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概况范文

时间:2023-08-10 09:21:4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建筑设计概况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篇1

下面就建筑给排水在建筑给水,建筑排水、热水供应、建筑灭火技术、四个具体方面的发展现状,阐述如下:

1、建筑给水

1.1增压设施

在我国城市供水中,某些城市的供水能力不足,城市水厂发展速度滞后于住宅和公共建筑发展速度,加之管道的老化、承压能力下降,不少城市不但高层建筑需升压供水,一般多层建筑也不能满足上层水压的要示,使我国两次加压设备广泛使用,增压设施成为建筑给水中比重最大,发展最快的一种装置。我国常用的增压设施是水泵、气压给水设备和变频调速给水设备,后二者技术的运用已日趋成熟。

1.2储水装置

设于屋项的调节贮水水箱是常用的储水装置,但由于其存在二次污染严重等缺点。但现在水箱从材料和加工上已有很大改进,向多元化发展。新颖水箱从材质上说有镀锌、搪瓷、复合钢板、涂塑、玻璃钢和不锈钢的水臬,其和水接触的内表面不易锈蚀,对水质无污染,减轻结构重量,解决施工不便等问题。

材质改变了,水箱的成型方式和形状也随之改变,组合式水箱、装配式水箱要以提高水箱质量,有处于工厂化生产并缩短现场施工安装时间,也减少了水箱内底的死水区范围,球形水箱和槽形水箱是外形变化,用呼吸阀替代浮球阀,解决了因浮球阀,关闭不严廷民的漏水问题,同时也使水箱从重力供水变为压力供水的新工况。

钢盘混凝土贮水池也常用的储水装置,其底部及内壁应铺设白瓷砖。

1.3分质供水

在营造现代化生活的住宅环境和高质量的生活社区中,人们对饮用水水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改善饮用水水质,我国最初是以小型家用净利水器的方式来处理饮用水,其主要方式是用活性炭吸附过滤,但是它使用时滤料更揣不易控制。近处来,:“出现了优质饮用水“:这一概念。它是指能达到直接生饮水水质标准确性的水,其中有超纯水、纯水,蒸馏水、矿泉水和深度处理水等。优质饮用水的水源是来自城市自来水或地下矿泉水,其处理工艺有离子交换、超滤、膜滤、蒸馏、消毒杀菌等。供水方式 有桶装供应和管道分支供应。桶装供应是设置集中的优质水供应站,用桶装送到居民家中或自取,这种方式目前占大多数,管道分质供应系统在上海住宅小区已有建成,工艺采用臭氧氧化、活性炭吸附、预涂膜精滤、微电解和紫外线杀菌等到技术,可以去除对人体有害的有机物质,特别是致癌、致畸、致突变物,同时又保留了水中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优质饮用水经净化处理后送到至每户厨房,采用变频恒压供水系统,管道末端循环,以保证水质要求。

2、建筑排水

2.1卫生洁具

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卫生洁具提出了新的要求,卫生器具更注重舒适、可靠、节能。近年来,具有代表性的卫生洁具有:水力按摩浴盆,用喷嘴产生大量回转式气泡和冲击水流,可达到健康和休闲的效果;连体式低位冲洗水箱旋涡式大便器,冲洗时噪声低,效果好,可节省冲洗水量;高标准的全自动坐式大便器可实现正常使用、冲洗污物、清洗人体和吹干等全部过程自动化;休闲卫生器具,包括桑那浴设备、蒸汽浴设备、热能震荡按摩设备和身体机能调理运动器等。国外很多知名厂家进入了我国生产各类新产品。

2.2 排水通气技术

主要目的是提供排水中气体的散逸,达到透气的作用;防止排水系统中出现水封的负压虹吸及正压喷溅现象,确保空气的循环;保持排水迅速畅通、安静。在我国已经建立了可适应不同建筑标准、不同要求的五级标准,即伸顶通气管、不伸顶通气管、专业通气立管、环形通气管和器具通气管等。

2.3小型生活污水局部处理和消毒

为减少污水对天然水系的污染、保护环境以及减轻城市排水管系的负荷和堵塞,在城市污水处理发展赶不上城市建设需要的情况下,小型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在发达地区已在一定范围内设置,这对建筑给排水的设计的提出了新的要求,建筑的生活污水与城市污水有一定的区别,其处理后排放标准有自己的特点。在处理工艺上以接触氧化为主,还有A/O法、SBR工艺流程,处理的目的以降低BOD、COD以及氨氮指标。处理构筑物多为埋地式,与城镇污水处理的突出不同点为有除臭装置。防臭方法目前或采用高空排放或土壤除臭。

在污水消毒上,南方采用氯片消毒较多;北方地区采用二氧化氯协同消毒装置,在电解槽中电解氯化钠溶液,藉以产生以CLO2为主包括XL2、H2O、O3等强氧化剂混合气体,有广谱、高效的杀菌能力。

3、热水供应

热水供应技术是建筑给水排水技术的薄弱环节,但是近年来由于建筑标准的提高,热水供应工程的普及,热水供应技术也有极其明显的发展。

3.1 热水的加热方式和设备

热水的加热方式有直接加热和间接换热。在采用热水锅炉加热设备中,主要有燃气热水锅炉、燃油热水锅炉从总体上讲一次换热的效率要高于二次换热的效率。现国内研究的全自动,高效热水锅炉,基本解决了热水锅炉设于楼上的安全问题,以适用于我国南方无热力管网的地区。在直接加热中,利有太阳能也取得了很大进展。近几年,国内还多次开展了热水供应、加热方式和设备方面的研究。

3.2 节能

热水供应系统节能是建筑给排水节能的重点,其节能措施主要有:提高给水温度;降低使用温度;减少热水耗量,在满足使用要求前提下减少流率;减少热损失,采用高效能保温材料;改进加热方式和热水系统;提高水加热器的传热效率;利用新热源;采用节能产品等。

3.3 热水的水质处理

主要是防止热水结垢,损坏设备管道,降低传热效率。当用水量大、水质差时,集中热水供应系统应在加热前时行水质软化处理,在处理技术上除运用加药处理外还有运用静电处理技术、电子处理技术和磁化处理技术,以保证热水在循环中的水质稳定。

4、建筑灭火技术

4.1 消火栓给水系统

篇2

一、引 言

两次世界大战后,人类文明遭到了惨重的破坏,大地震、强台风和洪水等自然灾害使人类财产遭受了巨大的损失,但是各国人民在重建家园和恢复生产的建设过程中取得了辉煌成就。各类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耸立于世界各地。到30年代美国的纽约曼哈顿区已高楼林立,其中高381米的帝国大厦更是那一时期的经典之作。与此同时,其余各国亦奋起直追。

二十世纪的最后20年,改革开放之后的中国随着综合国力的提高,新建了大批的高层建筑。虽然我国内地从50年代开始自行设计和建造高层建筑。但是直到1977年建成的112.5m高的广州白云饭店,第一次突破100m高度;北京饭店东楼(18层,87米)是8度抗震设防的最高建筑物;随着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的制订,建筑业成为支柱产业,高层建筑兴建面积逐年增长,1984~1995年间,仅建设部系统每年建造10层以上的建筑由800万m2增至1800万m2,至19%年底,全国建成20层以上高层建筑8000多幢。1997年完工的上海金茂大厦结构高度395米,建筑高度421 m,而在建的上海环球金融中心高460米,建成后将居世界第一位。

二、高层建筑结构的特点

结构既要承受垂直荷载和风产生的水平荷载,还要具有抵抗地震作用的能力。随着高度的增加,位移增加很快。但是过大的侧移会使人感觉不舒服,从而影响使用,会造成非结构构件和结构构件的损坏。所以必须将结构的侧移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

1980年以前,高层建筑基本上是钢筋混凝土三大常规抗侧力体系: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和框架剪力墙结构,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以平面框架或平面剪力墙作为基本抗侧力结构单元,多方向(纵向、横向、斜向)组成空间受力结构。80年代后,随着人们对建筑功能要求的提高,平面布置和竖向体系日益复杂,而且层数增多,高度加大,以及设防烈度提高,常规的抗侧力体系往往难满足要求,于是以空间整体受力为特征的筒体结构便得到了广泛的采用,在建和已建的100米以上的高层建筑中,采用筒体结构的占80%。最近几年,一些更新颖的结构形式己经得到应用。这些结构体系都从整体受力为特点,而且能更好地满足动能要求。目前在高层建筑的设计中,通常采用钢和钢筋混凝土两种结构材料。

三、高层建筑结构分析方法及常见问题

1、各类结构体系采用的分析方法

①框架一剪力墙体系

框架一剪力墙结构内力与位移计算的方法很多,大都采用连梁连续化假定。由剪力墙与框架水平位移或转角相等的位移协调条件,可以建立位移与外荷载之间关系的微分方程来求解。由于采用的未知量和考虑因素的不同,各种方法解答的具体形式亦不相同。框架一剪力墙的机算方法,通常是将结构转化为等效壁式框架,采用杆系结构矩阵位移法求解。

②剪力墙体系

剪力墙的受力特性与变形状态主要取决于剪力墙的开洞情况。单片剪力墙按受力特性的不同可分为单肢墙、小开口整体墙、联肢墙、特殊开洞墙、框支墙等各种类型。不同类型的剪力墙,其截面应力分布也不同,计算内力与位移时需采用相应的计算方法。剪力墙结构的机算方法是平面有限单元法。此法较为精确,而且对各类剪力墙都能适用。但因其自由度较多,计算机资源耗费较大,目前一般只用于特殊开洞墙、框支剪力墙的转换层等应力分布复杂的情况。

③筒体结构

筒体结构的分析方法按照对计算模型处理手法的不同可分为三类:等效连续化方法、等效离散化方法和三维空间分析。等效连续化方法是将结构中的离散杆件作等效连续化处理。一种是只作几何分布上的连续化,以便用连续函数描述其内力;另一种是作几何和物理上的连续处理,将离散杆件代换为等效的正交异性弹性薄板,以便应用分析弹性薄板的各种有效方法。具体应用有连续化微分方程解法、框筒近似解法、拟壳法、能量法、有限单元法、有限条法等。等效离散化方法是将连续的墙体离散为等效的杆件,以便应用适合杆系结构的方法来分析。这一类方法包括核心筒的框架分析法和平面框架子结构法等。具体应用包括等代角柱法、展开平面框架法、核心筒的框架分析法、平面框架子结构法。

2 、我国高层建筑抗震分析中常见问题

①材料的选用和结构体系问题

在高层建筑中,建议尽可能采用钢骨混凝土结构、钢管混凝土(柱)结构或钢结构,以减小柱断面尺寸,并改善结构的抗震性能。在超过一定高度后,为减小风振,钢骨(钢管)混凝土通常作为首选。在钢骨混凝土构件中,日本阪神地震震害说明,采用格构式的型钢时,震害严重,采用实腹式的热轧型钢或焊接工字钢的,则震害要减小许多。

②在某些烈度区采用了较低的抗震措施与构造措施

对于“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这个抗震设计原则,在新形势下也有重新审核的必要。我国建筑结构抗震设计除了设防烈度较低外,具体抗震计算方法和构造规定的安全度也不如国外,在配筋率、轴压比、梁柱承载力匹配等一系列保证抗震延性的要求上,与外国相比,也有异同,其中的8度区,我国就明显不如外国严格。随着社会财富的增长,结构失效带来的损失愈来愈大,加之结构造价在整个投资中的比例下降,因而有人主张结构在设防烈度下应该采用弹性设计,特别是高烈度区要有严格的抗震措施与抗震构造措施来保证结构的安全。

四、工程实例设计与分析

1、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某大厦。某大厦位于某山区城市。该项目主要功能为办公写字楼,设计为高层建筑。根据业主的委托满足大空间、结构安全、经济合理要求,结合城市规划主管部门的条件,经反复推敲和业主协调,方案定为28层综合楼,总建筑面积约25000m2,利用当地的地形高差,以主干道作为主入口,下部吊2层,以上26层,未设地下室。层高3.3m,建筑高度93.8m,结构高度92.4m。建筑平面为规则对称的井字型平面。

2、计算参数及计算软件

(1)本工程设计主要依据的国家相关设计规程、规范有: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版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

设计基准期50年,使用年限50年,安全等级为一级,地基设计等级为甲级。本工程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05g,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由于本工程建筑场地为I类场地,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该工程为A级高度建筑,分别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和纯剪力墙结构体系计算,两个结构方案的抗震等级均为三级。场地的特征周期Tg=0.25s,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

αmax=0.04。 基本风压为0.40kN/,地面粗糙为D类,风压体形系数、风压高度变化系数及风振系数均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的规定采用,楼面活荷载标准值按荷载规范取值。分别采用剪力墙结构体系和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建模计算比较。

(2)计算软件

计算软件采用SATWE,它是专门为多、高层结构分析与设计而研制的空间组合结构有限元分析软件。 SATWE可以精确的分析多、高层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等多种结构形式。

3、计算结果

五、 结论及讨论

1、结论

(1)结构概念设计阶段对结构经济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该阶段应与建筑师、设备师很好协调,作好结构选型工作。

(2)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应选择合理的结构体系,在平面形状上力求规则、对称,竖向刚度尽量连续,才能保证良好的抗震性能。

(3)通过结构体系方案比较,该办公建筑采用框一筒结构体系比剪力墙结构体系更合理。

(4)通过对结构受力比较,只要进行了合理的设计,两种结构型式均可以具有很好的刚度,不至于在地震和风荷载下产生过大的位移。

2、今后的工作

尽管本文取得了一些有工程意义的结论,但是同时亦存在以下不足,也是笔者以后的改进设想。

(1)由于影响高层建筑结构选型因素的复杂性,如何理顺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更好地考虑它们对整个结构选型的影响,成为下一步应该着重研究的目标。

(2)本文的结构设计只考虑了上部结构的内力、位移、经济性,而忽略了基础对上部结构的内力及结构整体(包括上部结构与基础)经济性能的影响,这也是笔者后期的研究工作之一。

参考文献:

[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11-89),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

[2]赵西安:高层建筑结构选型、构造及简化计算,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

[3]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结构所主编: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

[4张相庭,高层建筑抗风抗震设计计算,同济大学出版社1997

[5]第十五届全国高层建筑结构学术交流会论文集,武汉,1998

[6]刘大海,杨翠如:高层建筑结构方案优选,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7]林同炎等,结构概念和体系,1999

[8]赵西安,高层建筑结构实用设计方法,同济大学出版社,1998

[9]王崇昌,马克俭等,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分析,贵州人民出版社,1989.4

[10 ]赵更新,杆系结构分析程序设计,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8

篇3

按照区委区政府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反馈2018年度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检查考核及社会评价结果的函》(以下简称《反馈函》)的相关要求,区委办公室重视,认真对照要求,深入分析,查找原因,研究提出整改目标,明确整改举措。

定整改目标,明确努力方向。在干部大会上对相关问题进行了严肃通报,并认真研究、分析,对当前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的落实情况进行了再梳理再总结,提出了整改必须取得明显成效的整改目标。要求做好整改计划,在任务上抓细,在落实上抓严,在监督上抓紧,在效果上抓实。

篇4

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资金项目, 成立了由县政府县长**同志任组长、分管副县长***同志任副组长、农业局等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 统一领导和协调项目的实施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农业局党委书记***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指导、协调日常工作。

二、制定了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在深入调研、反复研究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实施方案, 并按时上报和印发。精心筹划、认真组织实施,确保圆满地完成年度计划任务。

三、加强农技推广服务。

1、完成遴选、主导产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工作。我县结合本地实际,参照省农业厅推介的**个农业主导品种和**项主推技术,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通过专家遴选,确定**、**为主导产业,制定了分区域、分品种、分季节的技术指导方案,并落实到具体的专家和技术指导员。

2、及时做好技术指导员遴选。根据要求,结合农业发展需要和农技人员的实际情况,经过层层选拔,选聘了**名技术指导员。领导小组与技术指导员签订了《技术指导服务责任书》。进一步加强对技术指导员的跟踪指导和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培训中存在的问题。技术指导员及时展开集中培训和田间指导,建立技术指导档案,做好《技术指导员手册》记录。

3、发放技术指导员补助。根据《技术指导员考核办法》对技术指导员进行了绩效考核,并在全县范围内进行通报,年底按照考核结果分档次进行补助发放,对表现突出的进行奖励,提高技术指导员下乡培训指导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认真做好科技示范户遴选。围绕主导产业,按照公开、公平、公正和农户自愿的原则,遴选了***名具有一定文化程度、种植水平较高、乐于助人的农户作为科技示范户。技术指导员与示范户签订了《农业技术指导服务合同书》,统一制作和悬挂了“科技示范户”门牌,统一悬挂方式,做到齐全、整齐、规范。通过农民田间学校等多种培训形式,对示范户进行培训和指导,大力提高科技示范户的农业科技素质和示范带动能力,带动其周边的农户共同致富。同时,指导示范户认真填写《科技示范户手册》,搞好生产记载,促进了示范户科学种田意识和水平的提高。通过征求示范户意见,招标采购了尿素等优质生产资料,为示范户发放了物化补助。绩效考核组通过电话查询、问卷调查、实地走访辐射带动户,发现示范户不仅自己学到了技术,获得了丰产丰收,而且带动了周边农户共同致富。统一发放了示范户手册,并做到填写规范、准确。农技人员下乡指导和进村入户服务在***天以上。

四、加强农技人员培训。一是认真组织异地培训,按照**省农业厅《关于印发**省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培训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和统一部署,分别于**月*日-**日和**日-**日,组织**名基层农技人员分两批到省级现代农业培训基地-参加了能力提升普通班培训,**月**日,组织**名农技人员到****大学参加能力提升重点班培训。二是积极开展自主培训,聘请***研究员、***研究员到**,对基层农技人员进行培训。通过培训,提高了我县基层农技推广人员业务素质和综合技能水平,促进了农业科技成果在我县的快速转化,增强了科技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

五、建设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围绕优势农产品和特色产业发展,按照项目实施细则的要求,依托现有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和农村专业合作组织,规划建设了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处。制定出台了《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科技试验示范基地认定管理办法》,统一制作了标志牌,制定了基地管理制度。生产经营过程中,实行了统一供种、统一供药、统一供肥、统一技术、统一销售,使基地达到了生产标准化、经营规模化、管理规范化、产品品牌化的标准。根据农业生产的实际需要,示范基地开展了新品种、新技术示范展示。开展多种形式培训观摩。结合高产创建、测土配方施肥等项目的实施,组织召开了培训观摩会议,培训观摩人数到****多人,通过开展培训观摩,为农民解决了农业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深受农民的欢迎,极大的满足了农民的求知欲望,在广大农村掀起了 “学技术、用技术”的热潮。

六、农技推广服务效果显著。

项目实施成效显著,主要体现在“五个明显提高”上。

一是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应用率明显提高。补助项目实施以来,通过公开选聘农业技术指导员、遴选科技示范户、筛选推广农业主推技术和主导品种,建设科技试验示范基地、进村入户进行指导等一系列工作,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应用率明显提高,主推技术、主导品种到位率达100%,覆盖率达99%以上。

二是技术指导员服务质量明显提高。通过定期开展技术培训,加强督查考核等措施,指导员的服务指导质量得到明显提高。在培训指导过程中,技术指导员严格遵守《技术指导服务责任书》的规定,技术指导员平均入户指导100天以上,发放书刊8000余册,印发入户技术培训资料2.6万份、技术明白纸10万份。根据辐射带动户满意度调查,科技示范户对技术指导员的技术水平和服务态度平均满意度达到100%。

三是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质量明显提高。通过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推行农技推广服务责任制度,强化了农技服务组织体系,形成了专家组-技术指导员-科技示范户的三级服务体系。通过入户指导,使农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实现了农业科技成果在最短时间内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四是示范户的科学种田水平明显提高。通过项目实施,示范户真正体会到什么叫辐射带动、什么叫科学种田、什么是比较效益。****年,示范户**平均单产比前三年增产42.8公斤,增产3.8%,***平均单产比前三年增产21.5公斤,增产4.3%,***平均单产比前三年增产8.6公斤,增产7.8%。推广的棉花轻简育苗移栽技术,每亩节省劳动用工和生产资料投入260余元,且显著降低了劳动强度,深受农民欢迎;推广的大蒜有害生物绿色防控技术,农药减少用量25%以上,保护了农田环境,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友情链接
发表咨询 加急咨询 范文咨询 杂志订阅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