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概述范文

时间:2023-08-11 09:15:5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水利水电工程概述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水利水电工程概述

篇1

一:引言

上世纪80年代初期实行改革以来,我国的水利水电工程在建设监理制为中心的建设管理体制和推广以应用FIDIC合同条款为核心的工程管理模式上一级建设管理体制自在建立以招标投标制、项目法人制均取得了一系列较大的成就。 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现在我国的水利水电建筑承包市场运行还很难做到有序和规范,在此市场条件下,业主单位占有绝对的市场主动权,影响了施工承包合同的公正性一级公平性。同时,施工企业改革时期显现的各种矛盾迫切需要利用施工合同来缓解,所以为迎合业主单位决标的意向,施工企业普遍低价投标以增加中标的机会,特别在一些由地方投资的中小型工程上甚至会出现中标价低于成本价的现象。

项目管理的核心是成本控制。施工成本和经营管理费用是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承包合同中的两种成本,由于施工成本大多超过合同总价的70%,所以成本控制的主要内容是施成本。通过施工成本控制,既可以分析和考核人工、材料和施工机械计划消耗情况,挖掘降低施工成本的潜力,又可以促使项目节约费用,降低成本支出,还可以为企业投标和经营管理提供决策和预测依据。但是,在实际的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管理中施工成本是很难控制的。因为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管理机构是临时组成的,施工区域地理和气候条件一般较差,施工人员中民工较多,这使有效地对施工成本控制变得更加困难;而且水利水电工程一般具有施工周期长,技术条件复杂,投资规模大,产品单件性鲜明,不可能建立和其他制造业一样的标准成本控制系统的特点。但毕竟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有其内在规律,只要我们采取适当的控制标准,科学地组织和规划,严格地按规章实施,施工成本控制会取得良好的效果。在此需特别说明的是,施工成本的控制必须在不影响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完成。

二:我国在水利水电施工项目成本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片面的成本管理内容

一是忽视工程索赔管理。现代成本管理的一项重要原则就是开源和节流相结合,有些企业对工程索赔管理不够重视,很多应得的利益没有得到。二是对成本管理内容认识不足,忽视整个工程从投标到竣工验收的成本动态控制,认为成本管理就是管理工程项目的生产成本。

2、落后的成本管理方法

很多企业的成本管理在项目施工前不做成本预测、项目施工中不做成本控制,而只在工程验收后做简单的成本分析和成本核算。现代的管理理论,必须是根据工程项目的进度和不同的施工阶段进行动态的综合性的全方位的管理。对用工和材料方面必须要高瞻远瞩,比如在建筑主材涨价之前,组织充足的材料进场,都会给整个工程带来更多的利润;或者在施工用工相对集中的阶段,要提前组织满足施工需要的民工进场,以免到时劳动力不够而会高价找工人。

3、淡薄的企业领导成本管理意识

施工企业领导不够重视成本管理工作,在作经营决策时很少考虑成本,企业职工在施工中浪费材料和机械等现象较为普遍;往往把握了宏观方面,但在细节部分考虑不足。

4、较弱的项目管理人员经济观念

目前,我国的施工项目经理部普遍存在搞施工的只对施工生产和工程进度负责,搞材料的只负责原材料的采购,搞技术的只负责技术和质量的现象。看起来似乎分工明确、职责清晰,但是要综合各方面去控制项目的管理成本。如果搞技术的为了工程质量不出问题,选用不经济的施工方案,虽然安全系数是增加了, 但增加了施工成本,浪费了资源,必然会使成本大大增加。

三: 施工成本的控制标准

预算定额的控制标准

以水利水电工程造价主管部门代表国家或地方政府颁布实施的统一预算定额作为项目实际施工成本的控制标准是预算定额控制标准。因为它反映了本行业的平均水平,所以,即使施工企业在项目管理和投标时对其作出调整,也不能准确地反映具体单位的管理水平和施工技术。通常来说,预算定额编制价大大高于当前的市场竞争价,纯粹按照预算定额水平作为标准进行施工成本控制并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但是我国当前的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管理体制不够健全,专业的咨询市场还不够发达,工程建设仍集中为国家投资,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对工程造价合理与否判断的重要依据是预算定额,建设单位也必然根据它来控制工程的造价。同时,对一些施工承包合同价大大高于市场价或低于成本价,而施工企又没有可参照的企业定额的合同工程,将不得不选择预算定额作为施工成本的控制标准。因此,一些施工企业基于预算定额的基础并予以调整,把调整后的实物消耗量当做控制标准。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水利水电工程造价管理体制变革时期的不良的现状以及客观的情况,但随着我国水利水电工程造价管理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发展,这套控制标准在大型施工企业中正逐步被企业定额所代替。

企业实物消耗的控制标准

以施工企业自身的施工技术和管理水平编制出的实物量消耗定额作为项目实际施工成本的控制标准是 企业实物消耗控制标准。企业中标后,根据企业实物量定额以及工程的实际情况调整合同价,并以此标准评价单价盈亏情况和项目总的盈亏情况,并将其作为各施工队和部门盈利减亏的承包依据。企业实物量消耗定额在项目管理和投标中的应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项目管理和企业决策由经验型向科学型过渡,也反映了水利水电建筑承包市场由自由竞争不断迈向垄断竞争。但是企业实物量消耗定额的编制具有持续时问长、工作量大、涉及范围广、技术条件复杂的特点,要有一定的人力、财力、物力、技术和较高的管理水平作保障,并不是一般中小型水利水电施工企业能够实现的。

合同施工成本的控制标准

篇2

【中图分类号】TV5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066(2016)08-0078-02

项目管理在当前管理学科中占据重要地位,伴随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个领域都面临着一体化的经济发展局势,水利水电工程在此局势下应创建一个可续科学合理的发展模式,进而从整体上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随着建设行业结构改革的持续深化,水利水电事业的项目管理模式出现了巨大的变化。作为施工企业,需要创建一个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并在完成建设任务的同时创造出尽可能多的经济与社会效益,进而实现项目管理的有效规范,加强施工质量、施工进度、施工安全以及工程成本等方面的管理力度,从而创造出与当前发展局势相适应的综合化项目管理体制。

1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设特点

1.1受外界因素影响较大

对于水利水电项目而言,通常在河流等环境较为恶劣的位置上施工,受地形、地质、水文以及气象等条件的直接影响。如果场区内的地质条件相对较差,不仅会为施工带来极大的不便,还会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极大的提升了项目管理难度。

1.2施工现场大多较为偏僻

水利水电工程一般都处在交通不发达的偏远地区,与施工建设基地相差较远,对原材料采购运输及设备的调配使用均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不仅增加了工程成本,较长的工程线路也使其项目管理变得尤为复杂。

1.3工程量偏大

水利水电工程规模宏大,施工周期极长,所以机械设备种类繁多,施工强度普遍较大,对于施工环境的要求十分严格。基于此,项目管理模式或方法的有效选定显得十分重要,这也是决定工程质量的关键前提。

1.4危险系数相对较高

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由于影响因素多而杂,使得工程建设存在相对较大的危险系数,水上、水下与高空作业的数量较大,难度较高,且涉及多种专业和学科,对施工人员的自身水平有很高的要求,一旦发生意外,将造成巨大的损失或伤亡,所以全面落实项目管理十分必要。

2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

2.1人员管理

施工人员是组成施工力量的重要要素,也是进行项目管理的重点内容之一。在项目审核完毕其得到建设许可后,应先通过比选选拔出一名具备丰富工作经验的项目经理,然后根据工程建设要求成立项目经理部,由此对项目实施全面的监控和管理。项目经理主要负责工程整体的把握和控制,实行责任制[1]。在此基础上,通过项目各个组织部门的良好配合与协调,对项目的开展进行整体管控。各分项按照施工图纸的规定和要求,确定最佳的组织计划与技术方案,再根据项目的整体设计方案编制各分项的具体方案,落实好技术交底等基础工作。此外,作为施工企业,为提高人员群体的整体素质和专业水平,还需定期开展培训和教育活动,通过阶段性考核强化全体人员综合素质,项目经理部需对培训工作进行全程指导和监督,及时发现并处理存在的问题,确保人员素质和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2.2材料管理

各类型施工材料是构成工程主体的基础,也是影响工程项目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为此,项目管理应对材料的采购、抽检、储存与使用进行严格的规定和控制,在根据合同要求与设计方案的基础上,创建科学的采购、抽检、储存与使用计划,并将其付诸实践。在商品材料的采购方面,首先应挑选技术过关、信誉度高且规模较大的供应商,并与供应商签署合同,明确具体权责分配与处罚等相关事宜。采购材料完毕进场前,应由专门机构负责对材料进行质量抽检,未经抽检或抽检不合格的材料一律禁止入场,同时开展相关试验,检查材料各方面性能、特点是否与工程要求相对应。材料在通过抽检与试验后入场储存,同样由专人或部门负责,划分适宜的材料储存位置,并做好防潮、防水等工作。对于材料的使用,应严格按照进度计划和合同的规定进行,实行取用登记制度,并在施工中加强现场监督和管理,以此有效杜绝浪费现象的产生。

2.3机械设备管理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当前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已基本实现机械化,施工中所用机械设备的数量、规模与种类都在不断增多,在大幅提升施工效率的同时,也增加了项目管理的难度与工作量。为确保机械设备发挥最大化作用,项目管理需要先对项目建设的工艺特征进行了解,进而结合现有的机械设备,进行合理的配置,同时建立针对机械设备的专用管理体系。目前,在机械设备管理中,人机固定的新型模式逐渐被更多人认可和使用,这一模式不仅可以规范机械设备的检修和保养,还能形成档案管理与记录,进一步简化了以往复杂的管理模式,具有很好的使用与推广前景[2]。

2.4技术管理

在当前这个竞争越发激烈的市场格局下,施工技术水平逐渐变成衡量企业实力的重要标准,而且建设方也更看重施工企业的技术水平。较高的技术水平不仅可以有效提升工程质量,还能降低各方所承担的风险,对于促进工程发展意义重大。注重技术管理也是项目管理的未来趋势:①必须充分了解工程项目的技术状况,切实做好技术交底等基本工作,必要时还需创建相应的了解模式。②重视先进仪器设备的引进,借助仪器设备不但可以提升工作效率,降低出错率,还能实现工程项目的深层次复查,这对保证项目质量而言,是十分有利的。③加强先进施工技术的借鉴和学习,不断更新现有的技术形式,可通过创建技术培训活动等方式实现。

2.5进度管理

项目进度管理的进行需将开工、竣工日期作为基准,并根据各个分项的进度目标创建施工整体计划,要求施工企业严格按照这一计划进行作业,同时由相应管理部门负责对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控制。就目前而言,常用的项目进度计划表示方法主要有两种,分别为横道图与网络图,在进度计划落实到图上以后,需以张贴的形式进行通告。项目负责人根据进度计划的要求对施工人员、材料与机械设备进行适当的配置和安排,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3]。除此之外,在按照进度计划开展施工时,还需做好进度记录,以便于和计划进行对比,找出二者的差别并进行有效的调整,以此达到预期的进度目标。

2.6安全管理

安全是工程项目建设恒久不变的主题,失去安全的保障,工程项目将不具任何意义。考虑到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危险系数高的特点:①在实际的项目管理过程中,应成立一个以项目经理为代表的安全管理团队。同时实行安全管理责任制,融入合理的奖罚政策,以此规范管理者与施工人员的自身行为。②对项目安全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和健全,开展安全主题会议,通过讨论的形式剖析所有对项目安全造成威胁的因素和问题,并在此基础上群策群力找出有效的解决或缓解方法。③注重特殊工种的岗前培训和上岗要求约束,尽快形成规范操作与专门的管理模式。

3结束语

总而言之,项目管理是确保水利水电工程顺利开展的关键。基于地质条件复杂、工程量浩大、危险系数高等众多特点,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管理的目标必须明确,并采取对应且有效的模式落实管理方法,从而实现高水平管理,促进水利水电事业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徐玖平,李姣.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项目动态联盟组织模式的结构集成[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2,11:2447~2458.

篇3

中图分类号:F40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正文

1 布置混凝土生产系统

主要从制冷系统、拌合系统两个方面布置混凝土生产系统

(1)混凝土制冷系统。先进行一次风冷,然后在拌和楼料仓中对骨料进行冷却,将骨料冷却到 12℃左右,然后转移地方,对骨料进行继续冷却,直至冷却到 10℃左右。对混凝土进行拌合过程中,加入少量片冰,以进一步降低混凝土温度,在出机口的温度降到大约 11.5℃。需要注意的是,对入仓温度要进行控制,最高温度不能超过 13℃。混凝土通过冷水冷却,最大的通水量为180m3每小时,对制冷水的温度有一定的要求,需要控制在6~8℃之间。

(2)混凝土拌和系统。在拌合系统布置的时候,需要为混凝土生产强度,留有一定的空间,按照混凝土强度考虑进行设计,拌合系统设计为 101.1m3每小时。

2 拱坝的施工过程控制

(1) 首先,在基层或调平层上进行模板控制,然后将上面的灰尘杂物清扫干净,最后立模板。将基层与立好的模板要牢固紧贴,经得起振动且不走样,如果模板底部与基层间有空隙,应把模板垫衬起,把间隙堵塞,以免振捣混凝土时漏浆。立好模板后,应再检查一次模板高度和板间宽度是否正确。为便于拆模,立好的模板在浇捣混凝土之前,其内侧涂隔离剂或铺上一层塑料薄膜,铺薄膜可防止漏水、漏浆,使混凝土板侧更加平整美观,无蜂窝,保证了水泥混凝土板边和板角的强度、密实度。

(2) 入场材料是否合格应在入场前进行检查,以防不合格的材料入场。拌制混凝土严格按施工配合比通知单要求进行,现场拌制混凝土,一般先汇集计量好的原材料在上料斗中,以上料斗进入搅拌筒。水及液态外加剂以计量后,在往搅拌筒中进料的同时,直接进入搅拌筒。混凝土施工配料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必须加以严格控制。原材料汇集入上料斗的顺序:当无外加剂和混合料,依次进入上料斗的顺序为石子、水泥、砂。

要石子、水泥、混合料、砂这样的先后顺序掺混合料,按照石子、外加剂、水泥、砂子的顺序掺干粉状外加剂。在不小于规定的混凝土搅拌的时间内完成混凝土拌制工作。拌和过程中,应随时检查拌和深度,重点检查拌和底部是否有“素土”夹层。施工必须按规定的坍落度拌制混凝土,不得随意减少或增加材料用量,不浇筑不合格的混凝土。为保证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不泌水、不离析,当混凝土符合要求时,拌合物搅拌均匀、颜色一致。如果不符合要求应当及时的找出问题所在,迅速给予调整。对于混凝土的浇筑工作,要求振捣密实,不漏振或过振,尤其要注意内模有漏振和模板跑浆现象。混凝土停止下沉,不再冒出气泡,表面呈现平坦泛浆,表明已经振动密实,这时要迅速覆盖以防水份蒸发。等混凝土有足够强度时,还需要人工凿毛,去皮露骨。另外拣除土块、超尺寸颗粒及其它杂物要有专人负责。对于原材料每盘称量的偏差范围控制标准,粗细骨料允许偏差±3%,水泥掺合料允许偏差±2%,水外加剂允许偏差±2%;每当含水率有显著变化时,还要增加含水率检测次数,同时尽快调整水和骨料的用量,每个工作班抽查至少1次。混凝土运输、浇筑及间歇的全部时间不应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将运至浇筑现场的混合料直接倒向安装好模板的槽内,并人工搅拌均匀,若出现离析时应重新搅拌。摊铺的工作流程应该这样:先用铁钯把混合料钯散,然后用刮子、铲子把料钯散、铺平,在模板周围运用扣铲法撒铺混合料,然后再插入捣几次,这样将砂浆捣出,可以避免有空洞蜂窝。 松散混凝土一般比模板顶面设计高度高10%左右。如果需要歇息暂停施工,应将时间控制在1小时以内,同时还要做好一些辅助工作,如用麻袋覆盖好已捣实的混凝土表面,继续工作时将此混凝土耙松再铺筑。

3 混凝土质量控制

3.1 原材料配备

水泥、粉煤灰和外加剂是主要的原材料。选择粉煤灰需要对比原料质量和性能,并根据相关的标准检测粉煤灰。外加剂要具有较高的减水率,又能够改善混凝土拌和物的性能,以减少混凝土拌和的用水量,增加混凝土流动性,节约水泥,有利于水利枢纽混凝土的防裂。

3.2 混凝土配合比

确定混凝土配合比和最优砂率,以改善和易性,降低水热化,减少裂缝,节约成本,在混凝土中可以掺和适量的粉煤灰。

3.3 混凝土拌和质量控制

为满足施工的要求,高温季节时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对施工混凝土的温度进行控制,制定相应的预冷方案。另外还要做好出口机混凝土质量控制,采用各种方法确定混凝土出口机温度和浇筑温度,在施工中及时采用相应的预冷方案。检测混凝土的原料,根据实际情况对原料配合进行适当的调整。

3.4 温度控制

1)、测量混凝土温度。在混凝土拱坝工程建设中,要对混凝土原材料的温度进行测量,最好是每隔 4h进行一次,还要测量出口机温度和坝体冷却水温度和气温,并做好记录。测点需要均匀分布,一般来说,每一浇筑层需要有三个测量点,每一百平方米仓面需要至少有一个测量点。

2)、控制浇筑温度。减低出口机的温度,包括骨料二次风冷、冷水拌和、加片冰等。减少混凝土运输至仓面温度的回升,通过减少预冷混凝土温度回升、在仓面喷雾,减少暴露时间、加快入仓速度、尽快对混凝土进行覆盖可达到目的。

3)、冷却工作要到位。一期通水冷却,可以使用控制冷却水流量的办法进行,冷却水的温度不要超过 6℃。二期分层冷却,可以先观测坝体温度,运用分层冷却的办法,由低到高逐层进行,二期冷却水温控制在 6~8℃。

4)、优化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对混凝土施工配合比进行优化设计,以提高混凝土抗裂能力。选用水化热较低的水泥、优质的骨料级配、复合外加剂、粉煤灰,这样能够降低水泥的使用量,减少混凝土水热化温升,从而提高混凝土的抗裂能力。

5)、施工进度和施工程序安排。对于基础约束区,在施工的时候采用薄层、短间歇、连续浇筑法进行施工,而其它部位的方法有些不一样,施工中采用短间歇、均匀上升的方法进行混凝土浇筑。

4 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生产中周期最长的过程是水工混凝土养护,通常采用洒水进行自然养护,养护时间与水泥品种和气候条件有关,一般养护从混凝土浇筑完毕12h~18h开始,并持续21d~28d。起初按惯例采用自然养护法,若在工程环境炎热、气候干燥的条件下,需在混凝土脱模后便开始养护工作。同时进行遮盖加洒水养护与无遮盖洒水养护,时间一般在21d~28d,为保证混凝土有足够的湿润,浇水频率根据气候情况和覆盖物的保湿能力适当调整,并由专人养护。

塑料膜覆盖养护方法适用于风小甚至没有风的情况,保持混凝土中的水用不透水汽的塑料膜,以适应混凝土强度增长的需要,但这种方法存在较多的现实问题,根本无法保证混凝土强度均匀的要求。

此时,混凝土养护剂应运而生。以国产的JD混凝土养护剂为例,

它的特点就是能够充分保障各部位强度的均匀性和早期混凝土强度的增长,从而满足混凝土养护技术要求和质量要求,很好的弥补了自然养护和塑料膜覆盖养护所出现的不能保证养护效果、难以管理等缺点,被施工人员广泛使用。

结语:

业内人士都清楚,在整个项目工程建设中,混凝土拱坝施工是相当重要的一个环节。因此,在工程建设中,我们要充分调动施工人员的的工作积极性,让他们重视混凝土的浇注工作,严格按规范标准执行,做好每一项施工准备,有效地控制了混凝土结构的成型。应当不断提高混凝土拱坝施工的工程质量,促进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保证工程优质完成。

参 考 文 献:

篇4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近年来,随着水利水电工程兴建的数量逐渐增多,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水利水电工程的兴建对于生态环境的破坏也越来越严重了,在此基础上,人们逐渐意识到了对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生态环境保护越来越重要了。

1水利水电工程的兴建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1.1对自然界气候的影响

在通常情况下,地区性气候受到大气环流的控制以一种平衡的状态存在,但是水利工程的兴建,将原来的陆地变成了水体或者是湿地,这就会造成地区的气候变得较为湿润,对于地区的小气候产生一定的影响,比如地区降雨、气温等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

1.2水文的影响

水利工程的建设必然会对天然的河流水文特征造成破坏,在河流上兴建大坝,会造成上游的水流速度减慢,水体自净能力受到影响。当库区的水体逐渐增大,水文结构也会发生变化,水体的密度、水中微生物的生长都会随之发生变化,进而造成下流河道的鱼类繁殖条件发生变化等等,这些问题的发生都是水文环境发生变化产生的。

1.3对泥沙淤积的影响

水利工程的建设对于库区和下游河道的泥沙输送以及沉淀模式都会发生一定的改变。如三门峡工程,为了使下游的地上河部分不再淤高,在工程设计时就想要将黄河的泥沙拦截在三门峡水库之内,想通过这种方法使流入下游的水体变得清澈。但是这种做法却将上游的渭河严重的污染,并且在设计的过程中并没有设计完善的排沙系统,后来经过多次改造之后,下游的淤泥仍然大量的存在,这种情况不仅造成了水库蓄水量的减少,同时也容易引发洪涝灾害,使得下游的百姓深受其苦。当前,中国科学院和工程院也正在强烈呼吁三门峡工程的改建。

1.4对水体的影响

在通常情况下,河流中流动的水体在水库中经过停留后会发生一些变化。一方面就是对航运的影响,过船闸需要一定的时间,这就对上、下游的航运带来一定的影响。另一方面,水库里存储的水体温度可能会升高,这时容易引起水质的变化,进而引发水污染。另外,水库蓄水后,随着水面的扩大,水体蒸发量会增加,这会导致水汽、水雾的增加。

1.5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水利工程对土壤环境的影响可谓有利有弊,一方面,通过水库等工程的建设,对农田能够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使农田避免受到淹没和冲刷等危险,通过对天然径流的拦截以及对地表径流的调节,也使得土壤中的水分结构和养分结构产生了影响,更加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但是另一方面,水利工程的兴建也造成了下游平原地区的淤泥肥源逐渐减少,土壤的肥力大幅度下降,同时,输水渠道的渗漏造成了地下水的抬高,造成了周围地区土壤的盐碱化和沼泽化日益严重。

1.6对鱼类的影响

当前,人们较为关注的是水库、大坝等工程的兴建对于洄游鱼类产生的影响,并不是在每一条河流中都生长洄游的鱼类,不同的国家在进行水利工程的兴建时,针对鱼类洄游的问题,一般有两种解决方法,第一则是通过工程措施为洄游的鱼类建立洄游通道;第二则是对洄游的鱼类进行人工繁殖,保证其数量不会减少。在我国著名的葛洲坝的建设过程中,为了解决中华鲟的洄游问题,我们就采用了人工繁殖的方式,事实也证明这种方式是有效的。另外,在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自然环境,因此在兴建水利工程时对于鱼类产生的影响也是不同的,因此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7对生物物种的影响

(1)对于陆生生物产生的影响。一方面是永久性和直接性的影响,由于库区淹没和永久性的工程建设,对于原本的陆生植物和动物以及他们的生存环境都会造成直接的破坏;另一方面则是间接性的影响,一般指局部的气候和土壤的变化对于植物和动物的生长所造成的影响。(2)对水生生物的影响。这里主要指的是针对水中的藻类生物的影响,由于水库淹没区和浸没区原有植物的死亡,以及土壤的可溶盐含量的改变,会使得水体中的氮磷含量增加,会加快水体的富营养化速度。(3)水库蓄水将原有的森林淹没,工程的施工又会对地表植被造成破坏,新建的道路系统阻隔了原有的野生植物和动物的生存通道,这些问题必然会造成当地原始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甚至对生物的生存造成严重的威胁。

2对社会环境的影响

2.1对人群健康的影响

人类社会中,很多传染性疾病如疟疾、霍乱、血吸虫等都直接或者间接的与人们所处的水环境有关。如三峡水库则位于成都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之间,这两大平原可谓是血吸虫病的流行区,三峡水库建成后,对于钉螺是否能够从上游或者是下游游向库区并且大量繁殖,也是当前我们需要重视的问题。

2.2对移民的影响

兴建水库,淹没土地,必将使人地矛盾更加紧张。如果移民未加妥善安置,还会造成毁林开荒,引起水土流失等问题。以三峡水库为例,三峡水库的建设将淹没陆地面积632平方千米,移民总数超过 110 万人。这里移民政策的调整表现为:①将原计划在三峡库区就地后靠搬迁的部分农村移民,远迁到库区以外的经济发达地区,至今已经搬迁移民近 40万,外迁的有 10 万。②对一批原计划搬迁重建的工矿企业实行破产或关闭,据资料统计,三峡库区原有 1,599 个工矿企业中有 1,013 个实行了破产或关闭。

2.3对文物的影响

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人类社会不断的进步的同时也留下了很多的文物古迹。而水利工程的兴建必然造成陆地的淹没,这样则会对原有地区的文物古迹造成严重的影响,这也是当前我们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

3保护生态环境的解决建议

3.1增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应高度重视生态问题,充分认识水利水电工程对环境与生态的潜在影响,在水利水电工程规划、设计、施工、调度及运行中,充分考虑生态与环境的要求,在取得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同时,取得良好的环境效益。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法规、知识的宣传,提高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环境保护的公众参与程度。

3.2尽快建立和实施生态补偿机制

按照“谁开发、谁补偿。谁受益、谁补偿。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建立一种稳定的、法律化的补偿机制。在环境影响预测评价的基础上,通过设置过鱼设施、增殖放流、生境补偿等措施,协调工程建设与水生生物保护的关系。如针对河流开发对水生生物的不利影响,在采取过鱼设施、建立自然保护区、加强渔政等措施的同时,采用人工增殖放流的补偿措施,以遏制生物资源的衰退。

3.3加强施工期的环境保护工作

在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过程中,要不断的增强对环境的管理,从大气、噪声、水体等多个方面同时开展有效的监测活动,对于施工期间当地的环境状态进行实时的了解。同时,实行环境监理制度,对于施工过程中发生的污染问题及时进行处理,避免留下潜在的污染源。对于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等污染物要及时的处理,施工完成后要做好景观恢复和绿化工作,减少甚至是避免工程施工对环境造成的破坏。

3.4强化工程运行管理

科学制订调度运行方案,统筹兼顾社会、环境、经济效益。在制定调度运行方案时,优先满足生活用水,重点考虑生态用水.兼顾其他用水。在满足城乡居民生活用水的基础上,以生态效益为目标开展生态调度。为河道留下适当的生态水量,兼顾灌溉、发电、航运等方面的用水需求。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和环境保护设计的要求,以及调度运行的需要,科学制订环境监测计划,并按计划定期或不定期对规定的环境要素进行监测,对水利水电工程的调度运行提供科学依据。

3.5完善移民政策

其主要思路是将淹没的土地、房屋及其他有价设施进行评估,加上对生态环境的补偿作为股份,参与水电开发建设,使移民和开发方形成利益共同体,使移民能长期共享水电开发的效益。建设期安置移民的费用通过预支若干年应得的收益来解决。移民区地方政府和移民代表作为股东参与工程建设的决策管理。这一建议值得研究探索。

结束语

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对于生态环境可能产生的各种潜在的影响,在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等过程都要充分的考虑生态环境的要求,使得水利水电工程能够在降低对生态环境不利影响的基础上,真正实现为人类造福。

参考文献

[1] 李玉海,陈亚杰.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水利科技与经济,2009,(08).

[2] 张传新,戴克义.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保护措施[J].水科学与工程技术,2010,(05).

[3] 司源.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保护对策[J].人民黄河,2012,(02).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