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育史范文

时间:2023-08-11 09:15:4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语文教育史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语文教育史

篇1

中图分类号:G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8-0196-01

语文教育界不断呼吁改革创新的今天,对历史上优秀思想的继承和发扬仍然十分必要。回过头去审视语文教育历史,择其精华为今所用,必定会对语文教育未来的发展有积极的意义。

总观2009――2010年硕博论文,在语文教育史领域的研究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著名教育家的教育思想研究

在我国的语文教育史上,朱自清、夏D尊、陶行知等人的名字是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的。他们肩负文学家、教育家等多重身份,以振兴国文教育为己任,扎实的进行语文教育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颇丰。

尹艳瑚在《试论朱自清语文教育思想对当代教育的启示》中,对朱自清著作、文章中的语文教育观点进行整理和分析,从“教育哲学”和“语文教学”两方面,揭示了朱自清语文教育实践对我们的启示,即语文教育要以学生的“和谐发展”为终极目标,魅力是语文教师最重要的影响力。

黄贺在《夏D尊语感论及其在当代的发展》一文中,阐释了夏D尊的语感论。“在语感敏锐的人的心里・・・・・・见了‘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焕然的造化之工、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情趣。见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寥等等说不尽的诗味吧。”本文不仅是对夏D尊先生的“语感”及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的经验进行梳理,也与当代语感论学者的语感及语感教学相比较,颇具有现实意义。

李怀源的《叶圣陶“读整本书”思想研究》对叶圣陶“读整本书”思想进行了研究。“读整本书”思想作为语文课程建设的构想,在语文教育领域产生一定影响,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在小学阶段尝试“读整本书”是对叶圣陶“读整本书”思想的实践探索。

程洁《陶行知关于乡村学校课程教学法思想及其现实意义》中尝试从陶行知的乡村学校课程教学法的角度,针对当前农村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弊端,来探讨他的“手脑并用――在劳力上劳心”、“从做中学――行是知之始”、“有教先学――以教人者教己”、“有学有教――即知即传的小先生制”的教学法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实践来源,以及在当前农村教育改革中的现实意义等。

二、不同历史时期教育观念的研究

除了对个别教育家的思想的回顾,有的学者着眼于大的时代背景,对某一时代的语文教育观念和潮流进行研究。

葛雨菲在《浅论东晋时期的人格教育》中,对《世说新语》中有关东晋时期人格教育的记载进行梳理,将东晋时期人格教育与当代人格教育进行纵向的比较,探讨当今语文教育中人格培养出现的问题,希望能有所借鉴意义。

吴黎《宋代三次宰相兴学及其现代启示》中,研究了宋代三次兴学的社会背景、具体内容及其结果。总结其对后世教育影响和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税锐华《清末民初语文教育研究》中,其主要内容包括传统语文教育、晚清“变局”下的语文教育、国语科的诞生和经学教育的淡出。并在结语部分提出语文教育天然受制于时代和政治及如何对待经学教育传统的观点。

正如作者结尾所写到的,尽管贯穿于我国整个封建社会的教育传统有浓厚的封建色彩,但不假辨别地将其同封建时代一起抛弃的态度是不可取的。尤其当下,语文教育处于新一轮改革时期,总结和借鉴本国固有的语文教育经验更是题中应有之义。不过切忌完全照搬传统,否则就会陷入倒退。

三、语文教育专题的研究

作文命题方面,刘光成《百年中学作文命题研究》时间跨度长,梳理了百年中学作文命题的沿革与发展历程,并对未来发展作出构想。历史资料考证严谨,论述全面系统。而郑研科《近十年高考作文命题之人文价值探究》以人文价值为切入点,通过对1999年至2009年间出现的全国各地高考作文的梳理,揭示了高考作文命题改革发展的轨迹,力求对中学作文教学有一定的启示。

四、小结

我国的语文教育自1904年独立设科以来,历经百年历史。许多优秀的教育思想历久弥新,至今仍闪耀着夺目的光辉。以上的语文教育教学思想涵盖了教师素质、语感教育、阅读教学、作文教学、农村教育、人格教育等多个方面,为今天的课程改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值得我们深入的探究与学习。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

语文知识普通文化教育学科

教师是从事教育工作的专业人员,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造就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具有良好的素养。其中,具备专业知识素养是每一位语文教师所必须的。

语文教师的专业知识素养,主要包括语文知识素养、普通文化知识素养和教育学科知识素养。

1.语文知识素养

教师的劳动是一个复杂的劳动、创造性的劳动,要成功的完成教学任务,首先要精通所教学科的知识,对自己所教学科的全部内容有深入的了解。“资之深,则左右逢源”。语文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从传统的知识观来说,有字、词、句、篇、语法、修辞、逻辑、文学常识等;从现代知识观来说,则包括言语知识和言语行为知识。统而言之,语文教师的语文知识素养主要体现在语言学、文字学、文章学、文艺学等方面。

(1)语言学

语言学概论,了解语言的本质、结构及其发展规律,了解语言与社会以及其它学科的关系,了解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及其最新成果,了解语言学的发展趋势;学习现代汉语,掌握现代汉语的系统知识。懂得普通语音学,熟悉汉语的声、韵、调,掌握汉语拼音方案和普通话语音系统;了解语义学和词汇学的基本原理,通悉语义和语境的关系,掌握词的构成和组合规则,明确词的基本意义与引申意义、比喻意义之间的关系,熟知辨析词义的方法,把握词语的感彩,熟悉词汇的发展变化。

学习古代汉语,具有较为系统的古汉语基础知识。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熟悉古今词义的变化了解古汉语的句型结构,熟悉古代重要辞书的查检方法。

(2)文字学

学习文字学,把握文字的性质和作用,熟知文字的起源和发展规律,了解一般文字的基本原理。尤其要学好汉字学。了解汉字的起源和发展,掌握汉字的音、形、义的构成,熟悉汉字的笔画,笔顺与各种结构,掌握规范汉字,掌握查检汉字的各种方法,掌握识字法,正字法和写字法。另外,要明确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3)文章学

学习文章学,首先要了解文章学的基本理论,掌握文章本身的构成规律,熟悉文章的主旨、结构、表达方式等要素,了解它的内部联系。学习阅读学,研究文章的阅读、分析和鉴赏。掌握各种实用文章的阅读方法,熟悉各种阅读方式、明确各种阅读方式的目的要求,研究阅读的反应过程和训练方式,懂得阅读与写作的关系。

学习写作学,掌握写作的基本理论及常用文体知识,对内容与形式、素材与题材、思想与思路、语言与文风等有深刻的理解,能对中学生的写作起到切实而有效的指导。

(4)文艺学

学习文艺学,了解文艺学的基本理论,掌握文学作品的结构规律,学习中外文学史,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的基本内容,熟悉各个时期主要的作家与作品,涉猎世界文学宝库,对驰名中外的作家作品特色有所了解,熟悉常见的作品。

学习美学,懂得一些美学知识,懂得结合语文教材的特点进行审美的教育。懂得一点文艺和文艺批评的的基本理论,提高对文学作品、艺术作品的分析与鉴赏能力。还应对电影、电视、戏剧、曲艺、音乐、美术知识也有所涉猎。

2.普通文化知识素养

语文教师只有知识面宽,视野开阔,才能厚积而薄发,左右逢源。语文教师只有在“精”于文化科学知识的前提下,“博”于文化科学知识,以丰厚的文化知识为背景,才能在教学工作中游刃有余、使学生学有所得,受益终生。

(1)思维科学

首先,要通晓它的基础理论——思维学,其次,要懂得它的技术理论——科学方法论,再次要熟悉它的应用理论——思维培育学。思维培育学,包括抽象思维的培育、表象思维的培育、直观动作的培育以及创造性思维的培育等等。

(2)社会科学

语文课程有着广泛的社会内容,语文教师要具有很强的理解语言的能力外,还必须有丰富的社会科学知识,才能准确地把握思想内容。要学习中国历史,尤其是近代史;经济学、法学、文化学、学习民族习俗、风土人情;学习人际交往等。此外,还要关注哲学、伦理学、地理学、环境学、军事学等的发展。总之,要博览群书,了解社会,体味人生。

(3)自然科学

语文教师虽不直接向学生教授系统的自然科学知识,但无论如何不能是“科盲”。小而言之,要教好语文教材中的有关介绍自然科学的说明文,就必须弄懂文中所介绍的有关科学知识,如宇宙学、气象学、物候学、生物学、生物学、物理学等等;大而言之,我们要培养21世纪在世界上有竞争力的建设者,使他们从小就具有很强的科学意识。如果语文教师对课文涉及数学、物理、化学、地学等方面的知识知之甚少甚至一窍不通,就势必会在教学中出现科学性、常识性的错误。

3.教育学科知识素养

教学工作是一种培养人的专业工作,“仅通晓一门学科并非必然的使他成为该学科的好教师”,“学者未必是良师”。一个教师了要成功地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在所教学科知识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是具有教育学科方面的知识,既知道教什么,又知道怎么教。教育学科知识,主要包括如下三个方面:

(1)教育学

语文教师首先应当学习教育的基本理论,比较系统的了解教育的本质、教育的方针、教育的目的、过程、内容和方式方法;学习比较教育学,了解中外名家教育思想,从中获得借鉴;学习课程与教学论,了解课程的基本理论;学习理论,开阔视野,从中吸取有益的养料。应关注教育和科学的发展,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

(2)心理学

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是从事教育工作的前提,语文教师要搞好语文教学就必须学习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了解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个性差异,了解学生心理品质的形成及发展的规律,了解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的途径,努力用心理科学的规律指导语文教学,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优良的心理品质。

(3)学科教育学

学习语文教育学,懂得语文学科的性质,掌握语文教学的目的、要求、过程、原则、方法;熟悉语文教育的对象,研究他们的共性与个性,掌握在教学全过程中根据语文训练特点实施德育和美育的规律。学习语文教育史,了解传统语文教育的经验与教训,熟悉现代语文教育的演变与发展,把握语文教育论争的脉络与实质。

至于专业技能素养与专业情意素养,在此我就不再罗嗦了。但三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教师个体的整体素质。

参考书目:

1.《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主编高教版

篇3

一是隔断历史。一讲到语文,只认定独立设科以来的百年历史,百年前的全是糟粕,不屑一顾,甚而认为不是语文,没有语文。平心而论,我们的现代语文,除了特定的年代、特定的政治运动对语文学科的目的任务干扰乃至冲击外,中小学语文的理念与做法,基本上沿用独立设科以来的指导思想,从大纲制定,教材编写,练习设计,到考试评价,尽管有种种调整与变动,但航向并无质的变化。光绪二十九年十一月(1904年1月)颁布癸卯学制,我国语文课程独立设科自此开始。当时新学堂的学制、课程以至教材,大都从东西方先进国家引进,但语言文字独立设科,须我们自己探索建设,因而中国文学一科应运而生。《学务纲要》中明确规定“其中国文学一科,并宜随时试课论说文字,及教以浅显书信、记事、文法以资官私实用。但取理明词达而止……”又明确:“中小学堂于中国文辞,止贵明通。”显然,这个学科的目的任务是把握文辞的训练,达到实用的目的。关键词两个,一训练,二实用。在当时向西方科学顶礼膜拜的环境中,许多学科尤其理科,由国外直接引进,中国语文当然不可能直接引进,但重视“现代性诉求”,受西方技术至上的思想影响,完全不足为怪。比如叶圣陶年青时曾明确地说,“一般人以为国文教学只需继承从前的传统好了,无须乎另起炉灶,这种认识极不正确,从此出发,就一切都错。”在《国文教学》中又说:“国文教学固然要重视精神训练,但尤其要重视技术训练,即重视了解文字和运用文字的训练”“……把训练的一切责任都担在自己肩膀上,实在是不必要的”。语文教学为寻求一条提高质量的途径,几十年来,一直在语文知识结构、语文能力训练方面作系列化、序列化、科学化、线性化的不懈探索,然而,效果不理想。1978年3月16日吕叔湘在《人民日报》上对语文教育的责难就是明证。

语言文字具有实用功能,语文能力的提升须经过一定程度的训练,本无可厚非。问题在不能把它推到极端,成为语文教育的全部。把技术至上推到极致的是标准化试题引入高考与应试教育的全覆盖。那些公开课、示范课、研究课等,因改革需要,或媒体需要,不过是点缀、表演,语文教学的常态是课内课外知识点操练,考试点操练。因考而教,分数至上,已形成教师的习惯性思维,形成教师的有意教学行为与无意教学行为。这不能不说是悲哀。

语文为何物?语文教育究竟做什么?有识之士,有使命感的语文教师,不断在叩问,不断在寻觅,面对强大的应试潮流,面对理性工具的强大气流,步履维艰。

发展是不能割断历史的,那是血肉相连的命脉,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语言文字更是如此。中国古代语文尽管未独立设科,尽管是文史哲不分家,但其中对语言文字的学习与掌握还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是割不断,甩不掉的。了n其中的利弊得失,有益于今天走好健康发展的路。可惜的是相当数量从事语文教育的人对古代语文教育不了解,不研究,不知觉,影响对问题系统的全面的思考。这块短板确实应该补上。

二是误解曲解,割裂剥离。新世纪语文课程改革,回溯古代语文教育历史,参照与借鉴东西方语言文字教育的理念与做法,从本国语文学科实际出发,形成了语文课程设置的一些新思考新做法。新课程标准不可能十全十美,一定是在实践检验中不断调整,不断修正,不断完善。然而,现实情况是在实施过程中磕磕绊绊,七折八扣。为考而教,为分而战,当然不必述说,就是在理解上也大相径庭。角度不同,衡量的标尺各异,在实践中呈现的就乱人耳目。尽管做法纷呈,但误解内涵、割裂剥离是常见形态。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意识、思想是通过语言来表达的,早在19世纪马克思与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就指出:“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语言是人类独有的,是只有人类才拥有的工具。这一工具和其装载的思想、文化不可分割。语言符号因意义而存在,离开意义,符号就不成其为符号。20世纪80年代世界人文科学的一次最大的革新就是语言科学的突破。语文不再是单纯的符号系统,它有丰富的文化心理特征。而汉语言文字更是有深厚的文化历史积淀,既有工具性,又有人文性。二者是一个统一体的不可分割的两个侧面。没有人文,就没有语言这个工具;舍弃人文,就无法掌握语言这个工具。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本质特征。

道理本清楚明白,但教学实践只教语言文字,讲求实用有之;脱离文本,架空讲文本内容,还美其名曰强调人文有之。究其原因,均在“割裂”“剥离”上下了功夫。黑格尔曾经以洋葱头比喻文化,他说,剥掉一层皮,就是剥掉一层肉,所有的皮剥掉了,肉也就没有了。语言文字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何尝不是如此?语言文字的“体”和人文的“魂”要融为一体,魂要附体,体中要有魄,硬剥离开来,语言文字成为僵死的符号,魂也无处安息。社会发展,时代进步,学科育人核心素养越来越明确,只是“训练”与“实用”大概远不能适应要求。至于脱离语言文字,空讲内容,无限拓展、延伸,不是对人文的误解,就是故作高深,哪还是什么语文课?教学是老老实实的事,尊重文本、尊重学生是底线,来不得半点虚浮与甩卖。被市场经济裹挟,用营销的手段推波,是万万行不得的。

学术是有尊严的。中小学语文教育不可能像高等教育专业课程学术要求高大上,但它毕竟是学科,是课程,有发展脉络,有理论支持,同样也是有尊严的,不可只凭主观臆断。语文教育是母语教育,任何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绝不掉以轻心。语文能力、语文素养是人生存、发展的基础,跟随人的一辈子,它的高低优劣对人的成长成才至关重要。学好语文,是学生的权利;教好语文,是教师的责任和义务。为此,教师须弄清楚中国语文是什么,它担负着怎样的使命,它的源头在哪里,主流支流是什么,哪些经验可传承,哪些陈腐的负面的糟粕要丢弃,发展的走势如何,独立设科前后为何衔接、融通而非此消彼长,彼消此长,二元对立……凡此种种,《中国古代语文教育史》均作了深入的研究,并博采众家研究之长,提炼出自己的真知灼见,以飨广大语文教师。

篇4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6-0223-02

书院起源于唐朝后期,起初作为官方或私人的藏书机构,后经历史变迁以及时展逐渐成为或演变为与官学并肩的私人教学场所,在中国教育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书院教育是指以私人创建或主持为主,收藏一定数量的图书,聚徒讲学,重视读书自学,师生共同研讨,高于一般蒙学的特殊组织形式①。作为传统教学的载体,书院教育在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师生关系等方面有着成熟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实践经验。通过对书院教育的研究,为现代语文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丰富的借鉴学习资源,从而实现语文教育对于传统语文教育的承接和再创。

一、现代语文教育的现状以及弊端

随着新课标的颁布以及教育改革的逐渐推进,语文教育在各个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如更加关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语文丰沛的人文内涵,强调语文的育人育德、陶冶熏陶功能,积极倡导培养全方面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但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桎梏和根深蒂固的“分数至上”观念的影响,人们对于语文教育在新时期的转变与改革尚未完全接受并付诸实践,在具体的教学操作过程中依然沿用老一套,拘泥于知识的传授而忽视素材背后人文精神的传递和思想情感的共鸣,将离人性最近、最富有生活情趣的语文课变成枯燥无味的对于唯一标准答案解读的 “一言堂”,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们逐渐失去学习语文的兴趣。

反观现在很多地区开办书院式学校进行课外学校,一方面是国学热的影响,二是由于书院作为中国传统教育的代表,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师生关系等方面有诸多借鉴价值,对于现代语文教育具有启示作用。

二、书院教育的若干启示

(一)改变功利主义思想,发挥育人育德功能

近年来国家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但由于升学的压力,分数还是成为学校、家长评价学生的最重要甚至唯一的依据。在对于高分数追求的“新科举”教学中,语文教育被抽离了丰沛的人文精神和情感内涵。在语文教育实践中,受工具性教育价值观的支配,教师多将教学重心落实在字词、语法、修辞逻辑以及中心思想的分析指导上,固化的教学内容和僵化的教学模式培养出不少高分低能或低素质的人才。

古代书院多主张以“德育”为主,注重生徒道德品性的培养。在古代,“书中自有千钟粟、黄金屋”的观念深入人心。在将读书作为唯一出路的科举时代,书院还是找到了精神独立与科举仕途之间的平衡,在不松懈传统儒学经典的学术研究学习的同时,开设相关时文课程以应试,二者并未冲突而相辅相成,培养出一批有独立人格和高尚品德的人才,他们通过科举走上仕途,为民造福。如北宋张载为代表的“关学”,就告诫学生“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横渠四句成为千百学子思想行为标准。由于受到良好的道德教育,学子在执政期间多清正廉洁;卸任后亦寻求精神乐园,或继续研究学术,或效仿师长用余生精力来开办书院以发扬学术。

较之其他教育重要的区别在于语文教育有着其他科目无法比拟的育人育德功能。许多课文尤其是古代经典诗文凝结着文人们的人生智慧,无不闪动着高尚品德和圣洁人性的光辉。语文教育中基础性语文知识的重要是毋庸置疑,但不能忽视语文教育中人文精神和道德品性的教育,这些也许不能在分数上得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对于学生今后成熟心理和健全人格的形成具有巨大裨益。

(二)注重诗词文的诵读,提倡自学质疑问难

朗朗的读书声在中学已经很少耳闻。由于课程安排比较繁重,多数老师在对课文讲解时候都直接跳过诵读环节。即使是诵读性很强的诗词歌赋,教师多将生字词疏通后就直接进行文意的讲解,忽略带有感情的诵读。诵读教学的忽略一方面让学生不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另一方面导致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日益落后于写作能力,即学生能在短时间内写出很好的文章,但是在短时间内通过打腹稿然后进行口头表达,这对于很多学生具有一定的难度。

诵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主要方式之一,历来受到教育家的重视。叶圣陶在《文心》中指出“读,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式”,诵读能从全方面锻炼学生听说读思考的能力。诵读对于古诗词文更显重要,朱自清认为古文、旧诗词都不是自然的语言,非吟不能体会它们的口气。古代诗词文赋的词句都有一定韵律节奏,通过诵读可以让学生体会诗文的节奏美的同时感受到作者在文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方便同学理解文意并背诵诗文。

古代没有音像,诵读多为老师范读,声情并茂在视觉和听觉给予学生深层感触。现代老师多为播放录音,仅仅是听,触动不够生动。老师可以示范诵读,让同学们身临其境体会诗词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诵读的兴趣,并能促进老师诵读技能的提高,达到教学相长的境地。

不同于担任基础性教育的私塾,古代书院重视学生自学读书,提倡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质疑问难。宋代张载认为“于不疑中有疑方是进”,学会质疑是学生自我学习和思考的第一步。朱熹在白鹿洞书院进行讲学时鼓励学生质疑问难,他认为“读书须有疑,疑者是研其微,疑渐渐解,以致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朱熹提倡学生自学和问题教学是建立在交给学生自学方法的基础上,例如朱熹的“朱子读书法”。很多名师总结的读书方法,可以帮助生徒们提高学习效率,并学会学习的方法。此外书院还有相关制度以鼓励师生之间互相切磋讨论,如规定“凡有所疑,专置册记录。同志异时相会,各出所习及所疑,相互商榷”②;规定固定时间进行切磋讨论;主张由学长带领做到“不惟师,不惟上”。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促进他们探究能力的发展应成为高中语文课程的重要任务”。高中阶段学生经过初中的学习已经具备阅读表达能力并积累语文知识文化,老师应该在继续提高学生语文知识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他们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增强其探究学习的兴趣和能力,“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③。不同于初中,高中语文教育更应该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并提出要领,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学习和讨论探究从而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继而由学生提出疑难问题师生双方共同解答,同时要尊重学生的个性思维。在质疑问难的过程中同学的思维、表达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同时给老师重新解读传统标准答案的新的视野,从而形成“教学相长”的良好局面。

(三)继承尊师重道传统,促进师生关系和谐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在现代全社会轻视语文教育的背景下塑造人格魅力,保持老师威信的同时与学生处理好师生关系,成为每位语文老师需要思考的问题之一。

书院的老师多为名师大儒,自身高尚的德性就早已闻名于世,作为老师,他们更以“师者乃万世之楷模”的标准来约束自己。对生徒循循善诱;从生活学习多方面关心学生,并支持学生发表独到的见解;书院的育人方式为“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己及人”,注重先由教师做起然后通过高尚的师德感化生徒。生徒自小接受“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传统思想的熏陶,对于老师带有天生的敬畏感,生徒到书院求学多是慕名而来,加之老师的高尚的品德、渊博的知识也深深地感化了他们。师生关系和谐感情甚笃,如当年朱熹去世时,宋朝明确限制送殡人数,但前来送朱熹的人数仍达到数千人,其中多为朱熹的学子们。

现代师生关系总体上是和谐的,但由于个别老师素质低下,学生尊师意识淡薄,心理叛逆,所以经常会出现无良老师虐待学生,学生叛逆打老师等现象。如何和谐师生关系,我们一方面要弘扬尊师的传统,让学生从小形成尊师的习惯。更重要的是我们需要提高老师的素质,老师首先要是良师,具有高尚的师德,真挚得关心学生,感化学生,促进师生关系和谐,增进师生情谊;老师必须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能够成为一位合格的语文老师,做到“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积极发觉学生个人特长和兴趣所在,促进其独具个性思维的形成,不能为达统一标准而禁锢学生独立思考,限制学生个性发展。

书院距今有上千年的历史,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历经种种变迁最后固定成型,凝聚了许多教育家的心血和智慧,不仅仅在以上三个方面对于现代语文教育具有启示作用,书院的一些传统如定期举行会讲、讲会以增加生徒见识,开阔眼界,弃门派之间,重学术自由;因地制宜地制定学规,从行为上规范生徒,使其学术品德得到双修。这些都推动了中国教育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书院教育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富饶的矿井,值得我们深层挖掘和研究,进而推动语文教育的改革,促进高素质全方位且独具个性的现代人才培养。

注释:

①王炳照.中国文化史知识丛书·中国古代书院.商务印书馆,第11页.

②吕祖谦.吕东莱先生遗集·卷十·学规.

③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第3页.

参考文献:

篇5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1-0132-01

一 以历史知识为切入点,活跃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现在的高中生普遍对语文学习缺乏兴趣,这并不是因为教师教得不好,也不是因为课文的枯燥无味,关键在于缺乏一个很好的切入点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于这一教学现状我们进行了很长时间的探索,实践证明,在语文教学中切入历史知识,对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很大的帮助。高中生有高考的压力背景,对他们来说,宽松的学习气氛要比强硬的知识灌输更重要,而历史本身的故事性和趣味性恰好满足了这一要求,通过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进行课文导入,无疑是活跃课堂气氛的有效方式之一。

如学习《声声慢》一文时,老师可先不着急直接进入主题,带领学生分析课文进行翻译等。因为直接进行课文分析,可能会让学生摸不着头脑,最终可能就会导致学生在某些问题上冥思苦想却得不出想要的答案。所以老师可以在进行文章分析之前,把李清照当时的生活状态以及与赵明诚之间的婚姻状况给学生做一介绍,让这段历史再现。古语有云:“读其书,知其人。”只有对作者的人生经历作一番解读,方能与作者在写作情感上产生共鸣,更好地掌握课文的内涵。此外,老师也可以借助一些历史上有争议的话题来活跃课堂气氛。对于李清照,就可以“李清照是否改嫁张汝舟”为话题,与学生们进行交流。李清照是否改嫁历史上是有争论的,根据《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和《上内翰綦公启》中的记载,李清照亡夫之后是改嫁了。但也有人认为《上内翰纂公启》的全文,始见于李清照去世多年后,很难判定它是李清照所作,至少已不完全是李清照的原作。历史上还有其他著作提及李清照改嫁,但都因缺乏证据不足以得到证明。在经过此番的讨论之后,学生的兴趣已完全被激发出来,教师应趁此鼓励学生结合李清照一生的经历,细心品味《声声慢》这首词的内涵。从教学实践来看,课堂气氛不再死气沉沉,教学效率也得到了提高。

二 文史结合,开展研究性学习

新课改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开展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开放式的学习方式,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地位,突出学习过程中学习主体的自身感悟、创新思维能力,力求突破陈旧的教学理念,改变人们对教学的看法,也从侧面影响着学生的价值意识和学习规范。通常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和学生都习惯于老师的风向标的作用,在教师进行知识传授的基础上,对知识进行记忆和理解,而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形成一种主动追求知识的意识,形成自我的求知方法,为日后的终身学习铺路。

在学习《鸿门宴》一课时,老师就可以设计一些课题,让学生自主学习,体会课文,了解当时的历史,难度上也应层次分明,逐渐深入。(1)品读文章,体会课文中的行文妙趣。(2)课堂之外查阅相关资料,并集体讨论“霸王别姬”的历史典故。(3)楚汉争霸时期有很多逸闻趣事和成语故事,让学生们集思广益,分享各自心中的故事,拓展学生群体的知识面。(4)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他们独立地去分析刘邦的历史地位和价值,也可根据刘邦的一生或生平片段,谈一谈各自的看法。(5)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把《鸿门宴》组织改编成剧本,待中秋或元旦晚会时现场演出。

其实,语文的学习不仅局限于课堂,曾有许多学校举办过“走进身边的历史文化名人”活动,将语文和历史紧密联系。通过对身边历史名人的调查,学生可做出自己的调查报告。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也培养了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目前高考作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中华历史源远流长,为高考作文的选材提供了巨大的素材库。我们纵观高考优秀作文,可以发现他们的选材都是从历史中汲取的。因此,学生的历史素质对于高考作文的影响也应得到我们的重视。

总之,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科之间的联系越来越被重视。历史与文学自古都是紧密联系的。现今的语文教材中,历史知识的渗透非常普遍,作为语文教师,必须要不断积累、丰富自己,引领高中语文教学进入新的局面。

参考文献

[1]李杏保、顾黄初.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史[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制订.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刘淼.当代语文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篇6

对传统无知的最技巧、极端的表现,是以传统的捍卫者自居,对反传统的新学说、新理念一概说“不”。拙著《语文:表现与存在――走近大师》出版后,也不时听到一些批评的声音。来自一线教师的善意批评,我历来是很愿意倾听的,并且鼓励他们的挑剔。即使有些批评是由于无知所致,也可以谅解,哪怕说得没道理,甚至很过火,我也能一笑置之。因为,要使所有的语文教师都很有学养,在当今还是一种奢求。真正让我感到悲哀的是一些批评者,他们的感性的“才智”与表现欲水平之高,与对语文教育史及当代学术了解的水平之低;由二者之间的强烈反差,所激励起的目空一切的自命不凡,使他们往往只能借“正统”之冠冕为批判之武器,对“他者”盲目排拒,为了掩饰学识的贫乏,唯有玩弄“学术”恶搞。对话逻辑的荒谬,使我深切地感受到学术精神遭到亵渎的悲哀。

篇7

1.引言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中学语文如火如荼地推进着教学改革。这一把教学改革的燎原之火将《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教学理念渗透到了包括语文在内的各个学科的教学中。此种情况下,大多高等师范学校最初并没有注意新课程标准给中学语文课堂带来的变化,依然按照现代主义教育理念进行教学,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高等师范学校的人才培养渐渐出现了与中学语文教育的脱节现象。面对这种情况,高师语文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2.高师语文教育存在的问题

2.1高师语文教育与中学语文教育理念不同

高等师范学校的语文教学与中学语文教育脱节的现象是目前大多数高师学校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归根结底仍然是教育观念的差异。一方面,在《新课程标准》指引下的中学语文教学带有浓厚的后现代主义思想的烙印,追求课程教育中的丰富性、回归性、严密性与关联性,比较强调多元化视角、反思批判的精神以及非理性的提升的重要意义,落实到中学语文教学上,表现为更加注重学生人文思想的熏陶和培养。另一方面,高师的语文教学主要受到现代主义教育理念的影响,对于教育规律的确定性与教师在教学中的关键作用深信不疑。这就使得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较被动地掌握知识,教学的内容稍欠丰富性、示范性与关联性。在现代主义教育思想的熏陶下培养出来的高师人才,势必会在走上工作岗位时感到现代主义教育思想与自身思想认识的差异,不利于学以致用。

2.2高师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高师的语文教学观念并不注重学科教学。很多人认为,学科教学并不是进入工作岗位的必授课程,而且教与不教似乎没有什么差别,这往往导致学生的语文教育思想缺乏一定的视野和深度。另外,在实际的语文教学过程中过于重视理论的传授,对教材的理论性过于强调,注重按部就班,缺乏实践环节,导致学生在未来的工作中难以正确适应中学语文的教学过程。此外,高师语文教学中的课堂主客体也是错位的,课堂教学往往以课堂、教材和教师为中心,课堂主体并非学生,不仅不利于学生的学习效果,而且学生在走入工作岗位后,容易依样画葫芦,将这种教育方式继续带到中学的教学中去。

3.高师语文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3.1注重教学观念的转变

教学观念对教师的教学活动影响深远,直接决定着教师的教学态度和行为,导致教学效果的差异。高师的语文教学中应结合后现代的教育思想对学生进行教育,将现代教育思想与后现代教育思想适当地融合起来,毕竟《新课程标准》倡导的教学理念是在传统教学观念的基础上加入新的教学理念元素,而并非对传统教学观念的完全摒弃与革除。故而,在高师语文教学中应把新的语文教学理念融入其中,使学生在语文课学习的实践中自觉转变学习理念,并通过教育理念的重新架构,切实增强学生未来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实践能力,为培养新一代的师资队伍探求一条有效可行的教育改革途径[2]。高师培养的师资与中学语文教学所需人才的脱节充分地说明将先进的教学思想与教学理念带到高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只有转变高师语文教学的教学观念,以身作则,将后现代教育思想融入课堂教学的实际过程中去,才能给高师学校的学生带来新的教育理念,促进学生顺利投入未来的工作中去。

3.2针对中学语文的教学实际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

除了转变教育思想以外,还应对高师语文教学的内容进行合理整合。教学内容是指教师为达到教学目标而在教学实践中呈现的种种材料[2]。语文教学应当注重教材,但不应照本宣科。高师语文教学过程中,应结合中学语文的教学实际有选择性、目的性的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设计,尽量为学生选择切合实际的教学材料,合理地对语文教育史、阅读教学、作文教学等科目进行搭配,采用时下流行的案例对学生进行讲授,时时关注中学语文课堂内容的变化,有针对性地对高师语文课堂教学的内容进行增补。此外,还应吸收新课改的教学经验,将新课改的优秀教学成果引入到课堂中,让学生对新课改的各方面情况都能有所了解,并加强教学内容中的实践环节,通过实践,让学生将课堂学到的内容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不断地自我反思和调适,加强自身的业务素质。

4.结语

高等师范学校一直担负着为中学教育培养师资的重要任务,针对当前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实际情况,高师语文教学有必要在思想观念与教学内容上进行相应的改革,以便促进师资人才与工作岗位的顺利对接。因此,高师语文教学应引入后现代教育思想,使学生受到新的教学思想的熏陶,并时时关注新课改的最新成果,同时有针对性地对语文课堂教学内容灵活地进行增减,促进高师语文教学与中学语文教学的衔接。

篇8

古代诗歌的文体特点决定了采用诵读教学法。古代诗歌有音调和谐、节奏鲜明、韵律铿锵、句式整齐的特点,这些特点使古代诗歌富有一种音乐美。诗歌本来是同舞蹈、音乐融合在一起的,而且都是在歌唱中发挥它的社会作用的。诗经、乐府、词曲都能入乐歌唱,由此看来,古代诗歌更适合诵读。

所以,诵读并不是简单的朗读和阅读,它比简单的朗读更有助于从作品的声调气韵入手,体会作品丰富的内涵和情感,却又不像朗读那样富有表演性。这一方法有助于积累素材、培养语感、体验品味、情感投入,达到语文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目的。

(1)熟读成诵法,学生通俗的称之为读法,也就是李阳的三最法。多读,大声读,读着读着就背得了。对于比较浅显、易背的诗文,这是最简易最便捷的方法,也是现在绝大多数学生采用的方法。比如说杜甫的《登高》、王维的《山居秋暝》、李白的《赠汪伦》等。

(2)理解诵读法。汉语言的内涵极为丰富,表达思想感情的区别也极为微妙,每篇文章从语言的表层意义到深层意义仅靠老师的讲解是不行的,必须借助诵读,让学生在诵读中感知、想象、分析、推理,挖掘其思想内容是一条有效的途径。古人对此深有研究,如清人贺贻孙在《诗筏》里说:“李、杜诗,韩、苏文,但诵一、二首,似可学而至焉。试更数诵数十首,方觉其妙,诵至全集,愈多愈妙。反复诵至数十百过,口颌涎流,滋味无穷,咀嚼不尽。乃自少至老,诵之不辍,其境愈熟,其味愈长。”这段话充分说明了诵读对理解课文的作用。所以我们教学时要将诵读和理解结合起来。

(3)想象画面法。边读边展开想象,在脑海中形成画面。中学语文课本中大多是精选的文质兼美的艺术作品,寄寓着作者对现实生活的审美评价,渗透着作者丰富 的思想感情,教学时有目的地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诵读,学生会情不自禁地被课文所吸引,进入美的境界。比如王勃的《滕王阁序》一文的第二段,作为教师在讲解的时候并不能单纯地讲解,而应是将难点点到为止,然后让学生反复地朗读,死的文字变为有声的语言,从而唤起了他们的想象,眼前仿佛出现了“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飞阁翔丹”、“鹤汀凫渚”等优美的画面,同学们沉浸在美感的情境中,也走进了如诗如画的滕王阁。这样有感情地朗读使学生沿波探源地潜入作者的心胸,了解作者的美学趣味。恰如叶圣陶先生称有感情的朗读为“美读”,他说:“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相通了,无论兴趣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可见诵读能发挥 其美育功能: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既是对美的体察,又是对美的再创造。

诵读进行画面想象时不仅使得课文的内在美陶冶着学生的性情,课文的外形美也在培养着学生的审美趣味,课文里的语句简 洁整齐且富有音乐感,在发音、构词、造句、修辞、语调、节奏和韵律等方面都富于审美特性,诵读时能使文 字外化为有声语言,从而使得句子的长短、骈散、排比、回环等句式变化的形式美得以显现,使语言的节奏感、叠词的使用、平仄、语气的舒缓、音调的高低等音乐美得以体现,文中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映衬、双 关、通感等把学生带进意境的美。如:《再别康桥》诵读时学生会感到在欣赏一幅画、一首诗、一首优美的曲子,其语言的绘画美、韵律美在诵读的过程中给学生以无穷的艺术感染力。

可见,想象画面法能使学生从语言文字中发现美,将自己的感情投射到认识的客体上产生审美的共鸣,在艺术的空白中借想象对美的事物进行再创造,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审美的能力。

总之,诵读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一个人的言语表达能力,而且有助于加深我们对作品的整体了解,领略作品内在的精华,是锻炼思维、发展智力的主要途径,也是陶冶情操、培养审美素养的重要方法。因此我们必须重视语文课中的诵读教学。

参考文献:

[1]叶国炎.拨动学生文言文学习的心弦[J].语文教学之友.2006(9).

[3]解爱静.古诗教学模式初探[J].小学语文教师.2000(4).

[4]钟启泉.现代教学的模式化研究[J]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6).

篇9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所体现的理念要求中学语文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个人素质。因为:“语文课程的根本目标就是使每一个学生能够挖掘自身潜能,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满足自我实现的人生要求。”具体目标就是要通过课程的实施把学生培养成认识和情感整合发展的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的发展。那么,依据这种培养目标的要求,作为新时期的中学语文教师应该具备哪些素质呢?本文将就这个问题从要有爱业的精神、过硬的基础、科学的理念和开阔的胸襟这四个方面作一些尝试性的探索。

一、要有爱业的精神

在我国自古就有“干一行,爱一行”之说。只有爱才会用心去做,才能做的好,做中学语文教师也同样要有这种爱的精神。

首先,要爱教育事业。教书是个良心活儿,它要求教师要有强烈的责任心,教语文更需要如此。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决定了教语文要比别的学科更辛苦,如果事先没有相应的心理准备,日后难免会打退堂鼓。因为,今后的语文是要将“语言文字”的语文变为“语言文学”的语文,以更加强调语文的人文性特征。要使学生通过语文课堂树立人文信仰,“语文”可谓任重而道远。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必须身教胜于言传,要有“献身精神”,做学生的楷模,用自己的人格力量感染学生。

其次,要爱学生。做教师不同于别的,它要求教师必须耐心,不厌其烦,十年如一日地去面对一个个性格不同的学生,如果没有足够的耐心的话很难坚持长久,而要想有足够的耐心就必须爱他们。好的老师能塑造学生的灵魂,所以要教育学生,必须要热爱学生。要爱自己所教的每一个学生,尊重自己所教的每一个学生,不管是优秀的学生还是暂时落后的学生。这种爱必须是博爱的,不可以是偏爱,更不能有溺爱的成份在内。

二、要有过硬的基础

叶圣陶先生早就说过:“不了解一个字的意义和情味,单靠翻检字典是不够的,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留意得到真实的体验,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强调的就是要修炼、磨砺,下苦功练习基本功。对于一名中学语文教师而言,基本功的好坏直接决定着能力的高低。在我看来,一名中学语文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除了上述以外,还应该大致包括如下几点:

(一)流畅优美的语言表达能力

这是对一个中学语文教师在专业能力上的最低要求。流畅自不必言,试想一个语言表达不流畅的教师怎么可能与学生们进行良好的交流,又怎么可能与学生们进行良好的交流,又怎么可能将知识很好地传授给学生呢?从表面上看在中学语文教学中似乎做到流畅就可以了,至于优美好像纯属锦上添花之举。实则不然,优美的语言有其优美的音节韵律及其形式上的美,这些都能增强语言的感染力,更容易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另外,中学生是以一个以模仿为其学习途径的阶段,优美的语言课可唤起他们对阅读和写作的兴趣。

(二)较强的写作能力

这一点其实与前面一点有交叉部分。写作能力其实就是表达能力之一种,只不过前一点指的是口头表达能力,这里指的是书面表达能力。前一种能力的好处前文已述,今就写作能力一项作些分析,行为示范。为人师表是对教师职业的终极要求,也是教师行为的一个纲领性准则。当初沈从文、朱自清都曾用师生同题作文的方式指导学生写作,这种方式便于诱导学生写“下水作文”,并且老师的文章可以成为学生学习和模仿的样板。这样不仅可以促使教本身不断地学习,同时也可以增进师生之间的情谊,更在无形之中启示学生去学习模仿教材中的课文,并进而培养其阅读和写作的能力和兴趣,从而使教材充分地发挥其功用,达到语文教育的目标。因为“国文教学的目标,在养成阅读书籍的习惯,培植欣赏文学的能力,训练写作文字的技能。这些事不能凭空着手,都得有所凭借。凭借什么?这就是课本或选文,然后养成、培植、训练的工作得以着手”。

(三)一话三字

首先要能说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普通话的推广重任有很大一部分都落在了中小学语文教师的身上。作为一个语文教师不能仅仅满足于能和自己的学生之间进行无障碍交流,还要能让学生说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这就是所谓的要让学生“拿得出手,张得开口”。其次要有一手漂亮的粉笔字,钢笔字和毛笔字。让别人一眼看去就知道是语文教师,要让字成为自己的脸面和招牌。其实,认真说来中学语文教师练成一手好字,其意义还不止于此,对于学生而言也有着很大的熏陶、带动和引导作用。

(四)能将各学科知识融会贯通起来

现在讲学科渗透,文理交叉,一招鲜早已不能吃遍天了。将多个学科知识融合起来既能提高语文教师思考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又可以更好的服务态势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即时可信的服务。更何况思维在达到一定的高度时是相通的,任何一个领域的知识都有可能用于语文教学之中去,如政治、历史、地理甚至数学等。所以语文教师应该做一个杂家,努力去使自己具备广博的知识。也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要注重培养提高自身的文化底蕴。

三、要有科学的理念

(一)要有科学的教育理念

科学的不一定是最时髦的,古代也有许多教育思想至今仍未过时,依然符合现代教育的规律。例如:以学生为主体、因材施教、启发式教学等等。由此可见科学的教育理念的形成需要有一个不断积累、总结、继承和扬弃的过程。总之“教学必须符合人的天性及其发展的规律,这是任何教学的首要的,最高的规律”。符合这个规律的就是科学的,不符合这个规律的就是不科学的。科学的教育理念都是优秀的古代传统与先进的现代思想相结合的有机合体。

(二)要有科学的教学理念

这一点要求教师要与时俱进,不断吸取教育学、心理学和课程论发展的最新成果,了解语文教学的新趋向,如针对阅读教学的对话互动理念、个性化阅读理念、整体把握的理念等。语文教师只有不断“输血”,更新观念,才能更好地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逐步从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之权威转向“平等的对话者”,由课程知识体系的灌输者转为平等对话者。对话是语文课程标准的一个关键词,这就要求语文教师改变长期以来“授受”的教学方式,领会对话教学理念的精髓,与学生在平等地位上以“文本为中介”展开的认识、情感、精神领域的多向交流,促使学生产生个性化感悟和思考,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

四、要有开阔的胸襟

古人讲“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人生在世就要不断地学习,而生在这样一个知识更新极快的时代更需要终身不断地学习。作为一个新课改环境下的中学语文教师更要具备合作学习的意识,正所谓“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精”“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真正的学习,对于个人而言涉及人所以为人此一意义的核心。通过学习,我们重新创造自我;通过学习,我们能够做到从未做到的事情,重新认识这个世界与我们的关系,以及扩展创造未来的能量”。通过与别的老师合作会使语文教学工作完成得更加完美。另外还要有能与学生合作的意识。新课改要求要培养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学生。怎么培养?老师通过与学生合作给他们一个范式让他们去模仿岂不是一个很好的途径?也有利于和同学们之间增进交流,加深相互理解与感情以便于日常教学。语文很难教,它包罗万象,既要教语文知识,又要考虑思想情感的教育和培养,并且大多学生对语文课的兴趣不大。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应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而情感交流,通过情谊引导学生对语文产生兴趣又应是中学语文教师应该给予足够重视的着力点。如布鲁纳所言:“教育过程很大程度上包括反思自己的思维从而以某种方式与自己所知道的区分开来的能力。这也是一个通过与环境、与他人、与文化的反思性相互作用成自我感的方式。”

语文课程标准不仅强调知识和能力的培养,还注重方法与过程、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其基本理念主要表现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人文性和工具性,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学会学习。因此,它对中学语文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中学语文教师在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特点的同r还要能够积极倡导并切实实践自主、合作、探究的教育和学习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 朱士泉. 关于课堂教学创新的思考[J]. 教育科学研究,2001(1).

[2] 孙培青. 中国教育史(修订版)[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 王守恒,讼虎.教育学教程[M]. 安徽:安徽大学出版社,1999.

[4] 李创新. 中学语文创新教法[M]. 北京:学苑出版社,1999.

[5] 宁鸿彬. 语文教学的思考与实践[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

[6] 祝新华. 语文能力发展心理学[M]. 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3.

[7] 杨成章,谢贤扬,李丽.语文创造教育学[M]. 重庆:重庆出版社,1999.

篇10

师成长指出了一条重要的途径,那就是教师要在研究中成长和提高。本文正是通过对《学记》的认真学习,希望得出值得教师参考的教育方法。

关键词:学记,教学方法,启示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4)02-0000-01

《学记》在分析教育没有成效的原因时,实际上也对“灌输式教学”进行了严厉批判。它明确反对教学中无视学生存在,无视学生主体地位的做法。在论及教学原则的过程中,对教学习方法也作了相关

的阐述。

(一)精讲罕喻

《学记》指出:“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优秀的歌手能使听众自然而然地跟着他唱;同样,优秀的教师也要能使学生自觉自愿地

跟着他学。怎样才能让学生自觉自愿地跟着老师学?奥妙就在“精讲罕喻”。第一,要“约而达”。就是说教师讲课要扼要,将主要意思充分表达出来,不要罗嗦,更不要含糊不清,做到简洁透彻、言

简意赅。第二,要“微而臧”。教师讲解要有重点,既要扼要,又要精辟;既要把教材的精华讲出来,又不要平铺直叙,平均使用力量。要做到“尝一肉,而知一镬之味,一鼎之调”①。第三,要“

罕譬而喻”。意思是举例不在多,却很能说明问题。教学少不了举例,“举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要是例子典型,有代表性,用得恰到好处,就能化抽象为形象,化深奥为浅显,开导阻塞,启发思

维。

(二)设问诱答

教学中不可能离开问题。怎样“设问”?《学记》曰:“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而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善于发问的人,提出问题时,如同砍伐坚硬的木材;先从容易

砍的地方砍起,随后才砍木材的关节;久而久之,关节随手就可以砍开了。不善发问的人恰恰与此相反。《学记》认为提问应由易到难,从容易的问题入手,易的决解了,难的也就容易解决。它认为一

个善问的人应当像匠人攻伐坚木那样,“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当然,也不排斥在某种情况下,有时是需要单刀直入,提问难点的。但一般来说,应按“先易后难,先简后繁”的顺序为宜。怎样“诱

答”?《学记》认为:“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善于答问的人,对待学生发问如同对待撞钟一样;撞得轻就响得小,撞

得重就响得大;从容地撞,从容地响。不善答问的人恰恰与此相反。

《学记》给予我们的启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待问题的态度要“待其从容”。提问题好像撞钟一样,只有“从容”地撞,才能“尽其声”,“待儿从容,然后尽其声”。这个生动形象而贴切的比喻

,对于语文课堂教学中问题讨论富有极为深刻的意义。二是教师回答学生提的问题,要大小得当。如果学生问的问题小而浅,教师就不要小题大作,旁征博引。如果学生提的问题大而深,教师就要深入

地进行分析,作出正确的回答。此外,“力不能问,然后语之。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当学生没有能力提出问题的时候,才可以直接讲给他听。如果讲了不懂,就不必讲下去了。学生回答老师的

提问也是一样,大小适宜,做到“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

(三)练习精当

对待练习的问题,《学记》说:“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始驾马者反之,车在马前。君子察于此三者,可以有志于学矣”。这段话的意思是:“优秀的冶金工匠的儿子,一定先学

会用皮子镶嵌成衣(知道怎么成“形”);优秀的弓匠的儿个,一定先学会用柳条编织成箕(知道竹木之“性”);小马学驾车与我们习见的情况相反,它是跟在车子后面的(知其所由)。人们懂得这

三层道理,就懂得怎样治学了。从上述的三个比方中,可以分析出两层意思:一是在练习中,范例是很重要的。“良冶”、“良弓”、“大马”就是起耳濡目染的示范作用。二是练习应循序渐进,从易

到难,从基础入手,养成习惯。所以良冶之子先学为裘,良弓之子先学为箕,小马先学跟车,就是这个道理。正如古人所说:“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②。

此外,《学记》中针对教育作用还指出:“发虑宪,求善良,足以馊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

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学记》把教育的社会作用概括为“建国君民”、“化民成俗”,一方面强调通过教育国家需要的德才兼备的统治人才,积极推行德政;一方面强调通过教育,形

成统一的社会道德风尚,形成良好的社会习俗,使社会安定,民富国丰,政通人和,国泰民安。这段论述,明显地揭示了教育是立国之本的理论问题。《学记》要求明智的统治者要站在治理国家,统治

人民,实现“王道”的高度上,把教育摆在首位,优先发展教育。这一论述成为后世儒家学者在论述教育作用时经典性的引言,对中国封建社会的教育产生过重要影响。

《学记》对教育之社会作用的阐述,使我自然想到了当今中国母语教育地位与作用的问题。语言不仅是人们交际的工具,它也包含着使用这种语言文字的人群认识世界的特殊方式,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和

文化发展的重要标志。汉语汉字历史悠久,是中华文化的显著标志,汉语是中华民族的母语。《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以及古今典范的文言文、白话文作品,创造了汉语言文字的辉煌

,也成为中华文化的优秀代表。从这些精美的语言表达中人们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无穷魅力,从而加深对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认同。因此,学习母语的过程,不仅仅只是掌握语文知识,更是了解民族文

化、接受民族文化传统熏陶的过程。

综上,重视汉语汉字的学习使用应该成为我们的民族传统;提高汉语言文字的应用能力,应该成为民族文化建设和传承的重要基础性环节,在任何学习阶段,都应当将掌握和运用汉语的能力作为基础素

质和能力,对此应提出要求,进行考查。在2010年春天的“两会”上,曾经有代表指出,“一个不重视母语教育、母语能力培养和提高的国家,不可能成为人力资源强国,也成就不了文化的辉煌。在国

家经济强势发展的今天,更应在文化、教育方面有所建树,以提高国家的综合实力。”③“希望国家发改委能将汉语、汉字应用能力的考核作为国家考试项目予以立项”④。目的就在于“建国君民”、

“化民成俗”,端正国人对母语的态度,提高国人的母语能力。若果能如此,我们的中小学语文教学将会拥有一个更好的提高教学效率的外部环境。

注释

①引自《吕氏春秋・察今》。

②刘勰《文心雕龙・知音》。

③两会代表谢红语。

④全国政协委员、民盟朝阳市委主委高炜语。

参考文献

篇11

阅读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教材的编写

也历来受到学界关注。我国古代语文教育也十分重视阅读教材的编选,反思古代的阅读教材,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宝贵

经验。

一、强调整本书的阅读

古代语文教育中,学生进行阅读训练所用到的材料主要是四书、五经、一些蒙学读物以及一些文选类的读本。阅读材料“选本”和“整本”的经、史、子、集是并列的,阅读整本书与读文选是交替进行的。张志公先生对古代语文教育的教材做过这样的总结:“纵观中国古代教育,我们可以看到一条教材的主线,主要的教材是‘四书五经’,自汉代以来,直至‘五四’前期,‘四书五经’是传统语文教育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利器’。文选类教材,是为了便捷学生获取功名的一条路径。当然也有极少数选本是为了学生自学编著的。‘四书五经’作为主要的经典教材,作为古文教育期进行书面语言读写训练的主要教本,其影响时间之长,发挥作用之大,在教育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从古代语文教育的发展来看,“阅读整本的书”和古代语文教育是一脉相承的。

古代阅读教材的两条线,以“四书”“五经”为主的“整本书”和以《昭明文选》《古文观止》《唐诗三百首》等为主的“选本”始终是并行的。但是,自20世纪中期至今,教材却越来越单一,成了“文选型”教材一统天下的局面,整本书的阅读被忽略。阅读教学也随之转向注重篇章教学。

关于整本书的阅读,20世纪40年代初期,叶圣陶先生就在《论中学国文课程的改订》一文中指出:“现在的国文教材似乎该用整本的书,而不该用单篇短章……退一步说,也该把整本的书作主体,把单篇短章作辅佐。”其后的许多语文教育家顾黄初先生、董菊初先生、夏尊先生等都强调阅读整本书的意义。阅读整本书可以让学生进行各种文体知识的研讨以及文体阅读的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一部《红楼梦》,诗词歌赋曲,奏议函铭诔,凡属应有,几乎尽有”;阅读整本书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有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有利于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仅单篇短章的教材不仅学生的阅读量上不去,而且容易使学生眼花缭乱,心志不专,仿佛跑进热闹的都市,看见许多东西,可是一样也没有看清楚。并且,读惯了单篇短章,老是局促在小范围之内,魄力就不大,遇到大篇,将会望而却步。”所以单篇的选文教学,对某一文体的讨究不够彻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且不利于学生养成专心读书的阅读习惯。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教学建议”部分提到:“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读整本书的思想被重视起来。因此,语文教材的编写要渗透阅读整本书的理念,在实际的阅读教学中,教师也要积极鼓励并有效指导学生进行整本书的

阅读。

二、强调阅读材料的经典性

古代阅读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学习文献的思想内容,对文中所传达的“道”进行阐发。所以阅读材料的选择以正统思想为主要标准,阅读范围偏重以“四书”“五经”为主的儒家经典。除了儒家经典外,还有一些文选读本作为阅读材料,大多为古文选注评点的本子,例如,比较有名的《昭明文选》《古文观止》《唐诗三百首》。这些选本材料虽然存在编排方式的差异,“选文的标准和范围也有各自的尺度,有的并且有某些偏见,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都重视选用历来有定评的、脍炙人口的名文”,选本所选的都是历代流传下来的名篇佳作,而同代人的作品由于没有经过一定的历史沉淀、历史检验,一般不做选择。由此可见,古代语文教育进行阅读训练非常强调阅读材料的经典性。

学生阅读优秀的经典著作,会比阅读一般作品得到更多更好的影响和教育。经典之作不论是其思想内容还是语言表达都堪称典范,“文质兼美”。经典选文所蕴含的思想精神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的形成影响深远。经典选文的语言文字、篇章结构等表现形式合乎语言规范,为学生提供了学习语言文字的样板,对于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语文教材的阅读选文必须是经过历史沉淀众所公认的名篇,让学生能够系统学习本民族的优秀文学作品。正如童庆炳教授所说:“必须保证我们有限的教材能给予学生最经典的最基本的最必要的东西……使我们的后一代真正具备起码的语文素养。”

三、强调文本细读,理解作品原意

古人强调阅读文献,重要的是理解原意。宋代朱熹极力主张读书要虚心涵泳,体味作者思想,而不要先入为主。《朱子读书法》说:“学者读书,须是敛身正坐,缓视微吟,虚心涵泳。”“凡看书须虚心看,不要先立说。”并批评“今人观书,先自立了意,后方观。尽率古人语言,入做自家意思中来。如此,只是推广自家意思,如何见得古人意思?”要真正理解文献原意,就不能先有任何成见,“读书正如听讼,心先有主张乙底意思,便只寻甲底不是;先有主张甲底意思,便只见乙底不是。不若姑置甲乙之说,徐徐观之,方能辨其曲直。”“读书遇难处”,更要“笃志虚心,反复详玩。”花一番力气,才可能“理会道理”。这就如同“吃果子一般,劈头方咬开,未见滋味便吃了;须是细嚼慢咽,则滋味自出,方始识得这个是甜是苦,是甘是辛,始为知味”。可见读书必须用心体味,反复揣摩,才能够真正理解书中的深意。

解读文本是阅读教学的关键和根本。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低效,一直以来都没有得到根本的改进,原因主要就在于文本分析的不到位、不深入。而教材作为文本的载体,其在编写时要注意无论是课文导语的设计,还是练习的设计都要引导学生对文本原意进行理解、分析,引导学生直面文本,从文本中获取信息,提出问题,并联系上下文,解决问题,在文章里把课文读懂,做到“以文解文”,没有必要做过多的注解分析和引证发挥。

参考文献:

[1]张志公.传统语文教育教材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12).

篇12

在语文新课程标准实施多年后的今天,由于应试教育在中学教育中仍有较大的影响,语文课程仍被功利性地对待,许多中学语文教师被考试分数和各种教辅参考资料奴役化,忽视自身素质的修习。改变语文教师的自身素质,成为不可回避的前提。

1.人文素质方面的问题。

人文素质是语文教师的必备素质。然而,我发现,大多数中学语文教师对“人文素质”的内涵认识不够深刻;少数老师对自身人生价值并没有明确的认识,爱岗敬业的精神不足;一些教师不能很好地做到以身作则,只有少部分学生是因为教师自身魅力而更加喜欢语文课。

2.知识素质方面的问题。

由于语文课程的基础性地位,要求语文教师有较高的综合知识素质。但是,由于应试教育背景下课程任务负担重,老师对专业知识更新不够重视,专业知识大多是局限于职前教育的层次,知识面“窄”,对一些现代教育思想、语文专业前沿领域知识,尤其是其它学科知识如教育学、心理学知识了解和掌握不够。

3.能力素质方面的问题。

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师有较高的语文能力(听、说、读、写能力)、教学能力,以及科研、创新能力等。事实上,在语文能力方面,大多数老师基本功还是很扎实,能满足教学的基本要求;在教学管理能力和教学设计与合作交流能力方面就有较大的欠缺,少数老师还是局限于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呆板,教学效果不佳;在教育科学研究能力方面最差,绝大多数中学语文教师只顾教学,无法顾及教学研究,更谈不上创新。

4.心理素质方面的问题。

总的来说,中学语文教师具备了一定的心理素质,能够帮助中学生解决一些心理问题。但其心理素质结构还不完整,与语文学科特点相适应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维力等智力因素,以及情趣、意志等非智力因素方面的心理素质水平有待提高。

二、新课标对语文教师素质的要求

1.较高的人文素质。

人文素质是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体现,包括对思想政治与法律品质、人格形象、职业信念等。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师对语文教学工作产生强烈的认同感,有很高的工作积极性,爱岗敬业,锐意进取,勇于创新;尊重、关心、关爱学生;言行合一、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2.较先进的教育理念。

按照新课标的要求,中学语文教师应该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具备先进的教育理念。要破除应试教育的束缚,树立大语文观,把学校语文教育系统与家庭、社会语文教育系统有机统一起来,把语文教学与学生人格的养成和素质的养成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全面培养。

3.较为全面、不断更新的知识结构。

“学高为师”是指教师要具备较高的知识素质。首先,中学语文教师应该能够系统地掌握本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并熟悉本学科历史、现状,了解其最新成就和发展趋势。其次,应该比较系统地了解教育的本质和目的、教学的过程、原则和方法等一系列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方面的知识,一定的心理学知识。最后,应该掌握一些中外语文教育史,了解语文学科的发展历程,包括语文教育目的和教学内容的演变、语文教学方法的改革等知识。

4.较高的专业能力。

中学语文教师应该具备的专业能力,主要包括听、说、读、写能力,教学能力,科研创新能力等方面。一是应当敏而好读,功于作文,善于视听,巧于辞令,为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作出榜样;二是要掌握较高的包括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及对学生评价在内的教学能力,要能够选择和运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三是要认真研究,探索语文教学规律,大力进行科研创新,创新语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5.较强的心理素质。

教师的心理素质必须成为现代教师素质要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能够客观准确地明确自己的优缺点和潜能,并在此基础上发展自我、完善自我;要有坚强的意志和坚韧不拔的毅力;能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进行积极主动的应对;能有效地适应社会环境,妥善地处理人际关系;对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表现要具有良好的调控能力,保持基本的稳定和和谐。

三、提高中学语文教师素质的对策

1.完善中学语文教师职前和在岗教育。

第一,推进师范院校的改革。首先是课程设置方面,除了开设中国语言、文字、文化、文学等综合性大学中文系的课程外,还应大量开设一些中文专业实用技能方面的课程、语文教育方面的课程、综合课程、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方面的课程和教育实习方面的课程。其次,国家也应该加大师范院校的建设力度,改善教学科研环境,提高教师素质,改革教学方式方法,提高师范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教学实效性。

第二,加强中学语文教师的在岗培训和进修。首先要鼓励大量在职中学语文教师进修语文教育硕士学位、文学硕士,并吸收相应的高层次人员投入到中学语文教育中。其次要通过各种形式的短期培训,帮助中学语文教师解决在教育和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最后要加强新任教师的在岗培训。

2.改进教师评估制度。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