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智慧教育范文

时间:2023-08-14 09:24:07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医学智慧教育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医学智慧教育

篇1

Keywords ancient Chinese Medicine; visual impairment; teaching experience

“医古文”属于中医康复保健专业的基础课,是培养学生阅读古典医籍能力的一门工具课。其核心任务是教给学生认识、掌握古代汉语语言规律,从而指导学生学会读古书,进而提高阅读中医典籍的能力。医学院校加强医古文经典的阅读和教学,有利于开拓学生中医知识文化视野,提高传统人文精神素养,培养创新思维能力,领悟中医药学精髓。[1]

全国盲人医疗按摩中等专业统编教材《医古文》编委会提出:中专层次的医古文学习,属于基础教育,适于从启蒙式、诵读式入手,内容宜简不宜繁,且需课上学习结合课后习题的练习与讨论,并结合所学专业同时进行。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的设计上,应围绕中专教学和特殊教育这两个因素展开。笔者结合中职视力障碍学生的教学实践,就此谈谈自己的教学体会:

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提高阅读能力

医古文内容深奥难懂,加上视力障碍学生文化基础薄弱,课堂上被动接受古代汉语和医学知识,导致学习积极性不高,从而产生畏难情绪。所以,在教学之初,教师不能采取填鸭式教学,过分强调医古文的字词难度,这样只会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增加心理负担。而应当由简入繁,由浅入深。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学习兴趣,逐步提高阅读能力。具体应做到两个结合:

1.1 详讲与略讲相结合

教师首先给学生介绍体裁梗概和作者生平,以故事的形式讲解古代医家部分看病的经历,从而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初步了解?n文。而后有重点地讲解经典段落和词句。详略得当,使其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课堂效率。

1.2 学生试解与教师串讲相结合

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应鼓励学生试解。首先,在教师开讲前,利用多媒体,不断播放原文,让学生试解。试解时,采用任务驱动法,逐步加大难度。其次,采用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归纳文章大意、段落大意。然后,教师进行纠错,并肯定学生的微小进步。最后教师串讲,讲清重点词句的意思和语法特点,以词带句,连句成段,疏通文理。这样,形成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良性教学模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2结合本专业,渗透临床知识

王性善[2]指出,教师应该用适当的方法告诉盲生医古文是一门阐述我国古代医学名家医德医风、医案医话、医疗经验的学科,这门课与盲生的推拿专业息息相关。因此,我们应顺其文理,把临床医学知识融合其中,寓医理于文道之中,文为医用,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笔者认为,在学习《黄帝内经》选读时,结合中医基础理论知识,注重前后衔接,融汇贯通。比如《灵兰秘典论篇》中论述了人体五藏六腑的功能,学习时就可以结合藏象学说的知识;比如《上古天真论》中讲述了上古之人的养生法则,结合所学专业知识,鼓励学生讨论这些养生法则如何与现代生活相结合。

在学习医案医话时,适当把有关临床医学知识穿插其中。比如让学生根据病情分析证候,讨论给出治疗方案。通过辨证论治,提高学生的临床能力。然后教师再讲解案例中的医家是如何治疗的,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又与临床接轨,一举两得。

3 贯穿医德医风建设,提高职业道德修养

就医古文课程而言,其语言到内容似乎都离现在的现实生活太远,故在课程设置中,更要忌讳课程中生活意义的丧失,忌讳将学生的整个精神生活定格在既定的学科教材上,从而导致课堂生活没有现实感,没有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3]

本课程的人文因素比较明显,有着“文以载道”的特点,教材中收入的很多课文本身就是素质教育的好素材,因此,能够比较自然地渗透文化素质教育内容。比如在学习孙思邈的《大医精诚》时,本文从医术要精、医德要诚两方面论述了医德修养的准则,教师可以结合之前学过的《扁鹊传》、《华佗传》中名医的行医经历对学生进行医德医风教育,激励学生成为医术高超、品德高尚的大医。并结合现在医患关系紧张的现状,让学生讨论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这样,将知识传授和人文熏陶结合起来,使学生思想得到升华,有利于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科学严谨的职业素养。

4 承认差异,因材施教,合理设计教学活动

医古文是中医院校独具特色的专业课程。如果按照文言文的方法讲,学生会觉得很枯燥,所以教师在教学活动的设计上尤为重要。根据学生学情,教师可以灵活设计上台表演、案例分析、分组讨论等教学活动。寓教于乐,把枯燥的医古文课程变得丰富多彩。比如通过欣赏《华佗传》中的五禽戏、让学生模仿五种动物的动作,学习养生功法;并且跟体育教研室老师协商,结合体育课让学生学习五禽戏、八段锦这种具有专业特色的功法。

此外,可以抽出课文中某个观点或一些较难的知识点进行讨论,让学生充分阐述自己的见解,各抒己见,活跃课堂氛围。比如:《扁鹊传》中的六不治,在教师讲解完大意后,分组讨论,并且结合现实,讨论文中六不治的原因,加深记忆。在学习医案时,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提高辨证能力。

5 提倡信息化建设,利用多种形式拓展知识面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盲生利用手机和读屏软件上网查阅资料越来越熟练。所以教师应与时俱进,将信息化手段运用到教学中。具体可采取以下措施:

(1)制作微课,补充医古文课时不足的问题。周路红认为,微课以视频为载体,必将成为医古文教学方法创新的有力推手。[4]运用微课把课程中的重点、难点、和常用词语合理规划成若干知识点,每个知识点说明一个问题,控制在5~8分钟。通过人人通进行资源共享。学生可以下载到手机、电脑等终端设备,这样使教学延伸到课堂之外,为学生主动学习提供了便利条件。

(2)建立班级微信群。教师和学生通过手机进行微信互动,这样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受时空限制,学生就可以随时随地学到知识。课前,教师将音频传到群里,让学生预习;课后,教师布置任务学生作答,通过完成情况查漏补缺,极大地提高了教?W质量。

(3)建立盲人音频资料库。据统计,适合视力障碍学生的有声读物少之又少,所以教研室老师可以分工合作,录制教材原文或者下载相关资料。比如下载《黄帝内经》原文及曲黎敏讲的白话文版的《黄帝内经》,这样通过同时听原文和翻译,充分利用了视障学生的听觉优势,一方面提高了翻译能力,一方面学到了中医的文化精髓。

6 多朗读及背诵经典章节,增加语感

语言是相通的。笔者认为,医古文和语文有很多共同点。背诵也是学习语言的一种重要方法。通过背诵经典章节,增加语感,带动学习。比如,通过背诵与专业相关的医古文,渗透专业知识;通过背诵《大医精诚》,让学生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潜移默化;通过背诵《黄帝内经》中的经典条文,让学生学习古代医家的养生大法。总之,通过背诵原文,可以达到加强学生对篇目内涵深度理解的目的。

篇2

课堂教学是教师的主阵地,向课堂四十分钟要效率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学生自控能力比较差,不会善于主动探索知识,如果一节课一严到底,一定会让学生感到压抑,久而久之便会对你的课堂失去兴趣,从而对这一学科失去学习的信心。怎样合理利用课堂时间,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呢?我认为现在学生追求的不再是简单的获取知识,而是渴求一种灵活生动的上课模式和学习方式。因此教师要精心组织课堂,使严谨的教学要求与快乐的学习环境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除了在课堂上让学生掌握重要的知识点外,还会着重培养学生的课外学习兴趣。备课时我会将课本内容与课外知识相互补充,课本知识与教参知识进行有机结合,上课时加强与学生的互动。每一上堂课,我心中都会有一个概念:这节课我要让学生学会什么?懂得什么道理?课后我要求学生能总结出所学内容,并且还要说出自己学习的收获和感悟。教学质量可以在短时间内更好地提高,但不可以快速提高,因为它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不是一蹴而就。“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此,保证学生在课堂上有所收获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

二、加强班级管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稳定剂”

班级管理是看似简单其实复杂的一门艺术。刚开始当班主任时,我常常为班里的琐事而烦恼,最让我头疼的是学生总是错误不断、状况百出。我这边三令五申,那边却依旧效果甚微。经过几年的实践工作,我仔细查找问题根源,最后发现问题在于:教育不够深入,管理不够规范,跟踪不够及时。于是我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加强思想教育。班会是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形式,我每周会抽出一节课开班会,积极营造一种班级文化氛围,不断增强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和班级荣誉感。

黑板报是思想教育工作的主要载体,可通过帮助学生出黑板报,采用“我劳动我快乐”、“文明礼仪伴我行”等主题进一步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二是充分发挥班干作用,建立自主式班级管理模式。在选举班干时,我力求把大家信赖的好同学推选出来,使他们一开始就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这样学生违反了纪律有人阻止,学生遇到了困难也会自行帮助解决。三是课间多与学生相处。要从学习上、生活上给他们关心和帮助,设法让他们融入到班级这个大家庭当中,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让他们体会到纪律与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关系与影响,从而把各种班级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三、关心理解学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剂”

和谐的师生关系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情绪,只要师生关系和谐就能提高教学质量。我的做法如下:一是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我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和学生交流一次,让学生给我提出意见和建议,然后我再提出对他们的要求,这样就很容易达成共识,使教与学不再走弯路。二是适当地减轻他们的课业负担,让他们有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三是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教师应该尽量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因为每个学生都渴望自己被别人肯定,尤其是教师的肯定,当他某一点被肯定后,会激发出他更多的热情,可能使他各方面得到进步。为此我坚持做到了对学生大声表扬、小声批评。

篇3

众所周知,学生的思维过程往往从问题开始,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诱导学生质疑问难。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呢?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把握。

营造良好课堂气氛

高中学生的问题意识还不够强,在学生的质疑过程中,难免会提出一些“幼稚”的问题,在这种情境中,教师可以通过下列方式创造学生喜爱的环境:通过多种形式肯定学生的提问,比如,面部表情、手势动作以及充满赞赏的话语;尊重学生的不同见解;赏识学生的独创。只要学生有一点新思想、新发现,就应该表扬和鼓励他们,让他们看到自己的价值。

把握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教师要根据“初读感知——细读理解——精读品味”的阅读顺序和学生由浅入深的认知规律,指导学生掌握略读或粗读的方法。比如,首先让学生快速地阅读全篇,掌握所读材料的主旨和大意,设计一些浅层性的问题。对于篇幅较长或信息较多的文章可以用图示法列出重要信息项目,再设计问题。对于文章中尚未弄懂的知识,比如生词、短语、句子、语境等,要指导学生根据上下文,并利用所掌握的句法、构词法和词汇,设计一些猜测性的问题。这一阶段的问题属于初级阶段,答案可以直接在文章中找到。

篇4

高中学生的问题意识还不够强,在学生的质疑过程中,难免会提出一些“幼稚”的问题,在这种情境中,教师可以通过下列方式创造学生喜爱的环境:通过多种形式肯定学生的提问,比如,面部表情、手势动作以及充满赞赏的话语;尊重学生的不同见解;赏识学生的独创。只要学生有一点新思想、新发现,就应该表扬和鼓励他们,让他们看到自己的价值。

把握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教师要根据“初读感知——细读理解——精读品味”的阅读顺序和学生由浅入深的认知规律,指导学生掌握略读或粗读的方法。比如,首先让学生快速地阅读全篇,掌握所读材料的主旨和大意,设计一些浅层性的问题。对于篇幅较长或信息较多的文章可以用图示法列出重要信息项目,再设计问题。对于文章中尚未弄懂的知识,比如生词、短语、句子、语境等,要指导学生根据上下文,并利用所掌握的句法、构词法和词汇,设计一些猜测性的问题。这一阶段的问题属于初级阶段,答案可以直接在文章中找到。

篇5

一般认为知识社会学的概念由舍勒首先提出,主要研究知识的产生、发展以及与社会群体之间的关系,许多著名的社会学家如伯恩斯坦、布尔迪厄、福柯、弗莱雷、泼普科维茨(Popkewitz)等也都在自己理论系统中阐述过知识社会学的观点,他们对知识与权力、知识流动与社会结构变化、教育解放被压迫者等等核心问题的讨论为成人教育的合理性进行了重要的辩护。与批判主义和后现代主义都有所区别的是,许茨从马克斯·韦伯处获取理性化思想,也从胡塞尔处汲取面向生活世界的智慧,开创了独特的知识社会学理论,以该理论所承载的教育思想考察成人教育,能够得到有益的启示。

一、许茨知识社会学的核心思想

(一)“理解”的研究方法

知识社会学的研究方法从何而来?研究数学出身的胡塞尔为抵制科学主义带来的危机,致力于现象学研究,提出了“还原”、“本质直观”等方法。而许茨不排斥自然科学中的逻辑推理与实证分析,认为这套科学的程序与原则对于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来说至关重要。科学原则中的精确性、普遍性、严谨性、系统性等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推动力。同时,他也反对完全科学主义的倾向,认为科学的原则只能帮助人们理解世界的一些问题,并不适用于整个人类社会的研究。许茨还认识到马克斯·韦伯的理性化结构也不是万能的,形式理性与实质理性、科层制中的法理权威与知识权威之间的冲突不断,理性的建构在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存在着边界。于是许茨提出用“理解”的模式进行补充,个体要理性地内省,但纯粹抽象的思考是不够的,需要通过个体之间的互动才能共同分享世界,达到理解。

“理解”成人教育不仅具有方法论意义,也具有价值论和伦理学意义。成人教育中科学知识或原则是教学的中心内容,其表现有:强调成人掌握学历教育中系统化的科学知识和职业教育中的实用技能;结果导向的成人课堂强调知识与物质世界的转化效率;在教育管理上采用权力集中的行政体系。由此,在充分贯彻科学原则的同时,成人教育往往忽略了个体试图通过教育实现独立人格和全面发展的需求,凸显了技术理性指导下的工具价值,而其内在价值远未充分得到理解和认同,不断强化这种工具价值取向则会导致成人教育等于技术教育的错误认识,也产生知识与金钱等价交换,文凭与资质泛滥等恶果。

许茨提出的理性内省要求,既适用于成人学习者反思学习需求和目的,也适用于成人教师和教育管理者乃至全社会对成人教育功能与价值的理性认识。在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社会处于转型路口时,各方利益主体在教育上都有现实世界中的诉求,只有在表达机制完善的基础上互动和分享,达成理解和共识,才可能构建更加完善的成人教育学科和管理体系。

(二)“知识库”的状态

许茨认为个体知识是以知识库(Stock of knowledge)状态存在的,知识库就是个体所有经验与认识的储藏之所,对它的研究可以从静态的要素研究和动态的历程研究两个方面着手。知识库中个体对内在的、对个别情景的历史性和有限性的认识被看作基本要素,将惯例和实用技巧等看作中级要素;将个体在特定经验中沉淀下来,主题化的经验核心看作特定要素。成人学习中,经验所构成的知识库是重要的资源。对知识要素的分类有利于形成类型化(Typification)的解释模式,不过这种类型化的解释模式不是知识构成的终点。在进一步的动态历程研究中,许茨认为知识获得的过程包括类型化、关联性(Relevance)、逐步建构和获得的传记性。

将上述论断引入成人识字(扫盲)教育中可直观其意义。参与识字学习的成人被贬称为“文盲”本身是不合理的,因为成人学习者已经具备了丰富的生活和劳作经验,并非一无所知,他们的知识库中已经储备了大量的特定要素。识字是使这些成人学习者完成对自己知识库的类型化过程,文字学的研究也能够证明这一点,如在学习汉字合体字:花、草、苗、菜;竹、箭、竿、笔时,就是成人类型化思维的养成过程。如果成人在识字过程中与已有的经验建立关联,有意识地在生产生活的经验中去重复这样的关联,就能够快速建构其对汉字的理解和运用的知识。经验构成的知识库是成人学习的源泉,从这个意义上讲,成人学习可以是这样一个过程,不断对经验挖掘与整合,组合成可交流和理解的形式。

(三)知识的社会起源和分配

个体的经验毕竟只是知识库里的一小部分,绝大部分的知识来源都是社会性的,许茨认为知识的社会起源来自于两方面,一是“社会衍生知识”,二是“社会认可的知识”。社会性的知识需要有社会共识和妥协作为前提,许茨也采用了主体间性的思想来说明存在着“观点相互性的一般论题”,即知识不是由单一社会个体随意地原创而生。

社会衍生的知识以多种方式产生,许茨按社会成员参与方式描述了四种典型来源,分别是目击者、局内人、分析者与评论者。成人教育在广阔的社会空间中进行,知识的获取可以来源于生活的方方面面,社会衍生知识要求从事成人教育的教师在开发课程时要尽可能与成人学员的生活相结合,而不是固守于课堂和教材。成人学员更要通过教育领会自我导向学习(Self-directed learning)的精神,主动向自己周围的社会成员学习。社会认可的知识是多个社会个体或组织达成共识的类型化的体系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由此,成人教育也强调组织学习或者团队学习,而彼得·圣吉的学习型组织理论中也认为知识的共同认可和分享也是个体和团队进步的重要基础。

与大多数社会学家讨论知识的分配从权力和社会结构中寻找原因不同,许茨认为知识的社会分配主要受个人经验、兴趣和角色的影响,意识的结构和特点对于知识的社会分配至关重要。专家、普通人和知识丰富的公民基于三种不同的意识而获得了不同类型的知识,很显然专家的知识要求具有专业性,普通人的知识主要是一般常识,而知识丰富的公民是介于前面两者之间具有较多跨领域知识的群体。成人群体的构成是多样的,所以成人教育的层次也应多样化,许茨的三种人群分类也正是成人教育中三个重要对象群体:一是对社会中的低文化群体或者失足群体开展的补偿性、救济性教育,使他们能够具备一般常识,成为社会认可的普通人;二是对普通人进行与社会和技术发展相适应的多种知识的教育,使其成为具有丰富知识的公民;三是对技术专家和领导进行专业性更强、知识复杂程度更高的教育。知识的社会分配不断去满足个体意识结构的变化,由此,普通人可以成为知识丰富的公民,也可以成为专家。

(四)多重实在的社会世界

许茨认为每一个有限的意义范畴就是一个世界,如日常生活世界、艺术的世界、科学的世界甚至幻想的世界,一个世界代表一个实在,任何个体都面向多重实在的社会世界。他进一步指出,“每种意义范畴均有特殊的认知和体验风格”,“因此,要从一个有限的意义范畴过渡到另一个有限的意义范畴,就需要借助‘跳跃’;在跳跃时,个体可能会产生‘震撼经验’”。他的这番描述与麦基罗的成人“质变学习”(Transformational learning)理论有很大程度上的一致性。麦基罗认为知识“由学习者根据新的体验不断地阐释再阐释从而创造出来”,“质变学习改变的是人们看待自己或看待世界的方式,它可能是一个逐渐发生的过程,也可能是因为某种突发性的、强烈的经验而引起。”以许茨的观点来看,质变学习就是从一个意义范畴进入另一个意义范畴的过程,其中涉及了认知和经验方式的改变,同时也可借助强烈的、突发的经验来实现跳跃。

许茨把日常生活实在看作最基本的实在,其结构中包含了个体间互为主体的交往基础,以及时间安排、空间安排和社会安排的维度。主体间性命题(Intersubjectivity)支撑着成人教育中民主师生关系构建和成人教学过程中的论辩伦理,成人课堂中的教师与学员应该如日常生活中一样平等交流、共同学习。此外,对日常生活多维度的认识也提醒成人教师关注成人生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教师要尽可能地接触成人学员,深入他们的生活,才能帮助他们面对多重实在时建构起丰富的知识。

二、成人教育应重视的问题

许茨知识社会学在成人教育领域内适用有几个问题值得重视,鉴于现象学本身的抽象性,笔者结合了一些实例来进行讨论,以便更有效地说明问题。

(一)发挥“类型化”的积极作用

类型化的方法适用不当会让成人教师和学员掉入机械思维的陷阱,在很多情况下,个体依据知识库中的特定要素建立起类型化体系,主观化特色浓重。教师可能会依据自己过往与好学员和坏学员打交道的经历,轻易地将眼下的学员进行分类,而学生也会依据可能不多的师生交往经验判定一个老师是否优秀。许茨的观点是知识生成过程中需要类型化,但不是将类型化主观随意地滥用,所以他提到了社会衍生知识和社会认可知识的问题。

对教师来说,类型化带来的教师期望效应(Pygmalion,皮格马利翁效应)具有巨大价值。将成人学员看作“愚笨者”和“失败者”,教师在教学中就会经常表现出对他们消极的期望,教学效果就越来越差,反之,将成人学员看作拥有巨大潜力者和未来成功者的话,教师充满激情,学员们受到感染和鼓舞,教学效果也会越来越好。因此,成人教师要充满对教育和个体的关怀,发挥类型化的积极作用,正面引导学员。

(二)推广关联性的记忆和创新

知识的记忆是横亘在成人学习道路上的重要障碍,实验心理学对此提供了不少增强成人记忆力的办法。个体在整理知识库的意识沉淀时遭遇如何分类?哪些归为一类?类型化必然导致知识要素的关联性型,从简约化的关联性型返回去寻找知识库中的经验能够增强记忆的效果,所以成人学习中的记忆,关键在于构建个体深刻体会的主题关联性型。如流传至今的“节气歌”,以时间顺序排列,组合成格律诗形式,吟一首诗就可以将全部节气名记住,类似“节气歌”、“千字文”这样的作品都是古代中国人在教育上对知识材料组合的创新。笔者在近几年全国扫盲教育的调研中也发现,“弟子规”、“古兰经”等已进入了成人识字课堂,而其他的扑克识字、猜谜识字等也都利用了关联性记忆方法。杜威认为教育的创新,其思绪的运作是崭新的,而建构所使用的材料往往是平常的。因此,成人教师要带动学员一起思考,如何利用身边熟悉的经验材料,通过哪些创新的方法进一步发挥关联性记忆的作用,提高学习效率。

(三)关注多重实在之间的转换

在成人所处的多重实在的世界中,一个会做饭的母亲需要掌握足够的医学知识,为生病的孩子准备晚餐,一个熟练的工程师需要补充外语知识来操控最新的进口设备,他们在自己熟悉的领域内已经获得不少经验,但依然挑战不断。实在间的转换,需要将某一实在领域内经验类型化的成功迁移到另一个实在领域,这与成人的学习能力和工作能力直接相关。如汽车公司可以到IT行业中聘任到优秀的首席执行官,刚出校门的大学生则往往被工作经验挡在求职路上,这里用人的标准可以被解释为,成人个体在多重的实在世界间可以成功转换的能力是否被识别或者被证明。美国社会化大生产高度发达,一个美国人平均一生会做七份工作,劳动力资源在产业间迅速转移和配置,其中成人“质变”学习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经验越多也并不意味着学习能力越强。一方面是必须避免那些可能导致失败的类型化意识向其他领域任意扩散,另一方面是转换需要条件,这个条件不仅仅是外部时间和空间的条件,更在于个体意识中是否存在着反思和跳跃。如果一个成人想学会驾驶,关键的问题不在于选择车型或者阅读书籍等外部条件的准备,而是他要意识到只有在驾驶室里去接受点拨并实际操作才能学会,也学得最快。所以多重实在转换的关键还在于个体意识的革新,并有它去促进成人自我导向性学习和经验性学习(Experiential learning)。

(四)重视微观的日常生活价值

陶行知先生的教育实验中,师生们同吃同住,一起生活、一起完成教育,充分体现了“生活即教育”思想,许茨的思想不仅不与之矛盾,更进一步提出生活即实在,是一个意义世界,认为日常生活是个体存在和交往的场域,个体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出自己的生命价值和伦理道德,社会衍生与认可的众多知识也都来自于此,他甚至还提出日常生活的知识是科学知识研究的起点,充分体现了现象学反对科学主义、面向生活世界的核心思想。

成人教育重视微观的日常生活价值,不仅在于上述知识的社会起源上的意义,更在于微观的日常生活是成人个体交往自然状态的呈现,交往就意味着学习,所以日常生活的状态也就是成人学习的重要状态。成人教育实践重点不是培养技术精英去攀登科学高峰,而是教育成人如何积极地面向丰富多彩的生活世界。重视微观的日常生活的价值,要求成人教育以生活中的改变为落脚点,通过个体的改变不断影响到群体和整个社会。

篇6

求真务实就是立足实际,实事求是,扎实勤奋地工作,实实在在地为人民谋利益,对人民群众最具体、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要求,要给予最及时、最方便、最大程度的实现和满足。反映在实际工作中,要特别注意防止和杜绝各种形式的乱作为、不作为现象,这是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一个现实问题。乱作为主要是一些政法机关和干警漠视案件的客观事实,违反法律规定的程序和实体规定,滥用执法权力。不作为往往表现为不勤政敬业,工作缺乏热情,有警不出、有案不立、案件久拖不决等现象,这实质上是漠视人民群众的疾苦,对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不予理睬。乱作为和不作为都有悖于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思想作风。全体政法干警要努力打牢执法为民的思想根基,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积极履行法定职责,使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得到切实保护。

(二)甘当公仆

政法干警作为人民公仆,最重要的是在工作中树立和强化服务意识,妥善处理好管理与服务的关系。政法机关行使管理职责的根本目的是为整个社会和广大人民群众服务,为人民群众创造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管理行为只是手段,而服务才是最终目的。对此,绝不能本末倒置。当然,也不能因倡导服务,就放松管理或不敢管理,对于越是关乎广大人民群众切实利益、普遍利益的领域和事项,越是要严格管理、强化管理。

(三)文明执法

文明执法是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对政法工作的基本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进步的表现,是政法机关执法为民的本质要求和外在体现。

篇7

学习一门外语最大的工作量在于词汇学习,英语学习者在词汇方面的必要掌握是学习英语其他能力的基础。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词汇的掌握是教与学的重点。没有一定的词汇量,学生的听、说、读、写都成为题。对于浩如烟海的英语词汇,死记硬背早已被证明是一种拙劣的学习方法,而认知语义学在近年的发展给广大大学师生提供了一个英语词汇学习的有效途径。

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认知语义学是新一代认知科学与语言学结合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认知语义学承认客观世界在语言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同时强调人类的认知能力的参与作用,认为在语言和客观世界之间存在认知这一过渡层次。这一观点注重强调的是存在于人类大脑中的概念是受到其经验影响的,具有主观性。根据认知语义学的观点,学习者在学习词汇时,应该认识并越过语言的表面现象,深入到语言的深层概念体系中,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体系来理解和记忆新的词汇,最终构建一个更加完整的知识体系。

一.认知语义学的原型范畴理论

20世纪70年代,以Rosch(1975)为代表的认知语言学家通过实证研究建立起现代范畴理论,即原型范畴理论。原型理论学家认为,一个范畴的成员之间的地位并不相同;某些成员(原型成员)具有特殊的地位。原型被认为是“某一范畴中最好、最典型的成员”(Croft & Cruse 2006), 具有该范畴最多的共同属性,如麻雀就比鸵鸟和企鹅更具有属于“鸟”的范畴,苹果作为“水果”这个范畴的例子就比无花果好。

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可以引入原型范畴理论帮助基本词汇的教学,教师要注重讲解单词与其原型的概念之间的联系,并扩展到这个原型的语义范畴,拓展学生的词汇量。另外,根据认知语义学的范畴理论,教师可以把词汇归类总结,帮助学生学习和记忆。例如,可以把基本词汇归纳为:动物、植物、食品、服装、交通、自然现象等基本范畴。每一个范畴下面可容纳较多的相关词汇。经过归纳整理后的基本词汇,会在学生大脑中形成一条“语链”,然后随着词汇量的增加,逐渐形成一个以这些基本词汇为核心成发散状的网络。

建立在以认知语义学为理论基础的英语词汇的教学方法充分运用了对于中心词汇的相关联想及其意义的拓展,还可以进一步解释所有单词间的关系,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二.认知语义学的概念隐喻

认知语义学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突破把隐喻仅作为一种修辞手段看待的局限,认知语义学认为隐喻是人类概念形成的基础,隐喻的意义是从我们对客观世界的一般知识中产生的,普遍存在我们的生活中。所谓隐喻是指用某事物的词或词组来指代他物,从而暗示它们之间的相似之处(likeness)。隐喻是以相似(likeness)和联想(association)为基础的。Lakoff & Johnson (1980) 认为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参照熟悉的、有形的、具体的概念来认识、思维、经历和表达无形的、难以定义的概念。生活中常见的概念隐喻主要有三类:方位隐喻、实体隐喻和结构隐喻。

方位隐喻(orientational metaphor)是参照空间方位而组建的一系列概念隐喻。人们将上—下,前—后,深—浅,中心—边缘等方位概念投射于情绪、身体状况、数量、社会地位等抽象概念上,形成了一系列的概念隐喻:Happy is up, sad is down; Conscious is up, unconscious is down. 于是我们有了如下表达:She is feeling up. I am rather low today. Wake me up. Jimmy fell asleep quickly.

实体隐喻(ontological metaphor)是将抽象的概念看作是具体的、有形的实体和物质,因而可以对其进行指称、量化和识别其特征及原因等。例如,把inflation(通货膨胀)看作是一种“实体”使得我们可以指称该经历:Inflation is lowering our standard of living. 另外,事件、行为、活动和状态等也都可以看作是容器(container):I put a lot of energy into cleaning the house.We stood in silence.

结构隐喻(structuralmetaphor)是指以一种概念的结构来构造另一种概念,将涉及的一种概念的各方面词语用于谈论另一个概念。概念隐喻在英语语言中大量存在,日常用语、文学作品、经贸、科技、医学等领域内丰富的隐喻语言是这些概念隐喻的派生。了解概念隐喻,有利于我们对词汇隐喻意义的深层把握。概念隐喻往往与一个民族的文化密不可分,比如,英语里Time is money是个常见的概念隐喻,这与西方社会讲求效率、讲求经济效益的生活方式与价值观有关。然而在一个商业气氛淡薄,生活节奏缓慢的社会,这种概念隐喻就不存在了。又如,英语里有“He is a lucky dog.”(他是个幸运儿),“Every dog has his day.”(人人都有得意时) 的表达,这些表达源于human is dog这样一个概念隐喻。在英语里把人比作狗并没有贬义,因为在西方,狗是人的宠物、朋友;而在汉语里,如果把某人比作狗,那多半含有轻视和贬低的意味。因此,概念隐喻受文化的影响,如果目标语中的概念隐喻与母语中的概念隐喻有差异,学生难免一知半解,运用不当。所以,在词汇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对目标语中习俗化的概念隐喻进行讲授,这既是对目标语文化的学习,也有利于学生正确把握词汇的隐喻意义。

三.认知语义学的认知语境

英国语言学家Firth (1950) 认为,言语同人类的社交活动是紧密交织在一起的。语言学研究的任务在于把语言中各个有意义的方面同非语言因素联系起来,于是他提出了“上下文”和“情景上下文”。Sperber &Wilson (1986, 2001) 的关联论进而把语境解释为“认知语境”(cognitive environment)。不仅包括上下文和即时的物质环境等具体语境因素,也包括个人的知识因素,如已知的全部事实、假设、信念和认知能力及文化背景。交际者早已通过经验或思维把具体语境内在化了,语境实际上是预言者系统化了的语用知识,语言使用者正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在具体场合不明确的情况下运用系统化的语用知识进行含义推导。认知语义学所强调的百科观也正是后者。传统语义学所提供的文章的上下文固然可以帮我们单词的某些意义,但词汇语义与学习者的主观认识、背景知识、社会文化等因素也密切相关。

认知语境可以帮我们理解多义词。在认知语境中,词汇的意义不是静态的意义,而是动态的,不确定的。例如“I got it.”中的got 可以有多种意义,it 是实际还是虚指也不清楚,从孤零零的一句话中无法确定。认知语境可以帮我们判断和排除语义模糊或歧义现象,例如:Mary can’t bear children.中的bear至少有两种解释,即1)give birth to, 2) tolerate. 我们一方面要根据语言知识判断此句为歧义句,还要根据与此句相关的语境来理解。

英语中的词汇的义项还会受到社会文化语境的制约。以颜色词为例,中西民族有不同的文化概念,英语与汉语的颜色词的范畴也会不同。有时即便是相同的颜色词,如“red”和中文的“红”,他们在各自的文化中获得不同的内涵项。汉语中的“红”往往有许多正面的文化内涵,如:喜事,好运,成功等。但在英语文化语境中,red多表示危险、愤怒。总之,颜色词的这些义项与特定的文化紧密相关。在对多义词意义的解释上,认知语境把我们的注意力从词汇的客观意义转移到主观和文化意义上,为我们在词汇的教学指出了新方向。

四.结语

词汇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认知语义学的研究成果为词汇教学提供了新的视角和途径。原型范畴理论、概念隐喻及认知语境使我们能从新的角度学习词汇,把握其演变规律,加深对词义的理解。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运用认知语义学的原型范畴观、隐喻观和语境观在新的和已知信息之间尽可能多地建立联系,从而促进学生在词汇学习上勤于思考和动脑,并使他们意识到这些连接的潜在力量。虽然传统的教学方式仍然发挥着很大的作用,但将认知语义学理论应用于词汇教学会使我们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参考文献:

[1]Croft,W.& D.A.Cruse.2006.Cognitive Linguistics[M].Beijing:Beijing University Press.

[2]Lakoff,G,M.Johnson.1980.Metaphor

s We Live by[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3]Rosch,E.1975.Cognitive Representations of Semantic Categories[J].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General.

[4]Sperber,D.& D.Wilson.1986.Pragmatics:An Introduction[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5]彭建武.2005.认知语言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

[6]汪榕培.1997.英语词汇学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篇8

在知识经济的大背景下,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也不断提升,拥有了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人力资源,就具备了发展经济的巨大潜力和创新能力。而判断能力、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正是智慧的具体表现,从这一角度而言,21世纪对职业人才的要求,就是对智慧教育的要求。因此,让“智慧教育”走进职业语文教学就成为一种需要。

变“识”为“智”策略之一——帮助学生学会质疑,主动思考,触动学生的兴奋点。

任何一种新思想、新思维、新方法都发端于问题和探索,智慧正是在问题与探索中积累与成长。在古希腊人看来,“惊奇是智慧之母,怀疑是智慧之父”。所以,变“识”为“智”的关键点是触动学生的兴奋点,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

教师可以通过创造条件和情景,以问题为形式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活动,只要引导得当,一定能培养他们质疑、创新的能力。以教授《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为例,可要求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要完成两项任务:一是根据悼词的结构特点给文章划分层次;二是划出文章中的关键词句,看恩格斯是怎样评价马克思的。学生在划分过程中产生了不同的观点,这种分歧和争议无疑便是质疑探究的起点。为了充分体现出质疑探究的特性,笔者在板书的设计上把几位同学的意见分别“冠名”,并让同学们找出分歧点,然后对分歧展开充分的思考与讨论,直至学生能够自主的得出结论——可以通过对文章中重要语言信息的提取和揣摩来分析文章,这种方法是学生在探究中自主获得的。

要想变“识”为“智”,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必须转变“满堂灌”的教学观念,应引导学生学会质疑,学会反思,让学生在问题的探索过程中增长知识、增长经验、增长智慧。

变“识”为“智”策略之二——激发学生张扬个性,主动发展,呈现智慧的闪光点。

长期以来,职教学生的角色定位便受制于“适应论”的教育目标观,职教教师的角色便定位于课程目标的实施者、课程知识的灌输者、课程成绩的终裁者。其实,教师与学生的生命同源,不能把学生当作“另类生命”甚至是无生命的容器。作为职教语文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启迪学生的灵性,诱发学生的悟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对学生予以理解、关心和信任。

笔者在教授《雷雨》时设计的教学目标为:“学生能够独立、自主、合作地进行探究,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阐发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感受。”而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佳方式就是引导学生各抒己见,最大程度地让学生个性得到张扬。例如学生对“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怀念到底是真是假”的看法就非常有见地:有的组别认为周朴园对侍萍的怀念不过是故作姿态,没有一点真实的成分;有的组别则认为他对侍萍的怀念应该是发自肺腑的;有的组别的观点正好是以上两组观点的结合。

这种变“识”为“智”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在深入研读文本、多方搜集、筛选资料之后,得出了自己的认识,正如海德格尔所说:“智慧来自于理智与人格的和谐发展,同时又创造新的人生。”。教育所要达到的正是这种个性和谐的发展,也就是人生智慧的发展。

变“识”为“智”策略之三——引导学生走向生活,完善自我,进发内在的成就感。

新课程认为回归生活世界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帮助学生反思、体验、享受生活并提升、完善生活是新课程的基本追求。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增强学校生活的社会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和关心社会的态度,是新课程的目标、内容和实施过程的主要特色。

职教语文教师可以结合各专业的特点,关注学生终身发展的内在需要,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走向社会、提高竞争力提供有力保障。比如,对于营销、旅游专业,要重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质疑解难、善于倾听、礼貌谦恭、善于表达自己观点的习惯。可通过讨论、辩论、角色扮演、智力竞赛等,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和应变能力。对于文秘专业,要重点培养学生用普通话交流、阅读、书写规范、表达准确、集思广益的习惯。可通过讲故事、诗歌朗诵、作文交流、开座谈会等,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对家电、电子技术、汽修等专业,重点培养理解阅读内容、分析研究问题、有条理地说明事理的习惯。可通过完成图表、排列顺序、写程序说明文等,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正是通过学生的自我完善、自我建构、自我发展,才有机会形成每个人独具个性的完整的集成智慧体系,学生也才能在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中学有所得、学有所用、学有所成。

教育实质上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如果我们的语文教学不能触及到人的灵魂,不能引起学生智慧的提升,不能帮助学生的个性张扬和生命成长,就不能称其为真正意义的语文教学。因此,职教语文教师应该强调对受教育者的智慧培养,即从“传授知识”转向“培养智慧”,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参考文献:

[1]靖国平,张丽萍.论当代知识教育方式的变革[J].湖北大学学报,2003(5)

[2]刘良华.什么知识最有力量[J].全球教育展望,2004(10)

篇9

中图分类号:G45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7-0024-02

据一项专业的调查显示,当前有77%的教师认为阅读对于教师自身及教学而言非常重要,22%的教师则认为阅读对于日常的工作和生活关系与作用都不大,仅有1%的教师不曾阅读或没有思考过阅读于自身或教学的意义。从这一项调查数据来看,可以肯定地说,绝大部分的教师肯定了阅读对于工作和生活的重要性,并仍然保持着阅读习惯,正在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理论素养,并逐步地将其转化为教学智慧,应用于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来。

一、阅读于教师的意义

作为一名教师,他所追求的事业境界应该是成为人师,以其自身的品、德、才、情,影响和感化学生,使其终生受益。而要实现达到这一境界,阅读是重要的途径。在阅读中,一是可以提高教师的文化品位,培养其道德情操,有利于其专业精神的塑造。其实,当选择教师这个职业的时候,其实就是选择了将自己的生命、智慧同学生捆绑在一起,一起共同成长。余秋雨说,“只有书籍,能把辽阔的空间和漫长的时间浇灌给你,能把一切高贵生命早已飘散的信号传递给你,能把无数的智能和美好对比着愚昧和丑陋一起呈现给你。”简而言之,教师在阅读中可以不断地重构自身的教育理念,提升教师的专业精神。二是有利于教师知识视野的拓展及其专业结构的完善。所谓的教师专业知识结构其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即: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及实践性知识等。而实践证明,通过阅读确实可以很好地深化教师其自身的本体性知识,丰富其条件性知识,还可以达到进一步强化其实践性知识的效果。三是通过阅读可以有效地促进教师教学智慧的生成,增强其科研能力。作为一名教师,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是一名成功的老师,是一名能师,能将其毕生的智慧与知识传授给其学生,而这样的传授需要更多的智慧,是需要长时间慢慢地阅读、慢慢地养成,就如一棵参天大树,它的成长不仅需要土壤,还需要阳光和雨露,在不知不觉间,才会开枝散叶,开花结果,而这个果,正是作为人师所希望看以的教学效果、学生的成长。

二、影响教师阅读的因素

影响教师阅读的主要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缺乏阅读时间。据中国教育先锋网的一项调查显示:在一般情况下,一个老师每周上12~14节课,也就是每天2~3节课,需要2~3小时备课,1小时处理作业和有关学生的事情。如果担任班主任,每周增加一节班会或思想教育课,还需要早晚看班,处理班级中偶发事件等等。有的教师还要上早晚自习辅导课。再加上家庭琐事,这样算下来,一天所剩时间无几了,如果再加上家里的孩子,那基本上就没有什么时间或精力去阅读了。二是与个人理想和心态有关。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大背景下,人们的思想观念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和影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中也包括教师。随着改革的继续深入,社会各个行业逐步发展与繁荣起来,对比于教育工作的清贫,有相当一部分的教师,也失去了教育热情和兴趣,对事业的追求不再放在教书育人之上,更多的是在业余时间经营自己的其他事业,因此在教育事业上很难再有继续深造和探索的精神,更不要说教学智慧的生成与养成了。三是缺乏有效的阅读氛围和引领。这一点主要来源于教师的周围环境,特别是学校。

三、实现教师阅读的途径

在教师生涯中,属于教师的阅读时间其实并不少。诚如上文提到的有的教师一天要上三四节,再加上备课要两三个小时,再处理一下学生的作业或其他相关事情,一天就过去了,没什么时间阅读,其实不然,个人认为在备课的两三个小时里,其实也是教师阅读的有效时间,再者“时间是挤出来”的。因此,要加强阅读,促进教师教学智慧的生成,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加以实现:

1.转变理念,培养阅读习惯。当你把阅读当成一项重要的事情来做时,你一定会为它安排出时间,不会受一些生活或工作琐事所影响。例如,午休或晚上睡觉前都是一个很好的阅读时间和阅读环境,这时候都不仅环境安静,个人的心里也相对比较安静,阅读起来相信会事半功倍的。

2.博览群书,提升阅读层次。多方面多层次的阅读,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及理论素养,促进教学智慧的生成。例如应加强其学科性知识――本体性知识的阅读、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条件性知识的阅读,以及人类文化视野――背景性知识的阅读。在实践中,大凡优秀的教师,他们都拥有和一直保持着阅读习惯,博览群书,都会丰富和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正所谓“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其教学智慧的生成就是从阅读中来的。

3.构建平台,优化阅读环境。一所学校的好坏,其师资力量是关键。因此,学校应为教师创建或完善其学习环境、阅读环境,并采取多渠道的方式和措施,培养更多的优秀教师。例如:建立教师阅读机制,将其正式地纳入管理体制中;多组织和开展教师的阅读活动;创造和提供学习机会及成果交流平台;营造校园的阅读氛围等。

综上所述,阅读于教师教学智慧的生成而言,其效果及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但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需要将其养成,并始终坚持的一种习惯。因此,不论是学校或教师,都应从思想上认识这一点,重视阅读,重视教师知识结构的创建与更新,重视教师教学智慧的生成,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出更加出色的学生。

参考文献:

篇10

一堂小学二年级的语文公开课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老师精彩的预设和学生给力的配合,都让这堂课看上去无可挑剔。大概是到了课时过一半的时候,老师抛出了一个问题,学生们都敏捷地举起了小手,想争取到这次发言机会,这和之前的提问没什么不同。既然都举着小手,那就随便点一个,我想这可能是老师作决定时候的考虑。于是她走到教室中间偏后一点的区域,顺手点了一个手稳稳举起的同学。我以为,这也会和前面问答环节一样“顺利”,不过我好像错了。那个同学没有和之前回答问题的同学一样迫不及待地站起来,而是犹豫了―下,而且站起来也没有立即回答问题。老师面带微笑地重复了一遍刚才的问题,我很赞同老师这样的做法,我以为,这样的引导是必要的也是有效的。那个同学在老师的进一步引导和鼓励下终于开口了:“老师,我不知道。”这是一个让老师措手不及也让观课者感到意外的回答。活跃的小学生们议论开了,观课者也小声“交换意见”。我把注意力继续转向老师,看得出她听到这个答案后一脸疑云,不过她马上就调整过来,用舒缓的语气问道:“你不知道,怎么也举手了呢?”这个时候,我开始欣赏老师果断的应急处理能力。她没有直接让这个同学坐下来终止这个“意外”,而是选择了继续追问,我以为,从某种意义而言,她在这个过程中还了我们课堂的真实,一堂公开课的真实。“因为我不想让其他同学看不起我。”学生底气不足而且低弱的回答却让我觉得分外真实。这个时候老师亲切地对那个学生说:“没关系,虽然你没有回答上来问题,但是老师知道你在思考,知道你不想落在其他同学后面,老师相信你会越来越棒!”一时间,我为老师及时化解课堂上的意外而赞叹,也为她能借此进行一次激励教育而欣喜。

这堂语文课引发了我对“意外”教学场景中教师教学智慧形成的思考,我以为,它至少包括四方面的能力:

第一,准确的判断力。

教学之所以复杂,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教学的对象是有思想、会思考的生命个体。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前的预设,即便再周全,也不可能是点面俱全的。教学过程是动态的,动态意味着不确定性。但是,教师可以做的是对课堂教学内容、学情、环境等影响教学活动的相关因素的判断。这种判断越准确,越有可能让教学活动的根基牢靠,也就越有可能成功掌控课堂。从这个意义来讲,课堂教学进行之前,需要对相关教学要素进行判断。从具有判断的意识到尽可能作出准确的判断,是教师在这一阶段生成教学智慧的必经途径。

第二,沉稳的应对力。

课堂教学之所以会出现一些“意外”,是由教学的复杂性决定的。巧妙处理这些“意外”,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产生“无法预约的精彩”;相反,被“意外”牵绊,会直接影响教学的进展和效果。当然,这种情况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但是,这是教师形成教学智慧必须接受的挑战。尽管老师都希望教学能按照自己预设的情况进行,但这不免有些理想化的色彩。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学预设之外的“意外”,也是教学本身包含的东西。教师教学智慧的生成需要应对“意外”时的那份沉稳,正是这份沉稳,才使得教学更有成效。

第三,高超的驾驭力。

如果说准确的判断是前提,沉稳的应对是依托,那么,高超的课堂驾驭能力就是保障。从系统论的角度看,整个教学活动是一个大的动态系统;而就具体的课堂教学而言,每一堂课又是一个小的动态系统。既然是个系统,那么就应该有相对完整性。课堂教学,需要一种持续不断的驾驭,任何环节上的差错或者失当都可能成为这个小系统的“疟疾”。教师课堂驾驭能力不仅指常态下按部就班式的教学顺利进行的能力,还包括非常态“遭遇意外”后巧妙处理,并继而从新的教学着眼点起步重新驾驭课堂的能力。能不能做到常态下教学有的放矢,能不能确保“非常态”下教学的有序进行,既是衡量教师教学智慧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师教学智慧生成的必要途径。

篇11

 

诗歌源远流长,自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起,到唐代达到了诗歌艺术的顶峰。这些优秀的诗歌,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体现了汉语言的丰富优美和博大精深。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有重要作用。同时诗歌语言注重练字炼句,对于学生语言的锤炼,也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历史的阻隔,语言文字的发展变化,古代诗歌作品的阅读,确实有一定的难度。诗歌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含蓄、双关、象征等一系列修辞体系和表意体系。这些艺术的话语,对于文学可能是一种更生动的表达,然而有时却遮蔽了作者的本意。如何拨开遮蔽的迷雾,抵达作者的本意,解读诗歌,成为困惑众多中学教师的难题。

为了走出诗歌教学困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诗歌教学注入活水,中学语文老师都在进行艰苦的探索。最终,于漪老师脱颖而出。可以说,于漪老师是在用爱、用心、用情解读诗歌。她的诗一样的语言,水一样的柔情,给诗歌教学带来了生机活力。她的天赋,才智,聪慧,让诗歌教学晳晳生辉。

一、 入情入境,情真意切

于漪老师以语言优美著称。她对诗歌教学的主要贡献体现在跨越历史障碍进入诗歌情境,体验诗歌情趣,比较鉴赏,学以致用。让诗鲜明的形象,深刻的思想比较、鉴赏、运用,在学生的心中渐渐鲜活。

(一)入诗始于景

古代的诗歌,是古代诗人的内在经验与外部景物的结合,正如叶圣陶和夏丏尊先生所著的《文心》:“经验有两种,一种是外部的经验,一种是内部的经验。外部经验是景物的外部状况,内部经验是作文说话人对于事物的感想。外部的经验大家都差不多,是容易理解的,而内部的经验却各不相同”。[1]对于学生来说,这种承载着古诗人内部体验的诗歌,理解起来确有困难。

曾有老师如此讲解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毕业论文格式。说是山上的鸟都飞走了,路上的行人的脚印也都不见了。一条小船上有一位戴笠的老翁,独自在寒冷的江面上钓鱼。诗歌的意思学生是懂了,可是诗歌的意境全无。学生断然不会体会到旷远、荒凉、静寂的境界,也更不会感受作者的孤傲与清高。这样的诗歌教学无疑是失败的。而于漪老师,则重视创设情景,她用生动形象而富有激情的语言,引导学生充分想象,把学生引入一个个鲜活真实的情景中,成为诗中人,抒发诗中情。如于漪老师在讲解苏轼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中“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两句时,先引导学生想象乌云满天,大雨如注的情形。对于这种经验,大部分学生是有的。但由于平时观察的疏漏,对“乱”字可能体验不深刻。这时于漪老师就抓住这一个“乱”字,让学生体会暴雨的嘈杂拥挤无秩序之感。接着于漪老师顺势引导,让学生想象雨过天晴之后的清新,明快。这些都是学生平时所感受到的。寥寥几句话,学生就能跨越时间的阻隔与苏轼的诗中生活相遇,自然而然对诗歌的理解就更深刻。其实,于漪老师在教学中,不但能直接利用生活经验,而且能创造性的利用经验,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情境。诗歌中描写的景物所抒发的感情有时是超越了学生的体验的。如在讲解清·纳兰性德的《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诚然,我们今天的孩子对塞外生活中深刻的思乡深情是断然没有体验的,可是于漪老师也没有放弃入情入境。她果断的创设情境,她指导学生从“夜深千帐灯”一句中体会诗歌意境。对塞外的灯光没有体验的孩子们对夜晚的灯光,是有感受的。她就引导孩子从夜晚的灯光想开去,体会苍凉的塞北原野上,夜色沉沉下,密密麻麻的营帐中繁星般闪烁的灯光,还原那时战士的心情。

(二)入诗经于情

任何文章都是知、情、意、行的结合。[2]诗歌尤甚,自古以来就有诗言志的说法,诗歌是人们活跃的思想和丰富通灵思想的载体。正如徐复观先生所说:“真正的好诗,他所涉及的客观对象,必定是先摄取在诗人的灵魂之中,经过诗人感情的熔铸,构成他灵魂的一部分,然后再挟带着诗人的血肉表达出来,于是诗的字句都是诗人生命的字句。”因此诗歌教学必须陶冶学生的性情,把诗情传给学生。

那怎样才能让学生体会到诗歌的真情呢?于漪老师的法宝是:用饱蘸激情的语言,来陶冶学生的性情,激荡学生的情感比较、鉴赏、运用,让学生与作者产生共鸣。首先,她指导学生反复诵读,让学生在诵读中形成语感。中国的诗歌讲究平仄,音乐感极强,读起来琅琅上口。通过反复的阅读,学生就能感受言语,既而触发语感。作者的情感,也就悄悄的流溢而出了。语感是联系诗与情的桥梁,在诗歌教学中起重要的作用。叶圣陶和夏丏尊在《文心》中有对语感这样一段精彩的论述:“在语感敏锐的人心中,‘赤’不但解作红色,‘夜’不但解作与昼相对吧,‘田园’不但解作种地的地方,‘春雨’不但解作春天吧。见了‘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自然,少年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旨趣。见了‘落叶’就会感到无常,寂寥等说不尽的意味。”良好的语感不仅能使学生感受到诗词的字面意思,而且也能捕捉到作者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二、 鉴赏、比较、运用

(一)鉴赏锤炼

诗的语言凝炼而生动,虽篇幅短小,却在有限的篇幅中蕴含更深广的生活,从而收到以少胜多,寓万里于尺幅的艺术效果. 中唐诗人贾岛在谈到炼字、炼句的甘苦时曾说:“二句三年得, 一吟双泪流。”诗歌是语言的艺术,每句诗都是作者千锤百炼的结果。因此于漪老师的诗歌教学,很注重捶打语言,咀嚼语言的滋味。如在陆游的《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候,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中,于漪老师重点品味“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和“心在天山,身老沧州”,抓住“心”与“身”的矛盾,体味作者壮志未酬,关心祖国前途命运和报效祖国之心。于老师在诗歌教学中还特别注重数字的解释。拿数字“一”来讲,有时作实,有时作虚毕业论文格式。例如杜甫的《石壕吏》:“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于漪老师讲授过程中,指出“一何”中的“一”是语气助词,用来加强语气,而“一男”,“二男”,中的数字都是实数。她指出诗歌中数字的灵活应用,是诗歌语言美的表现方式。

(二)对照比较

中学生学习特点是记忆速度快,遗忘速度也很快。针对这种情况,于漪老师在讲授一首新诗时,让学生注意和学过的诗歌进行比较,加强记忆。如在讲授张志和的《渔歌子》时,让学生回忆柳宗元的《江雪》和范仲淹的《江上渔者》,进而让学生比较三幅图的异同。让学生明确同是写捉鱼,确是各个不同。有的是“出入风波里” ,江上捕捉;有的是“孤舟蓑笠翁”,舟中垂钓;有的是“鸟绝人踪灭” ,色彩单一;有的是“桃花流水白鹭飞”,五色斑斓。这样反复比较既能把同类的内容联成串,又能加深学生对学过的诗歌的理解。她同时注意引导学生学会联想,从一个作品联系到这个作者的其他作品。如学习王维的《使至塞上》比较、鉴赏、运用,同时回忆王维的《渭城曲》、《终南山》,把学过的诗歌联成串,加深记忆。[3]

(三)迁移运用

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就是学习的迁移理论。贾德的概括化(类化)迁移理论认为:只要一个人对他的经验进行了概括,那么从一个情况到另一个情境的迁移是可以完成的。[4]在诗歌教学中,我们也希望类似的迁移能最大程度的发生。于漪老师在现代文教学中就成功的运用了古代诗歌。在教授朱自清的《春》时,她就先让学生回想,诗人杜甫是怎样描绘春天的,学生背诵“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她又问王安石在《泊船瓜洲》中呢?同学们背诵:“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她接着又问,苏舜钦在《淮中晚泊犊头》怎样描绘的呢?学生又背诵到,“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通过背诵诗歌,学生既感受到了春天的意境,加深了对现代文的理解,又复习了诗歌,巩固了古代诗词知识。使新旧知识相得益彰。

总之,她的诗歌教学,深探内容,把握精华,品味语言文字,反复咀嚼,联系实际,运用旧知,步步深入,使诗歌教学,如诗如画,让人陶醉于其中。

参考文献:[1]夏丏尊,叶圣陶:《文心》[M]中国青年出版社,1983 年版,第7-8页。[2]夏丏尊,叶圣陶 :《文心 》[M]中国青年出版社吗,1983年版,第35页。[3]于漪:《于漪文集 》[M]第二卷,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6页。[4]张承芬:《教育心理学 》[M]山东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142-149页。

赵庆军,男,生于1982年4月,山东聊城人,大学本科学历并获得文学学士学位,自2007年至今一直担任高中语文教师,具有丰富的高中语文教学经验和较高的理论研究水平。

篇12

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迅猛发展的今天,我们的工作对象――学生,思维活跃、获取知识的渠道很多,对信息技术的载体――智能终端设备如电脑、平板、手机很感兴趣,他们对智能终端设备的学习和运用能力很强,如果我们能把这些智能终端设备应用到课堂教学中来,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很有帮助。

一、教师应用Aischool云课堂教学系统辅助教学的三个步骤

(一)教师首先要学会使用Aisehool云课堂教学系统

Aischool系统的硬件载体由PC电脑、教师平板和学生平板组成,Aischool系统需要网络来连接,实现PC电脑、教师平板和学生平板之间的互联互通,Aischool系统主要有备课和授课两大功能模块,在备课模块,主要有导人课件、导出课件、预习、分组研讨、试卷、游戏练习、思维导图、投票等功能。在授课模块,主要有资源推送、课堂投影、课堂提问和即时统计等功能。教师要明白哪些功能在课堂教学中有积极的辅助作用,并有选择地应用这些功能。这些功能的应用对课堂教学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这是应用Aischool云课堂教学系统辅助教学的第一个步骤。

(二)指导学生学会使用Ais-chool云课堂教学系统

应用Aischool云课堂教学系统的第二个步骤是,教会学生正确使用Aischool系统的常用功能,这些常用功能主要有“课前预习”“分组研讨”“思维导图”“练习作业”和“投票”等。同时,教师还须安排并培养好班上平板电脑的管理员,负责平板电脑的充电、课前平板电脑的分发和课后平板电脑的回收。教师在课堂上应用平板电脑上课时,还要制定一套使用规则,以免老师在上课时,学生在下面玩与教学无关的其它内容,保证课堂教学有序进行。

(三)制订数字化教学设计

当教师和学生都掌握了Aischool云课堂教学系统的使用方法之后,教师就可以着手进行数字化教学设计。数字化教学设计和传统的教学设计有所不同,传统的教学设计比较简单、笼统、模糊。相比之下,数字教学设计比较具体、全面和精准,除了基本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及教学过程以外,数字教学设计还包括教学重难点分析及解决措施、教学环节的起止时间、环节目标、环节教学内容、环节学生活动和媒体作用及分析。教学的每个环节设计很科学,能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数字化教学设计完成了就可以开展数字化教学了。

二、应用云课堂教学系统辅助教学的反思

(一)数字化教学需要应用的新媒体和新技术及其效果

1.数字化教学应用了智能移动终端平板电脑(PAD),使用了Aischool云课堂教学系统的“资源推送”、“分组研讨”、“试卷”和“投票”等多种功能。例如,我在讲授牛津深圳版三年级上册Unit8 At the fruit shop第一课时,应用Aischool云课堂教学系统进行分组研讨,推送分组研讨任务(Make a Shopping list and decorate your fruit shop),通过拼图,巩固和拓展所学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让学生对所学词汇及其用法有进一步的理解。用PAD拼图完成后,实时投影学生的拼图过程和Shopping list作品,给学生创造了一个展示平台,也为课堂的对话内容创造了素材,创设了良好的对语情境,在情境对话中掌握本节课的重点内容;然后,我通过Aischool云课堂教学系统的“试卷”功能,推送习题,学生在课堂上利用PAD做练习题,完成老师的推送任务,老师在PAD上即时得到每个学生的练习结果反馈,能根据情况即时调整教学,进行及时的巩固,改变传统教学反馈不全面、不及时的局面。通过Aischool云课堂系统的“投票”功能,推送投票任务(What’s your favourite fruit?),通过投票活动,进一步复习、巩固本节课所学的重点单词和拓展词汇。智能移动终端平板电脑和Aischool云课堂系统的应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效果很好。

2.应用了云课堂多媒体计算机,使用了教育云“老师空间”的“互动课堂”功能进行课前在线配音作业展示,激发了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为导人新课做准备。

(二)对新媒体和新技术的教学适用性的思考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