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基础概要范文

时间:2023-08-11 09:16:0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中医学基础概要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中医学基础概要

篇1

为进一步推动全国教育管理体制和教学改革,使人才培养更加适应社会主义建设之需,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央提倡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尤其是专科层次的职业技术教育,即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因此,专业设置上必须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在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方面则要突出职业技术特点,主要是实践技能的培养,应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以必需够用为度,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教学重点。笔者通过暑期在中医院实习两个月时间,感受颇深,无论是在工作态度还是在教学理念上都有所改变,同时发现现今的教学方法在理论和实践相比较的前提下,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我们在过多地抱怨学生基础差、学不懂的同时,是否也应从自己本身入手,改进我们的教学方法?

以《中医药基础》这门课程为例,教学方法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应有所改进。《中医药基础》是专业基础课,是贯穿基础与专业之间的桥梁。本门课程包含了3部分的内容:1.中医学基础知识。中高职院校学生学习中医学知识,是为将来胜任高级工岗位工作打基础,学一些中医知识,有助于其了解商品性能,理解中医处方,更好地与医生、顾客沟通,提高服务质量。2.中药学基础知识。中药学是研究中药的药性理论及各种药物的来源、产地、炮制、性能、功效及应用的一门科学。3.方剂与中成药基础知识。方剂和中成药都是由药物组成的,是在辩证审因、决定治法之后,选定适宜的药物,遵循组方原则,酌定用量、用法,科学配伍而成,以便在临床上得到更好地应用。本门课程的教学方法改革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体现:

一、激发学习兴趣,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现有的教学方法基本是沿用教师系统讲授、学生听并记笔记这种被动的学习方式。这种方式不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打好基础是课程改革成果得以体现的基本条件。教学改革不能简化为“教改”,教学改革本身包涵两个内容,既有教的改革,也有学的革命。在信息时代,知识更新速度很快,如何学习本身就是一个复杂课题,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首先要有学习热情,渴望获取知识,同时要对科学有浓厚兴趣,要有揭示自然规律、自然奥秘的强烈愿望和为科学献身的精神,这可为成功的教学提供非常好的先决条件。其次要掌握好的学习方法,不能死记硬背,要学会分析、比较、综合,前后连贯,结合教材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再次,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提出问题,加强与教师的交流,使教与学互动。对于学生容易看懂的内容,可以让学生走上讲台教授,转化师生角色,这样学生不但能对所学的内容加深记忆,而且自我表达的能力和克服在众人面前讲话的胆怯心理都能有所提高,并能从其他同学的掌声中获得了一种自我成就感。此外,还可以让学生以小品的形式表演模拟医患之间诊断和交流的过程。

二、指导好学生应如何进行合理的课前准备

笔者首先对传统的课前预习方法进行改革,将课前预习的目的进行重新定位,即课前预习不仅仅是让学生了解学习内容,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激发学习欲望,调动学习潜能。[1]因此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例如,中医学基础知识第八章是防治原则,可以针对这一章节展开提问:1.防治原则包含哪两个方面?2.增强人体正气的方式从四个方面来讲述,请举例说明这四个方面(不用书本上的例子)。3.我们曾学习的文言文《扁鹊见蔡桓公列传》说明了什么样的防治原则?4.什么是三因制宜?举例说明。四个问题中有两个不是书本上的内容,而有待于学生进一步的探究,这样做的前提就是必须对书本的内容熟悉且举一反三。

三、侧重于教学内容在纵向系统上的连贯性和横向联系上的相关性

《中医药基础》课程如果要细分的话,里面所包含的内容非常多。因此它之间的连贯性也就要求很高。本门课程包含《中医基础理论》《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温病学》《伤寒论》《针灸学》等课程,所以在讲课时,要把知识进行横向与纵向讲述,使学生容易理解和记忆。例如:在讲中药的时候,提到中药的五味应联系到前面所讲述的五行学说的理论,在讲功效时应提到前面防治原则的内容,在讲用途时应提到前面诊断的内容,这样能使学生从纵向系统上掌握知识的连贯性。依此类推,在讲中药时,还应在横向上加强联系,例如在讲黄连时,应和黄芩、黄柏相对比,三者虽然都是一类药,功效也相似,但是三药归经的侧重点不同,黄连主要归心经,善于清心火;黄芩主要归肺经,善于清肺热;黄柏主要归肾经,善于清退虚热。

四、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丰富和完善教学的内容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媒体技术已广泛进入课堂,为教学开辟新天地提供了可能。多媒体教学具有更多的协作性、自主性、开放性、多元性和创造性,其自主操控、认识、模拟和资源共享等优势,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拓宽了传播渠道,提高了教学效率。它以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以跨越时空的非凡表现力,大大增强了学生对抽象事物与过程的理解与感受,从而将课堂教学引入全新的境界。例如在讲经络学说内容时,利用多媒体教学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经络学说这在《中医药基础》里所占比例甚微,此部分内容抽象难以理解。故制作课件时,经络分布图必不可少,经络的循行与分布以古代人物图谱来展示,色彩鲜亮,线条简单,学生在收到良好视觉效果的同时,能一且了然地领会到经络的分布与循行。

五、育人与授业并重

笔者在中医院实习时,发现一个很鲜明的道理,专业课和实践能力都很好的医生不一定是个好医生,因为他们往往漏掉了一点――医德,应讲究医德和医技并重。职业教育阶段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定型,相当一部分的学生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存在一些问题,对于这种现象不能讳疾忌医,应该正确面对。知识、技能的学习是终身性的,道德品质、心理素质、行为习惯的形成是阶段性的。因此职业教育阶段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职业知识、技能的传授,育人工作的重要性尤为紧迫。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应抓住机会、结合职业特点进行德育工作,让学生学会做人,使学生形成尊重他人、诚信处世、友善互助、遵守公德的良好品德,保持积极乐观、自我控制、自我平衡、正视现实的心理素质,具备对是非、善恶、荣辱的认知、判断和评价能力,养成自律、严谨、上进、务实的行为习惯。言传不如身教,育人工作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教师的示范作用。要取得理想的育人效果,教师本身素质的提高是关键。一个懒散、呆板、责任心不强、缺乏上进心、知识结构陈旧、教学方法死板、端着一付架子的教师肯定无法赢得学生的尊重,更谈不上喜欢。而一个责任心强、知识渊博、自律严谨、积极上进、达观自信、风趣幽默,对工作充满热情,对学生充满爱心的教师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引导作用,吸引住学生,达到教书与育人的统一。

篇2

一、准确把握《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性质和特点

不同学科不同课程都有自己的性质和特点,教师的教学工作都必须符合本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否则就无法胜任该课程的教学工作,更无法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了解本门课程的性质和特点,是推进教学改革的基本前提。

(一)认识课程性质,了解其重要性。中医基础理论是以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为理论渊源,融会了历代著名医家思想的一门课程,是研究和阐述中医学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的学科,是中医学的专业基础课。其内容包括中医学的哲学思想、思维方法和中医对人体生理、病理的认识和养生防治方面的基础理论和技能知识。作为中医药学各专业的共同基础课程,是在本科生在入学之初开设的。各学校基本上是把《中医基础理论》作为中医专业课程体系的主干课程和中医各专业的公共基础课及专业必修课,学好这门课程,将为学生学习中医诊断学、中药方剂及临床各科奠定坚实基础。因此,作为中医专业的入门课,《中医基础理论》在中医教学中拥有非常的重要地位。

(二)从课程特点看,《中医基础理论》具有极强的理论性与实践性特点。中医基础理论,是研究和阐释中医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的一门学科,它的内容包括阴阳五行,藏象、经络、气血津液,病因和病机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可见,中医基础理论本是一门理论性极强的学科,其理论体系是经过长期临床实践,在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指导下逐步形成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医思维方式形成的基础,说明中医的形象思维方式属于理性思维范畴,它植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因而不仅文字古奥,内容精深,而且使得其在认识论、方法论等方面均具有较强的思辨性和抽象性。同时,中医学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理论知识来源于临床实践,并用于指导临床实践。所以,只有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特点采取相应不同的教学模式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实际中,理论抽象,内容概括性强、带有哲学和方法论的特征,采取传统教学方法往往较为枯燥,使学生感到乏味而没有兴趣。由此,适应课程性质和特点创新教学方法一直是教学改革努力的方向。

二、明确教学改革的目标和使命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学改革的目标必须明确,否则没有方向和目标就是盲目的改革。教学改革,其主要目标在于提高教学质量,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果从最终目标来说,就是要让学生掌握好中医基础理论知识,并能够应用理论知识指导临床实践,从而为培养高素质的中医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一)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是《中医基础理论》的教学内容抽象深奥、难以理解,而教学方法单一、枯燥,课堂缺乏生机和活力。尤其是阴阳五行学说的内容和经络部分的内容都比较抽象,主要依靠教师单调的讲授,学生会觉得难以理解和接受。二是教学形式单调,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丧失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效果差,教学质量不高。三是学生的学习热情不高,当前的学生学习信心不足,兴趣降低。由于没有兴趣导致有的学生上课做其他事情,或者只为完成学分任务要求,而勉强被动学习。四是忽视实验教学,没有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使得学生靠强记硬背地接受理论知识,不善于将理论应用于临床实践,而无法达到培养中医人才的目的。

(二)教学改革的必要。针对这些问题,教学改革非常必要,要消除学生学习中的消极现象,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1.丰富教学手段和内容,能大大强化教学的生动性,在教学中能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形象直观的情境中理解、掌握理论知识。2.应用中医理论进行指导、解释实际现象,加深学生对有关理论和知识点的理解,从而强化课堂教学效果。3.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科研及创新意识,增强动手操作能力,为专业学习与科研夯实基本功。4.有效掌握临床思维方式,增强能力,为今后的临床实际工作打下坚实基础,达到培养实用型人才的目的。

三、善于利用现代教育技术

根据《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性质和特点,以及教学中遭遇的主要问题,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比较关键的方面。中医基础知识的学习是一个能动的过程,让学生主动地学习中医,并产生兴趣,才能进一步调动学习中医的积极性,这就需要采用灵活的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中医基础理论的特点在于其理论性较强,概念过于抽象复杂,具有较强的思辨性,给初学者带来了一定难度。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要以板书、口述为主,表达知识信息有限,无法展示动态的知识,既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不利于知识点的掌握和理解。实践证明,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情况会带来极大改善。多媒体教学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在功能上有许多传统教法无法比拟的长处,但也不是万能的,它也有不足的地方,由于信息量大,有时反而不利于实现教学目标。这就需要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教学的同时,结合多种教学方法,及时进行引导,解决出现的各种问题,并恰当吸取其他教学方法的优点,才能有效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当今,现代教育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教学活动,不会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就不为学生所欢迎,被时代淘汰。据相关调查表明,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学生对中医学科多媒体教学持肯定和赞成态度。由此,教师不仅要学会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而且要善于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这是推进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

四、创新教法,提高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的主体性

课堂教学改革的大趋势是由“知识课堂”转向“生命课堂”,“课程是开放的、多元的、生成的;教师成为研究者,教师成为专业人员,教师的工作成为充满智慧的事业;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生命课堂’的教学活动是创造性的教学和有效的教学”[1]。只有提高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增强学生的主体性,这就需要教师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促进“知识课堂”走向“生命课堂”。传统教学模式弊端诸多,主要因为“课程内容与生活世界脱离,忽视了学生的真实生活体验,割裂了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的有机联系,使课堂教学丧失了应有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2]。实际上,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主导者,学生是认知活动的主体,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知主体作用的发挥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

近年来的成果大都探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主要有:1.启发式。启发式教学是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保持主动性。这种启发式往往也是问题式教学,教师可把课堂提问穿插其中,同时增加讨论与议论等形式,引导学生思考,使学生能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实现教师与学生的互动。2.互动合作式。有人提出组建合作小组,借助小组内不同素质的学生之间互动帮助、互相启发的合作性学习方法,让持不同见解的学生自由讨论。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及思维和自学能力等。3.PBL教学法。“PBL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医学教育,其核心是采用基础科学和临床实践结合起来的教学方法”[3]。王彤等人指出PBL打破了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讲授为主的模式,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激励学生主动学习的一种良好方法。4.案例式。中医学科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特点,脱离临床实践的理论教学就会带来不良的教学效果,无法实现培养人才的目标。杨巧芳等人提出以讲述为主和以问题为主导引入案例分析,并结合进行以案例为中心组织小组讨论的案例式教学法。此法能促进师生互动交流,使学生在浓厚的案例情境中学习掌握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5.实验式。实验教学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方式,学生在实验教学中主动参与操作,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观察、思考及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又能提高学习兴趣。我们可根据需要吸收以上方法,并进一步创新方法。

五、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由于中医基础理论具有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特点,中医学的基础理论知识是从实践中来的,并且其理论终归要应用于临床实践。一直以来非常注重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比如将LBL和PBL相结合,LBL是以课堂讲授为基础的传统教学模式,“LBL的主体是教师而不是学生,教师虽然可以主动地讲,但学生往往是被动地听”[4]。LBL模式其实就是一种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枯燥过程,不顾及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而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是不能完全舍弃这种传统的模式,有的基础理论比如古代哲学思想、阴阳五行学说、藏象、经络等基础理论还是需要教师传授和讲解的。采用LBL与PBL相结合的模式就能较好地实现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的紧密联系,从而培养学生对实际问题的分析能力及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其实上面所列举的案例教学和实验教学法,二者不仅在强化学生主体性方面发挥较大影响,而且其本质就是一种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模式。依据中医学的特点,理论教学必然要与临床病案结合,是课程本身所提出的要求。所以,病案问题式教学法是近年来广泛推广的教学方法,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利用病案资料组织讨论,吸引学生更多投入和参与,才能使理论与临床实际更加贴近。巴哈尔・哈德尔等人认为“以病案问题作为素材,让学生处于当事人的位置,在教师的引导下,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思考和讨论病案问题中的各种疑难情节,逐步形成具有各自特点处理方案的教学。它能培养学生系统地掌握与应用专业理论,提高综合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开拓进取的良好品质”[5]。实验教学法也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方式。王朝阳等人指出实验教学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重要途径。因而,结合教材内容开展一些实验课是必要的。

综合以上几点看,《中医基础理论》教学改革应符合课程本身的性质和特点,明确教学的目标和使命,从存在的主要问题出发,针对当前突出的问题要想方设法采取各种有效手段解决问题。当前教学存在的问题,还是部分教学内容难懂,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厚、主动性不强,教学中理论与实践联系不够紧密等突出问题。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及创新教法,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都是有效克服教学中困境的方法。显然,我们努力的方向是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加强理论与实际的结合,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其应用专业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鉴.课堂重构:从“知识课堂”到“生命课堂”[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1):30-33.

[2]李金云.课堂教学改革研究30年:回顾与反思[J].当代教育与文化,2009(4):46-60.

篇3

1 培养教师的CDIO能

CDIO的理念不仅继承和发展了欧美20多年来工程教育改革的理念,更重要的是系统地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能力培养、全面实施以及检验测评的12条标准,其中两条标准对教师能力的提高提出了要求,即标准9教师能力的提升和标准10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学校加大科研经费的投入,组织计算机教师参加医学信息学术会议和医学实践活动,与医学专业教师加强学科之间交流,促使计算机课程与医学专业知识的交叉、融合与渗透,组织教师进行CDIO知识培训,开展CDIO教学研讨与相关调研活动,转变授课教师原有的一些授课习惯性的思想和观念,让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要教师将CDIO精神灵活地贯穿在教学活动当中。教师构思、设计、实施与评价课程项目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积累知识、扩大视野、创新思维、提高理论层次和教学水平的过程,也是CDIO模式的应用过程和具体体现,它有利于教师业务能力和科研水平的提高。

2 设计构思教学方案

中医药院校的计算机课程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医学计算机意识、普及医药计算机文化知识和培养学生在医药领域中的计算机开发能力,让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的同时,密切与医药专业相结合,通过“做中学”和“基于项目”等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获取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团队工作能力、与人沟通和交流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联系医学专业计算机应用实际和学生的计算机基础调整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环节由理论教学、实验教学、综合应用教学等构成,确定课程考核形式多样化,设计教学项目,编制医学院校计算机课程教学大纲和教案。

3 实施CDIO模式教学活动

由于地域或者家境等原因,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参差不齐,教师理论教学的首次授课时以理论为主,在以后的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应用项目教学和综合应用为辅,实验课以朋辈带教为主,教师指导为辅。实验授课前教师从每组中挑选学生担任“学生教员”,规定带教任务和带教目标,进行实验操作的辅导,“学生教员”按CDIO模式自行构思、设计并实施辅导全过程,教师根据需要进行实验前和实验中的指导,实验课结束时,进行成果展示与评价。“学生教员”角色可以不断轮换,使每个学生都从中收获到仅作为一个听课学生所收获不到的能力、进步与成功,它有效实现了“个性化教育”,实现了因材施教,从而解决学生计算机基础个体差异过大问题。利用学生参加见习和举办各类活动的机会,让学生运用计算机手段进行活动方案设计,将活动内容、计算机知识和医学知识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学生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实现“做中学”,形成获取知识(自学)、共享知识(团队工作)、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总结知识(创新)和传播知识(沟通)等能力。教师通过搭建的网络教学平台、Email、QQ等加强生生之间、师生之间交流,互联网的发展使师生互动没有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可以给老师留言或在线咨询,教师可通过网络上传教学资源和答疑指导学生,网络宽松平等的氛围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4 改革考核评价方式

学生考核注重的是能力考核,根据平时实验成绩、期末上机考试、期末理论考试和项目设计成绩综合评定,其中平时实验成绩和项目设计成绩各占总成绩的20%,期末上机成绩和理论考试成绩各占30%,教师是项目的评估者,学生完成项目并进行成果展示,然后教师根据已制定标准进行评估。教学监督由教学双周志和教学反馈组成,教学评估建立定性定量的考核评价体系,专家评估、学生评价和教学设计三个方面进行考核,其中专家评估占40%,学生评价占50%,教学设计占10%。

5 CDIO模式改革建议

首先CDIO教学模式由国外引进,但是还需要根据中医药院校各专业自身特点进行合理设置,因此不但要求教师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还要求具备先进的工程设计思想,设计出符合各专业特点的CDIO创新型教学模式方案。其次,建立健全的CDIO考核和评价标准尤为重要,这是CDIO模式下计算机创新型教学模式改革的评估和反馈,可以从中找出在实施过程中的优缺点,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的完善。最后,要大力开展校企合作,充分发挥企业的信息优势、技术优势,和设施设备优势,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大大提高人才培养的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篇4

中图分类号:G852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10-0153-02

太极拳教学作为中医药院校体育基础必修课程,充分突出了中医药院校体育教学特色。在太极拳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更加易于中医思想的培养形成。太极拳学习过程高度融合了阴阳辩证的思想,其主旨通过拳术的练习,认识自我,健全体魄,同时培养顽强的意志品质。太极拳的学习过程与中医思想中阴阳相生、未病养生等思维又是不谋而合的。为让太极拳课程能与中医思想融会贯通,于教培思,本文通过太极拳课程教学形成性评价改革来简单阐述中医药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路。

一、课程评价原先的状况

1.太极拳教学课程教学评价方式单一

2016学年以前,广西中医药大学太极拳课程是每一位大一新生的必修课,不分男女,不分专业。小班授课,每个小班人数大于20小于30人次。课程考试及评分由任课教师评定,课程终结性评价占据课程总分百分之九十,平时考勤占百分之十。

2.终结性评价未能体现出学生原先的差异

广西中医药大学大一新生来自全国各省市,除少数因身体残缺申请免修体育课的学生外,所有新生基本都参与太极拳课程的学习,并且太极拳课程的学分类同各专业课程参与学年各种评奖评优。因此,课程是能引起学生的重视的。然而由于是面向全国招生,大一新生的身体素质良莠不齐,单一的终结性评价占据百分之九十的成绩评定,未能全面地认识到新生入学前的差异。

3.课程评价方式未充分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广西部分中学及全国各地少数中学有太极拳课程的教学,在中学就学过太极拳课程的学生是能够比较轻松地得到学分的。而从未接触过太极拳的新生,在学习过程中是相对比较吃力的。因此,单一的终结性评价体系,不能够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二、形成性评价改革的选择

形成性评价最先由美国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斯克里文于1967 年在其所著《评价方法论》 中首先提出。形成性评价注重在教学进程中对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发展的评价。终结性评价在教育体系的作用是巨大的,它能反映教学效果、学校办学质量。然而为了能更加全面地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评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各个因素,如态度、方法等,选择形成性评价对学生课程学习有更为巨大的帮助。同时亦能激发学生合作学习,团队互助,获得自信,由被动被评价向主动参与到学习评价体系转变,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1.注重学生对自我及学习过程的认知

形成性评价的运用主要目的是为明确活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及时修改或调整活动计划,以期获得更加理想的效果。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要让学生充分认清自身的水平与目标的差距,并在学习过程中依据个人及目标不断调整学习的方法和手段,以期达到渐进式的学习过程。其有别于终极性评价、一次性评价忽略了学生学习过程的记录及评价。

2.充分认识学生之间的差异

形成性评价要全面了解每一位学生的综合状态,不是单一地评价学生的成绩。后进的学生,主观努力学习的过程应该被评价记录打分;上进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之余是否帮助团队中后进的同学共同学习进步也应当作为其评价记录打分;中等的学生,主动学习的态度及团队帮助提高的次数都应该评价记录打分。全面了解和掌控班级学生之间的差异及水准状况是形成性评价是否能有效发挥作用的重要因素。所以,教师要全面充分地认识了解每一个学生。并为其每一次点滴的进步,或者对他人的帮助、练习的次数做全面的记录及评分。

3.形成性评价的选择不是摈弃终结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不是放弃终结性评价,而是课程最终评定成绩中,形成性评价占百分之四十,而终结性评价占百分之六十。从分值的比例上来分析,终结性评价依然作为教学效果评价的主要方式,同时肯定了形成性评价的作用,其目的显而易见,就是要充分肯定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团队意识,激发学生自信心等。如简单地放弃终结性评价,用形成性评价来主导学生成绩,亦不能体现出教学效果。因此,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要有一定比例的适用方能体现出两种不同评价的实效。

三、形成性评价实施细则

1.模式统一,承认学生原本差异

构建统一的评价模式,注重形成性评价在整体中的作用。在统一评价体系之内充分分析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注重主动学习提高的过程评价,淡化个体之间水平差异评价。

2.重视过程,肯定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

形成性评价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记录及评价。因此,在实施评价的过程中,细致地记录学生学习的过程是整个评价的关键:评价学生未学之状态,评价学生学习进步的过程,评价学生学习的态度,评价学生团队学习中发挥的作用,评价学生选择学习的方法,评价学生自我的评价等。通过一系列的评价来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及学习收获。

广西中医药大学太极拳形成性评价考核细则分值表

3.不放弃终结性评价

在评价方式的改革中,让学生充分认识学习过程的重要性,同时也让学生认识终结性评价是具备检验形成性评价的重要手段。在改革实施中,终结性评价要主导学生的最终分数,并具备一票否定的作用:既终结性评价必须及格方能体现出综合评价(形成性40%+终结性60%),如终结性评价不及格,就要补考。并在终结性评价中,实施考教分离原则。克服学生成绩评定的主观性、随意性等不确定因素,公平、公开、有完整记录地考试,全面、认真、公正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学年实施后班级取得的实验效果

1.激发学生参与到学习的过程

学习的过程是一种值得与教师与团队分享的过程,不仅学生自己看到自己的进步,教师及团队也能一起鼓励其

提高。使团队中每一个人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实现学期体育成绩全通过,达到班级零不及格的教学要求。

2.培养学生团队集体主义

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团队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共同参与难度动作的学习或带领后进的同学学习,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

3.学生学习态度的转变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被记录及评价,使得学生全面认识学习的过程意x。不再出现先天运动天赋不足、不愿意参与课程学习的想法。而是让更多的同学认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主动克服困难,用团队协作等方法来应对学习。

4.学生身心素质的改观

体育成绩评价方式革新,带动了各班级学生积极参与课外练习,学生集体参与体育锻炼的次数增加、体测数据有较好提升、学生情感培养效果明显,较好地达到身体素质提升及学生心理情感体验培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樊静.中医药院校太极拳课程实行教考分离的研究[J].运动,2012,50(9).

[2]王 博.中医药院校开展传统保健体育教学思路探讨[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29(6).

篇5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1-0293-02

英国学者托尼・巴赞于上世纪70年代最早提出思维导图的概念,并将其运用到许多学科教育实践中。中药课堂教学是中医学的主要内容之一,由于中药学涵盖的内容比较多、知识点分散,在学习的过程中又相对较为枯燥,因此历来成为中医学课程教学中的难点。随着教学理念和教学创新改革的不断深入,思维导图在近些年来的中医学教学实践中被受到广泛的重视。

1思维导图的概念及特点

思维导图作为放射性思考模式具体化的一种思维方式,简言之就是通过图像的形式来勾画出对具体事物的形象,从一个中心点向外延展,形成四周放射的分支链结构。人类大脑思维能力是复杂的,而思维导图实质上是人类思维方式的一种,基于人脑对成象画面的整体模拟,从而提高思维的效率,简化思维模式,活动较高的记忆效率。

1.1思维导图的结构模型。分析思维导图的结构模型,与人脑神经元模型具有相似性,我们在探讨神经元的形态和功能时,将人脑与森林建立对比,人脑中的神经元犹如森林中的一棵棵大树,神经元相互连接形成人脑,大树相互盘结形成森林,其中,每一棵大树都有树根,每一棵树都有枝杈,而神经元就是大树:轴突,大树的枝杈就是神经元之间的树突。由这些神经元共同组成的大脑,实现了对“链接”信息之间的记忆,从而形成一张无限的信息网络,借助于生物电信号来传导我们的“思维”。为此,思维导图将教学中分散的知识点,通过一定的主题词或者特殊的影像构建成思维“链接”的网,由此放射出的多条线条,末端就是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每一个节点又是另一个中心点的节点,从而延展至无穷各发散的知识点网络。也就是说,利用思维导图来完成对知识点之间的发散与扩展,与大脑神经元的结构与功能具有相似性特征。

1.2思维导图的优势分析。从思维导图的概念及特征来看,思维导图能够将枯燥的信息通过相应的转变模式,融入规律性的、彩色的、易记的图画,使得图形图画比枯燥的词汇更具感召力和影响力,同时,在多种色彩、线条、搭配、梯度信息的运用中,还有助于激活右脑皮层,实现对右脑思维能力的开发。科学研究表明,右脑主要负责形象思维,从空间、色彩、节奏、及想象和整体意识上来传递智力信息,而思维导图的在学科知识中的应用,正好符合人类开发右脑潜能的需要,从而将繁杂冗沓的支离信息,转换成直观、清晰、有序的图形图画,便于认知和记忆。思维导图从自由联想出发,强调对传统线形思维的突破,凸显思维的重心和层次,并将思维进行分解,从而形成网状思维逻辑。特别是对于记忆大量主题词的中医学药学知识,不仅可以节省记忆时间,还能够实现图文并茂、层次清晰、色彩鲜艳的快速高效记忆。

2思维导图在药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中药知识是中医学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作为记忆量大和密度性强的基础课程,对学生学习兴趣和记忆效果的考察是其他学科所难以想象的,尤其是在中药学中对本章节不同药物性能、功效等的分析与概述,以及与其他章节相似功效药物的比较分析,简单从知识点的识记上来算,很难在短时间内获得理想的记忆效果。为此,通过引入思维导图理念,从对应药物与其他药物之间建立节点链接,并从药物的性能、功效的差异上放射出不同的线条,再对各功效相似的药物与之建立延伸,对于不同功效的线条可以通过线条颜色来区别。由此来建立的中药知识点思维导图,能够有效的融合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差异性,同时还能做到层次清晰,避免知识点的遗漏。

2.1在中药学总论中的讲解应用。总论是介绍中药的基本理论知识框架,不仅包含中药学的发展概述,中药采制工艺和技术,还有对各类药物性能、配伍、应用等知识的概要介绍。为此,依循传统中药学知识讲解方法来分析总论,从中药的特性即四气、五味、归经和升降沉浮中来阐释其用法及用量,很容易搞混。为此,借助于思维导图理论,将中药进行划分为寒、热、温、凉四类基本特性,从其特性来看,温热性质的药物对寒凉性质的疾病具有疗效,而寒凉性质的药物对温热性质的疾病具有治疗作用,同时各类药物从味道上再进行划分为酸、咸、甘、苦、甜五味,而每一味药物又可以通过归经来发挥其对脏器的作用,如对某经络发生的疾病则需要选用该类经络药物来治疗,才能够获得有效的治疗效果,而对于升、降、沉、浮来说,不同的药物对于调节人体内的气血阴阳又有其相应的规律和特点。

2.2在中药学各论讲解中的应用。从我国常用中药的种类来看约有400多种,又按照药物的功用来进行划分,以章为单位,章下分节,从而对不同来源的不同药物的药用部位进行了再次划分,体现了药物疗效的特殊性和广泛性。各论的重点是对药物功效、性能及应用的详细分类和说明,结合中医学辩证论原理,对于各种药物的基本疗效和适应范围的划分,通过引证必要的方剂,从而体现了药物应用的实际法度,也为方剂学的学习奠定了知识基础。

2.3在讲解解表药中的应用。从思维导图的应用来看,重在帮助学生从药物功效的基础上来增强记忆。以解表药为例来看,对于中心主题词:解表药,向往分散出两条对应的曲线分支,分别标注辛温解表药和辛凉解表药,再结合各次主题词来画出分散曲线,如结合“性味归经、功效、应用、标注”的方式来逐步提炼主题词,逐步形成以辛温类和辛凉类为中心的放射性曲线。需要说明的是,在绘制思维导图时尽量减少文字的使用,并对主题词的个数把控在3-5为宜,对于标注也尽量精简,从而让思维导图能够帮助学生来加深对知识点的记忆和巩固。

3结语

思维导图在中医学的应用与实践,为提升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带来了新的尝试,同时,思维导图以人脑思维模式为基础,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开放右脑潜能,还能够从知识点的刺激、学习、记忆中增强脑细胞之间的突触联结,从而将学习过程与思维训练合二为一。

篇6

    高等中医药教育50余年来进行了很多适应社会变革的改革,初步形成了系统的学科群体和课程体系。据不完全统计,1999年全国中医药院校在校生人数为80,637人,至2005年达到303,075人(《全国中医药统计摘编》),办学规模翻了两番;多数中医药院校的本科专业及专业方向由原来的6一7个增加到20个左右。但是受现代大学制度和西医教育模式的影响,高等中医药教育仅仅依赖单一的院校教育模式,并且根据临床实际要求,中医院校学生中西医两套理论都要学。基于中医和西医各自独立的理论和临床教学内容,培养的中医院校毕业生中医思维和中医实践能力不尽如人意,在继承和发扬中医药学术上也显得不足,部分学生甚至面临中医不精、西医不通的尴尬局面。

    1我国高等中医药教育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等中医药教育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还存在着一些比较明显的不足之处。

    院校教育往往只注重单科的专业知识传授。课程设置不完整、没有依据完整的中医学知识结构来完成教学任务,相关经典医学文献学习不够,忽视对中国传统文化等中医药理论形成的外部因素的了解和学习,使得学生出现“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现象。

    高等中医教育一直沿用基础课程、临床课程、毕业实习三段式培养模式。中医学人才成长缓慢,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被割裂为相互独立的两个阶段,使得学生理论与实践脱节,临床中医技能不足,更缺乏理解经典、运用经典的能力,从而社会适应能力下降。

    师徒传承的传统培养模式弱化,纯正中医后继乏人。作为中医院校,临床实践是整个学习过程的重要环节,关系到学生的培养质量和培养目标的实现。但是由于扩招、培养目标不明,带教老师水平参差不齐以及临床实习基地西医化等因素,临床实践中中医比例过少,缺乏纯正的中医治疗,教师和学生都偏于西医知识的深化学习,或者西医诊疗操作的锻炼,忽视中医知识的讲解和运用,忽视锻炼学生的中医诊疗思维,长此以往,学生的中医基础知识渐渐弱化,中医临床基本功逐渐减弱,中医思维慢慢被西医的思维模式所取代,不能处理好中西医的关系,使中医实习没有达到应有的目的。临床中医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中医科研创新能力的不足。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校本科教育应当使学生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但从目前高校的学生培养过程来看,对学生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传授比较注重,对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度却显得不足。

    中医离不开创新,而创新离不开科研。目前的中医教育既要有中医的创新性,又要凸现出中医的理论与思维,从科研中领会中医理论的奥妙。然而,部分高等中医院校不注重锻炼中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与科研技能,许多中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与实验室技能十分差,中医毕业生缺乏基本的科研思维和方法,在今后的发展道路上不具备科研优势。

    2对我国高等中医药教育的思考

    如何使身处21世纪的高等中医教育和中医人才培养与中医药学术传承发展相得益彰,既传承中医药的思维方式,又适应现代医学发展的要求,探索出不断进步的中医药教育规律和培养方式,中医院校必须进行办学目标、发展战略等宏观层面的思考,还必须在培养模式,尤其是在临床教学中保持和发挥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克服套用西医办学模式的负面影响,从中西医学发展规律的差异进行反思。

    2.1高等中医药教育的定位

    高等中医药教育是中医药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遵照中医药自身的发展规律和特点去办学。中医药不同于西医学的学科体系和思维方法,决定了中医院校应该努力探索办学道路,开展试点,确立具有自身特色的办学道路。当务之急是要深刻思索中医教育的主要任务,继承中医药传统思维和方式,以培养具有中医传统文化基础和具有在中医领域进一步深造和有发展潜力的学生为目标,跳出固有的中医教育体制,顺应中医药事业的快速发展,拓展思路,敢于开展并确立新的中医药人才培养方式。

    2.2对高等中医药教育的几点思考

    (1)系统学习中医课程,早期建立中医知识架构

    多年来,各界对于中医院校课程设置的争论一直未有定论,普遍认同的是要遵从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准确地体现中医药学的知识结构体系,中医学的知识结构包括:学习中国传统文史哲和自然知识以形成文化观念和思维方式;学习中医药的经典医著以确立中医药学的概念和体系;学习中医药治疗方法,包括中药、针灸、推拿、按摩、导引、食疗等疗法。

    对于西医知识的学习,各界也持有不同观点,在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贾谦教授的《中医药战略地位研究总报告概要》中提出:“能否不要让中医药院校学生学习西医和外语课程,将来工作需要西医知识和外语时,可以再脱产学习。起码应允许一半中医药院校以纯中医药院校方式存在,同时,应允许师徒传承方式的存在,并给师带徒出身的人以一定的学术地位。培养兼具中西医知识的人才应该由西医院校承担此项工作”。笔者认为,在目前中医院校普遍学习西医基础课程的现状下,培养中医药学生最重要的莫过于建立中医药知识结构,加强中医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考核,加大中医经典的学习深化,扩大中医传统文化必修课程的比例。当学生在学习初期接受中医药传统文化的熏陶,牢固地掌握了中医药理论基础的辨证论治体系后,再学习必要的西医知识。中西思维的碰撞建立在基本理解中医内涵和确立中医整体观的基础上,那么,中医药学生也会更加客观深人地看待中西医诊断思维和治疗方法的区别。

    (2)重视中医临床技能的早期培养

    中医经典是中医药学独特理论和临床诊疗体系的基石,但其内容比较抽象,主要依赖于人的理性思维去学习和体会。因此中医专业思想的根植,是一个临床实践与理论学习不断反复的过程。中医的院校教育应以中医知识结构的方法论内容为重点,使学生能透彻地理解中医最基本的原理,在此基础上加强中医的临床技能的学习运用能力。

    因此,应该在学生学习中医经典的同时,进行临床跟诊、见习,也就是在贯彻“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的基础上,注重学生学习中医经典和临床见习的同步性。可采取多种形式,如通过临床典型病例中医讨论、临床见习、中医门诊跟诊,或者经典与临床的讲座等多种形式,在学生学习中医经典理论课程的同时,接触实际病例,在临床上培养中医经典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学习经典并及时深化理解经典、运用经典的能力。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在本科教育和七年制教育中,以医学知识基础为根基,加强医学生医学基础知识训练。为了巩固中医学生的基础知识,从学生人学的第二个学期起,每学期组织学生参加《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方剂学》、《中药学》、《诊断学基础》五门课为主的“中医基础知识竞赛”,历年的考试成绩将作为进人临床实习的先决条件,极大地强化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并在实施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注重提高实践课的比例,规定实践教学应占整门课程的30 %。实践学习时间的增加能帮助学生理解、消化抽象深奥的基础理论知识。70%的理论学习时间基本保证了理论教学的学时数,也为提炼实践知识留下了足够时间。

    (3)继承师承教育,发展院校教育

    现今的中医药教育主要采用院校教育的形式,具有传播知识的信息量大,传授的知识标准、统一、规范,受教育的普及率高等特点。相对于院校教育,师承教育注重传统文化学习,中医基础知识较扎实,有利于继承教师独特的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因此将中医药教育的师承教育和现代的中医药院校教育更加有效地结合将更加有利于中医药人才的培养。

    在现有的中医教育体制中适当的方式是在学生的临床课和临床实习中实行导师制。这样,可以使医有专长的教师培养学有专长的学生。同时可采用多种形式的师承教育,如普及性的师带徒和高层次的师承教育,既有利于继承老一辈中医名家的个人经验,又有利于从业个体在潜移默化中领悟中医学丰富的理论内涵,把握中医学的思维方式和独特的临床经验,增强人才队伍对中医的信心。

    针对近年来中医院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师承教育的模式受到了一定的限制,面对这种情况,可以采取“一代带二代”、“跨学院、跨医院、跨地区”的模式进行师承,甚至可以试行优秀的中医药博、硕士研究生辅导本、专科中医药学生的方式,在实践中检验成果,不断的修正培养方法。

    根据邓铁涛等巧位全国名老中医的倡议,以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中西医结合专业为试点,创新传统“师带徒”模式,发挥“集体带集体”的优势,全国名老中医带徒中青年骨干,由中青年骨干带徒学生,师生定时见面,进行生动的授业解惑,并且实行定期的不同的名老中医跟诊制度。该举措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学生毕业后均受到了就业单位的一致好评,不仅掌握了扎实的中医药知识,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而且拥有开阔的思维,在掌握自己导师的基本思想的基础上,还不同程度地吸纳了其他老中医的医学思想。

    (4)中医院校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篇7

一项由中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协和医科大学、美国华盛顿大学等机构对中国疾病负担进行的评估表明城市化、收人增加和老龄化等原因导致非传染性疾病突增,导致中国人死亡(2010年)的主要原因依次是:脑卒中、缺血性心脏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交通意外伤害、肺癌、肝癌、胃癌等,如将恶性肿瘤合并,则导致中国人死亡前三位的原因分别是恶性肿瘤、心血管病和脑血管病。因这些疾病的多病因性,发病与患者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行为模式等关系密切,仅靠临床治疗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上述问题可以通过对比中美两国心、脑血管病发病和死亡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得以展示,据《美国医学杂志》(JA MA)报道,从1970-2002年约30年,美国心脏病及脑中风导致的死亡率分别下降了大半(中风下降63%,心脏病下降53 % )。同期我国全国的心血管病发病和死亡统计数据未检索到文献公开报道,但从个别地区的文献报道结果也能大体推断出其变化趋势,如王文化等对北京市1984-1999年急性脑出血和脑血栓发病率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后,发现脑血栓的发病率和构成比均在增加;吴桂贤等发现北京部分地区1984-1998年15年期间冠心病死亡比例有显著增加的趋势(年均0. 52%);最近的相关报道更加触目惊心:据2014年8月8日《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3概要》报道,心血管病死亡占城乡居民总死亡原因的首位,农村为38.7%,城市为41.1%;中国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流行趋势明显,导致心血管病的发病人数持续增加,而今后10年心血管病患病人数仍将快速增长。导致中美两国这两类疾病发展趋势完全相反的根本原因,不是两国的临床治疗水平存在巨大差距,也不是美国在心血管病的临床治疗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而是20世纪70年代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发现,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为吸烟、高血脂、高血压、肥胖等,美国心脏病学会(AmericanHeart Association,AHA)随即实施了全民教育,号召医生带头戒烟、控制血压、加强锻炼、降血脂等,经过三十多年的努力,取得了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下降了近150%的骄人成绩。    

上述例子一方面证明了普及预防医学知识的重要性,从另一方面讲,如果我国也采取相似的措施,并在加强锻炼方面引人传统医学的健身方法,如五禽戏、八段锦、太极拳等,将取得更好的健身和防病效果。    

2完善现代医学理论体系的客观需要    

现代医学在近百年取得了长足进展,但这并不能说现代医学已经发展得尽善尽美,它在非传染性慢性疾病的防治上就没有那么得心应手,而传统医学则在养生、饮食和运动等许多方面值得现代医学借鉴。例如,2009年7月,《科学》( Science)刊登了一项研究结果,研究人员将恒河猴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减食30的减食组,当对照组恒河猴只有50%存活时,减食组恒河猴则有80%存活,更重要的是减食组恒河猴糖尿病、癌症、心血管病和脑萎缩等疾病的发病时间明显延后,发病率显著降低。《科学》刊登该研究结果,表明该研究结果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当然,如果大家对中医学熟悉的话,就会发现这只是用实验动物证实了早在我国北宋时期的医学家钱乙就提出的“欲得小儿安,常要三分饥与寒”论断的一部分而已。再如,现代医学研究非常注重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研究对象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如都是同一种属、年龄、体重基本一致的大鼠等,否则得到的结论会受到质疑。但是现代医学绝大多数大规模的人群研究,除考虑性别、年龄、行为习惯等因素外,很少对人群按体质特征进行进一步的细分,而不同体质类型的人很可能对同一药物、环境毒物的反应差异很大,甚至相反,如有研究报道,痰湿质、阴虚质和气虚质的人更容易患原发性高血压。    

篇8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素问·异法方宜论》就认识到“南方者,天地所长养,阳之所盛处也。其地下,水土弱,雾露所聚也”。根据中医“天人合一”的思想,长期生活在这种环境下的人群,由于生活习惯、人群体质的差异,导致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临床证候和防治方法有其特殊性,形成不同于其他地区的医家风格和医疗特色。岭南医学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是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建成于1924年,是广州中医药大学建校的基础,该校所收藏的民国时期岭南中医文献比较齐全,这部分藏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民国时期岭南中医的学术思想和发展水平,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笔者近年来在整理这部分藏书的同时,总结了这一时期岭南医学文献的特点。

承前启后,理论水平不断提高

民国时期,中医著述沿自清代以来的特点,重视对古典医籍整理研究,并在理论上有所提高。对于《内经》、《难经》、《伤寒论》等古籍,不是原本照搬,而是经过系统整理及收集后世各家之说而予以补充,具有一定的革新精神。如陈伯坛的《读过伤寒论》林清珊序云:“仲景书必跳出旁门可读,……先生收回唐宋以后之原书还诸仲景,而仲景不亡。其编曰《读过伤寒论》,不读则拾人牙慧,……是书乃伤寒论之文谰,先生即张仲景之书记,两本书若作一本读,则此解如蔓藤,觉有伤寒论为之前,是书宜今亦宜古。”[1]在近代教育体系确立之后,以一部经典、一家注疏作为教材的传统方法已不能适应,必须适应发展需求,将中医典籍的研究与新式教育体系相结合。对中医理论不仅作系统的整理,而且联系实际,去粗取精,进行发挥和提高。如卢朋著的《药物学讲义》务在“博取众说,去其重复,撷其英华,发挥药性之本能,提挈药用之纲要,……又益以各种医书,补其未备,旁及西说,作借镜焉”[2],尽量采用各家之长,以启迪思路。

注重实践,结合临床总结经验

岭南医家一直非常重视医疗实践的有效性,不尚空谈。重临床、务实际这是一种优良的医学学风,但这也使岭南医家不擅总结经验,并将其上升为理论,故在全国范围影响较小。民国时期广东中医学校的兴起,促使老中医总结自己多年临床经验,将其上升为理论,用于指导学生。如岭南骨伤科素有优良传统,其以精确的理伤手法、独特的固定方法以及行之有效的伤科用药著称于世。但近代广东骨伤科名医大多尚武,对医学理论探讨较少,伤科学著作甚少,其丰富的各种理伤手法,或散记载于其他医籍中,或在民间流传,一直未能归纳总结、整理提高。近代岭南著名骨伤科医家管季耀认为:“我中国驳骨一科,其术之妙,其药之效,其技之能,有不驾乎外国者哉?果能于各科之中,合中西医学,舍其短而取其长,细心研究,使我国四千余年至精至微之医药学,发明而广大之。”[3]“因将三世所历试不爽妙要灵方,编成课本,综其大纲,详其节目,俾学者有所循序焉。”[4]于1929年编撰的《伤科学讲义》,把骨伤经验上升为理论,填补了岭南,乃至全国在这一方面的空白。

文献编撰,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民国时期的岭南中医文献,其编撰形式呈多样化格局,既有专著,如黎庇留的《伤寒论崇正编》、黄公伟的《伤寒切解》、陈伯坛的《读过伤寒论》、萧步丹的《岭南采药录》等;又有教材讲义,如梁翰芬的《诊断学讲义》、管泽球的《外科学讲义》、卢朋著的《药物学讲义》、吕楚白的《儿科学讲义》等等;更有学术期刊,如李仲守主编的《医林一谔》、张阶平主编的《杏林医学》等。可以说,在编撰形式上,突破了原来经学式研究的独尊地位,开始从多种角度、多种思路对古典医籍进行注解和阐述,并借鉴了近代其他学科讲义的一些形式,编写通俗教材或给原文加注释,帮助学生加深对经典著作的理解,作为入门阅读之用。如谢泽霖与李近圣合编的《妇科学讲义》,其中第一、二篇在所选录的名家论述之后加上按语。如该书第二章第一节,《素问》曰:“天地温和,则经水安静;天寒地冻,则经水凝泣;天暑地热,则经水沸溢;卒风暴起,则经水波涌而陇起。”[5]之后紧跟按语:“按,经水固有应乎天气之因,而亦能因天气以为病,凡属六所伤者,是外因也。”[5]又如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的《西药概要讲义》,该书以贺氏治疗学为底本择要节录,详细论述了各种西药的成分、用法、疗效等等,还配有各类术语、药物的英文名。学科门类,基础临床分类清晰

民国时期的岭南中医文献在学科分类上大致可分为基础、临床、中药、中西汇通等学科门类。基础类又分为中医基础类及西医基础类,如卢朋著的《医学史讲义》、陈汝来的《生理学讲义》、《病理学讲义》、马毅民的《卫生学讲义》等。临床类分内、外、妇、儿、五官、针灸等科,如内科有高轩、陈任枚、刘赤选、钟少桃等人分别编写的《温病学讲义》、杨志仁的《内科学讲义》、陈汝来的《杂病学讲义》、李光策、胡镜文分别编写的《金匮讲义》等,外科有管泽球、巫达云分别编写的《外科学讲义》、管季耀的《伤科学讲义》,妇科类有谢泽霖、李近圣、吕楚白、林国铭等分别编写的《妇科学讲义》,儿科有陈汝来的《儿科证治纂要》、吕楚白的《幼科要旨讲义》、《儿科学讲义》、古绍尧的《儿科学讲义》,五官有古绍尧的《喉科学讲义》、梁翰芬的《眼科讲义》,针灸有周仲房、梁慕周分别编写的《针灸学讲义》。中药方剂类有卢朋著为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编写的《药物学》、《方剂学讲义》,邓鹤芝为广州光汉中医学校编写的《方剂学讲义》、以及黄悌君的《药物学》、罗绍祥的《药物学讲义》。中西汇通类有《中西医学比观》、《中西医学全书》等等。

随着对疾病认识日渐深化,临证经验的更加丰富,各科都有一些专门论述某些病种的著作问世,也使得教材分科更细。例如,儿科对麻疹、痘疹的诊治有进一步的研究,如陈伯坛的《麻疹蠡言》、《痘疹学讲义》、古绍尧的《痘疹证治》,外科对性病也有专论,如管泽球的《花柳学讲义》,且各有自己的见解。

教材内容,引进自然科学成果

民国时期的岭南医学文献主张吸收西方医学教育,用西医学知识丰富自己的教材,不满足于整理古籍文献与临证相结合的传统教学方法,提倡中医教材融会贯通中西学说。在教材的编写上进行中西医结合的尝试,试图沟通中西医理。如张公让的《中西医学比观》。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中医学对人体结构的认识比较粗疏,所以专门编撰了《全体学讲义》,该书绪论中有说:“欲研究身体之构造,须讲全体学(又曰人体解剖学);欲研究各部分之功用,须讲生理学。此二科者,乃医学之基础也。”[6]其他诸如《西法诊断学讲义》、《化学讲义》、《生理学讲义》等等,体现了民国时期岭南中医谋生存、图发展的特点,并开始吸收和利用近代科学的成果和技术来补充及研究中医。

【参考文献】

1陈伯坛.读过伤寒论·林清珊序[M].广州: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印刷部印.

2卢朋著.药物学讲义·序[M].广州: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印刷部印.

3管季耀.伤科学讲义·序[M].广州: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印刷部印.

篇9

中国医药大学资深教授林昭庚博士以中、西医双重背景的专长,汇集台湾当代中、西医学结合专家的热忱、智慧、经验与毅力,前后费时共计12年,编成《中西医病名对照大辞典》,不仅为中西医结合之巨大工程,更是迄今海峡两岸及世界各国所完成之中西医学病名汇编及工具用书中,数据最为齐全的书籍,极具可读性及可参考性。该书以现代医学的病名为纲,搜罗历代中医文献可与之对应或近似的疾病名称,力图让中、西医病名对应汇通,旨在化解中、西医学之间的争端疑惑,更进一步提供中医学者了解现代医学、西医学者认识中国传统医学的机会,让彼此有良好的互相学习、讨论与沟通管道,有助于中、西医结合医疗的发展,早日达到“中西医一元化”的目标。

《中西医病名对照大辞典》一书是目前唯一的中西医病名对照之工具书。该书之主编林昭庚教授中西医学之学识修养深厚,在台湾与海外学术界颇富声誉,国内外230多篇,著作32种,以其学术成就在台湾获奖,亦受国际学术界之肯定,国内外院校机构聘为荣誉院士、教授等殊荣达30项,对中西医界有着广泛的影响。副主编共4人,均为博士或副教授、硕士资格之中西医专家学者。编著者36人亦多为兼具中西医师执照,且任职于台湾医学中心的专家学者,他们对中西医疾病之范畴有极多共识,亦共同历经12寒暑,克服困难,终于完成此书。对中西医学界来说,《中西医病名对照大辞典》的出版,堪称空前壮举,有着划时代的意义,值得高度肯定与赞许!

就《中西医病名对照大辞典》内容及编排架构来讨论,第一版以现代的“国际病名分类”为基础,逐一从中医典籍中找出相对应的证型,之后还加入了“实验诊断”的部份,让读者知道可以协助诊断的现代检验项目,并且以中、西医的角度,分别详细叙述该疾病的定义与临床症状,同时根据作者的临床经验,比较该疾病中、西医学上的不同,获得国内外专家学者一致的肯定。该书繁体版本是由台湾国立中国医药研究所出版,第一版自1992年着手编写,于2001年出版,而大陆人民卫生出版社于2002年出版之简体版本,乃为第一版之版本。

鉴于中西医病名繁杂,林昭庚博士再度集结多位台湾当代中、西医学结合专家,共同参与该书的再版工作,经过了3年的努力,再完成了《中西医病名对照大辞典第二版》,于2004年出版,该书亦是根据作者们多年的临床经验,选取适当的中医病名作为对照,所选取的中医病名乃以相关中医文献为依据,内容较第一版更为丰富,全书共5册,约400万字,引用并参考458部中医文献,西医书籍86本,专门探讨中西医学对于同一疾病,其定义、证候与诊断上的相似与相异点,是一部内容丰富、篇幅巨大的著作。

《中西医病名对照大辞典第二版》以第一版的《中西医病名对照大辞典》为基础,收录新增的西医疾病病名有133种,总西医疾病病名数达到997种,中医相关病名1759种,编次的原则系根据“国际疾病伤害及死因分类标准”之编号顺序为蓝本,只要该书上的西医病名能找到相关的中医病名与病症,则尽可能地予以收录,依序分成传染病及寄生虫病、肿瘤、内分泌、营养及新陈代谢疾病与免疫性疾患、血液及造血器官之疾病、精神疾患、神经系统及感觉器官之疾病、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妊娠、生产及产褥期并发症、皮肤及皮下组织疾病、骨骼肌肉系统及结缔组织疾病、先天畸形、周产期病态、征候、症状及诊断欠明之各种病态、损伤及中毒等共18章,997篇;其中第十八章为“中西医病名对照表”,首列西医(中文)病名对中医病名对照表,次列西医(英文)病名对中医病名对照表,再列中医病名对西医病名对照表,以便于读者检阅。

书中每篇病名的编排项目分成6大部分,依序为本书编号、国际疾病分类(ICD-9/ICD-10)编号、现代医学病名及定义、中医相关病名及文献出处、诊断要点、综论等内容。该书特别将国际疾病分类编号写入,使读者在查阅内容时,除了以书中目录为指引外,亦可以“ICD-9/ICD-10”为指引,以利国际学术交流。

篇10

[摘要] 目的 比较“择时服药”方案与常用服药方法对中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4 hSBp、24 hDBp、夜间SBp、夜间DBp、24 h平均心率、服药后伴随症状等指标的影响。方法 在该市2家三级甲等医院中,随机选取中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63例,其中西医组82例、中医组81例,分4组实施干预:2个对照组均接受统一的、传统的口服降压药物的疗法;2个试验组均接受统一的、拟定的“择时服药”方案。通过12周的“择时服药”方案干预,收集各类生化指标的测评结果,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患者血压、心率、伴随症状的变化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结果 通过对患者24 hSBp、24 hDBp、夜间SBp、夜间DBp、24 h平均心率的测评,显示4组五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伴随症状四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试验组较对照组服药后伴随症状有明显减少。结论 实施“择时服药”方案可明显降低中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4 hSBp、24 hDBp、夜间SBp、夜间DBp、24 h平均HR等指标,并使伴随症状明显减少,改善机体健康状况。

关键词 择时服药;中老年;高血压

[中图分类号] R54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4(b)-0133-02

中医时间医学是祖国传统医学中的经典方法,从古至今多有医家论述及应用于疾病治疗中。研究者在此启发下,将中医时间护理学中的“择时服药”法应用于中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研究此方法对血压的24 hSBP峰值、24 hDBp峰值、夜间SBp均值、夜间DBp均值、24 h平均HR、服药后伴随症状等指标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该次试验对四川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和干部科、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和老年科符合纳入标准的170例高血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随机化分组,分为西医组(四川省人民医院)和中医组(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西医组85例,中医组85例,其中中医组分为中医试验组43例和中医对照组42例,西医组分为西医试验组43例和西医对照组42例。干预过程中脱落7例,脱落比率<10%,实际病例163例,最终分为中医试验组41例,中医对照组40例,西医试验组42例,西医对照组40例。

1.2方法

两个试验组在高血压治疗常规基础上,实施 “择时服药”方案;而两个对照组则实施常规服药方法。通过12周的干预,收集各项生化检查指标,采用SPSS13. 0统计软件对患者血压、心率和服药后反应等类目进行分析评价并得出结论。具体服药方案如下:①西医组:对照组分别于9:00、15:00、21:00常规口服降压药;试验组于血压峰值前1h(峰值监测方法详见“研究方案构建”中相关内容)口服降压药,余药可按习惯时间服用,疗程均为12周。 ②中医组:对照组分别于9:00、15:00、21:00口服汤剂;试验组中肝阳上亢型高血压夜半(临睡前)服药1次、肝肾阴虚型高血压清晨(早晨6:00)服药1次、风痰上扰型高血压平日(上午8:00~11:00或下午2:00~5:00)服药1次、阴阳两虚型高血压傍晚(下午6:00)服药1次,余药可按习惯时间服用。

1.3统计方法

收集方案实施前后患者的2次信息进行审查、核对,并录入Microsoft Excel数据库。将所建立的Microsoft Excel数据库,转换生成SPSS 13.0统计软件包数据库进行处理和分析。对数据库进行审查,核对无误后锁定数据库并备份。计量资料进行均数和标准差进行描述,两组资料之间自身前后比较使用配对t检验,多组资料间的差异使用方差分析,使用LSD法进行两两比较;计数资料使用率和构成比指标进行描述,各组资料间的差异使用独立χ2检验,配对资料使用 McNemar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采用双侧检验,评价实施“择时服药”方法的实施效果。

2结果

四组患者干预后实验室检查项目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双侧检验,按a=0.05的检验水准,P>0.05,提示4组患者干预后实验室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经过中医时间护理干预后4组患者在24 hSBp、24 hDBp、夜间SBp、夜间DBp等实验室检查项目检查结果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四组干预后伴随症状(头痛、头晕、胸闷)比较,采用配对χ2(McNemar)检验,按α=0.05的检验水准,试验组P值0.000,P<0.001,试验组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提示试验组患者干预12周后较干预前时服药后伴随症状有显著减少。中医对照组和西医对照组P值分别为0.125和0.5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对照组干预前后服药后伴随症状无改善。见表1。

3讨论

①实施“择时服药”方案有利于中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后伴随症状的减少,提高舒适度。

②实施“中医时间护理干预”方案可明显降低患者24 hSBp、24 hDBp等生化指标,并使伴随症状明显减少,改善机体健康状况。

该试验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核心研究内容均是建立在中医“时间医学”的基础之上的。希望通过12周的“择时服药”方法干预,在不改变患者原有药物及服药方法的基础上,通过服药时间的改变,而达到改善血压,减少伴随症状的目的。实验室检查结果表明,实施“择时服药”方案后中医试验组和西医试验组患者24 hSBp峰值、24 hDBp峰值、夜间SBp均值、夜间DBp均值、24 h平均HR等指标均有明显下降,实施常规服药方法的中医对照组和西医对照组患者24 hSBp峰值、24 hDBp峰值、夜间SBp均值、夜间DBp均值、24 h平均HR等指标也有明显下降。通过统计学方差分析结果显示4组间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推测原因应该是使用药物没有改变的原因,所以降压效果四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经过统计学分析表明,降压效果4组间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服药后伴随症状(即头痛、头晕、胸闷等)试验组明显减少,效果优于对照组,说明“择时服药”方法对平稳控制血压、减轻服药后副作用具有一定效果。

参考文献

[1] 洪在炅,王宏琦.《黄帝内经》中时间医学观念其对后世中医学发展的影响及韩国传统《舍岩针法》的汇合[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学位论文,2001.

[2]张年顺.中医时间医学的概念和内容[J].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88(11):5.

[3]段延萍,李小军.刍议中医因时施护[J].北京中医,2000(1):52-53.

[4]明·汪琦石.理虚元鉴[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40-41.

[5]李瑞.《浅谈中医择时服药》[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24):2947.

[6]王平,王非.《黄帝内经》“择时服药”理论的探讨——择时服用右归丸对肾阳虚大鼠性激素差异影响的实验研究[D].哈尔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学位论文,2004.

[7]罗大中.叶天士临证择时服药辨析[J].辽宁中医杂志,2004,31(6):465-466.

[8]张年顺,宋乃光.《中医时间医学发展概要》[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87(2):3-5.

[9]周天禄.现代时间生物学及其研究现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1994,14(1):72-75.

[10]刘力生.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1,19(8):701-743.

[11]王胜利.高血压治疗与方法的演变[J].中原医刊,1993,20(6):45.

[12]高血压中医诊断标准

[13]王晓源.素问时间医学浅探[J].山西中医,1996,12(4): 32.

[14]庞世统.中药疗效最佳时段探讨[J].时珍国医国药,1999,10(9):716.

篇11

[1]毒邪犯肺证

主症:发热,恶寒,咽痛,头痛,肌肉关节酸痛,咳嗽,少痰,苔白,脉浮滑数。

证机概要:毒邪袭于肺卫,致肺卫蕴邪,肺失宣降。

治法:清热解毒,宣肺透邪。

基本方及参考剂量:柴胡10g,黄芩12g,炙麻黄6g,炒杏仁10g,金银花10g,连翘15g,牛蒡子15g,羌活10g,茅芦根各15g,生甘草6g。

加减:咳嗽甚者加炙枇杷叶、浙贝母;恶心呕吐者加竹茹、苏叶。

常用中成药:连花清瘟胶囊、柴银类口服制剂、银黄类口服制剂等。

[2]毒犯肺胃

主症:发热,或恶寒,头痛,肌肉关节酸痛,或咳嗽;恶心,呕吐,腹泻,腹痛,舌苔白腻,脉浮滑。

证机概要:毒邪犯及肺胃,湿浊内蕴,胃肠失于和降。

治法:清热解毒,祛湿和胃。

基本方及参考剂量:葛根20g,黄芩10g,黄连6 g鱼腥草30g,苍术10g,藿香10g,姜半夏10g,厚朴6g,连翘15g,自芷10g,白茅根20g。

加减:腹痛甚者加炒白芍、炙甘草;咳嗽重者加炒杏仁、蝉蜕。

常用中成药:双黄连口服液、清热解毒类制剂、鱼腥草类制剂、双黄连类制剂等。

人禽流感的轻型患者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及胃肠道感染、以及疑似病例表现为以上两种证候者,可参考以上进行辨证论治。

[3]毒邪壅肺

主症:高热,咳嗽少痰,胸闷憋气,气短喘促;或心悸,躁扰不安,甚则神昏谵语,口唇紫黯,舌黯红,苔黄腻或灰腻,脉细数。

证机概要:毒邪壅肺,肺失宣降,故高热,咳嗽;痰瘀闭肺,故口唇紫黯,气短喘促。

治法:清热泻肺,解毒化瘀。

基本方及参考剂量:炙麻黄9g,生石膏(先下)30g,炒杏仁10g,黄芩10g,知母10g,浙贝母10g,葶苈子15g,桑白皮15g,蒲公英158,草河车10g,赤芍10g,丹皮10g。

加减:高热,神志恍惚,甚则神昏谵语者加用安宫牛黄丸;肢体抽搐者加羚羊角、全虫、蜈蚣等;口唇紫绀者加黄芪、三七、当归;腹胀便闭,躁扰不宁者加生大黄、芒硝、枳实、厚朴。

常用中医注射剂:清开灵注射液、双黄连注射液、血必净注射液等。

重症患者临床上出现继发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急性胃肠功能障碍者,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可参考本证候进行治疗,贵在早期诊断早期干预,方可取效。

[4]热入营血证

主证:高热,神昏。出血倾向(斑点隐隐,甚者吐血、便血、尿血、发斑),四肢抽搐,舌质红绛,脉数。

证机概要:热入营血,灼伤血络。迫血忘行,溢出脉外;或血热生风。

治法:清营凉血,活血通络。

基本方及参考剂量:水牛角30g,生地30g,赤芍15g,丹皮15g,金银花15g,连翘15g。

加减:热渐退,但出血明显,尿少肢凉者加红人参、麦冬、五味子;出血加重,四肢厥逆,汗出者,出现了脱证,当参考“脱证”论治。

常用中药注射剂:血必净注射液、丹参注射液、川芎秦注射液等。

重症患者临床上出现急性弥漫性凝血(DIC)高凝期及消耗性低凝期可参考本证论治。特别注意早期征象,早期治疗。继发纤溶期多并发休克等,属中医学“脱证”的范畴,可参考“脱证”辩证论治。

[5]脱证

气虚阴脱证

主症:神情恍惚,面色潮红,口干欲饮,皮肤干燥,舌红而干,脉微细数。

证机概要:气虚欲脱,真阴亏涸。

治法:益气救阴固脱。

基本方及参考剂量:人参15g,麦冬15g,五味子6g。

常用中药注射剂:生脉注射液、参脉注射液。

元阳暴脱证

主症:神志淡漠甚至昏蒙,面色苍白。冷汗自出,四肢不温,甚者逆冷,声低息微,倦怠乏力,舌淡,苔白,脉微弱。

证机概要:元气大虚,散乱欲脱。

治法:益气固脱。

基本方及参考剂量:人参30g,附子15g。

常用中药注射剂:参附注射液。

重症患者临床出现休克者,多属于中医“脱证”,在积极采取抗休克治疗的基础上,可参考以上两种证候进行辨证论治。

以上诸证,若出现尿少或尿闭并发急性肾功能障碍者,

在积极的血液净化治疗基础上,可加用中药保留灌肠有一定的疗效。

基本方及用量:大黄20g,丹参30g,牡蛎20g.蒲公英20g,制附片15g。保留灌肠每日1次。

[6]正虚邪恋证

主症:低热,口渴,心烦,纳差,干咳,痰少而稠,舌红少苔,脉细略数。

证机概要:余邪未尽,正气未复(正虚邪恋)。

治法:轻透余邪,滋养肺胃。

基本方及参考剂量:桑叶10g,北沙参15g。麦冬10g,天花粉20g,玉竹15g,法半夏10g,芦根10g,炙甘草6g。

加减:身热加金银花、连翘、薄荷、栀子;咳甚加丝瓜络、桃仁、地龙;倦怠、气短加用黄芪、太子参、鳖甲、山甲。

篇12

所谓人文教育,是指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旨在促进其人性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以及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的教育,其核心是涵养人文精神。当前,有的理工科院校中,人文教育缺失较为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成长成才。本文阐述了人文教育的必要性、重要意义,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实际困难。通过在理工科院校开展中医文化教育的探索,希望对致力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教师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人文学科是以观察、分析及批判来探讨人类情感、道德和理智的各门学科(哲学、文学、艺术、历史、语言等)和知识的总称。

陈平原说:“在今天这个时代,需要理解我们的真实处境和发展路向,有所坚持,也有所创新。我坚信,当眼下五光十色浮华侈靡的大幕退去,学术重归平静,人文学科应该是最能站得住的。大学作为一个知识共同体,需要专业技能,也需要文化理想。对于营建校园氛围、塑造大学风貌、体现精神价值,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人文学科。”

十年来,通过高校扩招,大学生数量增加了,而相应的教育措施、内容及方法有时没有跟上,本已捉襟见肘的人文教育,更加难以为继。从泼熊事件到马加爵案,一个个事件,激起一波又一波的讨论。这些个案,无不反映出部分学生心理素质、社会适应能力和道德水准的低下,人文教育缺位,信仰缺失。社会大环境中,一部分人笃信唯科学论,有时忽视人文学科对人精神信仰方面的塑造作用,忽视了“只有人文学,才能帮助我们面对和克服现代化社会的精神危机”。

二、人文素质教育的困境

目前,高等教育发展迅速,但有些理工科院校存在人文教育较为缺失的问题。这与当时大规模的院系调整有一定关系。比如清华大学,1952年院系调整过程中,清华大学人文学科被拆分,成为一所以理工科为主的高校。以清华大学为例,清华国学四大导师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等一批文史哲大师先后汇聚清华大学。曾经实力雄厚的人文学科,经过调整,变得默默无闻。1978年后,清华大学重建文科。重建这么多年,暂时也难以重振雄风。2012年10月,即院系调整60年后,人文学院才正式重新揭牌。实力超群的清华,恢复起来尚且如此之难,可以想象其他院校的实际困难。

也是从彼时开始,社会上“重理工、轻人文”的意识逐渐浓厚。“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说法影响甚广,也甚深远。以致目前,学文科的学生多被认为是那些学不好数理化的“笨学生”。同时,除了高考这根指挥棒之外,就业导向也加重了这种状况。文科学生不好就业,文史哲专业的学生有的改行,否则难以找到工作。人文科学在现实社会中成了花瓶和摆设。经济大潮中,不能直接带来经济利益的人文学科,有的或被束之高阁,或偏于一隅,勉强生存。人文学科的一度衰落,直接造成了高校中的困境,影响了学生的成长成才。

三、借助传统中医药文化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尝试和探索

人文一词的中文,最早出现在《易经》中贲卦的彖辞:“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医易同源,中医药理论与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当时的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反映了其他文化的成果,反过来也为其他文化提供营养物质。传统中医药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具有哲学思想又有临床与生活实践相依托,一直伴随着中国文化不断前行,尽管有时踌躇踯躅,但是从没有脱节。不同于西方现代医学,中医既能用来诊断、治疗疾病,又能起到维护肌体健康的作用。同时,也是生活方式,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渗透到生活各个方面中。运用得当,不仅起到防治疾病的作用,而且能够起到调节心理,指导人们社会活动的作用。

中医药文化适合作为一个突破口,成为进行传统文化、人文素质教育的课程。《伤寒论・序》中提出,每个人都应该学习一些医学知识,以便“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懂得一定的健康常识对家人、对社会、对自己都是有重要意义的。中医强调“天人合一”、注重整体,补泻兼顾、注重病人感受和外在症状表现。中医学以重视道德品质的修养为前提,提倡清心寡欲,慈悲为怀,观天之道,执天之行,以蓄养身心之浩然正气,达到健体延年之目的;中医学以阴阳为核心,教人守持中庸之道,饮食有节,起居有时,不可过分,诸如此类正确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均能在学习中医相关知识过程中得到体现。因此,中医类课程的设置,不仅能够教导学生熟悉中医、理解中医,还能进行潜移默化的德育。

从2010年开始,笔者在电子科技大学先后开设了《中国传统医药文化概览》与《中医基础理论与养生》两门课。截止2013年6月,共开课4次,选课人数三百多人,每次都是满额甚至超过人数限制。这两门课,通过对中医药学的概要性介绍,使得选修学生能够短时间内了解中医的基本理论、代表人物、主要贡献等内容。

另外,社团协会是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是学生进行素质实践的重要介质。在中医素质教育课的基础上,笔者指导成立了电子科技大学中医与养生协会,以协会作为依托,广泛开辟各类健康素质教育相关渠道,针对学生兴趣、爱好设置相关教育内容,与校医院中医科联合开展中医宣传活动,积极开展学生喜爱的讲座、义诊等活动,在实践中达到教育目的,实现人文素质的提升,更好地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黄冲.陈平原教授谈中文教育在当代中国的地位和价值[N].中

国青年报,2010-12-17.

[2]陈来.人文学科存在危机吗[N].中华读书报,2011-6-15.

(1.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信息与软件工程学院;

2.电子科技大学校医院中医康复科,中医学博士;

3.电子科技大学微固学院,学生,电子科技大学中医与养生协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