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的核心任务范文

时间:2023-08-10 09:21:5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德育的核心任务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德育的核心任务

篇1

教学背景:

随着我国面向二十一世纪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学校教育的首要目的是要充分发展学生全方位的素质,使之成为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时代人。作为教书育人的教师要抓住课堂这个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既要培养学生具备适应和参与未来社会生活所必须的知识和能力,又要培养学生具有丰富的人性,善于挖掘教学内容中潜在的情感因素,发挥科学知识的教育力量,善于从英语学科教材的性质和特点出发,有机渗透德育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课程从目标到内容都要反映时展的需要和学生终身学习的需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和策略以及跨文化意识与能力的形成。课程采用模块方式设置,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和开放性,从而使学校和教师可以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使之具有时代性。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指导我们,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要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作为基础学科的英语肯定也必须重视德育教育。“怎样才能在英语教育教学中更好的渗透德育教育?”这是新时代每一位英语教学者在摸索探究的一个问题。

德育过程既是说理、训练的过程,也是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挖掘教材中潜在的教育因素,针对学生中出现的思想倾向性问题,结合教学内容,有意识地在教材的呈现中进行德育渗透。

教学构思:

教育部长周济在《切实落实德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首要位置》中指出英语学科教学要自觉的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同时要不断改进教学形式和方法。首先以一节具体的课为例,在高一年级Unit1的教学中内容谈论的是关于友谊方面的。对学生来说这个话题及熟悉有话可谈所以在备课时我先确定了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再结合学生水平设计整节课。在英语教学活动中进行德育渗透,让学生在单元教学结束时既掌握英语语言知识又能够学会做人。

教学过程描述:

Unit1 Friendship

教学德育目标:让学生懂得朋友和友谊的含义并能正确地衡量朋友的好坏。

让学生学会怎样成为一位好朋友。

学会怎样在逆境中生存。

教学步骤:

第一步,让学生总结一些关于友谊与交友方面的谚语。

师问:Can you tell me some proverbs about making friends?

( 你能说出一些关于交友方面的谚语吗?)

师问:What should a good friend be like?你认为好朋友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然后讨论以下几个问题:

第二步,讨论问题:〝你有朋友吗?你认为你的朋友怎样?用一些形容词描述一下你心目中好友的为人!”然后教学生学会以下形容词。

Qualities:

kind kind-hearted / warm-hearted polite helpful gentle noble

honest trustworthy frank openhearted

brave great full of courage / courageous

loyal true faithful to a friend dependable

wise clever bright learned

第三步,听力。听一段对话,对话内容讲述的是三对好友间怎样解决他们之间的小摩擦。

教师先播放一遍,让学生讨论:如果你是当事人,你会怎么解决此事?再播放一次录音,听文中人物解决办法。

第四步,直接进入这课的中心阅读。通过讲述查克·诺兰德在孤岛上与排球为友意识到人应该珍惜自己目前所拥有的好友并自我检讨没有尽到好友职责的故事。教育我们应该与好友一起分享快乐与悲伤,自己应该对好友“付出比索取多”应对别人多点关心等等。

教师:给学生设计以下任务,要求5分钟时间阅读全文后完成任务。

任务一:找出在查克·诺兰德出事故之前,他对朋友的态度:

学生回答:查克·诺兰德因公事很忙,几乎没有时间与朋友联系。

任务二:在岛上查克·诺兰德领悟出自己对待朋友的不足指出是什么?

学生回答:他认识到自己不是个好朋友,对自己考虑很多而对别人关心不够。

第五步,听课文录音之后发动学生讨论。

讨论一:“查克·诺兰德怎样独自一人在荒岛存活下来的?你从中学会了什么道理?”

学生总结:查克·诺兰德 学会了找寻食物和水,还学会怎样生火。在精神世界他建立了与排球的特殊友谊。从他的经历中我们可以借鉴到:当你遇到困境的时候,不要灰心丧气,要多动脑筋,采取一切方法使自己先能安全生存下来再寻找逃生出路。

讨论二:“从本文中我们可以学习到应该怎样对待朋友?”

学生总结:朋友即师长。(三人行必有我师。)友谊是情感的付出,我们应该给与别人的要比别人给与自己的要多。第六步,教师总结学生发言,要求学生学会表达书上的经典句子,像,

Friends are teachers.

Friendship is about feelings and we must give as much as we take.

第七步,家庭作业:

教师:布置一项研究性学习任务:

“Is it better to have a human friend or an unusual friend such as a volleyball, a pen or a dog?”

an unusual friend

教学反思:

整个教案的设计把德育渗透在英语课堂活动中进行。首先,在使用课堂用语时教师就须注意使用委婉,文明,地道的疑问句形式。让学生了解在英语语言中,请求别人做事时,一般要用这些结构:Will you please …? Would you like to …? Could you …? Excuse me…..这样可以因势利导对学生进行文明用语的教育,告诉学生在我们国家也是很讲究语言的文明礼貌的。

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在学习英语语言时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比如第五步,第七步的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等。在英语教学中,如果光靠老师口头传授是起不到作用的,应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共同思考,进行总结和自我评价。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的能力,而且还可以培养他们团结合作的能力等。例如,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法,这种学习法共享一个观念:学生们一起学习,既要为别人的学习负责,又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学生在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前提下进行学习。在这种情景中,学生会意识到个人目标与小组目标之间是相互依赖关系,只有在小组其他成员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取得成功。还可以让他们从小养成严肃看待他人学习成绩的习惯. 比如说我们现在比较通用的pair work, creative work, discussion等课堂活动方式. 在英语研究性学习中表现的尤为明显。在上课课题的设置,准备材料,挑选修改材料,用英语表现,解说几个环节上很容易培养学生团结互助,自我牺牲和取长补短的高尚品德。

再次,德育渗透不仅仅可以在课堂上体现,还可以与英语的课外学习有机结合。教育部部长周济同志提出要大力加强学生课余活动主阵地建设的号召。我们可以适当开展一些英语活动课和英语主题活动。例如,本单元的英语教学的主题都是围绕 Friendship这一主题,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爱好开展各种活动,比如举行以Friendship为主题的英语角, 使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加强道德教育和责任意识。或是以Friendship为主题的欧美经典流行歌曲比赛。通过这些活动中,既可以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兴趣,又可以通过活动的过程和学生学习的过程使学生对传统美德进行深入的讨论。

最后在课堂教学完成之后,回顾对教材的整个处理施行过程发现:教学目标完成的比较充分,但出现个别学生对复杂句子的理解及再现存在困难。这一点对于基础差的同学

在下一节课中把复杂的句子分析句子的成分之后,再要求学生再现。另外,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有很多种答案教师需要给以肯定并耐心的加以指导,教会学生运用正确的英语语言来表述。特别是在对文章的德育因素进行挖掘时要兼顾学生对文章所给语言教学任务的完成。

所以,教师在整个教育活动中,无时无刻不在体现“教书”和“育人”两个环节。现在国家正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而把德育教育放在首位。笔者认为,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那么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就应该紧紧围绕这两个基本点。作为合格的人民教师,无论上任何课程,都应时刻注意在学英语语言的同时,对学生进行人生观教育、理想道德教育、爱国竞业教育。英语这门课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优势,运用得当,就像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打开了另一扇明窗会使得枯燥的语言讲解既有意义,又生动活泼,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内容摘要:教学是一项创造性活动,每个教师都在进行着自己的创造,教书育人,为党和国家的素质教育做贡献。在学科教育中有意识地渗透德育教育是这些年自己在教学中贯穿的一个主题,并深感其重要性和必要性。本文就自己的一些具体教学实践谈谈在英语学科中渗透德育教育的体会。

关键词:德育教育 渗透 英语学科

教学背景:

随着我国面向二十一世纪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学校教育的首要目的是要充分发展学生全方位的素质,使之成为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时代人。作为教书育人的教师要抓住课堂这个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既要培养学生具备适应和参与未来社会生活所必须的知识和能力,又要培养学生具有丰富的人性,善于挖掘教学内容中潜在的情感因素,发挥科学知识的教育力量,善于从英语学科教材的性质和特点出发,有机渗透德育。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课程从目标到内容都要反映时展的需要和学生终身学习的需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和策略以及跨文化意识与能力的形成。课程采用模块方式设置,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和开放性,从而使学校和教师可以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使之具有时代性。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指导我们,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要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作为基础学科的英语肯定也必须重视德育教育。“怎样才能在英语教育教学中更好的渗透德育教育?”这是新时代每一位英语教学者在摸索探究的一个问题。

德育过程既是说理、训练的过程,也是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挖掘教材中潜在的教育因素,针对学生中出现的思想倾向性问题,结合教学内容,有意识地在教材的呈现中进行德育渗透。

教学构思:

教育部长周济在《切实落实德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首要位置》中指出英语学科教学要自觉的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同时要不断改进教学形式和方法。首先以一节具体的课为例,在高一年级Unit1的教学中内容谈论的是关于友谊方面的。对学生来说这个话题及熟悉有话可谈所以在备课时我先确定了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再结合学生水平设计整节课。在英语教学活动中进行德育渗透,让学生在单元教学结束时既掌握英语语言知识又能够学会做人。

教学过程描述:

Unit1 Friendship

教学德育目标:让学生懂得朋友和友谊的含义并能正确地衡量朋友的好坏。

让学生学会怎样成为一位好朋友。

学会怎样在逆境中生存。

教学步骤:

第一步,让学生总结一些关于友谊与交友方面的谚语。

师问:Can you tell me some proverbs about making friends?

( 你能说出一些关于交友方面的谚语吗?)

师问:What should a good friend be like?你认为好朋友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然后讨论以下几个问题:

第二步,讨论问题:〝你有朋友吗?你认为你的朋友怎样?用一些形容词描述一下你心目中好友的为人!”然后教学生学会以下形容词。

Qualities:

kind kind-hearted / warm-hearted polite helpful gentle noble

honest trustworthy frank openhearted

brave great full of courage / courageous

loyal true faithful to a friend dependable

wise clever bright learned

第三步,听力。听一段对话,对话内容讲述的是三对好友间怎样解决他们之间的小摩擦。

教师先播放一遍,让学生讨论:如果你是当事人,你会怎么解决此事?再播放一次录音,听文中人物解决办法。

第四步,直接进入这课的中心阅读。通过讲述查克·诺兰德在孤岛上与排球为友意识到人应该珍惜自己目前所拥有的好友并自我检讨没有尽到好友职责的故事。教育我们应该与好友一起分享快乐与悲伤,自己应该对好友“付出比索取多”应对别人多点关心等等。

教师:给学生设计以下任务,要求5分钟时间阅读全文后完成任务。

任务一:找出在查克·诺兰德出事故之前,他对朋友的态度:

学生回答:查克·诺兰德因公事很忙,几乎没有时间与朋友联系。

任务二:在岛上查克·诺兰德领悟出自己对待朋友的不足指出是什么?

学生回答:他认识到自己不是个好朋友,对自己考虑很多而对别人关心不够。

第五步,听课文录音之后发动学生讨论。

讨论一:“查克·诺兰德怎样独自一人在荒岛存活下来的?你从中学会了什么道理?”

学生总结:查克·诺兰德 学会了找寻食物和水,还学会怎样生火。在精神世界他建立了与排球的特殊友谊。从他的经历中我们可以借鉴到:当你遇到困境的时候,不要灰心丧气,要多动脑筋,采取一切方法使自己先能安全生存下来再寻找逃生出路。

讨论二:“从本文中我们可以学习到应该怎样对待朋友?”

学生总结:朋友即师长。(三人行必有我师。)友谊是情感的付出,我们应该给与别人的要比别人给与自己的要多。第六步,教师总结学生发言,要求学生学会表达书上的经典句子,像,

Friends are teachers.

Friendship is about feelings and we must give as much as we take.

第七步,家庭作业:

教师:布置一项研究性学习任务:

“Is it better to have a human friend or an unusual friend such as a volleyball, a pen or a dog?”

an unusual friend

教学反思:

整个教案的设计把德育渗透在英语课堂活动中进行。首先,在使用课堂用语时教师就须注意使用委婉,文明,地道的疑问句形式。让学生了解在英语语言中,请求别人做事时,一般要用这些结构:Will you please …? Would you like to …? Could you …? Excuse me…..这样可以因势利导对学生进行文明用语的教育,告诉学生在我们国家也是很讲究语言的文明礼貌的。

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在学习英语语言时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比如第五步,第七步的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等。在英语教学中,如果光靠老师口头传授是起不到作用的,应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共同思考,进行总结和自我评价。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的能力,而且还可以培养他们团结合作的能力等。例如,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法,这种学习法共享一个观念:学生们一起学习,既要为别人的学习负责,又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学生在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前提下进行学习。在这种情景中,学生会意识到个人目标与小组目标之间是相互依赖关系,只有在小组其他成员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取得成功。还可以让他们从小养成严肃看待他人学习成绩的习惯. 比如说我们现在比较通用的pair work, creative work, discussion等课堂活动方式. 在英语研究性学习中表现的尤为明显。在上课课题的设置,准备材料,挑选修改材料,用英语表现,解说几个环节上很容易培养学生团结互助,自我牺牲和取长补短的高尚品德。

再次,德育渗透不仅仅可以在课堂上体现,还可以与英语的课外学习有机结合。教育部部长周济同志提出要大力加强学生课余活动主阵地建设的号召。我们可以适当开展一些英语活动课和英语主题活动。例如,本单元的英语教学的主题都是围绕 Friendship这一主题,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爱好开展各种活动,比如举行以Friendship为主题的英语角, 使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加强道德教育和责任意识。或是以Friendship为主题的欧美经典流行歌曲比赛。通过这些活动中,既可以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兴趣,又可以通过活动的过程和学生学习的过程使学生对传统美德进行深入的讨论。

最后在课堂教学完成之后,回顾对教材的整个处理施行过程发现:教学目标完成的比较充分,但出现个别学生对复杂句子的理解及再现存在困难。这一点对于基础差的同学

在下一节课中把复杂的句子分析句子的成分之后,再要求学生再现。另外,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有很多种答案教师需要给以肯定并耐心的加以指导,教会学生运用正确的英语语言来表述。特别是在对文章的德育因素进行挖掘时要兼顾学生对文章所给语言教学任务的完成。

所以,教师在整个教育活动中,无时无刻不在体现“教书”和“育人”两个环节。现在国家正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而把德育教育放在首位。笔者认为,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那么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就应该紧紧围绕这两个基本点。作为合格的人民教师,无论上任何课程,都应时刻注意在学英语语言的同时,对学生进行人生观教育、理想道德教育、爱国竞业教育。英语这门课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优势,运用得当,就像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打开了另一扇明窗会使得枯燥的语言讲解既有意义,又生动活泼,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浅谈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张亚军

2. 杨敏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德育”、“改应试卷教育为素质教育”。载《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1995

3. 康俊民 “谈初中英语教学通过美学渗透公民道德建设”开《英语辅导报》(初中老师版) 2001-2002学年第24期

4. 《教育情报参考》2004.5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主办

篇2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5-4634(2012)03-0007-05

任何一种新思想、新理论的提出,都始于问题;凡是科研成果的取得,都立足于探索;所有的发现、发明或创造,总要有一个思想转化与酝酿过程。本文提出的见解,也始于当今教育现状的问题。

人性是人生存与发展的本能,是人生智慧得以发展的根源。素质教育原本就应该以人性论、性习论、学知论和发展观等哲学思想为立论依据,实施人性化教育,使受教育者的自然属性、思维属性、社会属性与心理机制等天赋条件得到充分发挥。

从教育的实质看,教育应该是教育者向受教育者提供最优秀的传授知识技能与开发智力潜能的优化途径和科学方法,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因为学知识不等于有智慧,更不等于有创造力。由知识转化为人生智慧,再由智慧升华为创造能量,需要一个以方法为中介、以社会实践为体验的转化过程,而这个转化过程必须在学习者的积极性与能动性参与下才能实现。

而当今的素质教育现状,总是以传授知识和升学考试为主,把学生的学习活动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和依赖性基础上,忽略了培养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潜能。但21世纪教育发展的新理念是:创建学习型组织,开办学习型学校;培育学习型人才,向学习化社会迈进。这就要求素质教育必须把“以学为本,因学论教”放在首位,必须把开发人的智力潜能、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核心任务。

1 实施素质教育为何这样难

近年来,实施素质教育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并从多方面做出了明确的法律规定予以保护,可以说,“实施素质教育已成为国家意志的体现,并正在成为全民族的广泛共识”。素质教育在发展我国教育教改中的作用是巨大的,人人皆知的,功不可没的。

但是,由于“应试教育”思想与作法在我国根深蒂固,盘根错节,已形成约定俗成的思维定势,加之素质教育是中国人用自己的智慧提出的解决中国教育问题的一种新理念,是以往教育论著中没有的。所以,素质教育概念提出后,从研究角度看问题,不同学科的专家,如教育学家、生理学家、心理学家、社会学家等,对“素质”一词的概念与内涵都曾作出过不同解释。这就给素质教育的内涵、特征与实践操作带来不同的理解和争议,从而导致当初对素质教育无法形成统一认识,更难进行深入探讨,于是曾出现过“素质教育是个筐,什么都往里面装”的形象说法。笔者认为,实施素质教育这样难的根本原因,在于素质教育的立论依据不明确,概念内涵较模糊,理论研究不完善,可操作性不具体,未能从深层次方面揭示素质教育的本质性问题。因而,在实施与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难免出现诸如“素质教育喊得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抓得扎扎实实”等这样那样的问题。

2 素质教育的立论依据

素质教育应以人性论、性习论、学知论与发展观等哲学思想为立论依据,去充分论证影响人、发展人、塑造人与完善人的本质问题。

考察中国哲学史、教育史、学习史和心理学史,认为要解决中国当今的教育问题,应该以继承中华民族的民族性和文化传统的多元性与丰富性为主,不应以“拿来主义”的教育为主;要在深入研究中国哲学思想、教育思想、学习思想、心理思想基础上,经过再发现与新认识,提出解决当代教育问题的立论依据。

人性是人生存与发展的本能,是由先天禀赋的自然属性、思维属性与后天习得的社会属性共同构成的综合性素质。人所形成的性格、情感、欲望、文化素养与道德才能等特性或心理活动,都是以活的人体的本质力量(潜能)为基础,经过学习活动与实践体验获得的。因此,人的自然属性、思维属性、社会属性乃至由三者共同生发的心理机制和学习能力,应该是人性所包含的人体本质力量的最基本素质。可见,只有把能促进人生存与发展的、能体现人的本质力量的人性论、性习论与学知论等哲学思想作为素质教育的立论依据,去充分论证影响人、发展人、塑造人与完善人的实质性问题,才能使素质教育在理论上得到完善,在实践运用上少走弯路。

因为素质教育的基本任务与核心内容,就是使受教者生存与发展需要的本质力量得到全面发展,而要使人的生存与发展得到满足,教育者就必须从4方面去努力:(1)要通过学习、训练与实践活动,有针对性地去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2)要通过教育、指导与培养,有目的有计划地去发展学生的文化心理素质、科学精神与创造能力;(3)要通过环境习染、熔于社会、与人交往等活动,发展学生的社会属性,养成良好习惯;(4)要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训练与实践活动,立志勤勉,去发展自身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本能,体现人类自身发展的本质特征。所以,要想强而有力地推进素质教育,获得理想的教育成果,培养出具有终身学习能力的全面发展人才,就应从以下方面去努力。

2.1 从训练与发展自然属性入手,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基础

人的自然属性包括性、情、欲三方面内容。性是不学而能的自然本性,如耳、目、口、鼻、身、心等生理器官及其反应机能,都是未经加工改造的原始素材;情是与生俱来的自然情绪,如好、恶、喜、怒、哀、乐等;欲是与生俱来的自然欲望,如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等。

那么,素质教育如何理解性、情、欲在人体的本质力量中的作用呢?从感觉器官的作用看,荀子《天论》中指出,“耳、目、口、鼻、形,能各有接而不相能”,人体的各种感觉器官,在反映外界事物时,各有各的反应机能,彼此不能代替;但人体的各种感觉器官在思维器官的反应调节下,就能产生各种认知心理活动。这是因为,“耳有聪,目有明,心思又睿智,入天下之声色而研其理者,人之道也。”(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人的各种感知器官,本身就具有感知万事万物而形成感性认识的特殊功能,是人认识外界事物的物质基础,也是人的智力潜能的发祥地。上天赋予人的这种认识活动能力,即智力,只能给人提供认识世界的必备条件,但如何充分发挥这种认识潜能的作用,则需人的后天学习或受教来解决。

研究认为,人体的本质力量(潜能)既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实践力、注意力等智力因素及其结构;也包括情感、欲望、兴趣、爱好、好奇心、自信心、意识能动性等非智力因素及其结构,它们是促进人发展成才的物质基础和动力源泉。因此,素质教育必须提倡抓根本,采取科学手段,对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进行强化训练,开发智力潜能,形成自动化学习习惯,以此发展健康的学习心理素质。

2.2 从训练与发展思维属性入手,去发展人的本质特征——自主性、能动性与创造性

思维属性是人类独有的本质特性,是人区别于物尤其动物的根本特征。人的思考、思虑、思索、探求等思维活动过程,都是在脑神经系统作用下进行的,其基本特征是具有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人的思维活动的开展,事物事理的判断,理性知识的形成,悟性直觉与创新能力的发挥等,都离不开思维属性;思维力在智力结构中居于核心地位。尤其是学习或教学之间发生的千丝万缕的联系,更具有鲜明的思维特征。所以,思维活动不但是教学活动赖以发生发展的机能反应,更是将知识技能转化为智慧才能的关键环节。因此,素质教育必须抓住以思维活动为核心的思维品质训练,并以此为突破口,设计出一个科学训练方案,采取科学的强化手段,去开发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脑功能,即智力潜能及其智力结构。其训练内容应包括:思维品质的训练,问题解决能力的训练,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演绎推理能力的训练,记性、灵性、悟性与直觉能力的训练等。实践证明,凡经过这种强化训练的儿童少年,不但智力潜能得到应有开发,还会出现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等智慧表现。

2.3 从训练与发展社会属性入手,教育孩童“蒙以养正”,为终身学习与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社会属性指人进入社会后,因受环境习染、教育作用、社会交往、文化积淀等一系列外因作用,所形成的人类的共性体验。从实施素质教育角度看,要发展人的社会性,让儿童少年顺利成长并有发展后劲,就必须从“蒙以养正”开始,使孩童自觉不自觉地养成良好习惯。

“蒙以养正”是中国文化传统中极其重要的一种优秀教育思想,历代思想家、教育家都很重视它对人才发展的奠基作用。“蒙以养正”的含义是:不使童蒙稚子失去受教以养正的良好机会,要从童蒙发展的黄金期,就对其实施养性、养心、养学、养育、养气等养成良好习惯的正道教育。

古人认为,这种正道教育的作用是:“蒙以养正,圣功也。”(《易经》)汉代孔颖达也指出:“蒙以养正”具有培养圣贤英才的巨大功能。古人普遍认为,3岁看大,7岁看老;如果童蒙时期黄金季节能对孩子实施孝敬之道、仁爱之道、学习之道、智慧之道、诚信之道等适时恰当的针对性教育,对人生的全面发展将具有穿越时空、终身受益的永恒价值。因为,幼小学习、启蒙教育、童子功训练,在人的生理、心理发展长河中起着奠基的作用,不但人的体能气质、心理素质、智能性格、伦理亲情、道德品质等是在幼年时期养成的,而且人的生活规范能力、法规法则意识、人际交往行为、笃诚守信思想、学习方式途径、环保卫生习惯等,也都是幼年时期形成的,即“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虽圣人复出,不易此言”(二程《遗书》)清代王夫之对“蒙以养正”的内涵作过更加深入细致的注释:“养其习于童蒙,则作圣之基立于此。人不幸而失教,陷入于恶习,耳所闻者非人之言,目所见者非人之事,日渐月渍于里巷村落之中,而有志者欲挽回于成人之后,非洗髓伐毛不能胜。”(《俟解》)说明素质教育必须早教及时,养成良好习惯;一旦童年失教,陷入恶习所染,日渐月渍,走进邪道,成人之后要想改变其习性,那就“非洗髓伐毛必不可胜”了。因此,童蒙之时养成良好习惯,应是素质教育的根本职责。

史实证明,通过“蒙以养正”,真正使学生“养成良好习惯”,才能使中华民族的孝敬之道、仁爱之道真正内化为“学会做人”的信念;才能使学习之道、智慧之道转化为“学会求知”并发展人生智慧的学习途径;才能使诚信之道、忠怒之道真正内化为社会交往、为人处事的意识品质;才能使认知规律与操作规范需要内化为解决问题的实践操作能力;真善美的情感、理想将得到不断体验而升华;意志、品质、性格将真正形成并内化为行为表现。可见,从行为规范入手,以日常生活、学习实践与道德修养为基础,注重“蒙以养正”,让孩子“养成良好习惯”,并达到“终身以之”程度,才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实质所在。

3 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

制定科学方案,开发智力潜能,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从宏观宇宙到个体生命,人有人性,物有物性。无论是人还是物,都有其自身发展变化的生长点和规律性。那么,人类发展变化的生长点和规律性是什么?这是素质教育值得认真研究的重大课题。

古代学者认为,“人为万物灵,厥(其)性智且才,穷通由己。”(王廷相《王氏家藏集》卷五)这是说,人所以区别并比万物高超的地方,就在于人性本身就具有智慧才能的因素,能否使其充分发挥作用,完全取决于自身的努力与探求。所以,“善材之初者,必勤于学问修其性。”如果不学不问,不修其性,“则才智腐于心胸”;如果“人能务学,钻炼其性”,“则本慧发矣”,即可使聪明智慧得到充分发挥。

研究认为,智力就是人性发展变化的生长点,智力的发展过程也一定是有规律可循的。素质教育就应当紧紧抓住人性发展的生长点,去探讨“人的知识和应用知识的智力是怎么获得的,有什么规律”。搞清楚这些问题,对于为什么要进行基本素质训练,实施智力潜能开发与学习能力培养,自然就易于理解了。

3.1 从智力潜能的构成要素看

在人的学习活动过程中,由于各生理器官以其自身特有的刺激与反应机能,通过与外界事物相接触、相符合,就产生了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等不同智力因素,并进而形成一个有机统一的共同发挥作用的智力结构,它们是保证学习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物质基础,是形成人的认识能力并产生各种心理活动的前提条件。就形成智力结构的因素看,说明智力是以多元形式存在的,不是专指某一种能力,而是由一组能力所构成,况且这组能力中的各项能力,又都有相对独立的存在形式。在人的学习认知过程中,各能力因素必须以结构形式发挥“群体效应”,才能使学习速度快、效果好。因此,在进行智力潜能开发时,必须抓住最基本的智力因素,以带动其他因素进行科学训练,才能效果最好。所以制定出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科学训练程序和步骤,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强化训练,是智力潜能开发工作的关键所在。

3.2 从人性的功能看

人的感知活动是由感官产生的。如庄子说:“目彻(通、透)为明,耳彻为聪,鼻彻为颤,口彻为甘,心彻为知。”(《外物》)“譬如耳、目、鼻、口,皆有所明(各自的功能),不能相通(相互代替)。”(《天下》)荀子也指出,一个人眼睛明亮视力好,耳朵听力好,心思出睿智,这是先天就有的物质基础。因为,“明则善视,故作哲(能明察事理);聪则善听,故作谋(善于谋划事情)。”(王安石《洪范传》)相反,事实又使古人得到这样的认识:“听不审(详细)不聪,不聪则缪;视不察(仔细看)不明,不察不明则过(出差错);虑不得不知则昏。”(管子《宙合》)这就从正反两方面说明,人性所属的生理心理素质能否正确发挥功能,将产生决然不同的效果。这些认识,对今天开展素质教育、素质培养与素质训练工作,都有可贵的借鉴价值。

韩非子在《解老》中对人性的自然功能论述得更加具体而生动:耳、目、思维器官,是天生的;动静思虑行为,是人的活动本能。“人也者,乘(凭借)于天明(眼睛)以视,寄(依附)于天聪(耳朵)以听,托(依靠)于天智(智力潜能)以思虑……目不明则不能决黑白之分;耳不聪则不能别清浊之声:智识乱则不能审(明白)得失之地(差别)。”这里明确指出,人的感知器官和思维器官功能的好坏,灵敏度如何,对人的智力的形成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这就给素质教育为什么要重视智力潜能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古代教育思想主张,“学当立人之性”,“教当尽人之才”。学生学习的首要任务,就是要“立人之性”,要通过勤奋努力,修身养性,务本建本,尽才成德,发展性情;教师教人的首要任务,就是“尽人之才”,采取各种措施和手段,充分发挥人的能动作用,做到“人尽其才”。可见,无论学习或教学,从本质意义来看,都是为了发展人性,开发智力,养成良好习惯,培养以不变应万变的自主学习能力。

3.3 从开发智力潜能对发展人身素质的意义与作用看

汉代王充指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骨日切,象日磋,玉日琢,石日磨;切磋琢磨,乃成宝器。人之学问,智能成就,犹骨象玉石切磋琢磨也”(《论衡?量知》)。喻意人的学问、智慧与才能,也如骨象玉石一样,只有经过切磋琢磨等加工训练,才能成为宝贵人才。荀子也比喻说:“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开发智力潜能,也犹如“木受绳”,“金就砺”,只有通过外力的加工改造,其性质与才能才会变为所需的良质。

古代学者认为,人所具有的天赋和潜能,是可以尽情开发并得到充分发挥的。如刘昼《崇学》中说:“越剑性利,非淬砺而不銛(锋利)。”扬雄也指出,刀剑之锋利,玉器之精美,都因经过加工磨练,才使原有本性和特质显露出来。人的天性与才能也是这样,只有经过后天的开发和训练,潜在的认识能力才可转化为外显的智慧才能。对此,刘昼提出过非常精彩而深刻的认识:“海蚌未刻,则明珠不显;昆竹未断,则凤音不彰;性质未炼,则神明不发……人能务学,钻炼其性,则本慧发矣。”(《新论?崇学》)

明珠之所以晶莹,凤管之所以清脆,都因经过剖、断加工之后,才使本质特性得以充分发挥。人的天赋潜能也是这样,如果不学不炼,得不到开发与拓展,其聪明才智就只能是平平庸庸。如果“人能务学”,注重锻炼与发展性情,原有的智慧潜能就会很好的发挥出来。

葛洪在《抱朴子?勖学》中也形象地指出:“火则不钻不生,不煽不炽;水则不决不流,不积不深。故质在我,而成之由彼也。”他把开发智力潜能比喻为钻火与积水,火不但是钻之可生的,而且还可以越煽越旺;水是可以越积越深的,水越深则流势越大。火未钻未煽之前,其潜能是以静态存在的,不发生能量与威力,一旦钻之煽之,火的潜能就会发挥出无限能量和威力。人性之潜能得到开发挖掘之后,也是如此。

事实正是这样,人的基本素质(性情及其潜能)能否真正得到开发、锻炼与培养,其认知功能与发展潜力也是大相径庭的。正如汉代王符所说:“人之性情,未能相百;及其明智,有相万也。”(《潜夫论‘赞学》)说的是,人的智力潜能未经开发训练之前,单凭“天赋”条件,其认知能力大概只能有“相百”之差别,只能很肤浅地认识少数事物。但经过智力开发与能力培养,即“明智”之后,情况就大不一样,完全有可能达到“相万”的差别,从而具有从多方面更深刻地认识万事万物的能力。清代陈亮也指出:“人只是这个人,气只是这个气,才只是这个才。譬之金银铜铁只是金银铜铁,炼有多少,则器有精粗。”(《与元晦秘书》)将物性比人性,拿同样性质的金属来说,由于锤炼功夫的火候、时间、次数与方法不同,所制成的器皿宝物便有精粗价值之别。同理,性情资质相仿的人,或者同一个人,由于不同时期勤奋学习的意志、精神、方法不同,或者受过的学习指导与训练不同,将来所取得的学业成就肯定不同。因此,“性质同伦而学问者智”,“人能务学,钻炼其性,则本慧发矣”,便成为古代学者的共识。

前述可见,要想真正实施素质教育,做好智力潜能开发工作,必须懂得“金百炼而精气发”的道理,必须明白“人能务学,钻炼其性(开发潜能),则本慧(原有的智慧潜能)发矣”的真正内涵。

更需知道,智力潜能开发的核心任务,就是实施一种人本主义的教育观,就是要落实主席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就是说,要真正实施并推进素质教育,就必须把着眼点放在发展人的主体上;就要以学生为主体、为核心,去开展智力潜能的开发、训练与培养工作;要强调发挥学生自身的潜能,要通过智力潜能的充分发挥,去实现学生的个性发展。

要真正实施素质教育,教育者必须彻底摆脱“应试教育”的思想和作法,要以极大的政治热情与敬业精神,去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扬学习的主体精神,让他们形成自觉向上的精神力量,从而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同时,教育者还要用科学态度和手段,制订出实施智力潜能开发的方案与措施,通过学习教育与学习指导,教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使其摆脱苦学、厌学情绪,树立自觉主动、自强自信的坚强意志,创造团结活泼、师生互爱、自由沟通的学习氛围,从而不断走上朝气蓬勃的人生。只有这样的教育,才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只要这种灵魂永存,学生的自主求知能力、科学发现能力、实践创新能力、运用思想方法的能力,随时都有得到发展的可能性。

3.4 要明确智力潜能开发的内容及应遵循的规律

人身存在着巨大的潜能,大脑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力源泉,其活动变化能力是神奇莫测的。依据思维是大脑的机制,是开展智力活动的核心要素等理论,只要能抓住以思维活动为核心的智力潜能因素,即可对不同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不同特点和关键期,采用事先设计好的科学训练方案,按照一定程序和步骤;去进行强化训练。只要形体生理器官、脑神经系统与外界事物相接触发生反应,就会引起思维及其相关生理、心理要素发生变化,从而达到开发智力潜能的目的。

科研实践证明,以开发大脑功能为主,带动相应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同时参与综合训练活动,智力潜能开发的效果最好。训练内容和方法可归纳为以下几种:(1)对思维器官的认知功能进行训练:如经常使用右手开发左脑;练习琴、棋、书、画开发右脑;常用左侧徒手操作或训练使用工具等,以开发右脑;(2)对思维器官的心理活动基础进行训练:如情感、兴趣、意志、好奇心、自信心并包括集中注意力的训练等;(3)对思维的认知基础能力进行训练:如感知觉能力训练,观察记忆能力训练,阅读、听课、笔记能力训练等;(4)对思维能力进行训练:如自主学习能力训练,解题能力训练,联想想象能力、判断推理能力、果断决策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的训练等;(5)对思维的创造能力进行训练:如用各种创造技法训练创造能力等;(6)对思维的表达能力进行训练:如对诵读、说话、演讲、写作、交流能力的训练等;(7)对思维品质进行训练:如对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敏锐性、概括性品质等进行训练;(8)对思维形式进行训练:如抽象思维、形象思维、直觉、灵感、顿悟思维的训练等;(9)对思维方法进行训练:如纵向和横向思维、顺向和逆向思维、发散和收敛思维、静态和动态思维的训练等。

总之,依据上述人的生理、心理素质与脑功能进行智力潜能开发时,必须发挥学习主体的主观能动性,以传授科学知识为训练载体,以所用科学方法为训练中介,以训练计划、程序、步骤等为手段,只要把握并遵循科学知识传授与思维训练的同一律、适应律、适度律和适时律等科学法则,就一定能达到智力潜能开发的快速度、高效率,收到理想效果。

参考文献

[1]高觉敷.中国心理学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

[2]毛礼锐.中国古代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

篇3

(二)选取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激发学习动力高中学生虽然年纪不大,但是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特点,选取一些贴近学生生活和经验的素材,让学生在自己熟悉的情境中进行学习,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为有效地完成学习任务增添了动力。比如,学习“多媒体作品集成”时,教材上选用的素材虽然能对学生有一定的帮助和教育作用,但是因为不是很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学起来总是兴趣不高,学习效果一般。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素材的调整,根据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内容,将学生活动的照片进行精心的选择,在大屏幕上展示,一下子就激起了学生的热情。接着教师让学生以Flash多媒体作品的形式展示活动,学生看着熟悉的内容,非常兴奋,认真操作。然后教师再展示自己制作的“我们的美丽家乡”,讲解多媒体作品合成的原理及操作步骤,学生一边欣赏一边学习,在轻松的氛围下自然而然地学到了知识,完成了教学任务。

二、精心设计教学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

精心设计教学任务,使之具备可操作性和吸引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也是取得教学成功的重要条件。教学任务的设计要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尽可能选取学生感兴趣和学生熟悉的素材,让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进而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在实践中完成教学任务。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开展一些学生熟悉的任务型活动,如看病、购物、游戏等,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因此,高中信息课教师要设计真实的、贴近学生生活的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比如,进行Excel学习时,在学生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操作之后,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可以设置这样的教学任务:用Excel电子表格画超级玛丽。学生比较熟悉并喜欢这个卡通人物,非常愿意去完成这个任务。当教师讲解操作步骤时,学生全神贯注地听着,非常想知道这是怎么做出来的,注意力非常集中,带着迫切的求知欲望去学习,开动大脑积极思考,学习效果自然而然得到了提高,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三、采用兴趣与任务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篇4

一、风格化语言在当代艺术家绘画中的显现

风格的本质是艺术家独创性与存在的标识和识别系统。无论是艺术大师还是普通的艺术创作者,没有个性化风格就不能称为独立的个体。南朝・梁・刘勰所著《文心雕龙》中指出,风格即人之礼法风貌;法国作家布封《论风格》提出“风格既是人本身”的观点。因此,艺术家个人风格的形成离不开对个性化形式语言的探索和创造。比如,以当代艺术家中个性化的语言为例,岳明君“傻笑的脸”、武明中的“玻璃人”等,这些绘画语言可以让观者短时间内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工笔人物画创作中风格化语言的自我摸索

1.艺术题材的来源

艺术题材的来源对风格化语言的形成具有很大的影响。中国绘画艺术最初主要为贵族服务,反映宫廷与官宦生活的题材。例如,唐代周的《簪花仕女图》。后来逐步扩展到相关领域。例如:文人画、历史画、宗教风俗画等,例如:明代仇英的文人画――《桃李园图》,南宋宫素然的历史画――《明妃出塞图》,都是描绘自己对社会生活的真实记录。时至今日,题材更加广泛,反映了不同时代社会时尚与生活风俗的变迁。

①传统文人画家对自我生活状态的记录是绘画题材的一个广泛来源。传统文人画中尤为常见,例如北宋赵佶的《听琴图》表现的是人们在树下弹琴和听琴的一种生活状态。②画家对哲学、文化与社会的艺术表达形式随着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与融合而发展的。这种文化的碰撞与融合表现在当代画家对题材选取的思考上,以及绘画媒介与表现方式上,出现了作品的交插互融与多元化的局面。例如,《女权世界》表现作者对东、西方以及古、现代中形形的女性的思考。③画家对周围生活的描绘。传统绘画很多以民俗与市井文为题材,真实地反映了人民的生活方式,是我们了解历史不可多得的宝贵材料。传统绘画中最具典型的作品是《货郎图》,宋代的李嵩、苏汉臣都描绘过类似的画面:货郎肩挑杂货担,欢呼雀跃的儿童奔走相告,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货担上物品繁多,不胜枚举。④画家生活的随笔、小品集表达了作者对生活感受。例如,中国90年代至今的社会生活发展同轨《霹雳娇娃》是对当代流行元素的表达。《命运的E-mail》表达了网络充斥人们生活的一种状态。⑤情感题材的作品描绘了人们的情感生活。在任何时代情感生活都是画家作品题材的一部分。当代画家魏东的作品大多以此为题材。

2.自我绘画的风格化语言的灵感来源

①风格化语言来源的表述。和大多数女孩子一样,自己在孩提时非常喜欢芭比、卡通、布娃、玩具熊等可爱玩具,时至今日对幼年时记忆深刻的俏皮玩偶,自己更倾向于温顺、乖巧、可爱的娃娃,她就像一个永远不抛弃你的好朋友一样,无论生气、难过还是高兴、欢快都是默默的倾听。用这种天真稚嫩形象作为画面更能表现自我心境中好玩有趣的生活一角。

②在表现题材方面。在表现题材方面笔者更倾向于悠闲的生活场景及其小城里人的趣闻趣事。这与笔者出生及生活的小城环境有关。小城生活悠闲、环境宁静自在,没有大都市的喧嚣。这决定了笔者的题材风格化特征。

3.风格化语言的初步探析到创作中与新材料的结合

①风格化语言自我探索形成的初步认识

在绘画语言探索初期,如何将课堂的直接写生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笔者第一幅作品《夏》就是通过课堂写生完成的。根据笔者设想的情景,将人物重新组合并添加相应背景,最后采用揉纸法丰富画面效果,使之从主体意识、视觉构图、制作技法等多方面融入主动性因素变,笔者认为这种方式对于初级创作阶段是一种有效的创作手法。

②风格化语言因素的摸索过程

在绘画过程中,如何寻找适合自己意趣和审美观点的语言形式。首先,笔者选择了感兴趣的样式和生活中熟悉的事物,选取一种或者多种进行思考领悟,根据自身的性格因素和成长背景,主动的观察他们。然后,总结提炼并应用到自身创作中,形成自己的语言风格。在作品的内容题材、形式和笔触技法样式上。独特语言在内容上有抒情的、叙事的、严肃的等,在题材上有乡村的,城市的等。在工笔领域有何家英的女性题材,吕鹏的都市符号式人群等,而陈子的积染、江宏伟的仿旧洗染等又是笔触技术语言的显现,他们不否认传统,不排斥现代,深含主观性,又都涉及到了风格化的个性语言。

在自我语言风格的形成时,通过自己的实践探索笔者选择了“卡通娃娃”形象作为自己的语言形式。在使用这种语言形式之前,笔者曾尝试了工笔画中比较传统的画面效果,更偏重于浪漫唯美的创作手法,虽然这样的画法也能进行创作,也能出现很好的效果,但是在这种创作中并没有形成自己的风格语言形式。而笔者在表达“卡通娃娃”的语言形式时,将穿着现代玲珑的娃娃形象处于古代的意境之中。这与浪漫唯美创作手法相比较,笔者在创作欲望和表达情趣上更倾向于娃娃形象系列创作。

三、风格化语言与新材料结合的探索

在创作实践中对于材料的实验,以当代艺术实验成果为依托,分析其语言表现规律,确立部分语言样式与思维方向,使自身语言样式与当代艺术实验现实相连。

以中国画体系为本,保持原有中国画材料不变,并融入西方视觉与材料下的形式语言,扩展现代生活题材、人文范畴等方面内容。在新语境的前提下,淡化对纸、墨、笔、色材质意识,打破传统程式化的规则。在工笔画作品中实现从传统的有形表现到现代变形,甚至抽象表现的转化;人文意义及更广阔的思情的有形表现与具象图式,往往作为一种对人类的生存境况的关注与呈现。再次,现代工笔画的表现多呈兼容性很强的开放性特点,表现在图式形态方面,既保留了工笔性能的某些地方(渲染表现方法、造型语言、材料工具),又引入很多现代意味的传达因素,(符号或语言的个性化与情感化,材料工具及处理手法的宽泛,现代规则的视觉传达方式)。使工笔与写意从语言形式到技术材料上的互渗、互用,优势互补。(如:利用生宣纸画工笔,追求洇染味道的工笔细节,或追求肌理制作味道的写意随形。)即保持着“基因”性――中国传统绘画特质,也吸收了西方现代艺术观念及视觉传达形式。

简而言之,艺术语言的风格化是艺术家成功的标志。绘画中的风格化语言也是衡量一个画家成功与否的基本准则。建立和完善自身绘画语言样式是每个艺术家的重要任务,在创作的同时主动性的去融合新的材料技术,利用好的材料技术制作特定的画面效果,从而为自己的创作意图而服务。赋予工笔人物画传统与当代文化的双重翅膀,焕发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王林著.绘画与观念[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7版

[2]贡布里希著,卢小华译.艺术与幻觉[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1988 版

[3]克莱门特.克林伯格著,沈语冰译.艺术与文化[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版

篇5

生命性是高中生物学的又一个重要特征,生物体内时刻在进行着新陈代谢的各项生命活动。生物体内动态的生命活动过程往往是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以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为例,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被子植物的个体发育、高等动物的个体发育等,都是生物体内十分复杂的生命活动。在传统教学中,一般是以“语言+板书+板画(或挂图)”来处理。将复杂的动态生成的生命活动过程分解成若干张静态的图片,再通过教师仔细讲述和系统板书,让学生了解生物体内生命活动的动态变化过程。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困难。这就容易造成许多学生对这些内容望而却步。虽然经过教师反复的“冷饭重抄”,但学生仍然觉得无法理解和接受,使教学的重点难以实现,难点难以突破,影响了学生对这些重点知识的掌握和迁移运用,同时也影响了学生思维习惯的培养和智力潜能的开发。

运用信息技术与生物课程的整合,从网络中可以得到有关这些生命活动过程的课件,通过教师的个性化处理进行再加工,运用于探究式课堂教学。例如在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中,“减数分裂”这一课件的动画演示,能真实地展示出和卵细胞形成的动态变化过程,惟妙惟肖、生动形象、通俗易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先通过其整个过程的动画演示,使学生建立起有关减数分裂及其动态变化过程的整体概况,然后按顺序将其动态变化过程的各个时期进行慢放、定格、特写和重复等技术处理。同时提出探究问题:如联会、同源染色体、四分体等概念如何理解?减数第一次分裂的过程如何?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最重要的变化是什么?减数第二次分裂的过程如何?减数第二次分裂与有丝分裂的区别是什么?等等。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主体探究和协作讨论,在平等和谐、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课堂氛围中,积极主动地进行知识建构与内化。这样既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又培养了学生的协作精神、探究能力和创新素质。

二、现代信息技术与高中生物课程整合应遵循的原则

1.注重过程的原则

教师不要给学生准备好很多种问题的方案,不要忽略了对这种追求而产生的负面效应,应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根据各自的能力通过自己的艰辛劳动,让他们在实践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获得克服困难的喜悦。

2.主动性原则

强调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思路,阐述解决问题的方法,写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按照方案解决问题。改变传统的以教师的“教”为主的教学模式,营造一种主动探究的学习环境,建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

3.注意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原则

强调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可培养学生设计课件的能力,让学生跳一跳摘到果子,享受成功的喜悦。

4.因材施教的原则

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一味借用现代信息技术,根据教学内容因材使用多媒体等手段。

5.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原则

现代信息技术以其声、形、景、动、静结合等多样的表现形式,大容量,多时空,良好的诱发性和易接受性的特点,倍受师生的青睐。但是,我们也不应忘记传统教学手段的作用。如:比较光反应和暗反应,让学生去黑板比较,既检验教学效果,又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但无论使用何种教学手段或方法,都一定要紧扣教学内容的重难点,摆正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三、现代信息技术与高中生物课程整合要强调任务性

篇6

当前社会正在呼唤加强人文教育、实现学科教学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地将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质以及环境意识”作为新课程的一个培养目标。

《物理课程标准》指出:物理教学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而这一目标的达成必须实现“科学理性”和“人文教育”的和谐统一。可见,加强基础教育阶段的人文教育,已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

然而,关于物理教学融合人文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方面还有许多重大问题未能完全解决。例如:物理教学如何实施人文教育?物理教学如何发掘物理学的人文蕴涵?“融合”是否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两大类知识的盲目堆砌或简单叠加?如何培养和提高物理教师的人文素质?这些问题,迫切需要广大同行提高认识、加强研究,并勇于实践探索。

一、人文教育的内涵及物理学科教育中的人文教育现状

1.人文教育的内涵。所谓人文教育就是人文素质教育,即教学生怎样做人,怎样与自然、人和社会和谐相处。其目的就是要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理论修养和道德修养。人文素质是做人的基本素质,人文教育的核心是“人文精神”。

2.物理学科教育中的人文教育现状。长期以来,我国的物理教学受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影响,对物理学中包涵的鲜活人文知识却视而不见或涉猎甚少。

许多物理教师,由于教学目标的倾斜,只重视学生学科素质的培养,而轻视了人文素质的培养。只注重物理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而忽略了对学生学习态度,学习情感的培养。淡化了人文教育,具体地表现在:

(1)在教学内容上,过分注重逻辑、系统化和网络化的物理知识结构编排,忽略了学生对社会、生活、就业等物理素质的需要,也严重地忽视了物理在技术研究和社会应用方面的问题。

(2)在教学过程中,重视掌握物理知识、解题技能的理性思维训练,忽视了人的愿望、情感、意志等非理性因素的发展和需求。

二、物理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我国著名学者徐葆耕有一段非常精彩的评论,就两个极端而言,孤立的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可能会造就两种畸形人:只懂技术而灵魂苍白的“空心人”和不懂技术奢谈人文的“边缘人”。将物理教学与人文教育两种教育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是使受教育者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的最佳途径。

1.两种教育具有功能的互补性和目标的一致性。物理知识和人文知识“本是同根生”,只是由于人们认识的逐步深入,才有物理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分工,并产生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两者不能相互取代,也不能相互割裂,两种教育分工的同时存在着联系和渗透,具有功能的互补性。

2.物理教育中渗透人文教育的意义。在物理新课程标准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课程培养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意愿,学习情感,即对学科中渗透人文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在物理教育中渗透人文教育,强调科学的育人功能,纠正物理教学中的唯科学化倾向,就是要求物理学科教学关注学生的人性发展,强调人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意识。

(2)通过物理教育,来培养学生对物理科学的热爱,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加强人与人的沟通与协作,将物理教学着眼于现在与未来,让学生将学习物理知识与认识社会、解决与社会相关的物理实际问题相结合起来,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物理教师的人文素质是人文教育成效的关键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物理教育中实现两种教育的融合,关键在于提升理科教师的人文素质,尤其是物理教师更要努力充实、自我完善。

新课程探究式教学对物理教师的科学与人文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物理教师应该不仅具有扎实宽厚的专业知识,还应了解其他自然科学,而且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其次,物理教师不仅要懂得教育的基本规律,还应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人文涵养。另外,物理教师不仅要在教学中自觉融合人文教育,弘扬物理学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而且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言传身教和潜移默化,促进学生科学人文素质的形成,以提高人文教育的成效。

四、在物理教育中实施人文教育的前提与基本途径

1.物理教育中实施人文教育的前提。新课程物理教学中,克服以往应试教育的种种弊端。实现物理教学与人文教育的有机结合,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无论是物理教学还是人文教育,都必然涉及到包括教育功能观、教师观、学生观、教学观等在内的教育观念,因此转变教育观念是实施人文教育的前提。

2.课程改革是实现融合两种教育的基本途径。(1)在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教学中挖掘人文思想,在物理概念,物理定律中到处蕴涵着各种哲理思想。(2)充分挖掘教材的人文素材,培养社会责任意识。

篇7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目前的无锡教育只主导“成才”教育,不太重视“成人”教育。

放眼无锡教育,师资队伍人才济济,校园风景美丽如画,教学手段与时俱进——网络化、信息化等早已不在话下,教育资金更是没有囊中羞涩之说!如果来个纵向比较,过去的无锡教育与今天的无锡教育是没法相比的。如果来个横向比较,无锡教育就是跟那些最发达地区的教育来比,也是毫不逊色的;如果是跟那些欠发达地区或者贫困地区相比,那就简直可以说是遥遥领先了。

既然人力、物力、财力如此丰沛充裕,那么,按理来讲,有这样优质的教育条件和教育环境,无锡教育应该什么也不少了。可事实并非如此,在教育的本质问题上,各级各类学校和各个家庭都把“成才”作为教育的核心目标,却把“成人”排在了其次,有时甚至到了可有可无的地步。

在这样的教育目标主导下,无锡教育一道道独特的风景出现了:

平时,学校各种练习、测验、摸底、统考、竞赛、等等检查学习成绩的形式不胜枚举。分数不仅成了学生的命根,也成了老师的命根。因为学校要评比,要评价老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质量。

周六,你总会在公交车上碰到那些背着书包的学生,也总会在人行道上遇到那些步履匆匆的孩子。他们到哪里去?当然是学校,因为学校要在这上半天对他们进行文化补习、兴趣培养、技能训练等。

你再翻翻无锡当地的报纸,看看有多少的家教机构在招生信息。让人感到惊奇的是,这些家教机构竟然开办了半托和全托服务。于是,有些孩子出了学校不是回家,那么到哪里去呢?就到这些家教机构去接受辅导,做题,不断地做题。而那些在家里请家教的孩子,则不计其数。这样,在校上课,回到家里补课或者到家教机构去补课,就成了很多无锡孩子的学习方式。

看看招生情况。从幼儿园到小学,从小学到初中,从初中到高中,哪一所有点名气的学校不是被学生家长踏破了门槛?到最后,门外还站着许多被“挤”出来的懊恼不已的家长。家长们为什么会为择校而乐此不疲?因为名校师资好,教育教学质量高,可以考高分,上名牌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一路高分前进,当然最终会学业有成,好工作,好薪水,好生活……由此也想起了昨天看到的一则报道(3月28日《无锡日报》),说无锡有个六个月大的婴儿已经在报名上幼儿园了,园方还说报得迟了。据说明年还要面试,好像是要背诗。天哪,一岁半的小家伙连话都还说不清楚,竟然面试还要背诗!看了这样的报道,你说你的心里是个什么滋味?

看看书市。无论你什么时间到南禅寺书城去走走,买教辅书籍和考试资料的家长和学生总是最多,什么宝典、密卷之类的,都是学生和家长们的最爱。

说一说社会教育。消防局、环保局、卫生局、公安局、各大企业、科研机构、文化团体等社会教育单位,我们的学校请他们来做了几回讲座,听了它们几次报告?我们的家长,又带孩子参加了几回社会实践活动?为什么不请?为什么不带?因为浪费时间。与其浪费时间,还不如让学生多做几道题来得实际又有效果。

为什么“成才”的风景如此独特?因为做对题目,考个高分,孩子在班里的排名就上升了!排名上升了,说明成绩上升了,孩子在班里也就具备了胜人一筹的优势,胜出的机会就多些。于是,做题,做题,不断地做题,就成了老师和家长的高招!而做人与做事,却从来没怎么引起过家庭、学校、社会的注意。

在这样的教育目标主导下,无锡教育的一些现象越来越让人感到尴尬:

学校说学生越来越难管,老师说学生越来越难教,家长呢,说学生越来越不爱学习,社会说学生的素质越来越差。

孩子生活上不能自理,尤其表现在动手能力上,不会洗衣,不会做饭,简单拖地、抹桌、洗碗都不会做,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养尊处优生活。于是,有的家长到学校洗衣,甚至送饭到学校。

自私、冷漠、个人主义、缺乏爱人之心;心理压力增大,心理问题复杂多变;缺乏忧患意识诸如节约、环保、安全、卫生等等。

篇8

很长时间以来,文理分科及在教学过程中过分追求升学率,导致了“不考的内容教师就不教,不考的内容学生就不学”的现象,导致了大量学生发展片面,甚至高分低能、综合素质低下。现在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已经将社会责任感、可持续发展意识、全球观念等包含人文思想的内容列入了总目标,这说明高中物理新课程改革更加重视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更加关注人文教育与物理教育的结合。

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确立了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其中第三个维度“情感、态度、价值观”必然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从人文的角度设计内容,组织相关活动。而现在的物理教学还普遍存在重视知识教学、忽视人文思想的传播与渗透的现象。也许有人认为,物理学科教学完成本学科的知识与能力的教学就可以了,至于人文知识可以交给文史类学科传授。但是,略加分析就会发现,物理学科中那些特有的思想和学科发展历程带给人们的启示是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只有通过物理学科本身与人文教育进行整合才能完成。忽略了人文知识的渗透,学生学到的物理知识就是浅显的,学生不能够参透其蕴含的深意,也就无法灵活应用。而且,物理学科本身就是一个在实验基础中、在生活感悟中逐渐建构起来的文理交织、内容丰富的综合体,只是过去长时间的分科教学和片面的教学观把它人为地割裂了。物理学科中人文教育的资源是很丰富的,大家熟悉的牛顿、伽利略、麦克斯韦、法拉第、霍金、邓稼先等科学家的身上就有很多感人的故事和值得学习与借鉴的态度和做法,可以让学生不断受到鼓舞和启发。其中学生最熟悉的,除了牛顿之外可能就是伽利略了。物理教材必修一中多次提到了伽利略,他在物理学发展史上所做出的贡献让学生心生敬佩。例如,我们在学习“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一课时,就涉及到很多人文方面的内容,让学生感到震撼的是:之前学习的诸如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和加速度等概念都是伽利略首先建立起来的。我们都知道“万事开头难”,在人类对某种事物没有任何认知之前,要想研究它,所面临的困难是极其严峻的。我们能从这些科学家身上学习到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他们在求知过程中那种探索的精神和执着的态度。

对学生来说,这是极其重要的,也恰恰是最不容易具备的。我在教学过程中常常采用两条线索设计教学活动,一个是以学科知识和能力的结构为线索,一个是以学科发展历史和人物成长历史为线索。例如物理教材必修一“牛顿第一定律”一章,在研究物体运动原因的过程中,人们根据经验引出的错误判断竟然维持了近两千年。直到300多年前伽利略创造了有效的方法,才发现了正确的线索,揭示了现象的本质。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物理学史、科学人物的兴趣浓厚,因此对物理知识的感性认识也逐渐丰富,理解能力也有所加强了,物理学史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明显。学习知识不是教学的唯一目的,还应该传播价值导向和人文精神。物理学科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所以,必须在学科教育中体现人文价值,在教学过程中严谨、求实、不断创新,弘扬道德、培养审美,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高中物理新课程改革倡导学习方式的改变,强调教学内容的基础性和选择性,关注技术应用所带来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说明中学物理教学开始逐渐从人文价值的视角来理解科学。在教学过程中也应该从学科知识的层面拓展到社会的层面,从实际出发,按规律办事,全面地看问题,发展地看问题,避免有悖于教育目标的反作用产生。例如,在学习能源与环境的时候就将地方能源的开采情况、应用情况、污染情况、经济效益、社会作用一起作为一个研究性课题布置给学生进行合作探究。例如,布置这些任务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我们家乡的能源与环境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我们的家乡鸡西市的主要资源有煤和石墨。对这些资源的开采会为社会创造怎样的价值?资源为我们所用的过程中给我们的生存环境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在盛产石墨的柳毛矿矿区,随处可见路边的树叶上附着了黑色的石墨,在周围生活的人们几乎不穿浅色的衣服,这些漂浮在空气中的石墨颗粒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和身体健康有什么样的影响?如此,学生的学习过程不再是单纯的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学习,而是全方位地进行综合的思索和研究。这不但能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发展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在学习原子物理相关知识时,可以让学生了解核技术在医学上的应用、在能源核电站的上的应用,可以渗透和介绍我国自主设计的秦山核电站的意义及功能,也可以介绍由法国、俄罗斯、加拿大等公司承包设计的大亚湾、田湾、岭澳等核电站的情况。当然,还必须介绍核污染、核放射对人类健康和地球环境的危害。在学习电磁场和电磁波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寻找身边电磁波的应用实例以及电磁波产生的危害,了解电磁污染产生的原因、防治办法等。这类信息的引入,一方面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可以激励学生树立科技强国的理想,使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也成为培养高尚情感,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物理学科本身也是一种美的体现。“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

虽然物理表面上似乎是由枯燥的概念和公式,抽象的定理和定律组成的,但是物理学中透露出的简洁,协调,对称,统一,模型的简化,规律的简练、准确等则是物理学家不断追求的美。教师在追求物理教学科学性的基础上,还应讲究物理教学的艺术性,使学生感受到物理之美,塑造物理科学与人文教育的高度统一。例如:许多零散的知识点不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如果我们在教学中能够将知识点经过梳理,以知识网络的形式呈现出来,让学生遵循一定的规律进行记忆,便可以一举两得,使学生既掌握了知识点,也明确了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这个过程所展现的就是物理知识结构之美。除此之外,运动与静止、上抛运动的上升和下落过程、正与负、作用力与反作用力……都体现了物理学理论的对称和统一之美。美在物理学中是普遍存在的,教师也应该将美育融合在物理教学中,像杨振宁教授在《美与物理学》的演讲中所表现的那样,用幽默的语言、广博的知识、新奇的设想、新颖的实验、不断创新的风格营造美的情境,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物理学科的发展是曲折艰难的,许多科学家为追求真理付出了几十年的精力,甚至牺牲了健康和生命。比如,为了研究放射性元素镭最后身患癌症的居里夫人,为了传播和捍卫日心说被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的布鲁诺,模仿富兰克林做天电实验而被电死的俄国科学家李赫曼……每一个成功的背后都充满了科学家的坚持不懈、勇于探索、坚韧不拔、不畏牺牲的精神。物理学家在科学研究的同时也处处重视人的价值,追求世界和平和社会的和谐发展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结合的典范。正如牛顿所说:如果我能看得更远,那是因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不仅是谦虚,也是事实,是对他人的尊敬。爱因斯坦和奥本海默等一起联名反对使用原子弹,这些事例不但可以震撼学生的心灵,也将激起学生奋发图强的意志。物理学科与人文教育的整合也将改变传统的评价方式,教师不再单单通过考试成绩诊断和分析学生的进步,而是要站在一个更广阔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看待正在成长的学生,看待自己的职责,提高自己的修养。在此,仅希望广大中学物理教师能够关注物理新课程改革与人文教育的整合问题,探索实现课程改革目标的各种有效方法和措施,使学生在学习物理课程的同时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

作者:田丽娟 单位:鸡西市第十九中学

篇9

中图分类号:G623.3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5-0232-01

任务型教学(Task-basedLanguageTeaching,TBLT)是一种强调"做中学"(LearningbyDoing)的语言教学方法。所谓任务,简而言之,就是做事。任务型教学首先是教师设计符合教学内容的,符合学生特点的,具有可操作性的任务。这是一N以人为本,以应用为动力,以应用为目的,以应用为核心的教学途径,它为学生提供了更大的实践空间,能更好的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当今社会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特征的信息技术的发展,也给小学英语教学改革带来了契机。我们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的优势,以计算机为工具,以网络为资源,以活动也就是我们的"任务"为载体,以语言交际为主线,探索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任务型"教学整合的现代教学模式。

下面我将论述一下小学英语"任务型"教学多选任务和计算机、多媒体、网络信息技术是怎么样结合在一起的。

任务型教学模式分为三个阶段:一.前任务阶段(pre-task);二.完成任务的活动(task-cycle);三.学生巩固知识和操练语言点(post-task)。这三个阶段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中,而是贯穿学生英语学习的全过程,包括了课内学习和非课内的学习。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灵活运用计算机和网络信息技术,从中获得他们所需要的资料和信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我们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搜索他们要找的资料。在学习节日主题时,如Easter,Christmas等等,教材的内容是简单的,只有几个简单的词,几个简单的句子。我想学生学习外语不单纯是学习语言,还要了国外的风土人情,习俗,和节假日等等。因此我对教材作了一些处理,在上课之前我给学生布置了一些具体的任务,让学生利用网络查一下这些节日的日期,节日的特点,人们会有什么活动,吃些什么食物等等。这些节日为学生所熟悉,而且任务活泼有趣,为学生所理解,让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上课时每个学生都把他们所查到的相关资料带来了。这个小小的前任务(Pre-task)给我们的上课作了很好的准备。上课时,我也没有急于展开课本内容,而是又给学生设置了一个有趣的任务,我把学生分成了几个小组,让每个小组的成员把各自查的资料综合一下,学生的大脑始终处于一种活跃状态,他们进行资料整理加工,然后派出代表发言,学生情绪高昂,回答踊跃。除此以外,我还把我事前准备好的材料打开,利用PPT给学生介绍了他们所熟悉的其它节日,如AprilFool'sDay,Valentine'sDay等等。利用计算机和网络信息技术,我们的学习既源于课本,又不局限于课本,通过完成这些有趣的"任务",学生的语言知识得到了丰富,视野得到了开阔,从而使他们能进一步的了解英、美等国的文化背景、生活习俗、思维习惯和英语的一些惯用语等等。再比如,讲解KB教材中的MyFamily,我设计了两个任务分层:

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自主选择,进行交流展示。计算机和网络信息技术的使用贯穿于Pre-task和Taskcycle之中,使用起来就像课本那么自然。

除了利用网络资源外,我们还可以根据需要,把教材内容制作成FLASH和系统的教学网络资源库。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为学生最大限度地呈现所学相关英语话题的内容,给学生创设出更多听读说英语的时间,空间和机会。

英语任务型教学的任务、活动,不仅体现在上课之前,课堂之中,还会延伸到课堂以外的学习和生活之中。

我们创造性的利用教材与信息技术的结合点来完成课程整合的,把计算机和网络信息技术应用贯穿在小学英语的"任务型"教学中,通过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这个特殊的"载体"驱动,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以及应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氛围始终是愉悦的,他们的求知欲望被激发了出来,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也就达到了我们英语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英语学习不再是让学生单纯地记住一些单词,一些句子,而是能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通过让学生完成这些任务,学会用英语做事,从而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而学生在利用计算机处理网络信息技术时其思维能力,创造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和锻炼。

篇10

a.竞争的需要。

在商品日益同质化的今天,很多产品力求开发自己独特的定位,以吸引目标消费者,这无疑是明智之举,但产品竞争已使渠道和终端的作用更为突出。比如终端的产品陈列,渠道的合理设置等。在终端拥有良好的陈列面,整洁干净的产品形象无疑会对消费者产生购买的冲动。

b.传统的销售渠道已经发生改变,产品实现从厂家到消费者的距离越来越短。

传统的销售渠道模式较长,一般为厂家—一批—二批—三批—零售店—消费者。现在竞争已使这种模式被淡化,扁平化渠道已越来越显现巨大的作用。中间环节越来越短,更有利于实现产品的销量最大化。现在街头随处可见的配送直销车,足可证明这点。

c.渠道的畅通和终端的高铺市率与品牌影响相互促进,共同影响着消费者,使其顺利实现购买。消费者实现消费的几个必要条件能充分说明这一问题,那就是产品的差异,价格的比较,品牌的影响和便利的购买场所。这几个条件要同时具备,那我们所说的消费观念需要引导,启发消费需求也就有了方向。

2.怎样对渠道和终端进行有效的掌控与管理?

做好这个工作必须充分发挥业务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不但从理论上丰富他们的头脑,更要从实践中把这项工作做为他们的核心业务技能来培养和打造。

a.引导业务人员梳理好产品销售渠道的设置,这是基础工作。

针对不同的产品,不同的地区及不同的销售模式,具体操作方法也应有所区别。比如日常消费品先要确定好一级商,可以辅助做好产品的铺货工作,发挥商的长处和地区优势,再合理引导其确定本区域内二级的选择, 原则是以能覆盖区域销售而且不重叠不冲突,做到布局合理。当然,有条件的厂家对于重要的终端最好直接控制。

b.做好终端的维护工作。

首先做好人员的培训工作,对销售人员,导购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考核,上岗评估,定期轮换等等。

其次加强对终端的拜访,充分利用表单体系进行控制,加大核检力度。

第三做好终端的产品陈列工作。比如笔者曾服务过的某饮料公司,要求业务人员拜访客户时要“理货”即擦拭产品,摆放产品,做好陈列面,强调视觉冲击力。充分把产品的优势展示出来,形成强大的感染力。

篇11

1.数学情境创设偏离教学目标。信息技术图文并茂,为教学情境的创设提供了便利的条件,也能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是有一部分教师教学时,为了情境而情境,甚至出现“博士卖驴,三百字未见驴字”的现象,偏离了教学目标。

2.教学课件偏离使用价值,课件适用性差,重难点不突出。有的教师在制作课件时,将与课程内容有关的所有材料都尽数罗列,而在使用时,受时间限制,讲解只是蜻蜓点水式的一跃而过,而多媒体信息琳琅满目的程度又令人头昏目眩。例如:三年级数学行程问题,教师花大量时间展示了诸如交通工具的行驶、运动员的赛跑、小朋友的相互追赶嬉戏等镜头。课件内容虽然丰富,但是许多内容与教学无关,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偏离了教学的中心。

3.重视知识、能力的培养,忽视态度、价值观的培育。在教学设计时,整合的目标不仅要包括知识,更要包括能力、素质等方面。敏锐的思维、坚定的意志、高尚的道德情操、正确的价值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同渊博的知识一样,是现代人走向成功不可缺少的要素,它们理应成为教师研究的重要内容。在人教版信息技术第三册第9课网上搜索的教学中,教师让学生自主查找自己所需的信息。学生通过努力,查找到自己想要的信息,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但欣喜之余,我们应当看到,小学生好奇心强,善于模仿,缺乏鉴别能力和自制力,在这个五花八门的网络里难免会接触到一些不健康的内容。如果缺乏教师的监控和管理,由此带来的负面影响将会给学生的身心造成巨大的伤害。

二、教学内容方面

1.对单一资源过分依赖,而忽视其他教学资源。网络资源非常丰富,但它不是唯一的,生活中还有很多其他资源可以利用。如教科书、图书报刊、影视广播、戏剧表演、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等。

2.低水平资源重复建设,优秀资源不能共享。有的教师在制作课件时根本就不加选择,只要是与课程内容有关的材料都尽数罗列,而由于课时的限制,在利用课件讲解时,却只能点到为止。课件制作过程中的低水平资源重复建设,优秀资源不能共享,使得运用这样的课件进行教学,极易导致学生视觉、听觉疲劳,思维训练也不足,不良后果尤其突出。

3.学科教材内容存在严重的条块分割。现行教材中学习知识的总量过大,没有给学生留下充分发挥的余地。学科的内容结构不尽合理,数理化过分强调学术性、理论的严谨、知识体系的完整,学科知识的内容既难又深。学科教材内容条块分割严重,各学科内容缺乏联系,难以形成课程整合的知识布局。

三、教学方法方面

1.单一地认为整合需要遵循一定的教学模式。教师采用整齐划一的教学模式,不理会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结构,不顾及学生的个体差异,也不考虑学科特点,无法实现分层次教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涉及的问题太多,如,学科间的差别、资源的性质、教师的素质、学生的水平等。因此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按照某一固定模式进行简单的整合。

2.重活动形式,轻活动效果。教师在设计学生的课堂教学活动时,不仅要准确体现教学重点,更要着力培养学生在活动参与中的理解和表达能力。例如,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在教师的精心组织下,事先安排好的几个小组的代表依次在教师主机上演示了组合图形分割计算的多种方法,课堂上热热闹闹又有条不紊。然而方法虽多,每种方法的原理却无人问津,甚至有些做法连听课教师都有点看不明白。先不论这节课是否有作秀之嫌,光是教学模式就值得商榷。是在讲授数学课呢,还是在讲授信息技术课?如果是在讲授数学课,数学中的知识、方法、能力从何处体现?这样的教学,重视了学习结果,却忽略了学习过程;重视了活动形式,却忽略了活动效果。

3.片面地注重学生与机器对话,忽视了多向互动,削弱了教学中的语言和情感交流的优势。教学活动过程实质上就是教师和学生交互活动的过程,也是情感交流的过程。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强调了学生与多媒体技术的互动,虽然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但是,学生得出的很多观点可能是错的或需要验证。由于缺乏必要的交流,教师无法发挥引导作用,学生间的协作学习也无从体现。

四、教学观念方面

1.相当一部分教师认为整合只是一种手段,就是资源的大量搜集与课件展示。由于教师存在这样片面的认识,教学时往往用播放多媒体课件代替板书,甚至一堂课从头至尾都使用课件,教学由以往的教师灌输变成了电脑灌输,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依旧未变。通过多媒体的直观展示,模糊的形象是清晰了,但想象、创新的空间也消失了,且不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在笔者看来,整合并不意味着从网上搜集大量相关资料然后呈现出来,而应该依据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有重点地选取相关信息,并经过精心的设计再呈现给学生。

2.片面地认为整合就是要全盘否定传统的教学方式。多媒体技术可以演示在实际中难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如光合作用过程中物质和能量的变化等,也可以使一些抽象难懂的概念具体化和形象化,如动态演示一些变化过程或将一些复杂的变化过程分阶段进行演示,从而使学生有效地观察和理解。事实上,传统教学方式也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如黑板板书的可随时调整功能,模型的空间结构功能,投影仪的静态展示功能,等等。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将多媒体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使用,可能会取得更佳的效果。

3.认为整合就是计算机辅助教学+学生活动。这种错误观念把CAI仅仅看做是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变,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是要通过信息技术所创建的理想学习环境和全新的学习方式,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学结构,因此两者之间有本质的区别。对于以计算机或网络为基础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不能把它们仅仅看做是辅助教师“教”的演示教具,而应当强调把它们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并要把这一观念牢牢地、自始至终地贯彻到整合的各个环节之中。

五、教师与学生方面

1.课程设计时,教师对学生主体地位的理解存在偏差。无限夸大学生的主体作用,出现绝对化倾向。在现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过程中,它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但同时它也存在对教师主导地位认识的偏差。这些可能导致在实际教学中课堂变成了主体放任自流的课堂。

2.教师误解自身在课堂中的主导地位,认为整合过程中教师应是课件主要开发者。有些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非常有限,在教学时总需要技术人员保驾护航,导致课堂问题行为层出不穷,学生的学习注意力被迫转移。

篇12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不仅更新了自己对法律的认识,更是清楚的了解到自己的法律地位,以前的我认为教师就是为社会为学生服务的,吃点亏是可以吞下去,那现在我不会再怎么认为了,因为,每个人都享有一定的权利,“平等”的口号不应是嘴上说说而已,落实到实处才拥有意义,否则有法也等于无法了。同时我也认识到作为一名教育前线的教师所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教师法》不仅帮助教师得到她们的所得,也让教师有了行为上的准则,只有学习好它才能保证教师享有自己的权利。

另外,教师在享有权利的同时,也应履行一定的义务。在学习了《义务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后,让我更明确了,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该履行的义务和遵守的行为规范。在工作中,严格规范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让学生满意,家长放心,社会认可,不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不讽刺,挖苦,不威胁、责难家长。时刻以教师的道德行为规范来要求自己,不穿奇装异服,处处“身正为范”。对于后进生,不拔苗助长,不讽刺挖苦,要耐心教育。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

教学不再是简单的知识灌输、移植的过程,应当是学习主体(学生)和教育主体(教师,包括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学生将不再是知识的容器,而是自主知识的习得者。面对知识更新周期日益缩短的时代,我意识到:必须彻底改变过去那种把老师知识的储藏和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比为“一桶水”与“一杯水”的陈旧观念,而要努力使自己的大脑知识储量成为一条生生不息的河流,筛滤旧有,活化新知,积淀学养。有句话说的好:“一个教师,不在于他读了多少书和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读了多少书和教了多少书。”用心教、创新教与重复教的效果有天渊之别。

教书和学习的生活,使我感悟到:教师的人生,还应该有创新精神。年年春草绿,年年草不同。而我们的学生亦是如此,因为人与人之间存在差异,所以教育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的目的是为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让每一个学生主动地、活泼地发展。在组织教学中把整体教学、分组教学与个别教学结合起来;在教育过程中,贯彻个别对待的原则,讲求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学生们像一朵朵稚嫩的小花苗儿,但每一颗都有与众不同的可人之处。因此便更需要我们用不同的方法用爱心去浇灌、呵护。用《教师法》、《义务教育法》和《未成年护法》来规范和鞭策自己,在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还要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保障学生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这样才得以使我们的事业走向辉煌使我们的教育对象健康成长。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