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性范文

时间:2023-08-10 09:21:5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性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性

篇1

中图分类号: F32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3)-20-66-1

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农业机械功不可没,农业机械有效的促进了农业生产,保证了农业生产工作保质保量、有效稳定的完成,改善了农业生产经营条件,提高了农业生产技术水平,有效的促进了现代农业的稳步发展,促进了社会繁荣。

本文主要从以下三点来说明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大意义:一是农业机械化发展提高了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增强农业抗灾能力;二是农业机械化发展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增长;三是农业机械化发展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1 农业机械化发展提高了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增强了农业抗灾能力

农业机械化是指运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装备农业,改善农业生产经营条件,不断提高农业的生产技术水平。

在农业各部门中最大限度地使用各种机械代替手工工具进行生产,是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内容之一。如在种植业中,使用拖拉机、播种机、收割机、动力排灌机、机动车辆等进行土地翻耕、播种、收割、灌溉、田间管理、运输等各项作业,使全部生产过程主要依靠机械动力和电力,而不是依靠人力、畜力来完成。实现农业机械化,可以节省劳动力,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增强克服自然灾害的能力。

2 农业机械化发展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增长

农业机械化是指农业从使用手工工具、畜力农具转变为普遍使用机器,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之一。

根据国情,我国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农业生产均实行人力、畜力、机力、电力相结合以及改良农具、半机械化机具和现代农业机器相结合,生产效率不高,农业机械化的目的就是用机械代替人力、畜力,做到有效完成农业生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的同时,还可以使人们利用省下来的时间投入到二三产业当中,提高了农民收入。为农民外出打工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农业机械化发展实现了农工双赢的好局面,促进了社会繁荣发展。

3 农业机械化发展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发展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物质,农业机械在现代农业发展的道路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农业机械化不仅仅是机械的利用,更是农业技术的载体,运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装备农业,可以有效的改善农业生产经营条件,不断提高农业的生产技术水平,这对我国发展现代农业至关重要。

如设施农业、深耕深松、高效收获、秸秆还田等技术就只有依靠农业机械才能保质保量并且快速的完成。农业机械将人们从原始的劳作中解放出来,并实现了人工所不能企及的现代农业技术。实践证明农业机械化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推动了农业生产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的发展,增强了农产品的竞争力,加快了现代农业的发展脚步。可以说没有农业机械化就没有现代农业的快速稳步发展。

4结语

毋庸置疑,农业生产机械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没有农业机械化就没有现代农业的快速稳步发展。未来农业的发展与繁荣也不可能离开农业机械而存在,农业机械化的稳步发展必然会为未来的农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卢秉福,胡志超,张祖立.我国农业生产机械化的发展历史・现状・前景展望[J].安徽农业科学,2007(32).

[2] 王智才.建设现代农业 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J].农业机械学报.

[3] 舒彩霞,廖庆喜.新时期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推进模式探讨[J].农业装备技术,2003(03).

[4] 吴冠军.发展现代农业的途径――建立机械化农场[J].农机使用与维修,2009(05).

[5] 杨镝鸣,杨星钊,李冠峰,李照美,钱秋玲.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现状及对策[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1998(03).

[6] 谈爱和自治区农机化局.农机化是现代农业的主力军[J].广西农业机械化,1999(05).

[7] 宋林.现代农业需要发展农机化[J].山西农机,2005(01).

[8] 白人朴.对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几点认识[J].中国农机化,2005(04).

[9] 王硕,泉,王继先,李金才.沿淮地区小麦生产机械化探讨[J].河北农业科学,2008(12).

[10] 李成忠,陈玉娟,初杰.浅谈推进农业机械化的现实意义[J].广西农业机械化,1999(05).

篇2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是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部分,是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新举措,2007年在水稻等农产品产业链开展试点,2008年启动包括蚕桑产业的50个农产品产亚链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科技进步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根本途径,2007年农业部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提升国家创新能力,为农业与新农村建设提供科技支撑,在水稻等农产品产亚链开展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实施后,从目标规划深入研讨到对职能定位认识,各阶段工作得到扎实推进,对我国现代蚕桑产业健康发展技术支撑作用凸显。

1建设现代农业技术体系是科技管理体制的创新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是按照优势农产品区域规划,依托创新优势的地方科研机构,以产品为主线,解决生产技术难题,建设从生产到消费、各环节紧密衔接、服务农业社会发展的产业技术体系,得到国务院领导高度重视。农业部启动水稻等农产品产业技术体系试点,在服务产业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新增40个农产品开展产业技术体系建设,蚕桑农产品进入体系建设。产业技术体系框架由研发中心与试验站构成,设有国家产业技术研究中心与首席科学家岗位,研发中心由6个功能研究室组成,每个岗位聘请专家,由中央财政支持基本研发费。从事产业技术发展基础性研究工作,解决国家产业技术发展重要问题。收集分析技术发展动态信息,开展产业技术发展规划,监管功能研究室运行。另一层级按农产品区域生态特征,中央财政支持试验站每年30万元研发费,开展产业综合集成技术试验示范,调查生产实际问题,监测分析疫情等动态变化。全国设置50个产业技术研发中心,954个岗位专家。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是农业技术管理机制创新,50个产业技术体系吸纳近2000位农业科技专家,创新了科技管理方式,选题立项把握产业需求,重点考核技术应用效果,经费支持实行以任务定经费的方式稳定支持优秀专家。促进科研人员深入一线,加强应急科技服务能力。产业技术体系抓住农业产业特点,蚕桑产业纳入50个体系中,推进蚕业发展进入新的阶段。

2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构架

篇3

我国经济已经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农业经济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使其可以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得到发展。近年来,我国农业经济发展速度较慢,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没有足够的竞争力,农业经济与当前的农业产业结构不匹配,农业经济发展面临着巨大挑战。对农业产业结构进行调整是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最有效的改革方法,要以提高农业经济发展为主要改革方向,在改革的过程中提高农民在农业生产方面的收入,加大对农产品生产技术的研究力度,把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工作重心,全面支持农业可持续发展。

1农业经济和农业产业结构

农业是国民经济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农业经济分为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这两个成分中又细化出农业生产、农产品交换等关系。农业经济对外展现出很强的规律性,是经济中最基本的构成要素,在经济发展中经常处于被动地位,这也是农业经济需要改革的重要原因[1]。随着农业经济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农业产业结构也要有针对性的调整。虽然我国农业已经有了巨大的发展,但是在国际大背景下,农业产业结构仍旧存在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当前的主要任务是解决农业中出现的问题,采用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调控,达到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目的。根据我国实际国情来说,农业是重要的经济产业,因为农业的基础性地位,农业产业化调整更应该得到重视,实现农业效益最大化,使我国农业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2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意义

2.1改变农业供求关系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农业在发展的道路上也搭上了“快车”。现代农业已经开始使用高科技,随着市场不断发展,农业的供求关系得到了初步调整。由于农业市场扩大和资源不足,导致我国农业发展受限,只有进一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农业发展方向和提高农产品质量,才能促使农业产业得到长足发展。要想推动农业经济和市场经济平稳运行,就要对农业产业结构作出调整并尽快实施[2]。

2.2合理调配农业资源,提高资源使用率

虽然我国土地面积广阔,但是可用于耕种的土地较少,还有大部分农业用地处于干旱区域,这对农业的发展和农业经济提高造成了严重影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可以整合农业资源,通过资源调配和资源优化达到提高农业经济的目的,对农业产业结构进行合理调整,可以节省农业资源,为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2.3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目前,我国人民的消费趋势逐渐朝着品质化方向发展,国际市场上同样追求高质量农业产品,如果我国农产品长期处于低质量水平,会导致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不强。应及时对农业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使其可以满足国际市场的需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不仅可以提高农产品的质量,还可以改善传统农业中存在的不合理问题,提升我国农产品的地位,并在国际市场上开辟出新的发展道路[3]。

2.4优化区域农业产业结构

农业生产一直处于重要地位,随着社会发展和经济进步,农业已经开始融入市场经济中,科学技术进步促进农业发展的同时带来诸多挑战。纵观我国近些年农业经济的发展状况,农业生产发展稳中向好。以河南省为例,在5年的时间内农业种植面积占比由原来的10.63%上升到11.03%;在农作物种植种类中,蔬菜等经济作物的种植比重较高,常年稳定在11%左右;由于地域原因,水果种植比重相对较低,但是相对稳定。林业是农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人工林和森林,河南省在2012年时森林覆盖率为22.89%左右,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河南省林业发展已经达到基本要求。对近几年的林产品生产率研究可以看出,除了部分林产品的出产量下降外,大多数林产品都处于上升状态,这也从侧面表现出林业技术投入产生的效果十分显著。河南省的畜牧业在政府的支持下快速发展,通过采取科学的养殖方法让上游产业和下游产业都得到了充分发展。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对畜牧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畜牧市场的份额不断加大,畜牧业比例在农业产业中的占比不断上升,仅5年时间畜牧业产量已经上升近10倍,占农业产业总产量的30%左右。虽然畜牧业发展相对较快,但是实际还在探索发展过程中。就目前情况来看,畜牧业还没有找到发展方向和发展规律,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还需要寻找合适的发展方式。

3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影响农业经济增长的方式

3.1通过区域化布局,提高农业产业资金使用效率

对农业产业增加资金投入可以加快农业产业结构升级,要充分利用国家现有的政策,寻找可以投资的方向,调整农作物品种。政府要加强相关领域投资,通过建设多种农业产业投资渠道,根据农业产业实际优化产业结构,满足农业发展需要。在促进农业产业发展的基础上也要保证生态环境建设,调整农业产业,使其符合农业生产速度,达到相关要求后再扩大生产,以提高农业产量为主要目标,达到发展农业经济的目的[4]。资源是影响农业产业的重要因素,资源的有限性也决定要进行合理的规划,通过改善农业产业资源达到提高资源利用率的目的。在调整农业产业资源配置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以河南省为例,在资源调配的过程中需要考虑人口、土地和自然环境等问题,还要在保证不破坏环境的前提下对产业进行升级。需要对各种资源进行合理分配和调整,保证渔业、林业和种植业等平衡发展,使当地农业产业发展更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农业产业资源分配越合理,越能保证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对农村经济增长起到促进作用[5-6]。

3.2建立地方特色品牌,树立品牌形象

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现在,农业产业要跟上发展的脚步,通过建立完善的品牌形象将粮食作物变成多元化产品,各地要扶持品牌企业并帮助企业发展。根据当地特点创建具有特色的农业产品品牌。要以推动农业产业经济发展为主要目标,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创新,提高地方品牌活力,并积极推进优势农产品对外销售。发展品牌农业的同时要规范当地农业的种植技术,按照标准化、统一化进行管理,保证农业产品质量,进而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不同地区在生产农产品的过程中,可以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农业生产者的经济收入。坚持环境建设的理念,保证当地产出的农产品符合绿色、安全和卫生的要求,大力建设生态环境,树立正面的农业现代化新形象。

3.3加强畜牧业现代化建设

畜牧业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发展,人们餐桌上的食品也逐渐丰富起来,对畜牧产品的质量和产量要求极高。以河南省为例,当地可以建成专业化的畜牧养殖点,财政部门可以加强对畜牧业的投资,接纳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畜牧养殖,通过大力发展第二产业和初级产业提高产品销量,通过建设养殖场提高养殖业的产量。积极推广市场建设,不断扩展河南省内外的市场,进一步促进畜牧业的发展。同时,要平衡林业、种植业和畜牧业的发展需要,减少产业之间的差异[7-8]。

3.4完善农业产业基础设施建设

篇4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与创新更是农业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它通过对生产力诸要素的物化,使生产力发生质的变化。产业技术进步,狭义上讲是生产领域劳动工具、劳动对象、工艺流程、操作方法及劳动者的知识、技能等的改进更新和发展。从广义上说除了上述内容外,还要包括微观与宏观层面上组织管理技术,例如管理方法、决策方法、计划方法、组织方法、推销方法、流通方法等的改进与提高、发展和完善。因此产业科学技术的进步不仅指硬技术方面的进步, 而且包括软科学技术的进步。从科技与经济的关系看, 真正起作用的是广义的科技进步。随着农业产业化的深入, 农业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经济活动日益复杂,硬技术的进步逐渐同软技术的进步交织在一起, 并更多地依赖于后者才能在生产中发挥作用。

一、 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科学技术的重要性

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现代化的一个发展阶段,其最终目标是要使落后、传统的农业转变为高效高产的现代农业, 使农业逐渐由资源依附型的弱质产业向科技依附型的现达产业转变。而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出路是提高农业投入中的科技含量,促使产业技术进步,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依靠科技的进步来推进中国农业产业化,对于实现农业生产方式转变,促进中国农业发展,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一)科技进步是农业产业化的内在要求,两者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

农业产业化要求对农业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实行贸工农一条龙的经营体制。这种经营体制着眼于市场,使农业生产与市场需求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避免了产销脱节。再从科技成果运用的方面看,科技成果也只有通过产业化才能真正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三)从制度诱因与技术进步对农业经济发展的作用看,农业产业化和科技进步的协调统一对农业经济发展作用巨大,从而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

目前,我国正在积极推行农业产业化经营机制,它采用的种养加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管理模式,其目标是激励农业向高产、优质、高效、集约型的现代农业转变,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使广大农户普遍受益,共同富裕,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在更大规模上不断改进生产技术和装备,采用科学管理经验,加快科技向农业产业化各个环节的渗透。

二、 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是农产品加工业技术水平不高。国际农产品市场,尤其是国际食品市场,实际上是农产品加工产品市场。与竞争对相比,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严重滞后,总体上比发达国家落后二三十年,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技术装备只有5%左右达到目前国际先进水平。从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上看,目前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大都在农业产值的3倍以上(其中美国为12倍)。而我国平均不到80%,作为我国经济最发达的东部地区仅为1.05:1,只有上海达到4.56:1。

第二,是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的技术力量薄弱。在全国第一批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中自己拥有研究开发机构的占1/3,多数重点龙头企业没有自己的技术研发力量。目前在上市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中,科技型企业仅有隆平高科、秦丰农业、丰乐种业、亚华种业、中牧股份、中农资源6家,仅占农业产业化上市公司总数的7.3%,这种状况既不利于我国涉农企业整体科技竞争力的提高,也不利于我国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的完善。

三、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科技创新的对策

(一)加强农业科技工作的组织领导

大幅度增加创新投入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农业科技工作,把农业科技创新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组织领导和综合协调;制定和完善农业科技政策和措施,保障农业科技的投入。要改善农业科技创新的投资环境,通过体制改革深化和政策引导,逐步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全社会、多渠道的科技投入新体系,引导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和外资流向农业高技术产业,发展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把政府资金投向技术集成度高、市场前景广阔、经济效益巨大的重大项目。

(二)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构建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要围绕农业产业化,调整科研立项策略。科技和开发计划要向产业化项目重点倾斜。改变单纯以学术目标、专业目标或行业目标为研究方向的选题方式,要面向产业发展需要,选择科研与开发项目。要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运行机制。支持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建技术开发实体,以项目和课题为纽带,对重大技术难题组织产、学、研联合攻关。要鼓励科研单位参与农业技术开发、转让、咨询、服务工作,使其成为农业技术推广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覃肖响,2006)。

(三)加快农业科技推广和普及,加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

要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有机结合起来,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指的是农业技术研究推广应用的一体化。农业科技成果蕴藏着巨大的生产潜力,而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能把这种潜在的生产力转变为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现实生产力。

参考文献:

[1]牛若峰:《要全面理解和正确把握农业现代化》,《农业经济问题》,2001年第10期.

[2]《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中问题研究》,《中国科技产业》,2008.

篇5

用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产业发展,是指利用工业优越的发展载体、良好的组织形式、优良的质量标准、创新的市场营销等要素组合而成的工业发展思维和成功经验运用到农业发展上来,从而更大地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当前,个旧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要提升个旧农业特色水平,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和加快现代农业建设,必须从传统农业发展模式的束缚中解脱出来,用工业化的思路发展农业产业,把工业管理理念、组织方式、营销手段、科学技术引入农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推动农业企业化管理、规模化生产和集约化经营。用工业理念谋划农业产业发展,其实质就是要在农业产业领域努力促进和实现效益、项目、科技和品牌的统一。效益是用工业理念发展现代农业的目标,没有效益就没有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项目是用工业理念发展现代农业的载体,没有项目就没有现代农业发展的现实基础;科技是用工业理念发展现代农业的先进手段,没有科技就没有现代农业发展的动力;品牌是用工业理念发展现代农业的标志性成果,没有影响力的农产品品牌,就没有现代农业发展的竞争力。

2现状与特点

个旧是一个工矿城市,农业生产、农民增收对城市供给和农村稳定有着重要影响。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充分认识到加快农业产业培植、做大做强农业产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结合个旧实际提出了围绕以农民增收为中心;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和加强对农业龙头企业的扶持两个基础;建立完善农业发展的支撑保护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和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三大体系;调整优化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农业产业化经营四个结构,采取科技服务,市场信息、依法行政、山区和坝区分类指导、示范基地建设五大措施;发展以玫瑰花、为主的花卉产业,以大草乌、灯盏花为重点的生物资源产业,以杂交玉米、杂交水稻为主的制种产业,以芦笋、青刀豆、洋蓟等中高档蔬菜为重点的蔬菜产业,以奶牛、肉牛养殖及其深加工产品为主的畜牧产业、烤烟产业等六大产业及围绕市场,服务城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农业农村发展思路,为个旧的农村经济快速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发展的特色日益突出,产业体系已初步形成,“十一五”期间,农业科技贡献率达52%。

2.1农业产业向区域化规模化方向发展

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对农业产业化工作高度重视,按照稳粮、扩经、提质、增效的要求,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在省州的大力支持下,个旧加大优质粮食和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力度,实施“百亩核心区、千亩示范区、万亩辐射带动区”的马铃薯高产创建项目,通过配套良种、良法和良技推广,促进马铃薯产业迅速发展;实施优质稻基地建设项目,带动全市优质稻种植面积达2000hm2;2009年实施2667hm2超级杂交稻种植示范基地建设项目,超级杂交稻平均亩产量达850kg以上,比一般杂交稻亩增产200kg左右;同时在南部山区加大优质杂交玉米推广种植力度,带动全市旱粮种植面积达6666.67hm2以上,年增产粮食606万kg;推广粮食间套种技术1万hm2,年增产粮食1000万kg。大草乌种植面积达333.33hm2以上,打造了南部山区的特色产业;冬季杂交玉米制种规模稳定在666.67hm2,形成全国县级冬季最大的制种基地;以芦笋、“小铁头”、鲁沙梨、红梨等为主的果蔬产业发展迅速,年种植面积在9333.33hm2左右,年产值上亿元;水产养殖面积1333.33hm2以上,鱼苗繁殖在全州名列前茅,是全省最大的鱼苗繁殖基地之一;烤烟种植面积1333.33hm2,农民烤烟收入4000余万元,成为南部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

2.2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逐步形成

当前,农产品市场流通已成为个旧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最活跃的要素之一。农产品市场的建设,不但活跃了农村市场经济,而且较好地带动了农业产业化经营,解决了农产品外销问题。目前,全市拥有批发市场15个,年交易量1038万t,年交易额67809万元。

2.3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逐步健全

加强农作物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和防治力度,针对全市发生农作物病虫种类多的特点,强化防治措施和建立统防统治机制,为全市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奠定了坚实基础;对农产品产地及产品加强检验和检测,采取多点、广泛采样抽检形式,共对辖区5501个农产品进行抽样检测,合格率达97.91%。截至目前,我市共有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产地认证666.67hm2,获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农产品10个。

2.4以龙头企业为带动,农业标准化生产

初具规模个旧市坚持以多种形式创办和培育农产品加工为主的龙头企业,不断提升企业的规模和档次。如乍甸乳业、大屯粮食购销有限公司通过更新改造,实力更强,带动能力更大。目前全市已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7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5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3家、州级重点龙头企业5家。制定了大草乌种植标准体系、灯盏花GMP标准体系、滇屯502种植标准体系、玉米冬季制种标准体系、奶牛养殖标准体系等。龙头企业的日益壮大,有力地带动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加。

2.5农业信息体系逐步建立

个旧农业信息网自2004年建立以来,开辟了“农业资讯、农业政策法规、招商引资、特色农业、供求信息、农业科技、病虫害监测预报”等栏目。实施“数字乡村”工程,通过平台实现以文字、数据、图片、视频图像等方式,全面展示和反映全市各地以自然村为起点和建设重点的农村基本情况,每年通过农业信息服务平台科技信息、产品供求信息3000余条,收到信息反馈500余条。3存在问题1)农业产业化程度底。由于种植规模不大,养殖方式落后;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北部坝区可用耕地逐年减少,给农业产业发展布局带来了不确定因素。2)农村产业结构单一,农民增收困难。以传统的种养殖业、林业为主,农产品加工业、服务业发展严重滞后,仅靠传统的农业,很难实现跨跃式发展。3)农业产业组织化程度不够。农业产业组织结构是以分散的小规模农户家庭经营为主,这种分散、小规模的家庭经营格局,由于生产效率不高,经济实力弱,难以抵御生产和市场所带来的双重风险。4)农业发展支持保护体系不健全。农业产业化发展缺乏统一的规划和前瞻性的指导;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交通不便、通信落后。5)龙头企业和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缓慢。虽然近些年培育了一批农业企业,但真正上规模的农业龙头企业,特别是农产品精深加工型农业企业还不多,且大多数农业企业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经济实力差,承受风险能力低,因此辐射带动能力不强,竞争能力和发展后劲不足。6)市场建设和信息服务体系建设还不完备。虽然建立了一定数量的集贸市场,但专业性批发市场少。市场信息反馈慢、信息流通渠道不畅等,难以分散市场风险和降低交易成本。

4对策和建议

4.1加大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力度,加快构建“三农”投入的长效机制

1)调整财政支出结构,逐步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确保财政预算每年对农业的投入增长幅度达5%以上,明确国有土地出让金纯收益的50%,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政策,耕地占用税新增部分全部用于扶持“三农”,城市建设维护税的30%用于乡村规划、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2)建立新农村建设发展资金。主要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行贷款担保制度,实行以财政贴息为主的方式,重点扶持竞争力强、带动性好的优势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3)农业龙头企业以资金、技术、项目与农民的土地、劳力合作,鼓励各种社会力量投资农业开发。逐步建立以政府主导、农民为主体、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农业产业化发展投资体制,形成稳定的农业投入增长机制。

4.2以新农村重点示范区建设为试点,探索新农村建设的模式

1)提前规划示范区经济发展和产业培植,探索在示范区开发经营用房,优价置换给失去土地农户,发展第三产业;预留一定面积的建设用地,作为示范区村组及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加工业、旅游业的基地,发展壮大示范区集体经济;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农民失地不失业。2)按照“生活宽裕、村容整洁”的要求,建设农民新村,为示范区农户提供良好的居所。

4.3统筹城乡产业发展

篇6

【中图分类号】F3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623(2012)|05-0109-04

一、乡村體验经济的内涵

乡村體验经济以审美體验和乡村旅游文化为核心,以创意为导向,以消费教育、消费时尚、美学传播为表现形式,以美学景观化、经济市场化、产业高端化、田园艺术化和生活美学化为取向,满足消费者需求,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乡村體验经济作为新经济形态,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服务经济之后人类社会所经历的第四种经济形态。

乡村體验经济包括创意农业产业和乡村旅游产业两种形态。乡村體验经济作为一种创意经济,是體验经济与美学经济融合发展的产物,是通过體验制造愉悦和享受的产业。乡村旅游产业是以深度體验为基础,以养生养美导向,以休闲度假为目标,以回归生态为追求,以文化消费为引领,體验乡间劳作的乐趣,感受生态田园生活,品味乡村文化情调。

乡村體验经济作为面向广大消费者的新经济形态,文化创意密集、民间资本密集、会展节庆密集、高端产业密集,具有“四促四带”的特点:即可促消费、促增收、促市场、促旅游,带资本、带创意、带人才、带科普。同时,乡村體验经济让创意与乡村景观互动,创意和时尚互动,乡村文化与旅游體验互动,创意农业的审美表达与城乡消费者的情感需求互动,是促进城乡一體、以城带乡、和谐发展的幸福产业。

在乡村體验经济时代,人们追求原生态的真实體验,寻求乡村文化创意与现代时尚融合发展带来的震撼。当地村民的生活方式、乡村戏剧、农耕文化,以及农村历史变迁、森林观鸟,菜地、果园和茶园采摘等内容,成为人们體验之游的重要选择。

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农产品市场需求结构呈现多元化和优质化趋势。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人们对农产品的营养功能、保健功能和安全性等个性化特殊需求逐步增加,丰富多样的乡村體验产品倍受市场青睐。优化创意农产品区域布局,加速现代生产要素向优势区定向聚集,有利于用现代高新技术改造传统特色农业,加快优势区现代农业建设,充分挖掘区域特色资源潜力,尽快形成新的创意农业生产能力,增加优质创意农产品供给,满足日益细分的市场需求,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二、乡村體验经济的特征

1.體验性。乡村體验经济是旅游业与农业融合发展的结果,通过整合旅游、文化、艺术、创意、生态等多个产业形态,以创意花园、创意果园、创意农业园区以及科技示范基地、生态种养基地、山地果蔬景观基地为依托,以赏花、摘果、垂钓、农业科技示范、农业旅游观光、休闲體验等参与性项目和农事體验为特色,最大程度地满足游客个性化愿望和对健康、快乐、休闲的追求,享受和體验种植养殖、旅游观光、自种自摘、垂钓娱乐、农产品电子商务以及运动、休闲、健身的乐趣。

2.参与性。乡村體验经济借助乡村自然之美和创意农业产业资源,以自然资源、创意产业、节庆活动为主,通过开发创意旅游、文化旅游和节庆旅游以及观光游、休闲度假旅游、民俗风情游,吸引游客积极参与乡村體验。乡村旅游的稀缺性、體验性是参与的前提。

3.审美性。乡村體验作为一种创意生活方式,是一种集自然美、生活美、社会美于一體的怡然自乐式审美體验。在體验经济的时代,消费者不满足于被动消费,积极参与各种农业旅游體验和审美活动,主动體验美丽乡村的特色性、唯一性,充分发掘乡村旅游的审美内涵和文化意蕴,获得精神上的审美愉悦和满足。乡村體验产业是美学和农业融合、创意产业和體验经济融合的产物。

4.融合性。乡村體验产业融合发展直接促进了产业创新,立足独特的自然资源优势,以适游宜居、认养采摘、养生养美、體验农事为主题,积极推进创意农业园区建设,促进产城一體、城乡一體,加快实现文化与经济、文化与科技、旅游与农业、农业与文化的互相融合,使一、三产业融合发展。

5.趣味性。乡村體验产业最大限度地让游客體会乡村體验产业的乐趣与价值。通过丰富乡村體验产业的文化内涵,弘扬乡土文化,活跃乡村文化创意活动,积极拓展乡村體验产业的旅游功能、创意功能和休闲功能,举办诗歌节、鲜花节、美术、摄影等文化创意活动,增加乡村體验产业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三、我国乡村體验经济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是农民总體文化素质较低,阻碍體验经济的发展。有的乡村重自然风光忽视文化创意的开发。有的除了用吃野味来吸引顾客,就没有其他办法了。二是开展节庆活动缺乏经费。一些节庆活动由于缺少稳定的活动经费,效果大打折扣。三是农村土地减少。不断推进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浪潮导致农村土地减少,农民的利益在土地流转中受到损害,补偿不够。四是乡村旅游规划未受到应有重视。许多地方缺乏全面规划,没有将乡村旅游与农业文化、创意农业规划结合起来,乡村體验性产品和文化创意的个性不明显,部分乡村旅游业规划的业态单一、投资不足、附加值低、规划趋同,深度开发不够。五是基础设施落后。道路、停车场、洗手问、电话亭等公共设施简陋、设备不足;客房、餐厅、茶楼等接待水平低、条件差,“脏、乱、差”现象突出。六是體验经济和创意型人才稀缺。部分创意农业项目文化元素和美学经济含量不高、精品缺乏。七是青少年农耕體验教育发展滞后。不少中小学没有设立农耕體验教育中心和农耕體验教育基地。一些农耕體验教育基地从业人员素质低,不能有效发挥教育作用。有的农耕體验教育基地发展模式落后,观赏性、體验性、趣味性不强,对青少年缺乏吸引力。八是开展體验经济的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难问题依旧突出。农产品加工业属微利行业,企业自身积累少,资金来源渠道主要靠银行贷款,而银行对规模小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因抵押物不足,几乎不愿贷款。由于投入不足和政策扶持少,缺少国际影响力强的驰名商标、著名商标品牌和高新技术产品品牌。发展和保护乡村體验产品品牌的政策和环境需要进一步完善。

四、加快乡村體验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实施中国创意农业富民工程,打造创意农业万亿产业

实施“中国创意农业富民工程”,以农户为基本单位,以创意农产品生产为核心,整合农村各类创意农产品生产技术,坚持“聚集资源、突出重点、形成特色”的思路,以文化支撑产业,以品牌塑造形象,通过农业与艺术的有机结合,赋予农产品以文化内涵。

实施创意农业千县万亩示范工程,即在全国选1000个县,1000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10000个农业企业,每县1万亩作为创意农业试验基地,建设1000个中国创意农业富民计划重点示范区,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创意农产品,通过典型示范,以点带面,推动创意农业向纵深发展。

启动中国百万创意农民培训工程,以县为单位,主要培养扎根于农村,利用创意技术和科技知识开发农村资源、发展创意农业生产的农民致富带头人;免费开展对农场经营者、种养大户创意农产品生产技术培训,对通过农业职业技能培训的农民进行奖励。组织农民讲师团成员和农业专业技术人员开展创意农业知识更新再教育,全面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造就一批学习型、知识型、守法型、创业型、创意型的现代创意农民,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制定并启动两岸创意农业合作计划。建议由国台办牵头,联合民革中央、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农业部、文化部、商务部等单位和部门,制定并启动两岸创意农业合作计划。进一步加强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和台湾农民创业园的建设,为台湾农民在大陆投资创业提供更好的环境;积极协助台湾农民企业到大陆举办展览展销会,进一步扩大台湾创意农产品在大陆的销售;全面提升两岸创意农业合作的层次,努力在招商引资、农业综合开发,农业科技合作特别是农业新技术的引进、示范和推广、特色农产品生产经营、农产品深加工、农产品物流业、观光休闲农业等领域取得新突破。

(二)大力推进乡村體验产业发展

1.发挥创意农业发展论坛的积极作用。大力发展农业会展经济,充分发挥中国创意农业发展论坛在推动全国创意农业高端产业发展和推进城乡一體化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发展农业会展经济。

2.积极推进创意农业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发展。在高端产业方面,着眼于国内国际创意农业前沿技术和新兴产业,重点推进创意农业、生物农业和有机农业发展;在产业高端方面,立足于现有的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大力发展产业链上附加值最高的关键环节,占领“微笑曲线”的两端,重点抓好制种育苗、精深加工、现代营销和创意农业高端品牌打造。在创意农业高端产业发展过程中,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深入统筹推进“三个集中”,依托土地整理,大力实施土地规模经营,全面促进广大农民持续增收;以“三品一标”为载體,积极培育农业区域品牌的经营主體,推行“农产品地理标志+专业合作社(协会)+农户”的新型农业产业化模式,建立创意农业高端产业产业集群。

3.建设创意农业示范园区。牢牢抓住国家全面发展现代农业这一契机,兼顾新农村综合體建设,以促农增收为目的,积极探索打造创意农业示范园区,着力抓好产业发展,结合实际培育创意农业主导产业,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突出抓好创意农业花木产业、有机农业等都市型创意农业发展;突出田园城市生态功能、居住功能、服务功能和产业功能,注重从产业发展、村庄空间布局、用地布局、土地开发强度、村庄绿地及景观风貌、道路交通等方面,对创意农业项目区进行统筹规划,确保园区内资源配置、产业项目统筹合理安排和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组织农民参与现代农业产业體系,通过产业发展实现持续稳定增收,为新农村综合體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4.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一是加大对创意农业集团和创意农业园区内基础设施的信贷支持力度。围绕创意农业园区建设实施规划,积极开办中长期政策性贷款,大力支持创意农业园区内农业开发、农田灌溉、土地整治、土壤改良、机耕道路、农田林网建设,切实加大对创意农业园区发展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二是加大创意农业园区内高标准设施园艺、设施养殖业的信贷投入。金融机构应支持园区内日光节能温棚、露地蔬菜基地、蔬菜制种和育苗、养殖示范区等设施,园区种养大户购置籽种、化肥、农药和农机具等生产资料,农民专业合作社、经纪人和园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收购、销售、加工农产品等的合理资金需求。三是加大创意农业园区龙头企业的支持。要有效解决龙头企业担保、抵押不足的问题,对尚不能达到信贷准入条件的龙头企业,金融机构要积极培育,帮助其完善财务制度。四是加大对创意农业园区科研开发的支持。

5.加强队伍建设,健全创意农业建设的人才支撑體系。建设创意农业需要人才智力支撑,最终要靠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要进一步完善人才政策,鼓励农业企业培养、引进和聘请创意经营、技术创新等方面的高级人才;把创意农业作为企业家培训的重要内容,增强企业经营者品牌意识;鼓励大专院校和有关机构组织开展创意农业和相关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培训,提高企业创牌能力和创意水平。让文化创意产业与农业结合,尤其是艺术和创意人才要与农村紧密结合,通过农产品开发,融入文化创意,在促进农民就业增收的同时,进一步拓展创意农业的内涵,创造出新的消费形式,打开市场,形成产业化,使农业与创意紧密结合。鼓励创意农业企业人驻创意农业产业基地创业,对获得创意农产品认评的单位,给予专项奖励。设立“创意人才奖励资金”,对在创意农业产业取得突出贡献的创意农业专业人才、教育培训人才、经营管理人才等给予奖励。

6.加大创意农业品牌保护力度,完善创意农业品牌保护机制。完善创意农业品牌、商标保护的地方性法规,营造保护创意农业品牌良好的法制环境;积极发挥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作用,形成企业自我保护、行政保护和司法保护三位一體、相互结合的保护體系,形成品牌保护合力。进一步加大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力度,建立公开的社会信用信息网络,完善创意农业企业信用體系;建立健全执法联动机制,加强与其他省市合作、协调,积极探索建立共同保护创意农业品牌的联动机制和网络體系。加强对创意农产品产地环境的监督管理,会同农业等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开展创意农产品产地环境安全监督监测工作。

篇7

中图分类号:F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10-0007-1

我国农业产业化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中也涌现出了一些新的矛盾和新的问题,按照与时俱进的要求,着眼于我国未来农业发展的大局,充分认识其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重要性和意义。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为我国农业生产的集约化经营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径。许多地方有成功的经验,程度还很不够,产业化的规模还偏小。制约产业化发展的因素有很多,下面就谈谈自己的肤浅看法。

1 制约我国农业产业化经验发展的瓶颈

1.1 土地流转制度不完备

我国的土地制度在不断地完善,实行联产承包经营,按照我国土地承包制度的本来含义,根据农户的生产经营能力,实行数量差异化的承包,这样才能够充分体现资源配置的效率,形成集约化经营的导向。土地的集体所有,农民对承包土地只有使用权,这种制度安排本身,是把土地这种生产资料作为农民社会保障的一个工具提出来的,使得土地这种资产作为商品属性被人为地扼制了。现实的承包当中,是按照“人头”与“户头”平均分配土地的,严重影响了资本、劳动、土地、技术等生产要素在更大范围内的有效配置。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土地承包经营逐渐出现了一些弊端。农村土地流转,是指农民将其土地承包经营权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转给其他个人或组织用于农业经营的行为[1]。

1.2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受到阻碍

随着我国人均农用耕地的不断减少,现有农用土地使用制度、资金、技术的限制以及农产品市场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农村出现了大量剩余的劳动力。我国当前农村产业领域的拓展速度与农村劳动力的增长速度形成巨大反差,劳动力过剩问题即隐形失业现象尤其突出。流通服务中介机构缺乏,农民放弃土地意味着放弃基本生存权利,由于土地因素阻碍了农业人口的自由流动,难以随着产业化链条转移[2]。

1.3 农产品科技含量低

自古讲究“民以食为天”,现代社会人们更是追求食物的可口、方便、健康、营养和安全。时下流行的野生植物保健品等,其原料都源于农产品的深加工。农产品深加工的特点之一就是科技含量高,需要高科技作为推动剂,而科技的不发达却成了制约农产品深加工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农产品不能满足市场和加工业对高品质、批量化产品的需要,特别是蔬菜及畜牧业,优质品少,规模小,有产品无品牌的情况较为突出。农业产业化经营中有胆识、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能人不多,缺乏一支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牵动农业产业发展的农业龙头企业规模小,企业与农户还没有捆成利益共同体。

2 深化我国农业产业化经验的对策

提高我国经济的非农化水平实际上就是要围绕三农(农业、农村、农民)做文章,降低三农的比重,使三农逐步向三村(村业、村民、村庄)转化,即农业的产业化问题。使农业科技进村入户,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为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先进实用技术、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效益。

2.1 土地自愿有偿流转

土地流转是农业和农村生产力水平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要长期稳定土地承包关系,并把稳定土地承包关系作为农村政策的基石。为农民行使土地流转权提供了可靠的制度保障。土地承包权流转和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必须遵循:农民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和严格遵循不得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改变土地用途,不得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的原则。土地流转不能强迫,尊重农民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允许农民土地使用权依法转让和出租,鼓励和促进许多用地者将其闲置和可挖潜的土地转让、出租出去,从而促进了土地的合理流动,调剂了土地的余缺。鼓励土地向种田人的手里集中,发展农民的合作组织,提供社会化服务,实现中国农业的现代化。

2.2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我国抑制发展农业经济的一大问题。农村劳动力素质低是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要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科学文化水平,加大农村教育力度,争取更多的教育经费投向农村农户。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创造多种就业机会。应以市场为导向,科技为手段,农村龙头企业为依托,合同契约为纽带,立足当地资源,发挥区域优势,向当地基础产业、支柱产业、主导产业有序地输入劳动力。要健全服务体系,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包括信息咨询、职业介绍、职业培训、失业保险等方面的综合服务,培育和完善劳动力市场,使分散的小农户同大市场联结起来,促进劳动力有序流动和合理使用。

2.3 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科技含量

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新形势下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要实现科技创新,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科技含量,完善农产品质量标准与检测检验体系。农产品的市场竞争,集中表现为质量和效益的竞争,竞争的成败最终取决于科技含量。鼓励各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和农技人员积极投身到农业产业化经营第一线,通过技术服务、技术入股等形式,与龙头企业和农户开展联合与合作。积极创办科工贸、产加销一体化实体,特别是积极扶持科研院校大力创办科技型龙头企业,要健全科技推广和应用体系,创造宽松的环境,加强政府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领导和服务工作。

总之,现代农业是以科学技术为强大支柱、以现代工业装备为物质条件、以城乡结合和工农协调发展为重要前提的,但必须以实行产业化为基本途径。在优化产业机构、健全产业载体的过程中,政府和产业组织大有作为。创造良好的产业环境,加强宣传和引导,引进龙头企业进入农村。要坚持以产业化促标准化生产,以产业化促农产品品牌化营销,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和文化品位,走出一条尽快提高农产品质量卫生安全水平和经济效益的路子。实现高效农业,即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篇8

创新驱动河南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中央一系列农业政策文件精神贯彻实施的具体体现。如2016年年初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日前农业部又印发了《全国农产品加工业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规划(2016―2020)》,等等。这些文件的密集颁布,不仅彰显了农村农业发展的重要性,而且为深化农村农业改革指明了道路和方向。

当前,河南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还处于起步阶段,融合程度、融合层次、产业链、附加值等方面都不理想,具体表现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育较慢,新型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缺乏,适应“三产融合”需要的创新带动能力不足等。解决好上述问题,需要以农业产业与“互联网+”的融合为主线,以科研创新、技术创新为突破口,以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路径,持续推进河南农业产业的深层次改革。

二、创新驱动河南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

(一)树立新理念,加快管理体制创新

加快河南省农业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推进现代农业三大产业融合发展,必然会涉及土地、水利、林业等行业和农业资源方面的调整和布局,涉及相关政策、管理体制、管理队伍、人才、后勤、财政等方面的配合和协同,因此,迫切需要树立全新的管理和产业发展理念,借鉴融合理论、融合性思维的方法和帮助,为深化河南省农村农业产业化改革、农业管理体系改革提供理念上的先导支持。

(二)落实新精神,推进发展模式创新

以产业发展推动城镇化建设,以城镇化建设反促产业发展,实现农村地区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将乡村建设成为一个融合现代农业、旅游业、生态园林、特色商圈相交织的现代化城镇,是河南省农村“三产融合”的远景目标。另外,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与农业产业发展相结合,是地方政府宏观统筹,协调发展的要求之一。

(三)寻求新动力,助推农业科技机制创新

创新驱动的核心在创新,需要建立与“三产融合”相适应的科技创新主体及其运行合作机制。“以农业企业为主体,建立农业科技创新联盟体,通过激励机制,引导涉农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积极探索发展农业科技。”为了更好发挥创新在河南省农村“三产融合”中的引擎作用,迫切需要建立依据河南、辐射全国的农业科技创新信息服务平台,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的资源流动和共享,进一步提升农业科研孵化水平。

(四)关注“新农人”,培育融合新主体

一是完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体系,积极推广智慧农民云平台服务,构建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虚拟网络教学环境,创立以认证测试为基础的移动化和智能化培训教育平台。二是加强对“新农人”的技术指导和服务,提供最新农业信息、先进管理理念,帮助其开拓农产品销售市场,鼓励其创办家庭式农场、农民合作社,引导其成为互联网时代真正的融合发展主体。三是做好树立先进人物、宣传典型事迹工作,强化“新农人”培育的示范和引领。

(五)打造新业态,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培育农业新业态是创新驱动河南省农村一二三产业有效融合的内在需求。对此,地方政府应以农业新业态的培育为导向,重新梳理本地区农业资源分布和生产要素间的关联,围绕农村一二三产业之间的错位互补来查摆存在问题和不足,并在此基础上,在顶层设计和实践路径两个层面,探索具有地域特征的农业经济结构升级转型的可行路子。在顶层设计、政策决策方面,突出前瞻性、整体性和可行性,把更新发展理论、健全体制机制、打造管理平台、组建专业队伍等作为抓手,融入整体布局之中;在实践路径方面,采取点面结合的方式,结合地方优秀资源,因地制宜地发展创意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循环农业、会展农业等现代农业新业态。

(六)发展产业区,助力集聚集群有机融合

集聚集群是现代农业“三产融合”的必然结果,体现为三类产业要素、生产环节、生产环境、支持条件等多方面的共享、互通,其目的在于激发现代农业的内生活力,提升农业比较收益。基于河南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现状,迫切需要从内外两个维度,推动农业产业的集聚集群发展。从内部维度来看,以农业产业链的优化和延伸为标准,发挥所长、弥补短板,建立起科学规范有序的管理体系;从外部维度来看,体现为第二、三产业向农业产业的渗透和互补。通过内外两个维度的合力,促使由传统分散、零星的生产状态向集群化、规模化转变,不断提升农村经济的整体竞争能力。

(七)深化产权改革,促进农民资产保值增值

在河南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问题上,首要的工作就是着力解决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问题,为农村要素资源进入生产流通铺路搭桥。一是继续推进土地流转承包经营权工作,让农民以土地等要素入股合作社,占有股份并获取相应的红利;二是鼓励农民以货币、实物、技术、服务等多元方式作价入股集体经济组织,间接地参与到农村建设、农业产业中来;三是创新农村融资渠道,鼓励具有能力的地方政府组建互助型金融支撑体系;四是提升村级经济组织的科学管理和民主决策水平,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

(八)依托“互联网+”,发展现代电商平台

“淘宝村”在浙江、广东、江苏等地农村的诞生,有效链接了现实与网络。“淘宝村”的出现,是“互联网+”与现代物流全方位衔接的必然产物,充分体现了“互联网+”技术的特点和优势,也为创新驱动河南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重要借鉴。一是现代电商平台迎合了河南农村的文化氛围。河南农村是典型的“熟人社会”,一个电商平台在村子的出现,会迅速产生带动效应,易于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产业集群;二是现代电商平台的规模化需求与河南农村优势资源的相对集中相契合。一个村子的电商基本上经营相似产品,由此衍生出一系列网络产业集群,并且在商品生产、加工和流通销售方面形成协同效应,大大增强了农村电商的群体竞争力和农村“三产融合”的发展水平。

三、结语

篇9

一、乡村振兴战略下休闲农业发展导向

在乡村振兴战略建设框架设计中,报告明确提出两个导向:鼓励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鼓励拓展农业的生态功能,从发展主体和发展方式上强调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对于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性。这有利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业转型升级;有利于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有利于农民就近就地创业,促进农民就业增收;有利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在提供看山望水忆乡愁生态文化产品的同时,满足民众融乡土与时尚、传统与现代、观光与体验的多元精神生活需要。20世纪40年代,在《乡土重建》一书中提出,“乡土中国之重建,主要还是要依靠于其内在的、自生的力量”,“在乡土重建的过程中推动老百姓向现代化生活迈进”,并寄望于“将来乡村社区里自会长出新的社会重心和新的社会人物来的”。从这个意义上讲,乡村振兴是农民依靠自己、发展自己的全程参与过程,应放在乡村现代化这个宏大背景下加以深刻认识,从而把握它的重要意义。作为振兴乡村的主体的农民,休闲农业产业更能体现农民稳定就业和收入持续增长需求,能充分发挥农民参与过程中的主体意识和经营智慧,从而开创从全面参与到有效参与、从被动参与到主动参与、从宏观参与到细节参与的新时代农民产业振兴新局面。

二、西安休闲农业发展演变历程

西安从2000年左右开始,以“品农家菜、住农家屋、观农家景、干农家活、享农家乐”为主的农家乐形式开启了乡村休闲消费时代。之后很长时间里,农家乐在西安空间分布和消费形态上一直居高不下,几乎成了休闲农业的主要内容和代名词。以至于在相当长时间里,人们直接以农家乐取代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而忽视了休闲应有的本义和产业发展的内核。随着消费需求多元化,西安农业园区、休闲农庄、休闲农业园区相继形成,并呈现不断优化提升的势头。尤其是在园区评定、发展规划、产业政策等系列文件出台下,西安的休闲农业产业有了质的改变。不管是产品提供、环境改善、服务意识、项目设计,还是营销手段、活动策划、乡土文化传承等方面有着较为全面的开发。

(一)初创期(2000~2010年)

西安发展休闲农业最早始于2000年,以吸引城市居民来农家餐饮、观光为主,各种形式的农家乐是这段时期的主要形式。长安区滦镇街办上王村是全市发展最早也更具代表性,周末全家乡村游日趋盛行。随着农家乐的盛行,一些传统的农业园区也开发多样的农家菜系和民俗活动,以增强园区应对新生消费需求的吸引力。到2010年年底,规模园区达到90家,吸引游客640万人次,年营业收入8.2亿元。这段时期的休闲农业,更准确地讲,应该是休闲农业的最初始业态———农家乐业已形成并成为城市居民乡村休闲消费的主要选择。带来人流收入流的同时,也应该看到,强大的休闲消费需求长期被压缩在最低级形态,休闲业态供给的不足和项目的单一致使此后休闲农业企业也面临转型的阵痛与市场淘汰的高风险。

(二)成长期(2011~2015年)

鉴于乡村休闲的巨大需求空间,农业园区在这个时期迅猛发展。为了统一休闲农业园区的认定和评价机制,2013年西安市农业委员会(后来改为农林委)出台了《西安市休闲农业示范园区认定暂行办法》(市农发〔2013〕103号),规定休闲农业示范园区可以是单个或集中连片的多个休闲农业经营实体,包括休闲农庄、农业观光园、农业科技示范园、休闲农家等四种形态,且每两年评定一次。作为第一个休闲农业规范性文件,大致厘清了休闲农业园区的经营范围、主要业态以及评定规则,这为市级休闲农业企业的申报提供了认定依据。随着休闲农业园区认定办法的出台,2013年8月,西安市第一批36个市级休闲农业园区应运而生。次年,又评选出了休闲农业“十佳园区”以及7条休闲农业最佳旅游线路,重在示范园区和成熟休闲路线的推广。截至2015年年底,规模园区200余家,吸引游客1460万人次,年营业收入16.1亿元。这个时期,市场休闲消费需求进一步激活,休闲农业园区功能日趋完善,逐步走出了有观光无体验、有产品无文化、有餐饮无产业的发展瓶颈。

(三)稳定期(2016~2019年)

随着休闲农业企业的规范化发展和政府的有序引导,西安休闲农业产业的空间布局日趋体现生态禀赋及文化资源的差异。在2016年,先后出台了《西安市2016~2020年休闲农业发展规划》、《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实施意见》,以及《休闲农业提升行动计划》,旨在加快休闲农业的发展,加快现代农业园区景区化建设步伐,实现产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产品变礼品。在政府政策引导和支持下,先后于2016年3月和2017年11月,分别评定了第二批23个市级休闲农业园区和第三批25个市级休闲农业园区。至此,西安市休闲农业业已呈现出“两带三区”的总体布局。共有市级以上休闲农业示范园94个,其中国家级4个,省级6个。到2017年年底,吸引游客2350万人次,年经营收入达到24.1亿元,休闲农家经营户年收入超过10万元。这段时期,西安休闲农业企业有了跨界融合、产业联动的发展态势,从经营规模、业务范围、项目策划、个性体验、网络营销等方面都有了广泛拓展。

三、制约西安休闲农业产业品质提升的影响因素分析

西安历经18年,从单一的农家乐发展到休闲农庄、休闲农业园区、农业科技园区、休闲农家等多种经营主体、经营业态,客流量及营业收入都有了稳步增长。在取得成绩的同时,应该看到仍然存在诸如产业链短小、附加值不高、农业科技支撑不足、文化创意匮乏等问题。

(一)重规划轻策划,项目主题定位针对性不强

从笔者对西安市级以上休闲农业园区企业的调查发现,基本都做了园区整体规划,甚至不惜重金聘请高校院所为园区做了规划图案。从空间布局到项目选址、从门店分布到经营用地配套、从景区美化到控制性详规一应俱全,却没有围绕主题定位所做的市场调研、客流分析、包装设计、创意提炼,导致园区人为建造景观,缺乏科学性、真实性、艺术性和趣味性,没有自己的主题特色。

(二)农耕文化开发肤浅,经营项目体验参与度较低

从不同批次评定的市级休闲农业园区来看,西安市休闲农业园区绝大部分是从普通农业园区和农家经营发展而来,经营内容主要以农事观光、瓜果采摘、水面垂钓、农家餐饮为主,较少有深度的农耕文化体验项目。多则以农器具的展览为主,消费者无法近距离体验。即使可以亲身操作,也没有从农耕文化中开发出个性化的深度体验项目,很难将农耕文化与现代消费项目融合起来,从而失去了乡土本真。

(三)文化创意应用不足,产品开发缺乏吸引力

整体而言,西安休闲农业企业所提供的产品主要有初级农产品、地方餐饮、民宿客栈、婚礼宴会、会务培训等。经营项目十多年来从单一的农家餐饮拓展到了乡村度假、农产品初级加工、康体养生等门类,但经营范围拓展的同时并没有提升项目的品质本身。文化创意只是简单地用到了建筑小品

(四)农业科技创新应用较少,关联产业附加值较低

西安作为农业大市,截至2017年年底,累计培育引进农业新品种165个,推广应用新技术290多项,累计获得省市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成果198项。但这些新品种新技术主要应用在传统农业种植领域中,缺少针对休闲农业领域特殊品种的引进和培育。农业科技创新应用并没有带来休闲农业产品科技含量的提高,也没法体现休闲文化底蕴,从而不利于关联优质产品的开发,最终很难实现产业附加值的提高。

(五)重硬件轻服务,本土创新意识不足

篇10

2当前农业项目资金整合中的主要问题

2.1认识不到位。项目申报和投入区域、重点有明文规定,但哪些项目在哪些区域地点需要整合不明确;总体缺乏项目资金整合意识,缺乏向上争取项目和向重点区域倾斜的理念,特别是当前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多条线都在投,投入分散导致效益低下。

2.2协调沟通不畅。目前农业部门和地方政府对农业项目投入缺乏沟通机制,无法形成整合项目。

2.3资金来源渠道、质量验收标准和资金监管等不一致带来整合难。各条线、各个渠道安排的项目,资金来源渠道不一致;同一T程内容、质量和验收标准往往有差异;项目完成验收时间不同;资金审计、监管有差异;特别是各自都要搞一套验收资料,费时费力。在项目整合对外招投标时,整合资金大于各条线资金,各个子项目要求专款专用,而中标业主往往又是一个,招投标文件、工程监理、施工方出据的票据、账务等不便公摊至子项目,给各个子项目按规定要求进行验收带来困难。

3加大整合农业项目资金力度的建议

3.1提高认识,加大项目争取和整合力度。政府和农业部门要充分认识整合项目对彻底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做强做大产业的重要性,要千方百计向上争取整合项目资金,不断为农村改革发展提供项目支撑,让广大农民深切感受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

3.2健全项目整合协调沟通机制。各级由政府分管领导牵头,财政部门为主体,建立由相关涉农项目部门为成员的农业项目整合协调沟通联席会议机制,定期进行协调沟通,明确整合内容、规模、投资及相关部门职责任务,加强对整合项目从立项、资金整合、招投标到实施全过程的监管,确保整合项目成为群众的民心1二程。

3.3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分期分批建立整合项目库。根据各地实际,深刻分析农村发展的主要瓶颈,按照突出解决重点难点、分布实施的思路,建立各级农业整合项目库,通过多渠道、多条线争取整合资金,力争尽快通过整合解决区域农民急盼解决的难题。同时,农业整合项目库是动态的项目库,要结合发展实际不断充实完善。

篇11

中图分类号:G718.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6-0041-03

农村职教中心办学的重要职能之一是:“服务当地三农,支撑区域经济发展。”随着农村产业化进程的加快,逐步形成了“种植、养殖、加工、销售”一条龙的产业链条,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的引入,实现了农业的蓬勃发展。新兴农村产业结构与贫乏的专业技术之间的矛盾,严重制约了农村产业的发展,缓解这一矛盾的重任,历史性地落在农村职教中心的身上。二十几年的专业课教学实践使我深深地体会到农村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要依托当地产业、服务当地产业、引领当地产业,做到产教结合,才能体现农类专业办学优势,彰显农类专业的生机与活力。

一、农村产业发展与农类专业课教学改革的关系

“农村产业”和“农类专业课教学”本是两个不同的行当,却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要求农村职业教育农类专业必须进行改革,这样才能培养出与农业产业相适应的专业技能人才。一方面,农村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农业技术人才,农村产业的多样化、集约化经营加快了农类专业课改革的步伐;另一方面,通过专业课教学改革可以培养出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管理的高素质人才,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提供技术支撑,并推动农村产业向现代化方向发展。二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互相依赖、互相促进。

(一)农类专业课教学改革支撑了区域农村产业的科学发展

农类专业课教学在引领农村产业发展上的重要作用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为农业产业发展指引方向。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农村种植新技术不断改进,种植新品种不断推广,“嫁接”“保护地栽培”“无土栽培”“生态农业”“绿色栽培”等新的种植专业术语让传统的农民无所适从,种了几辈子的地,突然间啥都不懂了;“津研系列”“泰丰园系列”的黄瓜品种,“辽椒系列”“长甜系列”的甜椒品种,“L401”“L402”“以色列”“金棚系列”的番茄品种等成百上千的新品种摆在农民面前,他们无从选择。哪个品种更适合自己的土地,哪个品种高产抗病,更适合区域栽培,他们满眼迷茫。作为农村职教中心的专业课教师,需要了解地域农业特点,引领先进的农业技术,为地域农业发展指明方向,为当地农村量身打造一套科学的农业发展方案,这是农类专业教师的义不容辞的责任。

2.为农业发展提供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科学是第一生产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同样离不开人才的支撑。由于历史的原因,农业生产者绝大多数都是文化层次低的农民,在过去他们凭靠勤劳和智慧推动着中国农业的缓慢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农村产业逐步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历史的生产方式和生产中积淀的经验,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他们需要新知识、新技能的引领;传统的生产个体,难以抵御市场竞争的风险,自身专业技能的缺乏,使他们在现代农业生产中常常力不从心,他们迫切需要系统的专业技能培训来提升自身的素质,需要规范、及时、科学的专业技术服务来助推农村产业的发展。县级职教中心的地理优势、技术优势为区域产业发展提供可能。

3.为农业产业发展培养技能人才。从农业产业的整体来看,传统农业面临重大挑战,诸如:种植手段现代化,品种选择科学化,生产加工规范化等。这些问题不能及时妥善解决,必将影响农村产业的良性发展,而这些问题不是传统农民通过短时间的培训所能领悟和解决的。这需要大量的懂技术、有思想、肯吃苦的专业人才投身农村产业发展,通过他们的传、帮、带来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县级职教中心的学生大都来自农村,出于对家乡的热爱,对故土的情感,这些孩子学到技术后投身农村产业的可能性最大,所以说职教中心为农村培养专业技术人才较其他学校更为可能。

(二)农村产业发展奠定了农类专业课教学改革的基础

农村产业的发展推动了农类专业课教学改革,突出作用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农村产业的发展为农类专业课教学改革奠定了广泛的基础。受传统思想的舒服和传统观念的影响,人们普遍认为从事农村产业的人地位卑微,所以希望走出农村到城里去生活,只有这样才算实现了自身的价值,因而农村的家长反对孩子学习农业技术。农村产业不需要文化和技术的观念在人们的心中根深蒂固,人们不愿意学习农类专业技术。随着农村产业化进程的加快和农业科学技术的普及,严峻的现实在向传统意识做着无情的挑战:诸如都同时种黄瓜,传统的做法是春育苗、夏栽植、秋收获;新的栽培技术是在温室内育苗、移栽,嫁接立体式栽培、无土栽培等,这些栽培技术蔬菜不但高产抗病、效益也是可观的。但这些技术农民不懂,这时他们迫切需要掌握新技术,他们就会主观地、自发地去认可农业专业技术的重要性。新的专业技术在农村的普及一定程度上是一种对老百姓的思想意识形态的教育,这使他们自觉地、主动地接受农业技术教育,也使农类专业课教学改革成为可能。

2.农村产业的发展为农类专业课教学改革提供了良好的实训条件。农业技术教育需要充分的实践做支撑,而中国现在的职业学校,尤其是农村职教中心,学校现有的实际操作条件难以满足专业课实践的需要,尤其是蔬菜专业。由于房地产业的兴起,学校很难再拥有一块成规模的试验田让学生在学理论的同时也能亲自实践操作。正是农村产业的发展,才使农民对专业技术有了迫切的需求,使得农类专业课实践教学和农村产业互相“牵手”成为可能。诸如:在讲授蔬菜病虫害防治时,就可以把学生带到附近农民的蔬菜温室大棚,进行现场诊病、现场治病。这就学校而言收获的是良好的教学效果,就学生而言学会一种或几种病虫害防治技术,就菜农而言他们获取的是免费的技术服务。再如:讲黄瓜嫁接时,我们可以到农村温室大棚和菜农一起进行嫁接,让学生在生产中掌握技术,在和农民一起劳动中推广技术。劳动中学生不仅品味到学会一门技术的快乐和价值,从而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还能及时把我们所教的专业知识转化成了生产力。可以说农村产业科技化发展为农村职教中心修建提供了一个更广泛、更经济的实训基地。

3.农村产业的发展推动了农类专业课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农村产业逐步呈现“科技主导、技术支撑”的态势,农村生产和生活中出现的许多实际问题,成了专业课教学改革的崭新课题。因为温室大棚的大面积修建,逼迫我们尝试温室大棚蔬菜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随着农产品深加工对原材料需求量的增加,就需要农村科技工作者尝试推广更高产的新品种和研究增加单位面积产量的新技术。正是农业生产中出现的这些新问题,给我们农类专业课教学改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也给教学改革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可以说农村产业科技化进程推动着农类专业课教学改革。

二、农类专业课教学改革与区域农业相融合应该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一)情感障碍与专业课教学改革的关系

现在的学生大都对农村劳动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怕脏、怕累、怕没面子;农民对职教中心的学生存在偏见,好逸恶劳、没有能力;专业课教师在进行改革过程中,首先要对学生进行深入的思想教育、规范的技术教育、系统的纪律教育,让他们从心里树立责任意识、荣誉意识,切实把实践教学活动当作职教学生服务当地农民的神圣使命,重塑自己的良好社会形象,做到积极主动,自觉实践。在实践内容的设计上,尽可能从最简单的做起,保证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能够做好,确保农民满意,从而逐渐取得农民对我们的信任,消除农民的疑虑,支持我们的课堂教学实践改革。只有学生有热情、农民肯欢迎,专业课的教学改革才能顺利进行。

(二)专业课设计与农业发展的关系

农类专业课教学改革不能单纯的增加实践课的课时数量,而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充分结合当地农业发展的实际设计专业课的内容,农民需要什么技术我们就讲什么,农民什么时候需要我们就什么时候满足。这样就增加了专业课教学的时效性和针对性。农村职业教育要培养实用人才,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专业课内容设计是关键。原来很多的专业课教学内容已经与现代农业发展不相符或者在当地农业生产中没有实际作用,不能适应当地农业生产的需要。在农类教学改革中,我们要结合当地农业产业发展的实际编排校本教材,并及时补充新的蔬菜栽培技术、引进新的优良品种,使教学更具针对性,科学地将农业类专业课程按实际需要,设置科技含量高的现代种植技术、现代养殖技术和农村家庭经营三个综合性专业课程群。做到在学校所学的到家里就能用得上,课堂上所讲的到农村就能实践,这种与当地农业发展高度吻合的专业课教学,学生才能喜欢、农民才受欢迎,社会才会认可,农类专业教学才会有生命力。

(三)教学模式改革与学生专业技能提高的关系

在教学模式上,专业课教学要坚持走实践教学的思路,把理论教学和生产实践充分结合,这种结合的最有效切入点就是“校户合作”。我们在专业教学改革中要选择一些有规模、有基础、有认识的农户签订长期的实训协议,形成相对稳定的实训基地。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设计一些专业教学项目,到农户家中边学技术边实践,边实践边培养职业感情,这样就能实现教学中提高专业技能的目的,职业教育的真正魅力就会在实践中得以实现。

(四)学生专业实践与区域生产规律的关系

篇12

农业结构调整以来,全省以现代农业建设为目标,以优质、高效、安全、外向型、产业化、规模化为方向,大力发展优质高效农业、外向农业、特色农业、设施农业、都市型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发挥区域优势,确立和发展16个主导产业,推进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商品基地和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加速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带动农民共同发展;全面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规范农业投入品管理,提高农产品质量;积极引导土地流转,推进农村适度规模经营,妥善安排农民就业,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多年的坚持和努力,农业结构调整取得了明显的实效。据统计,至2007年底,江苏农业总产值中种养业产值比已由1998年60•1∶39•9调整到2007年54•6∶45•4,全省调减了部分低效粮食播种面积73•07万hm2,增加高效蔬菜面积35万hm2,桑茶果6•6万hm2;目前高效农田占全省耕地面积比重达26•2%,其中设施蔬菜、果树、茶叶、蚕桑的高效作物比重分别达51•2%、41•1%、77•4%、64•5%;优质粮与专用粮达80%,无公害认定面积达291•3万hm2,占耕地比重的62%(2006);全省土地规模经营面积占全省耕地面积比重达21•6%,生猪、肉禽、蛋禽和奶牛规模养殖比重分别达到45%、69%、66%和75%;各类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所带动的农户占全省农户数的35•2%,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98年3376•8元提高到2007年6561•3元,增加幅度达94•3%。

从总体上看,农业结构调整带来了一系列变化。但是,必须清醒地看到,目前农业结构调整的成果只是初步的、阶段性的,许多方面尚未调整到位,一些深层次的问题还没有真正得到解决:农业整体竞争力不强,农业区域结构雷同现象仍较突出,区域主导产业规模小,特色品牌和名牌农产品数量少、比重低;农业市场主体弱小,农民组织化程度不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较低,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相互脱节、分割的状况尚未明显改变,龙头企业对结构调整的带动功能还不强;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依然突出;农产品深加工能力低;市场信息不灵;农民收入增长困难的局面并未有根本改变。继续深化农业结构调整,将仍然是新时期农业发展的艰巨任务。

2区域分工的意义与必要性

农业是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相互交织的社会再生产过程,也是人类与自然界在一定地域空间进行物质变换的过程,因而具有特定的地域资源约束性。深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首先是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在此基础上实行农业内部以及农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分工与合作。从农业区域分工到农业生产专业化、社会化,构成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农业生产的区域专业化、社会化,能够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改变传统小生产方式,从而大大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纵观世界发达国家现代农业发展,一个显著的共同特征是其区域化专业分工非常明确。美国农业专业化程度很高,早在1914年,美国农业就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种植专业化,这种格局保持至今,形成了著名的生产带,如玉米带、小麦带、棉花带等。这种区域分工使美国各个地区能充分地发挥各自的优势,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生产率。通畅的水陆运输网的建立,更进一步促进了区域化分工、专业化生产,而区域分工和专业化生产也有力地推动了附近地区相关产业的发展。美国农业生产在地域上专业化,农民按照批发商的订购合同,组织农产品生产;加工商根据批发商对农产品的质量和规格要求,对生产者提供的产品进行加工,然后交由批发市场组织销售,从而实现了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的有机联系。法国的农业专业化包括3个类型:区域专业化、农场专业化和作业专业化。在区域专业化方面,按照自然条件、历史习惯和技术水平的划分,将不同的农作物和畜牧生产合理布局,形成专业化的商品产区。农场专业化和作业专业化则是按照经营内容大体可分为畜牧农场、谷物农场、葡萄农场、水果农场、蔬菜农场等并分别将农场各个生产环节交由各个专业化企业承担。农场专业化和作业专业化是区域专业化的进一步细化分工。专业化生产提高了农业生产率,使法国农民人均收入达到城市中等工资水平。从整体水平看,江苏农业区域专业化发展还处在初级阶段,主要表现为:生产区域格局基本建立,但农产品生产区域规模小而分散;主要农产品地区专业化初步形成,但生产单位专业化程度低;农业区域专业化生产、社会化协作发展不平衡且程度不高。因此,多年来,江苏农业“盆景”很多,各市县都有,做得很精致,也很有水平,但总体规模较小,名气不大。在深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在发挥区域优势的同时,进一步加强调控和扶持,提高农产品生产区域的专业化和社会化程度,促进区域优势产业扩大规模就显得非常迫切和必要。

3区域分工的原则

农业地域分工与专业化发展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自然生态、资源环境保护和合理利用的客观要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资源的开发利用既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实行专业分工,又应坚持生态适宜性原则、农业多功能性原则、比较利益原则等进行合理的地域布局与分工。

3•1生态适宜性原则江苏省是南北气候交织地带,省内分布有平原、丘陵、江河湖海、城郊等不同类型生态区域。早在20世纪60、70年代,依据地域分异规律,江苏划分6个一级农区、45个二级农区,实际上也是较早的生态分区。运用这一农业综合区划成果,奠定了江苏区域农业40a来的基本发展格局,至今仍在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现代高效农业产业布局作为现代农业建设的载体,其形成和发展通常带有较强的不同生态区域特点。通过对不同生态区和资源环境的现代高效农业产业发展潜力评价,构建不同生态区现代高效农业产业发展布局,对发展不同生态区和全省现代高效农业都有重要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3•2农业多功能性原则经济社会的高度发展,促进人们生活和消费的多元化,直接推动了城乡一体化和农业多功能化的发展,使农业从食品保障向农产品供给、就业增收、生态保护、观光休闲与文化传承等领域扩展。按功能分区原理进行规划已是各发达国家近年来在国土空间开发的成功经验,美国、德国、日本、荷兰等国家通过国土空间开发,建立国土配置、地区发展、人的居住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的成功经验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很好的启示和借鉴。2007年国务院下发《关于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在优化开发和重点开发区域中建立生态区、农业区、旅游休闲区等,限制开发区域在生态和资源环境可承受的范围内也应发展农业特色产业;昭示今后较长时期内国家将按照功能分区原理规划产业布局。

3•3比较利益原则在一区域内,往往多个产业均宜发展,但资源有限,不宜多个产业齐头并进。则应从比较利益角度出发,按照成本最低、效益最大法则,选择区域内最有优势的主导产业,而在不同区域则根据不同资源禀赋条件发展最有优势的主导产业。通过建立最有优势的主导产业集聚区,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促进农产品向优势产业区和产业带集中。

3•4规模化、特色化与关联性原则区域农业的专业化发展必须选好优势主导产业,并以优势主导产业为基础进行布局。优势主导产业的确立,不仅是指现有规模与特色,也包括潜在的规模与特色,以及发展与优势主导产业相配套的关联产业,形成规模效应,产业链延伸效应,从而有利于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打造产业化经营模式,创出一批国内驰名、国外有一定影响的名牌产品,从而将农业地域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4区域分工的基本格局探讨

“十五”期间,江苏按照区域分工原则,制定了《江苏省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3-2007年)》,作为全省农业结构调整的区域布局和区域分工,该项规划提出了全省优先发展的16个优势农产品及其区域分布(即16个主导产业)。经这些年来发展,大部分产品(产业)优势得到加强,规模有所扩大,但也有些产品(产业)优势和规模未见明显变化。从全省继续深化农业结构调整角度,依据“资源条件好、环境质量佳、市场区位优、产业基础强、加工潜力大、具有生产比较优势”的基本要求,进行适当再调整是必要的。

一是产品(产业)的区域布局和区域分工,应该有必要的层次。江苏的气候和地理条件有其一定的特点,有些产品对气候和地理条件有特定的要求,根据这一要求,确立区域布局和区域分工,宜可分为省级、市县级。省级确立的产品(产业)应是对全省具有重要关联的、引导全省产业发展的产品(产业),市县级确立的产品应是对本市县具有重要关联的、引导市县产业发展的产品(产业)。

二是全省16个产品(产业)似显过于分散,集成度不强。为进一步加强集聚优势,确立8个左右产品(产业)更适宜。如茶叶生态适宜区域是丘陵山区,在江苏发展这么多年,仅2、3万hm2,将其列为省级产业,引导全省产业发展意义不大,更适宜确立为市县级产业,当然,不列为省级产业,不等于省部门不支持、不投入,这是两个概念。

三是省级确立的优势产品(产业),应具有很强的产业关联性。江苏人多地少,人均土地资源仅几分地,农民依靠土地致富是困难的。只有发展农产品后续加工,农民依靠加工增值,才能拓展产业发展空间,拓宽就业渠道,有效提高农民收入。产业链延伸越长,加工增值就越大,对农民就业和增收就越有利。确立优势产品(产业)的区域布局和区域分工,应同时进行农产品后加工潜力和市场前景的测算,将其作为重要指标加以考虑。

四是应适当重视农村休闲观光业发展。农村休闲观光业不是农产品生产,但它与农产品生产密切相联。作为农村服务业,它的发展将很好地发挥农业休闲与文化传承功能,适应城市居民的需求,扩大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区域发展,拥有良好的发展潜力和市场前景,有利于加速城乡一体化,有利于先进观念、文化、信息的传递。江苏农耕文化源远流长,需要人们发掘。将休闲观光业作为农村新兴产业,在深化结构调整中予以适当重视,有其必要。

5对策建议

5•1进一步提高对新时期深化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重要性的认识要充分认识这次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转变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要按照适应市场、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发挥优势的原则,通过政策引导、信息服务、技术示范等手段带动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