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体传播理论范文

时间:2023-08-11 09:15:5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社交媒体传播理论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社交媒体传播理论

篇1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7-0-01

引言

社交媒体的普及给人们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逐渐成为人们分享、交流、沟通的主要工具。在这种情况下,社交媒体营销成为了企业营销的一个重要内容。社交媒体营销本身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目前我国企业在社交媒体营销方面还处于一个探索起步的阶段,在做好这一工作方面存在能力、经验不足的问题,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社交媒体营销效果。因此有必要加强社交媒体营销的研究,了解做好这一工作的要点及方法,从而推动企业营销水平的整体提升。

一、社交媒体营销概述

社交媒体以及社交媒体营销都是营销领域的新概念,因此有必要对于这两个概念的界定以及特点进行深入了解。

1.社交媒体营销概念与特点

社交媒体是指基于互联网形成的让人们进行沟通交流的平台。社交媒体类型很多,常见的包括微博、微信、论坛等等。当前社交媒体以其具有的天然优势已经成为了人们交流沟通的主要工具,社交媒体在一个个的热门话题制造、传播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社交媒体的主要特点在于信息传播点对点层面,每一个人都是信息的接收者,同时也是信息的传播者,网民更多的主动权使得社交媒体活力四射[1]。

社交媒体营销简单来说就是以社交媒体为平台和工具进行产品的宣传推广,从而顺利实现提升产品知名度、美誉度,开发更多消费者的过程。社交媒体营销本质上是企业营销的一种模式,利用的是社交媒体受众广泛、传播效果好的优势。社交媒体营销本身具有可计量、速度快、成本低、交互性强等特点,可计量是指借助于网络信息技术,可以精准地查看有多少人看了企业的营销广告;速度快是指社交媒体营销传播的实时性,每个网民都可以及时获取社交媒体上的营销内容;成本低则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单人广告成本较低;交互性强是指社交媒体上的各个网民都可以进行互动沟通,从而带来营销互动性的强化。

2.社交媒体营销理论

社交媒体营销方面的理论很多,对于这些营销理论进行深入探讨,可以根据这些理论的指导来制定科学的社交媒体营销策略,本文这里将典型的社交媒体营销理论探讨如下:首先是六度空间理论。所谓的六度空间理论是指任何两个陌生人之间间隔都不超过6个人,在营销工作开展中,借助于六度空间理论就可以找到目标客户,这一理论在口碑营销中的作用比较明显[2]。其次是长尾理论。长尾理论的核心观点认为只要销售渠道够宽广且流通阻碍小,即使是传统营销中的小市场也能够与大市场在规模层面相匹敌,这一理论是对于二八理论的有益补充,借助于社交媒体就可以将小市场串联起来,形成大市场。最后就是4R营销理论,这一理论的内容包括了关联、反应、关系、报酬等四个方面的内容,根据这一理论,企业在营销工作开展中,注重对于客户诉求的反应,要与顾客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从而通过营销获得经济利益。

二、社交媒体营销传播策略

社交媒体营销工作开展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要做好这一工作难度很大,对于企业各方面营销能力要求很高。本文结合社交媒体以及社交媒体营销的基本特点,认为要做好这一工作,关键是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注重情感文化传播

一流的企业卖文化,二流的企业卖产品。在企业之间的竞争加剧以及产品同质化严重的情况下,营销重心放在情感文化层面,对于营销效果的提升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因此社交媒体营销中一定要注重目标受众的情感分析把握,在营销内容层面照顾到受众的情感,力争引起情感共鸣,从而实现营销效果的持续提升。

2.利用好热点事件

企业社交媒体营销工作开展要善于利用好一些热点事件、话题,懂得借势,这对于社交媒体营销效果提升来说可以做到事半功倍。毕竟在目前信息广告严重过剩的情况下,对于社交媒体用户来说,很多企业的营销广告都很难引起关注,这自然会影响到营销效果。而通过借助公众关注度比较高的热点事件,巧妙借助于热点事件进行营销方案设计,可以很好地吸引公众关注,从而提升营销效果[3]。当然社交媒体营销中借势热点事件,一定要住注意度的把握,注意内容层面要较好地结合热点事件,不要生硬地与热点事件挂钩,否则会导致受众的反感,这样的营销在效果层面反而会出现适得其反的情况。

3.开展互动性强的沟通活动

社交媒体营销方面一定要充分发挥好社交媒体本身的互动性,避免营销方面的单项推送,良好的互动有助于更好地解决企业与受众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赢得受众更多的信任。因此在基于社交媒体平台进行营销工作开展中,一定要增强营销方案的参与性,具体来说可以开通抽奖、评论、分享心得等功能,对于受众各方面的咨询及时进行反馈,让受众感受到来自于企业的尊重,同时引导客户发表产品使用体验,形成良好的口碑,提升企业产品的美誉度。

4.增强营销方案趣味性

社交媒w营销方案设计一定要充分考虑趣味性,僵化古板的营销方案与灵动有趣的营销方案在营销效果层面是截然不同的。社交媒体在营销方案的设计方面有着更多的选择,因此需要充分利用社交媒体的优点,进行营销方案的设计,举例而言,在故事讲述、图片搭配、视频内容设计等方面进行巧妙构思,从而使得营销方案有趣有味,引起良好的反响。

5.进行必要的付费推广

必要的付费推广是社交媒体营销必然之举,通过与网站合作设置广告弹窗、购买关键词搜索等手段,可以实现广告到达率的提升,让更多的潜在客户了解企业的产品、服务等。在付费推广工作方面,要强调精确性,提升商品购买转化率,不断进行付费推广的优化。

参考文献:

篇2

对许多人而言,Facebook,Twitter,Yo-

uTube等社交媒体及SNS社交网络,正成为他们踏进互联网世界的新入口。社交媒体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空前的发展,消费者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互动沟通的方式因社交媒体而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人正通过社交媒体相互分享时事新闻,与他们身处地球另一端的亲朋好友保持沟通联络。

社交媒体(Social Media)指允许人们撰写、分享、评价、讨论、相互沟通的网站和技术平台。现阶段主要包括SNS(社交网站)、微博、论坛等。简而言之就是社会化媒体与社交网络的结合体。

纵观传播学发展史,从最初的拉斯维尔的5W理论到后来施拉姆提出大众传播模式,再到赖利夫妇的系统论,传播模式从线性模式到控制论再到社会系统模式,体现了信息传播过程的多样化,广泛性。信息必然会借助媒介进行传播,媒介的特性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信息传播的影响程度。Web 2.0时代的到来为信息传播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带来的是一场变革,影响的是这个世界未来的走向。社交媒体的诞生更是为“地球村”这一概念佐证,瞬间让整个世界缩小。

一、社交媒体在传播模式上的全新突破

从传播学最初的5W模来看:使用社交媒体的传播者与受众双方地位发生了改变,不再是以传播者为主导,受众逐渐掌握了话语权。web2.0时代的到来,技术上的创新,使信息的获取更加便捷,同时反馈也更加及时。社交媒体提供了一种基于社交关系的复杂的网络信息传播方式。从理论上说,社交媒体的信息传播模式仍属于大众传播的范畴,但其传播者、受众、传播方式、传播内容以及传播效果都有其自身的特殊性。

1、传播媒介的改变

麦克卢汉认为:“任何媒介对个人和社会的任何影响,都是由于新的尺度产生的;我们的任何一种延伸,都要在我们的事务中引进一种新的尺度。”①媒介即是讯息的观点表明媒介形态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信息内容,内容和载体是不可分离的。而真正具有影响力的是媒介的本身,媒介产生直接的后果是在实践中会形成新的标准和新的人类生活方式,这种标准和方式是不受媒介内容所决定的。

2、传播信息的改变

社交型媒体由于内容简短,不用经过大脑的深度思考,就可以直接将所见所闻以简短的信息及时制作出来。同时,信息可以通过网页、客户端、手机短信、手机客户端、即时通讯工具、电子邮件等方式来实时。所以,社交型媒体从信息生产到所用时间非常短,甚至可以说是即时播报。对受众来说,对即时信息的需要超过了对信息深度挖掘的需求,更注重新闻的连续性报道和滚动性报道,强调信息的更新速度。社交媒体的信息系统(如微博)由于容量有限,可以让信息者更注重信息的选择加工,让受众更容易在这短短的140字当中找到重要的信息,提要式的新闻越来越精炼,同时更加强调新闻价值。社交媒体信息言简意赅的特性,使人们不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就能够在短时间内判断信息是否有价值,是否值得一读,从而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信息。

3、传播方式的改变

Twitter、Facebook等社交型媒体的出现,让人际传播找到了和大众传播的结合点。其独特的“节点―广播”传播模式,开拓了一种全新的传播方式。网络用户习惯以“短消息”的形式记录与分享观点,新鲜事,这种使用习惯的培育与形成,反过来也会对信息的表达方式产生影响,特别是促成从单向线性传播模式到节点互动模式的转变。这种理念也必将对今后的新闻产生进一步的影响。例如当前“短讯式新闻”和“交流式新闻”的产生表明了受众正在适应并创造了新的新闻生产和方式。

4、传播效果的改变

社交媒体的传播效果可以从两个维度来考察:微观上,定向传播效果显著,基于真实的好友身份进行信息传递,受众的反馈及时。社区群体的崛起,使这一个群体内部的粘性增强,在群体内部,一条信息传播速度会异常迅速。同时,社交媒体的人际交往更倾向于形成“弱链接”的人际关系。美国社会学家格兰诺・维特提出“弱关系的强势”假设。他认为,弱关系倾向于连接与行动者本人具有较高异质性的人群,充当了沟通不同群体的“关系桥”,容易在不同的团体间传递非重复性的信息,拓展了信息的传递范围,能达到较好的传播效果。宏观上,社交网络作为信息传播的新平台,大量普通用户参与信息传播的方式正在改变媒体和社会舆论的形态。②

现如今,移动媒体的植入,让受众在接触社交媒体方面变得更加便捷,这又从无形中加大了社交媒体受众的粘性,使信息的传播更快速。如下图所示:

二、社交媒体对受众的表层影响――受众的媒介依附

1、社交媒体影响下的受众媒介依附症

对比传统媒体,社交媒体的互动性、个性化、即时性、智能化的特点决定了受众对它愈加青睐,从而也加剧了大众对它的依赖。

社交网络不仅改变着全球的互联网市场,还改变着消费者的生活方式。有数据表示,在中国,每天有45%以上的人有阅读BLOG的习惯,而33%的人群则坚持更新自己的blog。6年以来,中国网民的上网时间增加了一倍,不管是网络基础的应用,还是在获取信息这一功能上,都呈现出多元化的状态。

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的数据表明:“从各类媒体的消费者平均接触时间来看,除互联网外,其余媒体的周接触时间均在缓慢下降,其中电视的平均接触时间下降最厉害。例如,报纸的周接触时间由5.9小时下降到4.8小时;广播由10小时下降到8.4小时;电视从25.3小时跌至22.8小时;而消费者在网络上花的时间从10.2小时增长到16.4小时。”③

2、受众媒介依赖的原因

(1)信息方式加剧了受众对社交媒体的依赖。社交媒体基于群体和圈子的信息范围,再加上信息不受时空制约,在任何场合下都可以以“短消息”的形式来记录和,社交媒介更多地成为了社交工具平台上的信息工具,信息是为社交服务。显然,人际关系的稳定性会加剧受众对社交媒介的依赖。

(2)社交媒体的传播特性迎合了受众的媒介期待。社交媒体的优势显著:首先,社交媒体融合了所有媒介的传播优势,不仅可进行文字、图像、声音等传播,还可以随时随地下载、储存、交互沟通、发送信息。其次,传播形态由点对点或点对面转变为面对面,同时再反馈回受众本身。在这个传播过程中,传受双方没有明确的身份定位。不论是互联网还是手机媒体,任何人都可以便捷地向受方传送信息。再次,容易形成二次或多次传播,形成新的信息源。

(3)社交媒体适应了现代受众的心理。“在原子化的社会关系中,社会生活和文化图景显得支离破碎,社会关系网络不足使得孤独感成为一种弥漫性的心理状态,孤立的个体遭遇前所未有的自我认同困惑和归属感的缺失。”④因此,受众会把内心复杂交错的恐惧感转化成对媒介的依赖,把媒介当作一个精神放松的舞台来缓解内心的压力。社交媒体的各种传播优势为受众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虚拟空间,他们通过使用社交媒体获得信息,获得与人交流、社交的机会,获得娱乐消遣,获得话语权,提高了大众参与的主动性。受众通过社交媒体技术筑成的虚拟的堡垒,自由倘佯、释放烦忧。多方位地满足了他们的心理需求,渗透到他们心理之中,给他们提供了可寻求慰藉的精神家园,从而依赖并推崇。

三、社交媒体的深度影响――受众碎片化生存

随着Web2.0时代的发展,网络成为了社交的平台,社交媒体是根据受众现实的关系来构建的信息传播模式,它的诞生对传统的传播模式产生了改变,信息获取具有便捷性,媒体结合新的技术平台,再加之社交网络的关联性,助推了受众信息反馈的及时与媒介依赖程度。

信息传播模式的改变,以及受众对媒介的依赖程度加深造成了社交媒体对受众最本质的影响――生存空间的碎片化。比如说,知晓或描述一件事情并不是一个完整的过程了,而是获取其中一个有趣的点,一个片段。在知识结构上,缺乏完整性,只获取受众自己觉得对其有用的部分。

很多人在不断描述我们这个碎片化的时代――人们的注意力很难持久,孩子们养成了超文本链接的浏览习惯,很难按照一个逻辑推演过程完整地看一本书。岂止是读书,足球这样的消遣也变得“碎片化”了,很少有人能耐心地看完90分钟的比赛。如下图所示。

通过对社交媒体的分析,我们看到了社交媒体对受众影响的多个层面。未来应该加强对社交媒介对受众影响的实证研究,关注社交媒体新的应用和新的技术平台对受众的影响。

参考文献

①薛可、余明阳:《人际传播学》[J].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

②杜骏飞:《网络传播概论》[M].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

③唐山居人,《传媒“碎片季”》[N].《中国经营报》,2010.1.30

篇3

很多人在讲社会化媒体营销,但是我们要先搞懂什么是社会化媒体。我认为凡是具备社交属性的媒体都可以称之为社会化媒体,博客、论坛等老牌社会化媒体自不必说,而现在,几乎所有的网络媒体,都具备了社交属性。大家看看自己经常上的网站,是否有社交网站账号直接登录的按钮?看看这些网站的内容页,是否有社会化分享的按钮,社交网站账号是不是可以直接评论?我想绝大多数的网络媒体都已经不可避免的加入了社交属性,哪怕只是一个分享按钮,只要你能通过一次点击将信息分享给社交网站的好友,我就认为这个网站是社会化媒体。于是,现在所有的网络媒体几乎都可以称为社会化媒体。

社会化媒体营销的基础是关系链。

社会的构成元素是人和组织,而社会能够称之为社会的关键则是人及人、人与组织及组织与组织之间的关系链。现在已经是网络社会时代,那么在社会化属性日益增强的互联网中,关系链自然是社会化媒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社会化媒体营销的一个显著优势就是用户对于信息的信任度高,而信任度高的原因就是社交关系链。我们只有很好的利用了用户的社交关系链,才能发挥社会化媒体营销的优势。

社会化媒体营销一定要增大营销内容的传播动力。

既然知道了关系链对于社会化媒体营销成败的关键作用,我们就要考虑如何利用关系链。我们可以考虑建立与目标受众之间的关系链,但是关系链的建立需要艰难而漫长的过程,显然,更好的手段是利用用户之间既有的关系链,在关系链的某一个点注入信息,通过关系网迅速传播。然而就像电流需要电压才能传输一样,没有传播动力的内容即使投入关系网中,也激不起一丝涟漪。对于社会化媒体营销来讲,最困难和最重要的就是增大营销内容的传播动力。

主体营销内容传播的启动方式多种多样。

营销内容有了传播动力,你只需要依靠自己的优势资源将内容的“石块”投入用户关系链组成的“池塘”中,涟漪便一圈连一圈甚至一圈叠一圈的迅速传播出去。而营销内容传播的启动方式可以是多样化的,这要看自己的优势和能够利用的资源。可以是电视节目中的曝光,可以是网络媒体的报道,可以是微博大号的转发,可以是大量投放的广告,甚至是靠水军冲上的热门话题榜。只要能启动内容传播的程序,击中关系链中的任意一个点,都可以作为传播的开端,这个开端可以是单点,但最好是多点同步启动传播,这样的叠加效应将很明显。

有了具备传播动力的内容,依托既有的社交关系链进行传播,加上社交关系链附加的高信任度,内容传递带来的营销效果只能让营销人乐得合不拢嘴了。

这篇文章理论方面的内容多一些,我知道很多读者喜欢看案例,不喜欢听理论,我平时讲课也更愿意讲案例,但是最完美的案例也绝无可能直接复制,不懂理论,套用别人案例的做法,万难成事。因为文章篇幅的问题,这篇文章我不再多讲案例,不过近期我会多分析一些社会化媒体营销的案例,以证此文观点。(文/李俊超)

篇4

社会化媒体的基础理论研究

社会化媒体的基础理论研究是一个尚不成熟的领域,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理论体系,甚至在一些基本概念、特征、范围等问题上都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概念与特征研究。2007年,Antony Mayfield 在《 什么是社会化媒体》(《What is Social Media》)一书中为社会化媒体下了一个简明的定义,即“社会化媒体是一系列网络媒体的总称,这些媒体具有参与、公开、交流、对话、社区化、连通性的特点”。他认为,社会化媒体最大的特点是“赋予每个人创造并传播内容的能力”,并将社会化媒体的基本形态分为七大类:社交网络、博客、维基、播客、论坛、内容社区和微博。Mayfield的定义成为学者们认识社会化媒体的重要起点。Kietzmann等人将社会化媒体定义为“超过了社会交往的内涵的社会化互动媒体,随时随地、门槛低和广泛的传播技术能使社会化媒体改变组织、群体和个人沟通方式”。他们观点的共性在于强调互动,因此暂时称之为“基于互动角度的概念”。

之后,后继学者又对社会化媒体提出了不同的定义:第一种是基于技术角度的界定,如Kaplan和Haenlein 提出社会化媒体是在 Web 2.0 技术的基础之上,允许人们交换自主创造内容的应用;第二种是美国公共关系协会提出的,认为社会化媒体是指支撑网络的那些工具和服务;第三种是基于网络结构的界定,如Toni Ahlqvist等人提出社会化媒体的一个重要元素是人际关系网,人际关系网反映了社会化媒体不再是所谓的“所有人对所有人”的漫无目的的传播,而是要依附于一定的关系网络,这也使得社会化媒体与传统媒体有了本质的区别。

此外,还有基于传播特点或者应用形态的界定,如认为社会化媒体具有内容碎片化、传播时空碎片化、受众碎片化、人们心智和生活方式碎片化的特性;还有一些学者将社会化媒体应用形式定义为博客、维基、播客、BBS、社交网络、内容社区和微博等,社会化媒体就是由这些工具构建的社会化网络及其服务平台。

分类及类型研究。随着网络应用形态的丰富,社会化媒体所指的内容越来越丰富,有必要对其进行科学的分类。然而,仅仅依据应用形态来分类显然缺乏学理依据,且难以实现从现象到本质的跨越。

Kaplan和Haenlein 运用媒介研究中的社会临场感理论(Social Presence)、媒介丰富度理论(Media Riches)以及社会过程理论,构建了一个二维表,根据表格将业已存在的社会化媒体分为不同的类别。在该分类方式下,就社会临场感和媒介丰富性来说,协作项目(如维基百科)和博客的程度是最低的,因为它们基本是基于文本的,因此交流空间较小;高一个层次是内容社区(如YouTube)以及社交网络(如Facebook),它们在文本交流之外还可以分享图片、视频以及其他形式的内容;最高层次的是虚拟游戏世界和虚拟社交世界(如“魔兽世界”“第二人生”),它试图在虚拟世界中复制面对面交往的所有维度。就自我展示和自我披露来说,博客比协作项目的程度高,因为后者主要聚焦于某一领域的内容;同理,社交网站比内容社区的自我披露程度更高;虚拟社交世界比虚拟游戏世界的自我披露程度更高,因为后者的用户是要严格遵守游戏规则并以特定方式行动的。

Lietzmann和Hermkens等对社会化媒体的分类建立在对其功能性的区分上。他们首先提出了社会化媒体应该具有的七个基础功能模块(Functional Building Blocks),即认同、交谈、分享、存在、关系、声誉及群组:“认同”功能块表现出用户的社会化媒体设置在多大程度上透露他们的身份信息,包括姓名、年龄、性别、职业、所在地以及其他信息;“交谈”表现用户在多大程度上使用社会化媒体进行交流;“分享”是指用户使用社会化媒体来交换、、获取信息;“存在”是指用户可以在何种程度上与其他用户取得联系,这包括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的情况;“关系”是指用户与其他用户之间的联系,具体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用户通过某种方式来相互交谈、分享社会事务、面晤或者仅仅是将对方加入好友列表;“声誉”是指用户如何识别他人及自己在社会化媒体中的地位(声誉在不同的社会化媒体平台上有不同的含义,有时声誉是一个信任问题,社会化媒体只能依靠机械判断,通过用户所提供的信息来判断何种关系是值得信任的);“群组”是指用户组建社区和子社区的功能,一个网络越是“社会化”,其朋友、“粉丝”、联系人的群组就越大。

大多数社会化媒体在这七个功能之间寻求一种平衡,没有哪个社交媒体只聚焦于其中一种功能,但又各有侧重,有的偏向身份认同,有的更关注分享,不一而足。

社会化媒体的应用研究

相对于理论研究的薄弱,应用研究的发展非常迅速。相关研究涉及到个人使用社会化媒体的情况,社会化媒体在企业、政府、媒体乃至非政府组织中的应用,以及由此产生的效果和影响。

商业与经济视角下的社会化媒体应用研究。商业与经济视角下社会化媒体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公共关系、危机管理、口碑影响、推广宣传、公关策划乃至组织管理等方面。值得指出的是,社会化媒体在上述诸方面的应用并不仅仅局限于企业,它还包括媒体、非政府组织乃至政府部门相关的行为。

首先,公共关系方面。社会化媒体在公共关系方面的应用研究包括两个内容。一是通过对公关从业人员的调查,发现社会化媒体在其工作中的重要性。例如Alikilic等人对于土耳其的公关从业者进行了一项在线问卷调查,运用UTAUT模型,研究调查了土耳其公关从业者是如何对内和对外使用社会化媒体的。二是具体研究公共关系人员如何使用社会化媒体,以及社会化媒体在公关应用中的效果。例如,Eyrich等人调查了公关从业者对于18种社会化媒体的使用情况,探究他们如何通过社会化媒体操纵“想象的受众”,如何以不同受众为目标,如何隐藏目的以及如何保持真实性等,并由此探究在公共关系领域社会化媒体应用的发展趋势。

其次,危机管理方面。对社会化媒体参与危机管理的研究也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注重社会化媒体在危机事件传播中的作用;另一类关注公众对危机事件的反应以及对危机处理手段的反馈。例如,Liu BF等人通过一项针对162名大学生的实验研究,测验了一个以社会化媒体为媒介的危机传播模式(the Social-Mediated Crisis Communication Model,SMCC)。这项研究聚焦于SMCC模式的两个部分:危机信息形式的效果(传统媒体,社会化媒体,口碑传播)和公众对于危机回应策略的接受以及公众危机情绪的来源(第三方组织)。结果表明,有策略地将危机信息的形式和来源匹配起来对于危机回应尤为重要。

第三,品牌与营销方面。社会化媒体在品牌和营销方面的研究包括影响和使用两个方面,即研究社会化媒体如何影响品牌和市场,以及如何利用社会化媒体开展广告和营销活动。例如,Christodoulides等人的定量研究为用户生产内容(UGC)对品牌的影响提供了例证。研究者建立了一个模型,为用户生产内容的驱动力和以消费者为基础的品牌价值之间的连结提供了新的洞察。研究表明,关于协同创造、集体和自我概念的消费者洞察对于用户生产内容有积极作用,从而对以消费者为基础的品牌价值产生影响。

第四,内部组织管理方面。如何运用社会化媒体进行组织内管理和组织外沟通,也同样受到研究者的关注。如Rybalko等人通过对《财富》的世界500强公司以及个人的Twitter信息随机样本的内容分析,研究了这些公司如何使用Twitter促进与股东的对话交流。研究发现,相对于没有用Twitter进行对话倾向的机构来说,具有此倾向的机构更重视与访客沟通。

政治与社会视角下的社会化媒体应用研究。以政治和社会学的视角研究社会化媒体的应用,普遍关注效果和影响。研究通过理论推理论证社会化媒体可能引起的各种影响,和通过实证研究验证存在的现实效果。

对于用户通过社会化媒体参与政治活动的研究可以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宏观层面关注群体的行为特征,例如,Jiyeon考察了2009年Facebook上联合抵制Whole Food公司的事件,研究发现在社会化媒体上非计划性但效果有力的行动主义有可能激起拥有共同道德观念的中产阶级的进一步行动。他认为尽管许多人担心网络空间的群体极化,但是社会化媒体提供了一个相对包容的空间,反对者在此也会仔细审视自己的观点。

微观层面从个体用户切入,考虑个体在上述问题上的差异。例如,Homero等人对社会化媒体用于获取信息和个人社会资本以及用于公民参与和政治参与等进行了研究。这项研究首先检验了当人们利用社交网站获取政治事务或者集体事务的信息时,其民主愿望和行动会不会提升。结果表明,没有任何证据能够将社交网站的使用频率同公民参与行为和社会资本的增加联系起来。研究还发现,通过社交网站进行的新闻消费与人口统计变量之间有关系,如年轻人、少数民族、低收入者和低教育程度者可能更倾向于用社交网站获取信息。

媒介视角下的社会化媒体应用研究。随着社会化媒体的普及,传统媒体的新闻生产以及受众的媒介使用也产生了不可小觑的变化。越来越多的新闻机构利用智能手机来收集和社论内容,Mills等人通过四个国际智能手机的案例,研究了移动媒体在新闻生产中的使用。这项研究探讨了群体、学生和专业记者整理和媒体传输的潜力,并且提供量身定制的平台,并考察这个平台是否可以达到智能手机的内容制作和编辑部业务之间的无缝连接,同时探讨了未来的平台开发和潜在的设计方法。

除此之外,对于非营利机构如何利用社会化媒体也被研究者提上了日程。例如,2010年,Rowena L. Briones等人以《跟上数字时代:美国红十字会如何使用社交媒体建立关系》为题,采用深度访谈的研究方法,探讨了社会化媒体如何被有效地用在公共关系中进行客户资源的维护、开拓,建立与客户或公众的联系的问题。研究认为,社交媒体似乎为促进交流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平台,在这里组织与公众分享相似的价值观、信仰和兴趣。此外,研究还指出了美国红十字会社会化媒体的现状、问题和前景,还对美国红十字会社会化媒体的使用策略提出了建议。

国外社会化媒体研究的启示

通过上述分析,国外社会化媒体研究的情况可见一斑,从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良好的社会科学研究基础有利于新兴学科的发展。国外社会化媒体研究之所以能够在短时间内呈现出欣欣向荣之势,与其良好的社会科学研究基础密不可分。包括传播学、社会学、管理学、商学、政治学等在内的社会学科,在国外有良好的研究基础,这为社会化媒体研究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这一方面表现为理论和方法的支撑,另一方面是学术素养的延续。目前,我国社会科学研究中仍缺乏这种宝贵的历史财富和学术积累。仅以传播学为例,进入互联网阶段后,网络传播研究成为传播学重要的分支。围绕网络传播的新问题,西方理论界迅速展开研究,形成了一系列丰富的理论成果,包括社交现场感理论、媒介丰富度理论、信号理论、电子亲近理论等。相比之下,我国的网络传播理论研究还滞留在对传统传播学理论在互联网环境下的验证阶段,这样的现状制约了理论创新,从而进一步制约了新兴学科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只有从根本上强化基础研究,才能弥补不足。

基础研究与理论研究亟待强化。对于国外社会化媒体研究而言,尽管基础学科内的理论创新有着很好的发育土壤,但是本研究领域内对核心概念和基础理论的研究还很薄弱。现有的为数不多的成果对概念、特征、分类等基本问题的研究往往陷入顾此失彼、厚此薄彼的境地,尚未形成共识。例如,一些研究中将电子邮件等与Twitter、Facebook等相提并论,一概算作社会化媒体。可见,概念体系尚未成形,对本质问题的规律性认知和理论体系的建构也有待深入研究。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