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发展特色范文

时间:2023-08-09 09:21:2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农业发展特色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农业发展特色

篇1

1.1日本“一村一品”20世纪70年代末,为振兴农村经济,日本在全国70%的区域广泛开展“一村一品”运动。日本的“一村一品”运动兴起,不仅在日本国内,在世界上也引起了广泛关注。“一村一品”运动是在政府引导和扶持下,以行政区和地方特色产品为基础形成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其要求一个地方(县、乡、村)根据自身的条件和优势,发展一种或几种有特色的、在一定的销售半径内名列前茅的拳头产品,最大限度搞活地方特色农业。

1.2荷兰花卉荷兰种植花卉历史悠久,素有“世界花卉王国”之称,是世界最大的花卉产品出口国,产品远销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成为荷兰农业的重要支柱产业。荷兰花卉产业之所以响誉于全球,很大程度归根于科技,花卉的科技含量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花卉研究机构(包括政府、大学和企业3个层次)数量众多,专门从事花卉研究的科研人员超过6000人,非常重视对花卉资源的收集和新品种选育。同时,荷兰花卉产业发展离不开政府支持,荷兰政府为鼓励花卉产业发展,推出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对直接从事花卉生产的企业可以享受较低的增值税;对使用节能设备和培育新品种的花卉企业给予适当的财政补助;向从事花卉种植的农场提供贷款担保和为花卉出口企业提供出口信贷;与外国政府签订多边、双边贸易协定,消除花卉的国际贸易壁垒等等。

1.3丹麦猪肉丹麦是世界上人均产猪肉最多的国家,是世界第3大猪肉出口国,出口到德国、英国、波兰、中国等140多个国家,猪肉贸易额约占全球的23%,养猪业已成为丹麦农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和对外贸易的支柱产业之一。丹麦养猪业采取合作社制度,合作社负责种猪育种、生猪饲养、屠宰、市场营销、检疫防疫、猪舍建设、动物福利等各方面的协调和组织实施,形成了高水平的专业化和一体化服务体系,猪肉产品实行严格的追溯制度,从养殖到餐桌全程控制,有效保障了食品安全。

2国内特色农业发展成功实践

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对特色区域农业进行探索与实践,农业产业化也随之开始兴起,且发展较快,并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而发展特色农业是中国农业产业化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必然选择。我国农业发展的新阶段为各地特色农业开发创造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中国各地把发展特色农业作为发展多种经营和“三高”农业的重要方向,不少特色农业迅速铺开,目前为止,初步形成了特色种植业、特色养殖业、特色林艺、园艺等特色农产品类型体系,特色农业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提高。综观我国特色农业发展历程,成功实践主要有山东寿光蔬菜、云南花卉、内蒙古奶业等等。

2.1山东寿光蔬菜山东寿光地处山东半岛中部,渤海莱州湾南畔,资源丰富,物产富饶。南、中部土质肥沃,盛产蔬菜、粮食和果品,北部地下卤水资源丰富,是全国3大重点原盐产区之一。山东寿光是“中国蔬菜之乡”,被誉为“中国一号菜园子”、“蔬菜生产联合国”。在政府的支持下,山东寿光充分发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并高度重视科技对蔬菜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提升蔬菜产业的科技含量。同时,做到不断延伸和完善蔬菜产业链条,力推蔬菜产业从粗放生产向规模化、集群化发展。

2.2云南花卉云南位于中国西南边陲,气温温和,四季无酷暑,很适宜花卉植物的生长,素有“花卉之乡”的美称。云南花卉产业已成为云南省农村经济中最具活力的新兴产业和现代农业的一个亮点,对农民增收举足轻重。云南花卉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变强,迅速发展,不仅借助云南省独特优越的自然地理、气候优势,还在于云南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推动和扶持。近过多年的发展,云南花卉产业在产业化、规模化、优质特色花卉研发创新能力等方面得到了极大增强,创造了文明于全国的“云花”品牌,成为世界最大的花卉生产基地和重要的花卉进出口贸易国。

2.3内蒙古奶业内蒙古位于我国北部边疆,是国内重要的草原畜牧业生产基地,养牛挤奶历史有数千年之久。奶业是内蒙古畜牧业中最具有发展潜力的优势产业,目前,内蒙古牛奶产量居全国第一位,伊利和蒙牛发展迅速成为全国两业巨头。内蒙古奶业形成、发展和壮大,主要取决:良好的气候条件、饲草料条件和开阔的地理空间;畜牧业科技水平较高,大力加强农业科研和农技推广体系建设;饲草饲料产业、商贸流通业、乳制品包装产业等相关支撑产业的快速发展;地方政府对奶业的大力支持。

3国内外特色农业发展对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的启示

3.1农业首先要有特色才有竞争力加快区域经济发展,产业是支撑,特色是生命。当前,市场竞争环境日益激烈,只有培育出有特色、质量优质的农产品,才能提高农业市场竞争力,实现农产品优质优价,达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的。目前,江西特别是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的农业生产整体水平较低,农产品市场占有量有限,直接影响农民的现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依托赣南等原中央苏区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适度规模化经营特色农业,可以进一步提高农产品质量,培育出特色品牌,打开市场销售渠道,变区域资源优势为商品优势。

3.2高度重视农业科技的支撑作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美国、加拿大等世界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程度高,特色农业发展亦响誉全球,这些主要归因于农业科技进步。影响特色农业发展壮大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科技水平。实践证明,国际国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的特色农产品,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特色农业的科技投入不足。目前,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特色农业发展科技贡献率较低,农产品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发展特色农业,必须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提高科技含量。

篇2

二、依靠科技求特色

搞特色农业,依靠科技进步是关键。加大科技兴农力度,把新技术、新成果应用到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中去,变成现实的生产力,促进特色农业的快速发展。实践表明,特色农业的发展,科技是关键,只有充分依靠科技进步,才能使资源优势变为商品优势,商品优势变为经济优势。

三、建设基地促特色

建设基地是发展特色农业的重要基础。没有基地,特色农业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本。建设基地不仅能搞好特色产品的系列开发,保证市场供应的基础,而且对特色农业起到示范、指导、服务的推动作用。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必须要坚持与资源相适应,与市场需求相吻合,与龙头企业相配套的原则,紧紧围绕龙头企业建基地,突出特色建基地,连片开发建基地的总体思路,把基地建设与主导产业的形成和龙头企业的发展紧密地结合起来,着力扩大基地的规模,提高产品的专业化程度,努力实现布局区域化、建设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集约化、销售市场化、服务社会化、效益最大化。

四、规模经营扬特色

规模经营是特色农业发展的重要条件。有规模,没有特色,缺乏竞争力;有特色,没有规模,难以形成气候。组织规模经营是发展特色农业的本质要求和内在动力。发展规模经营,要从本地的资源、技术等优势出发,因地制宜地选择一两项具有一定优势和开发潜力的主导产业和产品,充分发挥专业户、专业村、专业乡的带动示范作用,走一户带多户、多户带全村、一村连多村、多村连全乡的滚动式发展路子,大力开发一批市场容量大、科技含量高、投入产出多、经济效益好、发展潜力大的优势产品、特色产品和名牌产品,形成各具特色的规模优势,营造“航空母舰”,减少市场风险,增强竞争能力,达到规模生产、规模加工、规模销售,最终提高规模效益。

五、拓展市场推特色

特色农业必须“贸”字当头,,’销”字开路,不仅要适应市场,走向市场,更重要的是开拓市场和占领市场,实现其应有的价值。要提倡“政府培育市场、市场引导生产、生产适应市场”的思路,坚持以集镇为依托和产品集散地为基础,根据商品流向、交通条件和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建立了高档次、远辐射、多功能的市场网络,为发展特色农业,架起了产销桥梁。发展特色农业,必须把培育和建设市场置于推进的重要地位,按照“总量控制、调整完善、重点发展、质量提高”的发展要求,构筑起市场规模领先,结构布局合理、联合层次较高、配套服务完善、管理运行有序、整体素质较高的市场群体体系,逐步成为国内外知名度高、辐射面广、影响力大的名牌市场,进一步生产与销售相连接、本地与外地相沟通、国内与国际相接轨的大市场、大流通、大经贸的格局,使特色农业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

篇3

1.2区域环境和品种特色模式。依靠少有的区域环境和品种特色,如“伊利”牛奶。这种模式生产运行依赖区位优势理论,适宜生产的范围较大,但特定区域位置及其生物品种的差异,使其形成与众不同的农业产品。

1.3传统生产模式。依靠特定的传统生产方式形成特色品牌,如特色观光农产品云南元阳梯田。这种模式的运行机制在于传统生产文化传承。

1.4适宜气候环境与新技术结合的生产模式。在适宜气候条件下,通过育种、引种和科学的栽培技术,形成特色鲜明的农产品,如“烟台”苹果等。这种模式的运行机制在于特定气候环境与现代农业技术的有机结合。

1.5独特加工模式。传统加工技术或现代加工技术形成特色农产品,如“郸县”豆瓣、“光友”粉丝。

2 品牌形成模式

特色品牌的形成模式以“特色”与“品牌”的有机结合为基础,其实质是将特色品牌化。目前特色品牌的形成主要有以下模式。

2.1历史传承模式。许多有名农产品都是历史品牌的传承,在传承的基础上将中华“老字号”发扬光大、做大做强,如“西湖龙井”,福建“大红袍”等茶叶。在历史传承模式中,一般都有该品牌的历史渊源和相关的历史名人,这是历史传承的基础。

2.2质量、服务模式。因产品有过硬的质量或优质的服务而在消费者心中形成了对该产品的认知和信任,如“五常”大米、“伊利”牛奶等特色品牌。同时,通过送货上门、代清洗、代加工等售后服务提高企业品牌形象。

2.3包装信息设计模式。①提供各种认证信息。在通过无公害、绿色、有机或质量等认证后,在包装、广告等上面提供这些认证信息。②提供原产地证明信息。③提品评优获奖的荣誉信息。④提供独特新颖的外观设计。通过新颖的外观、醒口的标识信息等来吸引消费者,从而引起消费者对产品的兴趣和关注,促使消费者与特色产品亲密接触并形成对此产品的深刻印象。

篇4

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是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举措。农村改革发展30年的实践证明,立足资源、传统和区域优势,着眼市场需求,做大做强优势特色农业,不断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现代农业发展,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和战略选择。

一、__*市特色农业发展现状及主要成效

__*是农业大市,农业人口608万人,占总人口的74%,现有耕地782万亩,农业人口人均占有1.3亩。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十五”以后,我市特色农业得到长足发展,以20__年市委、市政府作出关于培育壮大五大产业体系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20__年关于实施十大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产品培植工程的两大重大决策部署为主要标志,全市特色农业进入快速发展、全面提升的新阶段。经过积极培植和长期不懈努力,目前全市特色农业发展呈现出区域特色凸显、规模不断膨胀、档次不断提升、信誉度不断扩大、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和“龙头、基地、农户”相互联接的现代特色农业新格局。目前,全市各类规模特色农业生产基地发展到2760处,全市初步形成了瓜菜、大蒜圆葱、食用菌、甜叶菊、优质果品、苗木杞柳、速生丰产林、奶肉牛、肉蛋鸭、淡水产品等10大区域优势特色产业产品。种植业,以金乡为中心建成130万亩的大蒜基地,以鱼台为中心建成20万亩圆葱基地,以泗水为中心建成15万亩优质西瓜基地,以邹城看庄为主建成10万亩优质土豆基地,以邹城平阳寺和鱼台王鲁为主建成1500万平方米食用菌种植基地,以任城喻屯、金乡胡集、嘉祥金屯为主建成10万亩甜瓜基地,以任城南张为中心建成6.5万亩甜叶菊基地,以曲阜、泗水为中心建成5万亩中药材特色种植基地;养殖业,建成1300余处规模养殖小区,年出栏千头以上的肉牛基地达到103处,万只以上禽类养殖场2570处,千头以上养猪场670处,肉蛋鸭养殖基地年存栏规模1600万只;水产规模养殖基地发展到700余处,面积25万亩;林果业,建成100万亩用材林基地、90万亩干鲜果品基地和40万亩苗木杞柳基地。

综合我市近年来特色农业发展实践,主要有以下5种发展模式和类型。一是依托传统优势发展特色农业。像中华蒜都金乡县,发挥农民群众有着长期种植大蒜的传统习惯和技术优势,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改传统粮棉型单一种植结构为大蒜――棉花――蔬菜多种多收立体种植模式,经过多年持之以恒培育发展,形成了覆盖全县、独具特色、享誉国内外的大蒜产业,带动加工、贮藏、运销和出口创汇,已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常年种植面积70万亩,产量80万吨,贮藏加工能力120万吨,年出口创汇2亿美元以上,占全市农产品出口创汇的50%,形成了大蒜产业一县一品发展格局。全县农民收入的80%和财政收入的70%来源于大蒜种植及其相关产业。嘉祥县充分发挥山石资源丰富和加工、雕刻传统技艺优势,围绕山石资源做文章,大力发展山石资源开发、加工、运输和工艺雕刻,目前以纸坊、马集、满硐为主从事开山打石和板材加工的专业村达到50个,专业户达到10000户,板材加工企业296家,山石开采及加工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二是依靠龙头企业带动发展特色农业。近年来,兖州、邹城分别在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兖州绿源食品公司和山东省重点龙头企业邹城呱呱鸭制品有限公司带动辐射下,肉鸭养殖得到迅速发展,企业通过合同订单收购和系列全程配套服务,带动当地及周边肉鸭养殖专业户5000余户,年出栏肉鸭4500万只,年户均增收5万元。三是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泗水县立足山区实际,扬长避短,充分利用土壤、水质和生态环境优良的独特优势,把投资少、适于旱作的早春大中小拱棚西瓜、土豆和耐瘠薄的黄姜等瓜菜种植作为重点,不断加大调整推广力度。目前,全县以优质西瓜、土豆、黄姜为主的标准化瓜菜种植基地发展到30万亩,全县从业农户达到10万户,户均增收近万元。四是创新模式发展特色农业。任城区李营镇苗木基地是在原有一个个废弃沙坑上经过整平改造、综合开发和良种繁育推广逐步发展起来的。目前已形成当地及周边10万亩、200多个品种高档精品苗木集聚的全国北方最大落叶大乔木繁育基地和集散中心,苗木交易市场辐射全国20多个省市。邹城以平阳寺为中心,围绕小蘑菇新农村建设目标,加快建设食用菌种植基地,经过连续几年努力,目前全市面积发展到600万平方米,创造1亩棚菌相当于100亩农作物收入的高效种植模式。汶上苑庄、梁山馆驿根据近年来反季节高档设施瓜菜市场需求旺盛、种植效益高的实际,组织引导干部群众大力发展高档设施大棚蔬菜种植,目前两乡镇大棚瓜菜种植面积分别发展到3000亩、20__亩,每个大棚亩平均年收入在3万元以上。五是市场引领发展特色农业。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积极寻求当地资源条件与国内外市场需求的结合点,创新思路,开发新兴特色产业,是近年来特色农业发展的一大突出亮点。鱼台、微山瞄准近年来国际市场对柳编工艺品需求增多、效益高的趋势,立足当地水面洼地面积大的优势,在沿湖地带积极引导杞柳种植,目前面积达到6万多亩,仅种植每亩纯收入5000元以上,加上编织加工,收入均有成倍增长。微山、梁山芦笋种植,汶上、曲阜中药材和牛蒡种植等,都是根据市场需求开发的新兴产业,优势突出,特色明显,综合产出效益高,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和较大的发展潜力。

农业特色产业的培植发展,取得了多方面的综合效应,有力推进了农业结构优化升级、农产品规模基地快速膨胀、农业产业化和标准化水平迅速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显著增强,特别是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持续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__年的2973元增加到20__年的5271元,年均递增12.1%,20__年以来连续4年保持了2位数增长。依托特色产业产品规模基地建设,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大上农产品加工、流通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明显提升,目前全市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700余家,比20__年增加548家,其中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3家、省级27家、市级216家,分别增加2家、25家、204家;各类龙头企业带动农户95万户,种植基地400万亩,养殖规模1亿头只;全市有55

%农户和53%农产品生产基地纳入产业化经营。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扎实推进,全市规划建设各类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150处,市级农牧渔三大检测中心加快建设,即将投入使用,全市农产品“三品”认证达到489个、面积250.4万亩。二、加快特色农业发展的主要推进措施

围绕加快推进全市优势特色农业发展,近年来市委、市政府连续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和配套政策。

(一)抓规划布局,明确特色农业发展的任务目标。着眼推进特色农业发展,重点围绕畜禽、瓜菜、林果、优质专用粮棉油和农村劳务五大产业体系建设,20__年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培育壮大五大产业体系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意见》(济发〔20__〕21号),明确了全市特色农业发展的总体思路、规划布局、发展目标和政策措施,并配套制定了《任务目标分解落实方案》和《考核奖惩办法》,把特色产业发展的任务目标细化分解落实到各县市区和相关责任部门。20__年初,在认真总结前3年特色农业发展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全市新农村建设实际,又制定出台了《关于实施十大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产品培植工程的意见》(济农发〔20__〕4号),确定“十一五”期间,全市重点培植发展大蒜圆葱、肉蛋鸭、奶肉牛、瓜菜、食用菌、苗木杞柳、优质果品、淡水产品、甜叶菊、速生丰产林等十大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产品,并明确了大蒜圆葱、精细瓜菜、经济林、速生丰产林、水产养殖五个百万亩种养基地建设和微山湖域水产品养殖、东部山区与中西部优质果品种植、南部与西部大蒜圆葱种植、中南部肉蛋鸭饲养、西北和东部奶肉牛饲养、中西部精细瓜菜种植六大特色农业生产区的规划布局和发展目标。

(二)抓政策配套,形成特色农业发展的支持体系。一是财政扶持政策。在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对重点农业龙头企业贷款贴息政策的基础上,20__年以来,市财政每年列支4000万元农业产业化专项扶持资金,其中20__万元用于与优势特色产业产品培植农业配套龙头企业贷款贴息、担保组织奖励和相关认证奖励,20__万元用于特色农业规模基地奖补。二是金融支持政策。搭建银企对接平台,积极引导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等涉农金融机构对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户发展特色农业的信贷投入,连续7年信贷支农资金都在60亿元以上。

(三)抓示范引导,培育特色农业发展的先进典型。为引导和促进特色农业发展,近年来先后总结推广了金乡大蒜、微山渔湖产品、嘉祥和梁山小尾寒羊、任城李营苗木和喻屯甜瓜、兖州肉鸭、邹城食用菌、泗水优质西瓜等不同区域、不同产业、不同类型的特色农业典型,并通过新闻媒介、现场会议、农业产业化简报、新农村建设简报等多种方式进行宣传推广。

(四)抓配套服务,构筑特色农业发展的保障体系。围绕影响和制约特色农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从产前、产中和产后各个环节入手,提供全方位配套服务。一是产前信息服务。加快农村经济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促进网络终端向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经济组织和专业村、专业户延伸,及时向农民和农业龙头企业传递特色农产品市场需求和政策扶持信息。二是产中技术服务。围绕特色农业发展中的技术难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农业技术培训指导,特别是围绕种养业基地项目建设,市政府20__年制定了《关于鼓励农业科技人员开展技术承包和技术服务工作的意见》(济政发〔20__〕19号),深化农业科技推广体制改革,以技术服务为切入点,深度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快特色农业发展。全市有1800名农业科技人员与1485处种养基地实现有效对接。三是产后营销服务。充分发挥各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龙头企业市场开拓方面的独特优势,从重点产业和产品入手,大力发展合同订单农业和产业化经营,有效解决特色农产品的销售问题。20__年、20__年连续成功举办两届市农博会,有力促进了我市与上海等城市农产品产销对接,提高了我市特色农产品的知名度。

五是抓督导考核,完善特色农业发展的推进机制。围绕推进特色农业发展,在特色农业发展的关键季节,市里向各县市区派出督导组,加强对各地特色农业发展的督促、指导;实行特色农业发展调度制度,定期调度通报各地特色农业发展情况和进度;实行严格考核奖惩制度,把特色农业发展纳入农村产业体系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考核内容,年终按照考核结果兑现奖惩。20__年至20__年,连续3年对县市区特色农业发展进行考核和表彰奖励,颁发奖金480万元,20__年结合新农村建设奖励150万元。

三、当前特色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下步发展思路和重点

我市特色农业发展呈现强劲发展势头,但发展中也面临着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不强、农村合作组织作用发挥不够、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有待提升、农村土地流转瓶颈制约亟待破解、扶持政策需要进一步强化等方面的问题。为加快推进我市特色农业发展,切实发挥其对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引领和带动作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总体想法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国内外市场需求和消费结构升级转化趋势,立足充分发挥我市农业传统、资源和区位优势,以扩张生产基地规模为基础,以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为载体,以龙头企业带动完善利益联接机制为纽带,以培育品牌开拓市场为手段,尽快做大做强特色农业,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着重抓好以下五项重点工作:

一是突出生产基地建设,提高特色农业聚集度和规模化程度。继续深度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围绕全市十大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产品培植,按照“五个百万亩规模种养基地”和“六大农业生产专业区”规划布局,实行重大项目建设立项制,加大政策扶持引导,加快膨胀生产基地规模,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向优势产区集中,迅速提升特色农业产业聚集度和规模化水平,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

二是突出科技创新,提高特色农业附加值和档次水平。以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为载体,围绕特色农产品生产和加工经营,加快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和推广普及,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提高特色农业发展的科技含量和质量档次水平。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友情链接
发表咨询 加急咨询 范文咨询 杂志订阅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