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14 09:24:05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高校教师科研能力培养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培养创新型的人才,关键在于提高教师教育科研能力。教育科研能力是一种高级的、来源于教育实践而又有所超越和升华的创新能力,教师具备教育科研能力不仅可以丰富和发展教育理论,而且是信息网络时展的主动选择。
一、深化认识,转变观念
目前,知识的快速更新,新思想、新观念不断地涌入,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加之我们现在所面临的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如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课程设置,培养目标,办学体制等等。这对高校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就是说,以往经验型的“教书匠”已经不能适应时展的要求。新时期的国防教育,需要的是集教学、科研、管理多种能力于一身的“复合型”、“学者型”的教师。换句话说,具有较强科研能力是当今高素质教师的重要标志。
当今世界各国对高校教师在职培训时较强调进修和科研,都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日本的《教育公务员特例法》规定:“为实施自己的职责,必须不断努力研究和进修。”我国的《教师法》对教师的教学研究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一是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实验;二是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发表意见。
然而,高校教师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认为教师的任务就是教书育人,科研是科研部门、是专家学者的事,跟自己关系不大。针对这样的状况,学校要通过专题研讨、请专家讲学、外出进修学习等形式向教师宣传,促使教师学习,尽快转变教师的观念,让教师深刻认识到科研是教师的任务与职责,具有较强的研究能力是时代、社会、民族对教育工作者提出的崭新的要求,我们当责无旁贷。
二、以人为本,全面提高
一是培养创新和探索精神。要善于抓好教育领域中最先出现的教育现象和本质,善于提出新的问题,新的研究思路,敢于向权威和假设挑战。科研型教师要有强烈的研究欲望,对自己教学中新的发现和思考,要积极主动去选择研究课题进行实验,大胆尝试,积极探索。不怕困难、不怕挫折。
二是不断积累渊博的知识。为完成本学科教学所需的基础知识,要有扎实的知识功底,相关学科知识,社会常识、日常生活知识、专业理论知识、科研知识、科学理论知识等。运用哲学原理来分析问题,指导科研;灵活运用,掌握系统、边缘和交叉科学等理论,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三是培养获取和接受信息能力。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新学科、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涌现。同时,由于现代信息传播手段的发展,学生求知要求也会愈来愈强烈,作为科研型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获取和接受能力,在工作实践中不断获取新知识,使自己适应现代国防教育工作需要。
四是培养课题选择及设计能力。教育科研取得成功的前提和条件是对课题进行恰当地选择、合理地设计。要根据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形势,从国防教育改革的实践和部队实际需要中选择和设计课题,包括确定课题研究范围并提出研究课题能力,文献资料分析综合能力,提出研究假设的能力,制定研究方案的能力等。
三、打牢基础,掌握方法
要努力掌握科研的基本方法。进行科研的第一阶段是选课题、即提出问题、发现问题。科研课题的来源应该主要是本教学实践或本专业部队急需解决的问题,这是我们研究的重点。科研不排除抽象的纯理论研究,但对于教师来说,应侧重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有实用价值的课题,这样既可扬其实践经验丰富之特长,避其理论功底不足之短,又可以使研究直接服务于教学需要。
科研的第二个阶段是查阅文献资料,进行课题论证。查阅文献资料一是了解前人或他人在这一领域的研究现状,二是获得更多的理论知识,在查阅资料的基础上要进行课题论证。课题论证是有组织地、系统地鉴别研究的价值,分析研究条件,完善研究方案的评价活动,包括以下内容:一是主题目的;二是课题的价值;三是研究的可行性分析;四是包括研究的主要内容、步骤的设计、采用的方法和研究对象的选择等。
第三个阶段是具体实施,即严格按照方案进行。整理分析研究资料,归纳结果,写出报告或论文,把研究的全过程以及取得的成果用文字完整地表达出来。
四、优化环境,激发能力
学校环境是对教师创新能力的形成发展产生影响的多种学校因素,其中较为重要的有学校的校长,学校管理,教学的评估体系等。适宜、合理的学校环境是教师创造力顺利发展的必要条件。
一是优化学校环境的关键要素----创造型校长。创造型校长,其最为主要的特征是能够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工作热忱主动,不受常规所限制,善于发现学校管理和教师教学中的主要问题,并想方设法给予圆满解决。具体而言,包括加强科学的学校管理,使学校管理有利于促进和鼓励教师创造性教学;带头研究和解决学校中的创造性课题,善于听取教师的新观点和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努力为教师提供创造性工作和研究的机会与条件等。
二是有助于教师创造性发挥的管理。学校管理的中心是对教师的管理,其具体内容就是允许、鼓励和帮助教师创造性地进行教学。允许是指为教师提供一种相对宽松自由的环境;鼓励是指学校管理者应对创造性表现的教师给予精神和物质上的积极强化;帮助是指学校管理应利用一切条件为教师提供有关创造的新的理论、成果、技术和方法等信息,经常组织参观学习、讨论交流、专家指导等使教师开阔视野,拓宽思路。
三是完善学校评估体系,注重考查创新教育能力。学校的教育评估体系是对教师教学成果的检验,同时评估体系所选择的标准又是对某种教育思想和方法的肯定,对教师的教学起着很强的诱导和强化作用。所以注重评价体系中教师创造性工作成效的权重、导向、奖励,使之形成人人争创新的氛围。
培养高端技能型会计专门人才,除了需要教师具备过硬的实践技能,还对教师的科研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进行科学研究是高职教师的任务与职责。
一、高职院校加强教师科研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一)科研是高职院校提高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高等职业院校面向生产、服务、管理一线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定位决定了高职教育必须紧密地依靠市场,根据市场需求办学,要为区域经济服务,为用人单位服务,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走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的道路。高职院校只有积极参与企业技术服务活动,破解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一线的难题,同时为企业提供科研成果并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才能唤起企业积极投身于校企合作办学的热情。高职院校开展科研活动,既保证和促进了校企结合可持续性发展,也有利于提升学校办学水平,促进自身发展。
(二)科研是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保障。科研工作对于教师践行高职教育理念,理清教学思路、改进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解决教学难点等方面都会起到重要作用。另外,面对学科发展的新情况,教师需要不断跟踪学科发展,及时掌握最新发展动向和国内外发展趋势,更好地了解所教课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丰富讲课内容。在这个过程中,科研工作始终起到重要的支撑和保障作用。
(三)科研是高职教师提高自身水平的重要途径。开展科研工作除了可以拓展教师专业知识、提升学术水平、增强教学能力、实现职称晋升外,最重要的是能够培养教师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在科研工作中,教师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去思考教学中的诸多新问题,更加广泛地猎取新知识,更加积极地探求解决之道。正是在不断进行科研的过程中,教师自身的素养和能力才得以提升。
二、高职院校会计教师科研的内容
(一)教育教学研究。作为教师,科学研究不仅指一般意义上的科研,还包括教学研究。如教学改革问题、自己所从事专业的教育科学问题。既可以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研究,也可以对教学资源和教学环境探讨。要结合学校办学定位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把自己所执教的学科领域内的新内容传授给学生;要结合学生的个性差异,利用现有的教学条件,选择适应的教学方法,完成教学任务;要根据课程性质和授课需要建设教学资源,构建教学环境。
(二)专业学术研究。随着会计准则与国际的接轨,会计专业知识更新的速度加快,从事会计教育的教师必须关注本专业发展动态和空间,认识和理解新的经济形势给本专业带来的影响,掌握本专业最新学术动态、学术成果,提高自身专业知识及相关专业知识水平。高职院校会计教师要结合当地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积极开展科研活动,为企业发展提供人才培训、管理咨询等服务,充分发挥会计在社会经济和企业运营中的重要作用。
三、高职院校会计教师科研现状
(一)教学任务繁重,科研精力不足。在当前高职院校招生生源逐年下降的严竣形式下,财会类专业出现了报考考生人数不减的局面。各大高校财会类专业招生规模的迅速扩张,导致师资力量紧张的矛盾进一步加剧,明显加重的教学任务使得高职院校会计教师每天忙于应付日常的教学工作,从而导致教师主动进行科研的的积极性低,科研氛围不够浓厚。
(二)科研能力薄弱,科研兴趣不大。当前高职院校的会计教师多数是从本科院校毕业后直接走上讲台的,虽然大多数教师通过在职研究生进修取得了硕士学位,但普遍没有经过系统的科研训练,科研能力较为薄弱。另外,在高职院校中很多教师只是为了职称晋升而突击搞科研,他们只按照职称评定标准要求搞科研,一旦职称晋升就失去了继续进行科学研究的兴趣。还有部分教师对科研课题的选题、申报、评审、组织实施、验收等环节不了解,不知道如何运作,屡次受挫后产生了畏难情绪。
(三)科研方向不明,科研质量不高。不少高职院校会计教师只追求科研项目的数量,并不关注科研成果的质量;只关心职称评定的要求,并不在意是否能够提高自身科研素养。部分教师科研选题范围跨度很大,甚至与教育教学和自己所任教的专业毫无关联,这既是对自己工作的不负责任,也不利于高校教师队伍素质的提升。
四、加强会计教师科研能力培养的措施
(一)转变观念,学习提高。针对高职教师对科研缺乏重视和对科研工作存在畏难情绪的情况,学校要通过对高职院校功能定位的文件学习、专题研讨、高校专家学者宣讲、培训进修等形式,尽快转变教师的观念,让教师深刻认识到提升自身的科研素养和科研能力,对于推动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推动师资队伍建设、推动产学研结合,进而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激发教师积极跻身于科学研究的热情。
(二)团队协作,联合攻关。团队合作往往能激发出团体不可思议的潜力,集体协作干出的成果往往能超过成员个人业绩的总和。高职院校应注重科研团队的建设,积极组织团队研讨活动,增强教师之间的学术合作,不断提升团队的专业水准和科研水平。通过科研团队的协作与配合,加强重大课题的联合攻关,从根本上提高高职院校的科研质量和科研水平。
(三)创造机会,加强交流。学术交流活动是教师获取学术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高职院校应鼓励和支持会计教师参加会计学会、会计师资研讨会等活动,以使会计教师能够有一个相互交流、沟通的机会。鼓励教师在会上交流学术观点,发表学术见解,同时获取最新学术动态,了解国内外同行的新经验和新做法,这对于开拓视野,提升教学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崔玉祥、袁云沛.产学研合作师资队伍建设研究.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1.3
为了满足学校的正常教学需要,许多高职院校均招聘了大量的应届毕业生充实师资队伍。总体上来看,这些毕业生具有思想活跃、精力充沛、勤奋好学、接收能力强、新知识多等优势;但其弱势也很明显,他们都是一离开校园就匆匆地走上讲台,大部分又是非师范专业出身,既缺乏系统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又缺乏实际的教学经验,更不熟悉高职高专教育教学的基本特征和基本规律。所以,要提高高职教育的教学质量,保证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对高职院校中的青年教师的专业素养进行系统的培养。而对青年教师进行科研能力的培养也是提升个人专业素养的必要条件。
一、培养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科研能力的意义
(一)现代教育模式需要创造型与科研型教师
现代教育模式,要求教师必须充分深入地观察分析教育对象、教育现象、教育问题,运用科学研究的原则和方法,探寻教育规律及有效教育途径和方法,构建合适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尊重、发展和完善学生的个性,使其禀赋和潜能得到充分开发。要求教师必须进行教育科研,由经验型、辛苦型向科学型、研究型转变。
(二)教育的终身化需要不断钻研、不断探索的教师
人类科学知识每3到5年增加一倍,整个大学期间所学的知识,毕业时即有五分之一已被淘汰,特别是针对高职院校学生和专业设置的特点,教师必须转变一次教育终身受益的观念,认真学习和钻研不断发展变化的现代科技文化知识,调整和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并及时了解本学科在国内外发展的趋势,把最新科技成果及自己的科学思想和创见带入课堂,传给学生。同时要积极参与科学研究,通过科研工作不断提高自身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及教育技能,从而带动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青年教师要时刻保持创新精神,与时代同步,与知识更新同步,不断钻研探索,始终走在科学知识,能力技能的最前端,才会使我们的职业教育永葆活力,才能使我们的学生备受社会欢迎。
(三)高职教师要适应产学研相结合的教育模式
要不断为社会培养和提供创新人才,提高企业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管理创新等方面的自主创新能力;要主动深入企业和社会进行调研,将困扰社会与企业的经济及技术难题作为自己的科研课题,并不断探索和潜心研究,顽强地去攻克它;要主动介入产业活动,提高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率,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要依据国家需要和行业发展,超前起步,探索研究科技经济的发展趋向,提出前瞻性指导性的结论,使社会、企业做好技术储备,形成超前能力,提高国际竞争力。
二、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科研能力发展现状
(一)青年教师科研畏难意识严重
不少青年教师迫于"评职称"的压力,他们中为数甚多的人,对此既不愿做,又不敢做,更不会做。因而在教学实践中,依然因循守旧,凭主观经验办事。实践证明,一个不善于总结教学经验和教训,不探索教育规律的教师,是一个不完美的教师。他不可能创造性地去实现教育教学意图,充其量也仅是个"单纯教学型"的教书匠而已。
(二)科研意识不强,综合素质有待提高;研究方向不明,申报课题经验不足
由于现实的诸多因素,高校青年教师即使已经认识到科研工作的重要性,也想在科研方面有所作为,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许多人参加工作以来从未申报或参与过任何课题研究。大部分青年教师对科研课题的选题、申报、评审、组织实施、验收等环节不了解,不知道如何运作,不能迅速融入现有科研队伍中。
(三)教学任务繁重,无暇顾及科研
这种认识反映了旧的教育观念仍然禁锢着不少教师的头脑,错误地认为,只要守着两本书(课本与教参),一支粉笔,所教学生成绩合格,找到工作也就心满意足了。至于搞教育科研,就要有更大的投入和付出,且出不出成绩还是一个未知数,这就意味着教师要冒一定风险,因而吓退了不少教师,也为其安于现状,墨守成规。长期以来,人们还往往习惯性地认为,只要辛辛苦苦地工作就是优秀教师。其实这是对优秀教师的一种误解。真正优秀的"辛勤园丁",无可置疑地应当是那些热爱教育事业,有着良好的师德,能向教育科研要质量、上水平的科研型教师
(四)科研缺乏系统性和稳定性,研究方向摇摆不定,教师科研协作与团队精神欠佳
三、提升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科研能力的措施
(一)提高对高职院校科研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科研工作是高职教育发展的需要,科研工作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科研工作是教学创新的源泉,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基础。
(二)学校应提供有利于科研的平台。为了加强教师科研队伍建设,应该形成一些制度和政策,以绩效工资为平台,把教师的科研成绩列入考评项目,引导、支持、鼓励教师积极参加教育科研工作,认真搞好科研工作,提高科研质量和水平。青年教师要善于发现和找准具有可行性的研究点,学习和创新科研方法,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政策平台,资金平台以及信息资源平台。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与科研课题研究,加入科研团队,全面提高个人的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
(三)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将科研融人到教学中。教学不是孤立的,科研可以充实教学。科学在日新月异地飞快发展,如果在教学中总是讲一些陈旧的东西(包括基础课在内),学生学起来就会感到很乏味。因此,教师从事科研工作,了解学科发展的动向和前沿,并适当引人教学,会丰富讲课内容,使课堂效果更好。尤其是介绍自己亲身从事的科研工作,会使学生感到更有兴趣和动力。
(四)通过企业实践调整科研思路。高职院校必须要加强青年教师的专业实践锻炼,应有计划的安排他们到企业进行专业实践,鼓励他们参加各种专业技能培训和考核。定期安排他们开展行业或专业的社会调查,了解所从事专业目前的生产、技术、工艺、设备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以便在科研教学中及时补充当前生产中使用的新工艺、新科技。还可将教学中的一些科研课题带到企业去,向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请教,以促进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结合,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能力。
(五)提高教育理论水平和注重研究方法。教师的专业知识只有达到一定高度,才可以一览众山小,教学才会得心应手。因此继续教育、终身教育已成了教师的生活内涵。青年教师应把自我诱导、自我培养作为自己的职业追求,时时激励自己去刻苦学习。同样,要提高教师的教研水平,就必须虚心学习、善于学习。勤奋学习教育理论,因为没有教育理论的指导,就很难有教学研究的新思想、新思路、新视野,就没有新发展、新突破。青年教师必需加强基础教育理论学习,掌握教育理论与联系实际的能力,了解和初步学会并掌握教育研究的一些基本程序和方法。增强科研信心,激发科研激情。信心和激情是搞好科研的两大要素。修身养性,陶冶情操,颐养性情。培养自身的文学功底,以更好地体现和传递科研成果。
四、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高职院校必须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角度出发,实施全面的素质教育,这就对高职院校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要系统地对高职院校的青年教师进行全面地培养,在加强青年教师专业能力,教学技能的基础上强调科研能力的培养与提升,这样才能使他们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为学校培养出社会需要的有用人才,推动科学技术和社会的进步。
参考文献
[1] 夏玲.新时期高校教师素质培养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 2007.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5-0011-03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战略已经从规模发展转入内涵提升,创建“双一流”和加快“地方本科转型”成为新时期的两大抓手,实施应用型本科教育、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创建应用技术大学成为地方本科高校的转型目标。作为地方本科高校,在转型发展背景下,在培养什么样的人问题明确之后,如何培养这样的人?靠什么样的师资队伍培养这样的人?则变得非常必要且十分重要。应用型人才培养不仅需要教师具有知识传授能力,更需要具备较强工程技术能力。而现今师资队伍工程能力缺失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已成为制约培养质量提升的瓶颈。注重问题驱动,更新思想观念、创新方法途径,构建新型的教师工程技术能力培养体系已成为地方本科转型发展的重要工作和当务之急。
一、培养体系构建理念
理念决定方法,思路决定出路。要转变当前地方本科高校教师工程技术能力发展培养模式,需要首先转变传统观念,树立新的理念:
1.优化顶层设计,推进周期滚动提升。根据地方本科高校办学定位和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对教师的要求,以“全程性、分阶段、可持续”为指导,构建具有特色的教师工程技术能力培养体系,推进不同类别、不同层次、不同阶段教师的周期性、可持续滚动提升。
2.突出阶段重点,完善多元培养模块。结合工程应用型高校教师在工程技术能力发展上的共性和个性需求,将之前碎片化的培养内容整合成工程思维能力提升、工程实践能力提升、工程转化能力提升、工程教学能力提升和工程创新能力提升五大模块并加以完善,针对不同阶段教师需求特点重点突出培养相应模块内容。
3.加强纵横合作,构建协同培养平台。加强与行业企业间的横向联动,建立校企合作共建关系,搭建共同培养和提升的平台;形成校内的纵向支撑,建立校内各部门、二级教学单位间的信息互通和相互合作关系,最终构建横向联动、纵向支撑的教师工程技术能力协同培养平台。
4.完善信息系统,构建在线服务平台。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作用,建立教师工程技术能力培养档案库,汇集校内外甚至国内外的优质资源,完善相关信息系统,形成集规划、培训、研究、交流为一体的教师工程技术能力培养在线服务平台。
5.完善评价体系,促进教师能力提升。开展教师工程技术能力培养评价方法研究,改革职称评审制度、增设工程业务考核、建立校企共管制度,完善现有的评价体系,以考核促培养,以评价促提升,引导教师转变观念,主动参与培养,积极提升能力,持续提高培养工作实效。
二、培养体系构建方案
地方本科高校应针对教师工程技术能力现状,结合本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兼顾学校和教师两方面需求,按“科学规划,构建体系,建章立制,打造品牌”的工作思路,以“顶层设计、重点突出、协同培养、信息支持、评价促进”的培养理念,构建完整化、系统化、个性化的教师工程技术能力培养体系,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阶段的教师制订涵盖“导师引领、知识培训、实践提升、考核激励”的培养措施,且加以有序推进和落实,切实培养和全面提升教师工程技术综合能力。
(一)培养措施
1.实施青年教师导师制,充分发挥导师引领作用。青年教师绝大部分都是刚走出校门的毕业生,工程技术能力欠缺,高校可从本校选派或从企业聘请与青年教师专业学科领域相同或相近,工程技术经验丰富的教师和工程人员作为青年教师的工程技术导师,充分发挥工程资深人员的“传帮带”作用,使青年教师尽快适应地方本科高校办学定位及人才培养目标对岗位的要求,建立工程实践意识。工程技术导师应根据被指导青年教师的具体情况,指导其制定专业发展规划,并具体制订提高工程技术能力的培养计划,明确培养目标、内容和措施,并督促实施;在知识、理念、技术、方法等工程技术各环节上对青年教师进行系统指导并做好指导记录。青年教师要积极主动接受导师的指导,定期就个人思想、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和反思,及时向导师汇报并听取指导意见。各二级教学单位和相关部门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好组织实施、协调指导、检查考核等工作。
2.组织工程技术知识培训,完善教师工程技术知识体系。高校可组织没有工程与社会实践经历的中青年教师参加学校安排的工程技术知识培训。由学校聘请校内外、国内外具有丰富工程技术实践经验、掌握学科前沿知识、技术和先进理念的专家学者,以专题培训、学术报告、专家讲座的方式,采取信息化、多元化、混合式的教学模式进行培训,拓宽中青年教师的视野,使其了解学科前沿和工程技术专业知识,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完善中青年教师的工程知识体系。
3.落实工程实践工作,切实提升教师工程技术能力。
①参与工程与社会实践。分类型分层次规定专业教师需进行工程与社会实践进修的时间和标准要求:如对于刚入职且工程实践经历不足三年的教师可规定头五年中需有累计半年以上的践进修锻炼时间,其他类型专业教师应每八年中有累计半年以上的实践进修锻炼时间,晋升高一级职称或评优评先时必须有相应的工程实践经历,且实践进修锻炼应与教师岗位职责和任务相一致或紧密相关。工程与社会实践的具体形式可包括:到企事业单位培训基地或生产第一线进行学习、实践;到企事业单位从事科研、工程技术创新活动;主持或作为第一骨干承担具有一定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的工程或技术类横向科技开发项目;非工科专业教师可以通过进行与所从事的教学、科研工作相关的社会调查及研究工作完成工程与社会实践等。实践具体内容可包括:参与项目和工程的咨询、服务与管理;参与设备的研制、开发、设计、制造、调试和运行;参与生产一线技术管理和社会实务等。
②教师进实验室。实验室是教师进行学习和巩固所学的最佳地点之一,实验室工作更是教师将理论和实践相互结合、相互转化的最有力方式之一,高校可要求新入职教师第一年必须进实验室,期间工作成果作为试用期考核的必要内容之一,中青年教师在晋升副高级职称前需有累计一年以上的实验室工作时间。进实验室的具体形式可为:负责指导一定工作量的实验实践课;参与本专业学科建设有关的实验室建设项目的规划、论证及实施工作;主持新实验实践教学方案的设计及实验实践教学内容的更新;参与实验实践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的申请与研究;参与本专业相关实验实践教材、指导书、教学大纲及教学计划的编写和修订等。
③进行产学研合作开发。应依托地方本科高校良好的校办科技产业及产学研合作基础,充分发挥一体化平台优势,让中青年教师在不影响正常教学任务的情况下,利用寒暑假或是学生顶岗实习时间到企业挂职锻炼,从事本专业科技研发、创新活动和合作研究,通过实践锻炼了解行业现状,从而提高业务水平、科技创新、团队合作和工程应用能力。
④从事工程技术项目研究开发。设立专项经费资助中青年教师结合工程与社会实践,围绕实践中发现的产业技术难题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开展工程技术方面的研究与开发启动工作,以项目为驱动,让教师在承担项目研究过程中既有压力又有动力,既不断了解专业前沿知识,提升工程技术能力,又取得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创新性的应用技术成果。
4.考核与激励并进,有力促进工程实践成效。高校若想取得有效的培养成效,就要从源头上对培养质量进行把控,首先就要对实践锻炼单位进行审查,应是与学校有紧密项目合作、与学校共建研发中心或校外实习基地的企业,抑或是有校企合作意向的企业,以及行业、产业内领先的企业,或者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其次考核时需分过程和成果两部分进行考核,主要考核时间、内容和成果,接收单位负责培养过程的监督和管理考核,高校则通过审查考核表、答辩、述职、讲座等形式对参加培养的教师进行成果考核,过程和成果同时满足规定条件的才算通过审查和考核,考核结果将作为教师岗位考核、职称评聘、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为激励教师,高校亦可考虑对参与工程技术能力培养的教师进行工作量减免和相关补助,对取得突出成果和贡献的教师进行多样化奖励,对弄虚作假者一经查实即取消实践资格和考核记录,并根据具体情况追究相关单位和个人责任。
除了以上措施,地方本科高校还应支持和鼓励其他专业专任教师参加短期挂职、顶岗实习、调查研究和业务培训等形式多样的工程实践能力锻炼;支持和鼓励教师参加各类工程技术技能培训认证和考试并取得相应证书。坚持“按需选派、学以致用、规范考核、保证质量”的原则,在执行学校规定的前提下,以确保各二级教学单位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为依据,有计划、分批次地选派教师深入生产和社会实践第一线开展工程和社会实践,打造一支与学校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内涵发展需要相适应的高素质工程应用型教师队伍。
(二)保障措施
无论是教师工程技术能力培养方案的有力实施,还是培养措施的有效执行都离不开强有力的保障措施支撑,高校应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并制定一系列从政策、人员到平台的软硬兼备的保障措施来保证培养方案和措施的有效实施,有力保障和不断提升培养成效。
1.机构保障。职能明确、定位准确的管理组织机构是确保教师工程技术能力培养方案措施有效执行的前提。地方本科高校要从学校层面高度重视,成立专门为教师工程技术能力培养提升服务的机构,如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等,明确其研究、管理、服务的功能定位,形成部门联动、专兼结合的组织体系和人员配置,研究分层次、多样化的培养项目,制定有效促进、持续发展的政策机制,对教师工程技术能力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培养标准、实施方案、组织模式、运行机制进行顶层设计和组织实施。
2.制度保障。地方本科高校要根据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需求积极构建并推进改革现有的人员聘任、职称评审、教学考核、岗位评聘、教师培训和激励促进制度,将体现教师工程技术能力的工程思维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转化能力、工程教学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纳入其中,增设或加大工程技术能力的指标和权重,在教师参与工程实践期间进行工作量的减免、对等转换和相关补助,引导和吸引教师投入高等工程教育研究、实践和改革,提升工程技术应用与研发能力,提高工程综合素养。
3.经费保障。高素质工程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保障是充足的经费投入,鉴于工程技术能力培养的特殊性,低成本完全无法满足培养中软硬件建设的需求。高校应统筹相关经费使用,一方面依托特色学科和行业优势,积极探索和构建开辟工程实践基地,改善工程技术培养硬件条件;另一方面在工程技术能力培训,外聘工程技术兼职教师,工程与社会实践,工程技术项目研究开发,教师进实验室,教师参与产学研合作开发及项目教学试点运行等方面设立专项经费并具体落实,减轻教师及企业的顾虑,切实保障培养成效。
4.平台保障。工程实践锻炼平台是培养教师工程技术能力的有力支撑,地方本科高校应着力建立起校企合作和产学研一体化平台,以此为载体为教师搭建稳定的工程实践锻炼平台,不断完善培养教师工程技术能力的外部渠道。围绕“资源共享,共建共管,共同提高”的原则,整合高校和企业双方的优势资源,实现“强强联合”,共同建设和管理各类保障设施,让企业深度参与到对教师工程技术能力培养中,加强校企双方专家的交流和合作,以最真实的工程环境和工程实践,将先进的工程理念和生产技术带入高校,共同打造一支既有扎实基础理论知识又有较强工程技术能力的工程应用型教师队伍。
结语
综上所述,培养一支既有扎实知识理论功底,又有较强工程技术能力的师资队伍是地方本科高校实现转型目标的关键。当然教师工程技术能力的提升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不但需要高校各级各类部门和人员的V泛参与和共同奋斗,也需要教师自身转变观念和积极主动配合,通过构建多角度、全方位的培养体系,促进教师工程技术能力的渐进式培养,滚动式提升和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潘懋元,车如山.略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定位[J].高等教育研究,2009,(5):36-38.
地方高校肩负着为地方培养人才的重任,其学生毕业的去向主要面向中小型企业,企业的性质和特点又决定了它对工科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在此背景下,地方工科类院校如何做到在有限的时间内将学生培养成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确实需要认真思考。众所周知,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锻炼与提高,在很大程度上主要由学校的实验教学环节来完成,而实验教学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至关重要[1-5]。但是,在目前地方高校的本科教学过程当中,仍然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对实验教学不够重视,主要体现在教学学时安排的比较少,而且实验教学的手段也比较单一,导致很多实验课程变成了一种形式上的教育,成为学生用来应付学分和考勤的课程。有鉴于此,笔者结合自己多年来在实验课程学习和教学的一些体会,以及我校机电工程专业其他教师们的实践经验,提出几点看法和建议,探索在有限的实验课程教学学时的前提下,如何提高地方工科院校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一、提高学生对动手实践能力重要性的认识
1.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毋庸置疑,地方高校学生的学习风气确实与重点院校学生的学习风气存在一定的差距,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主动性较差。对此,我们认为引导学生学习知识不能光靠自觉,而是应该“推”、“拉”两手并用。具体就实验课程而言,从“推”的角度来说一方面加强考勤管理,不仅要注重出勤率,而且需要严格考核学生独立完成规定工作的质和量;另一方面通过教育,从思想上转变学生“重理论轻实践”的观念,加强学生的工程实践意识,让学生意识到动手实践作为训练能力的一个重要部分,它可以巩固和理解已学的理论知识,是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从“拉”的角度看,积极激发学生对实践教学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感觉到能够学到知识并学好知识,通过在做实验的过程当中训练并掌握真正的技能,切实领会相关理论知识,从而达到对课程知识点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的境界,实现兴趣引导拉动学习的教学目的,促进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2.多方位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学生实践意识的培养需要社会、学校和教师的共同努力。首先,企业在招聘人才时,越来越看重大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这一倾向要求乃刚需型的,我们必须紧紧抓住这一契机将其及时地多渠道地传导给学生,使之成为压力和动力,事实证明它在很大程度上为营造大学生重视实验课程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其次,学校应该从制度上重视实验课程,并在软件和硬件上给予足够的保障,同时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实践教学的学习和训练。此外,加强学生与专业教师的联系,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师的各种科研项目当中,经验表明,通过项目类的实践活动,学生们不仅表现出很高的学习兴趣,而且做到了从实践的角度进行后续课程的学习,收效很大,确实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俗话说的好: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在这里粮草就是思想上先具备这个意识。实践意识到位了,将会提高实验教学课程的质量,从而工科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也会有一个全面的提升。
二、采用灵活多样的实验教学方式和方法
1.改进传统实验教学学习方式。传统的实验课程大多是以实验指导教师为主体,教师讲解实验目的、实验原理、仪器设备的操作要领,并详细示范,学生则按照实验指导书上的实验步骤和老师的示范按部就班地去完成实验。这样一来,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缺乏主动思考,始终处于被动参与接受的位置。为了改变这一现象,我校机电工程学院机械工程中心的指导教师在诸如拆装实验这一类课上,就采用了灵活的教学方式:在实验课程开始之初,指导教师只是先把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和实验步骤给同学们讲解一遍,有的操作过程则稍作示范,然后提出一系列的思考题,让学生详细地去分析别人的设计思路、设备的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然后研究拆解方法以及如何按何步骤入手进行装拆,这样学生先思考再接着自己动手操作,学习起来就比较全面和深刻。对于某些问题,学生可能由于缺乏相应的设计知识、拆装技巧和工艺知识,因此很难给出满意的回答和合理的拆装,这个时候通过老师的释疑,常常会使学生有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印象十分深刻。有的同学甚至感叹,我们怎么想不到其中的奥妙,这是因为同学们在大学里一直是学的理论知识,没有接触到生产工程实践,即使是一个简单的设计也是多方面知识的集成。通过这一教学方式,许多学生在拆装实验课上已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实验指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不同的实验课程采取不一样的教学方法,惟一的宗旨就是要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变被动为主动,多动手多操作多思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多渠道灵活开展实验教学活动。地方高校的工科学生,在具备扎实的学科基础知识的同时,必须能够了解本专业的发展前沿,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需要具备较强的实践创新能力,能够综合利用所学的专业学科知识解决工程技术难题。为此,学校应该积极向学生开放实验室,向学生全面开放实验课程、实验项目以及研究课题,创造条件让学生早日进入科学研究实验,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科技活动,鼓励教师运用自己的科研成果,增加一些综合性和技术性的实验,引导学生走入实验室,积极主动地获得动手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事实上,学生只有走进实验室,亲临其境,亲自动手,反复实践,才能悟出真知。开放实验教学的目的是给学生提供一个充分自由学习、实验的空间和轻松的环境,激励学生的创造性和创新思维,培养大学生们的独立工作和独立实验能力。开展灵活实践教学的另一个重要举措是鼓励学生参与各种工程实践竞赛,如教育部和省教育厅组织的各类相关比赛:无碳小车的制作比赛、机械创新大赛、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等等。近几年来,我校机电工程学院十分重视这一类实践活动,将其引入到教学培养大纲当中,并给予相应的学分奖励,直接组织或充分利用学生社团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和省级的大学生各项比赛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科技创新的兴趣和能力,并且在各项比赛中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让走进实验室的学生日趋增加,充分发挥了学科比赛培养和提升学生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的重要作用,使学生的动手制作能力得到了培养、锻炼和提高。
三、结束语
实验教学是工科学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培养工科学生工程实践能力提供了重要的实践锻炼平台,对于地方院校来说尤为重要。当然,工科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高还需要更多配套方案的实施,如学校建立一体化的多层次的实验教学体系,配备具有较强专业实践能力的师资队伍,积极整合有限的实验设备资源,统筹提高实验设备的利用率,等等。但是,作为一个地方工科院校的大学生、未来的工程师,自身首先应该从思想上重视实验课程的学习,积极参与各类实践教学环节的锻炼,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主动性,也就是从现在开始就应该从实验教学中学习经验、学习见识,拓宽自己的工程视野,把前人的一些工程技艺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和能力。
参考文献:
[1]邱相艳,张玉玲,李艳玲,等.实验教学改革与学生能力培养的探究[J].教学教育论坛,2013,(13):60-61.
[2]王涛,张秀东.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下的金工实习创新实践研究[J].教学教育论坛,2013,(13):59-60.
[3]甘灵,张光远.大众化背景下加强工科学生实践环节的探讨[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4):71-75.
[4]周敬红,宋雪萍,张亮.工科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培养初探[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1):137-138.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高职院校在教育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手段等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以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是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必由之路,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教育服务,促进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已成为普遍关注的问题。2011年,“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风靡全球教育届。它是对传统课堂的彻底改革,彻底打破了“先教后练”的传统课堂模式。[1]
表 1 传统课堂与翻转课堂中各要素的对比表
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特殊教育,以实践为重,目标就是为社会经济的稳步持续发展提供第一线所需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高职院校课程以项目化课程为主体,课程教学内容以任务驱动、项目教学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便于组织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类型的教学活动,适合开展和推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2]
一、教师角色转换
翻转课堂使得教师从传统课堂中的知识传授者变成了学习的促进者和指导者。这意味着教师不再是知识交互和应用的中心,但他们仍然是学生进行学习的主要推动者。当学生需要指导的时候,教师便会向他们提供必要的支持。自此,教师成了学生便捷地获取资源、利用资源、处理信息、应用知识到真实情境中的脚手架。伴随着教师身份的转变,教师迎来了发展新的教学技能的挑战。
在翻转课堂中,学生成为学习过程的中心。他们需要在实际参与活动中通过完成真实的任务来建构知识。这就需要教师运用新的教学策略达成这一目的。新的教学策略需要促进学生的学习,但不能干预学生的选择。教师通过对教学活动的设计来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在完成一个单元的学习后,教师要检查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给予及时的反馈,使学生清楚自己的学习情况。及时的评测还便于教师对课堂活动的设计做出及时调整,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3]
二、翻转课堂的关键点
所谓翻转课堂,就是在信息化环境中,学生在上课前完成对教学视频等学习资源的观看和学习,师生在课堂上一起完成作业的答疑、协作探究和互动交流等活动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的两个关键点:第一,课外真正发生了深入的学习;第二,高效利用课堂时间进行学习经验的交流与观点的相互碰撞能够深化学生的认知。因此,笔者认为,翻转课堂是指教育者借助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利用教学视频把知识传授的过程放在教室外,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允许学生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接受新知识,确保课前深入学习真正发生;而把知识内化的过程放在教室内,以便同学之间、同学和老师之间有更多的沟通和交流,确保课堂上能够真正引发观点的相互碰撞,使问题引向更深层次。
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与高职教育结合可能出现的问题
基于上述翻转课堂教学模型,结合高职教育的基本特点,可能出现的问题笔者总结了以下三点。
1.学生的内驱力不足。教师在课前给学生发放教学视频或者学习资料,有部分学生不提前预览视频,有可能在该教学模式中迷失。这是实施翻转教学模式过程将遇到的最大障碍之一。为了促使这种教学模式顺利实施,学校和任课教师必须采取一定的强制措施,并制定相应的制度。
2.教师的专业水平要求极高。不论是在课前、课中或课下,都要求教师为这一堂课付出的时间更长,需要的知识量更丰富。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停地充电,不仅包括学科知识,还有最基本的计算机技能。
3.应因材施教。开展翻转课堂教学试验的学科多为实训类课程。实训类课程知识结构良好,讲授的逻辑明确,便于翻转课堂的应用;而理论课程在授课过程中会涉及多学科的内容,有时需要师生之间进行思想和情感上的交流。因此,理论课程教学视频的录制具有更高的要求,需要渗入更多的基于问题、项目的探究式学习。
四、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培养途径
1.加强师德教育。进行政治思想、心理健康、法制和职业道德教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教师职业观,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强化教师自身修养,塑造良好的教师形象。 [4]
2.教学能力培训。开展学科教学基本功和综合能力训练;开展现代教学技能培训,包括多媒体,影像制作等培训;开展教育学、心理学等基础理论的培训,着力提高教师因材施教、因学施教的能力。看国家级精品课程网站,了解著名高校专业教学方法和教学措施的改革方案和效果,根据自身特点加以领会和吸收,鼓励老师出去参加学科会议和相关课程教学的培训。
3.科研能力培训。把科学研究和教学研究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围绕课程教学和学生的特点,根据教师本人的实际情况,针对当前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积极进行反思与研究,不断积累素材,积累经验,确定课题进行针对性的研究,从教学实践当中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提高教学能力。
4.开展教学技能竞赛。课堂是教师提高教学能力的主要阵地,打造高效课堂,实施听评课和优质课评选,人人讲公开课,教研室内讲优质课,全校讲观摩课。并对优秀选手大力表扬和奖励,积极营造教学技能竞赛氛围。通过竞赛课和观摩课,使一些骨干教师脱颖而出,成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课程改革的带头人和践行者。
5.坚持教学反思。重视反思的质量,注重反思方法和途径,如教学前反思、教学后反思、自我的反思还有集体反思等。真正地反思自己的课堂,反思自己的教学策略,发挥教学反思对自己成长的巨大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4):46-50.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1C-0112-03
科研是科学技术产生的基础,是为新知识的应用而进行的创造性工作。因此,科研是培养创造力的最佳方式。将科研与教学相结合,是培养学生创新力的有效途径。而我国现阶段产业变革时期需要培养大量具有创造力的一线应用型人才,必须强化学生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因此,如何将科研工作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相结合,是高职院校快速发展中值得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以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探讨如何将教师科研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有效融合。
一、教师科研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有效融合的必要性
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是广西示范性高职院校和职业教育攻坚单位,学院视科研工作为强校之本,在玉米、甜瓜等作物育种方面成果显著,是广西科技厅认定的第二批自治区农业良种培育中心“广西玉米良种培育中心”,也是自治区主要农作物育种课题承担单位之一,同时学院在畜牧兽医、食品加工、生物技术等方面也取得一定科研成果。学院80%的教师都主持或参与了各级各类科研项目,但学院教师也面临着教学和科研难以兼顾的困难。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广西科技开发项目等省部级科研项目高标准、严要求,项目研究时间长,尤其是作物育种等农类科研项目需要进行跨年度的连续实验,研究劳动强度大,耗费精力很多。虽然高水平的科研提高了教师的学术水平,教师能将本学科领域内的新成果、新技术、新知识不断充实到教学内容当中去,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可能会形成新的、系统的、科学的体系,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宝贵素材,但这些科研项目骨干研究人员既是中级职称以上的教学骨干教师,又承担着繁重的教学任务,平均授课课程达到3至4门,年课时达到500多节,甚至600多节,此外还要承担指导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班主任或者行政工作等任务。因此,面临教学和科研的双重压力,教师精力有限,导致教学质量受到影响,而科研项目研究质量难以保证,出现一再延期难以结题的情况。
此外,学院升格后对高职生科研处于起步摸索阶段,缺乏利用科研培养高职生创新能力的意识与途径。一方面学院缺乏学生科研的传统氛围。教师科研项目很少吸收学生参与,只是教师自发组织大二、大三的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分担一些重复单一的实验工作。高职生主动参与科研的意识也不强,参与的学生数量也很少。另一方面学院缺乏学生科研管理体制和规章制度的保障。学院没有引导扶持学生科研活动的专门组织机构和管理措施,很少向大学生提供科研活动必需的经费、场所等条件,没有把大学生科研活动列入教学计划和学院科研发展规划,学生的科研活动往往是自发和盲目的,科研方向和目标不明确,缺乏统一规划和系统性的训练、培养。实际上涉及学生科研的教学环节也就是大三半个学期内完成的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而这些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往往难以做深入研究,只是对一些表面的感性问题进行简单的数据罗列和文字描述,真正能深入做科研的学生比例很少,取得科研成果和奖励的人数更是寥寥无几。所以高职生最多只能接触到科研的初步感性认识,谈不上通过科研培养其创新能力。
美国学者纳尔福对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就有过精辟论述:在较低科研水平上,科研的增长由于智力的支持和激励将有利于教学质量的上升,二者是一种互补关系;但是到达一定极限点后,由于过多的科研花费过多的时间和资源,则可能导致教学质量下降,这时二者是一种替代关系。因此,探索如何将教师科研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有效融合具有现实必要性。
高校教师作为高校的教学主体之一,在高等教育中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教师的教学、科研和管理能力无不影响着高校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品质。也正因为高校和高效教师承担着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任务,所以相对于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来说,社会对高校教师的素质与能力要求更高。由此可见,高校教师作为一个较为特殊的教师群体,对其进行职业素质的培养,就显得尤为关键。所谓高校教师职业素质,是指教师为完成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任务所应具备的心理和行为品质的基本条件。所谓高校教师职业素质的培养,就是根据高校教师的工作特点与能力要求,有针对性地对教师进行专业能力、人文素质、师德师风和相应的教学与管理辅助能力的培养。从培养层次上来说,它有别于一般教师职业素质的培养。高校教师职业素质的培养可以分为纵向培养和横向培养两个方面。
一、纵向培养
所谓纵向培养是指贯穿高校教师职业生涯始终的素质培养,即在教师生涯的每一个阶段,都对其进行职业素质的培养。这种培养既可以是有针对性的、有侧重点的素质培训,也可以是较为全面和系统的培训。纵向培养大致可以分为就职前培养和职后培养两部分。目前,我国高校引进教师一般都采取公开招聘的方式,且各高校都具有招聘教师的自主权。再加上由于我国没有专门培养高校教师的师范院校,因此,高校招聘的教师基本上都是在专业知识或者学术研究上较为突出的学者和知识分子,但他们在教学技能、教育理念、教育管理等方面都存在不足。
1.职前培养。为了建设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和专业的教学技能,同时又在科研和学术上有所专长的高校教师队伍,就要求相关机构和部门必须做好教师的职前培训工作,并建设相应的高校教师准入制度和考核体系。目前,高校教师岗前培训课程包括“高等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法规概论”“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等。但是,这类岗前培训的时间一般为2~3周,培训时间较短,并且大多都流于形式,收效甚微。因此,要延长高校教师岗前培训时间,加大培训力度,严格考查,切实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除了上述课程外,还应注重教学方法、教学方式、教案课件的制作等教学实践技能的培训。
2.职后培养、提高及转变。就职后的继续培养、提高及转变是指教师在实际工作中通过培训、自我学习等方式来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质。高校要根据不同的培养原则,采取各种有效的方式,有组织、有计划地对教师进行教育和培训,使他们的思想观念和知识结构得到更新,从而全面提高他们的教学、科研和管理能力。《高等学校教师培训工作规程》指出:“高等学校教师培训工作要贯彻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准并重、理论与实践统一,按需培训,学用一致,注重实效的方针,坚持立足国内,在职为主,加强实践,多种形式并重的培训原则。”
就职后的继续培养、提高及转变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进行:一是在教学和科研实践中,教师通过自己的学习和实践,以及导师、同事的指导和帮助,提高各项能力素质。二是通过各类在职培训、外出访问学习等形式,提高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三是通过脱产进修的方式,使教师在没有工作压力的情况下,专注于自身能力的提高。从内容上来看,职后培养主要可以分为专业业务能力、教育管理能力、人文素养和人格修养等方面。
总之,无论是职前培养还是职后培养,都需要结合高等教育的理念与特点,针对不同教师的个性特征来开展相应的教育培训,以实现教师个人发展的最大化,从而实现纵向培养的最终目标——终身教育。 转贴于
二、横向培养
横向培养主要是指从培养的内容、角度和方向等方面来分析的,它有别于纵向培养,也就是指高校教师所应具备的知识面的宽度与深度。高校教师除了要承担教学任务之外,还承担着教育管理、教化育人、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职责,这些职责对教师的知识和能力都提出了特殊的要求。横向培养的内容主要可以分为专业能力、人文素质和专业辅助能力三类。
1.专业能力的培养。高校教师的专业能力是指教师在教学科研活动中所应具备的各项知识和技能,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支撑点,具有个体性、情境性、创新性、发展性的特点。高校教师的专业能力主要包括教学能力、科研能力以及将科技文化转化为生产力或社会效益的能力。
从传承知识和培养人才的角度来说,教学是教师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使命,教师教学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一所高校的教学质量的高低,也影响到学生的培养水平的高低。教学能力包括对学科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教学方法两个方面。按照目前我国高校教师的培养和人才引进的现状来看,高校教师的学科知识水平较高,而在教学方法与教学理念方面仍存在不足。当前,我国的高校教师以非师范类毕业生为主。他们没有系统地学习过教师教育课程,也没有接受过专门的教师职业训练。岗前培训虽然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始终并非长远之计。因此,除了要提高高校教师的学科知识水平外,更重要的是要有针对性地对教师进行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的培训,通过系统培训、导师指导、个体实践等方式,多途径地提高教师的教学业务能力。
从知识创新的角度来说,教师的科研水平直接体现了教师对于学科知识的驾驭能力。一方面,教师在掌握和研究学科知识的基础上,对原有的知识进行更新;另一方面,教师又可以将科研成果应用到教学实践活动中,使教学和科研紧密结合。
从促进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说,高校教师的职责主要体现在服务社会的能力上。社会服务能力是指教师通过自己的学科知识、科研能力或成果,直接或间接为社会创造生产价值或公共效益的行为。高校教师的社会服务一方面有助于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另一方面有助于教师自身教学水准的提高。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随着高等学校对于专任教师的任职要求提高到博士生学历的标准,以及高校对于博士毕业生的不断需求,致使很多博士生毕业后都选择到高校任职,成为一线的专任教师。据统计,在对2016年应届博士毕业生的抽样调查中,有90.5%的博士生志向毕业后去高校从事教学工作。[1]50%以上的博士生毕业后选择在高校工作,其中41%的博士生从事教学工作。[2]由此可见,高校培养的博士生成为未来高校教师的主要来源,博士学位授权点的高校正成为未来高校教师培养的主阵地。因此,深入了解这部分有志于毕业后去高校从事教学工作的博士生的培养现状,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他们的培养,显得尤为必要和重要。
一、未来高校教师加强教学素养培养的必要性
1.加强未来高校教师的教学素养培养是高等教育实现内涵发展的内在要求。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逐步深入,高等教育的内涵发展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党的十曾明确指出,积极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这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方向与目标,更是提高办学水平的必然选择。[3]那么,毕业后意愿走向高校从事教学工作的未来教师们,是高校教师教学队伍的主要力量,承担着高校的主要教学任务。他们的职业素养与总体水平,对高校的未来发展、以及教育事业的内涵发展都有着直接而又重要的影响。如何提高未来高校教师的教学素养,提高他们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直接关系到高等教育的内涵提升。2.加强未来高校教师的教学素养培养是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迫切要求。主要从两方面来说,一方面是有助于提高未来教师发展的质量。高等教育具有培养创新人才的功能,高校作为未来教师的“制造者”,理应对博士生的教育质量和求职竞争力承担一定的责任。[4]2016年最新调查显示,博士毕业生在求职时的竞争比较激烈,而且专业能力、沟通力、教学科研能力是求职成功最关键的因素。[5]而现在博士生的培养却缺乏对其职场竞争力、教学适应能力、人格素养等方面的内容。鉴于此,博士教育阶段加强其师教学素养的培养是提高博士生质量的迫切需求。另一方面,加强未来高校教师教学素养的培养有助于提高本科人才培养的质量。未来高校教师是高校教师队伍注入的新鲜血液,除肩负着高校科研重任外,还承担着高校培养人才、促进人才质量提高的任务。因此,加强未来高校教师教学素养的培养,保障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迫切要求。3.加强未来高校教师的教学素养培养是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要求。把自己的专业知识最大限度地传授给学生,并实现自身的专业发展,是每一个未来高校教师的最大期望,也是高校评价教师教学能力高低的一项指标。然而,那些在博士生教育阶段科研成果较好的博士生,去高校任职后在课堂教学的呈现效果、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课堂氛围的和谐性等方面却很难达到有效教学的基本要求。这些方面的不足不仅降低了他们的专业自我认同感,而且使他们的专业发展受到影响。为了促进未来高校教师在教学方法、课堂呈现效果、人格素养等方面的专业能力发展,加强未来高校教师教学素养的培养是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基本要求。
二、当前未来高校教师教学素养培养存在的问题
1.重视岗前培训和职后培训,忽视职前培养。教师教学素养的培养一般分为三个阶段:职前培养、岗前培训、职后培训,但是,目前高校教师的教学素养培养普遍存在重视后两个阶段而忽视第一阶段的培养。高校教师的“使用者”——高校用人单位,较多关注的是即将任职的教师是否具有胜任某一岗位的教学资格,而很少关注未来教师在博士生教育阶段是否进行教学素养的培养。未来高校教师的“生产者”在博士生教育阶段缺乏专门性、专业性的教学素养培育。正因此,高校用人单位都会按照高校教师岗前培训的规定投入较大的精力在岗前培训中,重点进行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技能等的培养,而对于教学实践的培养却几乎没有。这种时间短暂而且内容简单仓促的岗前培训,根本不能够满足未来高校教师对于从教之后的教学需求。由于任职后专业发展的需要,对于职后的专业性培训的重视度也不亚于岗前培训。2.重视科研素养的培养,忽视教学素养的培养。高校、博士生导师等对于博士生的阶段性评价大多是根据该生所公开发表的期刊论文或申请的课题数量来决定,而博士生所在的研究生院系却很少注重博士生教学效果的培养和反馈。致使未来高校教师就业时教学素养方面的竞争力不强、从教时教学素养难以达到教学要求。所以,加强博士生教育阶段教学素养的培养才是当务之急。[6]3.重视专业学科知识培养,忽视教学素养培养的系统性。对于未来教师的培养,不同高校有不同的培养目标和计划,但最后却不谋而合地做到在培养博士生的时候重视传授某一学科的知识、重视博士生在该学科专业领域形成专业见解并完成相应专业学位论文,或是让未来高校教师们长期沉浸在实验室进行相关学科专业的实验研究,却未被安排在他们本应该在的实习场所——学校与课堂。而且对未来教师在教学语言表达、教学教育能力以及课堂教学风貌的系统性呈现上都缺乏相应的系统教育,也几乎没有列入教学培养计划的范畴内。致使未来教师在进入职场后苦于有满腹的知识,却不能够高效地传达给所教授的学生,以致于在高校的课堂上出现学识渊博的老师在台上讲得津津有味,而学生却听得云里雾里、瞌睡连天,难以接受老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的情况。究其缘由就是未来教师在职前培养的时候重视学科专业知识的培养,而忽视教学素养培养的系统性。
三、未来高校教师教学素养培养的路径创新
结合中国博士生教育的具体情况和未来高校教师培养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借鉴美国“未来教师培养计划”的内容,中国未来高校教师教学素养培养的路径创新主要有以下几点:1.更新观念,加强教师教学素养培养的顶层设计。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是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精神核心。所以,更新教育理念,加强教师教学素养培养的顶层设计,是做好未来教师健康发展的必要因素。一是要摒弃重岗前培训轻教学素养职前培养的理念,正确认识未来高校教师教学素养培养各个阶段的重要性。正确认识未来高校教师教学素养培养的三个阶段之间相互联系、承前启后、缺一不可的关系,只有让这三个阶段的培训做到相互沟通、相互联系、科学规划,才能够使未来教师的教学素养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二是要做好未来教师职前教学素养培养的全面化。在未来教师的职前培养阶段,对于那些有意向进入高校任职的博士生,除了进行基本的科研工作任务外,高校在培养过程中应该加强教师教育理论、教学方法、人格素养、教师职业道德、法律法规的培训。尤其是在非师范类的高校,更应该加强这些基础性理论知识的培养,而不是把这些本应该在学生阶段学习的知识放在岗前学习。而且,应把未来高校教师们安排到不同高校、研究所进行教学实习,对他们进行教学任务设计、课堂教学讨论等环节的锻炼。培养博士生的研究生院系还要定期评估未来教师的教学实践情况。三是要加强岗前培训的衔接性。岗前培训应该把培训重点集中于提高教学实践设计、课堂教学驾驭能力、课堂教学处理等方面的实战训练。或者是与不同高校的资深教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研讨,从他们丰富的教学经历中找到提升自己教学素养的有益启示,进一步提高未来教师的教学素养,减少教师招聘中重视教师资格而忽略教师教学能力的现象。四是要完善职后培训的普遍性。教育教学多样化的发展越来越要求教师能够运用多样化、复杂性的能力去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因此,高校应当重视及时更新教师的教学能力,不断进行教师的职后培训,提高其教学素养。但是,职后培训的名额和机会比较少,而且费用相对比较高,所以其竞争也比较激烈。因此,做好未来教师与其博士生培养阶段所在学校导师组的联系与合作,建立校校之间的沟通与联系、多校联合的教师进修中心,扩大职后培训的资源,缩小职后培训的压力,以加强职后培训的普遍性。五是要国家相关部门应该加强政策和财政资金的支持力度,为未来教师教学素养的职前培养、岗前培训和职后培训做好政策保障与资金支持。只有更新观念,加强教师教学素养培养的顶层设计,才能够真正促进未来教师教学素养的进一步完善,培养出真正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2.注重实效,增强教师教学素养培养的针对性。做好博士生的就业目标分流。就像香港博士生培养的过程一样,高校可根据不同的具体情况把博士生的培养模式分为科研型、专业型、应用型。[7]而其中的应用型培养模式主要倾向于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帮助提高博士生的从业能力,尤其是教学素养的提升。及时做好准博士生的就业去向分流,统计每位博士生的就业目标,然后针对不同的就业目标进行针对性相应的培养。对未来想要从事教师岗位的博士生把他们安排到相应的专业课堂或者是院校进行实习,增加他们的教学实践经历,针对性的进行教学素养的培训。一是要完善未来教师教学素养考核。把对未来教师教学素养的考核纳入博士生学业阶段考评中去,通过导师组的反馈、博士生日常课堂教学反馈、教学评比等方面所进行的考核,及时反馈他们在教学方法、教学技巧、教学能力等各方面对于教学素养的掌握水平,对于不符合相应教学素养标准的未来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以达到要求。二是要加强教学导师组建设,提高未来教师教学素养培养的针对性。建立教学导师组,有助于减少单个博士生导师注重博士生的专业学科知识和科研能力培养而忽视教学素养培养的弊端。所以,应该加强导师组的建设,形成由一个导师作为未来高校教师的根本负责人,其余导师(这些其余导师可以是本校中不同专业和领域的导师,也可以是未来教师目标就业单位的教学老师,他们都在教学素养等方面有比较资深的见解和造诣)作为教学负责人的教学导师组,通过这些导师对未来教师教学素养方面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使那些愿意成为高校教师的博士生进一步了解教师的责任、不同类别学校的角色、教学方法等,以促进教学素养的提升和专业的发展。3.加强引导,改革教师的考核评价机制。一是建立完善的教师评价机制,提高教学成果在教师职称评价中的地位。高水平、多数量的学术论文是衡量高校教师学术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也是高校教师职务评聘的重要指标。而没有高水平学术论文的教师,即使课上得再好,教学成果再多,也几乎与教授无缘,这致使他们面临巨大的学术科研压力,为此,不断压缩教学时间来进行科研工作。[8]所以,在教师的考核上,应合理分配对于科研型教师、教学型教师的评聘标准,对于教学型教师,在评价的过程中应多重视他们的教学成果,只有这样才能够促进教学一线工作者积极提升自身的教学素养,提高教书育人的质量。二是提高教学成果激励的力度。我国每年的科研奖励经费1000多万,而教学优秀奖等方面的经费仅约70万元。这种在科研和教学奖励上高差别的激励机制打击了高校教师对于教学的热情和积极性,阻碍了他们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鉴于此,合理的教学成果奖励是提高教师教学素养必不可少的举措。完善高校教师的评聘制度、较大的关注教学成果的评价、加大教学成果的奖励力度,促进未来教师教学素养的提高,才能够真正的做到传承文化、教书育人。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科技与社会发展研究所课题组.博士学位获得者职业取向调查研究报告[R].2016,(12).
[2]高耀,沈文钦.中国博士毕业后都去哪儿了?[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7,(1).
[3]顾明远.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12-0221-2
高水平的教学会促进学生高质量的学习和教学效率的逐步提高,教育已经把个人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精神文明发展和物质文明发展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学生主动性的发挥需要教师主导加以引领才能实现,教师在有效教学时,要更好的促进学生有效学习,将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那么加强对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
1 高校教师驾驭教学的能力
教师教学能力是教师职业能力的主要方面,是高校教师顺利完成教学活动所必需的,是教师有效完成教学活动过程的驾驭能力。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直接影响教学活动的效率和水平,进一步对学生学习的质量有着重要影响。教学是学校的生命线,教师的本职工作是教学。高校教师驾驭教学的能力是提升高校教师能力最基本的问题,驾驭教学方法的能力富有创造性的教学方法,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组织和指导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开发和利用教学资源,具备较高的教学自控能力和对教学活动的监测和评价能力等。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使教学活动适合学生学习的方式,重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对自己上的每一节课有清晰的教学目的,上课时时刻提醒自己,选择丰富化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探索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有效办法和途径。
1.1 高校教师的自控能力
具备自控能力的教师,都会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适时给学生提供表现自己卓越才能和意志的机会,珍惜热爱并欣赏每一位学生。不仅对课堂秩序的建立和维持有一定的作用,而且可使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意识和氛围,有效的鉴别以及矫正学生出现的问题,有效地组织学生的注意力,发扬教学民主,使自己具备专业的独立性、自主性,能够按照特定的标准对自身教学实践以及教学效果进行客观评判的能力,真实、客观的自我评价,及时反思教学目标、反思教学内容、反思教学效果、反思教学态度、反思教学方法是一位优秀的高校教师所必备的自控能力。
1.2 高校教师对教学活动的监测和评价[1]
监控、评价能力是教师在授课时对自己的教学活动适当地进行调节、校正,对教学进行反省的能力,比如是否对教材有钻研的精神、缺乏主动探究能力;对课堂教学过程、学生评价和反馈进行的调控;对教师自身为指向的教育理念、知识结构等方面进行的反思以及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有意识地监测、评价。在教学方法上试图突破,采用自主探究式学习,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探究精神。但在实践过程中,具体的教学策略,还有待进一步地思考。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反省思考,为教学提供一个更好的学习效果。
2 注重教师队伍科研能力的提高
教学的科研能力是高等学校发展建设的当务之急,享有一定影响能力的理论研究宣传阵地有着重要的意义。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是高校的两大基本功能,所以拥有素质精良、德才兼备的教学科研队伍,是形成一定教学科研能力的根源。通过对学科的不断完善,组建合理的队伍结构,使课堂教学与科研能力两者有机结合,以教学为中心,才能建立完善的教学科研管理制度。
2.1 高校教师教学能力与科研能力的协调发展
教学能力与科研能力是高校教师的两项重要的基本素质,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是提高高校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教学能力与科研能力协调发展的提出是理论知识体系与科研相结合打造出的先进教学水平,是学科建设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础。教学能力与科研能力协调发展是为了适应当今快速的社会发展的要求,探求高校教学进步的源泉,培养一流高层次人才学习的发展目标。教学和科研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互相影响的两个方面,要以教学带科研,以科研促教学[2]。科学研究可以视为教师科学研究的一部分,也是高校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是当今社会学科迅速发展、知识飞速更新所面临的难题。
首先高校教师在思想上要重视教学能力与科研能力的发展,培养人才的目的是促进人才修养的完善和创造性思维,使研究更有灵感,更有活力。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在所授学科的发展过程中,应规划突出教学与科研能力并重,学习国内外教学经验并将书本知识来源于社会活动,这样才能丰富教学内容,也可以完善学科基础理论。最终形成的课堂教学理论内容就是科研活动的基础,我们要将教学内容体现在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协调发展之中,促进教学内容的更新和完善,在创造性的科学研究中得到成果。
2.2 高校教师进行科研能力的自我培养
高校教师教学的目标是培养高学历、高技能的专业人才,高校教师自我科研能力的培养是保证高等教育质量的关键,也是决定学科发展与创新的重要因素[3]。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高校教师具备的教学科研能力是教学改革的需要,是解决高等院校教学问题的新挑战。抓住学科建设的关键是提升教师教学质量与科研水平,没有优秀的学科建设, 就不能建成一流的大学。高校要明确指导思想,理清思路,落实措施,加强教学科研能力,注重从基础工作入手,有坚实的专业理论功底、丰富的社会阅历,以学科建设为重点,采取多种方式,注重外派培训、参加有关学术研讨活动,开拓视野增强专业素质,树立创新意识,提升科研竞争力,激发教师教学科研热情,具备较强的统战意识和一定统战工作能力。除了在学术方面具备博学的知识和扎实的理论基础、勇于开拓的创新能力、善于提出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敏锐前瞻的学术观点以及获取新知识的能力等素质外,还要时刻提醒自己具备良好的师德、宽广的胸怀、谦虚好学和坚韧不拔的思想素质。
2.3 高校教师指导培养学生科研能力
教育以培养学生研究能力、创新能力为主,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不仅表现了高校学生的综合水平,而且影响我国高层次人才的科技创新能力。然而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教学中,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没有引起广泛重视,很少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因此科研能力的形成和提高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高校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科研不仅体现在学生毕业时对毕业设计的指导,更重要的是在平时课堂教学和试验中对科学研究的着意培养,促使学生向老师学习汲取知识和懂得做好科研的方法,如查阅科技文献及学术论文是影响学生逐渐提高自我学习的能力,高校教师更要培养学生自己学习写作的能力,写作的能力是学生科研能力的第一步。要对疏理和归纳收集的论文资料有鉴别能力,熟知哪些是自己应该学习的,哪些方法可以应用在自己的科研实验中。最重要的是在学习中了解发展现状情况,学科领域的前沿是进入某一专业的基础。学生科研能力的提高和研究方法的掌握和运用联系在一起,将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实际专业素质能力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文献查阅可以培养学生的基本科研能力。
3 课堂教学上的信息沟通能力
一个人发展是从沟通开始的,学会沟通才能在社会立足,沟通能力是二十一世纪人才必备的特点。仔细的倾听和有效的表达是课堂教学的信息沟通与教学效果提高的因素,教师的能力水平和知识经验凭借与学生的语言沟通传递着,学生是信息的接收者,高校教师应采用良好的沟通途径让学生接收信息并懂得加以应用。提高信息传达能力,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运用教学手段,用知识武装自己,运用生动的语言技巧比如培养自己幽默的语言风格,了解信息接收者的心理活动差异和规律,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信息的沟通。具备良好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可使信息畅通的传递,是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也是使学生喜欢听课从而产生学习兴趣,因此,高校教师要具备一定的信息沟通能力。
所以高校教师要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可以借助一句话、一个动作或者一个眼神,都会影响沟通的表达效果,都能营造和谐的沟通气氛,如教师的体态语言、肢体语言在信息沟通中起到增强效果的辅助作用,著名文学家雨果说过:“微笑就是阳光,它能消除人们脸上的冬色。”在课堂中与学生进行交流时,一个微笑能够增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和谐,且有鼓励、支持的效果,老师如果能带着笑容上课,就会带动学生快乐的情绪,会激发学生对学科的良好态度,从而达到一定的学习效果。所以高校教师掌握简约、清晰的沟通技巧,拥有自信的心理素质,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发挥自己的优势而达到独特的教学风格,获得更大的成功。
参考文献
[1] 张慧丽.乌鲁木齐市新教师教学适应研究.新疆师范大学,2011年6月.
新形势下,高校教师如何提升职业道德修养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更好地完成传道授业解惑的使命,高校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完善自己,完成职业道德的提升。
一、严谨治学,提升教学水平
培养人才是现代高校的基本职能,高校教师就是实现这个职能的专业人员。为了培养出专业的优秀人才,高校教师应该在自己的专业领域精益求精,刻苦钻研业务,掌握教育教学规律。由以往的注重知识培养到注重能力的提高,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探究真理。
二、坚持学习,活到老学到老
高等教育教学面临着知识量剧增、知识更新速度加快、学生的求知欲愈来愈强等问题,教师必须适应新情况、新问题,不仅要精通本专业知识,还要有广博的知识,要从满足于所教课程的局限中走出来,向知识的深、广度发展。
“要想交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新形势下,高校教师的“一桶水”已经满足不了学生求知的需要,教师应该有“几桶水”,且是性质不同的水,在给学生“倒水”的过程中,还要不停地往自己的桶里“注水”,也就是终生学习被摆在了广大高校教师的面前。高校教师要想做好教学工作,就必须发扬活到老,学到老的传统美德。高校教师还要与时俱进,及时更新知识,及时掌握国内专外业科研的新动向。只有在这种环境下,才能培养出大批优秀人才。
三、坚持科研,提高科研水平
高校是知识传播的重要场所,也是科技创新的前沿阵地,这就要求高校教师必须具备勇于创新的工作态度。高校教师要解放思想,不断更新观念,了解本专业的前沿信息,不盲从学术权威,大胆探索,努力实践,不断开展科研活动,提升自己的科研水平。高校先进的科研设备,浓厚的学术氛围,以及志同道合的科研群体,都为高校教师科研提供了便利。这样高校教师既可以通过科研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又可以把科研成果尽快用于教学,推动教学的发展,甚至可以实现科研成果直接应用于生产,创造经济效益。
四、注重仪表风度,潜移默化影响
不仅教授知识,同时教师的仪表风度也在潜移默化影响着学生。所谓以身作则,就是要严格要求自身的言行举止,使自己成为他人的表率。教师是学生的典范,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学生学习、效仿的对象,所以高校教师要以身作则,注意自己的仪表风度,注重每一个细节。
五、爱岗敬业,加强道德修养
高校教师要热爱自己的岗位,只有热爱,才能心甘情愿付出,才会对教育工作有着持久的热情。同时,对于道德修养的加强,高校教师也绝不能放松。想要把学生培养成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人,高校教师自己首先就得是一个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人,要以自己的言传身教来影响学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的推进和教育事业的发展,高校教师要接受全社会的监督,以自己优异的表现得到学生和家长的拥护。
六、爱护学生,做到有教无类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教学效果,要通过学生的学习效果来体现。高校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个性。教师要以最大的耐心和毅力,关注成长过程中的学生,纠正缺点,发扬优点,引导学生不断向前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为国家培养出优秀的人才。
七、团队合作,发扬集体智慧
做好教学工作,需要教师群体的协同工作,集思广益,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完成学校、社会交给的每项任务。个人只是整体中的一分子,当个人利益和整体利益发生冲突时,高校教师要从整体出发,顾全大局。
八、多媒体教学,传统现代结合
传统教学都是以讲授法橹鳎科学技术手水平的提高不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也为教学带来了更多可能。多媒体使教学更加方便直观,网络使信息的检索更加迅捷,但是也存在着弊端。多媒体教学的过度运用,造成了学生学习倦怠,网络虚假信息妨碍了学生的判断。高校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既要合理运用这些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又不能丢弃传统的教学手段,争取做到相互结合,取长补短,使教学效果最优。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21.063
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的讲话及2012年初《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将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明确了教学为高校教师的第一要务。
1 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构成
长期以来,教学能力与其他,如教育能力等概念的内涵有所交叉,国内外对于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构成研究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侧重点:早期主要把其放在教师的人格归因及性格特征上。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人们认识到,教师教学能力必须分析其构成,而非简单地把其作为教师个体因素来考量。[1]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其教学与科研密切相关,因此在定义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时,其科研水平也必应纳入其中,而非单纯的指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同时,高校教师作为拥有丰富专业知识的教育工作者,既应具备一般的能力,又应具备与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相关的一些能力。因此,在此将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归纳为以下几种能力:一是掌握并运用相关知识的能力。高校教师要做好教学工作,首先要具备丰富的学科知识,并了解学科的研究动向,才能在充分的知识储备的基础上将学科相关知识传授给学生,并使他们了解新的知识动向;二是与学生交流、沟通及培养学生自学才能的能力。高校教师作为文化与知识传承的重要使者,要不断地把握大学生的特征和需求,改变“唱独角戏”的教学态势,及时有效地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有效地吸收转化知识,从而能够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出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三是教学活动的组织及实施能力。教师的基本教学能力就在于其设计、组织及管理教学的能力;四是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能力。高校教师的一项重要职能就是进行科学研究,科研的优秀成果是其能进行优秀教学的重要保证;五是教育教学创新能力。只有通过持续的教学创新,教师才能在不断变革的环境中有效地把握高校的教学活动。
2 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2.1 现状分析
随着社会的进步,由于有了更为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工具,更广泛的教学方法,高校教师掌握并运用相关知识的能力有了明显的提升。但同时当今高校教育模式单一、教学关系僵化、教学主体的对象不明确、大学教师的教学与大学生对于教学的期望存在较大差距。教学过分制度化,失去了教学的主体性,统一的内容、方法等严重地禁锢了学生的个性和创新意识等同时体现了高校教师能力的大幅下降。
2.2 影响因素分析
2.2.1 制度与环境因素
当今社会将高校教师教学能力与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直接挂钩,而这种太过宏观的定位忽略了教师本体和学生本体的重要影响力,因此,在讨论大学教师教学能力的构成中,既没有从学生主体地位的角度进行构建,也没有从教师的个人成长以及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阶段性规律的角度去进行研究。在讨论大学教师教学能力的开发时,着眼点并不是从满足教师自身发展的角度,而是从提高教学质量出发。这样,大学教师与学生都处于被动地位,导致这种能力提升略显空泛。同时,在教学评价制度方面,未能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以致形成一种重科研、轻教学的导向,逐渐影响了整个社会的高校教育评价环境。此外,高校学生群体的变化使得高校教师群体未能适应并掌握新的服务对象的特点,教学方式落后出现了不适应症。
2.2.2 微观教育文化环境因素
高校的微观教育文化环境对于高校教师的能力成长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作用。这其中包括高校的教学理念、政策导向、管理措施、运营方式等。我国有多种类型的高校,每一所高校都有属于自己的微观教育环境。但对于大多数高校而言,其并没有创造适合自身发展的微观教育环境。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如封闭的管理理念、单一化的评价方式、弱化的激励机制、不够全面深入的培养策略等成为了我国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桎梏。
2.2.3 高校教师个体特性
现代社会的教师受到了太多的外界“诱惑”,同时承担的压力亦有所增加,过于追求个人自身的发展,部分教师未能全身心投入教学,导致部分教师教育理念有所偏颇、从业态度有所下滑;同时,部分教师对自我发展的要求降低以及普遍出现的职业发展 “高原期”,[2]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教师自身主动提升教学能力的意愿。
3 提升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建议
3.1 宏观层面
要塑造良好的高校宏观教育文化环境。主要包括正确的教育理念、重视教学的政策导向及配套的管理措施,以塑造良好的全民意识。这其中要特别注意的是要正确处理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关系,对不同类型的高校教师提出不同的要求:对研究型大学而言,科研是教师的主要任务,对于教学型大学而言,教学考量应占据更大的比重。总体而言,应该重视教学与科研的合理分配。但是,同时应该注意到,大学的一种重要职能就是进行知识传承,因此,应该把教学作为第一准则。国家教育部门要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保证教学的地位,全社会也应努力培育一种重视教学的氛围。同时充分调动教师群体的创造性和积极性,把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定位在更为具体的教师团队及个体发展上面来。
3.2 中观层面
一是成立教师发展中心,高校层面迫切要做的就是专门机构的成立及相关机制的完善。教育部文件要求近年来建立30个示范性教师发展中心[3],教师发展中心必须有效地联动学校各个相关部门,有专门的编制人员及完善相关制度。二是完善教师教学能力培养机制,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尤其是教学创新能力。通过新进教师岗前培训、在职教师教学研讨和提升教师教学效果需要的教学诊断及导师制带领下的教学技能培训、贯穿教师职业发展的全过程的校本培训[3]。建立完善“三个维度”的教师教学训练体系,在培养教师个体能力的成长的同时,积极打造优质教师教学团队。三是完善教师激励机制,关注教师成长,包括制度激励、团队激励以及职业发展激励等。制定一系列有关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制度及其保障机制,从基本要求、教学水平与质量等方面加强对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评价和鼓励,如晋升条件中纳入教学效果、教学竞赛及相关教学荣誉及教学奖励的完善。较大程度地调动教师教学的积极性。通过“以老带新”,“以学促新”,“以优促新”,“新老结对子”等方式培养优秀的教师团队,共同研究探讨优秀的教育教学方式。同时,在教师待遇及福利上,要加大投入,使得广大教师能全身心投入到能力提升中来。四是建立教师教学监督和评价动态机制。设置两条线的评价机制:科研型教授及教学型教授,鼓励教师找寻适合自己发展的空间。学校坚持目标控制和过程控制相结合,教学质量发展与教师个体发展相结合,通过实施学生评教、教学督导组评教、校领导听课评教、教师评学、观摩教学、学习空间恳谈会等措施,加强教学监控信息的反馈与处理,有效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手段,提升教学质量;构建“学校+学院+教师+学生”四个层面的立体化、多层面、动态化的发展型教学评价体系[4]。重视学生评价的作用,合理引导学生对高校教师进行相对合理的评价。同时,也要重视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不可评价和监督得过死,灵活处理教学评价与职称评定等之间的关系。可引入基于成熟度理论模型的教学能力评价模式,更全面地对教师教学能力进行评价。
3.3 微观层面
自主发展是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高校教师自身应该丰富知识、内化并恪守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提升教学技能、勤于并善于进行教学反思、加强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等。
参考文献:
[1]刘存堡.洪堡大学理论述评[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1).
[2]孙钰华.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中国大学教学,2009,(8).
[3]http:///shi_fan_news_409/20110728/t20110728_656494.shtml[DB/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