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制造业的特点范文

时间:2023-08-10 09:21:37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食品制造业的特点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食品制造业的特点

篇1

消费者对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认知情况

为了解消费者对于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的认知情况,我们在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食品制造业的特点,从消费者对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的关注程度、对食品制造业不同社会责任内容及其重要性的认识、对食品制造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必要性的看法等方面,设计了初步的调查问卷。2012年1~4月,我们进行了小规模的预调查,根据消费者的反映及问卷预调查的结果对初步的调查问卷进行了修改和完善。正式调查在2012年7~8月进行,我们组织了50名在校大学生,在江苏省13个市的范围内开展对消费者的调查工作。本次研究共发放问卷2000份,回收问卷1748份,在对回收的问卷进行编号和内容检查时,剔除了填写不认真和不完整的问卷246份,最终保留有效问卷1502份,有效回收率为75.10%。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见表1。表1的数据表明,本次调查的样本分布相对比较广泛,消费者的统计特征没有出现某一类型消费者过度集中现象,具有较好的代表性。

(一)消费者对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的关注程度

根据调查结果,对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表示“非常关注”与“比较关注”的消费者共占82.9%,而“不怎么关注”与“不关注”的仅占8.8%。这表明目前大多数消费者对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问题较为关注,说明随着社会的发展,消费者的社会责任意识正在逐步提高。

(二)消费者对食品制造业应否承担社会责任的看法

调查结果显示,87%的消费者认为食品制造业应该承担社会责任,7.1%的消费者认为应否承担社会责任要视食品制造企业的性质(国企还是民企)与发展阶段而定,但有5.9%的消费者认为食品制造业不应该承担社会责任。调查结果还显示,分别有11.52%及17.11%的消费者完全及基本支持“食品制造企业应该先考虑自己的发展和建设,然后再考虑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的观点,而分别有28.76%及33.36%的消费者表示基本反对和完全反对。这表明大多数消费者认为食品制造企业无论是国有性质还是民营性质,也无论是处于什么发展阶段,都应该承担社会责任。

(三)消费者对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的内容及重要性的看法

食品制造业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内容

按照利益相关者理论,企业应对股东、债权人、员工、消费者、供应商、社区、政府等各利益方承担社会责任。那么消费者作为利益群体的一部分,对食品制造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内容存在什么样的看法?不同的责任内容消费者在认同程度上有着怎样的差异?为此,本文对消费者对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的内容的认同程度进行了调查。借鉴2007年中国企业经营者成长与发展专题调查报告[7]中通过相关题目来了解企业经营者对企业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和公益责任的看法,本次调查的问卷针对股东、债权人、消费者、员工、供应商、社区、政府等七个方面,设计了11个选项让消费者进行选择,以了解消费者对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内容的看法,具体统计结果见表2。表2的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消费者认同食品制造业应对与企业有密切关系的七个方面的利益群体承担社会责任,并维护其权益。其中,消费者权益责任的认可度最高,消费者对自身利益的责任意识高于对政府、债权人、员工、供应商、股东、社区等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责任意识。这说明作为消费者来说,比较关注自身利益的保障,尤其是在近几年食品安全不断出现问题的情况,消费者更加重视食品安全和质量,对食品制造业保障消费者的利益提出了更多的诉求。

在各项具体的社会责任内容当中,消费者对“保证食品安全和质量”认同程度最高,高达88.02%的被问卷对象认为保证食品安全和质量是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的内容,其次为“关注消费者满意度,建立售后服务和投诉机制”,消费者赞同比例为83.69%。仅次于对消费者权益诉求的是“依法纳税”和“诚信经营,遵守行业道德规范”,分别被80.96%及71.64%的消费者认同。68.77%的消费者认可食品制造业应对债权人承担社会责任。“节能降耗,保护环境,减少环境污染”作为食品制造业的社会责任被58.32%的消费者认可,体现了我国消费者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而消费者对于股东利益、供应商权益的关注没有排在较为靠前的位置,被消费者的认可度仅分别为53.46%和56.72%,排在倒数第二、三位。消费者对“开展社会捐赠,支持公益事业”作为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的内容认同程度最低,只有42.01%被问卷对象选择该项为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的内容。#p#分页标题#e#

从以上的调查结果可得出,食品安全被认为是食品制造业最重要的社会责任。这可能由于近几年来频发的食品安全事件,使得消费者强烈希望食品制造业主动承担食品安全责任。也就是说,对于食品制造业而言,保证食品的质量安全是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的最重要体现,食品制造企业必须在履行基本的社会责任———保证食品安全的基础上,履行其他的社会责任才会得到消费者的认可。有社会责任感的食品制造企业,应该把食品安全放在第一位。同时,调查结果显示,消费者对“开展社会捐赠,支持公益事业”作为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的内容认同程度最低。消费者不看重食品制造业的社会捐赠,可能源于人们对“伪善”行为的厌恶。一般消费者认为,企业履行慈善责任带有强烈的商业目的,并非纯粹的“做善事”。

消费者对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认知的影响因素

在对消费者对企业社会责任认知状况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本部分运用调查数据、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一步探讨消费者对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认知的影响因素。

(一)研究假设

1.消费者对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的认知与关注程度

在我国,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仍旧处于初级阶段,许多消费者对社会责任不够关注。消费者对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问题的关注程度可能直接会影响消费者对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的认知,包括对食品制造业是否应当承担社会责任、在何阶段承担社会责任、社会责任应包括的具体内容等的看法。也就是说,消费者对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问题的关注程度越高,可能对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的认知相对更为全面、准确。故本研究提出假设:

H1:消费者对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的认知水平与其对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的关注程度正相关。

2.消费者对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的认知与消费者特征

曾寅初等[8]选取了人口统计特征包括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从事的职业、月平均收入对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的认知水平的影响进行研究。刘增等[9]选取性别、年龄、学历、收入、家庭特征等因素对认证食品的认知水平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参考学者所考虑认知水平的人口特征变量,本文认为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的认知水平除了受关注程度影响外,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从事的职业、月平均收入、工作和学习所在地等消费者特征也会影响认知水平。

(1)从中国的现实情形考虑,女性在家庭中更多的承担了购买食物,关注家庭成员健康状况的责任,从而女性有可能接触更多的食品制造业相关信息,对食品制造业承担社会责任的认知水平可能更高。故提出假设:

H2:与男性消费者相比,女性消费者对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的认知水平更高。(2)随着年龄的增长,消费者的事业和家庭逐步稳定,会更多的关注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同时他们拥有相对丰富的阅历和更广泛的视野来看待食品制造业的社会责任,因而对社会责任的认知水平越高。故提出假设:

H3:消费者对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的认知水平与其年龄正相关。(3)教育水平越高的人,对企业发展和道德问题有着更为清楚的认识和明确的价值观,更会认识到食品制造业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性,对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的内容认知水平也会越高。同时,他们拥有更强的能力和更多的渠道接受和了解食品制造业的社会责任信息,因此对社会责任的认知水平更高。故提出假设:

H4:消费者对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的认知水平与其受教育程度正相关。(4)由于学生在校学习,与社会接触面窄,而个体户和自谋职业者、其他职业群体迫于生计压力,会更多地关心个人利益,因此学生、个体户和自谋职业者、其他职业群体对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的认知水平较低。而医生因为工作性质的需要、政府机构人员对政策信息方面把握比较及时、教育研究机构的人对科学和技术的理解和关注水平都比较高(曾寅初等[8]),因此,医生、公务员、教师及科研人员对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的认知水平会相对较高。在企业单位工作的消费群体,由于工作的性质,必须与股东、债权人、员工、供应商、消费者、社区、政府等多方利益相关者进行接触和开展关联活动,因此对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认知水平最高。故提出假设:

H5:学生、个体户和自谋职业者、其他职业群体对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的认知水平最低,公务员、医生、教师及科研人员等的认知水平较高,在企业单位工作的消费群体的认知水平最高。(5)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要分为不同的层次,只有排在较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后才会产生更高一级的需要。拓展该理论,随着收入的提高,消费者对食品制造业的需要层次会逐步变高。当食品制造业提供的食品满足其维持生命的基本需要后,会对食品的安全及质量提出更多的要求,然后由于社交的需要、感情和归属甚至尊重、自我实现的需要,他们对食品制造业承担社会责任会提出更多的要求,希望食品制造业能对员工、股东、债权人等各利益群体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因此对企业社会责任理解更加透彻。故提出假设:

H6:消费者对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的认知水平与其收入水平正相关。(6)生活在农村、县城或建制镇、地级市、省会城市或直辖市等不同地区的消费者,对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的认知水平不同。生活在经济更为发达地区消费者,由于生活环境的影响,更为关注食品制造业的社会责任,同时获取企业的社会责任的信息渠道更为广泛,对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的认知水平更高。故提出假设:H7:消费者对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的认知水平跟消费者所在地的经济发达程度正相关。

(二)变量选取

1.消费者对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认知水平的衡量

本文通过调查问卷中的相关问题选项采用计分加总的方法,来反映和度量食品消费者对社会责任的认知水平。问卷题项设计及分值确定如下:(1)通过列举食品制造业是否应该承担社会责任、对企业发展与承担社会责任的关系如何看待等有关社会责任概念问题,让消费者根据自己的认识进行选择,对不同选项给予相应的赋值。对有关社会责任概念问题的认知共计6分。(2)通过列举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的涵盖内容,让消费者进行选择,以了解消费者对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内容的了解程度。陈旭东[10]按特殊群体责任、社会责任、公益责任、消费者责任、诚信责任、环境责任、员工责任、经济责任、投资者责任等八个方面设计相关项目,对民营企业进行问卷,并根据选项赋值,根据结果计算得分,以了解民营企业社会责任内容的认同度。参考该研究成果,本研究在问卷调查设计了对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的具体内容认知题项,涉及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股东、债权人、员工、供应商、消费者、社区、政府等七个方面内容,给每个方面分别赋值2分,如该方面细分为若干个子项,则将2分分摊到各个拆分的题项。对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内容的认知共计14分。(3)根据消费者对与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认知水平相关题项的选择结果确定分值,最终计算出合计值,从而得出消费者对于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的认识水平。消费者对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的认知水平的分值在0~20之间(见表3),分值越高代表消费者对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的认知水平越高。#p#分页标题#e#

2.消费者对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认知的主要影响因素

本文将消费者对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问题的关注程度、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个人月收入、工作或学习所在地作为自变量,结合调查数据的实际情况,分析消费者对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认知的主要影响因素。

(三)模型建立

根据前面的研究假定,拟构建以下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Y=β0+β1X1+β2X2+β3X3+β4X4+β5X5+β6X6+β7X7+ε其中,Y是因变量,标识的是消费者对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的认知水平;β0表示常数项,β1、β2…β7表示待估系数,X1、X2…X7是自变量,具体含义见表4;ε表示误差项。

(四)回归结果分析

1.描述性统计

消费者对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的认知状况的描述性统计见表5。根据表5,消费者对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认知水平取值范围在3~20之间。可看出,有些消费者对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的理解到位,社会责任认知水平得到满分(20分),但是,部分消费者仍然对企业社会责任理解比较局限,社会责任认知得分仅为3分。总体上来说,消费者对社会责任的认识水平均值为13.22,说明消费者对社会责任的认识水平有待提高。

2.回归结果

根据选定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运用Spss统计软件16.0版,对回归方程的参数进行估计并进行检验,F(7,1494)=23.71,p<0.05,表明回归模型是显著的。回归系数估计及显著性检验结果见表6。由表6的回归结果可知,各解释变量的特征根未发现接近于0的值,方差膨胀因子(VIF)较小,在1.033~1.209之间,自变量之间不存在共线性问题。消费者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关注程度这个指标的检验值在0.05的水平显著。在消费者的人口统计学特征中,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个人月收入、工作或学习所在地的检验值均在0.05的检验水平显著。

3.回归结果分析

根据表6的回归结果,可以发现消费者对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的认知水平与消费者统计特征等解释变量间的关系呈现如下特征:(1)消费者对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关注程度与消费者认知水平显著正相关,这验证了研究假设1,说明对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问题关注程度越高的消费者对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的认知水平也越高。(2)消费者认知水平与性别之间不存在显著的关系,假设2未能通过检验,说明消费者认知水平不受性别差异的影响。(3)消费者年龄与认知水平显著正相关,该结果与假设3一致,说明年龄越大的消费者对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的认知水平更高。(4)消费者认知水平与受教育程度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验证了假设4,这表明教育水平越高的消费者对社会责任的认知水平更高。(5)消费者职业与认知水平显著正相关,这与假设5一致,学生、个体户和自谋职业者、其他职业群体对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的认知水平较低,公务员、医生、教师及科研人员对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的内容的理解和认知水平更高,而在企业单位工作的消费群体对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认知水平最高。(6)消费者认知水平与个人月收入的关系显著正相关,这验证了假设6,说明随着收入的提高,消费者对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的认知水平上升。(7)消费者工作或学习所在地与认知水平显著相关,这验证了假设7。生活在经济较发达地区的消费者,对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的认知水平更高。反之,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地区的消费者对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的认知水平较低。

结论及政策建议

本文通过对消费者进行问卷调查,运用调查数据研究了我国消费者对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的认知状况及影响因素。通过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第一,绝大多数消费者对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问题都比较关注,但关注的重点内容不尽相同。大部分消费者认同食品制造业应考虑各利益群体的利益,但其关注最多的还是食品制造业对消费者自身的责任,消费者对自身利益的责任意识高于对政府、债权人、员工、供应商、股东、社区等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责任意识。在各项社会责任具体内容当中,消费者最为看重的是食品质量与安全责任,而对社会捐赠责任认同度最低。第二,我国消费者对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的认知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消费者对社会责任问题的关注程度以及人口学特征,与其对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的认知水平有着显著相关性。消费者对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的关注程度以及消费者的年龄、受教育程度、收入状况与其认知水平显著正相关,对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的关注程度越高、年龄越大、教育水平越高、收入越高的消费者对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的认知水平也越高。职业、所在地的经济发展程度也与消费者认知水平呈显著相关关系,在企业单位工作的消费群体对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认知水平最高,生活在经济较发达地区的消费者对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的认知水平也较高。

篇2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及改革开放的快速发展,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在逐步提升,经济竞争尤其是产业竞争不断的加剧。而国内目前还缺乏一个较为科学的对产业竞争力的评价体系。合理的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要考虑产业的所处地位、发展状态等因素,并据此来制定产业发展的政策和进行区域调控。为此,本文以广西为例,建立产业竞争力的综合评价体系进行分析。

一、产业竞争力内涵

产业竞争力定义为,某一产业可以生产出其他产业更多的财富竞争力,而这一结果得益于对生产要素及资源的有效配置。产业竞争力是由产业的生产特征所决定的,其既可以是对现实生产力的体现也预示着未来的发展潜力。比较生产力是产业竞争力的实质。究其原因,其可以提供更容易让人接受的产品或服务,产生更强的经济效益能力。

由于不同的区域其自然环境、生态环境、文化背景等等各不相同,适合其发展的特色产业也不尽相同,在某一地区适合其地区特色优势的产业将更具竞争力。产业竞争力的提升要综合考虑如下因素:可能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影响的各项因素;产业竞争力的理论基础及实践研究方法;客观分析产业竞争力的发展现状(优势与劣势),并对其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做综合的分析与评估,实现产业结构的动态优化和自我完善。

二、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的选取

本文参考《广西统计年鉴2010》中工业的38个产业,基于对应的《中国统计年鉴2010》的数据收集,为保持数据的完整性,剔除了其他矿采选业和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这两项产业,对煤炭的开采和洗选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非金属矿采选业、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烟草制品业、纺织业、家具制造业、印刷业、医药制造业等其他36个工业产业,用上文列出的13项指标进行产业竞争力评价。

三、因子分析计算结果

本文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广西36个产业的11项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得到KMO值为0.516>0.5,可进行因子分析,从中选取6个公共因子,贡献率达到87.6%。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如下:

factor1:X1=0.097;X2=-0.170;X3=0.068;X4=-0.061;X5=-0.080;X6=0.145;X7=-0.295;X8=0.977;X9=0.979;X10=0.250;X11=0.777。

factor2:X1=0.882;X2=0.876;X3=-0.084;X4=-0.197;X5=0.313;X6=0.099;X7=0.156;X8=-0.108;X9=-0.105;X10=-0.010;X11=0.239。

factor3:X1=-0.195;X2=0.287;X3=0.103;X4=0.772;X5=0.803;X6=0.081;X7=0.121;X8=0.027;X9=0.022;X10=0.057;X11=-0.366。

factor4:X1=0.004;X2=0.076;X3=0.023;X4=0.007;X5=0.172;X6=0.027;X7=0.615;X8=0.057;X9=0.060;X10=0.887;X11=0.021。

factor5:X1=0.273;X2=-0.160;X3=0.065;X4=0.438;X5=-0.157;X6=0.920;X7=-0.006;X8=0.045;X9=0.046;X10=0.033;X11=0.168。

factor6:X1=-0.006;X2=-0.067;X3=0.925;X4=-0.030;X5=0.268;X6=0.067;X7=0.457;X8=0.017;X9=0.005;X10=-0.067;X11=-0.006。

得到其综合得分,其排名排序如下:

第1名:农副食品加工业,85.78分;第2名: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59.43分;第3名:烟草制品业,58.61分;第4名:有色金属矿采选业,56.86分;第5名: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39.19分;第6名:家具制造业,28.36分;第7名: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28.08分;第8名:饮料制造业,21.98分;第9名: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21.67分;第10名:黑色金属矿采选业,20.16分;第11名: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19.04分;第12名: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17.41分;第13名: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16.39分;第14名:金属制品业,15.83分;第15名:非金属矿采选业,14.47分;第16名: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12.42分;第17名: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8.25分;第18名:水的生产和供应业,2.84分;第19名:非金属矿物制品业,0.50分;第20名: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0.88分;第21名:专用设备制造业,-4.03分;第22名: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6.79分;第23名:塑料制品业,-9.12分;第24名: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9.50分;第25名:通用设备制造业,-16.49分;第26名: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20.51分;第27名:医药制造业,-26.08分;第28名:食品制造业,-26.39分;第29名:造纸及纸制品业,-26.85分;第30名: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29.92分;第31名:燃气生产和供应业,-39.84分;第32名:纺织业,-40.47分;第33名: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44.89分;第34名:橡胶制品业,-59.16分;第35名:煤炭的开采和洗选业,-82.02分;第36名:化学纤维制造业,-84.32分。

四、结论

在对广西36各产业的排名中,前十名为农副食品加工业、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烟草制品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家具制造业、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交通运输制造业和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具体呈现出以下特点:

第一,重点产业及优势产业都具有竞争优势。广西的四大重点产业及优势产业有:制糖为主的食品产业、以铝为主的有色金属产业、以中型轿车为重点的汽车产业以及以钢铁为主的冶金产业,这四大优势产业都分别属于处在竞争优势前十的农副食品加工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交通运输制造业以及黑色金属矿采选业中。

第二,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具有竞争优势。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是指直接或间接以农产品为基本原料的轻工业,主要包括食品制造、饮料制造、烟草加工、纺织、缝纫、皮革和毛皮制作等工业。20世纪90年代以来,广西农业在农村各业产值中的比重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01年,种植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超过50%,2010年广西的农业产值占全国的4.1%,超过平均水平,因此这些产业都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广西可依托其第一产业的资本积累,发展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具有产业竞争力的轻工业。

参考文献:

篇3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改革开放以来胶州市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逐渐积累起来的雄厚工业基础,吸引了大量的外资企业投资建厂,尤其是制造业入驻和加速发展已经成为我市发展的一大亮点。据不完全统计,胶州市目前共有制造业企业890家(外商投资企业和规模以上私营企业),约占青岛市(相同口径)制造业企业数量的十分之一,制造业企业数量雄踞五市七区之首,当前,青岛市着力打造山东省的制造业龙头,胶州制造俨然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截止2012年上半年,该市制造业企业共有从业人员172689人,其中在岗职工165958人,占全市在岗职工人数的74.3%,比例达到七成以上。庞大的制造业体系不仅吸纳了本市闲散劳动力,改变了许多人的生产生活方式,同时也为外来从业者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繁荣发展的制造业犹如推动我市职工就业、生产生活、城市建设等方面不断前进和优化的发动机,矣为该市建设现代化幸福宜居新区的重要推动力量。

1、制造业门类丰富,重点门类掌控“胶州制造”半壁江山。首先,胶州的“大”制造体现在制造门类的丰富上。该市制造业门类十分丰富,囊括了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的制造业中的所有28个二级门类。其中从业人数超过5000人的行业有十四个,分别为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金属制品业;农副食品加工业;家具制造业;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纺织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业;塑料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及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这十四个行业共有从业人员153330人,占全部制造业从业人员数的89.3%。其中从业人员超过一万人的制造行业有四个,分别是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31205人);通用设备制造业(22051人);金属制品业(19477人)及农副食品加工业(16381人)。这四大行业的从业人员总数为89112人,占全部制造业从业人数的51.6%,从从业人数角度看,这四个行业无疑是胶州制造的引擎所在,掌控胶州制造的半壁江山。

2、制造业企业(规模以上)创造产值近乎全部工业(规模以上)总产值,前五个制造类行业创造产值占全部制造类企业产值的一半多。2011年报数据显示,我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创造工业总产值15283792万元,其中制造类企业创造总产值为15088601万元,占全部工业企业(规模以上)总产值的98.7%,利税总额1789827万元,近180亿。制造业的发展引领了该市经济建设的主动力,为市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从行业内细分看,通用设备制造业、金属制品业、农副食品加工业及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创造产值均超过100亿,分别为2424677万元、1934872万元、1417043万元和1011097万元,第五名为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创造产值909291万元,前五大制造行业创造工业产值已占全部制造业创造产值的51%。17%的制造业门类(全部28项制造业二级门类)创造了50%多的产值,体现了该市产业集群初步形成的特点。

篇4

引言

产业集聚是产业地理空间分布的重要形式,对区域生产率的增长具有显著的影响。集聚产生了集聚效应,如信息与知识的外溢,劳动力市场与基础设施的共享等,从而成为影响生产率差异的重要因素,而产业集聚发展的不平衡,必然导致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不平衡。早在1890年马歇尔就研究了地方产业集聚所形成的规模经济效应对地方经济增长的影响,而后国内外大量经济学家研究了产业集聚与生产率增长之间的关系(Jocabs,1969;Dogan,2001,Mukkala,2004;范剑勇,2006;薄文广,2007;柴志贤、黄祖辉,2008,刘修岩,2009)。

长期以来,我国制造业发展呈现出区域和行业发展的不平衡现象,这既有地理区位、社会文化制度等因素,同时也与行业特征高度相关。目前,我国大部分制造业都集聚在东部沿海地区,而部分资源依赖型的产业寄居在中西部地区,不同行业之间的集聚度水平相差很大。而改革开放的市场竞争,导致不同行业沿着不同的路径集聚变迁,并进一步影响生产率水平的波动。测度行业集聚度和行业的生产率变化,并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有利于进一步分析我国行业集聚变迁路径和生产率水平,提出相应的区域和行业发展政策。

指标选取及数据来源

本文以我国制造业为研究对象,样本数据来自于1991-2009年历年《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部分年度的工业统计年鉴(1991、1995、1996和1998)缺失,2004年数据来自《中国工业经济普查年鉴2004》。

为了保持统计口径的一致性,统计口径为“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统计”数据。为了保持地区数据的一致性,排除港、澳、台地区,因地区数据过小而忽略不计,并且将重庆合并到四川当中去。这样本文共选取了29个省市自治区。

为保持行业数据一致性,排除采掘业以及电力、煤气、水的生产和供应与建筑业,同时排除一些因前后无数据而无法延续的行业,并将食品加工业和食品制造业合并为食品加工与制造业,将普通设备制造业和专用设备制造业合并为机械制造业。这样选择出的制造业共有17个,分别为食品加工及制造业、饮料制造业、烟草加工业、纺织业、造纸及纸制品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业、医药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金属制品业、机械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

行业集聚度分析

产业集聚度研究可以分为地区维度和行业维度,相应的产生了一系列测度方法。测度地区维度集聚度的常用方法有Theil指数、克鲁格曼指数和区位熵等,测度行业维度集聚度的方法有集中率、赫芬达尔指数、空间基尼系数、EG指数等,各种方法各有利弊。

Ellision和Glaeser(1997)提出了新的集聚指数来测定产业空间集聚程度。假定国家或地区的某一产业内有N个企业,且将国家或地区划分为M个地理区域,这N个企业分布于M个区域之中。Ellision和Glaeser建立的产业空间集聚指数计算公式为:

(1)

其中,si表示区域i的某产业就业人数或工业总产值占该产业就业人数或全部工业总产值的比重,xi表示区域i全部就业人数或工业总产值占全部就业总人数或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赫芬达尔指数(Herfindahl Index)。表示该产业中以就业人数或工业总产值为标准计算的企业分布。由于无法获取每个企业的规模,因此需要对EG指数中的进行修正,修正为:

Qij表示地区i产业j的企业单位数,Yij表示地区i产业j的工业总产值,Yij /Qij表示地区i产业j的企业平均规模,Y是制造业工业总产值。Ellision和Glaeser建立的产业空间集聚指数充分考虑了企业规模及区域差异带来的影响,弥补了空间基尼系数的缺陷,使能够进行跨产业、跨时间、甚至跨国的比较。

利用EG指数公式,采用工业总产值指标,对1990-2008年的行业集聚度计算,部分年份结果如表1所示。从结果来看,行业集聚度变迁呈以下特征:

第一,在1990-2008年间,我国17个制造业的行业集聚度有了大幅度提高,产业趋向于空间集聚。1990年产业集聚系数rj≥0.04行业只有烟草加工业,而2008年增加到了5个行业,为化学纤维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烟草加工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和纺织业;1990年产业集聚系数0.02≤rj

第二,从行业类型来看,集聚度较高的行业多为资本技术密集型、垄断型和自然资源依赖型行业,如化学纤维、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烟草加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等。这结论与罗勇和曹丽莉(2005)、路江涌和陶志刚(2006)、杨洪焦和孙林岩(2009)的研究结论基本一致。同时,高集聚度行业还包括两个传统制造业:食品加工及制造业与纺织业。这用传统经济地理理论难以解释,杨洪焦、孙林岩和高杰(2008)等认为可以从新经济地理学中找到一些理论依据,如一个地区的企业数量、人力资本、消费者购买力及交通运输条件等都可以导致制造业在该地区的集聚。

第三,从行业集聚度变化的趋势来看,两种类型的行业集聚度上升较快,一是传统行业,如食品加工与制造、饮料制造业、纺织业;二是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行业,如造纸及纸制品、医药制造、化学纤维制造、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而垄断型的烟草制造和资源型的石油加工及炼焦以及交通运输设备制造的行业集聚度变化则不大。这也说明市场竞争的结果是企业更趋向于空间集聚,以获取集群竞争优势;而垄断则延缓了这一结果。

全要素生产率分析

Battese和Coelli对生产率的测度方法进行了总结,认为主要有四种:回归生产函数模型、随机前沿法(SFA)、指数法和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前两种为参数方法,需要事先设定生产函数形式,后两种为非参数方法,不需要设定生产函数模型。以数据包络分析为基础的Malmquist指数方法,可以将生产率拆分为技术进步、技术效率变化和规模效率的改善,从而被广泛使用。Fare等(1994)提出了基于产出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其基本公式为:

(2)

方括号外的比值表示时期t到t+1的相对效率指数(TE)变化,方括号内的两个比值测度了技术边界从时期t到t+1的移动,即技术进步率指数(TP)变化。因此,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可以分解为技术效率的改善和技术进步率的变化。效率变化指数又可以进一步分解为纯技术效率变化指数(PE)和规模效率变化指数(SC)。

根据Malmquist指数计算方法,运用DEAP2.1,本文计算了17个制造业的Malmquist指数。限于篇幅,本文只给出了1990-2008年各行业生产率平均指数,如表2所示。

从表1中可以看出,1990-2008年间,17个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其中增长最快的两个行业是石油加工及炼焦业(1.166)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1.114),平均增长速度超过了10%,其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率都得到了较大的提高;生产率平均指数介于1.05-1.1之间的行业有化学纤维制造业(1.086)、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1.083)、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1.075)、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业(1.073)、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1.065)、饮料制造业(1.064)、烟草加工业(1.059)、机械制造业(1.058)和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1.05),这些行业的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率均大于1,但增速相对较小;而低于1.05的行业为食品加工及制造业(1.048)、纺织业(1.017)、造纸及纸制品业(1.032)、医药制造业(1.019)、非金属矿物制品业(1.04)、金属制品业(1.037),这些行业技术效率相对较低甚至倒退,技术进步率也相对较低。

从技术效率分解来看,纯效率指数提高相对较差,石油加工及炼焦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三个行业的纯效率指数大于1,烟草加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机械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纯效率指数等于1,其它行业的纯效率指数小于1。相反,绝大部分行业的规模效率指数提高较快,除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外均大于1,这也反映了这个行业增长主要依赖于技术进步,其它行业产业集聚度提高产生了经济规模效应。

行业集聚度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分析

根据产业集聚度和全要素生产率的计算结果,建立全要素生产率与制造业集聚度之间的行业面板数据模型:

(3)

j代表行业,i=1,2,3,4,5,分别代表技术效率指数、技术进步指数、纯效率指数、规模效率指数和全要素生产率指数。β0是常数项,β1为系数,ηj代表行业的个体固定效应, ε是误差项。

为保证面板数据时间变量的平稳性,首先对各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结果表明各种生产率指数和产业集聚度均具有很好的平稳性。

分别对各种生产率指数和产业集聚度的面板数据模型进行估计,模型估计结果如表4所示。从模型估计结果来看,各生产率指数对产业集聚度均具有正向的弹性系数,也即行业集聚程度的提高促进了生产率的提高。从具体影响分析来看,行业集聚度的提高对技术效率的改善影响较为明显,其弹性系数达到0.020,从对技术效率指数分解来看,对纯效率提高的弹性系数为0.011,对规模效率的提高为0.009。这也验证产业集群形成了规模经济效应,共享的劳动力和商品市场、信息资源和基础设施等为企业带来了竞争优势;而集群内的专业化分工协作体系促进了纯效率的提高,从而提升了技术效率。同时,集群内部市场竞争引发了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刺激企业加强R&D投入、引入新技术、改变生产组织方式等,以及集群内的劳动力流动和知识溢出为企业模仿和创新提供了机会,促进了整个行业的技术进步,形成了规模报酬递增效应,验证MAR溢出效应的存在。

结论

本文通过行业维度对我国17个制造业的1990-2008年间EG指数的计算分析,发现不同行业之间的产业集聚变迁差异很大。

总体上来说,我国各行业集聚度总体呈上升趋势,垄断型、自然资源依赖型和技术密集型行业集聚度相对较高,传统行业如食品加工与制造、饮料制造业、纺织业及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行业的集聚度上升较快,产业集聚分布空间来看,绝大部分行业分布前几位地区都集中在东部地区。与产业集聚度相似,各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呈上升趋势,但存在行业差异,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主要依赖于技术进步和规模效率的提高,纯效率的提高则相对较弱。

产业集聚度的提高促进了各行业生产率的提高,尤其是提升了技术效率,同时促进了技术进步,但行业差异也非常明显。因此,要提高行业生产率,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应该制定更为合理的产业政策,本文认为应:

一是调整区域产业结构。行业集聚度的变迁不仅与行业特点有关,也与地理区位、社会文化制度、区域人力资本存量等紧密相连,因此需要遵循行业发展特点和区域发展特点,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集聚的合理分布,形成规模报酬递增效应。

二是加强集群组织制度创新。行业集聚有效地改善了技术效率,但这主要是众多企业的集聚形成了规模经济效应,部分行业纯效率的提高则不明显甚至倒退。因此需要加强集群内部的组织制度创新,形成更为合理地专业化分工合作体系,减少恶性竞争,提升行业组织的制度绩效。

三是加强行业的技术创新投入。行业集聚促进技术进步,一是源于集聚体内R&D投入增加,二是源于集群知识溢出效应。加大行业的R&D投入与创新,形成合理的集群R&D合作体系,加强专利保护的同时共享R&D创新与知识溢出效应,促进行业集聚的技术进步,提高行业的生产率水平,提升整个行业的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Jacobs J., The Economy of Cities[M]. 1st ed. New York: Random House,1969

2.Dogan,E., External Scale Economies inTurkish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J],International Review of Applied Economics,2001,No.4,Vol.15

3.Mukkala., Agglomeration Economies in the Finnish Manufacturing Sector[J].Applied Economics,2004,36

4.范剑勇.产业集聚与地区间劳动生产率差异[J].经济研究,2006.11

5.薄文广.外部性与产业增长[J].中国工业经济,2007.1

6.柴志贤,黄祖辉.集聚经济与中国工业生产率的增长[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8.11

7.刘修岩.集聚经济与劳动生产率:基于中国城市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7

8.Ellison,G., Glaeser,E.L., Geographic Concentration in U.S.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A Dartboard Approach[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97.105(5)

9.罗勇,曹丽莉.中国制造业集聚度变动趋势的研究应用[J].经济研究,2005.5

10.路江涌,陶志刚.中国制造业区域集聚及国际比较[J].经济研究,2006.3

篇5

一、概述

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制造2025》的通知指出,到2025年,制造业绿色发展和主要产品单耗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绿色制造体系基本建立。实现绿色制造的具体措施:加大先进节能环保技术、工艺和装备的研发力度,加快制造业绿色改造升级;积极推行低碳化、循环化和集约化,提高制造业资源利用效率;强化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努力构建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这一系列节能环保技术的实施离不开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生物工程人才培养主要服务于轻工食品行业,我国轻工食品行业包括类、45种行业,包括食品、造纸、酿酒、软饮料等。2016年全国规模以上的食品工业企业是42144家,总资产76000亿元[1]。作为重要的关乎国计民生的行业,随着人口增长,呈逐年增长的态势。2018年1-9月,规模以上食品工业累计完成主营业务收入6万亿元,同比增长5.8%[2]。我国轻工食品行业存在能耗高,废水排放、COD排放水平高等问题,要真正实现节能减排困难重重。我国干制食品吨产品耗电量是发达国家的2-3倍,甜菜糖和罐头食品吨耗水量是发达国家5-10倍。发酵工业是轻工业重点污染行业之一,其废水排放量占全国总量的2.3%。2015年全国糖厂综合能耗和COD排放水平分别是发达国家的2倍和9倍[1]。因此,实现绿色制造,是完成中国制造2025的重要目标之一,而生物工程人才的培养则是实现绿色制造首要任务。

二、基于绿色制造的生物工程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绿色制造(GreenManufacturing)人才是制造业绿色转型发展的重要人力资源保障,是支撑制造业绿色发展的主体力量。基于制造业绿色转型升级对绿色制造人才的需求,大学教育需要深度对接制造业绿色转型升级,培养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绿色制造人才。

(一)基于绿色制造的绿色经济是世界经济也是中国发展的新趋势绿色经济在21世纪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发达国家积极出台绿色发展战略,力争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占有一席之地[3]。在“生产-消费-复原-生产”的循环系统中,人们着重于大力发展生产力,循环系统被破坏,环境问题突显,已经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这是我们不得不进行绿色制造的原因。亚洲和太平洋国家的增长率惊人,备受赞誉。高增长率伴随着对环境可持续性的担忧,因为该区域还记录了明显的水和空气质量下降、自然资源枯竭和生物多样性威胁的不利趋势。2005年,亚洲和太平洋地区需要的资源是世界其他地区的三倍,才能创造一个单位的GDP。亚洲的原材料使用量达到了350亿吨,到2050年可以达到800亿吨。2005年,亚太地区占全球能源需求的比例约为35%,预计到2028年将达到50%。几项研究指出,亚洲是燃烧产生黑碳排放的唯一最大来源。亚洲和太平洋地区迫切需要考虑资源效率,即每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使用较少的资源,以确保该地区的持续增长和可持续发展[4]。

(二)企业由传统向绿色制造的转型升级亟需相关专业人才从传统制造转向绿色制造涉及全新的就业和培训模式,过去几年中,随着绿色制造的引进,企业转型升级,许多工作正在发生变化[4],造成绿色制造人才的缺乏。以轻工食品为例,技术创新体系是高科技发展的基础,也是“特色轻工”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支撑保障。不论是建立技术中心或技术开发机构,还是实施产学研联合开发工程,加快利用并转化科技成果,无不需要绿色制造人才。绿色制造需要技术创新体系,这是高科技发展的基础,也是“特色轻工”发展的支撑保障。

(三)绿色制造对专业人才培养的规模提出了更高要求随着工业化国家向清洁生产转型,实现全面可持续发展,绿色经济创新对就业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关注[5]。一方面,绿色经济使清洁技术等在工业范围内得以大范围应用,另一方面,由于技术要求提升,造成现有人才无法满足清洁生产的要求。低碳经济的途径通常被视为技术问题,需要工程知识和技能[4]。近年来,我国轻工食品行业从业人员约3500万,但科技人员只有100多万人,占从业人员的3%。按国家“十一五”计划,科技人员占比要达到从业人员的6%,缺口100万科技人员[2]。

(四)人才培养的方向和质量是解决绿色制造问题关键绿色制造从原材料获取到制造、从包装、运输、使用、报废、回收、再制造和处理等过程,涉及原料的选择、工艺的设计及确定、生产设备的设计选用、水电汽煤的消耗和循环使用、废渣废水废气的处理排放和回收,是融合多学科的大制造。人才培养要着眼于原料的选择、工艺的设计及确定、生产设备的设计选用、水电汽煤的消耗和循环使用、废渣废水废气的处理排放和回收,才能满足全面推进绿色制造的需求,实现可持续发展。所以绿色制造人才的培养要从通识人才培养开始,即不限专业和学科,培养具备综合实现绿色制造能力的人才。

(五)以点带面推动重点领域和全产业链制造业进步技术进步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要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以点带面,推动重点领域和重点环节制造业的进步。通过集中优势研发团队对轻工食品等传统制造业进行绿色改造,大力研发推广余热余压回收、水循环利用、重金属污染减量化、有毒有害原料替代、废渣资源化等绿色工艺技术装备,加快应用清洁高效加工工艺,以全面推动全产业链的制造业进步,实现全面绿色生产。

三、目前生物工程人才培养面对的问题

绿色制造是一种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消耗的现代制造模式,其目标是使得产品在从设计、制造、包装、使用到报废处理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对自然环境负面影响最小,资源利用率最高,综合效益最大,并使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优化[6]。制造业绿色发展和产业结构绿色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实现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转变,对绿色制造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目前生物工程教育在绿色制造人才培养方面还面临诸多挑战,无法有效对接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要求。

(一)绿色制造培养目的不明确,目标单一绿色制造简而言之就是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然而,在绿色制造培养过程中,仅仅注重节能减排,会令培养目标过分单一。考虑到制造、资源和环境三者的不可分割的关系,绿色制造人才培养应该是全方位贯穿生产和产品使用始终的全过程。由于绿色制造在中国沿海处于起步阶段,对其内涵的理解有待进一步完善。首先,目前存在问题绿色制造培养不能只片面考虑对环境的影响而忽视了制造过程和资源两个大方面。其次,要明确培养目标,以利于绿色制造的教学和培训。

(二)绿色制造与生物工程专业匹配不完善现有专业课程按教育部要求涵盖了本专业知识体系,加上绿色制造专业课程要求后,对教材选用、教学设计、教学实施等都是考验。首先,目前教材中绿色制造的章节相当鲜见,有清洁生产章节,但与绿色制造要求相去甚远,针对每一专业课程设计绿色制造环节,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作。其次,绿色制造内容是穿插于专业课程中还是独立成章节也是一个值得考量的问题,现有成熟专业技术加上并不成熟的绿色技术,对学生知识体系的良好构建并不是有益的。如果独立成章节,有脱离现有技术,成空中楼阁之嫌。

(三)绿色制造课程体系不健全绿色制造本身就是一个正在摸索的新生事物,实践性极强。1.在理论课程体系中开设绿色制造,只可能讲授绿色知识,缺少绿色制造的实践环节,有一定局限。2.绿色制造课程本身应形成标准化,便于考核,特别是工科学生在工段设计时可以作为节能的考核指标。3.现有课程只适用于专业型绿色制造人才的培养,不适用于技术交叉学科。

(四)师资队伍绿色教学水平有待提高从学缘结构看,有的师资队伍本身不具备绿色制造知识,更谈不上具备绿色制造意识,无法进行绿色制造教学。部分教师在观念上不重视绿色制造,认为传统轻工食品在绿色制造技术上已无潜力可挖。这些问题均要通过后天的学习培训加以解决。

四、生物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

(一)明确绿色制造人才培养目标,确立绿色制造培养框架明确培养目标,确立贯穿制造、资源和环境全方位、产品使用全过程的绿色制造人才的培养目标。确立绿色制造培养框架。根据行业特征和地方经济需求,确立绿色制造人才培养框架。培养框架包括绿色知识、绿色制造、绿色行为、绿色态度和绿色价值观。根据绿色培养框架,确立绿色制造人才专业开设、课程开发,强化教学实践和实习实训。

(二)针对行业需求,开设绿色制造专业针对轻工食品45种行业,包括食品、造纸、酿酒、软饮料等展开绿色制造研究。1.强化绿色制造观念,通过企业实践了解绿色制造技术、方法及可行性。针对不同工段实施不同的绿色制造技术改造,统筹安排全企业能源利用。2.通过理论研究向企业提出绿色制造实施方案改进措施,与现有技术形成互补。3.结合企业需求,总结归纳并形成相关的绿色专业,以实践课程方式在学历教育中实施。

(三)完善绿色制造课程体系,加强绿色制造教育实践1.要强化绿色制造实践课程的建设,达到边做边学边体会的教学效果,同时增强绿色制造的社会意义。2.要在某一节能技术领域形成一定范围内的标准化操作或设计规程,以利于对学生考核或作为毕业设计依据指标。3.除了在本专业进行通识人才的教学外,还要进行专业型绿色人才的培养。所谓通识人才,指该类人才分别属于不同专业和学科,具有自身本专业的扎实专业知识,同时了解绿色制造基本常识和理论,具有“绿色理念”的人才根据自身专业在不同岗位上工作。所谓绿色制造专业人才,指具有扎实绿色制造专业知识,专门从事绿色制造工作的专业人才[6]。4.研究发现,终身学习超越了正规教育和培训,包括“技能”和“发展”。全生命的学习有助于帮助学习者获得和整合各种知识和技能,以获得、提升甚至发明新的知识和技能[7]。大学教学要通过对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使其具备这种素质,将更有利于绿色制造的持续发展与进步。

(四)加强绿色制造师资队伍建设,提高绿色制造教学水平强化与企业合作,定期派出老师深入厂矿企业学习绿色制造技术,了解企业所需,提升自身绿色制造。邀请专家学者到学校开展培训、讲座等多种形式再教育,提升教师的绿色观念,保持与先进水平同步。

(五)教学模式变革1.增加教学内容,结合具体企业技术特点增加实践教学内容,比如灭菌热量回收、冷媒热交换、智能热管理、仿真系统控制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但总体上仍只停留在对知识单元的简单补充上,缺少利用绿色制造对生物工程专业系统知识的有效探究与深入整合。2.改革教学内容,使学生在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合理工艺路线设计和论证、对设备进行合理功率及换热计算和选型论证、对物料及水电平衡进行正确计算。对更复杂的绿色制造工程,还需要更多的学习与培训,以解决能耗、废水排放、COD排放水平高等问题。《中国制造2025》提出:积极推行低碳化、循环化和集约化,提高制造业资源利用效率;强化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努力构建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如何将这些原理和技术内容转化为生物工程的专业教学内容,需要重新组织教学体系,利用本专业的合理定位进行具体实施。3.创新教学方法,基于本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教学内容、知识体系设置并建设相关的认知和实践教学环节。通过虚拟实验室建设,加深学生对绿色制造的认识,通过在企业建设教学基地,现场培养学生绿色制造。

五、结束语

绿色制造对生物工程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明确绿色制造人才培养目标,确立绿色制造人才专业开设、课程开发等生物工程人才培养的方向。具体从完善教学体系,强化师资队伍,改变教学模式,强化教学实践和实习实训以实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中国食品产业发展报告(2012-2017)(摘登)[N].2018-01-01.

篇6

中图分类号:F40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5-0-02

一、制造业总体情况

(一)从主体税种看,增值税平稳趋低,所得税逐年增长

2011年以来,制造业应税销售收入总量和增长趋势呈下降趋势,制造业增值税直接收入发展较平稳,但逐年小幅降低,制造业企业所得税逐年增收。

分行业看,制造业各行业大类增值税直接收入增收^大行业为纺织服装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等,减收较大行业为电器机械和器材制造业、食品制造业等。

分行业看,制造业各行业大类所得税增收较大行业为汽车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减收较大行业为纺织业、农副食品加工业。

(二)分经济类性看,制造业中民营企业税收占比高,增长迅速

1.私营企业税收占比较高。私营有限责任公司、私营独资企业、私营股份有限公司、私营合伙企业等私营企业税收在各经济类型中占比为年均44.08%,贡献最高。私营企业中税收较多行业有:农副食品加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业、纺织服装服饰业、纺织业等。

2.私营企业十二五期间税收稳中有升。私营企业制造业2015完成税收13616万元,近三年来年均增长6.10%,占制造业总税收的47.84%,居各类型之首,比2011年提高3.95个百分点;股份公司2015年完成税收5796万元,近三年来年均增长20.03%,占制造业总税收的20.36%。国有集体、股份、私营、涉外、个体制造业税收结构由2011年的1.94:25.38:43.89:26.70:2.07演变为2015年的0.91:20.36:47.84:27.47:3.39。

二、当前制造业发展中的成效

(一)制造业行业结构持续优化

2011年完成制造业直接税收17623万元,正值高峰,2012年降至14594万元,此后3年逐年增长,年均增长率为7.23%。税收占比由十二五初期的34.78%升至末期的55.27%。2015年汽车制造、电器机械、通用设备、专用设备、交通运输设备等先进制造业整体税收规模较2012年增长36.24%,占制造业的比重为18.69%,较2012年提高两个百分点。而黑色金属冶炼业等受宏观调控和复杂的国内外复杂的经济环境影响,由2011年的行业顶峰,5年来持续走低,分别由2011年的3850万元下降到2015年的1662万元,占制造业的比重也由2011年的21.85%下降到2015年的9.3%。

(二)成长型企业规模不断扩大

重点企业和成长型企业等骨干企业对经济的稳定快速发展起着重要作用。重点企业近年税收和销售收入实现较低幅度增长,但利润和固定资产投资都出现下降趋势。从掌握的44户成长型制造业企业看,近年销售收入、税收、利润均呈增长趋势,从固定资产抵扣税额换算为投资额情况看,也呈增长趋势,未来发展趋势向好。

三、当前制造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以上数据表明,县域制造业正朝积极有利的方向调整优化,但税收结构也折射出当前发展的一些矛盾和问题。

(一)从行业税收看,规模和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

一是行业发展不均衡。从制造业的27个行业税收比重看,除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业和汽车制造业占比是两位数外,其他均为个位数,且17个行业均在3%以下。二是高耗能行业比重仍较大。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高耗能行业入库税收占制造业税收比重为22.73%,近年虽有所降低,但仍高于市级平均比重13.7个百分点。三是高新技术产业总量小。总体来看,高新技术企业税源规模小,未形成支柱型税收增长点。2015年制造业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税439万,占制造业总减免税额的8.35%,低于全威海市9.19个百分点,具备企业所得税优惠资格的高新技术企业仅10户,今年有税额实际享受优惠的为3户。四是行业结构待优化。医药制造、食品制造等高附加值行业平均占制造业税收的2.68%,难以发挥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带动作用。

(二)从税种来看,两大主要税种贡献仍然较低

现行流转税受流转方式和结算方式的影响冲击大,互联网的兴起使交易分散,从十二五期间看,2011年完成制造业增值税直接收入15576万元,正值高峰,2012年降至11213万元,此后3年较2012年小幅提高,2011年以来年均增长率为0.99%,增速低于市级平均增速3.9个百分点。企业所得税以利润额为税基,能客观反映企业盈利情况,2011-2015年制造业企业所得税年均增长9.91%,高于全市平均增速。但所得税总量较小,2015年完成所得税占整个制造业的直接税收比重为22.88%,低于全市平均占比4.15个百分点。这说明高附加值、高利润行业规模相对较小,对地方财力贡献还不够高。

(三)从重点企业看,辐射带动作用逐步减弱

一是大中型企业税收贡献不高,制造业大中型企业入库税收1273万元,占全部制造业税收的10.29%,占比较低。二是龙头企业带动不强。2015年纳税过五百万的的大企业税额占全部制造业税收的34.39%,但增速却连续三年下降,龙头带动作用趋于减弱。鑫山、海大塑胶、内燃机等企业相比等2013年税款均出现下降,说明上述企业受宏观经济影响增长乏力。三是费用较高制约企业发展。从监控的80户重点税源企业看,2011-2015年,企业财务指标中的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年均增长高达9.98%,而同期的主营业务收入年均仅增长4.03%,三项费用居高不下,直接侵蚀了企业利润,制约了企业发展后劲。

四、推动县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

(一)加快现代制造业调整升级,加强数据分析

优化经济税源结构,做好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适应的配套管理。加快发展“互联网+现代制造业”的模式,建立县域的电商、数据库,完善产业配套措施,有条件的企业实现平台化,打造个性定制产品,将部分低频产品变成高频产品,发展跨界产品。并继续巩固优势产业,着力打造绿色制造新优势,引导企业运用高新技术,优化和盘活存量,大力发展深加工和精加工产品,实施产业带动功能强、集聚功能突出的制造业项目。加强对招商引资企业的销量、税源等的数据分析,减少对只有免税销售收入企业的引进,增加引进有应税销售收入企业,注重引进有大集团背景的企业和有核心技术的企业,鼓励企业引进外来资金,推动企业自身技术改造和传统行业的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地方经济。

(二)提升高新技术企业质量,用好优惠政策

一是加强研发投入,提升研发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关注高新技术企业的成长性和发展潜力,严格执行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标准,建立淘汰机制,剔除档次不高、潜力不足的高新技术企业,鼓励引导高新技术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充分利用国家出台的研发费加计扣除政策,推进高新技术企业产业转型。二是营改增政策的实施,制造业企业新购产房等允许抵扣,降低企业税费负担,企业有更多资金投入生产,推动企业长期发展壮大。引导企业内部调整经营策略,完善企业架构,链接抵扣链条,做好成本控制,修改定价标准,谨慎选择供应商和分包商,梳理优化现有各类采购业务模式,完善供应商税务信息,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提高企业利润。三是针对设备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大,设备更新快等特点,鼓励企业充分利用设备更新、技术研发等税收优惠,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三)全力扶持支柱税源发展,壮大民营经济

篇7

国内外产业发展的历史经验表明,随着人均收入水平提高,居民消费结构变化呈现出典型的非线性特征,受此影响,产业结构的变化和升级过程也具有非线性特征。在时间轴上,这一特征表现为各产业相对稳定的均衡增长与不稳定的非均衡增长相间隔的局面。在每一轮新的经济景气循环初期,大都会出现一批行业增长景气快速提升,打破原有的增长“均衡”,形成增长景气的“贫富分化”局面。在正常的经济增长过程中,这种行业增长景气分化局面的形成,一定程度上能够预示新一轮高增长产业的形成和新一轮经济景气循环的到来。

从近年来我国20多个工业增长景气的变化格局看,行业增长景气水平的明显分化局面正在形成。下图为近年来我国工业行业增长景气图:

  

图1

重点工业行业增长景气指数分布图

  

从图1可以看出,1998年到2001年上半年之前的近3年时间里,多数工业行业增长景气指数局限于110到90的区间上下波动,没有突出表现的行业,总体呈现出一种均衡、稳定的增长局面。从2001年年底开始,随着工业全行业增长景气平均水平的稳步回升,高增长行业和低增长行业之间的景气差距开始不断加大。推动形成行业增长景气分化局面的第一波力量来自煤炭、汽车工业和钢铁工业,以及在房地产快速增长拉动下景气水平快速提高的建筑用金属制品业、建材行业,特别是水泥行业。随后,机械工业(不含汽车)、电子计算机制造业、电力工业、化学工业、特别是合成材料制造业等行业的增长景气快速提高。与此同时,食品工业、纺织服装业、医药制造业、文化体育用品制造业等消费品类制造业景气水平保持长达1年半的稳步提升态势,到2002年下半年也达到了近年来增长景气的最高水平。另外,在城市化步伐加快的带动下,煤气和自来水生产供应业等行业出现了持续的景气回升。与以上行业景气水平提升形成对比的是,石油及石油化工业受国际油价波动影响持续处于不景气状态,通讯设备制造业的增长受电信设备投资周期的影响增长景气水平一路走低,类似的行业还有有色金属工业、合成纤维工业和部分传统的消费品行业,如盐加工业、糕点等。其他多数行业增长景气处于相对平稳或小幅波动的增长状态。

目前,我国产业增长已形成与以往有所不同的新格局。下表显示了2002年底18个主要工业行业增长景气的平均水平和收入水平变化的详细情况。

  

表1

主要工业行业景气变化与增长贡献

  

从2002年各工业行业增长景气的平均水平看,景气状况最好的行业有:汽车、煤炭、食品、机械。同2001年相比,这4个行业景气水平提高10个点以上,均达到近年来各行业增长景气的最高水平。销售收入约占全部工业收入的27.6%,对工业收入增长的贡献却达到34.6%,是2002年拉动工业全行业增长最主要的力量。景气状况较好的行业有医药、建材、电力、纺织服装业、钢铁、化学和电子工业。这类行业增长景气比2001年有一定程度提升,收入约占全部工业收入的51%,对工业总收入的增长贡献约54%,对工业生产增长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此,值得特别说明的是电子工业,该行业依旧保持了较高增长速度,经济总量仅次于机械工业和化学工业,居全部工业行业的第三位,对工业增长的贡献水平仅次于机械工业居第二位。不过同该行业前几年持续高增长状态相比,增长速度已明显回落,增长贡献水平有所降低,行业总体景气水平也逐步落后于后来居上的其他行业。增长景气处于平均水平,与上年相比变化不大的行业主要是一些轻工行业,包括造纸、烟草、家电、饮料,另外还有煤气自来水生产供应业。这类行业收入仅占全部工业总收入的11%,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约10%,贡献比重略小于收入比重。处于不景气状态的行业有两个:有色金属、石油和石油化工行业,同2001年相比,景气水平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对工业增长的贡献(2.3%)也远远小于其收入比重(约10%)(需要说明的是,通过研究一个行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及其变化趋势,可以超前了解产业结构变化的方向和速度。一个行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又取决于该行业的增长速度和经济规模两方面因素。从中短期看,行业总体规模一般不会发生大的明显的变化,而行业增长速度受各种因素影响,变化较大,从而能够比较敏感地反映一个行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能力和产业结构变化方向。但从指标属性来看,增长速度由于无法克服比较基准不同所导致的对行业“真实增长水平”的高估和低估,常常误导分析结论,相比之下,增长景气指数通过对行业中长期增长走势和季节周期的分析,确立了一个系统、客观和稳定的评价平台,因而更加贴近行业“真实增长水平”。另外,增长景气指数突出了短期变化中的系统特征,对产业结构变化趋势的超前表征和预测能力也比其他指标更为科学和准确)。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2002年以来,除了电子、机械等传统的经济增长带动力量之外,增长景气快速提升的行业如汽车、煤炭、钢铁、电力、建材等工业行业,以及重新焕发增长活力的传统消费品制造业如食品加工业、医药、纺织服装等行业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开始逐步加强,并有可能成为新一轮经济增长的支柱行业。行业增长格局的这些新的特点和变化,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和经济增长活力的提高。

当然,从近两年行业增长格局的变化判断经济增长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理由并不充分,还需要对促使行业增长景气分化的动力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判断其可持续性。只有确定高增长行业的增长动力具有可持续性和中长期特点,才能做出经济增长进入新的阶段的判断。

二、行业增长驱动力量的持久性分析

下图是过去5年所有工业行业增长景气指数的标准差图形,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行业增长状况的总体差别程度。

  

图2

近年来各产业增长景气指数离差图

  

如图所示,2002年的增长分化局面,其实早在2000年和2001年就出现过“躁动”。这种“躁动”至少从图形表现看,是影响行业增长态势的短期因素的作用结果,影响工业增长结构发生重要变化的中长期力量并没有发挥作用。对实际情况考察也证实了这种推断。如1999年上半年,煤炭工业总体增长景气明显回升,主要原因是煤炭企业为了达到减亏目标,进行了较大幅度的短期财务调整。这种短期措施没有真正解决制约行业增长的根本问题,注定是短暂的。另如石油及石油化工行业在2000年到2001年上半年,受国际油价波动的影响,增长景气一度攀升到历史最高水平,但由于增长驱动力量的短期特征明显,并没有形成持续、稳定的增长态势;再如2002年初的烟草工业受国家烟草行业税收政策改革和行业管理体制变革的影响,出现良好景气,但其影响仅仅持续了3个月,随后行业增长景气重新回落到不景气区间,等等。

进入2001年下半年,特别是2002年以后,行业增长景气的标准差曲线明显提升到一个新的“增长通道”,这是短期因素和随机波动不能解释的,是一种“系统变化”,一定程度上说明影响行业增长格局的驱动因素开始出现长期化特征。

如汽车工业,2001年初曾经出现一次比较明显的景气波峰。表面看,这次景气波动是汽车市场“价格战”等短期因素刺激的结果,实际上,汽车使用环境的改善和居民收入增长使“轿车进入家庭”步伐加快等具有中长期特点的因素才是问题的主要方面。2001年下半年,受中国“入世”后汽车降价预期的影响,行业景气大幅回落,进入2002年以后,消费结构升级驱动下的需求增长重新战胜短期预期的不利影响,成为决定行业增长动向的主要力量。可以说,新一轮汽车工业景气回升的主要驱动力量是中长期的,作用的力度将比较稳定和持久。

煤炭行业2001年底以来的景气局面,表面看是国家“关井限产”政策和国际油价走高,中国煤炭出口快速增长的结果,但从煤炭消费结构看,出口增长所占的比例并不大,真正拉动煤炭的还是煤炭内需的持续稳步增长,特别是冶金、建材、电力等行业的煤炭需求稳步快速增长。另外,多年以来,受煤炭市场恶性竞争影响,煤炭价格长期低于“均衡”市场价格,煤炭价格回复到目前的水平,是煤炭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我国能源结构合理化的一个必然要求,这种趋势是长期的、稳定的,是驱动煤炭行业出现持续高水平景气的一个重要原因。

从食品工业内部结构变化看,行业的总体增长是乳制品业、水产品加工业和其他食品制造业如方便食品和半加工食品的快速增长带动的结果,而制糖工业、食盐加工业和糕点等传统的食品加工业的增长景气一直处于稳步回落状态。这种变化格局充分显示了居民食品消费结构向高水平进步的趋势,而居民食品消费结构的变化又起因于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和生活质量的提高。这方面的增长驱动力量也是中长期的,是稳定和可持续的。在纺织服装业和饮料制造业等消费品制造业,类似的结构变化特征同样存在。

电子工业增长驱动力量的中长期特点十分突出。目前,电子工业受全球信息产业增长放慢和国内电子通讯设备更新周期的不利影响,景气水平没有保持以往的良好状态,但是驱动行业增长的中长期力量并没有改变。一方面,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国民经济的信息化以及信息技术对传统工业的改造将形成巨大的需求拉动力量,近两年电子工业之所以在不利的发展环境下还能保持较高的增长水平,在相当程度上归功于这一因素。从中国今后较长时期内新型工业化发展战略的客观要求看,这一需求拉动力量将持续较长时间。另一方面,随着居民消费结构的不断升级,以家用电脑、数码类日用电子产品为代表的消费类电子产品正处于快速增长状态。从发展趋势看,除了城市居民电子产品消费结构本身的提升外,农村消费类电子产品市场扩容的拉动力量正在逐步形成,也将为电子工业的发展提供稳定持久的拉动力量。

机械工业的快速增长也是可持续的,一是机械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装备工业有着巨大的需求增长空间;二是国际资本转移的重点也在机械工业;三是中国制造业基地的战略构想也将为机械工业的发展从中长期提供持续的发展动力。

三、行业增长的“群体特征”明显

如果单个行业增长驱动力量的持久性还不足以说明问题的话,  “中国产业增长景气指数”的研究成果进一步显示,新一轮产业增长基于投入产出关系的“联动增长”特征和基于基本相同的需求拉动力量形成的“群体增长”特征十分突出,这些特征可以提供带有普遍性意义的证据。据此我们可以发现几个具有典型特征的高增长产业群。

第一,在汽车工业快速增长的拉动下形成的“汽车族”高增长产业群,大致包括:合成材料工业、轮胎制造业、钢铁工业(以薄钢板和钢带等汽车用钢为主)、机械工业中的机床工业(特别是数控机床)。无论是从现实的投入产出关系看,还是从行业增长的关联程度看,这些行业都与汽车工业存在密切的“共生”关系,如下图所示。另外,汽车使用数量的快速增长拉动了汽油、油等石油加工业的增长和相应的汽车服务业。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有关研究(参见“新形势下中国汽车工业发展战略与政策选择”,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课题组,2001年),这一产业群的规模,大约相当于汽车工业本身的2.5~3倍。假定该产业群基本保持过去两年的平均增长水平,而且相关产业与汽车工业的投入产出比例保持不变,据此推算,“汽车族”产业群的规模将达到国民经济总量的7~8.5%左右,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将达到12%,在经济增长速度达到7%的水平时,将实现1个百分点以上的贡献能力。

第二,在房地产业快速增长的拉动下形成的“房地产族”高增长产业群包括:钢铁工业(据测算,2002年我国钢铁工业新增收入中,房地产业用钢的新增部分占到65%以上)、建材工业,特别是砖瓦等轻质建筑材料制造业、建筑用金属制品业等建筑投入品行业、装饰装修行业及物业管理和社区服务等相关服务业。这些行业都是以解决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中“住”的问题为核心形成的具有比较直接的投入产出关系的产业群。如下图所示。据统计,2002年我国房地产投资总额达到近7700亿人民币,另据估算,房屋装修支出约为房屋总价的20%以上,再加上由此产生的对家具、家用电器、物业服务等方面的需求,该产业群的经济规模应至少在万亿以上。目前,我国居民住房水平仍然处于较低水平,随着收入水平提高和城市化步伐加快,该产业群的发展空间还将不断扩展,并将成为今后若干年拉动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重要的高增长产业群。

  

图3

汽车及相关工业增长景气指数变化

  

图4

汽车及相关工业生产增长景气指数变化

图5

“房地产族”高增长产业群增长景气指数变化

  

第三是“机械制造族”高增长产业群。近两年,我国机械工业的快速增长是多数机械制造门类大面积景气回升共同推动的结果。特别是沉寂多年的普通机械制造业所包含的类子行业中,有7个子行业增长景气同步快速回升。这些子行业包括锅炉及原动机制造业、金属加工机械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通用零部件制造业和其他普通机械制造业,其下游行业几乎覆盖了制造业的方方面面,所以是工业增长景气整体回升促使企业投资景气回升的综合表现。同个别机械行业的增长景气回升相比,其增长驱动力量要强得多,持久性也要好得多。

第四是与居民日常消费(住、行之外的其他居民消费内容)结构升级关联密切的“消费族”高增长产业群。首先是与居民食品消费结构和生活质量提升密切相关的子行业,如食品加工业中的水产品加工业、乳制品业,反映居民“主食品”结构升级的精加工淀粉、植物油等小行业,饮料工业中葡萄酒和软饮料制造业等。这些行业增长速度之快,令人瞩目。其次是与满足居民文化、娱乐和休闲消费的关联密切的行业如造纸印刷业、文化体育用品制造业中的体育用品玩具和游艺器材制造业、旅游行业中的旅行社、旅游景点建设等。最后是高档消费类电子产品制造业增长景气持续高位攀升,如手机、数码相机、摄像机和其他高档家电产品等。其中,值得特别关注的现象是,2000年以来,电子行业整体景气水平不佳,但手机制造业和电子计算机制造业的增长速度和行业景气水平持续快速提升,其原因在于这两种产品正在快速进入家庭,成为居民的“日常消费品”,从而从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中得到源源不断的增长动力。受此拉动,电子元器件行业也呈现出良好的增长景气。

以上事实表明,新一轮高速增长行业并不局限于单个行业的局部增长,而是以各主要产业为龙头带动起来的关联产业群的系统增长。这种增长特点不是局部和短期因素的作用能够解释的,而是来自国民经济方方面面的内在增长力量的表现,其中,消费结构升级的拉动力量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此可以得出一个基本判断,在经过过去几年增长速度的稳步回落以后,以消费结构升级为核心的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正在推动中国经济进入一个新的增长景气循环阶段。

  

  

(本文是“中国产业发展跟踪研究”项目年度研究成果的部分内容。该项目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主持,国家有关部委和100多家行业协会共同参与。)

  

  

“中国产业发展跟踪研究”课题组

杨建龙

篇8

关键词 工业碳排放;碳排放强度;低碳转型;兰州市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城市循环经济发展格局、过程及其驱动机制的跨尺度——多层次研究: 以甘肃省典型城市为例”(41471462)。

【作者简介】杨金强,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循环经济与区域发展;陈兴鹏,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循环经济与区域发展。

一、前言

工业生产活动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碳对于全球气候变暖产生了重大影响。2009年,中国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向世界承诺,到2020年,中国碳排放强度较2005年减少40%~50%。2014年5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开展了区域工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试点工作,提出按照工业转型升级要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工业发展与节能减排互利共赢的转型路径和模式。

2012 年,兰州市实现国民生产总值1564.41亿元,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744.70亿元,工业增加值562.42 亿元,分别占地区生产总值的47.6%和35.9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38.15 亿元,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95.68%;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055.4亿元。全市29个主要行业部门中,加工制造业占主导地位,其中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等8个主要行业部门的工业总产值占全市总产值的82.46%,详见表1。

二、数据来源及计算方法

(一) 数据来源

二氧化碳的产生主要来源于化石能源燃烧,主要种类包括原煤、焦炭、天然气、原油、汽油、柴油、煤油和燃料油。本文计算的碳排放不包括热力和电力,基础数据来源于2007~2013年兰州市统计年鉴,经济和能耗采用规模以上行业部门数据。

(二) 计算方法

本文采用《IPCC 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指南》(2006) 推荐的计算方法,并结合《能源统计知识手册》(2006) 中关于能源平均低位发热量的计算,得出每种化石能源的碳排放系数(表2)。

工业碳排放量进行测算采取以下公式:

M =ΣMi =ΣEi × Ki (1)

式中M 表示碳排放量,E 表示化石能源种类,K表示碳排放系数,i表示第i种能源。根据公式(1) 和表1 可计算出2006~2012 年兰州市工业碳排放总量,结合历年工业增加值数据,可计算得出历年兰州市工业碳排放强度和工业碳排放弹性系数。

(三) 结果分析

总体上来看,2006~2012年兰州市工业碳排放量和工业增加值每年逐步增加,工业碳排放量由1494.64万吨增长为1899.13万吨,年平均增长率为4%;同期内,工业增加值由230.88亿元增长为562.42亿元,年平均增长率为16%,工业碳排放量的增长速度明显低于工业增加值的增长速度(见图1、表3)。工业碳排放强度由2006年的6.47吨/万元降到2012年的3.38吨/万元,年平均降低11.4%, 这种变化符合兰州市近年工业发展特点,充分体现了节能减排的发展趋势(见图2)。

分阶段来看,2006~2009年兰州市工业碳排放强度年均降低6.1%,2009~2012年工业碳排放强度年均降低16.1%,且2009年工业碳排放弹性系数波动较大,表明2009年兰州市工业经济增长速度明显高于碳排放量增加速度,这与《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的实施,兰州市淘汰了一批高耗能、高排放落后产业,工业减排效果明显有关。

三、重点行业部门能耗与碳排放总量测算

2012年,兰州市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总量为3587.43 万吨标煤, 碳排放总量为1593.99 万吨。全市8个规模以上行业部门能源消费总量为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以及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各部门能源消费及碳排放总量见表4。

四、工业经济构成与行业部门碳排放强度测算

兰州市是工业经济占绝对主导地位的重工业城市,无论是工业总产值、增加值及贡献率等经济指标,还是工业能耗、碳排放等能源利用指标,工业部门对于兰州市经济发展和能源依赖的程度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经测算,2012年各工业部门总产值、增加值、碳排放强度和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等指标和排序如表5所示。

8 个规模以上行业工业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82.46%,工业增加值占82.98%,能源消费总量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的95.29%,碳排放总量占94.52%。碳排放强度前10位由大到小依次为橡胶和塑料制品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皮革、毛皮、羽毛(绒) 及其制品制造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食品制造业以及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表5)。其中,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碳排放强度仅为0.35 吨/万元,而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高达13.49 吨/万元,相较于其他工业部门具有明显的高耗能、低排放的特点;橡胶和塑料制品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四大工业部门具有明显的高耗能、高排放特点。

除分析的8个支柱产业和碳排放强度较大的10个工业部门以外,烟草制品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酒、饮料、精茶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具有明显的低耗能、低排放、高产出特点,属于高附加值产业,应重点发展;而皮革、皮毛、羽毛(绒) 及其制品和制鞋业以及食品制造业具有明显的高耗能、高排放、低产出的特点,需要对生产工艺进行升级和改造。

五、结论

第一,工业是兰州市能源消费和碳排放总量产生的主要来源,兰州市工业化石能源主要以石油、原煤为主,对于天然气、生物质能和新能源的开发利用较少,整体工业能源利用效率较低,工业碳排放系数相对较高。

第二,工业产业结构中,石油化工、电力、热力生产、有色金属和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橡胶和塑料制品以及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等行业是兰州市主要高耗能行业,并在工业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篇9

为综合测定制造业各行业的经营绩效,选取指标如下:工业总产值、总资产贡献率、资产负债率、流动资产周转次数、 工业成本费用利润率、全员劳动生产率、 固定资产净值年平均余额、本年应交增值税、所有者权益、 利润率、从业人员。选取制造业28个部门作为研究样本。分别对1998至2005年(由于数据短缺2004年未包括在内)制造业各行业的经营绩效进行分析,总观测值1960个。

由于指标之间具有相关性特选用主成分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是多元统计分析中一种常用的方法,其基本思想是通过降维,把众多指标转化为少数几个综合指标(主成分)。这几个主成分是原来各指标的线性组合,保留了它们所包含的大部分信息,这样有利于观察研究对象的主要特征,同时可以根据主成分计算各样本的总得分,对它们进行排序。根据SPSS进行测算结果如表1:

根据表1所示可以得出:排名前9位的制造业部门近年来经营绩效一直高于其它制造业部门。这些行业能否成为引进外资的主导行业,还需对制造业各行业的关联效应进行分析。

二、制造业各行业关联效应排名分析

本文仍采用主成分分析法,通过投入产出表,测定制造业各部门的关联效应。由于我国每5年修订一次投入产出表(2002至2006年投入产出表相同),因此本文选取2002年制造业15部门投入产出表(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6年),并计算直接消耗系数表。投入产出直接消耗系数表示上栏各产业部门每提供一个单位最终使用时,对左栏各产业部门产品的直接消耗量,本文将直接消耗系数表上栏的15个部门看作15个样本,将左栏的15个部门看作15个指标,表中数值表示上栏中的某个部门生产一单位产品所需其它部门产品的投入量,即:行业关联效应。通过对投入产出直接消耗系数表主成分分析,可以得出制造业各部门对其它部门关联效应的因子得分,得分值越大则表示该部门关联效应越强。

考虑到SPSS统计软件上栏为指标,左栏为样本,而直接消耗系数矩阵上栏视为样本,左栏视为指标,因此数据录入时应将直接消耗系数矩阵转置输入。根据SPSS测算结果见表2:

根据主成分分析排名结果,可以看出关联较强的行业主要集中在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金属制品业;相反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食品制造及烟草加工业,服装皮革羽绒及其制品业等行业关联性较差。

三、制造业主导行业的选定及对我国的引资政策的要求

根据上文的分析,我国制造业主导行业为: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这些行业不仅经营绩效历年维持较高的水平,而且对其它行业的关联效应较强,符合主导行业的特性,应成为制造业引进外资的重点行业。

根据各行业外资所占平均比重达超过30%,各行业经营绩效和关联效应得分大于0制造业各行业进行分类汇总,得出以下6种情况:

1、外资比例高、关联效应强、经营绩效好的行业。这类行业包括: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由于其关联效应和经营绩效都列于制造业各行业前列,且具有高技术、高附加值的特点,因此是制造业的主导行业,应列为鼓励外商直接投资的行业。根据本文的研究这三个行业中外资的比例都较高,尤其是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从2001年至2005年外资工业总产值占该行业工业总产值的平均值为76.14%,其它两个行业分别为:34.79%和37.76%。对于这类行业外资的引进应保持数量,适度提高质量,以充分发挥主导行业的示范及领航作用。

2、外资比例低、关联效应强、经营绩效好的行业。这类行业包括: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由于关联效应强且经营绩效好,符合主导行业的特征,应鼓励外资进入。但目前这类行业外资所占比例偏低,分别为:9.14%和20.44%。这类行业应积极扩大外资的引入数量,以更加促进其作为主导产业的潜力。

3、外资比例高、关联效应强、经营绩效差的行业。这类行业包括: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金属制品业。由于这些行业关联效应较强,外资企业先进的技术可以通过关联效应广泛的波及其它行业。但这些行业高外资比例,并未有效提高该行业的经营绩效应,对此类行业应适度缩减引资数量,而重点放在引资质量上,一方面可以提高行业的经营绩效,另一方面可充分发挥其关联效应强、技术易扩散的特点,带动相关行业升级。

4、外资比例低、关联效应弱、经营绩效好的行业。这类行业包括: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纺织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这些行业大多为能源、矿产品、化工产品等加工业,这些行业经营绩效好,产品关乎国计民生。大量引进外资,一则容易造成利润外流;二则由于关联效应低,不易带动其它产业发展。所以,不应鼓励外资大量介入该类行业。

篇10

引言

产业集聚是一个世界性的经济现象,我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明显的产业集聚现象,逐步形成了东、中和西部三大经济带。与此同时,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日益加大,许多发展问题日益突出。在此背景下,研究我国产业集聚的变动趋势,验证现有的理论解释,既具有理论意义,又能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深层次问题,具有现实意义。

传统的增长理论以及比较优势理论无法解释产业集聚现象。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克鲁格曼、藤田昌久为代表的新经济地理学派,借助D-S模型来解释产业集聚现象。M.Amiti(1998),J.I Haaland等(1999),Brülhart,Marius(2001)等的研究发现,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欧盟国家大多数产业的地理集中度明显增加。对于我国产业集聚的研究,Young(2000)的研究认为:1978-1997年中国行业区域聚集程度呈下降趋势。范剑勇(2004)、罗勇和曹丽莉(2005)等的研究结果大致相同:20世纪80年代,我国多数产业地理分布趋于分散,进入90年代之后,我国产业地理集中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

对比国内外文献发现,国外实证研究主要以欧盟和美国等发达国家为研究对象,具有研究期间长、视角多、数据详实等特点,但对于发展中国家的研究明显不足。国内实证研究文献存在着研究期间短、使用横截面数据、研究视角单一等缺点。本文研究贡献在于:使用1980-2011年25年时间序列数据,同时使用产业相对和绝对地理集中指标,既研究了我国制造业整体,又对三种不同类型产业的地理集中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

研究方案设计

(一)区域界定及样本选择

本文以省份作为区域单元,选择全国31个省(市)的数据,为了数据前后一致,将重庆数据并入四川省,海南数据并入广东省。

根据行业范围一致性和数据可得性两个原则,本文选择19个制造业二位数行业作为研究对象,并采用以下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第一,将1994年以前食品制造业和饲料工业两个行业数据合并,对应1994年以后农副食品加工业和食品制造业合并数据;第二,将1994年以前石油加工业和炼焦、煤气及煤制品业两个行业数据合并,对应1994年以后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第三,将1994年以后普通机械和专用设备两个行业数据合并,将2002年以后通用设备和专用设备两个行业数据合并,对应1994年以前的机械工业。数据处理完以后,研究对象由19个变成17个,分别是:农副食品加工业和食品制造业(C13+ C14)、饮料制造业(C15)、烟草制品业(C16)、纺织业(C17)、造纸及纸制品业(C22)、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C25)、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C26)、医药制造业(C27)、化学纤维制造业(C28)、非金属矿物制品业(C31)、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C32)、金属制品业(C34)、通用设备和专用设备制造业(C35+C36)、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C37)、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C39)、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C40)、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C41)。

(二)产业地理集中指标选择

本文同时使用产业相对和绝对地理集中指数两个指标来展开研究。产业绝对地理集中指数主要衡量经济活动地理分布的绝对集中程度,其公式为:

(1)

其中:SAk为k产业绝对地理集中指数,H为赫芬达尔指数,m为区域的个数, Ski表示k产业在i地区总产值占全国总产值的份额。

产业相对地理集中指数主要衡量某产业的地区分布不同于平均分布的程度,其公式为:

(2)

其中:SRk为k产业相对地理集中指数,其中m为区域的个数,Ski 同上;Si 为i地区整个制造业占全国的份额。

(三)研究数据及来源

国内外文献一般使用就业、工业总产值或者工业增加值数据计算产业地理集中指数。本文采用工业总产值现价数据,理由:就业数据质量差;工业总产值能更好地反映生产总规模;所选指标是计算份额的变化,价格水平的影响可以不用考虑。所有数据来源于历年《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和历次工业普查数据。

实证结果与分析

(一)制造业整体变动趋势

按照公式(1)、(2),计算了17个产业1980-2011年25年的绝对和相对地理集中指数,用这17个产业的简均值和加权平均值来衡量制造业整体的地理集中变动。如果用a和r分别代表绝对和相对地理集中指数(下同),则我国制造业整体的地理集中指数趋势如图1所示。

通过分析发现:首先,我国制造业的绝对和相对地理集中指数的走势基本一致,但是简均值的走势更为平滑。其次,我国制造业的地理集中变化情况可以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80-1991年,制造业的地理分散趋势明显;第二阶段1992-2005年,制造业的地理集中程度不断增加,集中趋势明显,相对和绝对地理集中指数分别在2005年和2006年达到最大值;第三阶段2006-2011年,制造业的地理集中程度出现下降趋势。1980-2011年我国制造业的地理集中变动呈明显的倒U型,与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预测一致。

(二)不同要素密集型产业变动趋势

1.产业分类。进行产业划分最常用的指标有两个:第一个指标是人均固定资产,用固定资产净值除以全部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该指标越低,表明产业劳动密集程度越高。曲(2010)使用这个指标进行了研究。第二个指标是劳动密度指数,其公式为:

LAB=(Li/Vi)/(L/V) (3)

其中Li为i行业的就业人数,Vi为i行业的总产值,L为整个制造业的总就业人数,V为整个制造业总产值。一般将1作为分界点,如果LAB>1,则该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反之,则属于资本或技术密集型。吴三忙、李善同(2010)使用这个指标进行研究。

本文指标选择和数据处理情况:第一,同时采用劳动密度指数和人均固定资产净值两个指标。计算劳动密度指数的数据来源于历年《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和历次工业普查资料。计算人均固定资产净值指标数据全部来源于陈诗一(2011)。第二,采用二分法。将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从所有产业中分离出来,本文将产业分为三组,分类原则为:劳动密集指数≥1.2的行业,属于高度劳动密集型产业;0.8≤劳动密集指数

2.典型劳动密集型产业变动趋势。典型劳动密集型产业包括:金属制品(C34)、仪器仪表(C41)、电气机械制造(C39)、纺织业(C17)、非金属制品(C31)、通用设备+专用设备(C35+C36)。其相对和绝对地理集中指数趋势如图2所示,字母a和r分别代表绝对和相对地理集中指数(下同)。

3.中度劳动密集型产业变动趋势。中度劳动密集型产业包括:农副加工+食品制造(C13+ C14)、造纸业(C22)、计算机通信设备(C40)、交通设备制造(C37)、医药制造(C27)、饮料制造(C15)。其相对和绝对地理集中指数趋势如图3所示。

4.典型资本密集型产业变动趋势。典型资本密集型产业包括:化学原料(C26)、黑色金属加工(C32)、化纤制造(C28)、石油加工(C25)、烟草加工(C16)。其相对和绝对地理集中指数趋势如图4所示。

5.结果分析。通过对上面结果进行分析发现:

第一,产业相对地理集中指数起伏较大,而绝对地理集中指数走势较为平滑。

第二,典型劳动密集型产业绝对和相对地理集中指数的走势一致,1980-1991年,两指数震荡下行;1992-2004年,两指数开始不断上升,2004-2011年,两指数出现下降趋势,呈现分散-集中-分散走势,表明典型劳动密集型产业在我国区域之间的产业转移已经发生,特别是2004年以后,产业开始进入分散状态。

第三,中度劳动密集型产业走势出现分化, C13+ C14、C22、C40三个产业呈现分散-集中-分散走势,而C37、C27、C15的产业相对和绝对地理集中指数波动比较小,相对平稳。

第四,典型资本密集型产业中,化纤制造(C28)在1980-1991年,两指数不断下降;1992-2011年,两指数开始不断上升,目前仍处于上升过程中,呈现分散-集中走势, C26、C32、C25、C16四个产业的两个指数走势平稳,看不到明显的产业分散和集中现象。

结论

对于我国制造业的地理集中变动情况,本文研究结论为:

第一,我国制造业的地理集中变动呈现分散-集中-分散走势,与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预测一致,与美国制造业长期走势一致。因此,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促进我国产业发展。

第二,典型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地理集中变动呈现分散-集中-分散走势,表明劳动密集型产业在我国已经发生区域产业转移。本文的研究结论支持通过引导东部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来协调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观点。

参考文献:

1.范剑勇.市场一体化、地区专业化与产业集聚趋势—兼谈对地区差距的影响[J].中国社会科学,2004(6)

2.罗勇,曹丽莉.中国制造业集聚程度变动趋势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5(8)

篇11

自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及山东省在2003年实施的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战略以来,山东省制造业产业发展较快,经济总产值攀升迅速,其在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方面所起的作用日渐显著。目前,山东省制造业产值增加值占工业总产值增加值的76.86%,制造业产值占工业产值的63.01%。因此,对处于工业化发展中期的山东省来说,研究近几年制造业产业演进的基本过程,进而对相关制造业产业部门发展进行合理定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为了便于分析,本文利用殷醒民对制造业产业分类的标准,把制造业产业部门共分为消费品、轻工业中间产品、重工业中间品、资本品四个大的部门,尝试从制造业部门产值、利税增长率、劳动力、资本规模四个方面分析近几年山东省制造业发展演进过程。

一、山东省制造业各部门产值变动分析

在2000年~2005年间,山东省制造业整体的产值年平均增长率为29.1%,制造业各部门中增长率高于整体年平均增长率的部门有(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制品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家具制造业,普通机械制造业,共10个部门,属于轻工业中间品和重工业中间品的部门有4个,属于资本品的部门也有4个,而属于消费品部门有2个。轻工业中间产品、重工业中间产品以及资本品的产值年均增长率都超过了29.1%,是近几年发展速度比较快的部门如图所示。

消费品部门的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为19.98%,低于整体年均增长率。除化学纤维制造业部门的年均增长率有稍微的降低之外,其他各生产部门产值年均增长率都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其中家具制造业和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的产值增长突出,超过30%,结合其原有规模较小的特点看,在现阶段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并不起主流作用。这类制造业部门是在社会总需求扩大和产品市场竞争能力增强带来销售扩大的条件下才显示出较强的增长趋势;纺织、服装和食品制造业的产值以超过20%的年增长率发展,结合其产值基数很大的特点可以看出,山东作为一个人口大省,消费品产业部门的发展对山东经济增长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重工业中间品中,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部门在2000年的产值规模最大,达到12,909,821万元,在这个基础上以33.5%的年增长率速度发展,在山东省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比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部门在产值上低一个数量级,均以较高的年增长率发展,将会对促进山东国民经济增长起作用。石油加工和炼焦业与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产值年均增长率低于制造业整体年均增长率,根据原有产值规模,与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业产值处于同一个量级,仍会以主流的作用促进山东经济的发展。

资料来源:数据根据2000年~2005年《山东省统计年鉴》整理

资本品门类中,年均增长率超过整体增长率的部门有四个,分别是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普通机械制造业等部门的产值规模、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这类产业部门原有产值基数相对较小,随着发展的提速,将会对山东经济的拉动起重要作用。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以较大产值规模和相对快的发展速度继续对山东的经济增长起作用。

二、山东省制造业各部门利税变动分析

2000年~2005年期间,制造业整体税收年均增长率为32.98%,除消费品门类的利税年均增长率低于32.98%以外,其他三大门类的利税年均增长率均大于整体平均值。

制造业部门中利税年均增长率大于整体平均值的部门有(由大到小):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制品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普通机械制造业,服装及其他纤维制品制造业,食品制造业共10个部门,其中属于消费品门类的制造业部门有3个,属于轻工业中间品的部门有1个,属于重工业中间品的部门有3个,而资本品门类包括3个部门。

在消费品门类中,饮料制造业和化学纤维制造业年均利税增长率较小,低于10%;烟草加工业的增长率也相对较低,为12.7%,产值规模较小、产值增长率不高,但就利税绝对值而言,烟草加工业部门对山东的利税贡献显然处理主流行列,显示出对山东财政收入的重要保证作用。

三、山东省制造业各部门劳动力变化分析

自2000年以来,山东省制造业产业内从业人员的结构和数量均在发生变化,其整体劳动力年均增长率表现出缓慢增加的趋势,甚至一些行业出现了从业人数减小的局面,如:饮料制造业、烟草加工业、化学纤维制造业、塑料制品业、造纸及纸制品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金属制品业等,其中消费品门类有3个部门,轻工业中间品有1个部门,重工业中间品有1个部门,资本品门类有1个部门。而家具制造业、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服装及其他纤维制品制造业、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制品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和办公用机械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等行业的从业人数仍有着较快的增长速度,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和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行业从业人数年均增长率均超过10%,是制造业中从业人数增长最快的行业。如图所示。

四、山东省制造业各部门资本总量变化分析

2000年~2005年间,山东省制造业产业的资本呈逐年降低的趋势,如消费品门类中的饮料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说明这两种产业发展后劲已不足,其可能的原因包括两点:其一,这两个部门企业的竞争力下降;其二,两部门仍然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且处于产业链的下端。如图所示,各部门整体的资本年均增长率为16.06%,资本年均增长率高于整体年均增长率的部门有(按由大到小顺序):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制品业,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服装及其他纤维制品制造业,家具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食品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共10个部门,其中消费品门类有4个部门,轻工业中间品门类有1个部门,重工业中间品门类有3个部门,资本品门类有2个部门。从这个排序中也可以看出,投资的重点逐渐偏好于中间品部门和资本品部门,但是在具有竞争力的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上的投资仍然强劲。

五、结论

山东省制造业产值整体年均增长率为29.1%,远远超过了劳动力数量年均增长率为4.35%的水平,也超过了资本数量的年均增长率(其值为16.06%),由此说明:山东制造业部门产值整体的增长是依赖于生产要素质量的提高、技术进步等因素。自2000年以来,导致等值产出对劳动力需求的减少。固定资产投入增长幅度高于劳动力投入增长幅度还将带来从业人员人均资本的上升,导致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的上升。在工业增加值数量一定的情况下,劳动生产率与就业人数成反比,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得经济增长速度一定的情况下劳动需求量的减小,从而造成资本对劳动力的排挤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对劳动力需求的减少,这说明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对资本的投入的偏好,显示了我省制造业产业结构演进过程中不断的资本深化过程。

对于资本品门类,尽管其处于产业发展上升阶段,但是由于其利税基数较小,因此可以认为对利税贡献较大的部门仍然集中在消费品部门和中间品部门,分析其原因:其一,山东具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以及各种出口加工区,劳动密集型产业仍然具有较强的企业竞争力,甚至有时候这种竞争力仍然体现为一种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其二,与近几年对中间品投资力度加大有关。由此可见,在近几年甚至“十一五”期间,尽管要继续加大对资本品产品的发展力度,但是消费品门类中服装、纺织等行业在吸纳劳动力、促进山东经济发展方面将会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具有高附加值的中间产品制造业发展也有利的推动山东制造业内部结构向高级化方向发展。山东省制造业产业内结构在近几年有着较快的调整速度。

参考文献:

篇12

一、*县制造业的现状

近年来,*县坚持以推动又好又快发展和富民强县进程为主题,以工业立县、民营兴县、项目强县、环境优县四大战略为重点,积极发展壮大食品加工、板材加工、机械铸造和电动三轮车等主导产业,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20*年全年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75.2亿元,同比增长37.2%;实现销售收入69.8亿元,同比增长41.3%;规模工业实现增加值18.3亿元,同比增长24.5%;实现利税总额6.46亿元,同比增长78.5%,其中实现利润3.18亿元,同比增长68.3%;规模企业总数达到186家;规模工业总资产达到42.03亿元。

1、制造业主导地位突出。截至20*年底,全县规模企业186家,制造类企业达到183家,主营业务收入68.52亿元,利税总额6.52亿元,从业人员2.31万人,分别占规模工业总数的98.38%,94.5%,98.23%,101.02%和99.23%。在制造业中,按统计行业标准分类,木材加工、通用设备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在整个行业中生产企业较多,优势明显(见附表)。

2、劳动密集型为主的产业结构。根据《20*年*县统计年鉴》相关资料来看,我县规模工业从业人员中99.23%的人员在制造业从事工作,在183家制造企业中只有3家企业从事高新技术产品生产,98.4%的企业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并有一定的技术含量。

3、产业集聚度逐步提高。*县通过多年发展,产业集聚初见成效,从主要制造产业分布来看,目前机械铸造产业主要集中在欢口、师寨等镇,并形成以欢口镇为中心机械铸造园。大沙河、范楼、首羡等镇形成了以农副产品及食品加工为主的产业,华山、宋楼、孙楼、王沟等镇形成了以木材加工业为主的产业,开发区、孙楼、常店等镇形成了以电动三轮车及配件制造为主的产业和正在开发区建设的化工集聚区,我县的产业集聚雏形已形成,产业链逐步完善,规模效益进一步增强。

4、老企业技术含量不断提高。随着国内外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全县老企业生产、销售的压力加大,走科技创新之路,标准化生产步伐明显加快。特别是近几年来,许多企业加快技改步伐,开发了新产品、新工艺,加大了对产品研发的投资,并引进了现代工艺和设备,改造提升制造加工水平。我县以胜海铸造、冠华机械制造为主的的铸造业,近几年技改的步伐加快,增加了新工艺、先进设备,产能进一步扩大;以“飞虹”、“速利达”、“康尔斯”等企业为主的电动车产业,新上了电脉自动烤漆生产线,居国内领先水平。“速利达”公司征地百余亩,新建厂房万余平方米、新上大型电脉自动生产线、购置各种型号数控车床近30余台,“百事利”投资1.3亿元,新上30万台电动车和50万台电机;大力推行电动三轮车的“3C”质量体系认证,提高了产品的科技含量。这些老企业的技改、扩建,增加新设备、新工艺,促进了企业产品结构优化升级,进一步增强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

5、品牌建设进一步增强。20*年底,我县已拥有:中国驰名商标1件“心实”;国家免检产品1件“心实”系列复混肥;省著名商标12件;省名牌产品5家;市知名商标21件;市名牌产品10家。说明企业利用品牌提高企业知名度的意识进一步增强。

二、*县制造产业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县制造产业虽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形成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但就我县制造业现状来看,加工体系还不够强大,精密加工等附加值高的产品做得还不多,产业链条连接不紧,发展先进制造业优势不明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制造产业层次不高。我县工业结构的层次偏低,高加工度趋势并不明显。从我县工业经济实际运营状况,低附加值的一般加工业仍然是支柱产业;绝大部分企业处于价值分配链条的附属地位,未能在开放的分工体系中占据有利地位;特别是处于产业发展关键位置的企业主体,庞大的中小企业群体,其运营机制、人力资源状况、管理水平、创新能力等方面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微观运营主体能否在发展模式上有所突破已经成为工业结构调整的关键。

2、制造业产品结构不合理。从产品结构看,存在着结构性短缺,即一般加工能力过剩和高新技术产品严重不足矛盾。总体上依然没有摆脱产品“三多三少”现象:一般产品多、优质产品少;中低档产品多、技术含量高的产品少;初级产品多、附加值高的产品少。而且产品、行业之间关联度小、产品链短,附配件、半成品的比重高,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低。

3、企业技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我县以制造业为主的传统产业虽然有一定规模,但缺乏产业水准的优势,目前竞争日趋激烈,从资源竞争、产销竞争升格到资本实力竞争、技术创新竞争,从价格竞争转向设计、制造、营销、服务、品牌等全方位的竞争。我县相当部分企业技术性投资不大、产品易于模仿,非价格竞争缺乏优势。如*县纺织品以纺棉沙为主,属初级低档产品,缺乏毛纺织品等高档产品,附加值少,效益不高;为国内大企业提供工程配件产品的我县铸造业,生产的产品也是低附加值、高能耗产品,缺少技术含量高、高附加值产品;精细化工和化学医药基本上是仿制国外专利已过期的产品,自主创新能力较弱。我县出口的大部分食品和木材产品,总体还处于委托加工的低级阶段。这些传统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上靠展开低价竞争,既影响了出口效益,又屡遭反倾销等非关税壁垒的压制。

4、制造业产业升级还缺乏大量的人才支撑。从人才统计资料反映,全县每万人拥有人才599人,*市平均每万人拥有人才659人,而列全国县市之首的江苏昆山市已超过了1200人,这说明我县人才短缺;另一方面人才队伍整体年龄偏大,知识更新跟不上发展的步伐,高层次人才、国际化人才非常紧缺,尤其是创新学术带头人、复合型人才更是匮乏;人才机制与社会经济发展存在一定差距,人才流动和引进还面临着一些困局;用人单位主体作用未得到真正发挥,引进人才滞后于项目引进,人才不足与浪费、引进与流失并存;适合创新人才的事业、生活居住、文化等人文环境尚未形成。人才问题严重影响高新技术产品的开发和制造产业升级的速度,已成为经济快速发展的短腿。

三、*县制造业优化升级的对策建议

产业结构优化是指通过产业调整,使各产业协调发展,并满足社会不断增长的需求的过程。该过程包括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两部分内容。产业结构合理化是指在现有资源和技术条件下,生产要素得到合理配置,产业间能协调发展,能产生良好经济效益的过程。产业结构高度化是指产业结构向着产业的技术结构和产业内部的综合生产率提高的方向演化的过程。产业结构的高度化是在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基础上实现的。

实现*县制造业优化升级,既要发挥传统优势,又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对现有产业进行有效的优化组合,打造制造业产业集群;提高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实现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最终实现制造业经济效益与环境友好相结合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体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1、加快制定促进制造业发展专项政策。认真整理目前全县各级、各项产业优惠政策,根据产业特点以及国内主要园区的政策情况进行调整,实现政策的归口解释、归口兑现,扩大政策实施的透明度和影响力。尽早出台推进全县制造业产业发展的专项政策。通过政策引导,加快*县制造业的发展,鼓励资金、人才等资源投向制造业。

2、制定制造业产业规划。根据*县制造业行业的特点、结合现有的产业布局搞好制造业产业升级改造的具体规划。把握传统制造业产业升级这条主线,以科学的发展观,组织编制好合理、可行的全县中长期传统产业升级的发展规划,传统制造业产业行业龙头企业必须制定企业发展战略规划,及时组织、协调解决有关项目进行中的具体问题,确保传统制造业产业升级项目的按期完成。此外,每个行业都要制定本行业的行业升级规划,如纺织行业可细分为纺、织、染三个行业,化工行业又可细分为基础原料、医药中间类、农用化学品、化工建材、日用化学品、专用化学品等行业。政府必须对这些每一个细分的行业都做具体的发展规划,对其中一些低端行业和一些行业中的低端环节,则按照规划实施有计划的退出和转移。同时,还要进一步发挥企业行业协会在市场产品调研、信息分析、技术进步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3、培育龙头企业,推进制造业规模化。把主导产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带动作用明显的龙头型企业,作为推动*县制造业规模扩张的重要途径。充分利用龙头企业的比较优势,积极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增强其开拓市场、技术创新和培育自主品牌的能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4、加快园区建设,推进制造业集群化。把工业园区建设作为升级制造业、增强发展后劲的重要抓手。一是强化规划布局。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适度超前的原则,处理好近期与长远、局部与全局的关系,使园区规划与资源优势相结合,与城区发展定位相融合。同时,按照产业特色搞好分区规划,最大限度地推动优势产业的集聚。二是加大投入力度,强化园内配套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改造,建成一流的项目吸纳基地,凸现制造业增长极的地位。三是加大整合力度。坚持“小园区、大建设”的发展思路,对空间相近、产业相关、区域条件互补的镇乡工业小区,实行跨行政区划的联合开发,提高要素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加速形成若干个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块状特色经济。四是创新开发管理机制。探索建立多元化投入、市场化运作、公司化经营、政府扶持、滚动发展的新型运行机制,支持大企业大集团开发经营园中园,促成一批规模大、功能强的产业群落。

5、强化技术创新,推进制造业高度化。把强化技术创新作为促进产业高度化的基础性工作来抓,从增量提升和存量调整两方面来提高产业发展层次。具体而言,一是加大技改投入,促进企业设备升级换代,加大对代表行业发展方向的前沿产品的开发和研究,提高其产品技术含量与档次。二是积极培育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当代经济和科技竞争的焦点、制高点和前沿阵地。高新技术产业的蓬勃发展对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加强技术创新,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县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改善投资软硬件环境,强化吸引外资优势,增强综合竞争力。*县应结合现实条件,放眼长远规划,早做研究,积极探索,强化亲商意识,深化完善服务,大力改善投资软硬件环境,克服不利因素,进一步保持和强化优势,增强综合竞争力。其次建立以自主技术创新为主的发展道路。目前缺乏核心技术,技术创新能力低已经成为*县制造业产业发展的瓶颈。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步伐加快,我县必将更加积极地参与经济的全球化过程,还要引进大量的国外技术。才能避免掉进发达国家设置的技术引进陷阱,掌握拥有自主产权的核心技术。再者加速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器,改善成果转化的基础设施条件。科技企业孵化器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工具,*县应着重培养三类孵化器:(1)综合性企业孵化器,即创业服务中心;(2)专业性企业孵化器,为特定技术领域的企业提供服务;(3)面向特定创业群体的孵化器,如高校科研人员、留学归国人员等。通过加快这三类企业孵化器的建设,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完善其基础设施条件。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