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14 09:24:0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事业单位档案整理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事业单位中的重要文件较多,并且数量大。单位之间的往来文件中也包括一些重要文件。这些文件及公文不仅对事业单位当前的业务起到重要作用,日后,若需要此文件也需要及时调出查看。因此,事业单位的归档文件整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事业单位文件整理的目的在于使纷繁复杂的文件变得井井有条,不仅保留文档的原件,更重要的是在日后的文件利用中,能够及时找到相关的文件。这样有利于提高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对于日后的文件研究也能提供较完整的文件资源。
事业单位中的文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综合类文件、组织人事类文件及业务类文件。综合类文件主要包括事业单位之间的公文往来、上级事业单位对下级事业单位的通知、批复及业务上的指导等文件,甚至节假日放假通知等。组织人事类文件包括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人事档案、对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任命、工作调动、罢免辞退等的公文。业务类文件包括事业单位出台的与其业务相关的工作实施细则、具体的业务流程、事业单位的职责要求等内容。业务类中最为重要的则是与群众息息相关的业务经办类等资料文件。如在社会保障局会对参保人的参保资料进行存档,这种存档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关乎参保人的待遇享受问题。
二、事业单位档案归档文件整理的过程及注意事项
现阶段,我国很多事业单位都建立了与其业务相匹配的归档文件整理系统。我国档案局也了一些相关命令来完善归档文件的整理工作。如档案局2009年第8号令就对事业单位的文档整理中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作出规定。因此,事业单位档案归档文件的整理应当在这些规定的指引下进行,并且事业单位归档文件的整理应当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下进行。总结来说,事业单位通用的归档文件整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一)对事业单位的文件进行分类
事业单位档案归档文件的分类是对文件整理的基础性工作。事业单位的文件可以分为如下三类:综合类文件、组织人事类文件及业务类文件。将事业单位的文件分为三类主要是依据其文件内容的不同。这三类文件具有其鲜明的特点。
综合类文件包括的内容较多,除了组织人事类及业务类文件外都可以将其归入到综合类文件中。从利用的频率上来说,综合类文件的利用率较低。一般情况下,综合类文件的时效性较强,很少会有工作内容涉及其文件内容。但是为了文档整理的完整性,应当对综合类的文件进行整理。首先可以依据文件年份的不同来对文件进行标注以完成初次整理。对于综合类文件中存在关键词及主要特征进行整理、登记。
组织人事类文件的利用率处于三类文件的中间,组织人事类文件主要用于事业单位员工的五险一金的缴纳,退休的办理、对于事业单位员工的等级确定及职位的确定提供书面的依据,员工在日后填写履历、变更职位、参与竞选等事情上起到证明其身份的作用。此外,组织人事类文件还能够证明事业单位员工与事业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对于事业单位员工的劳动权益的保障起到重要作用。组织人事类文件同时还发挥着考察事业单位员工工作等级的重要依据,事业单位员工的表现及每年的工作情况都会体现在组织人事类文件中。组织人事类的档案的整理应当按照入职的年份及文件发出的年份进行初步划分,为接下来从细节上的整理提供条件。
业务类的文件是事业单位文档整理中数量较多的一类文件,也是事业单位中文件利用率最高的一类文件。业务类文件中利用率最高的则是与业务相关的操作指引及规范,对于这类文件应当保存好其原件,若无内容,其复印件则可以发放到事业单位员工手中,并且还应当对广大民众公开。对于涉及公民权利确认或者权利变更的这类业务文件则应当做好保密工作,同时对于此类文件的整理应当十分仔细认真,防止出现文件丢失、被盗等情形。如在社会保障局的经办业务中,参保人的姓名或身份证号码变更时所需户籍管理部门出具的证明资料、医保报销时所需的收费收据(发票)和疾病诊断证明等资料,这些资料属于原始资料文件,丢失后难以补办,因此应当仔细整理保存。同时,业务类的文件应当按照年份的不同进行初步整理。
(二)对事业单位的文件进行编码、存档
对事业单位的文件进行分类后,还应当对文件进行编码及存档。综合类文件、组织人事类文件及业务类文件都可以依据年份进行编码,这也是文件整理的基础性工作。如2016年的人事任命则在编号第一位写2016。
除了依据年份进行编码外,如业务类文件可以依据业务内容的不同进行再次细致的分类,除了依据年份进行编码外,如业务类文件可以依据业务内容的不同进行再次细致的分类,如社会保障局的经办业务分为关系类、医疗类、工伤类、养老类等,可以将业务类的文件资料依据具体业务不同进行二次分类,关系类可以简写为GX,医疗类可以简写为YL等。二次分类甚至三次分类的目的在于对利用率较高的文件在查找过程中可以提高查找的效率,便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查找文件。
对文件完成编码后要及时将文件保存在档案室中,文件的保存应当注意对文件的保护。文件的保护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防止文件的遗失,对于文件的查看及借阅应当做好登记,特别是对于文件原件及无法补办的文件应当做好登记,对借阅人借阅时间归还时间做好详细记录,防止文件的遗失。其次,防止文件的损坏,有些文件存档时间较长,可能会出现纸张损坏的情况,应当做好档案室温度及湿度的控制工作。定期更换档案室中的除湿防潮设备。此外还要注意防止文件被动物损坏,及时排查档案室中是否存在老鼠等动物。最后,文件应当存放于牛皮纸盒中,这样不仅美观,在纸盒封皮处填写文件编号,查找文件一目了然,并且防止文件被动物损坏。
(三)对事业单位的文件的利用
对事业单位的文件的利用主要体现在对归档文件的查询与借阅。归档文件的查询与借阅要求查询的准确与效率上,在借阅问题上主要是对借阅记录的准确以及及时归还问题上,防止文件的丢失。
有些事业单位在归档整理的过程中通过对文件的扫描形成电子文件,电子文件的优势在于在不需要原件的情况下,借阅方便,不需要去档案室亲自查询,提高了文件的利用效率。此外,还防止多次借阅对原文件的磨损,对于原文件的保存也起到积极作用。除了借阅与查询功能外,事业单位还可以将需要公开的文件上传到事业单位网站,增加工作的透明度。
对原文件的扫描是一项工作量较大的任务,要求档案室工作人员具有较高的工作责任心及耐心,对原文件纸质版编码与电子版编码相一致。除了扫描之外,档案室工作人员还要做好电子档案的维护工作,按时抽查电子档案,出现电子档案破损情况时应当及时对原文件扫描上传。
对于原文件的借阅,档案室应当设立专门的文件借阅册,对于借阅文件的名称,借阅单位,借阅人联系方式、借阅目的、预计归还时间等内容进行登记。对于逾期未归还的文件应当及时催还。
三、总结
文书档案是事业单位全部活动的真实记录,它体现各事业单位成长与发展历程,是宝贵的经验财富和重要的信息资源。因此,文书档案管理是单位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对单位效益产生重要影响,是单位提高绩效,增加效益,科学管理的重要保证。
一、文书档案整理的含义
文书档案是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在行政管理事务活动中产生的,由通用文书转化而来的档案的习惯称谓。包括命令、指示、决定、布告、请示、报告、批复、通知、信函、简报、会议记录、计划和总结等。事业单位文书档案整理就是将本单位在公务活动中形成,已经办理完毕的应当归档的文书,按照一定的原则和要求,进行科学的分类、排列,确定保管期限,组卷(装盒),编目等,使之系统化、条理化的过程。
二、文书档案整理的意义
文书档案整理工作,是建立档案实体管理秩序,对所保存的档案进行有序化、条理化和系统化的一项档案管理的主要业务工作,在档案管理中具有重要意义。
(一)文书档案整理工作是档案业务建设的核心环节。
在整个档案管理工作中,档案管理工作处于承上启下的地位。档案的整理,有利于健全和完善档案收集工作。档案文件通过文书或业务部门初步整理移交给档案管理机构,还需要进一步系统化、条理化整理,如进行基本的分类、组合、排列和编目等。同时通过整理,可以进一步了解和检查档案收集工作的质量,发现收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督促和改进档案收集工作;整理工作又是档案鉴定工作的基础,档案经过系统有序的整理,才便于进行科学的鉴别和比较,准确地判断其保存价值;档案的整理,为档案的保管和统计提供前提和保障。经过科学整理的档案,形成完整的档案保管单位,才能对制成材料、机密等级和重要程度等不同的档案,进行科学的保管和准确的统计;档案的整理,能够充分反映档案的特点,体现档案的价值。只有把档案组成条理化的体系,才能客观地反映出各种活动的本来面貌,便于系统地查考研究,为档案信息的提供利用奠定基础。
(二)文书档案整理工作是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的必要条件。
档案管理工作的最终目的是实现档案的有效利用。处于零乱状态的档案,不仅查找起来十分困难,而且无序的档案难以反映各项社会活动的历史面貌,直接影响档案效果的发挥。档案只有经过科学整理,才能保持文件之间的历史联系,正确揭示出档案的内容和成分,从而便于档案工作人员熟悉库藏,为档案的提供利用创造必要条件。所以,档案的系统整理,是档案利用、开发,发挥档案作用的一项前提条件,是整个档案工作中重要的基础建设。
(三)优化文书档案整理工作,可以促进档案工作系统各个环节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
通过档案的整理,可以进一步了解和检验档案收集工作的质量,促使其改善和提高。档案经过系统的整理和基本编目,为全面鉴定档案的价值和建立多元化的检索体系奠定了科学基础,而且这几项工作往往可以结合进行。经过系统整理的档案,才能为档案的保护、统计和检查提供基本的单位和完整的体系,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所以,档案整理工作是开发档案信息资源的重要基础,档案整理科学化和标准化水平的提高,对于档案管理工作的总体优化产生直接和广泛的影响。
三、当前事业单位文书档案整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事业单位对文书档案工作重视度不够,导致档案收集工作进展困难。
事业单位普遍存在文书档案管理重视程度低的现象,各单位往往重视财务,重视人事,重视组织等方面的管理,却很少重视文书档案管理,殊不知文书档案管理也是事业单位管理的重要一环。许多事业单位忽视文书档案管理工作,忽视文书档案材料是单位的重要信息资源库。档案部门更是作为“冷部门”,极易成为精简或兼并对象,甚至撤销专门档案机构,只设置兼职档案人员。档案机构在单位组织体系中地位低,直接影响文书档案收集工作的发展。
文书档案收集是文书档案业务基础工作中的基础,做不好文书档案的收集工作,就没有完整的文书档案,也就不会有健全的文书档案工作。然而因为单位宣传力度不够,很多工作人员不愿意将各自有保存价值的文书档案交予档案部门保存,导致很多珍贵材料因为人员调动、部门调整而缺失。
(二)文书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低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办公自动化、电子文件、文档一体化等新生事物相继出现,使文书档案形成方式发生很大变化。这些电子文件的管理和利用方式与纸质档案截然不同,当前文书档案传统的工作模式和技术水平已不能适应。因为文件从起草、修改到印发都通过计算机运行,它具有便于复制的特性,使得最能体现文书档案原始记录性的内容与形式特征不复存在。纸质文书档案的载体较为稳定安全,而电子文件的载体稳定性差,易损坏。因此要运用现代化管理手段来解决电子文件中原始信息的长期保存问题任重而道远。
四、文书档案整理信息化建设
文书档案信息化建设是指运用信息技术提高档案工作现代化水平,重新思考档案管理的新情况、新原则与新理论,确立网络环境中档案管理与档案服务的基本框架与基本方法,实现档案信息的社会化服务。
(一)数字档案资源建设
资源建设是信息化建设的核心。数字档案资源主要有三方面来源:一是传统载体档案数字化,就是把以纸张、胶片、音像等载体保存的模拟信号档案通过扫描、拍摄等方式转换为数字信号档案,主要工作是建立目录数据库和全文数据库;二是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接收,这是数字档案的主要来源;三是重要数字信息资源的采集,有些重要数字信息对反映历史社会变化、丰富馆藏起着重要作用,应该注意收集接收。
(二)软件系统建设
信息化建设的目的是充分运用计算机等信息技术方法提高档案管理水平和效率。信息化管理需通过计算机软件来实现。软件系统建设包括目录数据库系统和全文数据库系统建设,将来还包括非结构化档案以及异构数据库的管理系统建设。
(三)硬件设施建设
硬件设施建设是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主要包括微机、服务器、网络设施、存储设备等。
(四)保障体系建设
保障体系是信息化建设的支撑,主要包括档案信息化规划、法规、标准、人才队伍、安全体系等方面的建设。
实现文书档案整理的信息化建设,最终目标就是通过规范文书档案管理过程,梳理档案管理业务,改善档案资源结构,提高档案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实现本单位档案的科学化、现代化管理,为本单位领导决策、行政管理、生产经营、基本建设、设备管理、技术更新提供一流的档案服务,通过改善服务形象,使本单位档案工作进入“有作为----有地位----有更大作为……”的良性循环。
总之,文书档案是国家和社会的宝贵历史资源。因此加强文书档案的科学管理工作,是档案部门面临的共同新课题。各有关部门尤其是档案管理部门,应从战略高度来重视和加强事业单位文书档案管理工作,以文书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加快事业单位机关效能的发展步伐。
2人事档案在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2.1在人员管理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办理保险和社会劳动保障的时候,人事档案的准备能够为事业单位的办理提供更加便利的条件,一些基础的重要信息会在档案中体现出来。在调整工资水平和申报职称的时候,档案的有效记录也会起到重要的作用,可以通过对档案的调取查看,了解员工在工作过程当中的整体工作情况和工作环境,为员工整个职业生涯的记录做到了有力的保障。
2.2对单位中的人员任免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档案中,一系列的工作学习思想等具体信息都会被详细记录,甚至在曾经的某段时间中具体表现都会在档案中体现。再加上对平时兴趣爱好的描述,整个档案在人事任免的过程中发挥着非常大的作用,权威性也有重要的保证。
3目前行政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行政事业单位对档案管理工作不够重视
国家对档案管理工作有明文规定,制订了《档案管理办法》、《档案法》等法律法规供相关行政单位进行学习与贯彻,但是实际工作中行政事业单位对相关的法律规定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工作中对档案管理工作认识不够,而且贯彻力度不到位,这样就导致一些档案工作在实际工作中并没有发挥正常的作用,这样长期不重视档案管理工作,容易导致档案管理工作的混乱,影响企业的发展。
3.2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基础业务薄弱
目前行政事业单位中档案管理工作相对基础比较薄弱,虽然一些单位已经建立了档案的管理制度,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却没有真正去落实这些制度,许多档案在整理过程中不够规范,没有按照要求进行档案归整,这样经常会出现严重的组卷混乱现象。同时行政事业单位没有进行有效的档案鉴定与监督工作,许多工作未能够按照相关的法定程序进行档案管理,进而引发一些工作上的问题。
3.3档案管理的设施比较落后
行政事业单位因为没有对档案管理的意识不够强烈,进而导致单位内部的档案管理部门的现代化设施不够齐全,设施趋于落后状态,比如说,一些档案管理室空气比较污浊,库房简陋,有些储藏室内竟然还堆放着一些易燃物品;办公条件简陋,未能实现三室(办公室、接待室、档案室)分开办公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行政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
3.4档案管理工作人员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行政事业单位中档案管理工作中出现问题的原因还有管理人员自身的素质和专业水平不高,一些管理人员经常会进行变动,导致档案管理部门即使对员工进行培训,但出现工作调整时,都会影响到整个档案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行。
4行政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创新的思路与对策研究
4.1建立比较健全的档案管理制度
为了保证档案管理工作更加明确,具有创新性,应该要建立比较合理的、科学的档案管理制度,根据行政事业单位实际的发展情况进行制度建立,同时要确保档案管理制度可操作、实用、简明,能够在实际的档案管理工作中发挥作用;要保证制度在约束的地位上是平等的,这样能够有效约束领导与职员的工作行为,使单位上下严格按照制度进行工作,保证制度的执行力度;建立严格的奖惩制度,这样能够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对员工的工作进行公平的、严肃的管理,保证制度在执行和管理工作中发挥其重要的制约作用,保证奖惩分明。
4.2加强管理,使档案管理的水平有所提高
为了保证档案管理工作有序开展,应该要对单位进行一定力度的宣传,使员工进行相关工作的学习,进而能够更加重视档案管理工作,并且能够提高档案管理的水平。所以,行政事业单位要建立一支完善的领导队伍,定期检查和指导档案管理工作,并且要根据单位发展情况,制定合适的考核机制进行档案管理工作考核,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实行动态的管理,使员工能够加深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进而能够提高档案管理工作质量,确保档案管理工作更加科学化、规范化。
4.3引进信息化技术进行档案管理,有效提高工作质量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蓬勃发展,计算机技术无疑为各个行业的发展注进了一股活力,因此在档案管理工作中进行信息化管理能够有效提高档案管理的工作质量,同时也是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利用信息化技术进行档案管理,能够使档案资源得到合理的开发与利用,延长档案的使用寿命,同时能够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使档案管理改革更具创新性。为了在档案管理工作中进行信息化技术管理,首先行政事业单位各个部门之间的信息传递要保证及时与准确,这样能够保证档案管理的时效性;然后给单位各个部门配置先进的设备,这样在进行档案资料输入时,能够更加便捷,并且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文字、图片与数据资料之间的转化,进而保存纸质和电子档案两种档案资料;在档案管理工作中进行创新,可以根据网络技术向社会提供更多的档案信息服务,这样能够保证资料信息共享,进而能够提高档案的使用效率和工作质量。
4.4做好行政事业单位的档案保密工作
行政事业单位的档案资料十分重要,因此要对资料进行保密工作,首先在进行库房选址和建造问题上,要根据国家规定进行建筑物设计和施工,要将库房与阅览室、办公室分开,为了防止资料被盗窃,要保证库房的门窗是牢固的;同时加强库房的管理,安排专业人士进行库房看管和巡视,无关人员禁止入内;在管理库房档案资料的人员选择上,要选择具有专业技能、能够区分开保密档案与保管档案的人才,确保档案在保存过程中的完整性。
会计档案是指单位在进行会计核算等过程中接收或形成的,记录和反映单位经济业务事项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等各种形式的会计资料,包括通过计算机等电子设备形成、传输和存储的电子会计档案。主要有:会计凭证,包括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会计账簿,包括总账、明细账、日记账、固定资产卡片及其他辅账簿;财务会计报告,包括月度、季度、半年度、年度财务会计报告;其他会计资料,包括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银行对账单、纳税申报表、会计档案移交清册、会计档案保管清册、会计档案销毁清册、会计档案鉴定意见书及其他具有保存价值的会计资料。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档案作为记录单位经济业务的重要史料和证据,既是重要的经济档案,又是单位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加强单位财务管理、开展绩效评价、实施责任审计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2015年12月11日,国家财政部、国家档案局对《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财会字〔1998〕32号)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新《会计档案管理办法》(2016年1月1日实施)对会计档案管理又进一步作了明确具体的规定,但由于一些客观条件和主观因素的影响,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档案管理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会计档案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会计档案管理的思想认识不够第一,单位领导甚至财务负责人对资金管理和会计核算一般都很重视,但对会计档案的立卷、归档、保管、查阅和销毁等管理工作不够重视。第二,许多单位档案管理人员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缺乏档案管理工作基本知识,不懂得档案的基本操作规程,对会计档案的归档范围和标准不清楚,整理出来的会计档案达不到要求,不便于查阅;还有一些单位没有配备专(兼)职档案管理人员,各业务部门或科室都只负责保管本部门或科室的档案资料,会计档案一直都是由单位会计直接负责保管。在旧版的《会计档案管理办法》中规定“未设立档案机构的,应当在会计机构内部指定专人保管。出纳入员不得兼管会计档案。”但新修订的《会计档案管理办法》明确指出:“当年形成的会计档案,在会计年度终了后,可由单位会计管理机构临时保管一年,再移交单位档案管理机构保管。单位会计管理机构临时保管会计档案最长不得超过三年。临时保管期间,会计档案的保管应当符合国家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且出纳人员不得兼管会计档案。”第三,一些行政事业单位没有根据国家规定结合自身实际制定本单位会计档案管理制度,或仅作为财务管理制度的一个部分。有些单位虽然有制度,但也没有及时根据国家政策进行更新,更没有严格执行。
(二)电子会计档案管理不完善在传统的会计档案管理中,大多数单位只重视对会计凭证、账簿、报表等纸质会计专业资料的归档,却忽视了对电子会计档案数据及软件读取平台及时、有效、完整的备份和存储。有些虽然备份了,却忽视了对文件格式的转换和对磁存储介质的保管,使存储在其上的信息丢失或无法读取,造成数据库丢失。新《会计档案管理办法》明确指出:电子会计档案移交时将电子会计档案及其元数据一并移交,且文件格式应当符合国家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特殊格式的电子会计档案应当与其读取平台一并移交。
(三)会计档案立卷、归档、查阅和销毁等工作不规范在立卷和归档上,有些单位不按保管期限分别立卷归档,导致分类、立卷和归档混乱;在查阅上,主要是手续不齐全、程序不规范,造成查阅困难;在销毁上,主要是鉴定销毁难,大有无人来销,无人敢销的局面,即使超过保管期限年数,也不愿销毁,导致积案过多、毁损严重。
(四)会计档案管理监管力度不够在单位接受的各项会计业务检查和审计工作中,很少有将会计档案规范化管理作为检要事项的情况。在单位内部,也很少有单位将会计档案管理真正融入到财务管理工作的全过程,作为单位财务管理的固有环节来对待,很少建立各环节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会计档案监管机制,影响了会计档案的质量和管理的成效,最终影响会计档案的有效利用。
二、规范会计档案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一)提升会计档案人员素质,规范会计档案管理首先,单位领导一定要提高依法加强会计档案管理的意识,切实把会计档案管理列入领导工作议事日程,使会计档案管理走上法治化的轨道。其次,加强对会计档案工作人员的全面培训,把增强会计档案管理知识和操作技能,作为会计人员和会计档案管理人员的岗前培训的重要内容,同时还要搞好后续教育,增强责任心和执行力。再次,健全会计档案管理制度。要根据财政部2016年修订的《会计档案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等法规的规定,结合自身实际,建立和健全一套会计档案管理制度。包括财务档案归档制度,要明确归档范围、保管期限、归档程序、整理方法、归档要求等;档案保管、安全保密制度,明确职责,确保档案不丢失、不损坏、不泄密;建立和落实档案保管工作责任制,明确各人职责,使会计档案收集、归档、保管工作落到实处。
(二)加强电子会计档案的管理第一,要建立电子会计档案备份制度,及时做好电子会计档案的备份,特殊格式的网络财务档案应当与其读取平台一并备份并做好存储磁盘的防火、防水、防盗、防尘的保护工作。第二,要使用能够准确、完整、有效接收和读取的电子会计资料;能够输出符合国家标准归档格式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表等会计资料;设定了经办、审核、审批等必要的审签程序的会计核算系统,并配备具有高清晰度打印功能的打印机,作为输出纸质会计档案的工具。第三,要使用能够有效接收、管理、利用的电子会计档案,符合电子档案的长期保管要求,并建立电子会计档案与相关联的其他纸质会计档案检索关系的电子档案管理系统。第四要强化系统的安全防护功能,定期进行补丁维护。同时要利用计算机技术完善相关内控制度,比如电子签名,禁止未经授权的访问,防止篡改,建立灾后恢复的应急方案。
(三)规范会计档案的整理归档一是及时规范整理会计档案。日常产生的会计凭证要及时整理装订,规范封贴、签章。在检查确认凭证封面所列事项记载完整后进行装订,凭证厚薄要适中。装订完毕确保没有散页后按月份先后顺序放入凭证盒,会计账簿、财务报表和其他类会计档案逐卷装入档案盒,并逐项填写档案盒上的内容。二是规范会计档案的保管。已建立综合档案室的单位,会计档案可由财会部门暂管一年后(便于财会部门查阅近期资料)按照相关规定交由综合档案室保管。没有建立的单位要尽快建立,会计人员交接会计档案时,要认真办理交接手续。三是严格执行会计档案查阅审批制度。未经有权限人员批准,任何人不得查阅会计档案;同时利用借阅登记手续,做到借出、送还、移交各个环节都有规范的记录,做到责任明确、内容完整、时间清楚。四是要严格执行会计档案销毁规定。要特别突出档案销毁的法律意识,依法依规进行档案销毁。单位应当定期对已到保管期限的会计档案进行鉴定,并形成会计档案鉴定意见书。经鉴定,仍需继续保存的会计档案,应当重新划定保管期限;对保管期满,确无保存价值的会计档案,可以销毁。在销毁会计档案时,单位档案管理机构要编制会计档案销毁清册,列明拟销毁会计档案的名称、卷号、册数、起止年度、档案编号、应保管期限、已保管期限和销毁时间等内容。单位负责人、档案管理机构负责人、会计管理机构负责人、档案管理机构经办人、会计管理机构经办人要在会计档案销毁清册上签署意见。销毁会计档案时,应严格执行相关部门监销制度。对于保管期满但未结清的债权债务会计凭证和涉及其他未了事项的会计凭证不得销毁,纸质会计档案应当单独抽出立卷,电子会计档案单独转存,保管到未了事项完结时为止,并应在会计档案鉴定意见书、会计档案销毁清册和会计档案保管清册中列明。电子会计档案的销毁由单位档案管理机构、会计管理机构和信息系统管理机构共同派员监销。
(四)强化会计档案管理的监督管理财政、审计等部门在进行各项业务检查时,应将会计档案的规范化管理作为检查的重要内容,促使单位规范会计档案管理,进一步提高会计档案管理水平,充分发挥会计档案的重要使用价值。单位内部应将会计档案监管作为内部控制的重要内容,融入单位财政财务管理的相关制度之中,在日常管理中严格遵循,形成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财务档案管理
问题
对策
1.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档案管理的特征及作用
档案管理工作按基本性质来说,是综合了管理性、服务性、政治性三种性质的工作。财务档案是一种在财务核算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一定保存价值的会计记录,各种财务记录都是经济活动的生动记录和客观写照。对财务档案的重视程度如何,也反映了有关单位经济秩序是否正常和合法。财务档案在保证一个单位的正常工作秩序、生产秩序和科研秩序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利用价值。如:信息保障作用、维系管理作用、监督检查作用、经济历史研究作用、凭证、查考作用等。财务档案管理工作是行政事业单位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有效开展各项工作和活动的基础,对事业单位的发展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首先财务档案管理是各行政事业单位制订财务计划的重要数据源和进行科学经济决策的信息源,是维护正常经济、工作秩序的法定书证。对事业单位而言,在日常的工作和社会活动中必然会形成各种形式的财务档案,包括日常的单位收入和开支等。行政事业单位在做出重大决策及实现管理制度的创新之前,必须充分考量财务档案所反映出的各种信息,这是行政事业单位向着正确方向发展的关键所在和重要保障。
另外,财务档案也是行政事业单位开展历史研究的记忆库和储备会计工作经验、技术、智慧和教训的知识库。财务档案形成的记录都是该单位全部经济活动的生动记录和客观写照,客观反映了该单位的成长历程和发展规律,总结了很多的经验教训。
2.财务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财务档案管理状况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无论是管理制度还是管理方法都有了比较显著的进步。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档案管理工作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对财务档案管理工作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档案整理混乱
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档案是其进行经济活动的最原始的记录和最真实的反映,是其有效开展各项工作和活动的基础,是各单位的最重要的档案之一,也是为以后出现纠纷和解决纠纷所储备的主要凭证。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和领导对财务档案管理工作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传统观念认为,财务信息对一个单位而言是极其隐秘的信息,需采取严格保密的管理措施,即将票据和账簿统一封存,更有甚者仅仅将财务账单简单捆扎、堆放,根本不建立档案,更不用说是管理。有些单位虽然已经开始建立财务档案,但仍处于低级层次,管理范围不明确,档案分类不明确,归类混乱。
2.2管理人员专业素质不高,法律意识淡薄
《档案法》和《会计档案管理办法》是财务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参考和法律依据,已经颁布实施多年,但是很多事业单位的领导和管理人员对此认识不足,甚至是对这两部法律法规采取忽视态度,认为无足轻重。加之财务管理法律本就不是很健全,执行力度不够,造成财务档案管理更加混乱。各个单位均有各自的管理标准,层次参差不齐,管理粗放。某些较小的单位和机构,其财务人员是由其他人员兼任,甚至某些单位出现了编制外包的情况,造成信息严重不安全。
3.完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档案管理的对策
完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档案管理不是一个简单、暂时的过程,而是长期的工作,就目前财务档案管理的现状,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3.1强化财务档案管理意识
要促进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档案管理工作质量的提高,必须从单位领导和管理人员的思想意识入手,充分认识到财务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到财务档案管理工作对行政事业单位在处理突发问题和未来的发展上所起的重要作用。
3.2提高工作人员专业素质,提高工作人员的法律法规意识
档案管理工作按基本性质来说,是综合了管理性、服务性、政治性三种性质的工作,因此,工作人员的素质、能力和服务意识对档案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影响。从行政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来看,在财务档案管理岗位的设置、人员编制的安排及工作人员的培训、再教育等方面均需要再加强,引进和培养一批符合现代管理需求的告诉知道工作人员十分重要,同时,也必须重视工作人员的后期培训工作,做到与时俱进,思想意识、管理水平始终保持在先进的状态。
3.3重视技术的力量,引进先进的管理系统,制定行之有效地管理制度
财务档案管理工作正常运转和效率的提高都要依靠管理硬件的支持,必须确保硬件系统的不断更新和建设,以提高财务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增强其精确性、有效性,使财务档案管理工作进行的更加顺畅、便捷。同时,行政事业单位也要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建设,充分重视《档案法》和《会计档案管理办法》对财务档案管理工作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建立符合单位实际的财务管理规范,对财务档案管理工作进行科学规划,制定合理的工作目标,使财务档案管理工作能够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确保行政事业单位各项工作和活动的顺利进行。
1.1规范、灵活相统一原则
行政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来执行,体现了制度的规范化、标准化,但是各个事业单位之间的差异是存在的,因此,事业单位也应当结合自身的工作特点和管理方式,在不断的摸索与实践中建立起一套结构完善、内容全面、符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的规章制度体系。
1.2职责、权益兼顾原则
档案管理过程必须职责分明,才能够保证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因此,每个领导干部都要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范围及权限,合理制定工作目标,进行不定期检查和指导等,在明确责任的同时,还要注重保护工作人员的合法权益。
1.3制定、执行并重原则
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规则和制度都要在遵循国家标准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特点进行制定,制度的执行情况就是检验制度规则是否适合单位发展的关键性指标。因此,单位领导要十分注重各项制度的落实与执行情况,在不断的实践与检验中使制度与规则更加人性化、规范化、合理化。
1.4静态、动态相结合原则
制度是保证事业单位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制度也要与时俱进,不断适应当下的工作需要。目前,我国的各项行政事业逐步与国际接轨,因此,行政事业单位要善于学习一些先进的档案管理办法,并结合自身工作情况进行改善与调整。
2.行政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档案管理工作得不到足够的重视
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领导普遍不重视档案管理工作,从而导致管理力度不够,难以保证档案管理资料的连续性和完整性,难以快速而准确地提供档案信息为社会的经济建设服务,使档案管理的作用和职能得不到充分的发挥。
2.2档案人员业务素质良莠不齐
档案管理工作具有很强的政策性,也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这就要求档案管理人员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以及较强的业务水平。但是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人员往往一岗兼多职,任务繁多,难以全身心地投入到档案管理工作中去,还往往因为工作需要频频变动,难以保证档案管理工作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在管理队伍中,个别档案人员并没有很强的责任意识,没有意识到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应付工作的现象十分严重,再加上没有强有力的监督与管理措施,导致行政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效率低下。
2.3档案管理方法滞后,缺乏现代化管理手段
档案管理工作应当与时俱进,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如果行政事业单位不能够及时学习档案管理的新方法、新技术,没有采用高效的现代化档案管理手段,就会导致档案管理工作缺乏程序性与针对性,降低可操作性。在信息化的社会,档案管理人员缺乏对电子档案的存储管理能力与保证信息安全的能力,难以熟练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就会阻碍档案管理工作的现代化进程。
3.行政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创新思考
3.1不断加强各级领导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
重视行政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加大档案管理工作的力度,才能够保证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才能够使档案管理的作用和职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因此,行政事业单位的领导应当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档案管理工作,亲自下达档案管理的各项任务与指标,亲自督促落实,才能够切实提升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事业单位的领导还要定期开展档案管理工作职能和作用的宣传工作,使档案管理人员都能高度重视档案管理工作,倡导各部门主动配合本单位的档案收集与整理工作,同时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激发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不断提高档案管理工作水平。
3.2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建设高水平的管理队伍
行政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具有连续性和专业性,因此应当尽量减少档案管理团队内人才的流动性,避免一岗兼多职,岗位频频调动的现象出现。行政事业单位要建立专职档案管理岗位,为档案管理人员分配明确的任务,使其能够专注于档案管理工作。科学合理的档案管理体系可以保证行政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标准化与程序化,因此,事业单位要结合自身特点,制定一套适合自己的档案管理体系并严格落实,使每一个档案管理人员在工作时都能够有章可循,有助于确保建档信息的格式化与标准化,有助于保证档案管理信息的真实性与可靠性。
3.3加强档案管理工作的电子信息化
目前国内许多行政事业部门对管理档案的工作不重视,致使档案管理工作始终处在比较滞后的状态中。且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依然沿用传统落后的管理方法,无法满足快速发展的社会要求,因此必须要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重视,才能不断地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整体发展水平。首先要创新管理途径并加强创新管理思路,才能有效地将档案管理落实到实际应用中。然而,管理档案是较为繁杂的一项管理工作。所以一定要建立完备的管理机制与管理措施,才能持续满足新时期行政事业单位革新以后的运营管理需要。
1 档案管理的基本性质
档案管理工作按基本性质来说,是一项管理性、服务性、政治性的工作。首先,档案管理工作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档案管理的文件资源不能被利用而产生物质财富,而是专门管理各部门原始档案实体和档案信息的一种系统工作;其次,档案管理系统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和其它各项管理系统相互依存、互相影响的,档案管理通过信息化管理服务于其它管理系统,目的最终还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再次,在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档案管理工作是一定的阶级关系和阶级利益的根本体现,所以对档案管理必须具有保密的要求,这是档案管理工作政治性的重要表现。进行档案管理工作,要遵循集中统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和便于利用的原则。
2 行政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普遍问题
2.1 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基础业务薄弱
目前行政事业单位中档案管理工作相对基础比较薄弱,虽然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己经建立了档案的管理制度,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却没有真正去落实这些制度,许多档案在整理过程中不够规范,没有按照要求进行档案归整,这样经常会出现严重的组卷混乱现象。同时行政事业单位没有进行有效的档案鉴定与监督工作,许多工作未能够按照相关的法定程序进行档案管理,进而引发一些工作上的问题。
2.2 档案管理的设施比较落后
行政事业单位由于对档案管理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进而导致单位内部的档案管理部门的现代化设施不够齐全,设施趋于落后状态。档案管理的硬件配套设施相对落后。上级领导在档案管理上资金投入不足,资金短缺使得硬件配套管理设施比较落后。有些单位办公条件较差,集办公室、档案室、接待室于一体,档案的保护设施配置落后,缺乏一些防盗的铁门、铁窗的基本设施,档案管理上不够整齐、统一和规范,档案柜不能统一整齐,比较纷杂零乱,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行政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
2.3 档案管理人员整体素质不高
行政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系统工作,但是目前来看有些单位档案管理人员身兼多职,疲于应对其它的口常事务,使得管理档案工作相对比较薄弱,另外很多从事档案管理的人员自身的素质和专业水平不高,再加上未经过相关的系统培训,由于缺乏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先进的信息技术经验,导致在档案工作中文件管理工作把握不准确,一些管理人员经常会进行变动使得档案管理工作出现混乱不堪的局面。
2.4 没有完全开发与利用档案资源
行政事业单位档案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是宝贵的文化财富,但是在行政事业单位中进行档案管理工作时,单位只是关注了档案资料的收集、保管与整理工作,对于档案资料的开发和利用力一而还不够完善,这样就导致档案应有的作用没有完全发挥出来。
3 行政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创新思路和措施
3.1 加强管理,使档案管理的水平有所提高
为了保证行政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有序开展,应该要对单位进行一定力度的宣传,使员工进行相关工作的学习,进而能够更加重视档案管理工作,并且能够提高档案管理的水平。所以,行政事业单位要建立一支完善的领导队伍,定期检查和指导档案管理工作,并且要根据单位发展情况,制定合适的考核机制进行档案管理工作考核,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实行动态的管理,使员工能够加深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进而能够提高档案管理工作质量,确保档案管理工作更加利一学化、规范化。
3.2 引进信息化管理,有效提高工作质量
信息化时代的发展使各种高科技技术都得到飞速的发展,尤其是计算机技术在各个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因此在档案管理工作中进行信息化管理能够有效提高档案管理的工作质量,同时也是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利用信息化技术进行档案管理,能够使档案资源得到合理的开发与利用,延长档案的使用寿命,同时能够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使档案管理改革更具创新性。为了在档案管理工作中进行信息化技术管理,首先行政事业单位各个部门之间的信息传递要保证及时与准确,这样能够保证档案管理的时效性;然后给单位各个部门配置先进的设备,这样在进行档案资料输入时,能够更加便捷,并且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文字、图片与数据资料之间的转化,进而保存纸质和电子档案两种档案资料;在档案管理工作中进行创新,可以根据网络技术向社会提供更多的档案信息服务,这样能够保证资料信息共享,进而能够提高档案的使用效率和工作质量。
3.3 提升管理服务,促进档案的利用率
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在档案管理白舫}病是管理方式单一、成效差,整体管理水平太低因此,建立完备的档案管理服务机制,更新服务方式,加强信息化服务建设,有效的提升在线服务管理能力是唯一的途径单位领导必须高度重视档案管理工作,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提供有利条件,修正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才能够强化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档案利用率,更好的发挥出档案的应用价值。
3.4 建立档案信息共享,提升应用价值
档案管理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完整、细致的数据资料、信息资料管理给使用单位提供专业、科学、准确的数据资料,提高行政事业部门的整体管理水平和综合实力然而,档案管理的技术落后会对档案管理的科学发展起到牵制作用,影啊到其应用和创新价值必须采用高科技的管理技术,实现档案资源的更新共享,才能够从本质上实现管理档案的目标,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档案管理的资源共享不仅能够促进行政事业单位本身的发展,也能够进一步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促进单位内部之间对档案资源的了解,提升工作效率档案管理采用联合目录的方式并引人互联网技术,就可以方便地形成网络间的互动和信息资源的共享,有助于档案管理的各项应用价值的开发和利用。
结束语
总之,行政事业单位中的档案管理工作在整个事业单位的发展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确保档案管理能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行政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要开拓创新,必须冲破落后的思维限制,不断完善和改进管理模式和方法,建立科学的先进的管理方案,最大可能地发挥出档案管理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对事业单位提高整体管理能力有积极促动作用,应依据市场发展的规律,创新档案管理的新思路、新途径,促进事业单位的整体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事业单位工程建设会计凭证档案管理是服务于工程建设,确保工程建设能够充分地按照标准化的流程进行。然而存在一部分单位对于档案管理的重要性缺乏一定的认识,档案管理工作的职责划分不明确,导致了事业单位工程建设会计档案管理的工作成效相对低下。所以,事业单位在工程建设会计档案的管理上,应该切实地提高其档案管理人员的思想认识,充分发挥每一个档案管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为此,事业单位档案管理部门,应该更为细致地划分档案管理的职责,并且出台相关的评价与考核的措施,推动档案管理成效的提高。比如在对工程建设会计凭证档案管理人员的考核评价上,可以把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内容、职责意识、岗位落实、工作状态、工作态度、专业技能与素质等有机地形成一个考核与评价的生态圈,并且将这种考核的结果与档案管理人员的职称、晋升、福利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激励更多的档案管理人员用心做好工程建设会计档案管理工作,全面有效提高事业单位工程建设会计档案管理成效。
二、信息时代下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发展
一、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现状
(一)档案管理工作缺乏足够的重视
从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信息档案管理工作的整体水平来看,较之一些发达国家,仍然有很大差距。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对档案管理工作缺乏足够的重视,工作开展中缺乏健全的制度作为支撑,加上档案管理工作涉及内容较多,从而导致管理效果达不到要求。
(二)档案管理现代化水平不高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先进设备和技术被引入到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中,但由于对这些设备和技术缺乏充分利用,从而导致当前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现代化水平仍然相对较低,档案管理机构的设置较为混乱,这又导致了档案管理工作中盲目性以及随意性较强,没有明确的档案管理工作目标及科学的管理手段。此外,也没有结合部门的实际情况制定标准规范的档案管理模式,而且对于档案资料的开发与利用也相对较为薄弱,这些问题造成了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水平得不到有效的提升。
(三)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目前,很多从事档案管理的人员在业务技能和管理能力方面都无法满足档案管理的根本需求,尤其是一些乡镇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人员,无论是专业水平还是文化程度都相对较低,甚至还有些管理人员是从其他部门转借来的,这类人员往往身兼数职,无法将全部精力放在档案管理工作上,从而导致档案管理水平低下,档案利用率不高。除此之外,事业单位对档案管理人员素质的要求在不断提高,但对员工的培训工作却并没有得到有效开展,从而使员工的业务水平和技术能力落后,在开展管理工作的时候显得力不从心,无法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整体质量。
二、实现档案管理科学化的措施
(一)建立健全的档案管理制度
目前,我国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并没有制定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想要提升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必须建立起一套科学、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管理制度中要对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流程、日常行为等进行严格规定,从而推动档案管理的标准化及规范化。首先,事业单位要根据单位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制度,制度要涉及档案的收集、整理、运转、编目、立卷、检索及安全保管等方面,在不断的实践中进行摸索,逐渐将其完善,并且要采取有效手段,保证制定的各项措施得到有效落实。其次,对立卷归档标准进行严格规定,保证档案的及时性,做好案卷的装订工作,提高案卷管理质量。
(二)实现档案管理的信息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得到了普遍应用,在各个领域均发挥着重要作用。档案管理工作应当与时俱进,引进信息化技术。纸质档案经过核查,没有任何错误后,用扫描仪将其扫描到电脑上,形成电子档案,并对档案进行检索关键词设置,其目的是便于查询档案信息。除此之外,要对每个档案进行编号,通过输入编号就可以进行调档。为了防止档案丢失,可以对其进行备份。将信息化技术应用于档案管理工作中,只需要一台电脑即可实现,这降低了档案管理的成本,而且只需要在搜索栏中输入关键词即可,查询起来也更加方便,易于管理。
(三)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要想保障我国行政事业单位正常有序的工作秩序就需要建立起相对民主、科学和有效的系统管理制度,不断的创新,针对单位的实际情况作出相应的改革措施,有目的的让行政事业单位的运行更有秩序性,更加高效和协调稳定,以下对行政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问题的对策进行分析研究。
一、行政事业单位档案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行政事业单位对档案管理工作缺乏重视性
国家对档案管理工作已经进行了明文的规定,已经出台了《档案管理办法》《档案法》,这些法律条款需要事业单位进行学习和贯彻,并且在实际工作中加以运用,但是现在存在的问题是很多事业单位并没有对此法律进行重视,对档案管理重要性的理解也不够,执行和贯彻的力度不足,由此就引发了档案管理对实际工作没有发挥作用的事实,长期如此,非常容易产生档案管理工作混乱的问题,对事业单位的长期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
(二)档案管理工作基础薄弱
当前的行政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基础比较薄弱,尽管一些单位已经建立了档案的管理制度,但是这些制度在实际工作中并没有完全落实,很多档案在管理中不是非常规范,并没有按照相关的档案进行归档管理,因此比较容易出现严重的组卷混乱情况。在此过程中,行政事I单位还没有对档案鉴定和监督工作进行有效的落实,很多工作都没有按照相关的程序进行归档管理,由此引发多种工作上的问题。
(三)档案管理设施落后
行政事业单位在当前管理中并没有使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并且档案管理设施也比较落后,基本应用的时间都非常长,处于障碍状态下。例如,一些单位的档案管理室,空气非常浑浊,房屋也非常简陋,一些档案室中还存放了依然以爆炸物品,办公室非常简单,并没有做到开放性的管理,这些因素对行政事业单位档案的创新有严重的阻碍性影响。以下对档案管理的创新和问题的改变进行具体的研究分析。
二、行政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创新的途径
(一)建立完善的行政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制度
要想让档案管理制度更加明确,让管理更既有创新性,需要建立起相对合理和科学的档案管理制度。行政事业单位要按照自己的发展情况进行制度的建立,使其更具有操作性,使用简单、明了。可以在档案管理过程中发挥出更加实际性的作用,保障制度在约束地位上是平等的,这对一些档案管理人员的行为的约束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整个事业单位都要按照严格的制度进行,提升执行力,建立起工作的奖惩制度,严肃管理,对于一些不公平的现象要严格的制止,以此保障制度在执行过程中的有效发挥。
(二)实施分卷立册的档案管理模式
此种管理模式从干部档案管理模式发展过来的,将档案管理的相关材料进行划分,主要有六个部分,分别是登记材料的设立、登记材料的变更、登记材料的注销还有行政事业单位的年检以及媒体材料的等等,这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可以按照目录打印成册,按照单位的性质以及不同的使用用途进行副本的装订。这样的档案管理才不至于过于混乱,单位不匹配的现象也减少了很多,让行政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走入正常的轨道上,避免混乱性问题的出现。
(三)强化资金投入,提升档案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行政事业单位在创新档案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强化资金的投入,这样才能让档案的创新管理有资金方面的保障,对更新办公设备,整治办公环境有非常大的促进性作用。对此,强化资金的投入,可以向政府的部门进行申请,找到资金的支持途径,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强化资金的有效投入,让档案管理工作能够向着更好的方向前进。除了要保障档案资料的完整性还需要建立起责任体制,各司其职,关注档案管理人员素质的提升,关注档案管理人员责任意识的强化。在对档案管理信息资源进行挖掘的过程中,要充分的发挥档案管理的作用和价值,使用多种宣传方式,例如,使用现代化科学技术的网络平台、电视、广播等等对档案管理的重要性进行宣传,以此提升事业单位档案的有效性和经验值。
(四)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建设
我国已经进入到现代化信息社会,那么档案管理也需要有更多更好的发展,在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之中,关注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就是要提升管理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使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以及进行相关的软件开发,借鉴其他单位先进的管理经验,使用声像技术和光盘技术对档案进行存储,使行政事业单位的档案工作向着数字化方向发展,强化此过程中的档案资源使用力度。广大职工不断的学习信息化技术和信息化知识,为以后的管理升级以及自我技能的强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对行政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创新思路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首先提出行政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对问题进行了不同路径的分析找出创新档案管理的对策。事业单位在档案管理工作中还会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因此要不断的寻求新的发展路径,强化对档案的管理,提升管理水平,为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创新和改进工作提供建设性的建议和支持。
参考文献:
[1]粟盛民.提升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方法策略[J].东方企业文化,2013,(16).
[2]尤丽.浅谈新形势下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改革[J].山西档案,2014,(06).
一、档案计算机管理的重要性
档案计算机管理主要是指的管理人员通过计算机的硬盘,软盘,磁盘,光盘为载体对文字材料进行储存的行为,常见的档案计算机管理形式主要是电子文书,电子信件,电子图表等等。
1.与时俱进的要求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信息技术在我国也得以飞速的发展,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化信息技术已成为现下流行的趋势。传统的档案管理主要是指的?质档案管理,纸质档案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占用空间大,查阅非常不方便等弊病,所以运用计算机对机关档案进行管理,是与时俱进的,它顺应时代的发展,是行政事业单位的必然选择。它不仅提高了档案检索的质量和速度,并且以电子形式储存极大的节省了空间。
2.有利于增强管理人员的现代化意识
信息技术的发展会深入到现代化管理事业的方方面面,在一定程度上行政事业单位档案工作的计算机管理能让管理人员的信息化和现代化意识加强。行政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人员,有很多都是年龄偏大,对于新事物的接受能力比较弱,他们为了适应现代化的社会,必须要加强信息化和现代化的意识,只有摒弃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才能真正提高政府档案工作的效率,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
二、行政事业单位档案计算机管理的建议
1.加深对档案管理的认识
现阶段,大多数行政事业单位单位都已经运用计算机替代了传统的纸质档案管理,但是依旧有很多工作人员对于档案管理的认识不够。他们认为纸质的档案有自身存在的优势,比如有需要时,可以直接随手携带者纸质的档案,比去打印店打印或者找一个电脑查看资料要方便得多;再比如纸质的档案的信息都是敲定的,但是电子文件可以会被恶意的篡改等,故而很多人虽然在极力适应当前的计算机管理方式,但是还是沿袭着原来纸质档案管理那一套。在这种情况下,一定要说服教育档案管理人员,尤其是要让一些年龄偏大的工作人员,让他们深刻认识到,计算机档案管理工作比起传统的档案管理要便捷得多。比如针对性的让档案工作人员直观的感受到,计算机对与档案管理工作的便捷之处,如利用计算机针对性的进行检索所用的时间远远比传统的档案少得多。
其次加深对档案管理的认识,还需要行政事业单位领导对与机关档案管理工作引起重视,只有领导在领导的要求下,员工才会真正的摒弃传统的工作方式,去认真的学习如何操作计算机,如何更好的对档案进行管理。
2.加强对计算机技术的培训
由于我国计算机运用起步比较晚,人们对于计算机的认识不够深入,比如很多人认为会使用电脑就是会熟练操作电脑上的软件。而对其他方面几乎没有涉及。所以在各行各业计算机的运用都不算很广泛,在一定程度上计算机在管理行业经验不足。行政事业单位档案管理方面也是如此,比如在需要管理大量考试人员的资料档案时,可能会出现因为管理经验不足而产生混乱的现象。所以加强对于档案管理人员的计算机技术培训是非常有必要的。
首先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为档案工作人员聘请计算机专业人才到单位为工作人员讲解如何计算机知识,比如如何熟练的使用这个档案管理的系统,如何对档案资料进行更改,如何进行检索等等。然后为了加强对于计算机的认识,还可以为工作人员讲解其他关于计算机操作和应用的知识。通过对于计算机技术的培训,结合实际的操作经验进行练习,对于操作的熟练度可以让档案管理工作人员更好的做好本职工作。
3.引进计算机档案管理方面的人才
计算机档案管理工作不仅需要工作人员有丰富的管理工作经验,也需要大量的计算机管理人才。没有计算机方面的人才,行政事业单位档案计算机管理的实施就是纸上谈兵。而我国对于计算机运用比较晚,定期对于工作人员进行计算机技术的培训,也只能是满足基本的工作需要,而行政事业单位在实施档案计算机管理中缺乏中坚人才,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引进人才是非常有必要的。
首先是政府投入财力聘请计算机管理人才,通过聘请计算机管理人才,让管理人才担任比较重要的职位,以点带线的带动员工工作。其次是培养大量计算机管理人员,通过对计算机管理人员的培养,一旦计算机出现了什么故障或者是安全隐患的时候,可以在第一时间检查隐患。排除隐患增强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除此之外,还应该加大对于档案管理工作的监督,防止有外人出入,对档案进行窃取或者是篡改,或者是有人通过破坏整个计算机系统导致档案信息失真。所以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平时就可以将信息进行备份,防止信息被篡改时,能够及时发现错误,挽回损失。
4.实施电子文件档案管理工程
一、前言
行政事业单位档案管理需要有条理的文秘工作,确保每项程序能够协调进行。 档案管理工作是领导服务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办公室的一项经常性工作,在日常工作的进行过程当中,须要工作参与者能够珍惜工作的时间,努力的提升自身的工作能力,通过不断的学习,丰富自己,全面的提升行政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
二、行政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档案管理人员专业技术欠缺
在我国的行政事业单位,大多数的档案管理人员并非档案管理专业毕业,这就导致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欠缺,影响档案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行。还有就是由于频繁的人员调动,或者是有些行政单位并没有设立专门的档案管理科室,而是由其他科室的人员从事该项工作,这就往往由于工作经验不足,或者精力不集中造成档案管理工作的不完善。
(二)档案管理人员的调动频繁
在一些行政事业单位,本来具备着专业的档案管理人员,但是这些单位往往受到岗位轮换制度的限制,从而出现频繁的人事调动,这就会导致档案管理工作不能够持续有效的实施,还有就是频繁的人事调动会导致档案管理人员在交接工作之后的交接不及时或者不充分,从而会使的一些档案出现“死档”,由此会带来重大的损失。
(三)对于档案管理的流程不规范
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应当是一个严密并且规范的过程,但是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对于档案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因此会到成功做的过程当中出现疏漏,在档案管理工作当中,一个细微的疏漏往往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造成的损失非常的巨大,然而,一些档案管理人员的随往往会导致行政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流程十分随意,在影响工作效率的同时埋下严重的隐患。
三、做好行政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措施
(一)从行政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人员的角度
1.工作人员意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
一名行政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人员,应当对行政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进行深入的了解,只有对行政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进行深入的了解,才能够充分的指导行政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人员今后的工作。
档案管理工作本身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如何才能确保每一位档案管理人员能够深入的认识到这一重要性呢?这就需要从高校开始就注重对于档案管理人员的责任心的培养,并且在其投入工作之后档案管理单位能够时常的激励工作人员,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其从始至终具备着高度的责任意思。
2.行政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人员具备忧患意识
当今的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一名合格的行政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不能够满足于现状,应当时刻具备的忧患意识,总应该感觉到自己的学识,经验和能力远远没有达到最佳状态,时时刻刻不能掉以轻心,不是以不断的提升自身的价值作为标准,时时刻刻的学习。向身边的同事学习,向手中的课本学习,向自身的领导学习,通过不断的学习,不断的积累,以正确的态度应对各项工作,热爱自己的工作,愿意为自身的工作发挥出最大的光和热。
(二)从行政事业单位的角度出发
1.完善档案管理制度
完善的管理制度是确保一项工作能够顺利完成的前提,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也同样是如此。在行政事业档案管理工作当中,完善的规章制度能够保证工作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两项基本要求,同时管理制度应当结合该行政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和工作性质。其次,规章制度的确定应当满足可操作性这一原则。规章制度的最终要求是促进档案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完善,规章制度确立应当凌驾于人情之上,利用严格的规章制度约束管理工作人员,树立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制定严格的奖惩制度,做到有功必奖,有过必究,赏罚分明。
2.从根本上提升档案管理的工作水平
提升行政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工作水平前提就是应当设立专门的档案管理部门,并且在该部门设立一整套完善的管理机制,以便能够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专门的领导和监督。
提升档案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是提升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因此在选拔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过程当中,应当对其专业进行严格的审查把关。其次,还应当结合本行政事业单位的具体实际情况,做好定期的考核工作,确保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技能能够满足本行政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要求。
3.提升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当今的社会是信息化的社会,所以在档案管理的进程中,应当有效地实现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发展,这不仅是顺应时代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从根本上提升档案管理工作的比如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