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的危害性范文

时间:2023-08-10 09:21:35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金融危机的危害性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金融危机的危害性

篇1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造成全球金融市场动荡,我国纺织服装行业的出口贸易也深受影响,中小型服装企业受到的冲击尤为严重。

为了帮助中小企业应对危机,政府4次上调出口退税率、支持中小企业融资、拉动内需、实行降息,为2009年上半年尤其是二季度以来的起暖回升提供了有利的政策环境,但是今后服装业的发展局势仍然令人担忧。本文试图从行业环境、政策环境、应对策略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苏南中小型服装企业如何在关键时刻根据外部环境适时调整状态,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实现内外平衡。

一、金融危机影响下的服装行业

受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率下调、国际市场疲软、货币政策调整等因素影响,2008年1-11月规模以上纺织服装企业实现利润1042亿元,同比下降1.77%,增速较2007年同期回落了38.76个百分点。这实质上反映出金融危机下服装行业需求下降、产品滞销等问题。2009年1~5月服装行业利润的增长幅度为16.60%,高于2008年同期水平,经济效益略有提高。

投资是服装行业经济运行的“三驾马车”之一,但在金融危机影响下增速明显放缓,生产企业投资信心均受到一定程度的削弱。2009年3月以来,服装行业投资逐月回升,反映了服装企业对市场前景信心的恢复。

2008年以来中国服装产品出口增长缓慢,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1197.9亿美元,增长4.1%。由于金融危机下国际消费市场需求低迷,我国服装产品出口一度受阻,甚至出现负增长。2009年上半年我国出口服装及衣着附件458.6亿美元,下降8.2%,负增长形势依然严峻。

综合以上产销情况、经济效益、投资情况、出口概况等主要行业数据指标判断,2008年金融危机后,我国服装行业也经历了外需市场持续低迷、内需市场稳步回升的双重考验。

2009年上半年,由于稳定的国内市场和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的政策支持,我国服装行业总体呈现了积极的变化,3月份以来呈逐月回升之势,这将为我国苏南中小型服装企业发展提供较好的宏观环境。调查也发现,50%的企业预期苏南服装行业整体经济将平稳发展。面对未来严峻的挑战,中小服装企业应不断推进以提高创新能力为核心的改革进程,在困境中实现平稳发展。

二、金融危机影响下的苏南中小型服装企业

位于苏南地区的常熟,是闻名全国的服装生产和集散基地,有着“中国休闲服装名城”的称号。常熟市目前共有服装企业4000多家,年产服装达6亿多件(套),年服装销售额达500多亿元,规模型企业达到819家,对地方财政的贡献也已经超过了三分之一,服装业已发展成为支柱产业。目前,常熟有40个省级以上品牌,总数量在江苏省县(市)中名列第一,其服装产业在苏南地区乃至江苏省都有着极强的代表性。

本次调查共走访中型企业9家,小型企业11家,其中包括内销型和外销型企业,配合调查的这20家企业的平均成立时间为11年,这与江苏服装产业11年的成长历程相吻合。本调研把具有代表性的常熟服装产业集群作为研究对象,足以折射出这个有着相似历史和文化底蕴的苏南服装行业在遭受金融危机冲击下的发展状况。

金融危机对苏南中小型服装企业的影响按程度大小,主要表现在订单减少、原材料价格波动和资金回笼困难。中小型服装企业由于订单不稳定,开拓新市场能力弱,以及资金和人才等自身因素的影响,往往不具备抵御原材料价格波动的资金基础。

调查发现,2009年一季度常熟大批中小服装企业产值和销售额明显大幅下滑,部分中小企业在2009年初短暂开工后,又陆续以减员减产或放假停产的策略静待复苏。二季度企业产值已有明显回升,产值增幅大于销售额增幅。但调查数据显示,2009年上半年产值增幅同比下降约4个百分点,销售额增幅同比下降约8个百分点。受金融危机冲击,苏南服装行业总体生存艰难,但也有少数有发展潜质的中小企业,进行低成本扩张,进入了难得的机遇期。这些企业之所以能逆势上扬,主要是在金融风暴来临之际采取了有效的应对措施。

由于国内外因素的加叠影响,常熟中小服装企业效益明显缩水,有近四分之一的中小型服装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的状态。配合调研的一些中小企业自2008年上半年起,利润一直处于下滑阶段,在2009年一季度利润下滑幅度更为明显,平均减少约8.76%,二季度有所回升,但形势依然严峻。

金融危机下苏南部分服装企业的倒闭和裁员一时造成农民工失业人数骤增。调研发现,常熟中小服装企业2008年用工人数相对稳定,2009年上半年用工人数明显减少,裁员对象大部分为农民工。就员工工资来看,2009年一季度员工工资明显下降,二季度员工工资明显增加,但较2008年同期只略有增加0.03%。工资的下调或上调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淡旺季的转换,受金融危机影响不明显。调查反映,由于服装行业的自身特点,行业工资已是最低水平,受金融危机影响上下浮动的幅度是微乎其微的。访谈发现,员工每天平均工作时间约9小时,但旺季时达10-12小时,而月工作天数总体稳定在28天,具体则视淡旺季工作量而定。

从企业反映的情况来看,因国外采购商日益谨慎,订单明显呈现出量小、期短、大单少、下单少的特点。在对江苏省常熟市方浜工业园区的调查中了解到,2009年初大批以贴牌加工为主的小型企业以及小作坊面临倒闭,或通过裁员来降低日常损耗。而有着自主品牌的中型企业,在订单大批量减少的情况下,不得已也做起了贴牌加工。

外销型服装企业则因人民币升值加速、成本压力加大、企业资金严重短缺等因素雪上加霜。面对日渐疲软的外需市场,2008年下半年苏南服装企业普遍呈现出口放缓的局面。2008年下半年常熟出口型服装企业利润同比下降5个百分点,2009年一季度下降幅度达到10个百分点,但2009年二季度却逆势上扬,呈现稳定增长的局面,这也得益于国家对外贸企业的一系列扶持政策。就内销市场而言,据企业反映尽管内销市场获利空间大,利润高,但市场不确定因素也很多,加上部分外销企业由出口转为内销,业界竞争空前激烈。内销市场关键在于企业对市场需求的预测,金融危机不期而至使多数内销企业措手不及,不少企业没有做出准确的市场预测,从而导致产品积压。总体来看,2008年下半年常熟内销型服装企业利润态势较好,2009年前两季度内销型服装企业利润持续下滑,但内销型服装企业利润普遍高于出口型服装企业。

三、政策环境分析

3.1服装行业出口退税优惠政策解读为了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国家进一步深化出口退税优惠政策,从2008年8月1日到2009年4月1日四次上调纺织服装的出口退税率至16%。

据相关统计显示,2009年1~3月,中国纺织服装出口328.8亿美元,同比下降9.7%,低于全国出口19.7%的平均跌幅,其中3月服装出口开始从负增长迅速扭转为正增长,同比增长9.9%。可见,出口退税率的上调,对中国纺织服装出口逐步发挥了作用。

出口商品退税是政府促进出口的政策工具之一。国家提高出口退税率,旨在帮助中小企业增加利润空间,提高了企业接单能力。出口退税政策如果调整到位,必然对促进出口有很大推动作用。但是出口退税政策有其局限性和短期性。就企业来讲,外贸生意大多是订单形式,提高出口退税率,对于手中有订单的企业,能提高利润,但由于欧美国家经济危机直接导致海外需求不足,手中没有订单的企业,出口退税政策也就无法发挥作用。其次,出口退税对于企业的利好是短期的。上调出口退税率将给中小企业更多生存空间,但从长期来看,国外市场的低购买力以及外币的连续贬值,大大限制了政策的影响力。另外,退税虽然加大了企业的谈判空间,提高了企业的接单能力,但由于客户压价,最后还是让利给国外客商。

因此,提高出口退税率只是给企业信心,关键还是要提高自身能力。中小企业不能过于依赖政府政策,而应寻找自己的发展方向,提高企业自身的抗风险能力。

3.2服装行业相关利好政策解读面对严峻的出口形势,国家不仅多次上调出口退税率,并且及时推行一系列相关利好政策。比如:将纺织服装业列入十大产业振兴计划、促进融资渠道多样化、实施新的外汇管理条例、取消对服装业的不合理收费等一系列政策措施。

调查发现,危机当前,多数服装企业仍希望政府继续出台相关措施帮忙应对,其中呼声最高的政策是帮助开辟国内市场和进行行业扶持,其次是减税和帮助融资。

3.2.1进一步促进区域发展,扩大内需。政府可以加强对中西部地区产业的扶持,引导国内市场由东部沿海地区向东北及中西部地区转移,采取产业与市场双向转移的战略思路。苏南服装产业可以以安徽江西等周围内陆地区作为落脚地,并逐渐由企业个别转移行为演变成为行业主流趋势。

3.2.2加强行业扶持,培育自主品牌。随着危机的缓解,为了能在危机过后抢占有利市场,中小企业尤其是乡镇企业的投资热情已经越来越明显。此时政府应加强合理引导,防止中小企业盲目投资。

3.2.3加快落实财税金融支持,进一步拓宽企业融资渠道。贷款担保融资难是服装行业遇到的重要困难。尤其是中小服装企业,资本规模小,融资难,生产发展受到资金制约。“国六条”提出政府专项资金和金融机构信贷资金规模同时“放量”,并辅以“绿色通道”,这不仅为中小企业兼并重组、技术创新提供了资金支持,也有利于中小服装企业加快升级步伐。另外推动融资产品的创新扩大了企业担保范围,提高了中小企业融资能力,对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十分有益。

3.2.4坚决打击国际贸易保护主义,保护企业利益。2009年,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一些国家在挽救本国经济的同时,采取了一些不利于国际贸易,特别是不利于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的举措。发达国家频繁利用反补贴、产品质量标准、企业社会责任等新的贸易保护手段制造事端,使得我国服装产品的出口面临更大的市场风险。欧盟的召回通报,奥巴马的“买美国货”条款以及印度对华反倾销案例都表明贸易磨擦不断。政府应坚决回击,打破贸易壁垒,适时调整目标出口国,转移目标市场。

四、自身应对策略分析

调查发现,受金融危机冲击较大的中小服装企业,仍然将希望寄托于出口退税率上升、内需拉动和四万亿投资拉动等政府救市政策上面,对政策的依赖心理有加深趋势。但中小服装企业面对严峻的挑战如何驱寒回暖,获得更大的生存空间,关键还是靠企业自身的改革和创新。

调查发现,面对金融危机,中小服装企业已采取了调整市场结构、减薪和裁员等措施,但90%的企业认为措施的改善效果并不大。面对金融危机,多数企业对今后的生产前景比较乐观,预计2010年将会采取调整市场结构、增加投资力度、招收新员工等措施。

以下就这些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4.1建立特色品牌,提高核心竞争力。我国服装业的一大特点是贴牌加工,缺少自主品牌,缺乏国际竞争力。一旦订单减少,企业只能面临停产。所以,必须整合行业资源,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同时,如果能结合品牌收购、服务外包、网络营销等新的营销策略,也能在金融危机中化险为夷。

4.2调整市场结构,拓展新的地域市场,实现市场多样化。虽然2009年下半年服装行业出口额为负增长,但中国服装产品的国际市场份额依然相对稳固。全球的服装市场是潜力无穷的,面对欧美市场需求量锐减的形势,中小服装企业不仅可以拓展俄罗斯、中东等国外市场,还可以从国内市场寻求突破点,例如中西部地区。在市场多样化的条件下调整服装产品结构,由单一品种不断丰富成多品种,从而满足不同市场下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

4.3控制内部成本。针对原材料及劳动力成本提高的情况下利润减少的现象,中小服装企业可以引入成本控制程序,寻找替代原料、提高人员技术,从企业内部管理中提高效益。大企业可以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一方面开发高附加值的产品,一方面降低营销成本。

4.4稳定资金链。在现有资金缺乏的情况下,企业更应重视原材料来源及产品销售,选取信誉高、资金稳的客户,尽可能确保资金回笼,维持资金链的畅通。由于贷款门槛高、额度少、贷款成本高,中小服装企业在资金需求方面,应尽可能及时与当地金融机构取得联系,争取持久良好的关系型贷款。

金融危机爆发后,服装业面临着空前的危机和挑战。中小服装企业要想在危机中生存下去,首先必须顺应国家政策和行业环境做出相应调整。同时,也要敢于面对危机,积极寻求出路,努力提升自身竞争力。然而面对危机,政府的挺身而出也为服装企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有力地把服装行业推向了新的机遇点。中小服装企业如果能及时调整发展战略,寻求新的突破,就能逆势而上,转弱为强。

参考文献:

[1]蒋珠燕,卢中进.常熟服装品牌国际化发展的战略分析[J].苏南科技开发,2007(1):62-63.

[2]靳云鹏.中国纺织服装贸易面临的困难与挑战[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8(7):33-35

[3]蒋恒蔚,陈桦.江苏纺织服装中小企业如何应对寒冬[J].商场现代化,2008(10):103.

[4]周妍.中国纺织服装业——蓄势待发[J].山东纺织经济,2009(1):9-11.

[5]高天宇.多管齐下助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N].国际商报,2008-9-23

[6]刘丹.出口退税连续上调服装企业得救[N].每日经济新闻,2009-4-2

[7]陆健.一季度纺织行业形势依然严峻有利因素正在累积[N].纺织服装周刊,2009-4-21.

[8]李溯婉.纺织品服装出口退税率“17%”悬念[N].第一财经日报,2009-4-25.

[9]沈锡权,章苒,张道生.金融危机下浙江纺织业调查[N].经济参考报,2009-5-15

[10]AndrewRees,JonWeber,陈玮.企业需要大胆战略度过衰退[N].当代经理人,2009-9-9.

篇2

一、四种基本均衡与四大金融危机

所谓系统性金融风险是一种全局体系的风险因素,相对于的是一种局部性风险。系统性金融风险是一种危害性较大的金融风险,其破坏性极强,极易导致金融危机的发生,是一种威胁国家经济安全的关键因素。一般来说,金融体系的稳定是建立在一定均衡的基础上。这种均衡体现在四个方面:货币供求方面的均衡、资金借贷方面的均衡、资本市场方面的均衡和国际收支方面的均衡。其中货币供求方面的均衡体现在币值稳定上;资金借贷方面的均衡体现在信用关系的稳定上;资本市场方面的均衡体现在金融资产价格的稳定上;而国际收支方面的均衡体现在汇价和国际资金流动的稳定上。如果这四种均衡被破坏,就会导致不同规模、不同程度的金融危机。

金融危机根据其表现形式不同也可以分为四种:货币型金融危机、银行型金融危机、资本市场型金融危机、债务型金融危机。货币型金融危机是由货币贬值引发的金融危机,由于货币的贬值,导致外汇储备短缺,金融资本向国外转移,固定汇率体制被破坏,发生通货膨胀。银行型金融危机是由银行业自身出现亏损引发的金融危机,在银行体系中出现10%以上坏账,导致部分银行濒临破产开始倒闭,从而影响到整个银行体系的稳定。资本市场型金融危机是由于资本市场的崩溃所导致的金融危机,例如股市或楼市出现价格的暴跌。债务型金融危机是由无力偿还外债而引发的金融危机。

二、中国金融体系脆弱性主要表现

笔者上面分析了四类金融危机,那么我国现在的经济体制下,能否引发金融危机的发生?下面就分析一下我国潜在的金融危机。

(一)我国潜在货币危机

从我国现今的实际汇率上看,人民币一直存在一定空间的升值压力。而且通过与美国的对比,发现我国现今的通货膨胀率还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从经常账户上看,我国一直维持贸易顺差,因此经常账户保持盈余,说明国家具有一定抵抗风险的能力。从资本和金融账户上看,因为从2005年开始我国放缓了对外国投资资金的吸收速度,因此外债资本流入中短期外债比重不断攀升,所以应该引起对这一方面的高度重视,以防引发短期投机资金带来的系统性金融风险。从外汇储备上看,我国外汇储备很充裕,是现今世界上外汇储备最大的国家,这是我国一种金融保险的方式。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现阶段不会爆发货币危机。

(二)我国潜在资本市场危机

在资本市场发生危机的关键原因是投资者的投资信心,随着我国证券市场逐渐的规范化,上市公司的质量也得到了保证,证券市场投资环境不断完善,投资者的信心在不断提高。因此,我国证券市场应该在不断上升中,向“牛市”进发。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现阶段也不会爆发资本市场危机。

(三)我国潜在债务危机

我国现在的对外债务一直保持在安全的状态下,连续7年我国外债负担率、外债偿债率和外债债务率均低于国际警戒线。但近几年,我国对外债务的结构也在不断的变化,短期外债比例从2003年开始超出25%的国际警戒线。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要,但我国现今发生债务危机的可能性也很小。

(四)我国潜在银行危机

我国现在的系统性金融风险中最不安全的因素在银行业,是最需要关注和预防的。第一,我国现在银行体系中的不良资产率仍有可能反弹。虽然政府一直在干预银行的不良贷款情况,而且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每年降低不良贷款2-3个百分点,,到2005年不良贷款率降到8.6%。但是我们要清醒的认识到随着贷款力度的加大,不良贷款也会随之加大,因此在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下,会出现银行不良资产的新的高峰。第二,我国银行业的资本缺口仍旧巨大。虽然银行业股份制改革解决了一定程度上的资本充足问题,但资本不足一直是我国银行业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据有关估计,国内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要达标的话需要补充1·7万亿元。第三,我国银行业整体盈利能力依然偏弱。银行的盈利主要来源于存贷款利率之间的差额,我国商业银行的利润80%以上来源于此,其他收入只占19%左右。而在国外银行的盈余中其他收入占到35%以上。第四,政府解决银行危机的成本较高。从近几年国家解决银行危机的方式上看,基本上就是国家出资解决问题,政府掏腰包买单,可以输国家为解决银行业的金融危机承担了高额的成本。

三、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全面管理对策

(一)加强金融监管

从世界各国发展态势上看,金融监管正在发生质的变化,从分业监管向混业监管发展,从机构监管向功能监管发展。因此,我国应该设立专门的监管机构进行金融业的全面监管。我国可以考虑参照美国联邦金融机构检查委员会模式,成立一个专门的领导机构———国家金融协调发展与风险管理委员会,协调金融行业的风险管理,弥补现有金融监管的不足与缺陷。

(二)中央银行的最后贷款人职能

现在世界各国的普遍做法是把中央银行作为最后的贷款人来维护金融稳定,我国一般是由中央银行通过提供再贷款的方式,救助陷入流动性危机的银行。中国人民银行作为我国的中央银行,在救助危机银行机构时,先后多次履行了最后贷款人职责。

篇3

一、四种基本均衡与四大金融危机

所谓系统性金融风险是一种全局体系的风险因素,相对于的是一种局部性风险。系统性金融风险是一种危害性较大的金融风险,其破坏性极强,极易导致金融危机的发生,是一种威胁国家经济安全的关键因素。一般来说,金融行业的稳定是建立在一定均衡的基础上。这种均衡体现在四个方面:货币供求方面的均衡、资金借贷方面的均衡、资本市场方面的均衡和国际收支方面的均衡。其中货币供求方面的均衡体现在币值稳定上;资金借贷方面的均衡体现在信用关系的稳定上;资本市场方面的均衡体现在金融资产价格的稳定上;而国际收支方面的均衡体现在汇价和国际资金流动的稳定上。如果这四种均衡被破坏,就会导致不同规模、不同程度的金融危机。

金融危机根据其表现形式不同也可以分为四种:货币型金融危机、银行型金融危机、资本市场型金融危机、债务型金融危机。货币型金融危机是由货币贬值引发的金融危机,由于货币的贬值,导致外汇储备短缺,金融资本向国外转移,固定汇率体制被破坏,发生通货膨胀。银行型金融危机是由银行业自身出现亏损引发的金融危机,在银行体系中出现10%以上坏账,导致部分银行濒临破产开始倒闭,从而影响到整个银行体系的稳定。资本市场型金融危机是由于资本市场的崩溃所导致的金融危机,例如股市或楼市出现价格的暴跌。债务型金融危机是由无力偿还外债而引发的金融危机。

二、中国金融行业不稳定性主要表现

(一)我国潜在货币危机

从我国现今的实际汇率上看,人民币一直存在一定空间的升值压力。而且通过与美国的对比,发现我国现今的通货膨胀率还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从经常账户上看,我国一直维持贸易顺差,因此经常账户保持盈余,说明国家具有一定抵抗风险的能力。从资本和金融账户上看,因为从2005年开始我国放缓了对外国投资资金的吸收速度,因此外债资本流入中短期外债比重不断攀升,所以应该引起对这一方面的高度重视,以防引发短期投机资金带来的系统性金融风险。从外汇储备上看,我国外汇储备很充裕.是现今世界上外汇储备最大的国家,这是我国一种金融保险的方式。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现阶段不会爆发货币危机。

(二)我国潜在资本市场危机

在资本市场发生危机的关键原因是投资者的投资信心,随着我国证券市场逐渐的规范化,上市公司的质量也得到了保证,证券市场投资环境不断完善,投资者的信心在不断提高。因此,我国证券市场应该在不断上升中,向“牛市”进发。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现阶段也不会爆发资本市场危机。

(三)我国潜在债务危机

我国现在的对外债务一直保持在安全的状态下,连续7年我国外债负担率、外债偿债率和外债债务率均低于国际警戒线。但近几年,我国对外债务的结构也在不断的变化,短期外债比例从2003年开始超出25%的国际警戒线。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要,但我国现今发生债务危机的可能性也很小。

(四)我国潜在银行危机

我国现在的系统性金融风险中最不安全的因素在银行业,是最需要关注和预防的。

第一,我国现在银行体系中的不良资产率仍有可能反弹。虽然政府一直在干预银行的不良贷款情况,而且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每年降低不良贷款2-3个百分点,,到2005年不良贷款率降到8.6%。但是我们要清醒的认识到随着贷款力度的加大,不良贷款也会随之加大,因此在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下,会出现银行不良资产的新的高峰。

第二,我国银行业的资本缺口仍旧巨大。虽然银行业股份制改革解决了一定程度上的资本充足问题,但资本不足一直是我国银行业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据有关估计,国内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要达标的话需要补充1.7万亿元。

第三,我国银行业整体盈利能力依然偏弱。银行的盈利主要来源于存贷款利率之间的差额,我国商业银行的利润80%以上来源于此,其他收入只占19%左右。而在国外银行的盈余中其他收入占到35%以上。

第四,政府解决银行危机的成本较高。从近几年国家解决银行危机的方式上看,基本上就是国家出资解决问题,政府掏腰包买单,可以输国家为解决银行业的金融危机承担了高额的成本。

三、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全面管理对策

(一)加强金融监管

从世界各国发展态势上看,金融监管正在发生质的变化,从分业监管向混业监管发展,从机构监管向功能监管发展。因此,我国应该设立专门的监管机构进行金融业的全面监管。我国可以考虑参照美国联邦金融机构检查委员会模式,成立一个专门的领导机构一国家金融协调发展与风险管理委员会,协调金融行业的风险管理,弥补现有金融监管的不足与缺陷。

(二)中央银行的最后贷款人职能

篇4

中图分类号:D9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9-0000-01

一、高利贷是否应当入罪的争议

高利贷是以比较高的成本即利率开展资金融通的行为,是民间借贷的一种形式。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第六条规定,我们一般将民间高利贷界定为发生在自然人与自然人之间以及自然人与单位之间的借贷利率超过了银行同期贷款利率4倍的情况。

近年来,受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随着“高利贷”现象和非法集资案件的增加,有学者认为应当对民间高利贷行为用刑法进行规制,也有学者认为只需要用民法对民间高利贷行为进行调整即可。由此,民间高利贷是否应当入罪?假如民间高利贷应当入罪的理由成立,那么应当如何入罪?这些都成为学者们所需要去面对和回答的问题。本文认为高利贷行为社会危害性较轻,不应当入罪。

二、高利贷不入罪的理由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生活的日渐活跃,在我国很多地方高利贷又死灰复燃,并有日趋蔓延之势。高利贷虽然是违法行为,但它并不是犯罪行为,高利贷不入罪的理由可以分为以下三点:

第一,高利贷的社会危害性较轻。高利贷的社会危害性较轻,主要体现在金融交易秩序与道德两方面。首先,在金融交易秩序方面,高利贷只是金融交易中的一小部分,并不足以导致金融危机。金融危机是由系统性风险导致的,高利贷还不足以造成系统性风险。其次,从大多数国家实践看,尽管高利贷不是受褒扬的行为,人们可以对放高利贷的行为予以谴责,但这是道德层面的范畴,不是法律原则。例如,美国大部分州允许设立“工薪日贷款公司”(Pay-day Loan)这样的机构,专门从事短期的高利贷业务,利率高达390%-780%不等。

第二,高利贷有利于实现金融自由。高利贷信用促进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解体和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在前资本主义社会,高利贷提高了劳动产品的交换比率,促使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解体和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在现今社会中,高利贷满足了双方当事人的需要,促进了民间融资借贷,有利于活跃金融市场,实现金融自由。

第三,高利贷及时为企业融资,对社会的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不可否认,对于急需资金的企业,能够为企业注入资金,就等于挽救了企业,当然对于个人也是如此。高利贷救急解难,帮助居民和中小企业克服了企业生产生活中的临时性困难;支持中小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的创业与发展,促进生产,活跃商品流通。为融资困难的企业提供了必要的经济支持,对经济的发展确实起到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三、对高利贷入罪理论的反驳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既然有学者认为高利贷不应当入罪,当然也会有学者认为高利贷应当入罪,以下将会从两个方面对高利贷应当入罪的理由进行反驳:

第一,高利贷会引发金融危机。有些学者把高利贷当做引发金融危机的主要理由,但本文认为,高利贷只是金融交易中的一小部分,并不足以导致金融危机,充其量只能算是导火索,金融危机是由系统性风险导致的,高利贷还不足以造成系统性风险。金融危机的爆发,有多方面的原因。

第二.高利贷会导致犯罪行为的产生。大多数人认为高利贷的借贷者多是黑社会成员或者与黑社会有业务联系,出借方往往采用威胁、恐吓、非法拘禁、故意伤害等方式来收回借贷款。其实这只是人们自己的想法,芝加哥大学经济学家Adair Morse通过研究得出了很有趣的结论:凡是允许高利贷存在的社区,其房屋按揭贷款破产率、社区偷盗率、发病率、死亡率、吸毒酗酒率均低于禁止高利贷的社区。这从实证的角度证明,高利贷与犯罪不但没有正相关关系,反而是负相关关系。

四、在高利贷不入罪的背景下应如何减少高利贷的弊端

高利贷行为有利也有弊,当然它的利大于弊。在高利贷不入罪的背景下,我们可以通过以下三个方面来减少高利贷的弊端:

第一,适当提高“四倍红线”,增设行政管理。本文认为可以适当提高“四倍红线”,把它增加至八倍,超过八倍可采取罚款等惩罚性措施,同时六到八倍的部分需要到行政部门予以登记。根据大众一般思想,登记是一项比较繁琐的手续,大部分借贷人宁可降低利率也不想去行政部门登记,因此这将会是一项抑制高利贷盛行的有效措施。

第二,适当放宽金融机构数量管制,允许民间资金设立放贷机构,应当是解决民间借贷泛滥的一项有效措施。比如,由地方政府监管的小额贷款公司。同时由银行业监管机构负责的正规金融机构,也应当适当放宽数量限制,在经济活跃的地区,根据当地实际需要增设一定的机构,如村镇银行、贷款公司、资金互助社等。实践证明,放宽中小金融机构投资限制也是落实国务院“新36条”、允许民营资本进入金融领域的一条较为现实的途径。

第三,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只有推进利率市场化,理顺价格关系,从源头上消除官方利率与民间利率之间的巨大价差和套利空间,资金才会重新进入银行体系,“金融脱媒”问题才可以缓解。同时,加快发展面向个人投资者的各类债券市场,扩大民间资金的投资渠道,开正门、堵邪门。如同治水之道,堵是权宜之计,疏是长久之策。当然,利率市场化需要防范商业银行可能的道德风险。为此,利率市场化,也需要首先建立商业银行市场退出机制或破产机制。

五、总结

民间借贷中存在高利贷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对于高利贷我们应依法予以坚决打击,但是不能因噎废食,为了避免高利贷的出现,将民间借贷予以取缔,将本来属于当事人意思自治的民间高利贷作为犯罪论处,显然属于滥用了刑罚权,扩大了打击面,也与时下我国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政策相违背。

不可否认民间高利贷滋生了许多犯罪,为构建和谐社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对于民间高利贷伴生的一些犯罪行为,均应该按照刑法规定予以打击。但是,如何规范民间借贷的健康发展,采取何种有效措施去打击高利贷,那将是一个系统和庞大的工程,需要公众和政府去共同努力,建立一个完善的金融体制,减少高利贷的弊端。

参考文献

[1] 参见刘远:《金融欺诈犯罪立法原理与完善》,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第205页。

篇5

一、银行宏观审慎的理解

与微观审慎相反,宏观审慎是在微观审慎的基础上对微观审慎的升华。微观审慎顾名思义,注重的是个体金融机构的稳定发展和风险的评估预测与解决,而宏观审慎则着眼于整个金融机构的稳健发展。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党委书记、全国政协副主席周小川对宏观审慎进行了较为精确的阐述:首先宏观审慎政策是逆周期政策;其次,宏观审慎政策目的是在面对市场失效的危险时使整个金融市场能够更加稳健、金融市场参与者更加谨慎;最后是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日益复杂化。银行宏观审慎关注的是银行在运行周期内的波动性引起的银行即整个金融机构面临的系统风险,从宏观的、非周期性的视角采对银行可能面临的风险进行预测和防范,以求达到银行企业及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健发展,并保证国内货币的稳定。

二、银行监管从微观审慎到宏观审慎的必要性

国家监管局对银行的监管普遍采取两大方式:审慎性监管和限制性监管。面对新的形势,尤其是金融危机的扩散和危害,转变银行监管制度,使银行监管由限制性监管转变为现在的审慎性监管,并从微观审慎监管中升华到宏观审慎监管,对银行业而言,是预防金融风险的最有利方式。

(一)直接目的不同。银行微观审慎监管的直接目的是防范单个金融机构危机的爆发;而宏观审慎尽管的直接目的是防范金融系统危机的爆发。

(二)最终目标不同。银行微观审慎监管的最终目标是保护消费者的权益,或者成为投资者或存款人的利益;而宏观审慎监管的最终目标是避免金融危机下银行的损失,以及整个金融机构的损失。

(三)风险的模型不同。当银行采用微观审慎对银行进行监管时,银行面临的风险主要是来自外界的外生风险,对整个金融行业而言属于不可分散风险;而采用宏观审慎的监管机制时,银行面临的风险在一定程度上是属于内生的,并不存在与整个金融行业,因此其危害性较小而且容易解决。

(四)金融机构间的相关性和共同风险暴露的关系不同。微观审慎监管制度下,金融机构间的共同风险的暴露并不认为是有关联的;相反,当采取宏观审慎制度进行监管时,整个金融机构间共同风险的发生被认为是有一定联系的。

(五)审慎控制的衡量标准不同。以单个金融机构为单位实行自下而上的衡量方法是银行微观审慎控制下的衡量标准;与微观审慎不同,宏观审慎是以整个系统范围为单位实行自上而下的衡量方法的。

随着金融行业的不断发展以及全球化,金融市场潜在的风险将不断扩大,而其中蕴藏的系统风险更是引发全球金融危机的重要因素,但是在微观审慎监管体系下,将无法做到对系统性风险的有效衡量。另外,微观审慎监管下,银行对市场面临的顺周期性并不能起到很好的作用,相反,缓解顺周期性导致的风险积累,将是宏观审慎监管的重任。同时,宏观审慎还能实现对市场流动性的有效监管。流动性风险是银行面临的资金流失的重大风险,次贷危机的发生也正是银行资金的大量流失最终导致的。因此,实现银行监管从微观审慎转到宏观审慎是一种很好的关注资金流动性的方式。结合金融危机的发生原因以及微宏观审慎的不同,我们可以得出,银行实行宏观审慎监管制度,是通过对风险相关性的分析和对系统重要性机构的监管来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风险的,它是有效预防金融风暴的发生,保证整个金融体系良好运作的有效保障。

三、金融危机下银行宏观审慎监管

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以来,世人至今仍心有余悸,从金融危机中恢复原有金融生机是国家金融机构的重任。同时,结合国情制定适合自己国家的金融改革方案更是全球性的当务之急。将微观审慎升华到宏观审慎,加大和完善银行宏观审慎监管制度是银行业面对金融风险的必选之路。

(一)关注欧盟,遵循央行监管。面对金融风险的袭击,欧盟实施监管改革中,建立了一个新机构:欧盟系统性风险委员会。其旨在汇集和分析有关金融市场稳定、宏观经济条件和所有金融部门宏观审慎发展的全部信息。因此,关注欧盟应对系统风险的相关对策制度,是银行面对金融危机的威胁不得不采取的措施。除此之外,更要结合实际国情,遵循中央银行宏观审慎政策的趋势。中国属于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制度国家,不同于欧洲的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发达国家,也不可能加入欧洲联盟,因此银行在应对金融危机时,必须始终遵循中央银行的审慎政策。中央银行具有理想的能力来监测宏观经济的变化,同时由于货币政策可能对杠杆和风险行为产生影响,因此有必要把宏观审慎职责集中在中央银行,由中央银行带领和引导国家银行业从微观审慎升华到宏观审慎,齐心协力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风险。

(二)微观审慎与宏观审慎双管齐下。宏观审慎是在微观审慎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也是微观审慎的升华,但这并不表示银行在应对金融危机的风险时只有采取宏观审慎的应对策略,相反,应该将微观审慎与宏观审慎相结合,使二者并肩作战。从微观审慎与宏观审慎的管理理念中也可以发现,其二者各有侧重,同时也各有重任,任何一方的失职,都会给银行带来不必要的金融风险。

(三)设计信息披露机制,提高市场透明度。风险都是潜在的,危机也是无形的,银行究竟面临着怎样的多大的市场无限是无法直视的,而是通过对信息的收集、汇总进而对金融形势进行评估和预测,在对银行面临的风险的预测的前提下,争取将风险降至最低直至消失,是银行从金融危机中吸取的经验教训,也是银行实现监管制度由微观审慎升华到宏观审慎的关键。

结论:银行业面对的无论是潜在的非系统风险还是系统性的金融危机,实现银行监管制度的宏观审慎,使宏观审慎与微观审慎并肩作战,不仅是银行从金融危机中总结出的历史经验,也是实现完善银行监管制度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风险管理——中国金融研究 》2012年5月

[2]巴曙松 杜婧:从微观审慎到宏观审慎:危机下的银行监管启示

篇6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金融在国民经济运行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当前金融形势总的来说是好的,在有效抑制通货膨胀的同时,保持了国民经济适度、健康发展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但金融风险是金融与生俱来的属性,近年来不断爆发的金融危机,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金融风险不仅制约着金融业的健康发展,而且很有可能危及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全局,因此,采取有效的金融风险防范策略是十分关键的,

1. 金融风险的定义及危害性

1.1金融风险定义

对于金融机构来说,金融风险是指所从事的经营活动给自己造成经济损失的风险,由于受到法律、政策、决策、市场、形势、操作等各种因素变化的影响,而造成金融机构的实际收益与预期不相吻合的不确定性,以及金融机构蒙受损失的可能性。金融风险由8种风险构成,即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战略风险、操作风险、声誉风险、国家风险、法律风险以及流动性风险。

1.2金融风险的危害性

金融风险不仅会对金融业务活动的正常进行造成影响,使金融业的抗风险能力被严重削弱和诋毁,其还会危及金融安全以及国家经济安全,一旦有系统风险的发生,整个金融体系的运转就会失灵,从而混乱了整个社会经济秩序,甚者,还会引发政治危机。一次严重的金融风暴可以瓦解一个国家的经济,造成严重的经济危机和社会动荡。

2. 金融风险产生原因

2.1信息具有不完全性与非对称性

在进行金融交易过程中,金融机构与金融机构之间、金融机构与投资者之间,对交易信息的不完整,导致在交易过程中,交易双方利益出现失衡的现象。对于企业资金运用情况、资产、负债、现金流动情况、偿债能力、发展前途和规划等企业的全部信息是由企业筹资者所直接掌握。而对于企业的经营信息,作为债权人的金融机构通常知道得太少。此外,在经济体制的不断变革过程中,企业融资出现多元化,企业的资金流量不明显,较隐蔽,流向出现多变性,这就使得金融机构对于企业信息的了解和掌握难度更大。这样一来,企业所有者和金融机构投入的所有资源以及这些资源的运转状况信息被企业掌控。加上对于市场相关信息,企业掌握量大,而在目前条件下金融机构却无法掌握众多企业的市场相关信息,且市场信息是不断变化的,掌握充分的市场信息对于金融机构而言确实具有很大的难度。

2.2金融体系具有内在脆弱性

金融脆弱性的主要表现:一是金融机构存在较大的风险隐患,金融体系不够完善,不具备较强的自身防范和控制风险的能力;二是金融体系治理结构以及控制机制不健全,具有长期投资理念的机构投资者较为匮乏,市场违规炒作严重;三是在金融机构之间出现风险相互转嫁的现象,混业渗透现象严重;四是缺乏健全的相关的法律制度,在法律制度上存在法律空白以及法规过时等问题,社会信用意识不高,信用体系建设速度过慢,存在大量的道德风险。

2.3金融创新带来的风险

金融创新只是转移和分散部分金融风险,对于整体性的金融风险却无法消除。金融创新只是降低了金融系统中的风险,从宏观上来看,只是将风险由风险回避者转移给了风险偏好者。随着金融创新的不断发展,未来的金融风险将会更加复杂。一方面,随着金融创新,金融机构之间的联系得以不断的加强,从而促使以资金联系为基础的伙伴关系的形成,使得其联系更加紧密,如果其中的一家金融机构有问题产生,就会产生多米诺效应,最终影响到整个金融体系,威胁到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另一方面,随着金融创新,出现了新的投资手段,对投资手段如果运用不当,同样也会造成更大的风险与危害。此外,金融创新不断深化了金融市场国际化,国外资金大量地涌入我国,这就会撞击我国银行体系资金的流动性,使得银行信贷规模缺乏稳定性,给整个金融体系带来风险。

3. 金融风险的防范策略

3.1加强完善金融市场的法制化建设

首先,要不断完善金融制度,健全服务体系,减少风险隐患。作为经济的核心内容的金融,金融体制的选择就显得尤为重要。金融体系要以国情需要为依据,确保资源得到有效配置、推动经济快速增长、使金融风险得到合理分散,同时还要让人们感受到经济增长的财富效应。其次,要加快金融业内的法律体系的完善,健全相关金融立法。金融立法的制定要以金融业的发展规律、特点及动态为依据来进行,制定出的金融法律必须是专业的、严谨的,树立其金融法律的权威。再次,加强金融执法及监管,对于金融犯罪行为要予以严厉打击,以确保金融秩序的顺利展开。最后,对于稳健的货币政策以及积极的财政政策,国家要予以继续实行,以使经济得以稳定增长,降低通货膨胀率,确保国际收支的平衡,最终使得抵御国际金融风险冲击能力得以增强。

3.2建立有效的金融风险预警机制和监督管理机制

首先,要尽快将一套高效、严密的金融风险预警系统建立起来,这对于金融危机的防范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方面,金融机构要将健全的贷款档案建立起来,将贷款的发放、管理、回收情况做好真实、详细的记录;另一方面,将金融风险防范分析机制建立起来,对于风险早期的预警信号要投入更多的关注,这样才能掌握金融风险。其次,强化金融监管力度。将完善的监管体系建立起来,强化监管,金融管理要尽快提升其当局的管理能力,使其有限理性降低,确保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交易。再次,进一步完善银行内部的自我约束机制,确实使得行业自律组织发挥其应有的监督鉴证以及评价作用。最后,强化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力度,对于国际协调合作发展的管理要处理好,同时要保持自身所具有的特色,使其影响力有所提高。监管内容要包含所有从业的银行以及非银行金融机构,包括从机构的市场准入到市场退出的全过程的经营活动;要改变监管方式,经济手段、行政手段及法律手段有效结合。

3.3加强内部控制,防范金融风险

防范银行经营不善首要条件就是要加强对银行内部的管理。一是通过内部和外部的审计程序,银行董事会对管理层要实行有效控制,要督促管理层高效地履行相应职责;二是提高银行全体员工内部控制的意识,每个员工要树立起自控的观念,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来办事;三是将完善的组织结构建立起来,这样内部控制才能得以实行;四是按照相关法律和政策,金融机构要严格对所有的贷款项目进行严格的审查,以降低贷款风险;五是对于内部控制要加强定量分析以及过程控制,提升内控的科技水平;六是要根据相关原则,如授权分责原则、财务核对原则、规范化员额、监督制约原则以及谨慎性原则等,将严密的会计控制制度建立起来。

3.4重视金融创新,加快金融市场建设和发展

产品创新和制度创新是金融创新的主要内容。一方面,金融产品的品种要尽可能丰富,技术成熟、且市场需求大的产品及交易方式要大胆尝试。另一方面,在金融产品和市场不断创新发展的情况下,还要注重创新管理制度以及监管手段。在信息化时代,要改变传统银行监管的管理模式,充分利用现代先进技术,通过科技创新来不断使金融管理效率和管理精度得以提升,进而可以对风险进行有效识别,更好地防范金融危机。

结束语

总而言之,金融业的健康发展对国家经济、社会、政治的稳定都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必须要高度重视金融风险问题,了解和分析金融风险产生的原因,进而更好的防范金融风险,以增加国家经济实力和保证社会稳定。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入,面临的风险因素也将从国内扩大到国际方面。因此,我们对金融风险的防范仍然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篇7

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要素,金融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杠杆和助推器的作用,有效利用好金融的杠杆作用,能够高效组织和配置各类资金,极大地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进程。在美国金融资产过快积累和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高杠杆率发挥着核心作用。同时,过度使用高杠杆,则是欧美金融机构在本次国际金融危机中承受巨大风险、遭受严重损失的重要原因。本文研究了欧美金融机构高杠杆率的形成机制,分析了欧美金融机构去杠杆化的现状前景和影响,并结合目前我国金融机构杠杆率现状,提出加强金融机构监管、坚持和完善资产充足率监管方法等建议,为我国金融机构发展和金融监管提供一定程度的借鉴。

一、金融机构高杠杆率的形成机制

金融交易中的杠杆率就是这些资产的市场价值与本金的倍数。杠杆率在金融资产积累方面起着加速的作用。实际上,只要稍稍提高杠杆率,资产规模的积累速度就明显加快。金融系统杠杆化在金融危机前对经济的巨大推动作用的基本原理其实很简单。金融系统的各参与者通过运用杠杆,用较小的成本撬动巨额的交易量,从而放大收益率。事实也证明,金融系统杠杆作为“金融加速器”在过去几十年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有研究显示,金融危机之前美国投资银行的杠杆率在20—25倍之间,商业银行的杠杆率较低,在10—12倍之间。然而,如果考虑金融机构的表外资产和影子银行,杠杆率将大大提高。在加速经济增长方面,杠杆率的提升与经济增长之间有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以美国为例,美国GDP从1940年的968亿美元到2004年增加到127940亿美元,六十余年增长了超过120倍,其中金融加速器的作用功不可没。

二、金融机构去杠杆化的现状

金融危机暴露出了过度和不当运用金融杠杆产生的巨大风险,杠杆化使金融机构内在脆弱性更高,金融衍生工具的杠杆效应使金融体制脱离物质基础,金融机构过度杠杆导致系统性风险增加,过度杠杆加深关联度,进一步放大系统性风险,导致风险传染链条深入到全球经济的各个方面,使得危及从金融领域蔓延到整个经济领域进而造成经济危机。这次金融危机爆发后,正是认识到金融系统过度杠杆化所导致的主要问题,监管机构在加强金融监管呼声日益高涨的情况下提出了去杠杆化的理念,并迅速得到金融实践界和理论界的支持,实现去杠杆化的有如下几种路径。

1、通过发行证券实现去杠杆化

银行等机构引进国外资本、吸收和扩大股权资本直至能支撑其资产负债表,来解除困境。在国内融资困难下可以通过吸引外资来扩充自有资本规模;在负债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直接增加权益资本会降低负债权益比,如发行股票债务权益混合型工具,如优先股和可转债等,这种债务权益混合型工具具有节税、避免稀释股权的效果,可转债的利率较低并且赋予了投资者转换期权,因而受到发行方的偏爱;此外,增加长期债券长时间内只需支付较低的利息,因此也可当作是一种资金来源,尽管增加了总体负债水平。筹资的数量依赖于投资者对未来经济状况以及资本市场状况的预期,在资产价格和证券价格持续下跌的情况下,杠杆率下降并不明显。

2、通过出售资产实现去杠杆化

银行等机构通过减少资产来收缩资产负债表,即通过出售风险资产来偿还债务,出售资产不仅可以增加收入,还能降低未来资产减值对利润造成的负面影响,两方面降低杠杆化率。但目前以下几方面因素会影响去杠杆化的效果:目前的危机是系统性的,几乎所有问题金融机构都想出售资产,竞争性出售资产会导致资产价格的进一步下跌。因此,出售资产的方式并不是金融机构去杠杆化推崇的方式。另外,表外工具的使用和投资者对信贷额度的设定也加大了银行削减资产的困难。

3、通过增加留存收益来增加权益资本,进而实现去杠杆化

在实体经济衰退和金融机构利润普遍减少的情况下,内部融资实现去杠杆化尽管存在,但不是普遍的方式,大规模实现可能需要等到实体经济复苏,目前,金融机构的去杠杆化方式仍然将主要依赖于发行证券这种外部融资方式。如果市场状况持续现在的低迷走势,增加留存收益实现去杠杆化对于金融机构而言依旧困难。

三、金融机构去杠杆化的影响

1、去杠杆化会影响全球投资与贸易

金融去杠杆化是一个过程,其意愿是通过降低金融机构负债比率来达到降低金融机构规模不合适程度,降低风险,但整个金融市场参与者普遍进行去杠杆化,却会造成众多危害性。去杠杆化操作意味着对场外衍生品交易品种的限制,在全球经济利率、汇率、股票等基础资产价格波动加大的情况下,会限制国际间贸易和投资行为,加剧了市场萎缩。

2、大规模的去杠杆化将导致市场的流动性短缺

金融机构急切出售其持有的金融资产。而整个市场同时出售资产的结果无疑是可怕的,这将导致资产价格陷入下跌—出售—再下跌的恶性循环。并导致整个金融体系的流动性缺乏,并进而影响实体经济,使全球经济的复苏前景不明朗,并且这种去杠杆带来的流动性紧缩对实体经济的影响相当大

3、机构去杠杆化将影响进一步传导至实体经济部门

信贷市场上持续紧缩后,商业银行为了符合资本充足率的监管要求,其向金融机构、居民和企业部门提供新增贷款的能力和意愿均出现下降,导致居民消费降低,企业投资减少,影响从资本市场传导至实体经济。国外Greenlaw等(2008)将GDP增长作为独立变量、信用作为解释变量估计了两者间相关性,结论表明信贷紧缩将通过居民消费与投资的下降以及房价下跌潜在的财富效应进而影响实际GDP的增长。

四、对我国金融改革的启示

1、加强金融创新,提高我国金融机构杠杆化程度

中国金融机构目前杠杆化程度并非过高,而是远远不足,我国在加大杠杆化方面尚存在巨大操作空间,目前最值得关注的是采取合适的手段把这一系列的杠杆效应撬动起来。可采用的手段有:首先,我国应大量运用信贷杠杆,扩大投资来促进经济复苏,并采取适度的金融杠杆解决目前实体经济资金短缺状况。其次,应该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适度杠杆化。居民手中积聚了巨大的财富,具有消费和投资的意愿,可以实行适度杠杆化操作。当前应该鼓励消费信贷的发放,加强消费信用产品的创新以刺激消费,加大对理财产品的研发投入。

2、要立足于整个金融体系进行金融杠杆率监管

次贷危机的教训也要求我国在实施高级内部评级法过程中应重视初始杠杆率,即使是安全的资产和机构也可能对整个金融体系造成重大影响,要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杠杆率进行限制,限制的方法是杠杆率乘以其影响因子。其次是在宏观上确定整个金融系统的合理杠杆率,宏观杠杆率可采用总资产/权益资本比率或所有金融机构的风险资本比率,也可以采取其他合理的指标。监管机构应该时刻强化金融产品尤其是衍生品的监管,尽管当前我国衍生品交易规模较小,但如果监管失当,其造成的危害性将十分巨大,故不可忽视。金融监管机构应该加强对衍生品的分类和监管,对于跨行业的衍生品,要建立监管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调行动。

3、加强市场监管,完善金融机构破产法律制度

次贷危机表明,要降低金融机构的道德风险,必须依靠完善的市场约束机制来强化市场监管。以存款保险为核心的金融安全网在强调金融安全的同时也加大了金融机构经营上的道德风险。激励结构的最重要的部分是要拥有完善的退出机制。银行业务涉及风险承担的问题,再好的银行也有遭遇破产的可能。中国应根据实际国情和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建立一套系统、连续且具有前瞻性的法规体系,而监管当局将允许那些偿付能力不足的银行倒闭。

4、建立多边信息资源交换与共享机制,加强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

为了防范和化解国际金融风险,要加强国际合作来实现全球金融监管。应在多边范围内建立国际金融监管信息储备中心,相互交流有关文件、资料,包括召开必要的监管联席会议,对重大问题交流情况,共商对策,从而有助于减少对国际金融监管的成本。国际协调与合作的机制主要包括信息交换、政策的相互融合、危机管理、联合行动等,对金融创新活动加以规范和引导。

【参考文献】

[1] Adrian Tobias、Hyun Song Shin.Liquidity and Financial Cycles[J].BIS Working Papers,2008,No.256.

[2] Hyun Song Shin.Discussion of“The Leverage Cycle”by John Geanakoplos.[J].NBER Working Papers,2009.

篇8

    美国作为世界经济强国,金融业发展和贸易行业的发展更是遥遥领先,进一步证明了马太效应的科学性。从商品的结构来分析,倘若一个国家的金融行业越发达,从而对该国的技术密集型企业和贸易的发展越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这样就可以生产出充足的产品;然而对于那些金融行业较落后的国家,对该国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贸易的发展具有很强的优势。显而易见,金融行业的发展可以有效地促进该国贸易结构的优化升级,以便完善出口贸易结构。近年来,随着我国不断加强金融市场的开放,社会经济得到了显着发展,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我国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

    美国在2008年由于次贷危机引起的金融危机对全球金融市场产生了严重影响,信贷危机由美国扩展到了全球很多国家。当时美国雷曼兄弟公司破产、华盛顿互惠银行倒闭、美林银行被贱卖等等,从而向我们证实了金融危机的危害性。随后美国的次贷危机对世界上国际贸易的发展带来了沉重的打击,加大了世界经济的衰退。由于美国很多银行濒临倒闭,在经济一体化的现状下,国际贸易的结算也不能够独善其身。美国经济地位的变化严重影响到了世界各国之间的贸易关系。

    一般而言,国际贸易风险、国际结算以及国际贸易融资都是国际贸易金融服务的范畴内。通常,国际贸易的金融服务不但能够促进国际贸易业务的发展,而且可以有效地降低企业之间的融资成本,与之相伴随的风险和损失也大大降低,从而就有效地提高了该国贸易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据有关专家认为,在规模效应的作用下,贸易自由化可以有效地促进金融市场的发展和创新,这样就可以降低金融中介的成本,从而更好地促进贸易的发展。在2003年Aizenman从理论上对国际贸易的开放与金融贸易化作用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研究,总结出贸易自由化提高了金融成本,从而促使了金融改革,也可以这样理解,金融自由化是贸易自由化的附加品。我国学者梁莉指出贸易开放是促进金融发展的重要因素,沈能指出从长远角度来分析,我国的金融发展和国际贸易呈现出均衡的关系。不管是从长远角度还是从短期角度来分析,我国的金融行业的发展规模和国际贸易呈现出正相关趋势,同时具有因果关系。除此以外,认为在财政分权的状况下,金融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也产生一定的影响,即金融发展可以有效地促进地区对外开放,政府加强干预金融体系会阻碍对外贸易的发展等。

    总而言之,从长远的角度来讲,金融发展和国际贸易属于均衡的关系,同时也验证了我国的金融发展与国际贸易之间的关系,以及金融和国际贸易之间的均衡关系对于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尽管近年来我国的金融行取得了显着发展,但是从整体上来看,金融效率较低,与之相关的金融市场的制度较不完善,金融体系的效率会直接影响到国际贸易的发展,从而就可以认识到金融的发展和国际贸易之间具有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要想更好地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制定出科学且合理的金融措施是非常有必要的,从而保证金融政策为国际贸易服务,促进金融发展和国际贸易的健康、持续发展。

篇9

译者:余江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定价:65.00元

如果没有次贷危机,格林斯潘的职业生涯可谓辉煌无比——担任第13任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任期跨越6届美国总统。他被称为全球的“经济沙皇”“美元总统”,他掌握着美国乃至全球“经济引擎”的秘密,人们称他为伟大的经济学大师、预言家、魔术师……

然而,2006年卸任,2008年就是次贷危机,如果格林斯潘想撇清关系,似乎完全不可能。对于2008年次贷危机,格林斯潘在新书《动荡的世界》中,委婉地说几乎所有经济学家都没能预测到这次危机。

作为职业经济学家,外交辞令在学术界并不鲜见,人们更关心的是,对于次贷危机,格林斯潘怎么看待。

格林斯潘认为,绝大部分风险模型是根据过去25年观察而建立的,而即使用基于过去50年大量数据整合而成的精密模型,也无法预测出这场危机。他认为预测失败的主因之一是,充斥着美国金融市场的“非理性因素”没有被纳入模型。

基于此认知,格林斯潘提出了预测危机的新模型,详细地阐述了“什么样的预测模型才是完美的”。他提出新模型必须更准确地反映出“人性中可预测的方面”,把预测重点放在那些给金融体系和经济带来最重大危害性的领域。

篇10

美债危机的危害首先在于“失信”。现代经济的核心是金融,基石是信用。2008年下半年,源于美国次级住房贷款大量违约和金融衍生产品泡沫破裂,就引发了一场百年未遇的国际金融危机。金融危机暴露出美欧等国长期负债消费、透支未来的发展模式的弊端。然而,3年多时间过去了,美国“借债成瘾”的问题不仅没有解决,相反更加严重,不得不“印票子”、依靠财政赤字的扩张来减少和转移自身困难。因此,美债危机是对目前美元主导金融体系的信任危机,从以前的企业经营危机,演变为目前的美欧财政危机。势必严重挫伤投资者信心。

美债危机具有“连锁”效应。受美欧债务危机影响,原油等大宗商品价格大幅震荡,黄金升至历史高位,人民币升值加速。始于希腊的欧债危机愈演愈烈,最近,欧元区第三大经济体意大利亦卷入漩涡之中,又传出法国将被信用降级,引起市场恐慌,大有火烧连营之势。而消费者和企业的信心受挫,危及当前本已脆弱的经济复苏,使企业生产经营环境更加严峻。美国为免于经济二次探底,必将推出第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加剧流动性泛滥和全球通胀化压力,使正在艰难复苏进程中的全球经济“雪上加霜”。

美债危机的危害性还表现在“远虑大于近忧”。8月2日。奥巴马签署了提高美国债务上限和削减赤字法案,暂时解除了美债违约风险,但美债危机仍然是全球经济的一大隐患。目前美国的债务上限已经从9年前的6.4万亿美元增加到16.7万亿美元,而未来10年美国的赤字仅承诺削减3万亿美元。美国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兑现这种承诺,还是一个未知数,况且我国拥有3.2万亿美元外汇储备,约三分之一投资在美国国债上,假如有朝一日美国在削减债务时遇到国内政治的阻碍,面对违约和转嫁债务的两难选择,我们的处境将会比现在糟糕。对此,必须认识美债危机的严峻性、复杂性和长期性,充分准备,妥善应对。

美债危机对浙江的影响不可避免、不容轻视

浙江经济外向度高,与美国有着紧密的经贸活动。美国是浙江最大的贸易出口国,也是浙江的第三大进口市场。自2001年我国加入WTO以来的10年间,浙江与美国的进出口贸易额增长了6.9倍,年均增长21.4%。美国也是浙江主要外资来源地之一,目前已有23家美国的“世界500强”企业在浙江投资了32家企业。近年来,浙江企业对美投资发展迅速,截止今年4月,我省经审批和核准在美国设立的境外企业和机构计710家,占我省境外企业数的15%,美国已成为我省境外投资企业数量排名第一的国家。今年7月,赵洪祝同志率浙江代表团在美国盐湖城以及印第安那州、新泽西州签约项目32个。协议金额40,5亿美元。开展更加紧密的经贸交流与合作,需要稳定、诚信、平等的经贸环境。

当前,我省经济下行和上行的可能性同时存在,相互掣肘。美债危机对浙江影响虽不直接,但它将给全球经济造成破坏性影响,也必将给浙江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考虑到美国经济复苏前景黯淡,财政增收幅度有限,同时削减财政开支之路布满荆棘,最终结果是美国政府依然要靠举债过日子,也就是说,全球经济因美债违约而大幅放缓甚至出现经济衰退的可能性始终存在,我省出口和经济增长很难独善其身。具体分析,美债危机对浙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低增长”。目前,世界经济进入了一个中长期低速增长的时代。除了德国、日本等几个国家保留占GDP不到20%的制造业外,大多数发达国家几乎没有多少工厂,却拥有很多财富,这些财富主要来自金融业。比如,上世纪50年代初,金融业仅占美国人薪酬总额的3%,而2005年这一比例上升到了34%。如果美国债务危机真的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将从需求方面对全球经济造成冲击。其影响可能不会亚于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就浙江而言,经过30多年的发展,区域经济的内生动力和民间创造活力明显增强,但高投入、高排放、低效率问题突出。全省年产值超10亿元的312个特色产业区块,大多处于供大于求的竞争性领域,尤其是一些传统行业利润十分微薄。今年7月,浙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30.5亿元,同比增长9.4%,增速比上月回落1.3个百分点,其中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2,5%,为近三年来最低。美债危机发生后,世界经济增长将会低于预期水平,浙江在全球经济“弱增长”格局中实现自身平稳较快发展任务艰巨。

二是“高通胀”。为了弥补财政支出削减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美国必然采取低利率政策,继续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这将使我省输入性通胀压力进一步加大,稳定物价难度更大。价格是经济活动的主轴。过去几十年,我们持续推进工业化,从农业吸收了大量社会资源,造成农产品供不应求和农产品价格持续走高。而“投资饥渴症”在各地工业化过程中不同程度存在,这种主要依靠大规模投资来拉动经济发展的方式,极易产生低水平重复建设。与工业化同步推进的城市化,导致土地价格和房地产价格上升而推动价格上涨。资源供给总是有限度的,而工业化、城市化所需的资源消耗无穷无尽,供需基本矛盾决定价格走高将是一种长期趋势。今年7月份。浙江CPI同比上涨6.3%,PPI同比上涨6.4%。价格水平继续高位运行。美债危机发生后,将使我省经济政策调控处于“内忧外患”的地步。高物价,抬高企业成本,降低企业利润,“高成本+微利”成为常态现象。

三是“多难题”。美债危机将带来巨大的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和市场风险,最直接的影响便是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继续下降,8月11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6.3991,升破6.40,而176个基点的单日升幅也创下逾9个月新高。按浙江现有出口体量测算,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每升值0.1元,浙江出口汇兑损失约16亿元。事实上,今年以来我省经济在平稳发展中,也已出现一些值

得警觉的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用工荒、电荒、钱荒现象愈演愈烈,一些企业处于开工不足的状况。随着人口“刘易斯拐点”的到来,浙江劳动年龄人口增量减少,企业从季节性招工难演变为常年性用工缺口,人口“未富先老”问题和企业用工问题日益突出。去年以来央行连续12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3次提高银行利率,个别行业遭遇银行停贷。今年,浙江又遭遇7年来最严重“电荒”。预计最高统调用电负荷需求5000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8.9%,缺口比例将达总用电量的1/7左右。美债危机发生后,新的不确定性增加,推动浙江发展面临新的难题。

把“防胀、防滞、防缩”作为今后一个时期浙江经济工作的重点

这次美债危机也给浙江经济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美债危机的根源在于投资与消费、实体与金融严重背离而形成的结构性“失衡”,导火线在于“失策”。传统上,美国经济靠技术进步、产业创新、刺激企业活力等手段拉动。而2008年美国政府为应付金融危机,出台的政策只靠简单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在产业上没有进行创新,所采取的一些经济政策力度过大,政府举债过多。通过提高财政赤字来推动经济,在政策上是失败的。我们要吸取教训,着眼于趋利避害推动转型升级,加快政策调整,进一步深化“标本兼治、保稳促调”经济工作思路,把“防胀、防滞、防缩”作为浙江经济工作的重点,努力把美债危机的危害降到最低程度。

篇11

近年来,国有商业银行在强化信贷风险管理,防范和化解信贷风险方面做了大量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效,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信贷资产质量明显提高。然而,由于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与金融产权制度改革、经营管理的授权操作与内控自律制度建设等方面的因素,信贷业依旧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高风险。

纵观国际上发生的几次金融危机,可以看出宏观经济失衡往往是金融危机爆发的前提条件。事实上,在高增长光环的掩盖下,以高投入和出口带动的亚洲经济中早已出现了严重的结构问题。经济结构没有及时调整加剧了经济失衡,成为金融危机爆发的基本条件。中国迄今为止没有爆发过金融危机,主要可归功于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良好的国际收支状况、谨慎的金融自由化以及资本账户下的不可自由兑换。然而,虽然没有遭受到金融危机的直接冲击,却并不意味着我国目前的金融系统有多么安全。事实上,我国在渐进改革中累积的深层次矛盾已经成为诱发金融危机的潜在因素。这大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国有企业的改革问题;证券市场违规操作,过度投机现象;国有商业银行改革问题。

监管体系的脆弱性是许多国家爆发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缺乏有效的监管,一国金融体系的运作就会失去安全屏障。而如果没有一个强而有效的审慎监管体系,则由于明确或潜在的存款保险的存在以及不对称信息的原因,银行体系里将存在大量的道德风险。这样,在发生危机时存款保险或政府会提供担保的预期会诱使金融机构过度承担风险,结果导致金融危机发生的更高概率。根据我国目前实施监管的现状,应当重点从制度上完善监管体系,杜绝监管的漏洞,促使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分工协作高效运转;培育金融监管体系运转的微观金融基础;将金融系统内部控制与外部监管有效结合起来;改进和完善监管手段;监督监管者,平衡和制约监管者的权力。

目前,国有银行体系的低效运作已成为影响金融体系稳定的重要因素,而沉淀多年的历史坏账和低效率的银行治理结构则加大了我国金融体系的脆弱性。有分析认为,中国的银行体系最值得担心的不是类似东南亚金融危机中东南亚国家银行业所出现的倒闭风潮,最应当担心的却是像日本的金融体系一样,因为迟迟不推出彻底的金融改革,不仅使得银行体系一蹶不振,而且还将严重制约经济的增长。各国的实践证明,加强市场化才是提高银行体系运作效率的根本途径。

金融危机往往是金融风险积累的结果,因而事先监控和控制金融风险,将金融危机化解于未然就极为重要。对于金融体系中的风险因素,尤其是导致金融危机产生的潜在因素,如通货膨胀、汇率、银行体系风险、债务风险都应当纳入金融危机的预警系统。

由于我国制定和实施了稳定且可持续的宏观经济政策,因而具备了实施有效银行监管一个重要的先决条件,没有爆发类似的金融危机。但这不等于说不存在金融风险和隐患。从会计体系角度来衡量,我国的公共金融基础设施尚不够完善,因而在金融会计领域还存在一定风险和隐患。例如会计信息失真,形成了潜在的或现实的金融风险。

篇12

美国次贷危机,全称是美房地产市场上次级按揭贷款的危机。“次贷危机”是自2007年初开始,由于“次级债”大量逾期违约引发全面性的信用危机。特别是2008年,随着华尔街贝尔斯登、美林证券、雷曼兄弟公司、高盛和摩根士丹利五大投资银行的全军覆没,将危机推向了,已演变为一场全球性的金融风暴。在这场危机中,越来越多的国家、金融机构以及大型企业遭受重创,使世界经济陷入了衰退的时期。

金融的本质是信用,金融创新的泛滥导致了信用的滥用,给社会经济埋下了祸根,引发了次贷危机。如何认识和应对这次危机,就成为我们金融内审工作者当前探讨、分析的热点问题。

一、美国次贷危机产生的机理

次贷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美元本位的国际货币体系和美国消费的过度膨胀。特别是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全球形成了以美金为本位的信用货币体系,而美国则进入了无约束的美金泛滥时期。

美国次贷危机产生的原因除了以上大的宏观经济因素以外主要还有以下原因:

一是政府对经济运行缺乏必要的监管。美国一度放纵经济泛滥增长,在宏观层面对经济运行缺失必要的监管,甚至在某些领域没有实施监管。无政府状态是导致次贷危机的根本条件,由于对房贷市场缺失必要的监管,使其无限膨胀,形成了巨大经济泡沫。美国是世界经济,在当今全球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这个巨型经济泡沫一旦破灭,势必对全球经济产生巨大冲击。

二是金融机构内部的风险控制机制十分脆弱。盲目追求扩张发展,追逐高额利润,忽略了风险管理,使次级抵押贷款标准降低,并一降再降,最终导致风险失控。

三是过度扩张金融衍生产品。在前几年美国楼市最火爆的时候,很多按揭公司为了扩张业务,牟取更高利率,介入了次级房贷业务,从而促使金融新产品无限度的不断扩张,在很大程度上掩盖和隐藏了次级房贷的危害性。特别是次级房贷证券化,信贷违约掉期等不透明的复杂金融衍生产品的推波助澜,构筑了房地产市场空前的虚假繁荣。

四是金融机构对投资者缺乏尽职调查。由于高额利润的驱使和非常火爆的销售市场,使房地产开发商不顾社会实际需求状况,没有重视必要的市场调查,盲目扩张业务。很多金融机构也没有实施可行性的市场需求调研,在利润最大化的诱导下,忽略了对实体经济发展的真实需求及日益俱增的市场风险控制,不断推出新金融衍生产品,最终使这些金融业务纯粹变成了金钱游戏,与分散风险的初衷背道而驰,更加加剧了信用危机。

五是各个环节的信息披露不充分。特别是在贷款证券化过程中,信息传递链条过长,导致信息披露不全面,不准确,层层失真,包括发行人、承销商、资产管理人、信用评级机构和投资者很难获得足够真实的信息。

六是信用评级严重脱离实际,使评级结果不够真实、准确。在经济利益诱导下,信用评级机构受自身利益驱动,在主观上存在听任自然的不尽职尽责的现象。另一方面由于当时房地产市场异常旺盛,使各类经济实体以往的经营业绩普遍向好,由此形成的风险管理模型和宏观计量经济学模型,所反映的是好时期的数据,数据具有片面性,提供的信用评级结果是虚假的,没有真实地反映经济实体机构的经营状况及本来面目,从而潜藏了巨大的金融风险。

二、金融危机对我国金融业的启示

美国次贷危机对全球银行业界来说都是一个深刻的教训,我国银行业应充分借鉴,特别是对我们商业银行内控管理及内审工作来说,有以下几点启示:

(一)有效控制金融风险是金融企业安全、高效、稳键经营的基本保障。金融业应尽快建立和完善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风险管理流程设计等多方面的制度基础。次贷危机引发了百年罕见的金融危机,与以往历次危机相比,次贷危机的不确定性、扩散性、加速性更加明显。世界经济日趋一体化的趋势,加速了全球金融一体化。特别是世界经济结构及金融市场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决定的复杂关系,导致金融危机的全球化已成必然。近几年,我国工、农、中、建、交五个大型国有商业银行中,工、中、建、交四个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完成股份制改造后已在境内外成功上市。农业银行目前也已完成了股份制改造,正在积极准备上市。我国银行业的经营管理模式已与国际接轨。如何加强风险管理,进行多元化经营和提升国际竞争力,是我国金融业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美国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已经构建并发展了世界上最发达的金融体系,而在这次次贷危机中,美国的金融机构和金融体系却不堪一击,一筹莫展。面对当前的这次金融危机,我国金融业应当很好地进行反思和总结,我们既要学习借鉴国外成功的内控管理经验,也要从次贷危机中汲取深刻的教训。特别是在经营管理和风险控制方面,要研究如何坚持具有中国特色的优秀传统经营管理模式,屏弃陈旧落后的不适应国际化经营管理模式。要把国际金融业最成熟的风险管理理念与我国优秀的传统管理经验有机地结合起来,在风险管理和经营方略上应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绝不能重蹈美国的覆辙。

(二)深刻研究和认识金融业务发展与金融产品创新。多年来,我国大型金融企业基本上都是国有的,在国内金融市场上占据着绝对统治地位,银行业的兴衰决定着中国金融体系的命运。因此,我国金融业一直受到国家积极保护和高度监管。就目前金融危机影响来看,我国银行业受到全球金融动荡的冲击较小。但是,随着我国金融改革步伐及对外开放步骤的日益加快,与国际化接轨是我国金融业面临的必然趋势,我们在看到内在优势与良好发展机遇的同时,还要看到所面临的严峻形势和许多不足。我国金融业今后将面临三个方面的挑战。一是银行业必将向混业经营模式转变。其经营模式或业务模式必将影响我国金融业的发展格局,使银行业处于多元化的业务竞争当中。我国金融机构应及早与国际接轨,探索混业经营的内控管理和风险控制对策与措施,在综合化经营的同时,实现效益最大化的目标,进一步提高国际竞争力。二是金融创新与金融衍生产品必将得到大力快速的发展。目前,我国金融业务发展及金融衍生产品创新还处于起步阶段,为适应金融业务国际化需要,今后,我国必将加快金融创新及金融衍生产品的发展。这次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之一,就是金融创新导致的信用过度扩张。因此,我国应高度警觉和及早控制金融衍生产品创新所带来的风险。三是国家对金融业的监管模式及银行业务管理手段必将进行革新。随着金融全球化步伐加快,国家对金融业监管模式必将进行重大变革。在金融业内部应尽快探索和制定与国际接轨的内控管理及风险防范机制。

(三)亟待探索和提高风险管理技术。过去,我们总认为美国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方面的技术是最先进的,近些年来,我们一直都在学习和借鉴美国内控管理经验和模式,并引进了许多管理理念和内控管理方法。但经过这次金融危机来看,美国的风险管理技术和内控管理机制,并不是完善可靠的,还存在诸多弊端和不足,尤其对风险隐患揭示

和控制还缺乏必要的手段,以致引发了金融危机。同时,从世界各国来看,近年来,虽然国际风险管理技术大力发展,各国对风险管理都有所重视和加强,但在本次金融危机中也未幸免于难。因此,必须改革和创新风险管理技术,在国际上建立统一的金融监管组织架构,以及建立适度有效的监管手段和标准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另外,我国要积极探索和提高具有中国特色的,并能够适应国际金融一体化的风险管理技术,尽快健全和完善风险管理机制,以确保在金融国际化的发展轨道上健康稳健运行。

三、商业银行强化风险管理的对策与措施

面对金融危机持续蔓延的严峻形势,以及我国金融业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我国商业银行要审时度势,应最大限度的提高风险防控能力,及早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科学规范的风险管理机制。

(一)强化金融监管力度,有效防控金融风险。商业银行业务广泛涉及到社会经济各个领域和个人,在整个社会经济体系中的地位非常特殊、非常重要,对社会经济影响巨大。我们国家应借鉴美国次贷危机教训,研究和制定适合当前金融全球化模式的金融监管机制,进一步强化金融宏观调控,促进商业银行强化风险管理力度,严防突发性、扩散性等重大金融风险事件的发生。

(二)商业银行应培育良好的企业文化。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是商业银行安全、高效、稳键经营的基本保障,商业银行应把风险控制当作首要任务。特别是要加强内控管理基础性工作,构建良好的内控环境,培育优秀的企业文化,要进一步提高全体员工的风险防范意识,使风险管理工作融人到银行业务的每个环节。特别是要调动员工参与并推进内控建设与风险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

(三)完善内控制度,加强风险管理。内部控制作为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活动的基础,不仅是防范控制金融风险、保障业务稳健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提高经营效率、实现经营目标的一个重要保障。一是要在全体员工中树立内控优先的理念。内控理念是内控体系的灵魂,只有增强全体员工的风险防范意识,认真主动地把内控理念贯彻落实到银行各项日常工作及每一个业务环节,才能提升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效率与效果。二是要建立和完善内控制度和风险管理机制。内控制度是规范行为的准则,是内控建设和风险管理的基本内容。商业银行要按照“完整性、系统性、科学性、超前性和有效性”的要求建立健全内控制度体系。要根据我国金融管理的基本法规,参照国际金融惯例建立和完善内控制度与风险管理机制。特别是要对重要业务及重点环节的关键控制点制定出规范合理,适度有效的监督制约制度,以严防各类风险事件的发生。三是要建立风险防控体系,切实发挥“三道防线”的功能。第一道防线是自控防线。要完善对各个业务操作环节的监督防控机制,注重对银行从业人员道德素质的修炼及制度观念的培养。第二道防线是互控防线。要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构筑起对全部业务操作过程的监控体系。业务部门要配备专职或兼职检查监督机构和监督人员,对该控制的风险点都能不疏不漏地进行有效监督。第三道防线是监控防线。要建立健全内部审计监督机制,要对各个营业机构、重要岗位、重要环节实施现场或非现场的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监控和审计检查。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