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德育的基本途径范文

时间:2023-08-10 09:21:3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实现德育的基本途径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实现德育的基本途径

篇1

从某种意义上说,区域政策是实现宏观调控有保有压方针的基本途径

增强区域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必须科学认识产业政策和区域政策的关系。首先,产业政策的实施是与区域政策紧密相连的,依靠区域政策,产业政策才能真正落在实处,形成实效;其次,产业政策和区域政策是相互补充的,建立在区域政策基础上的产业政策有利于从实际出发,形成区域特色,而建立在产业政策基础上的区域政策,则有利于推进整体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因此,不可以忽视区域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在宏观调控中,无论着眼于长远考虑,还是立足于近期需要,都要充分发挥区域政策的功能,并着眼于此,在宏观调控政策体系中自觉地制定和运用系统、灵活的区域政策。

形成区域政策体系

经过这些年的努力,国家已形成了关于区域协调发展的完整的战略体系,这就是: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形成东中西相互促进、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格局。这些年的实践表明,国家关于区域发展的战略方针,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区域经济发展呈现出新的格局与态势。

但在实践中也提出了值得进一步思考的问题:一方面如何使区域政策更加体现各个区域的实际与需要,在操作中避免出现相互攀比、设置雷同,致使各个区域都有政策、各个区域又都没有明显差别化政策的状况;另一方面如何防止各区域仅从自身考虑,过分追求政策的差别化和独立性,最终导致区域间的封闭和差距拉大的状况。因此,必须从区域协调发展的全局加强相关政策的协调和机制建设,以形成各具特色又有机统一的区域政策体系。

加强体制创新

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是区域经济一体化,或者说是资源要素和产品的一体化,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前提从根本上说是体制一体化。所以,体制创新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保障,必须把深化改革作为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从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要着力推进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健全能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的干部实绩考核评价制度,优化行政层级架构和行政区划。要完善所有制结构,调整国有经济布局,深化垄断行业改革,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构建富有活力和创造力的所有制基础。要理顺财税管理体制,合理界定各级政府事权并确保财权与事权相匹配,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建设公共财政体系,实现有利于增长方式转变和能源资源节约的税收制度等等。要进一步打破行政区划界限,促进市场的统一开放,有效整合各种资源,为加快区域一体化发展创造条件、营造环境。

推动主体功能区的形成

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各地区要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的不同要求,明确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并制定相应的政策和评价指标,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发展格局。在这个基础上,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进一步做出了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政策安排。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是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发展与细化,做好这一工作,需要在如下两个问题上进一步深化认识:

一是准确把握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和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关系。东、中、西和东北地区地理环境、资源禀赋、发展基础、产业构成差异明显,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应该在总体上把握这个大势。在涉及具体功能区划分和建设的时候,应充分考虑各大区域的特点及其战略上的要求,在标准和政策上有所区别。与此同时,实施各区域发展战略,也要更加重视各个地区在资源环境承载和发展潜力方面的差距,尽量优化政策实施的空间尺度,增强针对性。

二是务实研究推动形成主体功能区的政策措施与操作途径。关于四大功能区划分指标的科学设定,关于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地区财政、税收、人口搬迁等政策的安排,关于中央与地方政府职责的划分,关于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政策与形成主体功能区政策的衔接等都是形成主体功能区实际操作中的难题,需要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从我国当前国情特别是各大区域的具体特征出发,做深入系统而又科学务实的研究。围绕形成各具特色又有机统一的区域政策体系,处理好经济区域与行政区域的关系,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促进重点地区的开发开放,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

发挥重点地区的特殊作用

发展是解决区域协调的根本出路。因此,应该正确对待各个地区的发展。既不能通过限制东部发达地区的发展来缩小区域差距,对东部发达地区来说,国家的重点在于通过适当体制、法律和政策安排引导其更加健康、更加科学的发展,并推动其加大支持中西部地区发展的力度;也不能仅用放手的方式来推进欠发达地区的发展,国家应当进一步加大政策的支持力度,加大体制倾斜的力度,推动其加快发展。简言之,对发达地区主要是“引导发展”,对欠发达地区主要是“加快发展”。在此基础上,强化重点地区在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中的特殊作用。不仅要强化发达地区中核心区域(包括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的辐射、影响、带动、支持作用,而且要十分重视对欠发达地区中的特殊类型地区的扶持、援助、推动和提升。通过“抓两头”加快缩小区域差距,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进一步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细化完善相关政策,及时进行跟踪协调。继续探索以城市群和中心城市为核心推动区域发展的模式。加强对资源枯竭型地区(城市)、典型老少边穷地区、革命老区、生态脆弱地区发展和转型有效途径的研究。选择一批典型地区进行区域协调发展综合试点。

篇2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3)05(c)-0144-02

在患者疾病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和患者的接触机会最多,所以,如果真正构建了和谐融洽的护患关系,不但能够确保医院各种护理工作的顺利实施,而且还能满足患者不断提高的护理需求水平[1]。实践证明,建立“以患者为中心”的现代化的和谐护患关系,能够有效地提高医疗护理服务的质量。

1 新形势下护患关系的新特点

1.1 患者要求有多元化与全方位的整体服务

目前,患者对于护理服务的要求已不再是仅仅对疾病进行的基础护理,而认为护理服务工作应是多元化与全方位的整体服务[2]。传统的护理服务,护理人员只是认真执行医师医嘱,对患者打针、发药和换药,只做一些比较基础性的护理工作。但是,随着社会经济与医学科技的快速发展,患者的护理意识得到增强,单纯的执行性护理已经远远无法满足患者的需要。

1.2 护理工作的主客体发生巨大改变

在以往的护患关系当中,医院的护理人员常常处在护患关系的主体地位,而在住院期间,患者往往都是被动地接受各类诊疗与护理服务。但是在目前的现代护理中,患者已经开始转变为护患关系的主体,所有的护理工作都应当紧紧围绕患者为中心,作为护理人员,应当帮助患者了解和熟悉各项护理服务措施,还要在患者的支持下,帮助他们来完成各项诊疗与护理服务工作。

1.3 护理服务工作必须达到连续性和整体性要求

在传统的护理过程中,一般都认为医院的护患关系仅仅属于过程性的人际关系,一旦患者出院,则该种护患关系就出现了终止。但在现代护理服务中,护理服务工作必须要实现连续性与整体性,作为护理人员,不但要为患者提供科学和有效的护理服务,还要在患者出院以后,继续负责患者的身体健康咨询教育,并坚持家庭护理方面的指导工作。

2 努力实现“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体系的主要途径

2.1 要加强护理知识学习,不断营造新型护理工作创造力

病房护理人员不仅仅应当具备丰富的医学专业知识,还要不断地探索和学习护理美学与护理心理学甚至法律等相关专业知识,在平常的护理工作中,更要以熟练的健康保健和预防保健等多方面的专业理论来充实自己,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护理过程中,要善于和患者多进行换位性的思考[3],要充分地体会到患者的疾苦。只有这样,才能够把护患之间的感情及时地融至临床护理服务活动当中,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2.2 不断研究人性化护理服务的科学路径,从而提供更为优质便捷的服务

在新时期,护理服务人员必须坚持一切以患者为中心,要将以往的“病人求医院”而快速转向“医院依靠病人”的角度来开展护理,从而当把病人的合理要求作为工作目标;并以病人的合理需求做为首要护理工作的选择;坚持把病人及其家属的最满意做为第一工作出发点和标准,努力打造更加具有自身特色的护理服务品牌[4]。在护理服务工作中,作为护理人员,应当每时每刻地从便于患者的角度开展工作,自觉维护患者的人格尊严,绕让患者在接受护理服务过程中,真正感受到医院人性化的护理服务的温暖感受。

2.3 多让患者参与到护理服务当中,从而共同营建现代新型的护患关系

作为护理人员,应当更加深入地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并广泛地听取患者及其家属的各类意见与建议,然后对护理工作进行改善。要充分地利用各种交流手段,不断地提高沟通与交流的水平,要认真倾听患者或患者的家属针对护理服务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并积极进行总结和归纳整理,从而加强对护理服务工作的各种改进和优化工作。

3 构建和谐护患关系应坚持的两个基本原则

3.1 坚持现代护理原则,努力提高患者配合的积极性

3.1.1 要严格遵守和执行的护理管理制度 因为护理人员与患者在治疗中承担着不同的角色,各自都有着比较具体的要求与利益,这就会造成二者之间出现各种矛盾,假如处理不妥,那就势必会发生各种纠纷,并产生一系列的连锁反应[5]。要解决这类矛盾,不仅要努力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更要有严格的规章制度来进行保障。从而在制度上为护理人员处理各种矛盾和纠纷来提供制度上的条件。

3.1.2 要充分地调动患者配合的积极性 护理人员应当向患者间可能地提供有关各类疾病治疗的知识信息,以便于让患者密切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护理实践证明,患者的积极密切配合,是各项护理服务工作取得成功的非常重要的前提,这也是提高治疗和护理的总体效果的重要条件。

篇3

建立科学的中等职业教育德育评价指标体系是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突出德育效果的一个重要环节。按照科学的原则构建中等职业教育德育评价指标体系,对于加强和改进中等职业教育德育工作,提高其实效性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构建原则

(一)弘扬民族精神的原则

大力弘扬民族精神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是和谐文化建设的主旋律,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加强对学生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教育,可以更好地帮助他们了解祖国的历史和文化,了解祖国的过去和未来,增强对祖国、对民族的热爱;可以更好地帮助他们自觉把自己的成长同祖国的命运结合起来,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

(二)职业性原则

职业教育既要准确反映和适应现代职业对人的要求,又要为现代人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思想和制度保证。随着现代社会劳动分工日益精专化,现代人的发展在相当大程度上依赖于职业的形成和发展,并通过职业与社会及他人建立密切关系。从事某种职业成为人重要的社会化途径之一,职业性在某种意义上也就成为现代人的规定性。中职教育德育评价是学生职业素养形成的过程,也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手段,更是由一名合格学生向一名合格员工转变的重要途径。

(三)科学性原则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发展,我国在政治、经济、教育、文化、道德等方面都在发生着亘古未有的变化,人们的社会角色和利益关系开始由单一向多元转化,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目标追求等也出现了新的变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学校德育工作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广大教师深感目前开展德育工作较之其他工作存在着更多的困难。学校的德育工作要适应新形势,面对新情况,必须在创新上下工夫,在创新中求加强,求适应,求发展。要改革中职德育的内容,克服脱离社会实际、背离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情况,重视中职德育知识与道德行为之间的一致。

二、基本框架

(一)对中职学生职业道德素养的评价

这是整个评价体系的中心环节和基础,中职学生的培养目标非常明确,德育为首,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包含两方面的意义:第一,对中职学生职业素养的评价是中职德育工作的前提和起点。只有在认真调查研究和切实评价的基础上,对中职学生职业综合素质现状做出科学的评估和描述,才能制订出正确的教育计划,并付诸实施。第二,对中职学生职业素养的评价是对德育结果的检验。要想对已经实施的德育过程的成败和经验教训做出评价,最基本的方法是坚持就业为导向,根据企业的需求和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对中职学生的职业素养进行科学的评价。

(二)对教育者的评价

教育的成败最终取决于教师的自身素养和教育水平。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的快速推进,对中职教师有更高的要求,不仅要精通专业技术,更要在教授专业技能的同时实现综合职业素养的培养。传统教师功能的定位是“传道、授业、解惑”,而现今的教师通过一体化课程的实施,在课堂中的职责转变为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自我学习、自我管理、创新、团队开发、寻找学习资源、设计学习活动、发现个人意义、营造积极氛围和进行自我评价。因而教师角色应定位在引导者、唤醒者、研究者、探索者、促进者、评价者、参与者和开发者的高度。

(三)对中职教育德育工作过程的评价

德育具有连续性和顺序性的特点。一方面,受教育者的品德内容、形式、能力的发展经历由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矛盾运动过程,并且是一个长期反复的过程;另一方面,品德基本是沿着知、情、意、行的顺序形成发展的。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的德育实践是符合德育过程的规律的。实现德育目标,完成德育任务,实施德育内容,必须经过一定途径和渠道。德育途径是客观的,也是多种多样的,德育工作者要根据实际情况,和学生的不同特点,选择适合有效的途径,选择效果优良的途径。对中职教育德育过程的评价要充分的考虑两点:一是德育的内容和途径是否能支撑德育目标的实现;二是德育的过程能不能和社会、企业、未来的职业发展紧密联系。

篇4

德育教育担负着促进少年儿童品德发展的重要任务。一般来说,小学阶段德育教育的范围主要包括: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劳动教育、纪律和法制教育、文明行为习惯教育等。做好小学德育教育工作,应坚持“回归儿童主体,回归儿童生活”的原则,结合学生年龄特点,遵循儿童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通过课内课外等多种形式,进行渗透式教育。只有这样,德育才不会被受教育者视为一种“异己”的力量,才能真正成为一种解放的力量和创造的力量。本文浅析了小学德育教育的方法与途径,指出小学德育的形式和渠道很多,但主阵地在课堂,课堂教学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

一、小学德育的一些基本认识

小学阶段正处于儿童思想教育的启蒙时期,因此我们可以说,小学德育是一项奠基性的工程。从根本上讲,小学德育教育必须坚持“回归儿童主体,回归儿童生活”的基本原则,才能实现德育教育的最终目的。众所周知,德育的本质意义在于不断地塑造和完善一个人的道德人格,因此,只要我们遵循了儿童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就可以在小学德育工作中取得实效。

从内容上说,小学德育涉及的面非常广,而且十分抽象,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做起,化抽象为具体,把虚的工作办实。例如,为了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我们可以让学生从爱家乡、爱学校做起,从热爱身边的一草一木做起,把爱国主义教育具体到学生日常生活的一举一动中。

小学德育教育的途径也是多种多样的,可以通过抓好班主任工作,搞好班级德育,也可以通过抓好各科教学,促使德智体美劳有机渗透,还可以搞好课外校外活动,利用寓教于乐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另外,通过集会、班会、少先队主题队会、社会实践等形式,也都可以进行小学德育教育,它们都是开展小学德育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

二、小学德育的主阵地是课堂

小学德育的形式和渠道很多,但主阵地仍然还是在课堂上,课堂教学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在课堂中,德育由于结合了学科教学内容,采用的是潜移默化、熏陶感染、点滴浸润的方式,“润物细无声”,学生可以很方便地接受、领悟和内化,并逐渐转化为自己的行为。具体到课堂中,为了增强德育教育的实效,可以采取如下措施:

1、深入挖掘教材德育内容,高度重视课堂随机教育

在小学课本中,并没有明显的德育教材,但是大量的内容却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因素,他们均贯穿着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教师在备课时,应主要把这些蕴含在科学知识中的德育因素挖掘出来,寓德于教,把德育内容科学地、灵活生动地融汇于教学过程中。其实,在实际的教学课堂上,也经常会出现一些德育教育的契机,教师要善于学会抓住这些契机,及时向学生开展德育教育。要做到这一点,除了必须做有心人之外,还必须要有教育的热情、广博的知识与高超的艺术。这即是我们常说的课堂上的随机教育,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转贴于

2、合理选择恰当教学方法,切实增强德育实际效果

在课堂教学中,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对于增强德育教育的效果,影响是十分明显的。例如,语文课的内容丰富多彩,涉及面广,德育教育贯穿于文章的始终,渗透到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对于那些语句含义深刻,思想性强,又比较含蓄,有特定历史背景的课文,我们应采取辅导理解法,不但要让学生收集有关资料,还要对学生作适当的讲解,帮助他们领悟其中的思想、道理。另外,在课堂教学中,还可以通过阅读思考法、讨论吸收法加强德育教育。总之,我们就是要让学生在愉悦的情感中感受到美好,领悟到含蓄,受到德育的教育,形成健康全面的人格,增强德育教育实效。

3、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让学生受到情感感染

在小学德育教育过程中,可以在课堂上通过多媒体电教设备,从音、像各方面最大限度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受到环境氛围的感染和熏陶,以实现良好的思想教育效果。专家认为,道德可以通过学习获得,也可以通过学习加以改变,其中影响道德行为发展的主要因素是环境。可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对德育所起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在德育教育中,通过课堂渗透德育,以课堂知识为基础,做到以文传道,以情入理,文道结合,情理交融。这样,学生在“随风潜入夜”的潜移默化中,逐渐受到思想品德的熏陶,提高对真善美和假恶丑的辨别能力,形成正确的思想认识和健康的道德情感。

4、创新德育教育载体,丰富德育教育活动

社会的不断变革和发展,促使我们在传统德育的基础上,必须寻找多样化的、富有新意的德育载体。针对少年儿童对网络的兴趣,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学校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教室、远程教育设备等现代化设施,建设专门的德育网站,用于学生浏览学习、互动交流、收看音像资料、参与各种德育活动,通过网站图文并茂、声像俱全、多姿多彩的资源特色,打开网络绿色通道,使学生在充满趣味的网络浏览过程中,陶冶情操,健康成长。另外,还可以以活动为载体,融德育教育于活动中,让学生参与活动,这不仅能使学生通过活动展示才艺,还可以使学生在活动中陶冶情操、感悟道德,形成道德意识。

三、小结

在小学德育教育中,经过上述一系列的德育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我们可以使得学生在做人、做事、学习方面都养成良好的习惯,让他们在思想品德和个人修养等方面都养成良好的品质和行为习惯。总之,在小学德育工作中,只要我们把握住了德育的特征,注意充分挖掘德育教育因素,抓住了小学德育教育的主环节课堂,用高尚健康的道德情操影响、教育学生,渗透学生的心灵,就能够实现小学德育教育工作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篇5

生态文明时代的背景下,高校义无旁贷地承担起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重担。作为素质教育的与时俱进,生态文明素质教育又提出了新的社会道德规范,即自然也是有道德存在的。高校生态文明素质教育的纳入可以促进学校德育的发展,也有助于实现生态文明素质教育的实效。

1 学校德育的概念

本文认为,德育是指德育工作者组织适合德育对象品德成长的价值环境,促进他们在对道德价值理解、道德品质素质体系建构和道德实践能力提升等方面的教育活动,其实质是一种促进德育对象个体素质自主建构的价值引导活动。【1】

2 高校生态文明素质教育对德育体系的影响

学校德育体系涉及德育目标、内容、途径、方法、管理、评价体系等方面。生态文明素质教育作为德育内容的丰富,对德育体系产生了重要影响,使其得以重新建构。下面主要论述德育目标、方法和途径体系的重新建构。

2.1 德育目标体系的重新建构

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确定德育目标,要从中国的社会实际出发,遵循受教育者对象的品德形成和发展规律。在生态文明社会背景下,既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按照生态文明社会的发展要求,又要遵循受教育者自身道德品质发展的规律,来重新确定德育的目标。

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德育的总目标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德育也要遵循这一总目标,为社会培养包含生态道德素质的人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培养接班人。

而中国特色的德育体系又是分层次的,从小学、中学、再到大学,每个阶段的德育都有各自的内容和目的。高校根据每个年级学生的不同发展状况,又可以把德育的目标有所区别,有针对性地开展。使德育目标最终、一步步得到实现。

德育的目标是要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的公民。高校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已经成熟,而且确立了自身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这些特点决定了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更加全面,也更容易理解接受。那么在生态文明时代,新的社会发展对高校德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受教育者不仅要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有所提高,更要确立其正确的自然观。生态文明素质教育纳入到德育体系之中,高校要积极挖掘利用自然界中有审美价值的德育资源,使受教育者在欣赏自然风光、感受自然美景、滋生保护自然环境意识的同时,获得大自然丰厚的道德滋润和生态道德素质教育的洗礼。

新时期学校德育的目标具有新的内容:使大学生掌握有关生态和环境的知识,培养他们的生态道德情感和意志,具备良好的生态道德素质;并且能够内化为自身的道德品质,并通过自身实践行为使大学生成为具有生态道德素养的人,最终为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做出贡献。

2.2 德育方法和途径体系的重新建构

德育途径体系是以完成德育任务、提高德育实效为目的,以我国的国情和各级学校德育工作的实际情况为依据而提出的。学校德育的方法和途径很多:通过高校公共政治课、学校工作、社团活动、结合家庭与社会德育等等。而在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新时期,德育的方法和途径需要创新。

德育的途径要对应德育的内容,且一个内容可以对应多个途径。对于生态科学知识教育,高校生态文明素质教育可以通过高校公共政治课、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和其他各科教学进行教育,也可以通过讲座、知识竞赛、校园广播宣传等途径,并且在此过程中来培养大学生的生态道德观念、情感、信念、意志等,已达到内化的结果。而对于生态实践教育,高校生态文明素质教育可以通过学校工作、社团活动、社会实践并结合校园文化建设,与家庭和社会德育相结合、整合多种教育资源等途径来进行。

德育的途径要有重点,针对大学生的特殊性,重点在实践教育,让大学生用自己的行动来保护环境、保护生态,摒弃过去的消费观念、有节约意识,最终将理论知识消化并内化,对此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与了解。另外要与其他德育途径进行结合,重点有分工,对低年级学生适当地进行理论教育,而对高年级学生重点在实践,最终实现分工协作,为社会培养需要的人才。生态道德养成教育作为生态道德理论转化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的关键性环节,具有十分丰富的内容,主要包括生活习惯的养成教育,;职业行为的养成教育;识别“绿色标志”意识的养成教育,它既标志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文明程度,也标志着一个人的文化素质和道德教养。【2】

除此之外,对于德育内容,要在大学生原有的生态科学知识基础上,强化他们的基本知识,让大学生了解支撑生命的基本系统,以及掌握认识、利用、保护和美化生态环境的基本知识,使他们懂得,世界上的一切生灵都是千丝万缕地联结在一起的,个人的幸福与整个地球的幸福密不可分的。【3】

总之高校生态文明素质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与时俱进,被纳入到高校德育之中,是顺应时展的结果,是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要求;也是高校德育发展的需要,对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社会培养需要的人才,最终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参考文献:

【1】路琳,康月磊. 论新时期先进文化建设中学校德育的走向[J].教育探索,2009,(1):106-108.

篇6

中图分类号:D64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5-0364-02

一、德育个性化与社会化的关系

目前,在实现德育的基本目标上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是从社会根本要求出发,作为德育第一目标而确立的德育观,把人的社会属性置于首位,按照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组织的影响,强调个人的发展要符合社会政治观点、道德规范的共性要求。另一种则是从个人本位主义作为培养目标而确立的德育观,强调社会、社会群体要尊重个体的独立性,强调人对经济、政治、文化的不同需要由此带来的发展上的个性化选择。这两种德育观从根本上说,都是认为社会、社会群体和个人的基本要求是相互对立的。当强调政治观点、道德规范的社会要求时,必须使人的个性和创造性无条件服从,受教育的个体在社会的政治观点、道德规范的统一模式中形成,人的经济、政治、文化的不同需要必须实现统一,这样的结果导致了人的经济、政治、文化的不同需要从内容到实质的与社会政治观点、道德规范的统一,不能实现人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多样化发展。另一方面,过分强调人的经济、政治、文化的不同发展需求,往往致使受教育者思想意识中,为社会服务意识减弱,甚至表现为极端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基本道德滑坡。从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关系看,德育个性化与社会化二者不是非此即彼的。一方面,社会的全面发展需要有主动进取和富有创造性精神的人,培养主动进取和具有创新精神的人,必须确保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一方面,人的个体发展必须置于社会的背景之下,才能体现出它的根本价值,同时也能更好地发挥和发展人的自身。个体为社会服务和个性全面发展不是对立的,是可以相互促进的。由此,可以明确德育责任的两个基本方面是应该协调统一的,可以同时对人和社会发展实现个性化和社会化的协调统一。德育个性化和社会化的协调统一是要在承认人的经济、政治、文化的不同发展需求前提下,鼓励培养其良好的个性素质,充分发展人的主体意识、独立人格、进取创造精神和个人才能,鼓励培养其良好的个性素质同时,不意味着不纠正其偏差的个性。人的主体意识、独立人格、进取创造精神和个人才能是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社会发展需求也要有效促进人的主体意识、独立人格、进取创造精神和个人全面发展。

二、实现德育个性化与社会化协调统一的基本途径

实现德育个性化与社会化协调统一基本途径包括,要坚持以培育人的主体意识、独立人格、进取创造精神和个人才能为基本导向,充实德育的基本内涵。实现德育个性化与社会化协调统一发展不是消灭人的经济、政治、文化的不同发展需求,是要在承认上述差别的基础上,鼓励每个人从自身的经济、政治、文化的不同发展需求出发,充分发展人的思想素质和独立才能,使受教育者充分地提高其思想素质和独立才能,实现人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发展。为了实现人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发展,社会、社会群体必须尽可能地营造一个适合人的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德育环境,在坚持社会、社会群体思想原则、道德规范的基本原则、基本方向前提下,不断充实实现人的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内涵,营造人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全面发展协调统一的德育模式。实现人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全面发展,必须改革现有的德育模式,要把德育的功能放在促进人的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发展的统一的结合点上,明确时展对于人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提出的基本要求,要将社会要达到的基本教育目标与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独立人格、个性才能发展方向相结合。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于个体的主体意识、独立人格、个性才能提出具体目标、具体要求,符合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基本要求的,调动受教育者为实现这一基本要求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这一基本目标必须明确、清晰,并且是唯一的,在此基础上,要注意教育情感与接受情感的结合。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基本要求与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独立人格、个性才能具体发展要求良性互动,奠定坚实的个性化与社会化协调统一的情感基础。必须尊重个体的主体意识、独立人格、个性才能差异,重视实现德育个性化与社会化协调统一的具体过程。人的个性差异还表现在兴趣、能力、气质和性格各个方面,在实现德育个性化与社会化协调统一的具体过程中,每个人对自身的兴趣、能力、气质和性格发展要求也呈现出个性化的特征,表现出不同的层次差异。必须承认和重视这种个性差异,从不同受教育者各自特点出发,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引下,按照受教育者不同的兴趣、能力、气质和性格发展要求,发现受教育者自身发展的独特领域,发现自我的主体意识、独立人格、个性才能的价值,在差异中实现德育个性化与社会化协调统一。

充分发掘个人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发展潜力。在德育过程中,社会和社会群体、受教育者、社会环境是相互作用的三个基本要素,社会、社会群体的主导作用以及社会环境的影响作用固然重要,但是受教育者实现全面发展的主体作用的发挥,是实现德育个性化与社会化协调统一关键因素。坚持德育中个性化和社会化的协调统一,不仅体现在受教育者在实现全面发展中的作用,提高自我实现的能力,增强自我实现全面发展的主动性。还体现在受教育者在接受德育信息之后,都有一个经过知、情、信、义、行的内化过程,没有这个过程,任何外部强制性的措施,都不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基本要求内化为个体素质。这就要求社会、社会群体必须充分重视培养受教育者的自我激励的内在机制,激发受教育者自我进步的信心和能力。这种自我激励与约束的内在机制,包括自我感知、自我体验、自我评价、自我分析、自我监督、自我控制等。只有充分激发培养他们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才能使受教育者成为能动的受教育主体,实现培养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一社会基本要求,与受教育者自我的主体意识、独立人格、个性才能有机结合。

在实现德育个性化与社会化协调统一过程中,要充分发挥社会环境影响力。在这一过程中,社会环境影响力是受教育者个性形成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这就要求社会环境必须营造好的氛围陶冶学生。社会、社会群体不仅要关注受教育者对所传授政治观点、道德规范的接受,不能忽略社会环境因素在其中所能起的作用。良好的德育效果取得不仅在于政治观点、道德规范显示出教育的力度,还在于教育者的个性所产生的教育力量。当社会和社会群体、社会环境有机融为一体时,才能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力。社会环境要营造出这样的教育氛围,促使受教育者形成丰富的情感、果断的意志、开拓创新的精神,显示社会、社会群体对受教育者在思想观念、道德规范的影响力。社会、社会群体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的过程还体现在受教育者对思想观念、道德规范信息的自觉主动的内化与现有思想品德素质外显的统一过程,受教育者在现实的亲身感受中,把握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逐步明确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将权利与义务有机地结合起来,将个人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发展要求融合在社会之中,达到个性化和社会化有机的谐调统一。

篇7

做好小学德育教育工作,应坚持“回归儿童主体,回归儿童生活”的原则,结合学生年龄特点,遵循儿童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通过课内课外等多种形式,进行渗透式教育。本文浅析了小学德育教育的方法与途径,指出小学德育的形式和渠道很多,但主阵地还是应该落在课堂上。

一、小学德育的一些基本认识

小学阶段正处于儿童思想教育的启蒙时期,因此我们可以说,小学德育是一项奠基性的工程。从根本上讲,小学德育教育必须坚持“回归儿童主体,回归儿童生活”的基本原则,才能实现德育教育的最终目的。众所周知,德育的本质意义在于不断地塑造和完善一个人的道德人格,因此,只要我们遵循了儿童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就可以在小学德育工作中取得实效。

从内容上说,小学德育涉及的面非常广,而且十分抽象,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做起,化抽象为具体,把虚的工作办实。例如,为了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我们可以让学生从爱家乡、爱学校做起,从热爱身边的一草一木做起,把爱国主义教育具体到学生日常生活的一举一动中。

小学德育教育的途径也是多种多样的,可以通过抓好班主任工作,搞好班级德育,也可以通过抓好各科教学,促使德智体美劳有机渗透,还可以搞好课外校外活动,利用寓教于乐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二、小学德育的主阵地是课堂

小学德育的形式和渠道很多,但主阵地仍然还是在课堂上,课堂教学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在课堂中,德育由于结合了学科教学内容,采用的是潜移默化、熏陶感染、点滴浸润的方式,“润物细无声”,学生可以很方便地接受、领悟和内化,并逐渐转化为自己的行为。具体到课堂中,为了增强德育教育的实效,可以采取如下措施:

1.深入挖掘教材德育内容,高度重视课堂随机教育

在小学课本中,并没有明显的德育教材,但是大量的内容却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因素,他们均贯穿着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教师在备课时,应主要把这些蕴含在科学知识中的德育因素挖掘出来,寓德于教,把德育内容科学地、灵活生动地融汇于教学过程中。其实,在实际的教学课堂上,也经常会出现一些德育教育的契机,教师要善于学会抓住这些契机,及时向学生开展德育教育。要做到这一点,除了必须做有心人之外,还必须要有教育的热情、广博的知识与高超的艺术。这即是我们常说的课堂上的随机教育,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2.合理选择恰当教学方法,切实增强德育实际效果

在课堂教学中,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对于增强德育教育的效果,影响是十分明显的。例如,语文课的内容丰富多彩,涉及面广,德育教育贯穿于文章的始终,渗透到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对于那些语句含义深刻,思想性强,又比较含蓄,有特定历史背景的课文,我们应采取辅导理解法,不但要让学生收集有关资料,还要对学生作适当的讲解,帮助他们领悟其中的思想、道理。另外,在课堂教学中,还可以通过阅读思考法、讨论吸收法加强德育教育。

3.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让学生受到情感感染

在小学德育教育过程中,可以在课堂上通过多媒体电教设备,从音、像各方面最大限度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受到环境氛围的感染和熏陶,以实现良好的思想教育效果。专家认为,道德可以通过学习获得,也可以通过学习加以改变,其中影响道德行为发展的主要因素是环境。可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对德育所起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在德育教育中,通过课堂渗透德育,以课堂知识为基础,做到以文传道,以情入理,文道结合,情理交融。这样,学生在“随风潜入夜”的潜移默化中,逐渐受到思想品德的熏陶,形成正确的思想认识和健康的道德情感。

4.创新德育教育载体,丰富德育教育活动

社会的不断变革和发展,促使我们在传统德育的基础上,必须寻找多样化的、富有新意的德育载体。针对少年儿童对网络的兴趣,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学校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教室、远程教育设备等现代化设施,通过网站图文并茂、声像俱全、多姿多彩的资源特色,打开网络绿色通道,使学生在充满趣味的网络浏览过程中,陶冶情操,健康成长。

在小学德育教育中,经过上述一系列的德育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我们可以使得学生在做人、做事、学习方面都养成良好的习惯,让他们在思想品德和个人修养等方面都养成良好的品质和行为习惯。总之,在小学德育工作中,只要我们把握住了德育的特征,注意充分挖掘德育教育因素,抓住了小学德育教育的主环节课堂,用高尚健康的道德情操影响、教育学生,渗透学生的心灵,就能够实现小学德育教育工作的最终目的。

篇8

(一)进一步巩固德育工作地位。《标准》进一步明确了德育工作在职业学校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基础能力建设和内涵建设在新时期又取得跨越式发展,职业教育办学思想更加明确,发展思路更加清晰,德育工作的重要性更加凸显。一方面,新形势对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提出更高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中等职业学校需要充分认识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主动积极应对。另一方面,不同地区、不同职业学校对德育工作的认识,以及条件、队伍、水平、成效等方面存在着实际差距,影响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和事业发展,需要通过建立和完善现代职业教育管理制度,进一步提升育人理念,明晰工作方法,激发工作动力,改善工作条件,切实加强改进本地区、本校德育工作,切实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我省中职德育工作能够提升到更高的水平和层次。

(二)进一步明确德育工作规范。《标准》是新时期、新形势下有机结合我省中职德育现状的系统性的工作指导规范,在职业教育德育的基本内容、基本制度、基本方法、基本途径、基本保障等方面进行了制度化的创设。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中职德育文件,省教育厅也出台了相关规范,这些文件涉及班主任工作、校园文化建设、共青团工作、德育课教学、德育大纲等诸多方面,说明党和政府越来越重视中职德育工作,对德育工作的要求、规范不断推陈出新,不断充实完善。但是,也会产生由于文件多、要求高影响基层理解和有效执行的问题,甚至产生无所适从的情况。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基层职业学校需要对上级的各种相关要求进行整理,形成一个统一的工作规范,在做好基础性工作的同时,能够发挥各地、各校的积极性,努力探索和实践有着地方特点行之有效的创新举措。

(三)进一步推动德育工作评价。评价是管理的基本手段,《标准》的出台还将发挥督导评价作用。通过开展积极的过程性评价,促进基层加强德育工作的自我评价和考核,而不是为了追求一个单纯的终结性结果。德育评价作为整个德育过程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不仅具有自身独立的价值,而且从中也能折射出相应的德育观和方法论问题。学校德育工作和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情况是衡量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需要进行积极评价和绩效考核,不讲绩效的管理也不能称之为卓有成效的管理。《标准》的出台与运用将从三个方面实现评价功能:一是评价指标。《标准》包含了具有评价职能的德育状态指标、德育条件指标和德育成果指标;二是评价主体。在学校自评与他评相结合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教育督导的作用;三是评价方法。注重对观测点的探究,采取定量与定性、过程与结果相结合的办法。通过评价的促进作用,践行以评促建、以评促改、可持续发展的工作思路。

二、《标准》有哪些特点

(一)科学性。科学性是《标准》制定的难点。在发挥指导作用方面如果过于宏观,则无法操作;如果过于琐碎,则生硬僵化。根据省教育厅的要求,《标准》的制定要科学实用,要从经验向科学转变,要从实际出发,以人为本,方便基层的学习和使用。所以《标准》的起草也从起初的面面俱到到化繁为简,并结合德育原理、德育过程原理、德育管理,牢牢把握工作的主线和主要方面,比如:中职《德育大纲》明确规定的德育目标、内容和途径,在《标准》中不再重复;在发挥评价作用方面,如何衡量基层德育工作的绩效一直是德育工作的一个难题,也是一个重要的课题。起草小组在学习兄弟省市做法时,没有照搬百分制,不搞打分排队,而是分成基本要求和发展性要求两个阶梯,让学校自我对照,确立符合本校实际的德育发展规划。

(二)实践性。一吨理论抵不上一克实践。《标准》的制定秉承“走向丰富的教育实践”理念,以有利于推动德育工作、加强德育实践、促进学校发展为原则,系统架构了实践性的德育工作体系:第一层次为德育理念与规划,第二层次为德育制度、内容、队伍、途径、环境等,第三层次为德育成效。《标准》的“基本要求”共分成6个一级指标、27个二级指标,除了“M1-1目标理念”外,26个二级指标均为具体工作要求,而且没有分核心指标和非核心指标,体现每项工作不同的德育价值。实践性还体现在寓德育于课程实施之中,寓德育于学生活动之中,寓德育于管理服务之中。

(三)创新性。《标准》通过创设新的、更能有效激励人们行为的制度来实现中职德育工作的持续发展和变革。创新的目的是为了突破职业教育难点、突出我省中职德育工作的特点。《标准》的创新性主要体现在三个“实”字:一是德育制度建设重实效。注重与省《学生管理规范》中管理制度的有机对接,实现制度建设的连续性与开放度,赋予制度生命力,即:要求学校德育制度的制定与完善须得到师生的参与和认可,得到认真实施,真正实现以制度促进人的发展、促进事业的发展。二是德育工作内容重实时。《标准》充分体现以生为本、培养现代人的理念,比如:规范、引导学生使用网络,形成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将校友会纳入学校德育工作委员会,发挥优秀校友的典型示范作用,让毕业生对母校形成归属感和认同感;对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具体要求;关心弱势群体;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等。三是德育保障措施重实际。《标准》通过测算,以量化的方式规定了开展德育工作的基本条件和要求。比如:德育工作经费总额不少于学校总预算支出的3%,日常德育活动经费每生每年不低于30元,专任德育课教师的师生比不低于1∶350,每个系部按师生比1∶300配备德育工作管理人员。

三、基层如何贯彻实施《标准》

(一)积极转变观念。对《标准》的准确理解非常重要,如果不能掌握《标准》的精神,往往会把上级督导视为负担,对工作有害无益。学校应把《标准》的实施作为学习贯彻十精神、“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契机,认真开展学习和研讨活动。一是要解放思想。如果一个组织习惯于固化的工作状态是一件糟糕的事情。事实上,具体到一所学校,有关德育问题往往是繁琐的、复杂的、具体的,简单、机械、封闭、凭着经验应付没有出路,必须通过理念创新、制度创新,用新的眼光突破旧的思想与壁垒。二是要明晰责任。德育工作不是学校个别机构和部分人的事,学校全体教职工应通过学习《标准》,明确和担当自己的育人职责,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三全”育人的理想。正如悉地国际总裁赵小钧指出的:“一个负责任的人需要有一份发自内心的自信,因为真正的责任不是外界赋予的,也不是被要求、被控制的,而是自内而外的。”人、财、物的拮据不是最大的困难,最大的困难是理念的转变,是对教育责任的正视与担当、对底线的明晰与坚守。实施绩效工资以来,个别教师对工作量、对收入开始斤斤计较,对所谓“额外的工作”没有兴趣,这是一个不好的现象,没有一个勇担责任、乐于奉献的教育工作团队,职业教育不可能实现基业长青。三是要统筹协调。强调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并不必然意味着对其他工作的舍弃,让职校生成为健康、阳光、自信的社会公民与掌握复杂的技能同等重要,两者共生共长,相互促进。单纯强化技能,忽视对人的知、情、义、行的正确引导同样偏离教育的本源。四是要注重过程。关注过程比单纯追求结果更重要。德育工作只有起点和征程,工作中难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或者那样的不足,但是我们不能害怕问题、推卸责任,要看到问题的根源,正确应对。在决策和推进各项工作过程中,我们还应当重视师生的意见,重视师生的需要,保护师生的利益,为他们的学习和发展提供更好的条件和服务。

(二)破解实践难题。为推进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学校应对照《标准》,从理论系统、内容系统、途径系统、方法系统、管理系统、保障系统六个方面查找薄弱环节,形成改进德育工作的具体目标和措施。首先是对照《标准》,对德育制度再梳理、再完善,从队伍建设、课程实施、学生管理、德育考评、经费保障、德育科研等方面逐一梳理,查漏补缺。其次是对照《标准》找差距、找问题。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有难有易、有急有缓,需要实事求是,用求真务实的态度逐一解决。比如校园安全隐患问题刻不容缓,必须立即妥善解决;比如图书资源的利用问题,为什么有的学校图书馆门可罗雀,有的却门庭若市,同样的资源为什么不能发挥同样的效能。管理者不能仅仅坚守国有资产不流失,更关键的是如何让教育资源流动起来、活起来,让知识散发出香味,让图书切实发挥应有的育人作用,把图书馆办成师生欢迎的学习、休闲的重要场所;比如学校网络资源的使用,单纯对学生上网的封锁与e时代要求背道而驰,如何应对网络负面作用的冲击,引导学生健康上网,甚至通过网络学习知识是问题的关键;如何统筹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帮助学生学会正确应对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压力和困惑,使学生更有效积极地适应学习生活,甚至为将来的职业转换做好心理调适,也是工作中的一个难点。做好德育工作,除了教育工作者的引导,还需要家庭、社区的配合和教育对象的积极参与,使学生自发投入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之中。

篇9

进行德育,不仅要有正确的内容,而且要有恰当的途径。常有这种情况,教师对学生所讲的内容是正确的、有针对性的,但实际上却收不到良好的效果,其原因就与德育途径选择不当或不畅通有关。为此,必须针对中小学德育途径存在的问题,采取优化策略,以确保德育途径畅通,顺利实现德育目标。

一、中小学德育途径的重点

德育途径是指学校为了向青少年学生施加德育影响而组织进行的各个不同方面的活动和工作。它是德育工作在教育对象那里取得效果的基本渠道,是实现德育目标的桥梁。德育途径规定了实现德育目标、落实德育内容所必须经过的基本通道或路径。

根据我国现行中小学德育大纲的规定,并结合中小学的实际情况来看,当前我国中小学应重点抓好以下德育途径:第一,教学途径。包括专门的德育课教学(如思想品德课、政治课等)与其他各学科的教学。第二,活动途径。包括课外与校外活动(含劳动与社会实践),共青团、少先队所组织的各种活动。第三,班主任工作。班主任是教学途径统一要求缺陷的弥补者,是活动途径的主要组织或指导者,是学校德育向家庭、社会德育延伸的搭桥者。第四,家庭、社会等校外环境。家庭是学生成长的第一空间,父母是学生发展的第一任教师。社会是学生成长的广阔空间,社会的各种事件、变化等是影响学生发展的全方位途径。

上述四个途径在实践运行过程中,存在着程度不同的问题,需要我们加以关注并寻求优化的策略。

二、中小学德育途径存在的问题

1.教学途径不畅通,发挥不了主渠道的作用

教学途径不畅通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专门的德育课教学在中小学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往往成为其他所谓“主课”的牺牲品,教学时间得不到保障、教学内容陈旧僵化、教学方法单调死板、教学评价重知轻行。二是其他各科教学未能做到寓教育于教学之中,有的教师在课堂上只顾教书,忘了育人,认为那是德育课老师和其他德育工作者的事;有的教师则游离于教材之外生硬添加或简单联系学生实际,使学生反感。这些均导致教学途径发挥不了主渠道的作用,让学校德育的实施丧失了主阵地。

2.活动途径走过场,形式大于内容

由于活动途径有着特殊的外显魅力,所以活动被很多学校、老师所青睐,但实践中许多活动途径只是走过场并未取得预期的实效,形式大于内容。有些学校的德育工作,搞起计划来相当正规和庞大,似乎很受重视。诸如:搞多少次主题班会、主题队会,请名人做多少次报告,搞多少次参观、访问、调查等等。当然这些活动本身是好的,但若只追求形式和数量,就会使这些活动徒有虚表,而学生的思想境界、道德品质、言谈举止中存在的很多具体、实际的问题则不一定能解决。

3.班主任工作急功近利,智育重于德育

面对升学的压力和外在歪曲的评价、物质的诱惑,班主任工作的重心往往落在短期内能够抓出成效的智育上来,而不大钟情于吃力不讨好的德育。其实促进学生的学业成绩进步并不是班主任的主要职责(说极端点它都不是班主任的职责),而是班主任工作的副产品。“班主任的具体任务和职责很多,其中的一项主要任务和职责是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因此,班主任的主要职责应是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学习态度、学习目的等较为深层的有关思想认识领域的规范与引导。学生学业成绩的进步是各科教师优秀教学的结果,是学生求知欲强烈、学习态度端正的必然结果,这并不能成为班主任工作的根本追求,更不能成为评价班主任工作的主要指标。

4.学校、家庭、社会德育相分离,未能形成有效合力

有人曾形容我国当前的学校德育是强调奉献的教育,强调学生高尚品格的形成;家庭德育是实惠教育,强调自家的孩子在与外界交往时不吃亏;社会德育是利己教育,突出自我发展,有点“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痕迹。这些说法也许是不恰当的,但却也说明了一个不争的事实,即学校、家庭、社会在教育未成年人方面,尤其是在德育方面相互分离,各自为政,未能形成一股有效的合力共同地作用到未成年人身上。学校是高处不胜寒,孤掌难鸣;家庭钟情于孩子能否在学业上继续深造,将来出人头地;社会不太能够自觉控制自己的不良影响,“社会教育对我们所说的,把父亲和师长所教育的思想全部推翻。”这种分散的、甚至有点相悖的德育影响阻碍了学生政治、思想、道德品质的健康成长。

三、优化中小学德育途径的策略

1.恢复教学途径的主渠道地位

(1)必须恢复德育课在学校教学中应有的地位,同时改革德育课的教学与评价,真正发挥德育课专门的教育、养成作用。第一,确保专门德育课的教学时间,不能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第二,及时更新并不断吸收新的德育素材,让学校德育素材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实际、贴近社会现实。第三,改革德育课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学校其他各科的教学都在探索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方法的变革,而作为专门培养人思想品德的德育课本应该是这场变革的先导,更不能落伍了。小组讨论与合作、采访或追寻身边先进人物、参观、辩论、社会实践、主题演讲、情感体验等都可以成为德育课教学的策略。第四,打破以试卷、笔试、背诵有关道德条款等以考查德育知识为主的德育课评价体系,构建融面试、道德实践活动、义务劳动、爱心体验等为一体的,以考查知行统一为主的德育课教学评价体系。

(2)必须明确德育“工作”不仅是德育工作者的专门工作,也是学校全体员工的工作,只是科任教师在学校里承担的教学任务不同,所施加德育影响的方式有别罢了。“任何人没有权利剥夺任何教师参与学校德育工作的权利,任何教师也没有权利放弃对学生进行德育的义务,德育是教师的天职,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2.还活动以育人的本真面目

(1)开展活动之前必须明确活动的育人目的,并依此来检验活动的成败。有的时候也可能需要活动来“做做秀”,但更多的时候则是应该通过活动达到其他途径所不能达到的最佳德育效果。

(2)活动目的的实现离不开活动过程中每个细节的认真处理,所以对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突发事件、对学生在活动中的言谈举止等都要加以认真对待。正所谓成功的活动必须考虑到所有方面,但失败的活动只要有一个细节没有考虑到则足以导致。

(3)活动的数量、类型应因德育的目标和内容而定,不是数量越多越好,不是活动越热闹越好。如对于激发学生的同情、友爱之心来说,一个贫家子弟发奋成材的现身说法,可能比声势浩大的向灾区人民捐款要来得更为直接和有效。

3.让班主任成为学生成长为“人”的引导者

篇10

进行德育,不仅要有正确的内容,而且要有恰当的途径。常有这种情况,教师对学生所讲的内容是正确的、有针对性的,但实际上却收不到良好的效果,其原因就与德育途径选择不当或不畅通有关。为此,必须针对中小学德育途径存在的问题,采取优化策略,以确保德育途径畅通,顺利实现德育目标。

一、中小学德育途径的重点

德育途径是指学校为了向青少年学生施加德育影响而组织进行的各个不同方面的活动和工作。它是德育工作在教育对象那里取得效果的基本渠道,是实现德育目标的桥梁。德育途径规定了实现德育目标、落实德育内容所必须经过的基本通道或路径。

根据我国现行中小学德育大纲的规定,并结合中小学的实际情况来看,当前我国中小学应重点抓好以下德育途径:第一,教学途径。包括专门的德育课教学(如思想品德课、政治课等)与其他各学科的教学。第二,活动途径。包括课外与校外活动(含劳动与社会实践),共青团、少先队所组织的各种活动。第三,班主任工作。班主任是教学途径统一要求缺陷的弥补者,是活动途径的主要组织或指导者,是学校德育向家庭、社会德育延伸的搭桥者。第四,家庭、社会等校外环境。家庭是学生成长的第一空间,父母是学生发展的第一任教师。社会是学生成长的广阔空间,社会的各种事件、变化等是影响学生发展的全方位途径。

上述四个途径在实践运行过程中,存在着程度不同的问题,需要我们加以关注并寻求优化的策略。

二、中小学德育途径存在的问题

1.教学途径不畅通,发挥不了主渠道的作用

教学途径不畅通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专门的德育课教学在中小学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往往成为其他所谓“主课”的牺牲品,教学时间得不到保障、教学内容陈旧僵化、教学方法单调死板、教学评价重知轻行。二是其他各科教学未能做到寓教育于教学之中,有的教师在课堂上只顾教书,忘了育人,认为那是德育课老师和其他德育工作者的事;有的教师则游离于教材之外生硬添加或简单联系学生实际,使学生反感。这些均导致教学途径发挥不了主渠道的作用,让学校德育的实施丧失了主阵地。

2.活动途径走过场,形式大于内容

由于活动途径有着特殊的外显魅力,所以活动被很多学校、老师所青睐,但实践中许多活动途径只是走过场并未取得预期的实效,形式大于内容。有些学校的德育工作,搞起计划来相当正规和庞大,似乎很受重视。诸如:搞多少次主题班会、主题队会,请名人做多少次报告,搞多少次参观、访问、调查等等。当然这些活动本身是好的,但若只追求形式和数量,就会使这些活动徒有虚表,而学生的思想境界、道德品质、言谈举止中存在的很多具体、实际的问题则不一定能解决。

3.班主任工作急功近利,智育重于德育

面对升学的压力和外在歪曲的评价、物质的诱惑,班主任工作的重心往往落在短期内能够抓出成效的智育上来,而不大钟情于吃力不讨好的德育。其实促进学生的学业成绩进步并不是班主任的主要职责(说极端点它都不是班主任的职责),而是班主任工作的副产品。“班主任的具体任务和职责很多,其中的一项主要任务和职责是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因此,班主任的主要职责应是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学习态度、学习目的等较为深层的有关思想认识领域的规范与引导。学生学业成绩的进步是各科教师优秀教学的结果,是学生求知欲强烈、学习态度端正的必然结果,这并不能成为班主任工作的根本追求,更不能成为评价班主任工作的主要指标。

4.学校、家庭、社会德育相分离,未能形成有效合力

有人曾形容我国当前的学校德育是强调奉献的教育,强调学生高尚品格的形成;家庭德育是实惠教育,强调自家的孩子在与外界交往时不吃亏;社会德育是利己教育,突出自我发展,有点“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痕迹。这些说法也许是不恰当的,但却也说明了一个不争的事实,即学校、家庭、社会在教育未成年人方面,尤其是在德育方面相互分离,各自为政,未能形成一股有效的合力共同地作用到未成年人身上。学校是高处不胜寒,孤掌难鸣;家庭钟情于孩子能否在学业上继续深造,将来出人头地;社会不太能够自觉控制自己的不良影响,“社会教育对我们所说的,把父亲和师长所教育的思想全部。”这种分散的、甚至有点相悖的德育影响阻碍了学生政治、思想、道德品质的健康成长。

三、优化中小学德育途径的策略

1.恢复教学途径的主渠道地位

(1)必须恢复德育课在学校教学中应有的地位,同时改革德育课的教学与评价,真正发挥德育课专门的教育、养成作用。第一,确保专门德育课的教学时间,不能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第二,及时更新并不断吸收新的德育素材,让学校德育素材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实际、贴近社会现实。第三,改革德育课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学校其他各科的教学都在探索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方法的变革,而作为专门培养人思想品德的德育课本应该是这场变革的先导,更不能落伍了。小组讨论与合作、采访或追寻身边先进人物、参观、辩论、社会实践、主题演讲、情感体验等都可以成为德育课教学的策略。第四,打破以试卷、笔试、背诵有关道德条款等以考查德育知识为主的德育课评价体系,构建融面试、道德实践活动、义务劳动、爱心体验等为一体的,以考查知行统一为主的德育课教学评价体系。

(2)必须明确德育“工作”不仅是德育工作者的专门工作,也是学校全体员工的工作,只是科任教师在学校里承担的教学任务不同,所施加德育影响的方式有别罢了。“任何人没有权利剥夺任何教师参与学校德育工作的权利,任何教师也没有权利放弃对学生进行德育的义务,德育是教师的天职,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2.还活动以育人的本真面目

(1)开展活动之前必须明确活动的育人目的,并依此来检验活动的成败。有的时候也可能需要活动来“做做秀”,但更多的时候则是应该通过活动达到其他途径所不能达到的最佳德育效果。

(2)活动目的的实现离不开活动过程中每个细节的认真处理,所以对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突发事件、对学生在活动中的言谈举止等都要加以认真对待。正所谓成功的活动必须考虑到所有方面,但失败的活动只要有一个细节没有考虑到则足以导致。

(3)活动的数量、类型应因德育的目标和内容而定,不是数量越多越好,不是活动越热闹越好。如对于激发学生的同情、友爱之心来说,一个贫家子弟发奋成材的现身说法,可能比声势浩大的向灾区人民捐款要来得更为直接和有效。

3.让班主任成为学生成长为“人”的引导者

篇11

德育教育担负着促进少年儿童品德发展的重要任务。一般来说,小学阶段德育教育的范围主要包括: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劳动教育、纪律和法制教育、文明行为习惯教育等。做好小学德育教育工作,应坚持“回归儿童主体,回归儿童生活”的原则,结合学生年龄特点,遵循儿童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通过课内课外等多种形式,进行渗透式教育。只有这样,德育才不会被受教育者视为一种“异己”的力量,才能真正成为一种解放的力量和创造的力量。

小学阶段正处于儿童思想教育的启蒙时期,因此我们可以说,小学德育是一项奠基性的工程。从根本上讲,小学德育教育必须坚持“回归儿童主体,回归儿童生活”的基本原则,才能实现德育教育的最终目的。众所周知,德育的本质意义在于不断地塑造和完善一个人的道德人格,因此,只要我们遵循了儿童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就可以在小学德育工作中取得实效。从内容上说,小学德育涉及的面非常广,而且十分抽象,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做起,化抽象为具体,把虚的工作办实。例如,为了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我们可以让学生从爱家乡、爱学校做起,从热爱身边的一草一木做起,把爱国主义教育具体到学生日常生活的一举一动中。小学德育教育的途径也是多种多样的,可以通过抓好班主任工作,搞好班级德育,也可以通过抓好各科教学,促使德智体美劳有机渗透,还可以搞好课外校外活动,利用寓教于乐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另外,通过集会、班会、少先队主题队会、社会实践等形式,也都可以进行小学德育教育,它们都是开展小学德育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小学德育的形式和渠道很多,但主阵地仍然还是在课堂上,课堂教学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在课堂中,德育由于结合了学科教学内容,采用的是潜移默化、熏陶感染、点滴浸润的方式,“润物细无声”,学生可以很方便地接受、领悟和内化,并逐渐转化为自己的行为。具体到课堂中,为了增强德育教育的实效,可以采取如下措施:

一、深入挖掘教材德育内容,高度重视课堂随机教育

在小学课本中,并没有明显的德育教材,但是大量的内容却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因素,他们均贯穿着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教师在备课时,应主要把这些蕴含在科学知识中的德育因素挖掘出来,寓德于教,把德育内容科学地、灵活生动地融汇于教学过程中。其实,在实际的教学课堂上,也经常会出现一些德育教育的契机,教师要善于学会抓住这些契机,及时向学生开展德育教育。要做到这一点,除了必须做有心人之外,还必须要有教育的热情、广博的知识与高超的艺术。这即是我们常说的课堂上的随机教育,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二、合理选择恰当教学方法,切实增强德育实际效果

在课堂教学中,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对于增强德育教育的效果,影响是十分明显的。例如,语文课的内容丰富多彩,涉及面广,德育教育贯穿于文章的始终,渗透到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对于那些语句含义深刻,思想性强,又比较含蓄,有特定历史背景的课文,我们应采取辅导理解法,不但要让学生收集有关资料,还要对学生作适当的讲解,帮助他们领悟其中的思想、道理。另外,在课堂教学中,还可以通过阅读思考法、讨论吸收法加强德育教育。总之,我们就是要让学生在愉悦的情感中感受到美好,领悟到含蓄,受到德育的教育,形成健康全面的人格,增强德育教育实效。

三、 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让学生受到情感感染

篇12

科层式管理模式是一种按职能部门划分的、标准的、金字塔式的集权控制模式,是一种权力依职能和职位进行分工和分层,以规则为管理主体的组织体系和管理方式。科层式组织具有等级制、规则化、专门化、技术化及非人格化的基本特征。所以科层制管理是一种以工具――目标合理性为取向的,讲究效率与功利的管理组织模式。

科层式的教学管理虽然用量化的成绩去解决管理问题弥补了纯定性分析的不足,但事实上很难用定量的方法来分析和评价教师和学生的情况,所以带有明显的形而上学色彩。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已越来越不适应教育发展的要求,具体表现为:等级制过分强调权威的层级节制易降低管理效率;规则化过分强调严格的规章制度会制约效率的进一步提高;分工与专业化使得体制僵化、管理机构膨胀,导致工作效率低下;过度追求技术化使教学管理中形式主义严重,不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非人格化取向将人视为物,漠视人的主体性,影响了教师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

二、实施教学科学化管理的对策

1.教学管理中重视德育工作。教学管理与德育工作是密切联系的,从价值取向上来看,两者是统一的,都有一个共同的价值取向,即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两者的落脚点都是落在育人为本上。教学管理与德育的相互联系还表现在,教学管理是实现德育目标的基本途径。相对于课外活动管理和社会实践活动管理而言,教学管理是严密组织起来的传授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最有效的管理形式, 教学管理本身不但没有否定德育,而且德育是教学管理的应有之义。

通过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充分利用其中的德育因素,有助于实现学科教学管理的德育目标。在教学管理中渗透德育时,教师采取适应学生特点、为学生所喜闻乐见的教学方法,不仅会使学生对所渗透的德育内容感兴趣、喜欢听、认真记、愿意接受,而且可以促使他们克服学习中的困难、积极向上。首先要求教师打破常规的课堂教学方法,在研究教材、充分了解、掌握学生年龄与心理特征的基础上,总结并创设出适合渗透德育内容的学科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教育。其次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应注意感情投资,在教学手段与教学形式上尽量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之产生强烈的情感效应。教学管理过程中,注意对各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也是引起学生兴趣,获得良好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同时需要注意对教师教学育人能力的管理。教师教学育人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教学管理中渗透德育的效果。

2.提高教学效率。效率指单位时间内人财物资源的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比。对于学校的教学活动来说,这个“产出”就是教学效果。而教学效果最终表现为学生知识技能素质、智力能力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品德行为素质等基本素质的发展。教学活动的效率越高,教学效果就会越好,学生各种基本素质的发展就会越充分、越和谐,建立在基本素质基础上的应试能力也越强。

在中国的许多地区,学校间的竞争化机制已经形成。因此任何一所学校,都必须努力凭借有限的教学资源,追求最好的教学效果和教育效果,以取得最佳办学效益。在当今社会,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校的生存与发展。正因为如此,我们认为当前应该特别强化效率意识,学校的教学管理应当注重提高教学效率。

要全面提高教学效率,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效率意识,必须抓好教学资源的开发和优化工作,必须狠抓教学管理制度的改革,必须积极促进教学方法的研究和优化,必须把矛头指向教法上的随意性与盲目性,必须追求教学过程的规范化、模式化与科学化。如果能够将体现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向的现代教育思想与成功的教法实践结合进来,能大幅度提高教学效率,从而实现教学管理的科学化。

3.实施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教学管理作为管理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必然首先与管理理论接轨。以人为本作为当代管理的一种新的思想也逐渐被运用到教学管理中。

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的含义是在管理中把教师作为管理的核心,是以关心人、尊重人、激励人、解放人、发展人为根本指导思想来进行的教学管理,是一种把教师作为学校管理活动的核心和最为主要资源,不仅把教师当作管理的对象,而且把教师作为管理的主体,充分利用和开发教师的潜能从而为实现学校目标和教师个人目标而进行的管理。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并不是对科层式管理模式的全盘否定,而是在坚持科层式组织结构的前提下,改革其不合理的成分,使刚性的管理和柔性的管理有机地结合,给教师营造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促进教师的发展。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