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管理从业方向范文

时间:2023-08-11 09:15:4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旅游管理从业方向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旅游管理从业方向

篇1

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普遍存在着重理论知识,轻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使得所培养的学生缺乏从业所需要的技能和经验。而旅游业是实践性非常强的行业,从业者要想成为真正优秀的管理人才,必须从基层做起,熟悉基层的工作性质、工作内容与工作方法,否则一切管理只能是

空谈。

2.教师队伍建设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旅游管理专业教师是影响旅游教育培训质量的关键因素。目前,我国高水平的旅游专业教师资源紧缺,多数教师是由其他相关学科转行而来的,对于系统的旅游专业理论和实践教学技能的掌握相对缺乏,授课时无法将理论研究与旅游实践紧密联系。甚至很多学校的教师是直接从大学校门里走进来的,对旅游企业和旅游市场了解不够充分,因此在授课时只能是纸上谈兵,无法切合市场需要。

3.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手段单一

一些高校的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仍然延续传统的“以教师课堂教学和理论知识灌输为中心”的“填鸭”式教学,而旅游管理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学科,这种过分强调理论知识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较差,不能适应旅游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4.学生实践内容单一

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实习岗位多数在酒店,而在旅行社、景区等部门的实习机会则较少,这对于的旅游专业学生来说实习内容过于单一。学生的专业素质无法通过实习这一渠道得到提升。

5.旅游专业教材编写滞后现象较为突出

旅游教材的编写内容雷同,甚至抄袭现象明显,理论性虽强,但实践内容较少,缺乏创新。另一方面,经过实践总结出来的经验教材更是少之又少。

二、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对策研究

1.依据市场需求细化培养目标,对毕业生进行准确定位

要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旅游专业人才,明确培养目标至关重要。我国各高校培养目标基本为“复合型人才”,目的是培养既能做导游员,又能做管理人员,还能进行旅游市场营销,更能从事服务接待工作的人才,但这一目标在实际操作中往往顾此失彼,致使培养出来的学生对专业知识认识不深,成为旅游专业毕业生就业压力较大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根据人才市场需求特点,对旅游专业毕业生从业方向进行细分,开发与市场需求对路的专业,可以使人才培养方向更加明确,学生就业渠道更为宽阔。可将旅游管理专业分为导游、市场营销与旅游产品开发、运作管理、散客旅游营销等方向,将酒店管理专业细化为烹饪管理、餐厅服务管理、酒店设施管理和客房管理等方向,使培养出的人才有明确的专业就业方向。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的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素质的高低,因此教师队伍的建设对提高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竞争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旅游管理专业缺少的是专业知识过硬,同时具备一定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所以首先要鼓励现任教师继续进修学习,巩固和扎实其专业理论功底;其次还可以聘请有实践经验的企业家以专题讲座、讨论或报告等形式与本校教师交流,提高教师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此外,还可聘请相关旅游企业中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经验的管理者为兼职教师,以弥补学校教学的不足。

3.合理设置课程,提高实践操作性

旅游管理专业是实践性、应用性较强的专业。在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的设置中既要强调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扎实性,同时又要突出实践操作技能培养的重要性。因此,未来在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上应考虑加强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在实践过程中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从业态度。

4.增加学生实践渠道,提高学生专业技能

目前,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实习渠道仅限于酒店,实习范围过于狭窄。旅游院校通过以下渠道增加学生的实习机会:一是整合校内资源,设立包括模拟导游实训室、旅游电子商务实训室、模拟餐厅等在内的校内实训基地,为学生创造训练环境;二是院校应增加与旅行社、旅游景区等部门的联系,开展校企结合的培养方法,这也是美国旅游专业教育最鲜明的办学特色。

篇2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

旅游管理专业缺少的是专业知识过硬,同时具备一定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所以首先要鼓励现任教师继续进修学习,巩固和扎实其专业理论功底;其次还可以聘请有实践经验的企业家以专题讲座、讨论或报告等形式与本校教师交流,提高教师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此外,还可聘请相关旅游企业中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经验的管理者为兼职教师,以弥补学校教学的不足。

3合理设置课程,提高实践操作性

旅游管理专业是实践性、应用性较强的专业。在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的设置中既要强调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扎实性,同时又要突出实践操作技能培养的重要性。因此,未来在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上应考虑加强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在实践过程中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从业态度。

4增加学生实践渠道,提高学生专业技能

目前,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实习渠道仅限于酒店,实习范围过于狭窄。旅游院校通过以下渠道增加学生的实习机会:一是整合校内资源,设立包括模拟导游实训室、旅游电子商务实训室、模拟餐厅等在内的校内实训基地,为学生创造训练环境;二是院校应增加与旅行社、旅游景区等部门的联系,开展校企结合的培养方法,这也是美国旅游专业教育最鲜明的办学特色。

篇3

一、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专业认同度评价指标

旅游管理专业自身状况特征及学生在校期间对专业教学、实习、就业的感知均会影响到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同度。如图1所示,本文从“专业认同”、“学习认同”、“教学认同”、“实习认同”、“就业认同”这几个方面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同情况进行分析,并基于上述方面构建专业认同度评价指标。

二、专业认同度评价方法及过程

(一)进行问卷调查

与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专业认同度评价指标一一对应设计调查问卷的调查项目,并为每个调查项目由积极到消极设置5个选项。然后请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对所调查的问题进行试回答,了解其对所调查项目是否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对调查问卷进行

修正。

在苏州市分别针对旅游管理专业各年级各100名同学进行调查,调查对象按照大体均匀分布的原则从常熟理工学院、苏州科技学院、苏州经济贸易职业技术学院的旅游院系中选择。由于在进行调查时,大部分一、二年级学生尚未接触到实习,也尚未参加专业考证,所以未对一、二年级学生的实习认同状况及其学习认同中的专业资格证考取状况进行调查。共收回有效调查问卷356份,其中一年级91份、二年级92份,三年级89份,四年级84份。

(二)进行统计分析

将各调查项目的5个选项由积极到消极分别对应于5分、4分、3分、2分、1分,然后对被调查者所填写的问卷进行计分统计。针对每份调查问卷,计算出各调查项目的平均分值,得到各个调查对象的专业认同度分值;然后对各年级所有调查对象的专业认同度分值取平均,得到旅游管理专业各年级学生专业认同度评价值。对各年级的专业认同度评价值再取平均,得到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专业认同度总体评价值。

若只考虑专业认同、学习认同、教学认同、实习认同、就业认同各自所对应的调查项,则按照上述方法可分别计算出各年级学生的专业认同、学习认同、教学认同、实习认同、就业认同的评价值,以及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分别在专业认同、学习认同等方面的总体评价值。

三、评价结果及其分析

(一)评价结果

1.专业认同度分年级对比性评价结果

旅游管理专业一、二、三、四年级学生的专业认同度评价值分别为3.42、2.99、2.78、3.09。根据上文所设定的评价规则,评价值5、4、3、2、1分别表示对该专业非常认同、比较认同、认同度一般、较不认同、非常不认同。评价结果显示旅游管理专业一、二、三、四年级学生的专业认同度均接近“一般”水平。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整体专业认同度评价值为3.07,评价值不高,反映出学生的专业认同度亟待

提升。

2.专业认同度分类别对比性评价结果

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专业认同度分类评价结果如表1所示。在文章所设定的5个评价类型中,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认同度最低,其他各项认同度由低到高依次分别为专业认同度、实习认同度、学习认同度、教学认同度。各年级学生的教学认同度均较高;一年级学生的就业认同度尚较高,但二、三、四年级学生的就业认同度均变为最低。

3.各调查项的对比性评价值

各调查项平均评价值结果如表2所示。评价值接近于“比较不认同”的调查项有5项,按评价值由低到高排列依次分别为“专业现状与专业预期的差距、在本专业继续深造的意愿、毕业后在本专业就业的倾向、实习时间安排的合理性、专业优越感”。 评价值接近于“比较认同”的调查项只有3项,按评价值由高到低排列依次分别为“专业教师教学态度、专业教师平均知识水平、专业教师教学技能”。其他调查项的评价值均接近于一般水平。

(二)评价结果分析

1.就业等多项因素削弱了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同感

旅游管理专业的大部分学生不倾向于在本专业就业。根据在实际教学中与学生的交谈发现,大部分学生对酒店服务、导游服务等专业领域的就业方向均不感兴趣,这主要是由于大部分学生对相关工作的薪酬待遇及社会地位不持乐观态度所致,导致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认同度较低。

较低的就业认同度反过来直接影响了学生的专业认同度,大部分学生较无专业优越感、认为所学专业的竞争优势不强。通过询问学生为什么要选学旅游管理专业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入校前对旅游管理专业并不了解,导致其入校后认为“专业现状与专业预期的差距”很大。通过实习相当一部分同学通过实习环节,发现所从事的工作单调、辛苦、待遇低,许多顾客对行业服务人员不能给予应有的尊重,部分实习单位的工作环境复杂,这进一步降低了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同度。

2.仅靠教学环节难以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专业认同

调查结果表明,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教学认同度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近年来,旅游管理专业师资队伍的学历水平在不断提升;各学校也十分重视教师实践经验的积累,常派教师进企业进行实践锻炼;各校的教学管理环节也日趋规范和严格。在这种背景下,学生对专业教学也表现出了较高的认同。

但教学只是影响学生专业认同度的一个方面,其难以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专业认同。专业认同度更多受就业、专业优越感等因素的影响,而这些因素仅靠学校单方面难以有效改变。

3.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同具有年级变化特征

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同度总体水平不高,但各年级学生的专业认同度从在差异。在四个年级中,一年级学生的专业认同度最高,但随着学生对专业了解程度的逐渐深入,其专业认同度逐年下降;到三年级,学生的专业认同度达到最低水平。进入大四之后,许多学生不得不开始面对进入社会后的生活,在较残酷的社会现实面前,学生的思想更加趋于成熟,对自身所学的专业也会重新认识和判断,随着在实习中实践经验的积累,部分学生会对专业知识形成新的认识,其专业学习态度也会趋于增强。在此背景下,与大二、大三阶段相比,旅游管理专业大四学生的专业认同度会出现一定幅度的提升,但仍无法达到大一时期的专业认同度水平。

4.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感知削弱了其专业学习的积

极性

由于专业认同度较低、在本专业的就业意愿不强烈,旅游管理专业许多学生的专业学习积极性受到了削弱。在同学生接触过程中发现,许多学生开始投入大量时间自学会计、外语等课程,其考取非旅游专业从业资格证的积极性超过了本专业学习的积极性;大部分学生在选择考研的专业方向时选择了非旅游专业。许多学生对专业知识价值的判断值不高,对专业知识不感兴趣。

四、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专业认同度提升建议

(一)改善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环境

首先,增强社会公众对旅游服务从业者的尊重

当前,相当一部分顾客对饭店服务员、导游等旅游服务从业者未给予应有的尊重,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在本专业领域的就业意愿。应通过社会舆论宣传等途径向社会传递旅游服务从业者的社会价值,让社会公众尊重旅游服务从业者,让旅游服务从业者获得一种职业荣誉感。相关管理部门应通过立法、颁布条例等途径对顾客的行为进行要求和约束,以确保旅游服务从业者受到尊重。

其次,应提高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质量

为了推进旅游专业教育的发展,国家旅游局可会同相关部门出台指导性意见及可具有实际操作价值的政策,鼓励星级饭店将符合条件的、具有旅游管理专业受教育背景的人员安排至领导岗位,以提高饭店的人力资源素质。开办旅游管理专业的院校应进一步聚焦专业培养方向,致力于培养管理型人才,并同用人单位合作,开展订单式教育。

再次,应改变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结构

丰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出路,将会展师、旅游策划师、导游、旅游行业市场营销推广员,乃至游艇司机、动力滑翔伞司机等更多与旅游休闲相关的岗位作为学生的就业方向,并专门培养学生在这些方面的技能,从而打破当前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就业出路单一,就业质量不高的局面。

(二)对各类专业进行横向对比

任何一门专业都有其优劣势,可将旅游管理专业同其他专业进行对比,以让学生认识到旅游专业的优势,并让学生明确认识到,通过学习旅游管理专业能够获得的其他专业同学不具备的知识和技能,如社交礼仪知识、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技能、菜肴营养学知识等,帮助学生树立专业优越感。通过横向对比,可让部分同学意识到虽比上不足,但仍然比下有余,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学生的专业困惑。可聘请专业领域的资深教授、学者对学生进行专业说明,并畅谈其自身对旅游专业的认识及心得体会,以加深学生对专业的理解深度。

(三)增进学生对社会就业环境的了解

在大学阶段,相当一部分同学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以致其认为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现状同其期望之间差距很大,从而动摇了其专业信心。针对这种状况,可邀请本专业与其他专业的已毕业同学,向在校生介绍大学毕业后的生活,让学生及早了解社会现实,让一部分学生放弃幻想、面对生活,提高其在校期间的学习积极性,并正确面对自己的专业。可请学校就业处人员向学生以报告的形式通报各类专业的就业状况,让在校生及早了解社会就业现实,让旅游管理专业部分学生克服“高不成、低不就”的专业学习及就业心态。

(四)把握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的关键时机

大二及大三时间段是大学生在校学习的关键时期,但上文分析表明,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同度在大二、大三时期持续下降,这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其专业学习十分不利。因此在大二、大三阶段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进行专业教育,培育、提高其专业认同度非常重要。学校也应掌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这种心理变化特征,妥当安排学生在校期间的实习节奏,以免让实习生活在部分学生内心过早的留下阴影。目前大部分学校只在大一新生刚进校时进行专业教育,而对于旅游管理专业而言,学生的专业认同度培育应贯穿于大一至大三期间,以免让专业认同度降低耽误了学生的学业。

篇4

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旅游产业具有资源能耗低、环境污染小、吸纳就业人员多的特点,随着经济的发展,将在较长的时间内保持较快的增长。

要促进旅游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离不开大量的旅游从业人才。高职作为旅游一线从业人才的主要培养基地,策应大旅游发展战略,源源不断地培养大量的业务技能水平强、综合素质高的旅游专业人才显得尤为重要。

一、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未来的就业方向集中在酒店、旅行社、旅游局等旅游相关的第三产业。这些行业具有第三产业的共性:无形性、生产与消费的不可分离性、不可贮存性、质量测评的复杂性等,因此,与消费者直接发生联系的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个人修养等因素对于服务质量的稳定和提高具有决定性意义,成为决定服务企业经营成败的关键。同时,旅游业比其他服务业更强调人文性、文化性、社会性,因此,对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除专业知识、能力外,还特别强调人文素质、文化素质、科学素质、品德素质和心理素质,特别强调职业道德、心理素质、人际协调沟通能力、团结协作能力、亲和力、应变能力、创新能力、服务意识等素质的综合性。这就要求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既要重视智力因素,更要重视非智力因素;既要重视专业技能水平的提高,更要注重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统一与融合。这些素质和能力的提高,一方面要通过教学实现,另一方面要通过学生管理加以补充完善。因此,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有效管理对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

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管理工作必须了解专业学生培养目标、专业学生特点,了解学生未来工作行为方式,以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核心,从而实现学生管理工作与教学工作的相互促进、相互交融,共同完成人才培养目标任务。

二、旅游业对从业人员的要求

旅游产业飞速发展,对从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一方面体现在人才需求数量越来越多,另一方面体现在对旅游从业人才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要培养出企业称心、消费者满意的旅游从业人员,高职院校首先要了解该行业对从业人员的要求有哪些。

1.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旅游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就是适应旅游业的要求而必然产生的道德规范,是旅游从业人员在履行本职工作中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例如,旅游从业人员直接面对消费者,如果出去带团将带大额的现金独自开展工作,公司对其过程监督困难,为此,有些旅行社在招人时还特地要求是本地人,以使公司权益更有保障,这就限制了招聘人员的范围。基于此,用人单位特别强调旅游从业人员具备诚实守信、爱岗敬业、服务意识强烈等职业道德。

2.具备过硬的专业技能水平。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旅游相关行业一线的从业者,对技术技能的要求非常高。从业人员必须熟悉工作流程、掌握服务对象的特点和服务方式、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例如,国际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四大客源输出国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接待国,中国在国内游、出境游和入境游等方面都是非常乐观的,这就对旅游从业人员的数量要求越来越多,质量水准也要求越来越高。但就目前而言,文化底蕴厚实、服务水平高的旅游从业人员相对缺少。

3.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旅游本身是注重生活品质的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旅游追求的是一种有价值的体验:放松身心,开阔眼界,增长见闻,丰富人生,这要求与游客直接发生联系的旅游从业人员不仅要了解专业技能知识,而且要想顾客之所想,急顾客之所急,为顾客提供贴心服务、人文关怀,让游客玩得开心、舒心、安心、放心。同时旅游涉及“吃住行游购娱”等多方面,具有工作繁琐、关系复杂、劳动强度大等特点,需要旅游从业人员具备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应变能力和挫折承受力等多方面的综合素质。

4.具备一定的学习潜力。一方面,旅游从业人员需求缺口大,尤其是旅游相关产业的中高层管理人才及熟练掌握出境旅游的人才奇缺。另一方面,部分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毕业后却从事非旅游产业相关工作,导致供需错位。因为他们的一个重要考量是认为从事旅游业是吃青春饭,当随着年龄的增长、家庭责任的增大,从事旅游一线工作有些力不从心。基于此,为了扭转这一现象,避免人才培养资源的浪费,旅游从业者应具备一定的再学习能力,一方面应对旅游业发展对人员越来越高的要求,另一方面促使自己转型升级,实现在该行业的长期发展。

三、策应行业要求开展学生管理工作

随着高职教育改革的深入,社会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学生管理工作必须与时俱进,根据行业对人才的具体要求,结合专业培养方式开展学生工作,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实现学生步入社会的零适应期。

1.加强职业道德教育。针对旅游一线从业者更多地直接面向顾客,独立地开展工作,公司现场监督约束少,对服务质量影响大的特点,要求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具备诚实守信、关爱他人、热情主动等优良的职业道德。第一,加强入学教育和军训教育,弘扬传统美德,强化大学生的纪律意识和吃苦耐劳素质,同时加强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深化组织纪律观念和法律观念;第二,结合法制宣传日、感恩节、学雷锋活动月等特殊时间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心存感恩、团结协作的良好道德风尚;第三,通过角色扮演,模拟旅游从业者的工作环境,使学生了解行业对人才的具体职业道德要求,并将之融入日常的具体行为中。

2.围绕综合素质的提高开展相应的活动。旅游行业从业人员尤其强调应变能力、自控能力、责任心、亲和力、人际沟通协调能力和良好的文化修养。当代高职生大都是“90后”,自我意识强,传统的说教往往难以奏效,为此,教育管理需要通过活动得以实现,达到寓教于乐,润物无声的效果,例如,演讲比赛可以鼓舞士气,合唱比赛可以振奋精神,体育比赛可以激发竞争精神,技能竞赛可以培育创新精神,校园义务讲解可以增强爱校热情,志愿服务可以承担社会责任,时政讨论可以开阔视野胸襟。举办系列竞技活动可以提高学生以后的服务水平和能力,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和社会活动能力。

3.配备相关的专业老师担任此专业的辅导员或班主任。聘请相关专业老师担任班主任有几大优势:了解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给学生更多的专业指导;与学生的接触时间更多,更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利于开展差别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活动开展能更好地结合旅游管理专业的特点、结合用人单位的要求。为此,应尽可能配备专业老师担任此专业的辅导员和班主任。

4.模拟旅游企业环境,实现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从学校到社会的无缝对接。通过实践环节或情景模拟环节、心理引导强化等方面培养学生的自我控制、协调沟通、自我调节、自我适应和应变能力;经常性聘请职业旅游人士开展专题讲座,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旅游行业对人才的特殊要求和处理典型问题的方式方法;利用周末或节假日组织学生到景区开展见习活动,增强对未来供职行业的感性认识和期望,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针对性。

5.加强实习期间的管理,帮助学生认清就业的具体形势,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塑造良好的职业形象,助学生实习就业一臂之力。在学生实习的过程中,通过QQ、微博、E-mail、院系网站等现代交流手段经常性帮助学生总结实习过程中的问题和疑惑,帮助他们一一解答,使他们的实习道路更加顺畅;加强他们的心理辅导,合理疏导他们在工作中碰到的压力和委屈,使他们以良好的心态面对顾客,面对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和职业道路上可能遇到的种种困难;为需要继续参加国导考试和升学考试的同学在学校复习提供便利,同时安排专业老师给他们指导性意见,帮助他们更好地复习,提高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陈钦.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思考[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12.

[2]赖斌,杨丽娟.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情商教育[J].中国市场,2006,44.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