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节的传统文化范文

时间:2023-08-11 09:15:5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国庆节的传统文化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国庆节的传统文化

篇1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6)05 ― 0144 ― 02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指以华夏民族为主流的多元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合、形成、发展起来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它是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是能够向社会传递正能量的中国文化。对于高职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而言,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教学中,正是与它的教育任务相一致的必然之举。因为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就是将高职生培养成为有责任感、有正义感有、担当意识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而这正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所推崇的做人做事的重要内容。借鉴和吸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不但能增加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底蕴,而且能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式,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和吸引力。

一、高职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了解情况的现状

2013年课题组成员对学院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状况进行调查, 面向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高职生随机发放了400份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335份。其中汉族200名,维吾尔族100名,蒙古族20名,回族5名,哈萨克族8名,其他民族2名。经统计数据分析结果如下:

(一)高职生对优秀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

通过被调查学生对优秀中国传统文化了解的情况来看,学生对中国的优秀传统著作有所了解,但了解的比例不高。有民族传统文化特长的同学比例只有31.6%,没有,但想学的比例为56.7%。学生对当下传统节日看法不一,依然能保留对传统节日热情度的学生占66.6%,情况不容乐观。学生们认为科学类和文艺类,饮食类和服饰类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比较能吸引自己,认为“节日都已经商业化了,成了很多的商家作秀的舞台”的学生占16.9%。

(二)高职生对优秀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

通过被调查学生对优秀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来看,有46.8%的学生愿意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知识,比较看好中国传统文化未来的有70%,当然也有30%的学生比较悲观。认为“纯属封建毒瘤,当弃之”的占14%,“大多数是腐朽的,要舍弃多数”的占20.6%,“大多数都是好的,应该给予足够的支持”占37%,“喜忧参半,于己没有多大影响”占15.5%,“无论有点多还是缺点多,都应该结合时代来改进”占12.9%。

(三)高职生学习优秀中国传统文化的途径

通过被调查学生对优秀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途径来看,位居前三的方式是新闻报道,学术文章和娱乐八卦;对仁孝忠等传统文化41.8%是从课外书上看到的38.5%是自小耳濡目染学到的。认为有必要开设中国传统课程兴趣班的同学占61.7%,认为在有必要在思政理论课中加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的学生占了48.6%。

二、高职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了解情况的原因

通过对高职生优秀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我们发现情况不容乐观。分析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因素。

(一)高职教育导向有偏颇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上,主张提供以自然科学知识、技能学习为主的技能教育,学校课程开设方面重理轻文,人文教育不断地受到削弱和贬低。虽然目前教育界已经认识到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所带来的弊端,并将素质教育引入高职课堂,改革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但收效甚微。尤其在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今天,高职生更愿学习他们的专业知识、英语、计算机和驾照的学习上,高职生的学习动机呈现出明显的功利化。求学阶段高职生根本没把时间放在传统文化的接受上,对于人文、历史、哲学等传统文化课程更缺乏学习的自觉性。

(二)西方文化冲击比较大

21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剧,西方文化不断的冲击着中国传统文化。在饮食、服饰、影视和文学等等方面,西方文化可以说无处不在的影响着高职生的生活和学习,表现非常明显的就是,对于圣诞节和情人节的关注程度和参与程度,要远远高于任何一个中国传统文化节日,甚至是春节。在这种社会背景之下,高职生对西方文化的大力迎合,而缺乏对中华优秀民族文化的积极了解和追随,更谈不上对于民族文化的自豪感。

(三)传统文化传播有偏差

当今的社会通过广播、电视、网络传输的知识多是新闻时事、现代科技知识和娱乐新闻之类的。而拍的一些历史题材的电视电影,本来是高职生接受传统文化知识的很好渠道,但是其中的内容又充斥反映当前社会政治和非正史的题材,又不适宜当作历史知识来传授给学生,能推介给高职生的剧作是比较少的。但是目前我们也看到一些品牌节目,诸如 “开心辞典”、“文化视点”等也起到很好的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作用,但依然更受欢迎的是一些娱乐节目,如“中国好声音”和“中国梦想秀”等。

(四)思政课作用不到位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发扬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但是,实际上这一任务并没有很好的完成。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在“思政课”教学内容中所占的比例不大。具体说来,在目前开设的《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基本原理》、《大学生生涯发展与职业指导》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课程内容中,含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部分是非常有限的,而且内容大都很难有新意和吸引力。另一方面,思政课教师本身大都没有系统的学习过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其的认识也都是非常有限的。目前的思政课教师大都是80后,学习的知识大都是改革开放后已经被部分西式的文化,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不高,同时受教材限制,他们能有意识的在授课中融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成为一件很难的事。

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生思政课的思考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的文化精粹,它能为高职思政课提供更符合中国情感的教学内容。发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政课的改革。

(一) 改革思政课内容

在研究和分析思政课的具体上课内容后,开展模块式教学或专题化教学,将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依据教学的具体模块或专题,有机的融入其中,同时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赋予新的生命力,引导学生用时代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加强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团队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组织教师编写适合本院校学生的校辅教材。如可将《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分成八个专题,分别是实事求是篇、解放思想篇、艰苦奋斗篇、集体主义篇、民主自由篇、诚实守信篇、爱国主义篇和平等正义篇,根据不同的专题,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典故、节日风俗和相关历史故事等融入其中,形成有寓意、有深度和贴近生活的中国风教材。

(二) 提升教师文化素养

要组织教师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使教师的中国传统文化素养提升。使教师主动培养高职生的“文化自觉”意识,是发挥中国传统文化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作用的基本前提。只有教师特别是思政课教师,对中国历史文化有一定的修养,才能有辨识世界文化的能力,才能有更高度的爱国情操和民族情感,才能正确的引导学生树立“文化自觉”意识。思政课教师工作队伍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力量,要在思想上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之于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要认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提高自身文化修养,要自觉探索两者之间的联系和契合点。

(三) 创新教学方式

在课堂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必须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如分组讨论、主题辩论、角色演练、演讲等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发挥主体性,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特别是要大力开展思政实践课教学,有机的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活动中,体现寓教于行的教育理念,活化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使学生潜移默化中改变。同时要大力倡导各个方面的力量都加入其中,一方面,思政教师引导高职生阅读相关的传统文化读物、观看反映历史题材的经典影视,宣传部营造相应的文化氛围,院团委定期开展相应的文化活动。另一方面,信息处在建立国学网站、在校报上开辟国学专栏等,借助这些途径扩大中国传统文化的覆盖面和影响力,进而提高职生思政课的实效性和吸引力。

总之,将中国传统文化作为文化载体引入到高职生思政课教学中,既可以增强思政课教学的吸引力,又可以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各高职院校应搭建思政课教师提升传统文化修养的平台,努力使思政课教师应主动加强自身文化修养,积极引导高职生树立科学的文化观,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入自己的生活和学习中,最后形成自己独有的文化自觉意识,成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践行者。

〔参 考 文 献〕

〔1〕蔡文鹏.优秀传统文化,大学精神的根〔J〕.政工研究动态,2008,(01).

〔2〕曲洪志.我国传统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J〕.山东社会科学,2006,(04).

篇2

国情感,小学

开展了

“举国同庆,情满月圆”主题文化活动。总结如下:

一学校开展了“向国旗敬礼”活动,全校师生整齐列队,面向鲜艳的五星红旗,庄严的举起自己的右手向国旗敬礼。孩子们登陆中国文明网开展“向国旗敬礼”网上签名寄语活动,表达对祖国深深的祝福。

二是组织一次队会活动。

以班队会的形式,组织

同学

互相交流、讨论,开展了“举国同庆,情满月圆”为主题的演讲比赛;

三是组织了一次“举国同庆,情满月圆”主题板报刊、绘画比赛活动。

各班出一期黑板报专刊,在中、高年级学生中还进行了手抄报、绘画比赛。

四是开展征文活动。

学校开展了“祖国在我心中”的主题征文活动。

此次活动让学生在充满欢乐、竞争、和谐的氛围中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一次深入的了解,激发了学生强烈的爱国热情,培养了学生高尚的爱国品质,同时丰富了学生的

校园

文化

篇3

国庆节是祖国妈妈的生日,为了让幼儿了解十月一日是国庆节,知道五星红旗是中国的国旗,中国的国歌雄壮有力,天安门是中国首都的象征,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永永远远是龙的传人,长江、黄河是中国的象征,从古代的四大发明到现代的火箭卫星上月球,我们是聪明的中国人,这些都在孩子们的头脑中留下了痕迹。假日里,亲朋好友和和美美地围坐在一起包饺子,吃团圆饭;国庆佳节中,全家人亲亲热热地团聚在一起赏月赏花小小的心灵在一次次节日里、相聚中,亲身体悟着华夏的传统与文化。孩子了解了在中国这个好大好大的大家庭里有着许多的民族。通过让幼儿了解多个民族传统习俗文化,激发了幼儿喜欢各民族的情感。在与同伴共同欣赏各地游览的照片录像,领略了祖国山河的秀丽;收集展览的各地特产宝藏,让幼儿们知道祖国地大物博,我们旨在通过设计的这一系列活动,激发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同时激起幼儿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

二、 主题目标:

1、 知道我是中国人,了解中国的名胜古迹和重要的人、事、物,萌发幼儿爱祖国的的情感。

2、 知道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并让幼儿了解各民族的传统文化,激发幼儿喜爱各民族的情感。

3、 激发幼儿参与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体验庆祝国庆的快乐。

三、 环境创设:

1、 欢腾的国庆主题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应结合幼儿收集的图片,实物资料,师幼共同讨论环境布置的形式、位置、所需材料等,可以分别布置出各族儿童是一家、北京天安门、旅行去、了不起的中国人等教育环境,环境随着活动的开展不断丰富变化,孩子们的创造力在活动中不断提高,孩子们热爱祖国的情感也在一天天地增长。

2、 动室内挂一副中国地图,让幼儿了解有关中国的地理位置,中国之最等有关情况,扩展幼儿的认识和视野。

3、 幼儿收集的各地土特产、服饰、特产的包装盒、袋等,举办祖国特产展、民族服饰展,师幼一同讨论展览的位置、物品的分类等。

4、 幼儿将收集的北京名胜古迹的图片、自己游览北京及其他名胜的照片、各自画好的作品合理地组合布置。

四、 家园共育:

1、 识地通过看电视、上网等形式,让孩子欣赏、了解祖国各民族的服饰特征、习俗、文化,向孩子介绍各民族的风土人情和节日。

2、 带领孩子共同制作和品尝12种不同民族的小吃,如羊肉串、馄饨、牛肉、奶茶等,体验各民族的饮食文化。

3、 收集不同民族人们日常生活的图片、祖国自然风光图片和书籍,首都天安门的照片、图片和录像片,与孩子一起欣赏,并回答孩子的问题。

4、 利用书报、网络、参观展览和博物馆等方式,扩展孩子对中国过去和现在的了解,萌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5、 积极参与幼儿园组织的国庆大联欢活动。

五、主要活动:

1、 国庆前夕

2、 首都北京

3、 欣赏《国歌》

4、 领奖台上

5、 参观天安门

6、 歌舞我爱北京天安门

7、 我是中国小娃娃

8、 画个中国娃娃

9、 看灯笼

10、 节日礼花真好看

11、 造长城

12、 登长城

13、 国庆知识问答赛

14、 中华传统美德故事月亮船

15、 音乐大中国(1)

16、 音乐大中国(2)

17、 娃娃到北京

18、 相聚在北京

19、 国画国宝熊猫

20、 娃娃游中国

21、 旅游棋

22、 兄弟姐妹是一家

23、 新疆集体舞

24、 民族服装真漂亮

25、 学做新疆帽

26、 我们小手拉小手

27、 北京的金山上

28、 骑马

29、 民间游戏跳花竿

30、 中华传统美德故事盘古开天辟地

31、 中华传统美德故事聪明的阿凡提

32、 中华传统美德故事齐白石画虾

33、 聪明的中国人(四大发明)

34、 中国功夫

篇4

国庆节是祖国妈妈的生日,为了让幼儿了解十月一日是国庆节,知道五星红旗是中国的国旗,中国的国歌雄壮有力,天安门是中国首都的象征,“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永永远远是龙的传人”,长江、黄河是中国的象征,从古代的四大发明到现代的火箭卫星上月球,“我们是聪明的中国人”,这些都在孩子们的头脑中留下了痕迹。假日里,亲朋好友和和美美地围坐在一起包饺子,吃团圆饭;国庆佳节中,全家人亲亲热热地团聚在一起赏月赏花……小小的心灵在一次次节日里、相聚中,亲身体悟着华夏的传统与文化。孩子了解了在“中国”这个好大好大的大家庭里有着许多的民族。通过让幼儿了解多个民族传统习俗文化,激发了幼儿喜欢各民族的情感。在与同伴共同欣赏各地游览的照片录像,领略了祖国山河的秀丽;收集展览的各地特产宝藏,让幼儿们知道祖国地大物博,我们旨在通过设计的这一系列活动,激发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同时激起幼儿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

二、 主题目标:

1、 知道我是中国人,了解中国的名胜古迹和重要的人、事、物,萌发幼儿爱祖国的的情感。

2、 知道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并让幼儿了解各民族的传统文化,激发幼儿喜爱各民族的情感。

3、 激发幼儿参与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体验庆祝国庆的快乐。

三、 环境创设:

1、 欢腾的国庆”主题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应结合幼儿收集的图片,实物资料,师幼共同讨论环境布置的形式、位置、所需材料等,可以分别布置出“各族儿童是一家”、“北京天安门”、“旅行去”、“了不起的中国人”等教育环境,环境随着活动的开展不断丰富变化,孩子们的创造力在活动中不断提高,孩子们热爱祖国的情感也在一天天地增长。

2、 动室内挂一副中国地图,让幼儿了解有关中国的地理位置,中国之最等有关情况,扩展幼儿的认识和视野。

3、 幼儿收集的各地土特产、服饰、特产的包装盒、袋等,举办“祖国特产展”、“民族服饰展”,师幼一同讨论展览的位置、物品的分类等。

4、 幼儿将收集的北京名胜古迹的图片、自己游览北京及其他名胜的照片、各自画好的作品合理地组合布置。

四、 家园共育:

1、 识地通过看电视、上网等形式,让孩子欣赏、了解祖国各民族的服饰特征、习俗、文化,向孩子介绍各民族的风土人情和节日。

2、 带领孩子共同制作和品尝1——2种不同民族的小吃,如羊肉串、馄饨、牛肉、奶茶等,体验各民族的饮食文化。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