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管理的认识范文

时间:2023-08-12 08:25:3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旅游管理的认识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旅游管理的认识

篇1

一、人本管理理论在旅游实践管理中的必要性

(一)人本管理理论是旅游事业发展的原动力

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主要作用的是人,无论什么工作都是由人来完成的,可以说,人是旅游事业发展的原动力。在人本管理理论中,就是激发人的潜能,让人发挥出最大的潜力,使企业的发展能够更上一层楼。如摩托罗拉企业的发展,摩托罗拉企业尊重个人在组织管理中的地位,为员工创造舒适的工作环境,让员工有更为宽广的发展空间,因此,摩托罗拉企业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在消费者之间有很好的知名度。

(二)人本管理理论是现代旅游实践管理的新要求

时代在不断的发展进步,社会竞争告别了拼体力的时代,而逐渐转向脑力之间的竞争。企业对于人才的需要也不再只是简单的看学历,而是更加注重人才全面素质的发展。人本管理理论更适合当前时展的发展需要,物质需求已经不能满足员工精神方面的需要,因此必须实行人本管理的管理政策,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让员工不是为挣钱而投入到工作中,而是因为热爱这份工作而全身心的投入。

(三)人本管理理论能够使人力资本增值

在旅游管理实践中,更注重培养员工的综合能力,这里的综合能力主要是

指员工的应变水平以及对突发事件的处理办法。这些内容是在大学期间内学不到的,需要在实践过程中进行培养和锻炼。人本管理理论就能使人力资本得到增值,人的潜力是无穷的,但这份潜力需要在适当的条件得到激发,才能发挥其有效的作用。人本管理理论注重对员工素质方面的培养,使员工得到全面的发展,潜力得到一定的激发,推动旅游事业的不断发展。

二、旅游管理实践中人本管理的应用

(一)满足游客的需要

游客希望在旅游过程中能够得到全身心的放松,并且能够拓宽视野,发现一些平时接触不到的新事物。因此在对旅游景点的选择设计上,应尽量从游客的角度进行考虑,让游客感觉此次出行不枉此行,无论是生理角度还是精神层面都能得到很大程度的满足。可以从两个角度满足游客的需要:

1、旅游景点选择的人性化:由于人们长时间生活在城市之中,奔走于繁忙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之间,很难有机会和大自然进行密切的接触,因此在旅游景点的选择上,要充分考虑到游客的这一需要,选择有山有水有内涵的旅游景点供游客欣赏,让游客在与大自然进行密切接触的过程中能够得到最好的放松。

2、服务态度的人性化:旅游事业的工作人员一般是导游或是一些从业人员,这些工作人员的态度、行为会对游客的心情造成一定的影响。若是带领游客游玩的导游是一个态度和蔼可亲,爱笑的人,游客在这一段旅程中都能够感到舒适放松。所以,工作人员要对自己行为以及语言方面的表达进行一定的约束,尽量使自己的言行和做事的态度能够使游客满意,要将“顾客是上帝”最为心底的标杆,无论发生任何情况,心底都要默念这句话,时时刻刻提醒自己以及自己所处的工作岗位。

(二)满足员工的需求

旅游管理者在满足员工的需求后,员工就会满足顾客的要求,进而给企业带来相关的利润,因此可以说员工是企业组织的上帝,必须满足员工的需要,使员工获得精神层面的满足。旅游管理应做到以下几点:

1、给与员工适当的鼓励和夸奖 员工就像学生时期的学生一样,希望在工作过程中能够被肯定、被尊重,适当的鼓励和夸奖能够激发员工工作的热情,并能够在企业中形成良好的竞争氛围,这种精神层面的满足是物质奖励满足不了的。

2、重视人力资源 企业管理者应该认识到,人力资源是一个企业能否得到发展的重要标志,人才资源不像一个解决方案,能够很好的解决问题,但其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因此管理者应注重对人才的培养,将利润放在一边而将人力资源放在首位。

3、重视对人才的开发和投资 对于旅游事业等服务行业来说,颜值是决定能否胜任这份工作的首要判断标准,这种判断方法十分不精确,工作人员能否更好的与人沟通交流,是否具有工作经验才是首选目标。人才是培养和锻炼出来的,企业在对人才进行培养时一定不能过于吝啬,要多给员工外出学习锻炼的机会,给员工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培养出更多能力后,为公司效力。

篇2

1 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及问题。

我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育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末,以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的诞生为标志。随着各地旅游业的发展,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各地的旅游教育也开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地蓬勃发展起来,各大专院校也分别在地理、历史、经济、英语、管理等专业的依托基础上,相继成立了或开设了旅游专业,目前已经形成以专科、本科为基础,包括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在内的完整的培养体系,成为一支异军突起的生力军。那么,作为这支生力军的中坚力量的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学生在就业上的竞争力状况如何呢? 本科学生的竞争力状况能够从某种程度上反映整个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情况。调研发现,旅游管理专业的本科学生竞争力并未与日益蓬勃发展的旅游业成正比。一方面,企业招聘到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后发现,招聘来的大学生在工作上“高不成、低不就”、“眼高手低”,完全不符合企业的用人需求,企业还需要在对员工的继续教育培训上花费较大的代价;另一方面,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在旅游企业内工作一段时间后感到不适应,认为该岗位不能体现自己的所学、不能实现自己的预期目标和人生价值,因而选择“跳槽”去往其他行业,致使旅游企业的大学生员工流动率极高。有数据表明,旅游管理本科生初次在本行业内就业的人数比例一般在10% ~20%之间,造成了旅游行业的低就业率,另一方面,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又有着较高的流失率(两年后仍在旅游行业就业的不到20%) 。人们渐渐觉得培养出来的旅游管理本科学生“动手能力不如专科生,理论能力不如研究生”,这实际上反映了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育培养的人才与市场需求之间的严重错位。一直以来,旅游管理的本科教育立足于理论本位,重理论知识,轻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使得所培养的学生缺乏职业能力所需要的技能和经验,与其它一些旅游专科学校的毕业生相比竞争力(主要是实践操作能力)低下。

实际上,旅游管理专业应用性较强,具有明确的行业指向性。教育部在《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中也明确提出了21世纪的人才培养模式“按照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逐步建立起注重素质教育,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为一体,富

有时代特征的人才培养模式”。因此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教育应当着重培养“应用复合型人才”,提高其综合竞争力,只有那些基础厚、知识广、实践操作能力强的综合性人才才是未来旅游业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2 培养模式与实践脱节的深层次原因分析。

旅游管理专业的现行人才培养模式与实践中旅游业所需求的人才严重错位,一些旅游企业宁愿花高薪聘请同行企业中的高管、去“挖墙角”,也不愿意招聘受过高等教育的旅游管理专业“正规军”,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供给和需求相脱节现象越来越严重。究其原因发现,旅游管理专业“正规军”毕业生的竞争力较低,不能适应旅游业发展需要的深层次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一些高校对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模糊、不切实际。目前一些高等院校在对旅游专业学生的教育上普遍存在着定位“过高”的问题,旅游业是实践性非常强的行业,要想真正能够做到对旅游企业较好的管理,首先必须要熟悉基层的工作性质、工作内容与工作方法,否则一切的管理只能是空谈。而事实上是,学校模糊的定位导致培养出的旅游管理本科生毕业后大多想从事管理工作,而不愿从事较低层次的、实践性较强的服务工作,这就使得学生的“管理”只能停留在空谈和梦想上。

纵观一些开设有旅游专业的学校,从“985”、“211”院校到省级重点院校、一般院校,很少能从塑造特色品牌出发,而大多都按照大致一样的模式、一样的教学设计、一样的课程设置安排开展教学活动。这就使得培养出的学生缺乏特色性和差异性,竞争力趋同。

其次,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手段单一。一些高校的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仍然延续传统的“以教师课堂教学和理论知识灌输为中心”的“填鸭”模式,这种过分强调理论知识的教学模式使得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虽有较强的理论基础,却只能停留在口头上,而其实践动手能力较差,不能很快适应旅游企业对人才的要求。此外,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也呈现出“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特点,各个院校所开设的课程大同小异,有些课程内容甚至有重复开设之嫌,有些则是将专业课与基础课同时进行、或由于其它原因将先后顺序进行颠倒,使得教师和学生都感到无所适从;此外,教学进度设置也缺乏梯度和层次,完全随心所欲或机械照搬其他学校的模式,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没有以专业建设、以旅游管理专业特色品牌塑造以学生专业学习为中心。[ hi138/Com]

最后,师资队伍建设目前尚不能适应旅游业的发展,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旅游管理专业隶属于工商管理二级学科,同时在硕士点、博士点的建设方面也一直滞后于其他经济类、管理类,许多学校的旅游硕士点仅是挂靠在诸如生态学、地理学、民族学、历史学等学科下的一个方向,而真正拥有旅游管理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学校和科研院所在国内更是屈指可数。大多数的地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师都来自于历史、地理、经济乃至外语等专业,对于系统的旅游学理论和实践教学技能的掌握相对缺乏;特别是在实践教学方面,一些院校更缺乏能够供学生实践操作的专业模拟实验室(如导游模拟实验室、客房实验室、前台实验室等) ,使得教学活动脱离实际,限入从书本到书本的“空对空”境地,这种“双师型”旅游专业教学人才及旅游专业教学实验室设施的匮乏,直接导致了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与旅游企业所需严重脱节,降低了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3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对策研究。

目前,我国旅游业正如火如荼地发展,以广西为例,随着中国- 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泛北部湾及泛珠三角区域旅游合作的进一步深入开展,旅游企业对旅游人才的需求量,特别是对实践操作技能较强和极富管理经验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缺口还很大;然而,从近些年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统计上来看,越来越多受过高等教育的旅游管理毕业生却找不到工作或改行从事其他工作,与社会对旅游人才潜在的巨大需求间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这两者之间的巨大反差,不仅不利于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对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的学科体系及广西区内各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在某种程度上也阻碍了广西区乃至中国- 东盟区域旅游业合作的健康良性发展。因此,如何提高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竞争力,塑造和培养旅游企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已经迫在眉睫。

3. 1 对毕业生进行准确定位。

对于一些高校的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目标模糊不清、定位不切实际的问题,学生俨然成为无辜的“牺牲品”。对于学校来说,要本着对学生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市场需求作深入而细致的调研,根据市场的需求培养相应的人才,一些学校已率先尝试的“定单式培养”不失为一个较好的方法;另一方面,要立足于自身的专业特长,准确地把握区域环境和评估优势师资力量,即集中和整合自己最优势的资源去打造与众不同的特色“产品”,这也是在市场的激烈竞争中提高自身“产品”竞争力的关键所在。这种对毕业生的准确定位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需要做深入的调研;一方面,旅游专业的专业教师需要深入旅游企业一线,与企业的领导及其他人事需求单位进行多方、反复沟通,了解旅游职业岗位对该专业的能力、知识、素质要求;另一方面,对本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生进行跟踪调研,收集他们对学校教学内容、对企业用人标准等方面的反馈信息及相关建议,通过调研和反馈,学校将对本校培养的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毕业后的去向及工作情况有较清醒的认识,在此基础上,修订以往在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培养中存在的不合理的及模糊的定位,使对学生的培养目标更加明确。

3. 2 合理设置课程,提高实践操作性。

旅游管理专业是实践性、应用性较强的专业,理论来源于实践,同时又指导实践,在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的设置中既要强调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扎实性,同时又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突出实践操作技能培养的重要性。事实证明“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因此,在课程的设置上仍然需要听取旅游企业的负责人及本校往届毕业生的意见和反馈,他们才是最有资格发言的群体,他们在实际工作中的经验能够让他们对该专业未来的需求方向有更清晰的认识,并且本校的毕业生也非常乐意看到自己的建议和意见能够为母校的教学改革及其它学生的培养作出贡献;从学校的角度上说,这些来自于旅游企业一线的意见能够使原本不甚合理的课程设置更加合理和完善,使毕业生更加符合社会的需求,为企业所欢迎。此外,从目前的情况看,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较多的实习岗位集中在酒店,而在旅行社、景区、旅游行政机关及其它旅游企业等部门的教学实习则较少,这对于综合性、复杂性较强的旅游业来说显然实习的范围过于狭窄了。各高等院校应广泛开展“产- 学- 研”合作模式,将“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积极与省(区)内外的著名旅游企业、旅游行政机关及其它部门间建立稳定的“产- 学- 研”合作基地,合作共建教学实验室和实训实践基地。

3. 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因此师资队伍的建设是提高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竞争力的基础性环节。首先要鼓励现任教师继续进修,巩固和扎实其专业理论功底,可以通过对现有的旅游专业教师分期分批进行专业培训,派遣到国际、国内比较知名的旅游院校进修,使他们能够尽快熟悉并深入了解相关业务领域,提高教学质量和研究水平;其次还可以聘请有实践经验的企业家做兼职教授,以专题讲座、讨论或报告等丰富多样的形式,提高教师的专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除此之外,由于旅游业对实践操作技能的特殊要求,还需要使教师具备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即“双师型”教师,双师型教师由于具有与旅游行业相关的社会实践经历,与纯粹进行理论研究的教师相比,他们更能够抓住旅游这一应用性较强的学科的精髓,摆脱“纸上谈兵”的教育方式,使学生的操作技能能够有实质性的提升。这种实践能力可以通过鼓励教师申报和参与实践性课题,到旅游企业调研或参与旅游开发规划等项目,提升专业教师的动手操作能力,还可以通过让专业实践课教师到旅游企业去挂职锻炼,参加旅游企业的管理实践活动,从而深入了解旅游业发展的最新态势、熟悉具体领域岗位的操作能力,更好地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这也是提升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竞争能力的前提和保障。

参考文献

[ 1 ] 唐跃工。 旅游高等教育国际型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析[ J ].科技教育创新, 2007, (19) : 228~229.

[ 2 ] 沃斌峰。 澳大利亚旅游教育特色及其启示[ J ]. 科技信息,2007, (22) : 30~31.

[ 3 ] 赵建军。 地方高校特色化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新思维[ J ].旅游学刊(人力资源与教育教学特刊) , 2006, ( z1) : 67~70.

篇3

第一,部分高校开设的旅游管理专业其培养方案、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过分偏重理论知识,对实践环节重视不够,导致学生动手能力差,学生的知识水平、专业技能与旅游企业用人的需求错位,而造成学生无法在本行业就业。

第二,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缓慢与行业高速发展不相适应。我国旅游高等教育起步较晚,多数高校的旅游管理专业是由经济管理、地理、历史、外语类专业转轨而来的,相当多的教师是转行来教旅游。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带有原专业的痕迹,使理论教学过多而缺乏实用性。

第三,高校旅游专业与旅游行业联系不够,目前高校旅游专业与旅游行业的联系较少缺乏长期协作,学校的教学实习计划,由于缺乏旅游企业的有力支持,往往流于形式。

二、培养可持续发展高素质旅游管理人才的路径选择

(一)制定人才培养模式,设置课程体系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课程体系的设置,培养方案的制定必须来自于旅游人才市场需求,应充分听取各层次旅游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的意见。学校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应深入旅游企业现场研究,建立由旅游行业专家和学术带头人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共同参与对该专业的指导、咨询、审议和协助活动,从而真正做到教学计划的针对性,培养人才的目的性;使教学计划、课程体系符合行业发展的需要,建立专业岗位群,使培养的学生岗位明确,定位准确。所开课程应充分考虑旅游管理专业特色,突出专业技能培训课程,所选教材必须是实践环节充分,技能性强,符合高校办学特色的教材。

(二)用“嵌入式”实践教学体系强化理论实践结合

在旅游管理人才的培养上应注重理论实践并重,建立理论实践充分结合的嵌入式实践教学体系,使学生在理论教学的同时与实践学习紧密结合,培养出的学生既懂理论又懂操作,在旅游企业中“下的去、上的来、留的住”。笔者在长期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与建设工作中,构建了以下理论实践嵌入式实践教学体系。

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的嵌入式实践教学体系

该体系在课程体系设置上避免了目前一年级纯理论教学,二年级才刚接触专业,三年级完全没有理论教学的理论实践环节在时间上脱节严重的弊端,该体系在第一学年由于学生理论必修课多,采用第二课堂,节假日到旅游企业认知实践的方式,培养学生对专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一进入高校学习就能接触到专业实际;第二学年,通过校企互动的专业核心课程开设,校内实训与校外短期定岗实习结合,职业资格学习,使学生能深入旅游企业的实践,参加企业活动,培养学生职业技能与职业素质。第三学年,深入旅游企业的顶岗实习与专业综合知识培养的毕业论文结合,真题真做,使学生在顶岗实习中不仅仅是技能训练,他们必须在实践中去观察发现企业出现的问题,查阅大量资料,用所学知识提出解决的方案,培养学生专业综合素质,敬业乐业精神,可持续发展能力。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的嵌入式实践教学体系建立,使学生在三年学习中实践不断线,不仅能培养他们较强的理论知识而且使他们具有过硬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能在毕业后的短时间内成为企业认可的行业骨干。从我校旅游管理03―06的4个年级毕业学生反馈情况看,该实践教学体系得到了企业的认可。

(三)理论教学应以职业能力为主进行教学

在理论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教学设计等方面应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能力为主线划分出知识能力、技术能力、素质能力等不同的能力群组,每一群组由不同的具体项目组成,每一项目落实到具体的课程章节中,形成统一的规划和优化的体系。在教学内容上与旅游行业发展动态紧密结合,应根据发展调整充实教学内容,使学生学到行业先进的理念与技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在教学中发挥学生为主体与教师为主导的作用。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种能力不仅是学生在校学习的一种能力,同时还是学生离开学校进入社会以后终身学习的一种基本要求。因此把教师角色和学生角色重新定位,使教师由知识传授者向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指导者转变;使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向知识的主动探寻者转变。在我校开设的“旅游市场营销”课程中就能较好的体现这种转变。在该课程中教师主要以讲座形式展开教学,根据旅游企业实际营销案例,让学生设计解决方案为企业策划,学生分小组讨论企业情况,探索解决企业问题的方法,教师给予指导,案例分析与讨论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

(四)设立校园旅游实训中心培养学生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

学校应在校园内采取“自建”的方式建立旅游实训中心,如导游模拟讲解实验室、饭店客房操作室、模拟中西餐实训室、酒店吧台操作室、旅游景区设计实训室等小型的实习场所,一方面可以进行技能实训、展示;另一方面可以对外营业让学生参与管理与经营,学生可通过真实的担当服务员、管理员、客人等角色更好的培养服务意识,掌握专业理论,他们能及时对所上课程进行实践,使课堂理论与实际运用充分结合,达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其爱业乐业精神的教学目的,这为学生的高素质就业与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校企合作,顶岗实习强化职业技能训练

1、科学建立多层次实践教学基地,使学生与企业紧密结合,实现高质量、高比率的就业

实践教学基地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是学生专业技能培养与就业顺利与否的关键,以我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基地为例,2003年以来,我们以上海、北京、广州、苏州、成都等地多家酒店以及旅行社、景区等众多旅游企业作为实习基地,分为低星级酒店―高星级酒店;星级酒店―经济型酒店;国内股份制酒店―国外先进的酒店三种类型,学生可根据自身特长、将来的就业方向,灵活选择实习基地。以我校学生在某五星级酒店顶岗实习情况来看,这家酒店的来宾几乎都是外宾,管理人员一半都是外籍人员,酒店就是一个国际社区。因此酒店对实习学生的要求不仅是服务意识、能力,还有外语水平,以及灵活快捷的反应、与客人沟通的能力、紧急情况应变能力等。该酒店对学生的实习培训非常重视,培训计划完善,除了职业理念教育、操作技能训练外,还有非常重要的成长发展教育和企业文化教育。到国际知名品牌管理的酒店实习让学生更自信。实习完后学生能很轻松的就业,这对于学生的职业成长很有好处。

2、“顶岗实习2+1模式”强化实习过程管理

顶岗实习是职业技能训练的关键阶段,其教学实行过程控制很重要,抓好基础管理:做好实习前的教学准备,实习计划大纲、实习指导书完善;做好实习前的培训动员、安全教育、专业思想教育工作;提前将实习安排、达到的目标等情况告知学生家长,并签订学生、家长、学校三方实习安全保证书,得到家长对顶岗实习的认可;建立实习生档案,学生每周填写实习日志,撰写实习报告;采用教师现场指导与跟踪指导两种方式,每位实习生指定专业教师指导实习、指导论文;使学生与实习指导老师及旅游企业管理人员的信息畅通,保证实习顺利进行。将旅游企业职业培训与高校教育相结合,学校参与旅游企业对学生的培训,提出人才发展规划,帮助企业进行科学的人才管理。教师指导与旅游企业操作能手指导相结合,使学生的职业技能得到充分提高,使他们在就业时相比其他学生更具有择业优势。学生实习岗位技能学习与毕业论文结合。学生在实习工作中能第一时间发现旅游企业中的问题,根据生产中的具体问题撰写出毕业论文,真题真做,强化了所学专业知识,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了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能力。

篇4

【中图分类号】F590-4

在学习、借鉴世界发达国家高职培养模式的同时,我国高职教育大力探索、推行“工学结合”等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对国内外高职教育的工学结合形式进行比较,分析国内外现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局限性,总结“承接旅游服务外包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以期对推进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建设,推动高职办学模式的突破性转变有所裨益。

一、中外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综述

(一)国外高职教育工学结合模式及特征总结

综观世界各国在高职教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多种多样的人才培养模式,归纳起来有如下三种形式:

1.企业主导型。典型代表为德国的“双元制”、英国的“现代学徒制度”,是一种职业教育完全“由学院承担”变为“以企业为主,学院为辅”的培养模式。

2.学院主导型。以新加坡“教学工厂”、澳大利亚“TAFE”等为代表,是一种以“学院办学为主,企业参与”的改革模式。

3.企业与学校合股办学培养模式。这种模式是发达国家扩大职业学校办学自以推动合作教育的结果。

国外成功的高职教育大多体现出这么几个特征:一是能力本位主导教学;二是产学结合培养人才;三是结合本国或本地的条件与环境,通过切实有效的途径实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国内高职教育工学结合模式特征总结

我国高职教育工学结合被冠以行业办学,校企合作,产、学、研合作,双证书制,产学一体化等多种名称;其实施形式更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暑期实践,生产性实训、半工半读、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订单培养、 2+1等等不一而足。尽管名称多、形式多,但都呈现出一种科学的观念:高职教育必须走工学结合之路,必须面向企业、行业,要紧密地与企业、行业结合,大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纵观中外工学结合模式,可以用威尔逊―莱昂斯报告来总结其特点。美国1961年在福特基金会支持下进行一次调查,形成的“威尔逊―莱昂斯报告”认为:工学结合、产学合作,可以让学生们在一线岗位接受职业指导、经受职业训练,了解到与自己今后职业有关的各种信息,开阔了知识面,扩大了眼界;使学生“加深对自己所学专业的认识”,提高“理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加深对社会和人类的认识,体会到与同事建立合作关系的重要性”,“大大提高他们的责任心和自我判断能力”,为学生“提供了通过参加实际工作来考察自己能力的机会,也为他们提供了提高自己环境适应能力的机。”,“有助于学生就业的选择,使他们有优先被企业录取的机会”。

(三)F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局限性分析

1.未能实现多方共赢

现实中困扰高职院校的是企业参予工学结合的积极并不高,究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企业认为这种方式对其提高效益并无裨益。追求盈利是企业的天职,但企业在培训、指导学生、管理学生等等方面花费人、财、物力,并且还要让出部分岗位、生产线让学生去锻炼;

更何况学生认为自己到企业只是去锻炼动手能力的,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能否为企业盈利并不是他的责任;更让校舍方、企业头痛的是校方和企业谈得来,但学生对工学结合单位、岗位、待遇等意见多多;有的企业甚至因此怕招惹麻烦,干脆不接受实习生,造成“工学结合”的难以为继。

在学生应到生产线上锻炼的观念指导下,学校在企业把实习学生当成廉价劳动力使用时也只能睁只眼闭只眼,这些都是“现实的无奈”。是否找到一条让学校、企业、学生三方的利益捆绑到一起,实现“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而真正能实现企业、学校、学生多方共赢的新途径呢?

2.未能注重生产(服务)全过程动手能力和质量意识的培养

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时,有如此两种情况应该引起我们关意:一是只顾某一服务环节或某一制造工艺的动手能力的培养,而没有针对生产、服务的全过程的锻炼,即“只顾点,未顾面”;另外只是满足于动手能力水平的提升,未能考虑到要训练学生能生产、提供合格产品与服务的动手能力和意识的培养,即“只顾数量,未考虑质量、效益”;这样就会造成学生认为掌握某一工作岗位的能力就行了;而且还以为只是实习生,生产出来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质量如何、效益如何,并不是他所关心的,甚至“实习生”的身份给了他推脱责任的好“借口”。

3.未能实现学生个性化的培养

“订单式培养”、“定向培养”最大的缺限在于未能考虑学生的意愿:学生在不了解自己的爱好、兴趣、特长的情况下“入围”订单班、定向班,最后发现这种职业方向、岗位并不是自己愿意所在。另外,当前高职院校生源中农村学生占很大的比例,他们在报考时并不了解学校所开专业的性质、就业方向,既不明白所学专业将来做什么,也搞不清楚自己应具备什么样的能力,更不知道应如何去锻炼能力,所以出现学生“被工学结合”的情况。

4.未注重学生的能力递进、市场调研能力的培养

高职教育并不是培养简单的、廉价的、机械的劳动力,也不只是单纯地开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通俗地讲高职教育不是培养白领、金领、蓝领而是培养灰领阶层。但现行的工学结合培养模式恰恰忽略了培养学生的市场眼界和调研能力,由基层向中层甚至高层不断递进的能力、构建良好人际关系能力的培养和锻炼。

5.未能有效突破传统的考核、评价方式

在实施工学结合的过程中,大部分学校采取“放羊”方式,交一份实习心得或调查报告或文章,只要安全返校就行;有的仍然沿袭试卷考试的方式;有的搞个调查表,让合作企业评价评价等等;工学结合的效果最终显示为培养质量,象旅游管理、酒店管理这些专业是直接面对消费者服务,其服务质量还不能是只企业说了算,必须是消费者能满意,所以必须在考核、评价方式上要有所突破。

二、“承接服务外包”高职人才培养模的创新分析

“承接旅游服务外包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是在湖南省高职旅游管理特色专业建设的背景下提出的。“承接服务外包”模式,是“工学结合”形式的一种创新,倡导将教师、学生置身于生产、服务第一线进行生产劳动活动、顶岗劳动,是既包括技术的、管理的、服务的劳动,也包括体力的劳动;通过”边教、边学、边做、边评”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懂得产品和服务的生产是如何开始,过程如何,最终是什么样的;这种模式是以生产合格产品(顾客满意的服务)为目的,引入“第三方”对学生进行考核、评价;改变只顾动手能力的培养,不管生产(服务)效益的思想,最终实现企业、学校、学生多方共赢。

(一)真正实现多方共赢

“承接服务外包”这种形式显然就是要让学生直接面对消费者(市觯,必须把自己生产和提供的产品、服务卖给顾客,然后才能取得收入。特别是高职旅游管理、酒店管理这些专业因为是“面对面的对客服务”,是“现做现卖”,顾客是体验者、检验者,顾客的满意就是质量标准、就是效益,学生已经不是“学生”,此时他就是“生产者”、是“老板”,服务卖出去就成功了,卖不出去就失败。学生成为企业盈利的创造者,让企业偿到了“甜头”,企业自然就会毫不吝啬地把岗位、生产线让给学生;这样,企业欢迎、学生愿意、学校放心的局面才会出现,才能实现多方共赢。

(二)实现“生产(提供)合格产品或服务的动手能力培养”

工学结合的本意在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其落脚点在于培养学生生产或提供合格产品、顾客满意的优质服务。

对高职学生而言,动手能力是其“真本事”,也是日后谋生的手段,如果不能生产合格产品或服务,那么,这种动手能力就不“值钱”。“承接服务外包”模式不仅仅是为了锻炼动手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生产合格产品的动手能力,锻炼出“值钱的动手能力”。将学生置身于生产线上,让学生懂得产品和服务的生产是如何开始,过程如何,最终是什么样的,这是基于“工作过程的动手能力”;同时,由于服务业具有“即时生产,即时消费”的特点,即使只是某一个环节出现差错,造成消费不满意,就可能使整个服务(产品)被认定为“不合格”。只是掌握了工作过程中某一环节、某一岗位或者某一工艺的技能是不够的,培养、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必须着眼于“生产全过程”的能力培养。“承接服务外包”模式强调的是生产合格产品、服务的动手能力的培养,以及工作全过程每个岗位的动手能力培养。

(三)彰显学生个性化发展与就业竞争力的培育

“承接服务外包”模式要求将某一企业的不同岗位、某一行业不同性质的企业和岗位全部展现在学生的面前,通过分批轮换把学生输送到不同的企业(岗位),为学生搭建实践的舞台,让学生通过不同专业方向的实践、实训后,能真正明白自己的特长、兴趣所在,了解、认识所学专业,为今后的就业增添资本、积累阅历打下厚实的基础,为将来的就业培养强大的竞争力。

(四)培养具有市场眼光、职业上升能力的行业“灰领”以至职业精英人才

承接服务外包模式把学生置身于生产线上,而且需要学生能生产(提供)合格的服务,所以,学生必须炼就把握市场的眼光、与人交流沟通的本领,而不是埋头苦干的流水线上的作业工人,这是一种务实的观念;高职学生要成长为有一定职业上升空间的“灰领”阶层,只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是不够的,还应注重锻炼学生的市场调研、与人交流沟通能力和职业上升能力的培养。

(五)建立新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反馈”评价体系

新型“质量评价―反馈”评价体系的建设,将“课堂”从传统意义上的教室,延伸到了实训室、实训基地和企业岗位,真正实现岗位就是教室、游客满意度就是标准;适应高素质生产型人才培养要求的“全方位、立体式”的质量评价和保障体系的建立,有助于学生了解行业前景和职业发展前途,促进其可持续发展,学生的行业欢迎度、社会认可度必将出现显著提升。

四、“承接旅游服务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条件

实施“承接旅游服务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探索的过程,更是办学模式改革的过程,为保障顺利实施,应切实解决以下几个条件:

一是构建新型校企合作理念。要改变以往学生“被工学结合”、“学生是廉价劳动力”以及在实习期间难以轮岗,更不用说让学生去接触本专业的不同方向或本行业的不同岗位等等情况。“承接旅游服务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就是为学生构建这样的舞台:旅行社、景区――讲解(导游)服务,酒店――客房服务(包括餐饮服务、前台服务等)以及旅行社、景区、酒店的旅游产品销售服务等岗位,将学生置身于生产线上,了解整个服务过程,提供顾客满意的服务,以顾客满意为评价标准,而且是以消费者接受是最终评判标准。因此学生必须炼就把握市场的眼光、与人交流沟通的本领,而不是埋头苦干的流水线上的作业工人。所以说这种模式不仅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样注重锻炼学生的市场调研、与人交流沟通能力和职业上升能力。

二是实现“弹性学期制”和“分批轮换”。“弹性学期制”就是根据“企旺校淡,企淡校旺”的原则,即根据旅游市场的季节性特点,在企业用人旺季时,多派学生进入岗位,在市场淡季时多数学生就在学校就读。“分批轮换”之意就是一个班或一个年级的学生分成多批,同时进入行业的不同性质的企业和岗位,经过一个阶段的实践后进行轮换(包括轮换企业和岗位),然后不同班级或年级的学生成批次跟进,形成循环。

三是推行顶岗实训课程化。实行顶岗实训课程化,建设顶岗实训课程化课程,把顶岗实习纳入课程化管理,制定相关制度和课程标准,做好课程化设计方案,校企合作共同制定考核评价指标及成绩评定,切实解决顶岗实习的效果问题。

四是要实现考核方式要突破。实施“边教、边学、边做、边评”,引入“第三方评价”即在教师、企业考核的基础上引入顾客评价、企业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学生互评等考核方式;

总之,实施“承接旅游服务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就是为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和职业方向的认识,深入进行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 耿洁.工学结合及相关概念浅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12).

[2] 姜大源.职业教育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的要素[J].基础教育参考,2006(6).

篇5

育人是高校实践教学模式的核心任务,因此做为培养高等教育人才摇篮的高校应将育人做为主题发展大学生的健康人格,不断以科学的指导思想和工作方法充实实践育人的内涵, 是强化高校育人教育理念的关键。旅游管理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同时实践教学是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几乎已经成为高校旅游教学界和旅游业界的共识。

1.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特点

由于旅游管理专业具有明确的行业指向性,是一个社会应用性非常强的专业,学生通过学习将会成为旅行社、旅游景区、旅游酒店以及旅游行政单位和外事接待单位等具有专业操作技能熟练、适应面广的专业管理人才,因此作为高等院校的旅游管理教育,应强调厚基础、强能力的素质教育,加强专业教学的实践环节从而达到通过实践教育出专业技能强,理论知识丰富的新一代旅游管理人才。

2.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育人模式研究的意义

全国大多数高校的旅游管理及类似专业教学部门均不同程度地给合自身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的具体实际,强化实践育人的意识,加大了对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然而,总体而言,高校旅游管理专业“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端并未根本消除,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专业能力的缺失以致在就业市场的“相对过剩”正危及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这一切,无疑向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管理人员敲响了警钟,客观上使得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管理的改革创新显得既重要又紧迫。

3.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育人模式研究的建议

3.1加强旅游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

技能实践教学离不开教师本人的职业技能水平的提高,因此必须加强对教师的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包括教师职业理论知识和职业实践能力的培训。可见教师队伍的建设是旅游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成功的关键.要搞好实践教学必须有一支高水平的,稳定的教师队伍.实训教师是应具有一定实践能力的专业教师,为提高教师的实践水平,学校应选派教师到国内各大旅行社,旅游风景名胜管理区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这样既能提高理论水平,又能锻炼操作能力,保证实践教学内容的不断更新,适应行业的迅速发展。

3.2建立校内模拟导游实训室

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应建立校内模拟导游实训室。校内实训基地的建立,既减少了师生在学校与企业间的奔波,同时提高了实习效率,还省去了一定的实习费,使有限的教学经费真正用到刀刃上,校内实训基地可以建导游模拟实训室,第一学期有三周左右的模拟导游训练,使学生掌握导游技巧,为下企业打下基础

3.3加强与校外实习基地的协作

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开放办学,高校高专大学生必须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作为旅游管理专业的大学生仅仅依靠在学校所掌握的专业知识肯定不能适应企业需求,他们必须走向社会,认识社会,了解社会。为了充分体现高校的教育特色,我们加强与企业联系,共建实习基地,拓宽学生就业渠道。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拓宽校外合作范围,建立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机制,企业参与人才培养过程,聘请校外专家成立旅游管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适时修订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另外建立校外实习基地,也为学生和旅游企业架起了一座共同发展的桥梁,为学生实习提供真实战场,同时企业也能从中发现和选拔人才.使学生更好的了解社会,懂得竞争之激烈,创业之艰辛,从而进一步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努力培养自己的创业精神和创新能力。

3.4灵活调整教学计划

根据旅游管理专业的特点,在教学中,建立以学生的职业能力为中心,以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培养为主线的教学体系,优化课程结构,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并将职业道德教育、职业素质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中,从而塑造出身体健康、道德健康、心理健康的合格人才。同时根据旅游专业的特点,每年的五一、十一、春节、暑假等节假日,是旅游的高峰期,利用这些时间段,可以让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从而达到企业、学校和学生多方受益。

结论

根据旅游行业的发展需要,高校在办学中,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准确把握高校教育的地位和发展方向,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紧紧围绕行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教育教学规律与行业生产经营规律紧密结合,使教学服务于企业,贴近于企业,使高等职业教育主动适应和满足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顺应市场规律,将现代职业教育理念付诸实践,大力开展和加大实践性教学。

参考文献:

[1]谭白英.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实践教学规律与体系[J].理工高教研究,2005(5):118-119.

[2]刘冰清,陈国生.知识经济时代高校旅游管理教育的核心理念与教学改革[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5(1):71-74.

[3]关于旅游管理专业实训课教学改革的思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S2.

篇6

[作者简介]赵莹雪(1971- ),女,四川西昌人,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管理系,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旅游管理。(广东 广州 51145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度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项目“基于4H培养目标的‘旺季顶岗,三阶递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以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为例”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20201034)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32-0120-02

一、前言

当前旅游业正面临着更高的安全度、更多的选择、更高质量的服务、更高的满意度的需求,旅游人力资源素质已经是国家旅游业竞争力的一项重要指标。以1986年旅游业首次列入国民经济发展计划为标志,我国旅游业一直得到国家政策层面的支持。2009年通过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提出:“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到2015年,旅游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旅游业增加值占全国GDP增加值的比重提高到4.5%,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12%。每年新增旅游就业50万人。”

旅游业的发展必须建立在人才培养的基础上。中国现代旅游管理专业教育起步较晚,成立于1979年的上海旅游学院是中国第一所旅游高等院校。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中国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尤其是高职旅游管理教育的规模迅速扩大。到2012年年底, 国内开设旅游管理专业的各类专科及高职院校已超过1081所,在校生总数达11.55万人。这些院校为旅游行业培养了大量专业人才,对旅游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当前旅游发展方式转变,对旅游从业人员素质要求提升,导致我国旅游高职教育与旅游业人才需求间存在“供需错位”的问题,高职旅游人才培养模式仍有待完善。

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旅游管理专业始办于2003年,近年来该专业对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积极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本文在总结我院旅游管理专业前期专业建设成果的基础上,对高职旅游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提出改革构想,以期进一步完善高职旅游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二、我国旅游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人才培养与旅游业界存在“结构性供需错位”。旅游高等职业教育究竟是为旅游业培养服务型人才、基层管理人才,还是中高层管理人才,目标定位不够明确。培养出来的人才在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方面与旅游行业需求有较大差距,学生总体学习目标及职业目标仍比较盲目。造成大量毕业生择业时转行或因不能适应企业的需要等原因,短暂就业后离开旅游岗位。这种问题的出现并非由于旅游人才供大于求;相反,当前需求远远大于供给,特别是旅游从业人员呈现明显的结构性短缺。据统计,当前我国旅游业有近6000万就业规模,但实际从事旅游业的工作者却只有4450万人。据世界旅游组织(WTO)预测,中国在2020年旅游业的就业规模将从目前的6000万增至1亿人左右,广东是“全国旅游综合改革示范区”,要在2020年建成亚太地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旅游目的地和游客集散地,对旅游管理专业高级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量巨大,结构性供需矛盾将更为突出。

2.课程设置欠合理,专业能力培养与旅游企业要求不匹配。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毕业于旅游管理专业的高职学生与中职生相比,有更多的理论知识、更强的理解能力;与本科生相比,应相对具有更强的旅游实践能力,应该更能胜任旅游一线或中级管理工作。因此,对于操作性和实际性要求很强的旅游业而言,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更受到旅游企业的青睐。但是,由于大部分旅游管理专业设置源于传统的地理系、历史系、管理系等,因而显出浓厚的母体色彩,缺乏应有的主体特色。课程设置的针对性差,缺乏职业教育特色,存在一定程度的“因人设课”“因力办学”的现象,实践课及相关学科课程开设较少,教学内容与行业实际仍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现象,突出表现在实际操作能力欠佳、能力与素质结构和用人单位的要求仍存在差距。

3.教学安排缺乏弹性,专业实践安排与旅游企业用工时间需求相脱节。旅游管理专业教学通常实行寒暑假学期制的教学安排,而旅游市场具有明显的淡旺季特征,旅游企业在寒暑假及其他节假日往往是用工高峰期,也是最需要和最乐意接受实习生进行专业实践的时期。然而,此时往往是教学计划中的假期,没有相应的教学实践安排,因而在合作企业提出用工需求时,学校通常是作为中间者告知学生有相应的兼职机会,由学生自愿报名参加,这期间学生的专业实践往往是零散和缺乏组织的,实践的针对性和系统性都难以实现。同样,学校根据教学计划安排的专业实践往往又是旅游企业用工淡季,旅游企业即使勉强接纳了实习生,学生实践的机会也很少,教学与实践脱节。

4.教学方式与评价形式单一,人才职业素质与旅游业发展不相适应。由于旅游消费者消费习惯的变化,旅游业将面临更多选择、更高服务质量的需求市场。此外,中国尤其是广东省旅游正由传统的“低起点,高增速”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的“质量型和效益型”转变,这些变化对旅游人才要求进一步提高。只有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才能适应职业发展的变化。然而,目前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多局限于学校的课堂教学,学生缺乏必要的职业体验,单一的教师评价形式难以对学生综合职业素养做出全面合理的评价,致使高职旅游人才职业素质与快速发展的旅游业的需求不相适应。

三、基于4H培养目标的“旺季顶岗,三阶递进”旅游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1.培养模式的内涵。基于4H培养目标的“旺季顶岗,三阶递进”旅游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将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工学交替教育模式,是基于4H人才培养目标,即“高文化品位、高服务技能、高情感智商、高自我提升(high cultural quality,high service skills, high emotional quotient and high self promotion)”,学生在校三年的学习过程中,打破学期授课制,实行旺季顶岗、淡季学习的弹性教学制,经过两次“校内学习―旅游企业顶岗实践”的工学交替循环过程,完成学生的培养计划,实现一年会讲解、两年能导游、三年懂管理的三阶能力递进。

2.改革的主要内容。首先,改革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解决高职旅游人才培养与旅游业界存在的“结构性供需错位”问题。我院旅游管理专业通过前期专业调研,与旅游企业相关人员与行业专家开展专业研讨,了解到广东旅游业将急需以下两大类旅游管理专业高级技能型人才。一是高级基础性旅游人才,工作在旅游企业一线岗位,直接为游客提供服务,其责任心、敬业精神和业务技能直接关系到旅游服务水平和服务产品质量。作为一个在亚太地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旅游目的地和游客集散地,需要为国内外游客提供国际档次的高文化品位、高感情体验、高精神享受的旅游消费服务,这就需要大量高级基础性旅游人才做保障。二是高级专业性与新业态旅游人才。广东正全面提升旅游魅力,实现传统旅游业的转型升级,结合国民休闲计划的推广,大力开发省内专项旅游,推进旅游与文化、科技、农业、林业、海洋等相关产业与行业的融合发展。这种发展需要一批既熟悉传统旅游业又了解岭南文化、广东历史、海洋旅游、生态旅游、会展节庆以及其他特种旅游的专业人才。

针对两大类人才需求,确定高职旅游管理专业4H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面向广东旅游业,坚持职业道德、能力本位、就业导向、技能特长的指导思想,培养具有“高文化品位、高服务技能、高情感智商、高自我提升”――4H素质的、服务于地方旅游经济建设需要的高技能专门人才。主要就业单位为旅行社和旅游景区,岗位主要包括旅行社的导游员、旅游计调员、旅游咨询员、旅游营销员、景区管理员等,需要获得导游资格证、旅游咨询师证、旅游计调师证、旅游营销师、旅游产品策划师、景区管理师等岗位证书之一。

其次,改革专业核心课程教学体系,解决高职旅游人才专业能力与旅游企业要求不匹配的问题。通过走访旅游行业企业、回访毕业生,广泛开展广东省旅游企业对高技能人才需求调研,分析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典型工作岗位任务,根据典型岗位工作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配置课程;按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路径编排课程顺序,构建“基于4H培养目标的三阶递进”专业课程体系。我院的具体做法是与广东省旅游协会以及多个旅行社密切合作,搭建由学校、行业协会、企业三方参与的“三元组合”教学平台,针对旅游管理专业典型工作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剖析每一个典型工作岗位的能力素质要求,以此确定学习领域的相关内容,从而有针对性地设计相关的专业核心课程学习项目,具体如下表所示。

第三,改革学期制授课形式,实施弹性教学安排,解决专业实践安排与企业用工时间需求相脱节的矛盾。在教学时间安排上吻合旅游企业生产服务周期,教学要素围绕区域旅游旺季进度配置,平时以课堂教学为主,旺季学生全部进企业顶岗,工作与学习交替实施;教学过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使学生具有获取知识、运用知识的实际能力。

教学安排上打破原先两年半校内学习、半年就业实习的“2.5+0.5”的传统授课教学安排,以满足企业旺季人才需求和学生综合性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安排大二暑期7月中旬到8月下旬进行教学顶岗实习,大三下半年进行就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的“校内学习―顶岗实践―再校内学习―再顶岗综合实践”的校内外“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方案,即将第五学期提前1个半月从暑假开始,11月底结束,安排暑假的1个半月在企业顶岗实践,9~11月再返回学校学习。

该模式有效地实现了学生、学校与企业三方面的共赢。对学生而言,一方面,通过有组织地对不同岗位的实践,使学生在企业真实的环境中,全方位认识旅游企业的操作流程和业务,实践各岗位的职业技能,促使学生职业素质的养成。另一方面,通过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多次交叉、反复循环、不断推进”的教学流程,不断提升学生理论与实践能力,为学生职业生涯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12月份是用人单位的集中招聘期,此模式可保证学生在签约后随时进行就业实习和提前进入就业市场,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对学校而言,不仅提高了自己的社会效益和人才培养质量,而且通过暑假专任教师与校外兼职教师共同指导学生实习,为专任教师下企业锻炼提供了平台,从而提高专任教师的实践能力;对企业而言,不仅解决了企业的旺季用人之需,而且通过校企合作获取人力资源和技术支持,提高企业的行业影响力,从而为校企深度合作提供了基础。

第四,改革教学方式与评价形式,解决高职旅游人才职业素质与旅游业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通过改革单一的学校课堂教学方式为学校+“企中校”+“景中校”的多元教学方式,改革单一的教师评价形式为“教师+企业+学生”的多元评价体系,既注重过程性评价,也重视结果性评价。让学生在“企中校”“景中校”中全方位体验旅游企业文化与职业环境,潜移默化地感受与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企业为学校提供实习岗位和实践指导教师,并参与专业建设与课程开发。学校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培训以及季节性员工等服务。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与旅游企业员工一起工作和生活,淡季在景区学习基础理论课程。这种开放的培养方式,使教学环境从学校扩展到企业和社会,教学团队由学校教师扩展到行业专家和企业技术骨干,教学方式由“理论学习+技能训练”引申到教、学、做一体化,教学评价由教师单方评价扩展到“教师+企业+学生”的多元评价,从而达到人才培养质量与企业实际需求高度吻合,彰显职业教育特色。

四、结语

高度重视并有效推进我国旅游职业教育改革,培养高素质的旅游职业人才,以满足旅游企业实际用人需求,将是我国旅游业与世界接轨过程中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本文通过总结前期专业建设成果,构建了“基于4H人才培养目标的‘旺季顶岗,三阶递进’人才培养模式”,以解决旅游教育与旅游业人才需求之间的“供需错位”问题为核心,探讨如何与企业深度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对创新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升高职旅游教育的社会服务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闫荣明.高等职业教育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基于五所院校的调查研究[D/OL]. http:///kns/brief/default_result.aspx,2011-06-

篇7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06)12―0029―06

[收稿日期]2006―07-02;[修订日期]2006―09―17

[作者简介]臧德霞(1980-),女,山东新泰人,南开大学商学院旅游管理系2005级博士生,研究方向为旅游基础理论与旅游市场营销;黄洁(1978-),女,山东潍坊人,山东财政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旅游市场营销、旅游开发与规划。

一个时期以来,有关目的地“竞争力”的研究与评价已经成为旅游学界研究的热点课题。虽然,人们曾从企业、产业、区域、国家等不同的角度对“旅游竞争力”进行过探讨。但从旅游业管理工作的视角来看,“旅游目的地乃是众多层面的旅游问题赖以依托的基础单位……聚焦于整个目的地乃是旅游目的地管理者所必须采纳的整合性视角”。无论是从旅游目的地本身的涵义还是从游客的整体经历角度考虑,旅游目的地都是旅游竞争力研究的最佳落脚点。

“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研究是一个相对较新的领域,笔者曾以“destination competitiveness"为关键词在Sciencedirect与Elsevier数据库中,并以“旅游目的地竞争力”为关键词在中国期刊网中进行检索,共查得英文文章12篇,中文文章7篇,而且所有这些文章的发表时间均在1999年以后。此外,笔者还特别查阅了有关“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研究的代表性专著――The Competitive Destination:A Sustainable Tourism Perspective。作为一个相对较新的领域,目前已有的研究难免会有一些不尽人意之处,其中“旅游目的地竞争力”这一主题概念界定的缺失便是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

1 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研究综述

1.1国外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研究

国外学者自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关注区域旅游竞争问题,研究最初集中于旅游地之间旅游资源的竞争。到20世纪80年代,研究的主旋律开始转向强调旅游需求,把提高客源市场份额作为旅游竞争的目标;20世纪80年代末,旅游形象成为旅游竞争研究的主题。旅游领域的“竞争力”研究在90年代以后才出现,而涉及“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研究则是更为晚近的事情。

目前国外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研究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影响因素

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形成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Crouch&Ritchie模型中的相关因素、环境管理因素以及其他因素。

杰弗里・克劳奇和布伦特・瑞奇(Geoffrey I.Crouch&J.R.Brent Ritchie,1999)认为,辅资源和设施、核心资源和吸引物、目的地管理、目的地政策规划和开发、限制性和放大性因素等构成了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在此研究的基础上,他们以波特的钻石模型理论为依据,提出了“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概念性模型”,即Crouch&Ritchie模型。该模型囊括了全球(宏观)环境、竞争(微观)环境、辅资源和设施、核心资源和吸引物、目的地管理、目的地政策规划和开发、限制性和放大性因素等影响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诸项因素,认为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塑造是在比较优势(资源禀赋)基础上发掘竞争优势(资源配置)的过程。

环境管理(environmental management)是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有效的环境影响管理(environmental impact management)与环境质量管理(environmental quality management)有助于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提升。环境管理对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影响表现为一方面增加旅游企业的经营成本,另一方面提高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需求水平;但环境管理所带来的新增旅游需求的价值足以弥补由此引发的成本,所以旅游企业最终可以从环境管理中获利,从而具有进行环境管理的内在驱动力量。

此外,安玛丽(Anne-Marie d’Hauteserre,2000)吸取快活赌场度假区(Foxwoods Casino Resort)在竞争力管理中的经验教训,提出有远见的企业家活动、业主的战略决策以及马沙得克特・皮库斯族(Mashantucket Pequots)的经营策略在其竞争力的塑造中起着重要作用。其中,马沙得克特・皮库斯族的经营策略包括改变市场定位来避免赌场在竞争中的衰落、提供更加多样化的娱乐项目、对员工进行授权等等。科扎克(Metin Kozak,2001)在研究旅游者满意度、之前的访问经历以及重游意愿之间关系的过程中发现,游客之前的旅游经历与满意度也是影响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2)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塑造方法

综合质量管理(integrated quality management)、标杆学习(benchmarking study)以及目的地知识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被认为是打造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有效方法。其中,综合质量管理有助于保持和改进旅游目的地的供给质量,从而使得旅游目的地可以有效的应对竞争挑战并不断提高市场份额。标杆学习是旅游目的地打造竞争力的有效方法之一。所谓标杆学习是指旅游目的地向领先的竞争对手学习,实现不断的自我完善,通过提高市场份额来保持其竞争力。此外,目的地知识管理,尤其是知识绘图(knowledge mapping)也有助于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打造。知识绘图是指将目的地的信息整合到一个数据库中,从而有助于旅游者以更加便捷的方式获取所需信息。

(3)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量化评价

目前有关旅游目的地竞争力量化评价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研究数量相对较少。其中,科扎克和迈克・里明顿(Metin Kozak&Mike Rimmington,1999)提出了一套定性与定量指标相结合的旅游目的地竞争力评价体系。他们认为,定性指标包括旅游者最喜欢的或最不喜欢的旅游目的地的属性及活动项目等“软性数据”;定量指标包括旅游接待人次、旅游收入等“硬性数据”。在使用这一体系对旅游目的地竞 争力进行比较之前,首先需要确定哪些目的地是直接的竞争对手,目的地竞争力强弱是在直接竞争对手之间比较的结果。

此外,迈克尔・恩赖特和詹姆斯・牛顿(MichaelJ.Enright&James Newton,2004)在Crouch&Ritchie模型的基础上,以香港为例,用重要性――表现法(Importance Performance Analysis,简称IPA),通过让游客对各个影响因素进行打分的方法来对旅游目的地竞争力进行量化评价。

1.2 国内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研究

国内有关“旅游竞争力”的研究文献十分丰富,这些研究的内容主要集中于旅游产业和旅游企业的竞争力问题,部分研究涉及国家或区域层面的旅游竞争力,而有关“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研究还不太多见。

郭舒、曹宁(2003,2004)运用区域竞争的有关理论考察了旅游竞争力与目的地发展之间的关系,他们对影响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6个关键性因素――核心吸引物、基础性资源、支持性因素、发展性因素、资格性因素和管理创新进行了分析,并构建了它们之间的关系模型。卞显红、树夫(2005)把生命周期理论与旅游目的地市场营销结合起来,分析了旅游目的地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市场营销战略及其对目的地竞争力提升的影响。尹贻梅(2004)和马春梅等人(2004)则分别对旅游企业集群和网络营销在提升旅游目的地竞争力过程中的战略作用进行了论述。史春云等人(2006)从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主要评价模型(Crouch&Ritchie模型和Dwyer&Kim模型)、变量选择(价格、旅游人数与旅游收入、游客偏好与需求以及环境管理因素等)、模型应用等方面对旅游目的地竞争力定量评价进行了综述,并对该领域的研究进行了展望。此外,易丽蓉等(2006)就旅游目的地竞争力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得出结论:旅游支持因素、旅游资源、目的地管理、需求条件、区位条件5个因素与旅游目的地竞争力呈显著正相关关系,5个影响因素之间也呈正相关关系。

1.3 国内外研究的简要评述

就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研究数量而言,国内外的研究都不丰富,相比之下,国内研究更为匮乏;就其研究内容而言,国内外研究都缺乏一个重要环节,即对“旅游目的地竞争力”概念的内涵界定。

无论是有关的概念模型、竞争力塑造方法还是评价体系都侧重于对旅游目的地竞争力影响因素的分析,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存在将旅游目的地竞争力与旅游目的地竞争力影响因素相混淆的倾向。例如,Crouch&Ritchie模型,实际上是汇集旅游目的地竞争力诸项影响因素的概念模型。

“旅游目的地竞争力”内涵的模糊直接影响了该领域研究的有意义开展,因为明确的概念界定是一切研究工作的起点。不可否认,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研究需要落脚到其塑造方法和量化评价上,但塑造方法与量化评价的依据和前提应该是“旅游目的地竞争力”内涵的明确界定。不难看出,上述研究所指向的“旅游目的地竞争力”存在一定的差别,有的认为旅游目的地竞争力与市场份额息息相关,有的从供给角度论述竞争力的塑造,有的则从旅游者角度人手分析。这使得不同研究之间很难进行有效的沟通和改进,并最终达成共识。因此,“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究竟是什么,它应该通过什么形式来表现,也就是说,“旅游目的地竞争力”内涵的清晰界定成为该研究领域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与此同时,上述研究中提到的相关内容对“旅游目的地竞争力”内涵的界定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例如旅游目的地竞争力与目标市场的关联问题、市场份额作为反映目的地竞争力强弱的指标等。本文将在此基础上,尝试对“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内涵进行归纳和界定。

2 “旅游目的地竞争力”内涵界定

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研究的是旅游目的地的“竞争力”问题,它与以往研究的“旅游竞争力”有所联系但又不完全相同。所以,要对“旅游目的地竞争力”内涵做出明确界定,一方面需要从“竞争力”这一概念入手,探寻其所表达的核心涵义;另一方面需要把握“旅游竞争力”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发掘“旅游目的地竞争力”与“旅游竞争力”的异同。

2.1 “竞争力”概念辨析

竞争力理论可以追溯到古典经济学派,其代表是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和马歇尔的聚集优势理论,这些理论框架虽未明确竞争力命题,但却清晰地揭示了国际分工体系下国家间绝对和相对优势的形成机理,因而被视为竞争力理论的基础。真正以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或者评价体系揭示竞争力形成和演变规律的理论,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出现,主要包括产业组织学派的竞争优势理论、企业资源基础论、企业能力论、竞争动力学理论以及国际竞争力理论等。

在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演变过程之后,竞争力表面看来似乎是“一个没有争议的简单概念,然而,当我们试图去测度竞争力的时候,才会发现其解释工作之困难,因为竞争力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而且通常会有多维的特点”。

到目前为止,关于“竞争力”还没有一个普遍接受的定义。国内外相关学者和机构从不同角度对这一概念做过很多尝试性界定,根据其界定我们可以总结出“竞争力”所要表达的两层核心涵义:(1)竞争力强调的是一种“经济能力”,这种能力包括提升资源收益率、提供高标准化的生活、增加人民的实际收入、创造更多财富以及更强的获利能力等,即“竞争力”更多的是一种经济意义上的概念。(2)竞争力是一个比较的产物,它的落脚点在于不同竞争主体之间的强弱比较,通过市场占有率、盈利率等终极表现形式来反映。但这是基于产品同质化假设得出的结论,主要针对制造性企业而言的。

“旅游目的地竞争力”概念的内涵需要基于以上两层核心涵义,并结合旅游目的地的特性来进行归纳和总结。

2.2 “旅游竞争力”内涵发掘

旅游领域的竞争力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研究的视角涉及旅游产品、旅游企业、旅游产业、区域以及国家等诸多层面。关于“旅游竞争力”内涵的提法主要可以归纳为两大类:一类是关于总的旅游竞争力的内涵界定,其竞争力主体通常是国家;另一类是关于特定旅游竞争力的内涵界定,其竞争力主体包括区域、城市、景区、旅游产品等。

就第一类而言,又有两种代表性观点。一种狭义的观点认为,国际旅游竞争力属于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范围,它研究的是旅游地的国际旅游业开拓、占据国际旅游市场并获取利润的能力。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国际旅游竞争力的塑造是将一国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的过程,该国的生产要素、需求条件、旅游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以及旅游相关产业是影响其旅游竞争力的4个重要因素。另一种广义的观点认为,国际旅游竞争力的内涵更为宽泛,它是指通过旅游企业在国际旅游市场上销售的旅游产品而反映出的生产力,表现为旅游产品所具 有的开拓市场、占据市场并以此获得盈利的能力,主要体现在旅游产品竞争力、旅游企业竞争力和旅游业竞争力3个层次。

就第二类而言,主要包括“区域旅游竞争力”、“城市旅游竞争力”、“景区旅游竞争力”以及“旅游产品竞争力”等。其中,“城市旅游竞争力”是指在旅游产业本身素质和城市旅游环境的综合作用下,通过旅游企业在旅游市场上销售其产品而反映出来的持续发展壮大的能力,具体表现在表层的旅游产品竞争力、操作层的旅游企业竞争力和内因层的旅游生产要素竞争力3个层次;“景区旅游竞争力”是指风景名胜区的旅游市场占有能力、旅游创造利润能力和旅游可持续发展能力;“产品旅游竞争力”是指一个旅游产品在国内外旅游市场上与其他旅游产品相比所具有的自身创造财富以及推动地区、国家创造社会财富的能力,主要包括形象力、销售力和产品力。

从以上有关“旅游竞争力”内涵的表述中不难看出,旅游竞争力囊括了竞争力所要表达的两层核心涵义,一方面,旅游竞争力强调其竞争力主体的“经济能力”,虽有定义涉及“旅游可持续发展能力”等因素,但总的来说,旅游竞争力归根结底还是一个“经济意义”上的概念。另一方面,旅游竞争力同样是比较的产物,它需要在竞争主体之间进行强弱比较。这是旅游竞争力与竞争力的共性之所在。

然而,“旅游竞争力”研究除确定了其理论基础,即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理论以及波特的钻石模型理论之外,并没有从根本上阐明竞争力研究在旅游领域的特性,这也恰好成为“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研究的契机。

2.3 “旅游目的地竞争力”内涵归纳

“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主体是“旅游目的地”,即“满足旅游者需求的服务和设施中心”,其最直接的目标是满足旅游者的需求,为其提供满意的旅游经历,从而实现旅游目的地的经济目标。然而,旅游目的地不同于一般的制造性企业,经济目标并非其首要的、唯一的目标。正如马尼拉世界旅游宣言(The Manila Declaration on World Tourism)所指出的,旅游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生活质量并为所有的人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实现旅游目的地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才是旅游目的地发展旅游业的根本目标。所以,旅游目的地竞争力不仅仅是“经济意义”上的概念,它需要考虑环境的保护、资源的永续使用等内容,从而保障旅游目的地居民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长远利益,也就是说,旅游目的地竞争力包括为旅游者提供满意旅游经历、提高旅游目的地居民生活质量与旅游目的地其他利益相关者福利的能力。

旅游目的地竞争力也是一个比较的概念,它也需要相应的表现指标。关于其表现指标,以往的部分研究已有所提及,包括市场占有率、旅游收入等经济指标,这里可以借鉴使用。而且相关研究已经证明,满意的旅游经历对旅游者的推荐意愿有积极的影响并呈现较强的正相关关系,同时,感知质量与重游之间也存在正相关关系,即旅游者的感知质量越高越有可能重游。也就是是说,一方面,具有满意旅游经历的旅游者可以通过口碑宣传带来新的顾客;另一方面,这些旅游者倾向于在未来重游该目的地。无论是口碑效应带来的新顾客,还是重游的老顾客都有助于市场占有率的提高。即市场占有率可以从总体上有效的反映旅游者旅游经历的满意情况。此外,旅游收入可以作为市场占有率的补充指标,二者更为全面的反映旅游目的地的竞争力情况。旅游目的地居民的生活质量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福利等相对较难衡量,没有一个直观的反映指标。由于旅游目的地居民生活质量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福利的提升有赖于旅游者满意的旅游经历,所以本文姑且以市场占有率和旅游收入作为反映旅游目的地居民的生活质量的间接指标。需要强调指出的是,在使用这些指标对旅游目的地竞争力进行评价时,需要结合旅游目的地的目标市场,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强弱仅限于目标市场相同的旅游目的地之间的比较,这也正是旅游目的地竞争力与旅游竞争力的不同之处。

基于此,“旅游目的地竞争力”可以界定为,旅游目的地能够持续的为旅游者提供满意的旅游经历,并且能够不断提高旅游目的地居民生活质量以及旅游目的地其他利益相关者福利的能力,其表现形式为具有共同目标市场的旅游目的地之间市场占有率的大小和旅游收入的高低。

3 关于“旅游目的地竞争力”内涵的认识

如前所述,“旅游目的地竞争力”概念的内涵界定仅仅是该领域研究的前提和基础,它是为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塑造及其评价服务的。在使用“旅游目的地竞争力”概念探讨其塑造方法和评价体系的过程中,需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概念之间的关系:

3.1“旅游目的地竞争力”与“竞争力”

旅游目的地竞争力与竞争力一样,都关注“能力”,而不是单纯强调竞争的最终结果。这符合竞争力研究的价值,研究旅游目的地竞争力就是为了解释为什么某些旅游目的地的竞争力强,而某些旅游目的地的竞争力弱,并为提升某些旅游目的地的竞争力提供指导;而不是以反映不同旅游目的地之间竞争力的强弱为最终目的。旅游目的地竞争力也是比较的产物,其研究的落脚点在于不同旅游目的地之间的强弱比较。

旅游目的地竞争力不同于竞争力之处在于,它除了强调“经济意义”上的能力之外,还包含“社会意义”、“环境意义”等方面的能力。也就是说,旅游目的地竞争力与可持续旅游发展是一脉相承的,它是建立在“可持续”基础上的“竞争力”。此外,旅游目的地竞争力不像竞争力一样基于产品同质化的假设,所以,旅游目的地竞争力评价并非所有目的地按照某一指标而进行的大排名,它需要与目标市场相结合。

3.2 “旅游目的地竞争力”与“旅游竞争力”

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研究是旅游竞争力研究领域的进一步拓展和深化,或者说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研究是旅游竞争力研究的一个子领域,因此,二者具有共同之处。它们具有相同的理论基础――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理论及钻石模型理论,它们都包含“经济能力”这一维度,它们都需要落脚到竞争力主体之间的强弱比较上,但是旅游目的地竞争力也有不同于旅游竞争力之处。

从整个旅游系统来看,旅游者的大部分旅游活动发生于旅游目的地,从而旅游活动的大部分影响会作用于旅游目的地。这些影响除了经济影响之外,还包括环境影响、社会文化影响等诸多方面。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综合考虑了这些旅游影响,因而,它不再是单纯的经济概念,而是包含了“可持续旅游发展”内涵的更为广义的概念。此外,在对竞争力进行比较的过程中,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纳入了“目标市场相同”这一比较前提,即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比较仅限于目标市场相同的旅游目的地之间,这正是旅游目的地竞争力区别于以往的旅游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3.3 “旅游目的地竞争力”与“目标市场”

就旅游目的地竞争力本身的泛泛而谈并无太大的实际意义,因此,已有的有关旅游目的地竞争力评价方法与指标体系的研究非常必要而且重要。但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这些方法和指标体系对旅游目的地竞争力进行评价时,必须考虑到“目标市场”这一因素,因为“旅游目的地竞争力”只有同“目标市场”相结合才有意义。

旅游目的地不同于一般的制造性企业。对于同类制造性企业而言,它们生产的产品符合同质化假设,它们面对的目标市场基本相同,所谓的竞争力强是指企业在整个产品市场上的市场占有率高、盈利能力强;旅游目的地则不同,它们提供的是异质性产品,不同的旅游目的地面对的目标市场不同,对于不具备相同目标市场的旅游目的地来说,相互之间根本不存在竞争,更谈不上竞争力强弱的问题。所以,在谈到“旅游目的地竞争力”问题时,首要的是按照目标市场将旅游目的地进行分类,然后才是旅游目的地之间竞争力的比较。所谓的旅游目的地竞争力强弱是指具备相同目标市场的旅游目的地之间竞争力的比较结果,而不是所有旅游目的地按照某些指标进行大排名的结果。因此,本文在选取“市场占有率”和“旅游收入”作为旅游目的地竞争力强弱的反映指标时,特别强调了这些指标与目标市场的结合。这对于旅游目的地做好营销定位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也可以有效的避免目的地之间的盲目竞争,而且还有助于树立旅游目的地的特色和差别化。

篇8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6-055-01

旅游的发展依靠人才,人才的发展需要有效的管理和调配,以便达到最优化的组合,提升管理质量和效率,发挥出最大的效果来。旅游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创新,可以分为内部的创新与外部的创新。内部的创新是指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部门调配,包括各个部门的人员配置与调岗等,为的是全面发展旅游人才,发展多面手,适用于各个方面的工作。旅游企业的外部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是指旅游产业链的人力资源创新调配,为的是更加符合当前阶段旅游业的发展,提升旅游发展的质量和效率。

一、旅游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性与全面性

旅游业业中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目的在于激活发展潜力,调动起内部和外部的积极性,让他们能够全力以赴的工作,发展自己的旅游事业,提升利润空间,这个要以“理论为先导,创新为关键,落实为目标”。总体来说,作为旅游企业的内部来说,在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方面,要做到专业性和全面性的协调发展。

(一)旅游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专业性

旅游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性,表现在其专业性方面。由于内部分工的日益多样化,需要有各个方面的专业人才去胜任工作,而且做到了专业化与专门化。在旅游企业内部,总部要有意识的培养专业人才,包括“旅游宣传、旅游策划、旅游方案、旅游路线、旅游服务”等,这些都是企业内部需要设置的专业部门,并且结合市场进行有效的发展,根据市场需求确定企业职能部门。

各个旅游专业的发展需要专门的人才,而且在发展初期,企业要做到尽量不做调配,做到任人之长,发展的专门化与系统化,有效进行纵深发展。这是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第一步,也是我们发展的先决条件,专业化意味着旅游企业发展的长远性和支撑性,也意味着旅游发展的壮大性。

(二)旅游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全面性

在旅游企业发展的后期,我们就要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的全面性发展,达到一专多能的目的,为的是更加的适应当前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例如在旅游业发展中,导游是个不可或缺的关键位置,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性,首先的一个关键就是从导游开始做起,导游的创新就是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一个重要方面。

以导游为代表的人力资源管理创新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而且要求导游不单单是熟悉导游之内的知识,也要熟悉导游之外的知识,全面发展导游的视野,拓展其内涵。这就需要有专业知识、服务知识、心理学知识以及礼仪交往等各个方面的知识,做到全面性,就是做到一专多能,更好的适应现代建设化的需要。

二、旅游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连锁效应

人力资源管理可以产生连锁效应,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与进步。人力资源管理将各个方面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全面推动相关的产业有序发展,通过人力资源管理推动旅游产业的发展。

(一)两种奖励的并行

在旅游业发展当中,有一种特定的人才资源能够有自己独特的方案,而这种独特的构思,是需要我们通过有效的奖励机制与得以赞扬和保护的,这就是人才的潜力和创新性,适当和合理的物质与精神奖励能够发掘出人才的价值。

这种人力资源奖励方式通过系统有效的方式融入管理之中,不断增强个人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个人的财智与智慧潜能,同时有效的规范个体行为,同时提升其自身的素质,组织维护好其个体需求,通过良好有序的内部组织环境来有效的激发起创造力,维护好内部的良好秩序,提升工作运行效率,不断推动社会的进步,是物质激励成为主导激励方式。对于优秀的人才而言,一定的物质待遇提升,仍能不断的满足其在企业中发展的机会,特别是对于行政管理模式,会不断的发现优秀员工的潜质,给他们提供在企业中发展的机会。

(二)人力奖励管理创新的旅游成效

这种人力资源管理属于产业链的管理创新,能够有效的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这是和旅游相关的一系列产业发展。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游客接待的大量性,消费的客观性,空间的扩大性和人员的流动性”,为了在短时间之内连续不断的适应这种需求,我们必须要在整过过程中做好服务平台的建设与总结,从游客报名到旅游过程结束,再到游客回家的全过程,都提供一个比较完善和系统乃至比较细心周到的服务体系,使游客高高兴兴而来,满满意意而回。而这个服务平台的建设,需要涉及到各个方面的参与和支持,做到细致与全面。这些都是与旅游相关的产业发展,是通过人力资源发展而发展的内容。我们应该如何通过空间的服务平台去传达这种理念,将其灌输到旅游的整个过程之中去。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获知,在实际的旅游发展中,旅游企业要做的就是根据自己的发展实际情况,去进行旅游资源的合理调配与人力资源的合理管理,通过内部和外部的协调,达到内外共赢的目的,也是为了进一步改革旅游发展机构,通过内部的管理带动外部的产业链,通过外部的产业链,来拉动一系列旅游相关产业的发展,提升发展效率,获得最大的发展空间,这是我们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追求的目标与方向,要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旅游导游词[M].中国旅游出版社,2009.

篇9

旅游作为一项活动,早在古代就出现了,它是伴随着商业,冒险,宗教和文化交流的活动。旅游业作为一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可以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旅游要想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只有更为迅速的移动才可以。所以交通运输的改善,也促进了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1825,第一条铁路在英国修建,1841年,库克和铁路公司已经签署了一份合同,利用火车旅行成功组织团体出游。同时,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经济的增长,个人支付能力的提高,人们的消费结构发生了变化,旅游业在人们生活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科学技术的新发展,利用大型公路建设,不仅缩短了旅行时间,还提供了一个安全,舒适和愉快的旅程。同时,在付费假期逐渐增多,旅游活动也变得越来越流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在世界许多国家,已成为一些国家和地区的重要经济支柱。

 

我们都知道,国际经济目前趋向于一体化,而且我国也早已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中国的旅游经济和旅游业已经成为中国国民经济和世界经济中进步较快的一部分。旅游管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的观念改变而兴起的一门新学科,在未来多方面有着巨大的发展能力和潜力,随着国际经济的全球化,旅游业更加繁荣,因此,管理需求也将随之增加,

 

虽然旅游管理专业出现不到20年,由于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快速增长和对外关系走向见好,中国旅游业得以快速发展,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从而更迫切地需要专业的管理人员,这些专业人才需要具有专业的地理和经济知识。在此背景下的旅游管理学科人才,越来越成为企业管理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旅游管理专业的目标是通过科学的管理发展旅游产业,并且培养工作在旅游管理各方面的高级专业人员。学生学习旅游管理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并且在旅行社管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方面加强基本训练。在得当、科学的训练模式下,学生能够适应不同的工作环境,并且因地制宜,在不同的岗位上做出同样精彩的工作。

 

现代旅游管理,培训和支持方向都必须符合旅游业发展的形势,适应生产,管理必须符合道德,具有专业的知识。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学生应该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注重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的教学,能够游刃有余地在旅行社,旅游景点,旅游商店,和其他领域实际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结合商业管理理论与现代旅游、旅游企业及其他相关行业管理、先进的教学和研究的专业知识创业适合当下的管理人才。

 

旅游管理学科的范围,主要集中在旅游路线及方案的研究工作、旅游设施及地域的开发工作、旅游市场上的导向与营销工作、会展旅游行业等方面。旅游资源和服务是为旅游者提供多种服务,在劳动和经济领域实现经济效益。在管理方面也要考虑周全。

 

旅游管理这一门多学科交叉的学科之中,有两个主要的组成部分,他们分别是旅游规划和旅游营销。

 

旅游规划:旅游是一个综合系统的区域发展目标和整体部署过程的实现。旅游业规划需要相关政府批准,是旅游开发建设的法律基础。因此,旅游规划是顾及整体状况的远景规划,为旅游业提供指引。

 

旅游营销:包括旅游的导向性营销,目的地文化及产品营销,旅游企业营销等。目的地营销体系从现代空间运动分析的角度对旅游目的地市场进行分析,根据管理的综合分析,并研究开发针对性的区域旅游营销策略、营销策划和营销方案。

 

旅游,还分为国际和国内的旅游,由于不同的主体对象管理方式是不同的,但它们的性质和作用,基本上是相同的。旅游经济发达国家,一般从国内旅游逐渐开始走向国际旅游。一些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落后,经济发展需要进行对外交流,大多由国际旅游业开始带动发展。国内外自由开放的旅游项目和管理方式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通过旅游可以使人们身心健康,改善健康状况,拓宽视野,增加知识,促进社会生产发展。国家经济和旅游发展水平,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了国家经济的相关部门,如促进贸易、餐饮和酒店业、民用航空,铁路,公路,电信,轻工,工艺品,园林等的日常发展,促进各行各业继续完善设施,提高服务,提高服务质量。发展国际旅游,增加外汇收入,促进国家科技文化交流,开辟新的渠道,创造条件,促进两国人民之间的理解和友谊。国内旅游业的发展,为国际旅游循环的发展和扩张创造了物质基础和管理经验,增加了资本积累,改善了区域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性。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的提高,带薪休假的增加,这些优良条件将继续加快旅游业的发展。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世界上的政治和经济形势不会有太大变化,所以在第二十一世纪,国内外游客人数达到30亿一年的旅游业有望成为经济最重要的部门之一。

 

结束语:

 

篇10

二、旅游管理专业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中的问题

三二分段中高职衔接“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关键是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如何明确的分工,如何科学的衔接,从而更好地实现培养的一体化。我们认为,分工是基础,衔接是关键,一体化是应该达到的目标。从目前的情况看,在实施三二分段中高职衔接“一体化”的人才培养实践中,较为普遍地存在着分工不清楚甚至不分工的情况,衔接缺乏有机性乃至简单化。具体到旅游管理专业的中高职衔接“一体化”人才培养,分工上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中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不清晰、课程教学内容交叉重叠等。衔接上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中高职人才培养方案各自制定,缺乏充分有效沟通、实训实习项目内容重复。

1.在“一体化”培养模式下人才培养目标不清晰

开办有旅游管理专业的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都有各自的人才培养定位。但在“一体化”培养模式下,到底高职院校的旅游管理人才培养应达到什么目标,中职学校的旅游管理人才培养应达到什么目标,二者如何实现目标的互补而非重复,并不是特别清晰。如高职培养“旅游服务与管理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和中职培养“旅游服务与管理技能型人才”,高职的“高素质”到底高在什么地方,用什么标准去衡量,培养目标的区分不够明确,直接导致后面的衔接出现问题。

2.中高职的旅游专业课程与教学内容重叠比较多

我们知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体系设置,每门课程的教学内容组织,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方案的落实,关系到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很多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的旅游专业,在课程体系的设置和教学内容的组织方面,突出的问题就是课程几近一样,教学内容几乎雷同。比如,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的人才主要是面向旅行社行业,对应旅行社中的导游、计调和销售岗位,中职和高职基本上都开设旅游概论、导游基础知识、旅游政策法规、导游业务、旅游营销、计调实务等课程。当然,课程名称上中职、高职可以一样,关键是同样的课程在中职和高职阶段的教学内容上应该形成递进和互补,把不同层次的技能安排在中高职两个阶段分别实施。目前的问题就在于旅游类专业的中职和高职课程教学内容缺少衔接,缺乏递进性,没有层次感。

3.一体化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未能有机衔接

由于职业教育本身的特点,加上旅游服务行业的行业特性,使得中职旅游专业教育与高职旅游专业教育两者之间存在较大的相似性,人才培养目标所针对的行业均是旅行社行业、所针对的岗位或岗位群也是一样的,如导游、销售、计调助理等。如何在人才培养方案中体现高职教育是中职教育的进一步提升,如何使已具有一定旅游专业基础知识和较强实践操作技能的中职学生通过衔接的高职教育,提升其旅游专业理论水平、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乃至创新创业能力,合作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衔接至关重要。遗憾的是大多数高职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都是针对普通高中毕业生源,即使招收中职生源,也没有充分考虑高职和中职教育的培养方案衔接。

4.专业人才培养中实训实习项目内容重复

从校内实训项目上看,中职期间要进行模拟导游、门店销售、计调操作等项目的实训,到高职后同样又要进行模拟导游、门店销售、计调操作等项目的实训,且实训内容大同小异。从校外企业实习来看,时间安排上,中职学生要到旅行社进行为期半年到一年的顶岗实习,高职学生同样也要到旅行社进行为期半年到一年的顶岗实习。实习岗位上,中职学生实习岗位是导游、前台销售、计调助理等,高职学生实习岗位同样是导游、前台销售、计调助理等。从实训实习环节看,中职和高职也未能形成很好的衔接。

三、旅游专业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的衔接重点

1.招生与培养政策的衔接

探索中职“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在招生制度上的衔接。高职院校要重点面向中职学校招生。同时,在高职院校招生方面,探索专门面向定点中职学校的对口招生。另外,建立统一的课程学分管理机制和中高职教育课程学分相互承认和转换机制[4]。

2.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的衔接

中职学校大多只培养学生某一具体职业岗位的就业技能或单项能力,而高职院校培养的是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专业设置更多的是针对岗位群[5]。因此,要研究如何在制定专业三二分段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时能够衔接,并促进旅游管理专业中职与高职学校相关专业团队对接,如何推动旅游中职学校的专业教师全程参与高职院校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

3.教学过程与教材的衔接

推行高职与中职学校联合举办对口专业关于课程衔接的研讨活动,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师和中职学校的专业教师一起以“3+2”课程衔接为核心议题,研讨教学内容设计。另外,中、高职院校教师联合开发编写专门针对三二分段中高职衔接的旅游专业课程教材,也能更好促进教学内容的配套衔接,从而避免教学内容的重叠。

四、促进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的具体措施

1.强化教育主管部门对职业教育的统筹管理

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在管理体制上仍然存在多头管理、各自为政的现象。中等职业学校(包括职业高中、技工学校)隶属教育部门、劳动部门、行业主管部门或企业,而高等职业教育则归属于教育部门、行业主管部门或企业。如很多省市的旅游职业学校、旅游职业学院隶属于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业务上受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和管理,很多地方的技工学校、技师学院隶属于劳动部门,业务上受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和管理。为了实现中高职教育的有机衔接,应将中职学校、高职学校都划归入教育部门管理,以利于教育主管部门对职业教育进行统筹谋划、合理布局,以及中高职对接。

2.构建一体化团队共同制定各段人才培养方案

校企合作,专兼结合教学团队的构建是关键,校校合作,一体化的教学团队建设是关键。在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如何才能既可分得开,又能衔得住,这就要求对口的中高职衔接的相关院校专业团队首先要“一体化”,特别是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过程中必须“联合作战”,避免“单打独斗”。旅游专业的中等职业教育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且具有一定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方案,但高职旅游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大多缺少特色和个性,针对中职毕业生的三二对接人才培养方案更是尚在探索之中。通过联合研讨,也能更好地解决课程与教学内容的交叉重叠问题,有利于中高职各自的课程体系改革和教学内容优化。通过中高职院校专业团队的共同研讨,中职段应该达到什么目标、学习什么内容、采用什么教学与实训方式,高职段应该达到什么目标、学习什么内容、采用什么教学与实习方式,只有清晰地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能通过三二分段中高职衔接这种培养模式,真正实现提升学生职业综合素养和综合技能,而不仅仅是学历层次的简单提升。

篇11

一、人才培养目标要突出旅游管理的专业性和地方特色

人才培养目标要突出旅游管理的专业性和地方特色。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旅游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通过业务训练与培养,使学生较熟练地运用所学理论和知识分析、解决旅游经营管理中的实际问题,具备从事旅游相关工作及经营管理实际工作的能力及未来发展的基本条件和素质。

结合我院“十一五”期间的发展定位和总体目标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我院的发展定位和总体目标是根据社会和市场的需要,大力培养直接面向社会生产实践第一线,具有较好的本科理论基础,专业素养好、适应性广、操作技能强,同时又具有较强的创新、创业意识的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旅游管理专业紧密结合学校人才培养定位,明确本专业培养目标,从培养旅游应用型和实用型人才的定位出发,研究旅游市场(行业岗位)对人才的需求规格,确定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应具有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和素质等方面的要求。

突出专业特性,培养具有较强的创新、创业意识的应用型、复合型旅游管理专门人才。要求具备未来发展能力,基础理论扎实、实际操作能力较强,适合在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企事业单位等部门从事旅游经营管理、旅游科研和旅游教学等工作。同时也要突出地方特色,既要立足于广西所处区域的经济发展趋势和就业形势,又要突出我院专业人才培养特色,能切实指导课程体系的完善、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与可持续发展。

二、人才培养内容要突出旅游管理专业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现在我国多数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比例结构为:公共课约15 %、专业基础课约30 %、专业课约40%、实习与技能约15%。专业实践本文由收集整理课程所占比重过小,在客观上忽视了旅游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偏重理论知识学习,而实际动手能力欠缺,不能在短时间进入实际岗位并实现角色转变。① 因此,人才培养内容要突出旅游管理专业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根据目前社会对应用型、复合型旅游人才的需求,旅游管理专业学生需具备的知识结构应包括:旅游管理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旅游专业理论前沿及发展动态,我国关于旅游业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及国际惯例,旅游管理专业问题研究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等。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的总纲,搭建科学的课程体系是培养实践型人才的保障。在充分研究和吸收国内外培养方案优点的基础上,结合我院多年来实践性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遵循人才培养的科学规律,因此,本专业的主干(核心)课程可以主要确定为“旅游学概论”“旅游经济学”“导游实务”“旅行社经营与管理”“饭店经营与管理”“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等。同时,构建“平台+模块”的课程结构体系。平台,即通识教育平台和专业基础知识教育平台,通识教育平台由通识教育课构成,专业基础知识教育平台由“专业基础必修课”构成;模块由“专业方向选修课”构成,积极以就业需求为导向设置若干个就业方向模块,同时为满足考研、考取职业资格证书等需要设置若干个辅助方向模块。

通识教育平台主要设置人文和艺术类课程,旨在解决旅游管理人才基础文化素质薄弱的问题。“专业基础必修课”主要设置旅游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和基础课程,夯实专业基础知识与技能,努力拓宽专业口径。不同的就业方向还可根据专业需要,在“专业基础必修课”里增设其他必要的旅游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方向选修课”中的“就业方向模块”主要按就业需求设置,每个专业设置若干个模块,形成专业方向群。“辅助方向模块”根据旅游职业资格证书考试、考研等要求设置,学生根据需要在三、四年级任意选修。

同时,需加强旅游专业教材建设。选用教材应本着权威性、适用性及先进性三原则,选择国家级优秀教材;鼓励、组织高水平教师编写体现旅游管理专业发展、时代特色鲜明、实践指导性强的旅游管理专业教材及教辅材料;给学生提供更丰富多彩的教学参考资料。

三、人才培养方式要突出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性和实战性

目前,由于根深蒂固的应试教育制度的教育模式,我国高层次应用型旅游管理人才的培养远远不能满足现实的需求。高层次应用型旅游管理人才的实质是学生不仅要具有扎实的旅游专业理论知识,而且要具有较强的旅游管理技能。这就要求高等教育旅游管理人才的培养模式必须进行改革,要从当前的以课堂讲授为主转变为课堂讲授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实践证明,实践教学是深化旅游管理专业理论知识、提高学生旅游管理技能的有效途径,对培养高层次旅游管理人才至关重要。②

转贴于

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公益劳动、课外实践活动、专业见习、专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必修环节。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应掌握旅游行业服务管理先进理念,具备在旅行社、旅游行政等部门的工作能力。具体能力结构包括:各类旅游企业及旅游行政部门服务与管理的基本能力,能运用外语进行基本接待和业务沟通,具有较强的实践管理能力及组织协调能力,有一定的人际交往和社会协作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熟练使用计算机办公软件的能力;具有持续发展要求的创新能力、创造能力和获取知识的能力。以旅行社、酒店、旅游风景区为就业方向的学生,必须具备相应的基本能力,为此,需要修读相关主干课程。如就业方向为“旅行社”的学生,要求必须具备的能力有:(1)掌握旅行社、导游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2)熟悉我国旅游业及相关旅游部门方针政策及法规;(3)了解国际旅游业服务及运作规则与惯例;(4)具备良好职业技能和习惯,较强的现代服务意识。必要的选修课有:“导游实务”“导游基础知识”“模拟导游”“旅游公共关系”“旅游礼仪礼容”和“旅游促销概论”等。就业方向为“酒店”的学生,要求必须具备的能力有:(1)掌握旅游业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2)掌握酒店各部门运作模式及其业务;(3)了解国际酒店业发展及服务惯例;(4)了解我国旅游业方针政策及法规。必要的选修课有:“客源国概况”“饭店前厅与客房管理”“饭店餐饮管理”“旅游企业财务管理”和“旅游礼容礼仪”等。

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在具备上述专业文化素质之外,还应具备其他素质如思想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等,具体素质结构表现在以下各方面:具有良好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有事业心、进取心和创新精神;有较高的文化修养、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具有健康的体魄,较强的心理调节能力和良好的心理品质;对旅游行业有正确的认知,良好的心态,强烈的责任心,坚强的意志和良好的行为习惯等。

根据以上能力和素质结构要求,本专业的主要实验和实践性教学的总要求是:扎根实践、面向实战。在课程设置上,每一门专业课程都应设置实验实训环节,要求获取相关学分。实验实训课程主要是通过课堂实践、课外实训、参观、讲座等方式,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的同时可以将所学知识在实践中进行运用,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篇12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旅游业日益强劲的发展势头极大地推动了旅游人才教育的发展。旅游教育通过它自身的教学、科研、人才等的辐射、带动,对在经济建设中实施旅游发展战略起着重大的促进作用。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面向生产一线培养高技能型人才。旅游管理作为应用型、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从目前的状况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上来看,应改革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大力培养技能型人才。

人才培养模式是目前高职教育发展的关键性问题之一,主要包括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模式、教学设计、培养途径模式等要素。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就是要根据不同情况对以上因素进行优化组合,寻求一个最佳的符合实际的人才培养方案:

一、关于培养目标的定位:高层次、技能型、复合型人才

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的总原则和总方向,是开展教育教学的基本依据,具有人才层次的高级性、知识和能力的职业性、人才类型的技术性、毕业生去向的基层性等特点。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注重基本技能的培养和训练,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和宜昌经济规划要求,从原来注重基本技能的能力培养转向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培养,将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在培养具有良好的整体素质、合理的知识结构、宽阔的视野、较高的职业综合技能、能胜任各类旅游企业服务一线需要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这个目标定位体现了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特色。

二、关于专业设置: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根据《宜昌市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在未来的五年中,宜昌将突破性发展旅游业,优化旅游空间布局,大力培育旅游精品名牌。因此,具有较高素质、较强能力、熟悉旅游管理知识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市场需求潜力十分巨大。旅游教育专业设置应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即坚持面向区域经济主战场,面向生产、服务与管理第一线设置专业,将当地产业结构和社会人才需求的变化趋势为确定专业主体构架的依据。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人才需求情况也会不断发生变化,目前社会上出现了不少就业前景良好的新兴职业,如茶吧经营管理、酒吧经营管理、会展策划与管理、康乐服务、多语种导游等。根据人才市场需求特点,对旅游人才市场进行细分,设置、开发与市场需求对路的专业,可以使人才培养方向更加明确,学生就业渠道更为宽阔。

三、关于课程模式构建: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理论和实践并重

高职旅游专业的课程设置应体现现代教育“以人为本”的理念和综合化的特色,为学生终生学习、终身发展做准备,提高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应做到课堂教学课程与实践活动课程相结合,构建以学生职业能力为框架的课程内容体系和课程结构体系。即:将所有课程分为三大模块:旅游专业课程、综合技能课程、公共必修课程,在二、三两个学期安排课程实习,五、六两个学期安排社会调查和毕业实习,以强化学生实践能力。

附:旅游管理专业三大课程模块学时分配表:

这种课程模式,充分淡化专业基础与专业课的界线,文化和专业基础知识服务于技能的有效掌握,充分体现知识“够用为度”的原则,让学生尽早(第一学期)进入专业能力模块的学习,符合高职教育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目标;通过多层次设置教学(学习)目标,并将其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始终,分解落实到各个教学环节;实践课程体系突出,技能课占总学时的43%,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掌握技能的程度,确定学习方式和把握学习进程,并获得相应的技能等级证书,体现了以职业素质为核心的全面素质教育培养,符合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规律。

四、关于教学内容和教学设计:以能力为本位

高职旅游专业培养目标和要求非常明确,即通过在校教育,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旅游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旅游业经营管理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广阔的历史、地理、园林、建筑、植物、民俗、宗教、礼仪和中外文化等方面的知识素养;同时具备计算机、英语等应用能力;热爱旅游事业,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较强的组织、协调、操作能力,能胜任旅游企业的管理和服务工作。

旅游教育有自身的行业特点和目标,是基础教育与实践教育的统一,要着力于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根据行业准入制度的要求,引入不同级别的国内乃至国际的职业技能资格证书,搞好专业职业技能资格培训与考核。我们可以利用高职院校内设置的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站对学生进行计算机应用能力、英语应用能力、办公自动化应用能力、秘书、导游员资格等职业资格考试,鼓励学生获取跨行业的职业技能证书,以增强学生的职业岗位综合适应能力和适应学生择业谋职的需要。

五、关于培养途径模式:产学结合、校校结合

培养途径模式是指人才培养过程中为完成特定培养目标或教学目标所采取的培养形式和创造的教学环境的总和。高职教育就是要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和技能型人才,因此,高职院校的教学实践环节尤为重要。产学结合是实现这一目标,提高实践教学效果重要手段和最佳途径。

1、在校内创设产学结合的环境

(1)建立并完善具有现代化水平的、其主要设备水平达到甚至超过行业现有水平的实训中心。实训中心的最终目的:既可以进行技能训练,又可开展课题研究;既可进行实验、实习,又可进行岗位实践;既能承担旅游类专业资格证书的考试和鉴定,又可模拟仿真服务过程;既可为学生按旅游行业要求设计实训项目,又可为旅游从业人员知识更新、职业培训、推广新技术创造更好的条件。

(2)兴办产学结合的产业。依托旅游专业办产业,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智力优势和人才优势,并通过校内有效的管理机制,建立校办产业与专业课教学紧密结合的关系。通过“引厂进校”、“引店进校”,使产学研结合统一在一个管理系统之中,形成校内产学研一体化的良好势头。

(3)建立专业建设委员会。专业建设委员会的成员由行业主管部门领导、旅游企业管理人员和专家组成,他们参与学校的专业设置论证、制定人才培养计划、确定课程内容,以保证人才培养规格适应用人单位的要求。同时加强教学上的开放性、民主性、实践性、现代性、研究性、适应性和超前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研究能力和创业精神。

2、建立具有产学结合特点的教学实践基地,是实现实践教学目的的最佳方式

(1)与旅游企业开展联合办学,通过产学相结合方式,共同组织社会教学资源的运用与开发;由企业提供实习业务资料和实习条件,派专家进行实训课讲授;教师到企业进行业务指导、咨询、培训;学生在上岗实习期间由双方按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求组织培训和考核;学院根据专业岗位需要对专业教学计划实施弹性管理;聘请行业专家作为客座教授,为学生进行专题讲座和专业授课,使学生进一步拓宽专业视野,充分了解专业发展动态和社会需求特点,指导学生进行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

(2)与企业全方位合作,把课堂“搬”进企业,以校企合作的形式实现教学方式的重大改革。如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与宜昌环坝旅游集团联合办学,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企业为学生提供实训岗位并进行岗位技能培训,保证学生每周有两个半天的学习时间;学院选派优秀教师到企业组织教学。顶岗实习结束后,按双向选择的原则,企业与愿意留下来就业的学生签定就业合同。这一教学方式的改革反映了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向,得到了学生、家长、企业的一致认同。学生边上课边实践,激发了学习兴趣,专业技能水平快速提高;企业提前介入人才的培养过程,提高了人才利用效率。

(3)采用双元制(边工作边读书)办学模式,为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勤工俭学、岗前培训、求学深造、就业安置“一站式”学习机会,实现办学模式的多样化。如三峡职业技术学院开办的“黄牛岩扶贫助学安置班”,学生在完成了为期一个月的岗前培训后进入企业从事餐厅、客房的顶岗服务工作。企业提供教室和必要的教学条件,学院采用集中授课与分散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完成教学计划,实现集中学习与顶岗实践相结合的新型职教模式。学生基本依靠自己的劳动收入承担全部学费,三年里不仅能取得大专毕业证,还能同时具备特大型旅游企业工作经验。

我国旅游业的飞速发展离不开旅游教育的发展,旅游高职教学更应该根据整个旅游人才市场的需求状况,以培养从事旅游与酒店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等应用型人才为专业培养目标,充分体现高职高专的教育特色;根据区域旅游经济发展需要调整专业方向;以基本素质和职业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构建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体系;基础理论以应用为目的,以够用为尺度,以掌握概念,强化应用为教学重点;专业教学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实践教学强调岗位实际工作基本能力的培养和职业岗位操作技能的严格训练;强调校企合作的办学途径,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的不同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通过课堂教学和顶岗实践的有机结合使毕业生的部分岗位适应期缩短为零;下大力气培养“双师型”教师来满足校企合作教育和培养应用性高等职业人才的需要;建立适应高职教育特点的育人环境和素质培养体系。

【参考文献】

[1] 陈志学、余昌国:我国旅游教育发展战略的思考[j]旅游调研,2002.5

[2] 浅议高等旅游教育的专业技能操作课.

[3] 胡善风、程林:《运用现代营销观念改革旅游教学模式》,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

[4] 史士本:构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 [j].教育科学研究.

2001.6

[5] 首珩:高职人才培养模式[j]教育与职业.2003.7

[6] 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资料汇编[z].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

[7] 程荣福:高等职业教育教材改革与建设.职业技术教育2001.1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