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12 08:25:1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信息科学技术概论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1.1.2嵌入式系统软件、固件,驱动开发精通汇编编程,熟悉计算机原理与体系结构及数字集成电路设计(ARM或MIPS,DSP);掌握Linux设备驱动程序开发的方法.
1.2专业课程体系划分将专业课程体系划分为3个层次.
1.2.1专业基础课主要是从事本专业必须的基本理论知识,为以后不同专业方向的学习、知识面扩展以及个性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设置了电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固体物理和半导体物理、高频电子线路、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等课程.
1.2.2工具类课程主要是为在集成电路领域和嵌入系统应用中从事设计、制造、应用和开发等工作者提供必要的开发工具.在集成电路方向设置了硬件描述语言、电子设计自动化、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等课程,在嵌入系统方向设置了嵌入式操作系统、SOPC设计原理、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等课程,对培养学生创造思维和创新精神,提高实践动手能力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1.2.3专业课是学生以后从事的专业方向,主要根据集成电路产业和嵌入式系统发展现状和社会需求,在集成电路方向设置了模拟集成电路设计、数字集成电路设计、集成电路测试与封装、集成电路综合开发技术等课程,在嵌入系统方向设置了嵌入式系统接口设计、HDL模型功能验证基础、嵌入式系统综合开发技术等课程.
2搭建宽口径高实效实践教学平台
为突出模块化集成教学思想和分层次渐进式自主实践理念,层层提升,层层深化,构建多元化教学环境.从基础性实验、基础工程实践训练开始,经专业性和综合性延伸,直至创新性研究,形成新的实践教学平台(图略).该平台由基础实验平台、基础工程实践平台、专业工程实践平台、综合工程实践平台构成.
2.1基础实验平台将电路实验、数字电子和模拟电子实验构建成基础实验平台,在第3,4学期进行,在充分考虑电子、电路等理论课程特点的基础上,在实验内容上自成体系,突出理论与实验结合、验证性实验与设计性实验结合、虚拟实验与操作实验结合的教学方法进行实验教学.
2.2基础实践平台基础实践平台包括单片机工程实践基地、EDA工程实践基地、电子工程实践基地、通信工程实践基地、电气控制工程实践基地、DSP控制工程实践基地、应用电子工程实践基地、电气CAD工程实践基地、电子工艺工程实践基地、计算机装配工程实践基地.在第4,5学期分2个阶段进行,每阶段5周,把实践基地分成2组,分别进行循环.拓宽了学生所学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使实践与理论结合得更加紧密.
2.3专业实践平台专业实践平台包括智能控制工程实践基地、传感器与检测工程实践基地、控制系统工程实践基地、ARM工程实践基地、SOPC平台、高频电子线路、微波与天线、单片机应用工程(高级)实践基地、ASIC工程实践基地、测控专业工程实践基地.在第6,7学期分2个阶段完成,每阶段5周,学生可以根据所学专业的特点及兴趣,从专业实践基地中任选6个基地进行循环实践.
2.4综合实践平台综合实践平台属于教师与学生共用的科研创新平台,是开放式实验、实践基地.配备几乎所有其它实践基地的仪器设备,使实践内容相互补充,实现了从浅入深、从通到专、从点到面、从传统到现代、从一般到特殊、从基础到专业的渐近式学习过程.满足了毕业设计、科技活动、科技创新、电子设计大赛的需要,实现了专业课实验集中化、系统化、设计化、综合化和全面化的要求,最大限度地利用工程实践设备,利用率接近100%.
3通过电子竞赛促进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中职物流专业课程教学中现实状况
我国开设物流课程时间较晚,不少高校虽然增设了繁多的物流相关信息技术课程,但成效并不明显。中职学校是继高校开设物流专业后,为补充社会物流人才需求不足相继增加的物流专业,其物流专业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置尚缺少规范性。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大多数中职学校物流管理专业开设的物流信息技术相关课程主要有《物流信息系统》、《物流信息技术》、《物流网络技术》、《物流系统工程》等。设置这些课程是为了更好的适应社会物流行业人才需求状况,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则存在诸多问题:一方面课程编排存在重复性,学生因为教学内容的重复,往往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现有的教材体系更新速度慢、理论知识与物流企业实际需求存在较大差距,不具有可操作性,不利于学生及时更新知识体系。
二、当前物流信息技术课程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形式单一,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
目前,学校物流专业教师讲授物流信息技术课程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在一些重要章节虽选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但教师因为缺乏物流企业相关的数据资料,导致多媒体教学也只是演示工具,缺乏实际案例的充分说明,限制了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因此,物流专业教师要改变以讲为主的教学形式,通过多种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发现问题、探索求知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教学内容空洞,教材编写周期长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物流信息技术也在日新月异的深入发展。例如与《物流信息系统》有关的企业局域网技术已经从“有线”转向“无线”,WEB技术更强调移动。但是,物流教师因为自身专业素质的落后,深入企业实践的机会为零,导致教学内容空洞,没有生趣;为学生配置的专业教材中也很少涉及前沿技术问题,教材的编写周期较长,很难与信息技术的发展速度相匹配。只有在教材的使用和编写问题上找到新的出路,才能保持教材的前沿性和创新性发展。
3.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不足
实践教学设置应以企业岗位需求和职业核心能力为本位的设计原则,倡导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学生是主角,参与是关键,教师只是教学活动的主持人。教师要通过选定物流信息技术相关实验项目、物流案例或课题,让学生明确学习物流信息技术的目标;学生要根据个人能力参与实践,在实践中学习物流信息管理系统课程理论知识,掌握物流信息,提高物流信息处理能力。教师要增加学生实践课时,在老师的指导下,参观物流企业,学让生真正接触物流企业第一现场,掌握具体的管理流程,实现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的综合目标。
4.专业师资缺乏
中职学校中,物流信息技术课程师资队伍缺乏学科带头人,教师水平差别大,专业素质水平较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物流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物流信息技术课程知识范围涉及了软件工程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程序设计技术、EDI技术、GIS技术、GPS技术、条形码技术、POS技术、射频识别技术等各个领域,范围广、内容多。虽然大部分信息技术课程教师具有物流师资格证书,但缺少企业工作的实际经验,专业知识体系不够健全,导致实际教学效果明显不足。
5.实训设备水量少,使用频率低的
中职学校为满足物流信息技术的教学,新建了物流实训室,添置了诸如RFID设备、手持式条码扫描仪、固定式条码扫描仪等物流信息技术实训设备。但由于采购和维护成本昂贵往往采购数量很少,要想让每位同学在实习期间有充足的时间来操作机械设备,参与管理流程,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另外,信息技术设备更新换代速度快,折旧率高,在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各种故障问题,与之对应的设备维修费用也相对较高。一旦出现故障问题,就会增加经费开支,耽误学生的实训时间,给教学管理带来了巨大成本。
三、 物流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对策
1.更新教材内容,缩短教材建设周期
教材是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必不可少的武器。教材选编和教材建设的周期对于信息技术发展速度而言明显偏长,这都不利于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知识。要想改变现状,学校在物流信息技术课程的教材选用上应给予教师更多的选择权,以出版市场的成熟教材为主,利用新兴的信息技术手段和网络资源共享平台获取更多前沿信息;教师在课堂上鼓励和指导学生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搜索引擎等途径获取物流信息技术相关知识。在教材的编写过程中,应充实多媒体光盘内容,让教师在多媒体教学中有更多的内容展现给学生,让学生更清晰的认识教学内容,更容易掌握知识。
2.加强“校企合作”,增加实践机会
物流企业为学生提供参与实践操作和管理的机会,帮助学生更直观的观察物流信息管理流程。学校要加强与物流企业,特别是物流信息系统利用率较高的物流企业间的深度合作,从企业经营活动中获得最新的物流信息系统案例,并从中发现问题,帮助企业解决问题,增加学生实践操作的能力。通过实践,学生可以熟练操作ERP(企业资源计划)仿真软件,熟练掌握企业信息化理论、电子商务、物流系统及ERP系统的实施和维护。
3.提高实践教学设备的利用率
如何提高学校实践教学设备使用效率,降低采购和维护保养成本,是学校亟须解决的问题。学校可以考虑租赁企业设备进行实践教学,或将实习地点从学校向物流企业倾斜的实践教学方式,这样其既可以满足物流信息技术教学需要,又能满足物流企业的部分日常工作需要。但如何鼓励物流企业帮助学校提供或者更新技术设备,以及降低物流企业接纳学生实习所带来的企业经营成本的增加是需要企业和学校共同面对的问题。
4.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要加强物流信息技术专业教师的培养,采取“引进来,走出去”的政策,积极引入企业物流信息管理人员、实践经验丰富的物流信息系统开发人员作为学校兼职教师,同时鼓励物流信息技术课程教师到物流企业进行挂职锻炼,着重培养高校教师在物流企业工作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小丽.《物流信息系统》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08(10)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8(c)-0184-01
由于“信息论基础”这门课程是应用近代数理统计方法研究信息的度量、编码和通信的科学,是概率论与通信技术相结合的理论学科,具有较强的系统性、理论性和实践性[1]。该课程的概念抽象且数学公式较多,前后相互交错,知识体系繁杂,对学生的数学基本功要求高,加之课时紧、授课时间短,对于教与学都有一定的难度。教师授课过程通常从基本定义出发,讲述原理,给出相应的数学描述或数学模型,对性能做出理论分析,伴随一些重要的定理、证明、推导等等[2]。这些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决定了该课程的突出特点是理论性强、抽象难懂、内容广泛、课时短。
1 目前信息论基础课程教学面临的现实问题
该课程理论性强,数学公式推导多,比较抽象,侧重于对实际通信系统数学模型的研究,而有关通信系统实现的内容,一般只给出系统实现的思路或框图,很少介绍具体实现,与实际的系统实现距离大,从而增加了学生的学习难度[3]。大部分学生在学完本课程之后,并不能对信息论基础讲授内容做到深刻的理解,基本上是知其然,但是不知其所以然。这使得学生在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时产生较大困难,如在毕业设计和创新型实践中,学生经常不知如何下手,一片茫然。虽然有相关的辅导资料可以查阅,但本科生的学习任务繁重,自学能力还较差,不能单靠学生努力来改变现状。
2 筛选和提炼教学内容
我们需要合理筛选和提炼信息论基础各章节教学内容。目前采用的教材——《信息论——基础理论与应用》,其各章节内容主要囊括离散信源及其信息测度、离散信道及其信道容量、波形信源和波形信道、无失真信源编码定理、有噪信道编码定理、保真度准则下的信源编码、无失真的信源编码、信道的纠错编码、网络信息论、保密系统的基本信息理论等,部分内容与《现代通信原理》、《信号与系统》、《随机信号分析》、《扩频通信》等课程的部分内容重复。若完全照着教材讲授会浪费课时而学生又没学到新知识,但又不能完全撇掉这些重复内容不讲,因很多学生已经忘记前期课程相关的基本概念,若不稍加复习会影响他们接收新的知识。而后期课程重复的内容,若不在课堂中有效串讲,学生会误以为这个内容不重要,并对整个通信系统的认识不完整。因此,合理有效地筛选和提炼教学内容,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第一步。
我们经过前期探讨研究,计划从三方面来解决问题。
(1)先将信息论基础中重要又抽象难懂的知识点提炼出来。
(2)然后依据软件语言的特点,通过图形、曲线、文字、动画等方式来将知识点展示出来。
(3)最后把各个相关联的知识点串起来,进行系统演示,让学生建立起系统的概念。
目前很多教材给出的例子并不尽人意,对于抽象难懂的知识点,选取有代表性的例子来帮助说明解释,对于成功讲解该课程非常重要。我们通过大量查阅相关的国内外经典教材,针对不同难度的知识点选取经典的例子。这样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都很有益处,能大大增进课程教学效果。
3 教学实际应用
在对该课程的讲授过程中我们发现,教学内容往往不能与现有的通信技术同步,教材中的很多知识点与实际应用较为脱节,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产生疑问。因此,如果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理论联系实际,了解到所学习的信息论的有关知识是与周围身边事物密切相关的,所学到的知识能运用到今后的工作中,将会大大激发起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兴趣和动力[4]。在教学实践改革中,我们通过以下四种方法,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1)利用Matlab强大的可视化功能,把信息论基础中抽象的理论公式以直观的图形展示,帮助学生加强对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2)搭建实际无线通信系统,如移动通信系统、卫星通信系统、无线通信系统传输语音、数据和图像,具体包括数字基带仿真、服务发现、局域网接入、电话网接入、语音传输、数据传输、图像传输、无线多点组网、通信性能评价和GSM/GPRS接入等技术,以帮助学生建立实际通信系统概念。
(3)将我们教研室的教师们最新的科研成果集成于软件中,并用于教学,让学生能及时了解通信的新技术。
(4)设计一些难度不同的课程设计题目,让学生在这套软件平台的基础上,使用Matlab语言进行独立设计和开发,在这过程中学生需要完成查阅文献,确定设计目标,设计系统方案,计算仿真参数,直至搭建系统仿真平台,测试运行结果,改进系统设计等具体工作,这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一种有力的锻炼。
4 结语
本文分析了《信息论基础》课程教学面临的现实问题,通过筛选和提炼教学内容以及大力加强实际应用在教学中的渗透,在我校通信工程专业本科生《信息论基础》课程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开阔学生的思路和视野,而且大大丰富课堂的教学内容,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
参考文献
[1] 李迎春,等.《信息论与编码》教学改革探讨[J].科技信息,2010(20):18-20.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并不是换一套教科书和课程内容调整那么简单,它蕴含着一场教育观念的更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蕴含着由课程改革所牵动的整个基础教育领域里的全面改革和深化。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人才,我们说要加强学生的人文教育、道德建设、综合素质的提高,显然,高中新课程改革将于信息技术教育和教育技术紧密结合,为我国的基础教育注入新的生机。
1高中新课程改革要与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教育相互融合。才能使改革全面实施
1.1新课程改革中要求实现教学模式由“被动接受”向“双向互动”的转变。这就要求教学过程应该是一个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学生主体性的活动,从而促进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真正体现现代条件下教与学的教育思想。那么,教师如何才能实现“双向互动”进而达到教学目的?信息技术条件下教学的实施是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的方向,使得知识技能信息的复杂度得以分解,减少信息在学生大脑中从形象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形象的加工转换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有限的单位时间内获取更多的信息,使“学”的过程真正成为学生主体性的活动。总体归纳起来有两层含义:①信息技术在教与学过程中的应用;②教学过程在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中,对传统教学方法效率低的问题进行了优化。
1.2我们从新课程改革中教与学角色转换上可以看出,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已经确定。笔者认为这对教师自身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教师的水平高低问题。只有教师完全掌握并熟练运用教育技术,才能达到《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所确定的基础教育培养目标,才能使学生达到“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掌握适应时展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收集、判断和处理信息,具有初步的科学与人文素养、环境意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单就这些还不能全面反映出信息技术与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密切关系,因为,信息技术教育本身也面临着改革和发展,所以对于高中新课程改革来说,提高信息技术教育和教育技术质量将为改革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以推动整个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
2在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前提下。信息技术的教与学
信息技术的教与学要从根本上改变这中状况,核心问题是转变对信息技术教学的认识,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和能力,才能在各学科紧密协作中发挥信息技术教学的独特优势。
2.1信息技术教学是学生“学”的一种崭新方式,但信息技术教学和计算机专业课程有着本质的区别。后者注重的是计算机专业知识深度的研究与进一步开发,前者则是人们常说的对获得信息的综合处理,包括信息的收集、处理、交流、创新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也是信息技术教学的核心。教师在讲授信息技术的实践中,应用的是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受教育者获取、处理、交流、创新等信息的能力,让学生在日常生活、社会实践中更好的应用信息这个工具,从而改变自身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犹如人的遗传基因,深深的扎根于血液,形成一种独特的品质,影响别人的同时,也影响自己一生。这也是其它学科与信息技术相互整合,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加强素质教育的新模式。
2.2要用新思维来思考信息技术教学的文化内涵。当信息技术教学与其它学科相互整合后,教与学就会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获得的信息丰富而不繁锁,学生的视野变的开阔了,学习兴趣也会被激活,而不会像新手上路,懵懵懂懂,找不到东南西北,使得这种教学过程转化为影响学生行为习惯的一个过程。
2.3要让信息技术教学成为教学资源和教学环境的继续和延伸。信息技术的教与学必将引起教学设计、课堂结构的改变和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优化。因此,教学资源和教学环境也将引起变化,在丰富的教学资源和优化的教学环境里,教师学习、备课以及教师的创新和制作也更加方便快捷,必然更有利于各学科与信息技术的相互融合。
以下为求学网为您编辑的:“计算机理论新课改下高中信息技术如何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敬请关注!!
计算机理论新课改下高中信息技术如何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以上就是我们为您准备的“计算机理论新课改下高中信息技术如何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更多内容请点击求学网论文频道。
小学语文教学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的教育教学工作。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小学语文教育事业迎来了新的发展趋势。传统的“灌输式”教育形式难以满足学生的发展,而信息化教育形式的融入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养,进一步提升了语文教学的发展水平。
一、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发展特点
信息技术也被称为“IT”,指的是用于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类技术的总称,它是计算机科学和通讯技术的产物,依赖网络信息资源而生存。信息技术被广泛运用在教育、科学等领域,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物质条件和各项保障。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多媒体教学产生了不断的更新和发展。通过一些新奇的视频效果和影音环境,能够充分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好奇心。同时,信息技术也因为自身独特的资源优势,呈现出了一下显著的特点,具体分析如下:
(1)丰富的教育资源
在信息技术的发展中,图片、视频、音频都是教育资源的具体表现。借助于便捷的网络优势,学生足不出户也可以看到外面的世界,也极大的丰富了学生的学习观念。这些资源通过动静结合、形式多变的知识和形式,进一步增进了小学语文教育的发展优势,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成效。
(2)趣味的学习过程
和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不同的是,信息技术的运用促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了新的尝试。通过PPT、Word等教学资源,让多媒体教学成为信息教育过程中的一部分。并且运用动画、短片、电影等形式,进一步增进学生的学习热情,构建一个和谐的教育环境。
二、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应用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在农村偏远地区,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信息技术的应用存在着一定的弊端,亟待广大教育工作者予以解决。
(1)信息教育硬软件设施不足
当前形势下,尽管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对小学语文进行了多项的开拓,但是在农村地区的现实教学过程,受到经济、历史、环境等各方面的影响,小学语文教学依然存在着多媒体教育形势单一、内容保守,硬件、软件设施不足的发展情况。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实施仍然停留在表面阶段,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相应的,学校在进一步开拓学生思维能力的基础上,存在师资力量不足的发展现状。
(2)多媒体教学理念的缺乏
受环境的影响,在小学教学中,多媒体课件的设计成效决定了教育教学的发展实质。因此,授课教师要熟悉教材、教法。但是很多农村教师在教学理念上创新力度不够,同时,农村一些孩子所接受的学习实践能力较差,外出旅游和观光的机会较少,所以在知识面上相对狭窄。这也要求广大教学工作者改变这些错误的教育理念。
例如,一些教师在制作设计多媒体课件的时候,往往忘记了多媒体教育的实质。在幻灯片的表现形式上过于花哨。缺乏必要的教学互动和情感交流。这样一来,学生在课堂上所接受的教学机制会相对缺乏,难以得到较好的教育培养。
(3)信息技术的多项运用
当前,在农村地区,一些教师对多媒体信息技术的运用只是停留在表面上。无一例外的都采用课中穿插多媒体教学的形式。但是,在语文教育环境中,出于对教学任务、教育时效性的考虑,很多教师对信息技术的融入未达到高效的利用,对是否借助多媒体辅助手段尚不明晰。这样的发展现象导致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中的运用遭遇瓶颈,学生的教育效果难以得到提升。
三、基于新课改背景下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应该怎样运用
(1)发挥引导作用,优化多媒体的教育模式
在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上,为了使农村地区的学生能够具备较高的语文综合能力,语文教师要学会巧用多媒体教学,进一步优化语文教育的发展成效。例如,针对于多媒体培训的视觉,积极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学习、善于创新的语文学习能力。要在多媒体教育引导下,让小学生天真烂漫、想象力丰富的一面发挥出来。
(2)发挥融合作用,不断创新信息技术手法
在农村地区的发展情况下,教师要不断创新信息技术手法,凭借着简单的信息技术,也能够创造出高效的语文教学模式。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要创造一个多元化的发展价值,通过远程传递课堂、网络空间教学、异地同步教学、双主教学模式、校园在线课程、翻转教学模式等不同的信息教育教学手法,进一步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的更高需求。
四、总结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运用增加了语文教学结果的生动性和丰富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的融入存在于小学语文课程的发展始终。它通过不同的结构和功能,为学生营造了一个灵活、生动、自由的教育教学氛围。使学生被多媒体教学所塑造的环境所感染,从而走出农村教育的发展的局限性,充分发挥小学语文的学科优势,进一步优化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内容,充分发挥小学语文的价值和作用。
【⒖嘉南住
[1]张学书.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教学的认识与体会[J].课外语文,2013.16:63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10-0000-02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实现了不断进步的目的。教育作为先进思想和最新技术的风向标,也要实现与科技进步共同发展的目的。为了落实初中教育的科学先进性,初中学科中信息技术学科创新,成了每一位一线信息技术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本文就将学术理论与实际教学经验相结合,提出了课改前提下的信息技术教育,要以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展开。
一、概述信息技术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模式
(一)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模式基本概念
所谓的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模式就是指教师在课堂上教师通过对班级的全部学生进行分组,然后向全部小组其布置相应的信息技术小任务。教师在指导各个小组学生们完成任务的同时,还要鼓励各个小组的学生通过讨论的方式解决一些在完成任务过程中暂时解决不了的问题。这种信息技术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模式,一方面培养了孩子处理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另一方面还能有效在小组内部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学生们在完成教师任务的过程中,可以帮助学生在心理建立一种责任意识。小组学生在探究任务完成过程中,暂时解决不了的问题时,可以训练小组内部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洞察事物的能力。同时在信息技术教育的课堂上,开展组合作探究学习模式,学生针对阻碍任务完成的问题进行解决方案的探究过程,通过对解决问题的本法进行谈论,完成任务的同时还能有效的加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信息技术教育课堂上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模式的意义
1.信息技术教育应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模式的必然性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通过教育实现对学生基本生活能力的培养。社会发展瞬息万变,教育领域的发展在跟着时展脚步的同时,一定要时刻用最新的科学技术信息来不断丰富教育领域的内部规模。信息技术教育在初中作为一个基础学科,其本身就是将新技术和最新技术信息作为教学的主体内容。所以在信息技术教育的课堂上,我们不能用填鸭式的教育方式,提高信息技术教育的教学质量。而是应该采用一种符合信息技术科目自身特质的教育方式,来实现提高学生学习信息技术教育质量的目的。
2.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模式对初中信息技术教育课堂的重要作用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在学生的心理建立起对本学科的浓厚兴趣,那么教育工作的目的就实现了一大半。初中阶段的学生,其本身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初步建立的关键阶段,所以建立起这一阶段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关系都后续教育工作的开展。初中阶段的信息技术教育,是传播当今社会最顶尖技术和技术信息的科目,如果能通过在初中信息技术教育课堂上,落实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模式,那么帮助建立起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是十分有价值的一项教育创新手段。只有学生自身对信息技术有着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实现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目的。
(2)新课改要求,教育要以学生为主体,将课堂的主导地位还给学生,实现学生动被动学习方式向主动学习的方式转变。所以在信息技术教育课堂上,一线信息技术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模式,是实现信息教育以学生为主体,将信息教育课堂还原给学生的根本目的的有效方式。在一线信息技术教师,在信息技术教育课堂上采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模式,可以实现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讨论的目的。学习小组在完成老师给的任务的过程中,每一个学生都会因为亲身参与到问题的解决,而实现了掌握知识的目的。小组谈论的过程中,各抒己见集思广益的优势可以进一步凸显。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模式,实现了信息技术教育告别传统枯燥乏味的教科书讲练教育的目的。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模式,是理论转化实际的有利途径。
(3)通过提高一线教师的教育质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是新课改针对当前初中阶段的信息技术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作为初中阶段的信息技术教育,采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模式进行信息技术的课堂教育,是实现适应新课改要求的有利途径。在信息教育采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模式,可以令学生感觉到课堂教育的耳目一新,充分调动起学生的主动参与热情,进而实现激发学生热情的目的。只有学生的学习热情不断增高,那么学生本身才能实现学习质量不断提升的目的。
(4)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学生通过教育可以适应日后走向社会的社会要求。所以作为九年义务教育的初中阶段,要将培养学生社会会生存能力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初中信息技术教育,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模式教学,可以实现提高学生理论转化实际的能力,和沟通协作的能力等。
二、新课改下信息技术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模式要点分析
虽然初中信息技术教育,采用信息技术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模式本身具有的很多优点。但是结合实际教学经验我们还是会发现在实际的信息技术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模开展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多产强人意的情况。完善新课改下信息技术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模式,需要一线信息技术教师要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要点:
(一)合理分组要点分析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这个新学生观,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基本理念。在现今社会,大力倡导“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而学校方面却存在着“两种教育的矛盾依然难解”,“许多教育变革仍然停留在理念和口号上”的严重情祝,广大教师深刻理解、正确实践新学生观,已经成为实施《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新课标)必须面对的一个关键课题。
一、新学生观对语文课程改革的特殊意义
1.有助于语文教育观念的根本转变
教育观与学生观是学校教育的理论基础。前者是对学校角色性质的认定,后者是对学生角色性质的认定。实践证明,无论课程如何设计,不同的学生观决定并最终形成了不同的教育观,不同的教育又必然造就不同的学生,因而,要端正教育观必须先端正学生观。
旧课程,把学生看作“塑造”的对象。不仅无视学生的鲜活生命,不顾学生的人格尊严,还用种种预先设置的程序来束缚他们的手足。排斥其思想情感的参与。学生的这种被动处境,使一切教学改革黯然失色,最终使这个本来应该引领学生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更好的学语言,学文化,学做人的教育,背离了初衷,蜕变为语文应试教育。
新学生观的确立,意味着新教育的本质就是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服务。对语文课程的定位,只能以是否有利于学生为适应社会需求而主动’‘学习和发展”为唯一标准。由于“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因而,新课标规定,“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由于“语文素养”是一个具有丰厚内涵和宽广外延的概念,是学生通过语文学习实践活动,内化优秀的语言文化成果,使自己的语言能力和文化水平达到一个新的高度、进人一个新的境界的综合体现,既包含以语感为中心的听说读写的言语实践能力,又囊括道德修养、审美情趣、文化品位和个性人格等人文素质。就广度看,是“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从深度看,是“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所以,新课程的这个定位,是正确的。既深刻揭示了语文教育的功用和意义,又恰当反映了义务教育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要求。“领提而毛顺”,立足于此,语文教育观念的根本转变也就顺理成章了。
2.有助于师生关系的实质改善
教师、学生是教学活动中两个最活跃的要素。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学活动正常开展的前提。虽然,学习是学生通过读书、听课、实践、探索等方式以获取社会历史经验和生存发展本领的全部过程,教师是学校教育的代表,其作用只是“外因”,但是,由于角色不同,师生之间各种差异的矛盾是无法回避的客观存在,教师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因而,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必须先端正学生观。
旧课程,把学生看作“管教”的对象。一方面,“唯师为尊”,放任教师凌驾于学生之上,以种种神圣的理由,大搞“教学专制”,另一方面,又将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教师、学生的唯一依据。不仅窒息了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发展潜能,而且,还给师生关系造成严重损害。它必然助长教师中心主义、管理主义和功利主义倾向的滋生和泛滥,由此导致学生对教师的反感和抵触情绪,引起师生的冲突和对立。对于这种情况,虽然人们一直试图改变它,如提倡“头脑”、“双手”、“眼睛”、“嘴”、“空间”、“时间”的“六大解放,把学习的基本自由还给学生”,和订立“师德规范”、“实行教学民主”等,但是,由于学生观没有改变,师生矛盾一直未处理好。
新学生观的确立,意味着在新课程中,教师最适当的角色就是代表学校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好的服务。教学活动中的师生关系应该是一种平等、合作、沟通、双向互动的社会交往关系。“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因此,学生必须一改“受管教”的态度,振作精神,做“学习和发展”的主人;教师必须一改居高临下的作风,规范行为,做学生学习的向导、伙伴、榜样和顾问。建立了这样的关系,教学活动必然成为师生在特定情景中,为特定目的而进行的相互学习、共谋发展的过程,成为一段最能够激发生命活力、张扬个性和唤起对知识的愉悦和创造力的美好经历。这是“教学相长”的真谛。在这种情景中,师生之间还有什么矛盾不能化解呢?
3有助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彻底改造
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是教学活动的两个关键要素。二者的品质及其在教学目的下契合的程度决定着教学活动的质量。由于二者的价值取向直接受学生观的影响和制约,因而,要把理想的教学目的变成现实的教学效果,必须先端正学生观。
旧课程,把学生看作是知识的“容器”。“学什么”,“怎么学”,全由课本定调,教师“主导”。加上材、统一要求的束缚和“应试教育”的影响,致使语文教学逐渐丧失了“人文性”和“语文味”,成为远离社会生活、不顾学科特点、排斥学生的多元反应与独特体验的“填鸭式的灌输”,异化为“教师辛苦,学生受苦”的“时间加汗水”的考试训练。
新学生观的确立,意味着新课程教学的基础就是“学习本位”。其教学内容,必须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其教学方法,必须有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由于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母语是民族的价值系统和思维系统,由于汉字具有表意性,汉语具有多义性、模糊性和综合性,祖国语文表达着人类尤其是中国人精微美妙的义理和感觉,而学习是无可替代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学生通过读书、听课、实践、探索等方式以获取社会历史经验和生存发展本领的全部过程,所以,合理的语文教学内容,决不是“考试范围”,或者“记问之学”,也不只是“听、说、读、写”和思维训练,而是要与生活相联系,以实践为基础,“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发挥好“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正确的语文教学方法,决不是教师“独白”式的“咬文嚼字,句读剖析”,或者“题海战术”,也不只是“读、问、议、讲、练、看”的随机组合,而是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这样,语文课程就得以跳出课本和课堂教学的狭窄范围而进人生活与实践、学习与创新的广阔天地,为教师、学生个人聪明才智和生命潜能的尽情释放提供了大好时机。有了这种学生与教师共同参与课程开发的机制,“教学就不只是忠实地实施课程计划(方案),而更是课程的创生与开发。教学过程成为课程内容持续生成与转化、课程意义不断建构与提升叮过:程”。这样,“教学改革才能真正进人教育的内核,成为课程改革与发展的能动力量,成为教师与学生追寻主体性、获得解放与自由的过程”。作为教学责任人,教师必然会在正确把握新课标的精神实质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工作经验进行全盘检讨和重建,并且,通过教育创造,使之成为更加完美的教育劳动形式,在每一次新的教学实践中表现出来,从而促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彻底改造。
4.有助于课程目标的最大实现
课程目标体现着课程的基本规格和基本要求,是实施和评价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由于其成效要由学生“学习和发展”的状况来反映,既包括同一学生本学段的状况,和此前各学段状况的累积,又包括不同地区、不同学校所有学生的相应状况,而这又主要取决于学生整体的学习风气和学习质量,所以,要争取课程的最大效益,必须先端正学生观。
旧课程把学生看作考试的“工具”,不仅想方设法使课程目标与语文考试“接轨”,还用“定升学指标”、“分层次上课”、“按考分搞奖惩”等手段,逼着学校和教师把所有学生都往升学的“独木桥”上赶。结果,只能以牺牲多数学生的正常发展和社会的长远利益为代价。所培养的学生,即使优秀者,也难以全面发展。
新学生观的确立,意味着新课程教学的出发点就是对每位学生负责。因此,“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由于课程改革是完善基础教育阶段素质教育体系的核心环节,是关乎国民素质提高和民族复兴的大业,而“语文课程的多重功用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所以,新课标的“课程目标”就特别注重基础,讲求实效:一是实行.‘九年一贯整体设计”,体现了整体性和阶段性;二是使“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相互渗透,融为一体;三是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了“阶段目标”和“综合性学习”的要求。同时,注意“加强与其他课程以及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为此,必须“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鼓励地方、学校和广大师生,根据教学情景的实际对课程建设的全面参与和自我调节。这样,既有利于摆脱“以课堂为中心”而造成的脱离实际、自我封闭,走向联系生活实践、自主创新,又有利于促进语文课程的民主化、现代化、适应性,建立语文课程健康运行、持续发展的保障机制。这样,必然促使不同岗位的语文教师,努力提高职业素养,因地制宜地利用课程资源,使每一次教学活动都成为学校语文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千方百计地辅助每位学生争取最大的学习收获,从而大面积地提高教学质量,异曲同工地满足“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现代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的时代要求。所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就不只是些点缀风景的“大树”,而是壮丽的“森林”了。
二实践新学生观的现实策略
教师是学校教育的实行者。没有广大教师的正确实践,再理想的教育设计,只能是一纸空文。在现今教育’‘转轨”的过渡阶段,实践新学生观与实施语文新课标紧密关联,做教师的,主要宜采取以下策略。
1.强化角色意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角色意识是个体在对自己所处的社会地位、作用与价值的认识上产生的一种直接影响角色行为的思维定势。实践新学生观,必须强化角色意识,突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只有教师进人了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服务的角色,让学生真切感受到主体地位的凸显,学生才可能轻松自如地做语文学习的主人;只有成功地唤醒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实现了每位学生主观意愿的自由倾吐和个人潜能的尽情释放,学生才可能正常发挥其主体作用。
一是要蹲下身子,让出位子。要坚决摈弃“唯师独尊”的观念,不在潜意识里视学生为“被管教者”。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教学活动参与权、思想情感表达权、行为方式选择权、学习时间支配权和兴趣爱好发展权等学习自主权,放手让学生做语文教学活动的主人。
二是要启发良知,长善救失。启发良知,要从立志抓起,即启迪、激发学生“有志于学”的心理需要。要善于借助语文材料,通过正确认识人生、社会与“学习和发展”规律等途径,引导学生将自己正当的心理需要发展为坚定的成才志向,进而转换成一种为实现志向而不断反思和调整的自我教育机制,一种源源生长的自动力。长善救失,要贯穿师生交往的全过程。即不失时机地教导学生增长其优点,补救其不足。要时时处处关心每位学生的成长,对学生的现在负责,为学生的将来着想。要有长善救失的教育智慧和本领,达到“知其心”的程度和“细无声”的效果。
三是要正视差异,互教互学。要正确看待师生之间的差异。要明白,这种差异是自然的,也是变化的。从自然性看,“道之所存师之所存”,“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不如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从变化性看,学无止境,人无完人,新陈代谢,后来居上。现今学生通过家庭、社会、同伴和书报、电视、网络等媒体所获得的知识,早就超过了语文课本,只有师生互教互学,教学活动才可能正常进行。
2.张扬学科优势,激励学生的成才志趣
语文蕴涵着丰富的人文营养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具有承传文明、启迪思维、浸润心灵、濡染世风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张扬这种优势,使之成为激励学生成才志趣的有效手段,是实践新学生观的重要途径。
一是“目标”激励。目标,是人们所想要达到的境地和标准。预定目标,是教学活动有效进行的重要措施。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渴望进步,憧憬未来,追求成功的心理,结合教学情景,适时提出诸如识字、写字、阅读、作文、口语交际以及品德修养、行为习惯等方面的近期目标,激励学生产生自主完成学习任务、锤炼学习本领的内趋力。
二是“信任”激励。相互信任,是师生交往的宝贵情感。教师的信任和赏识,对学生是一种最好激励。要让每一位学生都真切地感受到,教师对他是十分关爱和信任的,他的每一点进步,都是教师真诚期盼和由衷赞赏的,从而产生尊重感、荣誉感、责任感,增强学习语文的自信心。
三是“环境”激励。教学中的环境,特指由物质条件、精神状况、活动方式等形成的教育情景和氛围。“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泥,与之俱黑。”要善于利用有助于提升思想境界.培养奋发向上精神的语文材料,将学习语文的志趣,转化为提高语文素养、打好成才基础的优良学风。
四是“示范”激励。学生对语文的兴趣,直接受教师人格和教学示范影响。如果教师品格平庸、语文功底浅薄,将教学工作搞得枯燥呆板、死气沉沉,只能损害学生对语文的求知欲。相反,如果教师品格高尚、语文素养深厚,将教学工作搞得生动活泼、有滋有味,让学生深切感受到语文的博大内涵和无穷魅力,体会到语文学习带来的愉悦的精神享受和特殊的价值功用,促使他们产生像追求幸福一样地向往着能够在这门功课上取得非凡成就的强烈欲望,那么,还有什么困难能够阻碍他们在语文学习中发挥主体作用呢?
3.注重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由于学生的主体作用,最终要通过学习能力来反映,而这也是学生继续学习和建设学习化社会的要求,因此,必须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
一是要结合学习任务,指导学生学习和“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力争收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实效。二是要引导学生通过组织语文游戏、演讲论辩、作文竞赛、调查访问、专题研讨、创新设计等活动,直接从实践与生活中获取语文学习的知识和本领,掌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三是要通过“语文综合性学习”和交流、总结学习经验等途径,帮助学生将有效的学习方法逐步转变为终身受益的学习能力。
由于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因多次重复相同或相似的有效做法而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心理态势,是一种不用随时想起、永远不会忘记的学习能力,所以,教育家一致主张,凡是好的态度和方法,都要使它化为习惯。新课标也将“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列入了课程的“总目标”。
一是要讲究策略,循序渐进。推出某种习惯的养成活动,要做好计划,选准时机。宜先将其作为学习常规,继而在“实行—规范—再实行—再规范”的培训中,逐步习以为常。二是要持之以恒,吐故纳新。语文学习的良好习惯的培养不可能一减而就,必须坚韧推行,方能成功。任何事物都在变化,学习习惯也需要不断完善,适时调整。
4.搞好创新教育,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
创新,是信息时代人才重要的优秀品质,“是作为主体的人综合各方面信息,形成一定目标,进而控制或调节作为研究对象的客体产生出从未有过的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活动过程”。为了“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新课标特别将“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写入了“教学建议”。
由于语文富含人文性、审美性和思辨性,语文教学具有多元性、模糊性和体验性,由于新课程卸除了束缚教师学生创造精神和创造才能的种种栓桔,提供了能够根据社会的需求不断自我调节、更新发展的创造空间,所以,强化创新教育,大有可为。
一是培养创新品质。着重培养充满自信的品质、广泛关注的品质、独立思考的品质、求是求真的品质、标新立异的品质、勇于探索的品质、敢为人先的品质、坚韧不拔的品质、自我控制的品质,为学生的自主创新莫定人格基础。
二是培养创新意识。着重培养科学意识、民主意识、问题意识、批判意识、变革意识、审美意识、探究意识、合作意识、成功意识,为学生的自主创新树立精神支柱。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中学毕业考入大学是人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点,许多方面将发生质变。学生在学校的教学管理模式、学校生活的安排、学习方法的改变,具体课程的学习,对专业的了解、大学生涯的规划等诸多方面需要有效的指导,以便顺利有效地进行大学阶段的学习。在上海电机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培养计划中,自2010级开始已经将专业导论列入专业基础必修课程。专业导论课程是针对入校新生开展专业认知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使学生在进入专业学习之前,对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主要学科有一个全局性的了解,主要介绍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核心思想、基本理念、专业范围及主要研究方向和就业领域,以帮助学生了解专业教学计划中安排的各类课程和对后续的专业学习有初步的全面认识,为新生的专业学习和发展提供认知和心理上的准备,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主动性,引领学生步入该专业的大学学习阶段。
1 教学内容的选取
作为“导论”,它的任务不是具体地为学生讲授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领域的某些概念和知识,而是要高瞻远瞩地引导学生理解:什么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它的基本知识结构是什么?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与其他相关科学技术的关系是什么?信息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什么作用?它的未来发展前景是什么?怎样才能学好信息科学技术?这些正是信息类专业大学新生首先面临的问题,也是他们离开中学进入大学之后最为关切的问题。
由于电子信息工程的知识体系是一个较为庞大的体系,各院校常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适合自己学校的课程内容进行教学。我校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导论课程主要介绍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各学科发展的历史、现状和趋势,电子信息技术各领域的应用和辉煌成就,让新生了解该学科的核心思想、基本理念、专业范围及主要研究方向和就业领域,为新生的专业发展提供认知和心理上的准备。在教学内容的选取和安排上主要考虑:注意介绍应用;着重介绍基本概念、技术发展历程、当前的技术状况和今后的发展走向,通俗易懂;注意介绍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中的重大发明、发明的背景和发明者的相关资料。
具体教学内容包括:课程概述(介绍课程的基本情况、学习要求、学习方法等,帮助学生学好本门课程)、消息数字化及应用(了解文字、语音和图像的数字化技术,知道这些技术在通信、计算机、家用电子设备和电视系统中的应用)、电磁波及应用(了解电磁波的概念和应用领域,以及与相关大学课程和电子设备系统的联系)、信息与通信工程(了解通信技术与通信网,建立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之间的联系,提高后续课程学习的针对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对计算机系统有一个整体的初步了解,为后续学习计算机相关课程奠定基础)、互联网与物联网(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过程及特点,物联网的概念和基本构成)、自动化与控制科学(了解自动控制的应用领域,学习自动控制和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了解自动控制发展过程和自动控制系统分类)、光电信息技术(了解光电信息技术中的激光技术、光纤通信、自由空间光通信、激光雷达和光信息处理等方面的内容)。以及专业培养计划介绍及讨论(了解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培养计划,在了解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等之间区别和联系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制订专业学习规划等)。
2 教学方法及教学实践
2010、2011、2012年作者分别为10级、11级、12级三个年级8个班讲授了专业导论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进一步感到专业导论是一门非常必要且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许多学生在高考填报志愿时,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知之甚少,入学后很是迷茫。如何讲好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导论这门课,作者在教学实践中是逐渐摸索和体会的。在授课中采用教师讲授、指导学生自学、学生分组学习之后在全班做PPT报告、教师课堂讲评补充、课堂讨论、播放视频短片等多种教学模式,使学生了解了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各学科发展的历史、现状和趋势,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内涵和外延,激发学生对本专业的兴趣;通过专业导论课程的教学,学生也了解了本专业的培养计划、课程设置、专业主干课程等内容,有利于学生规划大学四年的学习。在考核方式上,注重学生平时课堂上的表现,做好课堂讨论、提问、回答问题等情况的记录,期末考核采取撰写学习报告的形式,教师给出学习报告的基本要求:简述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主要学科领域;简述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同产业及社会的联系;简述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对社会发展的重大贡献;简述本课程中你最感兴趣的内容;提出一个本课程中你目前还不懂但想弄懂的问题;谈谈学习本课程的收获和体会;简单规划4年的专业学习计划。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2000字;提前准备,最后一次课上手写提交。
这样,初步让学生感受到大学的多种教学考核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从近三年的期末学习报告来看,有不少题目拟得非常好。
3 教学建议
作者根据近三年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导论的教学实践,感到无论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还是教学手段、考核要求等诸多方面还是有许多有待完善、改进和提高的。首先在教学内容上,应采用最新版本的相关教材,并及时补充最新的科技成果、更新最新的数据,如给学生介绍我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每年讲授时这项科技成果都有新的进展,都发射了新的卫星;同时可以给学生多介绍推荐一些参考书,甚至一些好的网站、文章、视频,也动员学生搜集共享;其次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应加强教学互动,可以带一些电子器件,如二极管、三极管、电阻、电容、集成电路等实物到课堂上,并适当带领学生到相关实验室参观,认识示波器、电源、万用表、频谱分析仪等常用电子仪器,以提高学生的对本专业的感性认识。在考核上,应加强平时对学生的要求,可以让学生预习下一章内容,写出主要内容提纲,或提出一些问题,完成情况课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期末考查也可以结合学习报告让学生分组做PPT来介绍一些内容。这样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也有助于教师更多地了解学生、指导学生。
4 结论
专业导论课程是一门时效性很强的课程,内容要不断更新,且内容宽泛,要求教师具有本学科专业扎实的基础、广博的知识、开阔的眼界,具有把握学科专业的核心、跟踪学科专业的发展的综合能力,教师要具有较好的教学科研基础,才有可能讲授好本课程,虽然课时不多,但容量大,教师每年都要花大量时间备课。此外,讲好本门课,需要本课程的教学积累,通过上一届的教学可以了解和掌握学生在专业方面的需求、学生在哪些章节的学习上感到困难、学生的主要兴趣点在哪里、如何引导学生进入本专业的学习等等,为提高下一届的教学效果提供必要的参考。
参考文献
[1] 黄载禄.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导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 钟义信.信息科学与技术导论[M].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10.
[3] 李哲英.电子信息工程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4] 杨杰,张中洲.电子信息工程概论[M].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
[5] 史东承,梁超.信息与通信技术学科概论[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6] 张文生,唐庆菊.浅谈机械专业导论课的重要性[J].教育教学坛,2012(33).
2、地球物理学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坚实的数理基础和较系统的地球物理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受到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基本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及初步的教学、研究能力,能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或相关的技术和行政部门从事科研、教学、技术开发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就业方向:从事地质类专业勘查,以科研工作为主要方向,通过各种地球物理方法从事地质研究。预测自然灾害。从事工程探测类,通过地球物理方法,探测工程、建筑进行水文工程地质、城市环境与建筑基础以及地下管线铺设情况的勘查等。做相应的地球物理软件程序设计,地球物理仪器开发等工作。其他工程应用。
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系统地、较好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与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的高级专门科学技术人才。
就业方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专业毕业生的职业发展路线基本上有两条路线:第一类路线,纯技术路线。第二类路线,由技术转型为管理。这种转型尤为常见于计算机行业,比方说编写程序,是一项脑力劳动强度非常大的工作。就业要求即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专业大学生应该储备的知识。
4、化学类专业,培养要求: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化学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与方法,受到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的训练,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应用研究及科技管理的能力。
就业前景:化学专业为学生提供化学知识方面的职业才能,同时,还开设包括数学、物理和生物在内的辅的课程。除了使学生掌握具体科学基础知识外,该专业还培养学生具有判断力的思维、试验技术、解释观察以及清晰表达思维等能力。打算从事化学职业的学生将乐于独立工作。他们将有超出一般水平的科学和数学天赋,有用自己双手劳动,使用技术材料和操作实验的灵巧性。坚韧、耐心、好奇心、独立、创造力和关心细节是职业化学家必须具备的基本品质。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4634(2012)04—0064—03
目前我国高校文科生的科技素质普遍不高,近八成的文科生对20世纪初至21世纪初世界重大的技术发明和科学发现不了解,对我国的科技现状以及我国重大的科技计划也不知道。笔者以为,造成文科生科技素养不高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现行的高等教育体制的问题。很多文科生表示,他们希望了解现代科学技术知识,且认为在当代社会不懂得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对自身的发展非常不利,但他们缺乏系统了解当代科学技术现状的机会和条件。
学术界关注更多的是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提高问题,而对文科大学生科学素质不高的现象缺乏关注。建议在高校要为文科生开设《科学技术学》(SST,Scienc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课程体系(这一学科名称的提法参照“社会科学学”的提法),通过在教学方法上实行改革,提高我国高校文科生的科技素质。
1 国外文科生的科技素质培养模式
在欧美发达国家,文科大学生的科技素质课程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文理交叉学科。从20世纪70—80年代起美国许多大学都设有文理综合课程。如美国洛厄尔大学就开设有“技术、社会和价值”课程,这门课程的授课教师有理学院教授、历史学教授和社会学教授。这一课程吸引了许多文科生的注意,取得了很大成功。
2)欧美很多高校开设了一种称为STS(Sci—ence,Technology and Soeiety,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课程,而STS(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y,科学技术研究)是一种文理交叉学科的培养项目。这一培养项目兴起于上世纪70—80年代的美国,随后加拿大以及英国等国的著名高校也开设了这种专门从人文科学角度研究科学技术的培养项目,这一项目提供具有文理交叉学科性质的STS学士学位以及硕士、博士学位,而学生的来源则是文科生或者理工科学生。其中STS项目的学士学位是第二学位。从美国麻省理工大学、加拿大约克大学等有STS培养项目的高校来看,它们的STS课程并不承担文科生普及科学技术常识的任务,但这一培养项目无疑对文科生科技素质的提高至关重要。
我国目前高校的STS课程体系可以说并没有完全建立起来。现有的课程也是为培养哲学专业或者政教专业本科生以及研究生服务的。
2 文科生科技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设计
我国高校的文科生是高中阶段文理分科后进入大学的,科学素质不高并非是他们自身的原因。在美国,高中阶段有一门必修课就是《科学技术导论》(Introduction to Science and Technology),或者简称为科学课程(Science),是一门与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平行的课程,其实质就是一门现代科学技术素质的培养课程。对我国的大学文科生而言,他们也迫切需要有这样一门课程来弥补他们在科学素养方面的不足。依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建议为文科生开设《科学技术学》课程体系。
这一课程体系由《科学技术史》、《现代科技概论》和《科技价值论》3个模块组成(如表1所示)。
上述3个教学模块和两个教学平台构成了《科学技术学》课程体系,这一课程体系的目标就是提高大学文科生的科技素质。三个模块的教学内容既相互独立又有交叉,共同形成了培养文科生科技素质的科学知识网络。3个教学模块的分工是:《科学技术史》模块主要揭示科学技术的本质、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科学技术发生的文化与社会历史背景。其基本内容有:古代科学技术、近代科学革命与技术革命、近代技术的全面发展及第二次技术革命、中西近代科学技术比较等;《现代科技概论》模块主要是为文科大学生普及现代科技知识,对他们实行“科学扫盲”。基本内容有:新材料技术、能源科学技术的创新、信息科学技术、空间科学技术、现代生物工程、环境科学技术等;《科技价值论》模块的主要目的是要让文科大学生学习科学的研究方法,领会科学技术的价值。其基本内容有:科学技术的方法论价值、科学技术的认识论价值、科学技术的经济价值、科学技术的人文价值、科学技术对政治及法律的影响等。
《科学技术学》课程体系的3个模块有如下几个特点:(1)综合性。单一的知识结构已越来越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全球文理交叉学科的大量涌现正是顺应了大科学时代知识综合化的趋势;(2)层次性。《科学技术学》课程体系的3个模块是分层次的。《科技史》模块为文科生描绘整个科学的轮廓,是表观层次;《现代科技概论》模块则描绘现代科学技术的全景,是中间层次;《科技价值论》模块则是在前两篇的基础上的应用和提升,是核心层次;(3)时代性。《科学技术学》课程体系的后两个模块围绕前沿性的科学技术,分析其深刻影响以及可能带来的社会问题;(4)开放性。《科学技术学》课程体系不是一个知识封闭体系,它追踪现代科学技术、历史学研究、哲学研究乃至法学研究的最新成果,不断更新知识内容。
引言:
计算机科学技术的提出是以计算机为一种现代的科技应用技术工具,通过人类的有效应用完成相关信息技术的处理和应用,从而提高计算机科学技术的有效制定,保证计算机相关内容的合理化发展。根据计算机科学技术的相关内在联系进行系统的数据分析,合理的认识计算机相关的特点,以合理的计算机相关基础理论知识,计算机系统内容结构、计算机软、硬件处理方法、计算机实效应用方法、计算机网络运维处理过程、人工智能管理进行有效的信息技术分析,从而完成计算机科学技术的电子信息计算管理应用。
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
计算机科学技术通过对通信科学技术的相关联系,加深信息社会的管理进行,提高计算机系统的相关性能处理,加快计算机相关元器件的管理,保证计算机相关结构的有效实现,从而深化计算机智能化、集成化、运维化、应用化计算机软件的有效处理,实现全球化计算机科学技术网络职称下,相关信息资源数据的有效共享,提高计算机网络相关数据的合理管控,保证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的有效技术管理和支持。科学家通过对计算机的研究,将计算机有巨型化、机械化逐步发展为微型化、网络化、职能化、多功能化的计算管理,保证了信息数据的有效管理,加强计算机相关设计和制造的有效处理方式,提高计算机信息化运维,保证电子市场商业化、人工管理智能化、网络信息运维通信化等技术功能的综合应用。
二、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发展
电子信息科学技术是当今社会计算机水平快速发展的成果,是属于计算机科学范围内的。电子信息技术通过对电子和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和技术进行有效的设计,保证使用电子数据、制造产业化信息产品管理,电子技术、计算机科学、通信技术、微波控制技术等相关数据的有效分析。电子信息化科学知识体系结构可以按照电路与电子相关知识领域将电路数据、电子备件、数字逻辑系统和微波系统、通信系统进行区分,电磁场技术有电磁波和微波进行数据控制,信息处理方式由信号和系统、自动化信息控制、随机信号分析控制和数字信号处理等模块组成,计算机相关数据信息有计算机系统、程序控制系统、网络设计技术系统和嵌入式管理模块系统组成。
三、计算机网络技术中电子信息系统的应用
电子信息工程系统是电子技术和电磁技术的相关应用,这些技术对计算机和微电子控制技术有很大的影响。电子信息工程通过对计算机现代化数据分析,对电子信息数据进行有效的控制和信息处理,保证相关信息的有效获得和合理管理,对电子设备和电子信息系统进行开发、设计和利用,保证电子信息工程的社会管理影响力。例如,在3G网络电话数据传输中如何实现实时、准确、清晰的图像传输。通过对电子信息数据相关知识的分析,提高电子技术相关产品的处理,保证电子信息工程系统技术的有效应用。
信息化系统的社会管理是以人类社会的发展为基础分类要求,按照合理的信息化社会分工进行管理,保证社会相关各个领域数据的准确生产、有效服务、合理化管理,加深生活中各个方面的信息技术规划和开发,实现不同信息数据资源的相互沟通,从而提高整体社会生活、经济状态、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等问题的有效提高。社会化信息产品的实现是以数字化技术为基础手段,通过计算机系统的二进制编码完成对计算机系统数据、文字、声音、图像等内容的表现,合理的管理和存储相关数据,是信息产业化技术管理可以更好的完成计算机数字逻辑的有效发展。在信息数据处理中,比特是计算机数据信息中的单元,是组成信息化数据相关内容的基本单位,通过对数字化信息的管理,加深高效数字技术的生产,保证高质量产品的有效提高,使人们可以在社会生活中认识数字化技术的优势。例如,手机就是得益于数字信息技术的发展,通过数字技术,加快手机信号的传输,通过网络运营商的供给和控制,加快计算机相关数据的有效控制,建立合理的数字计算机管理模式,通过网络相识链接相关数字化电子信息产品的广泛应用,保证电子数字化消费产品的有效发展,提高电子设备数据化分析的有效控制,更新信息化电子技术设备的有效维护。移动数据通信网络,将信息的有效管理,提高了信息化社会的快速发展,保证了网络化数字信息的有效实现,建立合理的数字网络化信息平台。通过网络化控制,突破了原有的空间与时间的限制,实现了网络线上相关信息的实时同步、人与人之间、信息与信息之间的交流和互通,将全球世界的各个网络进行有效的布局,完成计算机数据的有效连接,从而构成网络化数据信息平台,完成信息网络化同步提取和管理。
四、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信息技术的相关研究,认识信息收集、处理、区分、交换、存储等问题的有效控制,将信息技术与计算机系统、网络化数据相互联系,保证计算机科学技术可以同步快速发展,完成信息数据的实时对接。微通信电子技术、通信信息技术、计算机科学技术和网络化技术管理都由计算机系统应用逐步发展开来,通过对计算机技术的有效化处理,加深计算机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保证计算机社会发展的有效实现,保证网络化信息技术的同步提高,从而更好的完善电子信息系统工程相关问题的有效处理。电子信息发展到今天已经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通过对电子信息技术的相关需求处理和分析,认识我国目前的计算机信息技术发展情况,合理的分析电子信息技术发展中的不足,从而更好的加深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研究,从而更大范围的保证相关数据的有效控制和管理。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