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11 09:15:4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语文教育史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中图分类号:G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8-0196-01
在语文教育界不断呼吁改革创新的今天,对历史上优秀思想的继承和发扬仍然十分必要。回过头去审视语文教育历史,择其精华为今所用,必定会对语文教育未来的发展有积极的意义。
总观2009――2010年硕博论文,在语文教育史领域的研究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著名教育家的教育思想研究
在我国的语文教育史上,朱自清、夏D尊、陶行知等人的名字是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的。他们肩负文学家、教育家等多重身份,以振兴国文教育为己任,扎实的进行语文教育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颇丰。
尹艳瑚在《试论朱自清语文教育思想对当代教育的启示》中,对朱自清著作、文章中的语文教育观点进行整理和分析,从“教育哲学”和“语文教学”两方面,揭示了朱自清语文教育实践对我们的启示,即语文教育要以学生的“和谐发展”为终极目标,魅力是语文教师最重要的影响力。
黄贺在《夏D尊语感论及其在当代的发展》一文中,阐释了夏D尊的语感论。“在语感敏锐的人的心里・・・・・・见了‘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焕然的造化之工、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情趣。见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寥等等说不尽的诗味吧。”本文不仅是对夏D尊先生的“语感”及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的经验进行梳理,也与当代语感论学者的语感及语感教学相比较,颇具有现实意义。
李怀源的《叶圣陶“读整本书”思想研究》对叶圣陶“读整本书”思想进行了研究。“读整本书”思想作为语文课程建设的构想,在语文教育领域产生一定影响,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在小学阶段尝试“读整本书”是对叶圣陶“读整本书”思想的实践探索。
程洁《陶行知关于乡村学校课程教学法思想及其现实意义》中尝试从陶行知的乡村学校课程教学法的角度,针对当前农村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弊端,来探讨他的“手脑并用――在劳力上劳心”、“从做中学――行是知之始”、“有教先学――以教人者教己”、“有学有教――即知即传的小先生制”的教学法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实践来源,以及在当前农村教育改革中的现实意义等。
二、不同历史时期教育观念的研究
除了对个别教育家的思想的回顾,有的学者着眼于大的时代背景,对某一时代的语文教育观念和潮流进行研究。
葛雨菲在《浅论东晋时期的人格教育》中,对《世说新语》中有关东晋时期人格教育的记载进行梳理,将东晋时期人格教育与当代人格教育进行纵向的比较,探讨当今语文教育中人格培养出现的问题,希望能有所借鉴意义。
吴黎《宋代三次宰相兴学及其现代启示》中,研究了宋代三次兴学的社会背景、具体内容及其结果。总结其对后世教育影响和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税锐华《清末民初语文教育研究》中,其主要内容包括传统语文教育、晚清“变局”下的语文教育、国语科的诞生和经学教育的淡出。并在结语部分提出语文教育天然受制于时代和政治及如何对待经学教育传统的观点。
正如作者结尾所写到的,尽管贯穿于我国整个封建社会的教育传统有浓厚的封建色彩,但不假辨别地将其同封建时代一起抛弃的态度是不可取的。尤其当下,语文教育处于新一轮改革时期,总结和借鉴本国固有的语文教育经验更是题中应有之义。不过切忌完全照搬传统,否则就会陷入倒退。
三、语文教育专题的研究
作文命题方面,刘光成《百年中学作文命题研究》时间跨度长,梳理了百年中学作文命题的沿革与发展历程,并对未来发展作出构想。历史资料考证严谨,论述全面系统。而郑研科《近十年高考作文命题之人文价值探究》以人文价值为切入点,通过对1999年至2009年间出现的全国各地高考作文的梳理,揭示了高考作文命题改革发展的轨迹,力求对中学作文教学有一定的启示。
四、小结
我国的语文教育自1904年独立设科以来,历经百年历史。许多优秀的教育思想历久弥新,至今仍闪耀着夺目的光辉。以上的语文教育教学思想涵盖了教师素质、语感教育、阅读教学、作文教学、农村教育、人格教育等多个方面,为今天的课程改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值得我们深入的探究与学习。
参考文献:
[关键词]
语文知识普通文化教育学科
教师是从事教育工作的专业人员,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造就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具有良好的素养。其中,具备专业知识素养是每一位语文教师所必须的。
语文教师的专业知识素养,主要包括语文知识素养、普通文化知识素养和教育学科知识素养。
1.语文知识素养
教师的劳动是一个复杂的劳动、创造性的劳动,要成功的完成教学任务,首先要精通所教学科的知识,对自己所教学科的全部内容有深入的了解。“资之深,则左右逢源”。语文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从传统的知识观来说,有字、词、句、篇、语法、修辞、逻辑、文学常识等;从现代知识观来说,则包括言语知识和言语行为知识。统而言之,语文教师的语文知识素养主要体现在语言学、文字学、文章学、文艺学等方面。
(1)语言学
语言学概论,了解语言的本质、结构及其发展规律,了解语言与社会以及其它学科的关系,了解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及其最新成果,了解语言学的发展趋势;学习现代汉语,掌握现代汉语的系统知识。懂得普通语音学,熟悉汉语的声、韵、调,掌握汉语拼音方案和普通话语音系统;了解语义学和词汇学的基本原理,通悉语义和语境的关系,掌握词的构成和组合规则,明确词的基本意义与引申意义、比喻意义之间的关系,熟知辨析词义的方法,把握词语的感彩,熟悉词汇的发展变化。
学习古代汉语,具有较为系统的古汉语基础知识。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熟悉古今词义的变化了解古汉语的句型结构,熟悉古代重要辞书的查检方法。
(2)文字学
学习文字学,把握文字的性质和作用,熟知文字的起源和发展规律,了解一般文字的基本原理。尤其要学好汉字学。了解汉字的起源和发展,掌握汉字的音、形、义的构成,熟悉汉字的笔画,笔顺与各种结构,掌握规范汉字,掌握查检汉字的各种方法,掌握识字法,正字法和写字法。另外,要明确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3)文章学
学习文章学,首先要了解文章学的基本理论,掌握文章本身的构成规律,熟悉文章的主旨、结构、表达方式等要素,了解它的内部联系。学习阅读学,研究文章的阅读、分析和鉴赏。掌握各种实用文章的阅读方法,熟悉各种阅读方式、明确各种阅读方式的目的要求,研究阅读的反应过程和训练方式,懂得阅读与写作的关系。
学习写作学,掌握写作的基本理论及常用文体知识,对内容与形式、素材与题材、思想与思路、语言与文风等有深刻的理解,能对中学生的写作起到切实而有效的指导。
(4)文艺学
学习文艺学,了解文艺学的基本理论,掌握文学作品的结构规律,学习中外文学史,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的基本内容,熟悉各个时期主要的作家与作品,涉猎世界文学宝库,对驰名中外的作家作品特色有所了解,熟悉常见的作品。
学习美学,懂得一些美学知识,懂得结合语文教材的特点进行审美的教育。懂得一点文艺和文艺批评的的基本理论,提高对文学作品、艺术作品的分析与鉴赏能力。还应对电影、电视、戏剧、曲艺、音乐、美术知识也有所涉猎。
2.普通文化知识素养
语文教师只有知识面宽,视野开阔,才能厚积而薄发,左右逢源。语文教师只有在“精”于文化科学知识的前提下,“博”于文化科学知识,以丰厚的文化知识为背景,才能在教学工作中游刃有余、使学生学有所得,受益终生。
(1)思维科学
首先,要通晓它的基础理论——思维学,其次,要懂得它的技术理论——科学方法论,再次要熟悉它的应用理论——思维培育学。思维培育学,包括抽象思维的培育、表象思维的培育、直观动作的培育以及创造性思维的培育等等。
(2)社会科学
语文课程有着广泛的社会内容,语文教师要具有很强的理解语言的能力外,还必须有丰富的社会科学知识,才能准确地把握思想内容。要学习中国历史,尤其是近代史;经济学、法学、文化学、学习民族习俗、风土人情;学习人际交往等。此外,还要关注哲学、伦理学、地理学、环境学、军事学等的发展。总之,要博览群书,了解社会,体味人生。
(3)自然科学
语文教师虽不直接向学生教授系统的自然科学知识,但无论如何不能是“科盲”。小而言之,要教好语文教材中的有关介绍自然科学的说明文,就必须弄懂文中所介绍的有关科学知识,如宇宙学、气象学、物候学、生物学、生物学、物理学等等;大而言之,我们要培养21世纪在世界上有竞争力的建设者,使他们从小就具有很强的科学意识。如果语文教师对课文涉及数学、物理、化学、地学等方面的知识知之甚少甚至一窍不通,就势必会在教学中出现科学性、常识性的错误。
3.教育学科知识素养
教学工作是一种培养人的专业工作,“仅通晓一门学科并非必然的使他成为该学科的好教师”,“学者未必是良师”。一个教师了要成功地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在所教学科知识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是具有教育学科方面的知识,既知道教什么,又知道怎么教。教育学科知识,主要包括如下三个方面:
(1)教育学
语文教师首先应当学习教育的基本理论,比较系统的了解教育的本质、教育的方针、教育的目的、过程、内容和方式方法;学习比较教育学,了解中外名家教育思想,从中获得借鉴;学习课程与教学论,了解课程的基本理论;学习理论,开阔视野,从中吸取有益的养料。应关注教育和科学的发展,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
(2)心理学
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是从事教育工作的前提,语文教师要搞好语文教学就必须学习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了解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个性差异,了解学生心理品质的形成及发展的规律,了解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的途径,努力用心理科学的规律指导语文教学,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优良的心理品质。
(3)学科教育学
学习语文教育学,懂得语文学科的性质,掌握语文教学的目的、要求、过程、原则、方法;熟悉语文教育的对象,研究他们的共性与个性,掌握在教学全过程中根据语文训练特点实施德育和美育的规律。学习语文教育史,了解传统语文教育的经验与教训,熟悉现代语文教育的演变与发展,把握语文教育论争的脉络与实质。
至于专业技能素养与专业情意素养,在此我就不再罗嗦了。但三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教师个体的整体素质。
参考书目:
1.《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主编高教版
一是隔断历史。一讲到语文,只认定独立设科以来的百年历史,百年前的全是糟粕,不屑一顾,甚而认为不是语文,没有语文。平心而论,我们的现代语文,除了特定的年代、特定的政治运动对语文学科的目的任务干扰乃至冲击外,中小学语文的理念与做法,基本上沿用独立设科以来的指导思想,从大纲制定,教材编写,练习设计,到考试评价,尽管有种种调整与变动,但航向并无质的变化。光绪二十九年十一月(1904年1月)颁布癸卯学制,我国语文课程独立设科自此开始。当时新学堂的学制、课程以至教材,大都从东西方先进国家引进,但语言文字独立设科,须我们自己探索建设,因而中国文学一科应运而生。《学务纲要》中明确规定“其中国文学一科,并宜随时试课论说文字,及教以浅显书信、记事、文法以资官私实用。但取理明词达而止……”又明确:“中小学堂于中国文辞,止贵明通。”显然,这个学科的目的任务是把握文辞的训练,达到实用的目的。关键词两个,一训练,二实用。在当时向西方科学顶礼膜拜的环境中,许多学科尤其理科,由国外直接引进,中国语文当然不可能直接引进,但重视“现代性诉求”,受西方技术至上的思想影响,完全不足为怪。比如叶圣陶年青时曾明确地说,“一般人以为国文教学只需继承从前的传统好了,无须乎另起炉灶,这种认识极不正确,从此出发,就一切都错。”在《国文教学》中又说:“国文教学固然要重视精神训练,但尤其要重视技术训练,即重视了解文字和运用文字的训练”“……把训练的一切责任都担在自己肩膀上,实在是不必要的”。语文教学为寻求一条提高质量的途径,几十年来,一直在语文知识结构、语文能力训练方面作系列化、序列化、科学化、线性化的不懈探索,然而,效果不理想。1978年3月16日吕叔湘在《人民日报》上对语文教育的责难就是明证。
语言文字具有实用功能,语文能力的提升须经过一定程度的训练,本无可厚非。问题在不能把它推到极端,成为语文教育的全部。把技术至上推到极致的是标准化试题引入高考与应试教育的全覆盖。那些公开课、示范课、研究课等,因改革需要,或媒体需要,不过是点缀、表演,语文教学的常态是课内课外知识点操练,考试点操练。因考而教,分数至上,已形成教师的习惯性思维,形成教师的有意教学行为与无意教学行为。这不能不说是悲哀。
语文为何物?语文教育究竟做什么?有识之士,有使命感的语文教师,不断在叩问,不断在寻觅,面对强大的应试潮流,面对理性工具的强大气流,步履维艰。
发展是不能割断历史的,那是血肉相连的命脉,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语言文字更是如此。中国古代语文尽管未独立设科,尽管是文史哲不分家,但其中对语言文字的学习与掌握还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是割不断,甩不掉的。了n其中的利弊得失,有益于今天走好健康发展的路。可惜的是相当数量从事语文教育的人对古代语文教育不了解,不研究,不知觉,影响对问题系统的全面的思考。这块短板确实应该补上。
二是误解曲解,割裂剥离。新世纪语文课程改革,回溯古代语文教育历史,参照与借鉴东西方语言文字教育的理念与做法,从本国语文学科实际出发,形成了语文课程设置的一些新思考新做法。新课程标准不可能十全十美,一定是在实践检验中不断调整,不断修正,不断完善。然而,现实情况是在实施过程中磕磕绊绊,七折八扣。为考而教,为分而战,当然不必述说,就是在理解上也大相径庭。角度不同,衡量的标尺各异,在实践中呈现的就乱人耳目。尽管做法纷呈,但误解内涵、割裂剥离是常见形态。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意识、思想是通过语言来表达的,早在19世纪马克思与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就指出:“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语言是人类独有的,是只有人类才拥有的工具。这一工具和其装载的思想、文化不可分割。语言符号因意义而存在,离开意义,符号就不成其为符号。20世纪80年代世界人文科学的一次最大的革新就是语言科学的突破。语文不再是单纯的符号系统,它有丰富的文化心理特征。而汉语言文字更是有深厚的文化历史积淀,既有工具性,又有人文性。二者是一个统一体的不可分割的两个侧面。没有人文,就没有语言这个工具;舍弃人文,就无法掌握语言这个工具。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本质特征。
道理本清楚明白,但教学实践只教语言文字,讲求实用有之;脱离文本,架空讲文本内容,还美其名曰强调人文有之。究其原因,均在“割裂”“剥离”上下了功夫。黑格尔曾经以洋葱头比喻文化,他说,剥掉一层皮,就是剥掉一层肉,所有的皮剥掉了,肉也就没有了。语言文字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何尝不是如此?语言文字的“体”和人文的“魂”要融为一体,魂要附体,体中要有魄,硬剥离开来,语言文字成为僵死的符号,魂也无处安息。社会发展,时代进步,学科育人核心素养越来越明确,只是“训练”与“实用”大概远不能适应要求。至于脱离语言文字,空讲内容,无限拓展、延伸,不是对人文的误解,就是故作高深,哪还是什么语文课?教学是老老实实的事,尊重文本、尊重学生是底线,来不得半点虚浮与甩卖。被市场经济裹挟,用营销的手段推波,是万万行不得的。
学术是有尊严的。中小学语文教育不可能像高等教育专业课程学术要求高大上,但它毕竟是学科,是课程,有发展脉络,有理论支持,同样也是有尊严的,不可只凭主观臆断。语文教育是母语教育,任何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绝不掉以轻心。语文能力、语文素养是人生存、发展的基础,跟随人的一辈子,它的高低优劣对人的成长成才至关重要。学好语文,是学生的权利;教好语文,是教师的责任和义务。为此,教师须弄清楚中国语文是什么,它担负着怎样的使命,它的源头在哪里,主流支流是什么,哪些经验可传承,哪些陈腐的负面的糟粕要丢弃,发展的走势如何,独立设科前后为何衔接、融通而非此消彼长,彼消此长,二元对立……凡此种种,《中国古代语文教育史》均作了深入的研究,并博采众家研究之长,提炼出自己的真知灼见,以飨广大语文教师。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6-0223-02
书院起源于唐朝后期,起初作为官方或私人的藏书机构,后经历史变迁以及时展逐渐成为或演变为与官学并肩的私人教学场所,在中国教育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书院教育是指以私人创建或主持为主,收藏一定数量的图书,聚徒讲学,重视读书自学,师生共同研讨,高于一般蒙学的特殊组织形式①。作为传统教学的载体,书院教育在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师生关系等方面有着成熟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实践经验。通过对书院教育的研究,为现代语文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丰富的借鉴学习资源,从而实现语文教育对于传统语文教育的承接和再创。
一、现代语文教育的现状以及弊端
随着新课标的颁布以及教育改革的逐渐推进,语文教育在各个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如更加关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语文丰沛的人文内涵,强调语文的育人育德、陶冶熏陶功能,积极倡导培养全方面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但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桎梏和根深蒂固的“分数至上”观念的影响,人们对于语文教育在新时期的转变与改革尚未完全接受并付诸实践,在具体的教学操作过程中依然沿用老一套,拘泥于知识的传授而忽视素材背后人文精神的传递和思想情感的共鸣,将离人性最近、最富有生活情趣的语文课变成枯燥无味的对于唯一标准答案解读的 “一言堂”,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们逐渐失去学习语文的兴趣。
反观现在很多地区开办书院式学校进行课外学校,一方面是国学热的影响,二是由于书院作为中国传统教育的代表,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师生关系等方面有诸多借鉴价值,对于现代语文教育具有启示作用。
二、书院教育的若干启示
(一)改变功利主义思想,发挥育人育德功能
近年来国家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但由于升学的压力,分数还是成为学校、家长评价学生的最重要甚至唯一的依据。在对于高分数追求的“新科举”教学中,语文教育被抽离了丰沛的人文精神和情感内涵。在语文教育实践中,受工具性教育价值观的支配,教师多将教学重心落实在字词、语法、修辞逻辑以及中心思想的分析指导上,固化的教学内容和僵化的教学模式培养出不少高分低能或低素质的人才。
古代书院多主张以“德育”为主,注重生徒道德品性的培养。在古代,“书中自有千钟粟、黄金屋”的观念深入人心。在将读书作为唯一出路的科举时代,书院还是找到了精神独立与科举仕途之间的平衡,在不松懈传统儒学经典的学术研究学习的同时,开设相关时文课程以应试,二者并未冲突而相辅相成,培养出一批有独立人格和高尚品德的人才,他们通过科举走上仕途,为民造福。如北宋张载为代表的“关学”,就告诫学生“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横渠四句成为千百学子思想行为标准。由于受到良好的道德教育,学子在执政期间多清正廉洁;卸任后亦寻求精神乐园,或继续研究学术,或效仿师长用余生精力来开办书院以发扬学术。
较之其他教育重要的区别在于语文教育有着其他科目无法比拟的育人育德功能。许多课文尤其是古代经典诗文凝结着文人们的人生智慧,无不闪动着高尚品德和圣洁人性的光辉。语文教育中基础性语文知识的重要是毋庸置疑,但不能忽视语文教育中人文精神和道德品性的教育,这些也许不能在分数上得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对于学生今后成熟心理和健全人格的形成具有巨大裨益。
(二)注重诗词文的诵读,提倡自学质疑问难
朗朗的读书声在中学已经很少耳闻。由于课程安排比较繁重,多数老师在对课文讲解时候都直接跳过诵读环节。即使是诵读性很强的诗词歌赋,教师多将生字词疏通后就直接进行文意的讲解,忽略带有感情的诵读。诵读教学的忽略一方面让学生不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另一方面导致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日益落后于写作能力,即学生能在短时间内写出很好的文章,但是在短时间内通过打腹稿然后进行口头表达,这对于很多学生具有一定的难度。
诵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主要方式之一,历来受到教育家的重视。叶圣陶在《文心》中指出“读,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式”,诵读能从全方面锻炼学生听说读思考的能力。诵读对于古诗词文更显重要,朱自清认为古文、旧诗词都不是自然的语言,非吟不能体会它们的口气。古代诗词文赋的词句都有一定韵律节奏,通过诵读可以让学生体会诗文的节奏美的同时感受到作者在文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方便同学理解文意并背诵诗文。
古代没有音像,诵读多为老师范读,声情并茂在视觉和听觉给予学生深层感触。现代老师多为播放录音,仅仅是听,触动不够生动。老师可以示范诵读,让同学们身临其境体会诗词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诵读的兴趣,并能促进老师诵读技能的提高,达到教学相长的境地。
不同于担任基础性教育的私塾,古代书院重视学生自学读书,提倡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质疑问难。宋代张载认为“于不疑中有疑方是进”,学会质疑是学生自我学习和思考的第一步。朱熹在白鹿洞书院进行讲学时鼓励学生质疑问难,他认为“读书须有疑,疑者是研其微,疑渐渐解,以致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朱熹提倡学生自学和问题教学是建立在交给学生自学方法的基础上,例如朱熹的“朱子读书法”。很多名师总结的读书方法,可以帮助生徒们提高学习效率,并学会学习的方法。此外书院还有相关制度以鼓励师生之间互相切磋讨论,如规定“凡有所疑,专置册记录。同志异时相会,各出所习及所疑,相互商榷”②;规定固定时间进行切磋讨论;主张由学长带领做到“不惟师,不惟上”。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促进他们探究能力的发展应成为高中语文课程的重要任务”。高中阶段学生经过初中的学习已经具备阅读表达能力并积累语文知识文化,老师应该在继续提高学生语文知识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他们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增强其探究学习的兴趣和能力,“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③。不同于初中,高中语文教育更应该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并提出要领,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学习和讨论探究从而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继而由学生提出疑难问题师生双方共同解答,同时要尊重学生的个性思维。在质疑问难的过程中同学的思维、表达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同时给老师重新解读传统标准答案的新的视野,从而形成“教学相长”的良好局面。
(三)继承尊师重道传统,促进师生关系和谐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在现代全社会轻视语文教育的背景下塑造人格魅力,保持老师威信的同时与学生处理好师生关系,成为每位语文老师需要思考的问题之一。
书院的老师多为名师大儒,自身高尚的德性就早已闻名于世,作为老师,他们更以“师者乃万世之楷模”的标准来约束自己。对生徒循循善诱;从生活学习多方面关心学生,并支持学生发表独到的见解;书院的育人方式为“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己及人”,注重先由教师做起然后通过高尚的师德感化生徒。生徒自小接受“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传统思想的熏陶,对于老师带有天生的敬畏感,生徒到书院求学多是慕名而来,加之老师的高尚的品德、渊博的知识也深深地感化了他们。师生关系和谐感情甚笃,如当年朱熹去世时,宋朝明确限制送殡人数,但前来送朱熹的人数仍达到数千人,其中多为朱熹的学子们。
现代师生关系总体上是和谐的,但由于个别老师素质低下,学生尊师意识淡薄,心理叛逆,所以经常会出现无良老师虐待学生,学生叛逆打老师等现象。如何和谐师生关系,我们一方面要弘扬尊师的传统,让学生从小形成尊师的习惯。更重要的是我们需要提高老师的素质,老师首先要是良师,具有高尚的师德,真挚得关心学生,感化学生,促进师生关系和谐,增进师生情谊;老师必须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能够成为一位合格的语文老师,做到“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积极发觉学生个人特长和兴趣所在,促进其独具个性思维的形成,不能为达统一标准而禁锢学生独立思考,限制学生个性发展。
书院距今有上千年的历史,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历经种种变迁最后固定成型,凝聚了许多教育家的心血和智慧,不仅仅在以上三个方面对于现代语文教育具有启示作用,书院的一些传统如定期举行会讲、讲会以增加生徒见识,开阔眼界,弃门派之间,重学术自由;因地制宜地制定学规,从行为上规范生徒,使其学术品德得到双修。这些都推动了中国教育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书院教育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富饶的矿井,值得我们深层挖掘和研究,进而推动语文教育的改革,促进高素质全方位且独具个性的现代人才培养。
注释:
①王炳照.中国文化史知识丛书·中国古代书院.商务印书馆,第11页.
②吕祖谦.吕东莱先生遗集·卷十·学规.
③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第3页.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