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管理一体化范文

时间:2023-08-12 08:25:1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技术管理一体化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技术管理一体化

篇1

1前言

随着供电企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企业内部的业务信息数据整合程度也逐渐提高,分散分布式管理技术平台已经无法满足当下的业务信息需求,一体化缴费技术管理平台的实现是其必然发展方向。一体化平台能够统一接入多种缴费渠道,为多中形式的缴费业务提供支持,从而实现营销数据的高度共享和统一管理,方便企业管理和监控工作的开展。一体化缴费管理凭条的应用可以促进电力企业营销业务的拓展,同时给用户缴费提供方便,加快资金流通速率。

2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一体化电力缴费技术管理平台是综合性的管理平台,集成了与电力营销业务相关的计算技术、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电子商务技术、网络安全技术等,其特点是功能完善、可靠性高,而且使用便捷,可以为电力企业的营销管理人员和广大电力客户提供综合性的服务。一体化电力缴费技术管理平台的实现为用户提供了多种缴费渠道,而且缴费活动不受时间空间局限,可以随时随地的进行缴费,符合电力企业的人性化服务标准,能够为用户缴费提供更多的方便。与此同时,也极大的减轻了营业厅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有利于提高营业厅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一体化缴费技术管理平台的实现通过服务适配器将不同规约下的缴费渠道按统一格式进行转换,形成标准的报文数据,能够实现对外缴费终端与金融、非金融渠道商缴费系统的对接和电力营销业务管理系统的集成接入。在一体化系统平台的设计与实现过程中,需要充分利用企业现有资源系统,充分考虑营业厅工作人员对电费缴费方式的熟悉程度,兼顾缴费用户对各种缴费渠道的适应性,进行总体的系统设计,整个系统主要分为接入服务层、组合服务层、业务服务层和数据服务层。系统总体框架图如图1所示。图1系统总体框架图其中,接入服务层通过交易中间件和数据传输、交换协议,可以实现与网上银行、自主缴费终端、POS机缴费终端、手机支付等缴费渠道的数据共享和信息交互。组合服务层通过金融代收、非金融代收等方式,对不同缴费渠道的数据信息进行统一管理。业务服务层负责完成电力营销业务中的基础业务服务,对用户缴费信息进行统一管理,可以实现基础业务数据的交互与共享,为电力企业的数据分析和运营决策提供参考。数据服务层主要负责验证用户登录信息,完成营销数据,对SCADA数据进行转换,对历史数据进行分析以及数据加密等功能。

3平台主要功能的实现

3.1网上缴费功能

一体化缴费技术管理平台为电力用户提供了网上缴费的功能,这也是平台的主要功能之一,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进入电力企业的网上营业厅,获取实时电价信息、电力检修停电及恢复供电的信息等。用户登入电力企业的网上信息平台需要输入账号、密码及验证码进行个人信息验证,然后就可以通过人性化的操作界面,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网上营业厅主要为用户提供了客户信息查询、用电信息查询、电费充值、网上客服等服务功能。网上营业厅的电费缴纳业务与金融机构银联或非金融机构代收系统可以进行数据交互,完成对用户信息的认证操作,并经过支付接口完成电费充值的在线服务。

3.2POS缴费

图2无线POS缴费系统利用POS机终端设备进行日常生活缴费也是目前人们普遍采用的方式,可以通过数据通信网络将POS机终端售电机与供电企业前置通信处理服务器进行连接,完成数据信息的交换工作。通过核心数据交换机与营销服务器、管理员工工作站的互联,实现用电数据、营销信息和管理信息的交互,经过内部DSP数据单元的处理,向POS售电机发出请求数据命令的信息,从而完成客户的用电信息查询、缴费等功能。无线POS缴费系统的逻辑架构如图2所示。

3.3自助缴费终端

电力自主缴费终端通过前置通信服务器与营销服务器的对接,能够完成用户信息修正、用电信息查询等功能,并通过与银行卡支付接口的对接,实现电费预存、电费缴纳等在线支付功能。除了这些功能,自助缴费终端还能对缴费系统的软硬件运行情况进行在线监控和管理,为系统的稳定、可靠运行提供保障。自助缴费终端采用银联统一的SAM卡密匙进行安全控制,保证自助缴费终端数据信息交互的安全性,并再次基础上,对自助缴费终端与主机系统的关键信息交互采取数据加密措施,独立于银联卡的安全模块,进一步提升使用自助缴费终端的安全性。一体化缴费技术管理平台集成了壁挂式、大堂式、穿墙式等各种电力自助缴费终端,使各个缴费终端之间进行互联,可以实现对缴费信息数据的统一管理。自助缴费终端的使用极大减轻了营业厅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能够与营销服务器进行实时数据通信,不需要安排专门人员值守,也免去了缴费用户到营业厅排队缴费的麻烦,可以实现营业厅的24小时自助服务。

4结语

总而言之,供电企业一体化缴费技术管理平台的实现不仅拓展了供电企业的电力营销渠道,加快了资金回流速度,也使供电企业的缴费服务更加人性化,可以给用户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缴费服务。本文主要探讨了供电企业一体化缴费技术管理平台的总体架构和每个业务逻辑层的主要功能,并对系统的主要业务功能进行分析,包括网上缴费功能、POS缴费和自主缴费终端等。

作者:韩向哲 赖涛 单位: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荆门供电公司

篇2

一、煤矿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分析

1、煤矿安全监控工作体系分析这一工作环节主要是通过引入机电一体化技术提高工作效率,真正的提升安全监督与控制的工作,煤矿安全监控管理工作一体化目标的实现离不开信息化管理技术的应用、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机械自动控制系统的应用。笔者结合自身在煤矿企业工作的实践情况进行分析,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煤矿机电一体化技术在企业也得到了相应的推广,在安全管理中我们通过局域网的网络平台对矿井下作业情况进行安全方面的实时监控。除此以外还可以对煤矿的设备使用做到及时的监督与管理,这样不但提高了煤矿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还能保证安全生产,从而提高煤矿生产现场安全监控管理水平。2、煤矿运输提升设备的角度分析这一工作环节主要的工作重点是将带式运输的关键设备与机电一体化进行结合,这样的结合能够满足长距离、大规模的运输,有效的提升煤矿企业自动化水平。我们通过计算机的控制系统利用机电一体化的软启动模式将运输设备的惯性载荷处理方法进一步提升。在煤矿工作的现场,设备的工作面中轴承部位经常会出现跑偏及倒转的问题,这时候我们利用机电一体化的方式做到及时的监控与合理的评估,并结合下一阶段煤矿运输对设备功能的要求进行设备提升,将设备的操作与控制通过机电一体化技术实现自动化发展,提高煤矿企业的工作效率。3、煤矿采煤设备提升的角度分析这一工作环节需要结合有关的实际工作情况进行研究,在采煤设备现场运行的下滑过程中,利用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使设备的制动能效得以发挥,对大倾角煤层下的采煤设备是具有一定价值的。在作业的采煤现在,由于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干预,有效的提高了采煤设备的安全运行,即使遇到恶劣的采煤环境,设备的运行也能安全。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能够对采煤过程中各类参数进行调整和优化,提高采煤结构体系,降低体积量水平,巩固动态属性,通过计算机技术实现采煤设备运行全程控制。

二、机电一体化技术在煤矿作业中的应用

1、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提升机中的应用矿井提升机是目前煤矿机电一体化、自动化水平最高的设备。内装式提升机在结构上将滚筒和驱动合二为一,简化了机械结构。全数字化提升机高度可靠,采用总线方式,使电器安装大大简化。2、机电一体化技术在采煤机中的应用电牵引采煤机的使用,电牵引采煤机与液压牵引相比具有良好的牵引性,在采煤机前进的时提供牵引力克服阻力移动,在采煤机下滑时进行发电制动。电牵引采煤机可用于大倾角煤层,牵引电动机轴端装有停机时防止机器下滑的制动器,所以电牵引采煤机可用在大倾角的煤层。电牵引和液压牵引不同,电牵引采煤机工作可靠,反应灵敏,动态特性好,使用寿命长,发生的故障少,降低了维修工作量。

三、煤矿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管理分析

当前煤矿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在管理方面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我们需要结合煤矿的实际作业情况,建立适合的应管理方案,从而保证作业现场的管理优质。1、煤矿机电一体化技术管理的问题分析煤矿机电的管理部门的管理作用没有得到有效的发挥,虽然地方煤矿企业都设置了机电管理部门,但是主要的职能是机电管理与生产。1)机电管理部门的相关人员没有充分发挥管理作用,只将工作精力放在生产上。一些煤矿企业的领导只看重生产忽视管理的重要性,将机电的管理人员大大的缩减,严重的造成机电管理人员缺乏,技术手段落后,对于机电系统的组织建设不及时导致机电管理网络经常发生中断的情况,逐渐的淡化机电职能管理作用。2)机电队伍的整体技术水平低下,聘用技术基础差、文化较低的人员担任煤矿机电管理工作,对于煤矿机电管理对于没有进行系统设备管理理论和企业管理理论的学习就上岗就业,导致机电管理主要是凭经验进行管理的。很多煤矿企业的机电职工都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培训,以至于理论知识缺乏的同时技术水平也不足,在实际的实践工作中经常出现违章作业。导致煤矿机电设备故障频发,甚至出现严重的安全事故。3)设备安全设施、保护装置不全,导致设备的安全隐患较多。提升系统缺少缓冲装置和托罐装置,对于电控系统、制动系统缺乏保护措施。井筒装备出现了严重的锈蚀情况。有的矿井为了大力的提高生产,主副井2小时的停产检修时间都不能得到有效的保证,对于绞车的负荷能力超过实际设计的能力。还有一些电压表、电流表、压力表、真空表、安全阀根本不能进行定期的检测和校验。在井下的电气设备也不进行定期的试验,使用非阻燃的电缆、输送带,造成井下的电气设备失爆情况屡见不鲜。井下电气都没有使用过流保护、漏电保护等等,这些都是煤矿机电管理部门需要注意的安全隐患。2、煤矿机电管理主要的实施方法1)我们在设计机电管理制度的时候需要结合煤矿工作现场的实际情况,构建完整管理制度与规范,还要根据工作现场机电设备的投入,制定科学的机电工作方案,实现故障及时监测、诊断、预警系统的使用。2)对于煤矿机电管理人员,我们首先要对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的工作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培,管理期间对各种违章行为进行正确及时的处理,还要总结各种机电设备常见故障排查表,对出现机电事故的设备进行追查与跟踪,定期评估煤矿工作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情况,并制定完善的改进措施。3)制定机电一体化技术及相关设备的综合管理控制制度,加强煤矿机电技术管理人员的培训,从而发挥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真正价值。

四、结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煤矿机电一体化技术是煤矿企业信息化进步的重要支撑,是矿山实现综合自动化的基础,机电一体化技术在煤矿工作生产作业中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煤矿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能有效的提升运输设备的工作效率,针对在煤矿机电一体化技术管理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入手,将煤矿机电一体化技术管理工作进行合理的优化,进一步发挥实践效益。

篇3

中图分类号:TH-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12)11-0127-02

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普及和运用,让煤矿采煤技术和流程更加科学化,更加人性化,这也是煤矿现代化自动化发展的需要,是实现煤矿机械化、自动化采煤的需要。机电一体化和电气自动化系统的运用,提高了综合采集装备液压支架的自动化水平,实现了采煤、运输的远程自动化监控。煤矿机电一体化技术是目前煤矿生产中矿井运输应用最为普遍的新技术,为进一步提升煤矿机电一体化技术装备产品的性能和技术,提高使用效率,笔者结合多年的工作实践对煤矿机电一体化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对煤矿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情况进行了总结和探索。

1煤矿机电一体化产品实现了设备的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

目前国内生产的煤矿机电一体化产品已在国内外很多煤矿企业广泛推广与应用。主要包括国产的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网络管理系统、煤矿安全生产图像监控系统、矿井供电系统、电牵引采煤机、全数字直流提升机、计算机监控的掘进机、胶带运输机、胶带机集中控制系统设备、矿井生产过程自动控制系统设备、数字化信息化管理系统设备、数字化生产管理调度系统设备等。煤矿机电一体化产品在智能管理、生产调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配置、设备安装调试、煤炭销售以及办公自动化等方面都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使煤矿企业生产管理实现了智能化,设备管理实现了自动化,财务人事管理实现了科学化,产品销售实现了信息化,为安全、可靠、增效、高效生产提供了可靠保障。

2加强和改进煤矿机电管理的办法

2.1加强领导,建立机电管理机构,明确管理职责

首先,加强煤矿企业机电管理的领导,建立健全管理机构,强化责任意识;其次,要建立健全机电管理网络,做到自上而下,从下往上,全员管理,相互监督,相互协调,机电管理,人人有责。

2.2加强学习,开展培训,提高机电管理水平

加大对企业研发人员学习和研发的投入,建立定期和不定期学习培训制度,鼓励企业科技人员技术创新,产品研发,及时学习和掌握国内外先进技术,不断更新煤矿企业的产品设备,做好升级换代,努力提升机电技术管理水平。

2.3建立健全并落实好各项规章制度

最有效的、最人性化的管理就是制度管理,制度面前人人平等,这是做好机电管理工作的保证。因此,要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如机电设备管理制度、机电运输配件管理制度、机电设备定期检查检修制度、矿井防爆设备检查员管理制度、矿井停送电管理制度、设备定期检测检验制度、电力调度管理制度、机电运输事故造查报告制度、机电运输干部上岗检查制度、机电运输包机包修制度、机电运输质量标准化管理制度,并建立健全监督奖惩制度,确保管理制度的落实。

2.4扎实地做好设备综合管理工作

对煤矿企业设备的管理是机电管理的重要内容,记录掌握技术性能运行状态,建管设备档案,编制审查设备购置、更新、改造、修配、报废,对设备实行全过程的监督和管理。煤矿企业结合当地的工作实际,建立机电设备综合管理体系和技术运行体系,健全机电设备综合管理的一系列规章制度,科学合理的调配设备管理人员,积极有效地开展技术培训,扎实开展安全管理教育工作,深入细致做好自查和定期检查督查工作,确保设备管理精细化,制度管理规范化,技术管理科学化,安全生产高效化。

篇4

[中图分类号] R19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7)01(b)-0171-03

医疗过程中采用一体化管理主要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管理体系相互融合并存,并将两者之间的公共要素进行整合,将若干个体归咎于统一管理框架统一运行[1]。以往研究证实[2],在临床护理管理中应用一体化管理,能有效的提高临床护理工作效率。放射科日常工作内容为影像诊断及其相关技术、临床护理干预三大部分[3],以上三大部分相互交接不可分割,甚至部分工作存在一定的相互替代性[4],故护理人员于放射科医师、技师的配合好坏[5],直接影响患者实施检查的速度与质量、安全与效率[6],故在放射科护理工作中,实施一体化管理,对医务人员及患者进行统一的综合管理,将各体系间资源做到有效共享,从而显著提高工作效率[7]。本研究主要总结近年本院放射科针对护理与影像技术实施一体化管理,并探讨其对提高放射科护理质量的临床价值,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月~2015年1月本院工作的临床影像技术医师及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所有入研究人员中临床影像技术医师包括49名:初级职称者25名,中级职称者13名,高级职称者11名;技术员25名:初级职称者14名,中级职称者7名,高级职称者4名,年龄26~55岁,工作年限3~35年,平均(13.3±2.1)年,学历:本科及以下者25名,硕士及以上者11名。护理人员16名,初级职称者5名,中级职称者10名,高级职称者1名;年龄23~50岁,工作年限3~30年,平均(15.6±2.0)年;学历:本科5名,专科及以下者16名,其中2012年1月~2013年12月为对照组,2014年1月~2015年1月为观察组,其中观察组与对照组入组观察时间段内病例数均为100例。

1.2管理方法

观察组采用护理影像技术一体化管理方法:①成立护理影像技术一体化管理小组,由放射科主任及护士长牵头,其中放射科主任主要负责放射科医师日常工作职责确定、仪器设备管理与维护、使用药物及药品的管理、放射科临床工作的质量监管等;护理长则主要对护理人员工作的绩效考评、职业培训、工作安排。②做好护理影像技术一体化管理培训工作,设立影像响技术岗位与护理岗位相关知识培训,重点讲解影像技术基本及原理、读片能力及技术提高方法,同时针对护理知识进行培训重点讲解护理相关理论、基本操作以及护患沟通技巧与能力,最后提高影像技术与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影像检查时所需要掌管的基本流程、应激护理技能与急救流程。③护理影像技术一体化管理排班制度:科室主任与护士长在对科室人员排班安排上应进行合理组合,根据影像技术人员与临床护理热源的工作能力、工作年限等进行更合理的组合分配。依据临床工作需求适当增减护理人员数量,同时由管理小组将排班制度进行公示后粘贴于值班室与办公室,以求大家共同遵照执行。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模式,护理部与影像医师工作各成一体,未进行相互结交融合。

1.3观察指标

比^两组整体护理质量控制指标、两组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的满意情况、两组放射科医师对护理的满意情况,同时统计两组干预后出现的造影剂泄露比例及重复扫描比例。

1.4效果评定方法

①整体护理质量控制指标:由护士长牵头对本科室单月环节质控以及护理部提供的每月质控评分进行总结与计算,总分100分,分值越高,整体护理质量越高;②两组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的满意情况:使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进行,对两组实施护理影像技术一体化管理前后患者及其家属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整体满意度进行评定,总分100分,分值越高,满意度越高;③两组放射科医师对护理的满意情况:同样使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进行,比较放射科医师与技师在日常工作各个环节中对工作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总分100分,分值越高,满意度越高;④统计两组干预后出现的造影剂泄露比例及重复扫描比例。

1.5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2结果

2.1两组干预前后整体护理质量评分的比较

两组干预前的整体护理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整体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2.2两组干预前后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满意评分的比较

两组干预前的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满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满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2.3两组干预前后放射科医师对护理满意评分的比较

两组干预前放射科医师对护理满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放射科医师对护理满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2.4两组干预后造影剂泄露及重复扫描比例的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造影剂泄露及重复扫描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

3讨论

影像技术的发展,未能较好地将护理与影像技术相融合,尤其对大型影像学检查设备缺乏了解,导致在影像技术人员进行工作时,护士未能较好地与之配合[8-12],进而影像检查效率与质量[13]。本研究观察组实施的护理与影像技术一体化管理,较好地解决了以上问题,显著提高了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提高了放射科工作效率。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整体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满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放射科医师对护理满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造影剂泄露及重复扫描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证实观察组实施的护理与影像技术一体化管理,能有效提高护理整体质量,患者满意度及医师对护理工作的认可度,降低造影剂泄露及重复扫描的比例。究其原因可能为护理与影像技术一体化管理,将影像技术人员与护理人员之间根据已经掌握的相关知识[14],并进行针对性的内容学习,进入从整体上进行专题教学[15],同时结合当前主要的影像检查技术与护理知识,弥补独立、各自为政的工作模式[16],从整体上提高护理人员与影像技术人员直接的工作协调性[17],节省医护人员的时间与精力[18]。观察组实施的护理影像技术一体化管理排班制度,排班上将科室人员相互搭班尽量做到合情合理,根据影像技术人员与临床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工作年限等进行更合理地组合分配,一般以老带新模式、强弱组合模式进行搭配排班,提高工作积极性与安全性,从而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综上所述,护理与影像技术一体化管理能有效提高护理整体质量,患者满意度及医师对护理工作的认可度,降低造影剂泄露及重复扫描的比例,提高放射科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李雪,陈金华,卢蓉,等.持续质量改进在放射诊断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杂志,2015,32(1):41-44.

[2]殷琪.护理一体化信息平台构建[J].医学信息学杂志,2013, 34(8):12-23.

[3]龙晓宏,徐迎阳,尚宇,等.创建麻醉护理一体化管理模式在麻醉后恢复室的应用[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4,36(4):269-301.

[4]吴南洲,马林,官剑武,等.层级管理模式在影像技师队伍建设中的应用[J].医院管理杂志,2016,23(4):393-395.

[5]钟晓红.护理与影像技术一体化管理在提高放射科护理质量中的作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5,23(2):104-106.

[6]李雪,陈金华,曾登芬,等.护理与影像技术一体化管理在提高放射科护理质量中的作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4, 49(1):49-52.

[7]陈永莉,洪漪.检索语言在医学信息管理与检索中的应用综述[J].情报、信息与共享,2015,3(72):72-79.

[8]王蕾,高晓梅,张正杰,等.基于护士岗位需求调查的护理“教-学-做”一体化影像资料制作探讨[J].现代医药卫生,2014,30(17):2697-2698.

[9]周婷婷,王青尔,钱凯,等.专病一体化管理理念在腹膜透析病人合并高磷血症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6,30(8):1010-1013.

[10]李雪,张乐天,刘俊伶,等.模块化管理在影像科护理与技术管理中的应用与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6,32(20):1572-1575.

[11]冯荣杰.医院放射线科护理质量管理模式探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6,13(3):182-184.

[12]w征.浅谈城乡医疗资源一体化形式下的护理管理模式[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14,26(4):501-503.

[13]张梅.一体化急救护理管理在突发群体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6,22(2):104-106.

[14]殷艳玲,郭新荣,徐静雅,等.网格一体化护理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J].护理研究,2015,29(9):3412-3414.

[15]曲梦媛,冷灵,张婷.一体化管理理念在提高肿瘤放疗护理工作效率中的作用研究[J].吉林医学,2016,37(2):492-493.

[16]黄秀兰,覃舒婷,黎一雄,等.一体化管理理念在提高肿瘤放疗护理工作效率中的效果研究[J].四川医学,2013, 34(6):937-938.

篇5

马卡连柯说:“集体是具有一定目的的个人集合体,参加这一集体的每个人是被组织起来的,同时也拥有集体的机构。”要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优化班集体,依靠班集体的力量,转化后进生的工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技术环节,一个健全的班集体应当具有正确的方向、共同的奋斗目标、自觉的纪律、正确的舆论以及关心集体、爱护集体、团结友爱、勤奋上进的良好风气。如何使班集体最优化,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的:

一、了解情况,分析原因

要优化班集体,首先,了解班集体和班集体的所有成员,对此进行全面分析综合,这是优化班集体的先决条件。其次,对待学生要学会用“爱心育人”,重视人文情怀,让学生乐与接近你,生生平等,师生平等,以诚相待,这样才会形成和谐的班集体。

面对后进生,虽心里着急,但不能气馁,教育的使命感、责任感使我感到肩上的担子沉重,时而大发脾气,转而心平气和,要认识到对后进生的教育不可能立竿见影,要有耐心来做好后进生的工作,让后进生在爱中走向进步。

二、确立目标,培养班风

在确立目标后,应根据实际情况而定,而且要如实可行。当目标实现后,要认真总结,及时提出新的、更高的目标,引导班集体在不断前进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良好的班风。在其过程中,作为班主任必须发扬民主精神,保持在学生中的良好形象,这需要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向学生全面深刻地展示自己,取得学生信赖。引导学生不断提升自我,使班集体各项工作有序可行,步入规范,积极形成关心集体、爱护集体、团结友爱、勤奋好学的良好班风。

三、培养班干部,形成集体核心

班干部是班集体的核心,是优化班集体的关键所在,是实现班集体奋斗目标的带头人,是班主任工作的得力

篇6

中图分类号:X75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煤矿机电设备管理的现存问题

1.1管理理念错位

在一些煤矿企业,主要领导只注重产量,对井 下机电设备重视不足,没有真正把机电设备视为现 代化煤矿安全生产的保证放到一个关键的位置,仅 把机电设备管理当做一个辅助生产工作,管理制度 不够完善,具体措施没有落实到位。与此同时,出 于经济效益的考虑,一些煤矿企业单纯追求眼前产 量,管理理念落后,甚至抱着“什么时候坏,就什么 时候修,驴不死不下磨”的思想。正是因为企业对 设备检修的重要性认识不够,重视不足,才使机电 设备定期维护与检修工作不能落实,直到机电设备 出现异常或者故障后,才开始实施维修,导致影响 了正常的生产,也使设备的运行周期大大降低。

1.2采用国内外先进设备

在目前很多煤矿中,机电设备陈旧落后,有的 设备一买回来就不正常运转。安全配套措施跟不 上,与当前国家相关的煤矿安全规定要求相距较 远。由于煤矿企业的工作环境差,湿度高,空气灰 尘多,如果机电设备在矿井里实施存放、运输过程 中,不采取防锈、防尘、防潮等手段,则会加速设备 的腐蚀及损坏;再加上工作人员的认识不足,经常 会导致此类事情发生。在这些设备中,存在的隐患 较多,再加之对设备的检修不及时,检测技术落后, 发现设备隐患的技术能力不足,都会导致设备存在 较多的故障。

1.3操作者的素质不高

据相关数据表明,在机电设备事故的责任人 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到一半以上。机电设备 操作人员文化的业务素质不高,操作过程中不能满 足安全操作规程的要求。对于特种设备,操作人员 的掌握技术不够熟练,加上岗位变化频繁,也给安 全生产埋下了隐患。在通常情况下,煤矿的工作环 境差,不安全因素多,因此被人们视为又脏又累而 且有一定危险的工作,这就导致了有一定技术水平 的人员,不愿进入煤矿企业工作。

二、煤矿机电一体化技术产品的应用

2.1 矿井运输提升产品的应用在煤矿生产中,因为现代化煤矿发展的需要,对煤矿机械化采煤提出更高的要求,那么随之对井下、井上的运输和提升系统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如今,对于国外一些采煤技术比较先进的国家,煤矿井下大巷的运输系统大多是采用带式运输机,他们基本上是采用直流式交流变频装置驱动方式,主要以电力电子器件为核心。在英国和意大利等国家,高性能、高可靠性的磁阻电机在煤矿提升系统中也得以应用。还有德国自主研发的内装式交———交变频调速提升机,它采用机电一体化技术把电机和滚筒做成一体,这样的融合技术不论在机械结构设计方面还是在电气控制系统方面在世界上都处于领先地位。在我国,大多数煤矿井下生产已经实现了皮带化,采用大巷强力带式运输机运输的方式也非常普遍。另外,计算机控制系统发展也非常迅速,它们具有很多种及时故障诊断和自我保护等功能,如应用过程中的轴承温度、倒转、跑偏及断带等故障,可能在某些方面没有面面俱到,在使用上还不能满足一些功能,但是从发展的角度看问题这的确是一个很好的开始。目前,我国直径在两米以上的提升机有1700 多台,其中90%为交流提升机,并且均是采用转差功率消耗型的转子串电阻调速,电控系统部分绝大多数仍采用继电器———接触器系统,只有一小部分采用可控制编程器。直流提升机多数为发电机拖动,虽有部分可控硅供电系统,也均为模拟量控制。而PLC 可编程控制器使用比较简单,程序设计起来也比较容易,不需要一些复杂的输入输出接口装置,抵抗外界的干扰能力也很强,因此,它能在环境比较恶劣的情况下进行长时间工作。

2.2 综合机械化采煤1970 年,我国自主设计制造装配了第一套综合机械化采煤工作面,并在大同矿务局进行试验使用,一直试验使用到80 年代后期,这项技术的使用标志着我国的煤矿综合机械化采煤有了重大的突破性发展,推动了煤矿自动化的发展进程,同样,采煤机也由液压牵引开始转向电牵引;液压支架的控制系统也逐渐向计算机化发展,以计算机为核心,采用电液控制,移架自动化得以实现。另外,对工作面刮板运输机也进行了微机监控装置的配置,实现计算机自动化控制。机电一体化技术在综合机械化采煤中的应用,使设备动作趋于协调,且安全性、可靠性大为提高,操作性能更加完善,为煤炭企业带来了更高的经济效益。

2.3 矿井安全生产监控系统从多数煤矿使用监控系统的效果来看,还存在一些问题,但是主要问题是传感器的不足,并且使用过程中,其稳定性相对较差,使用寿命不足,一些研究所和使用单位在这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对一些关键技术也实施多次再设计改进措施,但仍然没有得到预期的效果,因此这些在实际现场应用率不是很高。在国外,由于计算机网络软硬件技术发展很快,运行速度和质量也在不断提高,传输介质由同轴电缆发展到光缆,信息媒体由字符发展到声像,煤矿的安全监控系统有了很大的发展,他们的机电一体化技术在监控系统上的应用已有了非常高的水平。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监控系统是煤炭行业内部机电一体化技术推广应用最快的产品,一些高校、科研所和企业正在研究和生产煤矿安全生产监控系统。

篇7

中图分类号:F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8-0217-02

一、医院经济管理基本概念

医院经济管理是以财务管理为核心,以科学的经济手段促使医院合理地使用人力、物力、财力,有效地计划与实施各项经济活动,组织好医疗、教学、科研等各项工作,并与行政管理、业务技术管理有机结合,充分调动医院和职工的积极性,以取得较好的医疗效果和经济效果的系统方法。

医院经济管理主要包括财务管理、物资管理和信息管理三个要素。其中财务管理是医院经济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物资管理和信息管理也是医院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医院所有的医疗活动和经济活动都和这三个要素紧密相关。

二、新时期医院经济管理的特点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随着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医院经济管理也呈现出了一些新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管理范围扩大化

传统的医院经济管理主要是对于主要是对于门诊、住院和药品收入等进行基本的查询、统计、汇总和报表编制。但是现在随着医疗机构规模的扩大,医院在日常工作中产生的经济数据量大大增加,而且涉及范围更加广泛,不仅限于门急诊收费和住院记账等基本项目,还包括医疗保险费用分解、门急诊次均费用、住院次均费用、病床使用及周转率等新指标,医院管理部门对于这些经济数据进行供给、分析、汇总,并利用这些信息指导医院经济决策的难度也明显加大。

(二)数据处理精确化

传统的医院经济管理模式对于医院经济信息和财务数据并不严格注重考查的精度,而是偏重于总量控制,数据基本可靠即可。而在新形势下,随着医院经济管理范围的扩大,医疗机构的经济数据不仅要可靠,更要十分精确。

(三)医院决策快速化

医疗机构的经济决策都是以对于经济数据的分析、处理结果为依据的。为了适应新时期医院经济管理的新要求,医院管理者需要在更短的时间内掌握更全面、更准确的经济数据,从而对医院经济状况进行更科学的定位并作出更有效地经济决策。

三、信息化技术在医院经济管理中的应用

由于新时期医院经济管理的新特点,传统的的管理技术已经露出疲态,而信息化技术逐渐应用到医院经济管理中,为医院经济管理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无线局域网技术

无线局域网,也被称为WLAN(Wireless LAN),利用无线技术在空中传输数据、话音和视频信号,是传统布线网络的一种替代方案或延伸。WLAN无线局域网的出现使得原来有线网络所遇到的问题迎刃而解,用户可以任意对有线网络进行扩展和延伸,可以随时随地获取信息,提高了办公效率。一般而言,对比于传统的有线网络,无线局域网的应用价值体主要现在可移动、布线容易、组网灵活等方面。

医院采用无线网络的最大优势就在于无线网络的及时性和移动性。我们把医院的医疗管理系统用无线网络进行延伸,整个医院就会处于整体的电脑网络系统管理之下,从而提高医院医疗管理系统的效率。医院管理者可以按照分配的权限实时查看医院的运行情况,包括财务状况、物资状况等;医生和护士可以利用无线网络产品实时地记录、查询和传递信息,还可以通过无线网络随时查看病人的监控数据和病情状况;病人和家属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带的无线网络设备用特定的账户查看自己的诊断结果、用药情况和各项费用。

(二)办公自动化技术

办公自动化(Office Automation,简称OA)是将现代化办公和计算机网络功能结合起来的一种新型的办公方式。单位采用办公自动化技术,不仅可以优化现有的组织管理结构,调整管理体制,而且还能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基础上,增加协同办公能力,强化决策和目标的一致性,从而提高经济决策水平。

医院利用办公自动化的思想建立的网络平台,集成了内部通讯、信息、日常办公、文件管理、物资管理、财务管理等模块,医院的管理人员通过使用内部办公自动化系统迅速获取医院运行中的各种经济数据,对其进行精确的处理,为经济管理工作提供了巨大的帮助。医院的管理部门可以更快、更全面地了解医院的工作情况,掌握更详细的经济数据,提高管理组织决策的自动化和科学水平。

(三)RFID技术

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过程无须人工干预,操作快捷方便,具有数据量大、信息处理速度快、保密性高、识别距离远、具有很强的环境适应性等特点。

RFID技术在医院经济管理中一个典型的应用就是社保卡实时报销结算。社保卡中植入了支持RFID技术的芯片,并在其中存储病人的身份信息和医保费用结算信息。病人就诊结束后只需持社保卡在医院结算窗口进行扫描,病人的医保报销信息和在医院发生的费用信息就可以实时传输到医保中心费用核算系统中,医保中心把病人此次应缴的全部金额、医保支付额和自付额经过核算后发回到医院的收费终端,病人只需按照系统核算的结果缴纳个人自付金额即可。在住院费用结算中,我们利用RFID技术可移动的特点,可以实现病人住院费用的“床头结算”。由此可见,RFID技术在病人医疗费用结算方面避免了手工报销的麻烦,减少了手工工作模式下的疏漏和错误,实现了病人医疗费用的实时结算,提高了医院经济管理的效率和服务质量。

此外,RFID技术还可以与医院信息系统、WLAN网络的结合而成医疗公共服务平台,在许多应用领域能够发挥其优势。

(四)物联网技术

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是指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从而完成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等功能的一种网络。

大型医院每天服务病人非常多,消耗的医疗器械、物品成千上万,由此产生的大量数据需要及时的进行处理。现代化医院经济管理以物联网为基础,实现仪器设备、药品、输液、卫材等物品到物品、物品到人的联网。通过物品的感知,医院管理人员能够实时、动态的了解病人的医疗情况、医疗设备的使用情况、药品和材料的消耗情况,及时有效的处理医疗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数据,提高医院经济管理水平。

四、综合利用各种信息化技术,提高医院经济管理水平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各种信息化技术有了长足的发展,也对医疗卫生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信息化技术参与现代医院经济管理是新形势下医疗事业发展的必然结果和基本需要,通过各种相关理论和技术在医院经济管理中的应用和与实际医疗工作的结合,可以有效地提高医院的经济管理水平,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尽管如此,但必须明确的是中国医院电子商务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机遇与挑战并存,今后的发展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 董立友.加快信息化建设 实现医院经济管理的高效率和高质量[J].中国医院,2009,(5):72-74.

[2] 胡兴军.RFID: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利器[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06,(13):31-36 .

[3] 张玲.物联网在医院的应用[J].电子科技,2012,(7):148-150.

[4] 李北岩.无线局域网技术在医疗行业中的应用[J].中国自然医学杂志,2006,(8):304-305.

[5] 吕喜龙.清理固定资产的做法[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1997,(12).

[6] 邝歌.电子商务在现代医院经济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信息学院,2012:3.

篇8

2信息化在医院管理上运用的现状

国内医院的信息系统建设多是以应用需求为驱动的建设模式,是一个逐步完善、扩大的过程,不同的医院应用的系统有很多差异,应用的深入程度与应用效果也有很大不同,即使是同一家医院,医疗及其管理流程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概括来说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1)数据没有做到全院互通

很多医院已经在临床和检查上运用了信息化技术,但多是重视部门及数字化应用,数据没有做到全院共享,使得全院医疗及其管理流程有断点。

(2)没有将信息化渗透到各个环节

大部分医院没有全面将信息管理功能渗透到医疗、急救、护理、科研、财务核算、行政后勤管理等各个环节,即使财务系统、库房管理系统有提供丰富的管理数据,但这些数据对医院、科室、个人的重要亦一样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分析展示。

(3)对管理信息化重视不够

大部分医院都能看到医疗业务上的信息化投入的必要意义和重要作用,但对管理上的业务投入认识不足、重视不够。

3如何进一步强化医院管理信息化建设

信息系统作为我国新医改方案中“四梁八柱”的八柱之一,是医院提高信息化管理的一个主要手段。信息化的在管理中的运用程度直接关系医院管理的精细化、科学化程度,也是现代化医疗建设的重要标志。信息化建设在医院管理中发挥了日益突出的作用,医院应本着为百姓提供安全便捷的优质医疗服务的原则,实行一体化的网络管理,打造先进的、人性化的医疗流程,从而提升医院管理水平。

(1)要高度重视医院管理信息化建设

业务信息化能够极大地方便医护工作者,降低医疗差错,优化医疗服务流程,为病人提供及时、便捷的服务,更好地打造医院的口碑。但管理信息化也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如通过绩效管理系统贯彻医院经营目标,对科室经营效果进行综合评价,引导医生护士的医疗行为,可以科学评价其工作过程与结果,优绩优酬,充分调动职工积极性。业务信息化可以为患者提供更便捷的医疗服务,管理信息化则能更好促进内部管理科学化。因此,医院应高度重视管理信息化建设,做到业务信息化与管理信息化并重。

(2)医院各个科室高度配合

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不仅仅是计算机应用问题,它牵扯到全院所有科室及科室之间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流程的改变和重组。如医师医嘱的规范、医嘱执行的频率、医疗表格的准备、基础数据标准字典等工作,单凭及计算机中心的技术人员是很难完成的,必须要有各职能科室的介入。要着重把医院管理信息化建设从单纯解决医生、护士工作效率,降低劳动强度的表面深入到医疗流程、护理流程中,建立一个信息标准规范、接口规范的信息化管理系统。

篇9

中图分类号:TV 文献标识码:A

节约和环保的概念深入了水利工程建筑之中。现在我国水利建设的步伐在加快,一些较有成效的工作已经出现,例如三峡大坝。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对施工的方式方法以及带来的效果有了更新的要求,现在的大坝的弱点在于,因为材料上是混凝土,因此在一段时间之后,由于混凝土的性质,带来必然出现裂纹。这不利于大坝的安全使用,为问题的出现埋下了隐患,在这种情况之下。对于裂缝问题的处理成为水利工程的难点。也是应当努力的一方面问题,面对裂纹问题,化学灌浆的方法被提了出来,为坝体的安全带来新的思路,极大促进了水利工程的前进步伐,也为可持续发展带来契机。

1 砼体坝裂缝对水利工程的影响

大坝的原则性用料是没有说明的,因此采用本身的土壤以及石头可以成为坝体的组成部分,但是,为了保持坝体的稳定性和坚固程度,用混凝土材料可以最大限度保持不变形,不过混凝土工艺也有自己的特征,例如退化,侵蚀,裂纹等,裂纹产生的直接原因是由于侵蚀,带来完整性的破坏,到一定极限后稳定性受到影响,受力不均匀,加速了进一步伤害的速度,一段时间过后坝体损害坍塌,已经无法作为稳固内层土壤,作为承重材料的目的。所以裂纹治理的重要性被反复强调,也是新技术应当发展的一个方向。

2 水利工程砼体坝的化学灌浆加固

化学灌浆(Chemical Grouting)是将一定的化学材料(无机或有机材料)配制成真溶液,用化学灌浆泵等压送设备将其灌入地层或缝隙内,使其渗透、扩散、胶凝或固化,以增加地层强度、降低地层渗透性、防止地层变形和进行混凝土建筑物裂缝修补的一项加固基础,防水堵漏和混凝土缺陷补强技术。

2.1 水利工程砼体坝的化学灌浆加固处理技术概述

砼体坝裂缝修复的化学灌浆加固处理法适用于深层裂缝和贯穿裂缝的修补与加固。对于灌浆死缝可选用水泥浆材、环氧浆材、高强水溶性聚氨酯浆材等;活缝可选用弹性聚氨酯浆材等。其施工首先要根据原有设计要求对裂缝进行勘察和分析,确定灌浆孔。然后钻孔、洗孔、埋设灌浆管。沿裂缝凿宽、深5~6cm的V形槽,并清洗干净,在槽内涂刷基波,用砂浆嵌填封堵;进行灌浆前要进行压水检查。灌浆结束封孔时的吸浆量应小于0.02l/5min。在进行灌装时要根据裂缝类型的不同使用不同的灌浆方法,垂直裂缝和倾斜裂缝灌浆应从深到浅、自下而上进行;接近水平状裂缝灌浆可从低端或吸浆量大的孔开始。

2.2 化学灌浆材料与使用注意事项

目前常用的化学灌浆浆液主要有环氧浆液及丙凝浆液两种。环氧浆液的主要成份是环氧树脂,丙凝浆液的主要成份是丙烯酰胺。环氧浆液的特点是能灌注0.1~0.2的裂缝,可灌性强,收缩性小,强度高,抗渗性能好;丙凝浆液的特点是可灌注细微裂缝,可灌性好,浓度为12~15的浆液与水相似,聚合时间可以控制;该浆液稳定性好,不析水,有一定膨胀性,抗挤力好,是良好的防渗材料。其具体使用需根据坝体裂缝情况选用适宜的材料进行,对于宽度较小,无渗水或有微渗水的裂缝用环氧浆液进行灌注。对于宽度较大,有渗水或渗水量较大的裂缝先用丙凝浆液进行灌注再用环氧浆液灌注。无论是环氧浆液还是丙烯浆液其关注施工必须在12℃~16℃温度环境下进行。

2.3 水利工程砼体坝化学灌浆加固处理技术的具体施工

第一,砼体坝进行化学灌浆工艺的时候要把等待修补的裂纹内部清理干净,保证没有杂物,和脱落物。具体清理物品包括钢刷和水枪等,能够冲走内部不易清理的杂物。清理工作完成后,将水分晾干,使接触面之间不掺杂水分,是化学灌浆有效的铺垫工作,应当注意。

第二,为了保证裂缝与成分之间的完整贴合,并且再后来的工作中不发生断裂的不良情况,可能需要对于裂缝不规则,内部结构复杂者进行凿槽,凿槽工艺之前将内部所具有的碎石利用清理工具进行清理以及干燥。将管道埋进地下。距离应当在20cm与50cm左右。这个数字应当根据裂缝的尺寸来决定,为了减少漏浆问题的发生。采用能够防止浆液流出的材料,选用正确的材料以及采用正确的施工方法是完成封堵工作的关键问题,在材料的选择上应当参考力学原理以及说明书等,找到材料后,以上工序能够带来质量的良好保证。

保证了内部的完整统一性。完成工作之后把表面磨平整,明白灌浆管所在的位置,在其位置应当适当加厚涂料达到保护的目的,同时还需要在坝体裂缝的顶端两侧打孔,使用环氧灌浆材料和钢箭进行锚固,将裂缝两侧的坝体拉紧。

2.4 砼体坝化学灌浆质量控制

砼体坝化学灌浆过程的控制是保障灌浆质量、保障坝体加固的关键。在施工过程中要通过材料控制、操作方法控制、工艺技术控制等方式保障砼体坝化学灌浆质量。首先,要通过对裂缝的勘察与分析,选用适宜的灌浆材料,并在灌浆材料配置过程中严格控制配比,保障灌浆材料质量,为砼体坝化学灌浆施工质量打下基础。在施工过程中,还要根据裂缝的情况,单孔一次灌浆或停灌结合等工艺方式,满足裂缝灌浆要求,保障灌浆质量。例如:在进行环氧材料灌浆时,由于环氧材料需一定时间才能固化,因此在灌浆达到一定量后,需停止灌浆,待环氧浆液达到一定固化后再继续进行灌浆。

3 坝体化学灌浆施工质量管理

砼体坝的损伤和裂纹使其整个结构受到影响,物理承受能力也开始变化,所以问题一旦发生如果不马上解决就会影响整个坝体的继续使用,这时应当马上进行化学灌注工艺。这也是保证砼体坝安全的重要方面,在平常的检查中就应当认真负责,明确坝体当前的状况,发现为题及时报告,而专业保养维护部门也应当具备优良的检测能力,以及检测的体系,分析坝体之前所具备的文件和材料,找到最为合适的灌浆技术与材料。通过质量与管理的双重把关来完成坝体灌注,得到最好效果。

结论

砼体坝对于化学灌浆的应用较多,也能展现出较强的利用程度,通过两点因素能够达到正确合理使用灌浆工艺,并带来良好效果。第一点就是材料上的把握,第二点是操作上的完整,但是工艺完成不代表日后不会老化和变化,通过周期保养预防问题,对于小的问题及时解决,预防扩大,将问题在萌芽状态解决。及时进行工艺的加强处理,保证坝体的安全进而就保证了施工人员的通行安全,充分的调动检查,保养和修理工作对于保证坝体工作安全进行,促进水利事业发展有着促进性意义。

参考文献

篇10

2新系统管理模块的功能和实现要点

2.1管理模块的功能

2.1.1计量人员管理内容包括检定项目的建立和维护、人员信息档案、人员取证(复证)管理、计量人员信息查询和统计等,并生成相关报表。

2.1.2测量设备档案管理测量设备分为计量标准设备和工作计量器具2类。计量标准设备是指:电力系统内直接用于检定、校准、对比、试验的测量设备,包括标准装置的主标准设备和配套设备;工作计量器具是指:电力系统内除标准计量设备以外的用于测量的各种计量器具。(1)直属市供电公司管理:测量设备进行唯一性编号,对使用的测量设备进行状态管理,保证测量设备处于受控状态。(2)非直属市供电公司管理:测量设备可在系统中进行临时编号,编号规则参照本公司设备,公司编号在检定管理过程中为唯一编号,测量设备收发人员在接收测量设备时由系统生成。

2.1.3测量设备实时管理为保证检测数据和结果的准确、可靠,对所使用的测量设备实施有效控制,对其在采购、验收、使用、核查、维护保养、修理、降级与报废等过程中进行实时动态管理。测量设备的状态共有13种,分别为:“新购”、“待检”、“送检”、“合格在库”、“修理”、“待修理”、“禁用”、“降级”、“封存”、“报废”、“待报废”、“运行”、“不合格测量设备的追溯”。

2.1.4检定管理通过授权的检定机构对送检测量设备进行检验/校准、测试、故障处理等,保证送检测量设备的准确、可靠。系统具备数据接口,可上传检定/校准数据,实现对数据的管理、保存、查询,建立设备的健康档案,并定期生成统计分析表;对不具备接口的设备,应留有手工录入窗口。

2.1.5现场运行管理通过对运行测量设备的现场检验、轮换、故障处理等,保证现场电测计量的准确、统一和现场电测装置的安全可靠运行。系统应有相应的数据接口,对不具备接口条件的设备,留人工录入窗口。

2.1.6计量技术监督管理通过技术监督网络,实现技术监督报表管理,实现技术监督数据的汇总和分析,以及技术监督结果的评价和,确保计量技术监督工作有效开展。需在省电力公司、市供电公司设立各专业的技术监督员,在测量设备使用部门设立技术监督员,按照计量体系要求有效开展工作。

2.1.7查询测量设备档案应能根据各个字段(包括单一字段及字段组合),如设备类别、设备厂家、设备型号、设备编号、运行时间等信息进行查询、统计,并生成表格输出。

2.1.8技术监督报表管理部门技术监督员通过测量设备送检、室内检验、现场运行和轮换等情况汇总,对测量设备送检率、检验合格率、现场故障率、轮换率进行分析,为技术监督结果评价和新设备招标评价提供依据。

2.2管理模块的实现要点

2.2.1测量设备计量编号唯一性

测量设备的唯一性编号和功能位置编码,采用省电力公司大生产平台中的统一编码规则;测量设备分类采用国家电网公司固定资产分类目录中的测量设备分类明细,使杂乱无章的信息有章可循,且具有唯一性和可重用性。(1)编号规则设备编码共16位,分5层,各层分别代表以下内容:(2)使用规定测量设备的计量编号由客户服务中心统一发放,各使用部门不得自行编制。新购测量设备验收合格后,由客户服务中心发放计量编号。测量设备报废后,原计量编号随设备一起报废。供电公司所属的变电站电量变送器、配电盘指示仪表等在线安装电测仪表,其部门名称由客户服务中心代码表示。(3)代码表编码结构的第1-4位代表设备所属的单位编码,用4位数字表示。编码结构的第5位代表设备种类。编码结构的第6-9位代表设备类型,其中:第6位为设备类别(可用字母);第7位为设备种别(可用字母);第8-9位为设备型别(可用字母)。编码结构的第10-15位代表设备流水号,用6位编码表示。报废设备的流水号将不再使用,以免发生错误。编码结构的第16位代表设备的管理单位,用1位编码表示(可用字母)。例如:5300J41080000011表示是绍兴供电公司客户服务中心的第000001只交直流伏安表,其中5300为绍兴供电公司;J为测量设备;4为电磁类;1为电压种类;08为交直流伏安表;000001为编号;1为客户服务中心。

2.2.2检测设备接口功能定义

根据目前测量设备的类型来定义数据接口,做到与外部检定设备无关,任何厂家的设备,只要被试品类型相同,均可通过接口上传数据。(1)接口标准系统设计数据接口时采用了基于XML的Webservice。Webservice技术为各自孤立的异构系统之间进行数据通信提供了统一的接口规范。首先将交换数据按XML文件格式进行数据定义,再采用Webservice方式进行数据传输。(2)接口数据标准所有结论用代码表示:0=不合格;1=合格。所有涉及程序判断或控制的字段,需统一采用标准代码,如检定类别、指示仪表类别、接线方式、校验类别等。对于不涉及程序判断或控制的数据,如型号、电压、电流、厂家、准确度等级等,直接传送代码名称而不传代码。所有的标准装置编号均为部门或单位的资产编号。上传数据中的人员信息不使用名字,而是用系统帐号,在上传数据中如果有多个人员信息,系统仅对第一个人进行权限验证,其他如测试人、复核人等不进行权限验证,但要验证上传的帐号是否在系统中存在。电测仪表检定接口支持出库时不扫描的情况。此时检定接口上传的数据应保证有申请编号,使系统能够将相应表计对应到工作单中,否则系统将返回找不到检定任务的错误信息。所有的数值可不带单位,比如温度数据,300即可,而不必采用300℃。当网络不通时,如校验台在未下载基础信息的情况下完成表计检定,当网络重新连通后,校验台可通过条形码等编号调用接口,补全相应信息,再按照标准格式返回系统。

3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系统实际应用中,大部分设备都已实现了与系统的完美对接,其准确性和可靠性也得到了验证。但部分仪表检定尚未实现微机化,受现有标准器具和计量器具的限制,各部门和单位正在积极开发对应的自动检定设备和软件,以减少人工干预的影响。例如,2012年绍兴供电公司针对指针式万用表,已研制出通过图像识别实现全自动检定的功能;2013年,绍兴供电公司针对直流单臂电桥,开始研制通过数字微伏计替代传统检流计,实现智能检定等等。以上都是本系统未来需进一步发展的目标和方向。

篇11

据调查,有50%的病人提出了有关治疗环境的问题,如输液室内的噪声、座位的舒适度、室内空气及设施等问题。为此我院输液室进行改造,根据所处农村社区的特点,一做到硬件配制上档次,二是讲究病人的舒适度。如:配备了空调、电视机、饮水设备及报刊夹、科普读物等,并提供舒适的座椅、躺椅及病床,病人可根据病情、体能、年龄以及经济条件等随意选择。室内定时通风换气,每日2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教育病人保持安静,减少不必要的声响,以利于病人休息。改造后改变了过去的脏、乱、挤现象,得到患者的认可。

规范操作,安全输液

认真做好查对工作:①实行首接负责制:当护士接到病人的注射单和药物时,首先根据注射单核对全部药物,其次核对是否需要做过敏试验,再查对药物之间有无配伍禁忌,同时查看病人当时的一般情况及疾病诊断,判断是否需要急诊输液,对有特殊用药(如西地兰等)做好交代,并严密观察病情变化。②化液、输液、接瓶签名负责制:护士必须严格遵守三查七对制度,化液体后必须严格检查、核对并在瓶上签名。输液、接瓶后均在输液卡上签名并注明时间,以确保液体输入无误,当发生输液不适时,能了解输入的是何种药物,以便及时处理。

严把配液时间关:严格掌握药物配置后的有效时间。抗生素必须现化现用,其他药物最多预化1瓶,改变了原来将所有液体化好一起堆放在病人旁边的“杂乱”现象,避免了液体长时间放置而致药效下降,甚至不该引起的不良反应。

完善皮试结果记录:凡是需要做皮试的药物,均在门诊处方单与病历上注明皮试结果并签名。如按规定免做皮试的,必须检查其上次用药的依据(门诊病历或处方),事实不清者均应给予重新做皮试。

遵守消毒隔离制度,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①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设立单独的配药室,严格执行一人一针一带一巾原则,输液室、配药室常规空气消毒。②建立隔离输液室,配备专用治疗用物 凡是肝炎、肠道传染病等需要输液的病人均安排在隔离输液室,实行床边隔离,输液结束后对其用物进行严格消毒处理,并执行床单位终末消毒。在某一病种流行期间,将流行病患者分室输液,防止交叉感染。

加强护理安全防范的宣教:在输液室门上、墙上贴上醒目的标记,如:输液、皮试后请不要离开输液室;请不要随意调节滴速等。基层卫生院就诊的病人大多文化程度低,皮试后要等20分钟才有结果,期间擅自离开注射室较为常见。对此,我们通过实例加强教育,如1例做破伤风皮试的病人,做完皮试后置护士的交代于不顾,离开医院去对面的小店喝酒发生过敏性休克,幸好离医院近,店主及时把他送到医院,经抢救病人转危为安。使病人明白输液时、皮试后留观的重要性。

加强健康教育,贯穿输液全程

病人在输液期间有不同的需求,健康教育要贯穿输液的整个过程。输液前护士要告诉病人输液的总量、预计所需的时间、药物的名称、作用及可能的不良反应,以减轻恐惧心理。输液中,是健康教育重点。巡回护士利用接瓶、调节滴速及病情观察的时机,主动与患者或家属沟通,交代输液时的注意事项,指导有利疾病康复的饮食及锻炼方面的知识等。输液后耐心地向病人示范指导纵行按压针眼的目的、时间,并嘱咐病人或家属切勿揉压,以减少因按压欠缺引起的出血、肿胀。通过整个输液过程的健康教育,有利于调整病人的心理、配合医护各项活动的完成。

定期培训,提高水平

观念的教育:为满足病人的需求,不断提高服务的质量与水平,护理部定期组织护士学习有关实施整体护理及如何实现优质服务等新理念,改变过去冷、硬、推的服务态度和被动的服务方式,主动、热情地为病人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专业知识的培训:经调查52.5%的病人认为护理服务中技术水平更为重要[1]。为此,护理部每月1次组织专业知识学习,每季度1次操作考核,每年1次举行穿刺技术比赛。让穿刺技术能手传授成功穿刺的经验,并把穿刺技术水平较高的护理人员安排在注射室,以提高输液室的“一针见血”率。

心存患者,满足需求

输液前征询病人的意见,并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输液部位,以便于病人的活动。如冬天输液时尽量使用恒温器或给热盐水瓶暖手,输配有氯化钾的液体时,局部给予轻抚或遵医嘱在液体中加1支10%的氯化钠以减轻疼痛。送开水服药,协助病人大小便等。输液室开展错时排班,以足够的护理人员,保证病人输液需求的有序进行。

措施到位,质量提高

篇12

中图分类号 F2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316-(2014)06-0067-2

胜利油田天然气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天然气的集中、净化、增压外输及销售。输气单位、管线和客户具有点多、线长、面广、岗位分散、管理难度大,涉及到采气、压气、输气、护卫、维修、销售等多个部门、单位和人员,管理的对象包括人、物、机、财、环等众多因素,降低天然气损耗是提高集输经济效益的关键,需要实施一体化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一、创新“输差三段”管理模式,实现输差管理的全覆盖

十报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对企业来说,创新是一个企业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持续发展的生命力。输差管理是一个系统管理工程,更是一项复杂的管理技术,要因企制宜,创新实施“输差三段管理模式”,将胜利油田管理的输气系统分为北线(埕岛站至压气站)、压气站和南线(压气站至临淄末站)三部分进行管理,通过细化计量仪表的监督检查要求、确定各单位计量输差工作的管理范围、制订贴合实际的奖惩考核规定,要求相关单位各负其责,承担相应的管理责任,强化相互监督、促进输差管理的积极性,提升胜利油田输差管理水平。(图1)

二、推行目标管理,实现输差管理的全员参与

有压力才有动力,由动力产生行动,良好的行动才能创造理想的效益。以油气集输总厂输气分厂为例,分厂将天然气计量输差率总目标定为不高于3%,分为北线、压气站和南线三部分,明确各单位计量输差工作指标:压气站输差不得高于0.5%,集气站输差不得高于3%(指集气站单井到大管网计量),北线输差不得高于1%,南线输差不得高于1%,签订输差经营承包责任书,着力推动各责任主体抓好内部输差损耗管控工作,强化指标的层层分解,明朗担负的亏盈责任,制定详细的输差绩效考核办法。分厂领导分别承包各单位,实行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各基层、班组分别设立了“线长”、“区长”、“ 片长”等输气管线管家,加密经营效益分析,搭建输差目标数字化信息平台,推行绿色、黄色、橙色和红色“四色相”输差预警,构建以天然气生产、集输、计量、销售为中心的“日清日结月兑”运行机制,充分调动上下全体干部职工“人人细算效益帐,个个都是当家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力地促进“经营一方气”意识的转变。

图1 输差三段管理模式分布

三、强化系统节点管理,实现输差管理的全过程监控

一是要确保计量仪表计量精确度。计量仪表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既是输差指标衡量的重要保证,又是内部市场运作化映射经济效益的唯一依据。因此,要加强计量器具和仪表进行管理,按照“6W1H”原则科学编制健全《计量仪表周期检定制度》、《计量仪表的使用维护保养制度》、《计量三联监督制度》、《计量仪表领换存制度》、《计量仪表铅封制度》、《计量仪表现场抄计、更换读数与交接存签制度》、《计量资料管理制度》,确保仪表检定率达到100%,仪表使用合格率100%,仪表台帐准确全面真实率100%,使计量一切工作都在制度的约束下精准高效运转。

二是要提前介入。一方面要加强管道施工的TQM监控。坚持“三同时”原则,输气单位要早期介入管道图纸设计、施工方案、管材质量、焊接工艺、埋藏地基、河流穿越、管道防腐、阴极保护、沟土回填、应力试验、气密性检测、阀门开启流畅、仪表安装、竣工验收,特别是要强化现场监理,防止管线沉降、弯曲、地质灾害、漏失气等现象的发生,减少后期运行隐患。另一方面,联合纪委、财务、工会、计量等部门,邀请职工代表,加密输差损耗效能监察,查违章、堵漏洞,认真剖析输差产生的根源,要严肃处理人情气、关系气等违规违纪行为,放大输差与薪酬兑现过程中厂务公开频率,以务实、高效、廉洁、为民、为公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推动输差目标的实现。

三是把握运行实际,配置最佳计量工艺条件。由于天然气供气运行受气温条件、生

活气运行时段、节假日加气车辆需求等因素的影响,造成最低瞬时供气量和最高瞬时供气量相差较大,存在单路计量流程无法满足计量要求,输差较大的客观实际。为解决峰谷不均的矛盾,需要针对每一计量的运行实际,认真调查、深入研究、合理配置,用最佳的工艺计量条件实现天然气计量的准确化和精细化。如东营市垦利县和利时加气站和垦利县生活气属于同一燃气公司经营,使用一条Φ150高级孔板计量流程,量程较窄无法满足精确计量的实际,为此采取了如下措施进行应对:

1、实施双表计量。在原Φ150计量流程保留的前提下并联一条Φ80计量流程,Φ150计量流程使用开孔直径51.5mm的孔板,Φ80计量流程使用开孔直径35mm的孔板,并安装了SIXNET RTU、SIXNET 8点DI模块、SIXNET 8点DO模块及隔离安全栅,编写出新的计控程序。

2、科学选定计量区间。Φ80计量流程的计量区间选定为500m3/h―2300m3/h,Φ150计量流程的计量区间选定为1800m3/h―5100m3/h。

3、实时开闭。当瞬时流量由500m3/h增加到2300m3/h时Φ150计量流程打开,Φ80计量流程关闭;当瞬时流量由5100m3/h降到1800m3/h时,Φ80计量流程打开,Φ150计量流程关闭。

4、效益显著。φ80高级孔板计量,孔板的开孔直径是35mm,当静压0.8Mpa时,差压2kpa对应的瞬时流量为483m3/h,差压50kpa时对应的瞬时流量为2391m3/h。φ150高级孔板计量,孔板的开孔直径是51.5mm,当静压0.8Mpa时,差压2kpa对应的瞬时流量为1024m3/h,差压50kpa时对应的瞬时流量为5089m3/h,确保了计量的准确性。

图2 客户计量改造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