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基本原理范文

时间:2023-08-11 09:15:3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地理学基本原理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地理学基本原理

篇1

1.绪论

社会管理学是研究人类社会主、客观协同控制规律的一门学科。它是经济管理、企业管理、行政管理等各种管理学科的基础和总纲。每一个人都是社会中普通的一员,由于在社会中的位置不同,或多或少地都参与着整个社会的调节和控制。所以社会管理学也可以称为“社会参与学”或者称为“政治学基本原理”。

要说社会管理学基本原理的思想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是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文中,“两种生产”的唯物主义观点,贯穿于整个理论体系之中,为社会管理学的总纲;其次是现代系统科学理论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思想。主、客观协同控制论就是后二者相互结合、相互借鉴而形成的一种方法论,是社会管理学展开思路的基本思想方法。

社会管理实际上也就是社会群体控制,是一门很古老的学问。从动物社会群体的控制,到原始人群的控制,直到现代社会的调控管理,社会在发展,管理形式在发展,但是主、客观协同控制的基本原理不会改变,“天不变,道亦不变”。

老子的《道德经》,孔子的《论语》,我们都可以看成是中国古代的社会管理学专著。《道德经》五千多字,其中心论题就是“无为而治”。他运用很深奥的哲学道理来阐述他的中心命题,致使后世更看重的是其中的哲学道理。老子曰:“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用主、客观协同控制的理论来理解老子的“无为而治”就是说老子强调了社会自身的客观调控能力,而淡化了统治者的主观调控作用。这种社会管理方式就象我们练气功一样,将大脑的主观意识抑制到“入静”的状态,将全身的客观意识控制充分调动起来,协调脏腑器官之间的平衡,让整个机体进入一种“功能态”。大脑主动地进入抑制状态,并不是完全放弃主观意识控制;老子的无为而治,也并不是让侯王们完全放弃统治,而只是一种调动群体自控能力的一种社会管理方法。在一定的历史发展时期,也确实具有它一定的积极作用。比如在西汉早期,统治者采用无为而治的政策,让民众得以休养生息,社会出现“文景之治”的昌盛。老子的社会管理思想就功不可没。

现在我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的历史时期。计划经济是一种主观控制经济,市场经济是一种客观控制经济,淡化主观控制经济,强化客观控制经济,一些地方政府思想观念转化不到位,急于创造业绩,不顾实际情况盲目上项目,干了一些劳民伤财的尴尬事。如果能借鉴一下老子的“无为而治,而无所不治”的社会管理思想,树立为社会服务,为企业服务的观念,或许能收到更好的社会管理效果。

老子的“道”恍惚迷离,虚无渺茫,让人费解。孔子与老子相比就踏实多了,他自命凡人,不问天事,却又能从凡事之中来阐发天理。一部《论语》通篇都是以事论事地讲述一些具体的社会行为规范,我们从中却可以看到他系统的社会管理学思想。孔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在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他强调了社会管理系统中,主观控制系统上令下达的绝对性。孔子的“仁、义、礼、智、信”讲的是人际交往中道德行为规范。无形中起到了增强客观控制系统的协调、平衡的作用。后世人们将孔子的社会管理思想概括为“三纲五常”。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即:仁、义、礼、智、信。三纲五常刚好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封建社会的主、客观协同控制的思想体系。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孔子对社会群体控制的认识要比老子更深刻一些。他不仅认识到了社会群体的主观调控和客观调控规律,更难能的是他认识到了二者之间复杂的辩证关系。他紧贴人性,以诚恳求实的态度引导每一个不同阶层的人都积极向上地参与社会。被后世历代奉为“圣人”也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

2.从生命的基本属性到人性

人是地球上生命运动的最高级形态。人性的丰富内涵包括了生物进化各个阶段的基本属性,生物属性,动物属性和人的属性等等。所以,探求人性的奥秘应该从生命的基本属性开始。

A.生命的本体性和社会性

篇2

1.主体性原则

主体性主要是指学生在地理课堂学习中争做课堂主人,主动思考、主动交流、主动合作、主动探究、主动参与,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习效能,使整个课堂充满生机,充满活力,在融洽、和谐、愉快的氛围中完成学习任务。

主动性原则是地理课堂教学设计的起点,也是地理课堂教学改革的归宿点。新课程理念认为:"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师生是知识探究的合作体。"这就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强调把教学设计建立在新型的师生合作关系上,课堂教学设计应围绕有利于学生学习做文章,使学生会学、善学、乐学,教学设计应由知识结构为框架转变为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开放模式,强调学生发展是教学的最终目标,教学过程的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广泛参与、合作探究、表达交流,反思自己在学习中的体会、见解和成果。

2.教学的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的原则

即在教学中结合传统地理知识进行思想教育,要求教师"寓教于学",使教书与育人达到最佳的结合。这首先要做到传授的知识是科学的、正确的、符合客观实际并经得起检验的,利用的资料可靠,逻辑推理严谨。其次要挖掘教材内在的思想性因素,使知识与思想教育是有机的整体。再就是对教学过程的组织、选用的教法,必须是科学的、富有教育意义的。同时教师要注意自身的模范行为,即言传身教的作用对学生的影响,教师认真的工作态度、充沛的感情、正确的思想观点、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在传授过程中,这些都会潜移默化地起到感染学生的作用。

3.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这个原则是学生认识规律的反映,也是社会主义教育目标的要求。人的认识活动是经过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的过程,学生虽然主要接受间接经验,但要使这些间接经验变成自己的知识,也还要经过一定联系实际的体验。在地理教学中要切实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有较深的理解,这样才能学好理论。如许多地理原理包含了若干基本概念,必须先掌握这些概念才能理解原理;又如一些地理事物的分布状况是掌握分布规律的基础。在教学中要从教材的买际和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并考虑到学校的教学条件,这样设计出的教法才能有的放矢,同时要把书本知识与生产生活实际相联系,使学生认识这些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价值,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特别在地理教学中联系乡土地理环境是教学大纲的要求,无论是自然地理知识或是人文地理知识,都有很多内容可以印证、解释、对照,这是地理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的有效途径。

4.民主性原则

传统地理课堂教学中,老师是绝对的学术权威,老师一讲到底,很少留给学生交流讨论、合作探究的机会,学生只是被动的听众,不能随意发言,不能随便发表见解,更不能对课本知识、对老师讲授的内容质疑。因此,课堂气氛死沉,没有活力,效率极其低下。因此,高效地理课堂设计应把民主理念渗透到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建立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倡导师生对话,以合作的方式开展教学。

在地理教学设计中,应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鼓励老师放下权威,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广泛开展师生课堂教学合作,加强对话和互动,营造和谐、民主的氛围,大力倡导民主教学,不能把教科书作为唯一标准,要留出大量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发言、思考、分析和质疑,即师生双方在教学上平等互动,共同进步,相互促进,达成教学目标。

5.启发性原则

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从而教学过程中能够积极思维,成为学习的主体,这就需要运用启发式原则。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维,教师要设计灵活新颖的问题。循着突破问题的思路,逐步克服困难的干扰,通过学生自己努力获得结论,从而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所以采用启发式教学是贯彻启发性原则的主要方式,这是相对注入式而言的。但是也要注意不能认为讲解课、讲述课就不能贯彻启发式,同时那种形式上的谈话课也不能认为就是启发式。关键在于课堂上通过教师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听得津津有味,思维活跃,师生关系融洽和谐。如果课堂上简单地问一些"是不是"?"有没有"?"对不对"?的问题,或以课堂叫起来多少学生作为标志,都不能认为是启发式。教学中还要注意发扬教学民主,启发积极思维,要允许学生提出不同的意见和问题,鼓励学生发展求异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开拓精神,这样的谈话课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能够满足其求知欲望,才是真正贯彻了启发性原则。

篇3

[作者简介]刘必荣(1973- ),男,江苏阜宁人,盐城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行政管理及机械设计与制造研究。(江苏 盐城 224051)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18-0033-02

新形势下高等教育从大众化教育向普及化教育过渡,高校办学规模得到有效扩大,目的在于加大优质教育资源辐射效应,让更多学生获得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地方一般本科院校其办学资金主要来源于地方财政拨款,管理权隶属于地方,类似于美国的州立大学或州立学院。这类院校办学层次以本科为主,其发展需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求,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慢慢成为地方科学文化和技术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模式上逐步采用校院组合、二级学院为主的学院制体系,将上下领导与水平联系、高度集中与民主自治有序结合起来的管理实体,是许多高校采纳的校内管理模式。二级学院管理职能作用如何得到有效发挥,直接影响到学校各个方面的整体工作,因此,在继承学校传统管理方式的基础上,我们需要思考构建具有地方一般本科院校二级学院特色的管理模式。

一、 二级学院管理体系改革发展历史过程

第一,欧美发达国家校院管理模式发展历史过程。二级学院管理模式作为一种管理制度,起始于中世纪欧洲大学,随着大学发展而完善。14世纪以后,大学逐步成为由教师和学生组合的团体,依据所探讨问题方向来划分;15世纪后期,英国规定所有学生必须寄宿,形成师生同住的组织形式;16世纪以学院为主的管理体制处于初始状态;19世纪美国颁布莫奈尔法案后,出现了州立大学下设学院管理体系,改变了大学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具体表现在能紧密联系当地经济发展需要,以直接为社会各领域服务为目标来组织学科教学活动,学院划分上也充分体现了实用主义思想,形成了主要按学科分类又紧密联系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学院制度。

第二,我国二级学院管理模式发展历史过程。二级学院管理模式在我国发展也是一波三折,经历了参考、撤销、二次发展的历程。在我国建立学院制可追本溯源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基本参考了西方学院制模式。1950年,教育部颁布《高等学校暂行规程》,规定大学可设学院,采取校―院管理体制。1952年院系调整,学院制悄然退出历史舞台,高校内部组织结构由“校―院―系”转变为“校―系”两级管理建制。该模式不利于学科交融发展及新兴学科、边缘学科的产生,不利于教育教学资源优化配置,所以到20世纪80年代,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高校不再游离于社会经济发展之外,高校与社会经济之间交流活动逐渐增多,外部环境对高校影响不断增强,校系管理体制缺陷也日益突显。新形势下,地方一般本科高校采用类似于美国州立大学及州立学院的学院制管理模式,校、院管理体系被越来越多高校所接纳,不但可以整合教育教学资源,提高教学科研资源利用率,还能促进学科发展及提高办学活力。①

二、地方一般本科院校二级学院管理体系创新建设的基础

地方一般本科院校二级学院管理体系建设的环境基础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首先,地方一般本科院校内下设的二级学院管理机构,借鉴国内外高校二级管理成功经验,按学校整体目标开展学科、专业建设,管理院内专业系、课程组、实验中心、研究所等,在实施学校既定目标下,对学科发展、师资力量培养、教育教学资源配备、创新校园文化及民主管理等拥有一定自,具有相对独立性。其次,二级学院设立主要是为了整合校内相关学科,提升学科优势,使学校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得到加强,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科建设提供优越的培育基础,有利于促进学科发展。再次,通过整合资源,扩大专业口径和内涵,增强学科、专业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能力,实施按学科大类培养人才,有利于实施培养理论基础实、创新精神好、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有利于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最后,因为二级学院机构设置小,只需设置办公室、教务科、学生科、分团委等职能部门,在专业系、研究所等机构可聘用部分兼职工作人员,专、兼职管理人员配置能减轻专业系主任等机构负责人的非学术性日常行政负担,以便集中力量开展学科建设、专业建设,有利于理顺行政管理关系,创新民主管理与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办学效益。

三、地方一般本科院校二级学院管理模式创新与完善

(一)正确认识与定位地方一般本科院校二级学院的作用

篇4

中国人认为:我们现在的宇宙起源于混沌;现代系统科学也认为:任何系统都起源于混沌。中国人的宇宙观与现代系统科学的宇宙观遥相呼应。所以研究系统科学越是深入就越是能理解中国文化的精髓所在,越是能认识到中国文化的明智所在。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是一种系统的思维方式,他对客观世界认识的深度远远超过了现代科学。

中国人是如何认识生命的呢?虽然现在的宇宙是膨胀运动占主导地位的世界,但是自由运动的势力仍然是无处不在,自由运动的物质无处不在,只是我们看不到,现代科学认识不到它的存在。现代科学在微观世界认识到的不确定现象其实就是两种势力相互抗衡的表象。在现宇宙的任何一个局部、任何一个星球,只要能出现合适的环境条件,让自由运动势力能够相对地控制分子、原子的运动。生命就会出现。生命就是自由运动势力对有形物质的相对控制。中国人认为:任何物体都是有形和无形物质的对立统一,生物体是元气相对地控制着有形物质;一般的物质是元气完全依附着有形物质。

生命之灵大致可以分为生灵和亡灵两大类。中国人对生灵的认识主要表现在中医针灸、气功武术、占卜巫祝等等方面;对亡灵的认识主要表现在对鬼魂、神仙的认识方面。在灵或者说在元气这个物质层面,人和动物、植物的灵气都是可以相互沟通的。到后面我将按照这样的分类,大致上谈谈自己对生命之灵的系统认识。

2.研究生命之灵的意义

A.重大的历史意义

认识不到生命之灵的客观存在是现代科学的巨大缺陷。这是现代科学的先天性的一个残缺。因为现代科学孕育产生于宗教文化之中,宗教文化的思维缺陷根深蒂固地植根于现代科学的灵魂深处。尽管现代科学是以质疑宗教起家的,二者看似相互对立、水火不容,其实他们是同一个文化体系内部的两个部分,是一家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立足基点就是对生命之灵的认识不足。宗教把生命之灵表现出的种种自然现象统统归属于神灵、上帝的创造,阻止了人们对生命之灵的深入认识;而科学是以实证的思想方法去质疑上帝,用尽各种办法去否定上帝,同样也失去了对生命之灵的正确认识。加上实证的科学方法只能认识四维时空中的物质,不能认识生命之灵这样多维时空的物质。相同的思维缺陷向两个极端发展,形成了科学与宗教的对立统一,这是西方文化的核心结构。

科学的迅速发展,让西方文化成为人类社会的主流文化。中国文化溃不成军濒临于消亡的边缘,只有一些实用性很强的传统技艺苟存于世,像中医针灸、武术气功之类,对科学的发展无法形成实质性的影响。随着科学的发展,宗教在西方社会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小,对科学的制约能力也日渐消失。现代科学在残缺的思维方式驾驭下狂奔,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危害日益彰显出来。由现代科学完全主导的现代社会实际上是在畸形发展。因为,对生命之灵缺乏认识的现代科学是不可能真正认识生命,不可能真正做到以人为本的。长此以往,人类社会前途可悲。

现代科学的思维缺陷是先天性的缺陷。他很难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自我完善。目前系统科学研究停滞不前就说明了这个问题。信息论已经发表五、六十年了,什么叫“信息”一直没有一个定论。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超循环理论、混沌学、同态学等等,这些系统科学理论都是各自为政、相互独立,犹如一盘散沙怎么也统一不起来。究竟是为什么呢?就是一个宇宙观的问题,没有一个正确的宇宙观,系统科学的发展只能到此为止。整个自然科学也不可能再有实质性发展。

什么叫“信息”?信息论的主要创始人,美国数学家克芬特·仙农在研究信号、消息和信息的相互关系时指出:信号是信息的物理表达层;消息是信息的数学表达层;信息则是更高层次哲学上的抽象,是信号与消息的更高表达层次。这是一个非常精辟的论述。信息是哲学层次的东西,在数学这个知识层次是不可能认识理解信息的真实含义的。我现在的理解就是:只有进入到“灵气”、“元气”这个物质层次,我们才能真正理解和认识什么叫“信息”。

现代科学已经到了必须正确认识“生命之灵”的时候了,接受中国人的宇宙观是现代科学的唯一出路。

中国人认识世界是从人体自身开始的,透过人体这个小宇宙来感受和认识物质世界大宇宙,用的是心灵;而现代科学则是从一般的物质运动入手逐渐认识复杂的人体,用的是大脑。一个是透过复杂去认识简单;一个是通过简单去认识复杂。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形成了两个不同的宇宙观和东、西方两个不同的文化体系。随着现代科学的迅速发展,现在已经到了相互贯通的时候了。相互贯通才是传统文化、传统技艺的出路;相互贯通才是科学发展的基本方向。现代科学向中国文化的贯通就是要接受中国人的宇宙观,承认生命之灵的客观存在。

B.重要的现实意义

从北京坐火车沿京广线南下,一路上可以看到新盖的高楼、厂房日新月异,同时还可以看到高耸的十字架像雨后春笋一样涌现;来到瑞士,我看到很多年轻人,研究生、博士后等高级知识分子非常虔诚地在教会受洗。这究竟是怎么了,中国文化难道真的低俗难耐,不能承载和护佑现代中国人高雅的灵魂了吗?不过细想一下,如果我们只接受西方文化中的现代科学而不接受西方文化中的宗教,又把中国文化的精髓看成是封建迷信,岂不是更可悲!与其成为一个偏执的科学狂人、科学怪人还不如有一个更好一些。所以我也很同情和理解这些接受洗礼的年轻人。

但是,毕竟我是一个对中国文化有着深刻了解的中国人,现代中国人在精神世界出现的全面西化倾向让我倍感痛心。上古时代的中国人通过对生命之灵的客观认识,带领我们从以神为本的原始宗教中走出来,建立起了以人为本的明智文化。几千年之后,我们有那么多的年轻人竟然要回归宗教,这究竟是谁之过?干什么事情都不能太过分、太偏执了,学科学也一样。很多科学家每天都在有形的物质世界中沉思,思维机械化,思想物质化。他们确实需要系统了解一下中国人对生命之灵的认识,来充实自己的思想,让精神有所寄托,灵魂有所归属。

现在有很多中国人不相信中医能治病,不相信《易经》能算命,不相信气功能产生超人的特异功能。实际上他们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中国人了。他们是现代化的中国人,是科学化的中国人。他们不知道他们丢弃的恰恰是中国文化的精髓,是未来中国人能站立到世界发展前沿的根本。

中国文化就是在中国人对生命之灵客观认识的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系统认识生命之灵是中国人的立足之本。传承中国文化就是要从现代人的角度客观系统地研究生命之灵。系统地认识生命之灵可以让我们站在比现代科学更高的高度去认识世界,从而引领现代科学向正确的方向发展;系统地认识生命之灵更现实的意义就是让我们的精神世界更充实。

3.研究生命之灵的基本思路和愿景

上古时期的中国人是通过人体自身来认识生命之灵的。通过像练气功那样,古人称之为:引导,坐忘,冥想之类;还有可能通过一些经络敏感人来认识经络;通过一些具有特异功能的巫师去认识鬼魂;通过占卜去感受生命之灵的作用。经过长时间的感受和摸索,中国人认识到了生命之灵的物质性,从“以神为本”中走了出来,建立起了“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中国文化的高深之处就在于此。

在科学发展全面成熟的今天,我们仍然按照上述方法去研究生命之灵显然是行不通的。实际上,用现代科学技术去探讨生命之灵也是在很早之前就开始了,对中医经络的实质性研究也从来没有中断过。为什么一直没有进展?关键是一个宇宙观的问题。科学家们总想用科学的方法、用电磁波来认识生命之灵。其实,按照中国人的宇宙观,生命之灵是电磁场产生之前的物质,把生命之灵认定为某种电磁波的研究是注定要失败的。所以说,科学研究生命之灵的第一步,首先是要接受中国人的宇宙观。

有一个研究思路是:生命之灵存在于每一个生物细胞,毫无疑问,生命之灵可以在生物细胞内不断地产生。由于它是一种电磁场产生之前的物质状态,所以我们把生物细胞内复杂的磁电场变化模拟出来,生命之灵这样的物质就有可能产生出来。应该说,生命之灵就躲藏在磁场的背后。但是,有一个问题不好解决,就是这种物质的测定问题。用电磁波来测定生命之灵的存在是根本行不通的。说不清还需要借助人体对生命之灵的感受,让气功师去感觉生命之灵的存在。

还有一个大的研究思路:生命之灵这样一种物质并不是生物体所独有的物质,它是膨胀势力创造出四维时空之前的物质形态。我们所看到的各种物体只要能摆脱了膨胀势力的控制都会迅速回归到生命之灵这样的物质状态。现代科学在黑洞附近发现有大量离子体的存在。离子体是万有引力与膨胀势力相互抗衡,物质在脱离膨胀势力控制之前的一种存在状态。我们如果能让离子体自由运动起来就可能产生大量的生命之灵这样的物质。由此我曾经断定:未来的量子计算机将是具有生命灵性的计算机。

总之,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和利用生命之灵这样的物质(能量)形式已经不存在很大的技术障碍,最根本是思想障碍。没有做不到的事情,只有想不到的事情。如果我们的科学家们能很快接受中国人的宇宙观,几年、几十年内人类就有可能掌握和利用生命之灵这样一种物质(能量)。

人类一旦开始掌握和利用生命之灵这样一种物质,世界要发生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首先是这种能量可以向人体直接输送,可以减少人类粮食需求,可以防病治病。现在我们到处看到的都是汽车加油站,将来我们到处可以看到的应该是人体加能站。

我们可以让人体和物体变化成无形状态然后再进行远距离转运,比现在节约90%以上的能量,而且速度极快,向地球上任何地方转运物质只是几秒钟的事情,上火星也就几分钟。现在的航空航天业都将进入历史博物馆。这样的事情距我们并不遥远。

4.生命之灵与占卜的关系

中国文化中的诸子百家,天文地理,农工医商无不是围绕着《易经》展开理论的。中国文化也可以说就是《易经》文化。而《易经》本身就是一本占卜专著。这说明了中国文化与占卜之间的密切关系。

我们不要把易经和街头算命完全等同起来,因为街头算命是一种商业行为,有经济利益在里边,他们要用100%的准确率来满足顾客,而占卜是没有100%准确率的,一般来说有70-80%左右的准确率。他们需要用各种技巧来蒙混过关。我们不能由此就对易经占卜一概否定。

人们常说易经是一本天书,实际上它是一本把生命之灵与现实物质世界相互衔接起来的一本书。每个人都有一个神灵,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我们现在经常说的潜意识。用易经摇卦我们可以理解成是自己的潜意识给自己的暗示或提示。在算卦人面前摇卦,算卦人的神灵就参与其中了。生命之灵是多维时空的物质。它可以向我们提供超越时空的信息,所以摇卦可以在事情发生之前给我们一些警示。

在我们家里,兄弟姊妹大家都是从小就接触易经摇卦的。我们常常把摇卦当作一种智力游戏来把玩。过年过节大家聚在一块,你一卦我一卦看看来年运气。遇到什么拿不定主意的事情了,摇一卦看看神灵的提示。满有意思的。时间长了对其中的奥秘也似乎有所感觉。比如,有时候会出现错卦的现象。在卦摇好了以后,在计算的时候就莫名其妙地算错了。算错的卦是非常准确的,而原来摇的卦一点不准确。这说明是我的潜意识,或者说是我的神灵在有意调整我摇卦的准确度。这样的事情不仅多次发生在我摇卦的过程中,我在网上、书上也看到其他人谈到这样的事情。

下面我介绍一种简单的用《易经》摇卦的方法:

准备8枚小一点的硬币。

放在手里多把玩一会儿。

摇三次。第一,第二次都是用8枚硬币,第三次用6枚硬币。数一下有几个国徽面向上。摇三次的可以得到三个数字。假如摇三次得到是5、3、2三个数字。

按乾1,坎2,艮3,震4,巽5,离6,坤7,兑8.顺序,第一个数字5得到:巽卦。

第二个数字是3,就把巽卦从下向上变三个爻。得到:益卦

第三个数字是2,打开易经书,看益卦的第二爻给我们一个什么样的提示。

这是我经常采用的一种易经摇卦方法,挺准确的,更主要的是我们可以从其中体验生命之灵的客观存在。

5.中医对生命之灵的认识

中医学认为:生命就是元气相对控制下的物质运动。而元气又是万物之本原,宇宙之初始。元气在人体沿经络不停地运行,周而复始、循环无端。元气在人体不同部位有着不同的功能特征,中医就把它们分别开来称呼。在体表运行的是“卫气”;在体内沿血脉运行,蕴藏在体液之中的是“营气”;运行在胸廓心肺之间的是“宗气”;运行在小腹内,两肾之间的仍然叫“元气”,是人体本原的意思、狭义的元气。沿经络运行的是经气。藏于五脏的元气分别以五脏命名:心气、肺气、肝气、脾气、肾气等等。

元气产生于生物细胞内的生化反应过程之中,反过来又相对控制着细胞内的生化反应。实际上,细胞内的生化反应就是元气与有形的原子、分子相互作用的过程。它们之间是一个相互的控制关系,元气只是相对占主动一些而已。每一个细胞都产生元气,除了维持本细胞的代谢平衡之外,还有很少一部分元气走出来参与维持整个机体的代谢平衡。走出细胞的元气聚集到一起在机体内循环运行,其运行轨迹就是经络。由于元气具有多维时空属性,在体内运行不需要有形的通道,所以我们看不到经络的存在。

元气在人体不仅控制着机体代谢全过程,而且还参与大脑的思维活动。中医理论认为:“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这里讲的神、魄、魂、意、志都是不同功能的元气。由于元气是能量与信息、能量与功能的同一,让我们很难理解它就是一种物质。有一个现象让我们看到中医理论的深奥:就是经过心脏置换手术的病人,往往会在性格和生活习惯上发生很大的改变。原来不爱看书的屠夫因为换上一个知识分子的心脏而手不释卷;一个从未钓过鱼的人因为心脏置换而突然喜欢上了垂钓。这不正是中医《内经》:“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的最好解释。

我们只看到了生命的灵性而看不到其背后的无形物质——元气。实际上,大脑本身就是在元气的控制下产生出来的。大脑的思维活动也是在元气的参与下进行的。甚至有一些信息的处理是在元气这个物质层次进行的。大脑就象是一个企业的总经理;元气就象是一个企业的董事会,而中医比较看重这个董事会的功能。所以就有了“心领神会”,“聚精会神”,“三心二意”等等一些说法。中医认识不到思维是大脑的功能吗?不是,中医不仅知道大脑的功能,还明白大脑背后元气的功能。中医不仅知道人体这个企业的总经理是谁,还明白他背后的董事会在干什么。

有一位信奉上帝的朋友给我讲:“宇宙产生之前的混沌就是上帝;中医讲的元气就是上帝。上帝知道我们都长了几根头发”。我不这样认为。元气虽然是一种能够储存信息、处理信息的物质,在它没有参与生物的生长、进化之前是没有承载生物信息的自由运动的能量。只有在它与分子、原子、电子相互作用形成生命活动之后,它才开始携带生命信息成为具有生命灵性的物质。我们应该明白:生命活动是无形的元气与有形物质相互作用的产物。

6.生命之灵与人体特异功能

目前一般认为:气功是通过调整呼吸、调整形体和调整意识以强身健体、防病治病、开发潜能的一种身心锻炼方法。实际上,这是一种科普水平的说法,没有道出其实质性的内涵。因为现代科学认识不了气功的实质,真正按照传统的中医理论超越科学地去解释气功,只能被看作是假说而不受重视。气功实际上就是元气之功。练气功就是增强人体元气功能的过程。

不管是站桩,还是马步,多数功法都是“下紧上松”,让下肢的肌肉处于静态的、持续的做功状态。这是一种让下肢肌肉细胞产生更多元气的方法。更多的元气从细胞里走出来进入整体经络循环是练气功的首要目标。

元气是人体的客观意识;大脑神经系统是人体的主观意识。为了给元气提供一个比较自由的活动空间,还需要抑制大脑的主观意识,让大脑处于安静的朦胧状态。这样就可以充分调动客观意识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最原始的生物机体自控能力。当元气被调动起来之后,主观意识再逐步与客观意识融为一体。人体就能显示出一些特异的、潜在的功能。

元气是自由运动的能量,具有超越四维时空的特性。它既可以储存信息,也可以处理信息,还能直接做功。所以元气功能增强的人会出现各种各样超出常人的特异功能。如:腋下认字、透视人体、意念折断钢丝、意念搬运物体等等,不可胜数。还有一些人天生就有这样的特异功能,这是由于他们特殊的体质因素所决定的。

人体特异功能是客观存在的,视而不见是没有道理的,是不科学的。有些魔术师在舞台上,时而运用技巧,时而运用科学知识,时而运用特异功能让我们眼花缭乱。我们不能由此就把特异功能都看作是魔术。台湾著名魔术师刘谦,在2011年春节的舞台上让两个鸡蛋融合在一起,很明显就是一种特异功能表演。

7.中国人对“鬼神”的认识

生命可以说就是元气相对控制下的生物化学反应。一个人死亡之后,他的肉体腐烂变质回归大地,变成其它生物生存的营养;他的元气,特别是参与全身经络循环的一部分元气,会离开肉体飘荡在空中,逐渐地支离破碎,最后回归到地球的元气场中去,成为维持其它生灵的精神食粮。元气是一种信息物质。它可以存储信息,处理信息。脱离开肉体的一团元气它承载着这个人生前的生命信息,并且它还能自动进行一些信息处理工作。在它没有完全支离破碎之前能够影响活着的生灵,偶然还会导致鬼魂附体、灵童转世这样的鬼魂现象出现。

由于元气的多维时空特性,在现实的四维时空世界里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鬼神”如同虚幻一般,确实是一个让人纠结不清的事情。但是,自从周王朝建立起“以人为本”的明智文化以后,中国人就开始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孔子说:“敬鬼神而远之,可谓智矣”。就是说:相信鬼神不迷信鬼神;尊重鬼神且远离鬼神,才是聪明之举。中国民间世代相传,比较流行的鬼神观也是:“不可不信,不可全信”。这也是中国文化与世界上其他民族文化的最根本的区别点。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