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手术护理要点范文

时间:2023-08-11 09:15:4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剖宫产手术护理要点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剖宫产手术护理要点

篇1

中图分类号 R473.7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22-0063-02

【Abstract】 Objective:To study the clinical effect of high quality nursing care for puerpera of adopting the cesarean section.Method:90 puerpera of adopting the cesarean section from April 2015 to March 2016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they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admission time of hospital,45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adopted the general nursing care,the quality group adopted the high quality nursing care.The satisfaction,evaluation score of nursing quality and the puerpera’s psychological states were observed.Result: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high quality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after nursing intervention the SAS score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Key words】 High quality nursing care; Cesarean section; Effect

First-author’s address: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Care Hospital of Huidong County, Huidong 516300,China

doi:10.14033/ki.cfmr.2016.22.032

分娩是指女性怀孕后将胎儿从母体脱离的重要过程,此过程可通过两种方式完成,一种为自然分娩,此种方式较为符合正常女性生理特点,但产程较长[1],且部分妇女不能耐受生产过程中的疼痛;另一种为剖宫产,是一种手术方式,通过手术将胎儿从母亲子宫中取出的过程,随着此种技术日渐成熟,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且被大部分产妇接受[2]。对于具有剖宫产手术指征的产妇而言,此项手术有一定优势,即可以减轻自然分娩时机体疼痛度,分娩过程较短,但手术对产妇机体会造成创口,术中可能对产妇造成一定应激反应,且术后创口疼痛也会对产妇造成一定影响,因此做好术后护理干预措施是十分必要的[3]。本文研究对剖宫产产妇提供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4月-2016年3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进行剖宫产分娩的90例产妇,纳入标准:所有产妇均为足月单胎,并排除合并其他严重疾病的产妇。按照入院顺序将产妇分为对照组45例与优质组45例,对照组产妇年龄25~36岁,平均孕周(36.8±0.2)周;优质组产妇年龄23~38岁,平均孕周(37.1±0.1)周。两组产妇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行一般护理措施,告知孕妇剖宫产手术基本流程,做好术前知识讲解,对孕妇说明术中相关注意事项并签字,及时评估孕妇生命体征指标,做好术前准备,术中应注意观察产妇情况,预防出现并发症,术后及时指导产妇下床活动,指导其有关新生儿家庭护理要点。优质组:(1)孕妇在入院待产时,科室护士应与其进行交谈,做好一切基础体征录入工作,告知术前基本准备工作及与手术相关知识要点,告知家属为产妇提供高热量及补充营养,为其常规输液,术前留置导尿管。大部分孕妇由于缺乏生产经验,对于手术结果感到紧张、担忧生产结果及胎儿情况,害怕疼痛等情况,孕妇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紧张心理。此阶段护理人员应对孕妇进行心理干预,让其在产前保持平稳心态,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其介绍剖宫产手术,在日常护理过程中加强与孕妇沟通,展现专业一面,让孕妇产生信任感。在手术前1 d,手术室护理人员常规去病室进行访视工作,带孕妇熟悉手术室环境,与孕妇适当沟通,了解基本情况,解答家属疑问,提高其对手术的信心,告知麻醉方式,需要说明术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协助完成术前常规检查[4]。(2)术日,手术室护理人员带领孕妇进入手术室,期间保持沟通,避免让孕妇产生不良情绪,安排其手术,协助麻醉师完成麻醉,听取胎心音情况,进行手术。术中可于产妇保持交流,及时告知其进展,缓解其紧张情绪,保护产妇隐私,持尊重态度对待产妇。(3)手术结束后常规观察20 min,做好并发症预防手段,护送患者返回病室,协助取适当卧位,第二天协助产妇改变,取半坐位,减轻腹部伤口疼痛感,指导产妇尽早与新生儿接触,告知哺乳要点。进行心理护理措施,嘱咐家属为产妇提高营养的食物,促进乳汁分泌(鲫鱼汤),同时鼓励产妇多饮水,预防便秘发生,护理人员每日为产妇进行会阴护理,保持清洁,鼓励产妇尽快离床活动,有利于子宫复旧,促进恶露排出,对于疼痛明显产妇应及时采取适当措施帮助其缓解。(4)做好出院指导,产妇出院后护理人员应告知家庭护理要点,进行新生儿喂养、洗澡、抚触、成长发育等方面知识的宣传,并发放宣教手册[5]。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观察产妇心理焦虑状态,SAS评分标准为:正常范围,评分值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优质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21.52,P

2.2 两组围术期焦虑状态评分比较

两组产妇入院时均显示为明显焦虑,两组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 两组护理质量评分比较

优质组护理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剖宫产是目前临床上运用范围较广的分娩方式之一,一般而言,接受此种分娩方式的产妇均会出现一种矛盾心理,即惧怕自然生产时疼痛,但又会担心剖宫产手术结果。此种矛盾心理长期存在会导致孕妇焦虑,这种不良心理会对手术结果带来一定影响,因此护理人员需要为孕妇进行优质护理干预,在做好基础护理后对其实施针对性干预,缓解其不良情绪,做好宣教,讲解手术过程,打消其顾虑,全力配合治疗[7]。

文献[8]报道显示出,孕妇入院后接受剖宫产进行分娩,在住院过程中为其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措施,大部分产妇主诉满意且内心焦虑情绪得到良好缓解,对护理质量评价较高。本次研究发现优质组产妇接受围术期全方位护理,产妇对护理满意度较高;且干预后观察产妇焦虑心理,发现产妇心理状态较好;且优质组产妇对护理服务质量等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综上所述,对产科收治的接受剖宫产手术分娩的孕妇,做好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护理人员需站在孕妇角度帮助其分析,理解孕妇心态并提供心理护理,手术前常规进行相关准备,重点针对孕妇焦虑心理进行干预。为其解答相关问题,消除其紧张心理,配合治疗,术中安抚产妇情绪,注意观察产妇体征指标变化,术后预防并发症出现,发放母乳喂养及新生儿护理手册,普及相关知识,做好出院指导工作,大部分产妇心理状态正常且对服务感到满意,主诉护理质量较好。

参考文献

[1]黄榕芳.优质护理对剖宫产产妇术后母乳喂养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4,12(6):559-560.

[2]贾黎英,戴姜.优质护理对初产妇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5,37(11):1754-1756.

[3]潘小萍,方美珍.全程优质护理模式对初产妇分娩质量、泌乳功能、满意度及舒适度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10):87-90.

[4]余振霞.优质护理在剖宫产产后出血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5,23(21):152-153.

[5]王阿婷,张朝红,薛晓玲,等.心身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后产妇身心恢复的影响[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4,36(3):121-122.

篇2

【摘 要】目的:探讨HELLP 综合征患者的手术护理要点。方法:纳入2013 年3 月至2015 年1 月间我院收治的12例HELLP 综合征患者,均实施剖宫产术终止妊娠,辅以手术护理措施。结果:12 例HELLP 综合征患者无死亡病例,正常新生儿有1 例,轻度窒息8 例、重度窒息3 例;术中出血量为150-300ml,新生儿体重为1.36-3.12kg。结论:HELLP 综合征患者只要采取剖宫产手术及时终止妊娠并辅以系统全面的手术护理措施,就能减少死亡率及新生儿窒息率,降低大出血风险及低体重儿出生风险。

关键词 HELLP 综合征;手术;护理

本研究探讨HELLP 综合征患者的手术护理要点,目前对此方面仅有个例报道,尚缺乏系统研究,本研究将为HELLP 综合征患者的手术护理提供理论指导。

1 临床资料

纳入2013 年3 月至2015 年1 月间非洲博茨瓦纳首都哈博罗内的公主玛丽娜医院收治的12 例HELLP 综合征患者,均符合以下诊断标准:

(1) 完全性 HE LLP 综合征: 外周血涂片见变形红细胞,总胆红素 > 20.05μmol/L,乳酸脱氢酶(LDH) > 600U/L,谷草转氨酶(AST) > 70U/ L, 血小板 < 100×109/L。

(2)部分性 HE LLP 综合征:溶血,肝酶升高,低血小板 3 项指标中任1 项或2 项异常。本组患者年龄为19-39 岁,平均年龄为29.87±12.05 岁,孕周31-40 周,平均孕周为35.1±12.3 周,包括4 例牙龈出血、1 例上腹疼痛及7 例胃区闷胀不适;包括2例重度子痫、4 例重度子痫前期及6 例轻度子痫前期;包括经产妇8 例、初产妇4 例。

2 手术护理方法

2.1 术前管理

术前准备重点是积极治疗子痫、DIC、肺水肿、肾功能不全、胸水等可危及生命的合并症,防止抽搐,改善重要器官及子宫胎盘血流状况、稳定血压、纠正凝血异常。抽搐时应吸氧、人工呼吸及用抗痉药,如苯二氮卓类可通过胎盘,新生儿抑制作用较强,故用硫喷妥钠更好。无效时,可用琥珀胆碱。合并DIC 者应积极行肝素抗凝治疗,在抗凝治疗的同时输新鲜血(血浆)、血小板、严重贫血者术前应输血。要注意不可在未行抗凝治疗的情况下单独输注血小板及凝血因子,因为它们并不能减少术后出血,相反还可引起及加重血栓形成。

2.2 心理护理

手术室是一处封闭的空间,患者来到手术室,面对即将面临的手术及无家人的陪伴,心理会产生极度焦虑及恐惧感,因此,要最大限度地为患者准备一个整洁、幽静、温馨的手术室环境,降低照明强度,避免声光刺激,并要将患者需要注意的事项用温和的语气讲给患者听,告知患者不必担心,手术会很顺利进行 。

2.3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

产妇由于抵抗力弱和贫血,有感染风险。因此,术中需特别注意无菌操作,尤其手卫生要格外注意,要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及时督促、检查、协助患者保持身体清洁。对卧床患者要注意及时换下被污染的衣物,帮助病人增加翻身次数,防止发生褥疮。

2.4 血小板减少的护理

因凝血功能异常, 故需尽可能防止自发性的出血及人为不注意意外出血。因此,手术病人的摆放及搬动要格外注意,动作切不可过大,同时要注意在进行抽血或静脉滴注时穿刺点要进行压迫止血5 ~ 10min 以上,以防出现出血不止。

2.5 预防患者低体温的出现

中心体温低于36℃的手术患者将导致凝血功能受到影响,削弱血小板功能,延长出血时间,最终无法控制术中出血状况。

因此,需格外留意围术期病人的体温观察并采取各种保暖措施。包括输液前对液体的加温、使用加温毯、调节室温至合理范围等。

3 结果

12 例HELLP 综合征患者均实施剖宫产术终止妊娠,无死亡病例,正常新生儿有1 例,轻度窒息8 例、重度窒息3 例;术中出血量为150-300ml,新生儿体重为1.36-3.12kg。

4 讨论

HELLP 综合征是一组表现为溶血、肝酶升高和血小板减少的综合征[1],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严重并发症[2],本病以溶血、肝酶升高及血小板减少为特点,发病率不高,常危及母儿生命,死亡率可高达25%。国内报道重度子痫前期患者HELLP 综合征的发病率约2.7%,国外为4% ~ 16%,多见于经产妇及25 岁以上者。

大部分患者经有效剖宫产手术及时终止妊娠及护理措施得当,病情均可明显缓解。

本组纳入12 例HELLP 综合征患者,实施术前管理、心理护理、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血小板减少的护理、预防患者低体温等手术护理措施,结果,12 例HELLP综合征患者均实施剖宫产术终止妊娠,无死亡病例,正常新生儿有1 例,轻度窒息8 例、重度窒息3 例;术中出血量为150-300ml,新生儿体重为1.36-3.12kg。可见,HELLP 综合征患者只要采取剖宫产手术及时终止妊娠并辅以系统全面的护理措施,就能减少死亡率及新生儿窒息率,降低大出血风险及低体重儿出生风险。总之,HELLP 综合症即使发病率不高, 而只要发生,其后果不堪设想,需即使实施剖宫产终止妊娠。而围手术期的护理配合至关重要, 对整个手术结果影响非常大,值得推广应用。

篇3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0)12-214-01

孕产妇出现因异常情况,急诊入院,因为考虑胎儿和孕产妇安全,为抓住抢救黄金时机,常需要立即行剖宫产手术。对此类患者围手术期加强护理至关重要,2006年1月~2009年12月我院共行急诊剖宫产18例,护理效果满意,现将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及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8例患者均为急诊入院,年龄21岁~42岁,平均年龄28.2岁,孕龄32+6周~36+4周,平均38+4周。患者既往身体健康状况良好,入院诊断为中央性前置胎盘4例,胎儿宫内窘迫2例,因自我摔倒、车祸等原因致胎盘早剥12例。入院后在持续硬膜外麻醉下行急诊手术,均娩出单活婴,新生儿Apgar评分为4分~10分。

2 围手术期护理

2.1 术前护理

孕产妇出现异常情况急诊入院对患者及其家庭来说都是重大的应激事件。产妇对急诊手术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加上对手术过程不了解,担心发生意外,致使其精神高度紧张。而过度紧张、焦虑及恐惧心理,导致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甚至不能配合手术[1]。这种情况下,护士要做到心理上高度重视,行动上从容不迫,以免人为地造成和增加紧张气氛。要紧急做好术前准备,孕产妇急诊入院后,为防止胎儿宫内窘迫,立即为孕产妇吸氧,保持适当的。护士要向患者解释手术的必要性,拖延手术对产妇本身以及胎儿的不利影响,尽快使患者及家属了解手术的目的、做法、安全程度、手术效果、麻醉方法等,取得病人的信任与配合,使产生安全感。让患者心理踏实、放心,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恐惧心理,因而使患者勇敢面对手术。同时,紧急做好术前准备,包括认真做好胎心监测、掌握产妇生命体征情况;建立静脉通道,做好输血准备;通知相关科室做好术前检查等准备。如术前需要导尿,要向产妇解释清楚,消除恐惧心理,以取得患者的信任与配合。认真做好术前各项准备,是保证手术能够顺利进行及防止术后并发症发生的重要环节[2]。

2.2 术中护理

2.2.1 产妇护理 手术开始后,护士操作配合要快、准、稳,避免对患者造成机械性刺激。由于是急诊手术,有的患者可能刚饮食不久,因此护士要与麻醉师、手术医师密切配合,做好应对手术中各种发生并发症的准备。密切注意产妇生命体征变化,有无呕吐等,作好手术配合和应急处理准备。剖宫产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高于经阴道分娩患者,术中要注意预防产妇发生出血性休克。输血患者严格做好三查七对。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掌握血压、心率、脉搏、呼吸变化情况,及时输血补液,胎儿取出后立即给产妇用宫缩素,促进子宫收缩,减少出血。手术过程中,护士还要适当地安慰产妇,消除恐惧心理;胎儿娩出并处理好后,把抱给产妇看,告之新生儿的性别、出生的准确时间,将情况良好的新生儿与母亲身体相贴,使产妇放心;术中注意产妇保暖,常规调整好室内温度和湿度,非手术野缩短暴露时间,防止造成体温过低。

2.2.2 新生儿护理 新生儿娩出前备好用氧、抢救台、复苏器具及药品;新生儿头娩出后立即擦净口鼻粘液,待身体娩出后取平卧位头后仰,用吸痰管吸净口鼻咽部粘液,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面罩吸氧,保暖,尽快擦净皮肤,必要时行气管内吸引、吸氧等新生儿复苏抢救措施。需要住院治疗的患儿尽快抱走转送儿科病房。

2.3 术后护理

患者术后回病房后采取平卧位6小时,术后2~4h可以翻身。严密观察生命体征,注意脉搏、心率、血压变化;观察阴道流血量,及时发现和判断异常出血情况;做好伤口护理,观察手术刀口、麻醉穿刺点有无出血、渗液,及时汇报管床医生;常规做好导管护理,一般术后向患者做好解释和护理指导的情况下12h可以拔出导尿管;指导产妇做好饮食护理等,我院常规向住院产妇发放《产后保健手册》,防止产后并发症发生。有时产妇因为刀口疼痛,惧怕活动和喂奶,护士要鼓励产妇术后循序渐进地活动,指导正确母乳喂养的方法。新生儿收住在儿科治疗的,要适时告知产妇有关新生儿的动态,安慰产妇,适时让母婴同住。

3 讨论

产科急诊患者多因为产妇阴道流血、腹痛入院;胎心监护常提示胎儿可能存在宫内窘迫,而且大多数产妇未进入产程,为尽可能保证母婴安全,需行急诊剖宫产手术。护理工作主要在于配合与观察,护士要沉着冷静,紧急做好手术前准备工作,一般胎儿娩出间隔为30min内。术前立即测量生命体征,开放静脉通路,做好输血准备,监测胎心率变化,告知产妇及家属病情,注重心理护理,使患者以最佳的生理和心理状态接受急诊剖腹产手术。术中注重产妇和新生儿护理,患儿住院治疗的,及时与儿科医生沟通,安慰产妇,预防产后抑郁症,让产妇心情舒畅,顺利度过手术后恢复期[3]。

总之,通过对18例急诊剖宫产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收到较满意的护理效果。因此,体会到做好急诊剖宫产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对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和促进产妇及婴儿康复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篇4

【中图分类号】R719.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4-0288-02

前置胎盘是临床妇科的常见病,指当孕妇怀孕28周后,胎盘处于子宫内下段,胎盘的下缘可以达到宫颈口甚至覆盖宫颈口。前置胎盘会导致孕妇在妊娠晚期发生大出血,还可能导致胎儿因缺氧而发生死亡,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处理,会严重威胁孕妇和胎儿的生命,是妊娠晚期最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1]。前置胎盘可以分为完全性、中央性、部分性以及边缘性这几种类型,其中完全性前置胎盘必须立即手术中止妊娠,而中央性、部分性以及边缘性前置胎盘则主要需要通过剖宫产手术方式进行分娩,同时要对孕妇进行有效的综合护理,以防止产后大出血的发生。笔者对我院妇产科44例进行剖宫产的前置胎盘孕妇进行综合护理,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我院妇产科2011年8月~2012年4月进行剖宫产的前置胎盘孕妇44例,其中初产妇30例,经产妇14例。其中34例患者有刮宫病史,6例患者存在产褥感染的现象,4例患者有剖宫产史。年龄21~34岁,平均年龄26.55±5.44岁;所有患者均有无痛性的持续阴道出血,并且有40例患者有伴有贫血,16例患者伴有轻微腹痛的症状。其中20例患者前置胎盘为中央性、14例患者前置胎盘为边缘性、10例患者前置胎盘为部分性。

1.2 分娩方式:所有患者均进行剖宫产手术进行分娩,并给予产妇有针对性的综合护理。

1.3 护理

1.3.1 心理护理:前置胎盘孕妇因为各种身体症状以及对妊娠结局的担心,易发生焦虑、恐惧等负面的心理情绪,患者的负面情绪对分娩十分不利。因此,护理人员应耐心的对患者进行爱护和关怀,安慰患者,能尽快的消除患者的负面情绪,增强孕妇分娩成功信心[2]。

1.3.2 产前护理:孕妇需要在产前做好全面的检查,并通过B超等检查对前置胎盘的情况予以确定,并将各项注意事项向孕妇进行详细讲明,给予密切观察,如果出血严重,则需要立即进行剖宫产手术。对于妊娠37周以上的孕妇,要做好随时进行剖宫产手术的准备;而对于妊娠37周以下的孕妇,则需要让孕妇平卧休息,以提高体内胎儿的成活率。如果此时孕妇发生宫缩,则需要给予患者抑制宫缩的药物,并且在用药期间严密观察孕妇的情况[3]。根据病情,术前留置2到3个静脉通道,以便术中及时补血补液;术前抽合血,送血库,交代输血科提前备血,供急用。

1.3.3 产后护理:子宫下段的肌肉比较薄弱,收缩力也较差,然而胎盘种植的部位的血运十分非富,因此在将前置胎盘剥离后,会因子宫收缩乏力而发生阴道大出血。前置胎盘产妇在剖宫产后易发生大出血,因此在胎儿娩出后,需要立即给予患者缩宫素注射,并按摩产妇的下腹部,以促进产妇的子宫收缩,减少产妇的阴道出血量。同时密切的观察孕妇的生命体征,给予患者吸氧治疗,同时对产妇和家属进行心理疏导,以消除产妇的负面心理,防止产后并发症的发生。当产妇出现产后大出血时,如有必要,给予产妇输血治疗,并做好积极的抗休克治疗,以最大程度的减少产妇的损伤[4]。

同时,前置胎盘产妇在产后易发生产褥期感染,因此在分娩前后需要对产妇进行抗感染治疗,并且在剖宫产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以把感染的发生机率降低到最小,术后对切口要做好严密的护理,防止感染的发生。

2 结果

本组44例前置胎盘孕妇中,36例孕妇剖宫产时达到足月妊娠,占81.82%,4例孕妇剖宫产时为妊娠36周,占9.09%,4例孕妇剖宫产时为妊娠35周,占9.09%。无一例产妇发生死亡;44例新生儿全部存活,存活率为100%。

3 讨论

前置胎盘孕妇由于子宫下段的肌肉组织比较薄弱,收缩力也比较差,所以在位于此处的胎盘被剥离后,很容易发生产后大出血,因此,在进行剖宫产前,需要对孕妇的情况进行准确的评估,并于剖宫产前做好各项抢救准备,并且于剖宫产手术过程中密切的观察产妇的生命体征,做到当产妇发生产后大出血时可以及时的对产妇和新生儿做出抢救,以提高产妇和新生儿的生存率[5]。本组研究中,有36例孕妇剖宫产时达到足月妊娠,占81.82%,产妇发生死亡0例,新生儿存活44例,存活率为100%。

综上所述,通过有针对性的综合护理,可以有效的减少前置胎盘孕妇的产后出血情况,并可以有效的提高产妇和新生儿的存活率,值得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1]曾建蓉,江宗玲,侯霞.剖宫产产妇的围术期需求与护理[J].全科护理,2010,8(11):2953-2954

[2] 张彩媚.100例剖宫产产妇的心理护理体会[J].现代护理,2010,7(36):68-69

篇5

研究对象以我院2004年12月~2005年12月在我院住院行剖宫产产妇共734例,年龄24~40岁,该组孕妇孕周为38~41周,平均为39周。

研究方法.要求剖宫产的孕妇术前1天及护理干预后实施手术前1小时自然在无干扰的情况下自行填写WillamWKZung编制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1]评定病人情绪状态,先由受试者进行自评,然后由统计者将原始分换算成标准分,以我国常模的上限为界,SAS标准分>50分,表明有焦虑症状;SDS常模值为41.88±10.57分,超过此范围为抑郁倾向,而达50~59分则为轻度抑郁,60~69分为中度抑郁,超70分为重度抑郁[2]。术前1天即护理干预前测评结果与我国常模作对照分析,将护理干预后结果与干预前作自身对照比较。

护理

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病人入院后,护士主动接近病人,通过交谈和观察,评估病人焦虑、抑郁的原因及程度,引导产妇说出自己的焦虑和恐惧等心理感受并给予安慰和指导,同时进行相关的知识宣教,这是进行心理准备的必要步骤。对各方面搜集到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后,可对病人作出分类是“敏感者”还是“压抑者”;还可根据医生需要与经验对患者的心理结构分出其他类别;可用心理测验(如上述焦虑表、抑郁量表)。护士需要将主观评定法与量表法结合起来进行心理状态的评定,提出护理问题,进行有预见性的护理。例如,判断患者的应激水平是处于高焦虑状态,还是中度或低焦虑状态。

提供信息:向患者提供有关手术的信息,包括:①向患者讲解手术环境、手术目的和意义,必须实施剖宫产对母婴的好处。②关于手术的感觉信息,即术中和术后将会引起什么感觉,这些感觉的强度如何;有无应对措施等,目的在于使患者对手术将带来的痛苦和疼痛有比较现实的预期和心理准备。③手术程序的信息包括麻醉方式、手术过程,即术中监测及可能听到的声音;用药及手术,指导手术中配合要点及注意事项;给予手术锻炼指导,使产妇对手术和麻醉有初步的感性认识。④实施手术者的技术信息,介绍医生的手术技术水平及其威望,以取得患者的信任和配合。因患者及家属都希望技术高超的医生为自己实施手术,以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及母婴平安。⑤术中心理护理信息:告知产妇手术中所需要的时间及剖宫产手术是相对安全的手术,可将母婴的危险降到最低程度;说明手术及麻醉对母婴均不会造成不利影响,从而减轻患者的恐惧和焦虑心理。⑥说明备皮、置尿管的必要性。⑦发挥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如允许病人家属陪伴等。由此可将大部分患者的心理应急水平调整到一个比较适当的水平,对术后母体康复产生有益的影响。

统计方法是将所有收集的资料输入计算机,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

结果

护理干预前剖宫产患者SDS、SAS评分结果(X±S):SDSn标准分8652.13±10.12,163824±11,P

护理干预后剖宫产患者SDS、SAS较护理干预前低,经统计学处理,P

讨论

妊娠及分娩是伴随着妇女生理、心理和社会因素改变的生理过程,是一种重大的应激反应。在妊娠过程中,当应激反应导致心理变化发生异常而不能自行调整和应对时则可出现焦虑和抑郁。适度的焦虑可伴有交感神经系统的激活,能提高机体的应对能力及适应环境的能力,而过度焦虑则属于病态心理。长期和过度的焦虑及抑郁可以影响妊娠及分娩。应用自评的方式来了解病人的心理状况是心理评估的一种可靠的方法。本研究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结果显示,剖宫术患者存在着明显的焦虑心理状态,SDS评分亦超过常模值,但低于50分,显示剖宫术患者虽不存在明显的抑郁状态但已有明显的抑郁倾向心理。文献报道,产妇早在妊娠期即存在着相当程度的焦虑,到了分娩期某些焦虑情绪更加明显[3]。主要表现为担心自己和孩子是否安全;担心产程进展是否顺利等。需行剖宫产术的别人对手术安全性、术中术后疼痛问题、手术对胎儿有无影响、术后乳汁分泌是否充足、术后康复、术后避孕和生育等问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焦虑,以往由于医护人员对心理问题认识不足和重视程度不够,对存在的心理问题没有及时给予治疗,导致严重的心理障碍。而心理障碍可能影响病人术后恢复情况和乳汁分泌。我们针对剖宫产病人术前存在的焦虑和抑郁倾向心理问题进行术前护理干预,首先多与患者交谈,耐心听取患者的陈述,使其产生信任感。有针对性的做好个体宣传。如对妊娠及分娩知识了解甚少者,向其介绍妊娠及剖宫产手术相关知识及可能程序的异常情况,协助调整心理适应能力和应对能力,使经过护理干预的患者对即将发生的事情有所预知,从而提高患者控制和调节自己的能力。本实验结果表明:护理干预后剖宫产术患者SDS、SAS较护理干预前明显降低。表现为对术后疼痛的耐受程度增加,术后应用止疼剂的人次和剂量明显减少,有明显积极配合手术的表现。因此,我们认为对术前焦虑情绪及抑郁倾向心理给予护理干预可大大改善剖宫术患者的心理状态。所以,对剖宫产病人实施正确的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宣教是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妇产科2014年8月~2015年2月所接收的270例剖宫产产妇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观察组135例产妇,年龄24~36岁,平均年龄(26.6±5.7)岁,产次1~3次。对照组产妇135例,年龄24~36岁,平均年龄(27.4±5.2)岁,产次1~3次。排除合并严重器质性疾病、精神疾病患者。两组产妇年龄、产次、例数等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护理模式,即实施术前健康宣教、手术室护理、用药护理、基础护理等工作。观察组患者于对照组基础之上给予综合护理举措,实施定向护理模式。具体护理路径如下。

1.2.1术前评估及心理护理 为切实强化剖宫产手术安全性,须充分做好术前准备工作,对产妇年龄、生活、生理情况作系统分析,准确评估手术风险。并在术前系统告知手术适应症及方法,促使产妇能够明确知晓手术过程中的配合要点及注意事项,此为强化手术实施效果,降低患者术后感染并发症的关键。

其次,从机体应激层面来讲,不良情绪对于产妇后续康复有着直接关联,所以术前护理人员应积极同产妇进行沟通交流,认真聆听产妇顾虑,通过整合产妇不良心理因素,结合剖宫产临床经验,向产妇做好细致讲解,帮助其理性看待剖宫产造成的身体创伤,以消除缓解产妇潜在焦虑、紧张情绪,辅助其建立剖宫产分娩信心。同时还可采取音乐放松法、运动放松法,转移产妇注意力转移,通过充分的心理准备,降低产妇术前的疼痛恐惧,潜意识增强其疼痛耐受能力,达到良好的手术效果[2]。

1.2.2术前预防护理工作 术前须保障手术室空气的清新,定时实施手术室紫外线消毒,检测手术室空气质量,确保细菌数量处于可控范围之内,以切实实现手术无菌化操作。且参与剖宫产手术的医护人员,应于术前充分清洁手部,用富含抗菌药物的洗剂抑或肥皂实施手部抑菌、灭菌,并以流动水反复揉搓清晰指甲、指缝等隐蔽部位,以此规避手术操作过程中病菌侵入患者手术创口,形成产妇伤口感染菌源[3]。

1.2.3术中感染控制 剖宫产手术参与人员应着无菌衣物进入手术室,佩戴好消毒口罩与衣帽,手术区域不能检测出致病菌。

术中使用的手术器械及废弃敷料、手套等物品,要及时更换清理。在孕妇皮肤切开前,应先采用无菌纱布实施周侧组织的保护,手术缝合前后以消毒棉签蘸碘伏溶液局部涂抹消毒,缝合后采用具有较好吸附性的医用敷料作创口周侧围敷,并定时更换,切实降低组织间渗液情况,同时保证手术创口的透气性。

1.2.4术后感染控制 术后疼痛护理方面,护理人员应对产妇痛因及疼痛程度作系统了解,通过循序交流形式分散产妇注意力,进而指导产妇采取深呼吸、肌肉放松、30°仰卧等形式预防疼痛,强化产妇舒适感分散痛源,规避疼痛应激刺激导致的创口感染情况。其次,护理人员可尽快安排婴儿术后吸吮,刺激产妇乳晕和,加速催乳素释放,培养产妇母乳喂养同时,更好的促进宫缩、排除恶露[4]。

再者,病房是患者预后康复的重要场所,如果病区环境较差,地面消毒、床铺卫生清洁不到位以及病房秩序紊乱,缺少探视管理,均会为细菌及病毒的滋生传播提供条件,而导致院内感染情况产生。因此为避免病毒、细菌侵入创口引发感染,护理人员应每日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及地面洁净。同时对病房与走廊环境作实时观察,对病区内相应设备及患者用品实施严格消毒和灭菌;定时更换床品、衣物,保证1次/d病房消毒,避免患者交叉感染;另外,还应严格控制患者探视次数,以免产生外来细菌侵袭,通过系列防控护理措施将剖宫产产妇围术期感染风险降至最低。

1.3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观察组、对照组两组产妇围手术期的感染发生率,同时以我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调查患者护理工作满意度,共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三级评价标准。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8.0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表示,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x±s)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P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感染情况对比 本研究所纳入270例剖宫产患者手术均告顺利完成,观察组135例患者经术前、术中、术后护理配合,未出现感染患者及伤口不愈合,感染率0%,住院4~7 d后悉数出院,术后随访2个月,患者康复情况良好。对照组135例患者中,共出现2例感染患者(1.48%),创口不愈患者3例(2.22%),经持续抗感染处理后均告康复;两组患者感染率、伤口不愈了率对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

2.2两组产妇护理满意度对比 两组产妇护理总满意度对比可知,观察组产妇非常满意84例(62.22%)、满意42例(31.11%),不满意9例(6.67%),相比对照组非常满意66例(48.88%)、满意36例(26.67%),不满意33例(24.45%),观察组93.73%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75.55%的护理总满意度,组间差异对比,P

篇7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1-0171-02

现阶段,临床上剖宫产产妇逐渐呈上升趋势,该分娩方式会对产妇的身体机能造成损伤,还易导致其出现术后疼痛感,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对此,舒适护理开始广泛的应用于剖宫产产妇的临床护理中,并取得较好的效果。为提高临床护理质量,笔者对医院近两年收治的116例剖宫产初产妇的病例作历史性回顾,得出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抽取我院于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初产妇116例,年龄为21岁至34岁,平均年龄为(27.31±2.16)岁,孕周为35周至40周,平均时间为(38.05±0.64)周。排除标准:①凝血功能异常者;②心肾功能异常;③存在精神内疾病者。将产妇随机分为两组,两组产妇的孕周、年龄等无显著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

1.2 一般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舒适护理,具体护理方法如下所示:

1.2.1 心理舒适护理

由于初产妇无生产经验,且行剖宫产手术后,产妇易出现焦虑、疲惫的现象,因此,护理人员进行临床护理期间,可通过加强与产妇的沟通,了解其心理状态,并进行针对性指导。行分娩手术前,介绍剖宫产的步骤和术前注意事项,缓解紧张、焦虑的情绪。手术结束后,向产妇讲解喂养婴儿的方式,帮助其尽早适应角色转变。同时,护理人员应加强与产妇家属的沟通,嘱咐其家人多陪伴产妇。

1.2.2 术后疼痛的舒适护理

受到剖宫产手术的影响,常常往往会出现腹部疼痛的症状,不仅会增加临床不适感,还会对其正常休息造成影响。针对这一现象,笔者应对产妇的疼痛诱因进行分析,并向产妇解释,增加其对疼痛的认识。笔者认为,术后疼痛状况属于正常的生理状况,术后3天会有所缓解并自行消失,术后第一天,可采用音乐疗法和按摩疗法,转移注意例,缓解疼痛症状。对于疼痛耐受性较差的产妇,可予以适量镇痛剂缓解疼痛状况。

1.2.3 的舒适护理

手术结束后,产妇若长期卧床休息,易出现褥疮、腰部疼痛等症状,不利于手术切口的护理。因此,可以加强对产妇的舒适护理,笔者认为术后时间不同,护理的重点也存在差异:(1)术后护理,为减少搬动产妇期间,对手术切口造成牵扯,可先不更换床单,直接将手术台上的床单一起搬动,后期产妇卧床休息期间再进行更换。(2)术后6小时内护理。抽取枕头辅助产妇取仰卧位,加强对未清醒产妇的临床观察,及时清理产妇的呼吸道内的分泌物和呕吐物,保证产妇能够正常呼吸。辅助产妇翻身,缓解腰部酸痛症状。同时,对产妇腿部进行按摩,促进血液流通。(3)术后24内护理。按照2小时/次的频率辅助产妇翻身,每次翻身时可取不同,避免对一侧皮肤造成压迫。根据产妇翻身的角度,辅助合适取合适的。(4)根据产妇的恢复情况,尽早鼓励产妇下床活动,控制活动的时间和轻度,避免活动轻度过大,增加对手术切口的张力,严重愈合周期。

1.2.4 并发症的舒适护理

尿潴留时剖宫产产妇常见的并发症状,主要是行剖宫产手术治疗期间,产妇的尿管受到刺激,自行排尿功能减弱。护理人员先诱导产妇进行排尿,对于无法自行排尿的产妇可通过设置导尿管,辅助产妇排尿,降低尿潴留的病发几率。指导产妇进行膀胱功能训练,若期间出现疼痛状况,予以适量的镇痛药物进行治疗,当产妇自行排尿功能恢复后,应先外进行消毒,再予以拔管处理,避免阴道发炎。

1.2.5 哺乳的舒适护理

由于初产妇缺乏喂养经验,且产后身体较为虚弱,往往术后短时间内行母乳喂养,从而导致产妇出现乳汁淤积等症状。护理人员可向产妇降低喂养要点,辅助产妇取合适,进行母乳喂养。为保证乳汁正常分泌,护理人员通过增强产妇与婴儿的接触,进行开奶,该时期产妇把握喂养时间。喂养婴儿期间切勿持续使用一般进行喂养,否则,可能导致产妇两侧乳汁分泌不均,出现胀痛的现象。

1.3 临床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产妇的泌乳时间、住院时间、住院时间;对产妇的疼痛状况进行评分。

1.4 临床评价标准

根据产妇的疼痛程度进行评分:0分:无疼痛感;≤3分:轻微疼痛;≤6分,重度疼痛;≤9分:重度疼痛。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表示,并行X2检验和t检验,P

2 结果

2.1 分析两组产妇的临床观察指标

3 结论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1],人们对剖宫产后的护理质量提出了更高地要求。传统的临床护理,主要是对产妇的症状进行护理,处理被动护理的状态,不仅易增加产妇并发症的发生几率,还会造成护患关系紧张。针对这一情况,笔者医院主要采用舒适护理,对剖宫产初产妇进行临床护理,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临床研究表明[2-4],由于产妇对剖宫产手术的不了解和分娩期间疼痛状况等影响,容易产生紧张、焦虑的情绪。护理人员应加强对产妇的心理护理,加强沟通,消除产妇的陌生感,缓解紧张情绪,使其心理处于舒适状态[5]。疼痛状况术剖宫产手术的常见的并发症状,进行临床护理期间,应加强对产妇生命体征的观察,辅助翻身并行腿部按摩,促进血液循环。本组研究中,笔者分析产妇的住院时间、泌乳时间以及疼痛情况,发现两组产妇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加强舒适护理在剖宫产初产妇术后康复中的应用,能够患者的疼痛状况,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l] 胡敏,吕红梅,陈晓芸等.舒适护理模式对剖宫产术后患者疼痛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0(12):68-69.

[2] 李永翠,丁敏芳,甘锦爱.舒适护理在剖宫产术后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0(13):142-143.

[3] 秦玲,楼敏.舒适护理在剖宫产产妇中的应用.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 (6):391-392.

篇8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15.042

剖宫产作为我国产科通常选择的一种创伤性分娩方式,其方法就是剖开腹壁及子宫,将胎儿取出的手术过程[1]。原本作为辅助生产方式的剖宫产在我国俨然已成为了主流生产方式,而因此带来的术后并发症问题也呈逐年上升趋势,如术后寒战、腹胀不适等都给产妇带来了额外的痛苦。为探讨研究剖宫产术后寒战产生的临床因素及相应护理对策,笔者选择所在医院妇产科2009年5月-2010年4月行剖宫产的产妇108例进行针对性的观察和精心细致的护理,术后发生寒战的发生率明显降低,预后良好,均康复出院,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收集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宫产后发生寒战的产妇108例。年龄22~39岁,平均年龄(29.0±2.6)岁;孕周37~42周,平均孕周(39.0±1.6)周;体重70~90 kg,平均(77.0±5.7)kg;新生儿体重2700~4200 g,平均为(3300±300)g。初产妇50例,经产妇58例, 全部孕妇均无心血管疾病及其他合并症。手术时间25~70 min,术中出血100~700 ml,术中输液500~1500 ml,尿量100~600 ml术后根据产妇自愿随机选用自控镇痛泵予以镇痛。108例产妇均行心电监护连续监测心率、血压、心电图、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

2结果

108例产妇均发生不同程度的寒战,经过积极对症处理,症状均得到缓解,母婴均平安出院。

3原因分析

3.1与麻醉有关有些物能使骨骼肌产热减少、血管扩张、散热增加。硬膜外麻醉时,麻醉区域内的体温向体表扩散,形成温度差。可使大脑内的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而导致寒战的发生。另外,硬膜外麻醉阻滞后,阻断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的同时也阻断了交感神经,交感神经阻断后可使阻滞区域皮肤血管扩张,热量散失。当体温下降较多时,体温调节中枢就解除对产热中枢的抑制,冷敏神经元兴奋并发生冲动,使肌肉颤动而产生热量以维持体温的恒定。

3.2与治疗有关因胎儿娩出后,产妇腹腔内压力骤然下降,内脏血管扩张而散热增加,所以引起寒战的发生。另外手术时用冷消毒液消毒皮肤时的冷刺激,用低温湿敷料垫覆盖手术野皮肤,手术时间太长,暴露体腔的时间也太长,手术结束前,用低温液体冲洗体腔等,都可使机体散热增加,体温降低而导致寒战发生。低温液体进入体内需要吸收机体的热量方能达到正常体温的温度(1 kg水升高1 ℃需要吸收热量418 kJ),这样就增加了机体额外能量消耗,使体温进一步下降,导致寒战的发生[2]。

3.3与室温有关手术室和复苏室内的温度偏低,手术室和病房的温差也太大。特别是冬春季节温度偏低,当孕妇夜间急诊手术时,手术室温度一般在20 ℃~22 ℃之间,与体温之间存在很大的温差,这也是热量散失的重要原因。另外麻醉床、寒冷的被服也促使寒战的发生。妊娠妇女基础代谢率高,血液循环加快,硬膜外静脉丛扩张,体腔内压力增高,阻滞范围相对扩大,易诱发仰卧位低血压,对环境温度较敏感,也易诱发寒战的发生。因剖宫产患者对环境温度较敏感,环境温度是术后发生寒战的重要因素。

3.4与心理和社会因素有关患者因害怕手术、疼痛、出血等强烈的情绪波动,使血液重新分配,周围血管收缩,影响回心血量和微循环[3],从而导致寒战的发生。

4护理

为降低剖宫产术后寒战的发生率和尽快解除术后寒战的症状,减轻产妇的痛苦,应针对寒战发生的原因,积极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4.1尽量减少体热散失术前要盖棉被,减少体热散失;手术时间要短以减少暴露时间从而减少体热散失;术中要用温盐水浸湿的敷料覆盖非手术区,减少暴露面积;用温盐水冲洗体腔、创面,以减少寒冷的刺激;常温输液并控制输液速度,吸入氧气时要把温的蒸馏水倒入湿化瓶中。

4.2胎儿娩出后的护理胎儿娩出后是术后寒战高发阶段,因此积极有效的护理是避免和减少术后发生寒战的关键阶段。首先护理人们在保证手术室恒温恒湿的前提下,在胎儿娩出前或手术前给患者双下肢加被保温,除手术野外尽量减少暴露面积。针对产妇恐惧手术,渴望知道胎儿性别等心理因素,在胎儿娩出后及时告知产妇并祝产妇手术顺利,经过积极的对症处理,胎儿娩出后产妇寒战发生率明显降低。

4.3保持室内环境温度适宜手术进行时,手术室温度可适当提高至24 ℃~26 ℃(不超过28℃),室内应配备一些保温保湿的电器,如空调、电热器等;尽量缩短产妇返回病房途中的时间,返回途中要盖好棉被,注意保暖;病房内温度应调至22 ℃~24 ℃,手术室和病房温度相差不能太大,要控制在1 ℃~2 ℃之间,病房内的被褥最好要预先加温,以减少寒冷被褥对产妇的不良刺激。

4.4心理护理手术前要做好孕妇的心理护理,多数产妇术前精神较紧张,对手术顺利与否及胎儿安危存在疑惑,因此医护人员应积极主动与产妇进行沟通并利用专业知识进行心理护理工作,消除产妇临产前的紧张情绪,调整到最佳的心理状态以便配合临床手术。要保持安静,医护人员要说话轻,走路轻,操作轻,开关门轻,手术过程中要与清醒产妇多交谈,分散其注意力,以消除紧张恐惧心理。

5讨论

剖宫产术在其发源地西方国家是作为解除孕妇及胎儿危急状态的有效辅助生产方式,但在我国医院的剖宫产率总体已达50%以上,在局部地区甚至高达70%以上,这一比例还在呈逐年升高的趋势,但剖宫产术后存在各种各样的并发症会给产妇带来预后负面影响,因此引起了医学界的不断关注。剖宫产术后寒战是指产妇手术后出现不随意的肌肉收缩,继而体温下降,造成机体耗氧量增加,引起呼吸、循环系统负担增大的一组临床症候群。因此,临床护理中消除寒战发生是剖宫产术后产妇的首要护理要点所在。

参考文献

[1] 陈爱民,倪浩婷.剖宫产术后腹胀的护理[J].黑龙江医药,2009,22(5):739-740.

篇9

结果:观察组从术后第6天开始下床,而对照组则从第9天开始。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77.14%)远远高于应用常规护理模式的对照组(54.29%),总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

结论:优质护理模式使病人成为真正的受益者,提高了患者的舒适满意度,减轻患者的痛苦,有利于建立良好的护理理念,对妇产科手术护理的临床实践起到了借鉴作用。

关键词:优质护理服务 妇产科患者 手术 满意度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3.08.347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8-0305-02

本院在妇产科选取70名手术患者进行优质护理模式与常规护理模式对比研究中取得了良好的评价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2年1月到2013年1月来我院妇产科就诊的70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名,年龄20-50岁,平均年龄是25.7-28.1岁,其中输卵管结扎术的患者有22例;妇科肿瘤手术的有33例(包括子宫肌瘤;子宫肌腺病:卵巢肿瘤;人流);腹腔镜术的有5例;10例剖宫产。两组患者的年龄差距、文化程度、收入差距、病程长短以及病情的严重程度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优质护理服务方式。一切从服务标准化,服务温馨化,服务个性化,服务持久化为目标,围绕“温馨、周到、贴心”的层次,营造关心病人,爱护病人,尊重病人,给病人营造轻松的氛围,采取了一系列的护理措施。

1.2.1 手术前护理。

1.2.1.1 术前心理护理:对于恐惧型的患者可以选择抒情、清新淡雅、舒缓的音乐[2],经常与患者交谈,了解患者心理状况、情绪变化和既往病史情况,宣教疾病相关知识、治疗方法及预后、手术中的配合、术后恢复期的配合要点如卧位、活动、术后翻身方法、咳嗽时如何保护伤口等。

1.2.1.2 术前常规护理:及时完成相关辅助检查;每日测量生病体征,了解体温和病情变化,告知病人注意保暖,防感冒。手术前三天进行阴道准备、肠道准备、皮肤准备等。遵医嘱给予术前用药、留置导尿,告知患者取下假牙、金属饰物、钱物及贵重物品交家属保管。根据医嘱备血。

1.2.2 术中护理。

1.2.2.1 心理护理:医护人员的一言一行都会直接影响到病人的情绪,医护人员的语言应谨慎,护士应注意态度和善,使病人感到可亲可信。经常用“请放心。我时刻会在你身边”的温馨语言宽慰患者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术中经常询问病人感觉怎样。当患者出现不适时,指导患者采用有效放松的方法,以此减轻患者的不适感[3]。

1.2.2.2 舒适手术要求:最大限度地保证病人的舒适及安全;按手术要求,充分暴露手术视野,减少不必要的病人,肢体不能悬空,须托垫稳妥,要保证呼吸和血循环通畅避免神经血管受压;防止身体各部肌肉扭伤。对身体状况差的病人,在身体的各重力点(如骶尾部、足跟部、肩胛部等)加海绵垫。膀胱截石位,两腿分开呈90°,两腿放置于托盘架上,膝关节弯曲90°,两腿外展呈夹角90°。对于剖宫产术为防止仰卧位低血压综合症,取左侧倾斜15°到20°,对于心脏病、呼吸功能不全者可采用半平卧位。

1.2.3 术后护理。

1.2.3.1 术后心理护理:术后病人对手术的确切效果十分关心,一旦从麻醉中醒来首先想知道的就是自己手术的效果,这时医护人员应面带微笑,和颜悦色地告诉病人手术效果良好,给病人以精神上的安慰和鼓励。

1.2.3.2 床边交接病人,腹部压沙袋6-8h,测量生病体征并记录,了解术中情况,观察病人的精神状态、腹部伤口有无渗血渗液。外阴阴道手术者观察会阴伤口有无渗血渗液、阴道有无出血等[5]。

1.2.3.3 每30分钟测量一次生命体征,连续测6次,平稳后改为每班2次,正常三天后改为每天1次。保持静脉通畅,注意调节滴速,观察药物反应,手术当日及液体他、出入量。术后6小时可少量饮水,术后1-2天进流质,避免含糖饮食及奶类,防止肠胀气。排气后可逐渐改半流质和普食。术后5-8h协助患者翻身及活动四肢,鼓励早期下床活动,促进各系统恢复。

2 结果

两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顺利,两组在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所耗费的手术时间、术后开始下床活动时间、手术后的住院时间进行比较,详细结果见表1。两组患者满意度调查详细见表2。

3 讨论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为63.43±5.7,对照组的手术时间为80.7±6.8;观察组的手术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50±5、4.5±0.5,对照组则为170±7、7±1;术后下床活动情况,观察组从术后第6天开始下床,而对照组则从第9天开始。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非常满意度(77.14%)远远高于应用常规护理模式的对照组(54.29%),总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模式使病人成为真正的受益者,降低患者的紧张情绪,护理质量大大提升,提高了患者的舒适满意度,减轻患者的痛苦,有利于建立良好的护理理念,对妇产科手术护理的临床实践起到了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 刘启华.王玉玲.吴秀媛.楚蔚琳.人性化护理品牌服务的探索与实践[J].护理管理杂志,2006,4(12):41-42

篇10

【关键词】剖宫产护理

剖宫产术是一种解决由于产妇或胎儿的原因,无法使胎儿从母亲阴道娩出,而由医生经腹切开子宫,取出胎儿及附属物的一种手术。手术伤口大,创面广很容易引起并发症和后遗症,因此,应熟练掌握术后一系列科学护理常规,精心地护理术后每一位患者,使她们早日康复。

1临床资料

我站2010年1月—2010年10月共做子宫下段剖宫产66例,产妇平均年龄19—43岁。其中疤痕子宫9例,头盆不称及臀位30例,妊高症2例,巨大儿3例,宫颈坚韧及宫口开大缓慢加胎儿宫内窘迫12例,家属及孕妇选择分娩时间10例。

2护理要点

2.1病情观察:

2.1.1密切观察生命体征

病人手术后回到病房,护士要立即测量其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并注意保暖,严密观察产妇的面色、神志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再检查腹部伤口有无渗血,子宫底高度及子宫收缩及阴道出血情况。查看输液管及尿管是否通畅。观察尿液的量及颜色。术后8小时内,尤其是3小时内,每15-30分钟巡视患者一次查看生命体征,特别是产妇的血压及阴道出血情况。准确记录术后24小时出入。术后3天内由于手术的创伤反应,产妇体温可略高,一般不超38℃,不需特殊处理否则应另找原因,观察伤口有无感染或合并其他并发症。

2.1.2密切观察子宫收缩及恶露情况

剖宫手术后,正常情况下,子宫底平脐或脐下,若产妇宫底位于胳上或更高,则考虑子宫出血或膀晚充盈影响了子宫吸收,要查找原因并给予处理,如发现阴道大易出血,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时可按摩子宫,应用缩宫剂,止血剂,产妇回病房后,常规遵医嘱给予静滴缩宫剂或肌肉注射,缩宫,就可避免因子宫收缩宫乏力而导致阴道大出血。

2.2及大小便护理

剖宫产术大多采用硬膜的麻醉,术后应去枕平卧,暂进饮食6-8小时,以后可取半卧位,鼓

励产妇尽早翻身活动,术后双脚恢复知觉,就进行肢体活动,24小时后,尿管拔除产妇就可下床慢慢走动。只要有尿意,就努力自行排尿,若解不出应告诉医生,直至通畅为止。术后早下床活动,既增加了肠蠕动,又可促进子宫复旧还可预防肠粘连及静脉血栓形成。

2.3心理护理

剖宫产术后,产妇的心理情绪对康复尤为重要。医护人员要及时了解她们的心理状态。术后产妇生活不能自理,又担心新生活的状况及喂养,加上伤口疼痛,心情欠佳,护士应及时给予她们心理支持,帮助她们消除紧张和顾虑,使其心理上获得满足和安全感,增强自信心,配合术后康复锻炼。同时,鼓励产妇早下床活动,根据自己病情和耐受性逐渐增加活动量和活动范围,以达到处于最佳康复状态。

2.4饮食护理

剖腹产术后6小时内因麻药未消失为避免引起呛咳、呕吐,术后禁食6小时,6小时后可进流食。进食前先用少量温开水润喉,第一次以清淡为宜,如稀饭、清汤以后可饮鸡、鱼、浓汤,在未排气前忌食牛奶、甜食等,防止肠胀气等排气后胃肠功能恢复正常,给予半流质饮食或正常饮食。

2.5伤口、会阴、乳房的护理及宣传母乳喂养

保持伤口清洁,防止伤口感染。术后伤口一般换药两次。术后两周内避免腹部切口沾湿,若用可吸收线,不需拆线,术后第5天正常就可出院,术后会保持清洁每日用碘伏棉球擦洗两次,术后嘱产妇保持乳房清洁,若产妇无传染病应给予母乳喂养指导,告诉产妇母乳喂养是婴儿最佳食品,营养均衡,利于婴儿吸收,而且方便实惠。母乳中含有抗体能增加婴儿的抵抗力,通过婴儿吸乳不但能增加母子感情,还有利于母亲子宫复旧,减少阴道出血减少乳腺癌的发生。每次哺乳前用温开水擦洗,如乳汁过多婴儿又不能吸净应挤出多余乳汁,如乳房胀痛可协助产妇按摩乳房。因产妇身体虚弱,出汗较多,应该常更换清洁衣褥,勤换消毒会阴垫。还应该勤翻身以防局部皮肤受压。

2.6出院指导

加强营养,坚持母乳喂养至少6个月,注意观察恶露的性状,产后42天返院复查,产褥期内禁止性生活,之后采取避孕措施。

3结果

66例产妇术后平均住院5天,术后无感染发生,1例术中出血较多,经输血、输液治疗及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一周后康复出院。

4体会

通过对66例剖宫产术后以上护理,使产妇感受到了医院特别温暖,提高了产妇的满意度,从而使护患距离缩小,减少了并发症,避免了医患纠纷,确保了母婴安全,使患者提早康复。

篇11

[中图分类号] R473.7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4-4721(2010)07(a)-157-01

近几年来,由于各种社会因素、心理因素等原因,剖宫产率逐年上升。剖宫产术后的产妇由于手术创伤及术后镇痛泵的使用等,易发生不同程度的并发症,给术后护理带来一些特殊的问题。本文总结了本院2008年1月~2009年12月收住的80例剖宫产产妇的临床资料,对其术后护理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80例产妇,年龄21~38岁,孕35+~42周,均在持续硬膜外麻醉下行择期剖宫产术,术后均使用镇痛泵。新生儿体重≥2 500 g,Apgar评分8~10分,均实行母婴同室。

本组80例术后均保留硬膜外导管接镇痛泵。使用药物为盐酸罗哌卡因225 mg+芬太尼0.4 mg+0.9%NS 10 ml,以2 ml/h的速度持续给药。使用时间视病情而定。整个操作过程由麻醉师执行。

1.2 方法

采取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本院2008年1月~2009年12月收住的80例剖宫产术后产妇的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其护理方法及体会。

2 结果

本组80例产妇术后生命体征平稳,情绪稳定,无并发症发生;新生儿安全。

3 讨论

3.1 生命体征的观察及护理

密切观察产妇生命体征的变化,使用监护仪,持续监测生命体征。氧气2 L/min吸入。注意保暖,但应避免使用热水袋。因麻醉后产妇腹部及下肢感觉迟钝,易致烫伤。可使用空调或开放暖气等措施。术后第2天可出现发热,大多为吸收热,体温不超过38℃。术后3~4 d也可出现中度发热,体温不超过38℃,持续时间不超过24 h,并伴有充盈、硬结及轻触痛,但无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的明显升高,此为泌乳热。两者均不需特殊处理。术后血压可允许波动在基础血压的±20%以内,过高或过低均需及时分析处理,如情绪不稳定、切口或腹盆腔出血等。

3.2 切口观察及护理

接产妇回病房后,应观察切口有无渗血、宫底位置情况。如产妇需翻身或咳嗽应按压切口,防止切口裂开、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术后要按时换药,换药过程中观察切口有无红肿、渗血、渗液等。

3.3 术后运动及护理

腹部手术后1~2 d为肠麻痹期,2~3 d为不规则肠蠕动期,3~4 d恢复正常肠蠕动。术后早期活动对肠功能的恢复尤为重要。手术是一种较为严重的人为刺激,产妇往往会产生明显的恐惧心理。责任护士要以热情、耐心、同情的态度与产妇交流,讲解早期活动对子宫复旧、肠蠕动的恢复及伤口愈合的好处,解除产妇下床活动的思想顾虑,使产妇有充分的心理准备[1]。

3.4 饮食护理

剖宫产术后常规进食时间为术后6 h,应进流质饮食,避免牛奶、豆类、糖类等产气食物。12~24 h进高热能、高蛋白、高维生素的半流质食物,少食多餐。排气,肠功能完全恢复后可进普食。早期进食可促进肠蠕动的恢复,减少麻痹性肠梗阻的发生,也可促进产妇乳汁分泌,满足新生儿的生理需要。同时对子宫复旧、减少子宫出血也有益处。

3.5 尿管护理

孕妇在剖宫产术前常规留置尿管,据临床观察,尿潴留是持续给药的不良反应之一[2]。目前主张拔除导管时间要与停用镇痛泵同步或较晚[3]。长时间留置尿管不仅增加泌尿系统感染机会,降低产妇自我保护能力,增强产妇的患者角色,且产后24 h内阴道恶露量多,为细菌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产妇术后留置尿管较适当时间为16~24 h。在留置尿管期间,应观察尿量、尿色,做好会阴清洁,进行间断,训练膀胱的贮尿功能和排尿反射[4]。

剖宫产是产科最常见的手术,其术后护理有一定的特殊性。近几年,镇痛泵在剖宫产术后的使用逐年上升,减轻了产妇在剖宫产术后的疼痛,降低了对手术后疼痛的恐惧,有利于早期下床活动,促进肠蠕动恢复和子宫复旧。术后及早进食,可保证产妇有充足的奶水,满足婴儿的生理需要,并有利于产妇的健康恢复。在住院期间,要加强对产妇的术后护理及健康教育,创造温馨舒适的住院环境。

[参考文献]

[1]金晓红,曹文学.两种对全子宫切除患者术后活动的影响探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9,13(1):63.

[2]王冬青.硬膜外术后患者自控镇痛120例临床观察[J].临床麻醉杂志,2002,16(16):317.

篇12

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在除血压升高、水肿、蛋白尿症状外还出现头痛、眼花、胃区不适、恶心呕吐等症状为先兆子痫。当产妇出现先兆子痫,或子痫发生结束后病情稳定后给予进行剖宫产手术终止妊娠,可以提高产妇的生存质量,减少死亡率,现笔者将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剖宫产的术后护理体会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自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共收治的42例重度子痫前期的患者,其中初产妇24例,经产妇18例,年龄在22-41岁,平均年龄27.5岁,发生重度子痫孕周为12周至38.5周。此组患者术前血压均高于170/100mmHg。发生子痫的患者13例,先兆子痫的患者29例。经剖宫产术后,成功救治40例,死亡2例,术后出现子痫发作的患者12例,产后出血的患者5例,HELLP综合征的患者2例。

1.2方法手术前为患者做好充分准备,给予氧流量为3-4L/ml的氧疗,如出现肺水肿的患者给予30%-50%的酒精湿化。患者均给予解痉、镇静、降压、扩容治疗,利尿纠正贫血、促进胎儿肺成熟及促进血小板生成等一系列治疗方案后,在条件成熟下行剖宫产手术。

2护理干预措施

2.1一般护理术后患者回病房,环境舒适安静。有条件将患者入单人房间,要求温度与湿度适宜,光线柔和,严格限制探视人员,减少不必要噪声的刺激;给予患者的治疗及护理都要集中进行,减少不必要的干扰;床旁配备急救物品与急救药品;看护好病人,防止坠床发生,床单位整洁舒适,若有污染及时更换。

2.2病情监测

2.2.1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术后为患者持续吸氧,心电监护,设置专人陪护,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准确记录24小时的出入量,注意患者的主诉,对于自觉症状,如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眼花等症状时,或原有症状加重时应及时通知医生配合处理。加强测量中心静脉压(CVP),维持CVP在正常范围内,严格控制输液速度,防止发生心衰,肺水肿等,如患者主诉胸闷气短,大汗,血氧饱和度急剧下降,并不能平卧,听诊双肺闻及干湿哕音,心率大于l20次/min[1],应警惕急性左心衰的发生,应立即给予端坐卧位,足下垂,吸氧,协助医生进行处理。

2.2.2出血及宫缩的观察患者因术前使用镇静、降压以及解痉的药物和术中使用麻醉剂等,减低子宫肌肉收缩力,导致术后发生产后出血,处理不当易引起休克。[2]术后严密观察患者阴道流血及宫缩情况,注意宫底高度的恢复,防止血块堵塞宫口及宫缩不良造成的宫腔大量积血而被忽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生配合处理。

2.2.3呼吸道的护理患者出现子痫发作时,抽搐往往使患者牙关紧闭,口舌咬伤,导致窒息,要在患者口中放置好牙垫防止发生唇舌咬伤。有些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伴随抽搐时患者会出现呕吐物窒息导致吸入性肺炎,此时要将患者的头偏向一侧,将呼吸道内的分泌物及时清理干净,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吸氧,保证机体的耗氧量。

2.2.4子痫的护理患者出现子痫症状时,第一时间内通知医生,并配合医生做相应治疗抽搐的护理,遵医嘱迅速给予药物治疗,密切观察患者的心律、血压、呼吸、尿量以及血氧饱和度值的变化,准确记录患者24小时出入量.

2.2.5用药护理术后继续使用解痉、降压、纠正心衰的药物的治疗。注意硫酸镁的用法,作用,以及预防硫酸镁中毒。护理人员在为患者用药前要为患者做以下检查:膝反射情况、呼吸情况,如呼吸小于16次/分,尿量在24小时不少于600ml[3]时禁止使用,因现硫酸镁中毒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膝反射减弱或者消失,并随着血镁浓度的增加患者会出现全身肌张力减退或者出现抑制呼吸,严重时会出现突然心跳停止。降压药的使用时需严密监测血压及其他体征的变化,根据药物适当调节速度。

2.3生活护理术后患者绝对卧床休息,认真做好各项生活护理。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合适的卧位;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指导患者术后回乳,防止乳胀早期可给予中药皮硝双乳部外敷回乳[4]。指导患者禁止使用尖锐性物品,随时观察出血部位。每日做两次口腔护理、会阴冲洗二次;保持患者皮肤干躁清洁,及时更换污染的卫生护垫、并观察护垫上出血量。

3讨论

重度子痫的产妇病情发展较快,如不及时进行处理,母婴会发生生命危险及严重的并发症,因此护理人员要严格掌握重度子痫的病情变化以及临床观察要点,选择及时适当的分娩方式以及终止妊娠的方法,术后给予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减少产妇的并发症发生,提高母婴存活率,提高围生儿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刘霞辉.一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的护理[J].现代护理杂志,2009,1(8):23.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