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小学语文教学范文

时间:2023-08-14 09:24:0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新课标小学语文教学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新课标小学语文教学

篇1

“学成于思,思源于疑。”如果教师的教学以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学,定会事半功倍。它是创造的起点,没有这种问题意识,就没有创造性。设定合适的教学情境来促使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具是至关重要的。创设问题情境应是一个由教师具体引导到学生独立发现和提出问题的渐进过程。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和教学目的设置与学生的原有认知发生冲突但又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的问题,使学生的思维处于一种积极思考和探究欲望。同时课堂上教师必须创设一种互相尊重、理解、和谐的学习气氛。教学中要及时表扬、鼓励学生的发问,即使学生提出一些很简单的问题,甚至是一些幼稚可笑的问题,教师都要给予鼓励,尤其是学困生。破除学生怕提问、怕师生嘲笑的心理负担,让学生大胆地问。

二、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

新课程的理念之一就是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强调语文素养重在“综合”,它以语文能力(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审美情趣、思想道德、思想品质、学习方法习惯的融合。这种素养不仅表现为较强的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的能力,而且也表现为有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以及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一句话,语文综合素养是适应生活需要的、整合的、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语文素养。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提高综合素养,就要避免以往教师“老夫子”式的“满堂灌”教学模式,而是应该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在课堂上,师生关系是平等的,教师要将学生看作是一个完整而又充满活力的人,要充分尊重学生、相信学生、鼓励学生。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要认真倾听,即使个别学生的问题有明显的错误也要积极帮助,而不是嘲讽,要充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求知欲。教师还要努力寻找学生提问中的闪光点并及时加以表扬和肯定,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与被尊重的快乐,进而养成爱提问的习惯。对于学生各种奇怪的想法,教师要客观耐心地引导学生,同时营造出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学生就敢于提出自己的疑问和见解,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是主角,教师是作为引导而存在。

三、深入研究教材,从“人性和人格”出发教学

充分挖掘课文的写作背景,人物特性,情感因素等,去营造氛围,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深入对文章的理解,增强认知能力。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去探索作者的情感体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捕捉作者熔铸于作品中的情与意,获得与作者情感上的共鸣。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全人格。人格能使人成为真正的人,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是教育的核心目标。因此要从塑造学生“真、善、美”的人格角度出发,结合当前素质教育“以人为本”的发展趋向,通过学生生活、学习、活动中经常化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形成良好的人格品质,潜移默化地渗透于课堂教学中。

四、新课标的个性化、差异化教学

每一名学生,都是一个极具个性差异的鲜活的个体,他们兴趣爱好不同、能力成绩有别,面对学生的差异,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为学生创造可供选择的学习空间,主题和模式,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及学习习惯进行个性化学习。

篇2

新课标倡导的是学生在开放、自主的环境下进行探究式的学习等富有时代特征的教学理念。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改变之前“授之与鱼”的教学观念,更新自己的知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把之前单一的、主观的教学模式变为较为灵活的、客观的模式,并在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采用多种教学策略,灵活的使用教材,激发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同时力图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意识。教师是新课标下语文教学改革的实施者,作为改革中最主要的领军者,语文教师应采取何种措施面对此种改革呢。

一、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教学要求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广以来,教师的教学观念与方式虽然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合作、探究性学习等教学方式也逐渐应用到课堂中,但认真观察可知,某些课堂为了符合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大多带着表演的形式在教学,其本质还是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课堂的有效性得不到显著的提高。以下通过介绍新课标下创设教学情景、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创建活跃的教学气氛等教学要求,让我们教师把握好其要求,对自己提出一套具有特色的有效的教学对策有很大的意义。

1.创设教学情景

小学生因为其年龄等特点,认识理解事物的能力较差,但好奇心、求知欲比较强,教师应抓住这些特点,尽量创设教学情景,让小学生在情景教学中掌握知识,以提高学习效率。在创设教学情景中可以采用先进的多媒体来教学,多媒体能再现生活中真实的情景,让学生进入身临其境的问题环境,就会有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从而达到增强小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2.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就说明教师在课堂中,应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发掘学生学习的潜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自觉有意识的进行学习。要想达到此目标,教师应依据小学生的个性特点,合理安排适合小学生学习的内容,并寻找小学生喜欢的学习方式进行教学,渐渐的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意识,真正的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3.创建活跃的课堂气氛

活跃的课堂气氛有助于学生放松自己,善于思考,多提问,多与其他学生及教师交流,进而达到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性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经研究表明,课堂的有效性越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的思维习惯,良好的思维习惯更能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

二、新课标下语文教学特点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了语文是一门重要的交际工具,同时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就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小学语文课程的要求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学好语文,为其它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扎实的基础。深入分析新课程下小学语文教学特点,有利于提出新课程下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水平应采取的措施。以下简要的介绍的小学语文教学的人文内涵的突出、语文教育的实践性突出、教育唯独扩展的突出三个特点。

1.人文内涵的突出

将新课标下的语文与其它自然科学类得课程进行比较不难看出,新课程下的语文教学更加突出的是人文内涵,强调的是让学生认识到我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并努力吸收我国民族文化的智慧。语文课中有大量带有个人情感色彩的和比较主观的色彩的内容,因此语文课中提倡的是师生平等,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情感与创新的理解。

2.语文教育的实践性突出

小学生在学习语文时,已经具备了较为基础的语言心理机制,这有利于小学生熟悉我国民族文化背景,在此有利的条件下,教师也相应的为小学生提供了许多实践的机会,如让学生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并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语文教育的实践性的突出,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实践能力。

3.教育唯独扩展的突出

新课程下要求的语文能力是在现代社会对未来公民高素质要求的基础上出发的。课程目标较之前更具备包容性、可操作性、前瞻性,这些目标相应的体现了语文课程的整体性与系统性。同时它的纵向与横向结构体现在知识、过程与阅读、综合性学习等。

三、新课标下语文教学采取的措施

小学语文是小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一个独立的整体,且语文是更好的掌握母语有关知识的基础,所以为提高教学质量与学生的综合素质,必须抓好小学语文教学。以下粗略的论述了为提升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教学水平应采取的提供丰富的教学形式、营造开放、探究教学氛围等几项措施。

1.提供丰富的教学形式

丰富的教学形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游戏中、表演中获得乐趣。如教师在讲解《小蝌蚪找妈妈》时,教师可以通过指导学生看图,观看相关视屏,并结合生活实际,通过组织小学生分角色表演等,调动小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的兴趣。

2.营造开放、探究教学氛围

开放教学气氛能让学生主动探究,从而发现自己的潜能,展示自己的才华。如在讲解《雨点》一课时,可以先设问学生,天上飘下的雨点起初都一样,但掉在池塘为何会睡觉,在小溪里就在散步呢等,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自己思考,探究问题。

3.相信学生的能力

每个学生的经历不同,情感也会不同,学生在描述各自的感受时,教师应给予鼓励。如讲解《春天来啦》时,先通过播放音乐,让学生聆听山鸟清脆的鸣叫声等后,让学生描述他们的感受。

总而言之,按照新课标下语文教学标准来实施教学,通过采用各种对策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水平,只要我们对解决语文教学问题充满希望,困难终会被克服的。

参考文献

篇3

传统的语文教学课堂上,教师占了主体地位,大部分都是采用教师讲,学生听,教师读,学生背的模式,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授一节课甚至连续不断几节课,学生听得迷迷糊糊,不仅使得课堂沉闷,限制了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发挥,而且长期以往,容易导致教师教学累,学生死记硬背,课堂教学收效甚微的弊病。随着新课标的实施推进,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广大语文教师都意识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那就是“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自我发展”,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果,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以及对新课标的理解,提出以下几点思考。

一、掌握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新要求,根据学习内容来设定情景教学,增强学习效果

以往的语文教学课堂上,教师往往出于习惯主导课堂教学不愿创新、想要创新却又担心学生无法跟上情景教学诸多方面的考虑,不敢放手让学生进行主动学习,融入情景教学。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灵活掌控课堂,在充分掌握语文课程内容的基础上,根据小学生这个阶段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适当地进行情景教学以增强语文学习效果。设定情景教学,给予学生足够的自主学习空间,让每位同学都参与到语文课堂教学中,并对碰到的问题进行思考探索,有利于发挥每一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创造性思维,激励学生实现自我认识,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从课堂入手,转变传统教学模式,适当引入翻转课堂,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除了进行情景教学,教师还应该对教学模式进行适当探索和改进。要想打破传统的“教师主导”的教学模式的弊端,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有必要引入翻转课堂,将学习的决定权转交给学生,让学生做课堂的主角。翻转课堂可以让教师腾出课堂上的讲授时间,只需对学生在主动学习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解答,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就可以了。另一方面,学生也不会再对老师整堂课程讲解的反感,而是成为学习的主角,更加主动地将学习变成自己的任务,通过查阅有关书籍和网络资料、与其他同学沟通交流、课堂上老师进行答疑解惑,真正实现自主学习。在学得语文书本知识的同时,还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当然,要发挥翻转课堂的作用,不仅仅需要学生的配合,自觉地完成课堂外的学习,更加考验教师的协调能力和组织能力。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发挥多媒体的展示功能,提高教学效果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教学设施的完善,农村小学教室也引入了多媒体,那么如何最大效果的发挥多媒体的功能,改变小学语文课堂沉闷的现状。一是要加强学习,教师自己要熟练地操作多媒体,掌握多媒体教学的基本知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果教师本人都没有能够掌握和适应现代化的教学方式,那么必将被社会淘汰,无法适应新课标的要求。二是要将语文课本上的重点、难点通过PPT汇报、视频讲解等形式,用动画展现在学生们的眼前,以增强学习效果。实践证明,纸质的课本学习没有视频教学那么直观和易于接受。多媒体教学方式一方面使得课堂教学生动形象,增加了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另一方面也使得教学内容化繁为简,更加容易让学生接受。

四、鼓励学生主动学习,提倡课前发现问题,课上解决问题,课后巩固训练的高效课堂教学

新的课程标准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提倡学生主动学习,发展学生特长。那么,除了对课堂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之外,教师应该为学生设定一个新的学习模式,通过给学生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主动预习第二天要学习的新知识,并将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带到课堂上进行讨论,由教师组织学生们一起对问题进行探讨解决,最后通过课后作业再巩固提升的方式,充分发挥自主学习的优势,让学生感受到主动学习的快乐,形成良性的学习模式。

小学语文教学是一项基础性的工程,这个时期形成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效果给学生的影响深远,给学生传授的不仅仅是基础性知识,更是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因此,我们必须要加强对教学方式方法的探索,在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过程中,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不断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蔡虹.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J].学周刊,2015(07)

[2]翟.浅谈新课程标准下小学语文有效教学[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4(06)

[3]毕胜航.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的学生观及其转变研究[D].西南大学 ,2014(05)

篇4

一、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树立新的教学观念

在新课标下,小学语文课程有所改变,所以教师的教学的方式也要随着改变,才能让学生们能跟着时代的步伐前进。以前的小学语文教学方式就是为了应对考试的一种教学方式,他们只会教学生们要考试的一些内容,只注重了学生们的考试成绩,而忽视了学生们的人格素质和创造性思维。可是如今这种只是为了考试的教学方式在新课改下已经不再适用了,而是需要语文教师们树立新的教学观念,改变过往那种旧的教学观念,找到适合自己也是适合学生们的有效的教学方式。现在的社会飞速的发展,小学教育也不再只是追求考试成绩的一种教育了,还要教育学生们的人格素质和创造性思维等,只有这样的教育才能让学生们早日融入到当今的社会中。小学语文的教育是学生们最开始接触到教学,对于什么都充满着好奇心,一旦一些思想进入到他们的脑袋里,他们有可能就会根深蒂固的一直存在于他们的脑袋里。所以小学语文教育很重要,这是学生们的一个开始,语文课程不仅可以教会他们课本中的基础知识还可以让学生们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而且现在的新课改的课本内容也不再只是单调的课文了,还有课后练习和一些讨论等活动,这样的新课改不仅可以锻炼学生们的思考能力还可以提高他们的团结合作精神。而且在新课本里还会附带光盘用听和看的方式来培养学生们的学习记忆能力,所以教师就要用新的教学方式来带领学生们对学习产生兴趣,更好地培养他们的自我素质。

二、正视学生之间的差距

以前的教师都是对学习好的学生重视一些,对学习不好的就不那么重视,他们只会培养学习优秀的学生,而不对学习不好的给予指导,让学习差的学生就更加不愿意去学习了,那就导致了学习好的学习很好,学习差的就更差了,这样就造成了他们很大的差距。随着新课改,教师应该改变那样的做法,要对成绩好坏的学生都一视同仁,这样学生们才会更好的学习。所以教师们就要正视学生们的差距,让他们在一个平等的学习氛围中学习,无论是学习成绩好的还是学习成绩不好的,教师都应该根据学生们自身来找到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来教育他们,对于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就要让他们更好,向更优秀去发展,对于学习成绩偏差的学生,就要把基础知识让他们弄清楚,他们懂了之后,接下来就教他们更深层次的知识。这样就可以让每个学生都学到知识,让小学语文教学带给学生们更多的知识和知识以外的东西。

三、重视合作交流的学习

以前的教学方式是很单调很无趣的,一整节课都是听着老师在讲,所以对学生的兴趣提升一点作用都没有。而现在新课改之后,小学语文教学方式也要发生改变,教师要开始注重学生们的团结合作精神,这种合作精神只有在小时候就开始培养是最好的了,这样才会对他们长大以后的帮助很大。小朋友们在和同学们的合作交流中可以学到很多的东西,比如说,可以学到如何和别人友好的相处,可以让自己的合作精神得到提高,还可以学习到更丰富的语文知识,因为每个学生的思维方式都不一样,有时候有的问题我没有想出来的,也许其他的人就想出来了呢,这样可以把所有人的想法结合起来,找到更合适的答案,这就是最完美的了,所以在合作交流中每个人的观点都是值得借鉴的。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老师应该要多一些让学生们自己讨论互动的活动,一般的学生们都会很喜欢在课堂上有一个这样的互动环节的,这样可以让他们在学习中找到乐趣,让他们觉得学习也是一件很快乐的事,从而对学习产生兴趣,从而提高了他们对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小学语文教育多一点互动的活动,可以让课堂活跃起来,同时培养学生们的团结合作精神,提高了学习成绩,也让学生们的交际能力、个人素质得到了提高。

四、教学活动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常常会有一些活动,然而在活动中教师一定不能认为自己是主体,而是要把活动的主人公交给学生们,让他们自由发挥,不要把老师的思想强加于学生的头上。所以在教学的活动中要突出学生们的主体性,要根据学生们的情况来主导活动的进行,老师在这个活动里面只是起到了一个引导作用,他们的任务就是要让学生们在活动中学习到和教材有关的知识,然后在引导学生们学习其它的课外知识,引入一些练习让学生们相互讨论,活跃他们的思维,让他们在学习到课本以外的扩展知识的同时也培养学生们的交流能力和合作精神,这就是教学活动的主要目的了。让他们能够改变对学习的看法,从此爱上语文课。

五、结语

总的来说,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对于学生们来说是很重要的,他们会受到教师的极大影响,毕竟他们还是初学者,对于外界的一切都没有分辨能力,所以正确的小学语文教学方式是教师应该要做到的。对于新课改的小学语文教学这个教育工作,作为教师要努力地找到合适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们的积极主动性,让他们对学习产生兴趣,从而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篇5

新课标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学生为本,还课堂以学生。教师应着力构建自主的课堂,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状态中高效率地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告诉我们:过去的课堂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教学模式,剥夺了学生的自主性,而现在的教学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探索、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种思维文化不是要求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勇于提出问题;也不是要求我们教师机械地讲授书本知识,而是鼓励我们教师进行创造性教学。如此反思过去自己曾经努力求索的课,过于注重知识灌输,所以在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我有几点认识:

一、创设情境,开放课堂,教师应树立服务意识

在课堂上,我们教师要善于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创设一个互相尊重、理解、宽容的课堂学习环境,使学生对我们教师产生亲近感即:情感上的安全感和心理上的轻松感。有时我们教师形象生动的富于智慧的语言,一个含蓄的微笑,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富有启发性和创造性的问题,一个激发学生强烈学习动机的探索活动,这些都能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不仅学会了知识,形成了技能,也能获得情感上的丰富体验。我们教师还应树立服务意识,把“玩”的权力还给学生,把学习任务交给学生,把说的机会让给学生,从而将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推向自主探索获得知识的舞台。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的思维才不会受到压抑,不同的声音才会产生,不同的观点才得以自由绽放,只有这样的课堂才是充满情感愉悦的课堂,才能让学生的情感得以舒展,个性得以张扬,生命的潜能才会不断的开发,生活品质才能不断提升。每一个孩子的潜能才会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教师要让“爱”充盈课堂,爱每一个学生,细心呵护每一颗幼小的心灵,用自己的快乐为学生打造一个快乐的家园。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兴趣的课堂

小学生自主、合作、探索性学习方式是在问题情境之中的学习,因此如何创设问题情境,就成为这一学习方式能否有效的前提条件。学生学习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创设问题情境的过程,它可以引起学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的思维在问题思考与探索中得到促进和发展。常言说:“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不是负担”,这句话饱含深刻的道理。当学生对知识有浓厚兴趣时,就会产生不断前进,渴求新知,欲求明白的强烈渴望,就会全身心的投入到所感兴趣的学习中,教师的责任在于以丰富的教育经验、智慧和教育艺术来培养和激发学生潜在的学习兴趣,使之处于“激活”状态,从而爆发出强烈的学习动机,教师之责任不在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教师要结合语文特有的学科内容,激发起学生学习兴趣,这样不但课堂效果好,更主要的是学生全身心投入,这样有利于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培养,是一堂课成功的关键,否则就变“我要学”为“要我学”,课堂效果不会太好。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善于抓住每课的内容,巧设导语或问题或联系生活的课堂活动,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篇6

对于老师的教育教学来说,课程标准起着指导的作用。语文教学对于彝族聚居区的学生来说不仅是基础学科,更是一门入门的学科。语文学不好,学生很难学习其他学科。对于教师来说,要在以彝族学生为主的环境下教学,不仅要熟悉所在的社会人文环境,更需要理论联系实际,实施有效的民族区域教学,以期取得有效的教育效果。我们少数名族地区的老师更要重视新课标的学习与理解,特别是从事一线教育的小学语文老师对新课标的学习与思考。在这里,我们来结合新课标中说说彝区语文教学中的的几点。

首先要具体明确新课标的指导性。在平时的教学中,老师的实际教育教学应该是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但在实际中,常常忽略这一点,因为我们主要是教授文化知识。本区域的学生首先文化知识匮乏。这个匮乏不仅仅是书本的知识的匮乏,学生个体在思想上、行为习惯上都缺乏指导性,显得很盲目。所以老师常常重视基础知识的输入和良好行为习惯的的强调,忽略在理论下的教育教学。学习新课标,可以具体的了解在教学中老师的每一个环节都是有理论的指导,这是经验的总结升华。实际中,我们是以自己所学、所教、所见的经验进行教学,缺乏高度性与理论性。教学中闪现的教与学的问题和现象都认为是学生的个体因素或者客观因素,这样就缺失了站在理论的高度去看待。在平时教学中可以经常整理自己的教学心得,这样也可以形成自己的“理论”,论文也就这样诞生了。其次,深入研讨彝区学校课堂教学的乏力。

第一, 教学用语难以发挥其交际功能。由于学生不懂汉语或汉语水平很低, 教师用汉语传授的思想和知识, 学生听不懂或不能完全听懂, 反复翻译、讲解、收效甚微, 无法提高教育质量。

第二,教学用语难以发挥其思维工具的功能。思维活动、思维能力的发展都离不开语言能力的发展。在只用汉语的条件下, 学生汉语水平因缺乏基础难以提高,彝语能力因不用于教学也得不到正常的发展。两种语言受阻的结果是,思维活动的运行, 缺乏熟练的语言工具,思维能力的发展不能适应教学内容逐步加深的需要。这主要表现在学习中长于死记,短于分析推理,文科成绩较好而理科成绩普遍较差。在平时就要引导学生用汉语交际,并且持之以恒,借以锻炼和培养学生的汉语言交际和理解能力。

篇7

小学阶段是对语文知识累积和应用的基础阶段,对学生以后能否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起着决定性作用。小学生的认知能力不足,良好的语文素养可以帮助他们有效地学习好其他课程,达到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和终身发展的教学目的。对于刚入学的孩子来说,要安静下来学习拼音、字词,是非常困难的。新课标提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性和探究性,强调要以学生为主体,改变传统枯燥的教学模式,用活跃的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独立自主探求知识的能力。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让学生更快、更好地接受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小学生年龄较小,普遍活泼、好动,无法安静下来认真听课。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老师在讲台上授课,学生在下面被动地接受知识,这对于小孩子来说是非常困难的。新课标抓住这一问题,要求对课堂作出彻底改革,就是要颠覆这一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缺乏学习的基本兴趣,就无法接受知识,甚至排斥。因此,合格的教师要培养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模式,让学生积极主动去接受知识,从传统的“要我学”变成“我要学”,不但培养出了学生对于语文的热情,还可以从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课堂效率。

二、创造和谐生动的语文课堂

新课标强调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以朋友的身份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激发,而不是单纯地讲授课堂知识。通过这种教学方法,把课堂变成了师生共同交流、共同参与、共同学习的新型课堂,在这种新课堂教学中,学生内心会逐渐消除教师高高在上的感觉,愿意和教师互动,主动接受知识。这是新课标理念下的教学方式,是帮助师生共同学习、共同促进、共同提高的过程。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首先要把学生当做朋友,平等地看待每一位同学。对于学生提出的新奇想法和意见,教师要持尊重和重视的态度,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在老师心中的地位。

三、联系各科选用教学方法

传统的语文教学枯燥无力,只是教师一味地把书本上的知识灌输给学生。新课标强调各科之间的联系,可以把其他学科的内容融入到语文教学之中。比如,在朗读课文时为学生播放背景音乐,这样可以让学生不由自主地随着音乐读出感情,在学习文章时,还可以采用分角色朗读的方法,让不同的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这样充分激发出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可以帮助他们身临其境地感受文中角色的内心情感,增加学生的记忆和对课文的领悟能力。在一些讲述景色和实物的课文中,教师可以制作PPT课件,把书本中的图片和文字通过动态的图片和美妙的音乐展现在学生眼前,学生不但会产生浓厚的兴趣,还可以见到课本上见不到的景象,这对于小学生来说,无疑是心灵的一种触动,更加产生了对语文的好奇和兴趣。

四、发展学生个性

学生的个性是学生的自身特点。只有了解学生的特点,才能制订出符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模式,才能营造出和谐、民主的成长环境。小学生普遍充满激情,具有创造的欲望和展现自己的欲望。教师要抓住学生这一特点,充分调动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他们的表现欲和创造欲展现在学习中。老师要尊重并重视学生的想法,认为每个学生都是优等生,对于成绩优秀的学生要经常鼓励,成绩略差的学生要经常鼓舞,促进学生的人性可以发展,人格得以完善,把学生引导成积极进取、乐观向上、志向远大、道德完善、心理健康的现代公民。

五、分层次进行教学

小学生由于生长环境不同,其知识层面和领悟能力也不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对所有学生都采用同样的教学手法,而应该有针对性地进行分层教学,力图让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都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例如,教师在备课时可以把课后问题设计成不同难度,难题让成绩优秀的学生回答,简单的题目让成绩略差的学生回答,这样每个学生都可以获得回答问题的机会,而且问题设置得力所能及,学生会打消心中的恐惧感。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要以鼓励为主,在学生表达出自己的见解时,不要吝惜自己的一句“很好,非常棒,老师以你为骄傲”等鼓励性话语,这些话可以激发出学生的自信心,为以后积极参与学习做了良好铺垫。学生逐渐以斗志昂扬的态度进行学习,达到锻炼学生能力和主观能动性的最终目的,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能力,也提高了教师的课堂效率。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作为教师,要传授给学生如何更好地学习知识的方法,而不是一味地教学生知识。语文老师更应如此,在新课标的理念下,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利用孩子的天性激发出学生的学习欲望,对他们的领悟力和学习力进行最大限度的开发,让每个孩子都能够在掌握学习的技巧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做到培养终身学习的伟大目标。

参考文献:

[1]陆颖.浅议如何培养小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J].中国科教创新

导刊,2011(6).

[2]陈国君,宁书芳.浅谈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J].现代阅读,

2012(6).

篇8

二、合作学习的定义及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合作学习的定义

合作学习就是教师按照一定原则为学生分配学习小组,让学生在小组间的交流讨论中分工合作,最终解决一些学术问题的过程。

(二)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小学教育是学生整个教育阶段的起步时期,对学生的一生都有重要的影响。因此,采取合适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对于小学生培养正确的学习方法、树立积极的学习态度以及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都有关键的作用。通过合作学习可以让学生在同龄人之间的交流中体会学习的乐趣,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培养互帮互助的优良品质。而对于语文教育而言,通过合作学习,不仅仅能让小学生更好地掌握汉字、句子等语文知识,而且在培养小学生在逻辑思维、想象力、文学修养以及综合能力方面都有积极的作用。

三、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的方法

为了能够让小学语文中的合作学习起到尽可能大的成效,小学语文教师应该从教学理念、分组方式、学习方式等多个角度出发。具体方法如下。

(一)更新观念

新课标中更加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把课堂的发言权还给学生。但是这并不代表教师在课堂学习中就不重要了,更不代表教师在课堂学习中应该少说为妙。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是“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这一观念。小学生无论在学习能力,还是学习自觉性上都是比较欠缺的,合作学习虽然强调的是学生之间的互促学习,但是这个合作学习需要教师从中“穿针引线”,才能真正达到其目的。因此教师在课堂上是必要且重要的,这是所有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明确的一个新观念。

(二)合理分组

合作学习一般情况下都是以小组的形式开展的,即把学生分成为若干的学习小组,然后完成一些教学任务。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如何进行分组是每个教师开展合作学习首先要面对的问题,也是直接影响合作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在分组的时候,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在性别、学习能力、知识掌握程度以及兴趣爱好等各方面的个体差异性,从而进行合理的分组。如每个小组男女生比例应该为1∶1,小组是一半是男的,一半是女的;或者是小组之间的男女比例相当,第一个小组女生3个,那么另外的小组也是尽量安排3个女生。又如每个小组里面既有学习能力比较强的,也有学习能力暂时落后的;有活泼好动的,也有安静的。总之,要让每个小组的综合水平基本相当,这样才便于开展教学任务。

除此之外,在各个合作小组中还要有明确的职能分工,充分调动每个小组成员的主观能动性,让小组成员都能实实在在参与到合作学习当中,不能为了分组而分组,为了合作学习而合作学习,让合作学习变成了小组之间闲谈的借口

(三)多种方式结合

问题式、表演式以及讨论式是小学语文合作学习的三种方式。

1.问题式。就是教师通过问题的形式将教学任务分配给各个小组。小组之间、小组之内或者是教师与各个小组之间都可以通过提问的形式进行互动。可以是教师问,学生答;也可以是学生问,教师答;也可以是师生间互相提问,相互解答。可以是疑难解答,也可以是抢答竞赛,打破传统教师一味讲授的教学模式,通过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表演式。这种合作学习方式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主要采用的是角色扮演的方式。如分角色朗读课文,或者是根据所学知识进行故事改编,进而“自导自演”,让学生在这种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进而能够在以后的学习中加以运用。

3.讨论式。这是一种最常用的合作学习方式。通过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对某一内容开展讨论,再把小组讨论的结果与其他小组进行交流分享。这一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主?铀伎嫉南肮撸?提高其归纳总结的能力。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各个学生集思广益,往往会想出多种解决问题的办法,这对于提高学生思维敏捷性也有很大的帮助。

(四)运用于多方面

合作学习可以运用于小学语文教学的课前、课中、课后。

课前的主要任务是预习,为新一门的教学做好“热身”。在课前预习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课文的默读,默读完后讨论新课中要学习的生字有哪些,课文中的人物有哪些特点等问题,让学生在讨论中萌发学习兴趣。要明确语文不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门应用于生活的交流工具。

在课程学习过程中,教师也可以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分角色朗读、轮流朗读,这样既能够起到互相敦促的作用,又能让学生多开口,提高学生的语文朗读水平。

篇9

教学不再以教师为主导,而且学生为主体。摒弃传统的、落后的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着力提高学生创

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运用计算机技术辅助教学,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文结合笔者多年小学语文从教经验,

对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完善进行详细的研究,并提出有效的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希望对小学语文教学的研究起到一

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 新课标 小学语文 教学方法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过去传统落后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本文结合笔者多年来小学语文从教经验,提出了一些新课标下小学语文的教学方法。

一、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作为新课改的参与者和实施者,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手段以及评价方式都需要与时俱进,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要注重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往的课堂都是“填鸭式”教学,不注重培养教师和学生的良好互动,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对学习没有兴趣[1]。因此,要通过交流互动,在师生间建立起平等的、和谐的关系,让学生充分体验到教师对他们的尊重、理解、宽容和关爱,这样才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探究知识的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尽最大可能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让其自由讨论问题、自由发言、自由支配学习时间,让他们充分享受到学习的乐趣。只有为学生创造一个自由、积极的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全方位的参与,才能真正实现学生自主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和培养学生提问的意识,要努力营造和谐、平等的学习气氛,充分尊重和爱护学生,让他们的行为彻底解放,在毫无压抑的环境中积极投入学习状态,勤于思考,踊跃提出自己的问题[1]。学生提出问题,教师不能急于否定,不论对与错教师都应给予表扬,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感受成功的乐趣和满足感,从而进一步激励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促使他们学会自主学习。

例如在组织学生讨论“谁该为仲永的才能消失负责任?”时,一些学生认为该是仲永自己。他应该跟父亲提出想要学习的愿望,抓紧时间,勤奋学习,而不应该跟父亲四处吃喝;更不应该卖诗赚钱。教师对于这些同学的讨论,既要适当给予肯定,又要结合文章的学习目标,把同学们引导到作者的写作目的——强调“后天教育的重要性”上来;而不再强调仲永该不该负责。这样既既引导学生有针对性的讨论问题,又达到了教学的目。

二、从传统教育以教为主体转向以学为主体

传统教育是以教师为主体,采取“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新课标下要求贯彻“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向导”的现代教育指导思想。新课标推广以后,小学语文教学大力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思想,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倡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又要让学生重视接受学习;既要扭转传统的、落后的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又要倡导具有启发性的接受学习,把个人的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使接受学习和探究学习结合起来;既要努力使全体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又必须切实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使学生的个性和人格能够得到健康发展,扭转以前小学语文教学只注重语言训练,忽略学生人格发展的片面的做法;要改变以前只关注几个语文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而忽略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造成大量差生的错误做法,要使每个学生每天都能得到进步,获得发展;要以人文精神为基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要相互尊重、相互信任。教师要认真学习人文主义的教育理论,要让人文精神充满自己的灵魂,要真正对学生负责,爱护学生。

三、积极探索,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新课程标准》指出:“应当密切关注当代社会信息化的进程,推动语文课程的变革和发展[2]。”多媒体辅助教学是一种很有效的现代化教学手段。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现代教育技术的逐步推广,多媒体教学手段已经被广泛引入课堂。多媒体教学手段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发学生智力、提高课堂效率、优化课堂结构等方面起到了很大的积极作用[2]。现在的孩子较早接触网络,他们能体会到网络带给他们的乐趣,所以在语文的课堂教学中引人网络上的多媒体,更能让学生愉快的学习,也为教师减轻了一定的教学负担。以前的语文课堂,只是教师具有丰富的想象力,教师自己在“想象”,学生只是被动接受老师的“想象力”,学生自己对知识的构建和联想却是非常单调的。然而,多媒体手段能为课堂提供栩栩如生的声音、图片、视频等信息,把学生带进了一个声、像、图、文并茂的新天地,甚至能为学生创造一个虚拟的幻想空间,从而给学生提供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但是网络上也存在一些不利于学习的因素,因此就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对待多媒体用其所长,避其所短,让他们能够通过快捷的网络获得对自己有帮助的资料。

四、采用灵活多样的、切合实际的教学方法

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和现代化,因此,在教学实践,教师要努力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的知识、技能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都能得到全面的发展。

教学方法有很多,例如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情境法、游戏法、观察学习法等。教师要掌握各种方法的特点、作用、使用条件和使用范围,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的不同灵活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并进行优化组合,使各种教学方法能够扬长避短,发挥教学方法的整体、综合效应[3]。比如学习《晏子使楚》这篇文章时,应该提前让同学们回家查阅相关资料,提前预习课文,把看不懂的地方勾画出来,待上课的时候给学生们时间自由讨论,引导他们提出自己的问题,然后从这些问题入手,同学生们一起学习、总结。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也能培养学习的主动性。

五、结语

总之,小学语文的教学方法涉及到很多方面,只有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探索更好的教学方法,才能提高小学语文教育水平,才能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以更加科学、灵活的方式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篇10

随着新课标的全面实施,奋斗在小学语文教学一线的老师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了更进一步的思索。教师意识到小学语文不能完全局限在课本里,我们应在不脱离课本的基础上,拓宽语文学习内容及知识的运用。同时,在新课标的实施下,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其教学方法必须进行调整。而开放性课堂教学是新课标的产物,有助于活跃学生的思维,强化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态度,让学生在自由、轻松的氛围中学习语文知识,进一步提升小学语文的课堂实效。为此,笔者就开放性教学的具体实施进行以下探讨:

一、设计开放性教学目标,提升教师观念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是面向全体学生的,能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能力,提高其语文素养。因此,要让学生在小学阶段打好语文基础,使学生正确运用语文知识,恰当地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使学生的人际交流交往能力得到锻炼并得到提高。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有效开展开放性课堂教学,提升教师观念,提升课堂实效。

新课标强调学生是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较差,在学习中需要一定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去探究语文的世界。在开放性的课堂教学中应设置开放性的教学目标,给学生提供一个轻松自由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新的教学模式中获得知识,提高学习语文的综合能力。同时,我们也要提升教师的思想观念,将传统的思维模式改变,适应新课程标准,进一步结合新课标,培养小学生的基本语文能力,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提高课堂实效。

二、使教学内容丰富多彩,提高学生的兴趣

小学语文属于基础性教学,由于语文的工具性特点决定了小学语文初级阶段的重要性。可以说,小学语文的教学效果及课堂兴趣直接影响孩子学习语文的态度及其思想。新课标要求教学资源整合优化,课堂为主的教学模式比较局限,想让学生全面地了解、认知语文知识,就必须拓宽学生的视野,扩展学习内容,使学习内容丰富化。改变以往的简单引导学生认字、组词、背诗、模仿造句等等,而是引导学生学会应用语文知识,用语文知识表达内心的感受。深化教学内容时,教师应以生活及社会熟悉的事物做背景,用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加学生的知识面。

例如,结合生活体验写出对秋天收获的喜悦,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播放相关的影视资料,组织学生参加农村秋收活动,然后做课堂引导,使学生应用课堂知识并结合体验进行写作。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挖掘有效信息,进一步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提高课堂效率。

三、更改传统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

新课标要求小学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语文基本能力。整个语文教学过程是培养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动态过程。随着新课标的实施,我们必须更改传统的教学模式,即教师是课堂的主人,学生只能随着老师的思路去学习。我们要采取“开放性”课堂教学,给予学生发言的机会,鼓励学生个性化思维的张扬。班级中的同学来自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生活经历、不同的知识背景,每个人的思维能力及想法各不相同,基于以上特点,我们采用“开放性”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上踊跃发言,对同一事物的看法,我们会得到千万种答案。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开放性环境,充分发挥学生主人翁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提高课堂效率。这样不仅能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而且能提高学生对事物的分析能力。

四、课堂结合生活,让教学充满乐趣

知识源于生活。我们要将课堂教学联系实际生活,让学生学以致用,使语文课堂成为展现学生能力的课堂。我们要减轻学生的课业压力,使其有时间去接触生活,进行实践。俗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要学生在生活中寻求知识,感悟人生,培养学生的洞察力。同时,通过生活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陶冶他们的情操,开阔他们的视野。

新课标的教学中,指导学生语文知识综合运用的同时,要与其他学科有机结合,使课堂教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将教材中的口语交际、写作、语文实践三个板块系统整合于生活,利用课余时间让学生查找资料,自己组织活动、小品、短剧等形式,使课堂形式丰富多彩,不断强化课堂知识,提高学习动力,从而让语文课充满活力,让课堂充满乐趣。

五、根据学生情况因材施评,提升语文课堂效率

评价是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对学生和教师都有监督作用,同时有效地评价可以让学生更清楚自己在课堂中学到了什么。在新课标的指导下,老师对学生的“德、智、体、美”进行全面的评价。因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能力各不相同,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因材施评,让学生在评价中找到正确的位置,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综上所述,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我们实施开放性课堂,首先要树立教学目标,提高教师意识,更改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还应加强对于新课程标准下开放性教学模式的不断优化与创新,以使其不断更新与完善,从而为提升小学语文教学实效服务。

参考文献:

篇11

小学语文教育在学生的启蒙教育中具有基础性的作用。而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实施,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价等各个方面改变了传统小学语文教学的诸多弊端,激发了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增强了小学生对于母语的热爱,促进了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但是,当前的小学语文教育依然存在着诸多阻碍学生发展、不符合素质教育要求和新课程改革要求的地方。而随着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这些问题也就进一步地凸显了出来。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避免形式主义,从思想理念到具体的课堂实施,都必须遵循小学语文新课程的要求。那么,当前小学语文教学都存在哪些问题呢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又应采取怎样的对策呢?

一、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部分教学内容脱离学生实际

当前,大部分的学校使用的都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语文教材。人教版的教材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其内容丰富多彩,并且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不同特点设置了不同的教学内容。但是纵观各年级的小学语文教材,我们依然可以发现很多严重偏离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内容。

(二)传统的教学模式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教师依然牵着学生的鼻子走

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强调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为了顺应新课程的这一要求,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也采取了诸多新颖的教学模式,但是这些教学模式只是在表面上强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而其本质依然是教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

(三)教师丧失了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地位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启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除了依然存在教学死板僵硬的问题外,还存在着教学过于自由放任的问题。在小学语文新课程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和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影响下,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过多地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出现了空有热闹的形式而没有充实的内容的现象。学生在这样的语文课堂中,并没有学得知识,并没有使得自身的素质得以提高,从而使语文课堂成为一种资源的浪费。

二、“填鸭式”教学与新课标下教学过程的创新

由于传统应试教学方式在我们文化中根深蒂固,我国一些地区的小学仍然采用教师在讲台上说岸生在下面被动地以死记硬背的方式学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这与我们新课标要求的要注重教学过程的创新形成很大的矛盾,由于受传统观念的阻碍,我们小学语文教师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所以小学语文教师更应该认识到这一点,每一位教师都要努力形成自己的一套教学方式,改变固定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赴学生自由提问与实际结合做到活学活用,利用多媒体教学或者其他方式,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学习兴趣。

三、盲目追求成绩与新课标下的综合教育

受传统教学价值观的影响,一些小学语文教师一味地追求成绩。由此教师反对小学生上课提问与课程无关的内容池不允许他们发散思维教学方式死板这禁锢了学生的思想学生被动地学习为了升学死记硬背缺乏创新能力。新课改要求“综合性学习”教师要把课堂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往重学生的理解与运用实现活学活用教师丰富教学方式,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的图片和影音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同时最应该注意的是语文课也是一门关于人生的学问。教师应致力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人生观、世界观等等即所谓教育要从娃娃抓起。

四、教师个人素质与学生素质

有些教师在教育改革中不能好好研读课本,把精力放在对课本的发散上导致不能理解语文课本的精髓,使学生不能领悟课文作者思想核心,以懂非懂式的学习无法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事实上这些课文都是专家反复研究过的文章,其中蕴含深刻的内涵。因此教师应细细研读语文课文品味其中的文采与学问通过与实际结合运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表达,同时教师可以与学生展开民主、自由、愉快的讨论做到教师与学生成为朋友,带动学生自发地读书、思考、发问、质疑,带领学生深入其境感受作者的思想与情感帮助学生提高理解能力、表达能力等等。这样无形中增进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感情双方面提高素质,有利于以后教师对学生学习、生活及思想方面问题的引导。

五、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将小学语文的“语文”放在首要地位

语文教学提倡的是语文综合能力以及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改革过于严重,语文教学就会失去其应有的作用,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将小学语文的“语文”功能放在首位,在运用新型教学手段的同时不能丢弃传统的教学手段,正确的引导学生,重视学生语言能力、识字辨音能力的培养,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为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

六、研读教材,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教师在要加强学习,仔细的研读语文教材,细细的品位语文教材中蕴含的深刻含义,在课堂中,要重视语文教材,将教材知识的传授放在第一位,教学内容不能脱离教材,且要与实际相结合,此外,在课堂上,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对话式教学,帮助学生正确的理解教材中的字词,掌握重要字词的含义及运用方式,理解教材中段落之间的关系,掌握文章中心思想的提炼,揣测出作者的写作意图,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对语言的理解能力。

总之,语文可以说是一门课程,可以说是关于生活的学问,小学语文教育应该致力于挖掘学生的潜能,鼓励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祖国的希望夯实基础。新课标对传统教育模式提出了挑战但我们应该注意的是改变传统应试教育。会在应用中存在一些问题,但我们教育工作者应积极地面对问题并解决问题。努力为国家输送更多有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

篇12

一、课堂教学艺术性的特点

对课堂教学进行改革,提升课堂教学的艺术性,其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进步,其基本特征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创造性。语文教学在于创造,因此创造性是课堂教学艺术的最主要的特征,主要体现在:首先,语文备课要从语文教学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着手,对课堂进行有目的的组织和分析,提高课堂教学的预见性。其次,要提升课堂的应变能力,对出现的突发事件进行有效的处理和借鉴。此外,还需要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最大限度的调动小学生的学习热情。

(2)表演性。表演性是小学语文课堂艺术的一个重要体现,因此就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一方面教师要加强对仪表风度的塑造,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给学生留下较好的印象,另一方面,教师要掌握一定的表演技巧,做到生动形象的讲述、声情并茂的朗读、惟妙惟肖的模仿以及深入浅出的剖析,进而感染学生。此外,语文课堂教学艺术还要对学生形成一定的感召效应,即对学生的情感和理智进行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审美性。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还体现在审美性,一方面,要对学生进行情感的转移,使学生达到情感的共鸣,做到情理一体,另一方面要做到多样统一,加强对学生差异的关注,学会欣赏学生。

(4)技巧性。小学语文课堂艺术还体现在技巧性,即教师要将语文教活,真正的让学生做到爱学、乐学、会学、会用,包括多种技巧,如引导的技巧、批评的技巧和训练的技巧等。可见,教学技巧对课堂教学艺术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的实现途径

鉴于小学语文对学生的后期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要对小学语文教学进行改革和创新,从多个方面着手,提升课堂教学的艺术,进而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1)合理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语文课堂教学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这就需要借助合理的教学情境设置。教师在进行教学情境设置时,需要结合教材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心理特点,合理的组织教学,进行教学情境的设置,同时借助多媒体等教学技术和手段,从多个角度对学生的兴趣进行激发,引发学生的联想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使学生主动的学习。

(2)建立民主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要求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是课堂教学艺术的必然要求,只有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真正的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引导作用,激发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探索,充分的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学生的积极性更高,也是学生能力培养的前提条件,因此教师要加强对师生关系的建立,做一个民主的教师。首先,教师要把微笑带进课堂教学,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对学生的认知行为进行引导,运用生动有趣的教学设计去感染学生。其次要对学生一视同仁,特别是对差异性的重视,加强对实践操作活动的重视,让每一个学生参与其中,也可以开展相应的讨论,给学生提供发展自身才华的机会,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3)改革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提升课堂的艺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艺术性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加强对课堂教学的改革,摆脱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真正的实现课堂教学的艺术性。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需要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着手:首先要加强自身素质的修养,提升自身的艺术欣赏能力,开展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其次,学生要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发挥自身的创造性,并对问题进行质疑和反思,去探索和发现,真正的领悟到课堂教学的艺术。可见,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需要教师和学生的通力合作。

(4)运用激励手段,进行科学评价。对课堂教学的评价是引导学生进行反思的关键,因此教师要加强对激励手段的应用,对学生进行科学的评价,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例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多运用激励的语言,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这对低年级的学生而言尤为重要,同时还注意非语言激励手段的应用,如当他们回答问题正确时,更喜欢教师点头赞许。回答问题遇到困难时,教师投去信任而期待的目光,更能坚定他们克服困难的信心。钱梦龙教师说过:“教育就是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影响力。”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主要体现在它具有的创造性、表演性、审美性和技巧性,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关系到教师自身素质的提升和学生的感受力和感悟力。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充分发掘和利用教材中的文学艺术因素,为语文教学体现文学艺术之美,增强语文课堂教学的艺术性。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