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体的影响范文

时间:2023-08-10 09:21:37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社交媒体的影响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社交媒体的影响

篇1

根据皮尤研究中心《2012国家新闻媒体报告》,仅在2012年12月中,Facebook的用户平均每人在网站上花费多达423分钟。这些数据给茫然的出版商一些较为清晰的启示,他们的工作应该不仅仅局限于对内容质量的把握,内容的“可共享性”也不容忽视。这为他们提供了更多的可付诸努力的方向。但并非每个报道都能被理想地、病毒式地传播,因此出版商首先要做的是生产让受众有分享欲望的东西。

一、无分享不新闻

《华尔街日报》数字网络部总经理艾丽莎・博文(Alisa Bowen)认为,社交媒体的爆炸式发展使受众通过被搜索的方式把自己呈献给更大的社群成为可能,这为新闻的传播打开了一个全新的局面。她表示,“类似传统报纸之于较年长者,社交媒体已经帮助《华尔街日报》找到其全新的受众。《华尔街日报》通过有争议性、可访问、可共享的内容掌握了大批年轻受众。”

博文提出,“年轻人普遍被认为不读报纸,不看电视新闻,不与外界交流。但社交媒体的兴起表明,年轻人其实有‘很强的参与性’,只是他们使用的是与众不同的方式。”这一点也引起了新闻机构的重视,因为读者不单单是传统意义上的受众,更可以通过Facebook和Twitter对大众网站的报道进行评论和分享,正如博文所以说的那样,“社交媒体放大了公众的回声。”

研究表明,包含多媒体形式的内容更容易被分享,如视频、图片、声音等等。所以,新闻的出版不能仅仅局限于咬文嚼字,更要注重包装的形式,通过图形、动画及其他交互元素,使新闻的内容更具生命力、观赏性和可分享性。内容为王并不会因此改变,好的内容永远是新闻生命力的最重要的武器,但增加新闻出版的方式方法,也是对内容另一种形式的丰富。

分享可做的却远不止于此。2013年澳大利亚出版公司Tablo[1]宣布启动兼有新社会功能的基于云服务的电子书出版服务,这标志着最大的出版平台开始迁移。Tablo在这样破釜沉舟地切断种子基金的融资链条后,冲击出了一个更加广阔的奋斗平台:通过鼓励其在线社区内的作家们和志同道合的个人之间的合作,使作家完成了从一个孤独的创作个体到共融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的角色转变。这无疑对Tablo和作者本身都有巨大益处,网络社群组建使共享变得更为迅速,这是分享裂变开始的地方。

二、实时胜于雄略

实时要求改变了许多记者和编辑分配、收集、甚至报道新闻的方式。一般情况下,报纸是一天一出。但是这种一天一次的方式在当今时代已不适用,Twitter上的新闻几分钟就会过时,社交媒体已经真正进入了新闻报道的方方面面,竞争不再是地方性的,而是以实时性的方式在全球展开。

社交媒体对《华尔街日报》最大的影响之一莫过于新闻编辑室的进化,《华尔街日报》不得不寻找更加实时化和更多全球化的方法。直至2011年推出了一个搭载于Facebook平台的新闻应用程序《华尔街日报》,该应用程序囊括了华尔街日报网()的突发新闻、分析和意见等多个栏目的文章和博客。通过这个应用程序平台,受众与内容的交互方式被延伸化了。

但Facebook并不是新闻应用程序唯一的承载平台,许多新闻机构也提供社交功能,而且不仅仅是分享内容。例如康涅狄格新闻网站(),它同时也进行新闻的独立核实,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其成为了独家的新闻报道,而且由于社交媒体的实时性特点,当出现极端天气或者重大交通信息时,它常常能够先于电视获得第一手的图片,成为报道的赢家。社交媒体已经真正进入并且改变着新闻报道出版的方方面面。

三、应用程序占尽优势

除了在Facebook上新闻链接,出版商还可以在网页之外的Facebook环境中构建完整的应用程序。“华尔街日报”不只是转移到社交应用中的一份刊物而已,它能够给读者不同的体验。另一种广受欢迎的日报应用程序是“华盛顿邮报”。2011年秋,它创办了一种能在Facebook中免费浏览新闻的应用程序“华盛顿邮报社会读者”。《华盛顿邮报》的数字新闻执行官凯瑟琳・扎列斯基(Katharine Zaleski)透露,“在创办之初六个月,该应用程序下载量即逾1950万次。”人们不仅阅读新闻,而且正以其强大的反作用力,促进它的改变和进步,促使它不断调整和完善。

社交新闻读者在社交行为中的种种表现展示了新闻体验是如何被一步步培养发掘的,他们见证了新闻逐步地社交化,也顺道验证了建立社交应用程序的意义。扎列斯基认为Facebook和其他社交媒体已经证明了人们不只关注自己感兴趣的新闻,有相当数量的人不仅阅读新闻,而且新闻,这是前所未有的现象。

用户可以通过免费的应用程序搜集新闻、分享新闻、新闻,甚至是原创新闻,这无疑是可喜的进步。尽管这些进步看似有些冒险,很多不可预知的问题似乎可以预见,如版权的保护、资格的审核、真实性的保证、冗余信息的处理、是否支付报酬、系统安全性的维护等等都是十分庞大且复杂的工作。因此我们才要不断地尝试,通过不断改进的应用设计,构建用户的社交图式,发现最吸引人的最具传播力的范式。这无疑是一场激动人心的革命,是一场人与新闻沟通方式的革命,一场出版商即将要面对的革命,一场受众成为传者的革命,我们可以在挫折中摸索而前进,却不可以在坦途中沉思而驻足。

社交媒体对数字出版的另一个重要影响表现为,受众不再是单纯意义上的受众,他们正成为彼此的新闻编辑,因为没有人比自己更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早在1998年,谷歌就热衷于做免费推送内容的网站,短短几年获得成功。人们开始直接进入谷歌,带来了大量的流量,用户在谷歌网站花费的时间越来越多,直接给众多网站造成了经济损失,甚至包括谷歌新闻在内的新闻网站的内容出版商都不同程度地损失了受众。

而今出版商找到新的出路,他们和Facebook建立了互惠互利的关系,携手寻找新的渠道进行内容的发现、分享和推广。为此Facebook还加入了新闻编辑器和传统意义上的新闻把关人,来帮助自媒体者选择其朋友或同事也会喜欢的日常新闻。一些应用程序,以其独特的核心算法,来帮助用户挑选新闻,如Flipboard以及我国的今日头条。它们可以自动学习资讯,分析用户的兴趣爱好,自动推荐用户喜欢的内容,提供有价值、个性化的信息,提供连接人与信息的新型服务。

不仅是Facebook,英国出版界与 Twitter的联姻成为Web 2.0时代的一种新的营销手段。Twitter经过饭否网被介绍到中国,核心思想就是随时跟朋友和追随者分享你所看到的和读到的信息。Twitter 有可能成为分享图书和杂志信息的理想媒介,特别是当它同时在网上共享的时候。因为所有的讨论都会嵌入对于书的链接,这样可以极大地提高图书的链接率。出版商真正担心的是开放式的数字平台会不会造成长期的盗版使用。随着数字版权保护技术的日益完善,开放平台能够给出版商更多的保证。[2]

Tablo也在做同样的事,它允许社交网络的作者创建自己的个人资料,完整的传记、照片、先前的或即将到来的工作,参与在线社区的作品分享。这样作为追随者的受众就可以浏览自己喜欢作者的“书架”,并为创意之筑添砖加瓦,作者和读者的界限愈发模糊。

近几年,在我国利用社交媒体进行的出版活动也不在少数,而《罗辑思维》成为首屈一指的品牌。三年时间,《罗辑思维》估值13亿,创造了利用新媒体盈利的神话,最大特点是,其核心竞争力来源是文化,其满满的吸引力来源于受众对知识的渴求。它卖书盈利,却又不直接卖书,他获得再版权后,不急于推销,而是把好书甚至绝版的书与现代社会产生联系,和用户建立社交强关系,然后才获取利润。

微博是我国目前互联网上最流行的社会化媒体之一,在中国拥有相当大的用户群体和良好的发展势头,微博营销价值巨大。[3]事实上,微博上的网络小说营销已经蔚然成风,并收到了一定的效益,但是这种营销范围还是不够广。其他数字出版产物也应该把微博当作一个联系平台,把它做成自己的社群,组织更多的线上线下活动,加强社交属性和成员联系。

五、兴趣列表来助兴

Facebook每月有8.45亿活跃用户,如此巨大的用户群代表了注意力和兴趣,意味着用户会花费很多时间在Facebook上,进行分享活动,巨大的分享数量又会引发新一轮的更广泛的内容分发活动。为了利用好庞大的用户群以减少Flipboard私人订制的侵蚀,2012年三月初Facebook推出了兴趣列表,以期更深层次地抓住用户的注意力。其软件工程师埃里克・法勒(Eric Faller)在他的新功能说明里写道:“兴趣列表可以帮助你把Facebook变成你自己的专属报纸。”

例如,喜欢足球的Facebook用户可以订阅NFL球队[4]的兴趣列表,而不用再登陆诸如娱乐与体育节目电视网()此类的足球队网页或网站。同样,如果用户更倾向关注政治,他(她)可以订阅2012年美国总统候选人名单的兴趣列表,这样就可以如同在CNN或FOX新闻媒体网站上一样查看最新的宣传活动和文章。Facebook的社交报纸已发展成为个人独立工作的平台,不论何时何地,不论是使用网络、手机、个人电脑还是平板,只要有Facebook你就可以持续不断地获取自己的专属新闻。

Tablo用户则可以加入汇集了作家和读者热爱的各种各样主题的“团体”社区,无论是浪漫、充满幻想的小说团体抑或是致力于双语的作家和广大赛车发烧友,都能设置自己兴趣的专属领地,更加简洁及专一的私人定制打造奢华个性空间,助数字出版一臂之力。

六、结 语

Facebook和Twitter的用户喜欢分享,社交媒体能让他们一起笑,共享欢乐。数字出版搭上社交媒体的顺风车,唤起了受众的本能冲动,为他们的兴趣推波助澜,利用受众的爱好赢得市场。

注释:

[1]澳大利亚的一个数字自出版服务网站,最大的特点是出版的电子书可以直接上传到苹果的Ibooks商店或亚马逊电子书平台,且通过Tablo的书目都有国际ISBN号

[2]孙赫男:《出版进入Twitter时代?》,《出版参考》2009年第16期

[3]王跃,张志强:《出版社微博营销和宣传的可行性策略》,《出版发行研究》2012年第7期

篇2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7)07-0016-04

近年来,校园欺凌(school bullying)事件时有发生,校园欺凌问题多次成为社会热点。对于校园欺凌,人们一般想到和关注的是发生在校园里的欺凌行为。但是广义的校园欺凌应该包括所有侵害到学生的在校利益,或者破坏了学校的教学、管理秩序的行为。因此,校园欺凌不只发生在校园内,也可能发生在校园外,甚至发生在互联网上。

随着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迅速发展,微博、微信、博客、论坛、直播、社交网站等社交媒体(social media)顺势而起,为人们搭建了方便快捷的提供、、分享以及获取意见和信息的平台,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使用社交媒体,使得校园欺凌也蔓延到了社交媒体。欺凌者在社交媒体上对个人或群体进行恶意伤害,称为网络欺凌。发生在校园内外的欺凌事件通过社交媒体使传播更迅速、范围更广。因此,我们对于校园欺凌的研究必须关注社交媒体兴起对校园欺凌产生的影响以及如何有效引导和应对。

一、社交媒体对校园欺凌产生的影响

校园欺凌是一个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问题,校园欺凌的方式多种多样,发生的原因以及影响因素也很多,在社交媒体环境下,校园欺凌具有了一些新的特点。

(一)社交媒体的匿名性使校园欺凌更具隐蔽性

“在互联网上,没人知道你是一条狗。”匿名性是社交媒体的重要特点之一,社交媒体中真假信息难以辨别,许多虚假信息的发出者都使用匿名的方式,很难追溯来源。匿名带来的自由,让不少社交网站成为粗野言语、低级趣味的“垃圾场”,一个现实生活中彬彬有礼的谦谦君子,可能在社交媒体上摇身一变成为一个“网络暴民”。在以往的校园欺凌事件中,欺凌者是谁很清楚。而在社交媒体环境下,匿名欺凌者躲藏在网络之后,处于“隐身”状态,利用虚假的电子邮件地址和网名来掩人耳目。这就使得校园欺凌更加隐蔽、不易发觉。社交媒体所在的网络世界向来被称为“虚拟空间”,但是其实网络也是真实的社交空间,从数字格式上可说“虚拟”,带来的情绪和心理体验却十分真实。

(二)社交媒体的便利性使校园欺凌更具随意性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只要拥有一台电脑或一个智能手机,人们随时随地都可以通过社交媒体App发出言论,满足自我表达欲望的释放。在现实生活中,可能由于势单力薄或者寡不敌众等原因,人们会自我遏制欺凌言行,表现得比较谨慎小心或比较善意。与在现实中的欺凌相比较,由于处于“隐身”状态,社交媒体上的欺凌更容易更随意,使得欺凌者较少甚至没有责任感和负疚感。青少年十分渴望被人认同、获得关注,“曝光别人的隐私”“人身攻击和谩骂”有时可能不是出于恶意,而仅仅是为了获得高转发率、高“点赞”率,他们并不清楚信息在社交媒体中传播的速度和范围,对于可能产生的破坏性影响没有足够清晰的认识。有的欺凌者并不认为网上欺凌会造成伤害或是一种过错,只觉得这是开玩笑和嬉戏。

(三)社交媒体的快捷性使校园欺凌被更迅速广泛地传播

与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相比较,社交媒体信息量更大,反应更加灵敏。信息更便捷,信息传播速度更快,覆盖率更广。这意味着如果有人把校园欺凌事件以文字、图片或录像的方式放入社交媒体,其他人就可以在短时间内浏览转发使更多人看到,欺凌事件就会被迅速广泛传播,难以被阻断和控制,形成强大的网络舆论力量;而且一旦信息被广泛传播,则可能永久记载在媒体上,难以删除。正如前不久发生的中关村二小学生伤害事件,在短短几天中刷爆了朋友圈,原帖被众多微信公众号和微博账号连续转发,网上的争论迅速达到白热化,不到一周时间,仅原网帖的评论就超过3.6万次。中关村二小以意想不到的方式“一夜成名”,成为承受校园欺凌这一社会问题的载体,成为众矢之的。

(四)社交媒体传播的广泛性使得校园欺凌产生的伤害更严重

当欺凌事件在社交媒体上被迅速广泛地传播时,一方面一些网友会做出不恰当的回复,或恶语谩骂或嘲S贬损或散布谣言等等,甚至对被欺凌者进行二次伤害;另一方面可能有粗俗言语、不雅照片、视频等通过社交媒体流向相关人群,这无疑又会使当事人在心理上受到更严重的打击。与此同时,可能还有一些人会因为接触这个信息而触动自己的内心创伤,引发消极情绪,陷入心理危机。

再以中关村二小事件为例,明明(化名,即受到伤害的同学)家长选择网络曝光,推动了社会对校园欺凌的重视和思考,其勇气可嘉。《每一对母子都是生死之交,我要陪他向校园霸凌说不》一文很能触动善良者的愤怒,引起网民热烈讨论,但留言大多愤怒、报复、火上浇油,一边倒地指责学校,鲜有客观理性的独立思考。这种做法将学校、家长以及孩子们一并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上,给明明带来的伤害远比那两个淘气男孩的伤害大得多,整个事件中相关各方满盘皆输,没有一个人从中获益。

二、社交媒体背景下校园欺凌的应对策略

校园欺凌事件的频繁发生一再向我们敲响警钟,校园欺凌迫切需要得到高度重视,社交媒体背景下校园欺凌的遏制需要政府、社交媒体平台、学校、家庭等各方共同努力。

(一)政府应颁布相关法律法规,为社交媒体背景下的校园欺凌提供法律保障

面对社交媒体背景下的校园欺凌,首先应加强惩罚力度,提高损害赔偿标准以警示欺凌者;其次要保护欺凌信息不被散播,防止进一步对被欺凌者造成伤害,保护被欺凌者合法权益;最后法律中要明确社交媒体服务提供者的责任与义务。

目前,英国、美国、日本等很多国家已就网络欺凌行为进行了立法。比如英国法律中规定:通过公共电子通信网络(包含网络社交媒体)恶意冒犯、猥亵、伤风败俗或者恐吓威胁等性质的讯息将构成犯罪(在社交网络上的发言是否犯法最终应当由法庭来定)。日本法律中规定了国家、地方公共团体、学校和家庭对防范学生受到有害信息侵害负有责任与义务。还规定,一旦发现诽谤中伤留言或接到受害者投诉,通信服务提供商要及时采取删除有害信息等措施。

在我国,2015年6月30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对网上未成年人犯罪和欺凌事件报道管理的通知》;2016年4月,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下发《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2016年10月,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下发《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2016年11月,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制定颁布《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这几个文件中都在一定程度上涉及到了社交媒体背景下校园欺凌的防治,但是原则性规定较多,具体运用时不得不借助于司法解释。未来我国的反校园欺凌立法应立足于实用目的,不论是校园欺凌的定义,还是校园欺凌的处理程序或者相关人员的责任,法律条文尽量具体、详实,凸显其可操作性,避免立法后仍旧出现“无法可依”的现象。

(二)社交媒体服务商应承担社会责任,确保青少年获得安全的网络体验

目前社交媒体缺乏传统媒体的自我审查机制。一些社交媒体,尤其是营销公众号,为博眼球,增加点击率,就随意根据网友留言、论坛帖子撰稿,然后取一个夺人眼球的标题,通过微信朋友圈、公众号推送,最后传统媒体也不甘寂寞介入其中。由此导致谣言、假新闻满天飞,导致校园欺凌势态扩大化。

当今世界,关注网络媒体不良影响的国家越来越多。人们越来越意识到,自由的背后是责任,社交媒体作为“准公共机构”,也应该主动承担起社会责任。真正发达的社交媒体,应该有自我审查的意识和能力,应该对其中传播的内容进行约束,做到自净。手机公司、网站等通信服务提供商有义务为青少年提供过滤软件,免费进行过滤服务。

例如,2016年11月16日,据路透社称,美国社交媒体巨头Twitter宣布,将升级部分功能,允许用户通过屏蔽关键词来阻止暴力和仇恨言论,以更好地打击网络欺凌。该公司还表示,将提供“一条更直接的途径”,让用户举报不当内容,并且已改进了内部管控,以有效处理用户举报的滥用行为。

另外,利用软件对学生在社交媒体上的动态进行监控,以提早发现网络欺凌、自杀威胁或犯罪活动,进而重点防范,这在美国佛罗里达州等地区已经成功尝试。但这种做法涉嫌侵犯隐私权,引发了很大争议,将来可否继续实施以及如何有效实施,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三)学校要大力开展校园反欺凌专题教育和相关技能培训

学校作为校园欺凌的主要发生地,应当承担反欺凌的主要责任。学校应当完善校园安全管理制度,制定专门的校园欺凌处理程序,配备专门的校园欺凌处理人员。校园欺凌事件一旦发生,必然会引起家长、孩子的不快和焦虑。在处理问题时,学校和教师应有更清醒的认识,能够站在教育者的位置上,去面对需要呵护的孩子,给家长更专业的指导和建议。解决问题要充满人性关怀,不能冷冰冰地简单对待。当家长对学校处理出现异议时,更应审慎妥善地处理好,切记不可激化家校矛盾,甚至闹到两败俱伤。

除了常规的校园安全培训外,学校还应该开展针对校园欺凌的专项培训。学校应将反欺凌培训纳入教学计划和年度重要工作中,每学年定期和不定期地开展反欺凌培训。首先是欺凌行为识别技能培训。遭遇校园欺凌的学生通常会出现行为和心理上的异常,表现为迟到或旷课,学习成绩下滑,注意力涣散、行为退缩、抑郁寡欢、焦虑不安、性格变化等症状。当发现身边的学生有类似情况时,教师要有所警觉并及时干预。其次是普及校园欺凌行为的应对技巧,教给师生应对校园欺凌行为的具体方法。可以将应对校园欺凌行为的具体方法编成漫画读本,发放到师生手中;可以开设系列相应课程,进行反校园欺凌宣传教育,传授应对校园欺凌的安全自护方法;还可以进行团体心理辅导,将校园欺凌的各方当事人邀请到一个团体中,聆听彼此感受,提升移情和应对欺凌的能力,促使当事人化解矛盾,重归于好。

(四)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要有客观理性的态度,帮助青少年养成良好的学习、上网、交友等习惯

中关村二小事件中,明明(化名,即受到伤害的同学)被精神科大夫诊断为疑似急性应激反应障碍。作为心理咨询师与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专业人员,笔者认为明明妈妈更可能是急性应激反应障碍,而且属于偏执人格。家长遇事不够冷静,得理不饶人,使得原本孩子之间的小冲突演变成为了家长与家长,家长与学校和社会之间的冲突,原本是想保护孩子,结果给孩子造成更大的消极影响和伤害。不幸的是,在现实生活中,类似明明家长这样成为校园欺凌事件推手的家长时有涌现。

管教孩子是家长的法定监护职责。社会(社区)和学校要加强与家庭的合作,引导广大家长要增强法治意识,自觉发挥榜样作用,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帮助青少年养成良好的学习、上网、交友等习惯,要注意观察他们的日常学习生活以及网络活动,及时了解孩子的各种表现和思想状况,积极与学校沟通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引导、及时管教,避免放任不管、缺教少护,也要避免溺爱袒护、教而不当。尽量多安排时间与孩子相处交流,陪伴是最好的教育。要通过关爱陪伴,化解欺凌事件对孩子带来的伤害,帮助孩子重拾自尊自信,走向自爱自强。

总而言之,工业4.0时代已经来临,对于当今的年轻人来说,他们生长于“E时代”,社交媒体已经成为他们一种基本的生活方式。做好社交媒体这一新环境下的校园欺凌的防范与管理,已成为学校和社会亟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应该正确把握社交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特点,正视与社交媒体的关系,制定基于社交媒体背景下有效的校园欺凌防范与管理策略,体现教育情怀和社会责任,让教育有温度有尊严,保障和还原校园的宁静与和谐。

参考文献

[1]杨岭,毕宪顺. 中小学校园欺凌的社会防治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2016(11):7-12.

[2]纪瑞. 社交媒体背景下中学生校园欺凌探析[J].科教导刊,2016,29(10):165-166.

[3]方海涛. 美国校园欺凌的法律规制及对我国的借鉴[J].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6(2):32-38.

[4]魏叶美,范国睿. 社会学理论视域下的校园欺凌现象分析[J].教育科学研究. 2016(2):20-23.

[5]孙晓冰,柳海民. 理性认知校园霸凌:从校园暴力到校园霸凌[J].教育理与实践,2015(11):26-29.

[6]李惠君. 校园欺凌的防范与心理干预[J].新教育,2016(15):7-8.

篇3

一、社交媒体:负面信息的放大器

2012年4月,南京市公安局江宁分局在其官方微博“江宁公安在线”中了一条信息,该微博细数了微博谣言界的十大“战斗机”、常青树级别的谣言,如“吃大盘鸡会得艾滋病”、“送迷路的小孩回家按电铃会被电晕抢劫”、“ 美国的护照和中国护照的对比”、“ 快递公司有你的包裹却不知道地址,是骗你下楼拉你上车”、“有人以鸡蛋袭击车窗前挡风玻璃帮助打劫,千万不能开喷水和雨刮”等等。[1]这些“长寿”谣言是经统计网友转发次数和警方实际工作过程中总结出来,再经核实、实验求证后证伪了的,警方破解了其中的“玄机”,同时还提出了应对策略。

这条微博所呈现出的是社交媒体负面信息传播的一个缩影。社交媒体,亦称社会性媒体(Social Media)是区别于传统媒体的传播概念,它主要利用互联网技术和工具作为虚拟交往平台,通过虚拟空间内的信息传播来分享信息和讨论问题,通过不断的交互传播对某个主题达成共识,其影响速度、广度和深度超过现有的各种传播媒介。由社会性媒体所形成的社交网络使人们走进了数字化的“泛社交时代”,其人际交往的便利性与拓展性毋庸置疑,但不可否认的是,人们通过撰写、分享、评价、讨论等途径,在相互沟通中创造与传播信息的行为也因摆脱必要的束缚而带来了负面效应,强大的共享传播功能使负面信息迅速放大,网络传谣及随之而来的网络暴力已成为虚拟交往所带来的公害。

社交媒体之所以成为负面信息的放大器,除了公认的把关缺失这一原因之外,更为根本的在于存在于虚拟交往中的一种狂欢心理,或称“围观心态”。BBC全球新闻部主管理查德·塞姆布鲁克曾用五个字概括网络等新媒体在传播领域的意义:“观众上场了”,[2]而这种情绪在社交媒体传播活动中尤其突出。社交媒体提供了一个虚拟社交圈,形成了虚拟的人际关系,各人之间似乎非常熟识,但同时在现实中却又可能完全陌生。这个空间里有着海量信息,即时交流互动,每个人都可以尽情发声,而各种不同的声音也会引起不断的关注热情。

这种特征决定了社交媒体在传播信息的同时带有更强的消遣性,为了引起更多的关注,传播活动会趋向极端,信息的刺激性越来越强,不计后果、不负责任的“围观”心态也愈演愈烈。对信息刺激性的追逐掩盖了质疑与求证的需要,在带有盲目性的回复与转发过程中,更多人充当了推波助澜的传谣者角色。在这种网络狂欢心理的作用下,社交媒体谣言与假新闻“温床”效果日渐突出。

二、虚拟空间需要更高的传播素质

在社交媒体形成的虚拟空间中,由于把关环节的缺失,传受双方在角色转换过程中都需要更高的传播素质来抑制传播活动负面效果的放大。在我国传播学研究中,“传播素质”是一个特有概念,2003年,这一概念在中国传播学论坛上首次发表,其含义为“一个人能以受众为出发点,以双向互动为取向,熟练运用各种传播方式手段,卓有成效地进行传播信息与沟通心灵的现代素质,由传播知识、传播品质和传播能力构成”,提出把传播教育与人文、科技教育一样,作为一门基本素质教育来进行,扩大传播教育范畴,使传播学学理走向社会,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一种普遍存在的、综合的“传播素质”。

以传播素质角度来看,基于正确的价值观,选择恰当的传播方式以达到信息传播与心灵沟通双重效果,才是高素质传播的体现。从这一意义上说,当前社交媒体传播活动的负面效果的原因在于互动传播中传受双方传播价值观的偏差、传播心理的失衡与传播方式选择的不当,总体来说,是传播素质的缺乏。在社交媒体传播活动中,传播素质的缺乏常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不辨真伪,缺少对信息真实性的质疑与求证的意识和行为。虚拟空间中不乏“标题党”、“水军”的存在,或为获得利益,或为吸引眼球,制造出耸人听闻、无中生有的虚假消息,社交媒体突出的共享、交互性使每个人都成为传者,不加分辨地传递这些信息,就等于人人成为造假者,使信息的负面影响迅速扩大。据上海交大公共关系研究中心、舆情研究实验室联合的《2011中国微博年度报告》披露,2011年,全国微博账户增长至3.2亿,全年微博谣言数量与去年同比增长了8倍有余,使“辟谣微博”成为必需。

篇4

社交媒体是新媒体时代下的产物,是在新媒体基础上形成的一个宽泛的概念,指的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连接电脑、手机、数字电视等终端,向用户提供相互联系建立社交关系的网络平台,同时也可以信息和提供服务的传播媒介。严格意义上说,社交媒体就是利用包括互联网媒体、移动客户端媒体、数字化终端媒体等形式,区别于传统社交形式而形成的网络平台。

一、社交媒体运用的特点

社交媒体运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因为社交媒体运用了新的技术手段和新的传播媒介形式,所以社交媒体表现出其独特的时代特点和特有的价值体现,运用社交媒体呈现出的核心特点表现在如下方面:

1.价值体现

社交媒体是有价值信息的传播载体,信息的价值在于受众群体的关注度,以及有价值的信息传递时间、传递条件、受众群体关注的心理反应等,而运用社交媒体恰恰可以提供载体、传播以及反馈这样一个综合信息平台。同时,社交媒体传播具有成本低廉、快速高效的特征,可以带来巨大的价值效益,这就是运用社交媒体潜在的价值体现,而这些综合因素加在一起就形成了运用社交媒体的基本价值。

2.个性体现

个性化体现是通过社交媒体所特有的新内容、新形式、新观念产生的,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比如使用者可以在自己的社交环境设定个性化的平台、界面、空间等,也可以利用嫁接模式、检索模式、链接模式等来扩大自己的社交群体。这使得社交媒体的运用不但具备了特定的空间、特定的传播手段,而且也体现了特有的个性化。

3.效应体现

运用社交媒体所产生的效应是可以预测的,是可以设定结果的。社交媒体具备辐射面广、选择性强等特性,这种特性可以影响受众群体所产生的效应,如接收时间、接收内容、选择结果等方面,受众群体也会因为这种效应产生变化。社交媒体的运用甚至可以在特定区域、特定时间内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就是说社交媒体的运用在一定的时机和环境下也可以形成主导效应。

4.生命力体现

社交媒体一出现就具有超强的生命力,近几年我国互联网平台发展迅速,各种传媒平台也得到了迅猛发展,尤其在社交媒体方面更是突飞猛进、成果丰厚。由于在社交媒体领域中各类细分媒体的不断出现,各种平台嫁接层出不穷,这也显示出社交媒体生命力的延展性和多样性。同时另一个层面的生命力也体现在社交媒体运用的模式和概念上,这种新环境下的模式和概念将会使社交媒体不断延续下去,并得到创新发展,这才是其生命力的集中体现。

二、大学生运用社交媒体的现状

2013年1月15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64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2.1%[1],保持低速增长。与之相比,社交媒体网络各项指标增长速度全面超越传统网络。在针对社交媒体网民学历结构调查中,发现大中专以上人群中普及率已经达到了较高水平,尤其是大专以上学历人群比例接近饱和,占网民总数的55%左右,其中大学生一直在网民总数中处于主导地位,占网民总数的25.5%。由此可见,社交媒体运用最广泛的“受益”群体就是在校大学生。

调查发现大学生群体中,网龄3―5年的和网龄5―8年的平均占到42.5%和33.4%,可见大学生对于社交媒体运用的普及性。另外对于大学生运用社交媒体上网时间的调查,每天少于1小时的所占比例为11.3%,3―5小时的所占比例为20.5%,5小时以上的所占比例为16.5%,这再一次显示了大学生对于社交媒体运用的依赖性。

运用社交媒体已成为大学生获取各种信息的主要渠道。调查显示:手机客户端社交媒体跃居第一位,占43.5%,其次是网络社交媒体平台占42.5%,而利用传统的报纸传媒和电视传媒分别只占到8.4%和5.2%。[2]由此可见,运用新型的社交媒体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各种信息的主要渠道,占有绝对的优势。

关于社交媒体运用目的和内容的调研显示,大学生选择用社交媒体来获取学习资料的占17.7%,用来获取资讯的占15.2%,用来即时通信和联络的占45.9%,影音和网络购物的占14.6%,其余用来游戏的只占到6.6%。这说明在大学生群体中运用社交媒体已经改变了传统的社交方式,而且在社交内容上面主要集中在微博关注、社会时讯、交友平台、QQ、微信实时通信,以及亲朋、好友、师生、同学之间的朋友圈互动,这进一步证明了社交媒体运用的多种社交形式已经成为大学生之间主要的交友和联系工具。

三、社交媒体的运用给大学生带来的变化

(一)运用社交媒体目的多样化

调查显示:“结交了更多朋友,丰富了大学生活。”在调查过程中大多数大学生都选择了这一答案。然而调研人员还发现,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社交媒体的介入,大学生通过社交媒体获得了大量的资源信息,也了解到了更多的社会状况和需求情况,这样一来,大学生在社交媒体选择的目的上也趋于多样化。其中18%的大学生选择“有利于将来事业发展”的社交媒体平台作为首要运用目的,还有30%的大学生选择“锻炼和培养自己的社交能力”为社交媒体平台运用目的。

另外,通过对不同年级和系别大学生的对比,调查人员发现,低年级大学生多选择以丰富大学生活为主要目的的社交媒体平台,不少大学生都会运用社交媒体建立自己的社交网络,创建自己的朋友圈,丰富自己的校园生活;而高年级大学生则更倾向于寻求有利于将来事业发展的媒体平台,其中不乏运用社交媒体平台搭建自己的营销体系,或者是运用社交媒体发挥专业优势,更早地服务社会。这些大学生运用社交媒体了解到了即时的资讯,掌握了更多的信息,这也就使得大学生在社交媒体的时代背景下,目的性选择变得更加多样化了。

(二)运用社交媒体转变社交方式

在调查中,约50%的受访大学生认为,最有效果、最有现实价值的社交方式,是以寝室为中心的传统“面对面”社交。然而实践证明,在大学生中运用社交媒体形式的网络论坛、微博来获取资讯,运用QQ、微信作为联系工具的两类人群分别以36%和58%的比率占了主导地位,远远高于6%的大学生“寝室好朋友”为主的传统“面对面”社交。

这一结果反映了当代大学生通过社交媒体的运用转变了社交观念,大部分学生不再抱有狭隘的交友观念,转而追求建立更加广泛、多样的人际网络,通过运用社交媒体产生的新兴社交方式正逐渐被大学生接纳并渗透到他们的生活中。

四、社交媒体的运用对大学生的影响

(一)运用社交媒体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

社交媒体的运用对大学生有着前所未有的影响力,作为社会发展的产物,确实对大学生的社会交往有着不可否认的优势。

1.时效性强

社交媒体的运用可以在网络平台上获取各式各样的资讯信息,也可以搭建多种内容的社交平台,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有目的性地进行选择,这些媒体形式使得信息的传播更加简便、更加快捷、更加直接、更有时效。大学生运用社交媒体平台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自己最需要的内容,打破了空间、时间的局限性。同时社交媒体平台也可以提供讨论、对话、提问、交流,把相关人员无形地联系在一起以便于更好地沟通,结交更多的朋友,扩展了人际网络,使大学生们可以在最短时间内获取到最有价值的资讯。同时,大学生运用社交媒体平台还可以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也可以自己的研究成果,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来经营自己,更早地建立社会关系网,为将来进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2.信息量大

运用社交媒体获得的资讯,远远超出了传统媒体和纸质媒体,新的数字技术引起工业化革命,网络把世界联系在一起,大学生可以通过社交媒体掌握全球的资讯。例如了解国内外各高校的研究课题、教学内容,也可以查阅各大图书馆的图书资料,还可以下载专业书籍和教学文件,大大丰富了大学生的信息量。

3.传播广泛

社交媒体平台的运用,使传统社交的“点对点”形式转变成“点对面”形式,可以满足大学生各式各样的需求,方便了大学生的交流,还可以信息,做到快捷有效,信息传播的覆盖面将是成倍扩展,以最快的速度传播开来,使大学生足不出户就可以了解世界百科,也可以传播自己的观点和成果,大大扩展了大学生的社交领域。

4.形式多样

社交媒体自出现以来,就以多样化的服务平台吸引着当代大学生的追捧,各式各样的服务平台、信息平台、交友平台、购物平台一直都是大学生们最热衷的选择,通过运用这些社交媒体平台,大学生们甚至改变了传统的生活模式,只要利用各种客户终端就可以随时随地获取信息、聊天交友、关注新闻、选择购物等,也可以为千里之外的亲朋好友送去祝福和礼物,大大方便了大学生的生活,使大学生的社会活动扩展到校外甚至全世界。

5.社交灵活

对于社交媒体的运用,美国心理学家曾提出6度分割理论,认为世界上两个互不相识的人需要建立联系,平均只需经过6个人就可以结识。目前非常流行的人人网、开心网等社交平台就是基于这个理念应运而生的,这个平台就是通过朋友来结交新朋友,只要在网站上注册,通过相关资料就可以找到许久未联系的朋友甚至是小学同学,这种功能是非常强大的,而这在现实生活中是很难办到的。同时随着QQ和微信的运用,更加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两个陌生人甚至可以在不同的地域直接对话,进行实时交流,从而大大增加了大学生的社交灵活度。社交媒体的微博平台,大学生可以交流思想,发泄情绪,关注话题,也可以随时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同时也可以展现自我风采,吸引更多的朋友关注自己,扩大自己的生活圈子。

(二)运用社交媒体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

所有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对于社交媒体而言我们也要用正反两方面的角度去看待,运用社交媒体带给当代大学生新的体验和变化,但是也会带来诸多消极的负面影响。

1.沉溺网络,脱离现实

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完全发展成熟,不排除有些大学生思想意志薄弱,面对形形的社交媒体平台和客户端,极其容易沉溺于其中而无法自拔。经过调查,在经常使用社交类网络平台的大学生群体中,由于上网时间过长,从而直接影响到学习和工作,这部分人所占的比例高达34.6%,而在不经常使用或者是从不使用社交类网络平台的大学生中,该比例只占到7.6%;另外调查还显示:经常使用社交类网络平台的大学生中,在不上网时经常会惦记上网的比例达到60%,而在很少上网或者是从不使用社交类网络平台的大学生中,该比例只占到6.3%。由此可见,过度关注和运用社交媒体网络平台的大学生容易产生网络依赖综合征,也就是“网瘾”,这样一来,这些大学生沉溺于网络平台的时间多了,关注现实生活、学习、工作的时间自然就减少了,从而影响了学习和生活。这类大学生忙于经营自己的网络社交平台,却疏于与亲朋好友建立面对面的交流接触。所以我们应该意识到,社交媒体毕竟还是依托网络存在的虚拟形式,虽然它提供了更多的方式和机会,但是依然是无法代替现实社交活动的,当代大学生也不能过于相信和依赖社交媒体的存在形式。

2.流于表面,缺乏深度

大学生在运用社交媒体过程中,“流于表面,缺乏深度”的现象普遍存在。在大学生的朋友圈或者是交友平台上的好友动辄上百人,有时甚至上千人,这里面很多都是兴趣相投的陌生人,而在现实生活中,这些大学生甚至没有真正的朋友。在网络社交平台上他们讨论的话题大多是兴趣观点、生活琐事、网络动态等,喜欢及时更新自己的网络内容,晒出自己的生活和动态,从而吸引朋友们的关注。这种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大学生的虚荣心,弥补了大学生现实生活中的情感缺失,但是这样的交流都流于表面,很难形成深层次的互动。形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运用社交媒体的网络虚拟性强,使得社交本身就掺杂了很多不可靠因素,尽管很多社交平台是采用实名制的,但是大家依然是陌生人,这始终没有面对面的交流真实可靠,所以交流的话题一般都流于表面,同时社交平台上的话题更新快、随机性强,使得很多话题没有时间思考就被新的话题覆盖了。另一方面,现代大学生虽然追求个性自由,但仍有内心的自我世界,在社交媒体的交流平台上面对大多数的陌生人很少会敞开心扉真实面对,也很少触及深入的话题。于是导致热衷于社交媒体的大学生觉得网上交友很容易且很轻松,无须牵挂与担心,更不用承担责任,只要退出社交网络平台就能全身而退。这样一来,有些大学生甚至将这种错误的社交理念运用到现实生活中,从而导致大学生的同情心下降、承诺感降低、随意性增强,更加缺乏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

3.不良信息侵蚀,监管力度不够

目前我国对运用社交媒体平台的监管还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没有相关明确的法律法规对其进行制约,这就给有害的部分信息提供了传播平台和可乘之机。另外,大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尚未完全成熟,面对各种思潮和言论往往缺乏独立判断能力,容易受到不良信息和腐朽文化的侵害。同时部分大学生以“恶搞”为乐趣、以“戏谑”为时髦,崇尚“非主流”,以此作为逃避现实、推卸责任的借口。社交媒体平台让部分大学生感到一定程度上可以摆脱现实,不受社会道德和法律的约束,网络的自由与社会的责任之间出现失衡,产生道德失范,做出不讲诚信、散播流言、恶意诽谤等不道德甚至是违法的行为。

五、如何正确看待大学生运用社交媒体

(一)正确引导大学生与社交媒体运用的关系

大学生面对社会,通过合理的社交,建立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大学阶段的必修课,也是顺利实现社会化的重要保证。要引导大学生以正确的态度处理社交媒体运用的关系,无论怎么运用社交媒体去丰富大学生活、或者是获取信息,它们都是一种方式和手段,社交媒体的运用具有形式多、交友广、更新快等特点,而传统社交真实可靠,面对面的交流可以感知对方,情感互动,在不同的场合下也可以锻炼随机应变的能力,这又是网络社交所无法替代的。所以大学生要合理运用社交媒体,发挥社交媒体网络的优势,从中获益。对于部分沉溺于网络的大学生,应该对他们深入了解、耐心引导,找出其依赖网络的原因,并适时的进行心理疏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从而走出困境。

(二)培养大学生运用社交媒体的法律道德意识

大学生在社交媒体运用环境下的道德意识培养,首先要进行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让大学生认识到网络并非法律的“真空”,在网络上法律的界限也是不能跨越的,要搞清楚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同时也可以运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不受网络侵害。其次,道德是人生观、价值观的反映,对大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要从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开始,要加强大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加大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的教育。我们要帮助大学生培养辨识能力,坚定正确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导向。另外,在运用社交媒体的过程中,大学生应当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坚持完善自己的人格形象,做到诚实守信、严格自律,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社会责任感和网络道德素质自觉深化到自己的媒体社交行为中。

(三)将社交媒体运用引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面对大学生群体运用社交媒体快速发展的形势,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应该看到其积极意义并将其结合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这是保持与时俱进的需要。同时通过运用社交媒体平台,我们也可以及时掌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更加贴近大学生的真实生活,全面了解大学生的所需所求,要利用社交媒体平台与生俱来的优势,使其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大学生之间的平台和纽带,思想政治工作也可以运用社交媒体这一平台和学生实现良性的互动。另外,还要运用社交媒体平台建立高校心理咨询平台,提供心理支持和帮助,这样一来也有利于完善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机制。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积极面对社交媒体带来的变化,提高网络信息的处理能力,掌握和运用媒体平台技术,如此,才能适应当前社交媒体的发展需要。

六、结语

大学生运用社交媒体并不是和社会发展相背离的,恰恰相反,现实社会要求我们必须尽快适应社交媒体的传播环境。作为中国社会将来的中坚力量,大学生对于社交媒体的运用将更为广泛,更为深入,社交媒体在中国普及和使用是不可逆转的,对社会进步是有着巨大推动作用的。在当今社会中最响亮的一个口号是“与时俱进”,社交媒体的运用将进一步深入大学生的生活,大学生对社交媒体的使用率也将进一步提高,我们也肯定社交媒体的运用和发展将会对大学生产生深远而积极的影响,也会推动中国社会的进一步变革。

参考文献:

[1]辛文娟、赖涵.微博、SNS与大学生虚拟交往需求研究[J].新闻爱好者,2012(2).

篇5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02-0005-02

社交媒体是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科技的发展而诞生的新生事物,在年轻人中有着惊人的高普及率。那么,大学生这个群体使用社交网络是否会影响其课外阅读习惯?

为了了解这一情况,本文以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3级新生为调查对象,按各学院新生总数及男女比例各抽取25%的学生(共计364人)进行了问卷调查。具体涉及五个专业,其中,文学专业10人(男2人,女8人);法学专业8人(男3人,女5人);管理学专业34人(男14人,女20人);理学专业20人(男14人,女6人);工学专业292人(男257人,女35人)。男生总计290人,女生总计74人。

一 研究方法

本研究的样本涉及不同专业、不同性别使用社交网络的学生,那他们的情况有什么差异?不同专业和性别的学生对社交网络影响阅读习惯所持的态度是否存在相关性?差异有多大?是本文探讨的问题。由于所涉及的数据包括定类、定量,所以本文拟分别以专业、性别为自变量,运用统计软件SPSS 19对有效样本进行统计分析,判断各变量之间是否相关,若存在相关性,则进一步进行线性关联分析以判定相关度的大小。

二 数据统计分析

364份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表明,被调查者对“社交网络是否影响阅读习惯”这一问题有三类意见:是、说不清、否。其中,男、女被调查者中选择“说不清”态度者(即社交网络是否影响阅读习惯自己并不太确定)分别为95人和23人,由于他们认为社交网络的使用对自己阅读习惯的影响并不明朗,关键是把握好“度”,并没有全盘否定其影响作用。因此,为了便于分析,笔者把选择“说不清”的被调查者归入选择“是”者(下同),统计结果见表1

由表1可知,对于社交网络是否会对阅读习惯产生影响这一问题,有69.8%的被调查者持肯定态度,仅有30.2%的被调查者持否定态度。那么,不同性别、不同专业学生的态度是否一致,有无相关性呢?

1.不同性别调查者的差异分析(见表2、表3)

表2 性别* 影响

影响 合计

是 否

性别 男 计数 205 85 290

影响中的% 80.7% 77.3% 79.7%

女 计数 49 25 74

影响中的% 19.3% 22.7% 20.3%

合计 计数 254 110 364

影响中的% 100.0% 100.0% 100.0%

表3 卡方检验

值 df 渐进Sig.(双侧)

Pearson卡方 0.559a 1 0.454

连续校正b 0.367 1 0.544

似然比 0.551 1 0.458

Fisher的精确检验

线性和线性组合 0.558 1 0.455

有效案例中的N 364

注:a. 0单元格(.0%)的期望计数少于5;最小期望计数为22.36。b. 仅对2×2表计算

由表2可以看出,有80.7%的男生认为社交网络会对阅读习惯产生影响,而持相同观点的女生也有77.3%。同时,仅有19.3%的男生认为社交网络不会影响其阅读习惯,持相同观点的女生为22.7%。我们发现,不同性别的受访者对社交网络与阅读习惯的态度普遍一致,即普遍认为社交网络会对阅读习惯产生影响,那么这二者之间存在的差异是否显著呢?

我们假设不同性别的受访者对于二者的态度之间并无显著差异,综合表3的卡方检验显示:由注释a说明0单元格(.0%)的期望计数少于5,最小期望计数为22.36。理论频数小于5的单元格比例(0%)小于20%,说明统计结果可靠,可以进行阅读分析。卡方值(χ2)=0.559,相伴概率(P)=0.454>0.05,说明二者并无显著性差异,不能拒绝原假设。

因此,我们认为不同性别的被调查者态度相互独立,即他们在这一问题上的态度一致,且不具有显著差异。

2.不同专业调查者的态度分析(见表4、表5)

由表4可知,不同专业的被调查者,对社交网络是否会影响阅读习惯持肯定态度者的比例较高,即:不同专业的被调查者普遍认为社交网络会对阅读习惯产生影响。其中,文学专业和理学专业被调查者的态度相同。

我们假设使用不同专业的受访者对于二者的态度之间并无显著差异,综合表5的卡方检验我们发现:由注释a说明0单元格(20%)的期望计数少于5,最小期望计数为2.42。理论频数小于5的单元格比例(20%)不大于20%,说明统计结果可靠,可以进行阅读分析。卡方值(χ2)=4.349,相伴概率(P)=0.361>0.05,说明二者并无显著性差异,不能拒绝原假设。

因此,我们认为不同专业被调查者态度相互独立,即他们在这一问题上的态度一致,且不具有显著差异。

表4 专业* 影响

影响 合计

是 否

专业 法学 计数 5 3 8

专业中的% 62.5% 37.5% 100.0%

文学 计数 6 4 10

专业中的% 60.0% 40.0% 100.0%

理学 计数 12 8 20

专业中的% 60.0% 40.0% 100.0%

工学 计数 211 81 292

专业中的% 72.3% 27.7% 100.0%

管理学 计数 20 14 34

专业中的% 58.8% 41.2% 100.0%

合计 计数 254 110 364

专业中的% 69.8% 30.2% 100.0%

表5 卡方检验

值 df 渐进Sig.(双侧)

Pearson卡方 4.349a 4 0.361

似然比 4.182 4 0.382

线性和线性组合 0.108 1 0.742

有效案例中的N 364

注:a. 2单元格(20.0%)的期望计数少于5;最小期望计数为2.42。

三 结论

本次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表明,不同性别、不同专业的被调查者对于社交网络是否会影响阅读习惯的态度普遍保持一致,认为社交网络的使用会对阅读习惯产生影响,而且统计结果没有显著性差异。

总之,以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3级学生为调查对象的研究表明,社交网络的出现会对大学生的阅读习惯产生影响。因此,我们应正确利用社交网络对大学生阅读内容、阅读方式的影响,把握好使用社交网络的“度”,培养大学生积极、正确的阅读习惯,加强与学生的合作与互助。如此,才能进一步充分发挥社交网络的优势,实现培养大学生在新媒体时代下良好阅读习惯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陈在云、高文举.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浅阅读现象研究[J].新闻世界,2013(2)

[2]尕藏草、杨洪卫.大学生阅读现状及其对策[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2(4)

篇6

一、大学生使用社交媒体现状

根据 E-Marketer 的最新报告, 2015年中国用户每天平均总用时为 6 小时。《2015 年微信平台数据研究报告》说明:近25%的微信用户每天打开微信超过 30 次, 55.2%的微信用户每天打开微信超过 10 次。新浪微博的 2015 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显示,截止四季度末,微博月活跃用户达到2.36 亿,以微信、微博为代表的社交平台已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部分。

大学生对新媒体的使用有着敏捷的接受力和较强的使用能力,大学生逐渐成为社交媒体中活跃的主角并比其他群体在网络社交中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社交媒体的兴起改变了大学生们传统的学习生活模式,越来越多的连带影响也逐步地表现出来。[1] 在大学生眼里,社交媒体平台是他们张扬自我,索取最新资讯的窗口,但如果在信息传播内容和信息处理上把握不好的话,会扭曲社交媒体促进人际交往发展的最初定位,间接性也会影响正常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 不合理的使用行为会在一定程度上使大学生们对网络社交媒体产生依赖,并影响其学习生活各个方面的发展。[2]

二、实证分析:临港大学城关于大学生社交媒体使用和学习生活影响

2.1调查设计

本调查选择在上海市临港大学城进行,其大学城由四所高等院校组成,横向来看,四所高校其整体平均水平位于上海市高等院校中列,具有较为典型的代表意义。纵向来看,其四所学校所涵盖范围较全面。本次调查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展开,共发放及回收1205份,各学校及其各年级人数相仿,其中大一新生共242人,大二同学312人,大学三年级同学452人,大四毕业生199人,与预期人数近似相等。

2.2调查发现

本次调查意在探索研究大学生使用社交媒体对分别为日常学习方面,创新实践方面和社交能力方面三个方面的影响,在自变量上,分别设置了每日使用社交媒体的总时长,每日课上和课下使用社交媒体分别的时长和每日社交媒体用于聊天和浏览动态的分别时长。在因变量上每个方面分别针对不同个子方面和小题,并根据权重来计分。

基于被调查的1205个样本,可以清晰地得出,其每日平均使用社交媒体的时间上,频率最多出现在每日使用4-5个小时组,占到了总被测人数的29.13%。从整体上来看,7组数据在宏观上呈现正态分布,使用时间为小于1和大于6的都较少,分别为1.99%和4.98%。具体项目中,课上使用社交媒体的情况调查结果较为典型,使用时间为1-2的同学数量最多,占到了60.58%,是使用小于1小时和2-3小时的3倍左右。由于课堂时间较短和同学们基本上能遵守课上不频繁使用手机的规定,使用时间大于3的同学较少,共计只占总数的0.24%。

(1)社交媒体的使用对大学生学习方面的影响。每日使用社交媒体的时间长短和W习板块总体得分的高低并没有显著的关联。可能原因为随着社交媒体的不断推广,使用社交媒体的时长总基数较大,故单因素已不再对学习方面构成明显影响;另一个角度来看,日使用时间即对学习进行占用造成消极影响,但反方向也给新型学习的模式提供平台从而积极推动学习进程,故总体看不出明显方向。根据Pearson相关性分析绘制表一可得每日课上使用社交媒体对课堂及时做笔记一项呈显著负相关,即课堂消耗在社交媒体上越多,直接影响课堂无法及时做笔记;同样地,每日使用社交媒体时间与能否巩固课堂内容成反比,其显著性较明显,为0.014,存在轻微相关性;针对能否坚持完成任务,每日使用社交媒体和每日用于聊天软件都与其有着显著负相关关系,其中,社交媒体用于聊天的时间与其相关性最大,达到-1.14,较为接近基数1。虽然大方向上看,使用社交媒体的用时和学习板块得分表现并未显著关系,但是易得出,在社交媒体上花费时间越长的同学,在学习任务上表现较为拖沓;而又由于学科的考核方式和方面日益趋向强灵活性,所以课堂使用社交媒体和学习表现的关系在日益淡化,使用社交媒体用时较长的同学也有机会在期末的考核中拿到好成绩。

(2)社交媒体的使用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方面的影响。在科技创新方面的表现上来看,总体结果不如学习板块突出,其宏观层面上,使用社交媒体的时间长短与大学生科技创新方面依旧没有非常显著的关联性。其影响可能有两个方面制约,一个方面是使用社交媒体会锻炼刺激大学生对新鲜事物的感知,进一步增强了同学科技创新的热度;但另一方面,使用社交媒体会占用大量时间,极大程度减少了其他渠道的知识获取以及会降低参与的效率。从表二可得,每日使用社交媒体时间较长的同学没有做到利用课余时间阅读大量科技创新读物,其呈现负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066;每日课下使用社交媒体的时间与是否积极参加志愿者活动的关系较前两者更为紧密,达到了-0.33,根据志愿者活动和社团活动相比,社团活动很大程度上为线上组织,故使用社交媒体的同学信息量掌握更多,其为可能性干扰因素之一。经常使用社交媒体聊天的同学在积极参加社团与积极参加志愿者活动两个方面表现越好,与其预期相反,原因可能是随着社交媒体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活动选择在群聊中讨论,所以两者相互促进,参加各类活动的用时也要更加关注社交媒体的动态。

(3)社交媒体的使用对大学生人际交往方面的影响。使用社交媒体的时长并不会给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带来显著的影响,传统的社交媒体形式和社交媒体理念会制约青少年人际交往的能力,越来越多的线上沟通会阻碍现实生活中社交的能力培养,但随着社交媒体不断新兴,多元化多方位的社交媒体软件被开发运行,使用社交媒体的同时也不断开发着使用者的社交能力,所以正反影响并存。基于对样本的统计分析,制成表三,对所涉及到不同因素运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每日使用社交媒体聊天的频率越高,实质上对其有轻微积极推动作用的,可能原因在于越多越多种形式的聊天,同时,每日使用社交媒体聊天的频率越高,日常与老师交流的次数也逐步增多,随着社交媒体实用的普及,越来越多的老师通过社交媒体与同学互动,擅于使用社交媒体的同学自然也有了更多的机会与老师联系;浏览动态越频繁的大学生,与年纪差异大的群体沟通越差,越关注动态的大学生朋友圈越窄,同龄的交往对象也相对密集,因此他们逐步减弱或排斥与年纪差异大的群体的沟通机会与能力。综上所述,使用社交媒体用于聊天和浏览动态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关系明显,前者促进大学生与更多的人流,后者培养大学生洞察与补获信息的能力。

四、总结与建议

4.1力于大学生社交媒体平台进行信息的推广

在高校层面,需掌握和了解在校大学生使用社交媒体的总体情况,并在鼓励上课不用或少用社交媒体的同时,也培养大学生正确使用和利用新媒体平台的能力,创办校园各个方面轻平台,通过校园社交媒体网络的建成来促进学生的学习生活,而不是拘束于传统的管制体系与模式。 [3]

4.2引入多元化社交媒体应用于课堂教学

针对调查的结果进行“教学现代化程度―课堂内容紧密程度”矩形图分析,教学现代化程度的强弱和课堂内容紧密程度的强弱从理论上直接影响课堂效率和学生对课堂知识的吸收情况,在二者都相对较弱的情况下,课堂的效率较低和学生掌握情况较差,而相反,在二者都达到较高程度的时候,课堂效率高,学生掌握的能力也增强。如今的大学生更具有思想性,其对课堂的期望与需求也较以前更高,故在基本满足课堂学生能够掌握并运用课本知识的同时,教师也应该不断引入新的教学方式,来提升课堂效率。[4]

4.3合理调整时间分配

在调查数据的分析中易得出,大学生在社交媒体上消耗的时间越长,其处理其他事情的时间就会被缩减,其证明最大的使用社交媒体的负面影响是养成了拖沓的习惯。同时,大学校园生活又与高中初中有很明显的不同,更多自由时间可以支配,学校和老师对其的监管在不断减少,故培养合理时间分配的能力日益重要。

一方面,大学生可以自身强化时间利用率的概念,做到不浪费不延期,对每一项任务的完成都要实现较好的规划;另一方面,也可以借助社交媒介的相应定时的软件,将要完成的事项进行安排与归纳,在制定的相应到期时间里完成并给予反馈。

由于社交媒体的丰富性与娱乐性,不建议在任务完成的间隔时间使用,即为了避免使用社交媒体的超时对下一个任务进度的影响,并且不能占据预定的休息睡眠等时间。同时,大学生可以借助社交媒体来提高效率,尽可能做到更快更好地完成相应的任务作业。

参 考 文 献

[1] 袁立庠、刘杨,社交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分析――基于安徽高校的调查 [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5-37

篇7

随着电子时展,我们的生活被各式各样新奇的电子产品充斥着,其中使用最广、使用率最高的当属智能手机――我们无法否认,手机已经和粮食、水一样,成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当今的大学生们,习惯了“手机不离手”的生活。无论是坐着、还是走着、甚至是躺着,眼睛都离不开手机屏幕。究其根源,真正让他们沉迷的,其实是手机上的社交媒体。

手机社交媒体已经融入了大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学生青睐甚至于依赖手机社交媒体,一方面可以总结为移动网络的便利化和普及化,让部分手机社交媒体,例如微信,QQ,取代传统的电话,短信,成为更为方便,甚至某种意义上更省钱的交流方式。另一方面,可以总结为电子媒体逐步替代传统纸质媒体的时代到来,手机社交媒体无疑成为电子传媒的良好载体,其便携型,时效性,以及更为自由的双向,多向交流方式,备受广大大学生青睐。

通过调查了解,大学生日均使用手机社交媒体的时间超过三个小时,当然,这一点取决于其无与伦比的便携性。在宿舍、教室、家里、图书馆、校外其他公共场所,只要掏出手机,就可以聊微信、刷微博、逛人人。而他们交流的对象不仅仅为身边的朋友,也有父母、领导,还有远在他地的网友。关注的内容从娱乐八卦、饮食文化,到民生热点、时政经济。我们可以这样比喻,小小的一个手机像一张网,大学生通过手机社交媒体,将自己的人际交流网络扩大,阅读见识网络延伸,这张网把更多的人,更多的事,同时连接了起来。当然,不免会有人产生这样的担忧“线上交流的便利性,是否会让大学生淡漠了现实中的交流,反而让人际关系更加疏远”。然而,我们通过调查发现,手机社交媒体的使用,更多的是对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而大部分大学生更是把手机社交媒体摆在一个相对重要的位置,把他看成人际交往的催化剂。

我们可以这样认为,手机社交媒体以及逐渐融入大学生的生活,在人际交往和信息获取等方面高,手机社交媒体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首先,值得肯定的一点是,它在某种程度上拉近了大学生们与社会的距离――它为大学生们提供了随时随地的“即时资讯”,让我们过上了足不出户,尽知天下的“卧龙式”生活。虽然早在二三十年前电脑就已经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过类似“纵观天下”的信息冲击,但手机社交媒体带来的冲击更进一步,可谓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你可以24小时不关电脑,但不会365天都不关电脑,但确有人常年不关手机;你可能不会上下课都背着电脑,但确有人上厕所都会带着手机......由此可见,手机社交媒体给我们带来的生活资讯,用“随时随地”这四个字形容再贴切不过,而电脑的优势就相形见绌了。

其次,手机社交媒体在拉近大学生与社会的距离的同时,自然会引发两者碰撞,发生各种反应――大学生们对所处社会或是某些社会现象会反应出一系列态度、情感甚至是宣泄,而大学生们使用社交媒体的这种行为所传递出的一些信息 则推动了新的社会动态的发展,构成了新的社会现象。每天打开手机,求扩散的帖子漫天飞舞,大多是一些娱乐性质的,博人一笑一思考;但偶尔也会遇到一些“寻人启事”、“寻物启事”及“呼吁关注”等的帖子,身为满腔热血的有志青年,大学生们不免动了恻隐之心,动动手指将正能量扩散开来,为社会力量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彰显了新一代的蓬勃朝气。反过来,我们使用社交媒体的某些行为也确实形成某种力量,影响着社会。前不久有一则新闻:有人发微博说看到一辆卡车载着满车的流浪狗“赴刑场”,然后微博被疯转,最终车子在半路上被关注到微博的某动物保护协会拦下,一百多条生命在“微博的”力量下得救了。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妇女儿童拐卖、搜捕犯罪嫌疑人等案件,都在手机社交媒体的帮助下成功告破。在这些事件中的手机社交媒体使用者功不可没,而大学生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再有就是,手机社交媒体成为大学生们即刻的情感宣泄口与GPS定位仪。随时打开你手机社交媒体,都会有这样的信息跳出来:“心情就像现在的天气(阴天),累感不爱”或是“终于来到心仪已久的地方。我在XX路”,让远在天涯的朋友也仿佛近在咫尺。除此之外,它还是我们成长的DV――随手挂在网上花枝招展的街拍照,或是突如其来的伤心欲绝求安慰,甚至生活中的点滴故事都被记录在腾讯空间的“那年今日”和“时光轴”里,等着我们回首时感慨万千。

当然,手机社交媒体除了带给大学生们这些积极美好的东西外,也不可避免地给我们带来了些负面影响。

最直接的负面影响当属对大学生身体健康的危害。随着电脑软件被手机社交媒体所取代,我们从早晨醒来到晚上入睡,甚至在梦里,都离不开手机辐射带来的伤害。加之一些网游从电脑植入手机,社会各界对大学生健康的担忧与日俱增,“因长期对着手机屏幕导致视网膜脱落”这样骇人听闻的事件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因为“黑莓拇指”或“手机皮炎”等一系列手机病在医院门口排起了长队的人一波接着一波。另外,长期沉迷于手机社交媒体的人还容易产生头痛、失眠、多梦、内分泌失调等症状,患眼癌等一些癌症的概率都会高于常人。

除了生理上的影响外,手机社交媒体还在影响着我们与人交往的方式。看过一则新闻,说有一个小姑娘在睡衣派对开始之前,要求所有来参加派对的小伙伴们上交她们的手机,理由是想过一个有质量的睡衣派对。由此折射出这样一个现象:手机社交媒体在网络世界里给我们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社交平台,却在现实生活中限制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有时,人们宁可低头给社交媒体里远方的陌生人写十条评论,也不愿意抬头与面前的朋友一个眼神交流。

手机社交媒体究竟是频繁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还是拉大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这似乎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它确实缩短了人们在时间与空间上的距离,但心里的距离仿佛越走越远。以前,人们把朋友分为两种,一是深交,二是点头之交,而对于长年使用社交媒体的我们来说,似乎又多了一种,称为“点赞之交”。古人云:君子之交淡如水。这并不是说感情和水一样淡,是说与人交往完全讲究思想与灵魂的契合,不掺杂功利的成分。当代大学生在泛滥的各类手机社交媒体上点的“赞”到底有多少认同之心在里面呢?

篇8

[中图分类号]c912.8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09 — 0062 — 03

一、导言

近年来,以互联网和移动电话等为主要形式的新媒体飞速发展,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业务运营商的服务范围拓展,新媒体逐渐影响到了广大农村地区。有关新媒体在农村的发展情况,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于2013年1月15日的《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2年12月31日止,中国网民的数量已达5.64亿人,其中农村网民规模已达1.75亿人,占所有网民的31.04%。此外,2010年中央1号文件更是提出相关政策,要 “强力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发展”,提出尽快实施宽带提速战略。可以看出,在广大农村地区,政府将把新媒体,尤其是互联网的发展,上升到国家的层面来大力推行,这势必会加速农村新媒体发展的进程。

正因如此,笔者在友人帮助下,两次深入实地,在广西桂林市兴安县高村进行走访调查,尽量贴近实际而又客观严谨地了解和展现新媒体对中国农村社会交流方式的影响。高村地处兴安县城北,距县城中心距离不足一公里,是一个较为典型的城郊村。自本村起始的水泥大道直通县城,交通十分便捷。全村人口500多人,其中以何、刘两姓为主,另有其他七八个小姓。高村的发展受兴安县城市化的影响较大。就新媒体而言,高村居民的移动电话基本上每家至少有一部,数字电视则有一大半农村住户开通,可以说,高村是一个新媒体发展比较迅速的现代化农村。

二、新媒体对农村家庭内部成员交流的影响

通过笔者的深入走访与调查,农村中对新媒体设备的使用极大地影响了家庭内部成员间的交流,这其中既有正面的积极促进作用,也有负面的消极抑制作用。在调查过程中,体现更多的是积极的一方面,例如:通过全家人对新媒体的使用,增加家庭内部成员的交流机会,对新媒体带来的信息的讨论与交流,使家庭内部成员之间加深了理解,增进了感情,关系进一步趋于融洽,有利于和谐家庭关系的建立。与此同时,新媒体中体现家庭和睦因素的内容也为家庭内部成员的交流模式树立了榜样,起到了一定的示范带头作用,对和谐家庭关系的形成起到助推作用。

1. 新媒体对老年人家庭内部交流的影响

老年人是农村家庭社会中一个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对于常年居住在农村的老年人而言,步入老年期之后,他们的社会交往往往会减少,更为明显的变化是其活动圈的急剧缩小。老年人的社会交流往往被局限于一个很小的范围之中,社交、友爱需要得不到充分满足。就实地调查的现状而言,互联网的使用在农村老年人中还远不普及。在我们的调查中,有91%的被调查者都表示“会和家中的老人经常打电话”、83%的家中拥有数字电视的被调查者表示“会和家中的老人一起看数字电视”。由于心理、生理、成长年代、社会经历的不同,不同代人之间的行为和认知往往存在巨大差异。新媒体的使用可以使这些差异得到沟通,进而形成融洽和谐的家庭关系。新媒体是联系两代人的得力工具。通过新媒体,家中的老人也融入到家庭之中,紧跟家庭的变化,紧跟时代的发展。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新媒体带来的海量信息、海量资源常常会使家庭内部成员在选择上产生分歧。例如在数字电视应用的家庭中,很多时候,年轻人喜欢看的节目是老年人毫无兴趣的,这自然会减少家庭成员一同收看节目,互相交流的时间。

2.新媒体对亲子关系的影响

新媒体的使用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家庭关系中亲子关系的改变。在受访的农村居民中,许多家庭因新媒体而出现某些微妙的变化。例如调查对象刘某家的亲子关系就因互联网而发生巨大改变。2012 年9月,刘某为儿子购置了一台价值4000元的台式电脑,自打刘某家有了这台电脑,他家的生活方式便发生了巨大变化。刘某的儿子不再跟他抢电视遥控器,每晚也不会准时等待天气预报的播出,在互联网上可以自由地观看各种电视节目,随时查阅当地当时的天气信息。刘某说他通过上网能够获得许多有用的信息,了解近来发生的国

内外大事。但他家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声音。首先是他儿子把大量时间耗在电脑旁,很少再出门和小朋友们玩耍;其次,他儿子的学习成绩出现下降;因此,刘某没少和儿子产生争吵。谈到这些,刘某对他家购置的这台电脑产生悔意。虽然电脑和互联网给他家带来一定的便利,但是影响到儿子的学习、影响到父子之间的亲情。这个事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新媒体对农村居民家庭亲子关系的影响,这其中既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也存在着一些负面效应。

3.新媒体对夫妻关系的影响

夫妻关系是家庭内部关系的核心组成部分,夫妻之间关系的和睦直接左右着家庭内部关系的和谐发展。笔者于调查中发现,新媒体设备的普及与应用极大地影响了家庭内部关系,尤其是夫妻关系。对新媒体设备的购买与使用,提高了家庭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也促进了夫妻关系的融洽,例如调查中访问的金某。金某独自带着孩子在农村居住,而丈夫李某则在外地务工。新媒体的使用大大地缩短了二人的距离,每天晚上妻子金某都会准时守在电脑旁,等待丈夫上线,二人进行视频通话。新媒体的应用使视频通话成为现实,身居两地彼此不再仅仅停留在声音层次,而是清晰的视觉图像。金某自己也说假如没有网络,她根本无法坚持着自己一个人在农村看孩子,一定会跑去和丈夫一起打工。新媒体的应用,缩短了夫妻之间的距离,增加了彼此互相了解的时间,这有助于夫妻之间的和睦相处和家庭稳定。

三、新媒体对农村社会交流方式的改变

1.交流范围的改变

在新媒体影响之前,中国农村社会已经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现代化进程冲击,原本维系传统农村社会的地缘与血缘纽带也已饱经侵蚀,在血缘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同姓宗族长幼秩序也正在逐渐瓦解。然而相对于城镇地区而言,以血缘、地缘为联系构建出的社会关系依旧或多或少地发挥着效用。就个体而言,单个农民个人在农村社会中的社交关系仍旧较多地依附于血缘、地缘之上。尽管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农业市场化的影响,农民个人的生存空间得到进一步拓展,可是“生与死长于斯”根植一方水土的农民亦然无法彻底摆脱血缘、地缘的拘囿。然而,新媒体尤其是移动电话的使用冲破了农民社会交流的空间局限,极大地延展了农民社会关系的空间范围,通过移动互联网上的社区论坛与交友平台,农民个人可以同任何地域、任何背景的网友建立其基于地缘、血缘关系之外的另一种社会关系。因为移动电话和移动互联网络易于双方互相沟通,而且还为农民提供更多的社会交流机会,新媒体正改变着农村的社会经济生活圈和社会婚姻生活圈。之前,以自然村落为核心,农民的社会经济生活圈和社会婚姻生活圈的关系以不等的距离半径逐渐减弱,这也深深地反映着农村生活受制于地缘因素,然而在新媒体背景下的农村婚姻生活中,适龄的男女青年不再受地缘远近的局限。原本拦阻在男女青年之间的地缘鸿沟,因新媒体的存在和应用相对消失。与社会婚姻生活圈相类似,海量信息通过新媒体传播,也为农村提供了依靠信息来谋生的职业和靠着新媒体吃饭的职业。相对于农业生产而言,它们是一种技术工作,是一种新型的农村经济活动。这种经济活动并不像农业必须依靠土地,它可以是动态的、流动的,可以随着技术、信息、市场的改变而不断地进行自我调整和行业变动。新媒体不仅为农村社会提供新的职业,还正在改变着农村居住者的就业观,同时还延展了农民的社会经济活动范围。在过去农民生产生活需要协同合作的时期形成的以地缘、血缘为联系的社会关系,正随着新媒体时代的来临,随着个人交流空间的进一步拓展而进一步垮塌。

2.交流对象的改变

长久以来,情感要素在农村人际交流对象的选择上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感性认识在社会交流的过程中基本上起着主导作用。可是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不断前进,在商品经济的汹涌浪潮中,人们之间的相互交流也表现出越来越明显的功利性色彩,他们在对交流对象的选择上往往体现着注重对方能否对自己现在或是将来的生活、发展有帮助,这一交流对象选择标准带有极强功利性、目的性。在调查中笔者发现,新媒体对农村居民在交流对象的选择上有着显著的影响。农村居民在选择交流对象时,最注重的早已不再是以往的感情要素,“是否对自己有实际帮助”、“财富程度”、“外表相貌”都已经成为不少被调查者考虑的首要要素。

如,购买电脑产品并连通互联网的刘某和孙某就对笔者明确表示他们在使用了电脑,尤其是连上互联网之后,在选择社会交流对象时,基本上都是通过互联网来进行筛选的,通过互联网选择与自己爱好相似或者自己喜欢的类型的人进行交流,互联网业已成为使用互联网的农村青年之间建立新的社会交流网络的平台。从另一个方面而言,他们所选择的交流对象也必定是那些经常使用互联网的人,也只有这些人才会在互联网上相互认识并建立起新的交流关系。与此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出这些使用互联网,并且通过互联网进行交流对象选择的人,他们在交流对象的选择上具有极大的自由性和广泛性,不再受制于传统血缘、地缘和职业圈的束缚,跳出之前的选择交流对象的模式,拥有了更大的自主选择空间,也拥有了更大的自主选择余地。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在互联网中经常出现的“俊男靓女”以及各种“美好事物”,在一定程度上都在影响着一些农村人的审美思维,这些被影响者也不只是直接使用新媒体者,还包括一些间接影响的受众,较为突出地表现在一些农村的青少年在他们选择交流对象时较为注重对方的相貌、衣着等外在条件。

3.交流形式的改变

传统农村的主要交流形式主要是面对面,这是一种最原始的,也是最直接的交流形式,然而随着新媒体的普及和使用,农村居民之间的交流方式日趋多元化,原始的直接的面对面的交流形式也已不再是占据主体地位的交流形式,农村居民的交流呈现出逐渐间接化的特征。借助移动电话、互联网的便捷交流形式,农村居民之间的交流更加的高效化。新媒体的使用使得原本较为繁琐的交流礼仪被简化,交流方式的简洁便利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农村居民在类似于面对面的直接交流过程中带来的时间上、经济上的浪费,农村社会交流效率也得到极大地提高。农村居民在社会交流形式上,由于移动电话、互联网等现代通讯工具在农村的逐渐普及,农村居民在社会交流中借助新媒体作为中间媒介的行为日益频繁,这使得间接交流方式在农村社会交流中逐渐增多,交流过程中的感情因素也出现相应的减弱。在调查中笔者发现,43%的被调查者对新媒体的使用程度较高,而更是有79%的被调查者选择了“本人或家庭成员经常使用新媒体”。在这79%的“本人或家庭成员经常使用新媒体”的农村居民中,大多数的人是购买了移动电话、电脑这类新媒体设备。这些新媒体设备的使用使农村居民参与社会交流的工具多样化。根据调查,受访的农村居民中大多都不只拥有一台新媒体终端,例如受访的何某,他家在两年中,相继购买了数字电视、电脑、移动电话等新媒体终端,他就跟笔者表示现在他与朋友的交流不再停留在实地面对面的层面,而是拥有了很多选择,既可以通过移动电话进行联系,又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文字、语音、视频交流。不可否认的是,农村社会交流方式的改变绝非仅仅受新媒体一方面的影响,而是受制于多种社会因素,是在多种社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而产生的“合力”性改变。

四、结语

关于新媒体对农村社会交流方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首先,从最浅的层面说,新媒体极大地丰富了农村居民的日常生活,为长久以来缺乏变化和革新意识的农村社会生活注入了一针强心剂,也是对农村稳定结构的有益改变;其次,新媒体的应用打破了农村社会交流的空间隔阂,极大地延展了农村社会关系的空间范围;再次,新媒体一定程度上作为农村财富、信息的代表,也会引起农村居民个人地位与交流方式的变化。不过,新媒体并未是百无一害的,正如上文所言,新媒体在家庭内部的交流中可能起到一定的副作用,在农村社会的外部交流中更是已经形成了一种注重“外表”的择友标准。值得注意的是在当下的农村社会中新媒体的发展还受制于不少因素,诸如农村居民对新媒体的消费能力不足、农村居民对网络信息的吸收能力较低等问题。在注意改善新媒体对农村社会交流方式影响的同时,我们也不应蹑手蹑脚,而需要大力支持新媒体在农村中普及,加速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步伐。

〔参 考 文 献〕

篇9

科技的蓬勃发展将人们带入了数字化、信息化的时代,在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在不断的创新发展,以此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数字媒体也为人们的相互沟通提供了更丰富的传播载体和表现形式,人们的沟通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在现代艺术设计领域中,数字媒体技术的优势也对艺术设计表现形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也对现代艺术设计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构建新的教学模式来适应社会的需要,培养出能面向社会、满足市场需要的现代设计人才。

1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与影响

伴随着计算机技术、互联网络技术、无线数字通信技术的成熟发展、相互融合与及快速普及,使数字媒体技术快速兴起,逐步成为主流,为人们提供高速、海量的信息和交流平台,在各行各业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以惊人的速度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生产甚至是思维,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人类正步入数字时代,如今,传统计算机、新兴数字家电以及以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为代表的新型便携数码产品或利用传统网线或利用无线数字通信技术接入了互联网络实现了相互连接,使这些终端设备能将文本、图像、视频、声音等多元化交互式信息高效、快速、直观的传递给用户,创造了全新的互动性强、方便快捷、彰显个性、更具人性化的交流方式。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便携数码设备更是受到人们的追捧,用户能够随时随地的获取自己所需要的资源,无论是日常办公、信息查询、交流互动或是娱乐休闲,都能通过各种视听效果进行展现,表达直观明了而且富有人性化,在人们获取所需信息的同时也极大的满足了感官上的需求。

数字媒体已将传统的平面印刷媒体、广播电视、电子出版、数字网络等各种媒体进行了融合,时代的发展也对艺术设计提出了新要求,传统的通过纸质来表现的图文信息逐渐转变成数字文件在各种电子设备上进行表现,人流密集区域出现的各种多媒体电子显示屏、公共交通工具上的车载多媒体设备、各家各户的数字化家电设备、人们手中的便携数码设备等都是新的交流平台。目前,传统平面印刷媒体仍然还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但是就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数字媒体带来的冲击和影响,也纷纷为自己旗下的产品发行了适合网络传播或适合在各类型电子设备上阅读的电子版产品以增强竞争力,比如,美国知名杂志《新闻周刊》(Newsweek)于2012年12月31日推出它的最后一期印刷版,从2013年开始,《新闻周刊》将只发行数字版,新型的数字版杂志将基于用户订购的模式,通过便携式移动设备和网页的电子阅读工具进行,来服务于广大读者,《新闻周刊》于1933年2月17日开始发行,有着80年的印刷历史,然而,随着互联网络及数字媒体逐渐成为大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大量的美国传统报纸和杂志都受到了冲击和影响,影响力大不如前,印刷出版和发行行业正面临着时展带来的挑战。

载体的变化是单一媒体到多媒体的跨越和延伸,未来甚至会出现更具互动性的交互式广告,使用户更能直观的了解、体验商品,这需要设计人员掌握多种学科知识,甚至需要涉及到传统艺术设计没有涉及的一些知识层面,并能对不同的知识进行融合及交叉运用,因此,社会的需要也推进了专业教学的不断改革,以满足未来发展的需要。

2数字媒体技术与艺术设计教学

计算机软硬件的普及和发展为传统的艺术设计提供了许多便捷,也拓展了设计师的创意思维,在给艺术设计的发展带来革新的同时也在艺术与科技之间架起了沟通的桥梁,在这个阶段,艺术设计的教学体系也随之发生了革新,到如今,数字媒体技术的运用范围正日趋增大,它所带来的视觉表现手段和形式也更新颖、更具想象力和创造力,未来可能出现的交互式广告等设计展现方式,为艺术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需要数字媒体技术与艺术设计融合发展,这也对艺术设计教学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的数字媒体艺术领域所需的人才不仅需要熟悉各类设计学科知识,还需要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2.1现阶段艺术设计教学的状态

我所在的贺州学院艺术设计本科专业开设的时间相对较短,在办学过程中,面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一直都在进行不断的改进,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在不断的完善,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商业化、市场化的专业就业环境,我院一直强调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强调艺术与技术相统一的特色教学模式。在教学方面,为避免“重艺轻技”,一方面在校内注重学生的传统动手能力培养和专业设计软件的学习训练,一方面通过参加比赛、举办设计交流活动、充分利用各实验室和校外实习就业基地资源,进行设计实战训练来提高学生的能力。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一方面通过专业进修、选拔优秀青年教师到广告公司锻炼来加强实践能力,以保证教师队伍的知识水平和专业教学能力始终与社会需求接轨,一方面探索利用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教学理念,不定期邀请企业专业设计师到校开展讲座、授课等方式进行交流,以增强人才的社会竞争力。然而,在面对数字媒体领域对艺术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些教学探索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需要解决。

2.2数字媒体技术影响下的艺术设计教学探索

未来的用户更多的是进行交互式互动体验,要应对未来设计市场的需求,需要数字媒体技术与艺术设计进行相互融合,交叉互补,然而现有教学体系中,各个院系作为基本教学单位,相互之间的联系与合作都比较缺乏,虽然软件工程、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学生开设有艺术基础课程,艺术专业的学生也开设有计算机基础课程,但都是浅接触,效果仍然不够理想,还算不上优势互补。

现代设计教育从“包豪斯”开始就一直强调艺术与技术的统一,如今的“技术”已不再是单一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技能,艺术设计教学理念需要通过创新来适应数字媒体艺术这一新领域、新学科的发展,艺术设计教学所需要的教师不仅要有深厚的艺术设计素养,还要能运用数字媒体技术知识,这也决定了只有积极探索交叉学科发展、加强校企互补、建立复合型教师团队开展科研的产学研教学模式,才有可能使传统艺术设计教学呈现出数字化、信息化时代的特色,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3结语

未来的设计创意产业更多的是转化为虚拟的数字信息通过网络进行表现,面对数字化、信息化时代提出的新要求,需要各高校积极探索新的艺术设计教学模式,利用各种优势与特色进行互补教学。数字媒体技术与艺术设计的沟通融合是必然之势。

参考文献:

[1] 靳埭强.视觉传达设计实践[M].上海文艺出版社,2005.

篇10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媒体技术在教育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教学设计的各要素产生重要的影响。

1.教学内容更加丰富

媒体技术的发展促进教学媒体的变革及发展,教学媒体从幻灯、广播等发展到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教育技术人员逐步地将新兴媒体技术应用到教学中,将单纯的视觉刺激转向了视听综合刺激,教学内容不再局限于文字,更包含图片、视频、动画多种形式,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形象;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记忆,提高教学效果。

2.教学方法更加多样

媒体技术引进教育领域,极大的丰富了课堂教学形式,为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创造了多层次的教学方法,为学生采用探索式、发现式学习创造了有利条件,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究性的学习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同时也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促进推行素质教育。

3.教学时间与空间更加灵活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普及,移动技术的发展为移动学习、泛在学习等新型学习方式提供了契机;同时,社会网络技术使学习者借助 Blog、微博等工具,实现学生之间的协作与交流;网络开放课程使得学习者在家就可以学习国内外名校网络课程。媒体技术的发展,必将带动移动学习、在线学习的发展,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局限,学习者将更加方便地随时随地地获得学习资源。

4.教学组织形式更加多元

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是以班级授课为主,这种教学组织形式以教为主,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由教师控制教学进度、决定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学习环境中,它无法满足每个学生的个性需要。现代多媒体与网络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将打破以教师为中心的班级授课形式,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逐渐产生,建立一种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环境。学习者主动参与学习过程,进行探索和小组合作学习,成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

二、媒体技术对教学设计带来的弊端

媒体技术作为现代教学辅助工具,为教学注入了活力,使长期困扰教师的某些教学难点迎刃而解,在教学中确实可以提高一定的教学效果,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的问题。

1.教师过分的依赖技术

媒体技术作为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的支撑技术,是一种教学辅助工具,来辅助教师传授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获取知识。将课本及教案上的内容直接变成幻灯片的连续播放,不但没有使新媒体发挥其应有的优势,反而引起学生的反感。媒体技术的作用是辅助教学,是为了更好地解决在传统教学中不能或难以解决的问题;如果不能起到优化教学效果的目的,就没必要使用媒体技术。

2.导致学生的动作技能下降

在实验过程中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以及动手操作能力,而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往往采用媒体技术模拟实验的过程或播放录像等形式来取代实际的动手操作。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仅仅演示或播放录像,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不可能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也无法达到实验教学本身的目的,最终造成学生的动作技能不足。

3.摒弃了传统的教学手段

随着现代媒体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越来越受到教师们的青睐,它具有展现丰富、有趣的动态教学内容的显著优势,造成教师忽略了板书的价值。但板书却有着多媒体教学不可替代的为教学功能和强大的生命力。好的板书,能将教学内容系统化、条理化,为学习者提供学习的要点和结构,板书反映的知识结构是教师是对课本内容的浓缩与整合,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点。因此,传统的媒体技术在教学具有不可忽略的使用价值。

4.导致学生情感激励的缺失

由于电子书包、iPad等新媒体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大量应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面对的是人机交流,缺乏教师的情感激励与同学的交流,教师的模范行为和人格力量就很难直接感染学生,可能引发其学习过程中的孤独感,导致对学习的厌倦,甚至造成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这对学生的身心成长是十分不利的。此外,长时间使用对学习者的视力及身体健康都会产生一定的危害。教育过程不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更重要的是情感交流的过程,和谐亲密的师生关系是教学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如何合理使用媒体技术提高教学设计的质量

媒体技术虽然在教学中有其无法比拟的优势,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对于如何有效的运用媒体技术提高教学质量,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提高教师教学相关的理论水平

只有在现代教育技术理论的指导下,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媒体技术才能发挥其巨大的优势。换句话说,如果教师不懂或不了解媒体技术方面的相关理论,仅仅凭激情、热情去使用各种媒体技术,就只是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教师运用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必须了解媒体技术的特点、适应的情景、媒体选择的原则等内容。同时,教师还需要注重教育学、心理学、传播学等理论的学习研究,这些理论也是指导教师有效地运用媒体技术辅助教学的重要理论基础。实践需要理论的指导,只有对理论知识有了足够的了解,才能在运用媒体技术辅助教学中取得最佳效果。

2.提高教师运用媒体技术的实践能力

媒体技术在现代教学中的应用和普及,离不开教学过程的主导者―教师,教师运用媒体技术能力的强弱,在一定意义上决定了教学活动的成效,所以提高教师运用媒体技术的实践能力势在必行。此外,教师要接受如何运用媒体技术的系统培训,让教师们掌握如何利用媒体技术处理教学内容、制作教学课件与开发设计网络课程等应用媒体技术的能力。

3.选择恰当的媒体技术

任何一种媒体技术都具有其独特的功能和应用优势,由于各种媒体负载的教学信息抽象程度、教学内容的层次的不同,我们需要将不同的媒体技术优势互补,而不是用一种去取代另外一种。比如,通过视频、动画的形式展示事物的发展过程或危险的实验过程,通过板书进行系统条理地展示教学内容,指引学生对知识的建构;通过网络技术进行在线的学习、交流讨论等。这就需要教师根据不同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媒体技术,掌握好怎样有效地结合现代、传统媒体技术,扬长避短,发挥各自的优势,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篇11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0)08―0070―05

引言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媒体被引入到教学活动中,肩负起了承载和传递教学信息,架设师生双边联系桥梁的重任。鉴于不同教学媒体在实际教学活动中的不同功用会对教学效果造成不同的影响,要求我们对教学媒体选择给予更多的关注。然而,审视目前教学媒体选择的现状,却着实让人担忧,其暴露出的一个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对选择主体教师自身因素关注的缺失,从而导致教学媒体选择的准合理性。教学媒体选择的结果不是由单个内因或外因作用的结果,而是由多种内外因共同作用的合力而决定的。

一 媒体和教学媒体的概念

媒体一词来源于拉丁语“Medium”,音译为媒介,意为两者之间。它是指从信息源到受信者之间承载并传递信息的载体或工具。媒体有两种含义,一是承载信息的载体;二是指存储和传递信息的实体。[1]一般的媒体发展成为教学媒体要具备两方面的要素:一是媒体只有用于储存与传递以教学为目的的信息时,才可称为教学媒体;二是媒体要能用于教与学活动的过程时,才能发展成为教学媒体。因此,我们可以把教学媒体定义为:在教学活动中用以传递教学信息的媒体。

二 教学媒体选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 教学媒体选择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是一个信息传播的双向交互的动态的过程,它是由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教师的教授过程组成的有机统一体。“教”与“学”双方是互相依存,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以教师、学生和教学内容作为构成它的三个基本要素。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教学媒体被引入到教学实践活动中,成为了教学活动的又一个重要的组成元素。教师通过教学媒体传输信息(教学内容),学生通过教学媒体接收信息(教学内容),四个要素之间有着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关系,如图所示,把教师、学生、媒体三者之间连接起来的便是所传输的信息,即教学内容。[2]

2 教学媒体选择的必要性

“并不存在某一种万能的超级媒体能够解决教育教学中的所有问题”,这就决定了教学媒体选择的必要性。各种媒体都具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同时也有不足。所以,有的媒体在某类教学中能够发挥作用,然而在另一类性质的教学中就无能为力了。如语言教学能发挥电声类媒体的优势;展示事物和现象的教学就需要使用幻灯、投影等媒体;呈现事物发展的过程和变化的教学需要使用电影、电视;此外在戴尔的“经验之塔”理论中也很好的凸显了这点。“经验之塔”理论把媒体传递的知识信息按具体和抽象程度的不同分为不同等级。在不同的层次和等级上依据不同教学媒体的功用以及教学的需要辅之以不同的教学媒体,以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综上所述,显而易见,对教学媒体的选择是重要的、必要的!教学媒体的选择是教学设计的一个子环节、子过程。教学设计主要是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环节进行具体计划、创设教与学的系统“过程”或“程序”,而创设教与学系统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习者的学习。[3]教学媒体的合理选择,会对教学的最终效果产生直接而深远的影响。如何选择教学媒体就显得至关重要。

三、教学媒体选择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1教学媒体选择的现状

对于教学媒体选择的现状我们将从媒体选择的影响因素、媒体选择的依据和原则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1) 教学媒体选择的影响因素

英国著名教育技术专家罗密佐斯基(A.J.Romiszowski)提出了一个影响媒体选择的因素模型,如图2所示。[4]

也有人把影响教学媒体选择的因素归结如下图3:[5]

(2) 教学媒体选择的依据

依据教学目标:学习是促使学习者朝着目标所规定的方向产生变化的过程,是“实然”向“应然”迫近的过程。美国的心理学家布鲁姆将教学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心理运动三大领域。对于分属于不同领域的教学目标,我们在进行媒体选择的时候就要区别对待。如针对心理运动领域的教学目标在选择教学媒体时,我们就要选择一些可以很好的呈现心理运动的媒体,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完成主动的意义学习。

依据教学内容:不同学科的教学内容性质不同,对教学媒体提出不同的要求。如在语文课的散文教学中,可以借助录像等视听媒体向学习者提供一定的情景,使学习者有亲临其境的感受,以加深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和体会。

依据教学对象:不同年龄阶段的学习者对事物接受能力不一样,他们的认知水平和身心发展状况存在着差异。这就要求我们在选择教学媒体的时候必须进行合理选择。如小学生的思维为直观思维方式,他们对直观性的画面有更好的认知能力,这时我们就可以选择一些电视、电影、录像等媒体进行教学;而对于高中的学生就另当别论了。高中生的思维方式以抽象思维居多,对信息的需求量大,此时应将投影、幻灯、教科书等媒体作为首选。

依据媒体特性:恰当地选择教学媒体的前提条件就是充分了解各种媒体的特性。只有充分了解各个媒体的优点和局限性,才能在使用中扬长避短,对他们进行综合应用。

依据教学条件:教学条件是教学媒体选择的一个制约因素,是教学媒体选择的一个先决条件。如果我们在教学媒体选择的过程中,没有很好的对自己的 “家底”进行认识,势必会陷入“纸上谈兵”、空中论道的尴尬境地。

(3) 教学媒体选择的原则

目标控制原则:教学目标是贯穿教学活动的指导思想,它不仅规定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美容和方式,指导学生对知识内容的选择和吸收,而且还控制媒体类型和媒体内容的选择。不同的教学目标决定不同的媒体类型和媒体内容的选择。

内容符合原则:学科内容的不同,使用的教学媒体也不同;即使同一学科,各章节的内容不一样,对教学媒体的要求也不一样。以化学学科为例,同是化学学科,在讲解化学反应时最好用动画一步步模拟反应的过程;而在讲解分子式、分子结构以及元素周期表等内容时则以图形或图表的配合为宜。总之,对教学媒体的选择和设计以符合教学内容为原则。

对象适应原则:不同的年龄阶段的学生其认知特征有很大差别。因此,在进行教学媒体选择与设计时,必须充分考虑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绝不能套用某种固定的、僵化的模式。

从教学媒体选择的现状的中我们可以得到如下信息:

其一,影响媒体选择因素是多样的、复杂的;如图1可知,影响媒体选择的因素很多,既有来自教学目标、教学活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选择方面的影响因素,又有来自学习者的特点、教师态度技能方面的的影响,还有教学环境的影响,如教学的空间、光线等。同样的图2中,影响的因素有来自人、物、时空等多个方面;其二,在众多的媒体选择的影响因素中来自选择主体――教师之外的客观的影响因素居多,如教学内容、学习者特征、教学条件等。

2 存在的问题

教师与教学媒体是一种“我”与“它”、主体与客体、选择与被选择、操作与作、控制与被控制的的关系。人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在教学设计的环节中,作为主体的教师要对客体对象――教学媒体进行客观系统的认识,合理的选择,尽可能发挥各种教学媒体的最大功用;与此同时,各种教学媒体也会对主体的选择产生制约和影响。这样才能凸显教师主体性地位,才能彰显教学媒体客体性。对于媒体选择行为来说,它存在一个行为的主体,一个行为的发出者,这个主体不是学生,也不是媒体,而是教师。教师是媒体选择行为的决定者和实施者。在媒体选择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对来自于教师自身和其外部的多种影响因素的合理分析、取舍,做出最终的决定。

然而,教学媒体选择的现状却并非如此,其暴露出的最严重的问题就是对选择行为主体自身因素对媒体选择结果影响的忽视。在教学媒体选择的过程中,只是把教师这个选择的主体作为了一个接收外界信息并被动做出反应的一种“信息处理机”,而对其自身影响因素却视而不见。在这样的选择机制下,教师的个性会逐渐的消逝,成为被动的“反应器”。众所周知的,作为一个有生命的个体的人来说,每一个抉择都不只是简单的刺激――反应模式的建立,而是一个更为复杂的心理加工的过程。他是主体对来自于主体内部和外部客观环境中的各种刺激所做出的复杂的信息处理过程,是一个主动的,积极的选择过程。

毋庸置疑,影响媒体选择的因素是众多的,媒体选择的过程是复杂的,尤其是涉及到了行为主体的心理活动的时候,那么是不是我们就可以因为它的复杂而将其忽视,将主体对象“工具化”,将主体内部行为“暗箱化”呢?答案是否定的,这样无异于掩耳盗铃、自欺欺人。

对选择主体影响因素的忽视,使得教学媒体的选择变得程序化、简单化,这样的选择势必招致诸多对教学媒体选择科学性、合理性的质疑,势必会阻碍教学最优化的进程。那么,我们又当如何呢?

四 教师自身对媒体选择的影响因素

在对教学媒体选择的现状分析之后,我们发现其暴露出的一个最显著的问题就是对教师自身因素这个盲点的忽视。在系统方法的指引下,我们将这些影响因素纳入到由教师自身的内部系统和客观外部环境系统构成的双系统的结构模型中进行考虑,从而得出了一个关于媒体选择影响因素的新的模型图,如下:

由图可知:其一,这是一个由外部的客观环境系统和教师自身的内部系统构成的双系统的模型图。教师自身也存在于外部的客观环境系统中,它会受到来自于外部客观环境因素的作用,同时他也会对其进行能动的认识和改造。外部客观环境系统中对媒体的影响因素有教学目标、学习者特征、教学内容等。内部系统有教师的自我效能感、态度、归因等的影响(注意:影响媒体选择的因素是众多的,本人只是将一些自己认为主要的因素总结了出来,有什么不妥之处,请多多指教);其二,这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系统模型。存在于系统中的各种影响因素没有特定的等级;其三,教学媒体的选择会受到内与外多种因素的影响。

对于来自外部的影响因素我们已经熟知,无需多言。 而对教师自身的影响因素我们却不甚了解。

1 自我效能感

所谓自我效能感指个体相信自己能够成功的做出某种行为的主观体验,自我效能感影响个体的行为取向和情绪。教师的自我效能感指的是教师相信自己能够成功完成某种行为的主观体验。[6]在教学媒体选择过程中,如果教师对某种选择行为的自我效能感较高,就会情绪饱满、充满自信的去完成任务;相反,则会回避这种行为而趋向另一种行为。高自我效能感可能导致更为勤奋、忍耐、持久力,从而增强成功的可能性,为自我效能感带来更多的积极回报,形成良性循环;而低自我效能感可能带来更多的不利,导致更低的自我效能感。综上所述可知教师自我效能感的高低不同,必然会给教师教学媒体选择造成影响,导致行为选择取向的不同。

2 态度

态度是指一个人对待某个特定对象(人、事物、团体、观念)所持有的评价系统和行为倾向。在一般的情况下,个体的态度与行为是一致的,他可以直接影响和决定个体的行为,并具有预测行为的功能。态度具有一定的动机作用,是一种潜在的行为倾向,它规定了什么是期望的,什么是渴求的,什么是喜爱的,什么是讨厌的,什么是想要避免的。因此,态度将驱使人们趋向或逃避某些事物。[7]

教师的态度在此指教师在媒体选择过程中对媒体的态度。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媒体应用于教学领域中,担当起了承载和传递教学信息的重任。面对众多的媒体,传统的和现代的、新的和旧的、热的和冷的媒体,教师会有不同的态度表现。如教师对待新媒体的态度:害怕和盲目的崇拜。一些教师在面对新的媒体时表现出的害怕和担心。他们害怕新媒体的介入会扰乱甚至是改变他们原有的教学风格和教学组织形式,从而使自己的教学无法实现预期的效果;另一些教师在面对新媒体时表现出了与前者正好相反的态度――盲目崇拜。他们欢呼新媒体的到来,对其狂热的迷恋,甚至于视其为“万能媒体”。

教师在媒体选择时不同的态度表现,会对教学媒体的选择产生一定的影响。

3 能力

能力是直接影响人们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的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它是顺利完成某种活动的主观条件,直接影响人们的活动可能性和效率,并且表现在具体的活动之中。能力对个体动机行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行为的选择上和行为的效率上。能力高的人,感知准确、注意集中、记忆迅速牢固、思维深刻、想象丰富、勇于创新,喜欢选择中等强度且富于挑战性、竞争性的任务,其行为效率也高;能力低的人,反应慢、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差、思维狭窄、想象贫乏、缺乏概括抽象力,趋向选择简单或困难任务,以保护自尊心免遭伤害。

教师的能力在此指的是教师操作运用媒体的能力,即对媒体的驾驭能力。能力会对个体的行为选择和行为的效率产生影响。教师对不同媒体的驾驭能力势必会造成教师在媒体选择上的不同的倾向性。

4 兴趣

兴趣是人的个性倾向的一种具体表现,是建立在某种需要基础之上的认识倾向和活动倾向,对一个人的动机行为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如果一个人对某种事物感兴趣,便会对它产生特别的注意力,对它感知敏锐、思维活跃、想象丰富、记忆清晰、情感深厚、意志坚定,以至于创造性地去认识事物。特别是当各种行为同时可以满足个体的需要,他在选择何种行为时,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兴趣、爱好的影响。

教师作为选择的主体,在面对多种客观存在的媒体时,他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自己兴趣的影响。教师会对自己比较感兴趣的媒体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感情投入,尤其是在多种媒体可以同时满足教学需要时,他在选择教学媒体时,会将更多的选择权交给自己的兴趣。

5 归因作用

当人们选择某种活动取得成功或导致失败时,都会有一种对行为结果有所探求的倾向。这种行为结果的原因推论就称为归因(attribution)。[8]心理学研究发现,归因不仅影响个体对自己的行为的反思或再认识,而且会影响到个体后继行为的动力。教师对媒体选择行为的归因,也会对教师后继行为产生影响。对这种行为结果成败的判断,我们要看它是不是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当然,影响行为归因的因素是众多的。韦纳认为,人们对行为成败原因的分析可归纳为能力、运气、努力程度、任务难度使用方法等因素。一般说把行为结果成败的原因归结为外部的或不可控的因素,会降低个体对后继行为的动力,如教师把媒体选择行为成败结果归因于媒体特性、任务难度等;而把行为结果成败的原因归结为内部的或可控的因素,则会增强个体对后继行为的动力,如教师把媒体选择行为成败的结果归因于自己对媒体的认知程度、操作水平、使用方法等,教师就会在其后继的媒体选择行为中通过对内部因素的控制来对行为产生积极作用。

6 情绪状态

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与自己需要的关系的反映,情绪有力量来推动人们去进一步反映客观事物,从而采取适当的行为,它属于心理动力方面。教师在进行媒体选择时会受到其所处情绪状态的影响和干扰,这是属于情绪效用的问题。情绪效用有增力性和减力性。情绪的增力性会对人们的活动起积极作用,而减力性会对人们的活动起到消极作用。当教师在媒体选择时处于情绪增力性状态时,他会对外界的刺激及时做出恰当的行为选择;而当他处于情绪的减力性状态,如教师在情绪激动时,就不能很好的冷静思考问题,常常被偏见所蒙蔽。为什么会如此呢?这是因为情绪总是和一定的需要紧密结合,当某种需要引起强力的情绪时,往往会使认识受到这种需要的局限,从而产生认识上的片面性。所以在情绪激动状态下,由于认识被某种需要所局限,只去考虑与满足这种需要有关的事物,而模糊了对其他事物的认识,并且容易忽略满足这种需要而产生的不良后果,这就是情绪的减力性作用。不管是情绪的增力性作用抑或是情绪的减力性作用,它都会对教师的媒体选择产生或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五 总结

教学媒体选择是教学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对教学效果的优劣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影响教学媒体选择的因素是复杂多样的,其最终的行为结果是由多种内外因共同作用合力决定的。我们不能够只关注外部的因素而忽视内部因素,只有内外兼顾,多方考虑,才可以做出最合理的选择,才更有利于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尹俊华.教育技术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 王太昌.现代教育技术对教学过程各要素的影响[J].中国电化教育,1999,(8).

[3] 何克抗.教学系统设计[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 何克抗.教学系统设计[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5] 章伟民,曹揆申.教育技术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篇12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2)11-0073-04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环境已不是狭义上的空间范围,而是信息系统的一个群落的概念,它是以现代教育为目的,信息技术为基础,集中协同控制多种现代视听设备,以及灯光幕布等环境设备,营造现场演示与实时交互的教学系统环境。多媒体教学环境主要分为多媒体教室教学环境和非教室类多媒体教学环境(如学术报告厅、多功能厅、音乐厅、大礼堂等),本文讨论的多媒体教学环境主要是从多媒体教室教学环境来阐述的。教育生态学是20世纪70年代在西方兴起的一门教育边缘学科,它是教育学与生态学相互渗透的结果。教育生态学是研究教育与其周围生态环境(包括自然的、社会的、规范的、生理的、心理的)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和机理的科学,其主要特点是应用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探索教育规律。本文把多媒体教学环境看着是一个有机、复杂、统一的生态系统,从教育生态学的角度来提出平衡、动态、可持续发展的建设对策,期望对多媒体教学环境的规范建设、科学管理及未来发展提供些参考意见,进一步促进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一、多媒体教学环境建设的现存问题

1.规划问题

目前大多数高校多媒体教学环境的建设,不仅与社会环境、组织结构、工作流程等诸多方面的体制有关,而且受到思想观念的影响,再由于缺乏严谨的顶层设计和统一的建设标准,往往是根据现阶段的教学需求来建设,而无整体统一的规划,再加上受到经费、场地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可能一次性投入就能满足全校教学的需要,往往需要分期分批来实施,多媒体设备品种繁多,规格不一,导致设备的不兼容,而且多媒体设备可拓展性弱,只是满足基础性应用,忽略了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进一步设计与规划。

2.设计方案问题

多媒体教学环境的建设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根据学校的需求分期分批建设的,常常是每一次建设中标的都是不同的设备,不同的厂家理念不一样,其操作方法、使用注意事项及功能也不尽相同,这样教师就不得不适应各种多媒体设备的操作使用,这让管理者和使用者都增加了不少的麻烦。

物理环境、设备选型在很大程度上还存在一个规范问题,由于无标准可依,建设方案工作组只能根据以往经验、调研情况以及知名厂家提供的设备与集成服务来制订方案,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后期建设的兼容性。而厂家设备的生产也无统一的标准可依,厂家相互平台兼容性也不够,这也造成了后期建设的瓶颈问题。

3.系统集成问题

系统集成同样存在一个标准问题,各个施工厂家有各自的理念,系统提供的参数指标各不相同,提供的系统原理方框图、设备布局图、设备的选型和配置接线图及说明文件也各种各样,有的甚至就没有集成图纸,就简单配置与连接成型。

施工进场注意到了不影响正常教学,施工准备上也比较充分但在施工操作上,如辅材的质量、线缆的铺设、设备的安装、细节的处理等还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二、多媒体教学环境的教育生态学分析

根据教育生态学的观点,教育主体与教育生态环境之间相互依存和相互影响,它们共同构成教育生态系统。各级教育生态系统的内部和外部都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任何一个局部的变化都会引起连锁反应。

1.规划问题的生态学分析

规划,意即进行比较全面的长远的发展计划,是对未来整体性、长期性、基本性问题的思考、考量和设计未来整套行动方案。

从目前大多数的高校多媒体教学环境的规划来看,首先缺少良性体制的支撑,现行的行政体制与现代教育的管理制度的冲突,采购与使用分离,行政力量参与较多,所以不可能做到系统的全面的顶层设计。其次是缺失动态平衡的观念,长远目标不明确,只是关注了前期设备简单的堆积,较少考虑后期的运维、应用与发展等,认为一旦软硬件到位,后续应用就会自然跟上,对应用规划和成本绩效没有做特别的设计和考虑,再加上对未来发展趋势了解的缺乏,前期工程与后期先进技术的衔接不合理。最后是缺少以人为本的观念,忽视把对学生成长和发展需求的满足程度作为顶层规划设计最基础性、最硬性、最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依据,没有做到让每个学生享受到公平教育,体现更多的人性关怀;对教师来说,同样忽视把教师作为教育生态信息系统中的一个因子,教师成为了技术的奴隶;忽略了对多媒体教学环境的管理者的人性关怀,简单重复性的工作得不到解放,服务价值体现不了。正是缺少了这些生态观的考虑,多媒体教学环境也就难以得到明显的改善,最终导致了系统在整体优化和实践应用方面出现的呆滞局面。

2.设计及系统集成问题的生态学分析

从目前多媒体教学环境的设计及系统集成存在的问题来看,首先是缺少顶层设计,导致“花盆效应”(也称局部生态环境效应)。没有详尽的长远总体规划和近期目标的指导,缺少先进的发展的理念作为支撑,每次不管是基础设施建设还是环境的改革,缺乏面向使命(环境与人的融合)释放效能的设计思路,如果仅局限于满足目前的某一功能需求,脱离于校外多媒体环境的发展,还在最习惯、最容易的传统的建设中,会很容易产生局部生态环境效应。其次缺少标准,从基础教室条件到音视频技术都缺少相应的标准,只是凭经验使然,更做不到互联互通。值得庆贺的是最近刚颁布的中国教育技术行业标准之《多媒体教学环境工程建设规范》给我们的后期的建设带来了福音。最后是缺少人性关怀,教育的宗旨是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公平教育,实现自主发展,我们看到,教室的投影的亮度并不能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清晰地看到投影幕的画面,座位的设计并不能排除视角的盲区,多媒体讲台的设计不能满足人机工程学要求,更谈不上人性化。

三、多媒体教学环境建设的生态化策略

多媒体教学环境本是一个有机、复杂、统一的生态系统,依据刚颁布的中国教育技术行业标准之《多媒体教学环境工程建设规范》,结合实际建设的需求和学校状况,从规划设计和系统集成生态化的角度去科学建设,不搞多媒体教学环境建设的“”,坚持耐度与最适度原则,克服“局部的生态环境效应”,优化教学环境与过程,提高教学效率,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进程,这将是建设多媒体教学环境的主要使命。

1.建立运行机制,保持政令通畅

要想突破体制制约,适应信息时代的组织,加强对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宏观指导与协调,必须将重要的决策权从行政管理转向学校管理,成立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主管教学、科研、财务、基建、图书馆等的校领导以及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针对学校教育信息化需求,按照学校的办学方针,设计、指导、实施和实践教育信息化过程。领导小组下设教育信息化专家委员会,对信息化技术方案进行把关。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的办事机构可设在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中心领导兼领导小组和专家委员会秘书,详细制定本校相应的《信息化建设管理暂行规定》、《的信息化建设项目验收规范》等规章制度,学校信息化工作就会形成合力,决策更加科学、高效,建设与管理的运行机制日趋完善。

由此学校上下对教育信息化工作非常重视,在学校发展规划、党代会报告、职代会报告、学校年度党政工作要点、学校工作计划中对教育信息化和教育技术工作都有专门阐述,可见,组织的建立、完善机制的运行将有利于多媒体教学环境建设的顺利开展。

2.做好顶层设计,谋划发展战略

多媒体教学环境的顶层设计首先要明确中长期目标:面向使命(环境与人的融合)释放效能,在设计时才能处处体现这一宗旨,然后细化分级目标,支持不同类型学习,根据自身的类型进行整体设计调整,例如协作学习时设置与现实环境对应的虚拟学习支持系统、远程学习时提供虚拟实验系统等等,帮助学生进行协作和交流。其次空间的设计要适合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讲究科学性,空间、通风、采光、内部造型、色彩运用等都要与人的生理、心理活动紧密联系。如空气新鲜能使人大脑清醒,心情愉快,提高教学效率;教室墙壁和桌椅的颜色不能过于强烈和鲜艳,避免学生兴奋好动,分散注意力。再次要慎重考虑信息技术的应用,一方面课堂教学信息的传递要多样,教学手段要可选,必须充分重视信息的反馈与调控,整合课堂与信息技术,另一方面还要为未来的技术发展预留空间。实施从以“物”为中心的低级态向以人为中心的高级态的战略转变,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弥合不同种群的优势与弱势,各个生态因子之间的合理竞争和协调配置在以“人本”为核心的应用中使得整个多媒体教学环境建设这个生态系统始终处于一种稳定和平衡的状态。

3.以应用为导向,科学论证方案

针对学校的基础情况、实际教学需求和经费能力,以应用为导向,对多媒体教学环境建设规模、层次等做好决策。

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根据学校委托的项目成立信息化建设监督小组,根据信息化建设项目的具体要求,制定技术方案编制的基本原则,确定项目工作小组的人员构成和责任人。监督小组组长由中心党支部书记担任。

项目工作小组负责具体项目技术方案的编制、市场调查、询价等工作,形成可行性论证报告、技术方案、招标采购建议书。多媒体教学环境建设方案的设计需要不断的优化,技术方案的制定应遵循科学、先进、经济、实用的原则,需经过项目工作小组充分调研、集体讨论形成。对于意见不一致的或有多种选择的方案,应将不同意见或各种方案报中心领导,中心组织校内外专家对项目工作小组上报的技术方案进行论证,论证通过后报学校领导和设备采购部门。

项目工作小组应对所需采购设备的名称、型号、规格、性能、技术参数、市场价格等进行广泛、深入的调查,根据科学、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原则制定招标采购建议书,对拟购置的仪器设备的品牌、型号、规格等进行详细描述,提出建议。除专业性较强的仪器设备外,应推荐至少三个品牌的同类产品。项目工作小组应对设备供应商、系统集成商进行详细的考察,对投标单位的资质、实力、信誉和售后服务等进行审查,择优选择至少3个单位,由中心向学校设备采购部门推荐。对企业信誉差、在我校既往工程建设中技术和服务质量差、没有兑现合同或承诺的单位,亦应向设备采购部门说明,作为设备采购部门对投标单位的审查依据。

4.关注标准,以人为本,系统推进,体现教育公平

多媒体教学环境的设计应更多地体现对于组成教育主体的教学者与学习者的关注。在技术设计与应用上更多地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如在设计方面应体现绿色环保和无障碍设计。欧美许多政府机关、大学和企业都接受了一些绿色环保标准,例如能源和环境设计的领导力的论证(LEED)。LEED评估系统在五个方面关注人和环境:可持续的发展、水资源的利用、能源利用率、材料和资源的选择、室内环境质量。对于多媒体教学环境而言,往往需要考虑教室的节能、绿色、环保,使用的灯光的节能性,使用的油漆和涂料等有机化合物的挥发性,课桌黑板使用材料的安全性等。无障碍设计也是未来多媒体教学环境人性化特性表现,通过标准化的设计,智能无障碍的多媒体教学环境可以满足一些特殊人群学习者的需求。

未来多媒体教学环境的人性化还应体现在未来课堂能充分解放教师被技术的束缚,更多地关注于教学过程本身。如使用物联网技术,在合适的情境中用手势或语言就可以自如地控制投影、计算机、灯光等,将最适合的技术与有效的教学方法相结合,人与物产生互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保持其注意力。从本质上真正的“让技术回到教育的幕后”,让教师尽情地释放教学的激情。

对于学习者而言,未来多媒体教学环境要让学生有充分实践和问题解决的机会,例如,在师范院校的教育技术专业的课程中,学生可以在多媒体教学环境的故障中掌握必备的信息技术技能,利用现有的场景去实践去练习实际任务。未来多媒体教学环境要适合情境学习。例如教学者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利用多媒体设备(声、光、电)及物联网技术创设教学所需的情境。

5.建立以应用为导向的上升螺旋式的建设模型,强化建设的整体效应

余胜泉说,当技术成为环境中的一部分时,它必然会对教育赖以生存的基石产生一个革命性影响——人类的基本认知方式正从个体认知转变为分布式认知,即人与智能设备的协同认知,人机结合的思维体系,这是现代人应对日益复杂社会的基本认知方式。

一个新技术的出现(如多媒体、移动通信、电子白板、Weblog、云计算、物联网),人们总是将其引入教育教学中,或作为教学内容,或作为教育环境中的装备,但是每一个设备都有自己在教学中的适应性与不适应性,并不是尖端的就是最好的,用技术解决教育的问题,而不是让学校成了新技术的实验场。

以应用为导向引领的思路则是先调研实践应用以及人的发展需求,围绕需求问题的解决,确定目标,分析条件,制订方案,综合评价,优化方案,静态与动态相结合,并建立实施中的检查、监督、反馈、评价等制度。坚持以“人本”为核心,坚持教师和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弥合不同种群的优势与弱势,协调配置各生态因子,科学的搭建多媒体教学环境,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如图2模型。

以应用为导向的多媒体教学环境系统会将离散的设备打通,形成信息流,让不同系统、不同部分的信息流动起来,实现无缝对接。比如,物联网真正用于教学,信息流形成之后,当教师与学生进入课堂后,课堂的设备会根据身份识别提供相应的服务,教学设备会自动启动进入到待用状态,只要教师发出指令,播放一段视频,这时相应的各个设备系统就会自动运作,从待用状态进入服务状态,老师无须像以前手忙脚乱地打开计算机、投影机、投影幕等。

此模型在实践中促进信息流通,形成动态平衡:关注系统与人相连,系统自然地融合于建设业务之中,推进流程再造,有控制的打破旧平衡态,有目的地创建和发展新的平衡态;从关注眼前短期行为转向关注可持续发展;在实际应用中更好地将人、技术、实践融合在多媒体教学环境建设活动中,通过有效问题的解决,螺旋式地实现自上而下建设驱动转变为自下而上应用需求驱动,最终能够持续、深层次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融合与创新发展。

四、结束语

从生态的角度探寻多媒体教学环境建设的发展路径,完全符合信息化建设发展的历史规律,生态化是现代多媒体教学环境建设发展的基本路向。多媒体教学环境建设是一个处在物理环境、社会环境、技术环境等多种环境因子下,由经费投入、教师能力、管理者能力、厂商技术等生态因子构成的复合生态系统,我们充分发挥各主体的能动性,分析各种限制因子,坚持耐度与最适度原则,克服“局部的生态环境效应”,优化教学环境与过程,提高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教学效益,使得这样的系统能动态、平衡、稳定、持续地发展下去,进一步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进程。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