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15 19:31:5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高科技产业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目前世界经济发展已经进人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即知识经济时代。在知识经济时代,高科技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的第一支柱产业。当代国际社会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是科学技术的竞争,而高科技产业已经成为当今国际竞争的焦点和大国竞相争夺的战略制高点。冷战结束前后,许多国家特别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就开始强化研究开发投资、推动高科技产业发展,夺取下个世纪产业发展的技术制高点,并将其作为各自国际竞争战略的核心和国家战略的重点。
随着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世界各国普遍意识到,除了外部因素外,产业结构不合理也是导致本次危机的一个重要因素。作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前沿,高科技产业领域的国际竞争将更加白热化。可以预见,谁抢先把握高科技产业发展的主动权,谁就将在这一轮大调整中抢占优势地位,在这次危机过后取得经济发展的主导权。世纪之交高科技发展的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信息技术将充分发挥前导作用。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它将更好地起到前导和统领作用,渗透到各个领域。信息技术将促进工业自动化、金融自动化、办公自动化、服务自协化,使整个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发生深刻变化,不但大大提高社会的运行速度和效益,同时也会改变人们的时空观念。
在巨大的全球性信息网络上,日本商人正跃跃欲试,积极研究对因特网商业价值的开发与利用。当前,日本企业开设的主页(Ho~一page)已经涵盖了有商业价值的电子读物、广告、招聘信息、重大商业活动信息、金融服务、住处检索服务、通讯贩卖等方面。关联企业之间利用因特网进行即时信息交换和推销订货业务,使效率大为提高。由于因特网是直接连通个人用户的,所以,因特网上的商务活动将首先在与个人相关的经营领域中活跃起来,地域性的网上商务活动将先于跨国商务活动而得到发展。从技术上讲,信息通讯革命是计算机与通讯的结合,不过,数字化与光纤通讯网的完善,以及卫星的利用,才使大量信息即时、双向传递成为可能。随着软件开发的扩展,多媒体产业正在形成巨大的新消费市场。日本当前正在加紧开发多媒体技术,其应用范围将涵盖汽车制造业(在汽车中安装电视接收及卫星导航装置等)、流通业、教育和宗教界、广告与出版和印刷业等。可以预料,通过将计算机、电子游戏、MTV}VCD与通讯、电视结合起来,将极大地改变以往的住处传播方式。
随着微电子、光电子技术及纳米技术的进步,卫生通信、遥感和全球定位系统、宽频带高速数字综合网络、信息压缩与高速传输、人工智能、多媒体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等前沿技术将取得进展,人类将逐渐地全面进人信息时代。为此,各国对信息技术的开发十分重视,如美国就确定了2010年前重点开发的10项电子信息技术,它们是虚拟现实技术、高清晰度电视和显示器、光子学与光电子学、定点通信、X射线光刻技术、多芯片模块、超导技术、神经网络、语言和图形识别、人工智能。美国为继续它在信息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已加强了计算机网络领域中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力度。美国前总统克林顿于1998年2月在其1999财政年度政府预算方案中提出,联邦政府将投资1.1亿美元以加快“新一代因特网”计划的全面实施。“新一代因特网”计划于1996年10月提出,其主要目的是开展先进网络应用领域。该计划的实施时间为5年。计划完全实施后,将彻底更新遍布美国的计算机网络系统,使其以比目前因特网快100(〕倍的速度传信息,从而实现声音、图像信号的实时传递。
(二)生物技术将加速商品化。生物技术是21世纪技术的核心,生物技术正在影响社会,深人人们的生活。1996年度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化学家罗伯特·柯尔说:“本世纪是物理学和化学的世纪,下个世纪显然是生物学的世纪。”
目前,生物技术已成为高新技术领域的重要部分,世界各国有100(〕多家公司、研究所或大学从事生物技术的研究和开发,美国、日本、英国等国走在前列。基因的分离、拄增、重组以及体细胞的克隆技术都已实现,某些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已经探明。快速繁殖脱毒、组织培养、胚胎移植、胚胎切割和单克隆抗体等技术已进人实用阶段。
科学家已从单个基因的测序转到有计划、大规模地测绘人类、水稻等重要生物体的基因图谱。水稻等重要农作物基因组计划的成功实施及基因工程技术的深人研究,将发生新的农业革命。全世界已有6000多项农作物方面的生物技术研究成果进人田间试验,抗虫害的转基因水稻、玉米、土豆、棉花和南瓜等已在美国和加拿大的数百万公顷土地上试种。菲律宾国际水稻研究所育成的“超级稻”,在3年内可推广种植,它可以使水稻单产提高20%-25%。美国提出了“向生物技术要产量”的口号,美国南伊利诺伊大学的科学家正在进行抗病育种的研究工作,1997年时已育成6个能自体抗病的农作物新品种,该校目前正集中力量培育能自体抗病的黄豆新品种。
正在实施中的人类基因组项目将在本世纪初完成,这将极大地推动医学领域的研究活动,有利于人们的健康。许多危害人类的疾病,如心血管病、癌症、艾滋病、糖尿病等,将得到有效的预防、治疗和控制。美国有数十家公司已用“合理药物设计”法设计超级药物,这种方法能把生物技术和化学紧密地结合起来,研制的超级药物能医治目前药物不能医治的癌症、艾滋病和多发性硬化病等多种致命疾病,有的已经进人人体试验阶段。专家们预计,这方面的研究将对遗传机制、发育机制和免疫机制有更多的了解,而且对了解生物进化过程也有重大的意义。
克隆技术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科技突破,1997年英国克隆的“多莉”羊的出生,引起世界范围的高度重视,科学家认为它预示着“21世纪人类将全面进人克隆时代”。克隆的本意是指无性繁殖,即复制、拷贝生物,而不用依靠父母来繁殖。采用克隆技术,可以加快良种家畜物业的繁殖,从而有可能使畜牧业发生一场革命;克隆技术可以培养出一批批优质的牛羊品种,以满足人们的需要;可以拯救濒危野生动物,保持生态平衡;可在医学领域大量生产人们所急需的许多名贵药品。此外,采用克隆技术,可以对植物的细胞、组织或器官等进行克隆,改变“靠天吃饭”的传统农业。克隆技术的发展将会改变人类的生存环境,大大造福于人类。
生物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也逐渐成为生物技术领域的新趋势。生物芯片计算机正在研制之中,美国艾菲梅特里克斯公司宣布用DNA成功地制成生物芯片,可用于读取活组织基因进化而来的涌动信息流。这是生物技术与计算机技术融合的结晶。
(三)新材料得到广泛采用。科学家和工程学家预测,21世纪的新材料将向着不同材料复合方面发展,研制的一种性能优于母体单体材料的“先进复合材料”将是解决适应各高技术的特殊需要的全新概念的新材料技术。本世纪材料科技的发展具有功能化、复合化、智能化特征,最活跃的将是信息功能材料、纳米材料、高等陶瓷、生物材料、复合材料等。具有高比强度、高比刚度、耐高温高压、耐磨耐蚀等极端条件的结构材料、智能材料等也将进一步受到重视而获得新的发展。
新材料发展的经历和趋势表明,新材料技术对包括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在内的其他高技术的突破和发展起着基础作用,专家们预测新材料产业正在有力地推动世界新的产业革命。德国分析了世界各国高技术发展计划,总结出21世纪九大重点领域,首选是先进材料,其次是纳米技术、微电子学、光子学、微系统工程、软件与计算机模拟、分子电子学、细胞生物技术、生产与管理工程。在这9个领域中列出多个课题,其中属于先进材料的有2}’项,在其他领域中与材料直接相关的课题有27项,如纳米技术的纳米材料、微电子学中的信息存储微电子材料、高温超导材料等。在未来高技术课题中,有关先进材料的课题占60%以上。
随着科技的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将越来越多地利用计算机来设计新材料,目前材料设计已日益发展成为现代材料科技中一个重要的基础领域。材料设计大体上可分成以下几大类:在数据库知识库基础上,利用计算机进行性能预报;利用计算机模拟提示材料微观结构和性能关系;在突破已知理论或总结实验规律的基础上,提出新概念并采用新技术来研制新材料;深人研究各种条件下材料的生长过程,探索和开创合成材料的新途径;选定重点目标,组织多学科力量联合设计某种新材料。
(四)环保技术和环保产业成为竞争热点。在21世纪,人类将更加普遍、理性、科学地节制生育和消费,更加重视人类的生存环境和质量,注重保护自然界动植物的多样性和自然生态,重视地球上有限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再生循环。
随着环保观念和持续发展观念的日益深人人心,各国环保投资不断增长,越来越多的国家力求在环保产业和环保市场获得优势,环保技术和环保产业成为国际竞争的又一个热点。在农业生产领域,开发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已成为根治环境恶化、发展环保产业的重要手段。这种农业生产模式,是以水土保持为主要手段,以恢复良性生态经济系统为中心,形成高效的农业生产系统,达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目前世界许多地方荒漠化严重蔓延,在这个地区建立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能根治环境恶化,提高系统生产力,这是今后的发展方向。
各发达国家空前重视开发环保技术,目前,一场争夺环保技术制高点的国际竞争十分激烈。在无氟制冷技术上,美国和西欧之间展开争夺;在资源回收方面,日本和西欧互相竞赛。为了在竞争中获得优势,美国微软公司、日本、西欧在环保产业中大量应用计算机技术和新材料,开发科技含量高的环保产品。
科学家们还在环保领域大量采用生物技术,以遏制环境继续恶化的趋势。目前开发的主要技术有:用生物方法处理污水;用微生物脱硫防治大气污染;用细菌降解清除污染物;用无污染生物农药防治农作物虫害;培育抗病虫害农作物;开发实用的生物降解塑料。
1选用早熟品种
小麦选用春性早熟品种,如豫麦18;棉花选用生育期在125d以内的品种,如中棉所17号、泗棉3号等。根据经验,前茬作物以油菜茬、大麦茬、大蒜茬为好,如果是小麦以豫麦18、偃展4110等春性早熟品种为好,而后茬棉花品种的早熟就显得特别重要。因为很多夏花的棉桃只有在霜前长成或者开絮,才不至于使纤维形成因受低温影响而变劣。在本地常年种植的夏棉品种为中棉所17、泗棉3号等中早熟品种。
2培育壮苗
要使夏棉丰产,必须育苗移栽。育苗时间是5月10日左右,苗龄30d。本地大部分采取塑料薄膜育苗。苗床建在背风向阳、地势高、排灌方便的地方,把配制好的营养土装入直径10cm、高13.3cm的塑料袋内摆入苗床内,及时进行间苗、定苗、追肥、灌水、防治病虫害,保证棉苗健壮成长。
2.1选好种
营养钵育苗下种量不能大,要求发芽率在90%以上而且不能混杂,要特别注意精选。
2.2选好土
土壤肥沃、结构良好是壮苗的基础。同时在制钵时土壤过黏,制出来的钵容易过于坚实,透水透气性能差,不利于壮苗;若土壤性质过松,如砂性太强的土,制钵时容易破碎,移栽时更容易损伤,造成人工上的浪费,所以应选无病虫害、地力较高、结构良好的菜园地土为好。
2.3配好肥
营养钵营养土的土肥比例大致为7∶3,肥料要尽可能用腐熟细碎的鸡粪或者猪羊粪拌均掺匀,以备制钵。
2.4建好床
育苗床为便于省工和及时移栽,最好分段建于大田里,一般南北向,长10m,宽1.2m,床深于钵高3cm,四边床沿拍实,周围挖排水沟,最好随制钵、随建床、随播种以利壮苗,过早建床容易跑墒,应引起注意。
2.5制好钵
制钵时3人1组,一人配土,一人制钵,一人摆钵。配土时适量加水,加水多少以手握成团、平胸落地即散为度。一般钵土含水量为30%时制钵质量较好,制成钵后要随即向苗床摆钵,钵面低于床面3cm,做到上齐下不齐、第2行挤第1行空隙,摆好后随即覆盖塑料薄膜,以利增温保墒并准备下种。
2.6灌透水
重点要求底墒足、钵土湿,一般应在1m2面积内灌水25kg以上。摆好钵再浇透水,以麦秆能插透钵而不断为准。苗床灌足水以后可维持很长一段时间不缺墒。
2.7下好种
播种要采用人工摆播的方法,每钵2~3粒,良种可1钵1粒,下种多害多利少,下种后覆土宜薄不宜厚,1.0~1.5cm厚较为恰当。覆土应分2次进行,先用细碎土把钵间隙填实,然后再覆土盖种,再用木板推平拍实使厚薄一致。
2.8加强苗床管理
苗出齐后拔草间苗,若湿度过大可覆干细土1~2次,土厚2cm,既可降低床内湿度,又可保墒,对防止出现高脚苗和病苗十分有效。
3抢时早栽,合理密植
为了早移栽,植棉地选油菜茬最为合适,但是在颍东这个地方早茬面积很少,80%以小麦茬为主。这就要求施肥整地,要抢时间、争速度,施足底肥。结合整地施尿素225kg/hm2,过磷酸钙600~750kg/hm2,氯化钾150kg/hm2,6月5~10日移栽。中棉所17号栽5.4万株/hm2,要放宽行距,缩小株距。行距85cm,株距27cm,这不仅可以有效地改善棉田通风透光状况,塑造棉田立体结构,而且给枝叶的生长准备了必要的空间。结合化调,培育中壮株型,增加铃数,提高铃重,实现高产、优质、高效之目的。移栽时先浇水起钵,栽后覆土2次,第1次覆一半细土压实,浇足水,待水渗完后再覆土1次,使2次覆土与地面平齐,达到上松下实,利于根系发育,缓苗也快。
根据棉花的生育期长短,进行科学管理。在苗期、蕾期进行中耕除草、松土保墒,使棉田始终保持疏松无杂草。在盛花期穴追尿素225kg/hm2,以满足开花结铃的需要。为防止后期脱肥早衰,根据棉花长势情况,在花铃期可进行根外追肥,以保证棉花的正常生长。
适时整枝,调节养分,也是保证棉花正常生长,促进早熟丰产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做到叉不过寸、芽不过指,及时打去。打顶要做到时到不等枝、枝到不等时,7月下旬分期分批进行打顶,一般每株留果枝11台左右,7月21日前去掉全部无效花蕾,促使桃大早熟,减少霜后花,提高棉花品质。在初花期如出现旺长,可用助壮素进行调节,防止旺长,一般用助壮素30.0~37.5g/hm2。
5加强病虫害防治
棉花的病虫害较多,病害有炭疽病、立枯病等,虫害有棉铃虫、红铃虫、蚜虫等,最主要的是棉铃虫,其危害性很大。1头棉铃虫的幼虫一生可为害蕾或花铃10多个,1年可发生4~5代,在本地最主要的是3~4代棉铃虫。防治方法:一是摘除虫源,根据棉铃虫卵多产在嫩顶嫩尖的习性,整枝时要把打去的顶心、边心、赘芽、营养枝等带出田外处理;二是诱杀成虫,用黑光灯或杨树枝把诱蛾杀死;三是药剂防治,可用敌百虫、杀虫精等防治。总之,要根据病虫测报情况,一旦达到防治指标,要及时防治。
6适时化控
关键词:产业集群 高科技产业集群 演进机制
产业集群演进理论综述
(一)宏观视角综述
1.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理论。生命周期作为生物学的概念被引入管理学理论中首先应用于产品,随后又扩展到企业、产业、技术和产业集群。
国外学者从宏观视角对于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的研究主要从时间维度和成长过程进行了分析,对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的研究主要从集群的整体来研究集群演进的过程,总结出企业从诞生、成熟到衰退的生命历程的特征,具有很强的概括性。
国内目前对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的现有文献缺少专门的研究,现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产业集群的演化阶段以及民营企业产业集群、技术创新集群等集群类型的生命周期的研究。国内的学者对如何判定产业集群的形成阶段,不同类型产业集群在各个阶段的表现特征,企业的迁入迁出对集群的影响,如何加强集群自身持续竞争优势,如何改造处于衰退阶段的产业群等方面鲜有涉及。
2.产业集群进化理论。一些学者在深入研究发展中国家产业集群的基础上,从进化角度提出了产业集群的生命周期理论:荷兰经济学家范迪克(M.P. Van Dijk,1997)基于进化理论,在长期研究发展中国家的产业集群并对印度、秘鲁和非洲国家的产业集群进行实地调研后,提出了5阶段成长模型,即地理区位型集群、贸易集散地型集群、劳动分工型集群、创新型集群、功能齐全的工业区。
(二)微观视角综述
1.集群企业同质性研究。以微观企业为视角的研究认为,产业集群发展初期必然表现为新企业以及其他组织的建立或迁入;集群的增长和发展时期,企业的数量急剧增加,规模不断扩大,企业之间通过建立密切的联系而提高生产力和竞争力;随着企业的壮大,一部分企业对集群的依赖性降低,表现出衰退或迁出集群的现象。Thomas(1999)认为企业的迁入与迁出与集群发展阶段的关系是从企业的角度研究产业集群的一个关键问题。Censis从微观角度,在对意大利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产业区生命周期模型,他将产业区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形成、发展和成熟。形成阶段主要通过两个途径:一是由区内或区外的大企业促成的工匠式小企业的地理集中。二是由小企业自发聚集而形成的产业集群。
2.集群企业异质性研究。从微观视角对集群演进过程的研究,大多是以集群内企业的同质性为前提,即认为集群内所有企业的角色和任务是同质的,企业间的相互作用力是均等的,而忽略了集群中个别企业的特殊作用。后来一些学者通过对集群演进过程的研究发现,任何一个自然成长的产业集群中都有一个或几个焦点企业在集群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引导着产业集群的演进方向,焦点企业在集群演进过程中的特殊作用已逐步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但并未形成一个较为系统的共识。
焦点企业概念综述。国外的研究文献中,焦点企业有时会被称为领导企业(Leader Firm)、核心企业(core firm),国内的研究文献中,焦点企业被称为主企业、主导企业和龙头企业。国外对焦点企业的界定有多种方式,基本上是以企业在集群中的地位和作用为视角,从企业的核心能力和集群网络嵌入性方面来进行界定。Lorenzoni和Badenfuller(1995)认为焦点企业是具有较高的协调能力和应变能力的战略中心,它们通过外包战略,知识分享,通过在不同网络之间建立桥梁,增强某一价值链环节或网络水平的竞争力而提高与其合作伙伴的竞争能力。Lazerson和Lorenzoni(1999)认为焦点企业是拥有与众多供应商和顾客的深入关系而处于集群战略中心地位的企业,焦点企业在创新中所起的作用是其所处的中心地位最突出的表现。以上的定义探讨了焦点企业对集群整体的作用。
国内对于焦点企业的界定大多均是借鉴国外的研究,其中,朱嘉红和邬爱其认为从企业规模、年龄和国籍等方面很难对焦点企业进行界定,焦点企业必须具备能够创造可共享的商业理念,投资于领导伙伴,或选择合适的伙伴,识别市场机会,并且对网络进行有效控制的核心能力。刘友金(2005)认为焦点企业是在集群演进过程中,处于集群网络的中心节点或关键节点,具有网络构建于扩展功能,能够引导集群演进方向的异质性企业,具有角色不可替换性、快速成长性、网络联系多向性和行为示范性的特征。
国内外关于集群焦点企业的定义并没有达成一致的观点,但所进行的研究均探讨了焦点企业在集群演进过程中的作用。
焦点企业在集群演进中的作用。朱嘉红和邬爱其(2004)以集群成长的四个典型成长阶段为基础,认为在准纵向一体化阶段,焦点企业发挥识别机会的企业家创新精神;在纵向依赖关系阶段,焦点企业通过努力培育企业的业务聚集能力而与群内合作伙伴共同获得了发展;在纵横双向关系阶段,随着焦点企业增强设计方面的核心能力,群内合作伙伴开始成长壮大,焦点企业的核心地位开始丧失;在网络层级关系阶段,原有的焦点企业可能由其他成长起来的具备焦点企业核心能力和组织架构能力的企业所交替。刘友金和罗友发(2005)在朱嘉红的研究基础上,以集群成长的四阶段生命周期为基础,探讨了核心企业在集群演化过程中从创新型企业为成长基点到焦点位置被取代的成长过程。项后军(2007)认为焦点企业基于所掌握的内生资源和外源性资源的动态整合的过程对集群的形态产生着影响。
(三)总结
通过上述文献的梳理可以看出,国内外学者在产业集群演进的宏观研究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了一些有价值的成果。但目前产业集群的研究理论仍然落后于实践,主要体现在尚未对产业集群形态演化的动因和机制形成系统的分析框架;国外传统经济理论对产业集群的空间集聚和扩散等问题的研究较为系统,其不足之处在于过分集中于研究强调区域流动的两个要素―劳动力和资金,忽略了影响区域发展的重要因素―技术和知识;研究对象主要针对传统的生产制造型产业集群,对于像高科技产业集群这类资本和技术密集型集群的研究还未有太多论及。由于高科技产业集群与传统的产业集群在网络功能和外部表现上均存在很大差异,所以现有的对于集群演进机制的研究在应用于这类创新型集群的分析上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国内学者以微观视角进行的较为系统的研究均通过理论分析和案例研究的方法研究焦点企业成长与集群演进关系(如对长沙工程机械集群、扬中工程电器产业集群和浙江慈溪电器集群演进与焦点企业成长的研究),但国内研究所默认的研究对象均为基于产业链和价值链的生产制造型产业集群,而针对高科技产业集群的研究同样没有文献论及。由于高科技产业集群与传统的制造型产业集群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着差异,那么在高科技产业集群的演化过程中是否也存在焦点企业,在集群演进的过程中焦点企业的组织类型发生了哪些改变以及焦点企业在高科技产业集群演进的过程中又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等问题尚未有文献进行过系统的研究,在理论研究上存在着空白。
高科技产业集群研究综述
(一)高科技产业集群与传统产业集群的区别综述
盛世豪(2004)认为高科技产业集群是以R&D的高投入、风险资本的巨大收益和精致的技术密集型产品为主要特征的产业集群;周兵(2004)认为高科技产业集群是在科技实业家创业基础上形成的,如中关村IT产业集群。王雷(2003)认为高科技产业集群是由大学、科研机构与企业间协同作用形成的。可见,高科技产业集群是以生产高科技产品或提供高科技服务的企业、技术支持机构(大学与科研机构)及服务型机构(政府和金融机构)所组成的知识密集型的组织群落。
由于高科技产业知识和技术密集型的特点,一些学者基于比较研究方法探讨了高科技产业集群与传统产业集群的差异。蔡月祥(2006)通过研究发现高科技产业集群与传统产业集群在基本特性、创新能力、网络功能以及治理结构方面存在着差异性,根植性强,互动密切,外部创新资源丰富的区域创新环境对高科技产业集群的创新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綦良群和李楠(2007)在形成机理以及其产生的聚集效应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总结如表1所示,得出高科技产业集群在技术创新水平高于传统的产业集群。
(二)高科技产业集群演进机制研究
1.对集群演进过程表现形式的研究,李国平等人(2003)基于波特的“钻石模型”分析了北京高科技产业集聚的影响因素和相互关系,发现集群内企业主体发生了改变,由最初的校办和民营科技企业转变为跨国公司和本土中小企业;王仕卿和韩福荣(2006)以组织生态学种群演化理论和组织群落的密度依赖理论解释了在高科技产业演进过程中,企业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张贵林和周寄中通过产业空间聚集度的定量分析在集群不同成长阶段其演变模式的变化。
2.对集群演进方向的研究,米娟(2008)在学位论文中认为推动我国高科技产业集群向创新型集群转变是高科技产业集群的演进方向。
3.对集群演进影响因素和机制的研究,陈平(2006)分析归纳了推动高科技产业集群成长的四大驱动因素,即投资因素、科技因素、产业因素和环境因素;王渝(2003)在学位论文中提出了高科技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阶段集群所需的条件。
4.对国外高科技产业集群的案例分析研究,陈平(2007)通过对印度班加罗尔信息产业集群的成功因素和集群效应研究为我国发展信息产业集群提出了政策建议;刘春香在对美国硅谷高科技产业集群发展概况、形成基础和条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高科技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
其中,对高科技产业集群演进机制的研究主要以知识创新和企业网络化成长理论为基础,对集群网络的节点、体系对集群整体成长的影响为切入点进行研究。
(三) 总结
对高科技产业集群的现有研究,主要以知识创新和企业网络化成长理论为基础,对集群网络的节点、体系对集群整体成长的影响为切入点进行研究。大多数研究是用静态的比较分析方法探讨了高技术产业集群区别于传统集群的特点;大多数成果是从宏观的视角以集群整体为研究对象,对影响高科技产业集群形成的因素、集群效应及网络体系进行的分析;大多数探讨是以定性的案例分析方法在借鉴国外集群的发展经验基础上提出了我国高科技产业集群的发展对策。
研究评述
本文发现从微观视角对高科技产业集群演进的理论研究在理论的数量和质量不及传统的生产制造型产业集群的研究。进一步确定了现有的高科技产业集群领域的研究重点,发现对高科技产业集群演进的研究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着欠缺:对高科技产业集群阶段的划分缺乏系统的分析框架以及定量的分析方法;对高科技产业集群演进机制的研究方面,缺乏从微观视角以动态的分析方法对该问题进行科学而深入的研究;对高科技产业集群演进机制的研究方面,以企业异质性为假设前提的微观视角研究不论是理论分析还是实证分析上都存在进一步研究的空间。
参考文献:
1.隋广军,沈明浩.产业集聚生命周期演进的动态分析[J].经济学动态,2004(11)
2.王文亮,孟丽莎,冯军政.民营科技企业集群生命周期特点与战略选择[J].经济经纬,2005,(3)
从上表的统计数据不难看出,在2004—2011年期间中国的高科技产业园发展十分迅速。园区内的企业数量从38 565个增加到了57 033个,平均每个园区的企业数量约为543家。在高科技产业园内从业的人员数也超过了1 000万人。这些高科技产业园创造的工业总产值已经超过10万亿元人民币。
在这些高科技产业园快速发展的背后,离不开政府部门各种政策的大力扶持和企业自身的努力。随着企业的规模日益壮大,对于这些高科技产业园区的企业而言,融资问题和随之而来的金融服务问题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本文的研究将从金融服务这一视角,结合国外的先进经验,分析中国高科技产业园区金融服务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建议和措施,以期促进我国高科技产业园的更快发展。
二、国外高科技产业园金融服务特征
这里以美国和日本的高科技产业园为研究对象,分析其高科技产业园金融服务的先进经验。
1.美国高科技产业园金融服务特征
美国高科技产业园的典型代表就是硅谷。硅谷以孕育了微软、苹果、GOOGLE等世界知名电子信息企业而闻名于世。硅谷之所以能够出现如此众多的成功企业,除了其本身的地理优势、技术环境优势之外,其独特的全方位金融服务也功不可没。实际上,在美国的高科技园中,金融服务的体系就是以资本市场为主导,创业风险投资基金为推手,商业银行仅仅作为辅助。在硅谷,由于风险投资资金的大力扶持,其发展速度最快的时期可以实现每个星期新诞生十余家企业。而这些企业未来就可能是纳斯达克市场的风云企业。
表1说明了在2000—2011年期间,美国全国和硅谷地区风险投资资金的流向和比重。从中不难看出,硅谷所获得的风险投资资金在2000年互联网科技泡沫期间曾经达到一个最高值,随后回落,但是近几年来仍然稳步上升,这一点在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后仍然不改变其上升趋势。与此对应的是,硅谷这一地所获得的风险投资基金占全美国风险投资基金比重始终是逐年稳步上升,到2011年这一比重已经超过40%。我们认为,这也是直到今天,类似于Facebook这样的互联网神话仍然层出不穷的主要原因所在。
除了风险投资基金的活跃以外,美国还为高科技产业园企业的融资提供了丰富的资本市场体系。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美国纳斯达克股票市场(NASDAQ)。NASDAQ市场成立于1971年,其宗旨就是为中小创新型科技企业提供一个上市融资平台。因此,该交易市场对于那些具有高风险、高成长的高科技企业的上市并没有提供过多的约束,从而为高科技园企业融资提供了更为便利、丰富的融资渠道。这无疑极大地促进了高科技产业园的快速发展。
除此以外,在美国丰富的高科技产业金融服务体系中,“垃圾债券”作为一种创新品种也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这类债券具有高风险、高收益的特征,主要发行对象是一些高科技产业园中的小型企业,由于其处于事业发展阶段,不确定性程度高,其企业债券风险高,因而只能够获得较低的风险评级,被称之为“垃圾债券”。
2.日本高科技产业园金融服务特征
日本的高科技产业园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是东京地区高科技产业园;第二种是筑波科学城高技术产业,这个产业园与美国硅谷地区高科技产业园特征非常类似,对日本高技术产业发展的作用非常大;第三种则是地区性的高科技产业园。筑波科学城从1963年成立至今,已经发展成为日本的科技研发中心,它是日本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航空航天等高科技研发、培训、生产的基地。
日本的经济发展中带有非常明显的银行主导金融财阀的痕迹,这也使得日本的科技产业园在发展过程中也不例外地主要依靠银行作为金融服务的主体。因此,在高科技产业园金融服务的特征上与美国呈现完全不相同的轨迹,风险投资基金在日本的高科技产业园发展中并没有扮演完全主导的角色。而且现有的风险投资机构一般都隶属于各类银行,使得其高科技产业园的融资渠道最终仍然是商业银行。
日本也效仿美国引进了创业板交易市场,即JASDAQ。但是其制定了较NASDAQ更为严格的上市门槛制度,因此对于那些中小型的高科技企业而言通过IPO上市融资存在较大的困难。
从美日两国的高科技产业园融资服务特征看,融资服务环境有赖于各个国家自身的发展状况和国情特色。美国融资服务中以风险投资基金为主导,而日本却是以商业银行为主导,当然日本的商业银行并不仅仅局限于银行业务。
三、我国高科技产业园金融服务现状及问题
1.我国高科技产业园金融服务主体单一
与日本的高科技产业园金融服务主体类似,我国的高科技产业园金融服务主体就是商业银行。企业在融资过程中有两个来源:其一是内源融资(主要是如配股、送股);其二是外源融资。外源融资可以是通过资本市场进行融资,也可以是通过商业银行进行借贷。从我国高科技产业园金融服务现状看,起主导作用的融资渠道仍然是商业银行借贷。
值得指出的是,尽管对于高科技产业园区企业而言,银行信贷的间接融资渠道是最主要的方式,但是对于商业银行而言一般对于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都提出了非常严格的审核流程。这里一方面是中小企业本身的信用不高,另外一方面则是相比中小企业而言,商业银行与国有大型企业之间的关联程度更高,更愿意为后者进行融资。这就造成了现在高科技产业园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悖论,一方面商业银行有富余资金想提供贷款,另外一方面中小企业又局限于商业银行单一通道却苦苦难以融资。
2.金融服务资本市场体系不健全
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我国已经建立一套符合国情的资本市场体系。但是,从目前的现状看,对于高科技产业园的中小企业而言,无论是权益类融资还是债权类融资方式都存在很大的困难。从权益类融资方式看,我国的股票交易市场已经形成了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的多层次市场。但是由于股票发行仍然采用核准制,且设置了较高的上市门槛,导致一些未来可能存在高成长的中小企业无法通过资本市场获得发展所需资金。即使在2010年已经开始运行的创业板市场,尽管其交易机制和对象都是模仿美国NASDAQ市场,但是与后者相比存在更多的障碍。从债权融资方式看,目前企业债券市场规模小,且市场机制并不完善,同时对于可发行企业债的企业设定了很高的门槛,实际上对于高科技产业园区的中小企业而言并不适合。
3.风险投资领域尚不规范
尽管2010开始运行的创业板市场为风险投资基金提供了退出渠道,但是由于该资本市场仍然设置了较为严格的准入门槛,因而对于风险投资基金而言退出渠道并不如美国那么顺畅。另外,相关的制度和规范缺失也制约了风险投资基金的发展。
四、我国高科技产业园金融服务体系构建
从我国高科技产业金融服务现状出发,笔者认为应该从科技型企业的生命周期出发,构建一个全方位的综合金融服务体系。按照企业的生命周期,大致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种子期、创业期、发展期和成熟期。在不同的时期内,企业经营的风险和收益是完全不一样的。在种子期,主要面临技术风险。而到了创业期,同时面临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在四个时期中,种子期和创业期的风险程度是最高的,当然如果这个时候为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如果企业能够逐渐成长起来获得投资回报收益也是最高的。企业到了发展期和成熟期之后,将主要面临市场风险和管理风险,越是到了后期企业越来越成熟,企业面临的风险程度也就最低,此时介入企业融资需求,尽管风险很低,但是投资回报收益相比之前将会低很多。
结合企业的生命周期,笔者提出了如图2所示的高科技产业园金融服务体系。
在图2中,将我国高科技产业园金融服务体系划分为多个层次:分别来自政府部门、信托机构、商业银行、VC(Venture Capital,即风险资本)和PE(Private Equity,即私人权益资本)的金融服务。
在这一个体系中将风险资本按照其投资目的和特征不同划分为两类,即VC和PE。对于VC而言,其风险承受能力更高,具有更强的逐利特性,因而愿意在高科技产业园中小企业的种子期和创业期这样的高风险时期进行投资。对于PE而言,其风险承受能力不高,要求投资回报期较短,因而一般在中小企业发展期和成熟期进行投资。
政府部门应该在高科技产业园金融服务体系中扮演引路人和保姆的角色。相比园区企业成熟期而言,种子期和创业期由于风险太高,一般的融资渠道都不顺畅,即使VC介入也有一定的门槛。在这种情况上需要政府部门及时补位,比如设立高技术中小企业扶持基金,大力支持产业孵化器的建设,构建中小企业融资合作平台等工作,为高科技产业园的企业提供更为细致的金融服务。
信托和商业银行仍然是高科技产业园不可获缺的金融服务主体。首先,可以通过高科技产业园为园区内企业建立企业信用档案,形成较为完善的企业征信评价体系。这样为企业通过信托机构融资就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其次,要大力引进商业担保公司进入园区为中小企业服务。对于商业银行而言,必须要改变对中小企业在贷款需求上的不平等地位,放宽对高科技园区企业信贷的限制条件,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包括企业财务管理、融资需求和并购等各方面的服务。
参考文献:
[1] 尹玲.我国高新科技园区产业金融发展研究[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2] 梁少群.促进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金融创新体系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9,(11).
中图分类号:F83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5-070-03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外商直接投资增长迅速,但这些外商直接投资大多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并且主要集中于诸如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电子设备、交通运输设备、电气机械及器材、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通用设备等制造业。这些地区和行业同时也是高科技产业的载体高新技术园区相对集中的区域。这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和高科技产业集群在空间位置和行业特征上具有相同的偏向,那么在开放条件下,外商直接投资企业高科技产业集群之间是否存在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呢?本文将从实证的角度出发,首先对外商直接投资与高科技产业集群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分别考察外商直接投资从哪些方面对高科技产业集群产生影响以及高科技产业集群的哪些集聚因素会影响外商直接投资在华的区位选择。
一、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高科技产业集群的相关性检验
本文先假设外商直接投资和我国高科技产业的集聚水平相关,然后进行检验分析。
(一)产业集聚的衡量指标
产业集聚是区域要素在空间上的集中分布,反映了一个地区产业部门的专业化程度。而地方专业化指数正好可以衡量某一区域要素的空间分布情况,因而本文通过计算地方专业化指数来分析高科技产业的集聚程度。
地方专业化指数的函数表达形式为:βij=qij/qj/qi/q (1)
(1)式中,qij表示地区j的行业i的产值,qj是地区j的全部工业总产值,qi是行业i的全国总产值,q是全国工业总产值。这样分子就是地区j行业j的产值占该地区工业的份额,分母是产业i占全国工业的份额,如专业化指数大于1时,就说明该产业在该地区存在着集聚状况。
但是上述衡量指标没有考虑到企业规模差异,如果一个地区只存在几家规模很大的企业,也可能会造成地方专业化指数较高,但实际上并无明显的集聚现象存在。针对这一缺陷,本文借用集聚程度系数来衡量产业集群程度。集聚程度系数可由地方专业化指数进一步计算出来,其计算公式如下:
ICij=βij*Qij (2)
其中,ICij表示j地区i产业的集聚程度,βij表示地方专业化指数,Qij为i地区i产业的企业数量。
公式(2)将企业数量涵盖在内,能比较显著地表示产业集聚程度。因为如果某一地区某产业集聚在一起,那么该产业的企业数量是衡量该地区产业集聚规模的一个很重要指标,因而用地方专业指数和乘以企业数得出来的产业集聚指数不仅在数值上更加直观,而且也能更好地表示一个地区的集聚规模。本文选用广东省的数据来进行检验,通过计算发现广东省高科技产业集聚的程度随着时间的推移大体呈现出不断加强的趋势。如图1-1所示。
(二)实证检验
本文选取广东省1995年―2008年的外商直接投资额(FDI)和高科技产业产值(Y)数据为样本,首先利用E-views5.0软件描绘两者之间的散点图。如图1-2所示。
由图可知,FDI和Y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
下面利用SPSS统计软件计算两者的皮尔森(Pearson)指数,并且采用双尾检验来考察其显著性水平,考虑到外商直接投资对高科技产业的影响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显现出来,因此在做相关性分析时选取的外商直接投资额数值要比高科技产业产值提前一年。用广东省2007年的外商直接投资额和2008年高科技产业产值数据为样本,用SPSS统计软件计算的结果如表1-1所示。
表中的相关系数表明:广东省外商直接投资与高科技产业产值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相关系数高达0.961。
二、外商直接投资对高科技产业集群影响的实证分析
直接度量外商直接投资对高科技产业集群的影响是很难办到的,因此本文采用间接的方法来验证。大量分析表明,外商直接投资主要是从市场竞争、资源聚集及技术外溢这三个方面来促进高科技产业集群的发展的。因此,可以考虑分析外商直接投资的市场规模效应、资本聚集效应和技术外溢效应来判断外商直接投资是如何影响高科技产业集群的。
(一)市场规模效应模型
市场规模的大小主要体现为集群内的企业数目的多少。传统的西方经济学理论认为:一个市场中存在的企业数目越多,竞争就越激烈。而高科技产业集群内的企业有大量是从事相同或相似经营活动的生产和研发的,这就更加剧了竞争的激烈程度。这种外在的强大压力会促使企业不断创新,进而起到提高整个产业集群生产率的作用。本模型将广东省高科技企业数目(Q)作为被解释变量,以FDI作为解释变量,采用经典一元线性回归来分析外商直接投资是否对高科技企业数目有影响。
1、模型设定。
InQ=β0+β1InFDI+ε
式中,Q表示高科技企业数目,β0为截距项,β1是方程的回归系数,ε为误差项。
2、变量的选取及样本数据说明。高科技企业数目(Q),本文选用1995年―2008年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数目。数据来源于各年《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年鉴》。外商直接投资(FDI),本文选用1995年―2008年广东省实际外商直接投资额,考虑到外商直接投资的效应要经过一定的时间才能显现出来,在实际回归时所用的外商直接投资额要比高科技产企业数目提前一年。数据来源于各年《中国统计年鉴》。
3、回归结果及分析。运用E-views5.0软件,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OLS)对所拟定的模型进行计量估计,回归结果如下:
InQ=-6.1239+2.8769InFDI(-1)
(2.840561) (0.584095)
-2.155909 4.925488
t统计量的P值表明FDI系数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是显著的,说明外商直接投资对高科技产业市场规模具有显著的正效应,数据表明
FDI每增加1%,高科技产业企业数目会相应增加2.8769%,但是由调整的R2=0.659675可知,FDI并不是影响市场规模的唯一原因。
(二)资本集聚效应模型
高科技企业从事研发一般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本,一方面外资企业的进入本身就携带着大量的资本,另一方面外商直接投资还能起到示范作用,吸引更多资本流入,这些无疑将会给高科技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发展提供十分充足的资金,进而促进高科技产业集群的发展。下面就用资本集聚效应模型来考察外商直接投资对资本集聚的影响。
西方宏观经济学理论认为:在一个开放经济体中,国内投资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即国内储蓄和国外投资。根据以上分析,本文通过广东省的FDI对该省高新技术产业资本集聚效应的分析来衡量广东省高科技产业领域资本形成的情况。本模型用广东省高新技术产业的固定资产投资(FAI)来衡量资本形成,城乡居民储蓄余额(DS)衡量国内储蓄,FDI衡量国外投资。也就是说,将FAI作为模型因变量,FDI与DS作为模型解释变量,仍然采用线性方程来进行回归。
1、模型设定。
InFAI=β0+β1InDS+β2InFDI+ε
其中,β0为截距项,β1、β2是方程的回归系数,ε为误差项,取自然对数是为了防止异方差性。
2、变量选取及样本数据说明。固定资产投资(FAI)。本文选取1995年―2008年广东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数据来源于各年《广东省统计年鉴》和中经网。城乡居民储蓄余额(DS)。本文选用1995年―2008年广东省城乡居民储蓄余额,数据来源于各年《中国统计年鉴》、《2009年广东省统计年鉴》。外商直接投资(FDI),同上。
3、回归结果及分析。运用E-views 5.0软件,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OLS)对所拟定的模型进行计量估计,回归结果如下:
InFAI=-2.4441+0.5455INDS+1.1737InFDI
(1.822639)(0.161082)(0.636349)
-1.340977 3.386586 1.844488
t统计量表明FDI系数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上时是显著的,说明FDI对广东省的固定资产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这可能是因为广东省为了吸引FDI的流入加大了对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数据表明FDI每增加1%,广东省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会相应增加1.1737%。F-statistic=90.16140,Prob(F-statistic)=0.000000,以及调整R2=0.932052也都说明本文选用的模型具备很高的显著性水平和解释能力。
(三)技术溢出模型
所谓技术溢出,是指由于广义的外商直接投资资本内涵的人力资本、R&D投入、管理理念等因素通过各种渠道导致了技术的非自愿扩散。FDI的技术进步外溢主要体现为全要素生产率(TFP)。古典增长理论把技术进步视为由一个常数A所表示的值,本模型就用A来衡量FDI的技术进步外溢。
1、模型设定。一般而言,在进行技术溢出效应实证分析时,都是通过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来获得回归方程的。本文也采用这种方法,具体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如下:
Y=ALαKρ (1)
上式中,α+β=1,Y表示产出,L表示劳动,K表示资本。对方程(1)取对数可得:
InY=y+αlnL+βInK+A (2)
既然用A来表示FDI的技术溢出效应,我们可以设定:
A=δ0+δ1InFDI+ε (3)
将(2)、(3)合并,我们可以推导出用于回归的方程:
lnY=y+δ0+αInK+βInl+δInFDI+ε (4)
2、变量选取及样本数据说明。高科技产业产值(Y)。选用1995年一2008年广东省高科技产业的生产总值,数据来源于各年《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年鉴》。高科技产业年末资产总额(K)。这里用固定资产额和流动资产额之和来表示。同样选用广东省高科技产业1995年-2008年的数据,来源于各年《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年鉴》。高科技企业就业人数(L)。选用广东省1995年一2008年高科技产业企业的就业人数,数据来源于各年《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年鉴》。外商直接投资(FDI),同上。考虑到外商直接投资的效应要经过一定的时间才能显现出来,本模型在实际回归时所用的外商直接投资额要比高科技产业产值提前一年。
3、回归结果及分析。运用E-views 5.0软件,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OIS)对所拟定的模型进行计量估计,回归结果如下:
InY=-9.3347+0.5958INK+0.332llnL+1.8828InFDI(-1)
(1.705433)(0.132978)(0.197905)(0.347538)
-5.473526 4.481125 1.678480 5.417695
t统计量表明FDI系数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也是显著的,说明FDI对广东省高科技产业产值的增加有促进作用,同时K和L的系数也是显著的,可以进一步说明FDI通过人力资本提高、知识扩散和资本运用效率提高等技术溢出渠道显著影响广东省高科技产业,FDl每增加1%,广东省的高科技产业产值会相应增加1.8828%。另外,模型的F-statistic=1077.078,Prob(F-stafisfic)=0.000000和调整R2=0.996297也都表明FDI、K和L三个变量解释了Y绝大部分的变异。
三、高科技产业集群对外商直接投资影响的实证分析
影响外商直接投资区位的因素有很多,本文着重考虑的是产业集聚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众多研究都表明,产业集群对外商直接投资影响的因素主要有:(1)企业个数。它的多寡一方面反映了地区内部特定产业的竞争态势;另一方面也代表了企业间协作和分工的可能性,因为有效的分工和协作必然是建立在充分多的配套企业基础上的。(2)商业服务水平。可用第三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来表示,因为产业集聚的发展一般直接表现为地区第三产业的发展,而金融、信息等行业的发展水平和地区社会服务体系的完善程度也是外国直接投资所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3)基础设施(JS)。产业集群区内完善的基础设施对吸引外资有着重要的作用。(4)人力资本(HR)。成熟的产业集群应该拥有充足的劳动力,能够提供专业化培训、教育、信息、研究与技术的政府或非政府机构的支持,这也是外商尤其是投资高科技行业的外商所考虑的因素。
1、模型设定。根据上面的分析,设定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如下:
InFDI=β0+β1InQYS+β2Indscy+β3InJT+β4InHR+ε
2、变量选取及样本数据说明。产业集群内企业数目(OYS)。选用1995年―2008年广东省高新技术产业领域企业数目,数据来源于各年《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统计年鉴》。第三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DSCY=GDP3/GDP)。其中GDP3选用1995年―2008年广东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GDP为1995年―2008年广东省生产总值,数据来源于各年《中国统计年鉴》。基础设施指数(JT)。以广东省内1995年―2008年交通运输路线综合密度来衡量,它是区内运输路线长度与该地区面积的比值,即(国家铁路营业里程+公路里程+内河航运里程)/面积,数据来源于《2009年广东省统计年鉴》。人力资本(HR)。选用1995年―2008年广东省高校的招生人数,数据来源于《2009年广东省统计年鉴》
3、回归结果及分析。运用E-views 5.0软件,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0i3)x对所拟定的模型进行计量估计,回归结果如下:
InFDl=3.6292+0.2978InQYS+1.0180InDSCY+0.27581nJT-0.05261nHR
(O.531880)(0.103319)(0.381005)(O.128682)(0.057025)
6.823495 2.882598 2.672114 2.143413 -0.923097
t统计量表明QYS系数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是显著的,说明产业集群的规模对FDI的区位选择影响很大,数据表明产业集群内企业数目每增加10%,会拉动外资增长2.9%,同时DSCY和JT的系数也是显著的。这说明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和交通等基础设施对外商直接投资有很强的吸引作用,但人力资本系数是不显著的,说明人力资本对外资没有太大的影响,这可能是因为人力资本的影响受到了其他方面的制约。如果缺乏完善的制度、官僚机构作风严重,市场竞争不能受到有效保护,尽管有高的人力资本,但由于它们对外商直接投资、合作和创新设置了一些限制,也会丧失工作的积极性,从而阻碍人力资本作用的发挥。F-statistic=31.69037,Prob(F-statistic)=0.000026和调整R2=0.904244说明该模型在一定程度上是适用的。
四、结论
上述的实证分析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和高科技产业集群之间的确是相互促进的。因此,政府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和发展高科技产业集群的策略是强化外商直接投资与高科技产业集群的关联,通过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来促进高科技产业集群的发展,通过发展高科技产业集群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促进二者良性循环,进而提升区域经济实力。
参考文献:
1.付楠.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产业集群的互动关系研究[J].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5(6)
2.张明倩.中国产业集聚现象统计模型及应用研究[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7
3.黄德春,刘志彪.开放型产业集群形成中跨国公司的作用研究――以长江三角洲地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为例[J].江海学刊,2006(1)
4.刘丽琴.产业集聚吸引国际直接投资的卖证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08(12)
在当今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台湾在东亚经济圈中被边缘化的迹象越来越明显。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兴起,对世界各国或地区都产生了强大的经济吸引力。很多具有地缘优势的国家或地区,纷纷签定双边自由贸易协定(FTA)以获取政治和经济利益。2002年11月,大陆与东盟达成《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实现大陆与东盟的贸易投资便利化。受此影响,也为避免排除在东亚经济圈外,日本和韩国也与东盟签定了经济合作的框架协议。至此,东亚经济整合取得了阶段性的重要成果。由于FTA的实质是“对内自由,对外保护”,台湾无法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签定FTA,无法分享到东南亚经济整合过程中的好处,反而被排斥在这个圈外。
为了改变台湾目前的困境,台湾迫切与大陆签定《两岸经济合作架框协议》(ECFA),推动两岸经贸合作,带动台湾产业升级。究竟ECFA能为两岸人民带来哪些福祉,特别是为台湾产业的转型升级带来哪些机遇与挑战,这是个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
二、ECFA将为台湾产业转型创造动力与机遇
根据海峡两岸对ECFA达成的初步共识,ECFA的基本内容涵盖两岸间主要的经济活动,包括货物贸易及服务贸易的市场开放、原产地规则、早期收获清单、贸易救济、争端解决、投资和经济合作等。当前台湾正在进行第三次产业转型,签定ECFA将为台湾产业转型创造动力并带来了机遇。
1、ECFA将等促进台湾出口的增加。
20世纪50年代纳克斯(Ragnar Nurkse)丰富和完善了罗伯特逊(Dennis H_Robertson)的“增长引擎论”(the engine of growth)。该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对外贸易能够带动和激发经济增长,而出口的高速增长主要是通过以下两种途径带动产业发展:一是出口发展使一国出口产业及相关产业面临激烈的竞争,迫使企业加速技术改造,降低成本,提高质量,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二是出口发展会鼓励投资,刺激经济各个部门的发展。
大陆是台湾最大的贸易伙伴,两岸的贸易依存度非常高。根据商务部的统计显示,2009年1~12月大陆与台湾贸易额为1062.3亿美元。其中,大陆对台湾出口为205.1亿美元;台湾对大陆出口为857.2亿美元,是大陆对台出U的四倍多。签定ECFA后,部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将会迅速降低,直至“零关税”。由于零关税导致的商品价格降低,将极大地促进台湾的出口增长。出口的增长通过以下两种渠道进行。一种渠道是将使得台湾产品在大陆现有的市场份额上进一步扩大。第二种是导致部分产品的进口由第三方转向台湾。
2、ECFA有助于优化台湾岛内产业结构。
(1)促进台湾高科技产业的发展。
早在1991年台湾“经济部”就在其提出的“十大新兴工业发展策略”及其配套措施中,根据“二高、二低、二大”(技术层次高、附加价值高、污染程度低、能源依存度低、市场潜力大、产业关联性大)的原则选定通讯、资讯、消费性电子、半导体、精密机械与自动化、航太、高级材料、特用化学品与制药、医疗保健、污染防治等十项列为新兴高科技产业。2000年,又提出了把“两兆双星”作为推动重点。台湾非常重视发展高科技产业,以推动岛内的产业转型升级。但是,在操作的过程中,也暴露了一些问题。如,电子资讯产业强,而航太、高级材料、制药等产业还比较薄弱。过于单一的产业结构容易受到国际市场的冲击。接单能力强、自创品牌能力较差。这种局面反应出台湾在整个高科技产业价值链中,对高附加值领域占领得比较少。同样,产品跟进模范强、基础研究弱。台湾科技产业的发展侧重于克隆岛外的技术与产品,也加上自己的一些创新,但是无法掌握核心技术。
台湾的高科技产业在发展的过程中暴露的这些问题,长期都得不到很好的解决,也就成为了限制岛内产业升级的障碍。签定ECFA,可以推动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大陆有广阔的需求市场,基础研究实力优于台湾;生产研究的成本也低于台湾;科技人才储备丰富,工资水平较低;政府对高科技产业的重视程度高,出台多项优惠措施产生了很好的推动效果。这些优势伴随着ECFA的落实,可以成为台湾高科技产业发展的助推器,不失时机地促使资源在海峡两岸合理配置,加快两岸高科技产业合作的步伐,为台湾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
(2)部分台湾企业或企业生产线可能回流。
目前,台资企业在大陆的投资动机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主动型,另一种是被动型。主动投资大陆的企业,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取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土地资源,占领大陆广阔的市场。而被动型的企业,主要是碍于进出口的关税税率或者由于其他现实考虑,不得不将企业或部分生产线转移到大陆进行生产。
(3)缓解岛内服务业发展问题。
近年来,台湾的服务业发展的速度快,基本确立了在经济中的主导地位,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服务业作为主导性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降低,二是服务业的就业创造效果较低,三是服务业水平较低、竞争能力较弱。根据研究,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在于台湾的服务业与岛内的内需具有高度相关性。
解决岛内服务业发展的问题,对症下药的途径有两个:一是拉动台湾内需,二是放宽对服务业的政策限制。执政以来,当局对服务业的政策限制逐步放开。这在一个方面为服务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而融入东亚经济圈中,加强与大陆的经济合作与交流,对拉动台湾内需,刺激岛内的消费信心大有裨益。随着ECFA的签定与深化,台湾的服务业快速进军大陆市场,会为台湾的服务业带来无限商机,岛内服务业对内需的高度依赖性。与之同时,ECFA会极大地刺激岛内消费者的消费信心,从而带动岛内需求的增长,拉动服务业的发展。
3、ECFA有助于两岸双向投资,促进岛内相关产业发展。
ECFA中包涵了投资和经济合作的内容,这为改变两岸长期以来单向不对等投资提供了政策基础。两岸双向投资,让资金、技术、管理、人员等要素在两岸之间自由流动,对拉动台湾岛内的产业升级转型非常有益。目前,基于大陆的比较优势以及成本和利益的综合考虑,预计大陆资本将主要投入到一些资金需求量不大、投资回报较快和合作前景较好的领域,如餐饮、商业、交通、旅游等服务业、金融业、房地产或不动产领域、基础设施领域以及文化娱乐领域。自2009年以来,台湾连续推出了“六大新兴产业规划”,将生物科技、观光旅游、绿色能源、医疗照护、精致农业和文化创意等六大产业作为台湾产业调整和发展的新方向。这预示着这六个领域将是两岸经济合作的新方向。
ECFA涉及海峡两岸相互投资与合作的内容,一方面鼓励大陆优势产业投资台湾,另一方面也吸引台资投资大陆。通过相互投资,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双赢。
三、ECFA对台湾产业可能产生的影响
尽管ECFA可以促进两岸经济合作,推动台湾产业升级,但是从短期来看,ECFA对岛内产业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1、ECFA可能导致台湾制造业和配套的服务业加速外移。
诚然,海峡两岸签定ECFA后,部分高附加值的产业将会回流岛内。但是,制造业回流的可能性不大,转移到大陆的可能性更多一些。大陆有发展制造业所需的各种资源,且价格远远低于台湾岛内,内销市场潜力大。就目前台湾投资大陆的现状来看,越来越多的台湾制造企业以降低生产成本、看好大陆市场前景为动力,将投资从岛内转向大陆。随着ECFA的签定,大陆市场会得到进一步的开发。与之同时,由于制造业中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或工序会继续外移,与之相关的服务业也可能会转移到大陆。
2、ECFA可能导致台短期失业率上升。
如前所述,ECFA签定后台湾制造业和服务业外移的可能性会增大。而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外移带来的最大风险就是导致企业原本在岛内的岗位需求转移到大陆。
3、ECFA可能会造成岛内工资水平下降。
随着岛内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外移,一部分工作岗位会转移到大陆,可能会降低岛内的工资水平。一项研究表明,台湾在大陆的人才价格,总体不高,30岁左右、有5~6年工作经验的大学毕业生甚至低至每月6000元,这说明,大陆市场已经日益影响到周边市场的劳动工资水平,导致工资出现平均化的趋势,最终也必将拉低台湾的整体工资水平。此外,制造业和服务业的转移可能会造成岛内的工作机会需求大于供给,也可能会导致工资水的下降。
注释:
①张玉冰:《台湾产业结构升级与两岸经济合作关系的实证研究》,《亚太经济》2007年第5期。
②刘霜桂:《台湾科技人才危机再现》,《海峡科技与产业》2000年第5期。
③陈宪等(2004):《国际贸易――原理,政策,实务》,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
④李非、熊俊莉:《两岸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与合作》,《亚太经济》2007年第l1期。
⑤林坚:《海峡西岸经济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研究》,厦门大学博士论文,2009年5月。
杨德明:《台湾地区各方对两岸签署“综合性经济合作协议”的观点述评》,《台湾法研究》2009年第3期。
邓利娟:《产业结构对台湾经济重振的挑战》,《两岸关系》2008年第8期。
一、台湾农业发展过程中政府的作用
台湾农业的发达是众所周知的。台湾本是农业地区,几十年前的农业经济也相当落后。当局在扶持农业发展方面是比较重视的。如提供优良的种苗及生产技术指导,提倡多元化经营,鼓励农产品出口等。同时也注意缩小贫富差别。台湾也搞过“”而且还参照了大陆的一些方法,但经过改良。是由政府出面收购地主大部份土地而给其留下少部分土地耕种。收购土地的款项用公债的形式逐年偿还。分给农民的土地不是无偿的,农民要分期分批把土地款还给政府。当然政府收购土地的价格高而售给农民的土地价格低,中间的差价由政府承担。这样一是阶级对立和矛盾不十分尖锐;二是农民非常珍惜土地,认真利用土地来生产;三是土地资源分配比较合理,大家都有一定的土地。
土地资源少是台湾农业发展的最大障碍,但农业科技的发达却弥补了这一不足。台湾的科研机构多与生产单位挂钩,或提供科研成果,或接受生产单位委托进行某项科研,然后收取一定费用。因此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技术并得以推广应用的速度相当快。新产品能首先占有市场无疑能取得较大的经济效益。农业的发展一靠科技;二靠推销。台湾的农产品推销也有其特色,台湾彰化县的一个花卉生产合作社,该社实为一会员制形式而非行政组织。花农自愿入社,社内设理、监事组织。该社设一个花卉批发市场,除了经常向社员提供市场信息外,还每天举办一场花卉拍卖会。这样做有几个好处:一是花农不愁销路,可根据季节、节日及市场信息安排生产。二是公开成交,价格可供需双方直接议定,减少中间环节,花卉既可保鲜,花农又节省费用。三是不愁收款问题。有这种种方便,花农可专心种植及培育新品种,以提高产量增加收入。
二、台湾工业发展过程中政府的作用
台湾的工业很发达,尤其中小型企业。对大型公有企业,政府从过去直接管理改为间接管理,一般以出让股权的方式转为民营,小部份由政府控股,大部份政府只占小部分股份,完全由民营企业家自主经营。民营企业有充分的经营自,具有经济利益挂钩、领导机构精干、决策快的特点。大型企业实行“三高”(高度集中资金、采用高科技的生产技术及设备、产品占领市场的份额比例高),因此能很快把握市场脉搏,不断创新产品,覆盖市场。
中小型企业更是政府扶持的重点。通过一系列扶持政策,鼓励中小型企业改进生产设备,提高产品质量,扩大出口份额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市场竞争力。政府不直接管理企业。管理企业的是同业公会。公会的负责人由会员企业选举产生,报政府备案。公会起着政府与企业之间沟通的桥梁与纽带作用。企业对政策的反应、企业的意见与建议,直接向公会反映,公会自有人收集、整理,向政府报告,与政府研究、协调。企业则专心生产、销售,不必花费更多的精力。
台湾地方小,资源缺乏。这对工业的发展是极不利的。因此当局以“引进资源、输出技术”为导向。对实行大量原料性资源进口经过高新技术加工又以高科技产品出口的企业,海关直接设到该企业,方便其进出口。由此可见,台湾以兴办实业为主,以工业生产为主,大中型企业都以进口原材料出口高、精产品为主,因而外汇储备较多。加上金融业及房地产业的发展比较稳健,泡沫经济成分较少,对外汇进口又加以一定限制,因此其受东亚金融风暴的影响较少。
三、台湾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过程中政府的作用
(1)台湾政府为高科技发展提供强大的政策支持
近二十年来,台湾政府始终把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放在首要位置,制定了许多支持高科技产业发展的政策,为发展高科技产业大开绿灯,具体表现在:第一,设置科学工业园区。第二,奖励向高新技术产业投资。第三,努力发展科技事业。第四,调整产业结构。台湾政府针对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不断改造传统产业,同时大力扶植新兴的高科技产业,使新兴的高科技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不断提高,超过传统产业。
(2)台湾政府为高新技术产业提供了大量的资金帮助
为促进高科技产业快速发展,台湾政府不仅在政策上给予支持,而且直接投入大量资金,在财力上也给予可观的资助。据有关资料显示,1991-1995年,台湾地区用于研究开发的总经费分别为1036亿元、1147亿元和1250亿元、1380亿元、1563亿元,分别占台湾GDP的1.76%、1.80%、1.81%、1.84%和1.92%,如此巨额的经费投入为台湾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注入巨大的活力。
(3)台湾政府为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过去,台湾缺乏执行科学技术政策与措施的法规。多数情况下,只能以行政命令的方式执行为了适应快速多变的科技环境与发展,台湾政府于1999年1月正式公布执行台湾的第一部科技基本大法——“科学技术基本法”。该法总计23条,这部法律的制定对于规范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促进科研成果与现实生产力的结合,推动高科技产业的发展都会产生十分积极的影响。
(4)台湾政府在引进科技人才、培养科技人才方面下了很大的力气,为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人才支援。
为了获得大量高素质的人才,台湾政府采取了吸引人才和培养人才相结合的措施、首先,政府通过优惠政策、给予优惠待遇、创造优越的工作环境和条件等措施了吸引岛内外科技人才。台湾建立科学工业园的目的之一就是通过建立技术密集型工业的有利环境与场所.吸引岛内的技术人才,召回在岛外的科技人员在优惠的政策措施的吸引下,大量的岛内高级技术人才汇聚科学工业园,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中坚。另外,台湾政府又充分利用科技发展的新成果促进高等院校的教育与研究,同时鼓励民间企业积极投资研究事业,以有效地培养高新技术人才。
为了培养出更多的人才,台湾政府提出培训技术型及策略型人力资源计划,提供生产自动化、专业化等技术型人才,以适应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为了有效地摆脱各机关延揽科技人才的困境,台湾政府从1999年起对各机关高科技人员的考评、选拔办法进行了改革,打破过去僵化的公务员选拔中的条条框框,对高科技人员的考绩、升迁及管理不采取一般公务人员的任用办法,放宽对高科技人才选拔中的种种限制,采取口试、论文、著作审查等形式进行聘用;台湾政府还允许科学工业园区内的在职人员申请进人政府认可的高等院校选修与园内企业有关的专业,成绩优异者可以承认其学位。通过这些措施,台湾高新技术产业中的人才问题得到较为有效地解决,在这个过程中,台湾政府起到了积极的政策引导作用。
参考文献:
[1]邓泽宏,丁宇.台湾高科技产业发展中的政府作用研究[J].科学进步与对策,2001(3).
1知识经济的内涵与发展现状
知识经济是区别于以前的以传统工业为产业支柱,以稀缺自然资源为主要依托的新型经济。信息产业是知识经济的基础,具有高附加值的高科技产业是知识经济的核心,具有高素质并会用高科技手段处理信息的各类人才队伍建设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关键。
1.1知识经济的内涵
OECD在世界上1996年的报告《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对知识经济的内涵进行了界定: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OECD的另一份报告中把迄今创造的所有知识分为四类形态:事实知识(know-what),原理知识(know-why),技能知识(know-how)和人力知识(know-who),并用统计数字说明知识是支撑经合组织国家经济增长的最重要因素。目前,尽管对于知识经济定义本身仍有不少争议,但知识经济被用于描述世界未来经济形态的名词得到了各国经济界和科学界的普遍认可。
1.2知识经济的发展现状
在知识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信息和通讯技术处于中心地位。在全球的GDP中,有约70%的产业与信息有关。1982年,全球信息产业销售额定2370亿美元,1985年为4000亿美元,1995年达6400亿美,而2000年则将超过18000亿美元。在美国,由于信息技术产业的增长速度是经济增长的两倍,其产值已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0%以上,使美国享受到了自越南战争以来经济成就最辉煌的时期。据我国科技部技术创新战略与管理研究中心设计的包括知识的生产、投入、激励、存量、流通等指标体系,若把美国现有发展标准用1来衡量,视为刚进入知识经济阶段,则我国仅有0.26,尚处于知识经济的萌芽期。但90年代以来,我国的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发展同样迅猛之势,1990年我国计算机工业产值才500亿元,平均增长速度超过了50%.而到2000年,我国计算机信息产业产值将达1700亿元。但是,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因此,我国确定了“科教兴国”战略和“技术创新工程”、“211工程”、“信息产业工程”等政策和措施,以刺激知识经济的发展。
2知识经济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经济学界认为知识已成为一种无形的“第一生产要素”具有了第一生产要素的基本特征:逐步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和根源,具有配置资本等生产要素的能力,拥有知识很大程度上意味着取得了对经济的支配权力。知识密集的高科技产业成为主要产业等等。
2.1知识经济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
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形式下,经济增长是经济结构(核心是产业结构)的升级,经济增长的实质性内容是结构高一档次的优化,经济增长是结构升级的一种表现。具体表现从需求结构变化方面、科技发展方面和全球经济一体化方面等都加快了产业结构的调整。
2.2知识经济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可持续发展是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表现,人们在工业经济时代下,实施可持续发展主要紧紧依靠科学技术这把利剑来解决,虽然使有些问题得到缓解,但是影响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如生态环境还在恶化,资源枯竭势头没有得到抑制,发展中国家在重复发达国家过去的“高生产、高消耗、高污染”的传统发展模式等。因此,只有更加充分发挥科学技术作用,使高新技术产业成为主导产业,知识资源成为主体资源,实现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升华,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具体表现有:一方面,知识经济时代下高新技术发展迅猛,为经济可持续增长提供了可能;另一方面,知识经济时代下知识成为主体资源,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
2.3经济增长推动了技术进步,加快了知识经济的发展。
经济增长对技术进步的推动作用,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考虑:(1)随着经济的增长和国民收入的增加,用于教育和科研的经费增加。教育投入的增加,不仅培养了具有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的高级人才资本,而且培养了大批在技术的传播和应用方面起重要作用的实用性人才,从而缩短了科学技术产业化的周期,提高了劳动生产率。(2)随着经济的增长,市场竞争更加激烈,资本和劳动力等投入要素虽然是重要的因素,但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已在下降,真正起主导作用的生产要素是能够引起投入要素不断提高效率的技术进步。(3)随着经济的增长和人均国民收入的增加,人均收入也快速上升,人们的消费观念、消费方式将发生变化,从而导致需求结构的变化,产品的供需出现不平衡,导致产品结构调整、资源的重新配置,甚至导致相关产业的调整。所有这些调整,都要求有相关的新技术,出现了对新技术的需求,从而促进了技术,出现了对新技术的需求,从而促进了技术的进步。
3大力发展我国知识经济的对策
在我国目前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时期,知识经济的形成和发展为加速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为此,我国必须采取以下措施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
3.1调整产业结构,加快传统结构向知识经济的转化。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国际投机资本无孔不人的今天,东南亚金融危机对日本之外的发达国家影响有限.其根本原因之一就是这些国家知识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成功转型和高科技的迅猛发展。我国正处在产业结构全面升级的工业发展阶段,高科技成果为我国因地制宜地选择先导产业,改造传统产业,加速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提供了新的途径.为此,我们必须抓住这个难得的机遇,加快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传统结构向知识经济的转化,使高科技产业成为我国经济的增长点。
3.2加快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是以高耗、低效为特征的。这种经济增长方式带来了难以回避的问题和矛盾:资源浪费、通货膨胀、经济增长难以持续。而知识经济是资源节约型经济,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与经济的结合,可促使经济迅速发展。这些对人口众多,人均资源甚少的中国.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所以.我们必须发展高科技产业,加快高科技的开发运用,利用我国的人才优势,尽快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尽快转变。
3.3发展高科技产业,加快科技进步的步伐。
科学技术是知识经济的一个重要基础,科学技术与生产的结合程度是今后经济增长的关键。知识经济的发展最关键的是高科技的发展。为此,发达国家纷纷增加对科研的投人。1990年.美国在信息业的投资首次超过了对其它产业领域的投资。1994年,美国研究与开发投资达到了1730.2亿美元,占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2.61%。据分析,美国经济增长中约有1/3是信息业发展带动的。因此,我们必须贯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发展高科技产业,促进科技进步。
3.4重视人力资本,提高劳动力素质。
人力资本是知识经济社会中知识的另一个载体,也是经济增长的核心要素。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发现:从本世纪初期到50年代,促使美国农业生产产出迅速增加,和农业生产率提高的重要原因,已经不是土地、劳动力数量或资本存量的增加,而是人的知识、能力和技术水平的提高。一般来说,构成人力资本的是劳动者的知识存量、技能水平和健康状况。人力资本通过人力投资而形成,主要的人力投资包括正规教育和职业培训.而我国人力资本较为匾乏,劳动力素质较低。因此,必须全社会范围内提倡学习、再学习,重视教育,不断提高劳动力素质。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3-0211-02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在国际上具有竞争优势的关键是拥有产业的竞争优势,而产业的竞争优势主要取决于产业发展模式和发展水平。产业集群是产业发展的优选模式,不仅可以通过专业化分工和规模化生产推进产业的发展和提升产业水平,使区域的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竞争优势,而且能够通过企业间的竞争和合作,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从而提高区域产业竞争力,有力地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这已成为发达国家和中国东部沿海的成功经验。对于发展相对滞后的内蒙古来说,产业集群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内蒙古产业集群主要发展模式
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对产业集群模式进行了研究。OECD从集群层次的角度将产业集群分为宏观、微观和中观。Markusen则从经济活动的空间角度把产业集群分为马歇尔式、轮轴式、卫星平台式、政府启动型式。国内学者机构也对产业集群发展模式进行了研究,依据不同标准,对东部沿海地区产业集群模式概括为不同的类型。如仇保兴将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分为制造、销售和混合型产业集群;而国家发改委将产业集群模式分为古典产业集群、龙头+网络型、以核心大企业为主导、中小企业相互配套的产业集群[1];王缉慈将产业集群分为传统产业集群、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和创意产业集群[2]。
目前对于内蒙古地区产业集群发展的研究较少,尤其是关于内蒙古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的研究非常少,仅赵海东《“内蒙古现象”分析研究报告》、赵云平《内蒙古产业集群战略》等论著中有所涉及,还未见有详尽系统研究。
内蒙古的产业集群也经历了由小到大和向不同产业扩张的发展过程,已初步形成一批具有区域特色并且有一定影响力的产业集群。笔者借鉴王缉慈的产业集群模式分类方法将内蒙古产业集群主要发展模式归纳为传统产业集群、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和服务产业集群三种。
1.传统产业集群。在内蒙古传统产业中,能源、化工建材、冶金、机械装备、乳制品、羊绒和肉制品行业,与其他地区相比具有资源优势,已造就了一批在全国乃至世界有名的企业和品牌,在其示范和带领下,相关中小企业不断进入,从而逐步发展形成一批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集群。如以神华为首,伊煤、霍林河等遍布全区的能源产业集群;以神华、鄂尔多斯、亿利为主力的煤化工产业集群;以包钢、包铝、希望铝业和大唐铝业为代表的冶金产业集群;以北方重汽、包头一机、华锐和一汽亿阳为骨干的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以伊利、蒙牛为龙头,牛妈妈、骑士等为补充的乳制品产业集群;以鄂尔多斯、鹿王为核心,、兆君、蒙古王紧随其后的羊绒产业集群;以小肥羊、小尾羊、科尔沁等一大批企业形成的肉业产业集群。
2.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内蒙古要想实现跨越式发展,发展高科技产业是关键。因而在一些有科研基础的地区,建立一定数量的科技产业园区、基地和孵化机构,为高新技术产业创造适宜的环境是非常有必要的。通过近二十多年的努力,内蒙古已建立国家级高新技术园区、基地和孵化器10个,自治区级高新技术园区、基地和孵化器29个,国家级和自治区级高新技术企业181家,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园区型高新技术产业集群[3],产业集群效应的优势开始显现。
3.服务产业集群。内蒙古的服务产业集群发展较晚,但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带动下,也形成了一定的产业集聚,体现出一定的产业特征和产业发展方向。主要集中于物流、旅游、文化创意三类产业集群。(1)内蒙古的物流产业集群主要依托物流园区为载体,以地区经济快速发展为支撑,形成了涵盖农副产品、煤炭、化工建材、装备等各类商品并具有仓储、加工、配送、分拣、包装、信息等多种服务功能的物流产业集聚区。(2)内蒙古地区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通过不断的开发建设,已形成一批具有鲜明特色的旅游休闲集聚区。如以大召、成吉思汗陵等为主的历史宗教文化旅游集聚区;以希拉穆仁草原、呼伦贝尔草原等为代表的草原文化旅游集聚区;以恩格贝、响沙湾为主的沙漠文化旅游集聚区;以阿尔山、贺兰山等为代表的生态旅游产业集聚区。(3)内蒙古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目前已建和在建的园区有呼和浩特大盛魁文化产业园、包头燕家梁文化产业园等八家文化产业园。①
二、内蒙古产业集群发展的主要问题
虽然近些年内蒙古的各类产业集群发展较快,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但是与东部沿海地区产业集群发展相比仍然差距较大,主要体现为集群数量少、有影响力的品牌少,综合竞争力弱等。主要问题及原因如下:
1.长期以来,内蒙古传统产业集群因为过度依赖自然资源,导致受资源价格波动影响大,对当地经济的影响也较大,而且这种风险不易化解。如以煤炭生产为例,从2011年以来,国际煤炭价格持续下跌导致煤炭出口受阻,同时由于国内国外煤炭价格倒挂导致进口量大增;另外受国内经济调整的影响,煤炭生产增速大幅下降。内蒙古作为煤炭主产区,受到较大的冲击,很多煤企被迫限产减产甚至停产,利润大幅度下降;另外传统产业普遍存在资源利用率不高的情况、极易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严重影响企业发展后劲和当地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内蒙古高科技产业集群处于初级阶段,主要表现为政府过度重视招商引资、重复建设而忽视软环境的建设;企业则存在产品科技含量低和研发经费不足,从而创新竞争力不强的问题。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1年》数据来看,2010年内蒙古科研经费投入总计63.7亿元仅占全区GDP的比重为0.55%,全国排名第二十二位;科研人员24.8万,全国排名第二十二位;科研论文专利全国排名第二十六位,这与内蒙古GDP全国排位较前似乎不相匹配。另外企业专业化程度不高、根植性不强;并且集群内企业间缺乏知识溢出和网络关系,关联度低,呈现“群”而不“聚”的特点。这样建立起来的高科技产业集群非常不稳定,一旦其他地区出台更优惠的政策条件,则会纷纷离去,严重影响高科技产业集群的发展。
3.内蒙古服务产业集群因发展时间短,企业规模偏小,市场影响力弱。其中物流产业存在管理不规范、送货服务质量低、企业形象不佳、专业人才不足等问题,致使相关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发展与东部沿海相关产业集群发展相比也存在明显的劣势。另外因服务业资金投入不足,行业品牌的影响力亟待加强。
三、加快内蒙古产业集群发展的思路
1.建立健全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支持体系。内蒙古政府高度重视本地区产业集群的发展,先后制定了《关于承接产业转移发展非资源型产业构建多元化发展等的指导意见》、《内蒙古服务业集聚区“十二五”发展规划》、《内蒙古以呼包鄂为核心沿黄河沿交通干线经济带重点产业发展规划》等意见和规划,有力地支持了当地产业集群的发展,但仍有一些方面亟待解决。一是尽快制定产业集群识别和认定标准。因为有了标准既可以准确判断产业集群发展的阶段和水平,又可以制定与之相适应的配套政策,促进产业集群快速健康发展。二是制定政策规划,引导各盟市间产业集群协调发展,避免因重复建设导致过度竞争和资源浪费。三是制定相关政策,重点支持传统产业集群升级和发展新兴产业集群、创意产业集群。
2.构建产业集群发展的服务支持体系。国内外产业集群发展实践证明,一个地区产业集群的快速健康发展必须要有一个功能强大、服务全面的服务支持体系。内蒙古地区可以按照“政府推动、市场运作、自主经营、有偿服务”的原则,建立一批研究中心、检测中心,同时构建信息服务平台,实现技术、人才、信息等资源共享;另外政府需要引导和支持产业集群发展行业协会,充分发挥其在促进产业升级、维护企业间合法权益、规范市场秩序和价格协调、职业培训等方面发挥必不可少的作用。
3.加强区内外产学研合作力度,提高产业集群竞争力。通过积极引导和支持集群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联合体,充分发挥现有包头国家科技创业园、呼和浩特留学人员创业园、京蒙高科企业孵化器有限责任公司三家国家级企业孵化器,以及内蒙古创意软件示范园、金山科技城等地方孵化器的作用。鼓励科研成果向重点产业集群转化,同时搭建技术服务平台,实现成果转化的高效便捷,减少交易成本并提高生产效率,提升内蒙古产业集群的综合竞争力。
4.发展循环产业集群模式,注重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对于传统产业集群可以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充分利用废弃物,实现清洁生产,这样通过延伸产业链,增加了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对于高科技产业集群应以生态园区为载体,循环经济为引导,通过创立高科技循环产业集群,提升产业集群竞争力,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服务产业集群是未来重点发展的循环产业集群。
参考文献:
新贸易理论体系主要由两大理论构成:一是主要以内部规模经济为基础的“利润转移”理论;另一是主要以外部规模经济为基础的“外部经济”理论。
“利润转移”理论
第一:用出口补贴为本国寡头厂商争夺市场份额。这种论点认为:向国内厂商提供补贴,使国内厂商采取进取性市场战略,从而迫使外国竞争对手作出相应的让步,国内厂商的市场份额由此扩大。这是战略贸易政策理论中影响最大,也是被引证最多的一种论点。
第二:用关税来抽取外国寡头厂商的垄断利润。这种论点认为:在存在潜在进入的情况下,使用关税来抽取一家外国寡头厂商正在享受的垄断利润是合理的。如果没有任何潜在的进入,关税只会扩大国内价格与国外价格的差距,导致福利恶化。但如果存在国内厂商的潜在进入,则这种进入的威胁限制了外国厂商的定价反应,使他们执行一种吸收部分关税的定价,以阻止这类进入的战略。只要关税被部分地吸收,价格上涨的幅度就会低于关税的幅度,消费者剩余的损失就会远远被征收到的关税所抵消而有余。
第三:以进口保护作为出口促进的手段。该论点为传统的幼稚产业保护论提供了理论依据。由于本文主要是分析科技兴贸问题,因此这里重点论述一下该论点。该论点认为一国政府可以通过贸易保护或局部封闭本国市场,赋予本国企业在国内市场的销售特权,受保护的企业的生产和销售都会增加,企业由此可获得静态规模经济;同时国外竞争对手由于市场份额的缩小而失去规模经济,此消彼长,国内企业就可能拥有了与国外企业竞争的优势。企业除了可获得静态规模经济之外,还会由于累积产量的不断增加而积累职工的生产经验,在“干中学”的过程中生产成本会不断下降,以及企业研究与开发所产生的技术创新可改变企业的生产函数,降低边际成本,从而使企业获得动态规模经济。在这里,政府通过贸易政策影响了本国厂商及其外国竞争对手的决策行为,从而改变了竞争格局,使不完全竞争产业特别是寡头产业中的超额利润向本国发生了转移。
“外部经济”理论:
某些产业或厂商能产生巨大的外部经济,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和出口的扩张,但由于这些外部经济不能完全被相关厂商所占有,这些产业或厂商就不能发展到社会最优状态。如果政府能对这些产业和厂商提供适当的保护和支持,则能促进这些产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提高其国际竞争优势,获得长远的战略利益。
二、战略贸易理论对我国的启示及相应的对策
(一)我国出口现状及面临问题
1998年我国出口位居世界第九位,可以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贸易大国。但是从出口商品构成来看,我国能够大批量进入国际市场的还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虽然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推动下,1996年机电及运输设备业的出口总额首次超过轻纺产品的出口总额,不过仔细分析一下不难发现,我国的机电产品出口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加工装配业务的出口,并未脱离劳动力密集的生产方式,所需的技术、原料、零配件、生产设备都从国外进口,与国内产业的联系较少。换言之它只是部分改直接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如纺织品)为出口以价值更高的产品(如机电产品)为载体的装配劳动。这种贸易结构与我国的劳动力丰裕、工资成本低是相吻合的,并且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使我国得到了一些贸易利益,如增加就业,提高人民的收入,增加国家的外汇收入。但现在的问题是:这种贸易结构在国际竞争中是否具有竞争优势?能否长期化?
关于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新说法:美国经济学家里昂惕夫曾用投入产出分析法对H—O理论进行实证分析,根据H—O理论,美国应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但里昂惕夫对美国的200种进出口商品进行统计分析后却得出了一个相反的结论。对此经济学家有各种不同的解释,但有一点已非常明确,这就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和资本密集型产品主要不是用产品本身来区分的,而是用投入要素来区分的。也就是说,同样一种产品在发展中国家可能是以密集的劳动生产的,在发达国家则可能是以密集的资本生产的。就象服装、鞋帽、玩具、食品之类,就产品来看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而在许多发达国家则是资本密集型的。即使在这些国家也要投入较多的劳动,但这些劳动是同较多的资本结合进行生产过程的,结果就是更多的劳动生产率。面对发达国家在劳动密集型产品市场上资本对劳动的替代,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并不具有竞争优势。
贸易障碍增多:虽然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因工资低而劳动成本较低,发达国家进口会进一步提高其福利水平。但面对国内充分就业的压力,仍会以各种壁垒阻碍廉价的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入,从而使以劳动密集型和自然资源密集型产品出口为主的国家总是处于不利地位。事实上这种情况经常发生,例如我国的纺织品出口就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美国的限制。
我国沿海地区劳动力成本低廉优势正在减弱:从1995年开始,加工贸易开始成为我国产品出口的第一大方式。从1998年统计数据来看,加工贸易额1730.4亿美元,出口额1044.7亿美元,分别占该年进出口总额的53.4%和56.9%,且1998年加工贸易进出口额是1991年的3倍,同期进出口总额为2.4倍,由此可见加工贸易增速快于全国进出口总额的发展速度。我国加工贸易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仅广东、上海、江苏、山东和福建五个沿海省市加工贸易合计占到80%以上。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经济快速增长,我国沿海地区工资增长很快,据1995年与1985年的统计数据显示,沿海地区工资水平大幅提高,其中上海上升了77.9%,北京上升了48.9%,广东上升了42.1%,劳动力成本低廉优势正在减弱。面对东南亚、南亚甚至非洲国家更具竞争力的劳动力优势的压力,如何使外贸更好发挥对经济增长的引擎作用,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进入9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科技革命蓬勃发展,知识经济初显端倪,世界产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发达国家科技与产业飞速发展,据OECD统计,其主要成员国的知识经济已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0%,高新技术产业在制造业的比重不断提高,目前已接近30%;出口商品结构逐步转到以高新技术产品为主的方向,OECD国家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工业制成品出口比重目前已接近40%;知识密集型服务出口发展迅速,到2002年OECD国家此类服务出口将占其服务出口总额的一半左右。根据世界银行《1998年世界发展指南》的资料,1996年的一些新兴市场高新技术产品占工业制成品出口达到相当高水平,新加坡为71%,马来西亚为67%,韩国为39%,墨西哥为32%,台湾省为50%。世界科技革命及全球产业结构的深刻变化,发达国家和部分新兴市场科技与产业巨大的竞争优势进一步对我国的长期出口竞争力提出严峻挑战。
因此,实施科技兴贸战略,大力推动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加快我国出口产业的技术创新,全面增强国内出口企业的竞争优势,是我国外贸跨世纪发展的重大课题。
(二)启示与对策:走科技兴贸之路
我国要想由一个贸易大国成为一个贸易强国,充分发挥国际贸易对经济发展的引擎作用,实现出口的可持续增长,科技兴贸是必由之路。科技兴贸是产业科技化的必然结果,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和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导致产品质量提高和结构的优化,最终才能体现于出口商品质量提高和结构的优化。因此要想实现科技兴贸,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是一个关键。
大学科技圃是大学与社会连接的桥梁和纽带.是大学实现科技 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重要渠道.是 国家和 区域创新体系中不 可或缺 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外大学科技园经过几十年的探索 和实践 .涌现出一批业绩突 出、具有广泛影响 的典型 园区 认 真研究这些园区的发展历程.分析它们在国家经济建设和推动社会技术进步 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总结世界著名大学科技圃的成功经验 .对于指导和促进我国大学科技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国外大学科技园发展历程
大学科技圃 的发展历史比较短.世界各 国建设大学科技园的初衷、模式甚至称谓都不尽相同.但是大学科技园作为知识社会和技术创新的产物 .它以一种崭新的社会组织和区域形态 .为科技 、经济乃至社会发展的相互结合寻找到 了一条新的途径.成为 2O世纪科技产业化领域最重要的创举之一和未来社会经济发展 的一种重要的、富有生命力的新型组织形态。
1951年.美国斯坦福大学弗雷德里克 .特曼 (FrederikTe—an)教授倡导兴建 了世界上第一个大学科技园——斯坦福研究圃(即现在的硅谷 )斯坦福大学 的师生仅用很短的时间,就将硅符发展成为美国电子工业最大的研究 、制造 中心与高技术的摇 篮。1959年 .美国又依托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在波士顿 128公路地 区建立 了高技 术区 .依托杜 克大学等 3所著名大学建立 了北卡罗来纳州三角研究园等大学科技园 受美国发展大学科技 园模式 的启发 .从上世 纪 60年 代起,日本开始从“贸易立国”转 向“技术立 国”.并着手实施 本国的大学科 技圃——筑波科 学城计划 自 1963年决定兴建 到1980年建成筑波科学城 .历时 l7年到 1982年筑波科学城已有 43个国家研究所 (约 占日本 40%的主要科研机构 )、2家私人研究所和筑波大学等 2所 大学,约有 1.1万多名研究人员专家和后勤人员I’21。法国在 1969年开始建设索非亚.安蒂波里斯科学城 ,之后.又陆续建立 了几十个各种类型 的大学科技园 ,其中有些大学科技 园成效甚佳 .如雷恩大学科 技 园、蒙彼利埃大学科技园 、里昂大学科技园 、马赛大学科技园等。
20世纪 70年代 。英国政府对美国的大学科技园特别是硅谷进行考察后认为 .科技园不仅能促进 大学 的科 研和教学 ,而且也能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所 以英 国政府学 习美 国经验 ,先后制定 了一些鼓励政策 .设立各种基金 .推动大学科技 园的建设 .扶持高科技类型的中小企业发展。1972年.英国第 一个 大学科技 园在 赫利奥瓦特大学诞 生 .1975年剑桥大学又创建 了著名 的剑桥科学 园.此后 .英国又相继建立 了包括 阿斯顿大学科技园 、沃里克大学科技 园在 内的众多大学科技园。
1974年.韩国政府创办大德科学城 .经过 3O多年的发展 ,该园区已经成为韩国最大的产、学、研综合园区 ,汇聚了4所高 等学校 、70多家政府和民间科研机构 、2000余家高技术企业 、几万名研发人员和全 国一流的研 发设施嘲。
进入 20世纪 80年代以后.由于世界各 国经 济开 始复苏 ,大学科技园随之得到快速发展。不仅美国、英 国、法国等在原来 的基础上又建立了一批新 的大学科技园 .而且其他很多 国家也都纷纷尝试进行大学科技 园建设德国于 1983年依托柏林工业大学建立 了第一个大学科技 园——西柏林革新与创业中心 .之后 又陆续启动 了新 的建设计划 .至 199o年德 国已建立 7O多个科技园区14-51 1990年印度电子工业部批 准成立 3个软件 科 技 园 区 :班 加 罗 尔 fBangalore)、 布 巴 内 斯 凡 尔fBubaneshuar)和浦~]lg(Pona),被称为 “I,I’金 三角 ”。其中 ,发展最快 的班加 罗尔科技园 .经过 l0多年的努力 .如 今 已经成 为全球第五大信息科技中心.甚 至被外界 认为已经具备了向美国硅谷挑战的实力 .因此班加罗尔科技 园拥有“亚洲 的硅谷 ”的美誉旧。此外 ,意大利 、加拿大 、芬兰 、瑞典 、巴西 、新加坡等国也都先后建立 了为数不少 的大学科技园近半个世 纪以来 .大学科技 园作为促进 国家和地 区发展知识经济的载体 .呈现出蓬勃发展 的态势 .极大地推进 了所在国家和地 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 、国外大学科技园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作用
实践证明 .大学科技园是 国家创新 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斯坦福研究 园、剑桥科学园等世界著名大学科技园之所 以能够实 现快速发展 .关键是在 国家和 区域创新体 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种作用 既体现于外在的高科技企业的快速发展、高科技成果转化率的提高 、高端人才的大量 聚集 ,更体现 于内在的官 、产 、学 、研相结 合创新机 制的形成 和高等学校 社会 服务功能的有效实现
1.大学科技园促进 了国家和区域产业结构升级 一 个国家要保持经济持续增长跟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 .并保 持国际竞争能力 .需要一个在技术上 和运 作模式上 同国际经 济发展主流接轨的产业体系 国外一 流大 学科 技园 的共 同特 征就是致力于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拥有处于领先地位 的产 业发展领域。据上个世纪末有关统计资料显示 .信息高科技产业为美国国民经济所做 的贡献 .比钢铁 、汽车和建筑 三大支柱产业总和还要大
2.大学科技园促进了高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 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是大学科技 园的重要功能之一 .国外成功的大学科技 园在这方 面都做 了大量的工作 硅谷是 在美 国率先创 建产学研一体化 的创新模式 和率先实现知识创新 与技术创新协 同的主要地区之一 硅 谷和斯坦福大学在知识 、人才等方 面的互动带动 了硅谷经济 的发 展 .产学研结合创新 机制的诞生大大促进 了科技成果 的转化 。据有关资料显示 .在硅谷60%一 8O%的科技成果都能够转化为市场商品。牛津 大学建立科技园 (Begbroke Science Park)最根 本的指导 思想 .就是 要促进大学的专利成果转 化 .明确科技园 的主要 目标是成为促进大学专利转化和科技产业 发展的孵化器171。
3.大学科技园促进了高科技企业成长 。大学科技园是高新技 术企业 的“孵化器 ”.通过整合 利用大学 、企 业和社会 的各种资源.为中小科技型企业发展创造了 良好条件。硅 谷由于具备了 良好的创新创业 条件 .使其成为世人公认 的高科技企业成长的摇 篮。到 2001年。硅谷 的高科技公 司达 到 9324家,成为国外最 大、最密集、最具有创造性的高科技产业群f81。
4.大学科技园促进 了国际交 流与合作 世界上著名 大学科技园都十分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 ,淡化 国与 国之间的界限依靠其优惠政策和自身活力从全球范 围吸引大批优质企 业和高端人才。当然 .这些企业和人才反过来又促进了大学科技园的持续 、健康 发展 。一般情 况下 .我们 研究硅谷往往 比较 重视它的体制 、机制 ,而不太关注其企业和人员构成 。实际上,硅谷的国际化程度是相 当高 的.它能够取得今天 的业 绩 ,可以说是国外各地优秀人才共同聚集 和努 力的结果 。据美 国加利福尼亚公共政 策研究所 2000年 发表的报告书显 示 .硅谷 中 .仅 由中国和印度人经营 的高科技 企业就达 2775家 .占全部企业总数的 24% 印度的班加罗尔由于是以软件外包业为主 ,因此更加重视国际合作
三、国外大学科技园发展建设经验分析
世界上成功的大学科技园 .虽然发展历程 、发展目标、组织形 态等不尽相同.但是在加 强政策引导、促进产学研结合完善中介服务体系、吸引风险投资、营造良好创新环境等方面的做法是基本一致的.这也是最值得我们总结和学习的地方。
1.确立良好 的区位环境 优势。在 国外 比较成功 的大学 科技园中.硅谷 良好 的区位环境是最有代表性的。硅谷的区位条件使得硅谷既不受大城市喧闹气氛的干扰,又可 以最大 限度 地利用大城 市优 良的配套生产和生 活服务设 施 ,依托城市便 利的交通 、服务和优 良的人力资源,借助 大城 市所集 中的信息 源和资金流 .促进 自身建设和发展。
2.政府从多方面给予支持和帮助。由于政 策的规范力 和约束力远大于任何方式 的行 政干预 .因此法律 政策的保证是发达 国家促进技术创新 的通常做法 。早在 1985年 .美国政府就颁 布了 中小企业 投资法 ,从税 收 、融资 、贴息 贷款 等方面扶持中小企业 。促进 了中小企业包括中小 型科技企业 的成长 更为重要的是 。美国政府对市场经济 的运行有 一整套法规 .对金融 、证券 、票据 、会计 、知识产权 、企业破产 、财产 清算 等都有周密的规矩可循 ,而这些规矩都立足于鼓励竞争、鼓励创新。
3.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的文化氛围。值得我们思考的还有硅允许失败的社会文化 氛围,他们的信条是.要奖励敢冒风险的人.而不是惩罚那些因冒风险而遭失败的人。因此。硅谷人始终对创业津津乐道.对失败表现出极 高的宽容。
4.努力完善风险投资机制。风险投资是推动知识经济发展的重要推进器。从各国高新技术产业化状况来看.风险投资发展 得好的国家 ,高新技术产业 化水平也 就高;反之 ,风险投资机制不完善,其高新技术产业 的发展就会举步维艰例如美、英、法、日、德 5国 的风险投资之和占世界总额的 90%以上 。其高新技术产业占据 了世界发 展的主导地位 .大学科技 园的发展也是最好 、水平最高 的I91。
5.充分发挥依托高校的积极作用综观世界上比较成功的大学科技园 ,一般都依托于一所或几所研究型大学 .这些 大学 源源不 断地输送高层次人才和高科 技成果 .科技 园与高校形成 鱼水交融的关系有一份统计 报告显示 .1995年“硅谷 ”高科技公司所创造的850亿美元产值中 .62%来 自斯坦福大学师生和校友创办的企业。
参考文献
[1]Stanford Facts:Research and Innovation[EB/OL].[2008-l1-l].http:llwww.stanford.edu/about/facts/research.htm1.
[2]SANG—CHUL PARK.,I’he Roles of High-Tech Oriented Private Compan ies in Science Cities:A Case Stuay of Tsukuba Science City in Japan and Taedeok Science Townin South Korea[J].Korea Observer,2000:31,1;ProQuest Asian Business and Reference.
[3]Case study of Taedok science town,Ta~on metropolitan citKorea[J].Habimt International,2oo0(26):213—228.
[4]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 Transfer[EB/OE1.[2008-1 1-101.http:llwww.rwth—aachen.de/aw/main/english/Themes/ institutions/central administration/departmentuniversity_ office of technology tr/~bti/pision technology andinnovation/.
[5]TechnologieparkHeidelberg[EB/OL].[200-11-1].www.teehnologiepark-heidelberg.defindex.php?id=1 1
[6]刘双云.印度班加 罗尔科技 园的发展特点与经验借鉴[J] 理工高教研究 。2006,25(06).
[7]郭晓娟.浅谈英国牛津大学科技 园的成功之道[J].中国高等教育.2006(01).
一、我国投资体制的历史沿革
投资体制是指国家组织、领导和管理投资经济活动所采取的基本制度和主要方式、方法。川投资体制是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总体上看,我国的投资体制可划分为两个时期,一是改革开放前的投资体制时期,二是改革开放后的投资体制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