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育教学反思范文

时间:2023-08-09 09:21:33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地理教育教学反思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地理教育教学反思

篇1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21―0018-03

2004年12月,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对中小学教师进行全面培训与考核。所谓教育技术(Educational Technology),就是指运用各种理论及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及相关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实现教育教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作为合格中小学教师的标准,明确提出“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重视“课堂教学的资源配制”、“终身学习”及利用先进的评价手段促进教学的评价、反思与总结。如今,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能力已有长足进步,教育技术能力也已成为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推动课堂教学改革的动力,出现了不少优秀的教学案例和教改成果。现代教学理论认为课堂教学的构成已由传统的教师、学生、教学材料三要素转变成教师、学生、教学材料和信息技术四要素。通过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更好地促进师生之间多层面、全方位沟通和交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帮助师生共同成长。2011年,教育部重新修订的《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课程性质在原来基础中增加了“生活性”和“实践性”的表述,明确要求地理教学内容必须联系生活,突出反映学生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地理现象和可能遇到的地理问题,并把地理课程定性为“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作为长期参与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关注地理教学的教师,笔者深深体会到基于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地理课堂教学迎来了教改良好机遇,我们拥有先进的教学工具和理念,更需要重视如下几个环节的教学,加强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推动学生主动学习,形成创新教学,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一、更重视课堂框架设计,发挥教师教学的主导作用

课堂教学的主导是教师。有效教学是建立在充分的教学准备之上,这支点就是教学设计。作为一名具备教育技术能力的地理教师,仅仅依靠专业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是不够的,还必须从注重教学设计入手,把教师、学生、教学材料和信息技术有效整合起来,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感兴趣,让地理课堂更具吸引力。

比如:人教版普通高中地理①第五章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这部分的教学,需要学生掌握结构化的整体知识,并养成良好的观察学习与生活学习的习惯。为此,在教学设计时应从有层次的框架问题入手,利用网络资源和生活观察,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认识到保持自然环境整体性和谐发展是全人类共同的责任。框架问题如下:

内容问题:

1.自然地理环境由哪几个要素组成?

2.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了哪些新功能?

3.什么是生产功能?什么是平衡功能?

单元问题:在学校或周边,你最关注的自然景观是什么?做一次这一观景的环境探究或调查,制作一张景观物质循环示意图,在课堂上展示。

基本问题:怎样才能让自然与人类保持既平衡又发展的关系?

这是三个层次的问题。最低层的是内容问题,基本上是自然地理环境相关的、必须掌握的知识。可以通过教材或书本找到准确的答案;中间层的是单元问题,从学生关注的自然景观入手,关注身边的事实,利用自己对自然环境的观察和理解,制作成物质循环结构示意图,在班级上展示交流;最高层的是基本问题,把人类因素引入到自然环境之中,让学生从人类发展的视野中思考自然环境的平衡与发展。提出这个开放的问题,不一定要学生得出准确的答案,但这个问题绝对是学生长久关心的问题,也是社会必然重视的课题。

二、更重视学生自主学习,支持学生的自我发现与发展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也是有效学习的内因。现阶段,教学的内容、信息量和手段都产生了很大的变化,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不在教师的教,而在学生的学。为此,学生学的动力发掘就成了教改的重点。从学生角度看,有用才能产生兴趣,而兴趣就是学的动力。教学借此兴趣的驱动,让学生保持更持久的学习注意,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地理其实就在身边,只要教师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地理,重视运用地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生就一定能对地理教学产生兴趣。

比如:人教版普通高中地理②第一章《人口的变化》。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人口的数量、人口的迁移和人口的合理容量。这正好是一次开放式兴趣教学的机会。“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一对夫妻只生一个” 和人口问题,正引起社会的关注,也是今年“两会”的焦点。为了帮助学生建构人口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知识,形成良好的人口发展观,在单元教学中,要求学生根据本地实际情况,讨论如下单元问题:客家地域文化对人口变化有什么影响?从学校地处客家地区入手,关注地域文化与人口的关系,从学生身边的事实感悟人口问题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加深对“计划生育”作为基本国策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的理解。通过对问题的探究和反思,明白人口问题产生的原因和不进行计划生育可能产生的后果。教学结束时,又抛出本单元的基本问题:我们只有一个地球,究竟能养活多少人?让学生关注的不只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而是人类的本身。全球的发展不能只着眼于自己,还要放眼世界。我们只有一个地球,“计划生育”是肯定的,但怎样的计划生育才是合适,才能让地球养活更多的人,还要让人们过得更幸福?

三、更重视充实教学内容,关注知识与社会热点的关系

当今社会信息无处不在,这对教师来说确实是巨大的挑战。就是教师比较自信的专业知识,也要不断地了解和学习。不然,学生在某些方面可能超越了,比教师懂得更多,理解得更深。信息更是拓展教学的基础,通过丰富的信息资源,不但能了解自己专业知识的前沿,跟上新技术和新知识发展的步伐,还能更好地充实课堂教学。其中,因时、因教学内容、有目的地引入现时社会热点充实教学,就是其中一法。教学从热点处切入,从解决问题后浅出,丰富课堂,解决问题。

比如,为了加深学生对空气污染的关注,分小组组织学生关注人民网《全国多地受雾霾天气影响》的网络专题开展探究活动。通过基于《雾霾天气》的项目学习,引导学生关注专题栏目中专家的观点,了解雾霾的成分及来源和各国治理雾霾的办法,关心网民对雾霾天气的评价。指导学生协作学习,写好心得,在班级开设的环保专题交流会上发表个人的意见。尽管这只是一次课外探究活动,但加深了学生对人教版普通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的补充学习,丰富了课堂资源,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学生明白气象灾害有些直接跟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相关,拓展了气象灾害的学习范围,也让学生明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确实是大家共有的责任。

四、更重视教学方法多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手段,教学方法的优劣取决于课堂教学是否有效。如今,教学方法的多元已成为共识,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化教学模式各自都发挥作用,相得益彰。需要教师直接传授和解答的,使用传统的讲解、实物演示,学生掌握知识的效果就很好。但一些教学内容需要通过广泛的阅读、利用实验或社会调查,以帮助学生获取直观的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更适合学生自主探究和基于项目的学习。

如人教版普通高中地理①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运动》。时区日界线相关的知识只要运用《图1.20时区和国际日界线》直接讲解,让学生认识时区的划分方法和国际日期变更线的来由,运用生活实例,让学生重复进行时区计算和日界线东西两侧的日期变更,直观、实用,教学效果不错。但同一章节中,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的学习内容比较抽象,不但需要学生认真观看三球仪运行演示,还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了解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给地球带来哪些问题,对天气和气候产生多大的影响。开展一次基于《谁让我们的四季变得如此多姿多彩》的项目学习,指导学生观察身边的事物,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查找昼夜长短与太阳高度变化对天气和气候的影响。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学会利用网络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利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更深入地了解天气和气候变化的各种因子以及四季变化的地域性和差异性。在这个项目学习过程中,不但让学生多动手动脑、多联系实际、多拓展知识,还能让学生学习兴趣更浓,交流更多,发挥特长,发掘潜能,形成创新思维和学习自信,更能丰富教学内容,拓展课堂空间,为后面《天气与气候》的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更重视教学有效评价,体现评价激励作用和教育公平

教学评价功能包括导向、鉴定、改进、反馈、展示激励及检查监控功能。在传统教学中,熟悉和了解学生一直是教师常用的诊断性评价,并以此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只是这种评价方式仅凭教师的经验,缺乏数量的指标体现,难免有失准确。但教师拥有教师教育技术能力之后,教学评价可以借助网络或计算机平台,利用系统而规范的评价量标体系,对学生进行比较准确的评价。还可以利用平台提供的评价资源对学生进行适时、且贯穿始终的评价记录与反馈,客观真实地体现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表现,数量化的再现评价结果,采用形成性评价促进学生学习,激励学生成长。教师也可以利用过程性评价的结果,调节教学难度、速度及方法,更好实现地教学目标。现实性、安置性、诊断性和终结性的教学评价用得较多,而过程性评价用得较少,会出现对学生阶段性学习的成绩重视不够,影响到评价的激励功能发挥的结果,最终还可能影响到学生的有效学习与健康成长。

比如:人教版普通高中地理②第一章《人口的变化》单元,为了了解学生对人口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学习需求,在开展项目学习以前,利用预先订制好的《人口相关内容学习需求评价量表》,对学生做了教学前期的诊断性评价。结果发现学生已具有不少与人口相关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常识,但对《人口的变化》相关的知识缺乏系统化和结构化,绝大部分同学都非常关注我国的人口问题。在项目学习的过程中,适时使用《小组行动准则》、《学习交流与反馈记录》、《项目成果评价量规》及《成果交流注意事项》等评价工具,让学生在参与学习和交流时,明白自己的学习方向和目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小组学习与讨论,为完成学习任务多做自己的贡献。更重要的是,这次项目学习的全部量规都在开展各环节学习之前出示,让学生明白评价要求、自己该学什么、该做什么,还提醒学生在项目活动中发挥自己的特长得到加分奖励,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最后成果交流展示和项目总结,使用了学生自我评价、小组相互评价和教师综合评价的三元评价,对学生个人、小组进行客观评价。

通过使用这些多元评价,强化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了有效教学。学生通过常态化的、规范化和客观真实的评价,开始学会用自己的大脑思考问题,用自己的特长解决问题,为了小组和团队,尽自己的能力克服困难,实现目标。课后反馈中,不少学生认为,这样的学习不但重视了基础知识的掌握,促进自我能力的发展,还在开放性学习中学会自我约束和行为规范。多元评价让评价过程更透明、更实际,评价结果更客观、公平和公正,心服口服。笔者明显发现不少平时考试成绩一般,活动能力较强的学生,学习兴趣很浓,得到肯定的机会更多,最后的评价分数更好。

篇2

从2001年开始,江苏省南京市启动了小班化教育试验。十年来,越来越多的一线教师和教育管理者投入小班化教育教学的实践和管理中,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和实效。2009年,笔者所在学校江苏省南京市华电中学(以下简称“我校”)建设了数字地理教室。数字地理教室为我们进行小班化教学和研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优质的平台。下面,笔者就三年来地理分组教学的实践过程,来谈几点不太成熟的看法。

一、数字地理教室与普通教室基本配置的差异[1]

同普通教室相比,数字地理教室多了以下基本设施:①核心设备:数字星球教学系统;②多媒体教学系统:包括多媒体中控台、交互式电子白板等设备;③常规模型:三球仪、地球仪、地形地貌等;④木器类:可多种组合的学生特制桌椅、灯箱等。正是数字地理教室有了以上设备设施,分组教学在我校地理课上才成为常态。

二、新课程形势下小班化地理教学中分组活动的优势

(1)分组活动教学可以帮助更多的学生掌握学科核心知识。地理课上的许多核心知识通过学生分组进行活动效果更佳。比如,在学习“地球倾斜着绕太阳公转”时,教师指导学生把各组围成的圈子当成太阳,然后各组派一个学生代表模拟地球开始绕着自己的小组转圈。因为参与活动的学生要考虑地球公转时的方向、倾角,所以有一定的难度,不易正确掌握。但6个小组一比赛,肯定就有做得比较好的学生。然后教师也按标准来模拟一下,既做了示范,也活跃了课堂气氛。无形之中就把这个难点简化并加以掌握了。

(2)分组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在单位时间内分享更多的信息。新教材正文减幅而阅读材料及活动明显增加。正因如此,我们分组活动才能达成目标。如“我国的地势特点”一课中,教材需要学生讨论“我国地势特征对自然环境和经济活动的影响”。这个课题面很广,也有难度,若以常规授课,一课不够。采取分组活动就事半功倍了,实践证明,分组活动教学使学生收集和分享的信息量明显增加。

(3)分组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探究式学习有助于激发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探究学习具有更强的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2]。要培养学生的探究式学习习惯,着眼点就在“过程”上。此时采取合理、科学、独到的分组活动进行教学就显得极为重要。以“我国的自然资源”为例,我们就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探究学习来进行教学。

(4)分组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养成地理学科素养,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如2010年春,我校报名参加了金陵晚报组织的“虎凤蝶――让我们的紫金山自由呼吸起来”大型环保活动。学生们身穿红马甲,手提垃圾袋,穿行在树林和草丛中,给上下山的游客和自己上了一堂非常生动的环保课。

三、新课程形势下小班化地理教学中分组活动的反思

(1)由于生源素质不整齐,有时会导致分组活动教学效果不理想,具体表现为:学生准备不足、学生讨论不充分、学生发言针对性不强,等等,最终无法达到教学目的。

(2)分组活动教学需要各活动小组人员比较固定,在数字地理教室上课时效果不错。但其他学科主要在教室按传统方式上课,这会影响学生分组活动时一些好习惯的养成。

(3)分组活动教学对地理教师要求比较高,因需要精心准备各种素材,会占用教师较多的时间和精力,这样会影响青年地理教师进行分组活动教学的工作积极性。

教学是讲规律的,无论选择或创新哪种方法进行教学,只要遵循教育规律,切合实际,都难能可贵。我们有理由相信,一位乐于学习、勇于创新、善于开发和利用教学资源的地理教师肯定会学有所得,教有所成,桃李满天下。

参考文献:

篇3

这几年教学下来,总的一个感觉就是“时间紧,任务重”,年年如此,高一更甚。新课程改革后,整个高中阶段所有的必修内容都要在高一一年内完成,很多学生在进入高中的第一年就被地理狠狠地蒙了一棍,往往高一地理没有学好的学生,整个高中阶段的地理成绩都很难提高。尽管新课程的理念常常会在耳边响起,但有时候由于形势所迫,老的一套“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仍会悄然登场。如此的教学方式,如此的课程氛围,怎么会被“90后”、甚至“00后”的年轻学子所接受,他们对于地理学习的兴趣都流失殆尽了。

[反思]

有位前辈老师曾多次提出,高一年级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甚至地理知识的教学任务都可以是次要的。先贤早就提出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怎样吸引学生学习地理,培养其兴趣和爱好已成为当前地理教师最值得探讨的重要课题。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但需要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花时间好好准备,更需要平时的细心观察和广泛积累。

例如,在地理必修一第二章讲解“常见的天气系统”时,我尝试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关于“常见的天气系统”这部分内容既是本节的概括和总结,又是联系实际、指导实践的重点内容,通过学习要使得学生能够阅读和简单地分析天气图,并解释天气变化的现象,这也是学生作为一名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在新课一开始,我让学生尝试说一些关于“雨”的诗句、俗语,学生的兴致很高,纷纷说出了“清明时节雨纷纷”“黄梅时节家家雨”“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等等,接着再提问这些雨形成的原因引出新课的内容。

在讲到锋面气旋系统时,我给大家讲了《诸葛亮借东风》的故事:公元208年的冬天,曹操率50万大军南下,与孙、刘联军在赤壁对垒。曹军在北岸,联军在南岸,水战一触即发,大家都不约而同地想到了用火攻,但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于是,诸葛亮设坛祭神“借东风”,结果一把火烧了曹军水寨,挽救了东吴的命运,曹操在败走华容道的时候又遇到了一场大雨。课件展示了一张赤壁之战的军事地图,最终用一张军事地图分析了锋面气旋系统,解释了各种天气变化现象。那时正值《赤壁》热播,学生的反响更加热烈。

[困惑二]:活动多,实施难

“活动”是湘教版地理教材的最大特色,必修一一册书就有70个活动,让人眼花缭乱,如何处理这些活动成了我的一大困惑,由于各种原因,我在教学的过程中将不少活动都舍去了。在我舍去的活动里,可以简单归为几大类:一类是野外考察类、一类是内容宽泛类、一类是难度太大类、还有一类是难以操作类。给予学生的苹果最好是能让学生跳起来得着的,如果难度太大,学生根本无法企及,那样,学生够苹果的兴趣也将消失。这也类似于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例如,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中的活动“观察月相”,活动实施起来难度较大,过程繁琐,于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就舍去了。再比如,活动“动手演示昼夜更替”:将一盏台灯放在桌子中央代表太阳,在离电灯大约1米的桌边,放一只地球仪代表地球,在黑暗的房间中,把台灯打开,观察昼夜。这个实验如果在课堂上实施也会有不少问题产生,台灯的放射状光线有别于太阳的平行光线,地球仪上产生的昼夜现象也会与现实产生差别,容易造成学生的误解。

[反思]

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和条件的限制,我们舍去了很多的活动,虽然活动本身可以舍去,但是探究的精神和新课程的理念我们还是要好好学习和实践的,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重新修改和设计探究活动。

例如,在课堂上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地理的演示实验,在必修一的前几章中,我用到了多个地理演示实验:太阳日和恒心日的比较、地壳的物质循环、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等,地理学科特别强调空间概念,而空间加上运动造成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困惑,现在有了信息技术的帮助,结合多媒体的图文和影像呈现地理情景及教学内容,达到了吸引学生兴趣、便于学生理解、提升学习成效的目的,这是过去传统的地理教学方式所无法比拟的。

篇4

区域地理是高中地理教学中记忆量最大的教学内容,学生首先需要记忆不同区域所特有的自然、经济、社会特点等。但同时区域地理又不仅仅只是对知识点的简单罗列记忆。我认为各区域特点只是作为基础储备知识,而利用储备知识分析、解决陌生区域问题才是高考考察的关键,因此区域地理的教学重点在于教会学生区域分析的方法,并提高知识迁移能力,利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其他的区域。记忆是基础,重点在于掌握地理各要素间的联系;利用地理原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通过教学实践中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1.树立正确的区域地理的地理定位思想

虽然区域地理教学过程中重点考察的是掌握地理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利用地理原理分析和解决问题。但记忆区域地理特点是基础,因此如果连基础都打不牢,又何谈运用呢?因此在区域地理教学中首先要树立学生空间定位意识,在区域地理教学过程中时,首先应给学生强调区域定位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白如果对区域不能准确的定位,那么分析的思路就会发生偏向,答案自然就不可能准确了。可以通过习题让学生自己去体会区域定位的重要性。

2.认识区域地理研究结构,构建区域地理的知识体系

区域地理分析的基本内容可以概括为:区域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包括地形、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区域人文地理特征包括人口、聚落、交通、农业、工业、文化等;区域整治和开发利用:资源条件、环境问题、自然灾害、经济结构调整、重大工程等建设等。

区域地理特征分析的基本方法可概括为:首先区域定位――根据区域位置,判断分析地形、气候的类型和特征――以地形、气候条件为基础,确定其相应的水文、植被、土壤等自然地理要素的特征――以自然地理特征为条件,分析自然地理特征对主要人文地理现象的影响。分析评价区域发展的主要优势条件和限制性因素――确定区域发展方向、主要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老师以第一个区域为例,分析介绍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其它的区域则可以采用学案导学法,由学生自己去探究学习。通过学习小组自学,教师课堂答疑,学生课下记忆巩固。

3.改变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

区域地理部分内容繁杂,需要记忆的内容多成为很多学生学习过程中无法逾越的障碍,从而失去对区域地理学习的兴趣,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稳定的兴趣能使学生学习过程的整个心理活动积极化,能使学生的观察更加敏锐,记忆更准确,想象力更加丰富,克服困难的意志得到加强,使智力活动的能力大大提高。因此,地理教学中我采取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感觉到地理知识是鲜活生动有趣的,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喜欢地理,从而在教学中达到培养地理素养的目的。

为了提高学生对区域地理的学习兴趣,我在讲解世界地理部分是,每个章节讲解之前,首先利用多媒体,让学生观看该地区旅游宣传片,使学生感受不同地域的自然、人文景观,民俗民风或者代表性人物等等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设置了每课一题的环节,讲解本章涉及地区或国家的奇闻异事,风俗习惯等等。学生为了介绍本区域,通过查阅资料,扩充知识,可以说这一系列的措施,使得地理课堂生动有趣,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无形中加强了学生对于区域地理知识的掌握,成效明显。

篇5

基于问题的思路 关注问题、引发问题、围绕问题展开叙述,针对问题进行讨论。整套教材始终贯穿探究式学习的理念。教材按照章――节――目设计,每“目”中的内容都被分解为“叙述课文”和“活动课文”两部分。“活动课文”注重探究性,引领学生对相关地理事物和现象进行演绎或归纳,从而把探究式学习呈现在结构设计中。

叙述课文中,教材尽可能避免平铺直叙,而是采用不同的呈现方式,例如一些地理概念的图释,说明地理问题的对话,展示地理过程的组照或组画;活动课文中,题目的设计,一种类型是注意设问的梯度,比如给出资料――让学生补充资料――分析资料――得出结论。另一种类型是注意设问的广度,比如多角度地分析某一个地理问题。

基于案例的思路 案例的思路来源于20世纪50年代初德国兴起的一种教学流派――范例教学。当时德国为了振兴战后的教育,培养具有真才实学的人,首先要改革教材,要充实根本的、基础的、本质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借助精选的教材,通过同“范例”的接触,以训练和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判断能力。当今的世界,不论是知识量的扩展,还是知识量增加的速度,都是当时的德国无法比拟的。人们更应该强调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这比教给学生知识更为重要。因此,范例教学仍然不失为一个好的方法。《地理课程标准》对区域部分的要求,实际上也是对案例分析方法的倡导。

教材对案例的选择,突出了代表性和典型性。例如,对世界区域的选择,一是重视中国所在区域、周边地区和国家;二是重视世界上重要的或地理问题突出的地区和国家;三是重视与中国政治、经济关系比较密切的地区和国家。在大洲这个层面上,笔者选择了亚洲,对其自然和人文环境特点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并设计活动,让学生运用各种资料(数据、图表等),来求证结论。

当然,各大洲的差异很大,不可能用一个大洲代替其他大洲。为解决这个问题,在编写亚洲时,尽可能多地采取比较的方法,如地形与北美洲比较,气候与非洲比较等。这样,通过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力图把“洲”这个层面上的“点”和“面”结合起来。

区域地理的案例,例如某一个国家或地区,可以涉及很多内容,在具体确定教学内容时,强调教学内容的主题化,即突出区域特色,也使教学内容收到“形散神聚”的效果。

基于情境的思路 为了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材在案例分析中,经常穿插一些真实的情境或虚拟的情境。情境的设计短小精悍,或是课文某一主题的引入,或是课文不同内容之间的承上启下,或是由情境引发讨论。情境在教材中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

按照《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七年级下册地理教材是区域地理。在教材内容的选择上,始终把握以下四个基本原则。

一是满足基本要求。把《地理课程标准》要求逐一分解,并落实到教材的每一节,以保证新教材对课标内容的验证性。

二是突出学习方法。寻求更多地展示学习地理的方法,而不强调对地理知识“量”上的把握。所选择的区域,世界地理部分――1个大洲、5个地区、6个国家;显然,地理知识在教材中,只是作为一种重要的载体出现,通过这个载体,向学生传达的是地理思想和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三是注重拓展空间。教材选择的案例具有典型性和开放性,给学生知识拓展和能力迁移留有余地。

四是把握继承与创新。汲取人民教育出版社五十年编写地理教科书的经验,汲取国外成功的教材编写经验,在前人的基础上,大胆创新。

今天开始的新一轮义务教育地理教材改革,基于对现实地理教育中存在问题的理性思考,选择了“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为突破口。从地理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看,教师过分注重知识的传授,学生习惯于接受式学习,地理教学尚未让学生从“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这些问题阻碍着地理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

改变地理学习方式的具体内容是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希望从探究的新视角,通过问题、案例、主题、情境等方式来组织教材内容,以“激活”地理教学。“自主学习”是建立在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的能学;建立在学生具有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学习策略基础上的会学;建立在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

按照上述思路,新教材在以下方面作了较大调整。

由直白地表达概念、观点、结论等各种信息,变为注重表达概念、观点、结论和事实的形成过程。

由活动与案例同概念、观点、结论的陈述相分离,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的呈现与情境无关,变为采取案例分析的方法,在特定的情境中,把引发思考、鼓励动手和体验探究的设计,在课文中一并呈现。

把知识的习得和活动的展开,安排或限定在一定课时内,把获取知识信息的渠道延伸到课外。

由在没有对问题的产生进行解释时,就对有关问题给出答案,变为展示对问题的解释,运用证据和共同探究的策略,以提供讨论、阐述观点的机会。

总之,分区地理的学习,是对学生上学期总论部分学习的深化,也是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一环。要求老师在课改的理念下,实现课标要求,提高学生读图、用图、从图中提取信息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地理知识有了一定积累,对老师的教学方法逐渐适应和熟悉,读图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掌握了一定的读图技巧和读图基本方法,这都为本学期的学习打下一定基础。

但同时,学生逐渐出现了分化情况。部分学生由于学习方法不当,学习积极性不高,对地理学习的兴趣不强,学习态度不够端正等问题,逐渐显现出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作业不能按时完成,对老师提出的问题不能独立思考积极回答,考试成绩逐渐下滑等问题。

教学反思

针对课标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笔者把教学的重点放在:教会学生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读图、用图、从图上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

对课件进行再创作 改版后的人教版教材,在配备课本、教师用书、地图册的同时,还给教师配备了电子课本和多媒体课件。这大大方便了教师,也有利于教师在上课时对于教材重点、难点的把握和统一。但同时,教学过程也是每位教师对于本节课的再认识、再创作的过程。所谓“教无定法”,同一节课,不同的老师会用不同的方法来处理教材,用不同的展现方式来达到自己的教学目标。因此,拘泥于课件,容易造成千人一面。所以,笔者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对每一课的课件都进行了调整,增加了预习提纲,如第七章第四节《俄罗斯》的第一课时。

预习提纲(位置与自然特征)

读图说出俄罗斯的地理位置(海陆位置、纬度位置)和邻国。

读俄罗斯地形图,熟悉俄罗斯大地形区,主要地形类型,总结地形特点。

读俄罗斯气候图,看主要气候类型、气候特点,概括俄罗斯气候特征。

找出俄罗斯主要河流,看流向、注入的海。

读俄罗斯矿产图,了解俄罗斯矿产种类、分布。

读阅读材料,为什么俄罗斯被认为是欧洲国家?

让学生首先根据预习提纲自主学习,然后再进行展示、答疑,最后归纳,达成教学目标。

此外,教师还应把时事内容增加进去,以拓宽学生视野。

教会学生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 认识一个区域,从认识它的地理位置开始,笔者教给学生画知识树来组织、归纳知识。以中东为例:

中东:

地理位置:

海陆位置:两洋五海三洲之地

纬度位置:北回归线穿过

半球位置:东半球、北半球

自然地理特征:

地形:高原为主

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河流:很少,阿拉伯半岛大面积无流区

资源:石油:是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多,产量最大,输出量最大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主要产油国:伊朗、伊拉克,沙特阿拉伯、阿联酋、科威特等。石油主要输往欧洲、美国、东亚、东南亚;三条运油路线;

人文地理特征:

人口、民族:阿拉伯人,白种人

城市:耶路撒冷、麦加、麦地那、主要国家的首都

经济:以出口石油为主,比较富裕

文化:阿拉伯人、波斯人信仰伊斯兰教;犹太人信仰犹太教;部分居民信仰基督教。

这样归纳知识,使学生对一个地区的知识点能够通过一条主线串起来,有利于学生复习,也有利于学生了解一个区域的全貌。

培养从图上提取信息的能力 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学生有了一定基础,本学期,要进一步加强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本册教材好多知识点隐含在图里,如何培养学生从图中提取信息也是本学期的重点。以印度为例,印度的地形,课本上没有文字叙述,只给出了印度地形图,学生预习时,笔者让学生自己从图中归纳印度地形特点,并和学生一起分析地形、气候与印度农作物分布的关系。并把印度地形特点与前边学到的亚洲、北美洲、日本、东南亚进行比较,在比较中使学生记忆更深刻。

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新课改理念下,教师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要给予学生充分自主、合作、探究的机会,让学生在课堂上获得充分的发展。笔者赞成这样一句话:“教是为了不教,管是为了不管”。老师关注的应该是学生有没有掌握学习的方法,是否具备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笔者坚持一个原则,对于课本上有答案的问题,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获得知识,相关的知识,由老师和学生在课堂上通过讨论归纳得出。鼓励学生发现新问题,对于老师也不会的问题,老老实实告诉学生,并在下课后查阅资料或上网查阅,让学生学会通过网络、通过查阅资料解决问题。这就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

除此之外,笔者还就学生对地理识图存在“记不住”“容易混”的情况问计于学生,看看学生有哪些好的识图方法。通过调查,归纳出了十几种方法,据此所撰写的论文《学生识图方法略谈》拟发表。

篇6

引言:

案例分析教学法,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具体的案例情境,引导学生对这些地理情境进行观察、分析、思考、讨论及归纳的教学手法。案例分析教学已成为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重要教学手段,得到了教师的关注与重视,因为它不仅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能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创新意识,对于提高教学质量以及提升课堂教学效率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对于高中地理案例分析教学法的探索

1.利用案例提出地理问题。高中生面临高考压力,很多学生往往会产生焦躁厌烦心理,对于文化课的学习不感兴趣,尤其是地理这门课程,知识点杂,需要记忆的东西比较多,致使学生没有学习动力,在课堂上的表现不够活跃,不能主动参与。因此,在课堂上采用案例分析教学法应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为目的,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这一点上,笔者的做法是精心选择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案例,并针对这一案例提出相关的问题,让学生本能地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并主动查阅相关资料,探寻问题的答案。

例如笔者在教授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2第三章第2节“以种植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时,在课前对学生提出了几个问题:(1)你们都知道哪些地区是以农业种植为主的?(2)我们所在的城市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有哪些?(3)不同的地域种植不同的农作物,这是受什么因素的影响?这样就能使每个学生都能进行都进行思考,大大提高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性。然后再带领学生在课本中找到问题的正确答案,让学生对于所学知识有了更加深刻的印象,便于更好的掌握地理教材。

2.利用案例分析及解决地理问题。教师在地理教学中所使用的案例应来源于实际生活,案例应具有详细的资料与数据,并且贴近生活,形象直观,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地理知识,并对地理现象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讨。在案例分析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要求学生通过已有的地理知识对案例进行剖析,即找到案例的关键点,根据自己的看法与见解对于案例中存在的地理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

例如,在教授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3第二章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时,笔者先给出一组土地荒漠化的图片,让学生分析图片中反映了怎样的环境现象及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并让学生假想自己是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在解决这一现象时可采取哪些有效措施,怎样具体实施这些措施等。这样不仅有效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3.利用案例证明地理原理。地理原理,即地理规律,是指所有地理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由客观原因造成的、必然会产生的规律现象。地理原理有难有易,因此教师可在实际教学中设定不同的地理案例情景,并引导学生对这些案例层层分析,逐步归纳,总结出正确且普遍存在的地理规律。另外,教师也可改变传统教学策略,通过对于地理案例的分析与教学,为已有地理原理进行验证,以帮助学生对于抽象的地理原理有更深刻的理解。如2012年12月7日于日本东北地区发生的里氏7.3级的地震,震源深度为10公里。此次地震造成大面积房屋倒塌,人员伤亡惨重,道路交通严重受阻,日本地震厅还发出了海啸预警。通过对这一案例的分析,揭示出板块运动规律及地震的成因,加深学生对于地震这一地理现象的了解。

二、高中地理案例分析教学中的常见问题及反思

1.受教材版本、教学条件、教学对象的影响,有些教学案例的选择受到了限制。这种局限性为课堂案例的分析与讨论造成了一定困难。对于这种状况,教师要适时调节教学策略,选择适合学生自身发展的教学方法,避免教学案例内容枯燥、方式单一的现象。

2.案例教学是通过几种典型的案例让学生对于某个知识点进行深入研究与探讨,使学生对于该知识点有更为深刻的了解,但是对整个知识系统很难全面了解。因此教师要精心选择教学案例,争取做到以点带面,由一个知识点引出所有相关的知识,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便于记忆。

3.案例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但是一节课的时间有限,要想让学生对于案例进行更好的讨论与研究,就会占用大量学习时间。这就要求教师在上课前对于教学的每个环节精心设计,计算好进行每个环节的时间,在保证学生学习时间充足的情况下开展案例教学,让案例教学更好的为课堂教学服务。

4.有些教师授课时过于注重案例的数量而忽略了案例分析所带来的实际效应。高中地理案例教学所采用的案例应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这样才能吸引学生注意力。因此教师在选择案例时,要注重其时代感与现实性,以帮助学生更好的观察生活,关注身边的地理现象,更好的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有机结合,避免了教师对于这些地理现象的枯燥陈述,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不断探索的学习状态。

三、结论

综上所述,案例分析教学法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对于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很大帮助。因此,作为高中地理教师,要不断探索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法,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多种自主探究学习的机会,对于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反思,以保证每位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中来,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篇7

1.精心设计预习的引领性的问题

教师不能打没有准备的仗,备课的时候要把问题设置得更加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领学生自发地想学习,教师不能逼着学生学,教师要根据教学的总体的进度来科学合理地安排预习的时间,预习的时间科学自由调节,让学习困难的学生也能有信心完成,全面积极参与预习。教师设计的问题不能太过于笼统,让学生有明确的预习的目标,要将问题分解成几个小问题,让学生能够找到答案,通过思考和交流能够总结出答案,这样就能增长学生学习的信心了。

2.培养学生养成好的预习的习惯

教师要加强学生预习的指导和培训。地理教学中,很多学生预习的时候只是填空,而不是有的学生那样能在教材中进行适当地圈点,或者能在地理的图中找到答案。教师要通过教学让学生感觉到好的地理预习的习惯是可以通过长期的训练加以提高的。很多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预习后,觉得学习成绩并没有获得明显的提高,就想放弃预习的环节,这样是不好的,教师不能仅仅重视在学生知识上的帮扶,更应该重视在学生学习方法上的帮扶。

3.重视对自己的预习的评价

我们要对学生的预习进行及时科学的评价,对于预习认真,预习速度快的学生,或者对于学习上有明显的进步的学生,教师都要给充分全面的肯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形成学生比学赶帮的学习氛围。

二、掌握科学的好的预习的方法

预习是学生好的自主学习的方法,也是学生行为习惯,也可以当作是地理作业。学生预习可以让学生上课的时候注意力集中,心中有数,更好地学习新知识。初中地理内容繁琐,抽象,学生可以通过预习来提高学习效果,可以挤出时间来预习课文。预习没有定法,但是可以有以下几种方法给学生参考:

1.做作业式的预习形式

预习课文是按照“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的过程来进行,教师可以教学生当预习时做作业,明确课文学习的内容和重点,难点等,记录自己的疑惑,记录课堂学习的重点,这样来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时间长了学生就能感受到预习的好处,就能主动去预习课文,并形成好的预习的习惯了。

2.浏览式的预习方式

教师可以教会学生运用快速浏览的形式,弄清楚学生自己弄不懂的问题,并加以标注,课堂学习中质疑,并在同桌小组讨论的时候拿出来共同探讨和参考,解决学习中的疑问。

三、预习教学的实践与反思

1.活跃的课堂和学生,打破课堂常规的行动策略

我们的预习的地理学习方式可以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学生预习,可以让学生愿意学习了,会学习了,学生的学习的主体性得到充分的体现,学生敢于提出疑惑,提升学习的境界。此外,通过课前的预习,课堂再组织学生合作讨论交流,可以让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相互质疑,相互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2.通过地理预习,张扬学生的个性

教师通过预习和反馈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课堂教师主导的教学原则。学生在预习和反馈中增长了知识,提升了能力。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学习的成功,学习起来更加激情满怀,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学习兴趣,实现了学生主动学习。

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升。学生愿意学习了,会学习了,课前预习,保证每个学生投入到思考、讨论和相互评价和互动学习中,创造了学生完善个性的机会。

3.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得到充分体现

学生通过自主预习,学会学习,敢于质疑,学会合作学习,学会独立思考,学会学习,有了对问题的思考和解决,就产生了研究问题的氛围。有的问题预习的时候解决不了,课堂,课后可以研究讨论。有的学生的奇怪的问题让老师意外和惊喜。学生为了解决问题,也更加爱钻研教材,拓展知识面,阅读相关书籍,养成了好的学习习惯,提升了学习能力。

4.增加了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机会

通过预习,课堂学习的过程,学生单干的机会少了,合作的机会多了,学习程度逐渐深入,合作意识都增强了,都意识到了预习的好处,合作学习的好处,实现了相互启发和相互学习。通过课前预习,进行了自主学习,再经过课堂积极的交流,提升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这样就加强了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机会。

5.科学合理的预习能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

篇8

传统的教学观念是老师讲学生听,学生完全处于被动接受地位。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失去学习的积极性,教学目标难以实现。这样的教学模式被时代所淘汰是必然的。

新的教学模式,是在教学中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教师应从知识的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参与者,改变过去教师的满堂灌,让学生在学习和应用地理知识过程中逐步掌握知识和学习方法,变被动接受者为主动学习者,这才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二、重视能力训练,提升学生素质

地理新课标突出了能力、特别是对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与过去相比,新课标对能力培养的要求更加具体。其宗旨是:彻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加强学生的探究活动,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并运用学习地理和认识地理的基本方法,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尤其是创造性思维能力。

地理学习中的核心能力是地理思维能力。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如果把学生的思维束缚在教科书的框框内,不准他们越雷池一步,那么只能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处于一种“休眠”状态,结果扼杀了学生的首创精神。如何使学生认真学好前人的知识,既不受其拘束,敢于另辟蹊径,又能言之有理,持之有故,这就必须鼓励学生标新立异,打破“思维定式”,从而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设想。但是教师应该注意到,对学生的问题要推迟判断,避免武断。过早地下结论或向学生预示解决方法,都不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即使学生把答案搞错了,也不必大惊小怪,要善于区分“笨拙的错误”和“创造性的错误”。后者往往是成功的先导,应当引起教师的重视。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还要充分运用“变式”教学,克服学生孤立思考问题的习惯和消极定势的影响,即对同一事物要善于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进行揭示。同时,教师所提问题也要有较大的内涵,要多提需要从不同思路去考虑的问题,以利于学生进行扩散思维,使学生产生尽可能新,尽可能多,尽可能是前所未有的独创的想法。

三、改进教学的手段和技术,提高教学效率

多媒体的出现和繁荣,极大地影响和改变了人类社会的生活方式。多媒体是将影像、声音、图形、文字等多种方式结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用它来创设地理情境,化静态为动态,使学生身临其境,既突破重点和难点,又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大大地提高了课堂的效率。

篇9

新型的地理课堂教学不仅仅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边互动的过程,它还涉及诸如单向型互动、多向型互动、成员型互动等多种互动过程,是多种互动过程的有机统一,同时也是一种复合型的教学活动。因此,在地理课堂教学中,通过合作教学可把许多原由教师完成的工作转向由学生小组合作和师生合作来完成,在这种合作教学中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学习过程的促进者。但在实际合作教学中,由于对合作教学的曲解,在具体操作中,教学方式出现了一个极端即由传统的单向注入式变为课堂放任式,教师应充当“管理者”、“促进者”、“协助者”、“参与者”等多种角色。根据新课程的理念,地理课堂应该成为对话的场所、交流的场所、辩论的场所,以至新型探究的场所。主体权是学生的,指导权是教师的。但要谨防“有形式而无实质、有探讨而无内涵、有思考而无引导、有讨论而无总结、有交流而无反馈”的讲形式、走过场现象。开放不等于放任,辩论不等于反驳。如归类出“比例尺和海拔高度的大小、时间和区时、正午太阳高度角、有关比例尺、坡度、气温和温差、风力、水平气压梯度力以及锋面移动速度和时间的计算”等。教师要加以点评和矫正,寻找正确方法与途径作出准确的判断与总结,强化训练与正误反馈,最终归类、整合学生探究后的实际问题和有效措施。在此,严防单项注入式改换成多项放任式。

篇10

一、处理好新教学理念与传统教学观的关系

新课程强调课堂教学的本质是教师组织学生学习,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课堂上要努力营造适合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环境,发挥学生的主体的作用。因此,地理教师在课堂上要摒弃陈旧的教学模式,努力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把握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契机。要参透新课程理念,挖掘新教材内蕴涵深层次的功能。不能就事论事,按部就班,错失“动态生成”的施教良机。

二、处理好教师和学生角色转换的关系

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的核心是学生的主体参与,上课是师生一起分享理解、体验生命的价值和自我实现的过程,而再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这必然使得教师的角色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和发展的组织者、促进者和指导者。因此,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要摒弃强制性的统一思想、统一语言、统一行动,淡化教师权威,允许多元思想并存。

三、处理好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的关系

新课程课堂教学以学生为本,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即让有阅读能力的学生充分利用教材、书刊、网络等,实现自主学习,实现在教师指导下的自我学习。在设计教学活动中,缩减统一讲解,增加学生的讨论、实验、观察及自主探究等等,培养学生个性发展。合作教学强调过程比结果更重要,合作交流是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本质观。因此,初中地理教师要为学生营造民主平等的合作才能完成学习任务的情境,营造民主平等的合作教学氛围,创设通过合作才能完成学习任务的情境,以帮助学生建立起合作学习小组,为学生提供多种合作学习的方式方法,增加学生间的互动时间和形式等。或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权,让学生主动提出课堂合作学习的形式,自由选择合作学习的方法和手段,在“共生共进”的合作观念下,实现师生、生生的共同成长。 转贴于

四、处理好学习活动与地理双基的关系

新课程倡导让学生从自己的直接经验中学习,让学生在活动中、在实验操作或深入生活实际的过程中学习,或者是从他人的经验中通过再发现来学习。实践证明,只有在夯实“双基”的基础上,学生才能有条件地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自由发展。因此,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和掌握融于有趣的活动中,真正实现在“做”中学,在“乐”中学。

五、处理好研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的关系

新课程倡导研究性学习,即教师暂不把现成的结论给学生,而是组织、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探讨,进而自己发现问题、自我思考问题、自行解决问题。和以前相比,更加注重过程。实践证明,不管是重结论轻过程,还是重过程轻结论都是不正确的。只有将两者有机地统一起来才合乎课改的观念。在学生经历了研究性学习这一学习方式、还没有得出规律性认识时,需要教师在此基础上进行性必要的演示和讲授。两种学习方式缺一不可,不能走极端。

六、处理好创设宽松氛围与学生自律的关系

新课程要求教师给学生创设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但所谓的“宽松”是心理上的、精神上的,而不是无组织无纪律的。教师应深入到学生中去,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对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指导。随时监控合作学习的进程和质量,帮助学生掌握相互合作、交流的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自律作用,及时提醒学生自觉遵守学习纪律,调整学习状态,以饱和的学习热情投入到合作学习中。让学生多交流、讨论有价值的或有意义的话题,达到“控而不死,放而不乱”的效果。

七、处理好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的关系

新课程的教案应该是动态性的、灵活多变的。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改变甚至完全抛开事先写好的教学设计,根据学生的实际问题,凭借已有的经验,在构想的基础上展开教学活动。课后要及时反思和总结,进而修订和完善教案。

篇11

地理在初中教学过程中与其他科目相比显得并没有十分重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常常被忽视。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然采取传统的一言堂授课方式,这样大大打消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学生的未来发展。而现代教育技术是一种综合了文字、图形、声音以及图像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可以通过灵活的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提高课堂的活跃程度,丰富课堂内容。因此,我们应该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引进现代教育技术,使学生能够更好的融入课堂,掌握地理基础知识。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接下来我们就对这个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

一、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地理教学的优点

1.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与其他科目相比较,地理学科是趣味性比较强的。另外,地理学科涉及的知识面较广,能够充分达到活跃学生思维的目的。但是,传统的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并没有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启发,而是采取一言堂的教学方式,这就打消了学生的积极性。而利用现代教学技术来进行地理教学,则可以通过多样的教学设备,向学生展示更多丰富的内容,引起学生的注意。比如说在讲解《巴西》这部门内容时,教师可以在导课时为学生展示一些有关巴西特殊的图片,比如亚马孙河的自然风光、足球、桑巴舞等,还可以配上一些桑巴舞曲,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感受巴西的风情,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尽快融入到课堂之中。

2.更好的发挥地图的作用

在地理学习过程中地图是十分重要的,相当于一个人的骨架。通过地图可以了解很多知识、现象。所以我们应该重视地图在地理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但是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地图的使用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可以向学生展示的内容也比较少。而采用现代教育技术则可以很好的克服这一问题,可以利用电教设备自由的放大、缩小或者是在地图上标注重点。这样地图就可以被充分的利用了。比如说在讲解《中国的自然环境》时,如果教师只枯燥的向学生介绍书本上的内容,会让学生觉得乏味。但是如果教师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中国的地形图、资源分布图等图片,学生则可以通过分析这些图来获取更多知识。

另外,在讲解《东南亚》这部分内容时,如果教师只是口述这部分内容学生并不能直观的感受该位置的重要性,但是如果教师展示一幅世界地图,并且将东南亚的位置放大,学生就可以清晰的了解到东南亚的具置,以及马六甲海峡在位置上的重要性。

3.可以培养学生的空间概念

地理事物不是平面的,而是立体空间的。地理中出现的各种现象也是在空间中不断的变化的。因此要想学好地理,必须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空间概念,让学生能够建立起空间结构、空间联系,这样才能真正具备地理学习能力。而现代教育技术则可以更好的促进学生空间概念的培养。

比如说在学习等高线这部分内容时,如果只运用平面图形进行讲解学生很难真正理解等高线的意义,但是如果运用Flash或者是3D等软件,则可以向学生展示立体的图像,让学生更直观的理解等高线的意义。

另外,在学习宇宙空间这部分内容时,传统的教学方法只利用平面图形和教师枯燥的讲解来向学生讲述各个天体之间的关系和星球的运动,由于学生从未真正看过这些内容,所以很难直观的感受到教师讲解的内容。但是通过现代教育技术,我们可以制作CAI课件,这样就可以立体的展示出各个星球之间的位置关系和星球的运动状态,使学生更直观的了解这部分内容,起到提高课堂效率,保证课堂质量的作用。

4.有利于突出课堂重点,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突出教学重点,使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和理解这些难点、重点知识。但是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只靠讲解学生是很难掌握这些难点的。但是如果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比如白板、多媒体、视频、音频等,通过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多个感官,就可以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这部分内容,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比如说在讲解《北美洲》这部分内容时,地形对北美气候的影响是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如果教师只依靠单纯的讲解,学生很难直观的理解地形如何影响北美气候。但是如果应用动画向学生展示当西风带来太平洋水汽,遇到科迪勒拉山系的阻挡,形成降水。而在冬季极地冷空气从南北贯通的中部平原南下。这种立体的动画,可以向学生充分展示出北美地形对气候产生的影响。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提出一些思考题目,让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这样就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能力。

二、目前地理教学过程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存在问题

我们都知道现代教育技术在地理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是十分有利的,近几年也有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应用这一技术。但是经过实践我们发现,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地理教学水平的提高,也不能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真正作用。

(1)教师在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时没有全面的考虑课程的特点,只是机械的使用各种教学技术,这样就使得课堂没有实质内容,出现混乱状态。比如说教师在讲解《中国地形》这部分内容时,为了迎合学校的要求就大量运用各种多媒体设备,比如播放视频、音频,向学生展示图片等等。而对于重点知识却没有进行讲解。学生虽然在上课过程中表现出了极高的热情,却没有得到真正的收获。

(2)还存在很多教师在实际授课过程中不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仍然采取传统的一言堂式的教学方法,但是在公开课或者是演示课时才使用现代教学技术。

(3)在授课过程中教师没有突出重点和难点。只将现代教育技术作为导入课程的工具。很多教师虽然使用了现代教育技术,但是并没有真正意识到这一技术的优点,只将其作为导入课程的工具,而在授课过程中仍然采取传统的教育方法,也没有利用这一技术向学生演示课程的重点和难点。这样就不能真正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

三、加强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方式

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了解了现代教育技术在初中地理教学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我们要想解决这些问题,提高该技术的应用效率,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要提高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认识,让教师能够真正了解这一技术的优点,并在课堂上积极的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二是要进行现代教育技术的相关培训。这样教师才能够更好的应用各种先进技术,通过这些技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三是要完善学校的教育技术设备,提高教学技术水平和质量。这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才能够应用到各种先进的教育设施。

综上所述,我们知道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是十分重要的。但是要想真正的贯彻和应用这一技术还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一些农村学校还不具备应用这一技术的实力,所以我们必须要不断的完善这一技术的普及工作,不断的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力度,这样才能使这一技术更好的与地理教学相结合。才能提高我国初中地理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篇12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30-0154-03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是一种采集、存储、管理、分析、显示与应用地理信息的计算机系统,是分析和处理海量地理数据的通用技术[1]。

GIS是计算机技术与地理学相结合的产物,是计算机技术在地理学中的应用,它的出现对地理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地理学本身又是一门理论联系实际的应用科学,在地理教学中重视地理理论教学的同时对地理技能也要有足够的重视。如果说定性描述是地理学的第一代语言,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代语言的话,无疑GIS就是当之无愧的地理学第三代语言。地图一直以来都是中学地理课堂的核心,而作为地理学第三代语言——GIS就面临着如何发挥自己的强大功能更好地服务于辅助中学地理教学的挑战。GIS与中学教育的结合在我国也不过数十年的历史,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也暴露出了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引人思考。

一、GIS辅助中学地理教学的意义

1.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新课标下地理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是使课堂教学效果整体化,其解决途径就应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地理兴趣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技能入手,尽量使用多种电教媒体辅助教学。基于GIS的快速空间定位搜索和复杂的查询功能,独立的地理空间分析能力,强大的图形创建和可视化表达手段,及通过地理学信息组成的现实空间模型与程序,实现对地理过程动态模拟和空间决策支持等功能,将其与传统教育方法结合,使抽象的理论知识或地理现象直观、具体地呈现给学生。达到引发学生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理解力、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效果。

2.地理教学本身与现代化技术整合的要求。地理科学具有综合性、区域性,地理数据具有时空性等特点,随着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三维技术、虚拟技术、GIS、RS与GIS的进一步结合,GIS辅助地理教学的功能也愈显强大,将所学的地理知识与高科技很好地结合。反过来,学生在掌握技术的同时也适应了现代信息社会的高速度与高质量,学会了如何获取最新的信息与资料;教师也加强了地理教学的广度和深度,提高了教学效率。可见,GIS辅助地理教学不仅拓展了研究者和学习者的视角,为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提供了一种新的尝试,也对传统地理教育的目标、教材、教法、学法、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等方面提出了挑战[2]。

二、GIS辅助地理教学的现状分析及面临的问题

1.GIS技术落后。GIS最早出现在20世纪六十年代的加拿大,发展于欧美等发达国家。因此GIS与教育的结合也始于这些欧美发达国家,这些国家的GIS教育体系也相对完善,其专业水平也达到了相当的高度。GIS技术已经在中小学中广泛应用,并且学生也普遍可以用GIS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我国从20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研究GIS,GIS教育也是近些年才得以重视,中学GIS辅助地理教学的研究更是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其研究也仅限于技术手段辅助教学的层面,应用的深度、广度和欧美诸国都不可比拟,普及的道路还很漫长。

2.GIS教学资源建设不达标。在中学地理教学中获得的相关GIS软件和地理数据资料相当少,没有专门符合中学师生水平的应用于GIS辅助地理教学的软件,教师本身的专业知识不足,利用相关地图数字化又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以至于应用GIS辅助中学地理教学大多数情况下变成了一句空的口号,失去了实际教学的意义。因此,很少有地理教师真正利用GIS进行辅助教学。虽然有一部分学校为了迎合GIS的发展和满足新课标的要求,也正在探索和尝试将GIS应用于中学地理教学中,但是不像欧美诸国一样,已经培养了一批掌握了GIS技术的中学地理教师来驾驭于这门课程。教学设置上也没有将这门课以必修课的形式呈现,相应的硬件设施还达不到要求。

3.没形成科学的GIS教学方法和模式体系。GIS技术应用于中学地理教学并不是盲目地对计算机辅助教学的附和。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对地理教学的要求也有了新的提高:掌握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掌握获得地理知识的能力和方法,即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化。而GIS应用于中学地理教学是最优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方案,其改变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学习、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进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而衡量学校办学标准的关键指标也正是学生发展水平。

三、GIS辅助中学地理教学的几点思考

1.落实GIS教育的普及。GIS教育的目标则是教会学生在掌握了计算机基础知识以后,应用GIS专业软件对地理有关数据进行一系列的操作处理后,形成能够解决实际问题、提供有关功能的教育过程[3]。在信息社会中,GIS的地位、作用日渐显著,面对如此先进的GIS教育形式,率先成功地落实GIS教育的普及化的国家和地区无疑就占得了信息技术发展的某种程度上的先机。鉴于软、硬件的建设问题确实和教育经费和经济发展水平,但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大多数中学也都建立了不同层次的微机室,即便数量和质量上不能满足每一位学生,但只要用心规划,也能够合理地利用起来,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让学生有充分的上机实践机会,进行基础层面的GIS实际操作应用。

2.加强GIS教育的资源建设。从我国现在取得的研究成果中不难发现,GIS技术真正用于教育教学的很少,其成果大都用于商业用途,近十年来的有关GIS应用于中学地理教学的论文也寥寥无几[6]。这就需要给以GIS辅助中学地理教学更多的关注和研究,提高软、硬件档次,开发专门的应用于中学地理教育的免费或者价格低廉的软件和地理数据资料,加大各类高等院校尤其是师范类院校的关于GIS的人才培养和在职老师的培训工作,提高中学教师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和地理专业技能。在培养和培训GIS人才的内容中,强化与中学教学的衔接,增加关于GIS的相关课程,编写和制作一些专门的教材和案例数据。使教师从地理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使教师的教学过程从单纯的传授地理知识变为向学生提供和加工地理知识信息、解决和研究相关地理问题以及教法学法的过程。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教师可以合理的利用一些免费的资源,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做出相应地修改然后加以利用[4]。也建议各级各类中学与当地的开设GIS课程的大专院校做好交流,实现GIS技术与资源的共享。

3.构建科学的GIS教育体系。GIS教育不能从大学阶段开始,而GIS技术融入中小学基础教育还需要社会的关注为其实现提供契机。根据实际教学环境分层次、分地区、分级别的设置基于基础教育阶段的GIS教育,有层次地、逐步地落实进行。把教学分为基本要求教学、拓展性教学、研究性教学等几个层次或者按照当前课程改革的课程设置结构分为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建立起从中小学到高等教育乃至进入社会的完整的GIS教育系统。GIS辅助中学地理教学则有利于中学生端正学习地理学科的态度,通过接触现代地理科学的前沿科技动态,与时俱进,学以致用,也为培养高一级的GIS专业人才和地理学科专业人才乃至复合型的通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5]。

四、案例——以《世界的海陆分布》为例

基于GIS辅助中学地理教学的教学过程设计:

通过比较可以得出:GIS辅助中学地理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帮助教师做更多适合教学使用的各类地图,为地理教师提供更多的选择,节省了地理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的时间,也使地图的运用手段更加多样化,同时简化了教学过程。在实际操作中,学生不仅获得了主动学习的机会,而且其地理能力和地理思维方式也得到了开发,适应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学习能力和技能也得以养成和提高。

参考文献:

[1]陈述彭等.地理信息系统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1.

[2]潘立新,黄成林.3S与中学地理教育探讨[J].滁州学院报,2007,(6):116-119.

[3]林国银.GIS在中学地理地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万方硕博士论文全文数据库,2005,(28).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