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初级范文

时间:2023-08-10 09:21:4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建设工程初级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建设工程初级

篇1

关键词:公路工程;建设;统计工作

在公路工程项目建设中,工程的进度、质量和效益是业主和施工单位共同追求的目标,在进度管理工作中,工程进度统计为管理者全面了解工程建设完成情况提供最直接的信息,为防范和化解各种风险发挥着预警作用,是管理者决策成败的关键。如何搞好公路工程建设期的统计,形成全面有效的统计信息系统,是公路工程建设期合同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针对公路工程项目多,路线长,工程量繁杂等特点,严格按照统计数据全面性、规范性和及时性3大原则做好统计工作。

1搞好统计基础工作,制定相关统计表格,确定统计指标

针对标段多,人员素质差异大,对各单位上报的统计报表汇总难度大的特点,首先制定统一的报表格式,以有效解决汇总难的问题:

(1)建立工程信息表。公路工程各个标段工程内容存在很大的差异,施工队伍进场后,对照施工图纸细化清单中各支付细目的工程量。

①小型构造物统计表,分圆管涵、倒虹吸按延米计统计单位为m/道;②盖板涵、通道按延米计统计单位为m/处;③桥梁分大桥和中小桥按基础、下构、上构进行统计,基础又分桩基础、扩大基础,下构分桥墩、桥台,上构分梁板预制、现浇等;④路基工程、小型构造物、桥梁工程、排水工程、防护工程及隧道工程进行分类填写,路基工程分清表,填方路段,挖方路段及特殊路基处理;特殊路基处理又分软土地基和膨胀土路段,软土地基又分粉喷桩、碎石桩、旋喷桩、砂砾垫层及塑料排水板等,将各单位不同的统计指标统一化,汇总取得完整的工程统计信息。

(2)形象进度统计表。对工程信息表中路基工程、小型构造物、桥梁工程、排水工程、防护工程及隧道工程,按统一的指标从合同工程量、开工情况、计划工程量、本月完成工程量、累计完成工作量及占合同工程量的比率等指标进行统计。直观反映整个工程施工的进度和形象,为及时调整施工计划提供有用的信息。

(3)产值统计表。统计的最终的目的是从价格上反映工程施工的完成情况。对应工程量清单,合同金额是“量与价”的有机结合,为进度完成情况提供最具可比性的考核指标。产值统计按支付细目以合同单价、数量和金额,本月完成数量和金额,累计完成数量和金额等内容进行统计,可以反映当月完成情况,累计完成情况,占合同的比率等。按各标段累计完成产值占合同金额的比率进行进度考核。

2建立畅通的统计信息网络通道,确保统计工作的及时性

公路工程战线长的特点是众所周知的,施工单位统计人员要将统计报表报送监理工程师、工作站审核完毕后,再报送业主部门审核汇总。统计时间相当有限,如果有错误,再往返报送,就根本无法保证统计报表报送的及时性。为了保证报表准确无误、及时报送,我们充分利用网络工具,建立QQ统计群,将所有标段、监理及工作站的统计人员纳入专门的统计群进行管理,在网上进行统计报表的审核,统计群上通知一经,所有成员都可以看见,把报表参数放在群共享中,成员自行下载就可以得到统计报表的反馈信息,从根本上解决了统计报表信息的收集、处理、传递和反馈速度,进一步提高统计数据质量。

3提高统计人员的素质,确保统计数据的质量

在公路工程实际工作中,由于进度统计报表并不作为工程计量支付的凭证,各施工单位的领导对统计工作不够重视,认为统计报表只是一项应付业主的工作,安排的统计人员并不是专业的统计人员,或是素质较差的人员,这样的统计人员往往事业心不足责任感不强,对统计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差。甚至出现用不正确的统计方法进行统计,造成统计数据出错、统计数据失误等的现象,不能有效发挥统计工作的重要性。我们在网络上围绕统计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讲解,在群上解答各单位提出的问题,让统计人员从中学到了不少统计知识,在做好统计工作的同时,提高了统计人员的素质,确保统计数据的质量。

4建立健全统计台帐

在做好统计报表的基础上,建立统计台帐是统计工作人员良好的工作习惯。

(1)公路工程工期长,工程量多,统计工作量大,现在基本上都用计算机进行统计,建立统计台帐可以对统计结果进行核对,及时发现和修改错误数据。

(2)统计台帐既可反映某一时点的生产情况,又可反映一定时期的生产动态,还可预测未来的趋势。

篇2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1-0055-02

《基础工业工程》是工业工程专业本科专业的主干课程和核心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基础工业工程的工作研究、作业测定等方法和技术。由于少投资或不投资,通过基础工业工程的工作研究和作业测定即可较大幅度的提高企业生产率,所以基础工业工程的方法和技术在我国制造企业应用最广。该课程学生掌握如何,对学生后续课程学习、专业理解和今后工作都有很大影响。

针对我校基础工业工程课程特点及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基础工业工程课程教学的改革思路,并对如何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教学效果和教育质量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课程教学改革内容与方法

(一)改革课程内容体系、突出课程特色

由于该课程涉及范围广,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如何安排课程内容就显得至关重要。为此,我们以工业工程专业培养目标为指导,根据我校工业工程学生今后主要就业方向是制造业和汽车制造业特点,对课程的内容体系进行了优化提炼,重点讲解学生在制造企业工作中运用比较多的内容,比如方法研究部分的程序分析、作业分析、动作经济性原则和作业测定部分的秒表时间研究、工作抽样、模特排时法等,而对工作中用的不多的管理事务分析、学习曲线以及较易理解掌握的现场管理方法等内容安排学生课外自学。

同时在选取讲解案例时,尽量以制造企业实际案例进行讲解。针对我校工业工程专业学生今后主要在汽车及其相关行业从事工业工程工作,在课程讲授时,除了给学生介绍相关理论外,更多的给学生介绍类似方法在企业中的应用。如:在讲解工艺程序分析时,我们以东风公司发动机厂康明斯凸轮轴生产工艺为对象,给学生介绍如何绘制其工艺程序图。再如,介绍流程程序图绘制方法时,我们以491曲轴生产流程为例介绍其绘制方法,并给学生展示该企业工业工程师绘制的实际的491曲轴生产流程图。同样在讲解课程其他内容,如:操作分析、动作经济性原则时也尽量以制造企业实际案例进行讲解,突出实战型、应用性。

另外在介绍工作研究手法时,还把日本和西方汽车制造企业中最新改善手法介绍给学生,如:道程分析、管理要点调查、附加价值分析、生产系统评价、人机工程评价、负荷评价、损失架构分析等改善手法,都是为了发掘各个环节存在的浪费而进行改善的方法,把这些手法介绍给学生不但可以扩大学生知识面,还提高其实践水平。

(二)改革课程教学方法,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首先,开展视频案例教学。对于缺乏实践经验的学生而言,《基础工业工程》中的很多方法和技术在理论上都不难理解,但在实际中如何用,用得好,得到的分析结果准确是一件容易的事。为了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及应用能力,开展视频案例教学是一个较好的途径。根据各章节要讲授的内容,我们事先到东风汽车公司各专业厂生产现场拍摄相关视频,然后精选、剪辑视频资料供授课时使用。如在讲解时间研究中的秒表测时,如何划分作业单元、如何确定各单元的测时点、如何评比时,我们以东风公司传动轴厂凸缘叉加工某工序为例,播放其加工视频,然后对照讲解秒表测时各个步骤。在讲授动素分析、操作分析时,也运用此方法,开展视频案例教学,使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和接受授课内容,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教学效果较好。

其次,利用网络资源对课堂教学进行补充,增强课程学习的灵活性。为了增强课程学习的灵活性,利用学校建立的教学网络课堂网站,将教学文件、教学课件、视频资料、作业习题、实践教学、案例教学等内容放在网上,方便学生自主学习。同时通过网上师生交流和作业习题问答模块和学生进行交流。

二、改革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一)构建科学合理的实验教学体系,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以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为核心,按照“基础型、综合性”两个大层面构建实验教学体系,既突出培养学生基础知识,更强调系统思维、创新能力和实用性。如:我们开设的双腔制动阀综合性实验,该实验以汽车双腔制动阀装配为研究对象,要求学生亲自动手去组装汽车双腔制动阀,并且根据生产节拍要求设计一条双腔制动阀装配线,在这个设计过程中,学生每四个人为一个团队小组,共同进行方案设计,在设计时学生要采用工作研究中常用技术――程序分析、操作分析、动作分析、时间研究、MOD法等进行双腔制动阀装配线的优化设计,如:在确定每个工作站点的标准装配时间时,团队分工,有的学生在模拟装配,有的学生在利用时间研究方法进行测时,还有的则在用方法研究的手法分析其装配方法是否最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往往还有激烈的争论和探讨交流。最后实验结果的评判标准是:使用的作业人员最少,生产线节拍最低,效率最高。因为这个综合性实验具有较强的实战型,学生兴趣很高,因此每个团队都能主动的投入到实验设计当中,通过实验教学有效的增强了学生课堂内容的理解,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创新和改善意识。

(二)改革传统实习方式,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我校工业工程生产实习是该专业一个重要的实践性环节,共两周,该实习的主要内容是:学生到汽车企业生产现场,把所学工业工程的方法和技术在企业现场进行实际应用。但该实习环节在进行时存在以下问题:(1)企业提供的实习时间较少,一般只能参观性质(2)受企业产量制约,没产量不生产时,该实习难以进行。因此综上所述,实习效果难以保证,甚至有时走马观花。针对传统实习方式存在的不足,我们对现行的实习方式进行了改革。即:采用上机虚拟实践+企业现场再实践的模式进行。上机虚拟实践:事先对学生要参观实习企业的相关生产线每个工位进行摄像,然后利用购买的工业工程体验式应用平台(ISE系统),在此平台上学生利用所学工业工程知识对该生产线完整视频资料进行工业工程方法和技术分析,即进行虚拟实践,并且得到各种分析结果和报表,如:在利用ISE平台分析一套完整的生产线视频资料基础上,学生可制作该生产线上各工序的SOP(标准作业指导书),制定产线各工序的标准工时和产线工时,制定各工序的标准作业方法并得到《工序标准作业组合表》,制定生产线的《标准工时与人力排布表》、《产线标准作业组合表》,得到产线现状的《平衡率山积表》,对产线进行虚拟改善得到改善后的产线《平衡率山积表》和《作业改善报告》等。由于这些分析手法和得到的相关分析报表与企业实际所用基本一致,经过“实际案例,虚拟实践”后,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较大提高。在这个基础上学生再到企业现场实习,在企业现场对工业工程方法和技术再实践、再应用。这当中上机虚拟实践和下厂实习可以相互穿插。采用这种实习模式,实习时间利用率提高,效果提高,学生不再走马观花,学生对实习满意度也提高。

(三)积极开展产学研实践模式,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我校位于“汽车城”十堰,背靠东风汽车公司,周边有众多的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和这些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有重要影响。总的思路是:利用寒暑假时间,到企业去实习,并为企业解决生产实际中的问题,实现校企双赢。通过在企业做这些实际课题,学生实践能力得到极大提高。

四、结束语

《基础工业工程》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课程,要想提高教学效果,教师们只有不懈努力,在实践中总结经验,不断改革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更新教学内容,加强实践教学,才能够把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不断提升该门课程质量,朝着把该课程建设成为优质课、精品课的目标不断前进。

参考文献:

[1]张超勇,冯佩兰,李峰.汽车制造工业工程[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2]易树平,郭伏.基础工业工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3]孙延.基于制造业的基础工业工程课程教学设计初探[J].价值工程,2010,29(8).

[4]马立坤,龚艳茹.独立学院《基础工业工程》课程改革初探[J].物流技术,2010,29(12).

"Basic Industrial Engineering"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Course Construction

LI Feng

篇3

中图分类号:TV7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 (2010)13-0106-02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更注重建设工程的环境质量。现代水利工程建设在注重功能导向的同时,还应重视工程的景观设计,重视工程人文、艺术及自然环境景观之间的调和关系。水工建筑物是水库的基础。在设计阶段,除考虑建筑物的功能、安全和经济外,还应注意美观。这在以往的设计中也有所体现,比如一般枢纽布置就要求布局紧凑、均衡和对称。

一、确立规划设计目标

现在水利工程设计一直推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崇简约、和谐、实用、传承、先进的理念,体现调水、节水、保水、管水、用水的功能,发挥标识、纪实、提升、美化作用,实现功能、景观、环境的协调统一。

二、规划设计原则

(一)统筹考虑的原则

统筹考虑水道、水闸、桥梁等工程布局,统筹考虑管理功能区的功能划分、设置,统筹考虑建筑物与环境的调水、节水、保水等功能统筹规划。

(二)和谐协调的原则

工程功能与景观设计、原有工程与新建工程、新建工程与地域环境、工程建筑与管理设施、建筑风格与地域特点等和谐协调。

(三)特色鲜明的原则

体现现代水利工程特色、传统的水利工程特色、调水沿线区域特色和工程建设历史文化特色,具有明星的辨别标识,既和谐协调,又特色鲜明。

(四)突出重点的原则

针对工程的自身特点,不求面面俱到,有所为,有所不为,突出重点,兼顾一般。

(五)节约简朴的原则

不贪大求洋,坚持节约型规划,将工程功能和景观设计融为一体,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和天然建材的特性,实现规划起点高、设计方案新、工程投资少、土地资源省的目标。

(六)持续发展的原则

综合考虑工程建设各个阶段,对不同工程建设的建筑与环境设计进行规划,做到统一规划,实施持续发展。

三、水利建筑设计

(一)总平面设计

水利建筑总平面设计一般包括水利工程主体建筑物和其他配套设施的总平面布局,主体建筑物一般包括闸、坝、泵站等,配套设施包括管理用房、生活用房、绿化、活动场地等。以泵站为例进行总平面设计,泵站枢纽一般包括的建筑物有:泵房、配电房、办公楼以及职工宿舍、食堂、车库、锅炉房、大门传达室等附属建筑。水利建筑的总平面设计不仅要满足基本的使用要求,做到功能分区布局合理,内部交通流线简洁、顺畅、有序,建筑物之间联系方便,减少不同使用功能之间的交叉干扰,而且应注重环境设计,考虑设计绿化、休息空间.职工体育运动场地等,丰富整体空间造型。同时各个建筑物也有集中和分散各种布置方式,各有其优点,具体采用哪一种布置方式,则应因地制宜,根据具体环境而定,或突出建筑,或强调环境。

(二)建筑平面设计

同总平面设计类似,一般水工建筑物的设计程序首先是由水工专业、水机专业、电气专业等提出专业设备布置要求,然后由水工专业和建筑专业共同确定水工建筑物的平面布置形式,建筑专业主要把握建筑在总图布置中与交通的关系,建筑物本身在建筑防火、使用尺度、安全性、内部交通关系等方面是否满足规范以及使用需要。同时建筑设计人员应积极发挥主动性,考虑建筑空间的有效使用和综合利用。水工建筑有其固有的特点,其结构的布局是按水工设计规范,满足水力条件和机泵设备安装的要求,在与建筑专业的配合上,需要多方面、多回合的商讨,才能相互协调。水工设计不仅为水利建筑艺术化创作设计提供了技术保障,更是为营造新型的景观水利、城市化水利工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水工与建筑设计巧妙结合,可达到减少投资,优化设计,美化环境多重目的。做好水利工程建筑艺术创作设计,树立创新意识,对设计思想的发展非常重要。只有大胆探索,勇于尝试,才能创造出一流品质的现代化水利工程。

(三)建筑造型设计

建筑造型的设计往往反映一幢建筑的性格特征:或粗犷豪放,不拘一格,或温文尔雅,小家碧玉;或强调现代高科技韵味,或注重历史文脉,运用符号、象征等手法表现一种文化底蕴。总之一幢或一组建筑所表现出来的性格,应与它所处的具体环境相协调,而不是靠在设计时凭空想象,或单纯为追随某种所谓“时尚”而臆造出来的东西。同时,即便是在一个整体环境下的一组建筑之间,由于体量的不同,各个建筑物也存在着性格上的个体差异,而这种差异是存在于统一性之中的。如:泵房一般平面为简单的矩型,高度较高,体量较大,这是它的体量本身所表现出来的性格就是大度豪迈。对于这类建筑,由于其本身不可能像公共建筑一样有什么大的形体上的组合、对比关系,设计中要注意“粗中有细”,尽量利用其本身大的体量,通过开窗方式、墙面与柱子关系的进退等手法丰富其细部,以使其看起来不那么单调。如泵房配电房毗邻设计,还可利用与其靠在一起的配电房,使泵房体量作为形体组合的一部分,泵房、配电房一并考虑,以取得形体对比较丰富的组合效果。对于像启闭机房加两侧桥头堡类的建筑,由于机房本身一般长度较长,有时可达到几百米,设计中应充分运用“韵律”的造型手段,使每跨作为一个造型因素,形成一系列有节奏、韵律的线性体量。桥头堡作为端部的收尾,则形成类似交响曲尾部的,较高的体量同时成为整个工程的标志性建筑,达到令人过目不忘的效果。至于建筑具体的风格是采用现代风格还是仿古甚至所谓欧陆式,一方面多多少少要受到一些流行因素和建设单位喜好的影响,更主要的则是建筑设计师要根据当地的地理、人文环境设计出因时、因地,与环境相宜的建筑。总之,建筑风格的确定事关整个水利工程外观表现成败的关键,所以提倡建筑师在设计之前一定要到现场实地考察一下,精心揣摩,想象一下工程建成后的实际效果。

(四)工程大坝设计

大坝景观,包括拦水坝 (含溢洪道)、溢流坝顶附近的建筑物、溢洪槽、溢洪道的消能段、进水口、出水口、栏杆、照明设备、阶梯、开挖边坡、控制室、观望台等,是众多景观元素的集合体。各景观元素既独立,又互相作用、互相影响,形成复杂的景观体系。设计的原则首先是适用、安全、经济;其次是艺术、美观、协调。

1.整体和谐。大坝是整个坝体景观的一部分,它的形体、材料、颜色、质感等的选择既影响周围其他景观元素,也受其他景观元素的制约。景观设计不是把各单体设计成景观精品,然后汇聚在一起,而要从整体出发,有主有次,互相协调。如石头河水库坝体外形简单,在两岸层叠起伏、葱翠妖娆的山体衬托下,显得格外清秀。

2.重点突出。对拦水大坝和溢洪道合二为一的坝体,其顶部必有闸门启闭机,它们相对坝体体量小,位置突出,不是大坝景观的主体,但却影响整体景观效果。这部分的处理通常有两种办法:一是弱化附属设备,强调大坝的整体性。附属设备相对于坝体不能太显眼,能隐藏的隐藏,不能隐藏的尽量简单化,减少附属设备的视觉吸引,重点突出大坝。二是两者都考虑,以大坝为主,附属设备为辅,通过对附属设备的外形设计或颜色区分,使附属设备锦上添花或画龙点睛。坝顶防浪墙及各种栏杆具有很好的装饰和陪衬作用,图案以简洁、大方为宜,色彩不宜过浓、过艳,要与建筑物的色彩相协调。

景观设计时,需要同时考虑视点和对象。视点设计师确定视点的位置和视点场的修建,对象设计师确定对象的大小、形状、材料、色彩等。

四、结语

创造条件进行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统筹兼顾、综合治理,实现“以人为本,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新发展战略,以适应当今社会对水利发展的要求,高质量地进行水利工程建筑设计已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篇4

发包人委托承包人承担 工作保障用房工程cfg桩、碎石桩二元复合地基处理 工程项目的岩土工程任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国家有关法规规定,

经发包人、承包人协商一致,签订本合同。

第一条 工程概况

1.1工程名称:

1.2工程建设地点:

1.3岩土工程任务:cfg桩.碎石桩二元复合地基处理施工任务

1.4承包范围: cfg桩、碎石桩施工图设计审查、地基处理原材料、施工机具、竣工资料、地基处理施工图范围内的工作内容。

1.5预计的岩土工程工作量:cfg桩、碎石桩合计3700米,褥垫层120m?

第二条 发包人向承包人提供的有关资料文件

序号

资料文件名称

份数

内容要求

提交时间

1

基础图

1

已提交

2

地勘资料

1

已提交

第三条 承包人向发包人交付的报告、成果、文件

序号

资料文件名称

份数

内容要求

提交时间

1

竣工报告

1套

施工完毕

第四条 工期

本地基处理工程自 年 月 日开工至 年 月 日完工,工期为 天不含检测。

第五条 收费标准及付费方式:

5.1本岩土工程单价cfg桩、碎石桩 元每米,褥垫层 元每立方,预计总价 元(大写: );

5.2地基处理打桩施工完毕后支付已完成工作量50%,待工程检测合格后,支付工程总款80%,提交成果资料后15天内,发包人应一次付清全部工程费用。

第六条 发包人、承包人责任。

6.1发包人责任

6.1.1发包人应保护承包人的投标书、报告书、文件、设计成果、专利技术、特殊工艺和合理化建议,未经承包人同意,发包人不得复制泄露或向第三人转让或用于本合同外的项目,如发生以上情况,发包人应负法律责任,承包人有权索赔。

6.1.2在工作范围内,没有资料、图纸的地区(段),发包人应负责查清地下埋藏物,若因未提供上述资料、图纸,或提供的资料图纸不可靠、地下埋藏物不清,致使承包人在工作过程中发生人身伤害或造成经济损失时,由发包人承担民事责任。

6.1.3发包人应及时为承包人提供并解决施工现场的工作条件和出现的问题(如:落实土地征用、青苗树木赔偿、拆除地上地下障碍物、处理施工扰民及影响施工正常进行的有关问题、平整施工现场、修好通行道路、接通电源水源、挖好排水沟渠以及水上作业用船等),并承担其费用。

6.1.4本合同中有关条款规定和补充协议中发包人应负的责任。

6.2承包人责任

6.2.1承包人按本合同第三条规定的内容、时间、数量向发包人交付报告、成果、文件,并对其质量负责。

6.2.2承包人对报告、成果、文件出现的遗漏或错误负责修改补充;由于承包人的遗漏、错误造成工程质量事故,承包人除负法律责任和负责采取补救措施外,应减收或免收直接受损部分的岩土工程费,并根据受损失程度向发包人支付赔偿金,赔偿金额由发包人、承包人商定为实际损失的100%。

6.2.3承包人不得向第三人扩散、转让第二条中发包人提供的技术资料、文件。发生上述情况,承包人应负法律责任,发包人有权索赔。

6.2.4遵守国家及当地有关部门对工作现场的有关管理规定,做好工作现场保卫和环卫工作,并按发包人提出的保护要求(措施),保护好工作现场周围的建、构筑物,古树、名木和地下管线(通道)、文物等。

6.2.5本合同有关条款规定和补充协议中承包人应负的其它责任。

6.2.6承包人应对施工段相应的安全责任事故负责。

第七条 违约责任

7.1由于发包人提供的资料、文件错误、不准确,造成停、窝工或来回进出场地,工期延误或返工时,除工期顺延外,发包人应向承包人支付停、窝工费、返工费、来回进出场费,造成质量、安全事故时,由发包人承担法律责任和经济责任。

7.2在合同履行期间,发包人要求终止或解除合同,承包人已进行工作的,完成的工作量在50%以内时,发包人应支付承包人工程费的`50%的费用;完成的工作量超过50%时,发包人应支付承包人工程费的100%的费用。

7.3发包人应按时按双方约定时间支付工程款,在约定时间未支付工程款每推迟一天应承担以应付工程费千分之一计算的滞纳金。

7.4由于承包人原因延误工期或未按规定时间交付报告、成果、文件,每延误一天应承担以工程费千分之一计算的违约金。

7.5交付的报告、成果、文件达不到合同约定条件的部分,发包人可要求承包人返工,承包人按发包人要求的时间返工,直到符合约定条件,因承包人原因达不到约定条件,由承包人承担返工费,返工后仍不能达到约定条件,由承包人承担违约责任,并根据因此造成的损失程度向发包人支付赔偿金,赔偿金额最高不超过返工项目的收费。

第八条 报告、成果、文件检查验收

8.1 由发包人负责组织对承包人交付的报告、成果、文件进行检查验收。

8.2 工程完工,发包人应在3天内组织验收,如有不符合规定要求及存在质量问题,承包人应采取有效补救措施。

8.4 工程未经验收,发包人提前使用和擅自动用,由此发生质量、安全问题,由发包人承担责任,并以发包人开始使用日期为完工时期。

8.5 完工工程经验收符合合同要求和质量标准,自验收之日起15天内,承包人应将岩土治理工程的竣工报告等相关资料向发包人移交完毕。

第九条 本合同未尽事宜,经发包人与承包协商一致,签订补充协议,补充协议与本合同具有同等效力。

第十条 其它约定事项:

第十一条 争议解决办法

本合同发生争议时发包人、承包人应及时协商解决,也可由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调解。发包人、承包人未在本合同约定仲裁机构,事后又未达成书面仲裁协议的,可向当地人民法院

第十二条 合同生效与终止

本合同自发包人、承包人签字盖章后生效;发包人、承包人履行完合同规定的义务后,本合同终止。

本合同一式 份,发包人 份、承包人 份。

发包人名称: (盖章) 承包人名称: (盖章)

法定代表人: (签字) 法定代表人: (签字)

委托人: (签字) 委托人: (签字)

电 话: 电 话:

篇5

党的十提出了创新驱动发展的国家发展战略,未来5~10年将是中国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创造强国跨越的关键时期,工业设计作为与制造业紧密相关的创意产业,成为推动我国制造业向前发展的有力助推。各高校的工业设计专业是培养设计人才的基地,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对我国的制造业发展能够起到关键性作用。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我国有近500所高等院校开办了工业设计专业,其中有相当一部分设在理工院校的机械学院(系)里,生源为普通理科学生[1]。本文针对理工类生源的具体特点,通过对工业设计基础课程的研究,总结基础课程群建设的相关问题,为理工类工业设计人才的培养提供借鉴。

一、工业设计专业基础课程群概述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变迁,工业设计经历了从单一化到综合化的巨大变化,内涵和外檐也在不断扩大,对工业设计人才的培养也不能继续以前的套路,而应与时俱进,从学科交叉和综合化的角度,调整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课程群的理念作为体现综合性的有效手段,近些年来受到各个高校的重视,对其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所谓课程群,是以一门以上的单门课程为基础,由三门以上的性质相关或相近的单门课程组成的一个结构合理、层次清晰,课程间相互连接、相互配合、相互照应的连环式的课程群体[2]。传统的工业设计基础课程群主要包括素描、色彩、三大构成、设计速写等和造型基础相关的课程,对于理工类和艺术类的学生在基础课程的设置和教学中并无明显区别,针对性不强;另外,在工业设计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各个高校都提倡知识的多元化和学科的交叉,但在基础课程群的课程设置方面却无明显体现。

二、把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作为专业基础课程群建设的依据

1.改变原有的教育模式和教学思路。

原有的教育模式指的是三段式,即把设计学科分为造型基础、设计基础和专业设计三部分,每部分中包含了若干课程,课程与课程之间是相对独立的,往往要靠学生自己的悟性把各部分知识融会贯通。理工类的工业设计提倡艺术与工程的结合,开设了艺术类和工程类的课程,但是课程之间缺乏联系、艺工难以沟通,各自为政。传统的基础课程包括素描、色彩、三大构成、设计速写等,但是各门课的知识之间缺乏有机的联系。

2.以能力培养为依据,整合并重构基础课程之间的知识内容。

把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作为课程群建设的依据主要指的是:把在传统的三段式教学模式下已形成的课程体系或知识全部分割、打散,重新组成若干具有系统性并相互联系的整体,并把学生某项能力的培养作为各个系统内课程之间相互联系的纽带。理工类工业设计专业的学生在进入专业学习的初级阶段时除了应具备基础表达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相当的理论修养外,还应具备对工程基础知识的了解。根据这些能力的需求,把相关课程的知识打散,然后重新组合。例如,三大构成、素描、色彩,设计速写几门课程在授课内容上都包含相同或相似的内容,如平构、立构中的点、线、面构形与素描和速写中用线条对形体的表现;色彩构成和色彩写生中的色彩原理;还有构成课程中对于构型的创意方法等。把这些课程中具有相似内容的部分提取出来,然后按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顺序重新组织形成系统,构建更易被学生理解和掌握的知识体系。

3.基础课程群的建设体现“模块化”理念。

外国已有部分大学采用模块化的理念进行课程系统的组织。模块式教学是将相互关联的课程组合成若干教学模块,以利于相近课程的融合。同一模块可以有不同的层次,供不同年级的学生选修[3]。按照这一理念的思路,在基础课程群内部建构不同的模块,以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作为各模块内部互相联系的基础。可分为:基础造型模块、理论修养模块、创新能力模块和工程基础模块,每一个模块的内容安排基础课程中相应的知识作为支撑,模块与模块之间按照内容的深浅组织前后顺序。

三、在艺、工交叉的前提下,突出工程特色

1.根据理工类学生特点,合理安排教学目标。

理工类工业设计专业招收的是没有绘画功底的工科背景学生,相对艺术类而言,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理性思维能力强,文化课基础扎实,但发散思维能力差,缺乏基础的造型能力和美学素养。针对理工类学生的这些特点,在制定基础课程的教学目的时,以准确的表达和严禁的表现、表现融合创意以及功能的创新为目标,调整教学内容。例如,在素描课的教学中以结构素描为主,静物从原有的水果、石膏等变成小家电或工业产品,引导学生着重观察它们的内部结构和功能,并激发想象,从注重表形到注重表意。

2.打破艺工壁垒,在设计基础课程群中加入机械制图等基础课程。

以往对于理工类工业设计的基础课程设置与艺术类并无明显差别,在技术类与艺术类课程上也只是机械相加,缺乏交流,原有的机械制图、机械原理、先进制造技术等工程技术类课程作为单独的模块没有很好的融入学生的知识体系中。因此,应该在入学之初的基础课程学习中,就把工业设计艺工结合的特点强调给学生,向建筑工程制图学习,在基础课程中规范基础造型的比例与尺度关系,为更好的向工程实际过度打好基础。

3.在本科实行双师制的基础上,把熟悉工程应用的老师加入到工业设计的导师队伍中。

导师制是一种教育制度,与学分制、班建制同为三大教育模式。导师制的核心是要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一种“导学”关系,要求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4]。由于招生规模的扩大,本科生质量有所下滑,为了更好地配合辅导员和班主任的工作,国内高校已在本科生教学中实行导师制。导师一般由本专业的任课教师担任,工程技术背景不强。但理工类工业设计专业应发挥自己的优势资源,把熟悉工程应用的老师加入到导师中,指导学生更好的把设计知识与工程实践进行衔接。

四、增加综合训练阶段,课程群与设计课题相结合

若干基础课程围绕一个设计课题,就是在基础课程末尾加入综合设计实践的环节,使学生能够综合运用基础课程中学到的知识,进行设计表现,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做好衔接。

1.创新综合训练的教学形式。

在基础课程群的全部课程结束之后,拿出一周时间以工作坊的形式加入综合训练的阶段,有益于学生更好的把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工作坊也称专题研习工作坊,英文简称Work-shop,最初主要是指一种基于专题的研究性学习方式,发展至今逐渐演变为一种实践教学模式[5]。工作坊最早起源于包豪斯设计学院,以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宗旨,在基础课程综合训练的环节导入工作坊制,有益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并能在过程中体会到团队合作的乐趣。基础课程综合训练阶段并不一定要是来自企业的实际课题,而应针对基础课程的特点,选择能把基础课程群的教学内容串联起来,并能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课题。如通过前期基础课程的学习,学生对造型都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并具备了创新能力和基本的机械图学常识,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们在工作坊中进行以图形构成为基础的简单的产品造型设计并配合图学知识画出可用于生产的产品平面图和三维图,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会不自觉地把基础知识形成系统并综合运用。

2.聘请专家进行讲座。

在综合训练的过程中,聘请企业的一线设计人员或者高校的专家学者为学生进行讲座,讲座主题可以以实际项目为依托,为学生讲解基础的设计知识在实际项目中所起到的作用;也可以通过前沿的设计动态或理论为讲座内容,让同学们能够更好的把理论问题和实际相接,并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做好铺垫。

五、总结

基础课程群的建设是把基础课程按照学生能力培养的需要,将基础知识打散并重构的过程,体现了综合化的设计教育发展趋势。基础课程群的建设对高校的设计专业认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具有更高的专业素养和更加完备的知识体系,并应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对于学生来说,通过课程群的学习,可使他们对专业知识的认知更具连贯性和系统性。工业设计专业是艺术与技术高度融合的专业,理工类院校在这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理工类工业设计人才的培养应发挥自己的优势,寻求属于自己的特色之路。

参考文献:

[1]张峻霞,赵俊芬.工科工业设计专业培养体系初探[J].中国轻工教育,2005,(3):51-52.

[2]吴开亮.关于高师院校课程群建设的探讨[J].江苏高教,1999,(6):70-71.

[3]何人可.走向综合化的工业设计教育[J].装饰.2002,(4):14-15.

篇6

Abstract: The project cost control of the design phase is a effective means to save the project investment cost, shorten the period. Proceeded from the view of project estimator, based on the introduction to the concept of project cost,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oject cost and project design, and the analysis on the problems in project cost of the design, the paper proposes several measures for strengthening the project cost, hoping to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and reference for the project cost of the design phase.

Key words: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design; project cost; exploration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建筑工程造价对于建筑工程的成本控制和进度控制极为重要,越来越多的引起人们的重视。而建筑工程设计是一个建筑工程的开始,工程概预算及设计人员如果从这个阶段就开始对工程造价进行控制,那么对工程成本和施工进度控制都将大有好处。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却常常事与愿违,大部分概预算人员及设计人员都很少考虑从设计阶段控制工程造价。本文从建筑工程一个概预算员的角度出发,对设计阶段工程造价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并对相关问题提出建议,为以后设计阶段进行工程造价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

一、建筑工程造价的概念及其与建筑工程设计的关系

1、建筑工程造价的概念

建设工程造价的定义是:在建设工程中,对不同阶段的设计文件中的内容进行提前的计算,并确定新建及改扩建工程需要的投资金额的相关文件。建筑工程造价对建筑工程极为重要,它是建筑工程进行投资决策、工程施工控制管理、工程核算及监督的根据。

2、建筑工程造价与建筑工程设计的关系

建筑工程设计的定义:建筑工程设计是工程实施的意图的体现,也是工程项目活动的具体描述。建筑工程设计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进行准确合理的设计将大大的节约工程的成本,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而在设计阶段进行工程造价控制,将会给建筑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使建筑设计进行的更加完善。

二、建筑工程设计中工程造价存在的问题

1、工程造价控制机构设置不合理

工程造价控制机构设置不合理是目前在设计阶段进行工程造价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在大部分建筑企业中,工程造价部门和其他建筑相关的职能部门处于平等的地位,没有相应特殊的权力,给出的建议缺乏权威性,这造成即使工程造价部门提供了相关方案也可能由于种种原因而难以实施。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工程成本和工程进度控制增加了难度,可能出现不必要的麻烦。

2、缺乏统一明确的工程造价控制目标

缺乏统一明确的工程造价控制目标是设计阶段进行工程造价工作面临的又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这个问题主要反映为很多建筑相关单位在制定工程造价控制目标时没有从实际情况出发,只是想当然的制定一个可能与具体情况完全不符的工程造价控制目标,导致进行的设计阶段工程造价工作毫无意义。还有一些单位考虑了实际情况,对不同部分进行了认真的工程造价目标制定,但是这些单独的造价目标缺乏联系,使得对工程成本和进度控制的效果大打折扣。

3、工程造价控制缺乏内控执行力

工程造价控制缺乏内控执行力是设计阶段进行工程造价工作面临的最为常见的问题。这个问题主要表现为很多单位忽视了建筑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意义,在设计阶段即使制定了工程造价目标在实施时也缺乏科学的把握,难以达到设计阶段制定工程控制目标的初衷。加上部分建筑企业的管理落后,导致工程造价控制缺乏内控执行力的情况日益严重。

三、加强建筑工程设计中工程造价控制的措施

1、建筑工程设计中注重限额设计制度的构建

作为建筑设计阶段控制工程造价的重要手段,限额设计制度在对整个建筑工程进行控制作用的同时,也对工程造价控制大有益处。工程概预算和造价人员想做好工程的限额设计,需要不断学习专业知识,在专业知识打牢固的前提下对专业技能进行提高。在设计阶段进行限额设计制度的构建不仅可以使工程概预算人员的职业使命感得到增强,还可以促使其对自身不足加以完善。因此,在工程设计阶段我们要注重限额设计制度的构建。

2、在建筑设计阶段选择科学合理的工程造价的控制方法

在建筑设计阶段对工程造价进行控制,选择科学合理的工程造价的控制方法是十分有必要的。目前在设计阶段使用比较多且效果比较好的工程造价控制方法是在对设计方案进行合理评估的基础上,运用限额设计的思想,对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进行控制。虽然这套方案已经比较成熟,但是我们在使用时还是需要对工程设计阶段的概预算、方案估算和施工图预算编制进行严格的审查,保证设计阶段工程概预算更好的实施。

3、构建完善的相关体制

构建完善的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相关制度是工程造价控制准确和可行的有力保证。在这些制度中,构建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的监督体制是重中之重。通过设计阶段工程造价体制监督体制的构建,可以实现对设计中工程造价规范的同时,减少后续建筑工中出现不必要麻烦的可能性。

四、结论

在设计阶段进行工程造价控制,对整个工程造价的控制极为重要。我们需要在对目前设计阶段中工程造价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原有工作进行改进和完善,使工程的成本和进度得到有效地控制。

参考文献

篇7

中图分类号: TU198 文献标识码: A

国内建筑市场在日益发展,其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建筑企业必须将建筑工程造价的控制力度加大,从而实现自身市场竞争力的有效提高,也可以对资金进行合理利用,为企业创造理想的经济效益。

1 工程设计与工程造价控制概述

在工程项目建设中,为其提供技术依据的设计图纸与相关文件的过程就是工程设计。工程设计主要对项目全面规划及其实施意图进行描述,是工程建设非常重要的部分,也是在对技术与经济关系进行处理时非常关键的环节,有利于对工程造价进行确定与控制。而在建筑施工中,对其工程造价进行控制,可以为施工企业带来理想效益。而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主要是按照预先制定的计划与施工标准通过各种方法对工程造价进行控制,再将计划值与这个过程中产生的实际值进行比较,从而对不合理的地方进行纠正。要实施工程造价,首先要在工程实施之前对造价进行控制,然后对其实施状态进行检查,再对其施工偏差进行纠正。因此,在工程造价控制过程中,最主要就是事前控制。而工程造价的控制要素主要有建筑物资、人力资源、信息、经费以及施工技术等等。

2 工程设计与工程造价的结合分析

工程设计与工程造价的结合首先体现在方案设计阶段。在工程设计中,方案设计是中心环节。在这个阶段主要是按照相关方案图纸与说明书来制定比较专业与详细的建筑工程造价估算书。其次就是初步设计阶段。初步设计主要基于方案设计而落实工程规模、布局与工程结构形式等。在这个阶段,工作人员应该按照含有作业图纸的初步设计图纸、说明书、概算定额等内容对初步设计总概算进行编制。而当初步设计总概算在经过批准之后,就是在对拟建项目工程造价进行控制时限额的最大值。

然后就是技术设计阶段,是初步设计阶段的扩展。在这个阶段,工作人员应该按照技术设计图纸、说明书、概算定额来对初步设计修正总概算进行编制。因此,这个阶段主要针对技术复杂和工程大的施工项目而设立。最后就是施工图设计阶段,相关人员应该根据施工图纸、说明书和预算定额来对施工图预算进行编制,从而确认这个阶段的造价有没有超过初步设计概算。而建筑工程基于施工预算进行招标投标,对承包合同价进行确定的依据则是中标的施工图预算。另外,中标的施工图预算还可以为工程价款的结算提供依据。在设计阶段进行造价控制,有利于每个设计阶段的造价都可以互相制约与互相补充,形成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一个控制系统。

3 工程设计与工程造价的控制问题分析

3.1 缺乏准确定位,认识不足

建筑企业一般认为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就是预结算,没有对其进行准确定位,没有做好全过程管理与动态管理工作,其成本管理意识比较薄弱。另外,在造价时通常是事后核算方法,缺乏科学合理的事前管理与系统管理。

3.2 缺乏足够的重视,结构系数不合理

目前,建筑企业没有给予工程设计的造价控制足够的重视。工程造价的相关职能部门比较普通,使得建筑企业没有给予工程设计的造价控制足够的重视,不认可造价部门提出的施工计划。另外,建筑企业没有采取有效措施来实现设计效果与限额设计,导致很多工程的设计招标并没有得到真正落实,设计方案的选择也没有得到优化。除此之外,一些建筑单位片面追求经济利益,没有注重质量控制工作,导致结构系数过大。

3.3 前期准备不足,施工更改多

是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许多建筑单位都注重工程项目施工的进度,而忽略了施工前期准备,导致施工过程出现很多更改问题,对工程设计和工程造价的结合与控制都造成不良影响。

3.4 工程造价管理缺乏全面把握,扰乱建筑市场秩序

在建筑工程中,监理人员没有对工程造价管理与相关规定等进行全面掌握,甚至盲目地对不符合要求的项目进行签证。部分单位签字盖章之前并没有对其进行认真核实,还有弄虚作假现象。因此,签证工作受到了不良影响,建筑市场的秩序也遭到了扰乱。

3.5 结算管理不到位

目前,在建筑工程中,结算管理工作没有到位,而且方法不科学。应该加大建筑工程量,并且对计算比较复杂,造价比较高的工程造价进行良好的控制与管理。

4 工程设计与工程造价的结合与控制措施分析

4.1 做好招标工作,制定优秀设计方案

建筑单位应该将设计招标工作做好,制定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并且实现资金与技术的有效结合。因此,不但要采用先进技术来提高工程质量与施工水平,还需要对资金进行充分利用,以确保工程经济效益的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另外,建筑单位应该增强设计人员的责任感,实现设计单位与市场环境的融合,避免不正当干预施工图审查工作。同时,应该加强工程勘察设计合同的审查工作,通过招标来选择最优设计方案。

4.2 明确部门任务与工作流程,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机构

相关人员应该对已经通过设计变更来提升规模与标准的施工项目进行查看,确认其是否通过审批部门批准。然后对必须变更的工程进行工程量与造价等方面的分析,再由单位批准,签证之后,出具相关证明,才能发放变更通知。应该对各职能部门的任务及其工作流程进行明确,并且对工程投资进行良好的控制,确保施工的顺利开展。同时,还需要从实际情况出发,根据相关规定与标准来制定相关规章制度,从而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机构,实现每个环节控制力度的有效提高。

4.3 加强工程现场签证工作

建筑单位应该加强签证管理工作,确保现场审查工作的质量,从而对工程造价进行有效控制。因此,应该准确扣除工程预算内的项目,不能予以签证。建筑单位还应该注重工程变更和现场签证的审查意见,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4.4 做好工程设计招标工作

建筑单位应该制定科学详细的设计方案,并且对其进行优化,并且做好参评方案的工程投资概算。建筑单位还应该注重评标的科学性与专业性,确保工程设计招标工作得到真正落实。另外,建筑单位应该通过工程标准化设计与价值工程理论等途径来实现限额设计,确保施工图预算不超过造价限额,实现工程的纵向控制。同时,应该通过工程设计人员的考核与奖惩等方法来确保其质量,实现工程的横向控制。除此之外,应该对工程设计方案进行科学的优选,从而确保施工技术与设计方案的先进性与科学性。因此,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对施工方案进行优化,对其设计进行严格把关,对工程投资进行有效控制,提高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提高。

结束语

在工程设计阶段对造价进行控制是具有系统性的过程,体现出事前控制的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对工程造价的控制发挥着积极作用。因此,建筑企业应该做好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制定相关科学合理的法律法规,通过科学规范的手段来加强工程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坚持事前控制与预防为主的策略。建筑企业与施工项目承包方必须在工程设计阶段作为造价控制的关键时期,从而有利于节省投资,推动工程的施工进度,并且确保施工质量,为企业带来理想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篇8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要: 随着市政工程建设项目规模的不断扩大,各方面要求的不断提高,传统的封闭式工程建设管理方式由于受管理体制等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已很难适应当前市政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需要。

关键词:市政工程管理 问题 措施

中图分类号:TU9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本文以如何提高市政工程的管理水平给出了一些建议。然后简述了市政工程质量管理与安全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管理措施。

一、市政工程建设质量和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导致工程质量和安全问题的原因很多,在施工过程中,各个环节都存在着影响质量和安全的因素,如施工材料的质量和安全差异、施工工艺的改变、天气环境的变化、施工设备的磨损等,都会产生质量和安全变异,造成质量和安全事故。因而,分析市政工程项目质量和安全控制因素,把握市政工程项目质量和安全控制方法,对加强工程质量和安全管理,提高工程质量和安全水平极其重要。

1、部分市政项目隐蔽工程和附属工程质量不高

软土地基和回填土处理不到位,致使地面出现纵向裂缝和破损;混凝土路面施工养护不到位,路面成型后出现起砂和脱皮,甚至钻芯取样试件出现蜂窝现象。同时,由于对市政工程的附属工程不够重视,人行道基础处理到位,致使人行道道砖铺砌块出现松动塌陷。盲道下坡道与路口衔接高差较大,不符合高差小于2cm的设计和规范要求。

2、同步建设施工质量差

位于人行道或慢车道上的同步设施,各类管线检查井标高与路面标高不同程度存在差异,致使路面平整度差。尤其是部分管线基础未按行业标准和道路设计标准进行回填和处理,使地基基础留下质量和安全隐患,造成路面沉陷。

3、施工现场对地下管线设施保护措施不力

一是建设单位提供的管线资料不完整、不准确;二是施工企业对现场未做详细调查或全段面探坑施工;三是管线单位提供的资料与实际情况不相符,使施工现场对地下管线的保护措施难以有效落实。

4、施工机械和施工用电存在安全隐患

少数施工现场尤其是处在城郊结合部的小型施工场地,施工用电极不规范,仍然使用木配电箱,甚至出现闸刀无保险盒的情况;施工机械带病作业现象较为普遍,检修不及时或违规操作,以致酿成安全事故。

综上所述,要提高市政工程建设质量和安全,必须加强质量和安全管理,建立健全质量和安全体系,并且要重视工程建设中质量、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保证工程质量。

二、加强质量和安全管理的相应措施

1、完善质保体系和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是由各参建单位的质量和安全保证体系作保证的,而人是质保体系最基本的要素,是形成工程最终产品的直接因果。因此,市政工程各参建责任主体,应建立健全质保体系,培养一批业务素质高、操作能力强的从业人员,同时做到自控落实、监管到位,使工程质量和安全得到保证。

2、加强市政附属工程精细化施工

附属工程是主体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打造市政精品工程,就要着重于精细化施工。针对质量和安全通病和容易忽视的质量和安全问题制定相应的对策和技术处理措施,提高附属工程施工技术水平,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以达到市政工程整体性、协调性和实用性之目标。

3、管涵沟槽等施工要作为安全生产自控的重点

对涉及高压电线和煤气管线的地段,施工企业要会同相关单位有针对性地制定专项施工措施和安全应急方案,确保沟槽和基坑施工安全。隧道工程、桥梁工程和地下通道工程施工,施工条件复杂、技术含量高,施工企业就以高空安全作业和吊、安装运输安全,以及机械操作和桩基础施工安全为自控重点。对于结构工程,施工企业应制定详细的安全生产施工方案,保证构筑物结构安全,确保桥梁和通道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和施工安全。

4、强化市政工程检测手段

市政工程的原材料抽检、半成品检测及技术制定是实施市政工程质量和安全监督的重要手段。因此,对市政工程的原材料和半成品检测,不仅要严格要求施工单位按项目的数量和批次进行自检,而且监理单位要严格要求进行见证取样,确保市政工程原材料、构配件质量和市政工程的使用安全。实施建设监理的关键就是要落实旁站监理。在施工企业自控的基础上,现场监理机构除了按监理规划和有关法规要求进行巡视和平行检验外,要切实做到跟踪旁站监督,对关键工序、重要部位进行严格的工序验收,确保市政工程工序质量。   三、加强市政工程管理的办法

1、强化工程质量意识

首先应该增强工程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每一项市政设施都是城市整个系统的一个零件,若缺了它,城市就像少了一条腿,若质量上出现问题,也将给国家和群众的财产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二是要学习和运用抓工程质量的先进经验,不断完善自我、提高质量水平。三是要用反面教材,给建设者们敲质量的警钟,“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口号应化为参与市政工程建设者们抓质量的自觉行动。

2、坚持落实质量责任制

多年的实践证明,提高工程质量必须建立层层负责的质量责任制,说到底,就是工程不论大小,政府和职能部门必须指派专人负责,对工程质量负领导责任。实施项目法人责任制。勘探、设计、施工、材料设备供应、监理等要按照分工,对工程涉及的各个环节负责,并将责任分解落实到具体人的头上,出了质量问题,要追究责任人的责任。

篇9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土地的日益紧缺,以地铁为代表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逐步加大,地下公共空间开发正在成为我国各大城市建设新的热点。地下公共空间是指向市民开放、用于公共活动的地下空间,包括地下广场、地下商业文化设施、轨道交通站点、公共步行通道以及公共停车库、防灾救灾空间等。为了更好地开发和利用城市地下公共空间,下面就城市地下公共空间规划设计展开分析。

1城市重点建设区域划定

城市重点建设区域是城市最富变化的区域,是城市交通、金融、商业、办公、娱乐、服务、信息等功能最为集中的中心地区。其划定遵循以下原则:

(1)城市公共活动聚集点及公共建筑开发强度高和建设量大的地区。

(2)人群密集、流动性强的地区,如大型交通枢纽地区(以大型对外交通设施为主体的综合客运交通换乘枢纽、以市内公共交通设施为主体的综合客运交通换乘枢纽)。

(3)城市近期建设的重点建设区域和城市综合体建设区域。

2重点建设区域地下公共空间开发特征

重点建设区域的地下公共空间开发一方面要体现城市空间发展的公共性,是服务于公共事业为主的,无论所有权归属如何,其服务对象一定是大众化全民化的;另一方面地下公共空间的功能主要是商业娱乐、商务办公、文化体育、动态交通(轨道、车行、步行)、静态交通(停车)、市政公用设施以及防灾等社会功能。

3重点建设区域地下公共空间规划设计

重点建设区域地下公共空间开发主要从开发类型、功能定位、规划布局、竖向规划等几个方面进行系统分析,为每个重点建设区域的详细规划提供依据,以便最终确定每个重点建设区域地下公共空间的开发范围、功能布局和规模容量。

3.1重点建设区域地下公共空间开发类型

地下公共空间的开发与地区规划特点密切相关,地区的建设程度、开发模式以及功能特点决定了地下空间的功能定位和规划布局。根据重点建设区域的分布以及城市建设、功能布局的特点,规划将重点建设区域划分为老城改造型、新区开发型和交通枢纽型这三大类型。

3.1.1老城改造型地区:主要指老城区的

城市公共中心,商业金融中心,商务办公和餐饮娱乐密集区。该类型地下空间以纾解城市交通压力、改善地面环境和提高土地利用率为主。

3.1.2新区开发型地区:主要指正在开发

建设中的城市新区。该类型地下空间有着与地上统一规划、统一开发、统一落实的优势,地下空间易形成规模化发展,按照地上、地下合理需求,预留公共地下空间,科学定位。

3.1.3交通枢纽型地区:主要指综合交通

枢纽,轨道交通枢纽等交通换乘密集地区,人、车流量较大。该地区地下空间主要以交通功能,商业娱乐配套功能为主,疏散人流和车流,缓解地面拥挤交通,完善配套服务设施。

3.2重点建设区域地下公共空间功能选择

地下空间功能是城市功能向地下的延伸和拓展,功能的多元化促进了城市地下空间的产生和发展。地下公共空间功能主要涉及商业设施、交通设施、文化娱乐设施(博物馆、展览馆、图书馆、电影院)、商务办公、市政设施、仓储设施、防灾设施。此外,地下空间开发的功能选择应从以下三方面考虑:

3.2.1功能的适用性

城市的总体功能是由整个城市空间来承载实现的,地下空间是整个城市空间的组成部分,其中部分城市功能不适宜在地下发展,因此需要分析与地下空间开发相适用的功能。

3.2.2功能的互补性

功能互补主要指在充分发挥各自空间功能优势的同时,使地下与地上功能空间互补互利,强化区域或地段的整体功能效益。在广场或公园等开敞空间地面下,开发利用地下空间用做停车场或商业空间,既可高效发挥城市广场和公园使用功能,又可利用地面开敞空间将地面阳光、绿化和新鲜空气引入地下,改善地下空间环境;在历史文化名城的传统风貌、文物古迹和自然风景旅游区保护地段,开发利用地下交通、服务、商业空间,既保护地面旅游环境,又吸引地上大量游客利用地下空间的各种功能设施。

3.2.3功能的协调性

功能协调主要指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必须与地面空间规划相协调,做到城市地下、地上空间资源统一规划。地铁线路规划布局以及地铁站的位置选址应与地面城市主干道、街道以及火车站、市民广场、商业中心、商务区、体育场馆、博览中心等城市地面的主要功能空间协调对应,以更好地发挥其人流交通集散功能;火车站站前广场地下空间开发商场、停车场等

应与车站的进出口、候车大厅等有方便的联系,与车站功能空间形成有机的整体,以提高地下空间的利用率。

3.3重点建设区域地下公共空间规划布局

功能是城市地下空间发展的动力,是地下空间存在的本质特征,而形态布局是表象的,是功能与结构高度的概括,它反映城市发展的延续和继承,体现鲜明的城市个性和环境特色。城市地下空间的形态是各种地下结构(要素在地下空间的布置)、形状(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整体空间轮廓)和相互关系所构成的一个与城市形态相协调的地下空间系统。一般地下空间开局主要有点状布局、辐射状布局、线状(脊状)布局和面状布局。

3.3.1点状布局

点状地下空间是相对于城市地下空间总体形态而言,它是城市地下空间形态的基本构成要素,是相对独立的地下单体,大多由某个区域占据较小平面范围的地下空间构成。点状地下空间一般偏重于城市中心、较大型的公共建筑、居住区等城市矛盾的聚合处。这些地区土地资源紧缺,地价昂贵,适宜开发地下空间缓解地区人流过于集中、停车困难、地面环境嘈杂等问题,以获取较高经济、社会效益。

3.3.2辐射状布局

辐射状地下空间主要以大型地下空间设施为核心,通过与周围其它地下空间的连通,形成辐射状。这种形态一般是与地下空间发展的点状布局的有机结合,即通过一处或几处大型地下空间设施的开发,带动周围地块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使局部地区地下空间设施形成相对完整的体系,由单点发展向多点开花的布局发展,是地下空间开发的二级模式。

3.3.3线状(脊状)布局

线状地下空间也是相对于城市地下空间总体形态而言,它是点状地下空间在水平方向的延伸或连接。线状地下空间设施是构成城市地下空间形态的基本骨架,它有效的发挥了地下交通的优势,增强了点状地下空间的互相联通,使孤立的地下空间增添了活力,将地下分散的空间连成系统,提高整体开发的效益。没有线状地下空间的连接,仅有一些散布的点状空间布局,不能形成整体轮廓,无法提高地下空间的总体效益。

3.3.4面状地下空间布局

城市面状地下空间的形成是城市地下空间形态趋于成熟的标志,它是城市地下空间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面状地下空间主要出现在城市开发新区等地面开发强度相对较大,土地开发潜力较高的地区,主要由大型建筑地下室、地铁站、地下商业街以及其它地下公共空间组成。这种形态需要在地下空间经过合理规划的基础上逐步形成,旧区改造中若早期开发没有考虑连通预留则难度较大,而在城市新中心区比较容易形成。

3.4重点建设区域地下公共空间竖向规划

分层开发是将地下空间作为一种资源进行可持续开发利用的体现,是开发和保护规划原则的具体表现形式。

结合地下空间总体分析,根据当地地质条件,确定重点建设区域地下公共空间地下建筑开发强度和深度。规划界定地下空间竖向开发10米内为浅层,以广场、绿地、水体、公园、道路、体育场等的下部空间开发为主,是公共设施利用的主要深度层面。

3.5重点建设区域地下公共空间开发规模预测

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模主要是根据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特点、城市发展的总体规模以及对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需求进行预测的。地下空间开发规模预测主要是预测人对空间需求的趋势,以保护土地及生态环境为根本,即要预测一段时期内城市地下空间的需求总量,也包含不同地下空间工程功能的分量。通过分析相关参考文献和工程实例,分析城市重点建设区域地下公共空间开发规模的估算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

3.5.1按照用地性质分类估算

此类方法是将城市重点建设区域地上不同用地性质的地块按照地上、地下建筑规模的比例进行计算。行政办公用地比例为0.1,商业金融用地比例为0.15,文化娱乐用地0.2,体育、医疗卫生、教育科研、广场绿地等用地比例为0.1,具体比例根据实际情况分析。

3.5.2按照分区划定分项估算

分区划定主要指城市的空间管制区划,根据城市地下资源分布及重点建设区域限制要素分析,城市重点建设区域选址一般有利于城市建设地区,地下空间大多为适宜建设区和鼓励建设区。适宜建设区是地质条件良好、区位条件优越,地下空间开发潜力较大的区域;鼓励建设区虽然地址条件良好,但限制要素较多,开发价值不高,在开发前需进一步的经济评估和地址勘探。

分区划定分项估算法是由地上不同用地性质的用地面积乘以地下空间开发规模的经验系数确定规模。适宜建设区中商住混合用地经验系数0.45,商业用地、办公用地经验系数0.5,文化娱乐用地0.3,道路、绿化用地0.1;鼓励建设区经验系数统一取0.03。

4结论

综上所述,作为一个新兴的城市规划领域,城市地下公共空间规划设计不仅要面对地下空间这一特殊的空间类型的组织,还需要与现行的制度体制和规划体系相衔接,地下公共空间规划设计的内容、重点、形式等均处于探索之中。因此,城市地下公共空间规划设计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逐步完善。

篇10

1.课程建设的基本思路

在今后的《计算机辅助化工设计》课程教学工作中,教师要注意把最新教学研究成果和学科最新发展成果引入教学环节;要以现代的眼光审视、选择和组合好教学内容,课程内容的基础性和先进性关系要处理得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理论联系实际,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提高教书育人效果。

2.项目建设目标

2.1总体目标: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重点,构建计算机辅助化工设计课程新的教学体系,力求将课程质量和教学质量达到一个崭新的高度。

2.2阶段目标:进一步增强学生对化工过程进行数学建模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学生编制、调试计算机程序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学生应用和开发化工模拟软件Aspen Plus[1]、Pro II[2]、ChemCAD[3]等的技能和能力;进一步增强学生使用化工计算机集散控制系统(DCS)[4]仿真软件的能力。

2.3预期成果:课程理论、实验教学内容更新完成,开设网络课堂;完善教学大纲、电子教案、习题集、试卷库、上机实验指导书。

课程建设完成后,不仅可以为化工专业学生服务,也可以为其他相关专业:如过程装备与控制专业、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和应化专业服务,还可以为社会用户提供工厂流程仿真软件的培训服务。

2.4建设内容

2.4.1理论教学内容:主要分为三大部分,一部分是计算数学的部分内容,包括方程求根、线性方程组求解、插值法、曲线拟合法、数值微分、数值积分等,另一部分包括各单元操作(如流体输送、传热、精馏、吸收与分离等)、化学反应器的计算机编程设计和计算。第三部分是化工专业软件介绍。第三部分需要新编讲义和课件。

2.4.2实验教学内容:主要分为三部分。一是matlab语言[5]程序上机实验。结合理论教学的内容,在实验教学中注重让学生正确掌握matlab语言程序上机实验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加深学生对计算机辅助化工设计理论教学内容的理解,增强学生动手编程的能力,并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上机实验作风。二是化工模拟软件Aspen Plus、Pro II、ChemCAD等的使用技能上机训练。结合理论教学的内容,加强综合性、探索性的模拟软件流程的上机实验训练,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使学生了解化工领域更多的最新研究成果。三是化工厂的计算机集散控制系统(DCS)仿真操作训练。在学生掌握Aspen Plus软件的稳态流程使用技能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上机使用动态化工流程的计算机仿真软件技能,培养学生操纵化工厂集散控制系统(DCS)计算机界面能力,提高学生实时处置复杂动态流程的技能。

2.4.3改善革新教学方式是本课程建设的重点。a.教学过程不只是一个教师讲、学生听的过程,还要加强师生思想沟通、感情交流,做到教学相长。b.完善现有的多媒体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实现课程上网,尽快实现网络互动教学。c.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更注重通过综合性、探索性实验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训练学生的科研能力。

2.4.4本课程建设的特色如下:1)建立了全新的课程体系。本课程系根据我院工科院校的性质,针对各专业的特点,通过三年的教学实践,优化了教学内容,完善了课程体系,提高了教学效果。2)教学指导思想明确,教学力量较强。紧密结合专业需求,针对性开展教学和教研活动;师资队伍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合理。3)教学手段和方法多种化。初步建立计算机辅助化工设计立体教学体系,充分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推动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4)注重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的呼应,强化上机实验教学对理论教学的促进作用。

3.总结

在今后的《计算机辅助化工设计》课程教学工作中,还需要不断完善普通化学实验室的软硬件设施和条件,提高任课教师参与实验教学的积极性,克服扩招后专职实验人员数量相对短缺的问题。

教师要注意把最新教学研究成果和学科最新发展成果引入教学环节;要以现代的眼光审视、选择和组合好教学内容,课程内容的基础性和先进性关系要处理得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理论联系实际,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提高教书育人效果。

参考文献

[1]张治山,杨超龙.Aspen Plus在化工中的应用[J].广东化工,2012,39(3):77-78

[2]屈一新,《化工过程数值模拟及软件》[M].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6.5

[3]汪申,《ChemCAD典型应用实例(上)―基础应用与动态控制》[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5

篇11

那么,砚山县是如何破解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上学这一难题的呢?

与时俱进调规划

按照文山州委、州政府 “工业强州”和打造“文―砚―平”三角经济区的战略部署,砚山县委、县政府依托交通区位及资源优势,从2007年开始,按照“一园四区”的布局,在平远镇建设循环经济区和特色农产品加工区,在砚山城北片区建设新型建材加工区和承接产业加工区。

随着砚山工业园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农民工及“农转城”人员进入县城及平远镇,随迁子女不断增加。仅2013年,城区适龄儿童就由2012年的3 640人增加到4 510人,平远镇由1 886人增加到2 320人。预计从2015年到2018年,砚山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将以年均16.22%的幅度递增,每年预计增加初中学生827人,小学生748人,到2018年砚山城区适龄入学人口将增加到8 500人左右。

为破解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难题,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砚山县委、县政府在坚持“科教兴县”“工业强县”发展战略的同时,确定了“抓重点,保基本”的教育发展规划,在抓好“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建设项目的同时,及时调整教育基础设施项目投资重点,由往年面面俱到“撒胡椒”式的资金投入转变为集中物力财力投入重点项目建设,加快城区和平远镇的教育投入,扩大城区教育资源,满足进城务工子女的入学需求。从2012年到2016年,全县计划用5年时间投资4亿元,在城区新建砚山县第三小学、县第四小学、县特殊教育学校、江那镇第二中学、砚山县第二幼儿园、江那镇幼儿园,整体迁建县民族职业高级中学。在平远镇新建平远镇第二小学、平远镇第二中学、平远镇中心幼儿园。通过这些举措,扩大城区教育资源总量,全力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和“农转城”学龄人口“有学上、上好学”。

集中财力重成效

按照“一次规划,分步实施,建一校成一校”的工作思路,砚山县以“高起点、高标准、高规格”为目标,分期分批实施城区学校建设工程。

2012年,为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和“农转城”人员子女入学难问题,县委、县政府在紧邻工业园区的地块上无偿划拨教育建设用地86.4亩,争取项目资金3 642.5万元新建了砚山县第三小学,可容纳2 000名在校生。2013年9月,砚山县第三小学正式招生办学。在平远镇投资3 240.5万元,新征教育用地75亩,新建了能容纳2 000名学生的平远镇第二小学,2013年9月,学校招生以来,已经由最初的10个教学班450名学生发展到目前的23个教学班1 200名在校生。2013年1月,针对平远镇第二中学租用部队营房办学、校舍破损严重的实际,县委、县政府新征教育用地200亩,规划总投资12 605万元,启动了平远二中新建项目,目前已完成投资7 833.5万元,预计2015年9月学校可开班招生。为进一步加快职业教育发展步伐,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办学模式,2013年11月,县委、县政府决定把县民族职业高级中学打造成工业园区职业技术人才培训基地,在工业园区内划拨126亩教育用地,并采取“企业垫资,政府逐年偿还”的办法,计划投资1.2亿元实施县民族职业高级中学整体迁建项目,该项目预计2015年初可投入使用。2014年以来,为补齐城区幼儿教育“短板”,破解入园难题,县委、县政府决定把原计划招生规模为360人投资540万元的江那镇幼儿园,扩大为投资1 550万元、招生规模达800人的县第二幼儿园,该园预计2015年9月招生。

在城区中小学新建改扩建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砚山县委、县政府本着“统筹兼顾、投入不减”的原则,切实加大对城区原有学校的投入。2014年以来,把紧邻县二小的原县供销社仓库用地 31.5亩无偿划拨给学校,县二小占地面积由原来的24.7亩增加到56.2亩,县里投资150万元新建了运动场。投资170万元,为县一小修建了塑胶运动场和科技活动室等,学校办学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从2011年至今,县委、县政府在城区和平远镇,新征教育用地共593.9亩,争取项目资金1.8亿元投入学校项目建设。县委、县政府决定投资2 200万元,把县民族职业高级中学老校址改建为能容纳2 000名在校生的初级中学,已争取到位资金1 062万元。新建的教学楼和学生食堂目前正在进行项目前期工作,预计2015年9月招生。同时,积极筹措资金建设平远镇中心幼儿园和县第四小学建设项目。县第四小学规划占地60亩,总投资4 263万元,可容纳1 500名在校生,该项目预计2016年9月可建成投入使用。届时,砚山城区公立学校将由现在的8所增加到11所,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布局合理、设施齐全、示范引领、教育与经济齐飞”的城区教育发展规划。

强化管理保公平

硬件是基础,师资是关键。为确保每一名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有学上,上好学,砚山县委、县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难问题的实施意见》。该《意见》明确规定:“按照就近入学的原则,以居住地或租住地实行划片招生,对确需进城就读的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实行零拒绝。对就读的所有进城务工人员适龄子女建立统一学籍,在考试、升学、评优等方面与城镇户口学生享受同等待遇;进城务工人员的义务教育阶段子女与当地学生享受同等的‘两免一补’和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等国家惠民政策。”据统计,2014年9月,砚山城区各中小学校共招收进城务工随迁子女1 455人,平远镇共招收外来务工随迁子女1 011人。

在师资配备上,为确保教育公平、均衡,对新建的城区学校的教师配备采取分流与竞聘相结合的办法,即从老牌名校中分流出部分骨干教师,同时面向全县公开招聘城区空缺岗位教师,以达到传带帮扶、共同发展的目标。县三小、平远二小建成后,从县一小、县二小、平远小学分流了38名教师充实到县三小和平远二小,并公开招聘了68名教师。

篇12

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前期管理已经得到了足够的重视,各单位工程基础设施建设管理部门也积累了不少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前期管理的先进经验,但对于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前期管理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项目档案管理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这个现象伴随着项目档案管理相关规定的出台而得到了很大转变,各个单位也在不知不觉中重视了项目档案管理工作,只是苦于不知如何做好项目档案管理工作。

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前期档案也叫工程准备阶段文件,是指工程开工以前在立项、审批、招投标、勘察、设计以及工程准备过程中形成的文件材料。前期档案是工程项目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程建设的凭证性和基础性文件材料,是一个主体单位永久保存的法律原始性凭证。只有规范前期档案管理,明确归档范围,保证前期档案的齐全、完整,才能为主体工程档案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础,才能保证国有资产的完整。

一、基础设施建设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1.面对发展机遇,国家工程项目建设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也颁布了一系列工程项目管理和工程档案管理法规、标准,在传统的基础设施建设档案管理工作中同时产生了问题和困难。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具有工程周期长、流程长、阶段多、涉及部门多等特点,使基础设施建设档案具有多样性、复杂性、成套性等特点,由于经济利益或赶工期等原因,人们只重视工程本身,轻视工程档案,基础设施建设档案的收集、整理与归档工作与工程建设不能协调开展,造成了基础设施建设档案工作滞后,反而影响了工程各方面对档案资料的利用工作,工程项目管理和技术文件资料处在分散、损坏、丢失等情况下,制约了单位经济和档案管理工作的持续发展。

2.档案管理意识不强,领导和档案人员对基础设施建设档案重要性的思想认识不够,基础设施建设档案工作的学习宣传力度不强,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队伍流动性大,人员不稳定,使档案资料管理工作严重脱节,档案资料流向不清,工程各参建部门缺乏相互沟通交流,档案管理职责没有落实到具体人员。由于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和档案的专业性,工程人员和档案人员互相不了解专业和技术知识、工作程序,缺乏工程档案管理的实践能力,使基础设施建设档案的收集、整理和归档不及时、规范。对基础设施建设档案管理的观念和认识是做好基础设施建设档案工作的前提和保证,目前,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在适应基础设施建设档案管理新要求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

3.传统的基础设施建设档案管理模式面临着重大的挑战,相关规章制度不健全,不能采取规范标准的管理方法和操作流程,基础设施建设档案管理各环节不符合质量要求,由于工程参建单位多,档案工作标准得不到统一,如归档的基础设施建设档案质量不一,格式和内容不相同,给档案部门带来一定的负担。基础设施建设档案管理工作程序不规范,没有履行监督、检查、指导等职能,基础设施建设档案管理措施不完善,对当前的改革形式和管理方法缺乏研究和思考。

4.基础设施建设档案管理体制不完善,由于工程建设单位人员和经费的原因,许多单位没有建立基础设施建设档案管理部门,基础设施建设档案管理不健全,档案人员由其他管理人员兼职,没有设立专职档案人员,没有专门的档案工作场所,档案质量、安全得不到保障。基础设施建设档案管理设施设备不能满足档案管理需要,如没有专门的库房,档案保管达不到“八防”要求,基础设施建设档案管理现代化程度不能适应单位和工程建设快速发展的需要,机应用仅是打字的水平,影响了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

二、充分认识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前期档案的重要性

根据国家档案局、国家发改委联合的《重大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前期档案验收办法》规定,项目档案验收是项目竣工验收的重要组成部分,未经项目档案验收或项目档案验收不合格的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前期,不得进行或通过整个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前期的竣工验收。由此可以看出,项目档案验收对整个工程项目的竣工验收具有一票否决权,充分体现了项目档案在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前期竣工验收中的重要性。此外,项目档案对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前期日后的管理、使用、维护、改建、扩建、技改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项目档案收集不齐全、整理不规范、保管不安全都会直接影响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前期发挥最大效益。

三、如何做好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前期档案管理工作

1.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前期档案工作。工程建设是百年大计,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前期档案同样是百年大计,有了工程没有档案将后患无穷。工程项目从立项开始,主管领导就要指定专人负责文件、图纸、计算数据、声像记录等资料的收集、管理工作,制定明确的岗位责任,进行考核并与奖惩挂钩。

2.加强对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前期档案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前期档案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前期档案工作人员网络体系,明确每人的工作职责,加强考核,建立健全项目档案工作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切合实际的项目档案工作管理体制和工作程序。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