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11 09:15:4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低碳经济的本质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二)提升我国在国际交往中地位。发展低碳经济,有利于我国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不仅可以与发达国家共同开发相关技术,还可以直接参与新国际规则的讨论和制定,这有利于推进世界应对气候变化进程,也有利于树立我国对全球环境事务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良好形象,更有利于我国中长期发展和长治久安。
二、发展低碳经济的策略
(一)完善政策支持。一是制定低碳企业准入标准、低碳发展考核办法等政策体系,强化政府对低碳经济发展的引导作用。二是投资补偿及补助。对企业投资低碳经济产业进行一定比例的补偿和补助,这样,既能减少企业的一定损失,又不至于影响企业自身的风险约束机制。三是完善低碳税收政策,实施相关税收优惠,对发展低碳经济的企业所得税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抵免,逐步征收碳税,引领低碳经济发展。四是完善政府的绿色采购制度,扩大政府低碳采购产品范围,强制或优先采购低碳节能产品。
(二)引导全民参与。一是戒除“一次性消费”嗜好。在现代社会生活中,一次性消费方式广为流行,不仅制造了过多的垃圾,而且大量消耗了宝贵的石油能源。我们要认识到戒除“一次性消费”嗜好与节约能源、减少碳排放及保护人类生存环境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最大程度地减少“一次性消费”。二是反对“奢侈消费”。任何个人的消费均是社会资源与能源的耗费,尤其是在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的时代,我们更应该积极倡导适度消费的理念,反对过度消费。三是养成节俭的生活习惯。低碳生活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是一种态度,并不是能力。我们应该积极倡导并实施低碳生活,“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注意节约每一度电,每一滴水。
(三)完善低碳经济发展的相关制度。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首先需要一定的制度进行保证,根据经济学中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原理,要发展低碳经济,就必须保证低碳经济的发展具备一定的生产关系,这就需要相关的制度来进行保证,低碳经济发展中的制度保证需要依靠政府的作用,通过政府对低碳经的立法工作,确立低碳经济发展的法律规范,同时还可以依法建立低碳经济的评价以及监测机制等。政府除了立法方面的工作外,还需要进行一定的社会宣传,提高公民的低碳意识,在全社会范围内倡导低碳生活,绿色生活。
(四)开发和利用新能源。在低碳经济发展中,需要采用新的能源利用思路,注重对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进而对固有的能源结构进行优化。针对我国传统能源结构中存在的问题,需要进行能源结构的转变,在低碳型的能源结构中,要减少对石化能源等的使用,逐渐利用一些低碳、清洁型的能源,注重对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进而实现能源利用结构的多样化发展,对于一些可替代能源,例如风能、水能、太阳能等,需要进行重点开发和利用,减少传统高污染能源的利用,缓解我国资源短缺的现状,较少环境污染,促进能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用新能源来带动和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
(五)研究低碳技术,培养相关技术人才。低碳经济是一项高技术含量的经济发展模式,需要强有力的技术手段来支持。在我国的低碳经济发展中,需要研发相关的低碳经济技术,同时大力进行相关人才的培养,用专业技术人才来进行技术保证。低碳技术的研究需要国家以及相关科研部门给予支持,国家要加大资金投入,科研部门要做好技术研发工作,同时国家和相关部门需要建立合理的人才培养机制,做好技术人才的培养工作,保证低碳与技术研发技术的人才基础。并通过一定激励机制的建立,促进低碳技术研发的成效。
为了应对气候变暖的问题,解决环境和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先后制定了一系列环保的政策,以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在推进低碳经济背景下,如何搞好企业成本管理及控制,便成了我国企业的当务之急,本文就此谈一些认识。
一、低碳经济概述
低碳经济是一种以三低(低能耗、低污染及低排放)为基础,以降低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为目的,具有可持续发展特性的经济模式。低碳经济的实质是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提倡绿色能源的开发,加快能源结构的转变,其核心是能源技术及减排技术的应用和创新。在低碳经济背景之下,企业如何做好成本管理以满足环保的要求,便成了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低碳经济之下企业成本管理面临的挑战
(一)观念落后,人才短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然而我国企业在成本管理方面却普遍存在不足,粗放式的成本管理方式已经制约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部分企业太过关注眼前利益,甚至压缩那些必要的费用支出,严重影响了消费者的利益。
在通货膨胀的影响下,原材料成本一直居高不下,再加上消费市场对低碳理念的日益认同,经济市场的低碳经济转型已经大势所趋。如今,成本管理方面的人才较为短缺,对企业的低碳转型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二)局限于事中控制
企业在成本管理过程中,将目光局限在产品成本及服务成本这两大方面。产品成本由诸多方面构成,包括直接材料费用、人工费用以及制造费用等,所以,成本管理的过程中,应对这些方面给予关注。低碳经济给企业成本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它们不断拓宽成本控制范围,以适应当前的成本管理环境,避免被淘汰的命运。
(三)成本管理体系不健全
由于企业成本会计准则尚未建立,我国企业成本管理还处于“各自为战”的局面,无法展开科学的、规范的成本预测及决策工作,最终导致成本控制效果不理想。计算产品生产成本时,既考虑了废品、超计划耗能部分,又考虑了排污及罚款部分,所以,无法得到产品生产成本的准确数字,继而降低了低碳生产成本管理的实际效果,自然也就无法提交出详实、准确的会计信息。
三、低碳经济之下企业成本管理的原则
(一)成本效益原则
经济效益是企业生存和发展根本,所以,企业关注成本。企业只有在不断优化成本效益的前提下,才能获得可观的经济收益。在低碳经济的推动下,企业将节能减排视为一项重点工作。不计得失地投入到环保事业中是不明智的,采取回避的态度更是不允许的。企业应该坚持成本效益原则,以科学的方法、方式落实节能减排工作。
(二)资源充分利用原则
由于人口基数过于庞大,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相对较少,换而言之,我国资源是较为紧缺的。企业在利益的驱使下往往对资源形成过度利用,使其再生速度大大落后于消耗速度。资源紧缺问题已经显现。在低碳经济的要求下,企业应该加快节能减排的进程,一方面提高资源利用率,另一方面提高废弃物回收率,只有如此,企业才能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三)利益相关者原则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企业利益相关者的范围已呈现出扩大化的趋势,包括企业自身、消费者、政府机构,甚至社会公众。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相关环保法规的要求,只有树立低碳理念,才能实现利益相关方的共赢。
(四)危害最小化原则
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已经对人类的正常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危害。社会各个阶层均开始关注企业是否能够严格履行自身的社会责任。企业在消耗资源的过程中,有义务和责任去做好环保工作。只有坚持危害最小化的原则,企业才能获得社会各界的认可,获得可持续发展的机会。
四、低碳经济之下搞好企业成本管理的应对策略
低碳经济之下搞好企业成本管理的应对策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科学转变成本管理理念;二是合理延伸成本控制流程;三是积极引进最新的成本管理方法。
(一)科学转变成本管理理念
若想将低碳管理要求落到实处,企业首先要做到成本管理理念的科学转变,将低碳理念有机地融入到企业的战略目标及日常的运营活动中去。站在成本核算的角度分析,企业应在原先制造理念的基础上再融入服务理念,一改过去那种企业资产专用的模式,将资产与费用的 等量转换演化为资产 一次性投入与收益 持续 性增长,从另一个角度理解,在企业完成销售的过程中,客户便可被视作企业的“资产”,相当于降低了资产专用性。买卖双方由此建立了成本共享模式,实现了双赢。
(二)合理延伸成本控制流程
产品生产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过程,需要经过无数的且密切相关的作业环节,或者称之为作业链。作业链可理解成一种产品的整个生产过程,也可理解成一种价值的整个形成过程,从而形成具有竞争战略意义的价值链。合理延伸成本控制流程,可从价值链入手。价值链分析从最初的原材料采购开始,一直到最终产品到达消费者手上为止,其间利用一系列 相关作业的整合来 实现对成本的控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行业价值链分析;企业内部价值链分析;竞争对手价值链分析。
假设a厂是一家实力雄厚、品质过硬、成本管理管理严格的大型工厂。然而,最近几年,其主打产品b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为了提高竞争力,a厂结合低碳经济要求,应用战略成本管理方法开展成本管理工作,摆脱了原先以生产过程为重点的成本管理模式。企业针对b产品展开了一系列的市场调查及技术分析,然后对其设计成本、供应商成本、顾客的使用成本以及售后服务成本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应用价值链 原理展开分析,该厂每月 平均消耗8000吨硫酸,外购价350元/吨,每月 硫酸成本280万元。运用 战略成本管理原理,企业用生产 磷铵排放的废渣 磷石膏制造硫酸并联产 水泥,硫酸再返回用于生 产磷铵,假设前期投入1000 万元,但每年可节 省280万元,4年之后 便可收回成本,以后每 年节约的 280万元便可 为企业创造纯利。
(三)积极引进最新的成本管理方法
成本费用管理模式将会随着商业模式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对于那些以市场为主的企业,其成本费用管理的关键之处在于技术与产品。随着社会的发展,商业模式将会发生相应的转变,继而导致市场发生新的变化,最终导致成本管理的基础发生转变或者偏移,如虚拟产品以及衍生产品等。积极引入先进的成本管理方法(如战略成本管理模式以及“物质流” 成本核算方法等),有助于企业实践过程中成本管理难题的有效解决。如此一来,企业在降低自身成本的同时也很好地履行了自身的社会责任。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低碳经济要求下,企业不得不提高环保投入,尤其是技术研发支出,从某种角度上分析,这对企业成本而言是一种负担。但值得注意的是,低碳经济的发展趋势已经不可逆转,企业应该坚定不移地遵守并执行相关的国家政策以及法律法规,才能获得可持续发展。国家要求企业发展低碳生产的同时,也应该给予积极的引导和规范。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应制定会计核算制度,如环境会计的探索和完善,以加强企业对低碳成本的认识和重视,从而更准确地、科学地计算出企业所制造产品的各项成本要素,提供更加完善、合理的低碳会计信息。在这些有利条件的支持下,企业可以降低甚至完全弥补发展低碳经济所带来的成本损失。对于企业而言,低碳经济犹如一把双刃剑,企业应该认清它的本质以优化自身的成本管理,在遵守相关环保法律法规的原则下,追求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杨同华(1978-),男,江西丰城人,江西农业大学职业师范学院教师,硕士,教育技术学教研室主任,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丁菲(1969-),女,江西农业大学职业师范学院副教授,博士,硕导,通讯作者,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背景下江西职教师资培养研究”(编号:11YB246)的成果之一,主持人:杨国华。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25-0070-03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同时指出,职业教育规模、专业设置要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加强涉农专业建设,加大培养适应农业和农村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力度。[1]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要求,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是大势所趋,而作为培养职教师资的高校就理应承担输送合格的职业教育人才的重任。在实际培养过程中,高校在职教师资专业设置、职教师资队伍建设、职教师资本科人才培养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及不足,从而影响职教师资人才的培养质量。为此,本文拟对职教师资本科专业培养相关方面做一些探讨。
一、职教师资本科专业培养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分析
(一)职教师资本科专业设置合理性问题
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输送合格人才,是高校应尽的义务和责任。作为高校本科教学层面的职教师资培养专业也更多服务于区域内职业教育行业。因此,开设的职教师资本科专业所培养的学生是否能为本区域的职业教育的建设发展服务将是申报专业时需要重点考虑的。以江西省为例,从江西省尤其是国家级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定位来看,今后需要着力构建安全可靠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调配有效的水利保障体系、清洁安全的能源供应体系、高效便捷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重点建设区域性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生态旅游基地、光电、新能源、生物及航空产业基地,改造提升铜、钢铁、化工、汽车等传统产业基地。因此,职业技术类招生专业目录里的涉农、涉工和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就有开设的必要。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开设相关专业,才能确保毕业的学生有用武之地。所以,选择合适的职业技术教育类的招生专业是高校首先要考虑的,而不是为了办专业而任意选择专业进行申报和设置。
(二)职教师资队伍建设问题
1.忽视教师业务发展。当前,在高校中重教师学历、轻教师业务能力提高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高校对师资队伍建设多从行政管理角度出发,侧重对教师业绩的考核、评聘、晋升、选优等,而忽视教师的专业发展,特别是教师个性化的专业发展。由于重学历,当前许多教师不顾专业发展避难就易,不管什么专业先完成学历达标。由于重行政管理,在师资建设过程中只强调学历达标、人数达标、培训率达标,而忽视每个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需求。而职教师资本科专业的授课老师既需要有较丰富的理论知识,更需要有在相应岗位的操作能力,这种老师我们称之为“双师型”师资。如果教师只是注重学历的提升,不注重动手操作能力的增强,这样的师资就难以肩负培养职教师资本科人才的重任。
2.企业人才担任课程主讲老师面临障碍。鉴于职教师资培养过程中的职业性、技术性,相应行业的技术人员可能更适合担任某些课程的实践指导老师。但是,现在高校外聘人员担任课程主讲老师的准入制度相对较苛刻,在职称上要求偏高,且待遇上不够有吸引力,时间安排也不够灵活,因此,制约了这些技术人员在职教师资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
(三)职教师资本科人才培养方面的问题
1.培养目标不到位,学术性、师范性、技术性有待整合。职教师资的培养目标是培养能胜任职业教育教学工作的老师,这种老师的基本质量规格就是“双师型”,即教师+专业工程师,而实际培养中这一目标基本没能落实到位。职教教师相对于普教教师而言,其专业素质构成更具复杂性。除需掌握本专业的学科理论知识体系、教育教学方法,还必须有本专业的实践经验,了解生产一线的技术应用现状,能为学生进行示范讲解。为此,有的职技高师提出毕业生必须拥有三证,即毕业证、教师资格证、专业技能等级证,以此来达到学术性、师范性、技术性的统一。然而,在实践中,这三者常有偏重,尤其是学术性与技术性,由于教师、学制、生源、培养机制、教学条件等因素的影响,两者很难实现共同发展。而师范性由于课程设置的不完善及培养方式的局限性,也常常受到削弱。
污染天堂假说认为污染密集产业的企业倾向于建立在环境标准相对较低的国家和地区。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水平高,对环境保护的要求严格,治理污染成本较高。而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收入水平低,环境保护标准低。大量的发达国家企业在发展中国家进行直接投资,将高污染、高耗能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从而减少本国的污染,促进本国产业结构的升级。
最早分析FDI对环境的影响的是Crossman和Krueger,他们(1991)对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分析和研究中,将FDI对环境的影响分为三个机制:结构效应、规模效应、技术效应。Christmann和Taylor(2001)运用了在中国的跨国公司的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认为跨国公司没有增加中国的环境污染,反而对中国有一个积极的环境效应,全球化增加了跨国公司在低环境管制国家自我管制的压力。Jorgenson(2007)认为在发展中国家制造业的外商直接投资与二氧化碳排放量显著正相关,同时在欠发达国家制造业部门吸收的外商直接投资与制造业排放的污水量呈正向关系。Acharyya(2009)运用印度1980年~2003年的数据考察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和对环境的影响,实证结果认为,外商直接投资有力的推动了印度的经济发展,同时外商直接投资对印度二氧化碳的排放具有较大影响,外商直接投资的增加与二氧化碳排放量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Lee(2013)则认为外商直接投资与清洁能源的利用之间的关系尚不明确,FDI对二氧化碳的排放没有明确影响。
国内许多学者对FDI与东道国环境污染效应做了研究和分析,但对区域FDI与低碳经济发展关联性的研究甚少。温怀德等(2008)通过中国30个省(市、区)2000年~2005年面板数据,对FDI与外贸的环境污染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认为FDI加剧了中国的环境污染。杨树旺等(2012)认为不同来源的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碳排放的影响不同,来自港澳台地区和东盟地区的直接投资对中国碳排放造成负面影响,而其他发达国家如美国、欧盟和日本的直接投资对碳排放的影响并不显著。郭沛、霄(2012)利用1994年~2009年中国外商直接投资与碳排放量的数据进行协整检验,结果认为外商直接投资与碳排放量之间存在正向关系,外商直接投资的增加促进了中国碳排量的增长。林基、杨来科(2013)以1980年~2011年东亚11个经济体的数据为样本,分别考察外商直接投资与碳排放、出口贸易与碳排放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能够有效减少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碳排放量,但外商直接投资对发达国家的减排作用大于对发展中国家的减排作用,同时出口增加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二、 实证分析
1. 模型设定和数据来源。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是低碳经济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因此本文选取了上海市历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来衡量低碳经济的发展程度。考虑将GDP作为影响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一个被解释变量,此外,科学技术的提高会降低单位产出的能耗水平,而这自然会降低碳排放量,因此,将能源效率作为其中的一个被解释变量,而本文最为关心的是日本对上海的直接投资是否会影响上海的碳排放量,因此,将日本对上海的直接投资作为影响上海碳排放量的一个重要指标,为了消除异方差的影响,对数据采取了对数形式,建立了如下计量模型:
LnCO2t=?琢+?茁1Lnfdit+?茁2Lngdpt+?茁3it+ut(1)
为了使数据具有可比性和确保实证结果的准确性,本文对选取的数据进行了处理。根据从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数据库获得的(1986年-2012年)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值,将日本对上海的直接投资额乘以当年的汇率,折合成人民币表示的直接投资额。为了消除价格波动的影响,上海市国内生产总值采用了实际GDP数值。以1986年作为基期年份,以当年的GDP数值乘以1986年的GDP平减指数,然后再除以当年的GDP平减指数,得到当年的实际GDP数值,其中GDP平减指数来自于IMF世界经济展望数据库。能源利用效率是当年能源消费总量与当年实际GDP之比。
鉴于目前中国没有建立统一的CO2排放量核算体系,本文根据《2006年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的数据和准则,对上海市CO2排放量进行计算。为了统一量纲,根据历年《上海统计年鉴》公布的能源消费总量数据,将煤炭、燃料油、天然气等消费量折算成标准煤消费量,其中焦炭的折算系数为0.917 4千克标煤/千克,燃料油为1.428 6千克标煤/千克,天然气为12.143吨/万立方米。国际上对标准煤核算尚无统一标准,本文采用我国采用的标准煤热值进行CO2排放量的计算,标准煤的热值为,7 000kcal/kg=7 000×4.186J=29.302GJ/t,根据2006年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公布的相应的CO2排放系数-94 600kgCO2/TJ,29.302GJ/t×94.6kgCO2/GJ/1 000=2.771 9tCO2/tce,所以标准煤的CO2的排放因子为2.771 9tCO2/tce,即一吨标准煤的使用会带来2.771 9吨CO2的排放。
2. 研究方法和实证步骤。
(1)单位根检验。首先,时间序列数据常用的单位根检验方法有:DF检验、ADF检验、PP检验、DF-GLS检验和KPSS检验。DF检验只适用于AR(1)过程,而且要求误差项是独立同分布的,条件过于严格,适用范围较小,ADF检验是DF检验的扩展,适用范围更广泛,是时间序列单位根检验的主要工具。PP检验使用异方差自相关稳健的标准差对DF统计量进行修正,不必指定滞后阶数。DF-GLS检验和KPSS检验能够克服ADF检验和PP检验的不足,是ADF检验和PP检验的补充,而DF-GLS检验是目前最有功效的单位根检验。因此本文运用ADF检验、PP检验和DF-GLS检验对所有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DF-GLS检验结果显示,lnCO2、lnfdi、lngdp、i均无法在10%的水平上拒绝“存在单位根”原假设,lnCO2?plnfdi?plngdp和i为一阶单整I(1)过程,ADF检验和PP检验结果见表2。
综合表2和DF-GLS检验结果可以看出,lnCO2?plnfdi?plngdp和i均服从一阶单整过程,因此下面进行协整检验及确定最优滞后阶数。
(2)滞后阶数及协整秩检验。采用信息准则来确认最优滞后阶数,结果表明,赤池信息准则?p汉南-昆信息准则均支持最优滞后阶数为4(信息准则最小化)。因此,本文选择最优滞后阶数为4,包含常数项,但不包含时间趋势项。进一步,使用Johansen检验表明协整秩为1,即只存在1个协整关系。
(3)误差修正模型及协整方程。基于最优滞后阶数及协整秩的确定,我们得到如下误差修正模型:
D.lnCO2=0.11ECMt-0.55D.lnCO2t-1+0.67D.lnCO2t-2+0.14D.lnCO2t-3-0.014D.lngdpt-1+0.015D.lngdpt-2+0.016D.lngdpt-3-0.013D.lnfdit-1+0.015D.lnfdit-2+0.016D.lnfdit-3+0.45D.it-1+0.042D.it-2-0.26D.it-3-0.024(2)
D.lngdp=-2.94ECMt+2.49D.lnCO2t-1+1.31D.lnCO2t-2+1.18D.lnCO2t-3-3.07D.lngdpt-1-2.62D.lngdpt-2-1.1lngdpt-3-0.09D.lnfdit-1-0.08.Dlnfdit-2-0.05D.lnfdit-3-0.98D.it-1-0.79D.it-2-0.44D.it-3+0.14(3)
D.lnfdi=24.97ECMt-6.2D.lnCO2t-1+14.71D.lnCO2t-2-15.45D.lnCO2t-3+32.36D.lngdpt-1-18.16D.lngdpt-2-1.69D.lngdpt-3+0.44D.lnfdit-1+0.47D.lnfdit-2+0.29D.lnfdit-3+8.16D.it-1-3.31D.it-2-0.03D.it-3+0.24(4)
D.i=10.2ECMt-10.11D.lnCO2t-1-4.55D.lnCO2t-2-3.28D.lnCO2t-3+14.97D.lngdpt-1+10.79D.lngdpt-2+2.03D.lngdpt-3+0.27D.lnfdit-1+0.33D.lnfdit-2+0.22D.lnfdit-3+4.37D.it-1+3.4D.it-2+0.934D.it-3-0.55(5)
ECMt衡量的是变量偏离长期均衡时朝着长期均衡状态调整的速度。其中,长期趋ECMt=lnCO2t-0.91lngdpt-0.05lnfdit-0.33it+7.03。令ECMt=0,也即达到长期均衡状态,可得到协整方程为:
lnCO2t=0.91lngdpt+0.05lnfdit+0.33it-7.03(6)
(4)VECM系统稳定性检验。检验上述VECM模型系统的稳定性,除了VECM模型本身所假设的单位根之外,伴随矩阵的所有特征值均落在单位圆之内,故系统是稳定的。
(5)脉冲响应分析。能源利用效率i对lnCO2有一个负冲击,也即从长期来看,提高科学技术降低单位产出的能耗可以降低CO2排放量;lnfdi和lngdp的增加会增加CO2的排放量。
下面本文利用2006年之前的数据对2006年~2010年的数据进行预测,并与本文的实际数据进行对比来观测本文模型的预测效果。
预测结果表明,本文对CO2的预测最为准确,根据预测值的走势来看,未来上海CO2的排放量由持续走高的趋势;对能源效率i的预测次之,实际观测值均落在95%的置信区间内,从其预测值的走势看,上海每单位产出的能耗将持续降低;而fdi的实际观测值从2006年~2008年落在95%的置信区间之外,而之后又回到95%的置信区间内,2010年之后的走势图显示上海吸引日本外商投资额不是很明显,存在波动;而对GDP的预测最不准确,其观测值均落在95%的置信区间之外。
从短期效应来看,在(2)式中,lnCO2同lnfdi的一阶滞后值有微弱的负相关,即日本对上海直接投资的一期滞后项会降低上海碳排放量,但系数仅为-0.013,并不明显,而lnCO2同lnfdi的二阶滞后值和三阶滞后值均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这表明滞后二期和滞后三期的日本对上海对外直接投资的增加都会使得当期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表明日本对上海的直接投资会增加上海碳排放量。而从长期来看,在(6)式中,日本对上海直接投资额同上海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之间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当日本对上海的直接投资额每增加1%,上海的碳排放量就会增加0.05%;与此同时,lnCO2同lngdp也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表明上海经济的发展会增加上海碳排放量,说明经济的快速发展将增大对能源的需求,因而增加碳排放量,与现实经济环境相吻合;能源效率的提高,即每单位GDP所消耗的能源数量的减少成为降低碳排放量的重要影响因素。
三、 结论及建议
综合以上实证分析结果,日本对上海的直接投资与上海市CO2排放量的短期效应并不显著,但从长期看,日本对上海直接投资的增加会引起上海市CO2排放量的增加。上海市GDP的增加与CO2排放量呈现正相关关系,经济增长的同时带来了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加。从长期来看,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会带来二氧化碳排放量的降低。
结合以上实证结果,本文提出以下四点政策建议:
1. 合理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提高外商直接投资引进质量。外商直接投资在上海市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和中国许多大城市一样,上海经济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严重的环境问题。日本直接投资在上海市外资流入中的比重很大,上海市要规范外资引入政策,合理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有效地控制高耗能产业的外资的流入,引导日本直接投资进入低耗能、高产出产业,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人类的知识不论怎样区分,基本上可以概括为关于自然的知识和关于人类自身的知识两类,前者是人类探知和改造自然的技术性知识,而后者是关于人类自我组织的知识,可分别称之为技术知识和制度知识。如果说各种经济增长理论中涉及知识的作用,大体都是指技术知识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不论是李嘉图强调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传统经济增长,还是马歇尔的新古典主义增长,最终都只是把知识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局限于技术知识的作用。直至当前,人们在研究知识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时,大都是指技术知识在推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如往往将信息技术作为知识的典型代表。这种认识的主要原因,不仅在于经济增长分析中的新古典主义倾向,而且在于人们注重于从定量上确定知识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而技术知识更容易量化。
但是,从现实经济增长来看,人类的制度知识直接影响到社会经济制度的形成和有效性(张尚毅,1998a),进而影响甚至决定经济增长的方式和成果。新古典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特征是在经济分析中不考虑制度对经济的影响,将经济制度视为经济分析的外生因素;而李嘉图的传统增长理论虽然涉及制度因素,但是并没从知识的角度进行这方面的分析。事实上,我们从经济增长理论的基本发展脉络可以看到这点。
二、经济增长的知识基础
当我们依赖于自然资源推进经济增长时,自然会得出增长存在极限的结论(米都斯,1997);而新经济增长理论对增长极限进行了否定,提出由知识所决定的增长递增效益。今天,在现实经济中出现的更多地依靠技术知识而相对较少地依靠其他资源推进经济增长的现象,正如罗默所说的那样,从本质上来说只不过是人类对于自然界认识的深化以及运用这些技术性知识推进经济增长。但是,由于主流的经济增长理论继承了新古典主义传统,虽然指出了知识对经济增长起着十分巨大的作用,却不能用人类全部知识的进展来解释经济增长,也正因为如此,无法解答我们前述的一些基本问题。
奥地利学派学者哈耶克在他的有关论著中将人类知识作为经济分析的基础,指出均衡仅仅以人们在试图执行可能达到均衡的初始计划的过程中确实获得的知识为基础(哈耶克,1989),从而将知识完全融入整个经济分析中,这种无区别地将人类关于自然的知识和人类自身的知识融入经济分析,与国际经合组织关于知识经济中知识的基本认识是一致的。用人类全部知识解释经济增长所要说明的问题是,社会经济均衡并非如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假设的是具有同质性经济主体的均衡,而是具有异质性经济主体(拥有不同量和质的关于自然和自身的知识)的均衡,这就必须解决异质性经济主体相互耦合的问题,必须明确具有不同知识的经济主体之间为什么存在相互冲突,怎样才能相互耦合,进而达到均衡,保持一个经济态的稳定与发展(张尚毅,1998b)。从制度知识的角度,我们可以比较容易解决这个问题,因为不同的经济主体不但具有不同的个性知识,而且具有作为耦合基础的共性知识,这些知识就是我们所称的知识传统;知识传统决定了一个经济态可能具有的经济制度优化水平,从而也就决定了该经济态可能接受或者拥有的技术知识水平,进而呈现出与之相适应的经济增长水平①。正如诺思所指出的那样,制度框架为经济增长提供了一个适宜的环境(诺思,1989)。总之,具有不同知识水平(包括制度知识和技术知识)的经济主体决定了经济均衡状态的不同,从而使经济发展呈现出不同的阶段性特征。
在资源维护的角度上看,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都是为了实现资源可持续发展而实行的经济发展方式,其实,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的概念有着本质的区别,循环经济指的是将自然资源循环的利用、最大限度的使用来实现经济的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能够使自然高效使用起来,让自然资源能够最大限度的运用起来,减少浪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浪费,对资源的循环利用来达到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指的是少使用自然资源,让自然资源的使用量在自然承载力之中,减少对自然资源的破坏,这一经济发展方式能够让国家的经济结构趋向于服务业发展,发扬新兴产业。由此可见,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的概念有着本质的区别。
(二)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提出的时代背景不同
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提出的社会形态、时代特征、提出缘由等等方面存在差异。在20世纪六十年代时期,各个国家的工业经济发展迅速,但是自然资源浪费现象相当严重,为了能够让自然资源高效利用起来,保护本国资源安全,在国际工业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美国经济学家便提出了循环经济的发展方式,让国家兼顾经济效益与资源效益,对自然资源的高度保护,并且不放松工业经济的发展。在二十一世纪初期,大气排放的增加、工业的不合理经营等等行为出现了严重的“温室效应”,给世界环境带来严重的影响,根据这一世界严峻现象,英国提出了“低碳经济”的经济发展方式,倡导绿色生活,减少对大气的排放,由此可见,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两者提出的时代背景也有所不同。
(三)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的侧重点不同
循环经济的概念决定着循环经济是以再使用、再利用为侧重点,将同一资源进行不同的使用,让各个环节循环连接起来,减少自然资源的浪费,是以循环使用自然资源来达到保护自然资源目的的发展方式;低碳经济的概念则决定着低碳经济是以少使用、少排放为侧重点,工业的大量浪费让自然资源面临匮乏,工业的不合理经营造成大气的污染,让低碳经济的成为了当今重要的经济发展方式。
二、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的相同之处
(一)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的核心内容相同
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都是在自然资源与自然环境受到严重威胁的形势下提出的,为了解决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之间的矛盾。工业发展过程中,难免会面对自然资源的破坏与否和经济利益维护与否的问题,企业家在这两方面进行取舍,但是,其实还有可以不让经济发展建立在破坏自然资源和污染自然环境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方式,那就是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让资源可持续利用,让经济可持续发展,这就是两者的核心内容:可持续发展。
(二)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的思想起源相同
工业发展在牺牲自然资源的基础上进行,不仅仅是是对当今自然资源的破坏,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是在浪费自己的子孙后代的社会财产。人们对这种行为产生的后果而产生愧疚感,他们对这种行为进行反思,并想通过实际行动来进行弥补,所以,便提出了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希望了能够挽回对自然资源破坏的损失,并且造福于子孙后代。
(三)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所需的社会条件相同
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不是凭空实行的,在一定程度上它需要外部条件的支撑,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作为绿色经济发展方式,一种环保的发展模式,当然,实行这两种经济发展方式就必须有科学技术的支撑,在工业方面提供先进的科学技术设备,减少因设备上的落后而造成的环境破坏。
在资源维护的角度上看,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都是为了实现资源可持续发展而实行的经济发展方式,其实,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的概念有着本质的区别,循环经济指的是将自然资源循环的利用、最大限度的使用来实现经济的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能够使自然高效使用起来,让自然资源能够最大限度的运用起来,减少浪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浪费,对资源的循环利用来达到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指的是少使用自然资源,让自然资源的使用量在自然承载力之中,减少对自然资源的破坏,这一经济发展方式能够让国家的经济结构趋向于服务业发展,发扬新兴产业。由此可见,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的概念有着本质的区别。
(二)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提出的时代背景不同
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提出的社会形态、时代特征、提出缘由等等方面存在差异。在20世纪六十年代时期,各个国家的工业经济发展迅速,但是自然资源浪费现象相当严重,为了能够让自然资源高效利用起来,保护本国资源安全,在国际工业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美国经济学家便提出了循环经济的发展方式,让国家兼顾经济效益与资源效益,对自然资源的高度保护,并且不放松工业经济的发展。在二十一世纪初期,大气排放的增加、工业的不合理经营等等行为出现了严重的“温室效应”,给世界环境带来严重的影响,根据这一世界严峻现象,英国提出了“低碳经济”的经济发展方式,倡导绿色生活,减少对大气的排放,由此可见,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两者提出的时代背景也有所不同。
(三)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的侧重点不同
循环经济的概念决定着循环经济是以再使用、再利用为侧重点,将同一资源进行不同的使用,让各个环节循环连接起来,减少自然资源的浪费,是以循环使用自然资源来达到保护自然资源目的的发展方式;低碳经济的概念则决定着低碳经济是以少使用、少排放为侧重点,工业的大量浪费让自然资源面临匮乏,工业的不合理经营造成大气的污染,让低碳经济的成为了当今重要的经济发展方式。
二、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的相同之处
(一)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的核心内容相同
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都是在自然资源与自然环境受到严重威胁的形势下提出的,为了解决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之间的矛盾。工业发展过程中,难免会面对自然资源的破坏与否和经济利益维护与否的问题,企业家在这两方面进行取舍,但是,其实还有可以不让经济发展建立在破坏自然资源和污染自然环境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方式,那就是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让资源可持续利用,让经济可持续发展,这就是两者的核心内容:可持续发展。
(二)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的思想起源相同
工业发展在牺牲自然资源的基础上进行,不仅仅是是对当今自然资源的破坏,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是在浪费自己的子孙后代的社会财产。人们对这种行为产生的后果而产生愧疚感,他们对这种行为进行反思,并想通过实际行动来进行弥补,所以,便提出了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希望了能够挽回对自然资源破坏的损失,并且造福于子孙后代。
(三)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所需的社会条件相同
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不是凭空实行的,在一定程度上它需要外部条件的支撑,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作为绿色经济发展方式,一种环保的发展模式,当然,实行这两种经济发展方式就必须有科学技术的支撑,在工业方面提供先进的科学技术设备,减少因设备上的落后而造成的环境破坏。
1、低碳经济及其相关理论学科对比研究
生态经济、绿色、循环经济是低碳经济的相关学科,其中生态经济主体探究生态与经济体系的复合结构、具体功能以及规律特征。循环经济则基于生态自然系统中的物质循环以及能量变换规律构建经济系统,令其引入至自然生态体系物质循环中,构建了新一类经济形态。其本质层面体现为一类生态经济,需要利用生态学规律引导人类社会各项经济活动。英国经济学家提出了绿色经济理念,基于对人们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有限资源的合理维护以及能源规划,创建体现健康意识、平衡属性的特色化经济模式。由本质层面来讲,循环经济、生态、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均为三高一低逐步向三低一高发展转变的形式。也就是高水平资源投入、大排放、高能耗、效率低,逐步发展为降低投入资源、控制消耗与排放量,提升生产服务效率的优质模式。上述四类经济类型均为新型发展构建经济思想。其中,生态经济主体传递理念为,经济活动应符合生态规律,其构建体系则应符合生态系统特征。循环经济主体由循环视角构建生态化的经济发展活动。绿色经济为排除自然资源的消耗价值以及形成环境污染造成的价值损失之后创设的生产总值,其主体侧重对资源利用的有效节约,追求最终实现绿色的GDP价值。发展低碳经济主体针对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提升对人类生活形成的显著影响威胁,其关注经济发展不应以加大二氧化碳总体排放量作为付出的代价,总体追求经济发展应脱离于碳排放。由本质层面来讲,低碳经济可归于生态经济理论范畴。其提法相比于他类经济形势,则更加凸显了当前经济建设发展阶段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发展追求目标由高碳向低碳模式过度。由哲学辩证视角来看,低碳经济可由明确主要矛盾出发进而应对发展经济阶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该经济思想是社会大众面临资源濒临枯竭、环境恶化污染、生态系统受到不良破坏等问题,进行自我反省与优化更新的实践结果,是对自然与人们实践活动关系的新一轮审视与科学总结。
2、低碳经济理论基础研究
近年来,持续恶化的温室效应对全球经济建设发展均形成了较为严重的影响,其作用程度并不次于世界大战以及全球经济危机。为此我们应主体针对碳排放量持续提升造成的温室效应产生的显著经济影响,探索新型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深化理论基础,拓展研究领域,方能促进低碳经济的良好、优质发展。低碳经济是经济学理论的分支之一,主体基于经济学相关原理及规律,探究发展经济同二氧化碳排放间的矛盾问题,促进经济建设及环境发展的良好协调性。低碳经济同环境气候的变化涵盖较多学科理论内容,因此对其要想进行整体的研究把握,需要我们树立综合视野,深入至多学科领域。可采用继承传统方式,开展边际研究、弹性分析、结构衡量、总量研究、均衡分析等实证研究,同时还应对各地域碳排放标准规范进行深入分析。再者我们可借鉴他类学科研究分析方式,例如环境经济领域学科之中的波及性研究、成本有效性以及成本效益研究等。还可进行碳足迹、金融、碳权以及碳循环的综合研究分析。
3、低碳经济核心经济学价值
3、1解决国际经济发展合作困境问题,优化整体经济体系
经济发展阶段中,提升整体竞争力,仅利用贸易手段远远不够。倘若由经济效益视角来讲,开展国际经济合作可令合作成员国形成良好的合作剩余,对各自发展极为有利。而由生态效益层面来讲,国际经济发展合作则会形成更多负效应影响,引发环境问题。基于国际经济合作中将制造环节逐步向欠发达国家实现转移,其技术水平较低,且能源结构不佳状况,会在制造生产阶段中形成显著环境问题。例如过度开发资源、提升碳排放总量等。而基于碳流动属性,则会对国际领域各国均形成不良影响。为此我们应科学树立低碳经济合作发展思路,通过开展碳贸易与交易,科学解决潜在不良问题,化解国际经济发展合作困境。再者,低碳经济基于国际经济全面收益视角进行发展,因此其理论应上升到国际经济发展范畴领域,令其研究视角进一步拓宽。应利用低碳经济做好国际经济学的有效补充,优化整体经济体系,进而真正促进国际经济的全面发展。
3、2创建低碳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石,引导更新消费方式
传统经济学发展理论其研究主体目标为提升财富,尤其将物质财富作为核心任务,形成了显著的温室效应问题。基于现代经济学主体任务为提升国家GDP,倘若仍旧应用传统理论作为行动指引,则会无法符合经济全面发展的核心需求。为此,我们应基于低碳经济学相关理论,创建完善研究体系、夯实理论基石,做好生态经济、绿色与循环经济的有效补充,促进现代经济发展模式的良好转变。物质消费的扩充可拉动经济增长,并促进经济循环。基于现行能源体系结构,提升物质消费势必令碳排放总量显著增加,而降低碳排放则会对物质消费形成相应抑制,体现了两环节的矛盾问题,即目标冲突。为此我们可利用低碳经济理论做好矛盾冲突的良好化解。摒弃物质消费是发展经济根本动力的理念,令低碳经济促进生产发展方式的优化更新,并进一步转变人民的生活与消费形式,进而将低碳经济促进物质的过度消费良好转变为精神消费,令人们全面关注智力投资,进而为经济发展建设输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3、3进一步丰富低碳经济主体研究内容
低碳经济研究发展阶段中,形成了一定工具。例如碳交易、货币、经营贸易、碳期货以及关税与期权等。该类理论概念仍旧包含一些不完善的问题,同时为金融领域、贸易学科与虚拟经济创设了新型研究内容。为此,我们应进一步探究低碳经济发展风险因素以及其中包含的不确定性问题,丰富主体研究内容,做好经济学原理概念的新一轮审视、更新传统观念,方能提升研究水平,真正促进低碳经济的持续、优质、健康发展。
4、结语
总之,针对低碳经济内涵与相关理论学科分析,我们应做好实践探究设想,明晰低碳经济发展核心经济学价值,才能全面提升经济发展水平,丰富低碳经济内容,实现经济建设全面升华。
低碳经济是一种以能源的清洁开发与高效利用为基础,以低能耗、低排放为基本经济特征,顺应可持续发展理念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要求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低碳经济作为新的经济发展形态本质上就是可持续发展经济。低碳经济的核心是低碳产业、低碳能源、低碳技术和低碳消费,是通过实体经济的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发展模式转型来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以降低温室气体排放量、适应和减缓地球气候变暖。其特点是通过不断增加对气候变化科技研发的投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开发清洁能源技术,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重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微观基础。它是继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信息革命之后,世界经济形态新出现的革命浪潮,即低碳革命。低碳经济已成为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的主要特征,成为未来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改善的主流模式。
从上述分析看。两者从概念、发展模式、发展侧重点等方面存在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出的背景不同
低碳经济的概念是英国率先提出的。2003年英国发表题为《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的白皮书,把低碳经济作为国家长期坚持的基本原则,并出台一系列鼓励的配套经济政策。其主要是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共同保护全球气候的背景下提出的。循环经济是由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思?鲍尔丁在上世纪60年代提出的。当时,许多国家和地区经济实现高速发展,但资源环境问题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为了有效应对,西方工业国家开始探索废弃物减量化、源头削减和废弃物再利用的发展模式,改变了传统的末端治理方式,致力形成“资源一产品一消费一再生资源”的物质能量多次循环的模式。
(二)针对的重点不同
低碳经济主要针对的是能源领域和应对全球气候变暖,重点是从建立低碳经济结构、减少碳能源消费人手,进而建立起全社会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应对机制和发展模式。循环经济既是一种发展模式,也是一种生产方式,是在满足成本效益原则的前提下,利用生态学原理,对经济活动中的有限资源不断地进行循环利用,高效率或无浪费地使用资源的一种生产方式。
在产业导向方面,低碳经济侧重强调建立少消耗化石能源特别是煤炭、石油的产业体系,而循环经济强调无论什么样的产业结构均对废弃物循环使用,。
在技术运用方面,低碳经济通过新能源技术、替代化石能源等措施可以实现,循环经济不仅需要循环技术,在现阶段由于成本效益的原因,要对采用这种技术后的成本效益进行比较。
在地区布局上,循环经济强调工业共生和代谢生态链关系,要求上下游企业实现地域上的相对集中,形成循环利用链。把废弃物的排放单位和利用单位在空间上有效集中,可以产生较大的聚集效益。低碳经济并不一定强调这种地域上的集聚,它强调的是产业结构问题,要求产业发展的能源消耗是低碳能源,较多考虑能源供给与利用的优化。寻找替代能源,使用清洁能源成为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措施。
(三)实施的方式不同
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均强调要建立全社会的发展模式,如果在全社会倡导少消费化石能源,就是建立低碳社会的概念:如果在全社会各个环节推广循环经济生产方式、消费方式,就是建立循环社会的概念。
(四)实施的进展不同
循环经济提出后,得到世界各国的响应,1996年德国颁布了《循环经济与废物管理法》;2001年4月,日本开始实行八项循环法律,其中《推进建立循环型社会基本法》是世界上第一部循环经济法;美国、法国、英国、新加坡、韩国等发达国家也提出了推进循环经济发展计划与单项法律。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方兴未艾。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了全国的循环经济试点工作,各地也在建立不同层次的循环经济试点,循环经济正从试点向制度层面上逐步推进。
低碳经济由英国率先提出后也得到国际社会的呼应。2007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正式制定了应对气候变化的“巴厘岛路线图”,要求发达国家在2020年前将温室气体减排25%-40%,该“路线图”对全球迈向低碳经济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近年来。随着我国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成功实践以及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持续升温,低碳经济在我国逐步兴起。
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均成为国际合作机制的内容。欧盟将低碳经济作为国际合作的核心要素,鼓励发展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目前,国际上碳交易和碳排放权市场已呈现蓬勃发展之态势。循环经济的国际合作也在持续推进,特别是以循环技术的联
合开发和示范推广为重点,国际性和区域性的合作研发、技术援助已形成相当规模。
二、低碳经济是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深化
循环经济的基本理念可以概括为“四个更”:循环经济是追求更大经济效益,更少资源消耗,更低环境污染和更多劳动就业的先进经济模式。这“四个更”是循环经济原理的精神实质,是推行循环经济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
低碳经济要解决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问题,循环经济要解决资源有限和需求无限的矛盾、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矛盾,两者的目标是一致的,都可以实现“四个更”的愿景。发展循环经济是在更大、更广范围内解决能源资源的浪费、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等问题:而低碳经济是集中缓解C02排放大幅度增长对地球和人类社会造成的灾难和严重影响。
展低碳经济可以探索出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模式和路子,达到节能减排的要求,这对发展循环经济,推进完善能源资源节约和环境污染治理的模式和路子有重要的启示和促进作用。
从高碳经济转向低碳经济,既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所在,又是循环经济要解决的突出难题,还能促进循环经济向纵深加快发展:发展低碳经济有利于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完善和延伸。循环经济的“4R”原则(减量化、再循环、再利用、再思考)完全可以成为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工具。所以,低碳经济是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深化。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无论是循环经济还是低碳经济,基本实质内涵是相同的,其针对问题均是相对于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落后经济发展模式:其典型特征是共同的,即“节能与减排”:其发展目标是共同的,即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共存”:其衡量标准是共同的,即“低投入、低能耗、低排放、高效益”。因此。两者从本质上是没有多少区别的。均是世界面临共同挑战、为了共同目。标而寻求新的经济模式的不同称谓而已。鉴于从发展的历史看,循环经济这一称谓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在各_国已有广泛认同和发展经验;从制度层面看,我国已颁布《循环经济促进法》及大量政策规章;从覆盖范围看,“循环经济”相对较广,特别是“低碳”经济重点关注碳减排,过于狭窄:因此,有些专家建议为便于政策的延续性与稳定性,避免陷于语义混杂、热衷时髦、难以理解、政出多门等不必要的词语困境,相关政府部门统一使用“循环经济”提法,以使政策更加集中,地方执行部门和公众也易于接受。当然,从城市的区域化管理角度讲。低碳城市目前已成为一些发达国家的发展重点,很多国际大都市把发展低碳城市作为目标。低碳城市既是循环经济的重要空间载体,发展循环经济最终也是要实现城市的清洁发展、高效发展、低碳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因此,可延续发展循环经济为重要手段的提法,以建设低碳城市为城市管理者的追求目标来倡导。
(一)公众
本文中的公众有两层含义,一层完全是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理解的,它指消费者,它既指产品的需求者也指生产要素的供给者。第二层含义是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理解,它是指作为社会中的一员的普通民众。
(二)低碳经济
目前对于低碳经济基本理解是基于全球气候变暖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大背景,目标都是降低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避免气候发生灾难性变化、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途径都是通过人类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在内的社会再生产全过程,使经济活动低碳化和能源消费生态化;本质都是一场涉及生产模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国家权益的全球性能源经济革命。
二、公众与低碳经济的关系分析
公众与低碳经济建设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公众作为消费者是低碳经济产品的直接购买者
公众是消费性产品的购买者。也就是说公众在低碳经济实现途径的四个环节中,作为消费者参与了作为消费的第四个环节。
经济学中的市场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产品市场,另一类是生产要素市场。产品市场,公众是企业所生产出来的产品的直接购买者。购买产品时,仅管理消费者不能直接干涉企业所生产的产品,但是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可以从低碳经济的角度来选择产品,先对产品是否属于低碳型进行判断,然后再选择低碳型的产品。
如果作为消费者心中有了一杆低碳的秤,并使用其来秤量产品的碳指标,从而只选择低碳型的产品,则那些高碳型产品则无法在市场中通过交易实现其价值。在这种情况下,高碳型的生产企业不得不转向低碳型产品的生产。
因此,公众作为消费者是低碳经济是否能实现可以从产品的消费这一个环节进行直接的干预。
(二)公众作为劳动者是低碳经济建设的直接参与者
在经济学中,公众不仅在产品市场是消费者,同时其在生产要素市场也作为一种主要的生产要素,即劳动生产要素的提供者直接参与到生产中。
企业在生产中主要用到四种生产要素即劳动、资本、土地和企业家才能。而公众作为劳动者是第一种生产要素劳动的载体。
企业在生产产品时,很多环节都要用到公众作为劳动者的劳动。从产品的研发到产品设计到产品的生产,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公众,可以说,公众作为劳动者是企业生产的直接参与者。
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细胞是否是低碳型的与参与到其中的公众的思想观点和行为是否是低碳型直接相关。比如,作为研发人员,在研究的过程中,就可以对其研究出来的产品是否是低碳型进行判断,若不是节能型的环保型的则可以在研发阶段就进行终止,只有在研发阶段被判断为低碳型产品,才可以进入到设计阶段或生产阶段。而设计阶段和生产阶段也会存在设计方案和生产方案的选择,此时又分别存在是否是低碳型方案的选择,这样通过作为劳动者的公众对于产品的生产过程从低碳经济的角度进行层层判断与选择,一个国家的低碳经济的实现便可指日而等。
(三)公众作为社会中的一员是低碳经济建设的直接监督者
从社会学的角度,公众作为社会中的一员可成为低碳经济建设的直接监督者。
公众是社会中的人,而国民经济则与公众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公众的衣、食、住、行随时都会消耗能源,产生CO2,产生各种各样的环境污染,这使得公众身处低碳经济建设的具体环境中,因此公众可以在生活中成为低碳经济建设的直接监督者。一个非常明显的例子便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垃圾分类。垃圾可分为可降解型的和不可降解型的。对于不可降解型的我们要采取回收以重新利用,或者回收后加以特殊的处理。如人们在生活中大量使用各类电池就是令人非常头疼的一个问题。一方面人们需要用电池,企业也是想尽办法争夺市场份额,另一方面电池用过之后,几乎没有经过任何处理就丢到垃圾站。而各类电池一方面含有不可降解的部件,另一方面也含有有毒的化学成分,随便丢弃后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从以上可以看出,公众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先监督自己的行为是否是低碳型的再进而监督其他人是否是低碳型的。
(四) 低碳经济建设的终极目标是为公众谋取福祉
低碳经济建设的一个终极目标是为公众谋福祉。也就是为了让公众能在一个更好地能够有可持续性发展的环境中生活。这一点从前面关于低碳经济的定义中对于低碳经济的目标、实现途径和本质的诠释中得到很好地体现。
这一点对于低碳经济的建设至关重要。因为人的本性都有一种趋利性,当公众明白一种行为对其本身有好处时,他们便会有更强的动机去实现。
三、结论与启示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即低碳经济的建议离不开公众的参与和监督,同时低碳经济的建设又必须以为公众谋取福祉为其终极目标才能得以真正的实现。
由此为了实现低碳经济,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启示:
(一)在公众中普及低碳经济的知识并且根植低碳经济的观念
只有在公众懂得大量的有关低碳经济的知识并且其头脑中有若不实行低碳经济的不仅后果不堪设想,而且会在当期影响到其切身的利益时,人们就会自觉地有意识地起到其在低碳经济的建设中的作用。
(二)从社会制度的层面推进低碳经济的建设
在当今,有一部分公众是有节能环保意识的,但是他们的这种意识很难转换成行动,因为当他想这么做的时候,整个社会的主流是刚好相反的,个人的力量相对于社会主流是非常弱小,若相应地低碳型社会制度不建设好的话,个人的这种力量很容易被社会主流所淹没。
关键词:低碳经济 低碳物流 技术创新
低碳物流的提出
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环境日益恶化,也促使人们越来越关注“低碳经济”的发展。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努力建设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和消费模式,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推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取得新进展。这既是兑现我国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的郑重承诺,又是我国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
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手段,改变能源结构,尽可能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低碳经济的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建清洁能源结构,核心是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发展观的改变。这场经济变革将渗透到物流系统内,尤其以运输的改变最为显著,与此同时物流配送作为物流的重要功能系统面临着更大改变,而在现实情况下我国的现代物流发展,由于自身的缺陷还面临着很多问题,在迎接低碳经济时代到来的同时,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不仅是企业本身效益问题,也是我国推进循环经济,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切实选择。
低碳物流的本质内涵
(一)物流与低碳物流
物流(logistics)是一种古老而又传统的经济活动,是随商品生产的出现而出现的,随商品生产的发展而发展的。在当代经济、科技、发展环境的整体变化背景下,通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设备,物流已经成为将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准确、及时、安全、门到门的合理化服务模式和先进的服务流程。
根据我国2001年的《物流术语》标准中给物流的定义:物品从供应地到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可以看到,物流的功能主要包含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几个方面,意思是通过这些具体的业务功能来实现商品的空间价值和时间价值。物流的本质是服务,为了实现消费者所期望的“物美价廉”的服务,作为物流服务提供商,就应该尽可能地降低物流运作成本,提升物流管理水平,实现经济的循环发展,以使自己在市场竞争中保持持久竞争力,这就涉及到物流合理化的问题,涉及到需要通过怎么样的途径来实现节约能源,减少污染,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等问题,这可以理解为“低碳物流”的本质。
目前,对低碳物流的本质内涵还没有明确的说法,笔者认为,所谓“低碳物流”,就是在整个物流系统的运行中,通过采取先进的技术来提升物流管理水平,实现物流对经济的良性促进和循环发展。
(二)低碳物流的特点
1.低碳物流运行于整个物流系统中间。物流本身是一个大的系统,它要求物流系统的物质基础要素、货品的正向物流、逆向物流等都要体现“低碳”,只有每部分都实现了低碳,整个物流系统的运行才符合低碳物流的内涵。
从功能上讲,物流系统包括运输、储存保管、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物流信息等几部分,所以低碳物流的实现就是通过运输、储存保管、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物流信息等这几个途径来实现的,并且只有在整个系统里去考量才可以实现合理化,偏袒任何一方,都不能实现整体的最优化。
2.低碳物流是通过应用先进技术实现的。低碳物流的实现,离不开先进的技术应用。这些技术可以是硬技术,也可以是软技术。硬技术包含物流设备的使用,如叉车、托盘、货架、分拣机、绿色运输车等设备的使用,软技术的使用主要是指先进而又合适的软件、操作方法、作业标准和业务流程等。没有新技术的使用,实现低碳物流就是一句空话。
3.低碳物流的最终目的是促进经济的持续、循环、良性发展。物流的发展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的,有什么样的经济发展水平,就要有什么样的物流发展层次来适应经济的发展,这二者要保持动态平衡,任何一方不会超过或者滞后于对方,否则,就会最终阻碍经济的发展。就是说,经济发展是主导,物流的发展水平要与经济的发展水平相一致,即商流决定着物流。同时,物流作为经济发展的支撑,实现低碳物流可以促进经济更加持续、循环和良性的发展。
我国低碳物流的实现途径
(一)宏观方面
1.普及低碳观念。现阶段,人们对于低碳经济还比较陌生。因此,要促进我国物流行业有效健康发展,首先就要普及全民的低碳生活观念,使全社会都能认识到低碳在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从而积极主动地推进低碳物流的发展。政府一方面可以通过国民素质教育提高公民的低碳意识,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报刊、电视、网络等各种媒体向公众宣传低碳生活的重要性,提供有益的信息进行引导,使低碳生活理念逐渐得到普及。
其次,更重要的一点是培养企业经营者低碳经济的理念,包括提供低碳产品、低碳包装等。同时,也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是保证商品在流通过程中的低碳化,从而要培养物流企业经营者承担社会责任的意识,使其在运输和仓储等活动中主动减少废气排放、噪声污染和交通阻塞等问题,让其意识到只有同时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才能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通过消费者的低碳消费舆论迫使相关企业实施低碳物流管理,同时也使大量消费过的物资通过正确途径返回再处理处,加强物资的循环利用。
2.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国还先后制定和修订了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节约能源法、可再生能源法、循环经济促进法、清洁生产促进法、森林法、草原法和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把法律法规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我国政府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明确表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而且,减排目标将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保证承诺的执行受到法律和舆论的监督。同时,将进一步完善国内统计、监测、考核办法,改进减排信息的披露方式。
为了实现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目标,物流作为经济的支撑,需要专家从物流自身的运作规律出发,结合我国自身发展水平,制定出低碳物流发展的相关政策,来保证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另外,企业提高认识,政府鼓励企业实行低碳排放措施,将低碳物流成为企业的一种自主力量。
3.逐步开发低碳技术。低碳物流的实现最终要依靠先进的低碳技术,2010年两会期间,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强调大力开发低碳技术,积极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提出要努力建设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少数高端物流企业应在政府的大力协助下,以清洁发展为目标,以科技进步为手段,积极自主研发低碳能源核心技术,通过与发达国家相关企业合作,引进低碳技术领域的创新思维,配合清洁能源方面的专业知识,开发新型低碳技术,并将这些新型技术应用在物流领域中,从而推进低碳物流的实现。
4.整合物流有效资源。现阶段,我国物流企业大多规模偏小,较小的经营规模成为现有的物流企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影响了企业经营效率的提高。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趋势下,物流企业走规模化发展的道路将是企业的需求和企业自身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规模经营使得物流企业的平均单位经营成本大大降低,企业的竞争优势得到加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高。通过整合现有资源,优化资源配置,能够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资源消耗和浪费。所以,在当前阶段,通过整合现有物流资源,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资源消耗和浪费,是当前首当其冲要做的,也是企业做大做强的必经之路。只有这样,企业才有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低碳技术的研发中,逐步将低碳物流的发展纳入日程,这正是社会可持续发展所提倡的,也是我国发展低碳物流亟待逾越的障碍。
(二)微观方面
1.仓储。仓储作为物流系统的两大支柱之一,2009年在精细管理下,我国仓储业实现了强有力的恢复性增长。根据中国物资储运协会对全国61家大型仓储企业的调查结果表明,2009年我国61家大型仓储企业的亏损面为6.6%,亏损额比上年略有降低;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80亿元,比上年下降13.6%;实现利润3.57亿元,比上年增长11.7%;完成货物吞吐量8019万吨,比上年增长1.1%;货物周转次数9.11次,基本与上年持平。2010年,随着低碳经济的发展,仓储企业要继续把业务综合化、精细化管理作为主要竞争手段,大力发展增值服务,努力提升综合业务在企业经营业绩中的比重;引入新的管理理念,为客户量身定做业务模式、业务流程、服务标准和服务质量,裁减冗余,节约成本;科学合理地进行仓储物流园区布局,减少货物的迂流、减少车辆的空载、发展多式联运服务,打造低碳物流园区等途径来实现仓储的低碳化。
2.运输。我国是当今世界第一交通增长国,低碳交通应是发展方向。目前,我国交通运输费用占GDP的比重高于发达国家。日本GDP处于1.4万亿美元水平时,全部货运仅为同期水平我国的38%,货运周转量不到我国的9%。一些发达国家城市客流量的50%~60%由公共交通承担,东京达90%,而我国城市公共交通承载的客流量还不足10%,即使国内最为发达的北京也不足1/3。
从水运看,集装箱企业大力推行加船减速,以减少碳排放。加船减速可以节省可观的燃油成本,如果将目前亚欧线8条船20―22节航速改为9条船17―18节航速运营,单船每天节油约50吨,碳排放量减少约20%;如改为10条船14―16节航速运营,单船每天比8条船营运时节油约75吨,碳排放量减少约35%。航运被认为是最具低碳效率的一种运输方式。
不可忽视的低碳领域研究表明:铁路运输中二氧化碳的每人每公里排放量是公路运输的一半、是短途航空的四分之一。铁路是运输方式中当之无愧的低碳绿色交通。随着全国铁路进入高速建设发展时间,核电站装机增加。铁路物流将迎来跨越式发展,目前我国正在研究优先发展铁路物流对策,未来500公里以上的货物运输尽可能的使用铁路,以实现运输的合理化,实现低碳物流。
另外,引进和开发汽车新技术,开发混合燃料汽车及电动汽车;使用氢燃料等清洁能源或替代能源,减轻交通运输对环境的污染也是实现低碳物流的重要途径。
3.包装。包装主要是指包装材料和包装设备两个方面。在包装材料上,选择既能经济地满足包装的功能要求,同时又不污染生态环境,不损害人的身体健康,可以回收和再利用,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促进生产部门采用尽量标准化的由可降解材料制成的包装;另一方面,要加强分拣加工包装设备的研发力度,大力推行可回收容器用于加工包装。例如,循环利用一个废旧集装箱,可节约1.7吨钢材和0.4立方米木材,减少二氧化碳3.49吨。假若一年利用10万个废旧集装箱,就可减排34.9万吨二氧化碳,节约3.4亿度。废旧集装箱的循环再利用,也将会使原来高碳钢板材料得以充分使用,减少大量因回炉炼钢而发生的重复污染,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从而减缓对资源的耗费和对环境的不利影响,有效提升产品价值和企业效益。
参考文献:
1.曾纪发.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的必然选择.中国信息报,2009.8
中图分类号:F12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101(2013)04-0107-04
一、问题的提出
中国正处于重工业化发展阶段,高投入、高排放和高污染所带来的环境、资源问题严重影响和制约着中国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低碳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技术范式和经济发展方式,其顺利发展不仅意味着一种新的技术范式对旧的技术范式的替代,也是一种环境友好型经济增长方式对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替代,而且意味着整个经济技术和社会系统发展的理念的彻底改变[1]。低碳经济具有环境的正外部性,一方面,从世界层面分析,低碳经济发展带来的直接结果是全球碳排放的减少和气候变暖趋势的减缓,是一种典型的国际性公共产品;立足于国家内部,低碳经济的发展结果是区域性公共产品,也就是说在不同的层面上低碳经济带给不同的经济活动主体的利益是一致的,而且这种利益在消费过程中不存在竞争性和排他性。另一方面,在低碳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不同经济活动主体的低碳转型成本却非一致。如果没有相应的一系列补偿机制和约束机制作为基础性条件,那么低碳经济成本与收益的非一致必然会导致经济活动主体在发展低碳经济过程中的动力不足[2]。如果说低碳经济的协调发展涉及到国家、地方、企业和消费者等众多经济活动主体的行为选择,那么其发展必然需要一种合理的制度体系安排来激励与约束行为主体的低碳行为和非低碳行为,避免出现集体行动的悖论。中国建立了多层级的政府体系,存在着不同属性的区域体系,区域之间无论是在资源禀赋、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均存在差异,这构成了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客观背景①。理论上,中央政府可以利用政府权威将不同地方政府的冲突、矛盾行为调适整合为社会利益最大化的合作、协调行为,从而实现低碳经济发展目标[3]。然而回到现实中,中国低碳经济的发展是以异质性区域之间的合作行为为基础,其本质是异质主体之间通过合作来提供公共产品的过程[4]。这种合作行为需要什么样的机制设计既是跨区域低碳经济协调发展模式形成过程中必须回答的问题,也是中国低碳发展必须面对的现实。
二、跨区域低碳经济协调发展的基本架构
低碳经济是为应对环境、全球气候的不利变化,依靠技术创新和政策措施建立的较少排放温室气体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生活等经济形态的总称[5]。低碳经济是人类社会在面临一系列的环境压力下的强制性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在这一转型过程中,一是技术创新的路径选择赋予了低碳经济的技术属性,涉及到低碳技术的演化路径和扩散效应;二是低碳经济是以化石能源的低碳化和可再生能源为基础而形成的以低碳转换、产品服务以及消费领域的低碳化为特征的经济运行系统,这赋予了低碳经济的经济和社会属性。低碳经济的技术、经济和社会属性必然会引发不同行为主体之间的竞争。然而低碳经济最为本质的特征是其公共性,其发展结果具有外部性。理论上,外部性的治理一是基于私人视角,强调将外部性内部化,科斯定理和法律制度是私人治理的主要手段;二是基于公共部门视角,强调通过罚款、税收、治理补贴、可交易的许可证、行政管制等措施对外部性进行治理,其中对污染征税和可交易许可证是最为常见的方法。在中国现行的治理结构中,低碳经济发展的关键不仅决定于国家相应的政策法规,而且也决定于中观层面和微观层面的个体行为,如果将中国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非均衡性纳入到低碳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框架内,区域之间异质性及其合作行为就成为其不可回避的关键问题。制度决定主体行为,影响着主体绩效,影响着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的总和[6]。跨区域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是在一定的制度框架下,政府新的发展理念在生产、消费活动中的具体表现。跨区域低碳经济协调发展机制是保证跨区域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形成的外源性制度安排,是行为主体内在动力产生的源泉,其协调性表现在区域经济政策体系、要素市场、产品市场上。跨区域低碳经济协调发展机制涵盖了原则、目标、主体、工具和手段。首先,跨区域低碳经济协调发展机制应按照“平等共处、互惠互利、因地制宜、优势互补、市场主导、政府调控、分工协作、密切配合”的原则来构建其协调发展的机制。跨区域低碳经济协调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将发展低碳经济的外部效益内部化,形成与行为主体转换成本相一致的补偿机制,以保证各行为主体的成本—收益的一致性。在区域范围内受产业布局和资源禀赋的影响,不同的区域具有不同的产业分布和产业结构。理论上,区域之间的产业结构既是产业组织发展的必然,也是分工的必然,在不同区域之间表现出异质性是客观现象,然而将区域之间的产业结构的差异性纳入到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中去思考,如果在低碳经济协调发展的总体目标要求下,淘汰落后的高碳产业,实现高碳产业低碳化必然会有转换成本的存在,必然会给区域的经济总量和就业带来短暂的影响,那么这势必会导致区域地方政府、企业等行为主体自觉发展低碳经济动力的不足,如何弥补一定区域范围内因高碳产业转型而产生的经济、社会成本,是跨区域低碳产业协调发展必须思考的问题,它客观上要求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区域经济系统之上应有专设的协调主体,其主要职责是根据不同区域之间因高碳产业向低碳产业转型而产生的成本、风险的评估和相应的补偿制度的供给。低碳经济发展目标的多重性决定于跨区域低碳经济发展的目标的实现,是以跨区域经济的一体化、产业分工协调性和利益协调性为支撑体系的。跨区域低碳经济协调发展机制应该包括基础机制、动力机制、保障机制三大机制体系。基础机制的内涵和着力点是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战略目标、政策体系、共性技术体系的一致性,在基础性机制的作用下,不同区域的经济形态虽有差异,但其发展内涵却是高度一致的,具有低碳经济的形态特征。动力机制是跨区域低碳经济协调发展的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的分享机制,是保证不同区域利益和整体利益最大化的条件,涵盖了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低碳经济是以低碳产业为支撑体系,低碳产业涵盖了能源供给、能源需求以及低碳服务,能源供给包括化石能源的低碳化和可再生能源;能源需求方面包括低碳交通、节能建筑、节能工业、绿色农业、能源回收利用处理等;低碳服务主要是碳交易市场、低碳发展咨询等[7]。显然地,由于低碳经济系统中各行为主体的成本—收益的非一致性,在跨区域的低碳经济发展机制的体系架构中就应该建立相应专设区域机构,作为经济活动主体行为的协调机构,也就是低碳经济的行为协调主体是地方政府,或是在行业协会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专设机构。产业协调发展机制是跨区域低碳经济协调发展的保障机制。显然地,基础性机制、动力性机制和保障性机制既相互独立又相辅相成,三者之间的协调一致和作用发展才能保证跨区域低碳经济协调发展。
跨区域低碳经济协调发展机制的构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它既决定于国家相关制度安排,也决定于区域之间的不同行为主体的异质性程度和合作意愿,这客观上要求不同行政区域范围之间的各地、各部门要打破地区和部门的界限,由各地政府或行业组织在国家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框架下,成立专设区域机构作为协调主体,通过行政、经济、法律等协调手段,从整体利益出发,树立全局观念,加强区域内的分工与合作,实现各地区相互之间的联动效应,在平等的基础上,充分尊重各地利益,通过产业分工和利益协调机制使各地在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中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跨区域低碳经济协调发展的基本框架如图1所示。
三、跨区域低碳经济协调发展的实现机制
(一)跨区域低碳经济协调发展的基础性机制
跨区域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形成是以运行有效的一系列外源性制度安排为前提条件的,跨区域低碳经济协调发展机制是其低碳经济总体目标实现的基础。首先低碳经济的外部性客观上要求在交易市场上建立起以碳计量为基础的标准谱系和碳交易市场。其次从低碳经济系统组织演化过程来看,低碳经济的发展将经历低碳型企业、低碳产业链和低碳产业生态网络三个阶段[8]。任何经济体系都有一定的投入和产出为基础,低碳经济既要求整个经济系统投入环节的低碳化,也要求其转换环节的低碳化和产出产品使用过程的低碳化。低碳经济的生产组织特征及其所内含的生产组织活动的特殊性、客观性要求微观层面的生产组织的能源应由化石能源向清洁能源转换,需要相应的低碳生产技术和低碳产品市场作为支撑,离不开跨区域低碳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的一体化。它客观上要求在不同的区域之间应该有一体化的低碳能源供给市场、低碳技术市场、低碳产品市场。碳交易是跨区域低碳经济市场一体化的核心,其建立和运作目的是要打破区域封锁,促进低碳经济生产要素在区域之间的自由流动,从而实现低碳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以确保低碳产业的形成,引导产业由高碳模式向低碳模式的有序转变。在一定空间范围内,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形成在时间维度上表现为一种新的经济生产组织方式对既有生产经济活动方式的替代,它不仅表现为微观层面上的生产组织方式的变化,而且也表现为一定空间范围内的经济活动组织生态的变化,这表现为具体的经济活动组织的外部基础设施与低碳经济协调发展的目标一致性,它包括了跨区域之间的交通等基础设施的一体化。跨区域低碳经济协调发展在时间维度上不仅要体现未来的生产活动的低碳化,而且应该包括对既有的生态足迹的低碳化处理,前者是在对不同区域的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框架内进行的,有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对低碳生产的激励和对高碳生产的惩罚,后者就包括对已有污染环境的综合治理的内容。
(二)跨区域低碳经济协调发展的动力机制
跨区域低碳经济协调发展除对一般性的资源要素和产品要素有着内在要求外,更为重要的是政策、法规的配套,它客观上要求在国家整体的低碳经济发展战略框架和相关法律、法规外,区域之间应围绕低碳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而制定一系列兼顾各方利益的更具操作性的政策、法规以规范和约束不同区域范围内的经济活动主体的行为。跨区域低碳经济的利益表现是经济、社会、环境利益的复合体,不同区域经济社会活动主体的利益最大化是跨区域低碳经济协调发展的动力机制。一般地,随着跨区域横向层面范畴维度的增加,行为主体的异质性必然会增加,受各行为主体利益独立性的影响,如何在保证各区域由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型过程中的个体利益最大化基础上,又实现更大区域范畴的整体利益的最大化就需要一套动力机制来保证对受损地区利益的补偿以及对整体利益损害的约束机制,激励、约束机制的构建与运作离不开专设机构的协调以及正确的协调手段和组织架构。不同区域实则为一个巨系统,发展阶段、构成要素、结构和功能的不同必然会导致不同区域在发展形态上的差异。从演化角度看,跨区域低碳经济需要经过形成期、发展期和成熟期,不同的发展阶段所需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的构成要素是不同的[9]。基于跨区域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的运行绩效:一是要促成行为主体的行为与国家低碳经济发展预期目标一致;二是要促成行为主体在低碳技术创新、政策体系、产业发展与国家低碳经济发展战略的一致;三是促成跨区域低碳经济活动行为主体之间的行为一致。
(三)跨区域低碳经济协调发展的保障性机制
低碳经济的发育程度与整个社会的生产、消费伦理密切相关,低碳生产方式是低碳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表现形式。在生产领域,低碳经济直接反映在一个地区的产业结构上。因此从这一层面上分析,合理的产业分工协作是跨区域低碳经济的重要保障性机制。受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的历史惯性影响,虽然不同区域的产业结构能够反映市场经济条件下其演化升级规律,能够反映政府干预的作用痕迹,但却不能完整地反映出资源的配置效率和技术效率。一个地区由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的转型,不仅意味着一个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同时在优化升级的过程中还会带来一系列的社会性矛盾,也就是一个地区的低碳经济转型会因不同区域的不同转型成本而面临着不同的压力,这不仅是一个区域由高碳经济发展模式向低碳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的矛盾所在,也是跨区域低碳经济协调发展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产业分工协作机制是跨区域低碳经济协调发展的保障性机制。由此可见,基于不同地区的比较优势而形成的低碳产业体系以及不同区域之间的分工协作,是跨区域低碳经济协调发展的保障性机制,它涵盖了低碳能源供给机制、低碳能源需求机制和低碳服务咨询机制。总体上,中国的能源结构以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为主,不同的经济区域的能源结构不尽相同,在能源日益短缺的大环境下,煤炭、石油能源市场属卖方市场,凭借其市场实力,拥有煤炭、石油能源的区域极易将低碳化的成本转移到煤炭、石油净进口区域,造成能源低碳化成本在区域之间非对称分布。低碳能源供给机制的建立的目的一是要通过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促使高碳能源的低碳化,二是要在相应的政策支持下增加清洁能源的供给,改善整个能源供给结构。低碳能源需求机制着眼于能源的节约和节能技术的应用,倡导交通、建筑、工业、农业的低耗性。低碳服务咨询机制既属于第三产业的范畴,也属于虚拟经济的范畴,跨区域的碳交易或建立在碳交易基础上的碳金融既服务于实体经济的减碳行为,也是区域层面上新的经济增长点,它的发展可以较好地弥补一个区域因低碳转型而造成的经济成本[10]。在这一机制系统内,它的正常运行客观上要求跨区域的地方政府、企业在跨区域低碳经济协调发展总体战略和目标框架内,并在专设机构的协调作用下,根据比较优势的原则,对跨区域的不同区域产业结构进行分析,实行产业集聚和错位发展,在达到低碳经济发展目标的前提下,优化不同区域经济布局,确立主体功能区,从而达到低碳经济发展目标(见图2)。
四、结论
中国的低碳经济是以地方政府的横向竞争为现实背景的,在横向层面的行为主体低碳经济发展过程的合作行为决定着低碳经济的成败。如果将低碳经济的正外部性与微观层面上的经济活动主体的转换成本纳入到经济活动主体决策变量中,我们不难发现,横向层面的行为主体缺乏自主发展低碳经济的内在动力,这客观上要求有一套完整的机制来促进低碳经济在横向层面的异质主体之间形成。立足于低碳经济的经济、社会、技术和环境属性,这套机制可以归纳为基础性机制、动力性机制和保障性机制,三者相互独立又相辅相成,三者之间的共同作用可以实现低碳经济在跨区域层面上形成,同时三者之间共同构成了我国低碳经济机制系统,它不是简单的要素叠加,其系统化程度决定于跨区域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可行性和运作绩效。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全球温室气体减排:理论框架和解决方案[J].经济研究,2009,(3).
[2]曼瑟尔·奥尔森著.集体行动的逻辑[M].陈郁,郭宇峰,李崇新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3]王璟珉,聂利彬.低碳经济研究现状述评[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
[4]余敏江.生态治理中的中央与地方政府际间协调:一个分析框架[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1,(2).
[5]胡志伟、刘勇.低碳经济视角下的省域竞争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0,(4).
[6]卜国琴.排污权交易市场机制设计的实验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0,(3).
[7]于刃刚.低碳经济与河北省产业结构调整[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1,(3).
[8]于林.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制约因素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1).
[9]熊焰.低碳转型路线图[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