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与作业设计范文

时间:2023-08-11 09:15:45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课堂教学与作业设计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课堂教学与作业设计

篇1

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情境设计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课堂中情境创设的有关问题,如:情境教学在生物教学中的作用、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方法、多媒体技术在情境创设中的作用等展开的研究,以深化现代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在于突破传统教育模式的框框和束缚,提倡“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着重培养学生的探究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依据中学生的心理年龄特征,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前提下,有的放矢地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如问题情境、影音情境、现实情境、语言文字情境、数据图表情境等,可以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提高中学历史教学实效性的目的。新课标提倡的三维目标包含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重要目标因素,体现了新形势下对课堂教学的新要求。缺乏情感、枯燥无味的课堂教学便如死水一潭、了无生气。从尊重中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满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好奇和质疑等心理需求出发,创设人性化的教学情境是我们努力研究的方向。情境教学法的运用,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和积极性,并可利用情感等非智力因素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从而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质量和实效性。

情境是指一个人在进行某种行动时所处的特定背景。学习情境包括学生本身和外界环境有关因素,可分真实的情境、想象的情境和暗含的情境。其中,真实的情境,指人们周围现实存在的他人或群体;想象的情境,指在意识中的他人或群体,双方通过各种媒介载体以传递信息进行互相影响;暗含的情境,指他人及其行为中所包含的一种象征性的意义。

生物情境教学就是在课程目标的要求下,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把形成生物学知识和原理的有关实验事实与实验过程提供给学生,或者把生活、生产实践中发生的一些相关活动、现象等提供给学生,让学生在类似真实的环境中感悟知识,主动建构知识,达到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的目的,同时通过心理的影响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初中生物作业处理

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开拓学生思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学生的参与面广,不断深入,概念的形成上采用不直接讲,而是通过许多新旧知识的对比让学生自然生成,老师主要做启发和指导的工作,课上采取“新旧知识的对比―概念的初步形成―概念的理解辨析―概念的应用―概念的巩固与提高”的教学方式。

篇2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教学活动能够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规律,选择教学策略。“教者有心,学者得益”。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它的优化设计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兴趣,增强教学效果,拓展减负空间,丰富课余生活,发展独特个性。作业的分量、难度适宜,选择自主,形式多样,完成的时间灵活,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品尝到作业的乐趣,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这无疑激发了学生语文学习乐趣,学生在完成作业的同时,既感到轻松愉快,又扎实掌握了知识技能,提高了语文素养。

一、作业设计原则

作业作为一种信息反馈,能让教师很好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教学进程的调整。同时,作业作为课堂的一种延伸,能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为此,在语文教学中,作业的设计应遵循如下原则:

1.启迪性原则。传统的语文作业基本以“抄写生字、背诵课文”等形式进行,虽然能起到一定的巩固作用,但效果不是很显著。启迪性原则要求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能给予学生启发,让学生在巩固课堂学习的知识的同时,促进技能的培养和为新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

2.人文性原则。传统语文教学过于注重语文的工具性,忽视了人文性。因此,作业的布置大多以识记、背诵为主。其实,工具性和人文性是统一的,为此,教师在语文作业的设计中,要体现人文性,让学生在做作业的同时,不但能兼顾知识和能力,而且能培养情感态度。

3.个性化原则。学生个体客观存在差异,为此,作业的设计应该考虑到这一点,让学生完成不同个性化的作业。传统“一刀切”的作业布置虽然让完成的作业看上去规范统一,但去除个性化,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剥夺。个性化的作业设计是以学生个性为基础,强调的是让学生接近最近发展区,促进学生的不断发展。如生词的记忆,不一定非得抄写,只要学生能记住,什么方式就行;在量上,基础差的学生不一定要100%完成,可以规定当天的量,以化整为零的方式进行。

二、重视作业的开放性

所谓开放性作业,是指作业向课内外开放,向校内外开放,向学生的社会生活实践开放,向家长等社会成员开放,向社区、院校、科研单位等社会机构开放。强调参与人员、探究方法、实践过程及研究成果的多元、多样,培养和提高学生开放性的、创新性的思维能力。发挥作业的积极作用,建构课内外、校内外联系的桥梁,使作业成为连接学校与家庭、社会的纽带。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情况的需要,设计了以下几个类型的开放性作业:

1.自主选择作业。同一层次的作业,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取适合自己程度的自己较薄弱而需要强化训练的或自己喜欢的作业,可多可少。

2.自主设计作业。放开作业设计与布置的权利限制,让学生根据教材,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体验设计作业,促进个体学习目标的实现。如在预习新知识过程中,开动脑筋,自己设计作业并解答,然后通过全班交流,比比谁的作业设计最科学、最新颖。这种学生自己设计的作业,他们完成的主动性极高,体现了“个性”,发展了“个性”,更有利于优生追求较高的学习目标。

3.自主完成想象作业。语文教材的内容丰富,在阅读课文的基础上,设计一些课外练笔,引导学生进行多样形式的想象训练,把作者没有写出来的内容写出来。这种凭借课文内容进行的小练笔,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理解文章蕴含的丰富内容,还有助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开发学生的语文创造潜能。不可否认,学生是有差异的。因此,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一定要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作业有一定的层次性和发挥性,便于学生选择练习的量度和难度。

三、语文作业设计的具体策略

1.分层递进式作业设计。教师必须深入细致了解并研究每位学生,自愿设计难度迥异的作业。教师可根据月考或季考测试成绩并结合平时具体表现作为分组参照依据。划分要做到心中有数,未能按自己能力选做题的学生,教师在批阅时即可指出,让学生自行调整。

2.作业设计生活实践化。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探究能力,使学生初步掌握语文学科中字、词、句和篇章的基础知识,对学语文的欲望转入到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学习、生活实际问题的尝试阶段。因此,语文作业的设计应投其所好,通过作业,把学生引向家庭,引向社会,引向生活,使“作业”成为丰富生活的向导。

3.趣味化作业设计。实践证明,任何一门学科都应该扎实、活泼、生动,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教师对作业的设计,能让学生兴味盎然地完成作业,能让学生喜欢上做作业,并期待下一次作业,这样的作业肯定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作为基础学科的语文科而言,趣味作业的设计尤为重要。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探究、创新、团结合作的精神得到了培养。教师要牢牢把住作业关,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作业过程中掌握知识,巩固学法,就有利于提高学科教学质量。

四、重视作业的实践性

篇3

《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强调:让学生在参与中启动思维机制,使学生积极参与作业,使课堂教学得到深化和补充,不能让学生在“抄抄写写”的旧传统上打转了,小学生英语教学设计需要开放的新思路。小学生本就活泼好动,自控能力差,如果老师讲课内容不生动的话,那他们就可能是“人在教室,心在外了”。所以,小学英语老师要抓住学生的心理,让教学活动形式多样化。现就活动设计和作业改革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改革中的运用进行分析。

一、活动设计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改革中的运用

1.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

小学生对新鲜有趣的事物总是具有浓厚的兴趣,就是因为这样的心理特点,决定了小学的教学必须要有趣味性。因此,小学英语教师开始注重趣味性和知识性的结合。死板的教授小学生英语,已经行不通,创造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让学生能够享受学习的过程,才能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有些地方的教师利用歌谣教授学生英语,即在英语课上,教师利用教学生简短的歌谣,来记住当堂课的单词、语法,或者是简单的日常用语。课后还当堂课学习的歌谣,要学生改编,或者加上动作,之后进行评比,这样学生不仅记住了当天学习的内容,也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英语的教学内容通过特色活动来深化

学生学习的不仅仅是课本上的内容,更多的是要能学以致用。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学习水平,适当的延伸,拓展教学内容。对于学生的生活环境,教师也要充分的了解,根据学生不同的生活环境,定期或不定期的举行特色活动,如英语角,英语故事的演讲,为学生的交流和活动创造一个好的平台,让他们把英语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3.多元化评价英语活动课

评价是进步的重要因素,无论何时,都要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而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改造的重要因素就是评价。符合学生心理的,科学的,适时的评价很重要,这些不仅可以是学生的信心增强,还可使他们的潜能得到发挥。

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改革中,对学生评价,不是单一评价,而是多元化的评价,无论是从评价内容还是评价方式,都坚持了多元化和多样化。这样,就能让学生在活动之后,有所收获,而不只是走了一个形式而已。小学英语教学中,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日常教育教学活动贯穿在其中,使其教育功能得到最大的发挥,让每个学生都能主动的参与到课堂中来,提高小学英语活动课的教学质量。

二、作业改革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改革中的运用

课堂的学习很重要,课后的作业也不可忽视。课后作业是对课堂学习的巩固,是为了更深刻更牢固的记住课堂学习的内容。如何有效的布置课后作业,也是社会关注的一大话题。基于此,笔者就如下几个方面谈谈作业改革在小学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改革中的运用。

1.具有层次性的布置小学英语课后作业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指纹,世界上没有两种完全相同的学习方法。每个学生的潜力、学习能力是不一样的,他们有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一刀切”的作业布置方法是不可取的行为。

在现在的教学改革中,要求照顾到每一个学生,让他们对学习时刻都充满兴趣。所以,在课后作业的布置上,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就采取了作业分种类的方法,依据学生的学习程度,接受能力等各个方面,把学生划分为几个组,分别布置不一样的课后作业,这样就不会让学生觉得作业难做了。

2.具有创新性的布置小学英语课后作业

死记硬背,已经是陈旧的教学观念了,这种观念已经不被现在的小学生所接受了。所以,老师在布置课后作业的时候,不再遵循以往的观念,而是创造性的布置课后作业,提高了小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在布置英语课后的作业,教师更多的是考虑小学生的心理要求,更多的考虑他们的行为习惯来布置他们能做且愿做的作业,而不是一味的按照教师的想法来做。

三、结语

综上所述,无论是活动设计,还是作业改革,在小学生英语教学中的运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使教学质量得到很大的提升。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要更多的致力于教学模式的研究,是其更符合学生的发展要求。

参考文献:

篇4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现阶段,市场需求不断偏向应用型人才,傻读书,读死书已经不能够满足人才市场的需求,我们需要思考如何才能够促进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的全面发展,将课堂所学应用到生活和实景教学中去,真正做到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在这样的新情况下,学生社团活动即学生第二课堂成为了一个很好的载体,本文将阐明我校学生社团以汉语角社团为例,运作模式以及社团活动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素质的促进作用。将会对其他高校的社团建设和第二课堂设计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同时切实推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走向国际化,专业化。

二.主要社团活动案例

1.中国书法

书法,是世界上少数几种文字所有的艺术形式。其中“中国书法”,是中国汉字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从广义讲,书法是指语言符号的书法是指按照文字特点及其涵义,以其书体笔法、结构和章法写字,使之成为富有美感的艺术作品书法也是中国的一大特色。中国书法是中国文化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艺术形式,艺术性强,参与度高,操作性强,可以吸引外国友人参与其中,提升浓厚的汉语学习兴趣,和对汉字的热爱。

活动流程:主持人介绍书法主要流派以及我国古代著名书法家和作品,然后由本专业中国学生介绍毛笔的使用方法,最后进行留学生和本专业学生动手操作环节。

2.中国武术

武术起源于中国,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中国武术种类繁多,拳、剑、太极等等。很多外国友人对中国功夫有着浓厚的兴趣,也十分希望学习一招半式,所以这类活动将会吸引一大批国外留学生参与其中。

活动流程:播放中国功夫视频,邀请我校武术社团优秀成员在舞台表演各式中国武术,例如棍棒,鞭,拳法等,让外国留学生朋友近距离感受中国武术的魅力,接下来将使教学环节,在这个环节中,留学生将会学到纯正的中国功夫,亲自体验中华文化。

3.中国脸谱/纸鸢

为了让留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感受中国传统民间工艺。同时,增进留学生与中国学生友谊,培养专业素质,深入学习生活,达到中外大学生学习融合的目的。

活动流程:首先由主持人讲解相关知识,了解脸谱或纸鸢的种类和主要图案,接下来将由留学生和本专业学生一对一共同完成一个作品。

4.中外友谊晚会

“汉艺馨香,语动四洋”中外主题联欢晚会是每年的重头戏,本专业学生⒒嵊肓粞生联手奉献给大家一台精彩绝伦的晚会,晚会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现代流行元素,以及来自世界各国的留学生国家的文化元素,丰富多样的文化将会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和激情。在节目的准备过程中能够不断增加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友谊。

5.世界美食专题

无论走到哪里,美食总是人们必须要尝试和了解的一个元素,通过活动对各个国窖包括中国美食的介绍,能够让学生更加细致了解彼此的文化,同时可以将饮食和旅行地理以及文化相融合,例如中央电视台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就是一个很好的作品,同时活动中各个国家的留学生还将带来亲手做的自己国家的美食,让参与者不仅能了解到,还能够品尝到异国的美食。

活动流程:播放英文版舌尖上的中国,然后由几个留学生代表讲述他们国家的代表美食故事,最后进行美食品尝环节,大家其乐融融的享受世界美食,畅谈饮食文化。

三.社团活动功能

1.提高交际能力

在社团活动中,我们采取一对一的形式,即每个留学生配备一个本专业的中国学生,在活动的全程都将进行交流和辅助讲解,在这个过程中会不断提升本专业学生的交际能力,让他们敢于和留学生交流。

2.提供实践机会

在活动中很多留学生会选择他的搭档进行课后辅导,在这样的优势条件下,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本身就先于其他人一步获得了将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的机会,在教学辅导中发现的问题可以及时的向自己的专业课老师求教,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可以学到很多书本之外的知识和经验。

3.提升综合素质

社团活动不是由一个人来组织策划完成的,在这个过程中将会不断提升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增强责任意识,让学生为融入社会提前奠定基础,同时,很多同学义务帮助留学生进行课后辅导,增强了公益意识,增强了自己作为中国文化传播使者的热情,另外在写策划,筹备活动以及主持活动的过程中能够提升学生们的语言表达表达,组织策划,创新等综合能力。

4.提升动手能力

在书法,脸谱等主题活动中,大家将一起动手完成作品,互动的目的不在作品本身,而是在过程中加强与留学生的交流,增强动手能力,不限于纸上谈兵,而且在过程中还可能会体验到童年的乐趣。

篇5

一、要恰当运用讲故事的教学方式,以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小学生好动、好奇,不仅难以长时间保持精力集中,而且总是爱为什么。所以,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结合小学生的这些特点,根据课堂教学内容恰当地运用讲故事的教学方式。这样,教师可以在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趣味性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提高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第一,结合教学内容的需要,恰当地将讲故事环节引入课堂中。小学语文课本中的许多课文内容都与小学生的生活有关系,而且很多课文本身就是一则故事。这些课文内容的设置是为了让小学生通过学习能明白一些生活中的道理或者学到一些生活常识。在教授这类课文的时候,小学语文教师就可以有意识有目的地将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故事引进来,或者教师讲给学生听,或者让学生自己讲述自己的故事。这样,学生在课堂中将不只是一味地学习课本中的知识,而是可以自己发言或者与人交流,在无形中就会提高参与积极性,感受到语文课堂的趣味性。第二,让小学生以作者的角度将课文的故事情节叙述出来。除了让小学生讲故事外,小学语文教师在教授课文时,还可以让小学生以作者的身份、从作者的角度来叙述故事情节,这样不仅可以调节课堂教学氛围,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此外,如果学生能够将故事情节从作者的角度叙述出来的话,就不仅体现出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充分的了解,而且也证明学生对课文有了深刻的印象。学生通过积极发言和表述会体会到成就感和乐趣,这在无形中也提升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二、要优化课后作业设计,以提高课堂教学趣味性

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从教学内容的丰富多彩和教学方式多样性等方面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而且也要提升课后作业的趣味性。小学语文教师要优化作业设计,使得课后作业的趣味性更强,以促使学生积极认真地完成作业。小学生天动好玩,小学语文教师在设计课后作业时也要结合学生的这一特点。小学语文教师不能将小学生的课后作业局限于抄、读、写的范围内,要设计可读、可写、可看、可玩耍的作业类型,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从目前小学语文课堂趣味性教学的实际开展来看,趣味性教学的目的在于提高整体教学效果,促进课堂教学的发展,同时对学生的整体能力形成良好的培养。而这一切的实现,课后作业是重点,因此教师应通过课后作业的趣味性设计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及能力。为了保证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教师应对课后作业引起足够的重视,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第一,明确课后作业的设置目的,优化课后作业的设计方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阶段,教师设置课后作业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使学生能够有效掌握并巩固课堂知识。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想提高教学趣味性,就要明确课后作业的设置目的,并对课后作业的设计方法进行优化。第二,要更加关注课后作业本身的趣味性,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设置课后作业时,小学语文教师应选择有趣味性的内容,同时应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选择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开展课后作业,使学生的课后作业既能够满足趣味性需要,也能够满足实际教学需要,起到提高学生成绩的作用。总而言之,提高课堂教学趣味性对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是有积促进作用的,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重视课堂教学趣味性的提高。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提高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等的趣味性,而且还要重视课后作业的趣味性设计,以便更好地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多实践,并且不断从实践中总结经验,力求用更多更好的方式方法使得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更富有趣味性。

作者:郭美瑛 单位: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滨河路小学

篇6

作业是教学活动的基本环节,它是巩固、消化与运用课堂所学知识必不可少的手段,也是培养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技能的有效途径,在教学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作业分为课堂作业和课外作业,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教师为了在短短的45分钟内多讲些知识点,往往忽视了课堂作业,侧重于布置课外作业。语文学科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养成和知识点的积累,如字、词、句的运用,课外作业固然能帮助学生掌握这些技能,但效率没有课堂作业高,效果也不甚理想,所以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要密切与作业之间的联系,用多样化、多元化的课堂作业辅助教学,充分发挥作业功能,实现素质教育。

一、初中语文作业设计现状

多年来我国一直提倡素质教育,但应试教育的影响根深蒂固,初中语文教育理念偏向“分数至上”,轻视学生素养和能力的培养,表现在作业上就是偏重阅读应试训练,轻视写作能力培养,形式上偏重于重复抄默,轻视朗读书写实效,而且作业布置过于笼统,层次不清,根本发挥不了作业功能。目前国内关于初中语文作业的研究相对较少,尚未形成一定体系,使得作业设计成为语文教育研究的“盲点”问题。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很少鼓励学生运用感官全方位、多角度地认知“语文”学科,也很少设计丰富多彩的作业形式,以至于作业只是师生之间浅薄的文本来往,根本体现不了作业本质,更不能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作业与教学活动密切相关,是常规教学环节之一,教师不应回避它或忽视其设计,只重数量不重质量,这样只会降低作业功能。所以,语文教师要注意作业设计的多元化和多样化,以有效性为前提,以学生认知水平和身心发展为基础,结合知识生成过程和思维活动过程来设计作业,力求使作业过程成为学生消除困惑、满足需要和创新知识的有效形式,真正发挥作业功能。同时使作业设计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成为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课内知识的外延,帮助学生巩固、理解与运用所学知识。

二、初中语文作业设计的多元化(以课堂口语交际训练为例)

教学领域中的多元化可以理解为思维多元化、方法多元化、形式多元化,而作业设计多元化就是从多个角度或系统地设计作业。初中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与小学语文相比,其囊括知识体系、能力培养、情感熏陶等一系列内容,不再是读与写的简单结合,加之新课改要求教师转变陈旧的教学思想,在这样的情况下作业设计也应采用新理念,形式要更多元化和多样化。对于初中生而言,作业是他们自主学习的主要载体,是他们获取与处理知识的重要形式,为了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体现作业本质、发挥作业功能,初中语文作业不应是单一枯燥的文本,而是充满情趣和色彩丰富的多元复合体。

初中语文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课文理解分析、写作能力训练,以及学生创新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而前两项是作业设计主要内容。以课文理解分析为例,教师一般先分析课文,让学生从内容上理解课文主旨,那么对于这一部分,教师就可以采用多元化方式进行作业设计。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课文主旨,整理成一个观点,然后提出正面论据以支持提出的观点,目的是让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看待同一个问题,拓展思维的同时,还可以培养分析与总结能力。至于写作能力训练,除了课后作业练习之外,在课堂上可以安排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同样可以提高学生语言运用与掌控能力。口语交际训练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命题小短文,二是开放性题目。命题小短文:教师给出一个词语,或一个成语,或一个谚语故事,让学生以此为基础讲述相关知识。在设计这样的课堂作业时,教师要特别注意训练要求、注意事项等要求,必要的话可为学生做示范。例如,以“校园风景”为题,学生既可以将现在所处校园,也可以是以前的校园,也可以是自己去过的,也可以是父母的……只要不脱离话题就可以。开放性题目:教师给出口语交际要求、注意事项,不给出题目,学生随意讲述任何一个话题,学生主体的自主性更强。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用言语为学生勾勒出一个虚幻的情境。如,“在我小时候,父亲有着世界上最伟岸的肩膀,我经常骑在他的肩膀上玩耍,看到的世界更远、更广,而现在的父亲……”让学生接着这段话继续往下说,要求主旨明确、语言简化。这样的训练根本没有提任何口语交际技巧、语言运用要求等,注重个人经验和知识积累,侧重于感性思维,技法指导相对较少,却真正起到了锻炼学生口语交际和语言运用能力的作用,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十分有益。

以上关于写作能力训练的作业设计,虽然形式有所不同,但其主旨都是为了培养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作业形式的多元化并没有影响作业本质功能,反而使作业变得愈加丰富多彩,利于拓展学生思维、语言运用能力的增强,同时也密切了作业与课堂教学活动间的联系,通过有效的设计将作业有机融入了课堂教学,成为课堂教学中知识讲解与巩固的重要手段。作业融入课堂教学对于学生来说,可以及时帮助学生理解与消化知识点,有着课后作业无法比拟的即时性和有效性。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精心设计作业内容和形式,增添作业设计的趣味性和新鲜性,同时要精,抓住重点、难点,并不是越多越好,高质量作业才能真正发挥作业功能。

总之,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多元化的课堂作业设计利于启发学生思维、培养语文素养。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注重作业的融入,如口语交际练习、阅读理解分析练习,并注重练习形式的多元化,以期充分发挥课堂作业功能,达到作业设计目的。

篇7

课堂作业,是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进程中,实时了解自身教学活动效能,及时掌握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抓手”和有效“载体”。课堂作业已成为构建课堂教学活动体系的重要“部件”。教师课堂作业设置内容,一定程度上决定和影响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效果。笔者发现,部分初中数学教师未能认清课堂作业对课堂教学的积极功效和深刻意义,存在重视教学过程设计,轻视课堂作业设计的不良现象,课堂作业设计随意性大,信手拈来,未经过大量调研和深刻研析,课堂作业意义效果不明显。作业设计是课堂作业教学的基础环节,首要工程,做好作业设计对课堂教学影响深刻。本人现就初中数学课堂作业设计活动的开展,从三个方面进行简单试论。

一、作业设计要渗透教材目标要义,利于巩固强化知识素养

课堂作业是教师了解学生课堂数学知识内容掌握程度的有效“抓手”。课堂作业的设计,其重要目的之一就是,将数学教材知识内容渗透和融入课堂作业之中,是课堂作业成为教学目标、学习要求以及教材要义的“承载体”和“代言人”,从而使初中生在完成作业进程中,实现对数学知识内容的复习巩固,提升自身数学知识素养。但笔者发现,少部分教师设计数学课堂作业存在随心所欲,浮光掠影的现象,作业内容与教材内容不贴合,不紧密,课堂作业巩固强化功效未能发挥和展现。因此,教师在课堂作业设计时,要做好备教材的“工作”,认真研析数学教材内容,找出本节课教材知识点讲解的重点,学习的难点,以此来选取和编排课堂作业内容,保证课堂作业紧扣教材“精髓”,提高初中生数学知识素养。如“不等式的性质”第一课时课堂作业设计中,教师首先做好研析该节课教材工作,在整体研析活动基础上,抓住该节课教材的“不等式的三个性质”教学重点以及教学难点,并根据该节课教学目标和学习要求,设计了“若a>b,用‘’填空:(1)a+2 ___b+2;(2)3a___3b;(3)-2a ___-2b;(4)a-b___0;(5)-a-4 ___-b-4;(6)a-2___b-2”;“用不等式表示下列各式,并利用不等式性质解不等式。(1)a的 是非负数;(2)m的2倍与1的和小于7;(3)a与4的和的20%不大于-5”等作业案例,让初中生借助于典型案例,再一次巩固提升初中生对该节课重难点的掌握和理解。

二、作业设计要紧扣学生主体特性,利于锻炼提升学习技能

课堂作业设计是课堂教学预设活动的一个环节和一项工作。预设作为课堂教学的基础环节,准备工作,自然要按照和遵循新课程改革提出的学习能力素养培养的目标要求和任务,将学习对象数学学习能力要求渗透和落实于课堂作业内容之中,使课堂作业成为学生锻炼提升的有效载体。这就要求,初中数学教师设计课堂作业内容时,不能粗浅、简单,一看就懂,一看就会,而应该设计具有一定探究性、推理性的数学案例,让初中生在探究、分析、推理、概括等实践进程中,探究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辨析能力等得到锻炼和提升。如“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一节课课堂作业设计中,教师按照新课程改革“能力为王”目标要求,在研析综合教材内容基础上,设计了“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k+1)x+k2+2k =0有两个实数根x1,x2。(1)求实数k的取值范围。(2)是否存在实数k使得x1・x2-x12-x22≥0成立?若存在,请求出k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具有一定探究特性的作业案例,为初中生提供运用所学知识内容及技能进行锻炼实践的载体和时机,更好的培养锻炼初中生良好学习能力素养。

三、作业设计要注重结合课堂实际,利于调节教学活动节奏

篇8

一、高中英语作业设计的典型问题

笔者调查发现,目前高中英语作业设计主要存在因目的意识缺失导致的盲目作业和因目的狭隘而导致作业单一等问题。

(一)因目的意识缺失导致的盲目作业

有教师在完成NSEFC Book 3 Unit 2的“Come and Eat Here”阅读教学后,要求学生完成课本第11页阅读理解部分的第2~5题。其中,第4题的题目为“Divide the passage into 3 parts. Give the main idea in each part and then retell the story in your own words”。而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该教师已经让学生为该课文分段并给出段落大意。因此,布置这样的作业是让学生在重复学习。长此以往,学生在不假思索地完成这些作业的过程中养成机械完成作业和应付的习惯,逐渐失去对作业的兴趣,做作业的积极性也会因此而削弱。

显然,该教师没有从作业的目的出发思考作业的合理性。其实,作业的目的是教师在设计作业时首要考虑的因素,因为作业的目的直接影响作业的选择和设计。

(二)因目的狭隘导致的作业单一

笔者对某高二英语教师布置的21天的作业做了统计和分析。该教师布置的作业全部为书面作业,且都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其中有12天的作业为课堂教学的相关配套练习或作业本上的阅读理解,每天2~4篇不等。对作业中阅读理解题的大量存在,该教师的解释是“英语考试成绩和阅读理解能力正相关,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主要靠训练,有必要把阅读理解作为常规作业来要求”。而只布置由学生独立完成的书面作业的原因是“学生对笔头作业的重视程度远远高于口头作业,学生不把口头作业视为作业。另外,学生只把独立完成的作业看成是自己的作业,而把合作完成的作业看成是组长或合作小组内某(几)个英语学习成绩优秀学生的作业”。

可见,该教师布置的作业形式比较单一,以独立完成的书面作业为主,且形式以常见的考试题型为主。这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教师对作业目的认识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窄化了作业的功能,把原本有着丰富功能的作业矮化成了服务于考试的教学活动。

二、高中英语作业设计对策

作为教学过程不可或缺的环节,作业的设计应该和其他教学环节的设计一样,是教师依据教学目标进行深思熟虑的产物。教师要充分重视作业之于课堂教学效果的作用,同时,要树立起作业设计的目的意识,并且拓宽作业设计的目的范围,使作业真正服务于课堂教学,提升教学效果,促进学生成长。

(一)考虑作业和教学目标及其他教学环节的关系

作业和课堂教学其他环节共同组成完整的教学过程,它和课堂教学其他环节有着内在的逻辑关系,它们都服务于共同的课时教学目标。因此,教师应该像重视课时目标与其他教学环节之间的关系一样,重视课时目标和作业之间的关系,像重视其他教学环节之间的内在联系一样,重视作业和这些教学环节之间的内在联系。也就是说,教师应该在课时目标的统领下设计教学各环节,包括作业的设计。

为了使设计的作业与其他教学环节的关系合乎逻辑,并和其他教学环节共同服务于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师应在设计作业时做到以下几点。

1.紧扣教学目标 让作业有助于目标的实现

教学目标是设计教学活动及其作业的依据,有着良好目标意识的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对本课时的教学目标了然于胸,并紧扣教学目标设计有助于目标实现的作业。然而,教师常因过多关注作业形式而忽视了作业设计的目的,忽略了作业和教学目标之间的本质联系,导致作业无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

某教师为NSEFC Book 2 Unit 1的“In Search of the Amber Room”阅读教学所设置的语言知识目标是“在阅读的过程中,通过上下文和构词法等猜测部分生词与短语(如:amaze, design, troop, artist, reception, remove, former, belong to, at war, in return等)的含义,从而使它们不影响阅读及其对文本主要内容的理解”。该课时的作业之一为“假设你是某项中国文化遗产的保护专员,为你所保护的文化遗产设计一份海报,主要内容为该文化遗产的基本历史、目前情况及保护措施等,以引起人们对该文化遗产及其保护工作的重视”。对其设计的作业,该教师解释说她的设计意图是“在了解琥珀屋的历史故事后,让学生在查阅资料和制作海报的过程中,尝试运用并巩固本课所学词汇,并进一步体会文化遗产的珍贵,强化他们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然而,仔细分析以上语言知识目标可知,本堂课对生词和短语的处理是为“不影响阅读及其对文本主要内容的理解”而只停留在词汇含义层面上的教学。也就是说,通过本堂课的学习,学生只是了解生词的含义。而如果像该教师解释的那样,为某文化遗产设计海报的过程中,学生要“尝试运用并巩固本课所学词汇”。那么,该作业的要求就超出了本课语言知识目标的范围。可以预见,只了解有关生词含义的学生是无法完成运用这些生词设计海报的作业的。因此,该作业只能给学生带来困扰和焦虑,并无助于本课教学目标的实现。

相反,能在明确目标指导下设计出有针对性作业的教师总有很强的目标意识,并能让其设计的作业源于目标,并服务于目标的实现。比如,有教师为有着同样语言知识目标的上述阅读教学课设计了一道根据所给解释填写单词或短语的练习(见图1)。其实,该作业只是根据具体学情对课本第3页练习一做了适当的增加和删减。然而,在做这项作业的过程中,学生再一次接触这些生词,强化和巩固了他们对这些生词含义的理解,事半功倍地实现了教学目标。

2.基于教学活动 让作业成为教学活动的延伸

作为课堂教学的最后环节,作业和之前的教学环节有着内在的联系。前面的教学活动是支持学生完成作业的基础,作业应该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合理延伸。然而,教师常因忽视作业和其他课堂教学活动的关系,而设计出或与其他教学环节重复,或与其他教学环节相脱离、割裂的作业。

NSEFC Book 2 Unit 1的“In Search of the Amber Room”阅读教学后,某教师布置学生“用图片的形式画出Frederick I, Frederick William I, Peter the Great, Catherine II, the Nazi army等与琥珀屋的关系”。而在该阅读课过程中,教师已经要求学生完成课本第2页的练习一,即把人物名字和其对琥珀屋所做的事进行匹配和连线。可见,除了以画图区别于连线的形式外,该作业和上述课堂教学活动是重复的。虽然,学生能在课堂教学活动的基础上较好地完成该作业,但该作业会因其重复劳动而降低学生的作业兴趣,并在一定程度上浪费了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

“In Search of the Amber Room”一文讲述了琥珀屋的历史,主要涉及不同人物或人群与琥珀屋之间的关系。在阅读教学课上,笔者设计了一个阅读填图活动(见图2),让学生阅读文本并找出能反映琥珀屋历史的关键词,即人物/群(who)和该人物/群对琥珀屋所做的事(what),并将它们填在图2的方框中。在这个课堂教学活动的基础上,作为对该主要教学活动的延伸,笔者让学生在课后扮演新琥珀屋的讲解员,再次利用这张图及其所填的关键词,向游客介绍琥珀屋的历史。这个作业既利用了课堂教学活动的成果,又使它得以提升。因为有了课堂教学活动的铺垫,学生没有无从下手的惶恐,同时又能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巩固课堂教学活动成果,实现了从知道“谁”“对琥珀屋做了什么”到能简要讲出“谁”“对琥珀屋做了什么”的延伸和提升。

(二)充分发挥作业的育人功能

所谓教书育人,教书不仅仅是授业解惑,也不仅仅是传递知识和培养技能。同理,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业也应该承担促进学生作为个体成长的职能。

实际上,作业的形式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作业的目的,作业目的的多样性一定得通过多样的作业形式来体现。考试并非作业的目的,至少不是作业的直接目的或最终目的。只有不囿于作业服务于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的狭隘意识,不囿于作业服务于考试的狭隘意识,教师才能结合课时教学目标设计出符合当下学生作为个体发展需要的形式多样的作业。比如,NSEFC Book 7 Unit 1中Using Language课时主要处理了语篇“A Letter to An Architect”,其主要教学目标为“通过该语篇的阅读,了解作者给出的建议,并学习提出建议的礼貌方式”。为了达成训练本节课学习的“express ideas in polite ways”的教学目的,教师可以为该课时设计一个书面和口头相结合的作业,要求学生收集目前我市各社区在残疾人通道方面的不合理设计,并用英语委婉地提出合理的建议。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完成该作业,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以小组活动的方式收集并记录有关信息,然后以学生和社区负责人对话的形式在课堂上展现活动成果。

这样,既通过有关句式的运用训练巩固了该课时的语言知识和技能,又通过真实的社区调查和提建议的活动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英语语言学习的成就感,而小组活动的开展促进了同伴间的合作互动。

篇9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8B-0020-01

作业是教学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合理的作业可以有效地延伸课堂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检查和复习课堂教学知识。在当前初中英语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发展的背景下,教师需要更科学、合理、有针对性地设计作业、布置作业,考虑课前、课中、课后三个不同阶段的重点,同时坚持多元组合、难易搭配和重点突出的原则,并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一、作业设计要与课前预习、课堂教学、课后复习有机结合

作业设计应当与课前预习、课堂教学、课后复习这三个教学主要环节有机结合起来,系统、有效地对教学效果做出反映和评价。这种有机融合主要可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实现:

1.作业布置与课前预习综合设计

预习是教学的先导,可使学生发现旧有知识结构中的薄弱环节,并在课前补上这部分知识,扫清听课障碍。教师要根据具体的课堂形态综合设计作业,并及时加以检查与评价。

例如,在进行人教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下册《How was your weekend?》的课堂教学作业设计时,教师可提前一周进行作业设计与布置,引导学生对自己的“weekend”进行大胆设想与阐述,以书面作业的形式完成。在课堂教学时,选择部分小组学生的作品进行描述与评价,并将各小组的作业张贴在板报上进行交流。

2.作业布置与教学重点、难点的巩固结合

课后作业完成的过程,实际上是学生独立对课堂教学重点和难点进行巩固和深化的过程,学生能从中对一些重点和难点问题形成自身的思考。教师布置作业时,应当充分考虑到教学重点和难点的设计与强化,发挥出作业的巩固作用,进行多样化的教学设计,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与实践的机会。

例如,在人教版英语九年级《Travel Tips and Advice》阅读模块中,很多知识点与现实生活有关,知识点讲述和对话学习也是建立在情景模拟的基础之上。作业布置时就需要提前引导学生思维向现实生活靠拢,有组织地进行情景模拟、对话练习、分角色表演等活动。教师可让学生们按照自愿组合的原则组成小组,将课本内容编演成课本剧,再进行评比,一步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热情。经过学生的理解和亲身实践后,教师再进行归纳和总结,课堂教学的难点也随之迎刃而解。

3.注重检查与反馈,并适时加以引导

课后作业设计的要点在于精炼与针对性,应尽可能突出教学重点。一些预习型的课业目标、能力型练习、拓展型作业都是重要的形式。在作业检查与反馈时,教师可以采用随机检查、重点指导的评价机制,多方面地进行信息收集和作业反馈。

二、作业设计要坚持多元组合、难易搭配和重点突出的设计原则

作业布置虽然是长期以来的一项常规教学工作,但只有将策略、技巧和艺术方法融入其中,方能提升教学效果。教师要注重和坚持难易结合、多元组合的搭配,根据学生的学习现状和心理状态进行设计,兼顾减轻学生负担与提高教学效率。此外,还应注意突出重点,注意形式选择,突出计划性与针对性。

例如,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上册Unit 9 Do you want to go to a movie?教学之中,教学的难点在于人物对话和“电影”主题知识。教师在作业布置时,课前要给学生布置资料搜集任务,让学生掌握教学背景;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课本会话情境练习,再针对相应的对话内容转化为具体的填空题型、造句练习,形成具有层次感的作业安排。

三、作业设计与综合能力训练的融合

初中英语作业的设计不仅需要注意把握课前、课中、课后各阶段的任务布置与搭配,还需立足长远,充分考虑如何通过作业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可将听、说、读、写、背等多种能力训练融于初中英语作业设计实践中,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强化作业效果。

以英语听力为例,作业往往难度较大、任务较繁重,教师可以将英语听力教学设计与课堂作业有机结合起来,进行有计划、有层次的英语作业设计。例如每周或者每个固定的阶段对学生进行听力训练,再组织听力讲解;最后,将听力教学的内容以作业的形式布置给学生,引导其在课余时间进行英语听力训练,强化技能。如此一来,借助具有层次性的作业,学生可由浅入深地理解、掌握知识。

篇10

课前做好“备教材”“备学法和教法”“备学生”三项准备工作,并写出完善的教案,这是上好一节课的基础与前提。

一是备教材。教师要对所讲授的教材内容进行科学的处理设计,确定教学时间、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疑点,为写好教案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是备学生。教师要在上课前充分了解所教学生的基本情况,预测对所讲授内容的掌握情况,认真分析每个学生的基础水平、接受能力、兴趣爱好和特点,给学生定好位,对所教学生做到心中有数,胸有成竹,从而为备好课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是备教和法学法。在备学生、备教材的基础上,针对所教学生的基本情况和课堂教学所要讲授的内容、目标、重点和难点等,设计课堂教学时所要采用的教学手段、方法和步骤。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如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启发式教学、讨论法教学等。此外,学生的学法也很重要,站在学生的立场考虑他们怎样听懂学会,否则便是“对牛弹琴”。有的教师往往自己讲得天花乱坠,学生却是昏昏欲睡,一定要注意教学是教与学的有机融合和统一。

四是“一写”。在“三备”的基础上,按照教学规范的要求,精心构思设计,写出能够确保最佳课堂教学效果的教案,这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脚本和依据。教案一定要实用,绝不是应付检查的,而是服务于自己的课堂教学的。

二、课堂讲授“五到位”

“五到位”就是复习旧课引入新课到位,讲授新课到位,课堂练习到位,课堂小结到位和作业布置到位,这是确保最终实现教学目标和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

一是复习旧课导入新课到位。教师在讲授新课时,要组织学生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和手段对上一节课所讲授的内容进行复习回顾。通过复习回顾,自然地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所要讲授的新内容,使前后内容有机衔接。这一步组织到位在课堂教学中将起到桥梁和纽带的作用,是课堂教学中承上启下的一步。

二是讲授新课到位。对所要讲授的内容要精心教学,把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学生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师生在快乐中完成教学,实现教学目标。这一步是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是一节课能否成功的关键。

三是课堂练习到位。教师设计的练习要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听练有机结合,通过练习和教师指导点评,及时巩固教学内容,反馈教学效果。这一步到位,可以达到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目的。

四是课堂小结到位。教师要在课堂教学即将结束时,对本节课所讲授的内容进行简明扼要、恰到好处的归纳总结,让每位学生明白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这一步对课堂教学起到的是画龙点睛作用,不可小觑。

五是作业布置到位。课外作业一定要有目的,有针对性、启发性和创新性,确保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巩固、加深和升华。

三、课后“四个及时”

教师在完成课堂教学后,课余时间应针对课堂教学内容和所布置的作业,及时辅导、及时批改作业、及时讲评作业和及时收集教学意见建议等。这是课堂教学的继续和延伸,是最终确保教学目标实现的重要环节,也是课堂教学中承上启下的重要步骤。

一是及时辅导。教师要在课后针对课堂教学内容、作业和学生的不同接受程度,进行集体和个别辅导,实施课后的因材施教,帮助学生解决课堂上没有掌握的内容,并要搞好分层次教学,要特别关注学困生。

二是及时批改作业。作业是学生对所学内容掌握情况的“晴雨表”。课后,教师及时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为作业讲评做好准备。

篇11

一、目前美术课堂教学的现状

(一)美术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

目前,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主要是以课堂内的教学形式为主要的授课形式,而很少进行过课堂外授课的形式。而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学要加强学生对现实生活、艺术环境的美术现象进行了解。但实际上,当前的美术课堂教学很少进行室外的教学,学生一般没有课外作业,偶尔会有时,学生在课外完成作业的质量极其不好。同时,部分教师认为学生既然在课外完成作业质量差,也就不再布置课外作业,以为其他科目让步。

(二)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学生完成作业情况

目前,许多教师认为这一学习领域的课内时间有限,学生的基础较差,所以不能进行口述和文字的学习检测。但实际上平均每学期学生只能完成一半的课堂作业。学生不能完成作业的原因有:(1)教师课时安排不合理,学生不能完成随堂作业;(2)学生进行练习时遇到的困难较多,如工具准备不全、学生对课堂内容不理解等;(3)部分学生对练习不感兴趣或不重视等。

(三)美术课堂教学设备状况

目前,从美术课堂的教学使用设备看,比较好的学校一般情况的教学设施较完善。尽管如此,能够到专门的美术教室去上美术课的学校极少。有的老师认为,如果没有专门的美术教室,学生不能完成像“国画”类的课程;有的教师认为,没有计算机室也就不能完成让学生在课堂上查阅电子资料的过程;还有的教师觉得,即使有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对教学的用处也不大,或存在操作不熟练、麻烦等原因也不在课堂教学中应用。

二、目前美术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在造型与表现、设计与应用学习领域中存在的问题

这个领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美术课堂教学小学生缺乏口述、文字表达方式和评价环节;(2)教师缺少对整体教学进度的计划安排和精心设计教学的过程;(3)学生作品中形象摹仿过于严重,缺乏创造和想象;(4)学生作品中缺乏知识性和趣味性的结合;(5)学生在设计和创作过程中缺少对美术学习的回应;(6)美术课堂教学中无法在传统遇到创新的变革中处理好教学矛盾。除此之外,学生缺乏创新意识的培养。教师在创作、设计和制作过程中没有注重学生自身对美术学习的思考和感性认知的升华,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想象空间。

(二)欣赏与评述领域学习领域中存在的问题

欣赏课最大的问题就是教师没有设定欣赏课明确的课程目标,教师没有目标就不能按照欣赏课的内容、环节以及意图进行教学。主要表现在:第一,在课堂教学中的无效环节过多,教师在教学中没有给学生一个角度,使学生参与时过于被动,没有讨论的核心问题,这样就更无感受。第二,在欣赏教学中,知识代替了体验。这样就缺乏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不能让学生的视、知觉同时活跃起来。第三,在欣赏教学中,教师的提问缺乏质量,这不能引起学生兴趣。第四,在欣赏教学中与生活和时代联系较少,忽略对美术现象的欣赏。第五,缺乏学生对实物的欣赏和在一定艺术氛围中的欣赏。除此之外,教学太过模式化,没有结合新的理念和参照课程标准进行教学。

除此之外,在综合与探索学习领域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对此学习领域的教学不理解甚至采取放弃的做法。

三、加快美术课堂教学发展的主要策略

(一)认清美术基本知识、技能与美术课堂教学之间的关系

美术教育是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而这种审美能力的培养是要通过美术的基本知识来实现,离开了艺术知识也就不是美术课堂的教学。在美术教学中,基本知识和技能是连接教师和学生的一种媒介,对美术学科学习的根本目的是要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完善其人格、丰富精神生活等,所以美术知识和技能只是一种载体。艺术知识和技能与美术课堂教学的关系是:美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是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同时美术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不是课程教学的最终目的。因此,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在课程中的呈现方式,是进行课堂教学设计的重要方面。

(二)重视大学美术教育教学的实践环节

大学美术教育除了注重教师基本知识结构的培育的同时,应该重视大学美术教育教学的实践环节。在培养过程中,融合美术课程设计理念,并结合基础美术教育教学的过程进行教学,关注教学的变化,注重教学的设计等。

(三)完善美术课堂教学的设计和开发美术课程资源

现在的美术课堂教学具有模式化,这降低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从学习过程中获得知识和快乐的程度。因此需要加强完善美术课堂教学的设计和开发美术课程资源。首先,在课堂教学中重视教学设计环节,从最基本的对教材的研究开始。其次,课程资源的开发应首先着眼于最容易利用的资源――教材;再次,从教材出发,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课堂教学设计相结合。

(四)注重学生的艺术体验

美术课堂丰富的创作教学活动可以使学生获得包括幸福感在内的丰富的体验;美术作品中的色彩、线条、材质等视觉元素可以满足学生对这一体验的审美需求等。因此,在关注学生快乐的学习中就要注重学生从美术课堂教学中得到艺术的体验过程,发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否得到快乐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应注重完善和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创设情境的讲故事导入法,鼓励学生体验多种材料、工具在创作中带来的不同感受,引导学生运用丰富的视觉表达符号,在学生进行创作的过程中对物体形象进行变形创造等。

(五)完善美术课堂教学评价体系

在这一教学环节中,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注重对学生美术活动表现的评价、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评价学生的美术作业、建立促进美术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通过评价,使学生了解自己,增强学习信心,有助于学生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教师因材施教,认识教学效果,改进教学设计,完善教学管理。评价的类型分为真实性评价、表现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等。

篇12

新课程标准颁布实施后,许多教师都努力更新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积极探索新的课堂教学方式,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教学呈现出勃勃生机,让人感到一种全新的气息。由于有些教师总是把教学改革和教研思路局限于45分钟课堂环节的安排、设计上,习惯于盲目照搬名师的课堂模式,而忽视了对英语学习规律深层次的领悟,随之出现了课堂教学中的“高耗低效”现象。

一、“高耗低效”现象的表现

(一)内容安排不合理

课堂教学内容安排过多,有些教师为了向45分钟的课堂要“效率”,他们把每节课的教学内容安排得满满的,内容讲完教学任务就算完成,不考虑学生是否能够接受,导致学生常吃“夹生饭”。随之,学困生的数量也增加,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累,正是典型的“高耗低效”。

(二)学生参与不重视

在课堂上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课堂的绝大部分时间被教师占有,而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语言知识。同时,教师一成不变,缺乏创新的教学模式也会降低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是可以想象的,参与的实效性也就无从谈起。

(三)活动安排不合理

在英语教学中,尤其是公开课中,很多教师都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但从听课中发现,不少教师盲目地让学生分小组讨论与合作学习,根本不符合教学实际需要,不值得讨论的话题都拿出来进行讨论,讨论只是追求“表面热闹”而不注重实效,为了讨论而讨论,也就是“低效”讨论。

(四)学生作业不精炼

教师不精心设置作业,作业在量和质两方面都比较随意,对所提供的作业资料基本上采用“拿来主义”策略。另外,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题海战术依旧是很多教师提高学生应试能力的法宝,一些重复的大量的习题只是无谓地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作业设置层次性、针对性不强,不利于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的共同提高,导致学生不按时完成作业或者不交作业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作业练而不讲、讲而不评,批改不及等现象严重地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积极性,导致学生作业态度被动,抄作业现象十分普遍。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精心预设,运筹于帷幄

教师要做到吃透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前后的逻辑关系,对所学的内容进行必要的整合,精心预设课堂教学过程,并力求当堂知识和技能当堂消化,坚决抛弃“一讲到底”。现在使用的江苏版牛津初中英语图文并茂、题材广泛、内容丰富、编排新颖,怎样才能有效而且高效地利用教材是每个教师备课时应该考虑的重点。

(二)潜心设计,执着于过程

教师要精心安排课堂活动。单向传输多、互动合作少的课堂教学忽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积极参与,满堂灌的课堂形式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更谈不上接受和消化。教师应精心设计多维互动的课堂形式,以激发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

(三)倾心形式,致力于效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