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规划研究方向范文

时间:2023-08-11 09:15:5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城乡规划研究方向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城乡规划研究方向

篇1

近日,环境保护部印发了《“十三五”环境影响评价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提出深入开展城市、新区等规划环评,起到对城市发展优布局、控规模、调结构、促转型中的作用。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了《关于加强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我国城镇化和城市建设要开展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切实改善人居环境,补足城市短板。

城市规划是解决城市问题的关键环节,而城市规划环评工作可以为规划编制和审批决策提供重要依据。故对城市规划与规划环评发展方向进行研究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

1、城市规划、城市规划环评概述

1.1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是指对城市未来、城市布局、城市综合安排、城市各项建筑综合部署、城市管理和城市运行等进行整体性规划和设计的过程,其目的是为城市建设及发展提供依据,推动我国整体的城市化发展及社会经济发展[1]。

1.2城市规划环评

规划环评评价原理在于以规划区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为前提,以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为依据,以城市规划方案中的环境影响为评价对象,最后找出影响城市环境的影响因素,并根据这些因素找到并解决城市规划中的问题,促进城市及社会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2、城市规划与规划环评发展现状及问题

第一,评价类型偏向于反映型,即只对规划完成的成果进行评价,导致评价结果不能反应城市规划中的问题,加之规划环评技术人员没有与规划人员一起规划,也没有到现场进行实地勘察,致使规划环评技术人员难以了解问题发生的原因,最终难以分析和提出有效的补救措施。第二,不完善的规划环评的理论体系和方法体系,难以保证规划环评时间的充足和结果的准确性。完整的规划环评理论体系和方法体系一般包括多方面内容,但实际环评中技术人员只做到了环境保护要求及建议、管理依据,导致评价结果很难令人信服。第三,不完善的规划环评自身制度,导致有效环评监督机制难以建立健全[1]。

3、城市规划与规划环评的发展方向

3.1基于城市发展目标及运行过程实现城市规划和规划环评的融合

第一,在未来的城市规划过程中,必须保证城市规划目标与规划环评目标的一致性,以促进和实现城市健康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第二,城市规划过程中必须实现其过程与规划环评过程的同步,以保证规划环评技术人员能够及时及时找到并解决城市规划方案中的问题;第三,城市规划与规划环评都要遵守生态原则和可持续发展原则,以降低城市规划方案的修改率[2]。

3.2通过总体性的规划环评来保证城市规划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

第一,规划环评要根据城市发展的总体目标、城市规划的总体内容及城市规划总体布局等,进行总体性城市环境影响评价,以保证城市规划方案的合理性实施;第二,规划环评要以城市整体规划中的问题及不利因素为评价的主要内容,以找出问题并解决,进而保证城市规划方案的有效实施。

3.3通过循环经济理念和原则的确立来实现循环经济指标体系的建立

第一,相关工作人员要基于理解循环经济是一种生态经济的理论基础上,将机械论规律作为社会经济活动的指导理论,以促进经济协调发展和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第二,要基于可再生资源重要性理论,以实现城市建设及发展中自然资源的高效利用;第三,基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和健康可持续发展原则,建立可以反映城市生态环境、循环经济运作的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和循环经济指标体系。

3.4通过城市规划环评划定城市规划“三线一单”指导城市发展

3.4.1“三线一单”概述

“三线一单”包括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具体理解如下:

第一,生态保护红线:是生态环境安全底线,被纳入区域禁止进行工业化和城镇化开发,必须实行强制性严格保护的区域,是生态空间管控的重要内容。

第二,环境质量底线:是保障人民群众呼吸上新鲜的空气、喝上干净的水、吃上放心的粮食、维护人类生存基本环境质量需求的安全线,是提出区域污染物排放总量管控要求的基础。

第三,自然资源利用上线:是城市发展所需能源、水、土地等资源消耗不得突破的“天花板”。

第四,环境准入负面清单:是基于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和资源利用上线,以清单方式列出的禁止、限制、允许等差别化环境准入标准和要求[2]。

3.4.2空间管控中“三线一单”的落实

第一,基于改善环境质量的战略目标,从保障城市发展区域生态安全、维护生态系统完整性的角度,识别并确定城市发展需要严格保护的生态空间,明确工业化、城镇化禁止、限制和允许进入的空间单元,提出应重点保护的生态空间清单,作为城市空间开发的底线。第二,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等空间管制原则和措施。

3.4.3总量管控中“三线一单”的落实

第一,根据国家、地方环境质量改善目标及相关行业污染控制要求,结合现状环境污染特征和突出环境问题,确定纳入排放总量管控的主要污染物。第二,基于污染贡献和减排潜力,识别和筛选总量管控的城市区域,以重点单元排放贡献、污染贡献为基本分配原则,分配城市各区域污染物最大允许排放量。第三,当城市所在区域环境目标、水文、气象条件等发生重大变化时,应动态调整污染物总量管控要求,不断完善相关总量管控要求[1-2]。

3.4.4准入管控中“三线一单”的落实

第一,在满足城市发展空间管控和总量管控的前提下,考虑城市“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的差异化、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依据技术经济水平及潜力,论证各区域环境经济合理性,提出制定区域行业环境准入负面清单的否定性指标并确定其限值。

第二,协调环境准入负面清单与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及各类产业指导目录的关系,研究差别化环境准入的对策和机制。

结语

篇2

Abstract: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of urban and rural belt method to the township of the city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ransformation and the city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direction, in the great socialist development stage, more and more cause the central and local government attention.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nnotation of the belt in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ounda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esign patterns in domestic foreign planning the feasibility of application, for the further research of the urban and rural belt provides the theory to help.

Keywords: urban and rural light; Many core structure mode; The city space structure model

中图分类号: TU984.11+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城市边缘区俗称城乡结合带,是指城市建成区周边、由城市向农村过渡的地带。它从地域上,属城乡结合带;从经济上,具有城乡经济混合发展的特征。改革开放后,乡镇企业迅猛发展,己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在城市边缘地区更加突出。我国正在贯彻大力推进城镇化的战略方针,积极促进产业结构优化,以实现城乡经济良性互动,改善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在这一过程中,为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客观要求加强对城乡结合带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一、城乡结合带的定义及特征

1、城乡结合带的内涵

何为城乡结合部,笔者收集了一些对于城乡结合部所作的学术定义:城乡结合部是指城市郊区、发达的乡镇及交通干线两翼。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城市的不断外延性扩张促使传统的城乡分隔的二元化格局逐渐向城乡一体化发展。可以看出,无论城乡结合部的具体定义如何,其发展状况和可持续的发展规划设计方法对乡镇向城市的演化和城市向乡镇的延伸尤为重要。而若对其进行规划设计,则首先需要从其现有的发展特征上着手。

2、城乡结合带的特征

城乡结合带具有明显的动态性、模糊性、复合性和复杂性的特征,具体如下:

(1)模糊性:城乡结合部是一个区域,但其范围无法简单地确定,且不具有统一的形态。同时又具有空间范畴的特点,其设计具有区域规划的特点,但又不等同于区域规划。

(2)复合性:城乡结合部并不是一个行政界限,也不是城市与乡村的简单叠加,而是因城市与乡村的内在有机联系而形成的。所以在设计中要做到与城市规划、城镇规划、乡村规划的协调一致。

(3)复杂性:城乡结合部的设计会涉及到更多其它领域,如城市文化、乡村文化、城市经济、乡村经济、以及资源、基础设施等等。从表面上看城乡结合部的独立性在不断提高,事实上与其它外在因素的联系反而更加紧密。

(4)动态性:城乡结合部具有活跃、动态、变动等因素。所以设计不当就会产生滞后的不良后果。

可见,正是因为城乡结合部的以上等特点,使其在设计上必须有别与其他的地区或者区域。所以我们在规划设计中不但要解决现有的问题,而且应该作科学地预测,系统分析城乡结合部的演变和发展前景,以一种先行的手段解决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以促进城乡结合部的健康发展。

二、国外规划设计的主要方法

针对现有的情况和国外对城乡结合带的设计方法的理论研究成果,应该从国外的设计方法中提取或者改进,发展成为适合中国国情的方法体系。

(1)城市空间结构模式

现代美国城市模式代表了后工业化城市模式的雏形,是目前城市内部地域结构演化的最高级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城市今后发展的方向。城市第一圈层是中心商务区;第二圈层是中心商务区的边缘地带,分布了批发业和工业部门;第三圈层是内城,主要是低收入者的居住地,有些地段也聚居了中、上层阶层;再外层是城市内郊,是最初郊区化发展的地区,该区居住者属几个不同阶层,有较老的区域性购物中心为其服务,也设立了一些工业园。第五和第六个圈层都是20世纪60年代后发展起来的,受高速公路的影响很大,由于郊区化的进一步发展,这里形成了现代化的大型室内购物中心以及工业园和商务区。

中国现代城市基本为工业化城市,但由于工业化发展的特殊性,其模式与国外城市有很大的不同。中国现代城市内部一般可以分为工业区、居住区、商业区、行政区、文教区和旅游区等。城市边缘分布有近郊工业、新居住区及郊区的蔬菜基地,按规模和自然环境条件,形成不同的空间结构。

(2)埃里森的多核心结构模式

关于城市郊区土地利用演替的研究,埃里克森的多核心结构模式值得借鉴。埃里克森通过对美国14个特大城市1920年以来人口、产业等向外扩散情况的研究、将城市郊区土地利用结构演变划分为3个阶段,即外溢一专业化阶段、分散一多样化阶段、填充一多核化阶段。他认为,城市郊区土地利用空间结构的演变,首先是城市各种功能向周围地区的溢出,在郊区农村形成非农的专业化生长点(如单功能的工业区、居住区等);其次,由于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城市人口与产业扩散不断加剧,使城市郊区土地不断加剧,使城市郊区土地非农开发趋向多样化,各种类型的功能区的数量增加,形成一系列多样化生长点:郊区产业结构中,农业地位相对下降,工业、居住、商业等呈现相互交错结构态势,非农产业占主导地位;最后,在城市郊区引起优势区位(如放射线和环行线道路的交叉点),通过进一步空间的集聚,吸引更多的人口和产业活动,使郊区土地非农开发出现了多核化,形成了次一级的中心城市—卫星城或边缘城市。

三、国外规划设计方法应用于中国城乡结合带建设的可行性

城市空间结构模式和多核心结构模式分别针对社会阶层分布和土地利用而提出的城乡结合带的研究方法。不难看出,前者将上、中、下的阶层分别布置于不同的城乡发展圈,这在中国显然是不合适的。因为中国是社会主义社会,提倡“先富带动后富”,而这种模式将不同阶层的人分别开来,非常不利于社会主义的全民小康建设。但若从工业区、居住区、商业区、行政区、文教区和旅游区等区域划分而言,我们可以借鉴这种方法而将这些区域适当的进行规划。当前社会中,很大的趋势是形成商业区、行政区、文教区、居住区、工业区和旅游区这种由内往外的区域规划,带来的好处是:一、以城市为中心,促进城市的进一步发展;二、旅游区的交通开发,可以进一步促进乡镇向城市的转变。再来看第二种多核心发展模式,其实这种土地利用模式与上述模式很大程度上是一样的,都是辐射式的发展格局,只不过这种阶段划分将非常有利于政府决策和可持续发展的具体规划过程。

由此,中国目前的城乡结合带的发展规划设计方法应该基于上述两种模式进行,即能带动各个阶层的交流、促进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又能合理利用有限的资源,达到城乡结合带的可持续稳步发展。

四、总结

随着城市规模迅速扩张,城乡结合带的建设发展日趋受人关注。城乡结合带是个模糊性的地域范畴,其规划既不完全属于城市总体规划的郊区规划,也不同于乡村规划。同时,城乡结合带也是一个有特色的开放的地域系统,按照传统区域规划的理论,已很难明确地解决城乡结合带的具体问题。需要冲破现行的行政体制界限,运用系统工程理论的原理和方法进行总体研究解决。本文着重剖析了国外城乡结合带的规划设计方法在国内应用的可能性,将在理论上为政府决策和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广晓平,钱勇生,周波,城乡结合部道路交通安全设计研究,交通与安全,2006,131~135

[2]麻俊勇,城乡结合部交通设计研究,交通与安全,2009,124~126

[3]城乡结合带规划管理研究,湖南大学硕士论文,李鼎宁,2007

篇3

古代君王皆以城池作为权利的象征,而封爵授侯一般也都是以城作为馈赠,同时,俗话说的“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城的重要性可以追溯到如此久远的历史,由此可见城从古时候起就已经受到人们的重视了,时展至今,城的重要性更是不容小觑。它是身份和权力的象征。因此,有城逐步演变而来的城市就顺理成章且颇具艺术效应。

一、城市规划学科的思想演变

1、古代城市规划思想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随着人类思想的发展和逐步深入的了解,城市的规划也在慢慢发生质的变化。诸多理论在城市规划学科的领域内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从古时候开始就已经产生。

古罗马时期就有城邦之治,城邦治理有利于巩固当权者的统治与管理,城邦中的公民都是思想道德素质和人文修养较高的人,每一座城邦都是一个文明的象征。因此古罗马在当时可谓是声名远扬,然而在其文明晚期,由于过分关注高度控制和权利集中,导致了其城市规划的思想出现了反人性的一面,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挢枉过正。比之中国,中国的城市发展最早可以追溯到夏商周时期,王者以城池的拥有数量作为衡量权利大小的标准之一,而拥有城市数量多的国家就可以自然而然的吞并一些拥有城市数量少的,顺理成章的成为霸主。这在一方面也符合了“天人合一”的思想。此为其一。

2、中世纪前后的城市规划思想

在西罗马帝国灭亡之后,中世纪曾一度出现了比较混乱的局面,在当时,这种混乱不仅表现在思想上,也渗透在城市的规划上,由于中世纪宗教主义盛行,生活的倾向愈发与世俗生活接近,人们已经很少关注什么是思想走向,更多的关注点都在世俗生活的计较上。同时由于商品经济的出现与发展,导致了一些商住城市逐渐形成,而中世纪时期缓慢的社会生产力又不足以支撑混乱的局面和接连不断的更迭,就导致了这一时期的发展比较渐进性,缺乏了能动性。同时,当时的城市规划也体现出了一定量的王权主义思想,至高无上的王权导致了大尺度的城市布局的形成,而相同时期的中国,正处于比较稳定的王权时期,当时的城市规划思想比较欣欣向荣,而城市格局一般表现为中轴对称,商贾业和手工业经济争相发展,也体现了“人本主义”这一思想。此为其二。

3、现代城市规划思想

随着英国率先展开的工业革命之后,世界也逐渐掀起了一股工业革命的浪潮,在此浪潮的带动下,多种城市化和工业化也应运而生。并对近代的城市规划思想产生了一个新的驱动力,与此同时,城市规划思想也得到了更广泛的关注度,人文思想的发展与更迭使得当代城市的规划思想取得了一个质的飞跃,已经不再是之前的世俗倾向,开始逐渐关注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已经逐步成为全球人的共识,人们也逐渐开始从生存的角度来关注城市规划的发展,生态主义由此衍生出来。此为其三。

4、城市规划思想的演变规律及特征

通过以上的叙述,我们大体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从古至今的城市规划发展思想大都包含了:人本主义、权利主义以及生态主义这三个方面。

城市规划由占主导地位的蒙昧生态主义转为占统治地位的权利服务,这也是一个比较大的转变,同时,从古罗马,到中世界,再到现代,城市规划思想在不断的衍生出新的特性,并潜在的满足了平民阶层人本主义的城市规划思想,而到了工业革命时期,大量思想开始互相碰撞也就会产生诸多分歧,这使得城市规划思想不得不重新得以审视,如此反复的城市规划思想的演变与更迭其实也是顺应了时展的潮流,而城市规划思想也正是通过这源源不断的碰撞与冲突才得以走的越来越好越来越平稳。

二、城市规划技术发展的演变

1、城市规划的技术方法受制于占主导地位的学科思想及思维的发展

这就难以避免会产生一定的局限性。因为在早期的时代是人本主义思想盛行,这就导致了人们的关注点在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上,而缺乏思维的主观能动性,运用的大多数都是比较朦胧的仿生主义,其体现的更多的都是对自然的依附,基本上没有什么比较大的创造性思维在发挥作用,这种依附自然的思维方式毕竟不是长久之计,因此当权利主义逐渐登上历史舞台的时候,城市规划思想就开始出现非理性的统治者意志,而思想的交融碰撞也在这一时期的发展达到了一定的顶峰,多重思想在不断的碰撞,不断涌现出来的思想者意志也一直在近代的城市规划思想中作为主导。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当权利主义出现并盛行的时候,理性与非理性的思想碰撞之下也在产生并不断促进城市规划思想的交融,在现代的城市规划发展中,也开始划分出其新的走向。

2、从单一到系统的研究发展

前面我们提到过,城一直以为都是一种权力与身份的象征,在古时候也是衡量一个人能力大小的标准之一。在时代不断演变更迭发展的今天,城市规划已经不能再遵照之前单一的研究,而是该做出新的发展规划,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从单一到系统的研究策略,而今,城市规划受全球化的影响比较大,既要求我们考虑到城市其他区域之间的互动关系,也要求我们在城市发展规划的初期就要考虑到与社会、经济、资源、生态之间的互利共生的关系,同时,我们还应该确保城市规划思想的研究与发展的时候要注重对要素系统的综合研究,从而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3、从精英规划到全民参与

我们都知道,城市规划思想发展到权利主义的时候是有些滞后的,因此当民主思想开始登上历史舞台的时候,几乎是不需要严峻的手段就游刃有余,从这个现象我们可以看出,权利主义毕竟不是长久之计,它会在历史的演变中不断被替代与超越。精英规划到全民参与就是体现了这个道理,我们的城市规划要是不是独断专权,而是耳听八方,广泛听取民智民意,大众说好的,才是真正适合发展潮流的。

三、当前城市规划技术发展新走向

从工程技术手段到人文思想关怀。在长期的人本主义的思想关怀之下,从工程技术不断衍生出来的城市规划思想也开始逐渐注入新的人文思想,这种人文思想体现在方方面面,它比之权利主义等权利至上的信条更容易为大众所接受,而在如今全球化的浪潮愈演越烈之际,人文主义无疑是一抹炫丽的色彩,毕竟我们的城市规划思想不是死板的,它需要人性化与灵动的思想氛围,如果只是一味要求没有实质性的关怀的话,那对我们的城市规划走向是没有益处的。

四、结束语

纵观全球,民主社会已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好评与关注度,而互联网时代的信息技术不仅使世界更加具有能动性,也使区域之间更加互通有无,当公民的民主意识在不断强化,城市规划思想中的权利主义正在不断向民主化过渡,我们的城市规划思想也在不断体现着人文主义、生态主义与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而我们的城市规划的参与度已经渐渐从个人的规划指导演变为公众的参与,其逐渐变为实施的主体,由此,城市规划的思想价值得以得到一定量的提升。然而城市规划思想发展至今,还需要多方的力量去巩固和完善,才能确保其以后的道路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4

国务院办公厅于2013年3月出台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工作的通知》(〔2013〕23号),旨在加强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提高城市安全保障水平和防灾减灾能力。如何科学、合理地编制排水防涝专项规划,使规划具有前瞻性、可实施性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1、城市内涝成因分析

1.1高强度暴雨多发

罗山县隶属于信阳市,位于河南南部,淮河南岸。罗山县属北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湿润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

近几年,罗山县城区高强度暴雨多发,城区出现多处积水点,内涝发生的频率增多。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加快,导致了城市雨岛的形成[1],城市降雨量相比郊区多。

1.2城市高强度开发

①水循环系统紊乱

城区的高强度开发,地形地貌也发生了一定的改变,造成了水循环系统紊乱。梅湾泄洪渠、宝城广场明渠是罗山县城区的泄洪通道。当出现暴雨时,上游来水通过该两条明渠排入小潢河,最终排入淮河。明渠的占压导致河道的行洪能力明显降低。

②地表径流改变

原有农田、绿地等透水面大都开发为建设用地,改变了城市下垫面,不透水面积大大增加,雨水调蓄面积大大减少。径流系数的增大,直接增大了整个城区的径流量,加重了排水系统的负担。

1.3城市规划及建设体制不合理

①对排水规划认识不足

罗山县城区缺乏排水专项规划,因而无法很好的指导新建城区排水系统的建设和旧城区排水管道的改造。老城区部分区域存在积水点,降雨时形成积水。

②规划设计标准不完善

当前排水规划设计规范和相关设计标准,大多是针对雨水管网以及雨水泵站等设施。防洪规划主要侧重河流;河道和管道这两套系统缺少系统的专项规划。尤其是超管网设计重现期的雨水,没有相关的技术规划及标准,且缺少对应的工程解决措施。

③建设体制不畅通

道路建设和排水管网建设分属不同部门,道路建设时序和排水管网建设时序不统一,建设无序,导致已修建道路,排水无出路,形成断头路、断头管。规划、建设、交通、水利等部门缺乏沟通、协调,暴雨时出现河水倒灌排水管涵的现象。

2、解决城市内涝的规划措施

2.1强化城市按自然地理格局规划

城市发展应严格按照本地的自然格局规划城市的发展。县城周边分布一些水库、河流、湿地等调蓄雨洪的天然设施。由于城市建设的侵占,丧失调蓄功能,对城市防洪排涝造成威胁。编制排水防涝专项规划应当遵循自然地理格局,尽量减弱城市开发建设等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和冲击。

2.2贯彻低影响开发理念

低影响开发系统在利用雨水资源的同时,还全面提高了城市防洪排涝安全,减轻城市下游防洪排涝压力[2]。排水防涝规划在编制过程中应遵循低影响开发理念,贯彻落实蓄、滞、渗、排等相互结合的原则。罗山县排涝专项规划结合城市总体规划,通过绿地、广场等地块对雨水进行滞蓄。

2.3构建起“排水、排涝、防洪”三级大排水系统

城市排水体系和排涝体系、防洪体系是整体的。雨水通过排水系统进入城市内河系统,再通过内河排涝系统流入下游河道中。任何一个环节的脱节,都会造成城市内涝。因此,需要构建起“排水、排涝、防洪”三级防护体系,构建完整的大排水系统。

①排水体系

本次规划,雨水管网及其附属设施暴雨重现期不应小于2年,重要地区不小于3年一遇,广场和立交采用10年一遇标准。

②排涝体系

本次规划内涝防治重现期标准为20年。当发生大于设计标准的暴雨时,雨水管网内水位从满流状态升高,直到接近地面积水时,下凹式绿地和雨水调蓄池等开始容纳积水,当绿地和调蓄池积满之后,城市路面会发生积水,形成沿道路纵向的地面径流,地面积水深度不能超过0.15米,城市不能出现内涝灾害。

③防洪体系

防洪体系主要是防止外部洪水侵入城市,同时也满足城市内涝水的排除。本次规划防治内涝重现期标准为20年,小潢河现状20年一遇防洪标准偏低,本专项规划小潢河防洪标准按50年一遇。本专项规划做好排水、排涝和防洪体系之间的衔接。

2.4适当提高排水系统的建设标准

城市排水管网系统的建设应以高标准建设,包括以下方面:

①提高雨水重现期。罗山县现状雨水排水设施,雨水重现期标准基本为一年一遇,本专项规划雨水重现期标准进行提高。

②径流系数按照最不利条件计算。规划罗山县城市综合径流系数不得大于0.5;但在排水管网设计中,雨水流量的设计应该按照最不利条件来计算,提高排水系统安全性。

③取消折减系数。《室外排水设计规范》(2006年版),管渠设计时采用了折减系数m取1.2-2,2014年版《室外排水设计规范》中取消了折减系数,提高排水管网建设标准[3]。

④修编暴雨强度公式。罗山县暴雨强度公式采用25年降雨资料,通过数理统计法建立暴雨模型。由于降雨资料年代较远且样本量较少,加之近年来极端气候增多,暴雨强度公式预测结果偏低,应对暴雨强度公式进行修编。

⑤做好排水防涝专项规划与其他专项规划的衔接。排水防涝规划应与城市用地规划衔接,对河道蓝线及雨水泵站等设施的用地予以确定;与道路竖向规划衔接,从规划层面上杜绝积水点,考虑好雨水出路的问题;与城市绿地规划衔接,考虑好雨水资源化利用的问题。

2.5积水区域治理

城市老城区没有进行道路竖向规划且排水管网的建设标准偏低,尤其是低洼地段,是城市内涝灾害频发的重点区域。在不能抬高低洼地段的情况下,一是截流外部雨水;二是加强低洼地区雨水管网建设,并提高标准,保证城市安全。

结语

城市排水防涝是许多城市面对的严峻问题,雨洪控制及雨水资源化利用和初期雨水污染的问题也日益突出。国家和地方已相继出台了相关规范和技术标准,对城市排水与防涝规划的要求越来越高。

参考文献

篇5

Abstract: the regulatory detailed planning as a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planning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important link, connected to the community public service facilities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has an important guiding role. The old city of nanjing regulatory detailed planning (2006 edition) "implementation so far, in the community public facilities planning methods are a series of problems. In March 2011, nanjing planning bureau organization within the scope of the old control in detail, focusing on the revision of the old resource intensiv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obvious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old and established the community public facilities planning, the planning method compared with the version control on detailed made a lot of improvement.

Keywords: nanjing city; Community public facilities planning; Planning method; layout

中图分类号:F540.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2008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明确了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法定地位。在土地选址、出让、划拨过程中,都必须以批准的控详为依据,控制性详细规划成为规划管理最直接的法定依据。近年来南京老城执行的控详为《南京老城控制性详细规划(2006版)》,其中社区公共设施规划主要参考《南京新建地区公共设施配套标准规划指引》。但规划自实施至今,主要存在很多操作层面的问题。

1《南京老城控制性详细规划(2006版)》存在的问题

1.1规划编制单元与行政管理单元不一致

城市公共设施特别是街道和社区级公共设施的建设和管理,主要由各区和街道依据相关部门建设计划来进行。而目前,规划编制单元主要是以城市道路、自然地形等为界线,与社区管理界线没有很好的衔接。这种跨行政边界的居住社区和基层社区两级社区服务体系的存在,导致了各街道政府间权责不清、互相推诿和无法落实等问题,增大了公共设施的实施难度。

2.2各社区采用等量指标配置,未按需配套

老城区由于历史发展原因,人口密度极不均匀,各居住社区、基层社区人口相差很大,需求也随之存在很大差异。2006版鼓楼区老城控详中划分的居住社区中,实际社区人口从1.9万人到6.2万人不等,基层社区实际人口从5千人到1万人不等,却为所有社区以统一的标准进行公共设施配套,忽略了供给与需求的平衡,造成资源的浪费或设施的空缺。

2.3配套缺乏统筹考虑

在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的趋势下,公共配套设施的建设要更加注重规模效益和服务效率,尤其在资源十分紧缺的老城区,其服务对象不能仅限于自身所处的社区,还应尽可能向周边居民提供服务。但是,在老城的控规编制中,公共设施布局往往由于用地条件受限,很难找出理想位置的地块,此时容易出现利用边角地块见缝插针的现象,导致在相邻社区交界处的重复建设或其他区域的设施空缺。

2.4缺乏与上位规划或相关规划的衔接

控规编制中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的规划不能只着眼于自身规划方案的制定,还需要统筹考虑相关规划对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的规划要求,如市总体规划、区总体规划和各职能部门对某类公共设施的专项规划等的控制引导,以及一些已有的项目审批结果(包括在有效期内的选址、用地、外部条件、规划设计要点、审定方案、建设工程许可)也对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的设置起着控制作用。忽略了这些相关规划对配套设施的要求,则会对配套设施的考虑不够全面,容易出现重复建设、漏建、布局不合理或无法实施等问题。

2.5缺乏对土地权属的考虑

老城的另一个特点是用地权属极为复杂,常出现规模不大的用地却被多个产权人所分割,边界也时常参差不齐。在规划中,规划编制人员往往依照用地性质确定地块界线,而忽略了产权界线的约束,既是对土地产权的忽略。06版控详中按照空间层面的规划要求布局公共设施,却缺乏对土地权属、土地征用及实施可行性的考虑,这将导致控规实施阶段的侵权纠纷,造成公共设施的布局与用地的落实难以保证,或者改变规划中布局的位置、缩减设施的规模等问题。

2.6配套设施落地困难

2006版控规由于主要依据《南京新建地区公共配套设施标准规划指引》,参照新区做法,公共设施一般以独立占地的形式进行布局,由于老城用地十分紧张、土地开发成本较高,给作为投资主体的政府带来经济负担太重等原因,造成控详在实施过程中公共配套设施少建、缓建甚至不建等现象。2006版控详实施以来,规划中大量独立占地的社区中心基本未能落实建设。因此,老城公共设施的布局与建设形式应当考虑到老城自身特点进行合理规划。

2新版南京老城控详中社区公共设施规划方法改进

2011年3月,南京市规划局组织老城范围内的控详修编,规划通过详实的现场踏勘,与市、区、街道多级多部门的座谈和讨论,全面了解现状、深入分析问题、充分掌握需求,特别针对老城资源密集、矛盾突出的特点,确立了老城社区公共设施规划。对比2006版南京老城控详,这一次控详修编在社区公共设施规划方法上做了很多改进。

2.1社区组织优化

由于老城现状社区边界的划分更多考虑的是历史、地理、社会、经济等因素,一方面造成社区边界相互间犬牙交错,不利于公共资源的合理设置,另一方面存在服务人口数量差异较大等缺陷,不利于社区组织。针对这些问题,规划应当在现有的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居委会基础上提出调整和优化,按照规模适中、服务便利、分配合理的原则,结合未来城市空间组织,对现有社区结构进行合理的规划引导,逐步形成更加清晰、明确、便于管理的居住社区和基层社区二级结构,实现空间资源配置的最优化。

2.2建立适合老城使用的配套标准

2006版控详参考的是《南京新建地区公共设施配套标准规划指引》,该《指引》的出台是为了有效引导南京新区的住区建设,而老城和新区的差异性导致《指引》在老城控详中使用时带来了诸多问题。因此,新版老城控详在编制过程中,通过对各类公共设施主管部门的调研和现行规范、标准的梳理,明确新的发展条件下不同类型、不同级别公共设施的配置要求,参照国内社区配套的成功经验,结合南京老城实际需求,为老城“量身定做”了一套社区公共设施配套标准,确定分级体系、设施分类、配套指标与设施布局。

2.3老城配套实际需求分析

城市的发展,尤其是老城的发展是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延续的,由于土地资源紧缺,对于社区公共设施,应当充分挖掘、合理协调现有的设施,充分发挥其服务功能,在此基础上根据市民新增的需求不断完善设施配置。通过现场踏勘、资料整理、走访调查、与相关部门核对数据,从而对现状设施的规模与数量建立较为准确的认知,并根据现状设施的可利用程度判断是否将其保留。同时搜集规划范围内近年来规划项目的审批结果,查找其中是否有公共设施配建的要求,对已确定的设施种类与规模也应做详细的整理归纳。最后根据社区的人口规模和实际需求,依据老城社区公共设施配套标准,计算出社区需要新增的设施规模。

2.4老城可利用土地梳理

老城区属于城市建成区,不像新城区那样可以预留土地用于建设公共设施,因此需要通过改造利用和功能置换等手段为公共设施提供建设用地。需要对现状土地利用潜力进行分析,找出可以更新改造及功能置换的用地,如棚户区、违建区及质量低下的建筑等,整理这些地块的地籍资料、出让情况、项目审批结果以及上位规划或专项规划对其的要求,并与规划管理部门、国土部门密切配合,准确核实土地权属关系与边界划分,再根据用地自身条件及周边环境判断其是否适合建设公共设施。

2.5布局方式的选择

在明确了设施需求与可供给的建设用地之后,应当选取合适的布局方式来进行公共设施的建设。老城区的用地由于自然发展,一般呈现无序的混合状态,功能较为混杂,公共设施由于多年来见缝插针的建设模式,形成了分散式布置的形态。这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从提高设施规模集聚效益和降低建设成本来考虑,显然已经不适应发展的需求。因此在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建方法和布局要求方面,应当针对各类设施的不同特点进行改进。一般有以下几种配建方法:

2.5.1混合集中

“功能混合”是依据各类设施功能的兼容性和关联性,将同类或可相互协作促进的设施布置在一起,有利于增加社区服务的多样性,方便居民在一个地点享受内容齐全且多样化服务,增进不同人群的集聚与交流,保持社区的活力。例如,将社会服务设施、文化体育设施与商业服务设施组合在一起,能够吸引更多的人气,增加设施的使用率,并且促进消费。“集中布局”是将功能相关的设施集聚在一个地块或一栋建筑内,一方面可节约土地,在老城区用地供应紧张、土地价格不断上涨的情况下,大大降低建设成本,另一方面有利于产生规模集聚效应,为公共设施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例如将医疗卫生设施和养老设施组合在一起,可以在医疗服务上进行互助与共享。原则上,新建的公共设施都应当采用混合集中的方法配置,可以重新选址建设,也可以在原有设施的基础上通过功能置换的方式补充扩建。

2.5.2适度分散

不同于那些讲求经济效益的公共设施,一些公益性设施和小型便民设施的建设要求并不能过于强调混合集中,而是应当深入社区内部,适度的分散布置,便于居民快速的到达与使用,例如小型文化活动站、幼儿园与便利店等。并且,老城区现状已经自发形成了很多小型的服务设施,有一些运营情况良好,也深受居民喜爱,应当尊重保留这些现有设施的存在,并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适当改善服务环境,增加服务功能。

2.5.3独立与复合

公共设施应当依据其不同的项目特点选择独立占地或附建于其他建筑之内。如幼儿园、派出所等功能相对独立,并且需要避免过多干扰的设施,应选择独立建设;对于文化活动中心、商业设施等不严格要求独立占地的项目,尽可能与其他建设项目统一考虑,起到相互促进和节约用地的作用。

3结语

南京老城是南京悠久历史的承载地,也是现代城市功能的集中地,其当前和未来的发展面临着空间资源紧缺与城市公共服务需求不断提升的双重压力。老城控详中的社区公共设施规划应当制定针对性的规划对策,使用科学的规划方法,选择合理的配建模式,以便更好的适应老城新的发展要求,实现高效便捷的城市生活,不断提升老城宜居品质。

参考文献

[1]周岚, 叶斌, 徐明尧.探索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规划新思路――南京城市新建地区配套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指引介绍[J]. 城市规划, 2006

[2]宣莹, 陈定荣.城市和谐社区公共设施的规划策略――南京新建地区公共设施配套标准指引[J]. 城市规划学刊, 2006

篇6

引 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的房地产开发项目也变得越来越多。同时,大量的案例也表明,科学的房地产工程管理工作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房地产项目的投资效益,并保障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也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而房地产工程管理不力则会造成房地产工程项目投资规模的增加,并且无法有效控制施工过程中的偷工减料、操作违规等情况,不仅对房地产投资方的利益造成了严重损害,也不利于维护人民的利益,不利于国家经济建设。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通过房地产工程管理工作,实现对房地产开发和建设的有效管理,成为了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

一、房地产项目规划设计管理的含义

房地产项目规划设计管理是实现顾客价值、达到公司经营目标的关键环节,涉及项目规划、建筑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景观设计等方面的管理,全面优化、规范设计管理活动流程和操作规范,确保项目设计管理和设计过程在受控状态下进行,是项目开发过程中保证设计质量、进度,促进销售、控制成本的重要途径,其工作涉及整个房地产开发的全过程,使项目前期设计方案得以明确,在房地产工作中扮演起承转合的重要作用。

二、规划设计管理的目标

开展设计管理工作之前需要有明确的目标,设计目标的制定要符合企业经营战略,指定长远的发展目标之后还需要脚踏实地确立短期内的工作目标,当中包含设计的主体、设计质量、设计数量以及企业获利的方向等方面,并且分解近期的设计目标,细分到每个具体的项目当中,对开发项目的产品定位、市场调查等制定详细的设计计划。总得来说规划设计管理目标的确定就是依据企业的经营目标,确保任务的开展是朝着企业发展目标前进的,确保每个设计工作合理、规范。

三、房地产工程管理的意义及内涵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房地产工程投资和固定资产投资在我国良好的市场环境中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但是,由于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房地产产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的问题。工程项目中弄虚作假、偷工减料,违规操作等现象层出不穷,不仅仅对房地产产业的健康发展造成了不利的影响,也严重的阻碍了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对人民的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房地产工程管理体系是否健全,工程管理体系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房地产工程项目的质量、建设进度以及经济效益。

房地产工程项目管理指的是在房地产工程项目施工的过程中用系统的理论、观点和方法,对项目工程进行有效地规划、组织、决策以及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利用有限的资源,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按时完成计划任务,实现固定资产的预期目标。房地产工程管理是房地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到房地产项目的规划,房地产项目地址的选择,以及房地产工程的可行性研究。

对于房地产工程项目而言,进度、质量以及费用是房地产在建设过程中最受到重视的三个要素也是房地产工程管理的主要目标。对这三个目标管理的优劣直接涉及房地产投资者与业主直接的经济利益。合理的房地产工程项目管理,要在充分节省资金的情况下,节约工期,建设出质量过关的工程项目,实现开发商、承包商和业主的共赢。

四、房地产工程管理的具体内容

房地产工程管理的内容不是单一方面的,而是多方面、多流程共同组成的。具体来说,房地产工程管理包含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是工程建设方案设计、工程建设配合协作、工程质量检验监督、工程竣工后检查验收。

工程建设设计方案是房地产开发建设过程中最重要的技术文件,对于整个工程项目的进行起到了总体的规划作用,并对很多工程项目的细节内容进行了规划,工程建设方案的设计是房地产工程项目建设的准备工作,也是房地产工程建设所依据的标尺,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为了保证房地产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必须在施工的整个过程中对施工质量进行检查和监督,检查和监督的对象包括施工材料的质量、施工操作方法是否得当、施工是否符合设计方案等。在房地产工程施工完成后,要进行最终的验收工作,由施工单位向验收单位发出申请后,验收单位着手进行工程验收,验收检查应当和前期报建相统一,确定工程项目是否符合国家相关标准、是否符合工程设计方案、是否达到了应有的施工质量等,在检查合格并通过验收后,才能够对施工单位进行竣工结算。

五、房地产工程管理的具体方法

1、加强房地产在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

对房地产进行工程管理主要是为了达到在建设的过程中实现进度快、质量好以及投资省的目标。工程项目的具体设计是工程造价的源头,要想做到在实际建设过程中节省建设投资,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在工程设计阶段对工程造价进行严格的控制。在现阶段工程设计的过程中,专业的设计人员的经济观念意识比较淡薄,在工程设计的过程中随心所欲缺乏相关的束缚与限制。因此,在进行工程设计时要对具体的设计方案有具体的费用限制,使工程的设计的造价限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摆脱过去的盲目的设计方法。

2、做好利益分配

在房地产的工程管理过程中对一般工程管理的监督组成了房地产工程管理的重要部分。在房地产建设项目的整个过程之中,主体建筑物的建设是一个投资高,建设周期长的主体任务。建筑产品的形成是开发企业和施工单位之间共同努力的结果。因此,在施工的的过程中要注意分配好双方的利益,做好利益分配。如果在利益的分配上只讲求一方的利益最大化,就容易导致了在建设的过程中出现种种问题,影响到正常的建设和后期的销售。

3、强化公司在建设过程中的监督作用

房地产工程是由企业开发施工队伍完成的,在整个建设过程中必须加强企业对建设过程的监督。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往往存在着,开发企业对施工过程监管不利的现状。究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两点,首先,开发企业派往建设工地的人手不足。其次,企业派往建设工地的技术人员与施工单位之间形成利益链条,缺乏有效的监督。因此,在今后的房地产工程管理中要加强开发企业对施工单位的监督确保工程质量、建设进度,维护业主和企业之间的利益。

结语

房地产工程项目的高质量管理,只有通过科学、有效的途径才能实现。房地产公司在房地产项目的整个流程中,都应当对房地产工程项目的管理工作重视起来,并积极储备专业的、负责的管理人才,采用先进的、高效的管理模式,结合市场现状、国家标准、群众需求,真正将房地产工程管理工作做好、做到位。高质量的房地产工程管理工作,不仅可以提升房地产工程项目的质量,对于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房地产公司的发展以及我国经济的增长也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篇7

现阶段我国正处于新一轮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城乡规划作为城乡发展建设的依据和蓝图,其作用愈发重要。

兰州交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兰州交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成立于2003年3月,是在原兰州铁道学院土木建筑学院相关专业的基础上,由邓延复、阳世B、刘纯翰三位著名建筑师领衔创建的。

1 我校城l规划设计类课程现状分析

城乡规划学一级学科设立以后,结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通用标准,我校的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性和操作性特征表现更为明显,作为城乡规划专业主干课程的设计类课程教学对于提升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经过多年教学改革,虽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作为在城乡规划专业阶梯式教育平台中建构课程体系,我校城乡规划专业的设计类课程体系设置仍然存在以下急需解决的问题:

(1)专业基础教育课程存在问题分析

按照目前城乡规划专业培养计划,我校城乡规划专业前三年教学的专业基础教育课程,包括《建筑设计基础1》、《建筑设计基础2》、《建筑设计1》、《建筑设计2》、《建筑设计3》,分别开设在入学第1、2、3、4、5学期,即从入学开始进行专业基础教育,每周学时在6-8学时之间,以上课程总学时数为512学时。

(2)专业设计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分析

城乡规划的设计类核心课程基本已纳入我校的教学体系,但设计基础课程还普遍没有得到足够重视,缺乏系统而扎实的城乡规划设计的基本功训练,导致学生在进入高年级时无法建立较为宏观层面设计概念。同时,以上课程教学内容的设置缺少城市设计相关的教学内容, 这与城乡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编制的《高等学校城乡规划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的专业知识体系中推荐核心课程内容不相一致。

(3)专业实践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分析

城乡规划专业的设计实践类课程,主要包括学时各为2周的《城乡规划课设1》和《城乡规划课设2》,分别开设在第6、8学期;学时各为16周的《设计院实习》和《毕业设计》,分别开设在第9、10学期;学时各位2周的《建筑设计基础课程设计》和《建筑设计强化设计周》,分别开设在第2、6学期;学时为4周的《专业方向强化设计》,开设在第期。

2 城乡规划设计类课程体系改革的目标

(1)坚持人才培养方向与特色,构建完善的设计类课程教学体系

结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通用标准,借鉴学习国内城乡规划教育知名院校的人才培养体系,通过完善城乡规划设计类课程的教学大纲和培养模式,使城乡规划设计类课的主干课程体系的培养目标更加明确、层次关系更加清晰,课程体系更加完善。

(2)以城乡规划实践为中心,重构设计类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教学计划

通过开展充分利用我校现有资源,进一步加强设计类课程教学的整合力度,以城乡规划专业实践为中心,重构各门设计课程的教学计划,以避免各学科片面强调自身特点而各行其是,努力形成合力以整体提升设计类课程的教学成效。

(3)以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优化设计类课程教学安排,逐步实现教学模式的多样化和多元化。

通过以上目标的实现增强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注重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城乡规划设计类课程体系改革的实施策略

(1)构建适应我校师资力量的城乡规划专业教育设计类课程的教学体系

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我院的城乡规划专业教育采用的2.5+2.5的两阶段模式,现已不再适应新形势下人才培养的要求,鉴于各种原因,我校城乡规划专业本科人才培训计划每年都在修订,一轮改革后的培养计划还未得到有效的实践和反馈,又使用了新版的培养计划.

(2)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城乡规划专业教育设计类课程的教学内容

目前,我院城乡规划设计类课程教学内容不够完善的问题。我校城乡规划教育应结合以上各方面的变化,重新修订新版的人才培养计划和教学大纲,确立各个教学阶段学生的专业基础和教学目标,对规划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重构,以构成连贯、渐进式的教学内容体系,即对规划设计课程进行规划。

(3)以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形成以需求为导向的设计实践类课程体系

按照工程教育认证通用标准要求,城乡规划学科的实践性决定了设计类课程教学的根本目标的实现和学生的设计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与提升。多年来我校设计类课程教学的一个最大缺憾是课程与实践脱节,学生的设计专业实践能力却没有得到明显提升,仍无法适应专业业务的实际需要。究其原因,主要因为学生设计基础不扎实,实践环节薄弱,近些年以来,我院对设计类实践课程进行了改革尝试,开设新课程,拓展设计教学领域。如在2016年毕业设计选题阶段选取了省内著名设计院所的实际课题,答辩时邀请这些知名设计院所的院长、总工采用模拟评审的方式进行,使得学生可以直接与专家、学者一同交流,同时获得了向用人单位展示的机会,学生普遍感觉受益匪浅,提高了设计能力。今后,我院应继续坚持以设计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加强与设计一线的单位的联系和交流,听取企业对人才的各种需求,把我社会需求与人才培养目标的一致性,以需求为导向设置教学实践类课程体系,强化学生设计基本技能与思维方式的训练,并积极为学生创造各种设计实践机会。再者,在第期应严格要求学生利用此次机会进行全面的锻炼,帮助学生协调好找工作单位、考研复习和设计院实习之间的相互关系,即应加强《设计院实习》等实践类课程教学环节的全程管控。

篇8

一、学科升级是对城乡规划行为的肯定

学科升级不仅仅是学科领域本身研究方向和内容的变化问题,它还涉及后续的职业制度设计、职称制度调整、统计项目调整、职务与岗位设置等一系列问题,明确学科升级,就是肯定此类学科在国民生活领域中的重要性和其突出的社会地位。当然,学科领域本身也应该珍惜这种荣耀,及时调整研究方向和内容,打破原有积习,跳跃式思考,以其作出更大的社会贡献带来更丰富的社会成果。

(一)学科调整的积极意义

将城乡规划学作为独立的一级学科进行设置和建设,是我国国情所在,是从传统的建筑工程类模式迈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综合发展模式的需求,是有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客观需要,也是中国城乡建设事业发展和人才培养与国际接轨的必由之路。在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纲要》中,将国家“城镇化和城市发展”列为重要的领域。近30 年来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的推进,使我们的国家竞争力不断增强。在未来的发展中,大中小城市和广大的乡村,都急需城乡规划学科的专门人才。将城乡规划学科调整为一级学科进行建设,这对于解决学科发展被制约的困境,推进当代我国城乡规划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促进城乡统筹、区域协调和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城乡规划领域仍为对学科调整带来的变化做好应对策略

城乡规划学科的升级问题探讨了将近十年,各种行为转变探讨也较为充分。然而,学科调整毕竟是教育领域的问题,源头上的调整完毕到最基层工作行为的转变还是有相当漫长的落实过程的。

二、学科升级后城乡规划行为应该主要思考的问题

学科调整后城乡规划行为需要思考探索的问题繁多而细致,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第一,升级——社会需求使然。我国从1952年设立城市规划专业,其作为工学门类下建筑学一级学科之中的二级学科,已经经历了近60年的发展历程。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的推进,建筑工程类的知识面已无法应对城乡综合发展的复杂性与多元性。规划工作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和市场经济体制下是完全不一样的概念。城乡规划学的知识结构和职业需要已经远远超出了以建筑学为专业主体的传统内容,学科升级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第二,反思——“供需”尚有差距。庞大的需求推动了规划学科和规划行业的发展,这个时候,我们应该反思,社会对学科的需求有哪些。作为“供给”方,学科的知识构成与社会需求紧紧相连。第三,发展——紧抓核心内涵。城乡规划学升级为一级学科,无疑是让其有了一个更大的发展平台。如何在这个平台上更多地发挥自己的优势、服务公众是我们应该特别审视的一个问题。发展平台越大,研究领域越广,我们越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核心价值,把握住学科的内涵。保证城市土地和空间的集约利用、综合协调各方利益应该是城乡规划学的核心价值。综合协调是城乡规划学的核心方法,土地和空间利用是其载体。

三、学科升级后城乡规划行为工作原则

第一,城乡规划要为社会、经济、文化综合发展服务。实施城乡规划与城乡综合发展是相辅相成、互为依据的。没有城乡的不断发展就不可能为实施城乡规划提供物质基础。在编制城乡规划时是否有利于区域综合发展、长远发展,应当成为我们考虑问题的出发点,也是检验城乡规划工作的根本标准。

第二,城乡规划必须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从根本上讲,城乡规划的目的是用最少的资金投入取得城市建设合理化的最大成果,对于国外的先进经验和优秀的规划设计范例,也应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吸收其精髓实质,而不是盲目追求它的标准和形式。

第三,城乡规划应当贯彻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城乡规划必须树立贯彻关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对于每项城市用地必须认真核算。落实各项节水措施。要大力促进城市综合节能,鼓励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完善城市供热体制,重点推进节能降耗。

第四,城乡规划应当贯彻建设人居环境的要求,构建环境友好型城市。城市的合理功能布局是保护城市环境的基础,城市自然生态环境和各项特定的环境要求,都可以通过适当的规划方法和环境门槛的提高,把建设开发和环境保护有机地结合起来,力求取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

第五,城乡规划应当贯彻城乡统筹、建设和谐社会的原则。城乡规划不仅要考虑城市设施的逐步现代化,同时要根据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利益主体多元化、复杂化的趋势,深入研究日益增长的城市居民各种层面的利益需求和矛盾关系,为建设和谐社会创造条件。要建设和谐社会,还必须处理好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建设的关系。

四、学科升级后城乡规划工作行为内容转变

篇9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2909(2016)03001104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时,同济大学创办了我国第一个城市规划本科专业[1]。到2015年5月,我国设有城市(乡)规划本科专业的学校有207所,其中通过评估的高校有42所①。可以看出,我国城乡规划专业发展迅速,但水平差异较大,大城市、办学历史悠久的高校发展良好,地方性、新办专业的高校发展存在一定的问题[2]。为此,2013年高等学校城市规划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颁布了《高等学校城乡规划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对城乡规划专业培养目标、课程安排、师资队伍和硬件条件等进行了要求,提出地方院校可根据本校专业特色和定位增加有关教学内容,制定专业培养方案[3]。近年来,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提出了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提高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等要求。综上所述,地方高校城乡规划专业如何凝练特色,将是地方高校城乡规划专业办学成败的关键所在。

一、 城乡规划专业面临的新形势

(一)地方高校办学竞争日益激烈

随着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开办城乡规划专业的高校越来越多。以安徽省为例,目前有8所高校开办城乡规划专业,除合肥工业大学属于部属院校,其他7所高校均为省属地方高校(表1)。从办学时间看,除了安徽建筑大学城乡规划专业开办时间较早外,其他高校城乡规划或相关专业开办时间均小于15年。从办学背景看,5所高校是依托建筑学的工学专业,1所高校是依托地理学的工学专业,2所高校是依托农林学的工学专业。从招生数量看,年招生数量普遍在50~70人。这些高校的城乡规划专业大部分依托原有相近专业开设,不同背景的城乡规划专业教育竞争日趋激烈,如何建立自身特色,已成为地方高校城乡规划专业发展的当务之急。表1安徽省高校城乡规划及相关专业简表高校名称专业名称开办时间学制专业类型招生数量/年是否通过评估安徽建筑大学城乡规划19835工学60是合肥工业大学城乡规划20005工学50否安徽农业大学城乡规划20025工学60否安徽科技学院城乡规划20085工学70否黄山学院城乡规划20114工学70否安徽师范大学城乡规划20124工学30否安徽建筑大学城市建设学院城乡规划20075工学60否安徽农业大学经济技术学院城乡规划20045工学100否高等建筑教育2016年第25卷第3期

顾康康,等新形势下地方高校城乡规划专业特色办学路径探索――以安徽建筑大学为例

(二)大学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近年来,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快速,城乡规划行业市场需求火热,毕业生就业面不断拓宽。但是随着地方高校城乡规划专业毕业生数量快速增长,部分城乡规划设计企业需求日趋饱和,城乡规划专业毕业生就业也面临了许多的困难。由图1可以看出数据由安徽建筑大学就业办公室统计。,2011―2015年,安徽建筑大学城乡规划专业本科生就业率整体高于90%,但2015年降到70%。究其原因,一方面大城市就业市场日趋饱和,另一方面毕业生就业面较窄,中小城市及乡镇选择较少。从就业方向来看(图2),35%的毕业生进入设计公司,25%的毕业生读研,这2个方向的毕业生占总数的60%。进入建设单位、考取公务员以及出国的毕业生分别占21%、7%和9%。就业方向以大中型规划设计企业为主导,就业区域以省内大城市和省外大中城市为主,就业选择仍相对单一,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就业率的提升。

二、 国内地方高校特色办学案例探讨

(一)北京建筑大学

北京建筑大学是北京市属高等学校中唯一一所土建类高等学校。其城乡规划专业在办学过程中一向注重实践,实践教学共计6分(课内实验120学时,折合实践教学7.5学分),占总学分33.5%,加之所在地域为经济发达地区,其将专业实践与城市发展互动,形成了共赢局面。该校的课程设置以设计课为核心,从本科低年级到毕业设计各个环节以学生创造力培养为侧重点,围绕城乡规划学一级学科下的六个研究方向,在学校的大平台课程基础上,设置学科基础课、专业核心设计课、专业核心理论课,同时辅以宽基础、宽知识面的基础课与选修课程,构成完整的专业课程体系。专业实践性强,学生除理论与设计类课程学习外,还应参加多项专业实践环节。围绕“立足首都,面向全国,依托建筑行业,服务城乡建设”的办学定位,培养适应行业需求的城乡规划专业本科毕业生。毕业生就业范围广、就业率高。良好的就业前景带来了良好的声誉,良好的声誉又吸引了良好的生源,形成了专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二) 山东建筑大学

山东建筑大学城乡规划专业办学历史长,是改革开放后国内第三所开办城乡规划专业本科教育的学校。学科基于地方院校的特点,立足地域城乡发展,在山东半岛城镇群可持续发展研究、山东省土地集约利用研究、半岛蓝色经济区村庄建设研究、浅水层城市有轨交通研究、城市洪水防治研究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特色。其城乡规划专业的核心特色是土地使用,在城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控制标准和评价体系、城市核心功能要素配置和布局、城市建设用地变化测度和分析等方面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山东省区域类型多样,城市发展各异,为学科的研究提供了更丰富的空间与样本。山东建筑大学城乡规划专业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对外技术服务方面,为地方城市建设做出较大贡献,业已成为山东省城市规划领域重要的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基地,在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与城市建设中发挥巨大作用。

三、安徽建筑大学城乡规划专业特色办学路径

(一)特色凝练

1.依托学校大土建学科优势,创造交叉方向

安徽建筑大学是安徽省唯一一所以土建类学科专业为特色的多科性本科高校,现有6个一级学科,在节能环保、城镇化与徽派建筑、地下工程、公共安全、先进建筑材料等重点领域,形成了多个具有影响力、特色鲜明的科研方向和学术团队。因此,依托学校优势学科,积极寻找城乡规划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方向,构建相关课程体系及人才培养方案是学科特色凝练的途径之一。

2.依托地方合作资源优势,创新实践教学

落实产学研合作,是提高地方高校城乡规划专业办学水平的重要保障[4]。“产、学、研”相结合是安徽建筑大学城乡规划专业的办学传统,城乡规划专业教育应把面向市场培养实际动手能力放在第一位。因此,在课堂教学的同时,需要积极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在实际工程设计中锻炼学生。由城市规划系、安徽建筑大学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甲级)及研究所(教授工作室)等单位共同形成了城乡规划专业教学、科研、生产互相支持的体系,在省内外建立长期、稳定的教学实习基地,为城乡规划专业发展带来新的契机。

3.依托地域文化特色,创新研究领域

徽派建筑在中国建筑文化史上独树一帜,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底蕴,体现了徽州工匠的建筑设计理念和艺术风格。徽州古村落是我国保存最完整,数量最丰富的古村落群之一,其代表黟县西递、宏村是至今为止我国唯一的古村落型世界文化遗产[5]。近年来,城乡规划专业依托学院下设的徽派建筑研究所,以及学校和世界遗产地宏村同时设立的徽派建筑陈列馆,在城乡规划专业教学与课程设计中,设置了地方建筑或古村落及古建筑保护规划、历史街区保护规划等课程作业,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徽派建筑,为弘扬徽派建筑文化、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夯实基础。我国新型城镇化政策更加重视乡村发展和城乡协调发展,提出通过振兴乡村和农业来解决城乡发展差距的社会矛盾[6]。安徽省农村人口多,乡村规划是城乡规划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安徽建筑大学开展大量乡村规划与研究(表2),乡村规划课程在本科生课程体系的比重日益增大,乡村规划教学与实践已成为我校城乡规划专业的一大特色。表2安徽建筑大学城乡规划专业乡村规划实践项目时间地点人员成果委托单位萧县新农村规划2011年7月至8月萧县20个村庄教师2人,本科生20人编制《萧县新农村规划》萧县人民政府皖北美好乡村调研2012年8月皖北6市12村教师3人,本科生6人编写《皖北美好乡村调研报告》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皖北农民及企业员工城镇化意愿与影响机制调研2013年3月皖北地区教师6人

本科生28人编写《皖北农民及企业员工城镇化意愿与影响机制调研报告》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岳西县水畈村美好乡村规划2013年11月岳西县

水畈村教师2人,本科生4人编制《岳西县水畈村美好乡村规划》,水畈村荣膺“2014年度中国十大最美乡村”称号岳西县人民政府岳西县美好乡村规划2014年4月岳西县6村教师6人,本科生12人编制《岳西县美好乡村规划》岳西县人民政府宁国市美好乡村规划调研2014年7月宁国市2村教师3人,本科生12人美好乡村调研报告宁国市人民政府安徽省农民流动与宜居性调研2015年7月安徽省5县30村教师5人,本科生10人编写《安徽省农民流动与宜居性调研报告》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金寨县村庄布点规划2015年8月金寨县教师2人,研究生5名村庄布点规划(文本、图纸、说明书)金寨县人民政府海门市海州乡美丽乡村规划方案竞赛2015年8月至12月海门市

海州乡教师4人,本科生8人美丽乡村规划方案同济大学(二)课程优化

专业理论课程体系设置既注重高等教育“宽口径、厚基础”,工程教育理念的落实,同时又要适应城乡规划学科综合性、社会性与政策性发展趋势,与我国注册规划师执业制度接轨,注重以学生综合能力培养为核心[7-9]。安徽建筑大学城乡规划专业以城乡规划设计与城乡规划管理两大方向为核心构筑系列课程群,其中规划设计类课程以我国现行规划体系及城镇化发展人才需求为导向,重点培养学生进行区域规划设计、总体规划设计、详细规划设计及建筑设计、景观设计等设计能力,城乡规划管理类人才培养在设计表达类课程设置基础上增设规划政策、规划管理及规划实务类课程。实践类课程体系设置围绕规划专业“双主线、三阶段”教育过程,按专业认知规律要求分阶段设置城市认识与体验实习、建筑测绘实习、城市建设史实习、系列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等。

(三)就业导向

据统计,安徽建筑大学城乡规划专业本科生就业以规划设计单位为主,且集中于大城市,中小城市较少。但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推进,面向二、三线城市以及乡镇的规划人才需求将大大增加。因此,中小城市及乡镇将成为未来城乡规划专业本科生的重要就业市场。此外,除了规划设计单位,拓宽就业方向将成为地方高校城乡规划专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例如,安徽建筑大学近年来组织的“创业之星”活动,多名城乡规划专业学生走上了创业之路,扩宽了城乡规划专业就业方向,促进了城乡规划学科发展。

四、结语

新型城镇化对地方高校城乡规划专业提出了新要求,地方高校由于种种限制因素不可能延续985、211高校的发展模式,只有凝练特色、错位发展才能在竞争中保有一席之地。安徽建筑大学城乡规划专业积极创造特色化发展道路,依靠学科和地域特色凝练教学、实践和研究内容,学科建设逐步发展创新力、提升竞争力、扩大影响力。

参考文献:

[1]侯丽, 赵民. 中国城市规划专业教育的回溯与思考[J]. 城市规划, 2013, 37(10):60-70.

[2]方程. 新形势下地方高校城市规划专业发展道路探索[J]. 规划师, 2013, 11(29):101-104.

[3]杨贵庆. 城乡规划学基本概念辨析及学科建设的思考[J]. 城市规划, 2013, 37(10):53-59.

[4]唐春媛. 地方院校城市规划专业产学研合作教育研究[J]. 高等建筑教育, 2010, 19(4): 15-18.

[5]陆林, 凌善金, 焦华富, 等. 徽州古村落的演化过程及其机理 [J]. 地理研究, 2004, 23(5): 686-694.

[6]周岚, 于春. 乡村规划建设的国际经验和江苏实践的专业思考[J].国际城市规划, 2014, 29(6):1-7.

[7]徐岚, 段德罡. 城市规划专业基础教学中的公共政策素质培养[J]. 城市规划, 2010, 34(9):28-31.

[8]吕飞, 戴锏, 路郑冉. 城市规划专业设计类课程教学体系研究[J]. 高等建筑教育, 2012, 21(4): 85-89.

[9]白淑军, 许峰. 城乡规划专业城市调研类实践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探讨[J]. 高等建筑教育, 2015, 24(2): 129-133.

Exploration on the path of schoolrunning with characteristics of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in local university under new situation:

taking Anhui Jianzhu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GU Kangkanga, CHU Jinlonga, ZHANG Hongyab

篇10

2、大学教师:从事城乡规划专业,旅游专业的地理教学工作,教学大部分要求地理专业学士学位及以上;

3、编辑:就业于地图出版社从事地图的绘制与编辑工作;

篇11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4(b)-0024-01

科学须为社会服务,要促进人类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高校的人才培养应符合时代的需求,专业的设置要紧密联系社会的发展。自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但随之而来的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也日趋严重[1]。城镇体系建设、城市规划缺乏长远目标,严重滞后于城市建设和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广大的乡镇地域甚至没有科学合理的规划。这一系列的问题的解决都亟需具备地理科学、资源环境科学、生态科学、管理科学和城乡规划技能的综合型人才[2],因此,对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管理专业的办学要求、培养模式、教学质量需要有更高的要求,来进一步满足国家社会和区域的发展目标[3~4]。

1 专业存在问题

1.1 专业定位不明确

该专业在我国开设10多年来,逐渐暴露出一系列问题。如专业定位模糊、课程体系欠缺、实践能力不足、毕业生去向不明确。高校不能回答诸如该专业培育什么样的人才,要开设什么样的课程,人才培养如何满足社会市场需求等问题。在相关研究中有学者指出,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培育出来的人才面临以下几个方面的尴尬境遇:论规划绘图功底,不如工科的城市规划及建筑学专业的学生;论空间综合分析能力,不如地理科学专业的学生;论资源环境评价及管理能力,不如资源科学、环境科学及资源经济学等专业的学生[1]。

1.2 课程设置不科学

受学校传统专业特色及片面追求学科完整性的影响,学校按照各院校师资优势开设了不同的方向并设置了不同的课程体系,各院校在构建的专业课程体系中存在许多盲目性和随意性[4]。部分院校在设置课程体系时遵循“多学科、宽口径”的培养模式,力求面面俱到,由此导致学生通而不专,课程体系过于宽泛。强调计算机以及软件应用,但忽视相关的基本理论;重视规划设计的课程,但忽略了地理类课程的基础地位,这种状况必然导致毕业生知识结构的不完整,学科综合性不强的局面。

2 专业办学建议

2.1 合理布局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

人口、资源、环境、城乡规划以及社会协调发展等问题是我国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城镇体系规划严重滞后于城市建设和经济的发展,这种现象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广大乡镇地区尤为突出[2]。规划不是一种理论上的规划,而是规划要素在空间上的科学合理地分布,是一种区域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实践科学。在广大的西部地区,许多大型的规划包括区域规划和城市规划,都由国内著名的规划机构来完成,而这些大型的规划团队往往都不是本土机构,因此所作的规划并不能符合区域特色。因此,从一定意义上来讲,这种规划偏离了规划的根本目的,所作的规划也仅停留在理论层面上,可操作性也不强。因此,要从根本上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增强规划的可操作性,需要壮大本土的规划队伍,这样更能科学有效地制定相关的规划策略,从而避免了异地规划队伍制定规划时背离区域实际情况的种种弊端。

2.2 明确专业的办学理念,准确定位学科方向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对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要求较高,需要学生掌握专业的基本知识和实际操作的技能,能解决资源环境评价与管理及城乡规划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在教学之中,该专业所开设的课程非常多也非常杂,既有地理学也有规划学所的众多的规划课程。但是蜻蜓点水式的教学方式,形成了什么都学实际上什么都不会的尴尬境遇,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本科教学的目的,忽略了当今社会需要的是综合性的应用型人才,而非高级专门人才这一实际情况。应根据学校特色和师资状况,确定实践教学环节主干课程体系,加强动手和实践能力的锻炼,增强实践教学环节的应用性,加大实习和集中实践环节的学时,进一步增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课程设置要为毕业生未来可能从事的工作准备。转贴于

2.3 根据学校特色完善课程设置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管理专业作为地理学的一个学科方向,培养的大学生需要对区域的规划特点、对地理区划有较为清晰的认识,并能掌握大量当地区的经济背景和社会背景等相关的专业知识。东中部经济发达地区所开办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管理专业更注重城市建设、土地及房地产市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创建、循环经济的发展、人居环境的改善,而在西部地区高校开办的专业更应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如山地生态保护、地质灾害勘察、荒漠化防治、水土流失防治、资源环境调查、城镇建设等[1]。

从办学特色来讲,不同的学派办学重点也应有所不同。测绘学派应为数字城市、国土资源调查、资源环境管理与开发为主要研究方向;地理学派应以国土规划、城镇体系规划、产业规划、生态保护与规划为发展重点;资源学派以农业产业规划、新农村建设为特色;规划学派应以城镇体系规划、新农村规划、居住区规划、旅游规划为主要特色;经管类的学校必须发挥其在经济、管理上的优势,强化资源管理、房地产评估与管理能力的培养等等。

参考文献

[1] 赵小风,黄贤金,陆汝成.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探讨[J].高等农业教育,2009(7):58~60.

篇12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 - 8181.2015.03.051

1 引言

我国目前处在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聚集效应使得城镇建设与经济发展迅速,但同时城乡二元矛盾也表现得愈加明显。随着新型城镇化政策的实施,新时期的城镇发展战略将更注重实现城乡统筹和地区平衡发展,将中小城镇及乡村地区作为承载转移大城市人口和产业的重要地区,旨在建设规模结构合理、功能分工明确的城镇体系。同时,强调科学合理的城镇发展模式,以及生态环境、文化特色等的有效保护。

因此,以城乡建成环境为研究对象的城乡规划学科,其研究对象的范畴与深度、研究方法等均随之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而原属土建类专业下的二级学科城市规划学科发展现状与专业教学显然落后于这种变化,以建筑学为基础建立的相对单一学科知识体系和教学方法已难以适应新的城乡社会与经济发展需求。随着我国城乡建设中出现面临的一系列新的规划和建设问题,要求城乡规划学科有着更加广泛的知识体系。基于这一宏观背景的转变及学科发展的迫切需要,201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将城市规划学调整为城乡规划学,列为一级学科,下设区域发展与规划、城乡规划与设计、住房与社区建设规划、城乡发展历史与遗产保护规划、城乡生态环境与基础设施规划、城乡规划管理等六个学科研究方向,学科与专业内涵得以进一步拓展与深化,城乡规划教育事业也面临着新的发展契机。2013年,城乡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出台了新一版《高等学校城乡规划指导性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对城乡规划专业的发展方向、目标、内容,以及人才培养的要求、层次、计划及教学方法、手段等都相应提出了更高要求。

2 城乡规划专业课程体系现状分析

内蒙古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城乡规划专业教学体系是建立在建筑学专业大平台之上的,现行的培养方案是在2011年学分制改革背景下进行修订的版本,其知识体系设置涵盖了普通教育、专业教育、综合教育三大部分。其中,专业教育包括学科基础、专业特色和专业实践训练等知识体系。一、二年级专业课程设置以建筑学类理论和设计课为主;三、四年级以城乡规划类专业课程为主,如城市规划原理(一、二、三)、城市规划设计(一、二、三)、中外城市发展与规划史、城市设计概论、计算机辅助规划设计等;五年级以规划师业务实践和毕业设计为主。

现行的城乡规划专业课程教学侧重于物质形态设计,重视建筑设计、城市详细规划设计等内容,设计训练类课程在专业必修课程中占到一半以上的学时,学生接受的设计训练较多,因而具有较强的构思能力、设计技巧以及图面表达能力,动手和操作能力比较强,但对涉及城乡规划与建设的其它要素如社会、经济、生态等方面的知识与分析方法则重视不够,难以支撑起对庞大而复杂的城镇体系的规划和研究。

现行的课程体系与《高等学校城乡规划指导性规范》对照后表现为以下几个问题:首先,城乡规划学科专业核心课程中缺少与人居环境与生态保护、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地理信息系统、地区文化传统与特色等有关的课程,难以满足专业教学广泛知识基础和完成实践项目的需求;其次,对部分工程技术类课程重视程度不够,如基础设施规划、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等课时将相对较小,属于相对薄弱的教学环节,在学生走人工作实践时成为知识体系中的短板;第三,相关知识类课程仅开设了城市社会学、地理学、工程测量等,对《规范》中重点要求的区域经济与产业分析、社会实践调查方法等知识点涉及甚少,远不能满足专业培养“厚基础、宽口径”的知识要求。

因此,依据城乡规划专业发展背景与专业教育教学要求对现行的课程体系进行修订与改革,调整并补充原有的知识体系框架,完善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学科人才培养方案。这是我校城乡规划专业教学培养体系和目标满足新形势发展的需要,也是突出应用型大学培养本科人才的专业特色的要求。

3 城乡规划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针对新版《规范》和学分制改革的实行,结合内蒙古工业大学建筑学院自身的办学特点,本次城乡规划专业培养方案改革的目标为探索城乡规划复合型和创新型专业人才培养方式,构建相应的课程体系。

3.1 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思路

3.1.1 符合学科发展及专业评估的新要求

我专业建设一直是以建筑学大平台为基础来构建设专业课程体系结构。课程教学中重视规划设计层面,即由建筑设计阶段到城市总体规划设计阶段的各种规划设计培养,侧重于动手能力、设计表达的训练。

为适应学科研究领域的拓展,专业课程的设置也应与时俱进。应该紧密结合《规范》,在满足城乡规划专业本科教育培样方案要求的基础上,调整现行课程,增设有关村镇规划、城乡生态环境、城乡技术与信息以及城市开发与规划控制等方面的专业核心知识课程;同时,开设有关社会经济类、景观环境工程类、规划专题类等专业特色课程,实现“宽口径、厚基础”的课程教学体系。

3.1.2 体现传统特色及专业地域性,适应地区需求

我校城乡规划课程教学并且一直致力于发展具有民族和地域特色的城乡规划与设计。因此,在进行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时,应该注重发挥专业自身地域特色,强化实践环节,在课程体系中体现地区特色和传统保护等,并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强化北方地区城市规划设计特点等内容。旨在培养既能胜任大城市规划编制、管理和研究工作,又能承担急需规划人才的内蒙古地区中小城镇城市规划和管理工作的专业人才,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专业培养方案。在教学中,鼓励教师针对课程内容与方法进行适度的改革,使其更符合专业培养与课程建设需要。

3.1.3 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城乡规划专业的特色之一。在城乡规划学一级学科的背景下,新形势下的城乡规划专业人才,需要构筑全面的专业知识结构,熟练地掌握专业的基本技能,并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在毕业后能尽快融人到规划实践中去。专业课程体系应设置多种方式和不同层次的课堂教学和实践训练环节。

同时,面对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城镇系统的复杂化,城乡规划专业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的思维方式、训练创新的技能和手法,鼓励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应对新问题和新现象的创造性解决能力,提高专业综合素质。

3.1.4 城乡规划类课程向低年级渗透

现行的城乡规划专业课程设置在一、二年级以建筑类理论及设计课程为主,三、四年级开设城乡规划类课程。由于学科思维不同,狭隘而相对简单的建筑设计转变为广泛而复杂的规划设计时,学生在这一过渡时期往往表现迷茫。因此,适当压缩建筑设计类课程学时,逐步在低年级开设城乡规划专业理论及设计类基础课程,可以帮助学生尽快树立城乡规划专业思维,缩短适应学科思维转变的过渡期。

3.2 城乡规划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具体措施

3.2.1 增设学科基础课,加强薄弱环节,完善相关知识

首先,在学科基础环节中增设涉及村镇规划、城乡生态与环境规划、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旧城更新改造、城乡社会综合调查研究等知识点的课程;其次,针对原课程体系下的教学薄弱环节.增加相应课程的学时,如基础设施规划和道路交通规划等课程;第三,完善城乡规划相关知识课程,在专业特色环节增设如区域规划与区域分析、社会实践调查方法、政策研究等方面的课程,以弥补建筑学平台课程体系在这些方面的不足,逐步建立起符合城乡规划专业发展需要的专业而广泛的知识体系。

3.2.2 适当调整课程设置,配合学生对外交流机会

课程设置中,针对某些常态化的重要专业竞赛,适当调整专业课程的开课学期和教学内容进行配合。如城乡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组织的社会调研类和设计类作业竞赛、城乡规划学会组织的“西部之光”大学生暑期规划设计竞赛、与其他高校共同举办的“联合毕业设计”等,将专业课程中的城市总体规划、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以及毕业设计等课程开设时间进行调整,配合各类设计竞赛,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生在专业课程学习中可以有更多对外交流学习的机会,开拓学科视野,提升其对专业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3.2.3 以课程专题形式,将专业相关知识融人设计主线

在作为城乡规划专业教学主线的设计类课程中,穿插与设计内容密切相关的理论专题,以授课教师丰富的实践经验在课堂上将理论知识和实践需求紧密结合起来,相关理论知识与专业设计课程教学实现有机融合。如在城市总体规划设计课程中,加入《城市环境与历史文化保护》、《城市道路交通与空间结构》、《城市人口与城市化预测方法》、《城市产业分析方法》等专题,将专业理论知识有效融人设计实践环节中。

4 结语

我校城乡规划专业培养方案的调整和教学改革的目的是对现行本科课程体系进行逐步的重新梳理和优化整合,以期构建组成完整、联系紧密、功能明显的学科基础课程体系,形成完善的专业人才课程教学体系,培养具有扎实的基本功、熟练的技能、敏锐的思辨能力、较强的协作能力的新一代城乡规划专业人才,满足专业培养为城乡建设服务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吴良镛.关于建筑学、城市规划、风景园林同列为一级学科的思考【J】.中国园林,2011,(15):11-12.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