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14 09:24:0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高中政治哲学的基本问题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以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中心内容,简明扼要地讲授经济学、哲学和政治学的基本观点,以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常识,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对增进学生对社会主义社会认同感以及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高中政治教学更加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其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被赋予新的内涵,不断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一、设法让学生对政治教学的内容充满兴趣
我们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会发现,兴趣作为一种特殊的心里特征,会在一定的情感体验影响下,让人们产生一种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然后人们才会愉快并且主动地去探寻、研究,由此可见兴趣是推动人去寻求知识和从事工作的一种内驱力。
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兴趣相当重要。政治教学本来就是一种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教师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首先要了解学生实际,这样才会为提高政治课堂教学效率奠定坚实的基础。处在人生发展黄金阶段的初高中学生,他们情绪复杂、情感丰富,并且对外界知识的渴求欲望相当强烈,但是由于意志脆弱、缺乏刻苦精神等因素难免会出现逆反心理等,为此,教师需要从实际出发,在教材中从适当的角度寻找学生学习的兴趣点。
例如在讲述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内容的时候,如果教师照本宣读:(1)保障各国享有平等和内政不受干涉的权利。(2)保障各国享有平等参与国际事务的权利……这样下去,由于不能充分地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即使是内容再有趣,学生也会感到乏味,甚至会很恼火:发出“直接读课本,我也会讲”这样极端的言论。我在进行讲课的时候是从讲故事开始入手的,我给学生讲了伊拉克战争这样学生很感兴趣的事件,通过这场战争学生也明白了建立国际新秩序的重要性,由此也对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内容产生兴趣。我并不就此为止,还让学生进行讨论,讨论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原因。学生通过我讲述的伊拉克战争有所思考,纷纷说出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原因,很快掌握了所学习的知识点。
二、哲学思想要与实践相结合
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政治哲学不仅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很多学生由于认知有限,对此感到不是很难理解,进而会努力地背得滚瓜烂熟,但是一做题就很容易出错,缺乏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真理和科学理论正确地反映了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能够指导人们提出正确的实践方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式是指从实际生活中概括出理论,抽象出理论,而不只是用实际去说明理论,只有坚持了实践第一的认识论精神,才是全面地坚持了理论联系实际。
例如,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1)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2)思维与存在关系的问题, (3)思维与存在同一性的问题 , (4)思维能否正确反映存在的问题。这个问题虽然考察的是学生对哲学基本问题的记忆,但是所列举的3个错误选项视觉干扰特别强烈,有的学生虽然对哲学的基本问题背的滚瓜烂熟,但是由于不了解其中的意思,遇到这种情况也会拿不定选项。根据我的调查,学生选(1)不选(2)的情况较多,其错误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他们对哲学基本问题的不理解。此题考察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问题,也叫无知与意识关系的问题,(1)与(3)是哲学基本问题的两方面的具体内容,不是哲学本身的问题,也就是说(2)与(1)(3)之间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4)是(3)的另一种表达方式.为此,教师在授课的时候就要特别注重根据教学理论和学科知识的逻辑关系组织起来的完整体系,并通过独立教学形式,实现其教育功能。
三、帮助学生构架知识框架,让学生把握好学习的整体
新课程改革后的高中政治教学内容的特点之一——内容繁多并且其重要性和难度值仍值得备考的学生给予足够的重视。如果在复习的时候学生直接打开课本背个不停,这样的学习即使是付出了极大的努力依然效果不佳。对框架结构的把握,是文科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步骤,也是有效的学习方法。这种提纲挈领似的学习,同样可以使学生在头脑发胀的高考政治复习中具有较高的效率。
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政治复习的时候,如果多花点心思将知识框架和层次结构梳理清楚,这样学生需要记忆的散乱的知识就变的清晰、有条理、系统。并且在面对任何考试题目时,由于对知识有一种高屋建瓴的把握,很容易把题答正确。
教师在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的时候不仅要把知识的框架和层次结构的梳理贯穿在政治复习的每个阶段,而且还要求再进行进一步的理解和记忆,只有找出层次结构之中的内在联系与逻辑,才能使这个框架和结构有意义,成为自己的,而不是别人的。
例如政治必修二的框架:
(1)人民民主的本质?人民当家做主。
(2)人民民主的特点?
(3)民主与的关系?
(4)为什么要坚持人民民主?(是正义的事情)等等
这一个框架共10个大知识点,教师给学生罗列后,再就每个知识点进行展开,每个知识点又分成若干个小知识点,这样就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达到的一种终极目标和学习效果。这种方法必将极大地提高教学的效率。
教师要不断地尝试各种各样的教学方式,并且取其精华,博采众长,推陈出新,逐渐地形成符合自己教学情况的体系。还要鼓励学生主动学习,为每一个学生提供更多、更频繁、更深入的参与思想政治活动的机会,真正使每一个学生都成为课堂的主人。
参考文献:
[1]林睦哲.新课改下提升高中政治教学有效性的措施探究[J].新
一、以主干知识为依托,凸显基础性
分析2014年高考试题我们可以发现,2014年高考试题注重对考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考核,突出对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核。在对基础考核中渗透着各种能力考核要求,实现了基础知识与能力考核的有机统一。
因此,一轮复习的目标:系统复习高中政治全部内容,夯实基础知识,构建知识网络,熟稔高考考点。要求:第一轮复习应遵循按章节或单元从知识要点、重难点、例题讲解、练习巩固、单元检测、讲评的程序进行夯实基本知识。以高考考纲考点为主干知识,重点把握最主要的概念和最基本的原理及相互联系与区别。复习中要学会抓住“点、线、面”,建构起考生自己的知识体系,使学习的知识系统化、明晰化、精确化。要求考生吃透概念原理,要做到在脑子里有一张“知识结构图”、一棵“知识树”,做到“点、线、面”相结合。
考生们一定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关注国家、关注社会、关注世界、关注我们共同生存的空间。为此,考生要注意平时利用电视、广播、报刊、互联网等各种渠道和手段获取大量的社会信息。在第一轮复习中以掌握知识为主,但也要根据教材知识结合热点问题进行分析。这样既可以使学生对热点问题及时了解和思考,又可以保证热点问题的覆盖面。同时,试题往往利用一些小切口,抓住一个主题或中心形成若干道试题,考查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考生在第一轮复习中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形成规范的答题模式和清晰的答题思路。这一点在综合考试复习中显得尤为重要。
二、要注意复习课本的方法和技巧
复习课本不是像刚学习的时候那样的细致,但也不是简单的翻一遍,或是单纯的背诵一遍,必须要注意方法和技巧。虽说是第一轮复习,但实际上它包含两遍:
第一,先把课本读“厚”。具体做法是:结合《2014年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把每一课的知识点都找出来,逐个消化。需要知识的识记,需要理解 运用的知识点,要再通读一下课本上的相关内容,特别是以自己不理解的重点问题,除了要问老师和同学之外,还要做少量相关的习题。这一遍复习不能留下任何的 知识死角。要下苦功夫细致地复习,时间不够要抽时间,把识记、看课本和做题有效地结合起来。另外,每复习一个阶段要做一套检测题,检查一下自己知识点上还 有没有漏洞,以便及时查漏补缺。
第二,再把课本读“薄”。根据记忆规律,过一段时间还要进行第二轮复习,但时间有限,必须找出可行的方法!每进行完一个阶段,就要及时地总结一 下,用一个专门的本子,列出这一个阶段的知识框架结构,并找出里面重点的知识和自己认为比较难的知识点,以备日后快速有效的复习。同时要做一个习题集,记录下那些自己做错的且比较重要的试题,每次考试前都要抽时间翻一下。
三、处理好课内和课外的关系
提醒您如果考生的政治基础比较好,那么只要做好上面的两步,并跟上老师的复习进度,就基本可以了。但是如果考生的基础知识不扎实,那就要投入比较多的时间来做好第一步,除了课内要跟上老师的复习进度,还要安排好课外时间。比如,要抽出时间记忆知识点和知识框架结构;要抽出时间做一定量的习题;要抽出时间理解和消化课本的重点和难点内容。在这个时间的安排上,我认为:前一类学生的课外时间投入最好是每天50分钟左右,而后一类学生的课外时间投入最少要90分钟,用30分钟时间记忆,30分钟理解,30分钟做题,等到基础知识牢固了,可以适当地减少课外的时间的投入。那种靠考前突击记忆的做法是十分有害的,历次实践证明:如果平时没有时间,那么考前更没有时间,也没有好的心态去记忆,政治虽是文科,但同时要把功夫放在平时。
高考政治主要分为: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经济生活、生活与哲学等几大块儿知识内容,主要占分比值分别为生活与哲学占30%,文化生活占20%,政治生活占24%,经济生活占26%。在政治的考试中,一般失分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1、基础知识掌握不牢,知识不能转化为能力;
2、对题目的理解,答非所问;
3、解题能力欠少学科思维;
4、答题不规范,无意识失分。在政治的学习中,经济常识和政治常识,占高考总分的55%。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策略
一、以主干知识为依托
一轮复习的目标:系统复习高中政治全部内容,夯实基础知识,构建知识网络,熟稔高考考点。要求:第一轮复习应遵循按章节或单元从知识要点、重难点、例题讲解、练习巩固、单元检测、讲评的程序进行夯实基本知识。以高考考纲考点为主干知识,重点把握最主要的概念和最基本的原理及相互联系与区别。复习中要学会抓住“点、线、面”,建构起考生自己的知识体系,使学习的知识系统化、明晰化、精确化。要求考生吃透概念原理,要做到在脑子里有一张“知识结构图”、一棵“知识树”,做到“点、线、面”相结合。
二、以能力培养为主导
能力培养是素质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新课程要求采用恰当方式培养考生的综合能力,帮助他们认同正确的价值标准、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在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掌握程度的基础上,注重考查了考生运用学科知识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要训练考生科学的解题思维,培养考生基本的解题能力。良好的思维习惯的养成,主要是指导考生解题时能遵循以下思路:阅读题目;分析题意,确定答题方向和范围;根据已有的知识判断问题材料情景有无符合的知识原理;根据题目所给信息,确定应选用什么样的语言和基本知识原理来表达。
高考中考生失分的原因包括对考点所涉及的知识点梳理的不够完整清楚,对教材的知识体系把握不够准确,专业术语表述的不够规范,也缺少对题型的强化训练。要加强审题和答题能力的培养,通过典型习题的训练和常见错误的分类分析,提高考生对试题的分析能力和答题要点的构建能力。
三、关注社会热点
面对实际问题,运用立场、观点和方法,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既是高考的一个能力要求,也是新课程改革要达到的一个重要目标。
高考试卷以问题为载体,以人类所面临和关心的现实或重大热点问题为素材,以发展为灵魂,突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人文发展理念,通过试题引导考生关注社会、关注人与自然、关注国家经济的繁荣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一轮复习中要拓展考生的政治眼界,关注“热点问题”。热点问题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内容,是考试题目设置新情景的原材料。在复习课中,我们把教材中的理论知识与反映国内外形势发展中的热点、焦点问题联系起来,设计问题,引导考生思考。引导考生走出课堂,关注国家、关注社会、关注世界,激发考生学习知识、探究问题的兴趣和热情,增强考生的社会责任感,这也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
四、复习中渗透探究性学习理念
“探究”作为一种开放式的研究性实践活动,是学科知识与生活主题相结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与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它同时体现了新课改倡导的研究性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题目,要求考生具有较强的知识迁移能力,鼓励考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究,并富有个性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要求考生走进生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阅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体现开放性、探究性以及在探究和解决问题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一轮复习中要正确认识高考与课程改革的关系:高考应渗透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理念,反映课程标准的整体要求,考查考生初步的科学与人文素养及创新意识,注重能力和素质考查,注重时代性和实践性。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资料
1.哲学与生活
哲学就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哲学的任务是寻找光明,在人类生活的路途上点起前行的明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2.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它所涉及到的问题是关于整个世界的最普遍、最一般的问题。方法论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观点。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不存在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3.哲学与具体科学
哲学是人类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的各种知识进行概括、总结和反思的一门学问。哲学和具体科学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4.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即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这一问题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即思维和存在谁决定谁的问题。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5.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的,意识的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它经历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三个发展阶段。
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的,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它包括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两种类型。
猜你感兴趣:
1.高三政治三轮复习计划
2.高三政治复习计划范文3篇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5)03-0063-02
思维可视化是指运用图示技术把抽象思维直观地呈现出来,使其清晰可见的过程。如果将思维可视化技术运用到学科教学中,可以实现零散知识系统化、隐形思维显性化、解题规律模型化,从而更有利于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以及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思维导图是思维视觉化的一种呈现方式,主要通过使用颜色、符号、词汇、线条和图像等方式来连接、创建、记录、思考和创作学科知识点,连点成线,扩线成面,从而将知识系统化、逻辑化的过程。
新课程改革以来,思维导图策略被逐渐引用到高中政治课教学中,对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大多是以教师、教材为中心,过多采用讲解的教学方式,压抑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忽视了知识之间的联系,没有形成一定的知识框架;忽视了学习情境的创设,学生没有机会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使政治课堂显得枯燥无味。那么,如何运用思维导图的优势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政治课堂“活”起来?我们进行一些实践探索。
一、创编构课时思维导图,让零散知识系统化
运用思维导图反映相关知识之间的关系,通过线条、符号、关键词等对重要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联进行系统构建,可以帮助学生整体了解、把握章节知识与知识结构体系,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记忆和应用。
例如,学习高中政治模块四生活与哲学第二课关于哲学的基本问题时,可以做如下导图:
又如,学习模块三文化生活第六课,我们可做如下知识整合(如下图示)
二、思维导图设计要突出课堂教学的核心知识与知识结构体系
通过教学板书呈现思维导图,能将教学中的零散知识在学生头脑中构建起全景式知识体系。传统的教学板书,通常的呈现方式是线性观,各知识点间缺乏横向联系,教师展示思维也比较零散,没有整体性,学生对知识的整体性把控能力薄弱。而通过用简单线条联结关键字词的导图能使学生清晰把握知识脉络,保持思维发展的连续性,不断强化所学的认识。
如在学习模块四生活与哲学第一课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可做设计如下板书导图:
三、运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实践的实例
在教学复习阶段,运用思维导图进行章节复习,可以让学生进一步内化知识,系统归纳知识,整体掌握和运用知识,争取达到游刃有余的程度。
例如,复习经济生活中商品、货币及价值规律知识时,可设计如下导图:
在试题分析中运用思维导图,可以简洁清晰地列出考点涉及的知识、原理,帮助学生有效地捕捉试题信息,排除干扰因素,更加准确地解答问题。
(2003年全国高考试题)不少农民“跟风种地”,去年市场什么品种走俏,今年就种什么品种,结果往往事与愿违。他们之所以不能取得预期的经济效益,主要是因为市场调节具有( )
A.开放性 B.竞争性 C.自发性 D.滞后性
用思维导图解释思路:
另外,通过思维导图向学生展示做题的方法与策略,步骤要求一目了然,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解题方法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03-0081-01
兴趣对学生的学习发挥着关键的作用,只有对学习感兴趣才能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而高中政治课枯燥、乏味,很难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此,本人认为,要想在政治课的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一定要真正地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做好对学生的引导工作,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一 课堂导入要做到多样化
高中政治课的内容十分丰富,对学生一生的发展都有积极作用,相比于初中思想政治课的内容而言,其深度有所加强,抽象性更强,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同时,青少年对社会的接触不多,增加了其学习的难度,对政治课的学习很难产生兴趣,有的甚至出现了厌学的情况,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将这些抽象的理论知识形象具体化,采取多种方式做好课堂导入。
如利用音乐进行课堂导入,特别是在下午的政治课中,学生的活力很低,学习状态不够好,再加上本身对政治课就不感兴趣,很难真正的集中精力,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中来,这时可根据教学的实际内容为学生播放一段音乐,唤醒学生沉睡的大脑,调整学习状态;还可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进行课堂导入,例如在对“生活与哲学”部分进行教学时,针对“世界的本质”“哲学基本问题”等内容,通过“按图索骥”“笨人吃饼”等一些历史故事进行课堂的导入,使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进入政治课的学习中来;我们还可以利用国内外的新闻大事来做好课堂导入。使课本中的理论知识转变为具体的事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讲解到和联合国有关的知识时,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播放世界各国参与国际性灾难的救助画面,让学生们思考有哪些国际组织参与了救助活动,这些国际组织的性质都是什么,联合国在救助过程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如何看待当今的国际社会等问题。用课本中的理论来分析这些实际事件,提高了课本理论知识的真实性和时代性,使学生能够形象具体地感受这些政治理论。
除了以上方法外,在进行课堂导入时我们还可以使用表演法、游戏法等,这种多样化的课堂导入能够拓展学生的思维和事业,将抽象的政治知识具体化,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提高了教学的效果。
二 做好教学情境的设计,使其与实际生活产生联系
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遵循理论结合实际的基本原则,使教学与人们的实际生活产生联系。其实,高中政治课本身与生活的联系就十分紧密,然而受教材局限性的影响,在教学的过程中,政治课与人们实际生活之间并不能进行有效的联系,为此,我们要做好对教学情境的设计,使其与实际生活产生相关联。有效的教学情境一定是来源于人们的实际生活的,这种教学情境可以使课堂气氛变得活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政治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将学习过程和生活结合起来。
如进行“价格变化”内容的讲解时,教师可根据现实生活中的市场买卖情况设置教学情况,在课堂上让学生们进行角色的扮演,一位同学扮演种植苹果的果园主,一部分同学扮演卖苹果的小贩,另一部分同学扮演买苹果的顾客,对苹果的买卖进行模拟。果园主依据苹果市场中单价的波动和市场对苹果需求的变化做出决定,到底是增大苹果树的种植面积,以获取更多的利润,还是减小苹果树的种植面积,降低自己的损失。让扮演小贩和苹果购买者的同学对苹果园主的决策进行分析。在课堂中,果园主的每个决策都会引起学生们的激烈讨论,学生们借助书本上的知识进行辩论,整个课堂十分活跃。这种教学情境的设计,拉近了政治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距离,以趣味游戏的方式,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兴趣的引领下,学生真正成为了教学的主体,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来,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进行有效的补充,对学生们的发言进行鼓励,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其整体素质和能力也得到了提高,有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
三 总结
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激发学生积极性,首先是要做好课堂的导入工作,其次要设计有效的教学情境。但只做到这两方面是不够的,还需要采取其他有效措施来激发学生对政治课的积极性,还需要更多的专家学者提出更为有效的策略。
我国古代成语典故丰富多彩、生动有趣、通俗易懂,蕴含着深刻的哲理,闪烁着哲学思想的光芒,给人以启迪和教益。在教学中巧用成语典故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促使学生思维方法、能力的提升,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教学效果,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学习《意识的作用》一框时,引用了“画饼充饥”“掩耳盗铃”“望梅止渴”来说明意识虽然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但是不能夸大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依赖于物质,物质决定意识的道理。引用“按图索骥”“郑人买履”来说明一个人做事情、想问题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道理,而不能违背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学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时,用“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纸上谈兵”“胸有成竹”等成语说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道理。通过在教学中引用成语典故,既能增强课堂的感染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能促进积极思维,从而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学生经过自主学习思考得出结论,从而使教材中的哲学原理进入自己的思想深处,内化为学生精神世界的一部分,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和评价事物,做出正确的行为选择。
二、引用名言警句,明理释疑深化主题
我国古代有许多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艺术家、军事家等,他们在社会生活和实践活动中,留下了不少真知灼见、富含智慧、发人深省的至理名言。在教学中适当引用名言警句,能说明和揭示哲学概念和原理,既能把深奥的道理说得浅显易懂,又能把抽象的东西变得具体形象;既有利于突出重点,又能深化主题。如在学习《哲学的基本问题》时,引用范缜的名言“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导入课题,在课堂上我提出了一系列问题:这里的“形”指的是什么,“神”指的是什么?你认为先有“形”还是先有“神”?“形”和“神”关系如何?“形”和“神”关系问题的实质是什么?范缜的这句名言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自主思考得出结论:“形”指的是“肉体”,“神”指的是“精神”;先有“形”后有“神”;肉体存在则精神存在,肉体毁灭(不存在)则精神毁灭(不存在);“形”和“神”关系问题的实质就是存在和思维的关系问题,也就是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即哲学的基本问题。范缜的这句名言说明存在(物质)决定思维(意识),先有存在(物质)后有思维(意识),就是唯物主义;反之就是唯心主义。思维(意识)和存在(物质)何者是世界的本原、谁决定谁的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基本派别的唯一标准。这样,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不断获取新的感受、新的体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思考,加深了学生对哲学观点和原理的理解。
三、引用古典诗词,立疑激趣达成目标
一、适用的范围
《经济生活》中的《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围绕主题 抓住主线》等。
《政治生活》中的《政治生活:自觉参与》《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主题》等。
《文化生活》中的《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等。
《哲学生活》中的《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哲学的基本问题》《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等。
二、教学环节设计
针对理论型框题的特点和问题,我们将理论型新授课教学设计为以下环节:创设情境,精彩导入;自主学习,深入分析;合作探究,拓展提升;归纳总结,情感升华。现结合《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以下简称《矛盾》)这一框的教学设计来进行具体分析。
第一个环节:创设情境,精彩导入。理论型框题的知识内容抽象枯燥,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所以政治教师更要注重课前导入的精心设计,一个良好的开端将为本节课的顺利进行奠定重要的基础。例如,在讲《矛盾》这一框时,教师首先在课前播放了大张伟《全都必须买》的现场演出视频,伴随着欢快劲爆的旋律,学生的学习兴趣瞬间被点燃了,然后教师趁热打铁向学生介绍在2016年的双十一购物节,天猫网上销售额突破了1207亿,天猫的老总马云乐得合不拢嘴,而很多网民却纷纷嚷着要“剁手”“吃土”。在调动学生兴趣的同时引出了“买”和“卖”其实是一对矛盾,顺利地进入本框题知识的讲解。
第二个环节:自主学习,深入分析和第三个环节:合作探究,拓展提升,看似两个独立的环节,其内在却有紧密的联系,教师在课堂设计中要尽量将两个环节完美地融为一体,二者相辉相应,相得益彰。这对于解决理论型框题的知识难理解、课堂实施效果不佳等问题起着关键的作用。首先,将学生划分为学习小组,根据自主学习提纲阅读教材,开展自主学习。其次,开展小组讨论,组内成员共同探讨、合作探究,交流提纲中的问题以及自己在本框题学习中的疑难困惑。再次,各小组分别派代表展示小组的研究成果,并在展示中将学习中的疑难困惑一并提出。最后,围绕这些困惑要求学生进一步开展小组间的合作探究,集众人智慧,共同突破。“众人拾柴火焰高”,学生在交流展示中,不仅进行了思想的碰撞,开阔了视野,提升了表达的能力,还进一步加深了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例如,在处理矛盾斗争性和同一性关系的问题上,教师先让学生阅读教材,自己反思总结,接着展示了关于《双十一购物狂欢后,莫让快递包装垃圾成灾》的新闻,要求学生开展小组活动,在阅读教材基础上分组派代表回答问题。
第一小组:
(1)矛盾斗争性含义。
(2)分析“电商发展与环境保护”间是如何体现矛盾斗争性的。
第二小组:
(1)矛盾的同一性包含几个层次。
(2)分析“电商发展与环境保护”间是如何体现矛盾同一性的。
通过回答,引导学生分析总结出斗争性和同一性的关系。接着进一步引导思考:电商的发展,对实体店造成怎样的影响?播放视频资料,要求就该问题开展小组讨论,并以“电商阻碍实体经济”为辩题开展小组辩论赛。在这一过程中,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又锻炼了学生的语言、逻辑思维能力。
第四个环节:归纳总结,情感升华。由于理论型框题的知识体系清晰,所以教师可以完全放手,交给学生完成,培养其总Y归纳的能力。虽然是理论型框题,但政治学科的独特性又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始终贯彻思想政治教育,所以在教学的最后设计“情感升华”环节就尤为必要了。例如,在《矛盾》这节课的最后设计了全班朗诵《感谢对手》这一环节,教师利用多媒体进行图片展播,伴随着激昂的音乐,师生共同朗诵“人生路上有理想与现实、成功与失败、欢笑与泪水……让我们每个人都成为即将绽放的最美的花朵”,以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哲学对高中学生来说,学习的过程中确有许多困难。这就特别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选出经典作家、其他哲学家和思想家的名言、哲学故事、典型观点和哲学思想对它进行分析,不仅可以使学生学到理论观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更可以使他们感受到哲学思维的境界。
一、哲人故事导入新课,先声夺人
常言道:万事开头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如果教师能恰到好处地链接哲学家的故事,导入新课,就会一扫课堂的沉闷气氛,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强化学习动机,起到先声夺人的效果,从而为新课讲解定下基调。
在教学“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一框时,教师可首先讲述战国著名哲学家公孙龙的“白马非马”的哲学故事,然后引导学生分析公孙龙“白马非马”论为什么是错误的诡辩论?白马与马到底是什么关系?让学生带着强烈的求知欲望进入新课的学习之中。
二、引用哲学家的经典名句,强化信度
经典哲学名言是人类认识上的宝贵财富,其思想是非常深刻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结合教学内容,不失时机地使用教材所提供的哲学名言,强化教学的可信度。
例如,在学习量变与质变的原理时,可引用荀子的名句:“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让学生明白量的积累的重要性。
哲学课本上每一章节及课后思考与练习题中,都大量的引用了马克思、恩格思、列宁、等古今中外哲学家的名言。用好这些教学资源,可使枯燥的理论富有趣味,乏味的东西变得生动,也可拓展学生思维空间,挖掘学生创新潜能。
三、介绍哲学家的基本思想,启发思维
中学哲学课教学过程就是要根据高中学生的常识水平,把深刻的哲学道理转化为学生可以接受的“常识”。而哲学则是把古今中外的哲学家丰富的哲学思想进行高度概括和总结,因而它的概念和原理是比较抽象的,对于刚刚接触哲学的学生来说,理解哲学的基本概念、感受哲学的思维还是有一定的困难的。如果在教学中,教师能把课本内容适当加以扩张,结合课本内容介绍一些哲学家的思想,就可以把晦涩的内容形象化,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使学生在亲近哲学家的过程中感悟哲学家的思想,理解基本哲学概念。
四、列举哲学家的典型观点,泾渭分明
比较是贯用的教学手法之一,比较方法运用得当,能启迪学生思维,开拓学生思路,帮助学生明辨是非,使新课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哲学教学中,会遇到许多相似的概念、不同的哲学观点和派别,教师可以在简单明了的对比中,加深学生对理论的认识,强化对唯物主义的理解。
如在教学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时,可以列举下列两组不同哲学家的观点:
第一组:唯物主义代表人物及观点:
①荀子:“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②王充:“人病则忧惧,忧惧则鬼出。”
③范缜:“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④王夫之:“气者,理之依也。”
第二组:唯心主义代表人物及观点:
①孟子:“万物皆备于我”
②陆九渊:“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
③王守仁:“心外无物。”
④贝克莱:“存在即被感知。”
通过以上两组不同代表人物及哲学观点的比较,就可以轻松地总结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展开的,而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就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根据哲学的基本问题可以将哲学划分为两大基本派别。
五、讲叙哲学家的趣味故事,引趣激思
心理学研究材料表明:爱听故事的高中生占85%以上,这可看出中学生是很喜欢听故事的。教师可以将中学生爱听故事的心理倾向引向课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兴趣,开拓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来创造教学佳境。
例如,在教学“矛盾的对立统一”时,可采取故事式设疑:传说孔子曾带领一班学生找老子请教,老子很老了,正在闭目养神,大概听到了响动,抬起眼皮看了看,孔子赶快请安说:“弟子孔丘特来候教。”过了很长时间,老子才张开嘴,用手指着自己的嘴问:“你看到我的牙怎么样?”孔子说:“已经全掉了,又问:“我的舌头怎么样?”孔子说:“还好。”老子又合上眼皮,静养去了。请问,老子教了孔子及弟子们什么道理?在有趣的故事中提出疑问,紧紧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待学生回答后,教师补充总结,老子的意思是牙齿是刚强的,却是柔弱的,舌头是柔弱的,却是刚强的,看起来刚强的牙齿,敌不过柔弱的舌头。孔子向老子请教的故事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事物内部都存在着矛盾。世界上没有纯而又纯的东西,看问题要用矛盾的观点。
结合教材内容精选一些哲学故事进行教学,使学生在情趣盎然中掌握知识、增强能力、提高觉悟。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要注意不断提高自己的哲学素养,注意运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引导学生“亲近”哲学家的思想,便会激发他们学习哲学的理论兴趣,拓宽他们的理论视野,撞击他们的理论思维。那时,学生就会发现哲学家其实就在我们的课堂中。
一、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开展互动性教学
要使学生对政治课感兴趣,教师就要实施愉快教学,应该带着微笑去上课,让微笑永驻课堂,这样会缩短教师与学生的心理距离。师生应处于平等的地位,共同学习和研究。老师要与学生做朋友,平等交谈,多鼓励少训斥,多点拨少包办,多倾听他们的心声,这样师生之间就会形成融洽的关系,学生不由自主地会爱上你的课,做到在政治课堂上想说、敢说、爱说、会说。
在师生的思维碰撞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只要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创造宽松的教学环境,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学生就能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真正感受到身心愉悦,学习的主体性就能自然地激发出来。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对每个学生充满期望。我们对学生充满期望,就会有效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学生就会将老师的信任转化为对自己的信任。这对学生的学习十分重要。我们给学生以期望,学生就会给我们以惊喜。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学生因某一领域取得成绩而产生自尊、自信、自豪,这具有头等重要的意义。因为这是一种内在的情感动力,它能推动人在其他方面也达到理想的成就,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和谐的发展,使他能在这个领域里达到一个高处,成为有特长的人才。
二、优化课堂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求知的先导,是会学的前提。只有学生把学习看成是一种需要、一种享受,才会产生巨大的内驱力,激发起强烈的求知欲,从而积极主动地学习、探索。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如能抓住导入新课这一环节,一开始就先声夺人,把学生牢牢吸引住,则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音乐导入。尤其是下午上课的时候,学生状态普遍不好,情绪不高。教师可以选择播放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名曲,对学生状态的调整有很好的效果。
故事导入。如在讲授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的内容时,对于“哲学的基本问题”、“探索世界的本质”以及“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这些单元的讲述可以用“按图索骥”、“画家画牛”、“笨人吃饼”等耳熟能详的历史典故导入新课。
新闻导入。政治课同实际紧密联系,特别是同当前发生的国内外重大事件联系紧密。教师可以运用新闻来导入新课,使书中枯燥的原理变成生活中有用的工具,培养学生关心时政的兴趣。
除此之外,还有游戏导入、表演导入等方法。多样的课堂导入不仅能使学生开阔视野,拓宽知识面,而且通俗易懂,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为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积累丰富的资料,用现代教学手段激发求知欲
时时刻刻注意积累资料,是一个政治教师提高教学趣味性的源泉。政治课教师在尊重教材和教学参考书的前提下,还要从社会生活和文字资料以及各种各类媒体网络资料中搜集教学的素材,注意积累。
例如,笔者在讲“市场交易原则”这一知识点时,就播放了从赵丽蓉老师的小品《如此包装》中截取的片段,生动形象、活泼幽默地揭示了违背市场交易原则的危害性,使学生提高了学习兴趣,教学质量明显增强。再如《法制时空》、《焦点访谈》、《对话》等都是非常切合实际又有现实依据和教育意义的好电视节目,我们可以自己录成带子,进行技术处理,这样可以积累不少极具价值的资料。
当然,资料的积累和使用要注意教育性和时代性、趣味性的统一。我们的目标是通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而绝不能本末倒置甚至给教学带来负面影响。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是课堂的主体,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将众多的知识点机械地灌输给学生,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忽视了学生的接受能力,师生之间也没有太多互动,久而久之学生感到政治课堂枯燥乏味,所以更不用提课堂效率。而采用案例教学法,在学习了一个知识点之后接着给学生举出一个生动形象的案例,这样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进而提高学习效率。
(二)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很多教师认为,政治学科与其他学科不同,只要把重要的知识点背过就可以了,不需要过多的解释。这种教学观念是不正确的,首先学生学习思想政治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更主要的是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的接班人。其次,高中阶段有很多政治内容比较难理解,很多学生虽然背过了但还是不理解。鉴于此,采用案例教学法就可以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促进学生对艰涩难懂的知识点的理解,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
(三)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只重视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限制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和探究能力的发展。采用案例教学法,学生可以将学习的理论知识与具体的教学案例相结合,生动形象的案例可以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教学案例在课堂上的引入,有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可以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和探究问题,进而寻找恰当的理论知识来解决问题。此外,案例分析法可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案例教学法在政治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传统的教学模式不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在政治课堂上采用案例教学法,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在教学的过程中把课堂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关注学生的接受能力,关注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程度。通过具体的教学案例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主动地去思考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与具体的教学案例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同时,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观点,对于学生提出的质疑给予恰当的解释。
(二)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充分备课
案例教学法在课堂上的应用,对教师的自身素质具有较高的要求。首先,教师要提高自身的政治素养,摒弃死记硬背的教学方式,具备引导学生进行案例分析的能力,对于课堂上学生提出的问题能够给予正确的指导和解答,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教师在课前要充分地备课,针对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案例,这样才能真正指导学生的学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学习了哲学的基本问题这个知识点后,教师可以举这样一个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据说有一个地方突然发洪水了,一位神父在教堂里祈祷上帝来解救他,一会儿一位救生员过来了,对神父说:“神父,神父,快点上来,大水就要淹没教堂了。”神父摇摇头,对救生员说:“他要等上帝来救他,上帝一定会来救他的”。大雨倾盆而下,最后洪水淹没了教堂,神父也没有等来上帝。学生通过这个案例的分析,就能够轻松地理解什么是唯物主义和什么是唯心主义。其中要注意的是,恰当的案例需要教师的充分准备。
(三)教师要调动课堂氛围,促进学生参与课堂学习
案例教学在政治课堂上的运用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因此,教师首先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尊重学生的观点和主体地位,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其次,教师要明确自己的主导地位,遵循案例分析的步骤,将思考、探究、分析的过程交给学生,对于探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给予恰当的指导。即是说,通过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探究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结语
案例分析法是政治课堂改革的一个新方向,对激发学生的课堂积极性、提高政治教学效率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案例分析法的具体实践需要教师提升自身素养和转变教学观念,需要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
作者:林早钦 单位:福建省漳州市东山第一中学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步入深度实施阶段,教师的思维品质、行动能力与精神状态成为制约课改成效的关键性因素,教师的职业性焦虑亦逐步演化出群体性特征。作为高中教师队伍中的重要成员,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的焦虑也存在着多因性、多样性特征。
一是个体信仰的困惑焦虑。信仰是指引人前行的潜在基质,高中思想政治课是养成高中生个体信仰的关键课程。而后课改时代很多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呈现出价值观多元化趋向,往往难以与所讲授的教学内容达成完全统一。如何看待自己每天面对又必须传授给学生的主导价值观,如何有效引导处于思想成长时期的高中生“真信”基础理论知识,成为令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焦虑的思想问题。
二是新课程改革的适应性焦虑。不断加快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客观地规约着学校教育进行强有力的课程改革,而相对封闭的高中校园如何容纳由新课改所带来的变革因素,时空相对有限的高中教育能否满足新课改的客观需要?面对逐渐内化为日常教学生活的新课程改革,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如何将课程改革之“新”与传统教学模式实行有效衔接,如何深入挖掘后课改时代的教学资源?既有的教育经验已经不能完全解决这些问题,而愈发突出的适应性焦虑在后课改时代成为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的难解之谜。
三是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问题焦虑。新的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与小学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初中的《思想品德》相比,表现出较强的理论性、逻辑性与抽象性,对理论联系实际的要求强度增大。如何教会学生应用所学的有限理论知识去解决现实纷繁复杂的困惑?如何应对现实生活中与应试过程中的既有问题与生成性问题?在不能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时,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表现出对现实问题的默然甚至回避,无形中增强了“问题焦虑”。
二、焦虑何以产生――后课改时代的焦点
与其说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的焦虑早已有之,不如说后课改时代的焦虑愈发凸显并日趋浅表化。我们有必要反思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焦虑的形成缘由。
1.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及教师的现实境遇与主流价值导向的矛盾
在以考试为终极指向的教学生活中,学生个体及其家长对于新课改的关注莫过于如何有效提升应试能力,因而对于传统主干课程的紧张度明显高于其他学科,致使高中思想政治课在高中教学生活中的地位远非舆论中所倡导的那样高。升入高中之前,学生便形成了对思想政治课不够重视的学习习惯与理论认知。②虽然高中思想政治课的知识目标一般都能较好完成,但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却效果相对较弱。“学会做题”进而形成应试能力往往成为主要目的,也几乎成为独有的“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至于是否需要或能否内化为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提升自身的理论认知水平在很多学生看来似乎并不重要。
“课程从来都不仅仅是知识的不偏不倚的汇集”,课程总是代表着“合法性知识的见解”。[1]这种“合法性”对高中思想政治课而言,意味着在高中课程构建中的较高位置。在我国,高中思想政治课担负着传播国家的思想政治理念、培养符合国家意志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中,以国家为主导的意识形态教育占据了具体教学内容中的主要部分,新课程改革后的教材面貌也充分显示了国家意志、主流价值导向与民族风格,成为中国特色的公民培养载体。与此同时,高中思想政治课所处的文化生态环境亦不断地发生着变迁。这种变迁所饱含的多端变化与多元发展时常令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五味杂陈。如果说,其他学科教师对社会文化状况的反应仅仅局限于自身,那么现实社会文化生活的渗透力却能穿透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逐渐形成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文化生态。当前,以强调非中心化、破碎性、反正统性、不确定性、非连续性、多元性为基本特征的后现代主义思潮正不断被我国深度引介。[2]在这种思潮的影响下,“怎么都行”的反真理观、反主流观正深刻地影响着人的思维模式,“无意义”的学习与生活渐成社会潮流。现阶段很多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的个体信仰亦逐渐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向,与某些国家政策与制度并不能完全保持“高度一致”,对社会生活中发生的事件往往有着自身的阐释与表达,而教师的职业素养又客观地约束其对高中生进行主流价值观教育。因而思想政治课程独有的价值教育难以真正开展,源自信仰的困惑不自觉地演变为个体焦虑。
2.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知”与“行”的矛盾
传统的高中思想政治课强调知识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而新课程改革着重突出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情境化与实践性。然而,无论任课教师将这节课讲得多么精彩,都需要对教学知识进行重新体会,而结果往往是强化二级、三级知识点或增加其他知识点。作为新课程改革的实践主体,教师一方面需要克服对旧课程的留恋,另一方面又要适应新课程的要求,不仅在课程内容上,而且更需要在行为方式和教育理念上全面更新自己。[3]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仍是在以考试为内核的宏观背景下,如何有效衔接新旧教科书的鸿沟,如何更加积极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与行动内涵,如何避免“有了情境而丢了知识”的窘境,而这也成为令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不得不焦虑的难题。
新课程改革不断强化研究性学习以期增强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在高中思想政治四个必修模块的每个单元结束后都增加了综合探究。应如何处理这种以前从没有过的“综合探究”?很多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均将这种综合探究当做一堂单元小结课,或按照教科书中次序针对综合探究中的某些语句进行讲解。显然,这样做难以提升高中生的探究潜能。而若想真正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中全面开展综合探究活动,不仅客观上缺少实施的时间与空间,而且师生在主观上也乏于有效的探究。就当前高中一年级和二年级而言,高中思想政治课每周开设二到三课时,有限的课时难以真正满足高中生综合探究兴趣与能力的培养,而学生探究的深度与广度又无形中增加了综合探究的时间与教师指导的难度。于是,在疲于听课、练习与考试的时间安排下,高中生自身弱化了进行有效研究性学习的兴趣。因此,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在面临教材中已经安排好的综合探究时,或轻描淡写,或敷衍塞责,或置之不理。这并非说其责任心不强,而是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改革过程中始终没有对研究性学习与综合探究进行有效的释疑、安排与持续跟进,这种改革中的不适应性与不确定性恰使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产生了强烈的不安。回顾近十年来新课程改革的艰辛,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仍在处理着如何将“情景化”“探究性”的教学方式融入学生的个体思想成长之中。而这些矛盾在后课改时代又不自觉地回归到了传统的“知”与“行”隔阂的教学思维中。何去何从,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难解“知行之惑”。
3.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的矛盾
后课改时代的高中思想政治课,学生的“中心”地位日渐突出,“让学生说话”成为衡量一堂好课的重要指标。而教师却被确定为“合作者”的角色,“教师应……”“教师要……”“教师的培养与培训”成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对基础教育教师的基本描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新课改强调学生个体对于作品的价值解读,对于教师的引导却有所忽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的“话语权”逐渐处于弱势。正如施瓦布恢复“课堂话语”的设想:由于课程改革的深入推广,“理论方式”的话语与知识渗透于整个课堂,教师们的“实践方式”的话语与知识处于“濒死”的状态。[4]教师的主导话语理应受到充分的尊重。
同时,作为社会的局部反应,课堂教学也在一定意义上折射出社会的群体思维方式。信息时代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早已不再是“教”与“学”的单向路引,信息的高效性、渗透性使高中学生在信息搜集、加工与处理方面的能力越来越表现出较强的及时性与前瞻性,理论辨别能力较弱的特点易使高中生聚集大量的不良信息,于是教师在进行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过程中往往面对着由学生所反映出的信息时代的“新题”和“难题”――不单纯是高中生的思想矛盾,而是更深层次的社会躁动;不单纯是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的空间设问,而是来自家庭、社会文化生态环境的反诘与辩护。显然,仅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之力来解决这些难题自然是其“生命中所不能承受之重”。话语的表达需要一定的氛围与空间,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更需要将经济理论、政治理论、文化知识与哲学智慧传递给处于思想成长中的高中学生,而新课程改革更多地强调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引导”和“探究”,忽略了教师在其中所应扮演的角色与内心感受。在现实生活世界中,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与表达方式的多样化、个性化加深了高中生对于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的不信任,新一代的高中生向思想政治课教师提出了自己的话语诉求。
三、缓解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焦虑的几点反思
“焦虑”虽是人类不可避免的情绪体验,然而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这一特殊群体的焦虑样态,却事关国家未来发展的思想基础问题,我们亟须反思并缓解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的焦虑。
1.考试可否与价值观教育相契合
制度化的考试往往成为测量新课改成效的标尺。对高中思想政治课来说,高考更是不可回避的问题。高考制度改革的紧迫性在当前的社会舆论中已经引起强烈共鸣,在“高考改革”“教育公平”的普遍性吁求中,对高考反应最强烈者莫过于高中教师。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面临的难题之一便是如何理顺实施思想政治教育与应对考试的关系。而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何充分挖掘新课程的主要资源来提升高中生对高考的应变能力,成为很多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也是各高中在后课改时代仍旧在不断反思的主要焦点。目前,高考机制仍无形中指引着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方向与目标,以提升高中生思想政治水平为目的的科目仍没有被新课程改革从考试的窠臼中拯救出来。
“道德可教的信念之所以成立,首先是因为知识可教,而知识可以赋予人的情感和行为以理性,而理性恰恰是现代道德生活的基本精神”[5]。思想政治课开设的目标便是为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提供知识的理性积淀。我们以求考试来认清学生对于主流价值观认同与选择的程度,然而,我们获取的仅仅是高中生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习得的效度,而不是高中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课业上学生被压迫,降落到唯理的或功能性的层次读书。如果要学生表达个人意见,许多学生都不知要如何作答,他们经常把自己藏在集体主义式的言论和情绪作用之后。”[6]从这一角度说,传统的考试无疑已经成为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障碍,不能积极有效地解决学生的思想政治信仰问题。因此,我们需要改革传统考试“一考定终身”的评价机制,探索出考试与价值观教育相契合的新路,进而巩固新课程改革的成效。
2.“知”何以为“行”
一方面,应厘清“灌输”在获取“知”中的价值。思想政治理论不会自发产生于学生的头脑中,而国家和社会又需要对其进行方向性的引导。于是,“灌输”思想政治理论对处于思想成长期的高中生实属必要。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不能丢了政治理论“灌输”的优势,更要主动地凝练“灌输”理论。虽然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在编写体例上着重于以相应的情境引导高中生进入到理论层次,但情境的铺陈又难以满足不断变化中的现实需要和高中生的思维水平,理论自身的逻辑性与抽象性也无法完全满足高中生对于理论的深度理解,“灌输”具有重要价值。而单纯的“灌输”一定能为高中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完美注解吗?
另一方面,应澄清“知”之“行”的路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引发的思想观念跃迁与社会文化生活的异彩纷呈已经成为强化国家意识形态教育的宏观背景。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生活,处于思想发育期的高中学生往往无所适从,不知所措。《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思想问题是人的深层次问题,思想政治的课堂“灌输”更是从深处挖掘学生的思想政治潜质,培育国家所需要的“建设者”与“接班人”。因此,国家应进一步注重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实施方式,以多样化的方式弘扬主旋律,以有效的“灌输”渠道将主流意识形态真实地传递给高中学生,逐步形成有效推动高中思想政治课建设的舆论氛围,减轻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的思想压力。“假”的情境不能引起共鸣反而会激起反感,“大”的情境不能深入个体生活反而会增加隔膜,“空”的情境不能感受真实反而会导致生疏。因此,我们在思想政治课的理论教学过程中既要小心预设“灌输”的情境,也要注重高中生自身的思想回应与行动反馈。
3.如何还原教师的真实地位
培育学生个体信仰的前提是教师要有坚定而积极的信仰。面对较为紧张的高中教学任务,面对颇为重要的考试成绩,面对饱受质疑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模式,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容纳着异常的信仰焦虑,而由焦虑所引发的压力“可能是教师要面对解决的最糟的健康问题之一。”[7]另一方面,新课程改革又在为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着力塑造一个不仅在经济、政治、哲学与文化诸多领域无所不通、无所不会,而且能够完成高中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的“全能”形象。较高社会期待与现实生活形成的鲜明落差不得不让我们理性地抹去那些耀眼的光环,还原那些仍在默默辛劳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
在新课程改革理念逐渐内化为日常的课堂教学时,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只有反思焦虑的缘由并不断强化自身素质,提升教学水平,才能为新课程改革成效的持续、为自身的发展提供注解。③而值得关注的另一个问题在于,思想政治课教师对于意识形态把握的程度与政治理论领悟的深度深刻地影响着教学过程和学生能力的培养。教师为主导并不意味着教师对学生就没有要求和约束了,也不意味着教师没有权威性和主导性了。[8]“以学生为中心”的表述不能替代课堂教学过程中这一基本问题。思想政治课教师只有更加深刻地学习政治理论,及时掌握最新的时事政治动态,并内化为自身的思维品质和实际行为,才能将社会实际问题与所讲授的思想政治理论有机结合,才能化解焦虑,引领学生的思想政治方向,有效回应不断衍生出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
注释:
①心理学意义上的焦虑是指个体在知觉到危险之后产生的无方向的唤醒状态。本文拟借助“焦虑”一词以表达后课改时代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对社会文化生活、新课程改革及自身价值观等方面的担忧、不安以及批判性的建构或解构。
②据新课改之前对初中学生进行的调查显示,思想品德课在初中学生最喜欢的课程中排在第10位(共14门课),在最不喜欢的课程中排在第3位。有近1/10的初中学生将思想品德课列为最不喜欢的课程。高一学生中喜欢思想品德课的人数比初三学生低了近十个百分点。见魏曼华,等.新课改前初中思想政治课教材及使用状况调查报告(内部资料)。转引自朱小蔓.当前中国中学道德教育课程标准及其创新方式[J].全球教育展望2004,(4).
③据广州市的调查数据,75.6%的教师认为教师专业化水平是推进课程的关键,84.4%的教师认识到需要在实际工作中自觉提升自己的专业化水平,而为了达到课改的专业需求,超过65%的高中政治教师行动起来参与了相关课题。参见张云平.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实验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J].中国德育,2008,(10).
参考文献:
[1]迈克尔.W.阿普尔.文化政治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24.
[2]于伟.现代性与教育――后现代语境中教育观的现代性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23.
[3]宋建军,吕朝阳.论新课程改革中的教师转变[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0,(2).
[4]佐藤学.课程与教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227.
[5]黄向阳.德育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93.
[6]孙志文.现代人的焦虑和希望[M].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94:75.
在我国教育界,很早就有人提出过隐性教育的问题,历史上流传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蓬生麻中、不扶自直”以及“孟母三迁”“择邻而处”都是在说明环境潜移默化的教育力量。陶行知先生主张“生活即教育”,他认为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将这些论述运用在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即是将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中学政治教学的全部工作中。
西方国家对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由来已久。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关于隐性教育的观点,包含了很多真知灼见。苏格拉底指出,对儿童的道德教育主要应通过开展讨论、组织活动进行,他将其称之为“助产术”或对话法。柏拉图则强调通过环境的影响,音乐、文字的感染,行为习惯的培养来形成人们理性的认识。而亚里士多德特别重视“躬身实践”,认为只有实行某种锻炼,才能使人身上为善的德性日臻完善。20世纪初,杜威在《教育中的道德原理》一书中主张通过学校生活和各科教学对学生开展“间接的道德教育”,而不主张专门开设道德课程,并提出了著名的“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和“从做中学”等教育思想,隐含了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观念模式,为隐性教育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诞生奠定了理论基础。20世纪60年代,美国教育社会学家杰克逊在其专著《班级生活》中首次正式提出了隐性课程的概念,对于这一概念,杰克逊认为学生从学校生活中不仅学到了读、写、算等文化知识,而且获得了态度、动机、价值和其他方面的成长。这些态度、动机、价值、规范并不是从学术课程中获得的,而是经由学校的非学术课程即隐性课程传递给学生。至此,隐性课程开始成为教育学界课程研究领域的热门课题。
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我国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大多以显性课程为主,往往以直接灌输知识作为教育手段,普遍忽视了对隐性课程的研究和实际应用,使一些间接影响学生思想政治品质的教育因素未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结果导致了思想政治工作功能的弱化。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中学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全面贯穿于学生的生活中,通过无意识的、间接的、内隐的方式使中学生不知不觉地予以接受。通过引导中学生去感受和体会,使他们的认知、情感、行为等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和熏陶,对多元背景下中学思想政治教育采用隐性视角的理论和实践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符合多元背景下中学生的思想需要,因此充分开发利用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将资源进行优化整合,走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协调式”的发展道路,是提高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有效途径。
1. 有利于多元背景下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侧重于灌输式教育,忽视了发挥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隐性教育功能。中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行为规范的养成,需要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的努力。中学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优化整合,不仅有利于中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也有助于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多元背景下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重要突破。
2. 有利于拓展多元背景下中学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领域
众所周知,目前对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研究较多地集中于对内涵、特征、功能等基本问题的探讨上,而对如何协调好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实现资源效益最大化,缺乏系统性的研究。针对这种状况,将多元背景下中学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研究视野,深化并拓展到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过程,有利于发现问题,及时研究解决问题。
3. 有利于多元背景下中学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完善和创新
经验证明,成熟的理论能指导实践,实践研究到了一定的程度后,亦可以反推理论研究发展创新。多元背景下中学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协调性机制的落实,能够有效促进多元背景下中学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案设计、运行操作、保障、评估等机制的建立和推行,其衍生的种种矛盾及其内隐的客观规律会引导人们不断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难题,进而创建新的理论。
4. 有利于实现中学生个体健康、全面发展
当代中学生主体意识的增强,独立自主的个性和略带叛逆的心理特点,对多元背景下的中学教育方法提出了新的挑战。通过对多元背景下中学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优化和整合,能够使中学生的认知、 情感、行为等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和熏陶,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促进学生个体全面发展。
5. 有利于增强多元背景下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多元背景下中学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多样性,为中学生获取思想政治方面的相关知识拓展了渠道,也促进了多元背景下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手段的创新,多元背景下中学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有效整合使中学生在与人交流、参与活动、感受环境氛围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增强了多元背景下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6. 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绝大多数学校都能高度重视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载体的作用,并有意识地把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融入校园各个管理、服务和教学环节,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和氛围,形成崇尚科学、积极向上的良好风气,使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过程中,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应运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