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管理研究范文

时间:2023-08-11 09:15:5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采购管理研究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采购管理研究

篇1

二、采购现状与问题分析

(一)采购现状

以A公司为例,其采购的原料主要包括化学材料、建材和生物材料等,其中生物材料占90%,对这部分材料成本控制成了企业控制成本的主要途径。公司采购部门由5人,对不同的生产材料有专人负责。根据公司制定的采购管理办法,首先对生产消耗的材料进行预测,根据预测结果确定采购的物料的量;第二步,对制定的采购计划,选择合适的供应商;第三步,对采购到的物料进行检验,对满足要求的物料进行入库处理,对不能满足的物料进行退回处理等。对于这个过程的成本控制方面,A公司采购管理方面主要通过与不同的供应商去洽谈,选择最低的供应商作为最终的供应对象。但是企业原料人工成本的增加,使得A企业在物料成本控制方面同样面对巨大的压力。

(二)采购管理问题

1、在采购部门地位方面,就A公司整个结构方面,采购部门只是属于生产部门的一部分,只负责采购价格的敲定。对采购物料的质量和供应商的选择方面没有权利,即不具备对采购物料质量的监控和控制。另外,对采购物料的库存储和运输方面,不能够有效的管理。这些都限制了采购管理的一体化控制,对采购的效率和质量有较大的影响。2、采购流程不畅通,信息共享滞后。分析A公司的采购方法,虽然公司领导层意识到采购过程冗长会造成各种采购成本的增加,同时提出了一系列减少采购程序的方法,达到了一定减少采购手续和成本的目的。但是,在突发采购或者应急采购方面,往往表显出比较慌乱的场面,这主要是因为公司没有制定相关关于采购的相关政策,采购过程仅仅依据相关部门上报上来的采购清单做采购,缺少对总体采购的规划。A公司的采购系统和各部门的信息系统相对较为独立和分散,未将供应链的思想融入到采购信息管理系统方面。3、在供应商选择方面,目前的选择模式还是以价格低为先决条件,这样造成供应商一味的为降低物料的价格,牺牲产品的质量。此外,为了避免供应商采购一家独大的情况发生,A企业采取了对一家供应商采取供货比例的限定的措施,长期效果下来,也处于一种被动关系。总的来说,A公司与供应商的长远合作的前景不太乐观,主要是由于A公司目前还是以价格为主来选择供应商,不能激励供应商去升级产品质量,反而有可能造成供应商为了降低成本,牺牲供应物料的质量。

三、相关改进策略

(一)采购部门管理方面

根据对A公司采购管理部门地位和职能分析,发现A公司的采购部门只是负责价格的制定和选择,无法对采购的物料的质量控制,也无法根据采购物料的功能不同和重要性不同去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这需要对采购部门重新定位,突出采购部门的关键和负责范围,加强对物料的管理。例如采购部门能够根据物料对生产的产品的重要性程度,建立物料管理的等级制定,对物料实现不同级别的控制,并结合物料成本和保存条件,制定重点保存维护的物料。

(二)采购信息平台的建立

基于供应链模式下的采购管理强调采购信息的通畅,保障采购信息、采购单位和供应商之间的有效通讯。采购信息平台的建设能够保证采购信息的及时做到共享,使得供应商与采购单位互相了解对方信息,便于提高彼此之间的效率,避免由于信息不同造成的一些损失。就A公司而言,采购信息还未能做到有效的共享,造成各单位和部门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影响采购的效率和质量,故需要建立以信息共享为目的的采购信息平台。

(三)供应商管理方面

供应商管理方面改进,主要通过针对供应商的供货的质量、供货渠道和物料的价格方面,制定供应商分级管理的模式,实现基于供应链模式下的供应商分级管理,即对供应商进行分级处理,可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供应商。对不同级的供应商管理,能够实现对物料的渠道和成本控制的掌控,为物料的采购价格提供必要的依据。通过对供应商的等级管理制度,制定一个公平的物料采购环境,帮助供应商去提升自己的产品和服务质量。

篇2

【关键词】

消防车;采购;现状分析;解决措施

在消防部队每次灭火救援任务中,消防车是必须出动的灭火力量,不仅携带了大量的作战器材,而且承载着保护出警途中战斗员的生命安全的责任。因此,消防车的采购是消防部队装备建设的重要内容,这项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消防装备购置经费能否发挥其应有的效益,关系到消防部队装备建设的质量。

1采购的模式

目前,消防部队装备采购经费绝大多数来源于地方政府,需进行采购时,通常是由消防部门制定采购计划,报地方政府组织审批后进行招标采购,具体来说有以下三种采购模式:(1)地方政府出资,由地方政府采购中心统一采购。该模式是由消防部门制定采购计划,提出需要采购的装备名称、参数型号、数量、参考价格等,报地方政府采购部门审批,地方政府采购部门根据预算经费,由政府采购中心组织实施采购。(2)地方政府出资,由消防部门自行组织采购。该模式是由消防部门制定采购计划,提出需要采购的装备名称、参数型号、数量、参考价格等,报地方政府采购部门审批,审批同意后,地方政府将采购经费划拨至消防部门,由消防部门自行组织采购或由消防部门与地方政府采购部门共同组织采购。(3)消防部门根据自有经费情况自行组织采购。该模式是由消防部门自行制定采购计划,提出需要采购的装备名称、参数型号、数量、参考价格等,报本级党委或上级消防部门审批,由提出采购计划的消防部门实施采购。这种采购装备器材的模式一般以小宗器材为主,经济较发达的地区也采取这种模式采购大宗装备器材。

2采购人员管理

2.1消防车采购队伍的基本现状

采购小组人员应有战训处、后勤处、车管处、财务处、纪检处、审计处及政府采购中心等单位有工作经验的人员组成。消防车采购小组应负责整个采购过程的所有工作,并对消防车的采购质量进行把关,保证采购过程合法化、规范化。

2.2消防车采购人员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2.1采购人员采购专业知识缺乏

现从事采购工作的人员中,有一部分是拥有多年采购经验的老同志,但是这些同志普遍不具有装备检测、装备验收的理论知识,还有一部分是刚到采购岗位工作时间不长的新同志,包括从防火、后勤等部门转岗过来的同志。这些人员对消防车的性能参数、操作使用、维护保养等方面并不是很熟悉,再加之各人的文化水平差异,在具体的学习工作过程中也会存在一定的偏差,使得消防车采购队伍的整体素质亟待加强。

2.2.2采购人员管理制度不完善

首先,缺乏相应的职责制度。就目前情况而言,各总队并没有完善的采购人员职责管理制度来约束采购人员的行为。分工不明确,职责不清晰等问题会严重影响采购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其次,缺乏人才培训机制。目前消防部队并没有建立系统的采购人员培训长效机制,培训班的开设经常是随机性的,平时没有严格计划组织,有需要的时候就临时开班,计划性不强。第三,没有相应的绩效测评制度。采购工作关系到消防部队的战斗力建设,如果对采购人员的工作缺乏有力的监督和考核测评,就容易使部分采购人员产生“干和不干一个样,多干和少干一个样”的消极心理,必然影响采购的质量。

2.3提高消防车采购人员素质的基本措施

2.3.1明确部门职责健全人员管理制度

从事消防车采购工作必须建立有效的采购人员责任机制,健全采购制度。一是采购执行部门具体负责组织实施采购,协调各部门开展采购工作;二是需求部门负责对装备及服务的技术性参数进行审核并对车辆及服务进行验收;三是审计部门负责对投标文件及合同进行审核;财务部门负责采购资金的调整管理及监管拨付;纪检部门负责对采购全过程进行纪律监督,监督采购活动是否“公开、公平、公正”。各部门职责明确,分工协作,从而形成问责明确、集体决策、相互制约的责任机制。

2.3.2开展培训工作提高人员专业素质

消防车采购人员的岗前培训,是作为一名合格的消防车采购人员必须经过的“充电”阶段,同时为了随时把握消防车采购业务的新动向,与时俱进,各总队、支队必须加大对采购人员的日常培训力度。各支队可以定期组织采购人员集中到总队进行学习,就工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进行交流探讨。同时还可以根据各单位的实际情况,组织临时性的学习培训。

2.3.3建立考核制度健全奖励激励机制

各总队应尽快建立完善的采购人员业务考核制度,以年或以季度为单位,定期组织人员参加专业知识考核,并以此作为选拔、任用采购干部的一个重要依据。同时建立重业绩、重贡献、重能力的激励机制,积极采取保护措施,把执行过重大任务表现突出的优秀人才保留下来,作为采购工作的有生力量加以重点培养。

3采购流程管理

3.1消防车采购中存在的问题

3.1.1消防车供应商少采购活动处于被动

消防车属于特殊车辆,相对较小的市场需求决定了消防车的生产厂家也很有限,在采购时可供选择的余地不大,参与竞争的供应商很少,尤其是特种消防车辆,其性能和价格均缺乏有效的可比性,在评标时很难选择出物美价廉的产品。

3.1.2技术标准不完善难以指导采购工作

我国消防行业技术标准规范的发展相对滞后,有的是沿用以前的老标准,有的甚至至今没有标准可依,这就使得采购消防车辆时制作标书只能按照企业的标准去做[8]。而每年中标的厂家不尽相同,这就造成了基层消防中队的车辆不统一、不延续的现象,给车辆的操作使用和保养维修都带来一定的困难。

3.1.3车辆验收不规范售后服务没有保障

车辆到货后,验收时大多数情况下只是检查车辆外观是否完好、能不能用,对很多重要的设备、装备只是简单的试用一下,只要“能用”就算验收过关了,而没有对照标准仔细的逐条检验。由于消防车采购竞价组织的临时性,往往是采购完成或签定供货合同后就解散,而没有一个专门的管理机构负责最为关键的验收与售后服务监管环节,没有建立对供应商的评价机制,没有一个常设的管理机构去监督供应商的售后服务工作,也没有将售后服务评价考核与供应商准入资格相挂钩,导致供应商不注重售后服务,售后服务工作严重滞后。

3.2消防车采购关键环节的管理

3.2.1制定科学严密的消防车采购计划

消防车采购之前要充分做好采购需求论证工作。单位上报年度采购需求时,必须结合本单位、本地区实际,经过中队、大队、支队集体论证,杜绝随意上报采购需求。制定严密的消防车采购计划,不仅可以有效地避免采购风险,为消防车采购提供合理依据。而且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取得最佳经济效益。

3.2.2严格组织和监管招投标活动

招标文件的起草要坚持“集体起草,集体审定”的原则。可成立招标文件起草小组分别起草技术标书和商务标书,组织研究讨论标书,如技术参数、付款方式、售后服务等具体内容要由集体讨论确定,避免招标文件出现倾向性或是设置不合理门槛,确保招标文件公平、公正。

3.2.3严格把关消防车验收环节

加强消防车验收工作,首先要注意做到认真编写技术规格书作为消防车验收依据。消防部队要组织具有丰富招标经验、技术水平较高的同志专门编写技术规格书。消防车的技术规格书应包括总体技术要求、底盘性能要求、关键零部件结构及技术参数要求、器材配置要求、技术文件等内容。其次,消防车验收前首先应由总队成立消防车验收专家组,采用“集中验收”的模式开展验收工作。同时要大力开展消防车验收人员专业知识培训。各总队可以根据消防类产品强制性认证的标准对验收人员进行培训,加强车辆验收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

4采购经费管理

消防车采购经费是指政府用于满足消防部队履行其职能而进行的消防车采购所需的专项经费。消防车采购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购置经费主要用于采购能够保障消防部队履行职能的消防车辆,这部分经费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属于纯消耗性经费;维修保养经费,主要用于消防车辆的日常维护、技术保障、损坏维修等活动。

4.1消防车采购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4.1.1采购经费不能保证车辆全周期使用

消防部队用来采购消防车的经费绝大部分来源于政府拨款,这批经费的管理通常由政府采购办或是消防部队的装备处来实现。消防车的采购经费不仅包括购买消防车的经费,还应包括消防车后期的维修保养费用。但是有关部门在制定消防车采购计划时,往往容易忽略这一点,通常仅考虑一年的经费可以用来购买多少装备车辆,没有预留出用于车辆维护的经费,容易造成受损车辆不能得到及时修理,或是在紧急情况下为了维修车辆“拆东墙补西墙”的现象。

4.1.2采购经费的使用针对性不强

采购消防车辆前,总队、支队应对上报采购需求进行严格论证,要根据消防中队承担的战斗任务为其配备相应的消防车辆。而在实际的工作中有些单位依然存在盲目采购的现象,听说什么样的消防车最新最好就大力采购什么样的消防车,将购得的车辆统一配发下属消防中队。比如近几年来各总队都在大力采购举高消防车,一些条件较好的支队甚至做到了下属的每一个消防中队都有一辆举高车。这样做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部队的战斗力,但是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中队在执行任务时都需要举高车辆。有些中队地处老城区,辖区内多是低矮的平房,发生火灾时常常出现火烧连营的场面,举高设备在这样的火场上基本发挥不了什么作用,而且这样的地方往往街道狭窄拥挤,大型消防车辆出入很不方便,所以不恰当地配备消防车辆不仅会造成资源闲置,浪费采购经费,有时甚至有可能延误火情。

4.2消防车采购经费管理对策研究

4.2.1预留机动采购经费科学制定年度预算

现行的消防车采购制度是年初有预算的方可招标采购,否则就不能购置。因此在编制年度预算时,就一定要预留购置新车辆装备的经费,这样,一旦有新装备上市,就可以及时配备部队试用、推广。预留的经费数额应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而定。如该总队整体车辆配备情况相对饱和,部队承担的救援任务没有明显变化,那么在做预算时预留的经费就可以少一些,反之,就需要预留较多的经费,以便及时补充救援力量。

篇3

[中图分类号]F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3)38-0091-02

1供应链下采购管理模式的发展转变

1.1采购和供应商关系的转变

供应商跟采购之间的关系由原来的普通买卖变成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以外采购操作在跟供应商合作时,都是尽力去采用压低采购价格的手段,费尽心机让供应商妥协。而新型合作关系的建立,完善的解决这些问题,使得采购可以寻找到更多的供应商,并采用了分散单独治理的方法。在采购和供应商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后,在供应关系链上,双方可以共同分享库存的数据信息,从而有效地降低了库存积压成本,很好地解决了产品质量和成本问题,最后达到控制采购成本的目标。还有很多的企业跟供应商建立了技术合作组织,也有效地缩减了新产品的开发成本。

1.2采购的运作必须结合生产的订单需要

在以前的模式中,采购运作的目标都是为了能够及时的补充库存,以防止库存出现空缺的情况。而在现在的供应链管理下的采购模式,就以生产的订单需要方式进行的,所以企业的订单需要在客户的需求订单后才产生的。而适合时期的生产订单驱动方案,使得企业原材料的采购可以直接配送到制造部门,从而降低了采购部的库存积压和运作成本。

1.3采购管理的重点转移

采购管理向外部资源管理重点转移。传统的采购活动最大的缺陷就是跟供应商没有进行良好的合作沟通,更缺少对客户需求做出及时积极反应的能力。因此,适时生产采购理念的提出和推广,对企业的采购管理活动提出了新的要求。且企业必须大力改革,改变过去“为库存而采购”的经营管理模式,同时也要提高采购工作人员的柔性管理和市场反应能力,大力加强和供应商的信息沟通和合作,努力建立一个共同双赢的战略发展合作模式。在跟供应商信息沟通过程中,通过供应商的信息反馈,及时地做出必要的调整,同时也加大对供应商的培训力度,也要积极参与到供应商的新产品设计开发中,把握产品质量,在这些参与过程中,把事后把关转变为实时把控。

1.4在供应链管理下采购管理有利于采购流程增值

过去的采购管理模式,采购的完成往往需要几个不同部门协助才能完成,以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但这种管理模式也有不足的地方,第一,采购的申报需要经过多个不同职能的部门的审核,工作效率低下;第二,由于各个部门之间本位主义的作用,使得信息不能够顺畅的流通,导致内耗的加大,最后也造成经营成本上升。而供应链管理的经营模式下,信息化技术日渐成熟,加快了管理审批流程的速度,从而有效地降低了企业的采购成本。

1.5库存管理方式也发生改变

在过去的采购活动中,供求关系的作用使得采购跟供应商分离开来,企业采用单独的保持一些库存来解决需求变化带来的波动,并以保证企业的正常运作。但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高库存的管理模式已经使得企业负担加剧,把企业推进被动的位置。而供应链管理下库存管理,从各个细节上做出了相应的调整,以适应企业的发展需要。

2供应链管理下采购管理具体的实施策略

2.1采购管理策略制定的关键要素

采购方案考虑的关键因素就是价格,所以过去传统采购模式,就是采购人员通过不断地增加供应商数量,提供多方货源,让多个供应商之间相互形成竞争,从而降低采购材料的价格,最后赢得采购的价格优势。而在现在的供应链管理模式下,采购部门人员所面对考虑的问题,相比于原来情况要复杂得多,需要考虑多个方面。比如质量、价格、能否及时交货等因素。而且在目前的交易市场中,同一类产品材料的价格涨跌或质量的优劣,都会严重地影响到采购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能否及时的交货,同样也对企业的采购方案的实施产生巨大冲击力,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对客户能否及时的按时交付货物和对客户的要求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都关系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因此,总的来说,在新型供应链模式下,交货及时性和交货提前期是选择和评价供应商的重要指标。

2.2采购要和供应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过去传统的采购管理早已经不适合日益更新的经济发展需要,所以企业采购必须跟供应商建立起战略合作关系。企业采购管理和供应商之间的良好合作关系,具体的操作过程如下:

(1)在制定采购方案时要对各种关键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2)对有意向供应商可以先发出招标文件,等供应商接标后再进行初步的审核。

(3)要详细对供应商进行考核和评估,择优选用。

(4)与选择的供应商建立合作伙伴关系。

(5)和供应商共同提高经营利润。

(6)实施供应商的风险防范方案。

供应商的考核对企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企业在对供应商的考核指标务必要公正、科学、合理。此外,对供应商的考核指标中,不仅仅要重点考察供应商的质量、交货时期、价格等核心指标,同时也要注重其相互协调能力、开发能力等因素的评比。

2.3对库存管理要精细化

库存管理在一个企业的整个经营管理和采购管理中占据着重大的作用,是价值链实现增值的关键一步。因此,科学合理的建立和改进库存管理模式,是企业实施采购策略必须考虑的重点问题之一。只有在供应链管理模式下实施科学有效库存管理,才可以跟供应商建立和谐优势的合作关系,然后通过计算机技术手段完成采购计划的制订,实现零库存管理。所谓零库存管理,就是在客户订单的作用下,从客户到生产,再到采购,最后返回到供应商这样一种逐级驱动的拉动式生产模式。零库存管理,不仅可以降低库存量,还可以提高库存的运作周期。

3结论

总而言之,在采购中降低采购价格,从而获得稳定有利的价格竞争力,同时也要密切跟进供应商之间的信息沟通,能较快速的针对新产品设计做出反应,进而提高产品的质量和降低库存水平,大大提高了企业的效益能力。而对供应商而言,跟采购达成的战略合作关系,能更好地掌握采购需求,改善生产的流程和质量,也获得较高的利润。所以采购管理策略的实施,可以让采购方和供应方实现双赢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薛丽.应用战略采购优化化工采购成本管理[J].上海化工,2011(1).

[2]陈耀峰.供应链环境下采购管理的竞争优势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1(15).

篇4

1.2燃油在整个工程材料中占资金比重最大,而燃油的计量又是管理好燃油的关键,为此施工单位要从硬件上完善计量器,购买具有储存记忆功能的电子计量加油机。确保每次加油的准确计量。对每一车燃油采取留样制度,确保燃油使用过程中的质量追踪。工程材料管理部门每月对油库进行盘点,并且每月不定期进行抽盘,根据盘点结果估算出每加一升柴油的节余量,估计温度、湿度、密度对加油盈亏的影响。在施工过程中不断积累各类设备的燃油消耗,为制定设备能耗定额打下坚实的基础。

1.3钢筋与水泥等材料,管理重点在控制材料按定额发放及消耗。为此工程材料管理部门与工程技术部门一起以每个施工单元为单位,对钢筋、水泥按施工设计图纸计算其定额消耗,确保钢筋、水泥的发放有据可依。发放过程中根据施工进度的工程量,对照每个施工单元的材料消耗量经工程技术审核、工程总工审批后发放给施工单位,杜绝钢筋水泥的超领。并经常到施工现场对施工队伍的材料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和实时监督。

2工程材料的保管、发放、领用、结算、核销

2.1工程材料保管:制定仓库管理规定和保管员职责,选定素质过硬的保管员,加强岗前培训。对各类库室基础设施进行改造,确保达到“四防”要求。对库房内工程材料摆放要求整齐有序,标识清楚,要做到三清(规格清、数量清、材质清),两齐(库容整齐、摆放整齐),三一致(帐、卡、物一致),四定位(区、架、层、号定位)。加强对库存盘点,确保帐、物、票要相符。

2.2工程材料领用、发放:工程材料领用、发放工作,是工程成本管理的重点。控制量的发放,是工程材料成本核算的重要依据。在工程材料发放管理工作中,严格执行工程材料发放程序,采取三项管理措施。首先,根据工程管理要求,制定“四人(采购员、验收员、仓库主任、发料员)分权制”的岗位职责和管理办法,明确其责任。第二,严格执行材料领用审批及限额制度。专职材料员依据工程实际填写领用审批表报工程技术科审核,单位分管领导审批后,开具销售单领料。第三,严格执行施工单位销售单发放材料制度。对施工单位销售单中要详细写明领用工程材料,由工程材料部门及施工单位专职材料员双方签字确认后交财务部门签字挂账后方可到仓库进行领料,仓库发料时仓库保管员必须签字,四者签字缺一不可,销售单财务签字后直接进入施工单位的工程材料成本在进度款中进行扣除。

2.3工程材料月结算制度和按进度核销制度。各施工单位每月必须到工程材料部门进行工程材料月结算,结算内容为各单位本月领用的所有工程材料。各施工单位将当月领用材料汇总后交工程材料部门,工程材料部门对照发料单结合仓库及财务部门、施工单位的材料领用汇总表核对无误后开具材料月结算清单,财务部门直接进入工程成本,在进行月进度款结算时,合同部门将依据合同及工程量的材料消耗定额对材料费进行扣减或补差、摊销,如有超出部分施工企业将按照材料市场价在工程进度款中扣除,并加收10%的管理费。极大的提高了施工单位的材料节约意识和爱护意识。

3工程材料采购、检验与货款支付

3.1工程材料的采购:首先,要做好市场调查,确定产品供应单位的合格评定,建立一批合格供货方。第二,根据工程进展,制订工程材料采购计划。第三,根据采购计划,采取“货比三家”、多方询价的方法,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选取价格低廉、有实力的合格供方进行采购。

3.2采购产品的检验:每一批进场的主材必须有材质书或合格证,实物的数量、规格、批号与材质书相符,由收料仓库填写实验委托单给实验室进行检验。实验合格后方可使用,对不合格品按退货处理。对安全有关的电气产品必须通过3C认证并有出厂合格证,确保从原材料上的用电安全,对一般材料必有质量合格证明书、合格证及随货清单,且单、物相符。对以重量、方量为计量单位的材料,必须复核,对于配套才能使用的配件,必须检验其成套性。

篇5

关键词: 离散制造;采购管理;模式

Key words: discrete manufacturing;procurement management;mode

中图分类号:F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1-0139-02

――――――――――――

基金项目:本文系山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重点调研课题项目。

作者简介:段沛佑(1978-),男,山东青岛人,青岛现代物流供应链管理研究发展中心副主任,硕士生导师、高级物流师、注册咨询师,中国物流学会常务理事,特约研究员,国际物流学会会员、美国运输与物流协会会员,研究方向为物流系统工程与供应链管理;刘虹(1988-),女,山东青岛人,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大学商学院,研究方向为工业供应链管理与财务管理。

1 离散制造企业生产特征及其采购模式概述

制造的工艺流程有两种,流程制造和离散制造。离散制造(Intermittent/Discrete Manufacturing)指的是在一系列的生产活动中,由多个零件的经过一个系列的不连续的流程将产品装配而成。在这个过程中,企业的流程会被分解成多种加工任务分别去进行,通常的做法是企业把功能类似的一些生产设备集中在一起,形成统一的生产部门,而整个的生产流程就是产品从一个部门到另一个部门,进行不同的生产工序。一般情况下,企业都是按照生产工艺的流程来分配每种设备或者生产部门在企业的位置的,通过合理的分配,就会使得企业在生产活动中的传输距离有效的缩短,节约生产的时间。

在产品的形态上,离散制造的产品通常都是包含多种零部件的复杂性的产品,并且有着相对固定的产品结构,原材料清单和零部件配套关系。从产品种类角度,离散制造型企业都生产较多品种和系列的产品,这就决定企业物料的多样性,导致采购品种多样化。从加工过程看,离散制造生产过程是由不同零部件加工子过程或并联或串连组成的复杂的过程,其过程中包含着更多的变化和不确定因素,离散制造型企业的过程控制更为复杂和多变。

离散制造型企业一般都包含零部件加工、零部件装配成产品等过程,分为偏重于零部件制造的离散加工型企业,偏重于装配的装配型企业,和加工和装配自身完成的综合性企业,形成相互关连配套而组成的产业链网络。

2 研究离散制造企业的采购管理模式重要意义

离散制造型企业是以物料管理为运营对象,核心管理是围绕物料及其变化过程展开的,物料的基本信息,变化过程(形态变化、位置变化、价值增值等)衍生了其他信息,通过对物料的信息处理、分析来决策对实体物流采取何种管理手段,因此离散制造型企业的采购管理应是以生产管理为目标,以物流为核心,以供应链为协同来理顺和规范业务流程。随着业务过程的管理与控制,大量的物料处理通过MRP运算虽然可以高效产生采购计划和生产计划,但计算的准确性则依赖于准确的基础信息,包括准确的材料定额、采购和加工提前期、工艺路线、工作中心能力等,而以上几个影响MRP运算准确性的参数,由于本身的多变性,在一般的企业是难以准确提供的,因此对于计算结果只能作为采购重要参考,须经过相应修改,而不能直接作为生采购管理的唯一依据,必须建立适合离散制造的采购管理模式。

3 离散制造模式中采购部门工作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3.1 缺乏标准化流程指导、管理和规范采购行为的采购体系设计 在我国,大部分离散制造企业没有成型的采购工作流程和管理模式,长久以来公司各部门采取的是以销售导向和项目管理订单导向向为基准的,不间断的连续运转模式。采购行为则处于被动盲目跟随技术部下发的图纸和物料清单进行的状态,缺乏有预见性的、有计划的理性采购战略行为,对采购的整体体系建设没有足够的重视。企业整体运营无论是设计,制造还是采购大部分以销售为导向,工厂的各个部门均处在饱和运行状态。由于长期处于缺乏有效科学管理和统筹规划的饱和运营状态,各部门处于相对的封闭式连续运转状态,导致了相当一部分物料出现了提前采购,同时大量出现长期闲置在库房不被领用甚至超过使用期限而不得不报废的情况。

3.2 客户需求交期的变化,导致采购计划频繁变更增加波动性 作为制造业的行业属性,其项目整体进展会很大程度上受到客户国家宏观调控的制约和微观客户的需求变化,交货期有可能因为资金不到位或整体发展规划的调整被连续推迟;反之,亦有可能需要而大幅提前,这就要求其必须在建立稳定供应商体系的前提下,在运营及合作过程中充分体现灵活性,以便及时更可靠的满足客户的需求;为了保证生产需要而提前采购和超量采购,造成了采购的盲目性和波动性,导致部分物料库存积压,而有些物料缺货。结果占用了企业大量流动资金,更严重的是影响生产的正常运行,延长了交货期,降低了客户服务水平,不利于企业良好信誉的培养和竟争力的维持。

3.3 定制化影响采购的战略设计,难以制定统一的物料采购策略 离散制造业目标客户群体在运营上的特殊性,要求其所品的功能得以实现的前提下,产品必须根据其客户方运营场地大小,出力要求进行逐个单独设计,独立生产,从而决定了企业典型的小批量,多批次,多样性的生产运作模式。这使得采购部必须面对所需要的各种原材料,辅料,标准件的相应尺寸,规格,材质以及输出功率各不相同以及备有庞大的供应商群体以应对各种不同需求的现实。大部分企业几乎没有建立起合理的供应商评价体系,主要依据价格的高低去挑选供应商,而忽略了对供货质量的评判。质量的问题通常是通过事后控制来把关,从而不利于企业从整体上对采购体系进行控制。

3.4 个性需求导致采购复杂化,不能实现长期合约和降低工作量 产品的个性化需求直接导致了标准化产品采购的低可能性,也导致了非标准化采购所引起的工作量的直线上升,导致企业采购成本增加,采购交期大幅延长,采购商寻源困难等一系列问题的产生,采购中的沟通与协调是一个反复的漫长过程,再加上与供应商的讨价还价等,更加导致了采购流程的复杂,面对越来越多的国际市场订单所对应的相同性能但是不同材质标准的要求也增大了采购执行工作的难度,给采购带来挑战。采购计划与生产计划缺乏严格的制约关系。采购计划的制定完全是经验指导下的结果,缺乏科学性,将会给企业采购业务带来很大影响。而且由于企业一味寻求更低价格的供应商而频繁更换供应商,也导致了与供应商的关系仅仅停留在买和卖上,不能建立稳固的战略合作关系,从而不能保证其及时供货。

4 离散制造型企业采购管理模式优化的主要对策

目前,离散制造企业面临新的运营和管理模式,以及在此情况下所面临的种种来自于公司内部和外部的挑战均对原来的采购运作模式提出了质疑和挑战。为了实现长期有效的支持高效运转的机制,采购管理必须审视度势的根据;离散制造行业的整体发展规划和策略制定相适应的采购管理优化策略。

4.1 制定采购策略的流程及核心因素,确立采购战略的根本原则 为确保采购战略有效的服务于企业整体发展战略,必须确保企业整体发展战略能够被反映为具体的采购目标。采购目标同时作为战略采购流程和具体物料采购战略的驱动力。采购战略的具体行动计划具体指出如何通过与供应商合作实现采购目标。传统的采购模式的重点放在如何和供应商进行商业交易的活动上,特点是比较重视交易过程中供应商的价格比较,通过供应商的多头竞争,从中选择价格最低的作为合作者。传统的采购模式采购过程是典型的非信息对称博弈过程。其特点是,验收检查是采购部门的一个重要的事后把关工作,质量控制的难度大;供需关系是临时的或短时期的合作关系,而且竞争多于合作;响应用户需求能力迟钝。

4.2 改变采购管理方式的制定和方法,加强采购职能发展建设 离散制造所面对目标客户对产品需求的特性,包括:稳定,连续的运行及可靠及时迅速的售后服务保障,从本质上确定了公司以追求卓越产品品质并确保其灵活性和响应力的采购管理方式。随着制造商采购行为习惯的成熟,其采购方式迅速走向多元化,需要改变采购管理方式,从采购渠道单一式转向多元化。改变传统的采购方式与渠道比较单一的现象,实现集中采购与分散采购相结合,多供应商与单一供应商相结合。管理组织结构扁平化必然导致企业控制权的分散,采购权在一定程度上向下分散,将传统采购方式转变为现代采购方式,电子商务采购具有快速反应、准时供应、有效回应顾客以及连续补货等特点,能够从根本上提高工作效率,降低采购成本,减少采购环节,同时还可以帮助企业实现集中采购,提高交易的价格协商能力,改善客户服务质量。

4.3 合理优化采购管理数据工具,实现采购绩效评价管理 离散制造企业通过采购物料的历史数据以及整体采购数额比例来进行数据分析,确定科学采购绩效评价制度和管理方法,通过建立安全库存、与供应商合作设立自动补货机制的方法减少在采购花费的时间和管理成本,从众多合格的供应商中选取更有实力和潜力长期合作的供应商,减少供应商数量,达到优化供应群体和增强对供方的合作吸引力从而提高需方采购能力的目的,有利于供、需双方有效的控制采购过程中的管理和维护合作成本并互享有利于双方的增值服务,通过共享研发成果和及早引入供应商参与开发和设计等合作方式进行合作,以期达到有效控制和降低采购总成本的目标,实现对采购绩效的管理和控制。

参考文献:

[1]康宇红.采购供应链管理的几点思考[J].航天工业管理,2007,(7):32-33.

篇6

关键词:

采购管理;内部审计;职校

三年来,仅从政府公开招标评审专家审查投标人财务状况真实性,由原来审查投标人的财务报告到现在审查投标人的财务审计报告可以看出,职校内部审计要点之一是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实行“采购—资金支付”循环审计,加强对采购工作的事前、事中、事后的过程审计。笔者以内部审计为视角,就职校采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采购管理办法进行研究,期望给职校采购同仁一些参考。

一、职校采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不规范

政府采购预算审批的特点要求学校提前一年准确而详尽地制定下一年度财务预算,并根据预算编制完整、详细的年度采购计划,这对职校来说操作难度较大。一方面职校采购的品种多,很多技术更新发展非常快,很难提前一年提供技术参数、金额等完全准确的采购计划。另一方面政府采购预算编制时间较短,经常出现资金的支出不明确、预算编制不够精细化等问题。职校对资金是否合理科学地使用关注度不高,对政府采购项目科学认证、市场调研较少,存在重复申报、预算方案执行过程中批复资金严重不足或者富余等两极分化现象。

2.对实训耗材采购程度不够重视

随着世界技能大赛以及各类项目的国赛、省赛层出不穷,职校参赛热度有增无减,耗材的采购份额在职校采购工作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实训耗材采购的方式决定了耗材的品质,实训耗材供货时间的紧凑性影响了参赛选手的实操次数,间接影响参赛成绩,实训耗材采购所节约的资金可直接降低实训参赛成本。目前职校实训耗材采购还存在着耗材选购依据不充分、价格控制措施不到位、资质审验不严格、货物配送服务不满意等问题,成为降低实训耗材采购合理性、行业竞争不透明、资源效能低下等诸多问题的根源。

3.采购人员专业性不强

采购工作在职校起步较晚,很多职校没有独立的采购部门或者采购部门成立较晚,采购管理人员往往都是兼职或临时调用,对人员专业素质考虑甚少,拥有专业采购技术和能力、熟悉法律法规、了解职校管理模式而且熟悉市场各种产品性能和价格等的现代采购人才非常紧缺,与职业学校的实际需求存在较大差距。

二、职校采购管理办法及监督工作的对策

1.规范职校采购制度,合理选择采购方式

以广东省为例,2014~2016年,财政部、粤财厅等频繁下发了各类管理制度改革意见、暂行办法等政策文件。职校采购应切合政策导向,及时修订本单位的采购制度,合理选择采购方式,明确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等采购方式适用的范围。在采购方式的选择上,职校采购应以公开招标、网上竞价、电商直购等采购方式为主导;规范使用邀请招标方式、询价采购;对于需求时间急、采购预算达到公开招标采购限额标准的要灵活处理,尝试使用竞争性谈判和竞争性磋商;严格把关单一来源采购方式需求,组织专家论证并上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复。

2.强化招标文件的论证审核工作

2016年,教学设备采购预算金额达到50万以上需选用政府公开招标。招标文件中设备的技术参数成为关注的焦点,技术参数是投标人所投产品的参考依据,指向性的技术参数具有排他性,招标过程中容易受到投标人的质疑投诉,严重者可能会导致流标。强化招标文件的论证审核工作,组织专业审核小组严格审核设备技术参数,以使用部门实际使用需求为落脚点,以确保采购不超预算为前提,以公允性为目标,着重审查内容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如:招标文件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是否体现公平、公开、公正的基本原则,有无歧视性内容,招标评分标准的合理性,设备购买后的质保和维修情况等。通过严格的审核,使招标到的设备在购买价格、技术特点、售后服务等方面得到保障。

3.学校内部审计监督贯穿采购、资金支付始终

依法依规合理采购,保证管理与服务公权力的正确行使,强化纪检监察审计贯彻采购流程、资金支付始终,从招标文件编写论证、采购结果公允性、合同条款的完整、公正性到资金支付程序的合法性,进行整个项目事前、事中、事后审计,如下图所示。招标文件论证审核内部审计事前审计公开招标中标结果确认招标公示结果公示事中审计签订合同备案验收资金支付校内邀请招标或询价采购5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事后审计图要审计是否按照事前确定的标准进行投标人的资格审查,防止投标人提供虚假资料。监督开评、评标、定标的程序合法性,从专家人数合理性、专业对口性,过程是否全程记录,是否有专家发表具有导向性的言论等方面入手,充分发挥审计人员功效,降低腐败滋生点。近年来,职校内部审计及上级监管部门对实训耗材采购风险防控意识增强,实训耗材的监管将成为采购领域惩防体系的重点之一。

4.提高采购过程的公开透明度

职校采购管理工作要重视舆情导向,通过政府采购网站、学校网站做好采购项目事前、事中、事后的信息公开工作,提高采购过程透明度,接受社会的监督。

5.建立供应商诚信体系

建立职校供应商诚信体系,明确管理、准入、奖惩、淘汰等制度。严把供应商准入制度关,审查经营资质、年度审计报告、工作业绩、有无行贿记录证明等资料。与合格供应商签订诚信承诺书,并建立供应商诚信档案,管理过程中以保障学校的合法权益为前提,强化供应商诚信监控,提高供应商的廉洁、守法、自律意识,对刻意隐瞒不良记录、肆意妄为、不服从学校管理的供应商,一经发现列入黑名单,三年内不允许参加学校项目采购投标工作。

6.加强采购管理人员素质培养

职校应注重采购管理人才的培养,提升采购管理人员的专业采购技术和沟通协调能力。采购管理人员的能力影响着采购质量与效率、风险防控等诸多方面。可多走访同类院校,探讨采购管理经验,互相取长补短;组织采购人员参与采购管理系统专业培训,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专业基础素质,增强谈判、沟通等能力,掌握新型采购方式。

三、小结

强化职校采购管理制度,提高采购人员素质,切实做好职校采购工作。从内部审计视角下职校采购管理研究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规范职校采购制度,合理选择采购方式;强化招标文件的论证审核工作;学校内部审计监督贯穿采购、资金支付始终;增强采购过程的公开透明度;建立供应商诚信体系;加强采购管理人员素质培养。

作者:王增娣 单位:广东省技师学院

参考文献:

[1]张恩科,李帅帅,王凤等.医用耗材采购管理体系建立的探究[J].中国医疗设备,2016(31).

[2]邢昊昱.医院医疗设备采购的规范化流程管理的探索[J].重庆医学,2016(12).

[3]沈慎涵.新形势下的高校物资政府采购管理探讨[J].经贸实践,2015(14).

篇7

0 引言

项目管理学科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随着信息技术与管理模式的不断发展,出现许多系统化的项目管理创新模式。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研究做一综述,比较分析国内外项目采购管理的异同及特点。并分析每年工程项目采购研究的角度变化,找出国外研究的方向与趋势。

1 国外工程项目采购研究现状

国外学者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该领域的研究层出不穷,总结出国外的研究主要从以下角度进行:项目采购管理模型研究、管理效率方向研究、采购行业性研究等方面的研究。

1.1 管理模型研究

有三类学者在管理模型领域做了相关研究。首先是Alhazmil T,Caffer RM(2000),运用价值工程方法与层次分析法(AHP),初步建立了一种工程承发包方式选择采购模型[1]。DB方式在国外应用较为广泛,James ERJ等研究(2000)了承包商对于DB方式的适应能力[2]。

1.2 管理效率方向研究

Gransberg D D,Molenaar K(2004)研究了采用DB方式的78个项目实例,对其采购质量管理方法进行了分类归纳[3]。

1.3 Singh D,Robert L K T研究如何借助计算机系统建立模糊决策模型来评估潜在承包商能力,基于模糊理论提出选择承包商的模糊决策框架图,为运用计算机建立选择承包商的模糊决策模型奠定了基础。

2 国内工程项目采购研究现状

国内对项目采购研究很多都是在国外研究的基础上做出的,研究趋于多样化。总结起来主要从以下四个角度。

2.1 采购供应链管理研究

蔡延东(2004)针对汽车行业讨论了项目开发中采购管理的重要作用,提出在一体化供应链下项目采购管理中对供应商管理的战略模型[4]。韦芳(2013)针对施工企业面临的物资管理问题,从供应链管理的思想入手,提出了经供应链的理念和方法与采购管理相结合共同探索物资管理的新思路和新方法[5]。

2.2 成本控制角度

李峰(2013)分析了采购成本控制对石油企业的巨大影响,从物资采购成本影响因素出发,就如何控制我国石油企业采购成本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议,提出了基于采购流程管理的成本控制策略[6]。薄传华(2013)从市场经济的要求和石油石化企业的特点出发来分析当前的物资采购在归口管理、采购人员、采购渠道和方式、物资价格等方面还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刘长军介绍了在供应链管理模式下,具体有供应商的选择和企业与其供应商战略伙伴关系的建立、采购过程中尽可能地利用第三方物流等。企业与其供应商互惠互利共同发展。

2.3 采购管理模式角度

李洪河(2005)以建筑市场为研究主体,提出建筑施工企业宜采用混合制采购管理模式,并根据物料对企业的重要程度和供应风险进行分类,确定项目部的分散采购范围。李智宏(2013)针对公路工程施工高投入、低产出的发展模式现状,将公路工程物资管理可归纳为计划管理、仓储管理等业务流程。

2.4 采购绩效评价角度

杨春燕以某工程项目采购为例,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构造综合评价模型,建立评价集和评价矩阵,进行模糊综合评价,研究并形成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项目物资采购绩效评价方法。

3 国内外研究评述及发展方向分析

第一,从研究方法看,工程项目采购管理所应用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系统结构模型化方法、模糊层次分析法、价值分析法等。国外研究的实证分析较多,通过调研企业的具体数据进行标准量化研究得出结论,习惯于从量化分析结果中验证理论的可信度,为企业提供了可靠依据;国内注重研究方法在行业特征上的创新。

第二,从研究效果看,国外的先进采购管理理论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工程采购方式的研究也就主要集中在DBB,DB等模型方面,国外研究中比较注重数据量的积累,通过数据的整理,文章结论的说服力强,较客观。但对不同行业的采购模式的对比分析研究较少。相比而言,国内学者研究特点侧重于定性的分析,缺少定量的研究。在采购方式方面,研究趋于多样化,这种状况可能与中国的国情与教育环境有关。

第三,从研究趋势看,工程项目采购研究从2003以来一直呈不断上升的趋势,主要的研究行业分布在传统工业领域、能源行业。

4 结束语

通过以上的文献综述整理分析,我们了解了当前在国内外工程项目采购管理研究方面国内外学者的最新研究理论。在比较其研究长处的基础上,指出该领域比较成熟的研究方法。工程项目物资采购管理是项目管理当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做好物资采购管理有利于降低项目的整体成本,提升经济效益。项目采购管理是项目管理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有效的项目采购管理是保证项目成功实施的关键环节。如果项目采购不当或管理不善,所采购的产品达不到项目要求,不仅会影响项目的顺利实施,还会降低项目的预期效益,甚至导致整个项目的失败。健全的项目采购管理工作可以降低项目成本、避免合同纠纷、保证按期交付并防止贪污浪费。我国企业在海外投资日益深入,大型工程项目建设也越来越多,如何实施有效合理科学的项目采购管理是每个企业的必修之课。

参考文献:

[1]Alhazmil T,Caffer R M.Project procurement system selection model.Journal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 2000 126(3):176-

184.

[2]James E R J,Mark O F,Jennifer R.Design/build methods for electrical contracting industry.Journal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 2000 126(1):15-22.

[3]Ibbs C W,Kwak Y H,Tzeyu N,et al.Project delivery systems and project change:quantitative analysis.Journal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 2003 129(4):382-387.

[4]蔡延东,林少培.一体化供应链下的项目采购管理与供应商管理战略[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4(1):100-

106.

[5]韦芳.解析供应链管理在施工企业物资管理中的具体措施[J].价值工程,2013(19):34-35.

篇8

采购是一个相对复杂,包含诸多环节的过程,根据环境的不同它可以有多种不同的定义。从狭义上说,采购是一个企业从企业外部购买本身生产运营所需产品和服务的过程,而从广义上说,采购是从自身外部获取所需物资的过程,这包括个个体采购,还包括各种组织、团体、政府机构等。一般的采购流程主要包括四个步骤,如图1:

在不同的研究者中对采购的定义也不尽相同,本文所用定义采购是指单位或企业通过购买、租赁等方式获得物质或服务的过程,主要是通过购买获得物品或服务的所有权或使用权。采购要遵循五大原则,即适时原则、适价原则、适量原则、适质原则和适地原则。

一般来说,一个完整采购流程是按照如图2所示的流程进行,包括审批、筛选、检测等。流程如图2:

采购管理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化分工的不断发展而出现的,它是随着企业发展和生产方式的改进而不断发展的。企业不同的生产经营阶段的需要不同,采购管理的模式和方法也随之不断更新和完善。

在《竞争优势》一书中,波特认为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都不可避免的需要进行各种采购,其生产加工的所有产品,都需要向上游的供应商进行原料、服务等的采购,这种向上游供应商谈判价格的能力对企业的盈利能力具有重大影响,因此,在这个阶段,企业关注的重点是企业的库存,通过消化库存能力和库存量来决定采购量。

随着采购实践的发展,采购理论也在不断的进步,克罗纳采购管理就是强化稳定的原料来源、与供应商建立牢固的合作关系。应该说,克罗纳的观点已经具有供应链的思想,倾向于向采购管理的上游和下游拓展,加强与上游和下游合作伙伴的关系。

而随着市场竞争的发展,采购的地位和作用也得到进一步加强,波特那就认为,采购管理在企业的发展竞争战略中具有重要作用,在他的《供应链管理评述》一书中,他详细的论述了企业建立稳定高效的供应链所需要的一些关键性因素,包括信息共享、利益风险共担、经济实体之间广泛的联系、跨职能的管理流程和面向长远的合作流程。

著名的管理学大师德鲁克则从经济管理角度,阐述了企业通过优化采购流程采购也可以实现对公司经营的增值。这种增值方式有别于传统的提高生产技能、减少材料损耗等方式,也不同于提高产品价格、增加销量等方式来增加利润,而是通过优化供应链,降低库存、精准生产、准时到达等方式来提高利润,在这种情况下,采购管理就已经变为企业战略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采购管理应用的发展趋势

企业的采购管理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在实践中需要不断的根据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进行调整。建立完整的企业采购供应链也不是一个快速就能建成的过程,需要不断的进行修订、调整,循序渐进。从采购发展进程来看,在采购管理的初期,一般都是作为一个辅助部门协助和配合其他生产管理部门进行运作的。在进入新世纪以后,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供应链理论的进一步完善,采购部门的地位和作用得到了很大提高。

采购管理的发展经历了一下几个主要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简单交易阶段。在这个阶段,大部分的企业还没有设立专门的采购部门或者即使设有采购部门,采购的决策权也在部门领导那里。并且采购的主要职责在于寻找合适的供应商并保证企业的生产原材料不会短缺。

第二阶段低价导向阶段。在这个阶段,低价被各个企业作为选择合适供应商的最高标准,采购对价格的关注极其强烈。对价格的谈判能力是衡量采购能力里的唯一标准。这种情况的一个最大问题就是导致企业不会得到质量保证的产品,甚至会得到次品,而供应商也会根据不同企业的价格高低选择供应企业,导致供应源不稳定。

第三阶段综合采购阶段。受到前一阶段的采购混乱时期,企业的管理者开始认识到片面的最求低价格可能会导致企业生产阶段原材料达不到生产质量要求,会给企业带来高额的生产成本和后期维护、服务成本,开始意识到供应商管理的重要性。加上生产的全球化,此刻,企业开始进行综合性的全盘考虑采购,不仅考虑到价格,还考虑到质量,以及后期采购产品的服务问题。

第四阶段战略性采购、供应链管理阶段。在此阶段,企业管理者开始认识到采购对企业利润的增值作用以及对企业竞争力的显著贡献,逐渐把采购部门提升到企业的战略管理层次上,整合企业内的各个部门参与到企业采购活动过程中。注重与供应商建立战略性合作关系,开始重视整个供应链的管理和效率,并把采购延伸到与消费者的对接。采购部门不再单纯的进行物品的采购,而关系到对市场进行快速反应、对未来的市场波动进行预测和预防,合理的规避经营风险,配合公司战略调整,以使企业更好的适应市场发展。

二、中外企业采购管理制度的差异

采购管理的概念来自于西方企业。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西方公司先进的管理理念也随之被我国企业所模仿和掌握,但是,我过企业和西方企业在采购管理上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在采购的起始阶段中外都是一样,都是由于物料或者服务需求的需要进行采购,但在其后的审批和采购阶段,中外却存在很大的差异性。

国外企业进行采购管理,首先是由生产部门根据生产计划或者公司销售、发展战略提出采购采购需求,然后是将所需采购清单递交仓管部门人员进行校对审核,仓管人员根据产品和物料的库存情况确定采购的数量,然后由仓库主管签字后递交到采购部门,采购部门接到采购清单以后,核查是否存在重复采购,以及是否有其他不合理或浪费的采购数量和品种,审核通过后,进行市场调研和供应商筛选,并做出采购资金的预算估计,然后将采购清单和预算额一起交给预算部门;预算部门管理人员根据企业的经营目标和资金预算审核要购买的物资或服务是否在预算之内,核查通过后再交还给采购部门,然后采购部门才可根据审核通过的采购清单编制采购计划,具体的流程如如图3:

我国企业与国外企业采购起点相同,可过程却具有很大的差异性。首先也是生产部门根据生产计划编制购买清单,报送采购部门;其次,采购部门审查是否有超范围、超限额的数量和物品,并根据库存情况确定采购清单,并报主管领导审批后进行采购。如图4:

中外企业的差异在于,缺少仓管部门的参与,国内的管理流程只是采购部门根据仓管报表进行核对,这是解决库存积压的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因为仓管人员只是简单的对物资进行保管,而不是参与采购管理,因此对采购和库存积压就不负有责任,也就没有压力和动力去解决库存问题;其次,国外的采购管理一般都是有五个关键控制点,而国内的采购管理只有四个控制点,控制点的减少,必然导致出现差错的概率和的情况出现,更关键的是,国内的一种一个环节还是单纯的主管批示,更会导致人情采购和徇私采购的发生;最关键的差异在于,国外企业强调集体决策,弱化了管理者的个人作用,能更好的避免决策过程中的认为因素导致的错误,而国内企业在进行采购决策时更强调主管领导的作用。两者的差异体现了管理理念上的差别。

参考文献:

[1]Willis T.H,Huston C.R,Pohlkamp F.Evaluation measures of Just-in-time supplier performance[J].Production and Inventory Management Journal,2nd quarter,1993,34(2):1-5

[2]蒋振盈.供应链环境下采购管理资源整合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华中科技大学,2003

[3]龚国华,吴嵋山.采购与供应链[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5:23-37

[4]王元月.跟我学做采购主管[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

篇9

如今,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公路工程建设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由于公路工程的特殊性,材料费占了整个公路建设项目总成本的一半以上。此外,公路工程点多、线长、面广,管理难度大,建设规模广,施工中工程材料的“跑、冒、滴、漏”现象屡见不鲜[1]。物资成本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工程项目的成本与效益。因此项目成本管理无疑是公路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关注热点。而进入工程项目的物资质量直接影响到了工程的质量与安全,因此物资采购对成本管理及其经济效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同时物资采购管理无疑是整个项目成本管理及物资管理的重要控制环节。

1公路施工企业物资采购主要方式

1.1询价比较采购

展开对现有市场的调查,了解掌握当前市场行情,坚持货比三家,控制采购成本。1.2招标采购1)公开竞争性招标:招标方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招标、开标、评标和定标等各项活动。2)邀请招标:招标方以投标邀请函或电话邀请的方式,邀请三个以上生产厂家或供货商参加投标报价,由招标方评标小组开标、评标、定标。3)比价招标:招标方在合格供应商范围内或符合合格供应条件的特点供应厂家中,参照法定的招标采购原则精神,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以灵活性和多样性为主要特征的一种企业物资采购方式。

1.3竞争性谈判

采购方直接与三家以上的供货商或生产厂家就采购事宜进行谈判,从中选出质量好、价格低的生产厂家或供货商。

1.4与建设单位协作采购

建设单位参与材料供应商的选择、材料价格的谈判和否决,材料采购资金由建设单位在工程计量款中代扣支付。这种方式可能会造成一定程度上的供需衔接错位,但能有效地解决材料采购中的资金短缺,资源渠道不畅,采购力量不足或外汇支付困难等问题。

1.5联合开发获得资源

施工企业与材料生产企业按照不同的生产特点和产品特点走合资经营、联合生产、产销联合和技术协作等多种协作方式。

2公路施工企业物资采购中常见问题

物资采购管理是指为保障整个企业物资供应而对企业采购进货活动进行的管理活动[3]。总结公路施工企业物资采购中常见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公路施工企业对市场经济规律和风险的认识不足,对市场法规、市场运行、市场监督与管理等方面的实际情况不够重视,在物资采购的过程中容易上当受骗[4]。二是公路施工企业对自身的发展状况了解不深入,管理上存在漏洞,使得物资采购量超出合理物资使用量,导致库存积压,浪费资源,同时物资采购管理不严,采购环节多,增加了采购成本。三是公路施工企业在确定物资采购的时候,没有进行本量利分析,忽略了三者之间的联系,只考虑到了价格上的因素,在采购方式的选择上没达到最佳效果,导致整体采购费用增加。四是公路企业在签订采购合同的时候,不符合相关法律的规定,一旦出现问题,企业将会受到巨大的损失。五是公路施工企业在发展战略中对长期物资采购方面的计划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没有制定科学合理的有效的物资采购成本控制策略。

3公路施工企业物资采购管理及成本控制措施

3.1管理控制措施

加强对采购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综合素质[6]。采购人员要熟悉业务流程,综合素质过关,满足物资采购工作的要求。公路施工企业要加强对采购人员的培训,规范物资人员的行为,明确责任,要求其遵循企业内部采购制度,并严格的执行。要最大限度的调动物资采购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充分挖掘采购人员的潜力,选拔人才进行培养。要进行不同层次人员的业务能力培训,全面提高采购人员的综合素质。建立合理的物质储备,努力实现零库存物资管理。运用零库存控制论,推行ABC分类管理[7]。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进行物资采购前,首先为生产耗材制定相关的采购管理制度,建立采购流程,并将责任以及各个工作任务落实到各个负责人中,及时给予对材料相关岗位进行业务培训工作[9]。

3.2成本控制措施

对物资材料做市场调查及询价。按照需采购的材料了解资源情况,考察供应商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企业资质、供应能力、价格水平及售后服务业绩等。走访其他用户,了解对材料供货商的反应[1]。建立统一的招投标平台,加强物资采购综合监管。对工程招投标和政府采购平台进行整合,建立统一的综合招投标平台,各职能部门对综合招投标平台按照统一的监管制度进场监管,有效化解物资采购监管薄弱的局面。

4结语

公路工程项目中,合理的物资采购管理及成本控制措施,能有效的降低工程项目造价成本、降低库存,缩短采购周期、提高采购质量。做好工程项目物资采购管理是一项繁琐的工作,目前在工程项目物资采购方式局限于少数几种,但已有不少学者对各种物资采购方式做出了大量研究,掌握了工程项目物资采购中存在的常见问题,并就各种问题提出了应对措施,我们也得在实际运用中不断学习、总结,不能只满足于现状,更应该结合自身的特点进行创新,在实践中发展,寻求一种更好的公路工程项目物资采购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龚兵,宋荣恒.公路工程物资采购管理及成本控制措施[J].江西建材,2011.

[2]李俊勇,安邦泰.工程物资采购的制约条件及对策[J].铁路采购与物流,2011.

[3]马俊涛.公路工程项目物资管理现状及对策[J].科技风,2009.

[4]安顺华.公路施工企业物资采购成本控制策略探析[C].经营管理者,2014.

[5]蔡超.公路工程物资采购管理与成本控制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3.

[6]蒙玉峰.铁路工程物资采购供应管理研究[C].科技创新导报,2010.

篇10

2015年,人民银行总行印发了《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2015-2016年政府集中采购项目及标准的通知》(银办发〔2015〕93号)(以下简称《通知》),对人民银行采购项目及限额标准进行调整,进一步明确了总行采购项目范围,提高了分散采购限额标准,增加了零星采购模式,赋予了人民银行各级分支机构(以下简称“基层央行”)更多的采购自。随着人民银行采购自的进一步下放,基层央行采购管理情况成为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基层央行采购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人民银行实行集中采购、分散采购和零星采购三种模式并存的采购方式。其中,属于集中采购目录及标准内的项目,实行集中采购;属于集中采购目录之外,单项或批量金额达到50万元以上的货物和服务项目、60万元以上的工程项目,实行分散采购;属于集中采购目录之外,单项或批量金额在50万元以下的货物和服务项目、60万元以下的工程项目,实行零星采购。总体来看,三种模式并存的采购方式既能充分发挥集中采购的规模效应,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又能实时满足基层央行履职过程中的临时性、紧急性采购需求。对部分分支机构采购数据统计发现,分散采购和零星采购成为基层央行日常采购的重要模式。然而,基层央行一直以来采购总量小,管理经验少,加之高素质人才基本专注业务工作,采购工作易被忽视,造成基层央行采购管理不善,影响其资金使用效率和日常履职。从实际工作来看,基层央行采购管理主要存在分散和零星采购组织管理不到位、集中采购程序不规范、采购绩效有待提高等三方面问题。

1.分散和零星采购组织管理不到位。一直以来,基层央行都比较重视集中采购管理,均成立了集中采购管理委员会或领导小组,自上而下建立了较为完善的集中采购操作规程和内部约束机制,从组织和制度上强化集中采购管理。然而,针对分散采购和零星采购,大部分基层央行都未专门管理和规范,有些在相关制度文件中规定参照集中采购进行管理,但实际工作大多未执行。

2.集中采购程序不规范。基层行存在未按规定程序开展集中采购,先采购后立项、采购合同未经审核或要素不全、未履行验收手续、未按合同条款付款或未留足保证金、无采购相关档案资料等程序不规范问题时有发现,存在较高的道德风险和资金风险。

3.采购管理绩效还有提升空间。目前,基层央行采购管理工作仍然不够到位,特别是地市及以下分支机构,采购管理绩效有待提高。一是经济性方面,主要表现为资金节约率不高。二是大部分基层央行集中采购都能起到节约资金的作用,但分散采购和零星采购资金节约率不高,经济性不够。

二、原因分析

1.制度建设不完善。作为管理依据,制度是基层央行加强采购组织管理的重要保证。特别是2015年《通知》下发以来,零星采购成为与集中采购和分散采购并行的采购模式之一,但各级行基本未建立相关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因此,基层央行分散采购和零星采购基本处于无制度可依的状态,造成其组织管理不到位。

2.制度执行不严格。对于基层央行来说,集中采购制度和程序已较为健全,但是大部分基层央行集中采购程序不规范的问题仍时有发现,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制度执行不严格。在实际工作中,基层央行部分采购人员制度执行意识不强,有的认为集中采购就是单纯的买东西,仍按过去的老做法、老习惯办事;有的认为现行制度规定的采购程序较繁复,有些采购没有必要完全按程序进行;有的存在侥幸心理,认为不按程序或某些环节不按程序采购也不会有问题或风险,不严格执行集中采购相关管理制度,忽略集中采购应履行的各项程序,造成集中采购程序不规范。

3.采购计划不科学。采购计划是基层央行根据日常履职需要编制的年度采购计划,是其有序、有效采购的基本前提。目前,部分基层央行采购绩效不达标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制定的采购计划不科学。一是需求部门计划意识不强。有些需求部门无需求时完全不关心采购计划制定相关工作,有需求时不分轻重缓急盲目提交采购需求,对本部门采购需求预测能力不足。二是计划编制部门未切实履行前期调查和审核职责。有的计划编制部门未进行前期市场调研,未充分了解相关物资或服务的市场行情,导致采购计划与市场脱节;对于需求部门提出的采购需求,计划编制部门未按规定严格进行合理性和可行性审核,导致采购计划缺乏可操作性。三是计划编制部门与需求部门沟通不充分。大部分基层央行都是由编制部门根据往年的数据和经验编制年度采购计划,极少与需求部门进行沟通或沟通不充分,导致采购计划与实际需求脱节,影响其采购绩效。

4.采购队伍不专业。自2004年人民银行系统实施集中采购工作以来,基层央行已基本建立起较为完善集中采购管理机构,但是人员队伍配备却一直滞后,尤其地市及以下分支机构。一是采购管理岗位一般由会计财务部门人员兼任,采购相关法律政策和专业知识边干边学,缺乏必要的专业技能。二是采购评审人员从本级行具有中级职称的各业务部门人员中选定,大多未参加过专业培训,缺乏必要的评审知识。三是基层央行高素质人才基本都在业务部门,采购管理及评审人员多为兼职,经常出现临时变动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采购工作的严肃性和规范性。

三、相关建议

1.完善规章制度,严格采购工作程序。一是按照“内部控制优先”原则,加强采购制度建设,及时制定或更新分散采购和零星采购制度,明确归口管理部门及工作职责,制定采购标准,细化操作流程,确保分散采购和零星采购有章可循。二是采购管理者和执行者要根据各类采购范围、标准和要求,准确选择采购模式和方式,严格按照规定流程操作,确保采购项目的立项、组织、合同签订、采购验收、付款结算等程序落实到位,提高基层央行采购工作规范化水平。

2.搭建信息平台,优化采购计划管理。一方面,依托政府和人民银行集中采购中心采购信息化平台,建立完善的产品信息、市场行情、供应商资讯、项目招投标等对外信息渠道,扩大采购信息收集与途径,提高采购透明度,使广大供应商平等获取采购信息,参与竞争,防止暗箱操作;另一方面,搭建采购实时监测平台,加强与各需求部门的沟通与联系,建立采购需求、项目完成进度、产品运行状况、采购后续跟踪等信息数据库,为制定采购计划提供基础数据,提高基层央行采购计划的科学性。

3.合理配置资源,加强采购队伍建设。一是合理分配现有机构和人员,尽量设置专门采购管理机构和专职采购管理人员,优化采购人员结构,确保采购管理工作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二是加大培训辅导力度,提高采购人员素质。针对采购管理人员,组织开展采购相关法规政策学习,及时更新采购管理理念和标准,提高采购管理水平;针对采购执行人员,适时地开展采购程序、要求培训,纠正其错误认识和做法,提高制度执行意识,规范采购操作流程;针对采购评审人员,有计划地开展采购评审标准、要求等专业知识培训,提高其评审的专业性和权威性。

4.构建评价体系,强化采购监督管理。建议以“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合规性与效益性相结合”为原则,从上至下建立采购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客观评价基层央行采购项目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以绩效考评促进基层央行采购工作规范化、阳光化。同时,切实加强对绩效考核结果的运用,对于优秀的采购项目,采取增加信用评分等方式给予适当激励;对于绩效评价不高的项目,查找问题,分析原因,提出警示;对于存在不良采购行为的机构或个人,坚决依法取消其招投标资格。另外,主管和监督部门要按照相关制度要求,加强督查与指导,杜绝基层央行采购管理上的盲区、监督上的真空。

参考文献:

[1]牛锐.对加强人民银行集中采购预算管理的思考[J].《西部金融》,2010(9).

[2]唐昌月.加强对分散采购监督管理 提高采购效率[J].《中国政府采购》,2005(12).

篇11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在校学生人数与日俱增,财政拨款与事业性收入逐年增加。为了提高高等院校教学、科研、学科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水平,各级政府及高等院校加大了经费投入。本文调研了具有代表性的十余所高校的采购管理的机构设置及制度建设状况,针对高等院校采购管理的特征,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高等院校;采购管理;机构设置

一、采购管理机构设置

目前高校负责采购的机构名称尚未统一,不同高校对采购部门的称谓也各不相同,如南京师范大学的资产管理处、苏州大学的国有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武汉大学的采购与招投标管理中心、南京大学挂靠在财务处的招标办公室、中山大学挂靠在设备与实验室管理处的招投标管理中心等。

按照组织形式可以分为集中模式、分散模式、兼管模式三大类。集中模式:采用这种模式的高校成立了专门的机构,通常称为“招投标管理中心”或“招投标办公室”,是一个独立建立的部门,有运营开支,并且还兼有管理和服务职能,所有学校的采购工作统一由该部门负责,统一操作,如武汉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已采取此模式。这种模式更有利于管理,具备专职人员和专门场所,对采购工作的管理也更规范。但是,由于权力过度集中,容易滋生腐败,不利于加强监管。分散模式:采用这种模式的高校,既没有专门的招投标机构,也不是某一职能部门集中负责,而是根据业务要求,不同的采购项目,由不同的职能部门负责:基建处负责重大建设和维修工程,后勤处负责后勤物资如药品、食堂用具的采购及零星修缮工程,实验室负责专业仪器设备采购,图书馆负责图书采购,教务处负责教材和教科研设备采购。南京林业大学采取该模式。这种模式具有针对性和灵活性,但采购机构过于零散,不利于监管,给监督招投标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兼管模式:采用这种模式的高校没有专门从事采购工作的机构,且没有配备招投标管理的专业人才,采购管理由某个职能部门集中负责,采购管理只是其工作的一部分。如华中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均采取这种模式。这种模式既能宏观控制,又能微观操作,一事一议,职责分明,监管到位,缺点是人员配备必须加强,专业素质有待提高。

二、采购管理制度建设

高等院校在招投标过程中,以招投标法和政府采购法为基本法律依据,在具体工作中,突出政府采购法的行政管理性质,并注重招投标法的招投标具体流程。一些高校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了适合本校的各项采购和招投标规章制度,这对我国高校的基建和采购工作起到了推动作用。

笔者调阅了上述几家高校的校内采购和招投标规章制度并进行比较后得出以下结论:首先,所有高校的规章制度建设均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为依据;其次,所有高校都有自己的招投标管理制度,并在制度中明确表明采用不同方式进行采购的限额标准,如江苏某特殊教育师范学院的《校内招标采购工作程序》;第三,部分高校将招投标管理制度进一步细化,形成了关于服务类项目、工程类项目、仪器设备类项目、教材图书、进口设备等的招投标管理制度,如西安交通大学的《小型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管理办法》、《物业(服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苏州大学的《教材与文献资源采购管理实施细则(试行)》、《购置进口免税科教用品若干规定》;第四,少数高校制定了评标专家管理制度,如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招标和验收专家组产生办法(试行)》、苏州大学的《采购评审专家管理暂行办法》;第五,未见高校有关于信息化招标投标管理办法。

高校的采购管理必须与时俱进,并进行相应的改革和完善。如果高校不改良或变革原有的管理制度以适应社会的发展与时代的进步,会在一定程度上使高校与社会脱节,采购管理工作无法顺利进行。尤其是在科学和技术的迅猛发展的当下,社会已经进入电子信息时代。学校是否可以考虑在招标投标中整合信息化系统,尽量减少经济成本,提高综合效益。

三、采购管理的特征

(1)经费来源复杂,归口管理部门多。总的来说,高校的经费来源多样,并呈现出交织复杂的态势。按经费来源分类,高校资金可以分为政府拨款、市场筹措和学术项目。按经费性质分类,高校资金可分为财政性资金和非财政性资金。按经费类型分类,高校资金可分为专项经费、教育经费和科研经费。

(2)经费使用时效性强,计划性差。按照国家规定,财政拨款按年划拨,专项经费也有一定的使用期限,到期没有用完的经费,需要收回,并影响到下一周期的拨款额。除此之外,某些经费的数额和到位时间也很难事前了解,因此,一旦经费到位,使用部门为了不至于第二年经费清零,就要求采购部门尽快安排实施,以便早日投入使用,导致无法按时进行采购计划的编报,采购计划性较差。

(3)设备专业性高,所需数量少。高等院校的专业和学科门类众多,导致所需教科研仪器设备的品种多样,差异性较大。由于用于教科研的仪器设备仅用于有限的专业和学科领域,属于专用设备,性能指标专业性高,不同于一般通用设备的采购工作。然而,高校对于单一种类的设备需求量不大,有时一个实验室或一个学院,甚至整所学校仅购置某一种一台设备。

(4)涉及部门多、时间紧、任务重。高等院校的采购项目往往涉及校内的多个部门,如使用部门、职能部门、财务处、采购处、校领导等,甚至有的项目还需要到教育厅或财政厅备案,这就要求采购人员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做好各单位、各部门的协调工作,但是时间往往紧迫,给采购工作带来了一定难度。例如江苏某特殊教育师范学院2014年8月份需要采购一批钢琴,因数额较大委托江苏省设备成套有限公司作为招标承接本项目的招标工作,学前学院为使用部门、教务处为职能部门、艺术学院为技术控制部门,作为资产办的工作人员,需要同时与招标及校内多个部门进行沟通协调,确保项目顺利完成。

四、采购管理存在问题的成因

(1)采购手续繁琐,周期长,效率低。从项目申报至验收付款,需要经历项目申请单、招标公告、招标文件、中标通知书、合同、验收单、发票的填写,校领导需要对项目申请单、合同、验收单、发票进行审批,采购部门需要对项目申请单、招标文件、投标文件、合同、验收单进行存档。通过对各个环节的分析,发现时间主要浪费在部门间信息的传递、对文件的审批、反复的检查等非增值活动中;而在增值活动中,大部分活动都是串联进行的,耽误了大量时间。引入BPR核心思想和信息化系统可有效简化流程、缩短采购时间。通过信息化系统来完成整个采购周期,不仅能规范采购步骤,而且更有效率、更便捷。

(2)专业设备技术指标具有倾向性。在前期的调研中,一些仪器设备供应商会借机和项目申请部门进行串谋,致使学校在招标采购文件中公布的技术参数倾向于某种品牌,甚至出现仅有一家能满足要求的情况。这种倾向性或排他性的技术要求显然有违公平公正原则,容易滋生腐败行为。招标办作为采购部门,不可能去了解每一种专业设备的技术参数,此时可运用两阶段招标法来确定具体参数。第一阶段,投标人按照招标公告或者投标邀请书的要求提交不带报价的技术建议,招标人根据投标人提交的技术建议确定技术标准和要求,编制招标文件。在这一阶段,招标人与投标人可以就技术方案进行充分沟通、反复商讨以及随时要求增加补充有关资料。第二阶段,招标人向在第一阶段提交技术建议的投标人提供招标文件,投标人按照招标文件的要求提交包括最终技术方案和投标报价的投标文件。

(3)后续服务工作不到位。高等院校的采购管理工作是一个系统的工作,不仅包括设备的采购,还包括合同的签订、设备的安装、调试和培训、付款等环节。长久以来,高校对设备、工程和服务都是重采购、轻管理。

(4)付款流程不完善。所有项目款项,均由使用部门提出付款申请,财务处按合同办理。对于一般的设备采购,这样的机制不会出现问题。然而,高等院校中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是需要送审后才能确定最终金额,且该金额与合同约定出入较大。但是审计部门与财务处并没有共享信息,导致出现多付款的现象。在高等院校引入信息化系统,将审计系统、采购系统、合同管理系统、财务系统进行对接,可以有效防范类似事件的发生。

高等院校采购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机构设置不合理,部门之间的职责范围不清,缺乏必要的协调机制;二是制度建设不完善,管理工作中每个环节的衔接没有充分考虑;三是没有引入信息化系统,导致信息传递不通畅,信息共享不及时。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对高等院校的采购管理流程进行重组,界定各部门职责及完成工作的时间与质量,简化审批手续,引入信息系统实现信息的及时共享。

参考文献

1.盛志佳.对高校设备采购管理的思考——以湖南农业大学为例,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 (1).

篇12

中图分类号:G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30-0280-01

电力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保持电力的连续与稳定,保证发、供、用的安全可靠,防止事故的发生就成为电力企业的头等大事。而电力工业是与装备水平有密切关系的行业,电力生产、建设过程中的主要环节都是通过设备、材料这些物资来实现的,电力物资采购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电力生产成本和电力建设工程造价,关系到电力生产的安全稳定与经济运行,关系到电力企业整体经济效益和社会资产的提高。

一、现代电力企业物资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供应商管理尚不规范

目前,供电企业物资采购部门对供应商的管理上相对薄弱,尚没有实行供应商的分类分级管理,同时也没有与价格供应商建立正式的长期合作关系。而监察、审计、法律部门作为采购实施的主要监督部门,却不承担价格供方的管理职能,难以实现对采购有效的监督。

2.采购竞争性谈判机制运作不完善

供应商的选择是采购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之一。一般按规定,物资的采购应当至少选择三个以上的供应商进行竞争性谈判(询价采购)择优采购(单一来源除外)。事实上,由于种种原因,推荐厂家在参与过程中,有不到场、传真报价等现象时有发生。谈判过程中并不能真正按规定做到让三家供应商同时进行报价,存在围标、串标的可能。

3.物资采购管理内控制度不健全,缺乏有效监督

目前电力企业物资采购从询价到初步确定物资采购供应商和价格都在企业内部进行。一方面,在竞争性谈判采购文件发出过程中,向哪些供应商l出由企业内部自行决定,缺乏有效外部监督。另一方面,竞争性谈判报价后,企业自己抽取的评标专家进行评议,选择供应商和确定价格,其他监督部门的参与形同虚设,难以形成真正的外部制约。

从价格来说,目前供电企业没有对物资采购制定一套价格标准体系,加之市场各类金属材料、人工成本等变动性大,物资价格不稳定。而且,目前物资采购价格的确定主要由供应商报价,并在企业内部独立完成,没有建立企业内部的价格库,容易被供应商串通蒙蔽。

二、供电企业物资采购管理的创新要点

1.注重采购策略分析与计划管理

供电企业要对物资采购管理的重要性和作用有充分认识,注重采购策略分析,加强物资采购的整体把控,对采购什么、何时采购、采购多少应作科学的分析,及时掌握物资供应市场价格动态和企业生产状况,合理制定采购计划,尽量降低在建工程物资、储备物资的库存金额和库存量,减少资金占用和仓储成本,减轻供电企业的成本负担,从源头对成本实行有效制约。

2.加强采购集中度,形成采购的规模效益

供电企业应优化采购组织机构,整合企业内各部门、各分子公司的采购业务和采购权限,明确采购的职能管理部门,实施集中采购,形成采购的规模效益,充分发挥省时省力节约的优势,建立专业、精干的采购人员队伍,规范采购行为,降低采购风险。

3.研究供应链管理理论,提高供应商管理水平

供应链管理,就是指在满足一定的客户服务水平的条件下,为了使整个供应链系统成本达到最小而把供应商、制造商、仓库、配送中心和渠道商等有效地组织在一起来进行的产品制造、转运、分销及销售的管理方法。

在供应链管理要求下,物资采购成为企业实现价值增值的重要环节,不再是单纯的企业经营业务的辅助支持功能,而且随着采购职能战略地位的提高,它已逐渐成为企业外部资源管理和供应链管理的核心功能之一。

供应商是供应链上不可或缺的一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提高供应商管理与合作水平是采购管理工作的核心之一。企业选择供应商群体,根据采购情况对其进行分级,分为核心供应商、优秀供应商、一般供应商等,分层次、有针对性的处理与供应商的关系,巩固与核心供应商、优秀供应商的长期合作,互惠互利。

4.探索供电企业物资采购的新方式

目前供电企业物资采购方式包括招标采购和非招标采购,两类采购都应不断探索新的方式。

(1)探索非招标采购的公开方式,如公开竞争性谈判采购和公开询价采购,提高非招标采购的公开采购率,但同时应兼顾采购效率。

(2)建立基于互联网的企业采购平台,开展电子化招投标采购和非招标采购,降低供电企业采购成本以及供应商投标或竞价的成本。

(3)积极探索开辟电商采购渠道。紧跟时代步伐,加快对网络信息化采购形式的创建,培养合作伙伴。通过互联网低成本、高透明度、简便快捷的信息交流,开展网上采购。根据目前情况,首先通过网络电商开展办公用品、办公设备、家用电器的非招标采购是完全可行的。

三、全新物资采购管理模式的引入

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电子商务应用的深化,物资采购的网上竞价机制逐步变得可行,成为一种新型的采购方式。网上竞价采购具有透明度高、成本低廉、高效简便的优点,但网上竞价的实施需要网络技术上的支持,加强信息、安全等方面管理,同时还应对价格供应商进行培训,掌握网上竞价的具体实施和操作方法,使他们参与到网上竞价中来。

笔者设计了一种借助于计算机网络,采用电子商务系统,将物资采购管理组织机构划分为三个互相独立区的制约型物资采购计算机竞价系统的物资采购管理理念,并付诸实施。组织机构:该系统分为三个下属机构:物资计划管理中心、物资竞价采购中心、物资合同、仓储、配送中心,三个中心相互独立。

其中:物资计划管理中心职能:负责需用计划审核,库存核对,下达采购计划,追踪采购结果;物资竞价采购中心职能:负责将采购计划录入计算机网络,网上采购信息,采购统计,对供应商进行评价。物资合同、仓储、配送中心职能:依据竞价中心采购结果签订合同,入库前验收,仓储保管及发放,物流配送,结算,付款。工作流程:由物资采购竞价中心在计算机网络上信息进行供应商准入制,符合标准的供应商能确保产品质量时发放准入证。竞价采购中心接到由物资计划管理中心下达的采购计划时,就按程序进行采购信息网上,供应商可在全国各地进行异地报价,计算机自动比质、比价排队,确定中标供应商。最后合同、仓储、配送中心签合同,货到后,组织验收,转入仓储。使日常采购从小到大均纳入有序竞价过程中,既实现了低成本采购,又确保质量合格,杜绝廉政风险,减少腐败几率。

四、计算机网络竞价采购理念的优点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