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库管理风险评估范文

时间:2023-08-12 08:25:1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仓库管理风险评估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仓库管理风险评估

篇1

Z公司是一家致力于本省土特农产品连锁销售开发的大型现代化企业,公司总投资5000多万元,旗下拥有多家土特产专卖店、粗杂粮食品专卖店。公司主营土特产农产品,在全省及北京、天津、江苏等省、直辖市建立了分公司,以此为辐射,快速推进华北、华南、华东核心城市战略布局,组建战略加盟商、商,建成全国有影响力的土特产专业平台.

一、Z公司的物流中心现状

Z公司的物流中心包括经理、主管、内勤(票据专员)、仓库管理员、质量检验员、库房职工、司机等职位。公司成立初期由于缺乏有经验的管理人员,物流系统内部运营情况十分混乱:由于业务办理的流程不够健全,工作人员之间缺乏监督和控制措施,常常导致权责不清,出现问题,无人可以问责.为规范企业运营,加强企业管理,公司通过运用内部控制的相关理论对物流系统的流程进行了重构。

二、内部控制基本理论

Z企业物流系统内部控制体系的的构建,应以内部控制基本理论作为指导,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证监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内部控制的目标包括以下方面:提高企业经营效率,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内容符合法律规定,确保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可靠,保障企业资产的安全与完整,使企业实现战略规划。我国的《企业内部控制规范》指出,企业建立与实施有效的内部控制,应当包括下列五个要素:

1、内部环境。在内部控制的五要素中,控制环境主要指企业进行业务活动、日常管理的制度和结构,因此是其他要素的基础。内部环境包括企业的组织结构,职位间权责分配,员工的素质,公司的战略规划,领导的管理能力等。

2、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预防潜在风险的有效手段。日常活动中,企业应及时识别影响企业目标实现的风险,对风险进行系统分析,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减少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同时确定有效应对风险的方法。

3、控制活动。对活动的进行有效控制可以将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度之内,保障管理层制定的决策、程序得到执行,确保企业目标得以实现。

4、信息与沟通。管理者制定的决策时,不仅需要内部信息,也需要外部的信息。信息与沟通强调无论在企业内部员工之间,还是企业与外部环境之间,信息的传递和反馈应该及时、准确。主要包括与企业经营状况、财务状况和相关法律遵守等相关的信息。

5、内部监督。监督不论是在内部控制系统的运行,还是完善方面均具有重要的作用。只有对内部控制进行监督,才能够及时发现缺陷,并加以改进,从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

三、Z公司物流系统内部控制体系构建

Z公司物流系统内部控制体系主要是以单据管理作为控制的主要手段,以库存活动作为的控制的主要内容,以会计对各项物资周转业务的记录作为控制凭证的管理体系。由于Z公司的物流中心仓库同时为遍及全省的30家直营店和加盟店供货,且各门店(直营店和加盟店的总称)只能从物流中心进货,因此,可以通过各店面的销售要货情况,来考察门店的销售情况和当地消费者对不同商品的需求情况。知道需求量,采购部就可以有计划的进行采购。物流中心需要对采购的农产品货物做好仓储保管工作和配送工作。Z公司物流系统内部控制体系总体设计思路如下:

1、以单据管理作为控制的主要手段。Z公司物流系统内部控制对各项业务均采用单据管理的形式,物资周转的各道环节都要求负责人在对应的单据上签字。单据一般都是一式三联,不同联次交予业务各当事人,其中第二联交予财务作为原始凭证保存。

货物入库涉及的单据包括订货单、验收单和入库单。另外还有过期或破损商品的返库单。订货单由采购部在和供应厂家达成购货协议后录入,第一联留底,第二联交予财务部,第三联交予供应商。供应商送货时,会持订货单去物流中心交货。物流中心对货物验收入库后编制验收单。验收单要求有质量检查员、仓库管理员和供应厂家三方当事人签字,之后第一联留底,第二联送达财务部做款项的交付凭证,第三联交予供应商。同时仓库主管会编制入库单,增加库存数量。 返库单是各门店将长期滞销的商品、过期的货物或包装毁损的货物退回至物流中心填制的单据,第一联自留,第二联给财务部,第三联给物流中心。

货物出库涉及的单据包括配送单、内调单和退货单。配送单上的商品表示门店需要的进的商品。一般家门店一张配货单。仓库管理员会根据配货单进行拣货和装箱。拣货结束后,由司机和仓库管理员共同将货物装车,填制装车单,司机对车内货物负责。货物送达后,门店经理核对货物后,在配送单上签字。同时装上该门店要退库的商品,返回物流中心。内调单是物流中心给销售部和分公司送货后,在公司系统软件上,将货物从物流中心仓库中划拨至分公司或销售部的小型仓库中。对于门店退库的商品,在供应厂家送货时,可以协商是否可以退货。可以退货有仓库管理员编制退货单。

2、以库存活动作为的控制的主要内容。Z公司的物流系统的核心是库存管理活动,其他物流活动围绕库存活动展开进行。保管对象方面,由于Z公司是销售的主要产品是农产品,农产品具有鲜活易腐性,因此仓库和冷库的温度、湿度都有规定标准。保管货物种类方面,Z公司经营的商品有200多种,品种繁多且没有现代化的拣选设备,因此就要求对仓库进行分区码,将仓库分为12个区,比如:杂粮区、中药区等,从而有效的提高了拣货效率。

3、以会计对各项物资周转业务的记录作为控制凭证。会计是对企业各项经济业务内容的经济记录。各项物资周转业务发生所产生的单据均应该将原始凭证交予财务部留底备查。财务部的岗位划分要遵循不相容职务分离原则,明确各岗位的职责权限,岗位之间起到监督制约的作用。比如保管财产职务与记录财产的职务应分别安排人员,货币记录保管与货币保管职务相分离.

本文通过研究Z公司的基本情况,结合内部控制基本理论,阐述了其物流系统的内部控制体系.为我国中小型企业在企业中运用内部控制理论提供了基本思路,对规范企业运营活动,提高企业运营效率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北京物资学院研究生部;北京;通州;101149)

篇2

中图分类号:TJ410.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4-0156-01

引言

我军各种型号的弹药,平均有80%的可靠寿命是在仓库中度过的,因此仓库弹药储存安全管理,历来是弹药管理活动的重中之重。若仓库弹药储存中出现事故,极有可能造成燃烧、爆炸等重大事故,这可能带来的装备损失、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是难以估量的。因此,仓库弹药储存安全管理工作中应经常开展风险分析与总结活动,并制定科学有效地管理策略。

1 仓库弹药储存风险因素分析

1.1 人为风险因素

据调查,我军仓库弹药储存安全事故中,有70%以上是人为因素导致的,人为风险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专业知识和管理技能不过关,上岗前未接受充分的专业教育和培训;2)思想麻痹,风险意识不足,对待工作懒散马虎,模式管理规定和安全规章制度;3)违反操作规定,制定多余的或不应出现的操作,不按规定穿着防静电鞋、规定服装等;4)意外因素,包括不慎碰撞、跌落等。

1.2 设备风险因素

设施风险因素即因设备故障、损毁造成的仓库弹药安全隐患,常见的情况有:1)后方仓库危险场所采用的设施设备不符合防火、防爆、防静电、防雷击等方面的要求;2)设备维护检修不当,保养不及时,使用不规范,设置不合理;3)不恰当使用材料,例如用塑料薄膜等绝缘材料接触爆炸物品等等。

1.3 环境风险因素

环境因素风险主要包括社会环境风险和自然环境风险:1)社会环境风险即治安不稳定、流动人员,恐怖袭击、人为破坏活动等等;2)自然环境因素主要指因恶劣天气、气候突变、虫蛀、鼠咬、雷雨、自燃、泄露等因素造成的安全隐患。例如:库区周围的枯枝落叶杂草等可燃物常年堆积,在生物、理化作用下发热自燃,可引发周围的可燃物着火而造成弹药安全隐患;又如:雷雨季节易受雷击区发生燃烧而引发火灾隐患,对弹药安全造成威胁等等。

1.4 管理风险因素

管理风险因素主要指仓库弹药储存管理中因制度、模式、方法不合理、不科学而造成的风险。常见的管理风险因素包括:1)管理活动开战前未进行充分的安全教育,技能培训等;2)装置维护管理、检修管理制度不合理;3)管理任务、管理时间安排不合理,造成管理人员疲劳或连续作业时间过长而导致管理失误;4)未对特殊型号的弹药或特殊需求的管理项目给予充分的重视,未采用规定的技术或方法进行储存而造成安全隐患。

2 仓库弹药储存风险管理对策

针对上述风险因素,应分别采取以下管理对策:

2.1 认为风险因素规避对策

首先,应确保仓库弹药管理人员在工作中具有良好的生理状态。对此,应通过仓库弹药管理队伍每年的体检结果合理筛选合格的管理人员,并合理安排每位管理人员的工作量和工作时间,避免因超负荷工作影响其生理状态,而造成精神恍惚、记忆力下降、疲劳等不佳状态而影响管理活动的规范性。

其次,应确保仓库弹药管理人员具备良好的心理状态、弹药仓储安全的人为要素中,心理因素主要包含情绪状况、心理防备能力和承受能力、不适合工作的性格缺陷。对此,除了要认真筛选心理素质合格的管理人员外,还应通过合理的工作负荷、丰富的业余集体活动等方式帮助管理人员纾解压力,以维持心理健康。

最后,应不断提高仓库弹药储存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通过岗前培训教育、在职培训教育,专题讲座,张贴海报,专业知识考核等方式不断开展专业知识、技能教育,以提升仓库弹药管理人员的综合专业素质和风险意识、安全意识,进而提高个体对人为失误的控制,避免事故的发生。

2.2 设备风险因素规避对策

设备风险因素的规避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1)严格按照防火、防爆、防静电、防雷击规定采取合理的设备安全管理措施;2)结合设备的特征和用途,按照设备供货方的说明采取全面、及时的保养、维护、检修策略;3)按照设备的运行状态和使用寿命合理淘汰和更新换代;4)禁止采用不符合规定的材料、设备进入弹药仓库。

2.3 环境风险因素规避对策

仓库弹药储存管理中,一方面要严格按照规定做好仓库内的防潮、防虫、防鼠、防泄漏、放电、防雷管理,另一方面要经常对仓库周围的环境进行巡视,以及时发现和排除安全隐患。此外,仓库建设及其环境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设计、施工、管理等方面人员统筹计划,协同合作才能做好,因此管理人员除了做好分内工作外,还应与气象、土建、设计、技术等相关部门保持沟通,共同规避环境风险。

2.4 管理风险因素规避对策

为了减少管理不利、监督不足的情形,应进一步提高仓库弹药储存管理活动的规范性,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1)完善仓库弹药储存管理规章制度,对各项管理活动的执行、监督、评价制定明确的流程和评价标准,以敦促管理人员规范自身管理行为;2)采取责任制,对仓库弹药储存管理目标进行细化、下放,明确小组和个人的管理任务,并定期进行考核评价,以充分调动仓库弹药管理全员的主动性。

3 总结

综上所述,仓库弹药储存的风险因素较为复杂,但多不外乎人为、设备、管理几个方面,因此只要全面认识仓库弹药储存风险,并重视储存管理工作,就能有效规避风险,提升仓库弹药储存的安全性。对仓库弹药储存的管理,也应从人为、设备、环境、管理等因素入手,以确保仓库弹药储存管理的安全面性和有效性,更好地规避安全事故和保障储存安全。

参考文献:

[1]秦翔宇、张景臣、孟庆龙.后方仓库弹药储存安全风险评估问题分析[J].装备学院学报.2014.25(3):42-45.

篇3

1 我国商业银行物流金融业务风险

我国商业银行在21世纪初期开始提供物流金融服务,最开始是提供仓储服务,之后发展成融资服务,受我国环境影响,我国商业银行物流金融发展比较慢,市场份额不高。经过几年的发展,我国商业银行物流金融有所好转,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金融物流服务体系。但是,商业银行物流金融风险业务风险随之增加,严重影响商业银行物流金融业务长远发展。商业银行物流金融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1 信用风险

我国对信用风险的研究时间不长,目前还没有建立起统一合理的信用风险评估体系。同时对相关行业的法律制度建立不完善,经济发展速度过快,制度缺失,法律保障覆盖范围较小,这就使得交易信用缺失,最终使得物流金融业发展为商业银行带来了更多的信用风险。在具体的运作中,物流金融业的信用风险主要受物流企业影响。一方面,物流企业对融资企业来说,仅能够起到数据收集和传送的作用。当融资企业中的数据出现虚假和错漏时,物流企业不具备识别和修改的能力。这就使得商业银行对融资企业的信誉评估出现了错误,最终有可能导致融资失败的情况出现。另一方面,物流企业的特殊性使得商业银行对物流企业的风险防范程度降低。以上两个问题的出现都是因为物流企业的责任意识缺失和专业性不强造成的。

1. 2 法律风险

我国物流金融业的发展速度过快,但是很多相关的制度还没有建立起来,行业整体处于松散状态;同时商业银行在运作的过程中也没有统一明确的要求,很多重要的票据和条款没有能够得到法律的保护;物流企业和参与方的信息共享平台太少,《物权法》对物流行业的发展能够起到的管理能力有限,不能够满足物流金融业的长远发展。如果不尽快建立起完善的法律制度,物流金融业将会遇到很多不可控制的法律风险。

1. 3 操作风险

商业银行物流金融操作风险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商业银行和物流企业在对融资企业递交相关的信誉证明进行评估时,对评估人员的要求不是很高,而且物流企业的发展时间太短,企业内部不具备专业的信誉评估人员,物流企业对融资企业的信誉评估具有很大的操控空间。二是商业银行的合同标准和信贷业务流程都没有统一的制度规定,让欺诈行为有了实施的可能。三是在对融资企业贷款批准的过程中,对融资风险的分析没有相关的分析控制体系支撑,容易使得风险分析错误,导致企业融资失败。

1. 4 仓单质押贷款风险

仓单质押贷款是指货主企业将货物存在仓库中,由仓库开具货物仓储凭证向银行申请贷款,银行根据仓库货物价值向货主提供贷款。商业银行贷款给货主企业存在着仓单风险、商品选择风险及商品监督风险。

(1)仓单风险。仓单可以通过质押给银行实现资金融通,但是我国仓单使用形式不统一、各家仓库可以自行设计仓单,增加银行对物流企业仓单识别与管理的难度,有些货主向银行质押贷款的时候,并不是开具有效的仓单,而是运用入库单与存货单,增加了商业银行物流金融业务风险。

(2)商品选择风险。很多商品并不适合进行质押,这主要是因为有些商品质量与价格随时间波动比较大,如果质押商品选择不当,造成质押物缩水,出现企业获得贷款额比质押物价值高的现象,造成一定的物流金融风险。

(3)商品监督风险。由于仓库与银行信息不对称,在质押商品监管方面,出现信息滞后都可能造成银行与仓库出现决策失误。现阶段物流企业虽然建立了仓储管理信息系统,提高工作效率,可以有效监管,但是在业务流程、客户资料收集等方面还存在不足,给商业银行带来物流金融风险。

2 商业银行物流金融风险防范策略

2. 1 建立健全信用评价体系

我国商业银行应该建立健全信用评价体系。首先,对合作物流企业的经营能力与信用情况进行评估,全面了解客户经营情况、资信信息,调查客户偿债历史、履约能力,对于信用记录比较差的顾客,不与其合作。其次,优化物流企业评估指标,建立信用风险定量模型。商业银行在对物流企业以及融资企业进行评估时,要坚持定性与定量指标相结合的原则,科学合理的选取贷款分类标准的量化因素,适当的加入物流企业经营状况、经营规模、银行信用度、制造企业的业务密切度等评估指标,降低信贷审核的风险。最后,建立非货币性惩罚债务合约,商业银行通过债务合约给物流企业加上非货币性惩罚,保证物流企业提供的信息真实、完整,这种方式可以减轻商业银行风险,发挥物流企业经营管理优势。

2. 2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为防范商业银行物流金融风险,应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首先,完善现有的法律体系,加强金融立法,制定与完善《存款保险条例》《信贷征信管理条例》与《外汇管理条例》,加强执法监督,努力解决行政争议,履行行政复议职责,保护合法权益;其次,建立物流金融配套的政策法规,逐渐完善物流金融风险防范体系,完善质押、质押权让渡、贷款及金融担保等相关法律细则,做到有法可依,完善商业银行物流金融业务准入资格、操作指南及行业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最后,健全中小银行监管法律体系,中小企业对我国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推动作用,目前我国中小银行比较多,我国应该健全以中小企业为主导的金融体系监管法律体系,对中小银行物流金融风险进行有效的监管,增加金融体系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2. 3 从流程、人员等方面控制操作风险

操作不当是造成商业银行物流金融风险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此,商业银行应该从银行系统、流程及人员等方面来防范操作风险。首先,应该完善商业银行金融业务流程,健全内部监控体系,建立信贷资产管理部门,信贷管理人员与营销人员进行两次审核,相互监督,从而降低物流金融操作风险,对物流企业质押物入库、出库及价格变动等情况进行监管,及时发现隐患,降低商业银行物流金融风险。其次,提高操作人员的整体素质,提高操作人员风险意识与职业道德。物流金融业务与传统信贷业务相比,贷款前需要调查的信息更加复杂,商业银行不仅需要提高操作人员的素质,还需要建立健全审查模板、完善转移调查及贷后操作指引等,使得业务人员可以根据具体要求来收集信息,按照规定的操作步骤来进行操作流程,要特别关注风险点,从而降低商业银行物流金融业务的操作风险。

2. 4 加强仓单质押管理

篇4

中图分类号:F530 文献标识码:A

1 控制物的安全状态和人的安全行为

1.1工器具预检严密,设备设施安全管理措施到位

第一,定期检测工器具的安全性能,前移安全关口。检修公司成立工器具检验中心,有效加强了电力检修常用工器具的检验,中心成立至今已完成两万多件工器具检验,严格把好工器具的进场关。第二,设备设施进行升级改造,改善电力检修的安全生产环境,结合兄弟电力企业近年来的事故发生情况,对检修设备所有机械转动部分加装防护罩,减少机械伤害;在触电方面通过改造电气保护、继电保护等减少触电伤害;通过对工作面进行改造,增设作业平台,增设防护网,减少高空坠落和高空落物的伤害等等,通过一系列的改造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1.2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

1.2.1培训教育措施落实到位,安全意识与技能不断提高

第一,坚持定期开展安全活动,通过学习,吸取事故教训,杜绝发生人身和设备事故。第二,修前开展检修规程、文件包的培训,提高参修人员安健环意识,掌握修前机组状态,贯彻“应修必修、修必修好”,确保机组检修后安全稳定运行。第三,每年组织全体员工进行相关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学习培训,考核合格。第四,全员参与触电急救,消防器材使用培训,考核合格。第五,公司建立安全学习室,利用历次大小修违章图片,对参修人员进行培训,达到提高进步。第六,针对生产重点难点,开展检修技能竞赛,以赛促培,不断提高员工的检修技能水平。

1.2.2强化现场安健环管理,实时监督指导提高

检修过程中进行安健环巡查监督,巡查人员划分责任区域,对发现不规范行为以当面批评说服教育为主,考核为辅的手段,对重复出现违章则从重处罚。定期进行安健环管理的分析与回顾,在大小修期间每周出版一期安健环简报,曝光违章现象,奖励表扬先进,促进现场安健环管理的提高。借鉴沙A管理经验,在工地机组大修中实行优质项目评比活动。

1.2.3积极推进创建星级班组建设,夯实基层管理基础

班组严格执行班前班后会制度,班前会“交任务、交风险、交措施”,工作中“查措施落实、查精神状态,查个人防护品佩带”,班后会总结当天工作和安全情况,“评任务完成情况,评工作中的安全状况,评安全措施的执行情况”。将星级班组创建与月度绩效考核挂钩,实行动态考核机制。星级班组工作小组每月定期检查生产班组,对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并指导督促整改。开展班组差距分析,对差距存在的问题举一反三,逐项整改。树立本部与工地的班组建设标杆,相互交流学习,共同提高进步。目前,本部生产班组已全部达到四星级水平,驻沙C的生产班组80%以上达到沙C 09年评比的四星级水平。

2 全方位加强安全管理措施

2.1加大安全生产投入,营造良好的安全环境

要搞好安全生产,就必须根据生产需要加大安全费用的投入,首先,从设备设施进行升级改造,改善电力检修的安全生产环境,结合兄弟电力企业近年来的事故发生情况,对检修设备所有机械转动部分加装防护罩,减少机械伤害;在触电方面通过改造电气保护、继电保护等减少触电伤害;通过对工作面进行改造,增设作业平台,增设防护网,减少高空坠落和高空落物的伤害等等。通过一系列的改造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其次,组织各种各样的安全活动,不断提升安全意识。如开展安全知识竞赛、安全活动月、应急演习、个人防护用品培训等等,以提升人员的安全意识。

2.2 加强班组安全建设,用6S管理不断夯实班组安全基础

第一,先对班组的工器具进行整理,班组所有的工器具统一集中工器具仓库管理,需要使用时到仓库借用,由仓库组织维护保养,所有工具形成共享,从源头控制不合格工器具进入检修现场,班组只余留必备的轻便的少量工具放置,既节省人力物力,又空出班房的空间。第二,将班组人员从许多记录本中解脱出来,用网上班组管理系统的“一本通”代替了许多流于形式的记录本,此班组管理系统包括班组工作日记、培训记录、安健环学习、安健环管理等内容,实施了网络“一本通”,班组成员减少了许多繁琐的文字工作,将精力放到实际工作中,用更多的时间查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而解决问题,逐步实施班组电子化文档管理。第三,营造整洁干净的班房班貌,将一些无用残旧的物件进行清理,适用的修理翻新,根据地势合理摆放,休息室和工具房分开。工器具摆放整齐贴上标识,一个整洁干净的班房任何人都是喜欢的,员工的心情舒畅,自然就少犯错。第四,夯实班组风险管理,NOSA系统的核心也就是风险管理,NOSCAR等级对班组的风险评估要求更细更实。要求班组根据工作实际存在的作业风险班组成员进行学习讨论,评出作业风险等级,风险等级为2级及以上的工作要形成风险工作清单,根据清单编写作业文件包及书面安全工作程序(WSWP),形成文件指导现场作业,控制作业风险,这是一个闭环过程:辨识危险源——分析风险——风险评估——风险控制——有计划工作观察或安健环事件——查找存在不足(安全措施是否充分)——修改风险评估。通过不断循环改进,逐步形成结合实际的现场检修风险管理。第五,培养员工形成良好的NOSCAR安健环行为,对班组成员不断进行安健环培训教育,要求从低到高,一步一步提高,检查考核也从宽松到严格,经过一段时间实施,员工自觉就形成良好的安健环行为习惯。

结语

安全责任重于泰山,企业不仅在控制物和人方面做好以上管理措施,也要不断完善各种安全管理措施,全方位保障安全生产、防范安全事故。使企业在同行业竞争中永立于不败之地。

篇5

一、引言

存货是指企业通过生产加工制作完成可用于对外销售,或者购入直接销售、或提供劳务过程中需要消耗的材料等。提高企业存货管理水平,合理控制存货库存量,加快了资金的周转,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从而达到降低企业运营成本的目的,有效保障企业日常生产活动的进行,提高经济效益,提升核心竞争力。制定适当企业管理策略,并加以改进及合理的进行控制,才可以实现更高效益的目的。

二、民营企业的存货管理的现状

(一)对存货管理认识不足,人员素质不能满足需要

首先,企业管理层忽视内部管理制度的执行,容易造成存货管理混乱,存货的损失看上去是实物量的部分减少,最终体现为财务报表的利润额的减少,致使管理层不能及时引起重视,从而放松对存货管理制度全面有效执行,甚至少设或不设专职库房管理人员岗位。其次,企业管理者没有充分认识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并无视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和执行,民营企业权利高度集中在高层管理者手中,这种集权的管理模式,容易产生企业经营管理和决策的随意性。管理者普遍重钱轻物、重采购轻管理、对存货资产控制缺乏足够的重视。最后,库房管理人员文化程度普遍不高,人员替换步骤,重要岗位人员使用亲属。民营企业通常不会制定员工培训计划,员工没有主动学习、接受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企业在招聘管理人员过程中优先考虑亲戚、朋友,保管现金、保管仓库物资、外部采购等关键岗位更是如此。不考虑所任用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

(二)内部控制度不完善,岗位责权不明晰

首先,民营企业机构设置不全普遍存在,为了节约人工成本管理人员经常一人担当多个职位。工作岗位没有明确、以致工作流程不畅发生混乱,对存货采购过度关注而忽视其后续管理工作,存货入库、发出、结存的管理工作缺失,造成资源的浪费。其次,企业虽配备有丰富管理知识的仓库主管,但缺少原材料的质量验收方面的知识,原材料入库仅核对送货单数量,质量方面只能从外观或者包装方面判别好坏,直到原材料领用到车间进行生产时发现质量上存在问题才跟供应商退货或重新采购,影响了产品的正常生产,甚至会推迟产品正常的交货时间。最后,原材料采购前没有专门人员对价格进行市场调研,采购价格由采购人员与供应商进行协商采购价格,采购人员凭供应商开具的发票入账、报销,缺少监督造成存货舞弊行为的发生。

(三)存货仓储不合理,存货管理不规范

1.库房设置不合理很多民营企业未设置专门的库房来存放物资,而是简单地将生产区域设置成开放式库房。库房与生产区域连在一起,领用原材料随意性加大,会给库房实物管理带来困扰。结果是实物与数据核对不相符,开放式库房没有发挥库房应有的功效。月末库房提供的存货收、发、存数据不准确,导致会计报表利润及期末存货余额也不准确,错误的财务数据会给企业经营决策者提供错误导向。2.存货保护措施落实不到位不同的存货具有不一样的特性,库房管理人员对其特性的不了解,相应防护措施没法落实,尤其对化工类货物(如涂料、油漆)等,因为不具备化工方面的专业知识,相应的防护措施也没有及时做到位。3.存货具体情况不清存货摆放杂乱无章,对应的”物资收发卡片”不全,入库出库情况登记不及时,月末库房盘点时容易出错,盘点工作量大增,在产品的合格品和不合格品没有分开存放或予以明确区分,会增加或减少期末在产品的数量,虚增或减少了月末在产品的价值。4.安全生产无保障对易燃易爆物资的存放未设置专门库房,大量易燃易爆的呆滞积压物资不及时清理。安全监测仪器设备陈旧,无法起到预警的作用,增加了企业潜在安全隐患。5.存货计量不合理,期末存货未按企业会计准则进行确定不同的存货计价方法对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存货计价的前后不一致性会带来不同的影响:影响资产负债表及利润表的真实性,使会计报表的使用者无法真实地了解企业资产总额及各分项资产构成情况;无法真正地了解企业实现利润能力;影响了企业各项财务分析指标的准确性(如资产负债率、营业利润率、资本金利润率、流动比率、存货周转率等指标),不真实的会计信息误导了会计资料使用者正确的分析和判断。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年度终了,企业存货的期末价值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计算的金额确定,应当以取得的真实有效的数据为基础,用以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很多民营企业在年度末没有按照规定执行,具体原因可能有如下几种情况:(1)采取不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增加企业利润,粉饰企业经营业绩;(2)存货跌价准备计提与否,存货管理制度未作明确规定;(3)年末存货市值难以确定,或已无可比性的存货,管理人员找不到合理的价格来确定可变现净值,以致库存存货的实际价值未能得到准确反映。

三、加强民营企业的存货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建立健全民营企业存货管理制度,加强员工培训

首先,民营企业要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按照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的相关规定,建立本企业的存货管理制度和控制制度。具体包括物品验收入库、领用出库及退库等管理制度。促进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存货入库和出库流程控制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其次,民营企业要顺应时展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规范存货内部控制实施流程。对客户和供应商信息建立档案管理,进行信用等级体系管理。规范物品购买、领用、销售等经营活动管理。最后,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存货内控制度行为主体素质。企业应当重视人力资源开发工作,贯彻执行全员培训制度及培训目标,加强后备人才的培养。引进专业管理软件进行内部管控,针对操作人员尤其是财务、采购、仓库管理等人员,要进行定期的专业技能培训和软件操作培训,以提高人们的业务能力和专业技能。

(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1.建立岗位分工制度内部工作岗位合理的设置、职权的合理划分是实施不相容职务分离的前提条件,明确存货经办人员的职责范围,规范存货业务制授权审批制度,制定相互制约的措施,严禁业务操作越权办理,出现问题及时报告;根据本企业特点制定存货管理业务流程方式,保证对物品采购、验收入库、仓储保管、领用发出及报废处理记录的完整性。对参与仓储保管人员业务管理工作实施定期培训。2.建立规范的验收与入库制度外购存货符合内部采购流程和付款流程的规定,其他方法入库的存货,要有相应补充文件确保其价值与质量;严格执行验收制度,对待检入库的存货重点核查品种、质量、规格、数量和其他相关内容;设置实物明细账,仓储人员根据入库单,详细登记存货的类别、名称、数量等。严格区分代管、代销、暂存与委托加工的存货,避免混淆。3.对仓储与保管实施有效控制库存量的结构和数量可以根据年度销售计划、生产资金的安排情况确定,并随着计划的变动及时进行调整。日常管理工作按步骤有序进行,无权人员不允许接触存货。开展抽盘与定期盘点相结合制度,有条件的企业可以按季度及年终分别进行盘点工作,产生的盘亏或盘盈,查明原因后按流程报请主管部门批准后及时处理。4.对采购业务流程实施控制存货采购既要满足生产的需要,又要防止超额采购引起存货积压占有流动资金。存货采购前,先由物资使用部门根据产品订单情况确定使用量,填制“领料单”交仓管部门备料,由仓保人员核对库存状况后,填具“请购单“并经主管核准后转采购部进行采购作业。仓库部门应依经济采购量的原则提出请购,且“请购单“应详细注明所需请购料件的规格型号及需求日期,以免失误。

(三)实施账务管理过程程序化、自动化

第一,库房管理定岗定员,建立仓库管理标准。开放式库房存放物资时按入库先后顺序,体积的大小,分门别类地存放在不同的区域,并提高对货物存放标准化考核要求。第二,充分利用”ERP管理系统”的相关规定,控制操作人员权限并实施存货最优库存量管理,方便存货核算会计人员及采购部主管对采购人员实施的采购计划的合理性,准确性进行审核监督。第三,采购人员核对物资数量、外观质量,并填写报检单交检验员进行质量检验,检验合格后办理材料入库手续,库房管理人员对相应的收货单、检验合格单、实物数量、产品标识等信息进行比对库。同时也需要与采购计划中的数量进行比对,确保不存在超计划采购的情况。第四,仓库管理员严格按照生产指令和领料出库单发货,办理退库手续的要按退回的实物数量等信息与开具的退库单内容逐项核对,并及时登记入账,保证实物与台账数量相符。月末有”在途物资”需要做暂估处理的,暂估单价按照最近一次的实际采购价进行办理。严格执行企业绩效考核,充分发挥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第五,仓库核算做到账、卡、物三符合,建立存货定期与不定期的盘点制度,对长期积压物资提出处理意见,保证库存物资不超限额存放。

(四)强化企业内部监督制度,提高存货风险评估能力

首先,为保证企业外购存货计价的准确性,要求企业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执行。企业存货发出的计价方法不同,会人为地调整产品成本从而调整企业会计利润,为避免此情形的发生,企业应明确存货发出的计价方法,且不得随意变更。最后,民营企业要建立一个职权明确的内部监督制度,对必要环节进行定期评价。同时民营企业可以借助外部力量聘请外部注册会计师对企业存货进行专项审计,让注册会计师参与企业存货盘计划的制定,监督盘点全过程,可以获取真实的企业期末存货状况资料,确保期末存货不存在重大错报,从而保证企业财务报告的质量以满足使用者的需求,提高存货风险评估能力。

参考文献:

[1]周志慧.中小企业存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纳税,2019(06):193-195.

篇6

企业经济管理,简单而言,是指企业以价值原理为基础,为实现利润最大化而对生产经营经济活动进行的各种资金收支活动,其涉及范围囊括了企业的生产、经营、销售以及售后业务等各个方面,既复杂又艰巨。当前,我们正处于知识经济时代,时代特征要求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生存和发展,必须在管理上加强改革和创新,然纵观我国多数企业,经济管理方面的改革创新仍较薄弱,造成企业内部产权混乱、财务风险预测薄弱等种种问题,加剧了企业风险。基于此,本文就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经济管理创新进行粗浅探讨,以期实现企业经济增长的稳步发展。

一、优化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企业内部控制由来已久,但直至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真正具有现代意义的内部控制定义才在美国产生,即“内部控制包括组织的计划和企业为了保护资产,检查会计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高经营效率,以及促使遵循既定的管理方针等所采用的所有方法和措施。”1992年,COSO关于《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的报告又将内部控制总结为“内部控制是一个由董事长、管理层和其他员工所实施的过程,旨在为一下列目标提供合理保证:营运的效率和效果、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相关法规的遵行性。”由如上分析可见,内部控制已成为现代企业加强经济管理,确保财务信息真实可靠,资产安全完整的重要手段。企业的内部控制职主要含如下几大方面:领导层用于授权与指挥进行购货、销售、生产等经营活动的各种方式方法;核算、审核、分析各种信息资料及报告的程序与步骤;为对企业经济活动而进行的综合计划、控制及评价制定或设置的各项规章制度,等等,可以说,它贯穿于企业经济活动及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实际中,强化企业内部控制创新改革,可从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构架良好的控制活动、加强内部控制能力、加强企业财务风险防范控制等几方面入手。由于财务管理在企业经济管理的内部控制过程中处于特别重要的地位,因此笔者在此重点探讨财务风险防范控制问题,具体如下:一是抓好筹资风险的评估。筹资是企业正常营运的有效保障,因此要事先对各种筹资活动(如筹资结构的安排、筹资金额及期限的制定、筹资成本的估算、筹资的偿还计划等)做好评估工作,并加强事中的监督及事后的考核。二是抓好投资风险的评估。要加强各种股权投资及债权投资的可行性研究工作,并预先考虑充分投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负面因素,做好应对预案。三是抓好信用风险的评估。本文所指的信用风险,特指企业应收账款回收过程中遭受损失的可能性,企业应结合不同客户的实际,构建客户信用评估指标体系,有针对性地加强信用活动的管理,降低信用风险。四是抓好合同风险的评估。企业的合同风险主要是指在合同签订及履行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因法律纠纷而导致的被诉或败诉的几率,对此,企业应积极建立合同风险评估体系,严格规范合同的起草、审批、签订、履行、监督等各种行为,有效降低合同风险。

二、加强企业成本管理

成本管理是企业经济管理的重要内容,企业加强成本管理的经济价值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一是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显著提升。企业作为一种经济组织,其目的就是为了盈利,而抵减利润的一大因素即是成本,成本降低利润增加,企业整体经济效益得到提升。二是促进企业竞争力的提升。企业产品价格受成本水平影响极大,通过有效的成本管理降低企业成本水平,则势必提高产品在价格竞争中的优势。要加强企业成本管理,除了科学制定成本管理目标外,还应重点抓好如下几点:一是抓好物资采购环节的控制管理。采购成本管理控制在企业成本结构中具有重大作用,做好该环节的管理控制,确保企业采购物资的价格优势,能给其后的一系列成本管理体系奠定坚实的基础。仓库管理部门是企业的物资储存及保管的部门,每月末,各内部单位应将对物资的需求情况列表报仓库管理部门,由仓库管理部门进行分类、汇总、整理,做好物资采购计划的编制工作,再由采购部门依据该计划进行采购,同时,由物资采购定价委员会对采购部门的采购活动进行监督。二是抓好企业成本管理的事中控制,如建立全过程控制的成本核算管理体系;建立低值易耗品管理台账,加强物资的领用;实施目标成本管理和定额成本管理相结合;推行责任成本会计,划分责任成本中心,确定责任范围,编制责任预算,制定考核标准,等等。三是抓好成本管理的事后分析。结合“成本、归口、分级管理”的原则,通过指标对比分析法及因素分析法等措施,做好各种成本分析工作,如单位成本的分析、成本预算完成情况的分析、成本降低任务完成情况的分析、营运支出项目的分析,等等,切实掌握成本升降的原因,进而有效改进成本管理工作。

三、搞好人力资源的经济核算

企业的人力资源并非劳动者本身,而是指劳动者现实及潜在的智力水平、劳动技能以及创新能力等,是一种能给企业带来经济收益的无形的资产资源。从经济学角度看,人力资源的有效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经济管理能否步入更高层次,而要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进行优化,手段之一即是搞好人力资源的经济核算。人力资源的经济核算主要是对人力资源的经济价值进行量化,从而明确人力资源存在的经济价值,避免或降低人才的浪费及流失,同时,还能促进人才管理模式和经济管理模式的对机结合,将人力资源的经济管理职能充分发挥到实处。在企业中,对人力资源的经济核算可从如下三大方面入手:一是成本的取得核算。所谓取得成本,是指招聘劳动者所花的费用,其在招聘过程中已经发生,因此无论后期的实际使用程度如何,它都不会随着劳动者后期的价值而发生改变,因此对企业而言,取得成本是沉入成本,在支出该费用后,应在当期将其作为期间成本在收益中扣除。二是培训和开发成本核算。相较于其他项目投资,人力资源投资的不稳定因素更多,人力资源的培训结果往往因职员自身因素的差异而取得不同效果,也即是说,投入相同但所得效益不同,因此在培训核算方面,不能简单地以平均法来进行分摊,而应该构建培训收益账户,对每次培训的收益进行整体的核算。三是人力资源增值核算。对于初入企业的职工,为能更好地反映出企业的管理是否得体以及该职工为企业创造的价值,应单独核算该职工的增值价值,以方便管理层以此为参照合理调整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四、完善企业经济管理信息化

当前,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作为一种无形财富,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作用越发凸显,对促进企业经济的增值具有重要意义,如,企业将开发出的信息资源有效投入到生产及经营活动中,能有效促进劳动力、劳动手段以及劳动对象的优化组合,产生放大效应,实现经济效益的增值。此外,在市场竞争中,企业只要能以信息为支撑,必能抓住机遇,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可见,企业一旦能掌握利用好信息这一无形资源,必能充分获取其重大价值,且可能以几何级数增长。要完善企业经济管理信息化,一是抓好营销管理中的信息化建设。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的营销水平对其盈利水平及未来发展有着直接影响,因此,应积极构建市场营销的电子商务平台,在该平台上集中管理企业的客户信息、交易信息以及资源信息等,以利于企业更好地掌握目标销售群体的具体信息,针对性地制定出合理科学的营销战略。二是抓好供应链的信息化管理。供应链最早来源于彼得・德鲁克的“经济链”理论,对企业而言,完整高效的供应链管理能有效降低成本,增加收入,提升企业绩效,是价值创造的重要手段,而供应链的信息化管理,主要是指将企业的原材料、生产、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构筑于一个完整的信息控制链体系中,从而更方便企业在第一时间内获取第一手资料信息,促进企业资源的合理化配置,确保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稳居有利地位。

总之,经济管理作为企业重要的管理手段,是企业在新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获取更多经济效益的重要法宝,企业应将经济管理与其他各项工作紧密结合,通过采取种种相应措施,促使企业的经济管理得到有效革新和改善,确保企业经济得到又好又快的发展。

篇7

(1)认真学习认知公司企业文化、价值观、经营理念。

(2)全面熟悉公司组织架构、公司规章制度和体系文件,了解各部门管理制度、岗位职责说明、工作流程。

(3)掌握董事长秘书岗位工作职责和工作流程。

(4)认识公司主要领导、部门管理人员或相关人员便于开展工作。

(5)深入公司各基层,生产现场,了解公司产品、工艺流程。

(6)保管好公司印章,法人章。

(7)起草公司文件,参与公司战略制定。

(8)做好董事长工作行程安排,必要的时候提醒董事长。

(9)电话的接听和记录及电话内容的处理。

(10)董事长信件和邮件的接受和回复,重要事项的呈报。

(11)重要节日给董事长重要朋友和客户寄发贺卡和信件。

(12)档案的管理,文件的接收、下发、归档,急件、重要文件的请示和处理。

(13)负责董事长会议的筹备、与会人员的通知、确认工作,提前准备会议资料,做好会议记录。跟综落实董事长会议精神贯彻落实情况,任务达成情况。

(14)做好来宾的接待,重要领导莅临前的准备工作落实。

(15)做好保密工作,并严格遵守公司保密规定。

(16)随同董事长参与商务活动。

(17)完成董事长交办的其它事项。

(18)监督各部门日常工作,临时协调处理部门突发事件,保障各部门工作顺利进行。

(19)参与企业项目投资,项目风险评估,项目执行和项目控制和项目监督。

(20)参与公司采购管理,了解公司采购管理现状,采购人员业务情况,原材料市场情况,价格波动情况,采购成本控制情况,采购质量控制情况,供应商管理情况。为董事长采购管理提供信息支持,提出建设性意见。

(21)参与公司仓库管理,了解公司仓库管理情况,零库存实现情况,仓库三防管理情况及7S实现情况。

(22)参与公司生产计划控制管理,了解、跟进、分析公司生产计划执行情况、落实情况和控制情况。对设备、原材料、辅料、及人力资源计划性、合理性、有效性进行分析。监督生产7S执行情况,JIT生产情况,精益生产情况,分析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为董事长生产经营提供信息支持,提出建设性意见。

(23)了解公司产品技术与质量控制情况,分析从原材料采购、库存、生产、运输、销售及客户和消费者使用过程中的质量信息收集,为董事长质量控制提供信息支持,提出建设性意见。

(24)搜集市场信息、竞争对手信息,公司信息、产品信息,参与销售战略、营销策略和营销方案的制定。参与公司销售目标的制定(1.根据公司往年的销售目标制定今年销售目标;2.根据市场调究分析制定销售目标;3.根据同行业销售目标制定销售目标;4.根据公司投入成本、毛利、纯利制定销售目标)。参与公司销售目标的细分,根据产品、部门、人员、薪资、市场等进行销售目标细分等,为董事长销售管理提供信息支持,提出建设性意见。

(25)跟踪落实各分公司和部门销售目标达成情况(包括月度、季度、半年度、年度销售目标)

(26)参与公司财务部工作,进行成本费用控制,分析财务报表,了解公司资产、负债、收入、费用和利润情况,分析公司现金流、资产负债率、速动比率、投资回报率等,为董事长财务管理提供信息支持,提出建设性意见。

(27)参与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了解公司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情况,招聘与配置情况,薪酬与福利情况,培训与开况,劳动关系情况。为董事长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信息支持,提出建设性意见。

(28)参与公司行政后勤管理,创造舒适、安全、满意的工作生活环境。

(29)参与公司安全管理,监督各部门安全防范工作,保障生产安全有序进行,避免工伤发生,给个人、公司和社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和负担。

(30)参与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制度建设,参与企业刊物的设计与印发,不断完善公司制度。为董事长公司制度法建设提供建设性意见。

(31)参与公司企划部公司,了解企业品牌运用情况,市场反响,为董事长企划工作提供信息支持,提出建设性意见。

篇8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苏州IT产业集群金融支持体系研究》(项目编号:08sJD790001 7)的中期成果

中图分类号:F83文献标识码:A

基于价值链的融资模式,是通过审查价值链,在对价值链管理和核心企业实力掌握的基础上,对价值链核心企业及其上下游企业提供多品种的融资产品和金融服务的融资模式。融资难是制约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中小企业的经营规模决定了他们无法进入我国股市或债市融资,我国中小企业的运营资金和固定资产投资的资金筹措基本上依靠银行的商业贷款。所以,基于价值链融资这一增进中小企业资信,让其可从银行得到更多资金的融资方式就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基于价值链融资业务的机理

基于价值链融资是指银行从整个价值链的角度出发,开展综合授信,把价值链上的相关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根据交易中构成的链条关系和行业特点设定融资方案,将资金有效注入价值链上的相关企业,提供灵活多样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一种融资模式。基于价值链融资并非某个单一的业务或产品,它改变了过去银行等金融机构对单一企业主体的授信模式,在供应链中寻找出一个大的核心企业,以核心企业为出发点,为供应链提供金融支持。一方面将资金有效注入处于相对弱势的上下游配套中小企业,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和供应链失衡的问题;另一方面将银行信用融入上下游企业的购销行为,增强其商业信用,促进中小企业与核心企业建立长期战略协同关系,实现整个价值链的不断增值。在供应链中,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是共同存在的,信息流和资金流的结合将更好地支持和加强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货物、服务往来。

在传统融资模式中,核心企业因其强势地位,往往在交货、价格、账期等贸易条件方面对上下游配套中小企业要求苛刻,并将相当部分的管理成本和资金成本转嫁到他们身上,结果造成上下游中小企业资金紧张、周转困难,使整个价值链出现资金失衡。在基于价值链融资中,银行对价值链中的企业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务,促进核心企业及上下游配套企业“产一供一销”链条的稳固和流转畅顺,从而解决了价值链中资金分配不平衡的问题。中小企业也因为核心企业的支持,得到了单一状态下无法得到的优惠贷款。

基于价值链的融资方式提升了中小企业在信贷市场上的地位,化解了金融机构的信贷风险,降低了交易成本。首先,基于价值链融资大大减少了交易的不确定性。链内企业出于相互协作,逐渐形成了一种共生机制。其次,基于价值链融资有效地缓解了信息的不对称。处于价值链节点上的众多中小企业由于有共同的合作目标、明确的产业机制,银行能够更容易地收集到有效信息,银行容易随时掌握和控制潜在风险,降低了企业的逆向选择风险和道德风险。在价值链中,企业具有稳定的上下游企业,良好的运营环境,且产业发展方向明确,因而很容易对其信贷风险进行评估。企业通常通过商会、行会紧密联系在一起,之间的信息比较畅通,银行比较容易获得。通过金融资本与实业经济协作,构筑银行、企业和价值链互利共存、持续发展、良性互动的产业生态,价值链上的企业和银行可实现双赢。

二、基于价值链融资的模式

在价值链中,中小企业的现金流缺口主要产生于发生应收账款、支付预付账款以及库存仓储期间。根据价值链的不同环节,中小企业主要采取以下三种融资模式。

1、采购环节融资:应付账款融资模式。应付账款融资模式主要针对商品或服务采购阶段的资金短缺问题。该模式的具体操作方式是由第三方物流企业或者核心企业提供担保,银行等金融机构向中小企业垫付货款,以缓解中小企业的货款支付压力,此后由中小企业直接将货款支付给银行。其中,第三方物流企业扮演的角色主要是信用担保和货物监管。一般来说,物流企业对供应商和购货方的运营状况都相当了解,能有效地防范这种信用担保的风险,同时也解决了银行的金融机构风险控制问题。

采购环节处于价值链的前端,是生产的准备阶段,这个环节所创造的价值需要通过生产和销售环节来实现,因而更具有不确定性,因此本环节所采用的融资方式可选择担保或抵押,这要求资金供应方对融资方有充分的了解,才能降低不确定性导致的风险。

2、生产环节融资:保兑仓融资模式。保兑仓业务是指在作为价值链核心大企业的生产商承诺回购的前提下,由融资企业(买方)向银行申请以卖方在银行指定仓库的既定仓单为质押的贷款额度,并由银行控制其提货权为条件的融资业务。保兑仓业务需要物流企业(仓储监管方)的参与,主要负责对质押品的评估和监管。

保兑仓融资模式主要针对中小企业运营阶段。处于价值链下游的中小企业,有时也需要向上游的核心企业预付账款。对于短期资金流转困难的中小企业来说,则可以运用保兑仓业务来对某笔专门的预付账款进行融资,从而获得银行短期的信贷支持。生产环节融资的特点,是充分利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存货和固定资产进行融资,因此对中小企业而言,其意义主要体现在盘活固定资产和存货,解决资金短缺。而对于资金的供应者而言,其意义在于扩大业务规模并开拓新业务。

保兑仓业务可实现融资企业的杠杆采购和核心企业的批量销售。保兑仓业务需要核心企业承诺回购,进而降低银行的信贷风险。中小企业通过保兑仓业务获得的是分批支付货款并分批提取货物的权利,不必一次性支付全额货款,从而有效缓解了企业短期的资金压力。

3、销售环节融资:应收账款融资模式。应收账款融资模式,是指以中小企业对价值链上核心大企业的应收账款单据凭证作为质押物,向商业银行申请期限不超过应收账款账龄的短期贷款。在该融资模式下,债权企业(中小企业)、债务企业(核心大企业)和银行都要参与其中,且债务企业在整个运作中起着反担保的作用,一旦融资企业出现问题,债务企业也将承担弥补银行损失的责任,这样银行进一步有效地转移和降低了其所承担的风险。

销售环节是价值链中靠后的阶段。一方面其交易的真实可靠性较高,可担保的实物和产品也比较多,风险较低,因此大多数资金供应者愿意在此阶段供应资金;另一方面各中小企业由于赊销而出现的资金缺口急需得到补偿,因而资金的需求也比较旺盛。在商品销售阶段,中小企业大多具备应收账款,因此这一模式适应面非常广。

传统的银行信贷更关注融资企业的资产规模、资产负债率和整体资信水平。而应收账款融资模式是以企业之间的贸易合同为基础,依据的是融资企业产品在市场上的被接受程度和盈利情况。此时,

银行更关注下游企业的还款能力、交易风险以及整个价值链的运作状况,而并非只针对中小企业本身进行风险评估。在该模式中,作为债务企业的核心大企业,具有较好的资信实力,并且与银行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信贷关系,因而在为中小企业融资的过程中起着反担保的作用,降低了银行的贷款风险。同时,在这种合作机制下,价值链上的中小企业为了树立良好的信用形象,维系与核心企业之间长期合作关系,就会选择按期偿还贷款,避免违约。

三、建立信息共享平台是推进基于价值链融资业务发展的关键

对于价值链战略联盟而言,信息互动传递是其有效运行的基础,通过信息共享平台的构建,对价值链上信息进行共享和集成,能够有效地减少价值链中存在的不确定性所导致的风险和信息不对称,提高整条价值链的集成度和竞争力。

信息共享平台基本框架是:由物流企业、价值链核心企业及其上下游中小企业组成战略联盟,当联盟中的中小企业需要融资时,根据自身实力和融资数额申请价值链核心企业牵头为其作出担保,然后核心企业会对融资中小企业进行综合的考评,评估中小融资企业担保的风险以及进行风险控制,然后代表价值链为融资中小企业提供担保,使银行的贷款风险达到最小,而银行需要评估的主要是价值链核心企业的资信情况。这种融资模式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同时,带动了金融机构和价值链联盟企业的创新与发展,提高了整个价值链的竞争力,达到了多方共赢。

随着价值链战略联盟信息共享平台的建立,担保体系由核心企业牵头,中小企业不再受自身信用的限制,融资业务的开展难度相对降低。核心企业通过信息共享平台对与协作中小企业的资信情况有着深入了解,能够充分了解融资中小企业的各种风险因素,而且信息共享平台的建立使银行也能获取相关信息,可有效缓解银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也可促进战略联盟的信息透明化。银行由以前对融资中小企业的风险评价转为对核心企业以及整个价值链的评价。银行获得以价值链核心企业牵头的战略联盟体系融资担保,外加上可以从信息共享平台获取的各种共享信息,可将银行的贷款风险降到最低,还可以省去谈判、履约等交易成本,提升了银行的利润空间;而且有利于加深银行与价值链战略联盟的合作亲密度和稳定性。这样,银行的资信评估也由以前对融资中小企业的评估过渡为对以核心企业为主导的价值链整体信用的评估,并以价值链核心企业牵头的整个联盟系统为担保体系,有效地降低了融资风险。

四、发展基于价值链融资的建议

第一,选择基础条件较好的价值链。选择优质的价值链和优质的价值链成员企业,选择价值链完整、行业秩序良好、与银行合作程度较高的若干行业。要通过调阅财务报表、查看过去的交易记录和电话调查等多种手段,帮助核心企业建立评估价值链成员信用的制度。对各加盟企业进行严格筛选,对潜在的不良成员要及时予以淘汰。

第二,以核心企业为中心提供优质服务。围绕核心企业设计产品和服务方案,借助核心企业向外辐射,贯穿整个价值链上下游企业。结合产品创新提供个性化服务,从客户需求出发,积极研发服务新品,提供管理、营销、现金管理、重组价值链等一系列服务,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

第三,建立价值链建设保障机制。要对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进行综合评估。物流公司的专业程度需要银行考核,选择具有较高的仓库管理水平和信息化水平、资产规模,并具有一定的偿付能力的强大有实力的专业物流公司,并与之合作,对于银行办理基于价值链融资业务至关重要。通过订立各项契约维系平等利益主体之间的合作关系,为供应链运营提供强制性的实施规则。

篇9

毒奶粉事件尚未完全平息,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再次激化食品安全矛盾。

今年1月25日至2月5日。湖北武汉市农检中心对在武汉市场销售的豇豆进行多次抽检,均发现样品水胺硫磷农药残留超标。经追查,超标样本来自海南陵水县英州镇和三亚市崖城镇。2月6日,武汉市农业局向海南雀农妲厅发出协函。自函告之日起,三个月内禁止海南产豇豆进入武汉市场。

随后,又有全肥、成都、广州等11个城市测,只能检测出农药总量是否超标,无法查出农药种类;而武汉采取的是定量检测,可以精确检测到农药的种类和含量。此解释更让消费者吃惊,看来毒豇豆事件并非偶然发生,在没有定量检测的情况下,不知是否还有其他农产品存在同样问题。

就在前不久,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公平了2010年3・15调查报告。报告显示,在中国超市购买的生鲜蔬果,比如豇豆、金桔、南丰蜜橘、菜心,普遍被检测出含有危害较大的几类农药混合残留,其中甚至包括国家已明令禁止生产或使用的农药。还包括联合国粮农组织建议不应该在发展中圜家使用的剧毒和离毒类农药。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如何保障食品光其是农产品质量安全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关注焦点。

有关农业专家曾提出,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系统大体上应该从五个方面建设。

首先,建立健全法规体系,为农产品及食品的质量安全管理提供法律依据。例如,美国的《联邦食品、药品和化妆品法》、加拿大的《食品药品法》、日本的《食品安全基本法》等。目前我国已有《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食品安全法》。

其次是制定统一权威的技术标准。对涉及农产品和食品安全性状及其产地环境的标准,应由政府主管部门技术法规、法令和指令来强制执行。 第三,推进农业生产标准化。通过制定和实施相关标准,把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纳入规范的生产程序和管理轨道。

第四是开展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国际上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科学管理的通行做法,由专业的风险评估机构提供权威的风险评估结论和风险管理对策建议,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第五是加强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即全面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机构和技术支撑体系的建设。

但无论是完善的法规法令,还是科学系统的技术标准,其成型都需要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在当下以及可预期的时间内,建立食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不失为一个见效怏的手段。

有业内人士分析,追溯系统是一种技术手段,相比法律和管理手段而言,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人为阻力较小。其次,采用技术手段得到的结果相对真实可靠,比较难作弊。最后,虽说投入不小,但并非无法控制。因此可基本判断,建立、完善追溯系统将是加强食品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启动较快的有效举措。

质量安全追溯技术应用缓慢

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大体上主要由管理软件、信息标签和信息采集器构成。系统主要采用自动化技术、自动识别技术、信息加密技术为产品建立唯一的“身份证条码”;通过对生产过程中产品赋码及流通销售信息的监管,对每件产品进行的物流、信息流进行监督管理和控制,并对产品从生产到入库、仓库管理、销售发货、在途、经销商、客户的全过程进行管理和控制。

欧盟从2002年起要求人盟国家所有商店内的家畜和肉制品必须具有可追溯标签,该标签必须包含如下信息:出生国别、育肥国别及牛肉关联的其他畜体的引用数码标识、屠宰国别以及屠宰厂标识、分割包装国别、分割厂的批准号以及是否欧盟成员国生产等。2004年,鉴于疯牛病的流传,美国政府启动了国家动物标识系统(NAIS),通过对养殖场和动物个体或群体转移进行标识,确定其出生地和移动信息,最终保证在发现外来疫病的情况下,能够于48小时内确定所有与其有直接接触的企业。

在我国,2004年就有相关的国家项目在建设,基本上可算与国际同步开始了追溯技术在食品领域的应用。

早期的食品安全追溯系统是由山东省标准化研究院于2004年6月承担的中国物品编码中心“条码推进工程”中“EAN/UCC编码体系在蔬菜安全可追溯性信息系统的应用研究及示范工程”项目。该项目主要是研究并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通用蔬菜包装标识标准,在蔬菜种植、收购、加工和流通环节大力推进EAN/UCC系统的应用,充分发挥GTIN、GLN编码在蔬菜种植、流通环节的作用;通过农产品供应链跟踪与追溯技术的研究建立,为企业、政府和公众进行全方位、多角度服务的食品安全质量数据库和服务平台。

此后几年,食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的应用开始逐渐推广。

例如,2007年7月,山东省标准化研究院联合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海洋与渔业厅、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科技厅等政府机构,成立了食品安全追溯国家标准草案起草工作组。

2008年7月,农业部在北京举行了“农垦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建设项目”签约仪式,农业部农垦局与15个省级主管部门及23家企业签订了“农垦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建设项目”合同。按照合同要求,农垦各项目承担企业将在今年底前按照“生产可记录、信息可查询、流向可跟踪、责任可追究”的总体要求实现申报产品可追溯。各类产品追溯规模分别为:北京鸭400万只、肉猪33万头、肉牛2万头、大米19.2万亩、茶叶2.77万亩、水果5.86万亩。

同年7月底,全国食品安全管理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下设的食品追溯技术分技术委员会成立。该委员会是在食品安全追溯领域内从事全国性标准化工作的技术组织,主要负责该领域内国家标准的编制修订、政策研究。

直至今、明两年,食品质量安全追溯技术的应用才有了更多动静,相关标准开始系统化。

2009年底,两项食品追溯国家标准通过审定,一系列食品质量安全追溯的国家标准正在制定中。这两项标准是《食品可追溯性通用规范》和《食品追溯信息编码与标识规范》。前者规定了食品追溯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要求、追溯流程和追溯管理规则,适用于各类食品可追溯系统的建立和管理。后者规定了食品追溯的信息编码、数据结构和载体标识,适用于食品追溯体系的建立和应用。

据介绍,《农产品追溯要求水产品》、《农产品追溯要求果蔬》、《农产品追溯要求蜂蜜》、《农产品追溯要求茶叶》4项国家标准也将在近期审定。《猪肉可追溯体系基本要求》、《农产品追溯要求乳制品》、《农产品追溯信息系统设计指南》、《肉与肉制品的射频识别(RFID)追溯技术要求》等国家标准计划于2010年完成。

广泛应用尚需时机

虽说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不是新鲜物儿,却是个稀罕物儿。

“中国条码推进工程”是食品与农产品质量

安全追溯的一个重要工程,目前已建立了北京牛肉、新疆哈密瓜、广西米粉、山东蔬菜海产品、四川茶叶等十多个食品质量追溯系统。但据农业部的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全年粮食产量在10600亿斤以上,油料产量3049万吨,肉类总产量7500万吨,水产品总产量5120万吨。在这样数量极其庞大的农产品中,有条件建立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的农产品所占份额实在不值一提。

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为何没有广泛应用?据业内资深入士分析,这主要是由于以下障碍造成的。首先是我国食品尤其是农产品的生产比较分散,大部分产量由分散的农户提供,生产种植的集约化程度不高,标准化水平低;其次,流通方式还比较落后,传统的流通渠道如批发市场、集贸市场还占有相当比例,出现质量问题难以追踪到责任法人,现代流通渠道如连锁超市还不够普及;第三,相关法律体系和标准体系不够健全,滞后于现实发展;第四,食品与农产品安全的监管体制不够统一;第五,在没有政府强制要求下,企业缺乏建立追溯系统前期投入的动力。

从应用轨迹来看,追溯系统的应用大体上在从食品即各种农产品加工品向初级农产品延伸,从肉类向蔬菜瓜果延伸。目前,各种追溯系统主要由自动识别类产品、软件供应商以及集成企业提供,比如生产标签打印机的知名厂商斑马技术公司、提供系统和集成方案的北京爱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推广较多的有食品加工溯源及生产线管理系统、种禽育种饲养管理系统、牲畜养殖管理系统,以及蔬菜生产销售溯源系统、区域特色农产品追溯系统、有机蔬菜种植管理系统等。

在食品追溯领域,追溯过程主要为:原材料供应商向食品厂家提供原材料时进行批次管理,将据制造日期、食用期限、原产地、生产者等信息录入条码并打印条码标签在原材料上交与食品厂家。食品厂在原材料入库时,读取条码信息然后将原材料入库。

然后,食品厂根据当天的生产计划从仓库中提取必要的原材料,按各个批次要求对各种原材料的重量进行称重、分包,并在分包时粘贴条码标签,码中含有原材料名称、重量、投入顺序、原材料号码等信息。根据生产计划指示,打印带有条码的看板并放置在生产线的前方。之后在原材料投入生产的各个检验工序录入检验数据并上传到系统中,系统生成各种原始的食品生产数据,使得产品、原材料可以追踪。

在农产品追溯领域,牲畜养殖与肉制品追溯管理系统应用较为成熟。肉类的追溯技术主要依照“饲养――屠宰――加52――消费者”的链条。在养殖场,通过植入耳标为每一头牲畜建立牲畜养殖档案;在屠宰厂,通过称重平台和为生肉佩戴钩型标签记录整个屠宰过程;在加工分割过程中,通过打印条码标识分割肉制品,建立相关的信息追踪系统;最后借助无线网络,通过追踪移动标签或者序列号对肉产品进行查询。

目前来看,建立食品安全追溯系统的推动力主要来自于农业部、商务部等相关政府部门的项目和少量上规模的食品企业。

据了解,农业部的“农垦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建设项目”是一个长期项目,旨在推动国内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商务部的“放心肉服务体系建设项目”也是如此。商务部流通产业促进中心屠宰行业发展处开发了《生猪屠宰及肉品流通安全信息追溯系统》,希望借助条码、RFID识读、激光灼刻赋码、IC卡识别技术、POS等技术,实现肉品在养殖、屠宰、流通各个环节中的全程追溯。

企业应用上,主要是有一定社会知名度和规模的食品餐饮企业,为了提升自身的管理效率和保障产品品质而建设追溯系统。比如,三元集团北京金星鸭业中心的北京鸭鲜冻产品在种源、养殖、加工、物流、配送等整个产业链上,已建立起全程质量可追溯系统,基本形成了科学、严格的质量安全保证、控制、检测、检查体系。全聚德也在逐店逐步实现质量可追溯系统。

篇10

一、国际工程总承包项目所面临的风险

(一)政治风险、环境风险和法律风险。由于签订合同的主体具有多国性,因此必须在充分了解各主体的政治、环境及法律的基础上签订合同,否则就容易产生由于国家政局、国际局势变化、地理气候、民族习惯、基本外部设施以及工程所在国法律限制等因素而造成人员伤亡以及财产损失的风险。

(二)财务风险。作为签订合同的条件,诸如巨额投标保证金,履约保证金,开工预付款存出保证金及各种风险抵押金,这些都是承包方先期垫付资金,必须想办法筹资,由此形成的资金成本以及工程竣工后的余款结算,在一定程度上隐含了财务风险。

(三)经济风险。项目的周期长以及业主的逐步支付工程款项带来了承包商在市场预测失误、贸易条件变化、价格变动、供求关系转变、通货膨胀、汇率、利率变动等方面的经济风险。

(四)工程风险。工程风险是一项工程在设计、施工及移交运行的各阶段可能遭受的、影响项目系统目标实现的风险,包括由于对产品品种、技术标准、建设规模、建设方案、可行性研究及其论证或评估的不正确引起的风险。

二、基于五要素框架的国际工程总承包项目风险分析

(一)内部环境。内部环境规定企业的纪律与架构,影响经营管理目标的制定,塑造企业文化并影响员工的控制意识,是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目前,国际工程总承包项目的内部环境还存在一定问题,主要体现在:公司总部和项目部相关管理部门的职责界定不清,有相当长的海外项目管理存在模糊不清的过渡期;关键岗位员工的定期岗位轮换制度和强制休假制度由于人员短缺,还存在岗位难以轮换的现象。

(二)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企业及时识别、科学分析经营活动中与实现控制目标相关的风险,合理确定风险应对策略,是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环节。目前,国际工程总承包项目的风险评估主要分为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应对和风险监督四个相关阶段。目前,国际工程总承包项目在风险评估方面还存在一定问题,主要体现在:风险管理框架不完善,缺乏反馈机制。通常,一个系统运行结果如何,必须借助于反馈这一环节,而对风险管理框架来说也不例外。应该是在风险发生后,做出风险反馈,以调整在风险识别、评价、处理、监督等阶段所导致的偏差。

(三)控制活动。控制活动是指企业管理层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采用相应的控制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范围之内,是实施内部控制的具体方式。常见的控制措施有: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授权审批控制、会计系统控制、财产保护控制、预算控制等。目前,国际工程总承包项目在控制活动方面还存在一定问题,主要体现在:(1)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在国际总承包项目上经常有出纳和仓库管理员由一人担任、出纳和采购员由一人担任等情况出现。对这些不相容的职务,如果项目不实行相互分离的措施,就容易发生舞弊等行为。(2)授权审批控制:由于项目执行地在国外,大宗材料采购的合同往往没有会审、法人授权书、备案资料和签字盖章;工程质量管理清单未经项目负责人审批执行等。(3)预算控制:目前还有很多国际项目没有建立资金预算制度,这既不利于项目货币资金的充分利用,也不利于公司预算的执行。

(四)信息与沟通。信息与沟通是指公司及时、准确收集、传递与内部控制相关的信息,确保信息在公司内部、公司与外部之间进行有效沟通,是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条件。总体而言,国际工程总承包项目的财务月报、季报等的编制和上报比较规范、及时,但是由于国际项目常常以联合体的形式出现,在信息与沟通方面还有特殊之处。比如,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如果没有完善的管理流程及标准化的项目执行状况报表,项目经理及项目组成人员无法用统一的语言来对项目实施控制;项目经理和公司本部领导层不能随时监控项目执行各环节的状态,无法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对策。此外,与业主的沟通也非常关键。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如果确有困难,要设法与业主协商,避免业主索赔。

(五)内部监督。内部监督是企业对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情况监督检查,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对于发现的内部控制缺陷,及时加以改进,是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保证。目前企业对国际工程总承包项目的监督作用还很有限。首先,内部审计人员不能遍访所有的项目现场。其次,内部审计人员到项目现场审计的时间有限,不足以发现更多深层次的问题,难以提出改进建议。

三、国际工程总承包项目风险管理体系的创新

(一)优化项目组织架构。首先,要明确国内公司总部和项目部相关管理部门的职责界定,建立与国外总承包项目相适应的管理组织架构。国际工程承包企业必须要向国际化的经营模式转变,更新观念,要走技术密集和资金密集的道路。要改变原来在管理、决策方面的弊端,就本企业在国外的发展方向准确定位。建立相对有独立经营决策权的国际工程项目组,整活现有资源,集中优势力量投入到国际工程项目中去。其次,项目的风险识别不能仅靠项目经理、管理层或者风险管理人员,在投标报价阶段,要由经验丰富的海外市场人员牵头,由各专业设计负责人、采购工程师、费控工程师、合同工程师和计划工程师等相关人员高度参与。对合同及合同附件认真审核,做到合同条件完全受控,对于与常规总包项目在设计、设备供货、施工工艺等有特殊要求的方面,要与业主洽商落实,并据此做好项目的实施前准备工作。第三,加强国际项目各层面人才的后续培训和培养工作,提高项目组织管理水平和各专业人员技能水平。从制度设计、经济分配上引导项目不断完善内部控制程序,配备满足需要的岗位人员,形成相互牵制岗位职责分工关系,保证项目健康、规范有序运行。最后,实施对合格供应商、分包商的战略合作关系,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把供应商队伍、分包商队伍纳入战略协作管理,形成稳定的、规范的外部经济活动环境,推动组织管理框架的优化。

(二)完善风险管理流程。目前的风险管理模式要求风险处理和监督必须在项目寿命期内不断地进行反馈,实施动态管理,但仍然暴露出了缺点:其风险反馈不具备系统性和整体性,所以在工程项目特别是国际工程项目完工后,增加风险后评价阶段,对整个项目的风险进行系统性整体性的评价,拉长风险管理的链条,这样可以弥补传统风险反馈的不足。风险后评价属于事后控制,不应该将它作为风险管理的重点,但是它对于风险管理框架的完善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完善后的风险管理流程应如图1所示。

(三)建立项目信息系统。项目信息系统的建立不仅能融入内部控制的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授权审批控制、会计系统控制、财产保护控制、预算控制等控制措施,还有利于解决因为信息的传递与沟通而带来的问题,为内部监督提供依据,实现全方位、适时、动态地控制风险。应当注意:

篇11

1)组织机构机电分包项目部,以机电项目经理下设各专业板块工程师为主体,专业板块分为5大板块,分别为空调(其中包括楼宇自控专业)、管道(包括给排水、消防、燃气、燃油等专业)、强电、弱电、协调。专业板块以高级工程师负责制为主,配有现场工程师和现场施工班长。值得一提的是,组织构架中的现场安全部门、合约部门、计划部门、资料控制部门被安置在各专业板块工程师职能权利以上的位置,直接和机电项目经理对接日常工作,并拥有与总部各相应职能部门直接沟通的权利。各专业板块的工程师除了负责自己板块的日常业务,还需要配合上述各职能部门做好现场工作。2)人员配置动态项目实行动态人员管理,根据项目不同的实施阶段调整相关的人员,保证管理人员满足管理需要。CBK项目根据项目进展状况,可结合总部其他项目管理人员配置状态,给现场增设管理人员。例如,空调、给排水、消防、电气等专业安装进度进展到一定阶段,结合现场需要,楼宇自控专业安装开始启动,此时需要给项目管理团队增设楼宇自控专业的施工班长及安装人员。CBK项目机电工程平日设1名施工经理,负责项目机电工程的进度和生产总协调。同时,公司主管领导或安全、质量、文件控制部门领导经常到现场指导检查工作,保证项目顺利进行。整体来看,项目配置人员精干,总部各部门支持力度大,在人员成本较少的情况下达到了良好效果。

2施工劳务队伍和机具配置

机电分包公司作为当地专业机电承包商,在科威特当地基地拥有2500人的劳务队伍和各种施工机具的中心仓库,劳务人员相对齐全,训练有素,工程所需的各专业工人和机具将从中统一调配。机电分包公司自己的劳务主要负责现场材料到场,现场验收辅助工作和机电工程部分区域的施工。结合机电工程作业需要,机电分包公司还拥有长期合作的当地专业劳务分包,如空调保温分包以及根据特定工程和作业签署的专业分包,如消防、燃气、燃油等系统分包。如此,机电分包的劳务队伍和机具实现动态管理,根据需要随时增减,既能满足工程需要,也能防止出现窝工增加成本现象。由于机电分包具有丰富的劳动力和机具优势,调配计划运用自如,很少出现因机具和劳动力匮乏问题而影响施工进度现象。

3计划管理

CBK是十分复杂的施工建设项目,进度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要对工程项目的深化设计、采购、施工、调试等全过程进度进行管理,还要对项目的全过程实行动态、滚动管理。机电分包总部选派1名计划工程师在项目现场工作,根据同总承包商的约定,采用P6项目管理软件,编撰机电专业各系统详细的计划,然后提交总包商同主计划和其他承包商计划进行协调、综合,并提交监理工程师批复。以监理工程师批复的计划为依据,对机电项目施工、采购、变更、劳动力、生产率和合同履行等进行控制。在项目进行过程中,不断掌握计划的实施状况,并将实际情况与计划进行对比分析,必要时应采取有效的对策,使项目按预定的进度目标进行。机电分包的计划工程师定期或不定期向项目经理和总部控制经理提交关于项目进展报告,主要包括项目实施概况、管理概况、进度概要、项目实际进度及其说明、资源供应进度、项目近期工作计划、项目费用发生情况、项目目前存在的问题与危机等,这些报告及时反映了项目进展状况和内外部环境变化状况,分析潜在的风险和预测发展趋势,以便项目经理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实现项目管理的有效控制,进行必要的索赔和反索赔。计划工程师需跟随项目经理出席每两周的例会,向总承包商、监理工程师、业主汇报项目的进展和存在的问题,主要汇报内容包括每两周滚动的现场施工计划及定期更新的各种(深化设计、采购、施工)计划报表。计划工程师定期参加总承包商或监理工程师组织的计划例会,讨论计划的执行情况或必要的更新。计划工程师还需主管现场变更中工期索赔的材料准备。各专业高级工程师负责配合计划工程师完成定期需要提交的各种计划报表材料,以及施工过程中由变更引起的工期索赔材料准备。

4深化设计图的准备、送审和批复

工程开工后,机电分包的各专业高级工程师与协调工程师及计划工程师相互配合,确定图纸提交清单,制定一个包括图纸内容、数量、图纸送审日期的计划表,项目开展过程中根据图纸提交计划深化图纸,提审图纸。为了配合施工计划的正常开展,深化图按以下优先级别准备和提审:各专业深化图设备基础详图综合图结构预留洞图。

5文件控制(文件传递和专业间文件交互检查)

机电分包拥有健全的文件控制体系建设制度,有严密的文件控制体系组织制度。1)文件控制中心统一管理项目全部文件、资料,保证项目文件、资料流转渠道的唯一性及确定性,将专业文件管理员配备到文件控制中心管理文件,大大提高了项目文件、资料的利用效率,同时保证了项目文件的完整和安全。2)文件传递文件控制中心对文件进行分类、登记,及时将文件传递到文件的检查/审核者手中。并同时保证已经审核的文件备份保存在文件控制系统内。

6质量管理

1)建立质量控制组织机构机电分包在项目上设立质量控制部门,配备2名质量工程师,在总部质量控制部的支持下,主要管理项目质量。2)建立质量控制计划项目开工前,编制质量控制计划提交监理工程师审批,然后将得到审批的质量控制计划应用于项目施工的全过程。3)质量控制的实施质量控制过程与施工过程中深化设计、采购、施工、成本控制、设备安装及系统调试等环节同步开展。QC工程师对机电工程施工按照下面的方法进行控制:①施工人员进场上岗工作前,由质量工程师考察其施工资格,再通过总承包审核控制,最后监理工程师把关,保证各岗位作业人员满足工程质量要求。②施工过程中,工序质量的控制是质量控制最基本的内容,其目的就是要发现已完成工序的偏差和分析影响该工序质量的因素,并消除影响因素,使工序质量控制在规范要求的一定范围内。项目质量工程师对不符合质量要求的行为有一定的处理权,保证项目的质量管理落到实处。③机电分包总部QA部门定期对项目进行检查,使之符合合同有关的条款,建立跟踪记录,保证所有的质量问题得到解决。正是机电分包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有一套完整的体系,并且能落实到实处,所以,CBK项目的机电工程施工质量能得到保证,很少出现返工现象。

7安全管理

机电分包项目部设置安全管理机构,备有2名专门的安全管理人员。机电分包在项目现场每周六早晨7:30都要召集所有参与现场施工的工人和工长的安全教育例会,每周四召集所有工程师和施工班长开展现场办公室安全例会。安全经理可根据现场安全文明实施情况适当调整安全例会的次数。

8合约管理

CBK项目是以FIDIC合同条款为基础的合同。参与项目管理的各方都具有非常强烈的合同意识,对合同管理非常重视。施工合同全面详细,除各参与方权利与义务外,还尽可能详细地罗列了工作范围、规范和验收标准。施工过程中一旦遇到不甚明了的问题,各参与方人员首先想到的就是翻合同。专业的管理公司和监理工程师总能在合同中找到有利于自己的条款。机电分包作为一个国际化的专业分包商,拥有相当水平的合约能力,除给项目上派遣1名合约工程师外,总部合约经理根据项目需要到项目检查和指导工作,进行必要的索赔和反索赔。现场合约工程师主要负责平时相关合约问题的信函来往,期中付款的提审材料准备,根据监理工程师的变更材料提交变更中与资金相关的部分内容。项目各专业高级工程师对接监理工程师、材料供应商技术人员负责项目进展过程中的部分信函来往,还要负责给项目现场合约工程师(QS)提供用于申请期中付款的已完成工程量,用于变更中索赔材料款的材料清单量,需要具备商务意识,对合同文件中相关各项内容有很深的理解,对材料清单(BoQ)中作业项包含的内容理解要非常清楚。

险管理

风险管理一直是项目管理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CBK这样的大型工程项目周期长、规模大、涉及范围广、风险因素数量多且种类繁杂,致使其在全寿命周期内面临的风险多种多样。而且大量风险因素之间的内在关系错综复杂、各风险因素之间与外界交叉影响又使风险显示出多层次性。在项目前期策划时,机电分包总部项目控制部门编制初期详细的风险评估报告,然后,总部控制部门选派1名合约工程师常驻项目,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进行风险监测和风险控制。为了规避风险或使风险损失最小,成本和计划预测还要通过综合的风险评估技术得到加强。

10工程管理

篇12

上期以及本文将要列出的预防销售舞弊风险的管理措施只是一部分。笔者相信国内的许多企业根据自身特点另外还有更多更好的预防措施。但是根据经验来看,各种方法和措施中没有哪个方法是绝对有效的,各个企业应当根据本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配伍使用。

建立客户信用评估和控制机制

在签订销售合同以及办理销售发货的业务环节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控制环节就是客户信用评估。过去由于企业对客户信用评估不重视,为了占领市场盲目扩大客户源,为日后销售收款埋下了巨大的隐患。一些销售业务人员更是利用企业信用管理的漏洞,冒险向不该发货的“特殊客户”大量发货,导致企业出现巨额的坏账损失。这就是业务人员舞弊活动的后果。为此,规模到了一定程度的成熟企业纷纷建立了客户信用评估控制程序并建立了独立于销售部门的信用管理部。当销售业务人员和客户谈判签订销售合同前,必须事先经过信用管理部门的调查和风险评估。销售部门提出的赊销额度,事先也必须获得信用管理部门的审核并经过主管副总或总经理的批准。当销售业务人员向物流部提出发货申请前,必须经过信用管理部的核查,确保发货额度控制在已经批准的赊销限额之内。信用管理部门有权根据客户的资信情况和过去的付款情况拒绝批准销售发货申请。

实践证明,有效的信用控制可以极大地预防销售业务中的舞弊风险。鉴于客户信用评估和控制是预防坏账损失风险的专业的管理领域,国际与国内已经成立了众多的信用管理公司帮助企业控制信用风险。一些专业的保险公司也推出了信用保险产品。

笔者在过去介绍保险与内控的关系时,预防销售-收款循环业务中的舞弊风险也同样离不开保险。目前与此最直接的相关保险有三个:雇员忠诚保险、信用保险和产品质量保险(包括产品责任险、产品召回保险)。

有关雇员忠诚保险在预防企业雇员舞弊活动中的作用已经做过介绍,这里不再重复。本文将主要介绍信用保险和产品责任保险。所谓信用保险就是企业为防范因赊销方式造成到期应收账款未能收回所造成的损失向保险公司投保,一旦损失产生,由保险公司根据事先约定的条件承担赔偿责任。在这里保险合同中将会对有关信用管理和损失索赔的依据提出严密的规定。例如,有关潜在客户的资信调查和赊销额度确定,应收账款的周转天数规定,坏账发生后的追偿权转移等,都需要逐项明确。购买了这个保险的企业,在开发新客户并决定授信额度前也需要得到保险公司的核准。保险公司将利用其积累的庞大的客户信用资料为企业提供相关信息。如果企业想在发生损失事故后顺利得到保险公司的赔偿,则事先必须对信用管理和应收账款管理制订具体的管理程序,并收集各种相关的有效证据。保险公司也将对企业的相关管理活动以及提交的各种资料进行审核。这样等于引进了一个严格的第三方对企业的信用管理进行监督。

产品责任险则是企业销售的商品由于质量问题导致使用者受到人身伤害或其他经济损失后,由保险公司提供损失赔偿。其他产品责任险还包括产品质量保险、产品召回保险也属于这类保险。由于发生产品质量事故或造成使用者的人身伤亡事故后,如果企业向保险公司提出索赔申请时都需要提供相应的证据记录。因此保险公司在这些业务环节上也无形中对企业起到了一个外部监督的作用。笔者认为,购买信用保险和产品质量保险等是预防销售一收款业务循环中的潜在风险的一个重要手段。

建立集中销售模式

对于许多终端消费品的制造商来说,销售外包其实也是一个预防舞弊风险的重要措施。事先选择好资信良好的销售公司或者专业大卖场,可以大大简化企业的销售管理队伍。销售业务将主要集中在市场推广和客户管理(或者叫渠道管理)方面。市场推广包括产品广告宣传策划和产品会。客户管理则包括客户销售业绩的考核,奖励返点和客户结构调整等。一些企业甚至将售后服务也实行外包。例如一些电子通讯类产品的制造商和汽车制造商通常将售后维修服务实行外包。另外还有一些国际性的产品制造商,通常会将各个生产企业的产品销售集中交给自己成立的专业销售公司负责销售。

集中销售的好处非常明显,可以使生产企业集中精力做好产品,保证产品质量而无须考虑产品的销售问题。集中销售除了可以大大降低分散销售的成本外,还可以提高专业化销售水平。这里还有一个额外好处,就是可以降低生产企业的销售风险。日本的生产制造商很多采用这种销售模式。集中销售对于大型集团公司应该是一种比较好的规避风险的解决办法。

利用网上销售

随着网络技术的日益普及,网上销售已经成为许多产品制造商的重要销售方式。戴尔的直销模式是利用网络技术进行销售的典范。笔者曾经多次通过戴尔的网络购买其电脑产品。这种直销模式由于不通过各级经销商,可以有效降低其销售成本,同时也避免了许多来自和经销商的、在业务过程中的许多潜在的风险,包括销售过程中的舞弊风险。

当然,利用网络销售也同样存在其他的经营风险或者缺陷,这里包括网络系统的风险以及增加维护网络系统的成本支出等。但是,在信息社会不断发达完善的今天,利用各种网络平台销售肯定将成为制造行业产品销售的重要模式。笔者预测,预防和规避目前存在于传统销售业务过程中的舞弊风险的最终方案也许就来自于现代网络技术。

提升品质和技术含量

根据笔者研究发现,在销售领域内发生的许多舞弊行为其根源通常来自产品出现质量问题或者技术含量太低,市场竞争激烈。在不同的市场条件下,其发生舞弊风险的程度和预防舞弊行为的难度是截然不同的。当一个企业处于卖方市场的条件下向客户提供商品时,企业可以利用其强势地位在销售的各个环节上处于主动位。比如采用款到发货,就可以避免一系列的收款风险;由于企业产品质量好,发生质量事故的几率小,由此引发的质量事故处理中的舞弊风险就可以大幅度下降。因此,提高产品品质和技术含量,是从根本上规避企业销售领域舞弊风险的重要措施。

此外,企业的产品结构也会使销售方式发生变化,从而引起风险程度的变化。例如,某企业生产发动机缸体,由于缸体是一种长期使用的大部件,通常只能批量销售给发动机总装厂,几乎没有零售市场,其销售风险的控制就比较容易。企业只需要简单严密地关注和控制好和大型发动机厂的交易就行了,舞弊风险发生的几率就小。反之,如果一家生产转向机的企业,由于转向机的部分部件属于易损件,所以转向机除了批量卖给汽车

厂外,还可以将部分部件通过零售市场出售。这就要求企业不但要关注主机厂,也要关注零售市场。销售难度和风险将大幅度上升。

建立舞弊案件举报制度

为了预防各种舞弊行为的产生,企业也会建立特别的舞弊案件举报处理规定。企业的内部审计、内部控制、纪检监察等有关部门会设立一个舞弊案件举报中心,接受来自企业员工或外部相关单位和人员的举报。这里包括来自客户甚至竞争对手的举报。有关舞弊案件的举报应当制订程序予以规定,这里就不再赘述。

建立客户访问和应收账款对账制度

作为控制和预防销售舞弊风险的重要政策,企业可以制订内控和内审人员对客户进行访问的制度。企业除了高层领导,如总经理、主管销售的副总经理和财务总监要定期或不定期地访问供应商外,内控人员或者内部审计人员也应当在检查审计过程中,对被审计单位的客户进行随机抽查访问。内控人员访问客户可以直接了解客户对被审计企业销售业务人员的看法,以及对公司客户服务水平的反馈意见。

根据笔者的经验,客户对内控人员的访问一般还是持欢迎的态度。内控人员在访问客户过程中,可以从另外一个方面核实验证销售业务过程中的管理情况并对本企业销售业务人员遵守企业规定起到监督和威慑作用。自然也可以对销售一收款业务中的舞弊风险产生预防作用。除了内控或内审人员访问客户外,企业的财务部应收账款主管人员以及信用部人员也应当对客户定期进行对账。通过客户对账,可以及时发现双方之间的未达账项和存在的问题。这对销售业务人员也是一种有效的监督。

客户寄存库盘点

在制造行业中,一些生产中间产品的企业为了满足大客户(或者叫主机厂)的生产要求,除了垫付赊销款外,通常还要根据其规定,在大客户的库房内(简称寄存库)预先存放其需要的产品。这些放在寄存库内的产品名义上并没有真正卖给客户,产权也归企业所有。但是大客户可以根据其生产安排随时到寄存库提取产品,通常只有等这些产品被装配到大客户的产品上以后,销售才算实现。这种做法一方面可以看成是企业服务意识的提高,另一方面也是大客户占用企业资金的特殊方法。

由于这些寄存库中的物品产权还属于企业,通常容易发生货物短缺情况。这些货物短缺的原因多种多样,这里包括但不限于客户仓库管理水平差,记录不完整或录入电脑不及时,或者寄存库管理者自己有盗窃舞弊行为(因为寄存库商品并没有完全进入客户的存货中),当然也包括企业销售业务人员自身的舞弊行为或渎职行为等原因。

因此,企业除了应当对自己厂区的存货进行严格控制外,更应当注意控制临时寄存在大客户仓库中的存货。其中一方面要争取和大客户签订严格的寄存商品管理协议,明确双方的管理职责和货物进出调换授权审批权限;另一方面则应当定期或不定期派人对寄存库产品进行实物盘点。有条件的企业还应当明确规定负责销售合同签订的市场开发人员不得调动寄存库商品。寄存库商品统一由物流部业务人员负责调度。但有关寄存库的商品信息应当及时通报销售部业务人员。及时盘点寄存库产品以及规定由物流部人员负责管理这些商品是预防销售人员进行舞弊活动的有效措施。

严格执行退货和三包政策

产品销售后的三包政策也是销售一收款循环中的一个分支环节。企业执行三包政策一方面可以显示企业的服务精神,但另一方面必然会给销售带来管理风险,这其中也包括舞弊风险。执行三包政策的关键是要对退货商品进行严格的鉴定。原则上只有质量工程师才能对客户退货进行质量鉴定。如果实行三包退货政策的企业同时又购买了产品质量保险,为满足保险索赔的要求,必须对客户的产品质量问题进行严密的鉴定,这样一方面可以避免客户的恶意退货,另一方面则可以预防销售业务人员利用三包政策从事舞弊活动。

制订严格的销售收款政策

收取销售货款是销售业务中的另一个高风险业务。保证销售货款安全、及时足额返回企业是一项重要工作。为此企业应当事先就制订出一套详细的应收账款收款程序和现金、有价证券(商业汇票和银行汇票)管理程序。财务部是应收账款和收款业务的主体。有条件的企业应当明确规定禁止销售业务人员收取现金货款,同时尽可能要求客户直接向公司指定账户汇款支付销售货款。对于一些临时需要支付现金或承兑汇票的客户,则应当制订程序要求客户或销售业务人员提前向公司财务部主管和其销售主管报告具体的付款时间、付款数额、付款方式以及携带转账的安全措施。预防相关业务人员内外勾结实施贪污、挪用、截留等舞弊行为,并保证货款安全到账的各项具体规定必须得到严格的执行。企业内控人员、财务主管以及销售业务主管应当定期对销售回款进行监督检查。对于有现金收入的企业,可以考虑购买现金保险。

其他各种管理体系的完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