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农业产业发展思路范文

时间:2023-08-11 09:15:3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农村农业产业发展思路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农村农业产业发展思路

篇1

一、引言

农村第三产业在河南省经济结构优化调整、新农村建设和解决“三农”问题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地位不容忽视。目前,关于河南省农村第三产业的研究文献还相对较少,对其地位、性质认识不清,导致农村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河南省是农业大省和人口大省,农村人口比重较大并且富余劳动力多,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而发展非农产业特别是农村第三产业是解决深层矛盾的长远之计。故此,结合河南省实际,深入探讨农村第三产业的性质和发展思路,对农村第三产业的健康发展就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从内涵上看,农村第三产业是指在农村经济中除农业、工业和建筑业以外的、为农村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服务的机构、组织、企业的集合。从外延上看,农村第三产业应该包括商品流通业、交通运输业、视频服务业、物质仓储业、金融保险业、旅游业、咨询业、房地产管理业、居民服务业、卫生社会福利、科研和综合技术服务、乡镇组织管理等行业。就其地位而言,农村第三产业是未来的支柱,是提高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源泉,是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产业。对农村第三产业性质的认识需要将第三产业理论与河南省农村状况结合起来。

二、农村第三产业的特征

1、第三产业的“二元性”、农村第三产业的地区差异性

第三产业的“二元性”体现在城乡发展的不均衡。农村第三产业是城市第三产业的另一面,是服务于农业、农村、农民的。由于城市先天的优越性和农村历史演变中的边缘化,导致第三产业在城市发展迅速、在农村发展滞后。农村第三产业的地区差异性是由两个因素决定的,一是指基于不同农村地区的地质、历史文化、资源、风俗、技术差异所形成的发展模式、经营内容和方式的差异,同时,也表现在质量和数量上的差异;二是由第三产业的生产与消费是同时发生的特点决定的。第三产业的生产过程也就是消费者消费的过程,二者同时进行,而不同地区的需求偏好是有差异的。这两个因素共同决定了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性质。河南省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有大量不同种族等诸多因素直接决定了河南省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的地域差异性质。

2、农村第三产业的“双高一低”特性

目前,人们对农村第三产业的理解存在偏差,认为第三产业是劳动密集型而非技术密集型的产业,所以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来吸纳富裕劳动力。其实,农村第三产业具有“双高一低”的特性。“双高”是指劳动密集度高和技术密集度高。劳动密集度高就是农村第三产业对劳动力的数量需求量大,比如旅游、餐饮等;技术密集度高是农村第三产业对技术要求高,比如科教文卫等领域。这里还需要注意一个问题,就是在全国甚至全世界倡导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宏观背景下,劳动密集不仅仅是数量上的密集,从长远趋势来看,还应该提高劳动力的质量。“一低”是指资源需求量低,因为农村第三产业主要是为居民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服务的,其产品是无形的服务,具有低投入、高附加值的特点,对有形物质设备和资源的依赖程度相对较低。河南省农村以农业为主,工业发展薄弱,而第三产业对第一产业的直接消耗系数保持在0.03以下,并且对第一产业的依赖度也很低,不足6%,呈下降趋势。

3、农村第三产业发展中的倒U型曲线

与第一、第二产业相比,第三产业因其具有低能耗的特点,其发展对环境的破坏作用相对较弱。当然,也有学者呼吁要加大对第三产业的管理,警惕第三产业对环境的污染,这是可以理解的。但在这些担忧中,大都是可以管理和控制的,很多是因为粗放型经济发展产生的后果,但是其中也不乏有无病之嫌。第三产业的发展历史表明,其与环境改善之间大致存在倒U型曲线。第三产业发展初期,由于采取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其对环境具有负面作用;第三产业充分发展阶段,其对环境改善的积极效应急剧凸现。其中关键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问题,只要高要求、严标准、科学合理规划指导,第三产业的健康发展就可以避免曲线的上升,将会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交通运输、文化娱乐、体育、农村旅游、保险金融等第三产业的发展一般来说不受耕地资源的制约,而且也是吸纳农村闲散富裕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在农村发展清洁无污染的环保型第三产业,完全可以实现环境与经济的良性互动。

4、农村第三产业的高就业吸纳能力的特性

产业经济学中的“配第一克拉克定理”说明,随着经济的发展,国民收入和劳动力分布将从第一次产业转移至第二、第三产业。河南省是农业大省和人口大省,所以三次产业相比较,在做好农业发展的同时,重点发展农村第三产业能缓解就业压力,快速增加农民非农收入。从实证角度看,第三产业对就业的贡献率也相对较大。从2002年到2008年,河南省整个三次产业的从业人员表现为第一产业由3398万人下降到2847万人,第二产业由1038万人增加到1564万人,第三产业由1086万人增加到1424万人。2006年至2008年,乡村三次产业从业人员第一产业由3039.48万人下降到2837.24万人,第二产业由999.02万人增加到1202.83万人,第三产业由738.43万人增加到819.06万人。2008年,从三次产业从业人员劳动报酬看,分别为10.638亿元、723.4687亿元、994.7831亿元,平均工资为2008年13631元、24438元、25324元。农村第三产业的就业吸纳能力和服务性收入都在连年提高。

5、农村第三产业空间布局的“小集中、大分散”

产业经济学中的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存在“集群理论”,意思是说,按照市场经济的自由竞争,企业会出现“扎堆”现象,产业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效应明显。而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具有不同的特征,呈现“小集中、大分散”的格局。河南省主要是农业大省,面积16.7万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2.02万公顷,农村人均耕地面积0.17亩,而且还分布在山区、丘陵和平原地区,土地产能差异很大,整体格局是分散的农村包围集中的城市。由于农村分布全省各个地区,农业以小户经营为主,所以说是“大分散”;再加上第三产业的服务提供与服务消费是同时进行的,所以农村第三产业就呈现了“小集中”的格局。由于大分散,呈散点图状分布,所以河南省农村第三产业的布局也就相应小规模化;由于小集中,就要求第三产业要围绕各个小型的农业分布区聚集。当然,这样的性质在产业发展的实践中是可行的,也需要遵循这样的特点指导规划第三产业的发展。理由是,首先,第

三产业的物质生产要素是可以分割的,适合小规模经营,并且容易达到规模经济。第三产业生产要素可分割的特点以及企业最佳规模临界值比较小的特点,决定了“小集中,大分散”的布局在实践上是可行的,可以满足不同地区的服务需求。当然,也有例外,比如交通运输、公共设施、旅游等行业需要的投资较大,有一定的规模进入壁垒,这些行业就需要政府出面指导完成。

三、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思路

1、加快农村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推动农村第三产业发展环境的改善

市场经济体制改革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完善农村市场价格机制,消除“剪刀差”。通过市场引入,健全农产品价格机制、市场供求机制、竞争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维护和创造良好的市场秩序和环境。第二,完善农村要素市场,实现要素的合理流动和配置。通过网络化、产业化和中间机构确保信息流动畅通;通过调动社会资本和民间资本的积极性确保第三产业发展所需资金的充足;通过户籍制度改革实现劳动力的双向流动;通过科研服务、政策引导提升第三产业技术含量。第三,健全农村市场管理法规。目前,河南省农村地区管理混乱,市场秩序不是很规范,存在欺行霸市、偷摸盗的现象,但是由于基础设施欠缺等方面原因,管理起来相当困难,所以,亟需加强法治宣传和教育。第四,缩小城乡福利保障和教育的差别。城乡在诸如医疗养老保险、劳动保护等方面差别甚大,农村居民缺乏应有保障和福利,严重阻碍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建议实行无差别待遇。

2、因地制宜抓特色第三产业,依托小城镇建好信息网

省属县市农村基于历史、文化、地貌等方面的差异,都有属于自己的特色,不必一窝蜂地盲目上项目,在做好基础产业发展的同时,完全可以有规划地发展一些特色产业。历史文化浓厚的城镇农村可以重点在文化上做文章;风景秀美、地质奇特的地区可以重点发展旅游业;农产品具一定特色的地区可结合自身农产品和农民需求的差异,可以发展特色农业服务业;离研发中心比较近或者研发实力强的地区,可以结合相关机构发展科技服务业,等等。要做到这些,需要根据市场需求进行自行调节,但是,政府也需要因势利导做好规划、指导、帮扶工作,做到有点有面、点面结合。另外,建立信息网络平台,实现信息共享对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起着纽带和推广作用。通过这样一个平台,将河南省内各地区第三产业的发展情况整理、汇总,从而方便管理、规划指导。通过信息网、物流网的实施,河南省农村第三产业“小集中,大分散”的格局就可以统一起来。

3、高起点、严要求,发展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农村第三产业

在中国经济转型的宏观背景下,河南省不可能走过去粗放型的老路子,需要转变观念、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高起点、严要求,科学规划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十六届五中全会首次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确定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一项战略任务,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也需要按照这个要求执行。首先,第三产业要放弃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采取集约型经济增长的路子。对于那些消耗高、效率低、经济效益低的行业要严格控制甚至不予立项;鼓励那些低能耗、效益好的行业发展。其次,第三产业的发展要坚持环境友好型的原则。在第三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坚持产业与土地、资源、生态环境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推行清洁生产,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节约型增长方式;增强节约意识,推进节能节地节材,减少资源浪费,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和安全发展;大力发展环保型第三产业,倡导绿色消费,合理控制白色污染、光污染等。

(注:本文是河南工程学院青年基金资助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篇2

一是有明确的总体思路和目标。城口县十一届二次全委会确定了按照“依托资源做文章、围绕特色求突破、合理布局壮规模、树立品牌促发展”的农业产业发展思路:用市场手段发展农业,以工业化理念发展农业,以建设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基地为基础,以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和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为关键,以增强农产品竞争力为目标,以科技为支撑,实现基地建设、品牌培育、产业效益上的突破,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二是有较好的自然环境。全县林草资源丰富,覆盖面广,境内四面群山环抱,空气清新,水系发达,而且水质好;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海拔高低差2204.5米,气候垂直差异大。这些气候特点决定城口县适合多种植物生长和多种动物栖息,因此被国务院命名为重庆市大巴山国家级生态保护区。境内成土母质年代古老,富含硒、锌等稀有矿物质元素,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酸碱度比较适中。特定的自然、气候、土质、水质等环境决定了城口县不但适宜种植业、养殖业等特色农产品的生产,而且决定了生产的农产品品质好,无污染。三是农业产业发展有一定基础。近几年,城口县紧紧围绕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效益农业,提高农产品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这一中心,打破传统的以粮为主的生产模式,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农业产业发展的激励政策。创建了一批以“城口山地鸡”、“城口老腊肉”、“鸡鸣茶”为重点的特色农产品品牌。通过政策推动、基地带动、企业促动,为进一步推进特色农产品区域发展提供了基础。四是市场前景看好。城口是重庆的”生态功能区,生态功能保障区”,城口县独特的自然环境,使其生产加工的农产品鲜香可口、风味独特,具有特殊的保健功效等特点,一直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近几年来,城口县创建了以“重庆市城口县赵孝春野生食品开发公司”、“城口阜升酒业有限公司”等十余家农业生产加工的龙头企业,生产加工的“城口老腊肉”等十多个产品远销市内外,大有供不应求之势,呈现出了广阔的市场前景和良好的发展势头。

(二)不利因素

从大的环境看,城口农业同全国农业一样,总体上仍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的转轨阶段,农民弱势性和农业弱质性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一是农业生产比较效益低,比之一大批正在快速发展的新兴产业更显突出;二是农产品生产周期长,难以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及时做出调整,供给缺乏弹性;三是承受自然和市场双重风险的压力;四是上述因素导致生产资金周转慢,固定资产利用率低,投资回收周期较长和资本利润率不高,对生产要素的集结缺乏吸引力。从小环境看,城口属典型的边穷小县,经济底子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业产业发展面临着更多的不利因素。一是农业产业结构和农业生产结构不合理,特色产业规模不大,优势农产品布局分散。二是龙头企业量少规模小,与农户联结不够紧密,市场主体弱小,带动辐射力不强,产业化步伐不够快,缺乏优势规模农业产业和农业龙头企业。三是市场化程度较低,信息滞后,龙头企业品牌创建意识较差。四是产品生产、加工技术含量不高。生产上,由于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整体不高,使其对农业科技的认识、接受和应用能力都受到一定影响;产品加工上,多数农产品仅是初级加工,缺乏精加工技术,总体质量不高,产业链条短,参与市场竞争、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五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缺乏资金投入,抗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弱。六是交通的瓶颈制约使城口农业产业发展远离了大市场,被趋利性极强的产业生产要素所抛弃,发展缺乏原动力。

城口发展农业产业的对策措施

(一)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是加快农业产业发展的动力

城口与发达地区的差距,一方面,体现在经济硬实力上,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体现在思想意识的差距上。贫困山区发展农业产业,必须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扩大开放为根本动力。要充分认识新时期、新阶段农业工作的“五大转变”。一是思想意识的转变:要跳出传统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来抓农业产业。改变传统方式,用工业的理念,以科学化、规模化、产业化、市场化的理念来抓农业。要创新工作方式,用抓工业方法抓农业产业。以市场引导、业主主导、政府促动、财政推动,以农业龙头化企业和种养大户为主力,提高农业产业的规模化,实现农业产业的集约化。二是部门角色的转变:要由过去的“家长、主体”角色,转变为现代农业倡导者、引领者和推动者。三是工作方式的转变:要由过去的集体经济、个体经营实现规模化、科学化、集约化,通过“两社两化”的组织,帮助农民提高集约化程度,对接大生产、大市场。四是体制机制的转变:随着市场经济的冲击,体制有了改变,必须顺应市场经济实现服务方式的转变。五是投入机制和渠道的转变:农业投入渠道已经由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由仅仅依靠国家投入转变为“国家、社会、业主”的多元化的投入。现在的情况是,国家投入总量在增大,而国家投入在整个农业投入中的比例在缩小。有鉴于此,要学会借力发展农业产业,即农业产业的发展不能单纯依赖政府的投入,要学会借力发展。借市场之力,瞄准市场抓产业;借业主之力,用业主的项目、资金、管理技术、市场理念和企业理念来推动基地建设和龙头企业发展;借社会之力,用活民营经济、民间资本投入农业产业;借金融市场之力,推动农业产业发展。六是在市场经济和利益的趋动下,整个农业工作体制机制和方式都在转变:从事农业工作的干部、专业人员在转变,左邻右舍部门也在转变,这些都需要从抓队伍建设入手,调整工作方式,以改革的态度来发展农业产业,以改革统揽工作大局才能适应新形式,同时也只有以改革的方式才能促使朝前看,不为当前的困难所困惑。

(二)科学筛选,精心规划,是谋求农业产业发展的基础

发展农业产业是繁荣农村经济的前提,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内容,是农村实现自我发展的迫切需要。城口立体气候明显,生物多样性是其典型特征之一,宜种宜养的生物种类繁多,但产业发展不能违背市场规律,产业的确定必需以市场需求为前提。因此,一要找准优势,要在自己传统的优势产业中优中选优,将那些叫得响、有市场、能做大的城口老腊肉,城口山地鸡,城口干果,中荮材,城口蜂蜜类森林食品等地方特色性强,基础规模较好的产业推出来,从中确定一至二个作为重点,精心培育。二是要科学规划,对优选出来的优势产业,要组织编制专门的发展规划,明确当前及未来5年、10年乃至20年的发展思路、产业布局、产业规模、政策支撑、项目支持及具体措施。一旦选准自己的优势突破产业后,就锲而不舍地抓下去,农业产业发展才有希望。

(三)强化领导,真抓实干,是促进农业产业发展的关键

农业是一个弱质产业,而农产品又是人们生产与生活的刚性必需品,因此,发展农业产业需要强化对农业产业的领导。我国发展到到今天,已经具备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帮助农村的实力,但这一过程必需由政府来具体操作,没有领导的重视就难以落实。强化对发展农业产业的领导,其关键在于建立和完善支持农业产业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强化对农业产业的领导,要在充分调研认真量化分析的基础上科学规划,找准优势产业及其优势区域分布,制定出适合农民需要和农业产业发展实际可行的措施和政策,一届接着一届干,农业产业化才能大有作为。

(四)整合资源,形成合力,是推动农业产业发展的重点

一是强化农业科学技术的普及应用。要以能人带动、以技术推动生产,充分利用农业科普知识入乡进村活动、干部培训、多媒体、农技人员深入基层及田间地头等多条渠道,普及农业实用技术,推动产业发展,大胆引进国内外的资金、技术、设备和管理等优势资源,新建、改造、嫁接农村农业产业。二是依靠各部门政策支援,整合所有力量支持农业生产。农业等涉农部门的相关工作都要真正植根于农业产业发展之中,全面改革,认真落实支农政策,全面清理带有部门利益和计划色彩的不适应农业产业化进程的相关政策,以推进农业产业的大发展。三是要按县委政府2008年度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整合所有涉农单位的资源,集中有限财力、物力、人力推动农业发展。四是在工作模式上,坚持“一个产业、一套思路、一支队伍、一套考核办法.一抓到底”的指导思想,各部门都要以市场经济的观念,一条龙一抓到底不动摇。五是在农业政策上适度支持,涉农政策上不做“减法”,努力做好“加法”。六是要充分调动基层干部和农业科技人员的积极性,鼓励他们深入农村,领办创办农业科技企业或从事规模农业生产,给农民做好试点示范工作,引领农业产业发展。七是要改进乡镇工作方法,因势利导地鼓励农村能人、大户独资或联户合资兴办农产品加工、储藏、保鲜、运销等项目,发展本土农业产业,拉长农业产业链,增加产业效益。八是要大力改善信用环境,拓宽龙头企业和种养大户的融资渠道,解决龙头企业和规模农户的融资难题。

(五)政策扶持,项目支撑是促进农业产业发展的保障

篇3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08-0378-02

近年来,西吉县农业产业化工作以发展现代农业为主题,以农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重点,以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为载体,积极推进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发展。充分发挥产业化经营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支撑作用,农业特色优势产业进一步积聚,龙头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带动能力进一步提升,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科技支撑进一步突显,建设规模不断扩大,中介服务组织蓬勃发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已见雏形,农业产业化工作在推进全县农业、农村经济突破发展方面的作用明显增强。

1发展思路

1.1优化农业区域布局

遵循面向市场、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发挥优势的原则,围绕农业结构调整战略,结合西吉县农业产业化资源及区位优势,依托西吉县重点发展万亩马铃薯产业提质增效工程、百公里特色蔬菜产业带示范工程、百村肉牛养殖示范工程、百万只蛋鸡养殖供应工程和百万亩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工程“五大工程”建设,整体推进,重点突破,优化农业区域布局。

1.2培育主导产业

1.2.1马铃薯产业。建设完成西吉马铃薯产业园区一期工程,扩大原原种生产规模,完善种薯交易市场。加强马铃薯三级种薯繁育体系建设,大力推广机械化作业、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技术,推动马铃薯产业优化升级。

1.2.2特色蔬菜产业。充分利用西吉县气候冷凉的资源优势,精心打造葫芦河川道区百公里特色蔬菜产业带示范工程,着力提升特色产业发展水平[1-2]。

1.2.3草畜产业。大力实施百村肉牛养殖示范工程、百万只蛋鸡养殖供应工程,以提高草畜产业综合效益为目的,转变传统的养殖方式为突破口,重点发展肉牛养殖,突出基础母牛扩繁、肉牛育肥和品种改良,适度扶持发展肉羊育肥和生态养鸡,加大多元化饲草基地建设和饲草加工调制,狠抓畜牧业关键技术推广,促进草畜产业扩量增效。

1.2.4旱作节水农业。紧紧围绕主导产业,大力推广全膜覆盖、集雨沟播、节水补灌等旱作节水农业新技术,扩大示范规模,合理布局作物,提高技术标准,提升示范效果。

1.3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和中介组织

认真落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村重专大户的优惠扶持政策,结合农村城镇化建设,以农村集镇为载体,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大力培育农产品运销中介人和经纪人队伍,培养一大批农村种养加销专业户。大力发展中介组织。建设和引进辐射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升级提速。

1.4 着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围绕西吉县马铃薯、西芹等特色农业资源开发,依托龙头企业,积极引进资金、技术及人才,突破农产品加工、流通薄弱环节,形成完整的农业产业链条。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争创更多的优质农产品品牌,努力把产品优势转变为商品优势和经济优势,促进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

1.5营造良好发展氛围

切实加强领导,落实责任,转换职能,搞好服务。在整体布局规划、政策信息引导、协调利益关系、调控市场供应、维护经济秩序等方面,充分发挥协调、指导、管理、服务等职能,努力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确保西吉县农业产业化战略的顺利实施。

2发展措施

2.1坚持以市场为导向

根据市场需求指导农业生产,既要考虑当地和周边市场,又要考虑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既要瞄准现实的市场需求,又要注重潜在的市场需求。要立足多样化、优质化的市场需求,着眼于提高西吉县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重点发展市场占有率高、国内或国际市场前景广阔的优势农产品。

2.2推进特色优势产业转型升级

引导西吉县马铃薯、西芹等特色优势农产品向优势产区集中,改变以前规模小而分散的传统自然经济形式,形成区域化专业生产格局,充分发挥规模经济的集聚效应、辐射效应和带动效应,促进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和农业效益的提高。

2.3坚持以质取胜,促进产业升级

质量安全是检验优势农产品成效的重要标准。打造优质名牌产品,延伸产业链条,进一步提高产品的分级、包装、储藏、保鲜和加工水平,推进农业生产由初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提升产业层次,同时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检测检验和监督体系,从而提高优势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

2.4坚持尊重农民意愿

实行区域布局、规模化生产,切实尊重和保障农民的生产经营自,尊重农民意愿,保护农民权益。

3建议

一是加大对西吉县马铃薯产业提质增效工程、百公里特色蔬菜产业带示范工程、百村肉牛养殖示范工程、百万只蛋鸡养殖供应工程和百万亩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工程的农业产业化项目的支持。二是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农业产业化项目要对龙头企业加大扶持力度,使其引进和应用农产品生产、加工、保鲜、包装、贮运等环节的先进技术和设备,加快技术改造步伐,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推进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积聚[3-4]。三是加大对生态移民农业产业化的扶持,根据生态移民的实际,安排农业产业化项目。四是加大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建设,通过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发展现代农业,切实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

4参考文献

[1] 王东.中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探讨——以湖南省农业产业化发展为例[J].改革与战略,2011,27(10):92-94.

篇4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必须加快镇域经济发展。发展镇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必须坚持从本地实际出发,选择符合本地实际的发展模式,坚持因乡镇、村制宜,实行分类指导,构建充满活力的块状经济区,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同时不断创新镇域经济发展体制,增强发展的活力,促进镇域特色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一、加快镇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大的现实意义

镇域经济是统筹城乡经济的结合点,是以城镇为中心,以农村为腹地而展开的,是工业经济和农业经济的交汇处,也是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衔接处,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镇域经济的发展是新时期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和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是实现农民增收、经济总量扩张、财政收入增长,实现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农民工人化的便捷之路;是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夺取建设小康社会的全面胜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落脚点和关键点。如果没有一个繁荣发展的镇域经济,科学发展观就落不到实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和谐社会也是不可能的。

二、因地制宜,多管齐下,加快镇域经济发展

(一)提升特色产业发展水平,夯实镇域经济发展基础

特色产业的发展对于提高镇域经济的经济实力和档次,转变镇域经济的经济增长方式,形成稳定的财政收入来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特色产业的发展要立足于本地实际,因地制宜,发挥优势,采取多种方式,尽快打造镇域经济发展的特色。

1、以工业园区建设为平台,全力加快工业化进程。工业的发展要走集约化、区域化发展思路,也就是走发展工业园区的发展思路。工业发展的集约化、区域化是符合工业发展规律,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既能够加快产业聚集,也有利于基础设施配套和项目服务,还可以节约利用土地、减少环境污染。因此,要本着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集约发展的原则,在中心镇和区位、资源、交通、基础条件较好的区域,集中规划建设乡镇加工制造业基地工业园区,同时积极引导各类加工制造企业向基地集中。在管理服务上,牢固树立“企业发展我发展、企业发展我服务”的亲商、安商、富商的服务理念,靠特优服务打造“投资洼地”,增强环境的吸引力。每个园区均实行闸口式管理,企业除正常生产管理以外,其他方面的社会事务基本上由园区接管,让客商把主要精力放在生产上。通过实施园区带动战略,使园区真正成为镇域经济发展和招商引资的良好载体和平台。

2、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口,破解镇域特色经济发展的资金难题。发展镇域经济需要大量的资金作为依托,而在资金的来源上招商引资是有力的依托。在招商引资上要立足自身优势、创新思路、积极拓宽渠道。首先是围绕资源优势抓招商,发挥农村劳动力、农副产品、自然资源等优势,积极招引加工贸易、农产品深加工和资源开发项目,尽快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竞争优势;其次是围绕特色产业抓招商,加大产业招商力度,在膨胀规模的同时,提升“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水平;再次是要抓住当前国内外产业加快转移的机遇,坚持围绕大项目抓招商,积极参与市场分工,发展配套经济,使镇域经济在分工协作中发展壮大;最后是积极实施走出去招商战略,实行蹲点招商、召开招商引资推介会等多种形式,增加招商的时效性。

3、以民营经济为主攻方向,充分发挥镇域特色经济主力军的作用。民营经济是镇域经济的主体和生力军,是镇域经济发展的活力所在、希望所在。在发展民营经济的过程中,坚持抓环境、抓引进、抓提高的方针,把市场主体定位于民营,壮大私营企业、培育个体大户,使民营经济成为加快发展镇域经济的主力军。抓环境,切实放宽对民营资本投资的各种限制,清除各种不合理的门槛,着力培育有利于民营经济快速成长的良好环境;抓引进,积极引进有实力的民营企业到乡镇投资创业,努力形成聚集效应;抓培植,大力兴办工业项目,迅速形成民营经济蓬勃发展的塔基,鼓励和支持富裕起来的农民、农村能人、打工学成归来者,投资兴业;抓提高,筛选一批重点民营企业,实行重点帮扶,促其尽快上规模、上档次,加快提升民营经济发展水平。

(二)提升城镇综合服务功能,优化镇域经济发展环境

城镇化是一个地区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加快小城镇建设对于推动镇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要坚持以城镇化促进工业化,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使二者相互促进,共赢发展。

1、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的要求,搞好小城镇的建设。特别要坚持“富规划、穷开发”的原则,在规划上高水平、高标准,舍得投入,在开发上要厉行节约,把钱花在刀刃上。坚持“求精不求大”的原则,树立精品意识和适度超前意识,加强建成区内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要突出抓好城镇的“净化”、“绿化”和“美化”,坚决整治“脏乱差”的问题。要加强城镇管理,全面提高城镇的管理水平,努力为镇域经济的发展创造优良的投资环境。

2、把城镇建设与产业发展结合起来。城镇建设与产业发展互为条件,城镇建设靠产业发展来驱动,产业发展靠城镇环境来支撑。把城镇建设与工业基地建设、专业批发市场建设和发展服务业结合起来,确立自己的产业发展重点,培育形成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产业,使产业发展和城镇建设互促共进,不断增强城镇发展活力和竞争力。特别是中心镇和地处城郊的乡镇,要把发展第三产业摆在重要位置,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提升人气,聚集财气,努力让城镇繁荣起来。

3、积极探索城镇经营的路子。要将城镇规划作为经营城镇的第一资源,积极运用市场化的手段,盘活城镇土地资产,培育多元投资主体,吸引民间资本投资小城镇建设,加快城镇化进程。不断提升城镇的发展档次,以城镇建设助推新农村建设,为镇域经济发展提供长久支撑。

(三)坚持城乡统筹推进新农村建设,延伸镇域经济发展腹地

镇域经济的发展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因村制宜、规划先行,突出特色,紧紧抓住产业强村、科技兴村、生态建村三大支撑点,扎实推进,务求实效,不搞形象工程,按照“一村一品、强村富民”的发展思路,夯实农村经济发展的产业基础。

1、要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我国农业的发展始终承担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增加农民收入的双重任务。把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加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出发点和基本目标。发展现代农业,要大力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改善农业科研的创新环境,完善农技推广的社会化服务机制,激发农民学科学、用科学,提高整个农业生产过程的科技含量。

2、要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加快建设优势农产品产业带,积极发展特色农业、绿色食品和生态农业,保护农产品知名品牌,培育壮大主导产业。同时扩大优质专用农产品、出口创汇农产品、特色农产品和绿色食品的生产规模。按照国内外市场需求,积极发展品质优良、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优势农产品,推进“一村一品”,实现增值增效。

3、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产业化经营既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渠道,也是促进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他不仅是联系农民与市场、增加农民收入的“桥”,也是拉长产业链、实现农业外延增值的“路”。鼓励和支持符合产业政策的乡镇企业发展,着力培育一批竞争力、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和企业集群示范基地,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组织与农户有机结合的组织形式,让农民从产业化经营中得到更多的实惠。

4、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富裕农民必须减少农民,把更多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不仅可以增加外出务工农民的收入,而且可以增加在家务农农民对土地等生产要素的占有量,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收入。重视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将其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加快建立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户籍制度、用工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搞好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形成符合市场经济要求、具有相当竞争力的劳动力市场,推动劳务经济的发展。

(四)深化城乡体制改革,为镇域经济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加快镇域经济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的形成,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方面面,加快推进各项改革,为镇域经济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1、大力推进有利于土地使用权流转的经营制度改革。加快镇域经济发展,必须搞活土地流转,促进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向优势产业、重点区域集中。进一步完善土地流转政策,规范流转程序,加快流转速度,因地制宜探索“散户出租、企业承包”、“集体转包,大户经营”,“带地入社”,“以地入股”,“以承包地换保障”,“以宅基地换住房”等路子。建立利益保障机制,解决好流转利益分配的问题,为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做好信息、典型宣传等工作,促进土地流转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