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14 09:24:0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高血压的健康宣教知识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作为医院和高校应广泛关注中老年知识分子的健康状况,承担起这份社会责任,加强对高校教职工健康保健工作的管理。建议高校设立专门组织机构负责这项工作,医院应协助高校制定科学规范的健康保健工作计划,开展和完成健康宣教工作。
对高血压患者病情进行全面评估
高血压又称原发性高血压,它的发生与遗传、饮食、精神状态和生活习惯等诸多因素有关[2,3]。目前一致公认是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使正常血压的调节功能失调而形成的。大量流行病调查资料表明,大脑皮质功能紊乱、高级神经中枢功能失调在发病中占主导地位,体液、内分泌、肾脏参与发病过程。全面系统地了解和评估高血压患者的病因、病史、病情等级,及时建立健全病案。根据高血压患者的病因、病史,因人而异制定具体的健康教育内容和方式,以保证健康教育的有效实施。
健康教育指导内容
心理宣教:部分中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对高血压疾病不予重视,大多数患者在体检发现自己患有高血压疾病后,出现紧张、焦虑和孤独感等不良心态。因此针对患者的心理特点,首先要帮助他们理解高血压虽是终身疾病,但进行有效的药物治疗和食物控制,可以减缓病情。通过医护人员的共同宣教,指导患者有规律服药,给予患者足够的关怀、交流,消除患者的焦虑感,增强患者自我保健意识。
科学用药:血压因所用的药物和服用周期不同而波动,药物治疗一定要遵从医嘱,按时服药,建立服药与血压监测档案,不可血压降下来就停药,血压上升再服药,使血压反复波动,对健康极为不利。选择最佳服药时间,使血压控制在理想水平。
合理饮食戒烟、限酒对高血压患者非常重要,尼古丁可使血压一过性升高,以及降低服药的依从性和抗药性;饮酒与高血压患病率之间呈线性相关,大量饮酒可诱发心脑血管疾病,世界卫生组织建议饮酒越少越好;高血压患者应减少钠盐摄入,每天食盐量控制在
业余活动:指导患者业余时间进行体育运动,中老年知识分子运动项目可考虑步行、慢跑、太极拳、门球、气功等,避免剧烈的体育运动,每天持续运动20分钟以上。有规律的体育活动有助于增强机体抵抗力,降低血压。
控制情绪:人体血压受情绪变化而波动,情绪激动尤其是生气和愤怒时,可诱发血压升高。因此,劝导患者对引起情绪激动的因素尽可能采取回避的方法,可适时地听轻音乐,优美的乐曲可以消除紧张、烦躁和忧虑的情绪,达到降压效果[5]。
转变服务意识,提倡预防为主
目前我国的医疗服务人员存在着重治疗、轻预防的服务意识。因此,应该指导高校基层医护人员转变思想,倡导教职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健康理念,并付诸于日常的实际工作中。同时,基层医护人员开展高血压患者的针对性康复治疗,负责他们的康复治疗及健康咨询,控制高血压疾病的发展,促进功能的恢复,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高血压患者用药后应定期测血压,服药后不应站立太久,若出现晕厥、恶心、乏力时,立即平卧,头低足高位,以促进静脉回流,增加脑部血流量。高血压患者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细嚼慢咽、避免过饱。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戒烟、限饮酒、劳逸结合、保持乐观情绪。根据年龄、病情选择慢跑、快步走、太极拳、气功等运动,当出现头晕、心慌、气急等症状时应就地休息,避免竞技性和力量型运动。定期测量、记录血压,定期门诊复查。充分认识健康教育亦是一种治疗因素与治疗方法,利用良好的医患关系的优势,针对高血压病中的生活方式高危因素,推行健康处方。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主要的危险因素,但高血压病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还处于较低水平。
总之,通过对高校知识分子预防保健工作的管理,加强教职工健康宣教、科学用药、健康饮食、运动疗法和自我监测等综合措施,高校中老年知识分子的健康水平将会显著提高。针对中老年知识分子高血压病患者的特点,选择恰当的教育内容和措施,进行有效地健康宣教,不仅可减少或预防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率,而且对保障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胡永华,主编.实用流行病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172-231.
2 Puska P.Nutrition and global prevention on non-communicable diseases[J].Asia Pac J Clin Nutr,2002,11(1):755-758.
按照国家卫生部医疗卫生防病在先.预防教育面向社区、面向人群的要求.我院卫生所联合我院教务处充分利用我院在卫生技术和医疗护理方面的人力资源优势.积极拓宽宣传教育工作的覆盖面。高血压病预防保健宣传教育覆盖的人群为:全体教职工(含离退休人员),全体学生.所辖社区居民.广大社会人群。
2宣传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传统的防病保健宣传教育方法简单.途径单一,这种落后的、被动式的宣传教育方式、方法根本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与现代科技发展水平也不相适应结合我院目前的实际条件.我们应当努力采用先进、多元化及主动的宣传教育方式及方法去开展各种防病保健宣传教育活动
2.1以发放宣传材料为主的宣教方法
把如何预防高血压.高血压病人如何保健等知识印制成宣传单或制作成小册子.在人群集中的地方或集体活动时发放并进行宣教,是一种简便易行、行之有效的宣传教育方法
2.1.1利用集体会议,进行宣传教育利用全院教职工大会、学生大会发放宣传材料或利用学院每年春、秋两季运动会对全体师生发放高血压病预防保健知识的宣传材料并进行宣教
2.1.2利用临床实践,进行宣传教育利用学校医疗、护理专业的学生进行社区临床见习或实习时间对社区人群发放高血压病预防保健知识的宣传材料并进行宣教。
2.1.3利用义诊活动,进行宣传教育:利用行业协会等部门每年组织疾病预防知识宣教月的义诊活动.组织卫生所医护人员和部分医学、护理专业的教师和学生走上街头对广大市民发放高血压病预防保健知识的宣传材料并进行义务咨询和保健教育
2.2以讲解、视听为主的宣教方法以讲解、视听为主的宣传教育具有直接、形象、覆盖面广、宣讲效率高、知识更新快、限制条件少和节省人力物力等许多优点.在高血压病预防保健宣传教育工作中尤其能够发挥重要作用.应当积极利用并扩展这种宣教方式
2.2.1利用电子、通讯设备.进行宣传教育:利用广播、电视和校园网等方便、快捷的通讯、电子传媒途径等对高血压防病保健知识进行宣教。
2.2.2利用就诊活动,进行宣传教育:利用学校教职工到卫生所就诊时间.进行面对面的高血压防病保健知识宣教
2.2.3利用专题讲座,进行宣传教育:开展高血压防病保健知识专题讲座.由卫生所的医护人员、院内本专业资深教师以及经过高血压防病保健知识培训的学生分时间、分地点对广大教工、学生和社区居民进行高血压防病保健知识宣教。
2.2.4利用娱乐活动,进行宣传教育:利用教职工工会的娱乐性活动、学生课余趣味活动、学院大型科技文化节等活动将高血压防病保健知识编制成娱乐性节目进行宣传教育。
2.2.5利用“文化墙”,进行宣传教育:利用学校卫生所的宣传墙、校园画廊、社区文化宣传墙.以高血压知识集锦或其相关图片展等形式对高血压防病保健知识进行宣教。
3宣传教育的内容
高血压病预防保健宣传教育要落到实处,要取得好的效果,必须认真筛选宣传教育的内容:要针对不同的宣讲对象.选择不同的宣讲内容
3.1高血压防病知识的宣教内容
首先要让人们知道什么是高血压.它属于什么疾病.它的发病因素是什么.它有什么危害,让人们认识它,重视它特别应提醒年轻有为、诸事操劳的中年组人群(近年来.35--44周岁及处于更年期的人高血压发病率呈上升趋势[i-2]).以提高他们思想上的重视程度其次.从高血压发病的相关因素来看.应着重加强对未患病人群特别是亚健康状态的人群进行预防高血压病知识的宣教。
3.1.1降低工作压力:降低劳动强度、减轻工作负担、放慢工作节奏是缓解工作压力和精神压力的有力保证.也是预防高血压病的重要方法
3.1.2改善劳动、生活环境:如降低噪音、避免强光刺激、美化工作生活环境对平衡人体生理、缓解精神压力有很大帮助
3.1.3放松心情:对来自社会、家庭、个人方面的工作、生活事件引起的心理冲突应学会释放。如听音乐.和亲人朋友聊天、喝茶,参加一些娱乐活动.使心理平衡.情绪稳定
3.1.4合理膳食结构:荤素搭配.以优质蛋白为主,适量摄取蛋白质:降低动物脂肪摄人量,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及含钾、镁、钙多的食物:控制食盐的摄入量。
3.1.5适当运动:适当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控制体重.以免肥胖运动以每周35次,每次20~60分钟为宜运动项目、时间和强度应因人而异散步、游泳、慢舞、习剑和气功等运动项目是身体锻炼的较好选择。
3.1.6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减少夜生活.保证充足的睡眠
3.1.7建立防病保健档案:对上辈有高血压病史的人员应鼓励其建立预防高血压病的保健档案:或在其体检档案中另列血压测量史数据单:鼓励其在身体异常时期多测量血压。特别是在更年期、女性绝经期更应重视对血压的监测
3.2高血压病人健康保健知识的宣教内容对已患高血压病的人群除了对其进行防病知识宣传外,还应着重对其进行如何遵从医疗护理、如何服药、如何监测病情、如何平衡身心等相关知识宣教
3.2.1合作管理.养成良好的遵从医疗行为:学校卫生所与高血压患病教工应建立医患互动式合作管理网:应当在医护专业教师的指导下.组织医护专业高年级学生(青年志愿者)与所辖社区高血压病人建立义务合作管理网卫生所医护人员和志愿者学生为每个病人建立健康档案.填写固定联系方式.定期发放高血压健康知识宣传手册.并进行个体化指导。督促病人按时服药.不随意更改或增减药物,主动测量血压.主动就医复诊。从而让高血压病人养成良好的遵从医疗行为.为疾病控制提供有力保证。
3.2.2认识降压药物,不盲目服药:告诉高血压病人有关降压药的名称、剂量、用法、作用与副作用.并提供相关书面知识指导。
3.2_3学会主动测量血压.时刻掌握病情动态:教会高血压病人或其家属使用和保管血压计的方法.并掌握血压的测量时间、测量部位、测量方法和记录方法等相关知识:指导高血压病人根据血压测量范围调整工作日程、活动方式.让高血压病人掌握是否需要就医的血压指数。
3.2.4学会平衡身心.防止意外情况发生:让高血压病人懂得不暴饮暴食、不剧烈运动、不狂喜大悲、不劳神过忧、身体勿过热过冷等.以平衡身心.防止高血压、脑出血等急危重症的发生
4宣传教育效果的评价
为了及时掌握高血压防病保健知识的宣传教育效果.每半年或一年应对宣教范围中的人群进行可行性跟踪评价如利用全校的教职工体检或社区人群的抽样调查来分析宣传教育的成效,并根据评价结果及时调整或制定新的宣教计划,进入下一轮宣传教育实施程序.直至达到预期效果具体评价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4.1通过体格检查评价宣传教育的效果
可以通过全体教职工或学生的体格检查,透过与高血压相关性健康指标来评价高血压的防病保健知识的宣教效果如将体检中的血压值、血糖值、血脂值、胆固醇值和体重值等与相应的健康标准指标进行对照:或与以往体检中的相应数值进行对照,来了解原发性高血压新发病人数,已患高血压病人的保健程度.从而判断对高血压防病保健知识的宣教效果。
4.2通过设计问卷量表评价宣传教育的效果
可自行设计测评量表.通过整群抽样,了解社区人群对有关原发性高血压的诊断标准、预防保健措施、遗传性和并发症以及治疗性降压药物的名称、作用及其毒副反应等知识的知晓程度:对遵从医疗护理服务行为的执行情况.特别是已患高血压病人的服药依从性、保健措施的执行程度等方面进行问卷调查.可以较好地分析和评价高血压防病保健知识的宣教效果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3-7210(2009)03(b)-133-02
高血压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影响重要脏器如心、脑、肾的结构与功能,最终可导致这些器官的功能衰竭[1]。全世界的高血压患者数达6亿之多[2],由于重视其综合防治,发达国家的患病率、病死率明显下降。而在发展中国家,由于人口的老龄化、不良的生活方式、健康教育的欠缺等,使高血压患病率、并发症发生率居高不下[3]。因此,加强对高血压易患人群的健康教育,纠正其不良的生活方式,是显著降低高血压发病率的基本措施。本研究调查分析了高血压患者对饮食知识的认知状况,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对象为自2008年7~9月在北京仁和医院心内科住院的患者,共112例。其中,男72 例,女40 例;年龄32~85岁,平均65.7岁;文化程度:小学以下23例,初中和高中68例,大专及以上21例。
1.2 方法
1.2.1 设计问卷调查内容包括:①患者的一般资料,如姓名、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住院次数等;②患者的饮食结构;③患者的饮食知识认知状况;④患者获取饮食知识的途径。
1.2.2 患者饮食知识认知状况的量化评分通过调查问卷的回答结果,评定患者对高血压饮食知识的掌握程度。每项回答全部正确为2分,部分正确为1分,回答错误为0分;满分70分,总分在42分(正确率为60%)以上为高血压饮食知识认知状况较好,低于42分为高血压饮食知识认知状况较差。
1.3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1.0统计学软件。
2 结果
2.1 不同人群高血压患者饮食知识得分
2个年龄组、3个教育水平、2个高血压病程的高血压患者饮食知识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年龄>50岁、高等教育水平、高血压病程>1年的高血压患者的饮食知识得分比较高。见表1。
2.2 宣教前后饮食知识得分比较
高血压患者宣教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2.3 饮食知识途径情况
见表3。
表 3 高血压患者获取饮食知识的途径
χ2=34.16,P
3 讨论
健康教育是指导患者掌握有关疾病防治知识,提高自我保健和自我护理能力的非药物治疗手段[4]。高血压与饮食情况关系密切,但由于种种原因,高血压的一级预防尚未普及,因此,对住院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尤为重要。调查显示高血压患者存在饮食结构不合理和饮食知识认知状况较差的情况,宣教后,患者饮食知识认知状况的得分提高,这说明医务人员对高血压患者饮食知识的卫生宣教不够,也可能与患者对饮食知识的重视程度或依从性不良有关,同时,也说明加强卫生宣教后的效果良好。实际上,高血压饮食结构合理是控制高血压的基础,因此,为有效地降低高血压的发生率和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普及高血压饮食知识,提高高血压患者的饮食知识认知状况,消除患者的不良饮食习惯,做好宣传教育工作,为高血压患者制订个体化的饮食治疗方案,这是每一个医务人员应尽的职责。
年龄、教育水平和高血压病程对患者的饮食知识有一定的影响。年龄<50岁的患者饮食知识得分较低,这可能与其生活方式和工作忙碌、不关心生活习惯有关。患者饮食知识得分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而提高,可能的原因是高文化居民更容易获取相关知识并形成正确态度和行为[5]。高血压病程1年的患者得分较高,这可能与随着时间延长、血压忽高忽低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与工作,使患者对饮食的关注意识增加,更倾向于采取较为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关。因此,医护人员在进行饮食知识健康教育时,应根据患者不同年龄、不同教育水平以及不同的病程进行有重点的、有区别的健康卫生宣教,以促进患者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
在健康教育形式的选择上,曾有报道[6]最受高血压患者欢迎的是医务人员经常与患者交谈。从表3可以看出,患者获取饮食知识的途径比例大小依次为护士讲解、宣传手册和电视媒体,自购书籍的比例最小,说明医务人员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是患者获取饮食知识最主要的方式之一,医务人员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沟通技巧,根据患者的年龄、教育水平、病程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及时调整并穿插使用教育方法。在现代社会,医务人员还应使患者获取饮食知识的途径多元化,如与他人交流、自购书籍、电视、网络等,促使患者主动地采纳有益于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此外,有报道[7]证实家庭干预对高血压的防治效果明显,医务人员应积极宣传、指导、帮助这一干预的实施。
随着中国逐步步入老龄化社会,高血压患病率逐年上升[8]。国外研究表明,高血压作为生活方式疾病,采取健康教育作为干预方法,是降低该疾病危害性的有效途径[9]。作为医务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年龄、教育水平、病程长短以及患者对饮食知识的认知状况,有计划、有步骤地采取多种途径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为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张蕴婷,吴桂芳.对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指导教育[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13):133,136.
[2]任树生.更新高血压防治观念,强化综合防治意识[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1999,7(5):193.
[3]孙艳红.176例高血压病患者膳食调查及饮食指导[J].护理学杂志,2001,16(8):451-453.
[4]米光明,林琳.医院健康教育[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9:14.
[5]常春,张红霞,吕姿之,等.北京市中关村地区55岁以上居民健康需求研究[J].中国健康教育,2004,20(7):613-615.
[6]崔灵.高血压住院患者健康教育需求的调查分析与对策[J].护理管理杂志,2002,2(5):3.
[7]吐达洪,马洪进,张克瑞,等.家庭干预模式对原发性高血压防治的效果评价[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8,7(2):3-4.
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一个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但是我国高血压患者血压的控制率却很低[1],尤其在四川宜宾兴文地区,由于地处偏远,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更差,为寻求控制血压的方法,进行这次试验。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每月组织下乡义诊,由医务人员采用校正过的水银柱血压计进行血压测量,多次测量血压大于140/90mmHg,排除肾功能衰竭、甲亢等继发性高血压,纳入试验对象。最终选取患者100例,年龄在45~75岁,不分男女,随机分成教育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根据血压情况给以适当的降压药物治疗(拉西地平、厄贝沙坦、酒石酸美托洛尔、氢氯噻嗪等)。健康教育干预组在治疗期间每周电话随访干预,对照组不进行干预。3个月后再次义诊时,所有患者测量血压值,进行统计分析。
1.2方法 电话进行健康宣教1次/w,主要宣教内容:①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疾病,同时也是脑梗塞、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但这个因素是可以通过治疗达到控制可,因此应当对高血压引起足够的重视;②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复杂,生活方式与习惯是影响血压的重要因素。血压与盐的摄入呈正相关性,高血压患者应当限制盐的摄入,同时应该保持生活作息规律,戒烟戒酒,适当锻炼,控制体重;③叮嘱其按时服药,每2~3d到当地卫生所或自测血压,并根据患者所测血压对药物进行适当的调整。告知其高血压病是不可治愈的,只能通过治疗达到控制,故在血压下降至正常后应当继续口服药物治疗,终身服药。
1.3统计学分析 数据应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测血压小于140/90mmHg视为血压达标,见表1。
3 讨论
高血压是以血压升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症,主要对靶器官造成危害,如心、脑、肾、血管的病变,给整个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生活节奏逐渐加快,以及老年人口增加,我国的高血压人群逐年增加。根据流行病学调查报告我国现有高血压患者大于2亿,占全球高血压总人数20%。然而我国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却分别低于50%,40%,10%。兴文县是四川省宜宾市最偏远的一个小县城,经济落后,交通不利,城乡分布较散,乡村老百姓就医不便。兴文地区的高血压治疗现状可能更糟糕,这就使得对高血压患者的管理变得尤为重要,找到一条较好控制血压的方法或途径成为广大医务人员的迫切愿望。
文化程度的高低是影响高血压知晓率的重要因素,文化程度越高,对高血压的知识了解的就越多,就更加引起重视,能及时通过体检或自测血压来发现高血压。并且文化程度高的人相对文化程度低的人经济条件较好,能通过各种渠道得到专业医务人员的正确指导与治疗。虽然高血压非常常见,但大多数患者由于未接受专业培训或学习,对其认识仍然比较肤浅,甚至有错误观点[2-3]。高血压患者的遵医行为是影响治疗的关键因素,而遵医行为与患者对高血压的知识呈正相关。多个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不遵医患者中的大多数是由于自身及家庭对高血压病认知不足,对血压升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对于无明显症状的早期高血压患者,他们的不遵医行为更加严重[4]。因此,我们应该加强高血压健康知识的宣传教育,尤其高危人群应该重点宣教,提高大众高血压防治知识水平。由于兴文地处山区,大多数人口居住乡村,交通的不便导致就诊困难,并且他们的文化程度较经济发达地区也明显低下,通过讲座、书报等形式进行健康宣教可能收益效果欠佳。那么通过电话形式进行宣教是一条可行的。本研究采用进行1次/w电话的询问及健康宣教,不但让患者提高了高血压知识,同时也增进了医患间的感情,获得了好评。这也为患者对医生的信任度得到大大提高,为其遵医行为打下基础。
生活习惯对血压影响较大。研究证实钠盐(氯化钠)摄入越多,患高血压的几率越大,血压值越高。我国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表明,膳食中钠盐摄入量每增加2g/d,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增高2.0mmHg和1.2mmHg[5]。而钾盐的摄入量则与血压呈负相关,高钠、低钾膳食是导致我国大多数高血压患者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另外少动、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方式也是影响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的因素。经常对其进行健康宣教,促进其改善生活方式,从而有利于控制血压。
在我国高血压控制率低的另一个决定性的因素是对药物的依从性低,健康教育形式的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药物依从性[6-8]。对于药物依从性低分析其原因可能有矛盾心理、依赖心理、恐惧心理、绝望心理、急躁求快心理、省钱心理、焦虑怀疑心理等[9],这些心理因素都会影响高血压患者的用药依从性。部分患者认为血压降下来后就可以不用再继续服药,这种认识上的误区可能是影响药物依从性的因素之一。本研究通过定期电话随访,耐心开导患者,督促患者服药,进行健康宣教,使其正确认识高血压,提高患者药物依从性,从而有利于血压控制,相对对照组血压控制率有明显提高。
综上,我国是高血压大国,目前高血压的控制不尽人意,高血压的管理任务仍非常艰巨。健康教育是一条耗资少,效果好,简单易行的辅助控制血压的方法,值得推广。尤其是经济水平低、偏远的地区,能有更多获益。
参考文献:
[1]王增武, 王馨, 李贤, 等. 中年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及控制状况的演变趋势[J]. 中华高血压杂志, 2008,16:1033-1036.
[2]杨桂芝.社区高血压患者服药不良行为的护理干预[J].护理学报,2008,15(8):79-80.
[3]叶少武,黄凤珍,曾锦霞,等.社区高血压患者认知情况调查与研究[J].广西医学,2010,32(7):792-794.
[4]韩淑艳,黄庆华,谭艺峰.高血压患者健康知识对遵医行为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0,5(11):243-244.
[5]周北凡. 膳食与心血管病//周北凡, 吴锡佳.心血管病流行病学及人群防治[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3:49-60.
[6]彭晓霞,梁万年,杜雪平.高血压社区综合管理的效果评价[J].中国全科医学,2003,6(2):135-136.
妊娠高血压又被称为妊高症,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妊娠期多发性疾病,多发生于女性妊娠20周后,具有较高的临床发病率。该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高血压、水肿、蛋白尿、抽搐、昏迷,严重者可引起心肾功能衰竭,对患者母婴伤害较大,如不能及时进行有效治疗,可导致不良母婴结局,甚至对母婴安全产生威胁[1]。而该病与孕产妇日常生活习惯、环境等影响因素关系较为紧密,因此在治疗的同时,合理、科学的护理工作亦会对临床效果产生较大影响。因此本文作者通过对我院部分妊娠高血压患者加强健康教育,对比观察其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从我院2008年2月——2012年2月收治入院的妊娠高血压患者中抽取60例,均为女性,年龄22-36岁,平均年龄26.47±4.83岁,孕周25-36周,平均孕周29.86±4.71周,其中初产妇37例、经产妇23例。所有病例经临床综合检查均符合妊娠高血压的临床诊断标准并已确诊;排除既往精神病史、癔病史、相关药物过敏史患者,合并严重内科基础疾病患者、全身性疾病或血液性疾病患者、主要器官及系统严重受损或功能障碍患者等。所有患者均了解治疗护理方案并已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服从医护安排,符合伦理学要求。
1.2方法
1.2.1分组将60例妊娠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30例,年龄24-36岁,平均年龄26.71±4.64岁;对照组患者年龄22-35岁,平均年龄26.29±4.71岁。经统计学检验,两组患者的基本情况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2方法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具体内容如下:
患者入院后主动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交流,充分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如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性格、喜好等,根据患者的特点制定个性化的健康教育方案,使用患者乐于接受的方式对其进行健康宣教。如对老年患者及文化水平较低患者避免使用书面教育材料,多由护理人员组织病友讨论会或一对一口头宣传,并对其家属同时进行宣教,帮助患者记忆、实施宣教内容;对青年患者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多媒体平台等进行健康宣教,提高患者汲取健康知识的兴趣与好奇心等。
其健康宣教内容扩展知识范围,除疾病的发生、发展及治疗过程中正常疾病缓解转归变化、常见不良反应及应对方法的相关知识外,还应包括健康饮食指导、日常生活护理须知、不良生活饮食习惯等,将知识面涵盖疾病、治疗、康复、住院期间及日常生活等各个方面的内容。
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相关知识掌握度、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对护理工作依从性、满意度,并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
1.4数据处理使用SPSS统计学软件17.0版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检验水准为0.05,可信区间95%,p﹤0.05为样本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统计学分析可知,观察组患者相关知识掌握度及对护理工作依从性、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讨论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多发生于妊娠20周后及产后2周,其发病原因尚未完全确认,但可能与患者的遗传因素,孕产经验,孕产期胎儿、胎盘异常,子宫异常等多方面因素有关[2]。该病对孕产妇及围生儿影响较大,孕妇可出现高血压、水肿、抽搐、昏迷等临床症状,病情严重者可引起心肾功能衰竭,甚至威胁母婴生命安全,该病亦是导致孕产妇与围生儿临床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该病患者的病情受到环境、生活饮食习惯等外界因素影响较大,因此在临床上进行常规治疗的同时,应注意对患者的护理及健康宣教,只有使患者了解疾病及治疗情况,理解临床医护措施及相关要求的目的与意义,才能帮助患者改善其生活环境,消除不良习惯,增强生活质量;同时增强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有利于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使患者配合医护工作,提高其临床效果[3]。
由本文研究结果可知,观察组患者相关知识掌握度及对护理工作依从性、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对妊娠高血压患者加强健康教育,能够有效增强其对疾病与治疗相关知识的掌握,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与满意度,降低不良反应,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R54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2-351-02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是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2004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数据统计,我国18岁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达18%以上,估计全国患高血压病人数超过1.6亿,目前仍有上升趋势,更令人担忧的是,高血压患病率的增加趋势,年轻人比老年人更明显,35―44岁人群高血压患者患病增长率男性为74%,女性为64%[1],与高血压流行现状和发展趋势形成反差的是我国高血压病普遍存在知晓率、服药率、控制率低的“三低”现象,在农村更为明显。因此,加强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对人们提高对高血压的认识及对早期预防、早期治疗高血压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1 健康教育对象阿
健康教育对象主要是社区内高血压患者、各类体检时测血压偏高者及具有二个以上高血压危险因子人群。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份我院通过辖区内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统计有高血压患者共计4224人,占建档人数的11.5%;其中男性2542人,女性1682人,平均年龄56.4岁。
2 高血压的健康教育方法
2.1 发放健康手册,设置宣传栏,健康教育橱窗.根据工作需要,我院在门诊及各个社区服务站显要位置设置了宣传栏,放置了宣传手册和健康处方,定期宣传高血压病的防治知识,对居民健康人群发放健康教育资料,向人们宣传高血压防治的相关知识,起到科普宣教的效果。
2.2 定期开展知识讲座,由全科医师或上级医院专家定期授课,重点宣传高血压防治的有关知识,根据需要,可在健康教育,知识讲座之前测血压,开展咨询和义诊活动。
2.3 上门健康宣教,利用上门建立居民健康档案时机,因地制宜地进行健康宣教,认真倾听高血压患者主诉和需求,耐心解释高血压患者提出的问题。
3 健康教育内容
3.1 饮食指导
对患者进行饮食指导,高血压患者强调低盐低脂脂饮食,每日食盐量控制
3.2 运动指导
适当的全身体力运动是独立的降压因素,具有巩固药物的降压效果作用[3],根据高血压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选择适当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气功、太极拳.骑自行车等,适当的体育锻炼和体力劳动不但能增强体质,还能达到减肥或者维持正常体的目的,肥胖者平均体重下降10kg收缩压可下降5-10mmHg, 建议体重指数应控制在24kg/m2以下。要循序渐进,运动心率控制在102―126次/分,或不超过170次/分―年龄,运动频度为每周5次,每次持续30分钟左右。
3.3 心理指导
高血压是一种心身性疾病,心理压力也是高血压的重要因素,所以心理指导是高血压健康教育中必不可少的内容,要正确引导高血压患者学习高血压病的防治知识,指导患者训练自我控制能力,注意劳逸结合,避免精神紧张和劳累,避免情绪激动,保证足够睡眠,保持心理平衡,尽量减少自已生活方面的压力,消除诱发因素,以积极的态度应对高血压。
3.4 用药指导
目前高血压服药率.控制率低,主要是患者服药的不规则引起。高血压治疗是一个长期,甚至需要终身的治疗。所以高血压患者用药要坚持用药、规则用药、安全及合理用药,强调因人而异、长期用药物治疗和血压达标的重要性;调整药物剂量一定要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调整,不要随意换药,指导患者不要在自我症状改善或消失后随意停用降压药,以免引起血压突发或生理脏器的供血不足,发生不良反应。要注意高血压相关危险因素的治疗,如调脂.抗血小板.血糖控制;同时要教会患者及家属测血压,观察血压的波动情况,以便指导用药。
4 讨论
高血压是一种可以有效控制的流行性疾病,若认识到位,措施得当,可在有效控制血压水平的同时显著减少脑卒中、冠心病、肾衰竭和眼底病变等疾病和风险,从而有效保护患者健康,降低疾病负担。由于疾病模式的转变,高血压的防治策略应转向社会.心理在内的综合防治模式,在社区进行高血压防治是控制高血压的关键。
健康教育是一项有组织、有计划、有目标、有评价的社会教育活动,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人们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促进人们自觉地采用有利于健康的行为;社区高血压健康教育的目的就是促进高血压患者建立良好的有益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通过对高血压病患者的健康宣教指导,使患者及家属对高血压认识水平得到提高,逐渐改变了一些不良生活习惯,提高了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对高血压患者的防治起到了积极作用,对提高高血压知晓率、服药率和控制率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高血压是我国的常见慢性疾病,在我国发病人数可多达1.6亿以上[1]。而患者疾病的控制却并不理想,因此往往容易造成血压居高不下,发生各种高血压并发症,出现的心脑血管事件。有研究学者表明[2],提高高血压患者的遵医行为,加强其对高血压疾病的重视程度,是保证患者血压得到有效控制的前提,更是减少各种高血压并发症发生的重要方法。而对于高血压患者,往往需要在家服药治疗,因此社区护理工作至关重要,为加强社区护理,分析健康宣教对高血压患者的效果,现进行了本次试验,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9年3月~2010年3月收治的88例高血压患者作为本次试验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高血压学会(1999年)对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将患者按照案例收集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组患者44例,其中男性22例,女性22例,患者年龄在36~75岁之间,平均(51.53±8.11)岁;患者高血压分级为I级18例,II级19例,III级7例;患者病程在7个月~21年,平均(5.24±1.71)年。观察组患者44例,其中男性21例,女性23例,患者年龄在35~74岁之间,平均(51.01±8.31)岁;患者高血压分级为I级19例,II级20例,III级5例;患者病程在8个月~23年,平均(5.54±1.84)年。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高血压分级、病程等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仅对患者每半个月进行一次血压测量,不给予任何其他护理。观察组给予社区健康宣教,定期组织高血压患者进行小讲座,并到患者家中进行体检,并联合使用电话随访等。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血压变化,总结患者护理干预后1年内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例数,并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1.3健康宣教方法
观察组患者,护士要定时组织患者进行小讲座,讲解有关高血压的相关知识,遵医用药的必要性,用药方法,并进行饮食指导。为患者发放各种宣传册,图册内容包括各种高血压知识,影印清楚,图片精美,文字简单易懂,并使用较好的纸张,利于患者保存。在宣传册首页留下护士的联系方式,详细标明患者使用的药物,药物服用方法。
社区护士对护士要积极了解患者的用药治疗方法及服药情况,并及时通知患者到医院做复查。当得知患者出现了不良的用药行为时,及时叮嘱患者改正,使其能够建立良好的遵医服药行为。对老年和健忘等记忆力较差的患者,要为患者寻找能够促进其正常按时服药的方法,并详细地提供患者药物名称、服药剂量、服用时间、服用方法[3、4],同时还可请患者的家人一同监督患者用药。
此外,我社区护士还在工作中,对患者进行家庭随访和电话随访。定期到患者家中,为患者和患者家属讲解有关的知识,并针对不良习惯进行纠正。护士电话保持畅通,以便患者有问题时能够及时与护士取得联系。
同时,护士在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过程中,还要积极学习各种高血压的知识,积极了解患者的治疗动态,以更改健康宣教方案。
1.4数据处理
将本次试验所得数据录入SPSS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即(―X±s),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取95%可信区间,当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降压效果较好,与对照组组患者比较,p<0.05;观察组患者1年内发生心脑血管事件3例,对照组发生8例,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两组患者的血压、心脑血管事件比较
3小结
高血压患者一般临床治疗多采用药物治疗方法,其能够将血压更好地控制在正常范围内,依赖药物的正规服用和患者对疾病的重视。通过健康宣教,向患者讲解有关药物使用的重要性,使患者对降压有一个正确的理解,遵医行为得到明显改善,减少了不良事件的发生,值得在社区护理中推广。
参考文献:
[1]王远华.健康宣教和行为干预对社区内246例中青年非药物治疗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J].健康必读(下旬刊),2011,12(1):139-140.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了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被确诊为患有高血压疾病的中老年病患者,一共100例,所有病患者的平均年龄在于40-75岁,随机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为50例,其中,观察组的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各有15例和10例,平均年龄不超过70岁,患有高血压疾病最少有两年,对多不超过10年;在对照组中,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各有16例和9例,平均年龄不超过75岁,患有高血压疾病不超过12年,不少于3年。根据中国高血压疾病的诊断标准,所有病患者符合高血压疾病的诊断标准,两组病患者在一般资料的记录上的差异不具有任何统计学上的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研究方法
1.2.1护理的方法
对照组:让一般的护理人员对该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干预,为患者简单介绍入院的制度和手续,并且对患者进行简单的高血压疾病知识和治疗方式的宣教,给予出院的健康指导。
观察组:由专门的医生和护理人员组成专门的小组开展有针对性的高血压疾病知识健康教育,和患者采取一对一的教育方法,并且开展座谈会、进行模型展示以及开展防治高血压的研讨会等等,采取丰富的方式开展防范高血压的全程健康教育。在健康教育的过程中,首先对患者进行合理的评估,然后根据具体的评估结果制定针对性的方案,采取实际的措施进行干预,最后对护理的效果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在全程健康教育的过程中,专门的负责健康教育的医护人员对教育计划进行制定,并且分阶段完成,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阶段:
(1)口头宣教
在高血压防范知识的健康教育中,应当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每个季度开展1次,主要由专门的护理人员致电联系高血压患者及其家属,邀请他们共同参加健康教育活动。对每次健康教育课程的时间进行合理的安排和分配,每次讲课时间控制在1个小时,每次讨论的时间在10-30分钟之内,在课程的最后安排20分钟为患者讲解新的知识。通过各种丰富多样化的方式开展高血压门诊患者的健康教育,一方面提高健康教育的实施效率和知识的全面性;另一方面还为患者和医生之间提供相互交流的机会。
(2)直观式宣教
通过录像、卡片、音频等进行直观式教育,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交流,并且为高血压患者讲解高血压知识手册的知识,例如,在候诊室的大厅内通过电视视频播放关于高血压健康教育专题的影片,在影片中通过小故事或者动画片宣传高血压防治的科普知识,从而满足患者各种学习的需求。
(3)文字宣教
文字宣教的工具可以借助医院的宣传栏、宣传手册、健康教育处方等等,让专门的人员负责对宣传栏的内容进行更新,通过手册和处方教育患者关于防治高血压的基本知识,例如高血压的概念、合理用药治疗的重要性等等。
1.2.2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健康教育效果。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对数据样本进行t检验,采用x^±s表示数据的分布趋势,P
2、结果
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对高血压的防范知识掌握的评分更高,治疗依从性评分也更加高,两组数据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
目前我国高血压病人已经超过1.3亿[1]。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病诸多危险因素中最重要的独立因素。我国以高血压及并发心、脑血管疾病为主的慢性病医疗费用以每年17.7%的速度递增,给国家和家庭带来严重的经济负担。家庭干预是指对病人家庭成员进行相关疾病知识教育或由医务人员定期家访进行干预性训练两者相结合的方法,以提高病人治疗的依从性和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为降低高血压病人的发病率、自残率和死亡率,提高高血压病人的生活质量,自2007年以来对33名高血压病人在出院后6个月内进行家庭干预,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选择心内科2007年1月至2010年8月住院的高血压病人,出院时血压均将至正常,其中男48人,女28人;年龄:最大的83岁,最小的36岁平均年龄在59.5岁文化程度:高中以上27人,小学41人,文盲8人;病人和家属生活在一起。家属主要指子女和配偶,或能对病人生活方式产生影响的人。按出院时间的先后顺序,将病人随机分成对照组38人,观察组38人。2组病人的年龄、文化程度、病情和家庭干预能力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 干预方法 2组病人出院时均遵医嘱给予降血压治疗,并对病人及家属高成血压进行相关知识宣教。在上述基础上对观察组家属进行高血压相关的认知强化,将家庭干预知识编制成册,发给病人及家属,由专科护士负责对病人及家属每周随访一次,采用上门家访、电话,门诊复查等形式,护士根据病人血压控制及有无合并症等情况,对病人及家属进行个体化指导,并将其具体病情、护理资料进行登记。强化内容包括:①健康教育:教育形式包括不定期的医学讲座,赠送宣传画册,组织观看录像等。内容上针对高血压因素,如肥胖、不合理饮食、过量饮酒、负性情绪等以及高血压病因、临床表现、用药、监测血压进行健康教育,提高家属及病人对高血压知识的认知程度。②行为干预:首先建立合理膳食模式讲解饮食控制与调配的重要性,[2]戒烟戒酒,达到并维持理想或适宜的体重,对中心型肥胖应特别注意热能的控制。限制钠盐摄入,对轻度高血压或有高血压家族史者,每日食盐量3~5g,中度高血压每日1~2g食盐(折合酱油5~10ml)。重度高血压,应给无盐膳食。限制钠盐的摄入,可使很多病人的血压降低,并可减少对降压药的需求。建议多吃绿叶蔬菜和新鲜水果,它们富含多种维生素和膳食纤维。芹菜、荠菜、荸荠等蔬菜有降压作用,建议多选食。培养规律的生活起居,安排合适的运动方式和时间。必要时陪同病人一起适当活动或控制饮食,督促病人坚持用药,定期复查。③心理干预:对家属进行心里疏导,减少其焦虑、紧张情绪。指导家属在病人焦虑、烦躁时予以关心、理解,给予心里支持,培养病人自我调控能力,帮助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监测血压,血压平稳后每周监测,并将数据登记,分别在病人出院后3个月、6个月将所记录的数据进行整理。
1.2.2 统计学方法 所有资料经整理核实后输入计算机,采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处理。率的比例采用x2检验。
2 结果
2.1 3个月后2组病人血压控制情况比较(见表1)
表1 3个月后2组病人血压控制情况比较 例(%)
注:p
2.2 6个月后2组病人血压控制情况比较(见表2)
表2 6个月后2组病人血压控制情况比较 例(%)
注:P
3 讨论
3.1 高血压需要终生服药控制血压,并且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树立坚强的意志和信念外,还与家人和朋友的支持和帮助密不可分[3]。因此即要对病人进行科学有效的健康教育,使其积极配合,又不能忽视对家属的健康宣教,应重视其督导、支持作用,降低高血压病的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本研究结果说明家庭干预对高血压病的血压控制有着重要意义。
3.2 对高血压病人实施家庭干预,是一种良好的健康教育方式,也是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的重要手段。通过对病人及家属共同宣教,强调家属督促、参与和支持,帮助高血压病人掌握知识,树立健康观念,建立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减少危险因素,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同时降低了医疗费用。因此,我们认为家庭干预是开展高血压防治工作最廉价、最有效的策略值得大力提倡。
参 考 文 献
[中图分类号] R54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210(2009)08(a)-057-02
高血压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影响重要脏器如心、脑、肾的结构与功能,最终可导致这些器官的功能衰竭,也是全球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近年来,由高血压引发的高致残、致命性疾病――冠心病、脑卒中等在我国的发病率也日益攀升。最新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人群高血压的知晓率为30.2%,治疗率为24.7%,控制率仅为6.1%,仍处于较差水平。导致其发生的危险因素包括,长期不良环境刺激、运动少、长期精神紧张、高盐、高脂、高胆固醇饮食、过量饮酒、吸烟、肥胖等,虽然高血压遗传因素约占30%,但有不良嗜好和不良的刺激,常容易发生高血压。如果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低盐饮食、不吸烟、不饮酒、避免肥胖、减少精神压力、改变不良环境、坚持锻炼,同样可以避免高血压。因此,鼓励患者改变现有的不良生活方式已很有必要。为此,本研究对高血压患者开展全面健康教育,取得了一定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6年1月~2008年7月,收集在我科住院的高血压患者180例,男125例,女55例;年龄38~84岁,平均58岁。文化程度:大专以上31例,中学88例,小学及以下61例。
1.2方法
1.2.1健康教育方法。对高血压患者及家属进行系统健康教育,实施从入院到住院宣教、出院指导、随访的全面健康教育,按照护理程序方法,自患者入院即评估患者健康情况,并按照“收集资料 列出护理诊断、制订教育计划、实施教育计划 评价效果”的顺序开展健康教育。
1.2.2 住院教育。患者入院后,由责任护士在对患者进行入院宣教的同时发放入院告知书及自行设计的高血压相关知识和需求调查问卷,对患者及陪护人员的年龄、文化程度、接受能力进行评估,了解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针对不同层次,不同需要进行个体化宣教。对其中的共性问题制订成“高血压的健康教育单”,由责任护士发放并讲解,要求有一定文化程度的患者或陪护人员阅读。并组织患者观看科室播放的高血压健康教育录像。教育患者积极治疗高血压,将血压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降低并发症发生的危险。
1.2.3 发放健康教育单。内容主要包括如何预防高血压;保持规律的运动;减轻体重;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如限制钠盐摄入,每天应低于6 g,补充钙和钾盐,多食绿色蔬菜、水果、豆类食物,油菜、芹菜、蘑菇、木耳、虾皮、紫菜等食物含钙量较高,减少食物中脂肪摄入,补充适量蛋白质,如蛋类、鱼类等;增加粗纤维食物摄入,预防便秘,因用力排便可使收缩压上升,甚至造成血管破裂。按医嘱服药,不可增减药量,更不可突然停服;定期检查血压;吸烟的危害;控制饮酒;避免不良的情绪波动,保持心理平衡,避免不良的环境刺激;定期体检等。
1.2.4 出院指导。对出院患者定期复查随时指导,建立患者档案手册,在患者出院后进行电话追踪宣教,提醒患者注意饮食、休息、服药,避免劳累和情绪激动。
1.3统计学方法
所得数据采用SPSS 1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率的比较用χ2检验,P
2结果
2.1健康教育前后高血压患者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情况比较
见表1。
表1 健康教育前后高血压患者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情况比较[n(%)]
表1显示,健康教育后高血压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率显著高于教育前的认知率。
2.2健康教育前后高血压患者生活行为方式的情况比较
见表2。
表2显示健康教育后高血压患者生活行为方式较教育前有显著改善。
表2 健康教育前后高血压患者生活行为方式的情况比较[n(%)]
3讨论
高血压属慢性病,发展缓慢,如得到合理正确的治疗,一般预后良好,否则易发生靶器官损害。让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包括高血压、危险因素及同时存在的临床情况,了解控制血压的重要性和终身治疗的必要性。学会调整心态,避免情绪激动,坚持控制饮食,合理安排运动量,坚持服药,戒烟、戒酒,可避免血压增高,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本研究结果显示,高血压患者经健康教育后,在改变不良行为和饮食习惯、合理安排休息与运动、保持情绪稳定、掌握疾病相关知识和用药知识等较健康教育前均有显著改善,患者对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需求大有提高,特别对如何预防高血压,降压药物指导,饮食指导需求最多。出院后患者普遍反映通过住院期间接受各种形式健康教育,学到许多知识,患者通过护士的健康教育对高血压知识已有全面认识,更主动配合治疗,应对能力大有提高,高血压并发症如高血压危象、高血压脑病、脑血管病、心力衰竭、慢性肾衰竭明显减少,患者自我管理与调控能力提高。而且通过健康教育提高了护士整体素质和专科水平,激发了护士对健康教育的求知欲,增加了护士的成就感。健康教育不仅对药物治疗有增效作用,而且其本身就是一种治疗方法,使患者在心理、生理、社会三个方面都保持健康。由此可见,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可行的。
[参考文献]
[1]尤黎明,吴瑛.内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62.
[2]陈维英.基础护理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21.
[3]郑建华,梁淑欣.83例长期高血压眼底改变动态随访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07,45(15):49.
[4]陈德勋.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指导[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10):110.
[5]张蕴婷,吴桂芳.对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指导[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13):133-134.
[6]谭丽,景玉芝,樊立坤,等.健康教育在高血压防治中的重要作用[J].中国现代医生,2007,45(22):128-129.
[7]刘丽敏,许晓云.对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J].中国医药导报,2007,4(31):64-65.
收治高血压患者63例,均为自愿参与,并能随访观察至少1年,其中男30例,女33例。同时选取家属79名,与患者一起接受1年的护理干预。
方法:高血压防治知识培训:①为患者及家属制定培训计划。要求每位患者至少有1名家属共同参与培训,建立考勤管理,对未参加培训者,予入户培训。根据患者及家属的特点制定出以家庭为单位的宣教内容、饮食指导、高血压疾病相关知识宣教、服药指导、运动指导,血压测量、强化自我监测等内容的培训计划。有高血压的患者在日常饮食上都应遵守低盐、低脂、低热量的原则,并注意饮食结构的合理搭配,饮食不宜过饱、过快,最好忌不良嗜好,如烟、酒等。同时在日常饮食上还可以吃一些能帮助自己降血压的食物,这样也能起到治疗高血压的作用,促进患者病情的康复。建议高血压患者平日服药切勿间断或断断续续,坚持服药能有效减少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由于存在个体差异,需在服药过程中不断触索,以求最小、最合适的剂量而获得最合适的疗法效果。②与患者及家属密切沟通。正确记录患者及家属的联系方式,通过电话、短信、邮件等了解患者的动态管理情况,回复患者及家属遇到的健康问题。③护理监测的方法:定期随访,要求患者每天测量2次血压。认真填写高血压患者自我监测手册,正确记录每天饮食、血压、服药、运动、情绪等情况,随访时与护士充分交流情况。
讨论
资料与方法
2009年6月~2010年6月进行产前检查且住院分娩的患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96例患者为观察组,期间分娩未进行健康教育的52例为对照组,两组孕妇在年龄、体重指数、孕产史、基础血压等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健康教育方法:对于确定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患者予以疾病知识的宣教、心理护理宣教、饮食知识宣教、用药知识宣教、促使孕妇坚持定期检查,教会并督促孕妇每天数胎动,每周测体重,提高其自我保健意识,以便发现异常时能及时就诊。
研究方法:比较两组妊娠并发症(胎盘早剥、产后出血、HELLP综合征等)、分娩方式(自然分娩、剖宫产)、围产儿并发症发病率(新生儿窒息、死胎、新生儿死亡、胎儿窘迫等)的发生情况。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应用X2检验,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结 果
两组比较,观察组妊娠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7,P<0.05)。观察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54,P>0.05)。观察组围产儿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5.17,P<0.05)
讨 论
有学者研究表明[1],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与个性心理、缺少运动、不良的饮食习惯、不定期进行产前检查等有关。不良的心理状态、生活习惯,不遵从医生的指导将加重疾病的发展,从而造成不良的预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社会支持均低于健康孕妇[2]。早期将疾病相关知识告知患者调整患者心理状态,使患者正确了解及认识疾病,将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利于患者的身心,从而降低和控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高危孕妇在孕期中应遵医嘱进行系统的产前检查,并适当调整饮食和进行必要的心理调节。国内有学者报道[3],1500例孕妇中有61.6%孕妇孕期未按医嘱进行系统的产前检查,孕期普遍存在着不遵医行为。因此,早期对于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孕妇进行健康教育,改善这些孕妇的遵医行为,从而预防和控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发展,显得很重要。注意每位孕妇,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教育,根据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相关知识和治疗过程的理解程度,制定合理的健康教育方案,宣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相关知识,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所产生的严重后果及相关预防改善知识,提高孕妇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知晓率、防病意识及自我保健能力。另外应重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的主观心理过程,加强与其的交流与沟通,取得高危孕妇对医务人员的信任,从而提高其遵医行为,有利于疾病的转归。
健康教育简单易行,不受场地、资金的限制,便于边远地区,乡村医院开展,仅仅微弱的投资,多一些医务人员的人文关怀将有效降低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并发症,改善围产儿预后。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