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的途径范文

时间:2023-08-11 09:15:37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经济发展的途径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经济发展的途径

篇1

1.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要充分利用城郊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建设特色农业生产基地,发展设施蔬菜、精品水果、特色园艺、规模畜禽、特种水产等城郊型农业,推广实施工厂化栽培、精准栽培、设施高效集约化栽培等新型农业生产种植、养殖新技术和新模式,抓好农业质量标准体系、农产品检测体系和农业标准推广体系建设,创建特色农业品牌,努力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同时做好农产品销售,强化农民专业合作社与超市、酒店、食堂对接,积极探索农超合作平台对接的新途径和新方法,把原先农民专业合作社与超市、机关、学校、酒店等零散、小额、短期合作,转变为合同、订单式的大数额长期合作,努力使城郊农民具有稳定的收益。

2.不断培育农业龙头企业。要从城郊农村和毗邻城市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壮大农业龙头企业,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发展订单农业,实现“双赢”发展,尤其要重点支持农业龙头企业不断加大农产品深加工技术的研发力度,积极推行标准化生产及新型种养模式,促进农业龙头企业从生产到加工整体科技水平的提升,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如海门街道2012年底有农民专业合作社14家,产值达955万元;农业企业5家,产值达3800万元,税利165万元,其州市同康酒业有限公司、台州市江南饲料有限公司、台州市联民农产品物流配送有限公司获得“台州市农业龙头企业”称号,尤其台州市同康酒业有限公司总投资8000万元,用于技改建设项目,今年建成后年销售额可从原来的2000万元预计提高到1亿元以上。这些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不仅进一步推动城郊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城乡统筹发展,而且通过在生产经营中对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既加快了资金、技术、信息、人才向城郊农村辐射延伸,又加快了失土农民向第二产业转移,有力地推进了城乡一体化发展和新农村建设。

3.积极发展农村第三产业。要突出服务业中心地位,坚持打造商贸物流新优势,充分发挥城郊的区位优势,大力实施“三产兴城郊”战略,促进城郊服务业的大发展。大力发展房地产业和商贸经济,加快商贸业集群布局,打造核心商圈。大力发展新兴服务业,充分运用现有商务设施和场所,积极探索引进电子商务、休闲娱乐、连锁经营、创意设计等产业,全面提升城郊服务业的档次和水平。积极发展农村养老服务和社区服务业,满足和方便农民多样化的生活需求。大力发展物流业,要充分发挥城郊与城市交通便捷的优势,搭建功能完善、便捷高效的现代化物流平台,为发展壮大物流企业提供公共服务。同时,要继续提升旅游农业、休闲农业、农业度假村、“农家乐”等传统第三产业,努力提高市场竞争力和知名度,使城郊成为市民假日乡村旅游的好去处,以此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进步。当然,城郊农村由于区位、产业、消费习惯等不尽相同,在发展城郊农村经济中,既可汲取各地一些成功的经验和做法,又要探求符合当地实际的发展思路和模式,才能实现城郊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加快城郊农村经济发展的措施

加快城郊农村经济发展,是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内在要求,应按照党的十对“三农”工作作出的重要部署,政府除了加大“三农”资金的投入,确保总量持续增加、结构不断优化外,还要重点在城郊农村管理体制改革、提高农民素质、加强指导服务上下功夫,以保证加速城郊农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1.积极探索农村管理体制改革。坚持以改革促发展,加快推进城郊农村综合改革步伐,积极推进以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制为主要形式的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理顺集体资产收益分配制度,探索在股份合作制的框架内引入先进管理理念,逐步形成法人治理结构,推动集体经济组织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发展,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为城郊农村逐步向城市化过渡打下坚实基础。

篇2

一、循环经济的内涵与原则

所谓循环经济就是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的规律重构经济系统, 通过资源的循环利用, 使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和废弃物排放最小化, 将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 从而实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经济模式。循环经济的实质和根本目的是要求在经济流程中“把生产排泄物减少到最低限度和把一切进入生产中去的原料和辅助材料的直接利用提到最高限度” ,以寻求经济循环圈和生态循环圈的协调发展。

循环经济的运行原理集中体现在“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原则上(简称3R 原则) 。减量化(Reducing) 原则要求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流程的物质量, 因此又叫减物质化,这一原则有利于避免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发展方式,再利用(Reusing) 原则的目的是延长产品和服务的时间强度,减少生产和消费中废弃物的产生,这一原则可以防止物品过早地成为垃圾;资源化或再循环(Recycling) 原则要求物品在完成使用功能后重新变成可以利用的资源,包括原级资源化和次级资源化。

二、发展循环经济的意义

发展循环经济是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重要途径,也是企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必由之路。

1.发展循环经济为企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指明了方向

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已经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很多的负面影响,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已经成为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2.发展循环经济为企业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途径是发展循环经济。循环经济 “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三原则中最重要的在于“减量化”。“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在五年内实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节约资源、利用新能源、废弃物再利用、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新技术正是“十一五”期间国家所急需的。

三、发展循环经济的途径

1.政府应加强对发展循环经济工作的组织领导,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组织保障

各地区、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发展循环经济的重大意义,增强紧迫性和责任感,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快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开展循环经济示范试点,探索发展循环经济的有效模式,通过试点,提出发展循环经济的重大技术和项目领域,进一步完善促进再生资源循环利用、降低污染排放强度的政策措施;加强宣传教育和培训,提高全社会对循环经济的认识和意识。

2.建立和完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激励机制,拓展多元化融资渠道

各级投资主管部门在制定和实施投资计划时,要加大对发展循环经济的支持。对发展循环经济的重大项目和技术开发、产业化示范项目,政府要给予直接投资或资金补助,贷款贴息等支持,并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对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重点项目给予贷款支持。省财政、发改委要积极安排资金,支持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研究、技术推广、示范试点、宣传培训等,扩大生态省建设专项资金规模,增加循环经济建设项目投资额度。各级财政和环保部门要安排排污资金,加大对企业符合循环经济要求的污染防治项目的投入力度。有关部门要加快研究建立促进节能、节水产品和节能环保型汽车、节能省地型建筑推广的鼓励政策。继续完善资源综合利用的税收优惠政策,调整和完善有利于促进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税收政策。

3.加快循环经济技术开发和标准体系建设

积极引进和消化、吸收国外先进的循环经济技术,加快循环经济技术开发。组织开发能源节约和替代技术、能量梯级利用技术、废物综合利用技术、循环经济发展中延长产业链和相关产业链接技术、“零排放”技术、有毒有害原材料替代技术、可回收利用材料和回收处理技术、绿色再制造技术以及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技术等,提高循环经济技术支撑能力和创新能力。

制定和完善促进循环经济的标准体系。要加快制定高耗能、高耗水及高污染行业市场准入标准和合格评定制度,制定重点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和涉及循环经济的有关污染控制标准。加强节能、节水等资源节约标准化工作,完善主要用能设备及建筑能效标准、重点用水行业取水定额标准和主要耗能(水)行业节能(水)设计规范。建立和完善强制性产品能效标识、再利用品标识、节能建筑标识和环境标志制度,开展节能、节水、环保产品认证以及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4.坚持依法推进循环经济发展

加大依法监督管理的力度。政府要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加强对矿产资源集约利用、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监督管理工作,引导企业树立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意识,建立健全资源节约管理制度。

5.依法推行清洁生产

篇3

煤炭资源是世界范围内存储量最为丰富的能源,由于其成本低、可开采量大,因此在工业发展和人类日常生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煤炭采掘业发展较早,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早已经将煤炭作为优先发展企业。我国是能源大国,煤炭在我国的储量占到了70%,由于石油、天然气的储量十分稀少,因此煤炭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并且在很长一段时期内,这种主导地位都不会被改变。

1.制约煤炭产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因素

1.1制约煤炭产业循环经济发展的产业模式

对煤炭企业来说,生产规模大、产品多元化是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较长的煤炭产业链能够将各煤炭企业连接起来,使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相互促进,内部结构不断优化,对促进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煤炭企业之间缺乏有效的交流和合作,就会出现恶性竞争的局面,不仅不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而且不利于社会稳定,导致资源被严重浪费,严重破坏生态环境。

然而,就目前来看,我国的煤炭企业长期以来走的是粗放经营的道路,产品结构单一,开发能力不足,技术相对落后。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随着现代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各个领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且企业之间的竞争力日趋激烈,煤炭企业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科学发展观要求企业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出新的发展道路,而企业最看重的往往是利润,‘先发展、后治理”的错误观念影响至深,在实际作业中,煤炭企业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利益。他们只在乎自身利益,并没有为后代着想。煤炭企业必须转变目前的经营模式,建设以新能源为主导的煤炭企业,以技术为先导,促进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传统的单一结构生产模式浪费资源、破坏环境,如果不加快转型,在新时期下,甚至会成为阻碍煤炭企业发展的罪魁祸首。

1.2制约煤炭产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

首先,煤炭企业要树立正确的经济发展意识,对循环经济在市场中的作用予以肯定,由于我煤炭企业长期以来受到传统产业模式的影响,面对新形势,很难一下子彻底转变,煤炭企业要不断完善各个环节的管理制度,加强监管力度,转变目前的单一生产结构,加大资金、技术投入,不断开发煤炭行业新产品,以技术取得市场竞争优势。其次,中央和地方政府要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在进行市场调配的过程中,统筹兼顾、合理规划,此外,政府要加强对煤炭企业的监管,如果没有政府的监管,那么煤炭企业在没有正确指导的情况下,就会失去方向。如果煤炭企业过于看重经济效益,过度开采,就会引起地质变化、环境污染。有些环境问题并不是当时就能突显出来,而是我们后代的生存环境会受到影响,从长远考虑,转变煤炭企业经济发展模式迫在眉睫。

2.国外煤炭产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启示

首先,美国政府对于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给予高度重视。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煤炭企业经济转型的政策,在不断的探索过程中,不断完善,对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地位给予肯定,对煤炭企业的关注和监管力度十足,并将此上升到国家重要发展战略的高度。

其次,美国政府和美国煤炭企业大量投入资金,用于煤炭新产品的开发以及煤炭副产品的处理工作,并取得了瞩目的成绩。洁净煤技术、煤炭零排放技术等都是美国政府加大资金、技术投入力度,所取得的科技成果,这些先进的技术为煤炭企业实现循环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同时也是带动美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第三,美国政府充分利用市场机制,促进煤炭企I的循环经济发展。无论煤炭企业的规模大小,也无论地区的偏远程度,都能有效地运用市场机制实现对矿区的治理等工作,并且提高了煤炭企业的自觉性,从根本上为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提供动力保障。

第四,美国政府充分发挥主导作用,逐渐将社会各方力量吸引进来,在共同推动下,促进煤炭企业循环经济发展。美国民众、行业组织以及科研院所都积极地投入到煤炭产业循环经济的发展中。

3.转变煤炭经济发展方式的途径

3.1统筹兼顾,合理规划

从宏观上来说,煤炭产业属于产能过剩产业,大量煤炭资源的开采,虽然满足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但是,也出现了煤炭产量过剩的情况,一些技术相对落后的老矿区,存在着更为严重的煤炭资源浪费现象,因此,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国家必须加大对煤炭行业的调控和监管力度。首先,国家要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对煤炭企业的发展进行积极引导,加大对煤炭资源的勘探力度,统筹兼顾、合理规划,为煤炭企业实现循环经济发展提供重要的能源保障;其次,对现有的安全保障情况进行深入了解,明确煤炭企业需要加强的安全保障环节,煤炭企业要严格按照核定能力开展煤炭作业,保证老矿区的煤炭生产得以接续,最大限度为煤炭企业的发展提供稳定保障;第三,新开的煤矿必须结合矿区内煤炭资源的实际情况,对煤矿的规模予以设定,与全省煤矿大基地建设规划相适应,对于不符合国家规定的项目,要严格禁止,不予申报;第四,地方政府要对辖区内的煤矿进行全面走访,发现不符合国家标准、环保要求、严重浪费资源的小型煤矿,要予以停业整顿和取缔;第五,加强对煤炭企业人才队伍建设,通过提高薪资和福利待遇等手段,吸引更多的高素质、高业务能力的人到企业中来。

3.2建立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鼓励政策

资源和环境属于人类共享,煤炭企业在技术上实现了循环,但并不意味着技术就会转化为经济,煤炭企业循环经济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引导,需要政府进行宏观调控,政府要制定行之有效的规范,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其一,政府通过建立制度的手段对煤炭产业的参与者进行规范和限制,制度的建立要从量方面着手,即以法规等为代表的正式制度和以行业规范等为主的非正式制度,保障煤炭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有章可循,不断明晰经济主体的利益。其二,政府要制定行之有效的激励政策,逐渐引导煤炭企业朝着循环经济的方向发展。

3.3提高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率

篇4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国内、国际经济关系的变化,我国工业的发展条件和环境也在不断变化,这种变化直接影响到工业经济效益。

首先是资源性产品供给不足的矛盾导致资源性产品价格上升。人口众多,人均占有的自然资源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国内资源性产品供给不足,使我国工业发展依靠进口的程度不断提高。目前我国石油进口量已占石油消费量的40%以上,铁矿进口量已占国内需求量的50%;进口的铝土矿占国内需求的比例为33%,进口的铜矿占国内需求的50%。另一方面,我国工业构成中的重化工业显著提高。1998年以来,资源密集型的重化工业持续高速增长,平均长速度比劳动密集型的轻纺工业高出4个百分点。重工业与轻工业之间的比例由1998年的55:45变为2006年的69:31。资源密集型的重化工业的比重上升,加剧了资源性产品供给不足的矛盾。在资源供给紧约束的情况下,资源性产品价格上涨的趋势是不可避免的。其结果,必然导致工业生产成本上升。

其次是劳动力成本上升显著加快。从总体上讲,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现阶段仍然具有劳动力价格便宜的比较优势。但这并不等于我国可以

长期保持低工资水平不变。持续30年的计划生育政策,使

我国人口总量已进入低增长时期,城乡青壮年劳动力的比例在下降;另一方面,由于国家对农村、农业和农民政策的不断调整,农民从事农业的收益逐步提高。在这一背景下,工业部门劳动力的供给呈现下降趋势,工业工资水平不断提高是个必然趋势。

三是部分行业的生产能力相对过剩,超出了当前的社会有效需求,其产品难以在市场上得到充分实现,生产能力闲置率超出了合理界限。2002年以来,由于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持续扩大,并逐步形成新的生产能力,导致部分行业的生产能力过剩。从工业发展的普遍规律看,生产能力相对的过剩,有利于促进竞争,淘汰落后。但生产能力相对过剩必须是适度的,在利用率低于70%的情况下,将导致生产要素配置效率的下降、产品库存增加。

四是企业的资金供给条件和人民币汇率不断变化。银行贷款利率的多次上调,加大了企业资金成本;人民币汇率升值,使我国的贸易条件发生新的变化,企业出口产品的价格竞争力相对下降。

五是企业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成本在逐步提高。在现代社会化的大生产条件下,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不是孤立进行的,总是在一定的政治、经济关系中运行的。企业既要追求利润最大化,也要兼顾外部经济性的要求。利润最大化是有条件的,即在追求出资人利益的同时,也必须兼顾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提高企业职工的社会保障水平,加大对污染物的治理以减轻环境污染,都会增加工业的生产经营成本。

六是国际经济关系的变化。我国进出口贸易规模日益扩大并成为位居世界前列的贸易大国,加之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使我国出口产品遭遇的贸易摩擦也日益增加。特别是通过环境保护、产品质量等技术标准措施,提高了我国出口产品的市场准入门槛。

上述变化不是暂时的、个的,而是长期的和全方位的。它直接制约和影响到我国工业发展的速度、结构和效益。应对这些变化的根本出路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粗放增长转向集约式增长,使工业发展转移到提高资源配置和运行效益的基础上。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首先要正确处理速度与效益的关系,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速度转向又好又快的发展。2007年我国GDP比上年同期增长11.5%,工业增加值增长了18.1%,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了25.9%,居民消费品零售物价上涨了4.5%。这种高增长如果持续下去,有可能转向经济过热,加剧通货膨胀。因此,对固定资产投资和信贷规模继续实行从紧控制的政策是完全必要。经济增长目标的合理选择是,GDP的增长率保持在8-9%,工业增加值的增长率比GDP的增长率高4-5个百分点,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控制在20%左右。

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是提高工业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产业结构是生产要素配置的结果,同时又是再生产过程的新起点。我国工业结构的突出矛盾表现在资源密集型产业的生产集中度低,生产工艺和技术落后、能源消耗高、严重污染环境的资源密集型中小企业降低了资源配置效率。

最近,国务院国资委提出国有资本进一步向关系国家经济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向竞争实力强的大企业集中。到2006年底,国有经营性资产价值达13万亿元,主要分布在石油、石化、煤炭、冶金、电力、交通、通信、军事工业等基础性行业和骨干企业。这种集中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有人认为提高基础产业进入门槛,资本密集型产业向国有大企业集中抑制了民营资本进入基础性产业,不利于民营经济的发展,从法律上和政策上看,并不存在阻碍民营企业进入资本密集型基础产业的障碍,但是民营资本的进入,必须适应资本密集型产业有机构成高、资本投入强度大、技术管理和生产经营管理相对复杂的要求。

经济发展中的区域布局合理化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途径。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国土辽阔国家的普遍现象。由于自然环境、交通运输条件、市场机制、国际贸易关系以及国际资本流动等因素的影响,沿海国家生产要素的空间配置和经济活动向靠近海岸线的地区集聚具有一定的客观必然性。生产要素的空间配置应当坚持效率优先和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原则。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应优先考虑不同地区出资者、生产者创造社会财富所做出的贡献,使生产要素利用效率最高的地区保持增长的动力,它有利于为中央财政创造更多的税源,以增强中央政府对经济欠发达地区财政转移支付的能力;其次,鼓励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人口向经济发达地区转移,既有利于经济发达地区有充足的劳动力的供应,也有利于不同地区的人口规模与其经济活动规模相适应,平衡不同地区的人均收入水平;第三,鼓励和引导经济发达地区的资金、技术和生产能力有序地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第四,通过对国民收入再分配进行调节,使各个地区的城乡居民都能够均等地享受到与现阶段我国经济总体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文化等基本的公共服务。

科技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永恒动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环节。我国目前科技研发与经济发展两张皮、

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率低的问题并没有解决。普遍存在着“只造句,不写文章”的现象。院所通过技术市场向企业转让科技创新成果面临的突出问题是大多科技成果未经过工业性中试,其技术的可靠性还有待完善,其经济可行性还需要市场的验证。要使科技创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科技创新的途径应当采取需求牵引、工程依托、以企业为主体、社会化分工与市场化运作的方式。需求牵引,是指技术创新要有明确的工程化和产业化的需求目标,而不仅仅是为了跟踪或发表科学论文;工程依托是指技术创新有一个具体的工程项目载体,例如我国的神舟载人航天工程等。在工程的实施过程中,需要解决一系列的技术创新问题,如总体设计问题,材料问题,制造与安装工艺问题,电子信息控制问题。这些问题解决,不仅使工程项目本身获得成功,而且使各个相关的技术得到突破并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以企业为主体,是指企业或其他用户提出技术创新的需求,由企业组织实施,并负责资金的筹措等生产要素的组织。科研院所和大学根据企业提出的技术需求,参与技术创新过程,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综合性和复杂性,技术创新必须建立在社会化分工的基础上。企业作为创新主体,应具有系统集成能力和对社会化分工的协调能力。

篇5

开展对标行动,引导和促进企业采取有效措施追赶行业高端和强势企业,生产优质或高附加值的产品,是弥补短板、提升产业水平的重要举措,是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在工业企业广泛开展对标行动,围绕创新理念、技术装备、研发设计、工艺保障、产品标准、节能减排、经营机制、规模水平、人力资源等9个方面,通过现状分析、选定标杆、制定方案、组织实施、改进提高等环节,持续不断地对标追赶,才能够实现企业的创新超越。力争经过3至5年的努力,使一批优势企业达到或接近国际同行业先进水平,一批大中型企业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全省工业产业结构明显优化,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明显提高,逐步缩小我省工业与国内外同行业先进水平的差距。

二、大力实施品牌建设示范工程

从某种意义上讲,品牌也是生产力。为加强品牌建设,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开展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示范工程”的实施方案》,力争到“十二五”末,使优势企业产品质量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中国名牌产品达到100个以上,中国驰名商标达到100项以上,促进全省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品牌知名度和市场美誉度不断提高。采取强有力措施,对示范企业和重点培育企业,在项目、技术、科研、资金及政府采购等方面给予倾斜,在质量管理、境内外商标注册、专利申请、信息技术服务等方面提供优先服务,引导、扶持优势企业争创名牌产品,推进自主品牌建设。

三、毫不放松地抓好项目建设

历次经济转型往往伴随着新兴产业崛起和传统产业大规模更新换代,这既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也是动力所在。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大上新项目;加快传统产业升级换代,需要大上技改项目。由此可见,项目建设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2010年全省计划建设1300项重点项目,年度投资2500亿元以上,必须严格按照时间节点,下大气力抓紧抓好。首先是精益求精谋划项目。其次是千辛万苦跑办项目。第三是只争朝夕建设项目。实行领导分包制度,落实项目建设责任,制定具体施工方案,及时解决困难问题,保工期、保质量,确保项目尽早转化为发展的新优势。

四、加快产业技术改造步伐

在现有基础上改变我省产业竞争力弱、高附加值产品少的状况,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技改。今年我省谋划了1000项省级技改项目,这是产业升级的重大突破口。针对我省工业品种质量、节能降耗、环境保护、改善装备、安全生产等薄弱环节,用贴息的办法支持企业广泛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运用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对现有企业生产实行技术改造,有利于企业升级。各级政府应抓住国家拉动内需和我省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新农村建设机遇,鼓励支持企业适应消费升级需求,生产适销对路、能引导消费的工业产品,促进质量水平提升。

五、加大技术创新力度

在市场竞争中“拥有技术者即王者”。只有抢占技术制高点,才能把握发展主动权。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包括自主创新和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我省科技部门已经启动了包括光伏产业、风电产业、钢铁节能、水泥节能等8大领域的产业技术路线图编制工作,下一步重点是明确共性关键技术,搭建技术创新平台,合理配置创新资源,加强产、学、研、用的集成创新,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推进产业技术升级。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讲,技术创新主要应靠引进那些既先进又可靠的技术,然后进行消化吸收再创新,在工艺、装备、技术等方面,向同行业的高端水平迈进。

六、深入推进“两化”融合

信息技术是经济增长“倍增器”、发展方式“转换器”、产业升级“助推器”,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明显带动作用。运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我省钢铁、装备制造、石油化工等主导产业以及安全生产等重点领域在“两化融合”方面取得实效,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具有重要意义。广大企业应该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研发设计、工艺改造、生产制造、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物流配送、售后服务等关键环节的应用和融合,提高工业产品质量和附加值,提升自动化、智能化和管理现代化水平。各级各部门应为企业信息化建设提供资金、政策、人才支持。省工信厅已经确定123家“两化”融合重点企业,涉及钢铁、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物流等13个行业,落实培育措施,选树示范企业,总结典型经验,以引导更多企业利用信息技术提升核心竞争能力。

七、坚定有序地淘汰落后产能

淘汰落后产能是转变发展方式最直接的举措。我省任务十分艰巨,今年要淘汰1440万吨钢铁产能、126万吨焦炭产能、464万重量箱平板玻璃产能等。省政府下了决心,无论困难多大,今年的任务必须完成。考虑到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产业发育程度不同,我们必须既坚定又有序地淘汰落后产能。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调整和理顺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强化税收杠杆调节,努力营造有利于落后产能退出的市场环境。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依法淘汰落后产能。分解淘汰落后产能的目标任务,明确各级政府和企业的责任,加强指导、督促和检查,确保工作落到实处。强化政策约束和政策激励,建立健全促进落后产能退出的政策体系。

八、深入推进节能减排

节能减排是倒逼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手段。省政府制定了节能减排“十项措施”,主要是继续实行“双三十”节能减排,突出抓好100个节能重点项目、46个烧结机脱硫项目、50座污水处理厂建设,组织“双百”节能重点企业和726家环保重点监控企业开展对标行动等。各级各部门应各负其责、通力合作,全力抓好这些措施的落实。一是严格监管。建立健全重点企业污染减排总量台账制度,完善在线监测网络,加强对重点地区和企业的现场监测;加快节能减排项目建设进度,加强对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电力燃煤机组脱硫设施的监督管理,确保连续稳定运行。二是严把准入关口。工业主管部门必须严格产品准入,加强标准管理,坚决防止无标生产和低标生产。三是积极推进清洁生产和资源综合利用。

九、大力推进企业兼并重组

促进企业兼并重组,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实现企业组织结构优化,改变我省企业“小、散、弱、差”状况,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今年全省计划重组10个大型企业集团,主要工作措施是:强化规划约束,引导企业调整组织结构;严格行业管理,在产业政策指导下帮助企业完成搬迁改造、减企压产、淘汰落后产能、优化结构等工作;优化资源配置,支持优势企业兼并重组落后和困难企业,引导优势企业与关联企业完善产业链的重组;加强政策引导,在企业融资、土地指标分配方面支持兼并重组。

十、加强产品质量管理

篇6

限制开发区的经济发展只有本着科学的发展观作为理论指导,依照本身的实情出发,全面执行限制开发区相应政策及依照区域经济发展规律为前提,从整体上协调国家、限制开发区的地方政策、各类利益主体相互间的多层次利益,透过科学的发展途径,通过实践获得突破的发展。

一、以资源调查为基础的科学项目规划及决策

区域相互间由于客观因素的限制,资源及资源价值的应用具有差异性。因此,必须将本区域的资源进行彻底调查,创建经济发展资源库。

严格做好区域资源研发的环境承载力探究。限制性开发区在经济高速发展中,必须把区域环境的承载力分析摆在首要位置,这也成为制定功能区经济发展的根本要求。

建立资源开发的可行性项目策划,这属于资源开发的行动纲领以及实施的方案。进行规划时,必须明白开发的根本原则、项目进行的时间次序、投资风险和效益分析等详细内容。对于规划的制定方面,需要绝对防止过分的超前性、大而全的状况,需要真正展现特点及可操作性。

科学并系统的结束项目投资活动。投资作为资源开发及区域经济发展无法或缺的首要因素,限制性区域投资因为区域的特殊性,需要通过科学的态度,严格依照投资决策的程序,从整体上对投资的方案采取评估和分析。并且,对投资的整个过程给予监控,通过最大限度减少投资的风险,确保资源开发的利益最大化以及可持续性。

二、创建对限制开发区的利益补偿机制

在限制开发区的利益补偿中包含了两个方面,其一为国家方面的利益补偿机制,其二为限制开发区地方政策方面的利益补偿机制。而国家方面的利益补偿机制属于国家总体规划的需求,地方政府的利益补偿机制是为了能够更好的促进本地区的发展。

因为限制开发区自身的限制乃至国家总体所需,限制开发区失去了相应的发展权限。并且,因为限制开发区的资源环境保护,地方政府一定要有相应的投入,这也会提高限制开发区的财政负担。为了令限制开发区的发展可以与国家总体发展相持平,国家需要对限制开发区提供相应补偿,通常的方式为国家财政转移支付以及优惠的税收政策。

除却具备国家的补偿政策之外,地方政府也需对本区域的企业及个人提供相应的利益补偿。因为国家总体规划的所需,限制开发区的基本设施乃至资源等方面提升了限制开发区在投资方面的风险。这也令本区域在吸引投资、构成投资规模、在一定时间里进行产业聚集具有阻碍。地方政府需要通过科学的规划,尽量为企业提供信息共享平台。

三、整合区域内资源及产业

(一)资源整合和产业整合及其必要性

资源整合和产业整合属于限制开发区域完成经济突破发展的根基。不存在资源整合,则无法完成点状基础中的资源规模研发、高效运用乃至高附加值研发。而不存在产业整合,则不存在区域的产业规模效益以及市场竞争力的提高,更加无法构成区域产品的市场品牌形象建立以及区域产业计划效应。资源整合的目的是为了完成规模开发,减少开发成本,加大规模效应。产业整合指的是为了构成产业聚集效应,在有效发挥区域对比优势方面,更好的展现出产业区域的特色,对区域产业经济的利益关系进行再建,以构成区域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以及区域竞争的总体优势。

(二)资源与产业整合的重点及基本途径

资源整合和产业整合从本质上而言属于不同利益主体相互间的利益二次分配的程序,所以,对不同利益主体间的利益分配进行平衡,再造及重建利益主体相互间新的利益关系则成为了资源整合以及产业整合的重点及难点。

(三)健全限制开发区的政治绩效考核制度

绩效考核作为政府行为的指南针和方向标,地方政府建立新的绩效观,成为加快主体功能区建设的主要保障。在如此的环境中,通过所有地区主体功能区的真实状况乃至所担负的功能属性,创建较为详细、真实可行的政府绩效考核标准体系,并因此创建考核程序,采用相应的考核方式,最终完成考核目标。

依照限制开发区本身的特征创建适宜的绩效考核制度可以激发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对限制开发区的发展则会引发长远的影响,并且对保障限制开发区的资源乃至生态环境也具有积极的作用。我们需要在完善当前的绩效考核体系基础上创建符合本区域发展的地方政府绩效考核制度。

四、创建并完善超越发展的政策保障制度

政策的配套性问题成为加快主体功能区建设的重要所在。限制开发区的超越发展成为特殊因素、指定区域的经济发展问题,而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政府对经济的影响成为了区域经济存在的社会条件。因此,在遵守市场经济规则下,必须建立并完善相关的政策保障制度。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因为功能区的划分属于各类既得利益的协调和再分配,所以限制开发区的所有经济活动都会影响到区域中的不同利益主体、不同层面的繁琐利益关系,会引发区域中所有地方政府相互间的本位利益、限制开发区的区域利益乃至国家利益的剧烈竞争。

参考文献:

篇7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业经济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完成了由传统的农业经济向更高一层农业经济的转变,但是转变仍不够彻底,当中仍然存在着一些结构性的矛盾:例如,农业机械的使用程度不够高,许多地区的农业生产仍然以人力为主,还存在着高投入、粗放式的发展模式,并且尚未引入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对耕地的开发不够合理,也还存在着滥砍滥伐的现象等等。这些问题都与可持续发展相悖,不仅对农业经济的发展不利,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同样产生不利。只有充分的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能保障更好更健康的发展。

二、农业经济发展当中存在的结构性矛盾

1.与地之间的利益矛盾自上世纪开始,我国农村开始实施家庭承包制度,家庭承包制度采取的是“人人有份”的承包方式。为了保障每个人都均等的占有土地资源,都是按照家庭的人口数量来平均的分配土地。国家将土地赋予了长期的使用权,并且以国家强制力作为保障,以维护农民对于土地的长期使用权,保障农民在土地承包上拥有的合法权益。按照法律规定,耕地的承包年限为30年,草地的承包年限为30-50年,林地的承包年限为30-70年。并且特殊林地的承包年限,经过林业行政管理部门的批准之后,还可以适当的延长期限。土地承包制度在发展的过程当中遇到了严重的结构性矛盾:承包土地的数量不便,但是人口数量在增加,这之间就形成了人与地的利益矛盾,导致了家庭人口数量以及承包土地数量之间的背离。当前农村存在着两种家庭,一种是人数较多,但是承包的土地相对较少。另一种是人数较少,但是承包的土地相对较多。人口数量与土地数量之间的背离衍生出了人与地之间的利益矛盾。一种家庭主张人多地多、人少地少的诉求主张,另一种家庭则主张土地承包权利不能变动,要按照之前约定的年限来执行。两类家庭之间的分歧,导致了当前农村土地承包后续工作的瓶颈,导致了许多农民的土地采取荒废搁置,或者无偿将土地转交给他人耕种的现象。这是当前在农村经济发展当中最普遍存在的结构性矛盾——人地利益矛盾。

2.水利建设矛盾土地家庭承包在水利建设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矛盾,我国农业水利建设一直较为薄弱,并且问题较为突出:1、原有的一些水利设施,包括渠道、管道等无人管理维护,年久失修,各种水利设施的损毁较为严重。2、农田、河道等无人维修。3、农田的水利建设缺乏有效的统筹规划。这些问题与地图承包是分不开的。一方面,农田水利建设要占用一定的土地,但是在土地承包时,并没有预留专门的水利建设用地,水利建设所需要的土地都在农户自己的手中,没有集体土地可以补偿水利建设中所需要占用的个人土地。另一方面,各村委会无法筹集到足够的维修水利工程的资金,大中型的水利设施一直处于无人维护的状态当中。

3.现代农业与分散经营之间的矛盾土地家庭承包责任制在进行土地承包时,为了实现利益均等,将土地划分成为了优、中、差三个档次,并且按照人口数量进行平均分配,绝大部分农户的田地都是分散的,不集中的。从劳动力使用的方面来件,土地的分散增加了劳动力的投入,增加了农业负担。同时由于农村劳动力向外流动趋困难,在外出打工之后,最终还是要回到农村,富余劳动力排斥大规模机器的使用,生产效率一直得不到有效提高。同时在农业机械化生产的角度来看,分割开的土地由于细小不够规模,无法使用农业机械,种种因素导致了我国农业经济当前机械化的使用率尚不足50%。分散的土地经营阻碍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限制了农业的规模经济,不利于发挥现代化农业机械化、集约化生产的模式推广,这也是农业经济发展当中存在的结构性矛盾之一。

三、如何有效化解农业经济发展当中存在的结构性矛盾

1.稳定土地承包关系在当前的环境下,应当实现农村土地承包权的流转。要保证现有土地关系不发生变化的同时,实现土地经营权的转移和流动,实现农村土地关系的稳定,这也是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最重要的前提之一。首先,稳定土地承包关系是广大农民的心愿,农民愿意土地长期稳定下来。土地的稳定是农村稳定、农业稳定最根本的保障,土地稳定了,农村其他的事情都好解决。土地长期稳定,农民心里才踏实。当前农村上访的主要问题还是聚焦在土地问题。调查结果表明,一般土地承包关系较为明确,无土地纠纷的农村,基本上无人上访。农民的上访,大都是因为土地问题,要保障农村现有的土地承包关系的长期稳定。

2.土地经营权流转的确认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是保证土地承包关系的基础上,对土地经营权进行转让。首先,土地家庭承包的刚性不变,只是经营权发生流转和变动,这样既能稳定土地关系,又在根本上调整了经营关系,适应了农村人口变动的需求。关于土地的承租方依法缴纳土地流转租金,而出租房则因为土地流转而享有租金。从根本上解决了当前农村土地人与地之间的利益矛盾。其次,农田水利建设一直是制约农业发展的瓶颈所在,农田水利建设是需要统筹规划的大工程,而各家农户较为分散,规模小,难以对水利工程进行统筹。土地经营权进行流转之后,才能形成规模经济,批量实现农业生产资源的有效配置,从宏观上实现对农田水利的建设规划及实施。拓宽水利建设融资渠道,从根本上扭转水利建设的滞后现象。

3.土地经营权的流转必须要公开、公正、依法、有偿、自愿土地经营权流转必须要坚持公开、公正、依法、有偿、自愿的原则。在流转的过程当中,首先要尊重农民的意愿,土地流转的是农民的承包地,农民是土地的主人,所以要尊重主人的意愿。土地流转作为一种市场性的行为,发展要经历一个从自发到自觉再到有序监管的这么一个过程。土地的流转必须要公开公正,不能强迫农民进行,并且价格要根据市场行情来确定,双方协商,不能由单独的某一方决定。流转的过程一定要依法进行,不能因为流转而改变了土地的性质。农民在通过土地流转获得收益之后,可以自主合理的支配收益。流转之后可以不再直接性的经营土地,而是获得租金。而自己就可以从农业生产当中解放出来,转移到其他行业当中。

4.实现规模经济土地经营权的流转,能够有利于农户之间的合作,培训新型农业组织,发展集体经济。其打破了传统的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经营模式,丰富了土地承包的经营关系和内容,提高了农村土地社会化的程度,为了新的生产关系的形成创造了物质条件。实现土地经营权流转之后,就需要农村实现规模生产,集中投入劳动力的同时,也要加强对农业机械的使用程度,提高农业生产的根本效率。

篇8

随着城市发展规模的扩大,城市建设用地不断增加,势必造成城郊农村耕地资源的迅速减少,从而打破了原有城郊农村经济发展的传统模式。因此,这就需要地处毗邻城市的城郊农村充分发挥特殊的区位优势,积极探索城郊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才能实现城郊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笔者以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海门街道为例,就城郊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作一初探。

一、城郊农村经济工作现状及问题

由于城郊一般处于主城区的部分,城市的发展势必限制了城郊农业经济发展空间,只能从传统的农业生产逐步向二、三产业多元化方向拓展。如海门街道位于浙江省台州市主城区椒江东部,下辖10个社区、16个行政村,属于典型的城郊农村经济。近年来,随着台州市主城区的快速发展,海门街道的产业结构也不断调整变化,农业在整个城郊农村经济发展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少。2012年,全街道农村经济总收入504567万元,其中第一产业收入2761万元,仅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0.55%;第二产业收入474848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94.11%;第三产业收入26958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5.34%。尽管近几年各地城郊农村经济发展较快,但普遍存在协调性不强、统筹性不够等问题,我认为至少有以下几点:

一是土地资源不断减少,高效农业发展受到制约。以台州市椒江区海门街道为例,先后被市、区征用土地达19800亩,占街道耕地总量的82%。由于城郊农村一直沿续农村有关的政策和体制,粮食种植面积和总产量仍有指令性的任务,发展高效农业的空间受到了限制。同时,因粮食生产成本不断上升,城郊农民种粮的积极不高,而想发展高效农业又受到资金、技术等诸多因素的制约。

二是富余劳动力大量增加,城郊劳动力转移难度大。由于失土农民文化程度普遍偏低,适应能力差,缺乏非农劳动技能等因素,在就业竞争中处于弱势。加上部分失地农民依靠房屋出租以及村集体经济分红,自以为生活已有着落而不思长远之计,不愿从事一些劳动强度较大的工作,从而更增加了城郊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的难度。

三是第三产业比重偏低,产业发展缺乏规划引导。如海门街道第三产业仅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5.34%,大多集中在传统的运输、商饮、服务业,且往往是失土农民自找门路。在城郊农村经济发展中,不少地方缺乏产业发展规划和组织引导失土农民发展第三产业,缺少扶持政策的有力支持,因而第三产业不但发展缓慢,而且经济收益不尽人意,又反过来影响了失土农民向三产转移的积极性。

二、城郊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必然带来上述城郊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种种问题,要想切实解决这些问题,最根本的是要在思想上对城郊农村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既要看到城郊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又要看到城郊农村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与城市经济联系紧密,为城郊农村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只要从当地的实际出发,应地制宜不断探索城郊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就能形成有地区特色的城郊农村经济发展模式,我认为实现城郊农村经济发展至少有以下几条有效途径:

1.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要充分利用城郊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建设特色农业生产基地,发展设施蔬菜、精品水果、特色园艺、规模畜禽、特种水产等城郊型农业,推广实施工厂化栽培、精准栽培、设施高效集约化栽培等新型农业生产种植、养殖新技术和新模式,抓好农业质量标准体系、农产品检测体系和农业标准推广体系建设,创建特色农业品牌,努力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同时做好农产品销售,强化农民专业合作社与超市、酒店、食堂对接,积极探索农超合作平台对接的新途径和新方法,把原先农民专业合作社与超市、机关、学校、酒店等零散、小额、短期合作,转变为合同、订单式的大数额长期合作,努力使城郊农民具有稳定的收益。

2.不断培育农业龙头企业。要从城郊农村和毗邻城市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壮大农业龙头企业,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发展订单农业,实现“双赢”发展,尤其要重点支持农业龙头企业不断加大农产品深加工技术的研发力度,积极推行标准化生产及新型种养模式,促进农业龙头企业从生产到加工整体科技水平的提升,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如海门街道2012年底有农民专业合作社14家,产值达955万元;农业企业5家,产值达3800万元,税利165万元,其州市同康酒业有限公司、台州市江南饲料有限公司、台州市联民农产品物流配送有限公司获得“台州市农业龙头企业”称号,尤其台州市同康酒业有限公司总投资8000万元,用于技改建设项目,今年建成后年销售额可从原来的2000万元预计提高到1亿元以上。这些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不仅进一步推动城郊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城乡统筹发展,而且通过在生产经营中对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既加快了资金、技术、信息、人才向城郊农村辐射延伸,又加快了失土农民向第二产业转移,有力地推进了城乡一体化发展和新农村建设。

3.积极发展农村第三产业。要突出服务业中心地位,坚持打造商贸物流新优势,充分发挥城郊的区位优势,大力实施“三产兴城郊”战略,促进城郊服务业的大发展。大力发展房地产业和商贸经济,加快商贸业集群布局,打造核心商圈。大力发展新兴服务业,充分运用现有商务设施和场所,积极探索引进电子商务、休闲娱乐、连锁经营、创意设计等产业,全面提升城郊服务业的档次和水平。积极发展农村养老服务和社区服务业,满足和方便农民多样化的生活需求。大力发展物流业,要充分发挥城郊与城市交通便捷的优势,搭建功能完善、便捷高效的现代化物流平台,为发展壮大物流企业提供公共服务。同时,要继续提升旅游农业、休闲农业、农业度假村、“农家乐”等传统第三产业,努力提高市场竞争力和知名度,使城郊成为市民假日乡村旅游的好去处,以此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进步。

当然,城郊农村由于区位、产业、消费习惯等不尽相同,在发展城郊农村经济中,既可汲取各地一些成功的经验和做法,又要探求符合当地实际的发展思路和模式,才能实现城郊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加快城郊农村经济发展的措施

加快城郊农村经济发展,是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内在要求,应按照党的十对“三农”工作作出的重要部署,政府除了加大“三农”资金的投入,确保总量持续增加、结构不断优化外,还要重点在城郊农村管理体制改革、提高农民素质、加强指导服务上下功夫,以保证加速城郊农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1.积极探索农村管理体制改革。坚持以改革促发展,加快推进城郊农村综合改革步伐,积极推进以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制为主要形式的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理顺集体资产收益分配制度,探索在股份合作制的框架内引入先进管理理念,逐步形成法人治理结构,推动集体经济组织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发展,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为城郊农村逐步向城市化过渡打下坚实基础。

2.努力培养新型城郊农民队伍。加强城郊农村失土农民的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要区分不同的岗位开展相应的技能培训,重点以农村富余劳动力技能培训、农民工岗位培训和农业专业大户、农业企业主专业培训为重点,进一步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就业竞争力和创业能力,促进农民分工分业,使城郊农民更好地适应高效生态农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需求。

3.强化城郊经济发展的指导服务。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加强对城郊农村经济发展工作的组织领导,规划好城郊农村经济发展蓝图,统筹城郊农村资源的科学整合和有效配罝,确保农民真正得实惠。同时,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主动深入基层调查研究,进村入户了解民情,积极破解难题、寻找方法,为城郊农民及时提供政策、就业创业环境和信息等方面的服务,引导农民向城市集聚,实现城郊农村城市化、城郊农民市民化,使城郊农村经济成为城市经济的一部分。

篇9

新制度经济学(The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认为,人类行为的动机是双重的,一方面人们追求财富最大化,另一方面,人们又追求非财富最大化。人类历史上制度创新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人类这种双重动机均衡的结果。制度在塑造人类这种双重动机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通过设定一系列规则能减少环境的不确定性,提高人们认识环境的能力。因此,制度是为适应人类行为的要求而产生的。从深层结构分析,人类历史上的任何制度,都是当时人们的利益及其选择的结果。博弈论(Game Theory)就认为:制度是N人经过N次博弈的均衡解。舒尔茨“将制度定义为一种行为规则,这些规则涉及社会、政治及经济行为”。(Schultz, Theodore W.,“Institutions and the Rising Economic Value of Man”, 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e Economics, 50―December 1968)在把制度作为影响经济发展内变力量,放弃不确定性、交易费用都不存在的假定之后,借助经济人假设和意识形态等理论来分析经济行为的制度变迁理论,就把二者衔接起来了。最著名的制度变迁模型是诺斯提出来的,它假定:制度变迁的诱致性因素在于主体获得最大的潜在利润,即在已有的制度安排中无法实现的外部利润,如规模经济、风险降低和转移、外部经济内部化、交易费用的降低和转移等带来的收益。要实现这一部分收益,就需要不断实施制度创新,达到帕累托最优的制度均衡状态。

一、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的制度分析

1.非国有化水平。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基本上是一个非国有经济逐步发育壮大的渐进式改革,一个地区非国有经济份额的不同反映了其受制度影响的差异。一般来说,某地区非国有经济份额越高,表明其受集中计划体制控制和影响的范围越小,经济的市场化程度也就越高。理论上讲,一方面,非国有经济由于硬的预算约束,其效率比国有经济高。另一方面,非国有化可以打破国有经济的垄断,从而降低国有经济的X――无效率。因此非国有化作为制度因素可以决定区域经济增长差异。到1994年,东部沿海地区的国有企业份额已降至小于33%,而中部地区的比重为52.5%,西部地区则高达70%;在工业总产值中,东部沿海地区国有经济与非国有经济的比例为3∶7,而中西部地区为6∶4。可见,所有制结构在东西部地区的差异,必然对区域差距的扩大产生很大影响。

2.市场化与开放程度,这反映了经济增长制度环境的变化。我国改革的渐进性决定了市场化进程和开放程度具有渐进性质。市场化程度作为制度变量对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由两方面决定:(1)市场化可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从而市场化程度的差异就决定了不同区域资源配置效率的差异;(2)市场化程度提高可以加速要素流动,区域经济增长在不同市场化层次的区域因要素吸纳能力的差异而不同。据有关调查,从我国市场发育的完善程度看,其中市场发育水平排在前14位的省份中沿海地区就占了12个,其中广东省的市场化指数居全国之首,为95.2%;而西部的青海省则为最后一位,市场化指数仅为14.8%。1991年,东部地区的出口依赖度为22.08%,其中广东已达42.28%,而西部地区只有5.72%。至于对外开放程度,在体制改革之初,完全是由制度因素决定的,随着体制改革深化,开放度的差异受制度因素的影响在减弱,但最初的开放度差异所决定的经济增长制度环境的差异和影响不可能很快消除,因而开放度也成为一个制度变量决定着经济增长的区域差异。理论上讲,(1)参与国际分工的不同可以影响一个区域经济增长中的技术进步水平和管理水平,沿海地区由于便利的开放条件和较高的开放水平,技术进步的速度大大快于内陆地区;(2)出口企业的效率由于受国际竞争的影响而比内销企业高。而至1994年,我国东部地区的开放度已达到23.83%,而中西部分别仅为8.54%和9.45%。这样,开放程度作为制度因素影响了经济活动空间的扩展、技术外溢和管理水平的提高,从而决定了区域经济增长差异。

3.制度变迁方式与非正式制度安排。一方面,我国改革模式是由点到面、由局部到整体的渐进改革模式,这种“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是诱致性制度变迁与强制性制度变迁的综合体。由于东西部制度变迁方式不同不可避免地产生区域性时滞。(1)我国改革试点大都选择在东部地区,作为制度创新主体的东部地方政府、企业、个人往往在原有制度边际上“打球”,追求自身潜在利润最大化,而中央政府然后根据个别省、地区的边际制度创新所得经验推而广之,这本身已形成制度变迁的区域性时滞。(2)建国后向中西部地区偏移的经济发展战略使计划经济对其影响相应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中西部的部分制度需求,这使中西部地区在接受改革以来强制性制度供给的“消化和吸收”中,有很大不适应。中西部对旧制度强大的路径依赖必然会使现有制度的所得利益者力图阻碍制度变迁,从而与新制度摩擦成本也较大。而东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历史沉淀相对较浅,建立新制度的实施成本要小于新旧制度替代的摩擦成本。这样,东西部制度变迁由于各自的成本不同也造成区域上时滞,从而带来了东西部差距扩大。

另一方面,东西部不同的非正式制度安排也影响了区域经济增长速度,东部一直是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科技、教育、文化水平较为先进,人们的商品经济意识较为浓厚,法制观念、开放意识较强,对新观念、新思想的接收较快;而西部地区大都为闭塞落后的地域,科技文化水平落后,市场经济意识较为薄弱,封闭、保守思想、狭隘观念受落后的传统文化底蕴的“遗传”较多,这样人们对新观念,新思想接受能力较差。正是由于东西部这种具有内在传统根性和历史积淀的非正式制度安排不同从而也生成东西差距的扩大。

总之,在区域经济增长的内生因素一定条件下,外生的制度因素作为影响经济增长的非传统因素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释经济增长的区域差异,这迫切需要制度创新来协调区域经济增长、缩小差距。

二、以制度创新促进西部大开发

1.非国有化水平、市场化程度和开放程度等制度变量是转型时期经济增长区域差异的显著决定因素。要缩小和消除区域经济增长差异,加快西部大开发,可供选择的路径必然是加快西部改革与制度创新的步伐,要以提高西部地区利用市场的机会和发展的能力为目标,扩大对外开放的层次和水平,大力发展非国有经济。建立和完善劳动力、资本、技术等要素市场,深化西部农产品价格和流通体制改革,促进地区间专业化程度,使西部的比较优势发挥出来。

篇10

一、辖区农垦经济发展的基本现状

按照调研计划,我们对红兴隆管理局的经济发展情况、当前的重点工程和重点工作进行了调查研究,目的是通过红兴隆管理局的基本情况的了解,能够窥见黑龙江农垦的总体发展情况,对我们的调查分析提供依据。

(一)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近年来,农垦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双鸭山辖区农垦企业主要为红兴隆管理局,按照管局“抓城、强工、带农”统筹发展的工作目标,全力推动跨越发展并取得令人瞩目成就。

1.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经济总量连续五年保持高位增长,实现年均增长16.2%。2010年实现分局生产总值119.34亿元。

2.现代化大农业步伐加快。“十一五”时期,累计生产粮食288.3亿斤,年均增长10.7%。2010年生产粮食70.57亿斤,比2005年增加28.05亿斤。

3.强工促强局发展提速。近五年来,工业实现年均增长15.6%。2010年完成工业增加值15.7亿元,同比增长28.1%。

4.城镇建设方兴未艾。近五年累计投资39.84亿元,全面推进了城镇和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新建住宅319.85万平方米,撤并作业站点206个,拆除泥草房35万平方米。2010年“抓城”突破“双百”,城镇化率达到66.8%。

5.合作共建成绩突出。近五年累计完成农机“三代”作业面积1 430万亩,整村代耕66个。农业新技术推广应用和现代农业服务辐射带动地方能力明显增强。

6.改革创新成效明显。农业改革和国企转制取得重大突破。全面加强规范了农场货币资金集中管理。进一步强化了土地、林地、湿地、非煤矿山等经营性资源资产管理。近五年来全局累计争取项目480余项,争取国家投资11.85亿元,争取国家财政经费拨款和项目投资总额比“十五”期间翻了一番。土地整理和撤并作业站复垦耕地6.4万亩。退耕还林还湿27.3万亩。企业累计回收各类欠款2.5亿元,经济运行质量和效果明显提高。

(二)当前垦区重点工程和重点工作

2011年管局主要发展目标是:实现生产总值140.8亿元,同比增长18%, 实现人均纯收入17 080元,同比增长15%,固定资产投资29.2亿元,同比增长8%。实现粮豆总产72.5亿斤,万元GDP综合能耗下降4.5%以上。

1.建设红兴隆全产业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全产业链是一种创新的产业发展模式。它是以市场和消费者为导向,以利益联结为纽带,以高度的组织化和社会化服务为保障,由田间到餐桌、由畜禽养殖到终端消费者所涵盖的种植与采购、贸易与物流、原料与饲料以及养殖与屠宰、加工与销售、品牌与服务等多个环节构成完整的产业链系统。实现产品质量的全程监控,做到安全可追溯,为消费者提供有机、绿色、安全、放心、健康的食品。

2.加快构建“三大绿色体系”。加快构建绿色农业体系、绿色产业体系和绿色城镇体系。构建“智能化、低碳化、功能多元化”绿色农业体系。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推广水稻智能化育秧、节地、节水、节能、节药农业和棚式园艺生产,加强土地综合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推进退耕还林还湿还草,加强农作物、森林病虫害生物工程防治和土壤无害化处理,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和免耕深松技术。

3.实施农业立局战略,加快发展现代化大农业。农业是安身立命的基础产业,更是垦区的优势所在。农业战略主要包括:

发展优质高效种植业,稳定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大力发展特色高效农业。有条件的农场继续实施旱改水,增加水稻面积,旱田要大幅增加玉米面积。人多地少的农场要加大力度发展亩效益超千元的经济作物和亩效益超万元的万棚万园果蔬种植,千方百计增加职工收入。

发展以肉牛为主的畜牧业,加快提升综合经营水平。大力发展以乳肉兼用牛为主的畜牧业,扩大规模,增加总量,推进标准化养殖,为北大荒牛业提供充足牛源。

发展林业产业,加快提升经济产能和效益。全面推进“绿满红兴隆”生态工程建设,大力推进植树造林和城镇高标准绿化,积极营造环城林、护路林、景观林和防护林。

4.实施工业强局战略,增强工业经济拉动力。稳农是基础,强工是关键。2011年确保实现“1235”发展目标,即推进10项分别投资千万元以上的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实现工业增加值20亿元,工业利润3亿元,农产品加工综合达产率同比增长5%。

做实工业园区。2011年分局和农场要全面高标准推进“三通一平”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局直和每个农场必须有2个以上符合要求的工业项目落地园区。

提高招商引资水平。重点放在引进资源节约型、产业带动型和低碳环保型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上。特别要加大场县合作共建中的招商引资力度,主动争取地方政府对企业招商引资落地项目在分税返还、土地等方面更大的优惠支持,2011年实现国内招商引资同比增长25%。

实施城镇树局战略,建设生态宜居精品城镇。管局把2011年作为城镇建设“精品年”。全局要建设百栋高标准住宅小区8个,高标准管理区6个,新建住宅150万平方米,搬迁作业站点不少于100个,向“两直”地区转移人口5万人,城镇化率达到75%,城镇建设力争走在垦区前列。

二、农发行支持辖区农垦经济的现状

垦区作为我省农业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在黑龙江省农业生产和农村工作的作用举足轻重,其下属北大荒集团为全球五百强企业中位列83名,以建设现代化大农业为目标,加快构建现代化大农业产业体系,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食品安全和生态安全,引领带动农村发展,参与国际农业竞争发挥着重要作用。历史上农垦企业在融资方面依赖于中国农业银行,长久与之合作,除农业银行外,近年来不断与其他金融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从业务范围和金融产品上来看,可以说农垦企业的在金融方面的需求全部符合农业发展银行的支持范围,由于种种原因,农业发展银行在对农垦企业的信贷支持上一直以来未曾有过长足的进展。

对于双鸭山辖区而言,已经认识到了垦区发展符合我行业务支持的范围和目标,2009年对垦区进行了调查研究,但是由于抵押方式、历史不良等原因未取得较大进展。

2009年,饶河支行成功对红兴隆管理局下辖的饶河农场、红旗岭农场分别投放3 000万元、2 000万元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成为双鸭山分行支持农垦经济的破冰之旅。

2011年5月,借助国家大兴水利的政策和省行大力支持水利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指引,饶河农场提出7 000万元农业综合开发贷款得到省行批复,成为我行营销农垦系统的重要步骤。

三、农发行拓宽支持农垦经济发展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一)农垦系统的农业生产能力符合我行客户选择的标准

黑龙江垦区是中国耕地规模最大、现代化程度最高、综合生产能力最强的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粮食战略后备基地,农业综合机械化率96.5%,农业科技贡献率67%,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82%,职均生产粮食38吨。目前,年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363.6亿斤,粮食商品量338.8亿斤。可以看出在黑龙江省农垦企业这一块是未来农业发展银行最具潜力的大客户,全面对其进行信贷支持,必将会拉动我行信贷、中间业务、存款、利润等业务的长足发展。

(二)农垦系统的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工程符合我行信贷主打产品范围

无论是发展优质高效种植业,稳定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发展以肉牛为主的畜牧业,加快提升综合经营水平、还是做实工业园区,实施城镇树局战略,正好同我行“双轮驱动”的战略相一致。收购贷款、定单农业贷款是我行支持农业发展的主要贷款品种,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贷款、农业综合开发贷款和小城镇建设贷款是我行信贷战略的重要部分,同农垦的发展目标相一致。

(三)农垦系统的经济发展速度符合我行风险防控的要求

近年来,农垦系统的经济取得飞速发展,根本原因在于国家对农业的重视和扶持。农业收入特别是地租收入成为农垦经营效益快速提高的核心来源。随着惠农政策的不断出台、粮食价格的不断提高,农垦系统的农业收入呈跨越增长的态势,如饶河农场2010年地租收入9 000万元,2011年预测实现1.3亿元。地租收入的增长既满足了我行第一还款来源的需要,也有效地降低了贷款投放风险。

(四)农垦系统的重点工程进度需要我行的信贷资金支持

近两年来,农垦系统大力开展水利建设、棚户区改造(撤队并场)、安居工程、工业园区建设、农机库建设等大型工程建设,由于国家扶持政策的要求和管局自身政策的要求,建设资金明显不足。如棚户区改造工程,农垦总局对每户补贴6 000元,而农场本身需补贴6万元才能完成工程,并且三年内必须建成。各项工程的集中式、行政式推进,使农场建设资金出现不足。

四、农发行支持农垦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农垦经济是我省的特色经济,由于它的特殊性,我行对他的信用支持也要不同于地方的金融政策。我省的“两轮驱动”战略正适合农垦经济特点。我行对其支持发展也应适合其发展需要,应其融资需求。我们认为,寻找支持农垦经济发展的途径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1.降低贷款准入资格。由于种种原因,农垦历史包袱沉重,债务缠身,只是近几年经济发展才有个大跨越,我们既然支持其发展,看重的就是农垦经济在我省乃至全国的重中之重的地位以及辉煌的发展前景。所以,我们营销农垦企业时,却大都因为信用等级评定达不到我行所要求的A级标准而望洋兴叹。因此,降低贷款准入资格是我行支持农垦经济发展的第一途径也是前提条件。

2.简化办贷程序。农垦是一个特殊的经济群体,尤其是他的经济角色使得我们与他的信用合作显得尤为重要,农垦企业过去在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的贷款由于历史原因,大部分形成不良贷款,农行和信用社正在对这部分贷款进行清理和核呆,农业发展银行自采用了CM2006系统进行信用评级授信后,计算信用等级和授信指标值过高,致使一部分企业达不到信贷准入的条件,贷款手续和搜集的资料重复繁多,办贷效率不高,限制我行办贷的时间也影响了我行在农垦企业中的形象。目前经济发展的速度、信息的电子化促使我行办贷程序必须简化,办贷效率必须提高。避免简单问题复杂化,延误时机。因为我行办贷程序复杂、办贷环节多、效率低下影响两家合作。这是我行支持农垦经济发展的第二途径也是保障。

3.强化结算手段。我行的网点辐射面不全面、结算产品少,农业银行的分支机构基本覆盖了垦区,网点众多,近年来农村信用社、哈尔滨银行、邮政储蓄银行等在农场分场一级也在逐渐建立机构,还有异军突起的龙江银行也要入驻垦区,我行的分支机构只设置到县一级,去年农垦建三江分局成立了机构,但对一些边远农场我们的机构在结算上显得不方便,农业发展银行节假日不办公,除结算没有其他金融理财产品,除了账户无卡无折无网银。因此必须强化结算手段,增加结算方式,方便农垦企业的结算需求。

篇11

安阳市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很多方面都能成为现阶段旅游的吸引力。其中殷墟的文化底蕴更为丰厚,殷墟的都城遗址距今已经3300多年历史。其重要由殷墟王陵遗址、殷墟宫殿宗庙遗址、洹北商城遗址等构成,位于河南安阳市西北殷都区小屯村周围,《史记》、《括地志》均有关于殷墟的记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并为考古学和甲骨文所证实的都城遗址,目前也被评为20世纪中国“100项重大考古发现”之首、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从1928年开始,殷墟出土了大量都城建筑遗址和以甲骨文、青铜器为代表的丰富的文化遗存,其中著名的有最大的青铜器司母戊鼎。安阳殷墟作为甲骨文的故乡,系统展现了中国商代晚期辉煌灿烂的青铜文明,确立了殷商社会作为信史的科学地位。

二、现阶段城市旅游经济的关键问题

首先是人们收入的问题,要想促进人们旅游,人民必须富裕才可以。只有更多的人旅游才能促进旅游经济,扩大城市知名度,增加城市魅力。其次是城市的发展状况,城市的公共设施,交通等等其他方面的完善才能方便更多的人旅游。为旅游又促进了可能性。最后是历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我们看到越来越多旅游胜地的环境被破坏,除了需要政府部门加以重视,还需要个人行动起来保护环境,才能使旅游业稳定发展。当然还有很多存在的问题,比如媒体对旅游胜地的负面影响等等。

三、城市旅游经济发展的特征

旅游城市和其他一般城市相比,旅游城市经济发展的水平已经达到了一定高度,并且具备后工业化时代的特征,其中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的是第三产业,而第一和第二产业发展趋势在不断的下降。随之而来的城市服务业产业规模也在不断增加,城市的主要功能变成了以消费功能为主。旅游产业的发展虽然会导致资源消耗的增加,但是对经济状况的提高有加速作用,一定程度也增加了中小型旅游企业的数量,为不断新增的大学生提供了很多就业机会。总的来说,城市的综合效益有很大的改善,成为城市调整产业结构的优先产业以及城市转变经济发展的有效方式。城市不断使旅游产业的发展带动服务业产业的发展,城市的经济要素着重放在旅游业和与旅游相关的服务业上,逐步实现城市经济结构的调整目标,加速城市产业发展。

四、城市旅游经济发展的途径

1、发挥政府的力量

有政府的干预和管理,城市旅游经济才能更快更顺畅的发展,政府相关部门可以增加对城市旅游行业的管理力度。在旅游城市的住宿条件上可以分档次建设旅馆,更大可能的满足一般消费者;在旅行社的建设上政府部门可以制定相关的规范标准,避免旅行社费用过高;在旅游景点的新增建设上,可以投入一部分的资金资助,使景点建设得更具吸引力;在旅游景点的消费水平上,政府可以进行部分的干预,不要让旅游景点的各种消费都过高,反而减少了部分消费群体。

2、寻找城市旅游经济的催化剂

城市旅游经济要发展必须要有媒介,也可以说催化剂。近阶段一些电视节目比如“爸爸去哪儿”,这类明星互动节目对旅游景点的传播速度是相当迅速的。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因为对明星的喜爱而选择自己的旅游景点,如果利用好这类媒介,旅游行业的发展会突飞猛进。在这种电视节目的活动中,可以加大对历史文化的发扬光大,从历史文化入手加大旅游经济的推动。

还有另外一方面,如何让大家旅游更便捷?以前我们旅游更多的是通过打电话报旅游团,现在越来越多的旅游软件的出现比如携程网等,方便人们获得更多更有用的旅游信息,为旅游提供了更加直接便利的方式。而且现代网络的发展,这种趋势将被更多人不论是年轻人还是年长一些的人接受。在这种类型的软件中可以加入对中国历史文化的介绍,让很多人在软件中搜查就能了解到历史文化。这样,历史文化通过很好的催化剂就可以转变成发展旅游经济的推动力。

3、相关行业的相互渗透

我们都知道,要旅游吃、穿、住、行是基本要求,我们还要好玩,还要购物等等。那么这些行业间的关联性是至关重要的,旅游不是一个单一行业,而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行业,相互之间有着明显的直接或者间接作用。旅馆业、旅行社业、餐饮业、交通业、娱乐业、商贸业、零售业、建筑业、工业、农业、种植业等等或多或少都有着相互的贡献。国家可以鼓励大家开一些更能体现历史特色的餐饮店,或者能体现历史文化的旅馆等等。抓住旅游业同其他行业间有联系这一点,通过各行业之间的良好配合,在无形中传播历史文化特色。

4、提高更多人的收入,创造就业机会

每年的大学生毕业率都在增加,社会现有的机会已经不能满足大学生就业,从旅游业着手,吸纳人才,也是很好的选择。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行业,服务业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旅游业是跨行业、跨地域的,涉及到社会很多行业,这样就增加了人力物力的流动。旅游业无疑就为更多的人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旅游业和各行各业之间的连接无疑又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这样相互创造的价值难以估量。

5、加大宣传,增加投资

我们选择一个旅游点当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可以通过上网查旅游相关资料,还可以通过向去过某旅游景点的游客了解实际感受,这种宣传效应的比率是相当高的。旅游业不像生产型企业需要输出产品,这有可能是长距离、多环节的运输,旅游业中好的传播效果才是关键。这就更加可能的让旅游行业发展国际化,创造更多的收益。旅游业自身就是个大投资,如果发展国际旅游业,它所创造的资金流肯定是相当可观的,旅游带来的国际之间的交流学习提高也是很重要的,从而催进与国际之间接轨的步伐。那我们应该怎么样宣传?宣传什么?当然是历史文化,这些历史文化就好比我们手中的法宝,促进着国家旅游经济的发展。

6、国际化发展

很多国家利用发展旅游业来促进国与国之间的友好交流及发展,这样所带来的是彼此之间双赢的趋势。彼此之间不仅创造了经济价值,而且起了很好的政治作用。比如国际会议旅游、商务旅游等,都是政治、经济、文化间很好的催化剂。我们可以多举办一些国际性的历史文化交流竞赛,通过学生之间的摩擦,一定程度上也能发展旅游经济。如今国与国之间竞争激烈,彼此之间通过直接的方式往往不能有很好的促进发展,但是,如果通过旅游这一行业就能改变这一状况。旅游就如同一个特殊的环境,消除了国与国之间的障碍,从增进人民之间了解和友谊的小角度出发,发挥出国与国之间的大效益。

7、加大环境保护力度

上述内容讲到过,旅游要做好,行业之间的协调是关键,其中环境保护无疑是最为关键的一面。我们最熟悉的关于雾霾的新闻足以引起全国甚至国际的关注,保护环境一直以来都是重中之重。只有我们所生活的是绿色城市,我们的生态环境是优良的,才能实现旅游业以及其它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城市中,我们要限制产业对环境的破坏,人们生活习惯对环境的影响等等。在宣传历史文化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加入一些当今同古代的对比。曾经的天是什么颜色,历史文物保留是什么样,而现在呢?以此引起人们对环境保护的重视,让旅游经济无阻碍发展下去。

8、不断完善旅游设施

旅游中的人群复杂,每个人都有不同的需求,首先必须保证硬件软件设备的建设,在设计这些设备的时候,设计人员可以结合设备所要投放的景点特色,设计能应景的公共设施,带给人心情上的愉悦。还可以针对不同的人群设计出特殊的设备,年龄稍长的旅游者可以增加一些安全性能高、贴近其爱好的或者还原传统文化的设备;对于年轻人而言,可以增加一些娱乐刺激的游戏设备或者一些开发智力的游戏设备。在设计好了吸引人的公共设施和特殊设备之后,政府及旅游景点相关负责部门都要加强对这些设备的管理与保养,从而让其能循环利用,吸引更多的人,创造更多的价值。

9、增添活动,增加亮点

篇12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村市场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农村市场,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农村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兴的商务模式,其实质是用现代信息技术服务于“三农”,它不仅改变了传统商业模式,而且促进流通方式创新和流通现代化,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从而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社会全面进步,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途径。

一、农村电子商务的概念

所谓农村电子商务是指利用互联网、计算机、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的生产加工及配送销售过程中全面导入电子商务系统,在网上完成产品或服务的购买、销售和电子支付等业务的过程。农村电子商务以网站平台为主要载体,涉及政府、企业、商家、消费者、农民以及认证中心、配送中心、物流中心、金融机构、监管机构等各方面因素,通过网络将相关要素组织在一起,其中信息技术扮演着极其重要的支撑性的角色。发展农业电子商务有利于缓解农产品流通环节多、速度慢、成本高、效率低的问题,有利于促进农民增收和培养新型农民,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与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一致。

二、农村电子商务的优越性

(一)农村电子商务能减少生产的盲目性。农民可以利用电子商务平台更加及时的了解市场信息。传统农业中农民主要依靠自身的经验和往年的销售情况来选择生产作物,这具有很高的风险性、盲目性。然而农民能从电子商务平台获得更多可靠的消息,例如市场上对各种农作物的供求情况、价格趋势,进而来决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怎样才能扩大土地的利用效率。

(二)农村电子商务能有效拓宽农产品的销售,将小农户与大市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目前农村最困难的就是农民生产出农产品,但是由于信息不对称销售不出去,这就给农民造成了严重的损失。而通过电子商务,农民可以在网上公开出售自己的农产品,进而更多的采购商可以从网上获得农产品的信息,使小农户摆脱区域性市场的限制,进入跨地区乃至跨国的网络销售,从而最大限度的拓宽农产品的销售渠道。

(三)农村电子商务能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农民通过网络信息、处理订单、安排生产、分配资源,减少了中间商环节,与传统的营销手段相比,成本降低、环节减少,交易速度加快,从而节省费用,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

(四)农村电子商务能提高农民的素质和生活质量。农民可以通过网络平台了解最新农业生产技术和社会发展动态,接受教育和培训,从而提高自身的科技文化素质。另外农民还可以享受电子商务的优越性在网上购物,选择自己喜欢的商品。

(五)农村电子商务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可靠的支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电子商务的发展有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与建设,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村与城市信息隔绝的现象。

三、我国现阶段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可行性

(一)我国电子商务发展已步入快车道,未来前景广阔。

未来5~10年,我国电子商务还将有5~10倍的成长空间,预计到2015年,电子商务网上消费者将从2009年的1.5亿人增长至5亿人,电子商务网上零售交易额将从2009年的2630亿增长至20000亿,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例将从2009年的2.1%增长至7%。届时,我国将形成全球最大规模的电子商务服务体系,拥有世界第一的电子商务应用规模。

(二)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为新农村开展电子商务提供了可靠的硬件设施。

我国网络信息基础设施发展迅速,拥有计算机量、互联网用户和网站数近年来飞速发展。农业部在去年年底出台的《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到2015年,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全国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整体水平翻两番,农业农村信息化总体水平从现在的20%提高到35%,基本完成农业农村信息化从起步阶段向快速推进阶段的过渡。提出要加强与电信运营商、IT企业等的合作,充分利用3G、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建设覆盖部、省、地市、县的四级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完善呼叫中心信息系统、短彩信服务系统、手机报、双向视频系统等信息服务支持系统,为广大农民、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等用户,提供政策、科技、市场等各个方面的信息服务。

(三)农村市场潜力巨大。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资源非常丰富,农村人口接近9亿,占全国人口70%;农业人口达7亿人,占产业总人口的50.1%。如何拓宽销售渠道更好地把农产品推广出去,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为我们提供了优良的载体。

(四)我国农村部分地区目前已经存在了电子商务活动。

其典型代表主要有江苏徐州沙集镇(以木制家具销售闻名,有1200多家网店、33家实体家具加工厂)、河北清河县东高庄(以羊绒纱线销售闻名,年电子商务销售达到300多吨,销售额超过2000万元)和浙江义乌青岩刘村(有1800余家淘宝网店,22010年预计成交额将超过20亿元)。这些成功的例子给农村发展电子商务提供了很大的激励,也提供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四、怎样加快发展我国农村的电子商务

(一)加强农村电子商务基础设施建设

电子商务的展开需要齐全的网络配套设施、较高的网络普及率的支撑。因此要进一步加快电信、移动、联通等网络基础设施,特别是要扩大宽带接入率,提高互联网的普及率,提高宽带服务水平,并降低成本,减少费用,为开展电子商务创造有利的基础条件。同时引导农民积极进入市场,多层次、多渠道地参与电子商务,使其真正体会到电子商务的优越性。促进更多的农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开展网上贸易。要积极引导各类电子商务企业以信用调查、评价、自律、档案为主要内容,构建一个安全、高效、开放、诚信的电子商务网络,逐步完善网络化、系统化、社会化的电子商务信用体系和评价认证体系建设。

(二)政府要大力推广运用农村电子商务的成功经验

以生态绿色农特产品和重点行业的网上销售为突破口,带动重点行业电子商务发展,大力支持在特色农产品批发市场中建立专业网络交易系统。积极实施电子商务网上创业示范培育工程,以典型引导、示范带动为要求,选取一些基础好的行业和企业进行试点,积极探索有形市场和虚拟市场相结合的交易模式,大力推广运用电子商务的成功经验。大力开展电子商务示范企业创建,通过不断总结企业探索电子商务发展的经验,以点带面,扶持一批农村电子商务企业,推动电子商务的广泛运用和发展。选择带动力强、辐射面广的优势行业,领先发展电子商务,打造电子商务示范行业。

(三)建立和完善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

我国农产品种类多,生产单位较小,生产的组织化程度低,配送需求属多点次,物流技术难度较高。因此,我们要认真研究农产品的配送问题,利用先进的信息手段和网络技术改造传统的农产品流通模式,建设现代化物流配送体系,优化流通机制和过程,优化资源配置,降低流通成本,提高生产经营效益,并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使得农产品可以快速且低成本地流通出去。

(四)加强农民电子商务的教育培训

要加强农村教育,安排专业人士或依托职业技术学校、技校等专业培训机构进行现场培训,重点推进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知识培训,教会农民如何在网上搜寻信息、如何在网上进行交易,培养高素质的新型农民,使农民的生产科学化、规模化。培训过后,组织农民有效开展电子商务活动。使农民从农村电子商务活动中获得实惠。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