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9 09:21:3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当前经济发展趋势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中图分类号:D912.2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5-0282-02
0引言
当前中国经济一枝独秀。但是,现代经济的复杂性已不是人们直观可以认识的。又好又快的发展实际往往引发现实中出现的种种问题,突出的是市场的无序化和社会的两级问题。此类问题引发的抱怨情绪和对市场的盲目性认识与现实的主流向好的经济环境格格不入。因此,要维护市场秩序,对社会进行全局统筹,科学规划,扶助弱者,保障人权,都需要经济法担起重担。当前形势下,经济法发展呈现出三大趋势:一是更注重对社会公共利益和弱者的保护;二是第三部门应成为经济法新主体之一;三是经济法的发展将以宏观调控法作为核心。
1经济法的发展更注重对社会公共利益和弱者的保护
社会公共利益是社会公众从社会生活的角度出发而提出的愿望和需要。这种利益既不能概括地等同于国家利益,也不是个人利益的简单相加,而是个人利益的整合,其主体是社会公众整体。而经济法是公私融合的新法,是独立意义上的社会法。它以社会性为特征,以社会本位为基本原则,将社会公平和社会正义作为基本价值取向,维护的是社会的整体利益。随着经济的发展,竞争的日益激烈,人们对效益的狂热追求,社会公共利益会愈来愈受到威胁。这决定了在未来,经济法应更加注重对社会公共利益的保护,以实现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对社会公共利益的保护,突出的问遇,就是对弱者的保护。经济法中的弱者,与社会学意义上的“弱势群体”并不完全相同。弱势群体主要指的是由于物质匮乏而处于经济上的弱者地位的群体。而经济法中的“弱者”,主要指的是经济交易中的弱交易方。尽管弱势交易方有时也是因为物质的缺乏而导致“弱”,但其“弱”更多的体现在对交易信息的掌握上,既是由“信息偏在”所造成的强弱之分。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种情况中:①在一般交易活动中。最常见的就是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在这类交易中,对于交易的标的物,消费者所掌握的有关价格、性能、用途等得信息往往少于经营者,这就为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侵害提供了可能性,从而使消费者处于弱者的地位。②在特别交易活动中。这类交易的标的物往往技术含量高,其涉及的知识专业性强。常见的如信托、证券、期货业务、土地使用权的出让和转让等活动。交易双方中,一方大都是一些专门的机构,具备专门的技术人员和技术手段,而另一方则相对而言信息占有量严重不足,处于弱势地位。③交易一方具有自然垄断性的交易活动。典型的就是与公用企业之间的交易。自然垄断性使得公用企业在交易中处于优势,从而为其滥用优势地位提供了机会,而相对方则因缺少选择的权利有时不得不屈从其行为,因此处于明显的劣势。④交易一方为政府的活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经济活动管理者的政府,有时也要进行普通的经济交易活动。此时,它与其他市场主体的地位是平等的。但实践中,政府的角色转换尚需一个过程,因此还存在滥用权力的行为。以政府的采购行为为例。由于采购程序不规范,缺乏合理有效的监督体系,在中央和地方市场发生分割市场,歧视供应商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中,与政府交易的相对方很难说与政府是平等的。⑤涉及生产力布局、产业结构调整、民族经济发展的交易活动。这种交易活动往往事关全局,主要表现为一种经济的合作。例如,为了合理布局生产力,需要企业之间的合并。在这些活动中,合作双方由于在技术、资金、人力等方面存在差异而导致实力的悬殊。处于弱势的一方往往更需要借助于法律来维护其合法利益。
综上所述,经济法中的“弱者”有其特殊的意义。但是,由于与社会法中的“弱势群体”存在着交叉关系,使得经济法与社会法产生了密切的关系。尽管社会法侧重于对整个社会领域内贫穷者利益的保护,而经济法侧重于经济交易活动中相对弱势方利益的保护,但它们都是以社会为本位、以公平为价值目标、重在保护社会公共利益,以求实质的公平和平等。正是在这一点上,经济法有与社会法融合的趋势。在未来,作为社会法的特别法的经济法将担负起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重担,通过法律的力量,加大对弱者的保护力度,使失衡的经济关系重新恢复到均衡状态,实现真正的经济自由。例如,经济法可以通过赋予弱者组成的社会团体一定权利和义务,来更加实际地对其保护。无论在什么地方,组织在法律行为中的作用都是举足轻重的。无组织的民众――依靠自身力量的个人――往往在法律面前显得更懦弱。[1]而组织则更注重维护其成员的利益,而且容易胜诉。因此处于弱势的个人可以组成社团,利用社团的力量来保护自己。经济法未来的任务,就是将这些社会团体作为经济法的主体之一,确认其地位,设定其权利、义务,规定其运作规则并健全社会救助和支持系统,从而对弱者进行法律上的强势保护,以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2第三部门应成为经济法新主体之一
经济法主体范围具有广泛性,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农民承包户、城乡个体工商户和公民、经济组织内部机构等都可为经济法主体。可见,经济法主体本身已具有多样化。但是随着经济的转轨,社会的转型,社会结构正处于急剧的分化、重组之中。市场经济专业分工的细化,社会大众生存、发展方式日益多元的选择,催动着社会分层加速进行,旧的人群不断改变,新的人群不断生长。这种变化使原有的一些社会组织改头换面,还会产生出新的社会组织:而这些也都将逐步改变现有的经济法主体格局,衍生出经济法主体的新形象。
比较突出的是第三部门的异军突起。社会自主领域的不断扩大,对公共产品日益多样的社会需求,大大促进国家和个体之间的第三部门的生长。在我国,由于社会整体处于转型期,目前“第三部门”作为一个独立的领域尚未完全形成,但是已显现出朝这一方向发展的趋势。我国迅猛发展起来的“第三部门”组织,也具有非政府性、非营利性、自主性和志愿性的普遍特征,形成了较为广泛的社会影响,在各自的领域内不同程度地起到了弥补政府职能不足与市场缺陷的功能。如果说政府组织是第一部门,营利组织是第二部门,那么,第三部门就是各种非政府和非营利组织的总称或集合。第三部门是影响一国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的重要力量,并且已经构成里整个社会殊的“一极”。与市场经济对应的社会结构中,第三部门是十分重要的一环,它是代表公共利益的国家与强调自身利益的个体之间的过渡和调节。此种充分自约的社会第三部门,特别是遍布全国各地区各领域的活跃而有力的利益组织,是有效的民主政治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柱。长期以来,我国若干利益群体的利益表达都存在许多问题,这不仅影响到其自身利益的维护,而且也影响到国家有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一是农民。由于农民所处的地理环境偏僻、知识水平有限、缺乏相应的利益表达能力,造成农民的利益要求到达不决策者耳朵里,对国家决策产生实质影响,而国家政策的扶持工业与城市,抑制农业与农村的倾向也比较明显,这就造成了农民的政治经济待遇低下,农民群体的利益无法得到保障和实现。二是“农民工”。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或经济发达地区,形成“农民工”。但由于户籍制度、劳动保险等方面的制度缺陷,使民工享受不到城市正式工人的相应待遇,劳动权益得不到保障,从而造成了现实中许多雇主对民工进行超经济的剥夺。但是民工这一弱势群体,由于缺乏相应的利益表达方式,而使其利益的维护困难重重。因此,要形成各利益群体表达利益、影响政策的有效机制,最基本的前提条件是建立、完善能够充分表达各群体利益的社会团体。[2]就我国的现实来看,一些企业工会的设立及有效运作提高了工人群体的组织化程度,并形成了工人阶级强有力的利益表达工具,为维护工人的利益切实发挥了作用;而作为私营企业主利益表达组织的全国工商联,其有效运行也使得私营经济的发展和私营企业主的利益得到了较好的保障。相关的例子还有很多。当前,中国的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方面是政府绝对统治地位的削弱,另一方面是营利组织和非营利组织的独立和发育。虽然相对于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和社会改革相对滞后,政府的相对控制依然很强,第三部门的生存和发展环境仍然存在很多障碍和困难,但是,营利组织的独立发展得到了法律的确认和保障,非营利组织的发展也逐渐成为社会进步的潮流。可以预见,随着中国社会的进步和现代化,中国的第三部门或者非营利组织还会有一个大的发展。这些间于政府与个体之间的中间组织,是联结两者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加快推动我国“第三部门”发展,一是可以填补深化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政府归位”后社会管理出现的真空;二是可以集聚广大社会和民间的力量,真正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三是促进管理模式日趋市场化,以营利组织筹资方式或与企业合作的方式提供社会产品和服务,实现社会公益目标。经济法有必要对此种新的情况作处理论上的回应,将这种代表不同利益的群体的组织形式确认为经济上的主体,并赋予其相应的权利、义务。
3经济法的发展将以宏观调控法作为核心
宏观调控法正在成为当代各国经济法的核心。这是20世纪与2l世纪之交世界范围内经济法体系发展变化最显著的特征之一。这是由宏观调控法自身在经济法中的地位决定的,也是宏观调控法在未来的发展趋势决定的。
从宏观调控的产生来看,宏观调控,是指国家从社会整体利益出发,为了实现宏观经济总量的平衡,保证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而对国民经济总体活动进行的调节和控制。经济法对国民经济运行的调节主要着眼于经济的总体状态,而宏观调控法正是以经济运行的总量的平衡和结构的优化为目标。宏观调控法在经济法体系总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正是为解决因“市场失灵”和“政府失败”而产生的国民经济运行的问题、实现社会利益而产生的。首先,市场调节无法解决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问题,它需要宏观调控法。竞争规律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然而,自由竞争会引起垄断。垄断的产生必然扼杀自由竞争、破坏市场竞争秩序;同时竞争也会带来生产的盲目性,导致社会资源的浪费,降低市场运行效率;此外,竞争要求优胜劣汰。这会引起两极分化,贫富严重不均,从而威胁社会稳定。所以,要维护良好的竞争环境,提高竞争的效益,需要宏观调控法的调整。其次,市场主体利益多元化格局,要求政府的宏观调控。实行市场经济,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必须承认市场主体的独立性,尊重市场主体的正当权益,让它们自主地作出经济决策,独立地承担决策的经济风险。私人对自己利益的追求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动力。但私人利益又好比是一把“双刃剑”,它的狭隘性和自私性引起了市场的缺陷。有利可图就干,无利可图就不干,导致了公共产品的不足;对我有利就干,对别人不利无所谓,产生了外部性问题;我尽量多无偿占有别人的利益,产生了利益分配的不平等。可见,私人利益一方面促进了微观经济运行矛盾的解决实质上就是对私人利益狭隘性的弥补,这样就客观上促进了社会全体成员利益的实现。要解决这个矛盾,就需要宏观调控法。第三,政府的调控失败,需要宏观调控法。市场失灵要求政府发挥作用予以弥补和矫正,但是由于政府部门的天然垄断性,缺乏激励机制,会造成政府行为效率低下,滋生,从而极易在纠正市场不足时,引发新的分配不公。因此,政府的行为需要法律来匡正。实际上,政府失败比市场失灵更可怕。因为如果市场失灵,政府可以抵制,而如果政府失败,市场就无能为力。因而只能依靠法律,即宏观调控法来对政府调控行为进行匡正。综上几点,作为经济法子部门法的宏观调控法,在经济法体系中占有更高的位置。
从宏观调控法的发展看。经济法产生之时,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主要反垄断法为代表的市场规制法占据核心地位。在20世纪80年代前后,其经济法体系的核心正在由反垄断法移向宏观调控法。而与之相应,在社会主义国家,由于原来实行国有化和社会主义公有制,而使经济法产生后较长时期内以国家投资经营法为核心。[3]随着社会制度的变革,尤其时中国在改革开发以后,国家投资经营法逐渐过渡到内容更为丰富的宏观调控法。宏观调控法之所以在经济法体系中居于龙头地位,原因在于,第一,科技的迅猛发展使得经济社会化、一体化的态势日益明显,国家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从全局和整体上,运筹帷幄,综合运用多种手段调节经济。而宏观调控法正是一种高屋建瓴,统筹兼顾的法律,因此,各国越来越对其重视。第二包括反垄断法在内的市场规制法对市场经济无疑十分重要,但它对垄断行为主要是一种事后调整,而此时,危害往往已经发生。所以关于市场规制法的规定带有一定的滞后性。而宏观调控法则重对整体的规划,是对行为的一种事前反应,因而对社会利益的维护更具主动性。第三,国家参与投资经营这种调节方式也不宜过多采用。因为一方面,容易造成产权不明晰,不利于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实现政企分开,不利于国家投资企业的市场化经营。随着国企改革的深入开展,相信国家投资立法的数量和重要程度都会有所降低;另一方面,国有企业不能单纯地以利润最大化的实现为依据,它还具有增进社会福利、调节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外部经济等社会目的。国有企业为了实现社会目标往往牺牲企业的利润目标,如果过分重视国家投资经营这种方式,就会阻碍经济的发展。总之,基于以上的原因,为宏观调控法成为经济法的核心提供了机会。
总之,宏观调控法直接关系到社会经济的宏观、全局和总体。随着时代的发展,它最能鲜明地体现现代国际经济调节职能和经济法的本质特征。[4]其作为经济法核心法已是大势所趋。当然,在宏观调控法进一步发达并稳居经济法核心地位以后,经济法的科学性就主要体现在宏观调控的科学性上。具体而言,就是自由、安全、效率和公平的有机统一。即政府的宏观调控行为必须首先尊重市场规律,尊重市场主体的个性发挥,不能破坏自由竞争的市场秩序。同时,政府的调控还要注重安全性。它包括一方面要保障市场秩序的正常化,为市场主体之间的竞争行为创造稳定有序的环境;另一方面,政府也要摆正自己在市场中的位置。由于经济法对经济关系的调整是以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的,因此,政府的宏观调控行为必须追求效率性。而在追求效率性的同时,还不应忽视公平性。不仅要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还要使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达到一种均衡,这也是经济法本身所追求的目标。
参考文献:
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处于正常或良好状态。在全部被调查企业中,有37%的企业认为今年以来(上半年)生产经营总体状况“良好”,比一季度调查结果提高1.4个百分点;56.3%的企业认为“基本正常”,比一季度下降2.1个百分点;6.7%的企业认为总体状况“较差”,比一季度上升0.7个百分点。
各行业情况差异明显。石油天然气开采、烟草、有色金属矿采选和燃气生产及供应等资源性、垄断性行业生产经营状况明显好于其他行业,这些行业的被调查企业选择回答总体状况“良好”的比例分别达到70.4%、64.6%、55.2%和48.2%,居各行业前列。食品饮料类企业形势较好,农副食品加工、食品制造和饮料制造三个行业分别有44.6%、43.0%和47.6%的企业生产经营形势“良好”。以上行业明显高于全部被调查企业的平均水平。
其他多数竞争性行业的企业选择“良好”的比例大都在30―40%之间。
非金属矿采选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的企业选择“良好”的比例最低,分别为23.1%、23.3%和24.6%。
企业对生产经营全年走势的判断比较乐观。全部被调查企业中,43.9%的企业预计2006年生产经营状况比2005年要好,比一季度调查结果提高5.6个百分点;42.9%的企业预计与2005年基本相当;只有13.2%的企业预计比2005年要差。
二、企业能源原材料供应充足,价格有所上升
二季度,在使用煤炭的企业中,80.1%的企业煤炭供应正常,只有1.3%的企业煤炭供应严重不足;在需要电力供应的企业中,81.5%的企业电力供应正常,严重不足的企业只占1%;主要原材料供应情况良好,认为“充足”和“一般”的企业分别达到30.6%和57.5%。预计三季度,除电力供应有所紧张外,这种状况将得到延续。在需要电力供应的企业中,预计三季度电力供应正常的企业占73%,比二季度下降7.5个百分点,而三季度电力供应有所紧张和严重不足的企业预计将比二季度分别提高7.2个和0.3个百分点,上升至24.7%和1.3%。
在主要能源原材料供应充足的情况下,企业原材料购进价格有所上升。60.1%的被调查企业认为二季度企业原材料购进价格与一季度相比上涨,其中认为价格明显上涨的企业占14.1%。
三、企业盈利水平保持稳定,全年仍将呈稳步增长势头
在全部被调查企业中,有28%的企业二季度实现利润比上年同期明显增加,比一季度调查结果提高5个百分点;50%的企业实现利润与上年同期持平,比一季度下降9.3个百分点;22.1%的企业利润比上年同期明显减少,比一季度提高4.4个百分点。
从利润增长趋势看,预计全年利润比2005年有大幅度增加(20%以上)的企业占9.9%;有较明显增加(10―20%)的企业占17.1%;利润有所增加(10%以内)的企业占44.2%。预计全年利润比2005年减少的企业占28.8%,其中预计减少10%以上的企业占12.3%。
四、企业出口、订货总体形势正常,汇率变动对产品出口影响有所显现
有产品出口的企业中,25.0%的企业今年以来出口形势“很好”,比一季度调查结果提高4.8个百分点;66.4%的企业出口基本正常,比一季度下降3.1个百分点;8.6%的企业出口形势较差,比一季度下降1.7个百分点。
从出口订货情况看,26.6%的企业出口订货“充足”,比一季度调查结果提高8个百分点;57.8%的企业出口订货情况“一般”,比一季度下降6.6个百分点;11.2%的企业出口订货“不足”,比一季度提高2.7个百分点;4.4%的企业出口订货“明显不足”,比一季度下降4.1个百分点。
49.8%的企业认为,汇率变动对企业产品出口有一定影响,比一季度增加2.3个百分点。其中认为“已产生一定影响”和“有明显影响”的企业比例分别占40.9%和8.9%。其余企业则认为目前汇率变动很小,对企业出口基本没有影响。
五、企业库存及应收帐款总体情况基本正常
被调查企业中,81.3%的企业认为当前企业库存处于正常水平,79.2%的企业认为应收帐款处于合理水平,比一季度调查结果分别提升0.6个和0.5个百分点,表明大多数企业的两项资金占用总体水平基本正常。
六、企业生产能力利用总体水平依然偏低,预计全年能力利用率将有所提高
从当前企业生产能力实际利用率看:在全部被调查企业中,47.1%的企业达到80%以上;32.7%的企业达到70―80%;12.4%的企业达到60―70%;4.8%的企业达到50―60%;3.1%的企业在50%以下。综合计算当前企业综合生产能力实际利用率为76.6%,与一季度基本持平。
分行业看,饮料制造业、印刷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机械制造等行业综合能力利用率回升较快,比一季度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煤炭开采和洗选、非金属矿采选、农副食品加工、平板玻璃制造、炼钢、医药制造、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火力发电、燃气生产和供应、水的生产和供应等行业综合能力利用率比一季度下降1个百分点以上。
预计全年生产能力利用情况,50.5%的企业认为可达到80%以上较好的水平,比当前能力利用率该项的比例提高3.4个百分点;预计全年能力利用率为70―80%、60―70%、50―60%和50%以下的比例分别为33.7%、10.1%、3.8%、1.9%。据此预计企业全年生产能力利用率可达到77.7%,比当前生产能力利用率提高1.1个百分点。
在全部被调查企业中,45.3%的企业年内有新能力投产或能力扩建,其中年内新增能力为上年产能10%以内的占37%;10―20%的占35.5%;20―30%的占14.8%;30%以上的占12.7%。
七、企业设备技术水平先进,新产品开发相对迟缓
调查结果显示,在全部被调查企业中,现有设备综合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占63%;国内一般水平占35.4%;国内落后水平只占1.6%。在过去一年中,83.7%的被调查企业对现有设备进行了更新,其中新增设备的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占71.8%,国内一般水平的占27.7%,国内落后水平的只占0.4%。
与企业设备技术水平形成对照的是新产品的开发推广较为迟缓。调查结果显示,今年上半年45.7%的被调查企业没有新品推出;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上半年新产品销售收入占全部销售收入比重有所增加的占28.8%;基本不变或有所减少的占30.9%。
八、原材料价格上涨、产品价格下降、资金紧张仍是制约当前企业生产经营的三个突出问题
认为当前生产经营中最突出的问题属于上述三项的企业占被调查企业的75.3%,比一季度调查结果提高2.9个百分点。
调查结果显示,在原材料购进价格有所上涨的企业中,73.4%的企业无法通过提高产品价格进行消化,42.7%的被调查企业认为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是当前企业生产经营中最为突出的问题,比一季度上升5.1个百分点;其次是市场竞争加剧、产品价格不断下降,占被调查企业的19.3%,比一季度下降1.4个百分点;第三是流动资金紧张,尽管反映流动资金紧张的企业由一季度的47.8%下降到41.6%,但仍有13.3%的被调查企业将流动资金紧张列为制约企业当前生产经营的最突出问题。在全部被调查企业中,反映流动资金有所紧张、资金缺口在10%以内的占23.6%;资金比较紧张、缺口在10―20%的占10.6%;资金严重紧张、缺口在20%以上的占7.5%。
现代园林景观作为艺术品,是以植物造景的重要艺术品,是城市建设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包括的范围很广泛,含亭台楼阁、花草树木、雕塑小品,还有各种新型的材料等。园林景观设计必须体现视觉美、听觉美、形象美。
1我国园林景观设计的现状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不断发展,城市规模、水平的不断提升,对于城市园林景观的发展越来越引起足够的重视。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优美的、适宜的生活环境和户外的生活空间,而且能够体现出不同城市的发展特色。在城市规划与建设中,园林景观设计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但不得不指出的是,虽然各方面做了充分的准备,在各个城市中还是会发现雷同、类似的园林景观设计,没有凸显地域特色;利用当地的独有文化、地理位置、人文景观是可以开发出最具特色的园林景观。这种简单的模仿与复制缺乏创新,缺乏人文性的地域关怀,造成资源的浪费,对于城市建设自身也是极为不利的。因此,需要对当地历史文化、人文发展状况、现状存在的问题、水源、土壤、气候等各方面因素做充分的调研,再认真做好设计,充分体现当地园林景观设计的主题、理念、地域特色,从而满足城市发展与市民对于园林景观设计的需求,提供更好的人居环境。
2当前园林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
2.1强调以人为本
当前园林景观设计,注重以人为本,强调园林景观设计的服务功能,不断满足人们对于园林景观的实质性要求,不仅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场所,而且也是人们精神的栖息地,在这里可以放下城市的快节奏生活,达到全身心的放松。而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也是极其注重这方面的特质,不断改善人的居住环境,将人摆在重要的地位和位置。
2.2重视生态化原则
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注重保持园林景观设计的原生态性,注重对地域性景观要素的保护。这需要结合当地的地域特点及地理特色,针对性地对当地的生态环境进行研究与解读,找出最合理的方案。与自然高度结合,保持自然最原生态的面貌。对于城市园林景观设计而言,对保护自然,回归自然,注重身心和谐发展的现代人有重要的意义。
2.3凸出地域文化特色
中国地大物博,地域上南北、东西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些对于我们园林景观设计是一大优势,也提供了最现实、珍贵的素材,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充分挖掘出地方特色,彰显地域文化,是我国园林景观设计的特色与优势,对我国园林景观的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也利于形成国际影响力。
2.4注重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
对于我国的园林景观设计而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是现代追求的一大目标,注重原生态性,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注重人居环境的适宜性,体现保护自然、保护生态的重要理念与理性追求,这不仅与保护自然环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相吻合,也从自然中寻求灵感与创造力,这符合人类世代居住的长远目标,对于城市发展意义显著。
2.5艺术与技术的高度融合
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当代园林景观设计的人文艺术也充分彰显,艺术也与技术高度融合,体现出浓厚的现代美学特质,不仅符合最新的审美观念,艺术上的诸多构想也依托强大的高新科学技术在园林景观都得到实现,开拓了园林景观设计的发展空间,这也成为了当前园林景观设计的一大优势与特色。注重艺术性以及与技术的高度融合,设计理念更加合理、科学,设计出美的园林景观,彰显人类的创造力。
3结语
当前,园林景观设计以全新的理念,与城市发展的水平,与人类对居住环境要求相契合。在设计上,更加符合园林的人文性关怀,这是我国提升城市综合能力、城市建设水平的一大表现,对于人类长远的居住要求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因此,设计上注重挖掘地域特色、以人为本,保护城市生态环境,体现现代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更能彰显园林景观设计凸显时代特色,体现人类科技水平和人的创造力。我国当前的园林景观设计要迎合这一理念,不断创新,设计出体现中国城市发展特色的园林景观。
参考文献:
[1]孙华勤.城市园林景观设计方案规划简论[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7,8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3-0056-02
党的十七大会议明确地提出:“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1]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发展理念上的一个重大提升。这个转变并非简单的转变,它是联系整个现代化变革的转变;这个转变也是经济从“增长”方式向“发展”方式的重大改变。本文从陕北经济的实际出发,探讨了陕北经济从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演进过程中整体发展方式的转变,为陕北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理论分析。
一、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
关于经济发展方式的问题学术界进行了深入和系统的分析,这些研究和分析进一步促进了我国经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思想。究竟何为经济发展方式呢?
20世纪40年代起,关于经济的发展与经济的增长基本属于同一个层面,都用于强调各国应将国内生产总值这个关乎国民的“馅饼”做的更大些。经济发展问题实质上就是通过增加人均产出来提高国民收入水平,使每一个人都能消费得更多 [2],尽可能促进国内产生总值有较高的增长。因而在这一阶段大家的关注点为:国民收入总量的增加,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升。在这种发展观的指导下,尽管一些欠发达国家依靠大规模投资和工业化,实现了国民收入的增长,但同时失业和贫困人口也相应增加,并出现了一些其他的社会新问题[3]。
20世纪60年代后,众多学者的研究中对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含义已经体现出明显的变化和区分。其中,经济增长更多地体现为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经济发展则不仅包括了人均国民收入的水平,还包括了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此后,对经济发展的认识得到了普遍的认同,即经济发展不仅是国民总量的提高,它还伴随着经济结构的相应调整。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经济发展方式终于在学术界形成了统一的认识。所谓经济发展方式即包括经济增长方式的内容,还包括产业结构、收入分配、居民生活及城乡结构、区域结构、资源利用、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内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既要求从粗放型增长转变为集约型增长,又要求从一般的数量、短期型增长转变为全面的、协调的、可持续的发展。
二、陕北地区经济发展方式现状
(一)经济发展的资源优势
陕北地区位于陕西省北部地区,包括延安市和榆林市两大城市,该地区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非常丰富,是我国西北地区典型的资源富集区。丰富的自然资源为陕北地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发展机会。
首先,陕北地区矿产及能源资源储藏量大。该地区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盐及煤炭等矿产及能源资源,被誉为中国的“科威特”。如榆林作为中国的资源富集区,其资源状况被描述为“乌金遍地,油浪翻滚,底气十足,‘盐’无不尽”;且目前已探明有8大类48种矿产,具有国内外罕见的资源禀赋。其中,岩盐的探明量约为8 857亿吨,约占全国盐总量的26%,石油的探明储量为3亿吨,煤炭的探明储量为1 660亿吨,天然气的探明储量为6 933亿立方米,其他各种资源如高岭土、石灰岩、石英砂等资源的蕴藏也非常丰富。
其次,陕北地区特有的农牧业资源。该地区的地理、气候等自然条件造就了特色的农业和畜牧业。由于陕北地区黄土中的化合物和元素含量丰富,种类齐全,分布均匀,年平均气温在7—11℃,年平均降水量400—600mm,年平均日照时间为2 000小时以上,因此,该地区发展的特色农业有红枣产业、小杂粮产业、马铃薯产业,特色牧业主要是羊产业。
最后,陕北地区具有独特的旅游资源。该地区具有闻名世界的老革命根据地旧址,如王家坪革命旧址、枣园革命旧址、杨家岭革命住址等;有独天得厚的人文与自然景观,如白云上、红石峡、红碱淖、万花山等。
(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要性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和地方政府投入了巨额资金,对陕北地区的石油、煤炭、天然气等资源进行了大量的开采利用,对促进当地的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4]。
》
一、当前经济形势的主要问题
(一)世界经济走势及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分析
进入2008年以后,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继续向纵深发展。受其拖累,预计美国经济增长短期内将明显走低,世界经济也会有一定反应。第一,次级抵押贷款中仍有较大部分要在2008-2009年期间视贷款的风险情况调高利率(次级抵押贷款利率是可调整的),由此将引起一定的贷款违约行为,加剧贷款银行的不良资产问题。第二,次级抵押贷款及衍生产品的资金链条很长,随着其影响的逐步传递,衍生产品投资者的损失情况仍在发展中,近期开始在不少大型银行、保险公司、共同基金和资产管理公司的“财务年度”报表中较为集中地暴露出来,对经济的负面影响继续显现。在“次贷”等问题影响下,美国经济出现了以下情况:第一,房地产市场疲软,市场预期总体悲观,先行经济指标持续走低。2008年1月份美国新开工房产许可证数量环比下降3%,同比下降33.1%;全球采购经理指数中的先行指标综合指数2008年1月份为135.8,比2007年6月份下降了2%,是2001年以来的最大降幅。第二,银行信贷收缩,金融市场信用紧缩问题依然突出;根据美联储2008年2月对国际主要银行的调查显示,有近70%的银行不同程度地提高了授信标准。第三,财富效应支撑的消费增长放缓。第四,对美国经济和美元走势的担忧,国际资金流向开始调整。从2007年第二季度开始,外国政府投资美元资产的规模大幅下降,其中投资美国国债的规模还出现较大规模的负增长。在美元持续贬值和美国国内需求增长放缓的双重作用下,欧盟、日本以及中国等主要经济体的出口面临缩减压力,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下降,世界经济预计将有明显反应。
同时也要看到,受多方面的经济刺激政策和新兴市场国家高增长的支撑,世界经济将呈现相当的灵活性和弹性,出现全球性持续萧条的可能性依然很小。第一,美国采取了降低利率、减税、稳定房地产市场等一系列应对措施,有望减少房地产市场的振荡,推动美国经济逐步恢复。第二,受美元持续贬值的拉动,美国对欧盟、日本、中国及其他国家的出口出现快速增长态势;国内消费者信心回升,1月份消费者信心指数从2007年12月份的75.5上升到78.4;就业整体保持平稳,单位小时劳动工资还有小幅增长,这些情况为经济恢复提供了支撑。第三,流动性紧缩主要由市场信心引起,而不是货币供给不足,2007年10月至2008年1月,美国货币供给增长率为6.6%。只要房贷市场的信用危机不再大规模向其他领域扩散,随着美、欧、日等货币政策的进一步松动,流动性紧缩状况有望得到较快改善。第四,新兴市场国家的高速增长成为稳定世界经济形势的最重要因素。
综合以上两个方面的情况,综合判断,美国经济增长短期内(2-3个季度)将明显处于较低水平;世界经济也将有明显反应。但在刺激经济政策作用和新兴市场国家快速增长支撑下,世界经济发生持续回落的可能很小。
次贷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外贸出口和资本市场方面,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尚需进一步观察。2008年以来,美国经济走低、美元贬值对我国外贸的直接影响开始显现。1月份我国对美出口同比增长仅为5.4%,从2007年10月以来持续走低(2005、2006和2007年我国对美出口增长率分别为30.4%、24.9%和25.7%),1-2月份外贸出口总额的增幅为16.7%,增幅明显降低。第二,美元贬值迫使我国出口商压缩利润空间。美国对中国的进口价格指数(离岸价格)2003年12月到2008年1月,提高0.4个百分点,而同一时期美元对人民币则贬值13.24%,我国对美出口企业利润受到挤压。第三,在美国经济走低,世界经济增长趋缓的背景下,国际游资涌入的压力进一步加大,可能会推动流动性过剩问题发展,并影响股市、房市等资本市场的稳定。外部因素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开始显现,需要密切关注。
(二)雨雪冰冻灾害及灾后恢复对经济走势的影响分析
雨雪冰冻灾害对经济的影响可以分为两个部分:
1、对部分地区和部分月份的价格水平会产生一定影响,但不会对全年价格总水平产生明显影响。预计会对一季度甚至上半年部分地区的市场价格上涨产生较大压力,对全国价格总指数也会产生一定影响。在雨雪冰冻、春节和价格翘尾等因素综合影响下,2008年1、2月份消费价格同比涨幅可能超过7%,扣除其中的价格翘尾因素(1、2月份分别为5.8和4.7个百分点),雨雪冰冻、春节因素等带来的新涨价因素为1-2个百分点。由于这些因素导致的价格上涨集中在局部区域和全年的少数月份,因此估计对全年价格走势不会产生全局性影响。
2、对经济增长水平既有降低也有推高的作用,重点需防范以灾后重建名义铺摊子、上项目的
问题。此次灾害发生在南方,但对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等经济发达地区的生产影响很小,主要对中西部地区部分省份的农业、林业、电网、工业等造成一定影响。根据各方面的初步数据,导致的农业损失为500亿元左右,林业损失570亿元,电网损失200多亿元,工业损失200多亿元,加上旅游业、电信业损失,总计在1600亿元左右。如果不考虑灾后恢复的作用,仅从农业成灾面积和其他行业直接损失对产值的直接、间接影响分析计算,对全年GDP增长率的影响为0.59个百分点。如果考虑灾后恢复的作用,例如农业方面通过补种等措施扩大种植面积,工业方面通过提高开工率水平补回产值损失等,则灾害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将明显减小。综合这些分析,考虑到我国经济总量的规模,估计此次灾害对2008年经济增长水平不会产生明显影响。值得注意的是灾后重建。如果仅考虑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在此次灾害中受到的直接损失,并以此作为恢复重建的投资额,就可以拉动经济增长率提高0.28个百分点。需要注意的是,灾后需要重建的不仅仅是上述两个部门,因此,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也不仅是以上计算的程度。考虑到2008年是各地新一届政府班子开始工作的第一年,面对诸多加快发展的有利因素,很容易借灾后重建的名义,加大投资建设力度。据有关部门的信息,在灾后重建项目申报中,不少地方显示出大思路、大手笔,要打造某某中心、某某基地等,都是大项目。这一苗头一旦蔓延起来,很可能引起行政主导的投资反弹,需要高度重视。
(三)价格涨幅将出现前高后低的变化趋势
2008年推动价格上涨的因素仍然较多,既有国内外成本推动,也有统计指标包含的翘尾因素,还有因大面积雨雪冰冻与春节旺销而导致的季节性价格上涨,特别是全球性气候异常导致国内后续自然灾害的不确定性增大。从稳定价格的有利条件看,伴随改革逐步深入和经济持续较快发展,我国物质基础和企业适应能力不断增强;宏观调控政策的效果逐步显现,投资、出口等需求增长趋稳,房市和股市交互推动、持续升温的态势有所遏制,部分农产品短缺下半年可望明显缓解。随着翘尾因素和新涨价因素的逐步减弱,预计价格涨幅将出现前高后低的变化趋势。
1、猪肉、鲜蛋、食用植物油等部分食品供给短缺在2008年会发生转折性变化,对价格上涨的影响将明显减弱。从这些农产品生产的周期特点看,价格上涨和政策支持等因素的刺激作用,预计在2008年年中左右将集中显现,供给会明显增加,其价格水平也将出现明显回落。
2、国内外成本推动因素对消费价格上涨会有一定影响,但总体看影响不大。随着国内油料作物生产的增加,预计对进口的依赖程度会有所降低。此外,价格监管措施也会发挥稳定作用。因此,即使大豆、豆油等产品进口价格提高,预计影响食用植物油价格上涨的幅度会小于2007年。就农产品而言,由于其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潜力不大,而需求刚性较强,因此,要素成本增加会在长期内持续推动农产品价格呈现攀升趋势。但从农产品生产周期性变化看,2008年年中一些短缺农产品供给数量会明显增加,在供求关系明显改善的情况下,预计成本上升因素通过价格上涨释放的空间将明显减小。就工业品等非食品类产品而言,由于其需求弹性较大,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提高潜力较大,且近几年企业利润持续大幅增加,上下游企业的成本消化能力较强,在市场竞争比较激烈的情况下,有利于遏制工业品提价冲动。
3、总供求关系趋向好转,对价格上涨的压力将减小。从供给方面看,随着新一轮经济持续较快增长和改革不断深化,我国的物质技术基础进一步增强,粮食连续4年丰收,基础行业供给紧张情况逐步缓解,总供给增长潜力扩大,这是继续保持较高经济增长和较低价格的基本条件。预计2008年社会供求总量和结构的平衡状况将趋于改善,生产资料价格涨幅将趋于回落。根据我们对投资和生产资料价格周期性波动之间关系的实证分析,2007年下半年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是2006年上半年投资增幅提高的滞后表现,由于2006年下半年投资即开始趋稳,因此从投资增幅回调趋势的滞后带动效应看,2008年下半年生产资料价格涨幅有可能随之回落。
4、正确估计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的影响。当前国际资源性产品价格较大幅度上涨,国内价格涨幅明显提高,因此,推出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需要相当审慎,以防加大涨价压力。同时也要看到,在国内外资源性产品价格倒挂的格局下,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很难正确发挥,不仅难以刺激成品油等资源性产品的供给增加,而且会促使本已不足的成品油等资源性产品输往国外,加剧供求紧张矛盾。资源性产品价格的低估,也非常不利于促进社会各方面努力节约利用资源。在供求平衡,竞争趋于激烈的环境中,资源性产品价格调整引起的成本增加,通常会迫使企业设法加强管理、降低消耗、创新技术等,进而有利于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因此,适时平稳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是不能回避的。
5、翘尾因素对2008年上半年价格涨幅的影响较大,下半年将明显减弱。根据我们计算,2008年消费价格累计翘尾因素为3.4个百分点,是2007年翘尾因素的两倍。就是说,即使2008年没有一点新涨价成份,仅仅翘尾因素,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也会同比上涨3.4%。从全年来看,各月消费价格的翘尾因素基本呈前高后低的态势:6月份以前会超过5个百分点;6月份以后,翘尾因素会逐月下降,9月份以后会下降到2个百分点以下。
模型分析表明,考虑翘尾因素影响,若不采取相应措施,2008年消费价格涨幅将达到6.3%。中长期看,我国工业品价格涨幅呈现回落态势;农产品以及食品价格呈现攀升态势,但不会十分剧烈。综合模型预测及以上因素分析,随着部分短缺食品的供给增加,社会供求总量和结构关系的改善,竞争会更加充分,国内外成本推动因素估计较难通过涨价释放,在调控好投资、消费、出口等需求增长的前提下,考虑到资源价格改革的因素,预计新涨价幅度可能保持在1.5%左右,加上翘尾因素,消费价格全年涨幅可能控制在4.8%左右。全年价格上涨呈现前高后低走势。
(四)高度重视股市、房市波动对经济波动的影响
近年来我国资金流动性过剩问题不断发展,对资产价格的影响越来越明显。从日本、泰国、韩国、我国台湾地区的发展经验看,经济长期持续快速发展,都难以避免资金过剩问题,并进而导致股市和房地产等资产的严重泡沫化。我国股市和房地产价格上涨有合理的一面。从股市看,前几年股指偏低,存在价值低估现象。2006年股市的上涨带有较强的恢复性增长特征,而对未来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预期,也为上市公司的高市盈率提供了持续的心理支撑。从房地产市场看,土地资源的有限性、用地结构扭曲和住房需求持续增长,是导致房地产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
但是应该高度关注,我国 的股市和房市正在出现相互推动、交替跃升的局面。由于股市的财富效应,大大刺激和吊高了居民的购房需求。房价看涨预期又强劲推高房地产开发公司的股票价格,这样开发商就可以用较低的成本在股市上筹集巨额资金,从而不惜以高于底价数倍的高价竞相购地,结果必然推高地价和房价。而房价上涨和开发商土地储备的增加,又进一步推动房地产开发公司股票价格的上涨。当房价和社会最终购买力严重脱节、股价和公司的基本面严重脱节时,资产泡沫就会破灭,从而拖累实体经济,造成金融和国民经济的风险,导致经济较大波动。
进入2008年以来,随着调控政策效果的逐步显现,股市、房市交互推动、持续升温的态势开始改变,这是十分积极的变化。同时也要注意股市、房市交互推动,持续向下波动的可能,警惕其对经济增长另一方面的影响。住房和汽车是我国新一轮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其中住房的作用更加重要。近年来购房需求快速扩大与房价加快上涨相互推动,使城市建设和房地产投资不断升温,是推动经济增长高温趋热的重要因素。如果房市出现相反的变化,则也是引起经济增长向下调整重要因素。2008年以来,住房交易量在明显缩小,在信贷受到较严格控制,企业上市筹资难度加大的情况下,近期一些房地产企业资金周转明显紧张,降价售房的可能性增大。如果市场房价下降,将改变预期,引起持币待购的现象。购房需求可能进一步减少,与房价下降相互推动,导致房价进一步下降、需求进一步缩小。房地产开发和城市建设速度将逐步减缓,对经济增长将形成越来越明显的抑制作用。房地产市场的调整需要较长时间,因此,一旦出现这种情况,预计经济增长将出现较长时间的回调。
股市吸纳、筹措资金的功能和财富效应对房市的影响主要是:股市收益率高时,会分流购房资金,减少房市的需求;房地产企业通过股市可以筹措到运营资金;股市的赢利可以增加购房需求。从这些影响看,当前股市的变化,一方面可能增加购房的需求(资金从股市流向房市),另一方面也可能减少购房需求(资金被套在股市,家庭金融资产减少);同时,会减少房地产企业的筹资数量,缩小房地产企业的资金总量和购置土地、进行开发的能力。综合看,是起着引导房地产市场和房地产开发收缩的作用。
总结以上分析,当前房市股市的变化,潜伏着导致经济增长下降的因素,从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防止大的波动出发,对这种可能性要高度重视。
二、近期经济走势分析
当前影响经济运行的因素比较复杂,综合这些因素的影响,把握未来经济走势,还是要从三大需求的变化着手。
(一)消费结构升级步伐有可能减缓,消费需求增幅有可能趋稳
近期市场购房需求增长可能放慢;受成品油价格提高,用车费用增加以及城市公共交通体系的发展,购车需求也可能增长放慢;受食品等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的影响,非必需品的消费支出增幅可能放慢。综合这些情况,未来一段时间消费可能由持续趋旺转为趋稳。当然,在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和消费领域扩大、消费预期改善的大背景下,消费结构升级、消费持续扩大的大趋势不会改变。但近期变化对经济增长会有一定影响。
(二)投资增长存在不确定因素
当前既有刺激投资增长的因素,主要与地方新一届政府开始工作以及灾后重建等相联系;也有抑制投资增长的因素,主要与房市股市变化和城市建设规模、速度等相联系。此外,资源环境工作以及对新开工项目的管理,对投资也会形成一定的约束。需要注意到,在存在资金流动性过剩、劳动力就业压力巨大以及加快发展的条件较好的大背景下,投资增长潜力始终很大。房地产和城市建设的变化,预计不会对近期投资增长形成明显影响。所以,重点需要警惕新的投资反弹。
(三)出口增长可能平稳回落
受外部因素影响,考虑到国内控制不合理出口增长的税收等有关措施,以及人民币升值加快的影响,预计出口增长将逐步减慢,但在一系列支持出口增长的中长期因素作用下,预计总体仍会保持较高水平。
综合三大需求的变化,在消费趋稳、投资有可能趋升、出口趋降的情况下,总需求增幅可能变化不大。因此对近期经济走势的影响也不明显。调控的要点宜协调好投资与出口需求的消长变化,注意保持总需求增长的稳定。房市股市的变化,主要会影响到更长期的经济运行态势,需要综合考虑,妥善调节引导。
综合以上分析,在合理调控各项需求的前提下,近期经济增长将继续保持高位稳定态势,一季度GDP增长率可能在10.5%左右,CPI同比涨幅在7%左右。
三、政策建议
影响当前经济形势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收缩性的,也有扩张性的,既有影响当前的,也有关系中长期经济发展的。针对这些问题,政策的基点宜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可以视问题的发展,择机出台一些针对性较强的措施。宜着眼于经济长期持续健康协调发展,在消费结构升级、稳定农业生产和食品供给、资源价格改革、资本市场建设、投资调控方式完善等方面出台一些具有长远意义的政策措施。
(一)继续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
发挥好财政政策支持薄弱环节、促进结构优化升级的作用。在灾后重建过程中,宜以结构优化为中心,根据恢复重建项目的环保、资源利用、技术水平、安全等方面情况,结合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合理选择项目,重点推进重建基础上的优化升级。要继续控制信贷资金的过快增长,但应该尽可能少用额度控制办法,主要依靠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操作等措施实现货币政策目标。针对美元利率不断下调和人民币汇率升值压力较大等情况,利率调整宜更加谨慎。
(二)继续控制不合理出口增长,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
当前对外贸易条件的变化,对外贸企业既是严峻考验,也是优化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机遇。宜加强这些方面的政策研究,通过改革相关的体制机制,完善相关政策,继续适度增强人民币汇率的弹性,抑制不合理出口增长,鼓励资源性产品、关键适用技术设备进口,同时采取综合措施推动与外贸相关的产业加快改造升级,优化进出口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外贸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整体效益。
(三)积极引导住房、汽车方面的合理消费
在提高收入、改善消费环境、改善消费预期、注意按照资源环境方面的要求,引导节能省地环保型的住房、汽车消费,当前最重要的是研究房价变化对预期和需求的影响,促进形成稳定房价和购房需求的市场环境。为此,一方面应继续落实近年来抑制不合理购房需求的各项政策措施,完善房地产市场调控;另一方面,应密切监测,深入分析房价和预期之间的关系,以及预期与需求变化之间的关系,积极采取稳定预期的措施。例如可以考虑从信贷资金方面对房地产企业符合要求的开发建设活动予以必要的支持,适度降低其对售房款的依赖,提高房价的稳定性。
(四)找准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增强政策措施的针对性
引起当前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是部分农产品供给不足,同时,也要高度警惕非食用农产品需求过快扩大,以及总需求加快增长的苗头。稳定价格的重点应该放在增加短缺产品供给方面,同时注意控制非食用性农产品需求增长。
在我国发展 市场经济和开放型经济的背景下,应当密切关注价格上涨的客观压力。成本推动型、需求拉动型、国际输入型和体制转轨型因素,都可能导致通货膨胀压力加大。需要审时度势,深化改革,综合运用财政、货币信贷政策和相关的公共规制政策,针对不同类型的通胀因素加以治理。从紧的货币政策和总需求管理的各项措施,主要目标宜集中到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方面。考虑到当前世界经济的诸多不确定性,特别是美国次级债危机的延伸影响,我国在货币政策、总需求调控政策方面,宜留出一定的灵活空间,以利于适时适度加以调整。
(五)注意防止食品价格和农产品生产出现较大波动
当前农产品价格上涨包括两类因素,一是由于农产品生产成本增加推动的趋势性攀升;二是部分农产品生产的周期性波动。为稳定农产品生产和价格,要把完善短期政策与长效机制建设结合起来。一方面,在刺激农产品生产扩大的各种因素比较集中的时期,应注意其对当期和下期的不同效果。注意监控食品价格上涨幅度,把握好各项支持政策的力度,努力减小当期供给与下期供给之间的波动。
另一方面,加快完善农业扶持政策体系,促进工农产品比价关系平稳调整,包括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农产品流通方式,健全疫情疫病防控体系等。我国人均农业资源有限,特别在国际能源与农产品价格开始建立联系的形势下,提高农产品市场效益,更要坚持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的原则。粮食和与吃饭相关的其他农产品,应该主要立足国内平衡。由此出现的效益损失,宜通过农业扶持政策予以补偿。
(六)注意完善价格形成机制
当前,外界对中国经济发展存在三个认识误区。
第一个误区,中国经济消费不足,老百姓不消费,消费增长太慢。今年以来,中国城乡居民消费增幅按照实际价格计算,剔除价格变动因素,1~2季度消费增幅仍然在16%以上,比GDP增幅高了9个点。这怎么能说中国的消费增长慢呢?今年1~9月份,中国的汽车销售高达966万辆,居全世界汽车消费第一位。中国现在的楼市在大幅度反弹,销量增幅高达35%以上。一个楼市、一个车市,两大耐用消费品有这么大幅度的反弹,怎么能说中国消费增长乏力,中国老百姓不愿意花钱,中国消费不足呢?
第二个误区,中国的这一轮投资过多偏向基础设施,一个通俗的说法就是“铁公基”――铁路、公路、基建。中国4万亿元政策投资中,只有1.18万亿元是中央预算投资,剩下的两三万亿元是地方投资和社会投资,也就是说4万亿元不都是中央投入的。同时,这两年4万亿元投资中大量的投入不是基础设施,而是住房,低收入群体根本没有钱买房子,只有政府投资,然后再低价租给他们,让他们变成住房消费。这种保障性住房在性质上不属于投资,而是居民的消费。另外,还有很大部分投入到生态建设、水利工程、环境治理建设方面。还有一部分投资是投向新能源、节能减排技术,这部分投资我认为越多越好。再有,我们的城市化也在加速阶段,城市化只有46%-47%,而现代化国家的城市化应该达到70%以上。国家需要大规模的城市基础设施,这个过程必然带来大量的投资。中国正处在这样一个工业化、城镇化双加速的历史阶段,这个阶段到2030年都不会结束。因此,投资率高不是我们想压下来就能压下来的,它就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
第三个误区,中国的经济增长过度依赖出口,这是中国经济失衡的重要原因。这个说法似是而非。我告诉大家几个数字,2005年到2007年这三年,中国的经济增速高达10%以上。这三年我们的净出口对当年经济增长拉动2.2%~2.7%,剩下的八九个点,是中国的投资和消费两大内需拉动的。这证明,中国的消费并不低,老百姓消费并不少,增长并不慢。2001年是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以后,中国遭遇冲击的第三年,我们经济增速达到8.3%。当时的净出口贡献是-0.1,这8.3%是谁拉动的?投资和消费。这样看,中国这么多年来高速增长不是出口为主拉动的,而是两大内需拉动的。但我们仍要努力稳定外需积极扩大外需,使投资、消费、出口这“三驾马车”能协调地对经济增长作出贡献。
(摘自11月2日《北京日报》)
1 环境会计提出的背景及发展历程
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在英国兴起,这一变革实现了人类从手工劳动向机器生产的重大转变。然而生产力迅速发展的同时工业革命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人类开始尝到破坏环境的恶果。面对生存环境日益恶化的局面,20世纪70年代起,如何协调经济和环境二者之间的关系开始成为各方学者的研究课题。1971年比蒙斯发表的《控制污染的社会成本转换研究》以及1973年马林发表的《污染的会计问题》标志着环境会计研究正式进入公众视野[1]。至20世纪90年代,对环境会计系统的理论研究已形成了初步的理论框架。其中英国邓迪大学的R.H.格雷(R.H.Gary)对环境会计的内涵作出了具体描述,标志着环境会计已成为全球会计界的学术议题,之后对环境会计的定义形成了两种主流观点,即环境会计的“薄记”作用与“管理”作用。此外,加拿大审计署的罗宾斯坦(Rubenstein)、加拿大学者霍金森(Hejson)都对环境会计作出了定义,这三位学者的研究成果最具代表性。目前,环境会计研究在欧美各国相对成熟,美国的一些会计职业组织在探索环境会计理论和实践方面,获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如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在环境成本处理以及环境披露方面了相应的准则公告,规范了企业环境成本处理过程。另外美国政府也在积极推动环境会计的发展,例如组织编写《环境会计导论:作为一种企业管理工具》,该书更加清晰地阐述了环境会计的含义并在环境成本的计算、分配以及应用等方面为企业提供了指导[2]。英国的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ACCA)、加拿大特许会计师协会(CICA)等也都采取了相应行动推动环境会计的研究和实践。此外,国际组织在明确环境会计相关概念及定义方面也作出了较大贡献,并推动了环境管理会计和环境审计的发展。1998年联合国际会计和报告标准专家工作组的第15次会议上通过的《环境会计和报告立场公告》,使国际环境会计与报告指南更加系统化、完整化[3]。
2 我国发展环境会计的必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国内生产总值跃居世界第二位,已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但经济腾飞的另一面是环境的破坏以及资源的浪费,经济增长方式仍旧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方式为主。回顾2015年,我国1/4国土持续雾霾,影响人数占总人口数将近一半,九成地下水受到污染,1.5亿亩耕地遭受重金属污染,我国的环境问题不容乐观。为保护自然环境,党的十提出建立“五位一体”生态文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加快环境会计与环境审计的研究步伐[4]。我国现行的传统财务会计只把关注点放在了那些企业对其拥有所有权的物品上,而忽视了对人类生存具有关键意义却无所有权的事物如空气、海洋等,不能为企业绿色发展提供足够的信息。环境 会计从生态、环境的角度出发,要求企业将与其相关联的自然资源赋以价值和价格,并对环境、资源所造成的污染破坏及应履行的治 理义务按照有关的原则进行确认、计量,并反映到财务报表中,可以促使企业改变以往单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模式,努力协调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生态效益三者之间的关系,推行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实现绿色发展。
3 环境会计在中国的发展现状
我国环境会计的研究与发达国家相比开始时间较晚,总体水平较低,但是近年来我国学者在环境会计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如在环境会计披露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并促使企业和政府提高了对环境事项披露的关注度。此外我国学者还拓宽了环境 会计的研究领域,环境 审计与环境 管理会计应运而生。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关注度的提高,环境会计的研究文献数量也在逐年增加,其中环境会计的基本理论、确认计量以及信息披露占总体的半壁江山,但缺陷是还未形成统一的理论体系,在实践与应用方面的研究还比较滞后,缺乏环境会计方面的法律法规,企业也没有可以遵照的环境会计准则,对环境会计的理解只停留在意识层面,日常会计核算依旧是以传统财务会计准则为主,环境会计实务核算的可操作性还有待提升。因此我国还需要长时间的努力才能真正建立与健全环境会计制度。
4 我国环境会计的未来趋势及展望
4.1 完善环境会计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环境会计准则体系
环境会计的实施,必然会引起一部分企业尤其是高耗能高污染企业的抵触,为推动环境会计的顺利实施,建立健全环境会计的法律法规是十分必要的。目前我国虽然在环境保护方面颁发了许多法律,但却没有一部涉及环境因素的会计法规,当前我国应当在《会计法》中增添环境会计的核算监督等内容,明确环境会计的法律地位及作用,以国家强制力的形式保证环境会计的顺利实施。其次是加快环境会计准则的制定步伐,在会计要素中增添与环境、资源相关的内容,防止企业逃避披露重要的环境会计信息,钻制度的空子。在编制环境会计准则时可以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要遵循循序渐进、先易后难的原则,切不可一蹴而就。另外,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也是环境会计准则体系中应当包括的重要内容,通过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及时有效地反映自然资源的变动情况,有利于企业准确计算经营成本,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4.2 建立环境会计披露机制
目前,由于缺乏强制性准则规范的约束,我国的环境会计尚不具备较强的约束力,企业的趋利性使得许多重要的环境会计信息得不到披露,因此首先要建立一套相应的法规,对企业应进行披露的有关环境责任的相关信息作出规定,逐渐使企业自觉主动地向社会各界披露环境会计的相关信息。其次政府也应加强这一方面的监管,环保局、证监会等相关机构应履行自己的责任,加强对上市公司年度报告的审查,确保相关信息得到披露。在报告的形式上,可以先以补充报告模式和环境报告书的形式进行披露,待相关准则制度完善后,再通过独立的环境资产负债表进行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
4.3 完善环境审计制度
环境会计的实施会牵涉到企业自身的利益,要想如实有效地反映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全面披露企业环境责任的履行情况,必须加强政府机关以及外部审计机构的监督,建立健全环境审计制度。首先,要制定环境审计的法律法规,规范环境审计的工作程序,保证审计人员工作有法可循。其次,要制定一套独立性较强的环境审计准则以指导环境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该准则不仅包括传统的财务审计,还涉及,环境资源消耗、环境整治、环境责任追究等方面,科学性较强,对审计人员的素质要求也更高,因此在完善规章制度的同时也要加强审计队伍建设,培养一批专业性强的审计人才以应对更高的工作要求。此外,我国应该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推广环境绩效审计[5]。督促企业认真履行环境职责,加强环境管理,提高环境治理的效率。
4.4 吸收国外先进研究成果,加强环境会计理论研究
目前我国虽然在环境会计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一定成果,但基本上处于一种百家争鸣的状态,且缺乏研究深度。而国外开展环境会计研究的时间早,且已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系统的体系,在环境会计理论与实践工作方面有先进的经验,因此我国应该积极借鉴国外的研究成果并充分考虑我国的具体国情,以此来指导中国的环境会计实践。环境会计实务工作的顺利展开不能缺少基本理论的支持,会计理论界应针对环境会计的确认、计量、报告等基本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与研究,并达成一致的意见。在研究过程中,可充分吸收相关学科成果,将环境学、环境经济学等相关学科与会计学有机结合,逐渐扩充环境会计的理论体系。
4.5 加速企业环境责任理念的形成
促使企业承担环境责任需要在法律和道德两方面共同努力。首先,应通过国家强制力明确企业的责任和义务,加快完善相关环境法规,不仅要包括事后责任追究更重要的是进行风险预防,防患于未然。其次,要加强企业环境道德责任观的形成,一个承担环境道德责任的企业即便是在法律法规没有约束的空白地带也会主动履行自身的责任,政府可以采取一些激励机制如税收补贴鼓励企业主动去关注生态效益,此外企业自身也应响应国家的号召,把环境伦理作为企业的发展指导思想并付诸实践,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加强产品创新,推出更有利于环保的产品。企业也要建立健全环境责任的内部评价体系,加强企业环境责任的内部控制,在承担环境责任与实现利润最大化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综上所述,当前环境形势的恶化要求企业尽快转变发展方式,主动承担环境责任,因此环境会计必定是一个全新的、有巨大发展前景的课题。当前我国环境会计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需要各方各界的共同努力,不断推动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为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周守华,陶春华.环境会计:理论综述与启示[J].会计研究,2012(2):3-10.
[2]邹纪元.国内外环境会计的研究分析及我国实施环境会计对策[J].商业会计,2013(03):102-104.
1经济落后地区小城镇发展的特征
安徽省是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砀山县又位于安徽省最北端,该地区小城镇发展呈现出滞后于其他地区的明显特征。
1.1产业结构不合理
近几年来,砀山县的经济增长速度较慢,增长后劲不足;经济总量偏小,综合实力不强;经济增长方式较粗放,质量和效益都不太高;产业结构不尽合理,深加工业发展不足,优势资源转换不多;企业组织结构不够优化,大企业、龙头企业少,只能依靠中小企业维持着经济发展;地方财力十分紧张,没有足够的资金建设城镇和升级产业。简单地说,砀山走的是一条农业主导型的经济发展之路。随着农业弱质性的进一步显现以及农副产品特别是水果市场供求矛盾的进一步激化,这一发展的低效性已经暴露出来;同时,随着周边地区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发展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全面推进,这一发展模式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严峻。
1.2要素资源短缺
经济落后地区小城镇发展尚处在原始的资金、技术积累的阶段,乡镇企业发展滞后。由于发展相对落后,砀山的要素资源积累能力低。2003年,砀山县的地方财政收入位居全省61个县市第46位;人均财政收入不足百元,位居全省倒数第5位。城乡居民人均储蓄余额2194元,仅是安徽省平均水平的一半。人才、技术短缺。全县工业企业中,科技工作人员不足百人,其中拥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人员只有1O多人。产业结构的表面合理性掩盖了产业结构深层次的不合理。按当年价计算的砀山县的三次产业增加值之比由1995年的54.7:25.4;19.9调整到2003年的45.7:22.6z31.7符合世界模型的一般规律,有其合理性。但深层次地看,这种产业结构调整并没有带来深层次的质量提高,最突出的问题是产业链条较长、附加值较高的对工业经济特别是对国民经济有重要带动作用的制造业比重过低,仅为19.78。产业结构仍然以第一产业为主;第二产业的技术基础薄弱,主要为由第一产业延伸出来的农副产品加工业;第三产业的层次和效益低下,主要是个体经营的小规模服务业,功能局限于每月传统的固定时日的简单集市贸易,辐射范围也仅是城镇附近的乡村地区。经济落后地区的小城镇发展呈现出要素资源短缺、产业结构低度的特征。
1.3城镇化水平低下
经济落后地区小城镇分布密度较小,开发强度偏低,城镇人口和用地规模也较小。2003年底,砀山县城市化水平约为20.6,远低于全省水平。由于产业、技术与人才的集聚度不够,小城镇功能薄弱,对乡村地区的辐射力和吸引力较弱目前由于砀城小城镇核心度低,城镇体系的职能结构较松散,呈现小城镇与乡村发展相对均衡及城镇体系结构等级弱化的特征。因此,小城镇发展带有明显的农村集镇特征,仍处在缓慢的城镇化积累的初期阶段。另外,由于教育支出不足,小城镇中普遍文化素质偏低,城镇化水平存在着质与量的低下。
2经济落后地区小城镇发展的不足
2.1中心城市经济薄弱
区域经济的实践和理论研究都表明,区域经济及产业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区域内的中心城市的发展状况。如果中心城市竞争力强将有利于其集聚周边的要素资源,并不断地扩大自己的经济及产业腹地,一旦其要素资源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对区域经济产生强烈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形成中心城市与区域经济的良性互动发展;否则,缺少中心城市辐射,区域经济就有可能被临近的城市所覆盖蚕食、分割。
2.2推动发展的动力不足
砀城小城镇发展不仅内部动力不足,外部动力也相当匮乏。尽管国家对于中西部地区的小城镇发展有政策上的倾斜,每年有定期相应扶贫款的财力支持。但是由于小城镇发展尚未形成有效的动力机制,这些资助也只能是杯水车薪,不足以使经济发展出现质的飞跃。一方面,尽管经济落后地区的自然资源相对较为丰富,小城镇的发展仍然缺乏必要的启动资金与技术的推动。另一方面,由于产业结构层次偏低,区域经济中经济同构现象严重,小城镇发展的经济增长点往往限制在少数技术含量低、有资源利用优势的项目上,造成乡镇企业的发展缺乏广阔的空间和有效的推动力。
2.3基础设施的制约
城镇物质空间环境作为城镇经济发展的硬件支撑系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小城镇经济发展的容量与空间。而目前经济落后地区基础设施投资能力的巨大缺口是制约小城镇经济发展的瓶颈。以交通设施水平发展为例,在砀山县范围内无一条高速公路通过。而作为刚起步的加工工业的发展,对对外交通条件有较强的依赖性。落后的交通状况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首要因素。
2.4逆向的城镇化进程
城镇化进程的根本动力是经济,而经济落后地区小城镇工业发展普遍力度不足。工业企业的低层次组织不仅使小城镇对周遍地区的农村剩余劳力缺乏吸纳力,甚至小城镇中的一部分居民也亦工亦农,呈现不彻底的城镇化的倾向口]。因此,在城镇化进程中,小城镇向周边乡村地区的经济辐射还相当肤浅,城镇化的推动力也十分有限。
然而,在城镇化进程中还呈现出一种逆向趋势,砀山县由于经济落后,有很大一部分农村人口流人经济发达地区谋求职业,他们每年带回的资金中相当一部分是用于在集镇中买地建房,发展个体经营的服务业。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小城镇周边农村地区的人才与资金在推动着小城镇的发展和地区城镇化的进程。
3经济落后地区小城镇发展的措施
3.1城镇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率由1978年的15%左右提高到2002年的39左右,比世界平均城镇化率提高的速度快一倍多,但是目前还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据有关方面测算,今后一个时期将是我国城镇化加快推进的时期,由此将创造大量的新兴城镇市场,给城镇经济带来新的发展空间。小城镇首要的基本职能是为农村非农业经济活动提供场所,对于经济落后地区的小城镇发展而言,至关重要的是挖掘经济发展的潜能,以此为可能出现的跳跃式发展做好准备。
对于砀城,它首先缺乏明确的投资项目和吸引力,无论是乡、镇的或县的决策者,对其未来的发展都或多或少缺乏具体的设想,并且认为发展的困难和阻力都相当大。因此,在规划中将小城镇发展条件划为三个层次:(1)优先建设县域中心城市,使之具有较强集聚和辐射能力,带动县域城镇持续、健康、快速发展;(2)重点发展中心镇。选择区位条件优越、经济基础较好、发展潜力大的镇,逐渐培育为新的中心镇,使中心镇成为所在辐射区域的产业、经济的核心,为实现城乡一体化奠定基础;(3)合理发展一般镇,因地制宜撤并乡镇,引导一般城镇合理、有序、健康发展。
3.2基础设施的选择性建设
由于经济落后地区小城镇发展往往受到基础设施投资能力瓶颈的制约,因而在城镇化初期全面建设城镇基础设施网络是不现实的。鉴于有限的投资能力,只能对基础设施的各项缺口以及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度作出分析评价,着重于重点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和区域中宏观基础设施骨架的构建,以使小城镇在未来发展中保有进一步完善细化和区域基础设施共享的可能。
在砀城县域规划中,县域交通网的规划建设与城镇体系的发展在空间布局上统一和建设时序上相互协调,并适当超前;建设与城镇规模结构、空间分布相适应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构建城镇之间的快速联系干道;加大交通设施建设力度,拉动经济发展。近期拓宽与连霍高速相联接的101省道;远期与周边地区相协商,建成与商毫、连霍、京福高速公路相连接的快速干道。
3.3城镇体系的合理规划
经济落后地区城镇体系结构的松散及小城镇间孤立、单向的经济联系不利于城镇化的进程。国家的小城镇建设政策要求将小城镇建设纳入整个农村经济发展的轨道。加强小城镇在村镇地域的经济、技术、政治、人口、信息等的集聚。因此,落后地区小城镇发展首先需要培育自身经济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利用资源的稀缺性发展特色产业,谋求在区域经济产业结构中的地位,使在区域中拥有多向经济联系。恰当的职能分工和产业互补有助于区域小城镇化进程,也为小城镇的发展创造宽松的区域环境。
砀山县域城镇体系发展可分两步走。
一、引言
当前建筑经济受建筑企业经营模式、改制合理性以及法制环境等问题的影响,使得我国建筑业的快速发展进程受到了阻碍。基于此,相关建设者应根据建筑经济的发展情况谋求新的趋势方向,即绿色化、全球化以及工业化。这样一来,建筑企业就能针对运营问题,以优化建筑行业法制环境、加大公有制建筑企业改革管理力度以及提高材料设备应用科学性等作为未来发展方向。这是推动我国现代化经济建设快速稳定发展的重要课题内容,建设人员应在其实践过程中不断调整途径道路,以缩短其目标达成时间。
二、建筑经济发展现状
在我国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期间,单就青海省建筑业的总产值就达到将近20亿元。据相关统计证实,该省建筑业产值是以每年增长10%的状态向前发展的,这就使得建筑经济在全省范围内占据了越来越多的比重。从可观的建筑经济发展成果来看,地区私营建筑经济以及公有制建筑经济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在实际建设发展过程中,这两者建筑经济体制仍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影响。其中私营建筑经济问题主要集中在两方面,即法制环境的局限性和企业经营规模的局限性。一方面,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健全,使得私营建筑企业因缺乏法律保护而受到部门机构乱收费乱罚款的影响。私营建筑规模偏小,使得其防范风险的手段和经营模式较为单一。此情况,使得建筑企业的融资渠道拓宽受到阻碍。另一方面,公有制建筑企业的运营管理存在贪污和经济改制不合理的现象,这就导致建筑经济资金大量流失,从而使建筑工程难以达到设计要求目标。上述几种情况,均阻碍了当前建筑经济的发展进程。因此,相关人员应谋求新方向,以实现发展局限性的突破。
三、建筑经济发展趋势
1.建筑经济发展趋势--绿色化。“十二五”期间,发展建筑经济的建设者开始认识到绿色建筑的重要性。因此,在未来绿色建筑的作用目标可从应用环保节能型施工材料设备以及注重资源利用效率两方面入手来进行实现。在应用环保节能型施工材料设备时,其不仅要满足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要求,还要具备无污染、低能耗的作用效果。对于绿色建筑对资源利用效率的要求,建设者可通过优化节能型、环保型的建筑结构设计,来提高水、土地以及环境等方面的利用效率。此过程,建筑结构设计者要遵循“开源节流”的原则。在进行实际建设的过程中,人员还要注重周边环境的保护,即通过尽可能的减少施工噪音,来降低周边居民的日常生产生活。此外,还要在设计中加入人性化设计因素,以满足当前建筑用户不断增加的舒适度需求。绿色建筑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实现建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趋势方向,建设人员应加大科研力度,以增强新兴建筑材料技术的作用稳定性。2.建筑经济发展趋势--全球化。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因此建筑经济也应跟上其进程。就我国目前的全球化发展环境,自加入WTO以来建筑行业经济建设市场就得到了极大拓宽。因此,建筑经济发展人员应在明确自身不足基础上,通过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不断完善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稳定性、耐久性。只有这样才能通过科学技术的优化应用在世界民族之林找到发展建设的一席之地。2013年,同志提出了“一带一路”经济建设带,也证实了这一发展趋势方向。建筑经济建设者应积极参加国外经营文化论坛,进而在交流学习中细化全球化建设方向的实践道路,从而从多元化的经济发展背景下找出符合本土化建设的措施方法。3.建筑经济发展趋势--工业化。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建筑行业经济也应根据自身建设情况,找到跳出瓶颈的发展方向。工业化是建筑业实践科学技术应用效果的重要内容趋势,相关建设者要改变自身的思维意识,从而从深化经济建设的角度出发提升建筑业进行工业制造的水平。其作用方向主要集中在运输水平、科学技术应用水平以及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等,这种发展趋势将大幅度提升建筑产品质量。即产品的人性化设计水平、建筑基础结构的抗震性能以及建筑形式的多样化,均能在工业化建筑经济发展趋势下得到实现。工业化建筑经济发展趋势目标的实现,需要建设者把眼光从先进的技术内容应用转移到自身发展条件上来。即按照国内建筑市场的发展规律,循序渐进的普及科学技术;改良建筑管理制度,从而适应全球化、绿色化的市场经营现状。此实践过程,建筑经济发展建设人员需将创新技术应用作为基本原则,这是转换到工业化发展方向上的重要依据。
四、未来建筑企业的发展趋势分析
1.优化建筑行业法制环境。当前建筑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相关法律法规或是其他监督管理制度跟不上节奏。此情况,使得建筑企业内部管理人员利用职务之便谋取巨额利益,这就导致建筑经济环境存在一定局限性。为此,建筑业建设人员应根据建筑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断完善现有法律法规和相关监督管理制度。这一趋势,是使建筑企业朝着健康稳定的状态方向向前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行业建设者应将其重视起来。2.加大公有制建筑企业的改革管理力度。公有制建筑企业的改革,管理人员首先要明确产权制度的作用对象,从而找出责任单位,这就能有效避免建筑企业因而导致国有资本流失问题的出现。其次,企业管理者还要加大人力资源的管理力度,从而实现提升人员综合素质水平的目标。最后,政府部门应将经营管理方向等方面的职权下放,从而使公有制建筑企业摆脱以往经营过程的束缚。3.提高建筑材料设备应用科学性。随着建筑行业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能源的需求与消耗成为了阻碍建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问题。因此,建设人员可通过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科学合理性,从而使其作用于能源使用的可持续发展过程当中。例如,设计人员在进行工程设计时,方案内容的确定既要满足当前人们对其应用的舒适度需求,还要提高材料设备使用的效率。由此可见,建筑企业的人力资源建设是实现建筑企业可持续发展趋势目标的关键。4.改进私营建筑企业发展模式。私营建筑企业是我国建筑行业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其当前运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建设人员可将改进企业发展模式作为未来发展趋势,从而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目标。值得注意的是,政府管理部门应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为私营建筑企业提供保护,从而实现企业经营模式改革的有效性。
五、结语
总而言之,建筑经济与建筑企业发展趋势的实践需根据建筑行业当前的发展建设现状,只有这样才能具有针对性的改良当前经营建设模式的弊端。此过程,建筑经济发展建设者应明确绿色化、全球化以及工业化,已经成为未来行业建设的必然方向,并将其体现在政策制度条例中。这样一来,建筑企业就能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中做出相应的调整。具体的调整内容包括:优化建筑行业法制环境、加大公有制建筑企业的改革管理力度、提高建筑材料设备应用科学性以及改进私营建筑企业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陈伟.经济新常态下建筑企业的发展方向和着力点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5,23:102-104.
[2]毕天平,杨雪梅,高东燕.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建筑企业发展形势分析[J].建筑经济,2016,04:5-7.
[3]王晓虹.中国当代建筑经济及建筑企业发展的趋势[J].财经界(学术版),2016,12:15.
林业经济对我国的经济水平整体上升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我国的林业经济管理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在发展中仍然受到一定的问题限制。当前积极的对我国林业经济创新管理进行研究局有限现实性意义。下面将对林业经济创新管理和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详细讨论。
一、林业经济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国的林业种植得到了广泛的重视,林业发展的速度也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在经济方面林业更是展现出了十分巨大的潜力,但在进行实际的管理和发展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限制着林业经济的健康发展。下面将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
(一)受自身影响。林业的经济主要依靠自身发展,因此,在当前阶段我国的林业经济,必然会受到林业本身的影响和限制。近年来我国的生态环境受到了工业化的影响,并呈现出了较为严重的污染,这对林业的发展势必会造成一定的影响。而林业本身难以发展也就会给林业经济的发展造成限制,当前林业本身的限制问题已经成为了林业经济发展中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二)林业产权问题。林业经济发展主要是由企业的经营和管理来实现的,因此,林业企业的管理和在林业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但当前我国的林业企业在产权方面一直存在问题。众所周知,林业资源是国家资源,林业企业并没有相应的所有权,同时林业企业经营过程中所产生的税需要作为国有财产当中的一部分。其次,林业企业的内部通常都存在着政企不分的问题,这些问题都严重的影响着林业经济的健康发展。在当前是一个十分明显的问题,需要及时进行解决。
(三)经营管理问题。林业企业的经营管理对林业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导向性作用。当前阶段我国的林业企业在进行林业经营管理的过程中仍然采取传统的管理方式,导致林业经济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而在其管理模式下给林业的发展速度提升造成了不良的影响,这些都是影响林业经济的重要因素,也是当前比较突出的管理问题。
二、林业经济创新管理
(一)加强生态保护。要想促使我国的林业经济得到持续稳定的发展,首先应重视起生态环境的保护。对此,应尽快地完善我国环境保护法,以此来保证林业经济的管理中能受到法律的支持。同时,应对环境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检测,促使林业资源能始终受到保护和管理。
(二)优化经济产业。当前阶段我国的林业经济发展中,对林业资源的深加工将是促进林业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方向和重要的支撑点。但要想促使我国的林业经济发展中逐步向深加工发展,就需要在专业技术上进行不断的提升和强化。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设备将是促使林业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对此还需要林业企业积极的与政府合作,传统观政府的调控来实现技术上的提升和能力上的上升。其次应建立起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化发展路线,不仅要促使我国的林业经济在国内稳步发展,更加需要国际中强化林业经济,促使其带动我国的对外贸易,真正的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三)积极转变管理方式。我国传统的林业管理中主要以粗放型为主,而在现代社会中这种模式显然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有必要向集约化方向个发展。对此,应在林业管理当中建立起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发展原则,并在此基础上逐步的提升生态环境发展目标。
(四)重视人力资源的管理。林业经济的发展中,应重视起人力资源管理。对此,应积极的打破传统的管理模式,广泛的从社会中招揽人才,来作为林业经济发展中的主力。同时应将人力资源的管理理论和知识积极的转换成为现实性的实践能力,在长时间的应用中促使自我得到提升,也帮助林业经济管理结构得到优化。
三、林业经济发展趋势
林业经济要想得到稳定健康的发展,一定要认识到未来林业发展的趋势。我国的林业经济发展首先一定要与世界林业之间持平衡一致的状态。当前阶段我国的林业经济已经逐渐的向战略方向进行转换,人工林数量在不断的增加,同时生态环境也逐渐的受到重视,并成为了社会各界所关注的重点内容。其次,未来发展中我国的林业经济需要向全面性和科学性方向发展,在管理上做到真正的全面化才能促使林业经济在我国经济中起到重要作用。林业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稳定和经济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阶段我国的林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着一些问题,限制着经济的发展。面对这些问题,林业企业和政府应积极的联系在一起,制定全面化的管理措施,并创新管理模式,促使林业经济能得到持续稳定的发展。这将对未来我国的社会发展起到重要的保障作用。
作者:尹连英 单位:淄博市淄川区林果技术服务站
参考文献:
[1]祝燕红,缪卫根,金久宏.杭州市萧山区现代生态林业经济示范区建设构想[J].华东森林经理,2015(04)
引言
众所周知,林业经济在我国占据着一定的位置,虽然说从总量上来看,其所占比例是比较小的,但是在一些特殊地区中,这种林业经济的发展是极为关键的,可以说是当地的命脉所在,因此,加强对于林业经济的关注力度是极为必要的,对于林业经济的发展来说,加强管理和控制是极为必要的,通过相应的管理必然也就能够更好的提升其林业经济发展水平,但是就当前我国的林业经济管理现状来看,其存在的问题还是比较多的,必须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有目的优化,进而才能够更好的提升其管理和水平,促进林业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
1、林业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针对当前我国现阶段林业经济的发展来看,虽然说近期人们对于这种林业发展的重视程度正在不断提升,相应的林业发展速度也得到了较大的提升,林业经济也随之得到了较好的进步,并且也表现出了较为庞大的发展潜力,但是在现阶段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和局限性制约着林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详细分析来看,这些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林业经济的发展必须要依赖于林业自身的发展,因此对于当前我国现阶段的林业经济发展来说,其必然会受到林业自身发展的影响和干扰,这一点在当前我国现阶段表现的越来越明显,因为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几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相对应的生态环境却遭遇到了较大的污染和损害,林业必然也会深受其害,这种林业的损害问题必然也就会给林业自身的发展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进而也就必然会影响到林业经济的发展,这种林业自身发展的影响和干扰是当前我国现阶段林业经济发展中需要首先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所在;
(2)林业企业产权方面的问题也是制约当前林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就当前我国现阶段林业经济的发展来说,主要就是依靠林业企业的经营管理来实现,因此,林业企业在具体的林业经济发展中具备着较强的关联性,但是对于当前我国现阶段的林业企业来说,其在产权方面的问题还是比较突出的,我们都知道,林业资源是属于国有资产,林业企业不具备相应的所有权,并且对于林业企业的经济所得来说,其作为国有财产的一部分,林业企业同样不具备着所有权,并且在具体的林业企业内部还存在着较为明显的政企不分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也就必然会对于林业经济的发展造成较大的影响干扰,使得林业企业无法在具体的经济管理中发挥出自身较强的管理职能,这一问题也是今后需要解决的一个突出问题;
(3)从当前我国现阶段林业经济发展的具体经营管理模式上来看,其存在的问题也是比较多的,其最为突出的表现就是比较单一,经营管理的创新能力不足,仍然沿用以往的一些传统林业管理模式,进而也就必然会给相应的林业经济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和干扰,尤其是对于林业经济发展速度的提升来说制约性比较明显,这同样是今后相关林业企业管理人员应该重点解决的一个突出问题所在。
2、林业经济创新管理和发展趋势分析
针对当前我国现阶段林业经济管理和发展和现状来看,其今后相对应的创新管理和发展趋势主要应该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明确可持续发展理念,无论是对于林业经济的发展还是对于林业的发展来说,都应该树立明确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即在具体的发展过程中,相应的管理人员应该充分关注到林业的生态系统发展效果,重点突出其相对应的可持续性发展模式,针对当前存在的一些不足和影响到林业生态环境的问题进行综合整治,进而才能够最大程度上提升其整个的发展水平和发展效率,并且这种可持续性发展也是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基本要求;
(2)加强林业经济管理的规范性,所谓的林业经济创新管理并不是说不要任何的规范和制约,在具体的林业经济管理发展和创新上还应该重点针对其相应的规范和标准进行全面有效的了解和把握,只有在这种标准和规范的基础上进行的具体创新管理模式才能够有助于林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进步,这一点对于我国现阶段林业企业的发展来说是比较重要的,必须要引起相关管理人员的高度重视;
(3)促进林业经济管理发展的国际化,对于当前我国现阶段的林业经济发展来看,国际化趋势越来越明显,这种国际化发展趋势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是同步的,因此,对于我国林业经济发展来说,要想较好的提升其发展的效率和水平,也应该逐步和国际接轨,了解国际林业经济发展的一些新特点和新技术,并且学会合理的应用这些技术手段来提升自身的发展水平,这一点其实也是一种林业经济创新管理模式,并且这种国际化的发展同样是我国林业经济发展的一个必然要求;
(4)提升林业经济发展的多样化,相对于当前我国现阶段林业经济发展中表现出来的单一性来说,必须要重点针对其多样化进行相应的发展和丰富,尤其是要重点加强对于林业区域内各方面资源的高效利用,提升了这些资源的利用效率也就能够较好的促进其相关经济发展效率的提升,并且这种多样化的发展模式也符合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林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于这种林业经济的发展来说,要想切实提升其发展的速度,就必须要针对具体的林业经济管理模式进行创新,重点分析当前我国现阶段林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然后便能够较好的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完善和优化,这也就是林业经济管理的创新和发展,希望本文提到的一些创新思路和手段能够对于今后相关林业经济管理人员有所启示和帮助。
参考文献:
[1]孔凡荣.浅析林业经济创新管理和发展趋势[J].经济研究导刊,2013,35:81-82.
[2]金胜男,庄瑷宁.论新经济形势下林业经济的创新管理和未来发展[J].中国林业经济,2015,04:26-28.
[3]马省阳.浅析林业经济创新管理和发展趋势[J].绿色科技,2015,01:283-284.
[4]陶琼,朱大明.三维GIS的发展趋势与建模分析[J].地矿测绘,2008,24(4):3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