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辅导措施范文

时间:2023-08-09 09:21:3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高中数学辅导措施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高中数学辅导措施

篇1

高中数学学习阶段,一些学生感到很吃力,跟不上教师授课的进度,长此以往,会渐渐厌烦学习数学知识,数学学习能力也得不到提高.再加上教师运用陈旧的教学方法授课,学生学习的兴趣提不起来,也影响着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学生的数学成绩自然也得不到提高.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呢?这是高中数学教师需要思考的.

一、高中学生数学成绩滑坡的原因分析

1.学生原因

首先,高中数学是初中数学知识的延伸,对于刚刚进入高中的学生来说,接触到深度与广度都要有所提高的高中数学知识,难免会产生学习吃力的情况,这时一些学生就会渐渐放弃学习,导致数学成绩下降;其次,学生在初中数学的学习中,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学习方法,但是这种学习方法并不一定是适应高中数学知识学习的.所以,在高中数学的学习阶段,学生应用不适宜的学习方法,可能导致事倍功半,成绩滑坡;最后,初中知识是高中知识的基础,一些学生在初中数学学习过程中,其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学习能力没有得到有效提高,这就影响了其高中知识的学习,形成学习成绩提不上来的情况.

2.教师原因

高中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但是他们的自制能力还是较差,需要教师以灵活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规范学生的学习,进而提高数学成绩.但是,一些高中数学教师仍然沿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没有有效地注意课堂教学氛围的营造以及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培养等,致使高中数学课堂过于沉闷,学生对教师课堂教学过程提不起兴趣,这就造成一部分学生的学习成绩滑坡.另外,高中数学知识逐渐走向逻辑化、抽象化,教师应该注意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但是一些教师只注重数学知识的教授,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死记硬背,学习方法死板,数学成绩自然得不到提高.

二、提高高中学生数学成绩的相关对策

高中数学教师要想提高学生的成绩,首先应该多与学生进行情感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困难,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加深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使学生能够从心底爱上数学教师,爱上数学课程.然后教师再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营造轻松愉悦的课题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逻辑思维的形成,进而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

1.指导学生学习方法,注重自主学习

高中数学各知识点之间具有很强的联系性,这种联系性可以帮助学生举一反三,提高学习效率.所以教师应该注重帮助学生养成适宜的学习方法,比如课前科学预习,上课认真听讲,课后及时复习;每一章学习之前制订学习计划,并按照计划独立完成相关练习,总结知识点等,这样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增强了,可以有效提高数学成绩.

2.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高中数学的教学方法可以有很多,比如,“函数的概念与图像”的教学,这一部分知识较难,教师可以设置有效的任务,以任务来驱动学生学习;在进行“抛物线”教学时,教师可以设置教学情境,以实物上抛形成的轨迹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进而使学生在感兴趣的基础上学习知识、练习习题;在进行“函数的值域的常用求法”教学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然后让学生就某一个函数值域进行小组讨论,以各种方法求值域,看哪组的方法更多、更简单.这种小组讨论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最终达到提高数学成绩的目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方法还有很多,只要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积极探索创新的教学方法,那么,将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成绩的提高.

3.加强基础知识的巩固与辅导,为学习更高深知识打好基础教师在进行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必定会涉及一些初中知识,或者涉及前几章节学习的知识,教师要注意对这些知识的巩固与辅导.在发现学生对某一知识点理解不清或者掌握不牢的时候,要及时进行辅导.抽出一些课外时间对学习较差的学生加重辅导力度,采取知识点分解、专题练习、指导参考书等方法帮助学生牢固掌握知识点,进而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

结束语

在学生学习高中数学知识时,教师详细地分析学生成绩滑坡的原因,并针对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科学、合理、灵活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进行高中数学的教学,最终达到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目的.

【参考文献】

篇2

近年来,高中数学教材内的知识点越来越难,高中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仍停留在浅层阶段,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经常出现思维定式、表面理解等现象,由此导致数学解题教学误区的形成.所以,高中数学教师应对学生易陷入解题教学误区的具体表现进行总结分析,并针对高中数学解题教学误区采取应对性措施,从而提高高中数学的教学效果.

一、高中数学解题教学误区的具体表现

(一)高中数学解题教学偏离教材内容

高中数学教师在讲解数学习题时,往往先对习题进行代表性筛选,然后,依据多年的教学经验进行解题,学生在数学教师这种教学解题方法的影响下极易养成投机取巧的不良习惯,学生的解题思维也会受到局限.高中数学教师在数学解题教学中偏离教材的教学方法,是一种舍本逐末的教学表现,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越来越大,进而使学生丧失了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与此同时,不利于学生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1].

(二)高中数学解题教学题量过大

高中数学教学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提高学生解题能力为目标.在应试教育的社会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师及学生家长对学生的数学成绩看得越来越重,进而教学目标在人们心目中的关注度逐渐降低,大量数学题练习成为高中数学教师提高学生数学解题能力的主要途径.例如,教师对学生进行不同类型题的大量训练时,仅仅告诉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并没有运用思路按步骤进行解题.这种仅凭借思路进行大量做题的方法,使学生解题思维和解题能力的提高是微乎其微的,并在一定程度上打消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陷入题海疲劳.

(三)高中数学解题教学缺乏思考空间

高中阶段数学学习是培养学生解题思路、提高解题能力的关键阶段,但学生在高中数学解题教学中,由于个体之间的学习水平、接受水平差异性显著,进而针对同一问题,不同学生会有不同的思考时间.如果数学教师的讲课节奏过快,那么智力水平一般的学生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往往没有充足的时间去理解解题思路、研究解题方法.如果这时教师仍通过大量不同类型题的固定思维进行解题训练,那么学生的思考空间会越来越局限、思考能力也会显著下降[2].

二、应对高中数学解题教学误区的策略

(一)在数学解题教学中牢牢掌握基础知识

为了避免高中数学教师在数学解题教学中陷入误区,因此,数学教师在高中数学解题教学时,一定要重视教材中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进而为学生以后的数学学习奠定良好基础.例如,学生在学习三角函数时,教师要提高学生整体的学习效率,不能在追求解题量的基础上忽视了解题质的重要性.为了与教材紧密结合、扎实学生的基础知识,数学教师可以将教材中的“基础例题”变为“解决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学生对教师的依赖,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在具体cos(C-D)=cosCcosD+sinCsinD的证明中,教师可以将其转化为cos(C-D)=?的问题,进而使学生在独立思考的过程中,夯实基础知识.

(二)在数学解题教学中强化题目意识

强化数学解题教学中的题目意识,指的是加强学生的审题能力和题目总结技巧.以往类似题海战术的数学解题教学误区,使学生家长和教师过度地在乎成绩,进而忽视了对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数学教师在数学解题教学中,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在仔细审题后,对问题予以解决,进而避免由于审题马虎降低数学学习效果、浪费学习时间;针对众多的数学习题,在开始解题时,笛Ы淌σ对学生展开正确的引导,避免学生在学习后期产生厌学、复杂的学习心理,数学教师帮助学生对题目的性质进行探究分析,进而发掘潜在的知识重点,提高学生的辨别能力、解题能力.

(三)在数学解题教学中训练数学思维

高中数学的学习是一个点滴积累的过程,广大师生及学生家长不能单方面关注结果,对于学习的过程也要格外重视.在高中数学解题教学中,学生与数学教师的配合程度是影响教学效果、学生数学思维的关键因素.数学教师在高中数学解题教学时,要打破传统数学解题教学的局限,走出数学解题教学的误区,教师只有与学生营造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学生才会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发散思维、敢于质疑,进而完善自我、提高自我[3].

三、结 论

高中数学解题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扩展学生的解题思路.为了避免高中数学解题教学在偏离教材、题量过大、思考空间局限等方面陷入误区,高中数学教师要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进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综合发展,最终更好地实现师生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促进教育事业的进步.

【参考文献】

篇3

初中生跨入高中后,常见现象是数学成绩出现了大幅下降。因此有必要对产生数学成绩下滑的原因进行研究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

一、成绩下降的原因

高一新生数学成绩下降的原因何在?笔者在长期的高中数学教学实践中,通过观察研究和比较高、初中数学的教与学,分析出以下几个方面:

1.仲永之痛.古有“伤仲永”,今朝“仲永”仍在伤.随。初中教材对于每个概念都配备大量的习题和练习反复训练,老师们用机械重复的方法,让学生熟悉每一道题的求解而不是理解。使学生在中考中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这样训练出来的学生,基本功不扎实,思维不活跃,很难适应高中数学学习;这样训练出来的学生,即使天分再高,也难逃“仲永”之辙。

2.环境之惑.在考取了自己理想的高中,有一些学生产生了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想法,想歇一口气,入学后无紧迫感。甚至有的学生沉迷于网吧,陶醉于网络小说中不能自拔。其次,高一学生一般正处在青春时期,而在心理上,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高一学生心理上产生的闭锁性,给教学带来很大的障碍。

3.教材之累. 现行高中数学课本,与初中数学相比,有以下显著特点:从直观到抽象;从单一到复杂;从浅显到严谨;从定量到定性。高中数学语言叙述较为严谨、简练,叙述方式较为抽象、概括、理论性较强。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方式的要求大大地提高和加宽了。再加之教材从数学的知识体系出发,将最难的部分“函数”放在高一阶段,也就必然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困难,造成障碍。

4.教辅惹祸. 随着教辅市场的开放,书店里的各种教辅资料铺天盖地,而大多数学生不能辨别其价值性,往往选择了一些不适合的资料和习题集,缺乏针对性,甚至有些教育主管部门编辑出版的图书也存在很多与教材不相匹配习题。不仅使学生陷入无尽的题海当中,而且使学生产生一次又一次的挫折感,严重打击了他们的自信心。

5.学不得法. 初中生的数学学习方法比较机械、简单。习惯于背,不习惯于推理、归纳、论证;习惯于简单的计算,不习惯于复杂计算;习惯于仿,不习惯于创;习惯于课堂合唱,不习惯于独立思考。进入高中后,由于定义、概念、公式多,叙述多,进度快,方法灵活,题型花样多,加之科目多,如果仍靠初中那种以机械记忆为主的学习方法,显然是无能为力了。

6.教法不当. 高一的老师大多是高三循环下来或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高三循环下来的老教师,往往眼界过高,教学过程中有意无意之间用高三复习时的难度要求高一新生;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对教材、教法不熟悉,往往抓不住重点、难点。另外教师教学中常常过分强调,反而加大了学生的心理负担,倘若学不好便会使学生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

1.搞好衔接,注意承上启下. 新课标的实施,初中教材的内容的深度和广度都被大大降低了,因而高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需了解学生在初中学了哪些知识,在高一数学教学中必须采用“低起点,小步子”的指导思想,帮助学生温习旧知识,恰当地进行铺垫,减缓坡度,做好教材的衔接。高中教学注重知识的发生过程,倾重对思想方法的渗透和思维品质的培养,相对比较重视自主学习。因此,教师应在新生入学时向学生介绍高中数学的特点,做好方法上的衔接.

2.加强学法指导,培养良好学习品质. 良好的学习品质,包括制定计划、课前预习、专心听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化解疑难、系统小结和课外学习几个方面。

3.循序渐进,夯实三基.由于学生年龄较小,阅历有限,为数不少的高中学生容易急躁,有的同学贪多求快,囫囵吞枣,有的同学想靠几天“冲刺”一蹴而就;有的取得一点成绩便洋洋自得,遇到挫折又一蹶不振。针对这些情况,教师要让学生懂得学习是一个长期的巩固旧知识、发现新知识的积累过程,决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

4.因材施教,有效学习.学生有自己的特有的闪光点。教师要及时发现他们的优点,长处和性格中的积极因素,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加以肯定和引导,因材施教。因材施教与因教而学、因材而学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讲授活动和学生的学习活动客观地存在着相互适应。

5.加强辅导,化解分化点.高一学生产生数学学习两极分化的原因,是复杂的,既有主观的因素,也有客观的因素。“应试教育”大气候影响,片面追求升学率、题海战术,使得教师和学生都忙于应付;初、高中教材间梯度过大;高一新生普遍不适应高中数学教师的教学方法;高一学生的学习方法不适应高中数学学习等等。

6.注重情感交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教师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7.慎用教辅,不盲从家教辅导.高中数学学习,离不开辅导资料,辅导资料是对课堂教学补充,巩固和加强,是培养学生解题能力不可或缺的.但辅导资料的过多,过滥,非但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却适得其反.

参考文献

1. 新高一数学如何知识衔接、方法怎样转换

2. 高中学生的数学思维障碍的成因及突破

3. 有效学习指导

篇4

数学作为高中教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具有很大的复杂性,很多学生表示要学习好该门学科相对比较困难,究其原因,传统守旧的高中数学教育教学模式和方法是造成数学教学效果低下的重要原因.因此,我们必须要高度重视高中数学教育教学改革,采取针对性措施改进高中数学教育教学方法.

一、加强高中数学教育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一)课程的设计不够完善

首先,课程内容设计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只是包含了教材大纲要求一定要掌握的内容,没有对教材内容进行有效延伸,尤其是对于与学生生活关系密切的实践性内容相对比较缺乏;其次,目前的数学课程设计与数学不同分支之间的练习不够密切,数学与不同学科之间也未能建立一定的联系,综合性有待提高;最后,数学课程设计没有对数学问题所处的背景进行良好体现,不利于推动相关数学知识的应用,导致数学课程设计仅仅停留在书本上.

(二)缺乏应用意识

根据《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解读》的相关要求,数学课程必须要发挥良好的应用意识,使学生掌握丰富的数学知识,提高数学应用技能,培养数学应用意识.现阶段,学生们参加实际训练的机会相对比较少,导致数学知识的应用仅仅停留在口号式的阶段.目前大部分高中生没有真正体会到数学学习的意义,造成很多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缺乏兴趣,更不用提有效应用各种数学知识.目前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数学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高考结束之后他们就完全将其遗忘,十分缺乏数学应用意识.

(三)应试教育不利于数学能力创新

现阶段,我国对于应试教育的改革已经开展了一段时间,然而改革成效并不是很显著,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可知,“高考”对于中国教育的影响根深蒂固,一直以来,大家都将其视作检验教师教学工作、学生学习情况的最重要检验标准,导致很多学校过分强调升学率,也使得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慢慢形成了应试思维.针对数学教学而言,多年来的应试教育造成教师在教学工作上显得比较机械化,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处于一个被动的位置,目前的高中数学教学主要将教材以及各种考试练习题作为学习对象,致使学生的思维相对比较固定,十分不利于学生发散思维,培养数学创新能力.

二、加强高中数学教育教学改革的建议

(一)重视数学应用,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我们必须要明确高中数学的教学目的,要认识到高中数学的教学不仅仅是为了应付高考,其真正目的是为了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以及运算技能等进行锻炼,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提高其实践能力,使其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良好的创新意识.我们必须要革新高中数学教学理念以及学习观念,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该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作为主要教学目的.在具体教学工作中,应不断引入一些与学生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实际问题,构建一些实际场景,增加实例教学的比例,通过具体的案例,能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和具体化,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内容.同时,注重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培养,引导学生通过数学化思维创造性地解决实际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充分利用各种数学理论,为实际生活难题的解决提供指导,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提高.

(二)注重数学作业的实践性,培养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

现阶段,大部分高中数学老师为了更好地进行高考备考工作,一般会要求学生进行高强度的习题练习,使得很多高中生逐渐对数学作业产生厌倦甚至恐惧心理.要想减轻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抵触,提高他们学习数学、完成数学作业的积极性,老师们就必须要对过去的作业布置形式进行改革,适当减少习题量,增加数学作业的探究性以及实践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探索数学知识的热情,促进数学作业完成质量的提高.

(三)重视教学培训,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首先,老师要深入学生当中,了解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不同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科学设计教学方法,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差异化辅导,尤其需要重视对成绩较差的学生的指导.同时,促进数学教学目的以及教材内容的有效结合,提高教学效果.其次,对传统数学教学手段进行革新,促进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提高,老师们必须要学会在教学工作中总结有效的教学方法并不断对其进行创新,通过巧妙的课堂设计以及作业设计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主动性.最后,加强对高中数学老师的培训,鼓励教师之间进行相互交流.随着大家对高中数学教学的日益重视,越来越多的老师开始认识到教师交流互动的重要意义,很多学校也开始有规律地组织老师开展学科交流,并提供更多的外出培训机会,使老师掌握更先进的数学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技巧,促进教师综合能力和总体素养的提高,为高中数学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师资保障.

篇5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0-227-01

从教10年来,我发现一个现象:每届高一新生中,许多初中数学成绩不错的学生,进入高一后数学成绩出现大的滑坡。虽然他们很想学好数学,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去做题,但是数学成绩始终提不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通过观察和分析,我认为造成成绩滑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不清楚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的差异

大多数高一新生不清楚高中数学和初中数学是有差异的,盲目学习。高初中数学差异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1)知识差异。高中数学是初中数学知识的推广和延伸,也是对初中数学知识的完善。如:初中角的概念只是“00―1800”范围内的,而高中会有10000和“--1000”等角。同时高中数学相比初中数学更加抽象。

(2)课堂教学差异。初中课堂教学量小、知识简单,教学速度慢。而高中数学课堂容量大,难度大,教学速度快。

(3)思维差异。初中数学相对简单,只需套用固定的解题步骤和方法就可以解决,而高中数学的思维方法更多的向理论层次跃进,解题过程更加复杂,需要学生多角度全方面进行思考。

二、学习不够主动,过多依赖老师

许多同学进入高中后,还像初中那样,对老师有较强的依赖性,没有掌握学习主动权。课前没有预习,对上课的内容不了解,上课听讲不认真,不记笔记,没有真正理解所学内容。

三、学习方法存在问题,不能灵活应用所学知识

学生上课不专心听课,对老师上课所讲知识的来龙去脉,剖析的概念内涵,分析的重点难点,突出的思想方法没听全,课后又未及时巩固、总结、寻找知识间的联系,对概念、法则、公式、定理一知半解,机械模仿,死记硬背。课后作业也是乱套题型,不会灵活应用。

针对高一新生学习中出现的上述情况,教师应当采取怎样的对策?就我个人意见,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加强学法指导,提高听课效率

良好的听课效率主要来源于制定科学的学习计划、课前预习、专心听课以及及时总结、独立作业、质疑解难和课外练习等几个方面。

制定计划使学习目的明确,时间安排合理。课前自学不仅能培养自学能力,而且能提高学习新课的兴趣,掌握学习主动权。上课过程中认真思考,积极参与,随时记下课堂中的要点以及自己的感悟。及时复习能强化对基本概念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将所学的新知识与有关旧知识联系起来。独立作业进一步加深对所学新知识的理解和对新技能的掌握。解决疑难可以把所学知识消化。系统小结能使所学知识融会贯通。

2、不断探索,寻找最佳学习方法,培养学习兴趣

加强学习的主动性,在时间上要挤和钻,养成预习的好习惯,同时勤学好问,虚心向教师请教,向同学学习,自觉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3、加强课后辅导,突破难点,灵活应用

高中数学中有些知识点难度大、灵活性强,教师应加强课后辅导,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将易错易混的提出来让学生思考,通过变式练习以达到灵活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目的。

4、加强数学研究性学习,提高解题能力

数学研究性学习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它的开放性、研究性和实践性.它的功能在于能营造一个使学生勇于探索争论和相互学习鼓励的良好氛围,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

5、循序渐进,贵在坚持,切忌急躁

很多学生容易急躁,企图靠几天的学习就使成绩提高。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让学生懂得学习数学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数学成绩的提高决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 只有长期坚持,不急不躁才能达到好的效果。

总之,如果学生能做到以上几点,教师在高一数学的起步教学阶段,分析清楚学生学习数学困难的原因,抓好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进行科学教学,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那么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就会增强,数学成绩也会得到极大的提高。

篇6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从2003年开始在全国部分省市试点到今天已经进行到了第11个年头,此次课改无论从课程标准的制定到教材内容的修订,都有着较大的变动。作者从参加工作以来,发现新课程下高一新生对数学课上的内容接受起来比较吃力,不能够很快地适应高中数学课的学习,教学也不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本文根据自己多年工作经验,总结了高一数学课的教学方法,希望对教师的今后教学工作起到借鉴作用和指导意义。

1 作为高中数学教师,不但要熟悉高中知识,还要了解初中教学内容

如今的课程改革,使得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内容删减了很多,甚至有很多原来要求重点掌握的知识在新课程里面不作要求,而这些内容当中,有很多是高中数学课应该具备的预备知识和基本技能,这样就造成了学生在学习高中数学课程时知识上的脱节。作为高一数学教师,应该对这一部分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并采取适当的补救措施,这样在教学中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对于补救措施,很多一线数学教师提出了宝贵的经验,比如有些学校编写了《衔接教程》,在讲授高中数学课之前用几个学时的时间来集中讲授这部分的数学知识;还有些教师把需要补充的知识列出来,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随时补充进去。可以讲,无论是刚入学时的集中补充,还是在教学中的逐渐渗透,都在承认一个事实:在初中数学和高中数学的衔接中,存在一个知识的盲区,或者叫知识的灰色地带,这些知识必须在教学中教给学生。

数学是知识和能力的结合体,是凡有数学素养的人都知道,数学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学习知识的时候培养数学能力,在锻炼数学能力的时候理解数学知识的内涵。因此,面对所谓的灰色地带,作为高中数学教师,不要推卸这部分知识的教学,而要把这部分知识当做自己教学任务的一部分来主动承担。对于这部分内容,一股脑地教给学生的做法也是不科学的。比如韦达定理内容的教学,是初中教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韦达定理的灵活应用是初中数学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新课程改革中,在义务阶段数学课教学内容里,弱化了这部分内容。很显然,这部分知识已经毫无疑问地作为补充知识纳入到高中数学的灰色地带里。我们试想,如果高中教师在很短的时间内讲授了韦达定理,学生虽然掌握了知识,但是很难培养灵活应用这个定理的能力,也就是说,这远远没有达到内容所要求的标准。因此,我认为,教师应该着重把这些知识融入到高中数学课程的教学当中去,有意识地安排习题课中的相关题目,在习题课中加以补充,对于重点的数学知识和重要的数学能力,教师可以选择在不同的章节习题课中利用事先编好的题目反复讲练的方式,最终让学生具备相应的能力。

2 作为高中数学教师,要严格控制教学的进度,把握教学的深度,帮助学生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

高中数学和初中数学有很大的不同。初中数学教学内容少,知识难度不大,教学要求较低,且课时量较充足,因而课容量小,教学进度较慢,对于某些重点、难点,教师可以有充裕的时间反复讲解,多次演练,能充分体现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所以,学生对教师产生了依赖的心理,学生只要上课认真听讲,课后完成作业,在考试中就能拿到一个不错的分数。但是到了高中以后,情况和初中完全不同。高中数学知识点多,学生需要训练的能力多,涉及到的数学思想方法多,这样,学生如果不能够学会独立学习,不能够脱离对教师的依赖,不能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那么学习成绩可想而知,这也是很多学生初中数学学习成绩好,高中成绩下滑的原因之一。

新课改后,高中数学的内容显然增加了许多,由原来的5册教材增加到现在的文科7册、理科8册教材,知识点也相应增加了很多。无疑加重了学生的学习任务。另外,现在很多学校都力争三年的内容两年完成,剩下的一年做最后的高考复习,这样来讲,学校为了加快教学进度,努力压缩教学时间,使得学生对学习的知识达不到应有的理解与训练,也就很难对所学的知识达到预期标准。

其实,在现阶段的高中数学教学中,迫于高考指挥棒的引导,绝大多数学校不得不抢进度,为学生高考复习赢得更多的复习时间。这里我暂不谈这种做法的好与坏,但作为数学教师,应该为刚入学的高一新生争取一些适应的时间,也就是说,抢进度不应该从高一入学就开始。况且,高中数学第一册函数部分是整个高中数学教学的重中之重。所以,作为高一数学教师,应该严格控制教学进度,适当降低授课的深度,让绝大多数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听懂听会,逐渐让学生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方式,养成良好的学习数学的习惯。另外,面对刚刚入学的学生,教师也应该大胆地打破章节的限制,以知识点为主进行授课。应该把函数一章划分为十几个知识点,逐个突破,逐个讲透。这样也能够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最后,教师应该严格限制学生在学习函数内容时的练习题的质量。因为这章内容是高中数学的重点和难点,每年的高考压轴题最后都要落在函数上面,现在市场上面的辅导书琳琅满目,质量也参差不齐,很多不负责任的编者把一些高考中的函数题写进高一辅导书里面,这必然会使得练习题的难度大大增加,学生做起来吃力,也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因此,作为高一数学教师,应该为学生选一些合适的题目来练习,逐渐树立起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信心。

3 作为高中数学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拿出一部分时间给学生做练习

数学的学习是离不开习题的,高中数学的学习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建立在做题基础上的学习,可以讲只有在做题中才能训练能力,才能更深入的理解知识点。初中数学教学中,绝大多数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思考时间,甚至有些习题在课堂上跟老师一起完成。但到了高中,数学课堂基本上是满堂灌了,教师也在上演独角戏。究其原因,还是内容多、课时少、高考压力大……这种教学方式在学生中间产生了“听得懂,却不会做”的现象。

面对这种情况,很多教师也显得无可奈何,他们也懂得做练习题的重要性,他们也明白课堂上做练习效果好的道理。但面对过多的高中数学知识和迫于巨大的高考压力,他们别无选择。由于课时量的限制导致教学任务不能很好的完成,致使学生的学习没有达到应有的标准时,很多数学教师只能把希望寄托于学生的高三总复习了。

不可否认,现在高中数学教师的这种教学方法是被迫的,是出于无奈的选择。然而,在面对刚入学的高一新生来讲,在他们还对高中生活充满好奇的时候,在他们还没有适应高中学习方式的时候,作为我们数学教师来讲,应该站在一个客观的角度,为学生创造些适应学习的时间,帮助他们在短时间内适应高中的学习生活,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所以我认为,在安排课程进度的时候,可以有意识的减少高一上学期的任务量,把学生适应学习的过程纳入到教学计划中来,让更多的学生在这个时间段内更好的适应数学学习。一旦教学任务减少,相应课时题目,也能够有时间做相应题目的训练。在训练过程中,除了让学生学会知识,培养能力之外,还应该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在学习上独立。

总之,一切为了学生。新课改下的高中生,面对更多知识的学习,面对更加残酷的高考,他们的压力可想而知。作为高一的数学教师,应该在学生学习数学的初期,多花点时间让学生适应数学学习方式,掌握数学学习技巧,逐步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习惯。这样,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学生才会有兴趣的去学习,才会取得理想的成绩。

篇7

(一)高中数学与大学数学在教学目标上存在的差异所以多数时候就是运用题海战术应付考试取得满意的结果,高中数学比较淡化对体系的认知。而大学数学老师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通过对数学基础知识的学习,是我们学生了解高数的思想,用科学的方法应对实际中的问题,并探索创新能力,同时大学数学很重要的一点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高中数学与大学数学在教学方法上存在的差异高中数学在学习进度保证的同时赶超的是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进度相对来说比较慢,主要是通过课堂高密度提问和细致的分析,反复对知识点进行训练,将知识点渗透到学生的理解中,并且在高中数学中老师是有足够的时间去辅导学生练习的。而大学数学,课程进度就相当得快,而且课堂的知识容量非常大,学生并不能当堂就消化掉所有的东西,大学数学更注重的是概念的理解和实际的运动,比较侧重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认识数学理念的同时,引导学生自主的思考问题并运用到实际中解决问题。

(三)高中数学与大学数学在教学模式上存在的差异高中数学,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就是老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他注重的是知识的传授和对学生知识掌握的训练。而大学数学注重的是知识产生的过程,在大学数学的教学中,学生处于主导地位,教师只是引导。通过教师的引导,自主学习和探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四)高中数学与大学数学在知识结构上存在的差异近代数学思想渗透在高中数学中,如函数、集合、概率等,广度深度上比较浅显。而且高中数学重视的是理论的推导,概念内涵不够深。而大学数学,理论性比较强,内容比较抽象,而且数学符号大量出现,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困难。

二、找到大学数学与高中数学的衔接之处

(一)发现大学数学与高中数学教学内容的衔接之处

首先要精简两者重复的内容,有些知识既出现在高中数学中,也出现在大学数学中,作为这一部分就需要精简知识,我们在学习的时候就要做对此部分知识的筛选。其次就是要补充高中数学删除或涉及较浅的内容,有一些大学数学中的知识在高中数学中略被提及,讲解较浅,或者直接被删除放出,作为这一部分知识,我们就要作为大学数学的必备知识抓起来,这样才能避免知识的脱节。两者相互结合才能加强对整个数学知识的了解,才不至于阻碍后面知识的深入。再次就是要加强所学知识的应用型。大学数学讲究的是能活学活用,学到的知识能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高中数学的知识就如我们身边的必备工具一样,我们结合两者的长处在生活中加以运用,激发我们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

(二)寻找大学数学与高中数学数学思想与学习方法的衔接之处

高中数学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让学生逐渐建立科学的数学思想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大学数学是高中数序的深层次教育,就要利用现代的思想和方法引导传统知识,加强现在数学意识的渗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关注当代数学研究的前沿问题将其渗透到数学知识的应用中,安排开放性问题供学生业余进行探究。在高中数学中多媒体技术已经开始使用,高中数学知识已经变得比较直观生动,非常有利于学生掌握和理解知识。

三、做好大学数学与高中数学学习方法转换的方法

(一)大学数学学习要注重课程的课前预习

上课知识量大,涉及面广以及理论性强是众所周知的大学数学的特点,并且内同极具抽象性和严谨性,所以要在课堂上很好的消化知识就要做适当的课前预习。只有课前预习,才能知晓自己的疑问,带着问题上课,能够有针对性的解决自己的问题,效率大大提高。

(二)做好大学数学的课堂听课笔记

将老师在课堂上所讲解的重点难点记录下来,课后好好钻研,随时回顾,提高学习主动性。

(三)课后善于归纳和总结

大学数序知识每节之间都是紧密相连层层递进的,我们只有做好归纳总结,才能将知识出阿联,形成完整知识构架和体系。

篇8

随着高中新课程的实施,高中课程体系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原有课程基础上突出了多元化选修课程的开发和运用。不少学校正在着手进行多个领域选修课程的开发和走班教学的实施。竞赛类辅导恰好适合这一要求,竞赛辅导从选拔到培训与选修课程多元化的分层分类教学实施刚好吻合。深化课程改革为竞赛辅导赢得了一片广阔的天地。

在新形势下,高中数学竞赛辅导势必需要进行相应的改革,而高中数学竞赛课程化必将是这一改革的主要方向。所谓的课程化就是开设一系列高中数学竞赛课程,允许不同层次不同年级的学生选择,以各种形式开展辅导和教学质量考核,使之变成一门学校系统化的课程。它可以使学有余力的同学获得更广泛的空间,使有兴趣的数学爱好者选择到喜欢的选修课,使参加数学竞赛各级赛事的同学有针对性的辅导,使没有得奖的参与者获得课程学分,使更多的学生能对数学学习感兴趣。我们认为,高中数学竞赛课程化必须做好以下四项工作。

一、制定课程教学方案

竞赛辅导工作是中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教学为主,课外活动为辅”是必须遵循的竞赛原则。在这样的原则指引下,必须通过制定竞赛辅导活动的课程大纲,建立明确的活动目标体系和系统的竞赛辅导规划,使学科竞赛辅导更加科学规范。目前不少中学已经在选修课中实行学分制,可以配备专业指导教师,把竞赛辅导变成既有组织又有开放灵活性的课程活动。通过参加各个层次的数学竞赛,为学生提供展示数学才能的舞台,让学生在竞赛中体验乐趣,数学竞赛活动课程化就是将每一项辅导活动都按照课程实施步骤进行,做到“六个有”,即有规划、主题、有目的、有内容、有实施、有评价。在每学期开学都必须由教研组专人负责或是教学大纲、课程方案等内容上报教务部门。

二、充分挖掘课程资源

建立良好的数学竞赛氛围,才会有广泛的学生基础,也就更能从中选拔出拔尖的数学人才。培养专业化的师资同样需要学校的良好氛围,这些都是课程资源的重要元素。建立数学竞赛辅导专用教室,购置数学竞赛书库,提高竞赛辅导课时津贴等措施,都是对课程开发开设的保障。竞赛辅导教师充分研究竞赛辅导教材,作为最基础的竞赛课程资源,合理科学地使用好辅导教材,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拓展思维方式。多挖掘和介绍社会热点资源,激起学生学习热情,使学生产生解决问题的强烈欲望,体现了正面的数学竞赛的教育价值。

三、规范课程教学行为

规范竞赛辅导形式,从一对一到一对多的课程形式都加以明确,参与必须通过一定的基础选拔,人数容量应有一定限制。为了切实达到教学效果和保证教学质量,对于选课人数的限定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原则上每门课的选课人数不应超过40人。可以采取每门课划分AB班的形式来解决。将竞赛辅导分为比赛型和兴趣型,AB班不同难度不同侧重,实行动态管理。比如,对参加比赛实力不足,但对数学学习有兴趣的,编到B班,经过一段时间学习,能力得到较大提高,有一定实力参加区域数学竞赛的,允许换到A班。既可以激发兴趣,也可以有不同的培养侧重。在竞赛辅导中,不仅仅是题海战术的重复训练,应强化学生数学素养的养成,数学能力的提高。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在锻炼中获得成长。允许学生走出教室,在生活中寻找数学问题,拓展学生的视野;在数学学习中提高生活质量,完善人格。

篇9

随着当下课程教学的不断改革和发展,新课程教育已经给高中的教学带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实施高中数学新课课程教学使得老师和学生在课堂了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新课程教育带给我们惊喜的时候,我们也不得不意识到他所存在的一些问题。所以在新的教育形势下要不断地进行改革完善,使得能够更好的适应当下新的大教育环境。

一、高中数学新课程的转变和收获

(一)首先就是教学方式的多样化

对于当下高中数学实施新课程来说,是一次新的课程改革,而且这次课程发个的关键是调节师生之间的关系,即要实现两个转变。这两个转变是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这次新课程标准倡导的是积极主动的探索学习的方式,使得学生的学习并不只是局限在接受知识和死记硬背上,而是要做到能够很好地引导他们进行自主的探索实践,并且进行相应的学习交流等学习数学的方式。所以教师在数学的教学中要大胆的进行新方法的教学,灵活的进行学习上的指导,使得学生能够更好的学习数学。

教师在注重自身教学方式转变的同时,也不能对学生的学习方式忽略,要对学生进行各学习方面的知道也是非常关键的。首先就是学生能够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为了让学生能够在高中数学中有不一样的学习环境,教师应该向学生介绍课堂的学习环节和一些课堂上的要求,使得学生对高中数学的学习心有有所打算和规划,从而能够更好的开展各方面的学习。与此同时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要做到实时的总结,灵活的掌握一些数学的小方法等,这有这样才能使得学生能够真正的学会去学习,从而为以后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新课程的实施实现了教师角色的转化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中提到教师是实现新课程改革的关键,所以教师首先要做到观念上的转变,对高中数学的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目标要有所认识,同时要注意到自身在新课程的重要地位。教师不仅是一个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在学习中的一个引导者,随着当下新课程的改革,教师的角色正在发生着重大的变化,首先教师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不仅只是单一的进行知识的传授,而且正转变成一个服务者、帮助者和督促者。同时教师的地位也变得越来越重要,新课程的改革教师使得学生能够走上讲台发表学生自己的想法,这样使得学生能够更好的展现自己的能力,教师也在其中得到了不断地惊喜,从而使得课程教学变得更加的灵活多变。

(三)新课程改革使得课程资源更加的丰富

这次新课程的改革使得课程发生了很大变化,不仅有必修课选修课,而起还有综合的实践课程,课程的资源也不只是仅仅局限在课本和教材上了,学生可以通过课外、社会和网络多种渠道获得想要的教学资源。正是丰富的课程资源才给课程的教学带来了更强的升级活力,同时也为教师的专业带来了更好的机遇,教师在课程资源的寻找开发中占用绝对重要的地位,教师是课程教育的实施者,只有做到对各方面课程资源的有效整合才能使得课程教学更好的为学生服务。

二、新课程实施所存在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

(一)首先就是课时比较的紧

新课程标准中对于课时的规定是每周4课时,这样在课时上是非常的紧张的。造成这样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新课程标准要求的内容比较的多,在教材的教学上没有足够的课时是很难完成数学教学的,更何况加上新增的内容。二是当下老师对于新课程的标准理解不清楚,对于降低难度的地方没有进行降低难度,例如函数的值域和定义域的问题。面对这样的问题所采取的措施是加强老师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不做无用功,并且要做好对数学习题质量的要求,使得学生能够在数学的学习中得到实时的巩固。

(二)初高中数学衔接的问题

对于当下初高中数学的教学上二次函数是一个重点,但是二次函数在初高中的难度上却有很大的差别。同时在因式分解上初高中学习也是有一定的差距,还有“韦达定理”等,初中这方面的数学知识学习的比较的浅显。到了高中的数学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理解这方面的内容,我们要适当的控制教学的进度和难度,让学生能够有更多的时间思考理解,同时要找一些闲暇的时间对学生进行相应的补习,甚至一些必要的补讲等,这有这样新课程改革才能更加的完善合理。

(三)习题的配置问题

数学的习题既包含了教材的课后习题又包含了教材辅导习题,但是有些习题的难度已经远远超过了课堂知识的范围,再就是习题的类型比较的少,有些是很适用于考试的范围。所以面对这样的问题,老师要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自己编制一些适用于考试的习题,这样才能使得学生学习数学有更多的收获。

三、结语

本文通过对实施高中数学新课程的初步收获与存在问题的探讨,对当下高中数学新课程有了一定的认识,并且了解到数学新课程实施所存在的问题,面对所存在的问题找到了相应的解决方法,所以新课程的实施会在未来不断地合理完善。

参考文献:

篇10

随着数学知识的增多,高中数学的知识难度也在不断增加,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也越来越困难,不少高中生因此而对数学的学习产生了恐惧,从而导致高中数学成绩下降。对此,高中数学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来制订更加有效的教学策略,从而更好地构建有效的高中数学课堂,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

一、提高师生之间的互动,加强对学生的了解

教学是一项双向传递的活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自己对于学生的知识传递,也要重视学生在教学中的反馈,

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从而进一步增强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然后才能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来制定更加有效的教学策略,提高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效率。为了更好地提高师生之间的互动,在高中数学课堂上,教师就可以加强对学生的提问或者提倡学生的主动发问。如,在进行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教学时,教师就可以随机抽取学生来回答问题,如随便拿一个立体图形,然后让学生回答从他的角度看,正视图、左视图以及俯视图怎样的,通过学生的回答情况,教师就可以有效地了解学生对于所教数学知识点的理解程度,从而制定更加完善的教学措施。如,在提问的过程当中,教师发现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三视图的内容,那么教师就没有必要再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来让学生完成,如果在提问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对于三视图的掌握程度并不高,那么教师就要布置相应的课后作业来巩固学生对于三视图的学习。

二、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要想构建有效的高中数学课堂,那么教师就要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借助一些生活例子来进行辅助教学,通过借助生活例子来进行教学,可以有效地营造有趣的课堂氛围,进而提高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而且加强生活例子在教学中的运用,也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对于高中数学的理解程度。例如,在学习古典概型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列举生活中常见到的经典例子来进行教学说明,如扔骰子,我们所扔出来的结果是有限的,只有六个可能,分别是扔到1、2、3、4、5、6,这就是古典概型。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就可以引入古典概型的教学,古典概型就是指随机试验所发生的可能是有限的。所以,为了更好地构建有效的高中数学教学课堂,教师就可以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加强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提高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程度

随着信息技术在我国教学中的普及,因此要想构建有效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来进行辅助教学,从而让高中数学教学变得更加直观和生动,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进行平面平行和垂直的教学时,为了让教学更加直观形象,那么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的帮助来进行辅助教学,借助多媒体技术来将平面的平行状态和垂直状态都展现出来,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于平面平行和垂直的认识和理解。因此,为了更好地构建有效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师就可以加强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四、注重提问教学后反馈,提高教学效率

高中教学是非常紧张的,因此高中学生所需要学习的内容非常多,所以高中教师的教学是非常紧凑的,也正是因为高中的教学时间是非常有限的,所以部分高中数学教师在开展完提问教学后,就会忽略了反馈教学,从而使得高中数学教学效率无法得到相应提高。要想构建有效的高中数学课堂,那么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就要认识到教学反馈的重要性,在提问学生后,教师就要加强教学反馈,如,在进行指数函数教学时,通过提问,教师得知学生对于指数函数的运行了解程度不高,所以教师就应该加强对学生指数函数的教学,并且加强学生对于指数函数的课后练习,进而更好地提高学生对于指数函数的理解和记忆。除此之外,教师也要结合学生的完成作业情况来开展反馈教学,如教师发现学生在完成指数函数作业时,大部分学生都能够准确地完成作业,只有极少部分学生没有全部正确地完成作业,那么教师就可以在课后的时间对这几位学生进行课后辅导,这样就不用在课堂上来再次加强对指数函数的教学了。

五、加强对学生合作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由于高中数学的知识点越来越多,而且学习难度也越来越大,所以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提高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那么在高中数学课堂上,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合作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首先,教师要结合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来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其次,教师要结合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来布置难度适宜的数学任务来让学生通过合作来完成;最后,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评价和反馈,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帮助学生更好地改进学习中的不足。

总的来说,要想构建有效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师首先就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增强对学生的了解,然后再根据自己对班级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来制定更加完善的教学策略,进而更好地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

篇11

踏入高中学习的殿堂,学生学习的课程增多,难度加大,在这种情况下,部分学生可能会因适应不过来而在高中数学学习的过程中陷入困境,导致总成绩下滑,以致影响到班级的平均成绩,更有可能会让家长担忧,从而导致一系列不好的连锁反应。由此看来,教师帮助处于困境的学生走出阴霾是刻不容缓的。下面笔者就高中数学困境生的产生和帮扶措施进行阐述。

一、为什么会产生困境生

以一个从事高中数学教学多年的教师身份来看,高中数学困境生产生的原因,主要基于以下几方面。

(一)上课走神,注意力分散

课堂上困境生思想不集中,对教师讲的话一个耳朵进一个耳朵出,甚者根本听不进去,就连上自习课时,他们也依然放飞自己的思绪,不专注于学习。这样日积月累,这些学生的数学成绩每况愈下。导致困境生在学习时无法集中注意力或者无法长久维持注意力的原因有:(1)学习目标的不确定性;(2)数学学习的兴趣不足;(3)周围环境的影响过多;(4)精力过多地分散在其他地方以致身心疲惫而无心学习;(5)人际关系的不稳定。

(二)成绩不佳,怨天尤人

数学成绩不理想,大部分困境生不能正确地认识到成绩不佳的主导因素是个人的努力不够,而一度认为自己与数学是不合拍的;不是一块学数学的料,且认为自己的逻辑思维在学数学方面是有局限的;也有一些困境生抱怨考试试题难度大大超出了自己所学知识的范围,更有甚者认为是自己时运不济,命途多舛;另有相当一部分困境生更是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心生怀疑,认为他们的教学水平不高。能够真真正正地认识到数学成绩不佳是源于自己平时不努力所造成的恶果的学生寥寥无几。由此可见,困境生在归咎成绩不佳的原因时往往忽视了自身内在因素,而刻意注重外部因素,这种自我安慰的“阿Q精神”,使得困境生难以学好数学,同时,也使得他们对学数学的兴趣和欲望以及信心不足。

(三)智力外的因素

在经历中考这种优胜劣汰的考试后,高中生的智力水平不再是大相径庭,所以学数学时智力因素也就不是主要的了,反而智力外的因素占主要地位。那么智力外的因素又是哪些呢?具体如下:(1)难以端正学习态度;(2)学习兴趣提升不上来;(3)情绪波动大,过于焦虑;(4)学习毅力不坚定,存在压力;(5)信心不足。

二、摆脱困境的措施

(一)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注意辅导学生思想

古人云:“予人玫瑰,手有余香”,那么对于学习也是一样的,教师在帮助困境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获得的是学生的尊重和认可以及感激,而那些困境生也会感觉到自己受到了教师的重视和关心,感到自己并不是孤立无援的。所以,在高中教学中,教师应多抽时间与困境生交流,通过沟通去了解困境生的思想,并加以辅导,其辅导主要从以下几点入手。

1.增强学生学习动力,树立明确的目标。面对困境生学习动力不够的情况,教师要“对症下药”,首先要向他们指出学习数学的重要性,让困境生更好地了解数学,并逐渐地对数学产生求知欲,使他们潜移默化地去思考“为什么要学习数学?”

2.端正学生学习态度,摒弃不良行为。对于学习态度不端正、喜欢挑战课堂纪律权威性的学生,教师应及时指出并要求其改正,而不能对其放任自流;对于那些不热心于学习、行为懒散的学生,要找机会和他们谈谈,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不正确的,不能这样碌碌无为下去,同时,也要使他们明白数学是很重要的一门学科,是提高学生成绩的关键,要以此激起那些困境生学习的动力,并鼓励他们向比自己优秀的同学学习。

3.让学生寻回自信,忘却自卑。所谓:“失败乃成功之母”,对于曾经数学考试成绩的不理想,教师要适时地开导那些学生,不要让他们对学好数学失去信心,要让他们懂得前面无数次的失败只是为了后面更好地迈向成功,同时也要让他们深刻地认识到失败是因为自己不够努力,更重要的是要让他们有一种寻找标榜人的意识,从而向其学习,最后达到增强自信的效果。

4.让学生掌控情绪,避免焦虑失衡。人易情绪化,对于处于数学学习困境中的学生来说情绪就更不稳定了,此时他们很需要旁人的指导,那么教师就要教学生一些调控情绪的办法,诸如通过自我语言暗示、自我发泄、转移注意力等来避免焦虑失衡。

(二)创新课堂教学

课堂上困境生认真听讲是学习数学的关键环节,此时,教师的教学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摒弃以往自导自演的传统教学模式,而是与学生并驾齐驱,相互配合,用一种能够让困境生获得成功体验并受到鼓舞的方式教学,从而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1.激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学习数学缺乏兴趣的困境生来说首先要激发他们的兴趣,因此,课堂教学要联系实际生活,通过把数学与美学结合起来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2.获体验

成功的体验是困境生稀缺的感受,只有让困境生获得更多的成功体验,他们才会有动力学习下去。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提一些看似难但实则简单的问题,让学生自己思考并解决问题,从而使困境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3.勤鼓舞

学习并不是孤立的,当获得成功的体验,自我得到肯定时,更需要身边人的认可,需要有人鼓舞。教师可以通过表彰或奖励的方式来鼓舞学生继续努力,从而使课堂的学习气氛更浓厚。

4.“对症下药”

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水平不一,因此,很多方面都需要教师特殊对待,尤其是在作业方面,此时,教师就要“对症下药”即适当降低题目难度或设置选做题,这样才能解决困境生那种“高不成,低不就”的问题。

篇12

在高中数学教学活动中,积极开展研究性教学,其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促使学生在自愿、自觉和主动选择教学教师,通过自愿组合而形成相对独立的研究学习小组,有针对性地自主选择与自身实际生活紧密相关的研究题材、教学内容等,并积极、主动和自觉地参与到高中数学研究性教学过程中去,进而不断获得亲身体验、感知和实践的教学行为与方式之一。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积极进行研究性教学,不仅具有不断拓展学生思维的作用,同时也可以大大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这是因为,进行研究性教学,其内容、素材以及方式等,可以是定论的,也可是未知领域的,加之所研究的具体问题本身具有不确定性,也不是唯一。对此,笔者结合实际,认真深入地分析探讨了高中数学教学中所进行的研究性教学,并谈了一些自己的认识、看法、体会及经验。

一、拓展学生思维视野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进行研究性教学,不仅是学生参与高中数学学习的有机组成部分及内容之一,而且也是在拓展高中数学课程内容的前提下,引导、鼓励和帮助学生积极主动地应用所学的高中数学知识、思维方式等去认真解决教学过程中以及现实生活中的有关困难及问题的有效途径。由此可见,研究性教学活动是一种有意义、有针对启发的自觉主动的教学,往往以学生自己动手、动脑主动进行探索、交流、实践和研究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及活动。但是,在进行研究性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要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帮助和督促,并认真教给学生相应的学习方法。进行研究性教学的关键,主要就是教师必须积极为学生营造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求知的机遇及条件。实际上,用于高中数学研究性教学的材料、内容等,都应当是建立在高中学生现有知识、能力、水平以及经验等基础之上的。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必须要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强烈欲望。同时,要尽量体现高中数学教学的思想、方法、模式以及价值,积极营造有利于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思维和活动的空间。我们清楚,在高中数学研究性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同时也是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参与者、协作者、解决者和落实者,而教师则处于相对支配的地位,必须在恰当的时间对学生及时给予支持、帮助及引导,在研究性教学中发挥着组织者、引导者和督促者的作用。另外,还要积极对学生参与研究性教学活动的效果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不仅要关心学生研究性教学的质量、效率及结果,而且更要关注学生参与研究性教学的程度、范围及广度等方面。

二、选择研究课题内容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进行研究性教学,必须积极选择相应的研究课题及内容。实际上,要选择研究课题及内容,就必须针对高中数学的具体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及研究,进而实现从高中数学自身的角度,力求达到对一些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同高中数学紧密相关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充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自主活动、合作活动以及交流活动中来。一般而言,高中数学研究性教学的课题及内容,必须以高中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为前提,且紧密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实际。高中数学新课标提倡教师和学生共同探究,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在高中数学新的教材中,关于研究性教学的课题及内容主要有:数列的应用、向量在物理学方面的应用、线性规划的应用以及定积分在经济领域的应用等方面。其主要教学目标和任务就是教育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引导学生去体验高中数学教学活动的具体过程,不断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与开放性教学结合

开展研究性教学,往往需要适当的活动载体。一般情况下,即便是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教师也要认真地加以收集、整理、归纳和总结。作为高中数学研究性教学的有效载体,必须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高中数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也要有利于激发和发展学生多种思维及能力。很多研究性教学实践表明,高中数学的开放性题目用在研究性教学方面,是比较合适的,且效果也较为理想。在高中数学中,常见开放性题型,主要就是按命题要素进行发散思维而出现的,通常分条件开放、方法开放、结论开放以及综合开放等类型。而按解题目标、任务以及操作过程来分,则可以分规律探索、量化设计、分类讨论、情景研究、数学建模以及问题探求等类型。如果按信息过程、训练以及价值来分,则可以分为信息迁移、知识巩固和知识发散等类型。因此,在高中数学研究性教学中,积极把开放性问题应用道其中,对于促进高中数学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同样具有积极的意义与作用。

四、编制研究教学教材

编制高中数学研究性、开放性的问题,通常都需要围绕教学目标来进行。应用杨研究性、开放性问题的目的,就是要更好地推进高中数学研究性教学活动。因此,无论是改造陈题,还是创新问题,研究性、开放性问题都必须随高中数学教学目标、任务以及对象等的变化而变化。有时,可以作一些常规的补充及完善。而把将高中数学研究性问题和开放性问题融为一体,必须要选择适当的具体问题,并积极探讨怎样编制研究教学的教材及内容的,这是值得我们深入进行思考、分析、探讨以及研究的重要问题。

结束语

当前,在高中数学中,研究性教学依然还处在实验的阶段,还面临着这样那样的具体困难及问题。因此,我们必须积极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下的高中数学所面临的新挑战、新压力,积极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对策措施,深入推进高中数学研究性教学的应用及发展,不断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活动的质量、效率及水准。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