能是《论语》了。只有如此关注人的精神品格教育的圣贤之精神,重新融入我们的心灵世界,才能完善我们大学生的伦理人格。《论语》在北大清华等高校都成为了热门的通识课,在浙江成为了中学教育的必选课,而在一般的地方高师院校中还没有成为课程设置体系中的课程内容,这同样也是个问题。入世的思想一定要有,出世的思想也决不能无啊!儒家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还有“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己任,不可谓重乎?死而后矣,不可谓远乎”。历史与现实告诉我们,只有儒家思想太累了。屈原没有道家的“道法自然”和举重若轻的“无为而无不为”之思想,所以最后选择了汩罗江。陶渊明、李白、坡等因为有了道家思想的智慧而成就了生命的另一种精彩。没有道家的“自然、真实与自由”,其人生自然会变得枯燥与乏味。用逻辑推想一下,把《论语》、《道德经》设置为全校的通识课,把《易经》设为相关专业的选修课,选择专门从事典籍研究或者对典籍研究有兴趣有建树的老师进行教学,每周两学时,长此以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学生的伦理人格的构建自然地融会在一起,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地提升学生的精神世界亦是必然。这是一个很多价值观念都被任意解构的时代。经过时间与实践的验证,我们都清楚的认识到,类似的解构大都是粗糙与荒谬的。正是因为那种浅薄的解构太多,根本无法完成新的建构,才令当下的大学生面对现实时显得茫然而不知所措。传统文化课程能解决大学生的自卑、急躁、悲观、孤僻、多疑、抑郁、狭隘、冷漠、被动、虚荣、焦虑、自我中心、敌对、冲动、脆弱等人格问题的趋势变得越来越明朗。“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仁者无忧,智者无惑,勇者无惧”,“道法自然、无为而无不为”。以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完善当下地方高师学生的伦理人格既能高效率地解决地方高师院校学生的人格问题,又符合我们民族文明传承与发展的规律。

三、调整课堂教学策略,以便生成学生的学术人格

怎么教会影响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能力形成与发展的速度与进度呢?优秀的教学过程就是一个整合学生所积累的思想与智慧的过程,更是优化学生的思维与思想,强化形成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学术人格特征的一个过程。如果课堂教学过程只一味地灌输势必会抑制学生批判思维的形成与发展。若能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教育教学策略为指导,解决好什么内容要讲,什么内容不用讲而让学生自己学,什么内容要进行合作学习,什么内容要进行探索与研究,什么问题不仅要懂而且还要能讲明白等相关的问题,那么无疑会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解放学生天然的敏感,从而为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学术人格的成长提供有利的保障。而这方面的能力的挖掘与成长恰恰是学生发现论文选题,完成毕业论文写作所必备的人格素养。高师院校的学生将来从事的工作是以教育教学为主的,其绝不是简单的知识或思想的接受者。他们要成为创造性的教育教学问题的解决者。他们是要全方位地开启学生心智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所以说,理论素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生成必须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获得充分呈现。什么样的教育成就什么样的学生。教学过程只有量化到这种程度,才利于达到理想的教育教学目的,利于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学术人格的生成与成长。

篇12

【作者简介】 郑孟煊,广东省清远市委党校教授。

【中图分类号】 C9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5103(2014)03-0043-02

一、孔子对创新思维的意义给予很高的评价

众所周知,“温故而知新”是《论语》中脍炙人口的名句。其内涵把“故”与“新”辩证地联系起来,不仅强调了新的意义,而且客观地、历史地处理故与新的关系,明确了温故的目的在于求新。《老子》也指出,“洼则盈、敝(陈旧)则新”(第二十二章)。可见,传统文化对创新的这种哲理认识是很深刻的,是创新思维的基本问题。

同时,孔学把学习与思维内在地结合起来,指出“学而不思则罔(迷惑),思而不学则殆(危怠)”(《论语・为政》)。只学而离开创新思维,必是教条主义,学思结合是创新思维的前提。孔子抓住这个根本,在《中庸》指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些都是对创新思维的描述,也指出了创新思维的基本条件与要求。“博学之”要求广泛地学习,知识面广了创新思维的空间才能扩展;“审问之”,提出问题,是创新思维的启动点,正如爱因斯坦讲的,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慎思之、明辨之”,是创新思维过程的要求;“笃行之”,把知与行统一起来,实践出真知,实践出新知,使创新思维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可见,认为儒学(孔学)忽视创新性是不对的。

更为重要的是,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他一生的实践与成就就是传道解惑。因此,孔子对教育的看法必然也更具深刻性、权威性。他指出的“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不仅是他的切身体会,而且为教师定下了最基本的要求与标准,即当教师必须是一个“温故知新”者,有创新的精神和能力的人,才符合当教师的条件,才是个合格的教师。孔子作出这样的判断、要求、表述,说明了孔学对创新思维意义高度的肯定与推崇。

二、老子对创新思维的开展作了精彩的论述

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学,对创新思维也作了深刻详尽的论述。这主要表现在《老子》(《道德经》)有关悟道的章节中。下面试作分析。

《老子》指出“古之善为土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认识把握道(规律)的过程又可称为“悟道”过程,与儒学讲的“格物致知(研究事物达到认知),意思相近。就是说,领悟与探求客观事物内在规律,是优秀的士者、道者(学者)的本能,其难度是很大的,处境是玄妙的,成果是深奥的。因而需要艰苦的思考,高级的思维。《老子》还进一步论述了为什么会这样的。老子认为,道(规律)有“夷”(看不见)、“希”(听不到)、“微”(摸不着)三者合一的特点,是“无状之状,无物之象”的“惚恍”的模糊状态。因此,要认识它就要“执古之有,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运用已有知识,信息去把握当前的现实,要能从历史上,因果关系上去思考,才能认识客观规律)。(《老子》第十四章),这与儒学的“温故知新”意思是一致的。正如当代学者王蒙说的,要悟道,就必须“细心体察、深入感悟,活跃你的想象力,思辩力、感受能力,调动精神的敏锐……”这实质指出了,悟道、格物必须具有创新思维。

《老子》描述了创新思维的心理素质要求。指出“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凌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第十三章)。就是说,人要悟道,展开创新思维,要有豫(从容)、犹(斟酌)、俨(庄重)、涣(舒展)、敦(朴实)、旷(开朗)、混(兼容)这七种心理气质。《老子》还运用充满想象力的形象思维,对这些心理要求作出描述:“像冬天跋涉江川”,“像对四邻的尊重”,“像接待贵客”,“像冰雪消融势态”,“像原木那样朴厚”,“像谷地那样低而开阔”,“像江河那样清浊兼容”(如楚辞的“水清可濯缨,水浊可濯足”)。从而把创新思维的心理素质、精神状态讲得更形象更深入,更能让人触类旁通。使人明确了,在这样条件下去开展思维,才能做到实事求是,才能有创新成果。

《老子》接着提出“静之徐清”,“动之徐生”,“夫惟不盈,故能蔽而新成”(有版本为“蔽不新成”,任继愈先生认为,古代篆文“不”与“而”字形很相近,故可能弄错)(第十三章),这是对创新思维过程的一种描述。“静之徐清”,思考时要有耐性,切勿急躁,促使潜思维发挥,求灵感涌现;“动之徐生”和风细雨地反复思考,焕发生机,进入佳境。由于不求满盈(夫惟不盈),所以有无限的思维空间,从而在困惑中徐徐产生新的认知(蔽而新成)。

三、创新思维的基本方法在《周易》中已有体现

《周易》被誉为传统经典之首,国外学者荣格称之为“智慧宝典”,哲学家、数学家莱布尼茨认为,它是二进制数学之始。当代学人鲁洪生(首都师大教授)是研究《周易》的专家,他认为,“类比联想思维与整体思维的互补,建构了《周易》的思维框架”而这正与创新思维有着内在的联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