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14 09:24:15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社会治理的具体事例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朝鲜李氏王朝的最突出的社会体制特点莫过于两班社会体制,可以说两班社会反映了当时李朝社会的时代背景。居于社会统治地位的两班阶层对当时李朝的科举制度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而科举制度也反过来体现了当时李朝两班社会体制下的时代背景。因此,本文拟探讨朝鲜李氏王朝两班社会体制下的科举制度,审视李朝时代科举制度的内涵。
李氏王朝建立后,实施文武散阶,文武科并重,确立起两班社会体制。“两班”是指官僚机构中供职的文武臣僚,但随着两班官僚体制的完备,两班不仅仅指这一部分人,甚至连其家族也都称为两班。[1]两班体制在李朝的特权主要表现在:经济上,国家授予田地和俸禄,两班拥有财产和土地。政治上,国家由他们管理,制定保障他们权益的法律制度,而科举制度也成为他们经此独占官职的通道。[2]
李朝的科举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沿袭了高丽末年时期的科举旧制,科举制度成为当时选拔官吏的重要途径。科举制度主要分为四个部分:一是录用文官的文科(大科);二是生员进士科(小科);三是录用武官的武科;四是选拔具有各种技术官吏的杂科。由于李氏王朝时期实行文治政策,因此,以文科最受重视,是李朝官僚体系的特征。[3]
由于科举制度成为招募官员的重要手段,两班阶层为了维护其统治地位,保证其子弟也能进入统治阶层维持两班身份,就必须有两班官职,而获得两班官职的方法就是通过科举制度,因此,两班阶层垄断操纵科举制度,使科举制度印刻上鲜明的两班体制痕迹。
以下从四个方面分析科举制度中所体现的两班体制。
一、扶持官学,联结科举
以两班为中心的李朝社会,担任官职是获得社会地位、享受荣华富贵的唯一方法,所以当时的教育制度便成为准备和应付科举考试的制度。
在李太祖即位诏书中有这样一段话:“内而国学,外而乡校,增置生徒,敦加讲劝,养育人才。”[4]体现了当时李朝对于官学的扶持。李朝是一个崇尚儒教的国家,因此两班官僚体制下的学校,也成为培养官僚的机关,是一个官吏进阶科举考试的准备机构。
官学本质上是两班阶层的特权教育机关,当时两班官吏的子弟七八岁进入书堂就读,再进入汉城的四学就读,在地方则进入乡校就读,完成课程的两班子弟可应试生进科,及格后进入成均馆就读,然后参加文科考试。[5]太宗十七年,科举法要求文科应试资格必须为成均管儒生,并拥有300个“圆点”(即学习日)。这样,就使得在学堂和成均馆教育占有主导权的两班阶层,也占据了科举考试的主导权。
李朝时期,通过振兴官学,将官学所培养的人才通过科举制度选,造就了世宗期人才济济的局面,而这些人也成为创造世宗时代灿烂文化的生力军。李氏王朝以儒学作为治理国家的指导原则,所以要求担任施政重责的两班官吏,必须具备儒学素养,因此,通过将教育制度与考试制度相联系的方式,也为国家培养了相关人才。
可见,通过扶持官学,将教育制度与科举制度有机结合,也将处于特权阶层的两班紧密结合起来。
二、别试的产生
随着两班阶层的子弟逐渐倾向于自己的私人学院,官学逐渐衰落,成均馆中能够达到参加文科考试300个圆点标准的儒生越来越少。另一方面,两班阶层对于取仕数量有着明确要求的文武科考试很不满足。“因为式年试科举三年举行一次,每次文科选拔33名,武科选拔28名”。[6]为了安抚两班阶层的要求,国家又举行了除此之外的“别试”。
别试有增广试、庭试、处方别试、黄柑试,等等,参加别试者没有式年试那么多规定,不一定是生员或者进士,也不一定要有300圆点,这就为两班子弟拓宽了科举的途径。
虽然别试对于应考者的资格没有较高的要求,但实际上仍被两班阶层所垄断。因为李朝别试名额不分配给地方,别试一般等到考试日期将近才突然公开宣布,预告日期长则至多一个月,短则四五天,这样就使得大部分地方儒生无法进京赶考,得利的自然也就是位于京城的两班子弟了。[7]随着这些不定期考试的增多,三年一次科举的式年试的重要性逐渐下降,取而代之的是满足两班阶层要求的别试。
到了李朝后期,式年试出身者和别试出身者有着巨大的差别,别试超过式年试,成为两班子弟晋升的主要渠道,[8]而三年一次科举的式年试的重要性也就随之下降了。在李氏王朝五百年当中进行了163次文科式年试,而临时特设的别试却有581次,两者相比,别试所占的份额更大,因此也就更有利于两班阶层。
三、应试资格
在《经国大典》中关于文科和生员进士试应试资格的规定,有一条值得注意:“庶孽子孙无资格参加考试。”这一条事实上正是针对两班阶层本身的。高丽末期所出现的超出实际需要的候补官员大军,最终导致了高丽的灭亡。[9]为了防止重蹈覆辙,两班阶层通过限制庶孽的发展,以此控制特权阶层的人口,这也可以看成是两班阶层内部通过科举考试制度的自我淘汰机制。
假设单从应试资格来看,法律并没有堵死其他阶层的应试道路,但是仍可以看到科举合格者大部分仍为两班子弟。以另外两个阶层乡吏和良民为例,两班阶层鄙视乡吏,因此要求参加科举的乡吏子弟必须“四祖审查”、“两班保单”等制度,这就增加了乡吏应试的复杂性。另外,乡吏子弟参加文科考试前,除了通过生员进士试外,还需加试四书一经,而且参加生员进士试还必须取得所属郡县的同意。可见,乡吏子弟参加科举已被人为设置了很多障碍。
至于对良人阶层的限定虽然没有成文规定,但是由于经济实力、社会地位等条件限制,也阻碍了良人的科举之路,因此对于良人的限制本身也就没有实际意义。
事实上,两班阶层之所以对庶孽和乡吏有较多的限制,主要还是因为这两个阶层与两班阶层之间实力差距较小,更有可能上升为两班阶层,因此,两班阶层不得不通过种种规定,压制乡吏和庶孽参加科举考试,以确保占据数量有限的两班官职。
四、及第晋升
科举是选拔官员的考试,按照规定,凡合格者均可授予一定官职,文科及第者授予文官职务,武科及第者授予武官职务,杂科及第者则授予技术官职。除此之外,现职官员应试合格后,还可以给予更大的晋升。
通过《经国大典》可以发现,及第后晋升幅度最大的是文科,其后依次是武科和杂科。由于李朝时期实习文治主义,有些武官甚至由文官兼任,这也就大大限制了武官的晋升。杂科的出身者,则无论其何等优异,都无法获得两班官职。因此,通过前面几点可知,在文科中具有巨大优势的两班子弟,自然也就在晋升中处于受益较大的一方。
尽管文科及第者原则上必须委以官职,但由于及第者的数目远远大于官职所需数目,因此除排名靠前的获得实职外,余者均分入三馆(承文馆、成均馆、校书馆)充任“权知”,处于待制状态。因此,一般门阀不显,没有背景者在权知这一职位上短则七八年,长则一生。除此之外,到了李朝后期,所分馆的好坏也决定仕途的顺利与否,“若到弘文馆和宣传官厅,则前程看好,晋升既得速又肥,若分馆到校书馆和权知荐,则仕途迟缓,得官也是冷板凳”。[10]与其他阶层相比,占据统治地位的两班阶层在此无疑更具优势。
从科举制度的产生和发展来看,科举制度除了具备选拔官员的作用外,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帮助普通人突破官僚体制的限制晋升至高位,科举的独特作用使其不受某种权力机构或人物的左右。然而,制度的发展无法摆脱社会背景的影响,即使是客观的考试制度最终也被两班基层所操纵。科举作为得官之途径,两班阶层只有科举及第才能获得官职,只有获得官职才能让其子孙在以后的科举中占据优势,正是在这样一个循环和社会体制下,科举和官职成为维系两班阶层的必要条件,成为他们命中注定的任务。科举制度也是在这样一种循环下,被两班阶层所垄断,成为两班阶层维护其利益的工具。
参考文献:
[1][韩]李基白著.厉帆译.韩国史新论.北京出版社,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4:183.
[2]简江作著.韩国历史与现代韩国.台湾商务出版社,2005:89.
[3]简江作著.韩国历史与现代韩国.台湾商务出版社,2005:86.
[4][韩]李成茂著.张琏瑰译.高丽朝鲜两朝的科举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35.
[5][韩]李成茂著.张琏瑰译.高丽朝鲜两朝的科举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88.
[6][韩]李成茂著.张琏瑰译.高丽朝鲜两朝的科举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44.
[7][韩]李成茂著.张琏瑰译.高丽朝鲜两朝的科举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72.
一、移交、撤销企业人员的范围
移交、撤销企业的人员应是2000年6月30日前正式录用,并与企业建立了劳动关系的在册人员。
二、移交企业人员的安置和社会保障
(一)移交企业的职工和退休人员随企业一并移交。对于编制在党政机关及其事业单位的人员,原则上随企业去向安置,并与机关脱离行政关系;离休人员由市级党政机关各部门负责安置,不随企业移交;对于编制在党政机关的人员,参照市委、市政府《北京市党政机关机构改革人员分流的意见》的有关政策,符合提前退休、提前离岗条件的,可以提前退休、提前离岗,不随企业移交。
(二)移交企业的职工与企业签订的劳动合同仍然有效。由于企业移交造成企业名称变化的,应变更劳动合同的企业名称;造成职工岗位、待遇变化的,双方应协商变更劳动合同的相关内容,协商不一致的,企业可依法解除劳动合同,并按有关规定支付经济补偿金;职工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企业可以不支付经济补偿金。未签订劳动合同的企业应根据有关法律法规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
(三)移交企业尚未参加社会保险的,应按《北京市企业城镇劳动者养老保险规定》(市政府令1998年第2号)、《北京市失业保险规定》(市政府令1999年第38号)、《北京市地方所属城镇企业职工和退休人员大病医疗费用社会统筹的规定》(市政府令1995年第6号)、《北京市企业劳动者工伤保险规定》(市政府令1999年第48号)及有关规定,在企业移交前到企业所在区、县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参加职工养老、失业、大病统筹、工伤保险等手续,并补缴社会保险费用。若企业无力补缴,2000年12月31日前所需社会保险经费由企业原主管单位筹资解决。已参加社会保险的企业,移交后应继续向所在区、县社保机构缴纳各项保险费用,不得因移交而中断或拖延缴费。移交企业中凡编制在党政机关或具有行政管理和执法监督职能事业单位中的工作人员,在首次办理个人基本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时,其按国家规定计算的连续工龄,可视同职工个人缴纳保险费的年限。
三、撤销企业人员的安置和社会保障
(一)撤销企业的职工,由企业主办单位本着“统筹安排、积极稳妥”的原则负责安置。
(二)撤销企业应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及劳动合同的约定处理劳动关系。职工被安置到其他企业就业的,原企业与职工解除劳动合同,同时职工与新企业签订劳动合同。新企业应将职工在原企业工作时间视同现企业工作时间。企业主办单位与职工就重新安置协商不一致的,原企业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同时比照经济性裁员支付经济补偿金。
(三)撤销企业职工自谋职业的,企业可以按照每人一万元的标准一次性发给安置费,安置费由企业和企业主办单位筹措。
(四)撤销企业工伤职工伤残程度为五至十级的,由企业主办单位负责安置。如本人自愿自谋职业,由企业按照市政府令1999年第48号的规定发给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伤残就业补助金由企业和企业主办单位筹措。
一、社会团体及其专职人员,应当按照国务院《失业保险条例》(国务院第258号令)和《规定》参加失业保险,缴纳失业保险费。其专职人员1999年10月31日前符合国家规定的连续工龄,视同为缴纳失业保险费时间。
二、用人单位招用的残疾职工,应当按《规定》参加失业保险,缴纳失业保险费。本市城镇残疾职工1999年10月31日前符合国家规定的连续工龄,视同为缴纳失业保险费时间。
三、国家机关公务员、复转军人和依照、参照公务员管理单位的在编职工调动(安置)到其他缴费单位的,其在国家机关和依照、参照公务员管理的单位的工作时间、服兵役时间,视同为缴纳失业保险费时间,与实际缴费时间累计计算。
四、1999年10月31日前未中断过就业的职工,可以参照养老保险认定的连续工龄和缴费时间认定失业保险的视同缴费时间(在用人单位工作期间农转非的职工,其失业保险视同缴费时间从办理招用手续之日起计算)。
五、1979年4月27日至1988年12月31日期间从事过临时工作,申请补办《城镇待业青年工龄审批表》的,用人单位必须持当时批准使用临时工的证明、当时缴纳临时工管理费的证明和职工档案到单位所在地的区、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就业管理部门进行审核。经批准后,到其原户口所在地的街道劳动部门补办《城镇待业青年工龄审批表》。没有当时的批准证明和缴纳临时工管理费证明以及档案记载不全的,不予补办。
六、个人在市、区(县)职业介绍服务中心存档,并按规定参加了失业保险的人员,存档期满后不再续存或存档期间停止存档的,失业后均可比照终止劳动合同转移档案关系的规定享受失业保险待遇。
单位集体委托存档的,用人单位与职工终止、解除劳动(聘用)合同时,应及时通知存档机构,并按规定及时转移失业人员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
七、1999年10月31日前从外省市调入本市的职工(含按照有关政策回京的人员),调(回)京后没有中断就业,并按规定参加了失业保险的,其在外省市工作期间符合国家规定的连续工龄,视同为缴纳失业保险费时间。
八、从2001年起,用人单位按照下列规定缴纳失业保险费:
(一)参加养老保险的单位,单位和职工个人缴纳失业保险费的基数均按照缴纳养老保险费的基数进行核定。
(二)未纳入养老保险覆盖范围的单位,按照本单位上年104号报表中的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标准和职工本人上年月平均工资进行核定;没有104号报表的,按照上年全市职工平均工资和职工本人上年月平均工资进行核定。
(三)远郊区、县乡镇学校没有104号报表的,其单位和职工的缴费基数,可以按照本区、县教育部门的104号报表进行核定。
(四)单位缴纳农民合同制工人失业保险费的基数,按照本单位缴纳城镇职工失业保险费的基数进行核定。
(五)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缴纳失业保险费的基数,不得低于上年本市职工最低工资。
九、职工人数较少或职工人数变动不大的单位,可以在核定缴纳失业保险费的基数后,一次性缴纳全年的失业保险费。
十、因工伤(含职业病)鉴定为完全丧失劳动能力(一至四级),并按规定享受伤残抚恤金的职工,持《工伤证》可以不再参加失业保险。
十一、用人单位应当按照职工履行劳动(聘用)合同或者工作的时间依法缴纳失业保险费。因用人单位未按规定足额缴纳失业保险费,致使失业人员不能享受失业保险待遇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失业人员应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标准,赔偿由此给失业人员造成的损失。
十二、用人单位与职工终止、解除劳动(聘用)合同或者工作关系后,未按规定及时转移失业人员档案的和1999年10月31日前“人”“档”分离人员的档案,可以按照下列规定向区、县失业保险经办机构移交:
(一)已经终止、解除劳动(聘用)合同或者工作关系,并有终止、解除劳动(聘用)合同或者工作关系证明或处理决定的,可以按照当时的终止、解除劳动(聘用)合同或者工作关系的证明或处理决定的时间转移档案关系。
(二)没有终止、解除劳动(聘用)或者工作关系证明或处理决定的,按照《关于进一步规范劳动关系的通知》(京劳社关发〔1999〕34号)第七条的规定处理的,可以按照其自动离职的起始时间转移档案关系;按照开除、除名、辞退等其他有关规定处理的,按作出处理决定的时间转移。
(三)对没有劳动(聘用)合同或者工作关系的人员的档案,按照《关于进一步规范劳动关系的通知》(京劳社关发〔1999〕34号)第八条的规定转移其档案关系时,用人单位必须对该档案的来源、接收原因、存放时间、参加社会保险情况以及按规定履行告知程序等情况做出书面说明。失业保险经办机构按自动离职接收此类人员的档案关系。
一、因战、因公特等革命伤残人员的护理费标准为每人每月500元;
一、自1997年1月开始,凡以区、县、局总公司、计划单列企业为单位所属企业按照市政府1996年第1号令的规定,全部参加了养老、失业、大病医疗费社会统筹三项保险的,经批准后,企业离休人员先行纳入我市养老保险社会统筹中。
二、纳入统筹的基本离休金包括:按国家和北京市有关规定计算的离休金、各项价格补贴、生活补贴(含按国发〔1982〕62号文件每年增发1-2个月的生活补贴)、每年按正常调整制度增加的基本养老金。不包括7.5元的价格补贴、洗理费、书报费、护理费、用车包干费及其它非国家和北京市规定的项目(由原渠道开支)。
一、搬迁资金来源包括两种形式,第一种形式为转让企业将原厂址转让给以行政划拨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其全部转让费作为搬迁资金;第二种形式为转让企业将原厂址转让给以有偿出让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其全部搬迁补偿费和市政府全额返还的出让金作为搬迁资金。
二、搬迁资金实行专户存储、定向使用,在中国建设银行北京市分行和中国工商银行北京分行均设立专户,具体帐号分别为:
1.开户银行:中国人民建设银行北京宣武支行,帐号:26190186;
2.开户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北京市海淀支行北太平庄分理处,
帐号:041015-09.
户名均为:北京市财政局污染扰民搬迁建设专项资金
各区(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各职业介绍服务中心:
为了做好按提前退休工种办理退休工作,经研究,在本市职业介绍服务中心存档的人员和档案在街道的失业人员中,符合提前退休工种条件的,可以办理退休。现将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办理在本市职业介绍服务中心存档的人员和档案在街道的失业人员按提前退休工种退休的有关工作,按照我局《关于严格按照国家规定办理企业职工退休有关问题的通知》(京劳社养发〔1999〕63号)的有关规定执行。
二、上述人员办理按提前退休工种退休时,个人提出申请由职业介绍服务中心或街道(镇)劳动科按规定填写《职工提前退休审批表》,报所在区、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审批。
三、各单位在审批时,要严格进行审查,以存档前或失业前的档案明确记载为准,后补的材料无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材主要是框架性、原则性内容,抽象且宽泛,上课时间48学时/学期,教学时间短、任务重,传统的教学方式是就理论而理论,教学缺乏灵活性和生动性,教师蜻蜓点水般泛泛教学,脱离实际,不能很好地满足学生对学习的需求,在抽象加枯燥的情形下,学生往往产生听觉及思维疲劳,产生本能的抵触情绪,教与学不能很好地融合,教学效果很差。如何解决这个问题?采用“个案集散”教学法,能较好解决这个问题。
个案集散教学,关键词是“个案”、“集”、“散”。个案集散教学的要点是:针对教材章节内容,以课程重点难点为层面中心,精选社会典型事例(即“个案”),把教材基本理论知识与事例结合起来(即“集”),通过对事例分析讲解,使教材基本理论知识散透于事例之中(即“散”)。个案集散教学不同于通常教学中的举例法,其关键处在于把教材内容与事例通过集与散的方式合二为一,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做到讲理论知识有事例佐证,讲事例有理论知识作为指导,有效实现两者的互相渗透。个案集散教学的特点在于:既要考虑教材内容的全面性、原则性、理论性,又要考虑教学面临社会实际的客观性和不能脱离性;既要考虑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殊性,又要考虑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既要考虑教学的严肃性、科学性,又要考虑教学的灵活性、生动性,把理论与实际最大限度结合起来,使抽象、呆板、枯燥的教学变得具体、活泼、生动,突出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参与性、融入性、主动性,能较好地解决以往存在的问题,增强教学效果。
个案集散教学法的具体流程如下。
一、精选事例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主要内容基本上都能在社会现实中找到对应的实际事例,而社会现实中的实际事例基本上也能够通过相应的教材内容进行分析,做出诠释,进行知识灌输,达到育人目的。对此能充分认识并能很好地操作是精选事例的前提和基础。为此,教师应通过各种途径深入社会、观察和把握社会,结合对教材内容的理解、悟性,以及自己较高水准的思想政治觉悟,精选出与教材内容最能对应、最适合课堂讲解的社会事例。事例不在多,但要能考虑到教材重点难点的“点”,也要考虑教材的面,即要有包揽性。因此可以对事例进行组合并适当加工制作,不是对事例简单罗列,而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基本原则是:思想性、政治性、针对性、真实性、教学适宜性、生动活泼性。
二、集、散知识
首先要对事例进行深刻剖析。一个事例其实就是一个系统,系统由若干要素构成,每个要素都有其产生的社会成因。任何社会成因都可以用相关理论知识进行诠释。可以这样说,从某种意义上讲,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责任就是从一定角度,用一定的教学方法,对社会成因进行诠释,将其转化为对学生的教育开化。个案集散教学,必须有课件做教学工具。在写教案和制作课件时,可以是先“集”后“散”,也可以是先“散”后“集”,根据教学需要保持形式多样性。集:按教学需要,对事例进行组合加工,形成本堂课的个案集散系统,形成理论知识的面和社会事例的“面”。形式为:总述事例,总述对应理论知识,让学生有一个总体概念,把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起来。要把“集”看成对课程的“集”、对学生思维的“集”来设计。散:对事例系统进行要素分解,找出与要素对应的理论知识的“点”,这便是课堂教学艺术中的“情节”描绘,教师要进行生动讲解。制作课件时应当充分考虑形象、生动、具体,教学形式也应当多样化。“散”的工夫在于形象化、具体化、互动性,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使灌输变成对知识的一种享受,犹如文学创作一般,使学生在享受中产生“悟性”,从事例的彼岸畅游到知识的此岸,此时,教学目的也就达到了。“集”与“散”是辩证的过程,“集”中蕴含着“散”的成分,“散”中揭示了“集”的归宿,这在课堂教学中应当表现出来。
三、教学准备
个案集散教学针对学生的“猎奇”“探究”心理,是互动式、启发式、探究式教学法的综合应用,因此整个教学过程需要艺术化处理,教师必须在课前做好充分准备。根据教学计划和教材主题内容集、散事例,事例为教学计划和教材主题内容服务,是个案集散教学最基本的原则。否则为事例而事例,授课就变成了“故事会”。事例本身并无理论知识昭示,因此需要教师去挖掘、去提示。课件要进行适当动漫处理,教师可以把对事例的理论化讲解用语音形式适时穿插入课件中,课件与授课都应注重“动”的效果,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提示、提问、讲解、学生互动参与、教师评判等都应有“动”的设计。因为“活”是个案集散教学的灵魂,否则就失去了个案集散教学的意义。
四、教学过程
1.教学组织。个案集散教学应突出“灵活”与“引人入胜”,一开始就要把学生的“心”紧紧抓住,把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起来。因此,教学组织过程不应拘泥于传统教学组织过程,应有经常性的“新招”出现。比如,一上课就放课件讲事例,或一开始就提问做假设,或一开始就让学生根据课前布置的作业对本课进行个案集散分析。教师的才干应体现在“引导”上,一个简单的事例、一个细小的情节,都可以引申出大的理论道理,然后展开课程。
2.课程讲解。根据事例情节状况设计授课方式。事例情节简单明了的,适宜采用深入浅出法,事例由浅入深,步步解析,通过循序渐进方式,使学生逐步掌握应学知识要点。事例复杂的,适宜采用深入浅出法,设置悬案,引导学生思维,设法让学生探究,教师最后“点睛画龙”,使学生悟出其中的深刻道理。浅入深出法,教师应注重“引”的过程,注重逻辑方式的应用。深入浅出法,教师应注重“悟”的过程,注重思辨方式的应用。授课过程切忌就事例而事例或僵化事例理论化过程。
3.作业与考核。个案集散教学的活力主要在于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并发挥主体作用。因此应发挥好作业与考核的指挥调度性作用,应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状况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业,如:请你对此事例用课程中的相关理论知识进行分析,或请你举出相关事例论证课程相关理论知识。作业成绩应与考核成绩挂钩。作业形式应适当跳出作业本,“活”、“动”起来,如,本课作业形式:请你在课堂中在规定时间内,按作业内容和要求,给全部同学讲解。评判:请学生发言评判。教师对讲解者和评判者都作出总结性评述,当堂课计分,计入档案,作为学期成绩重要依据。这样做,虽然讲解和评判人数有限,但实践证明,“防被点名”心理和抓住机遇锻炼自己心理,以及成绩杠杆作用,使学生基本上都会“动”起来,积极进行思考,而发言学生的讲解、评判与教师的评述,对全体学生都有极大的启发作用,教学效果是非常显著的。
4.授课艺术化设计。个案集散教学是把课程形象化、具体化、生动化、实际化,因此必要的授课艺术处理不可缺少。课堂可以在事前精心设计的基础上,发动学生对课堂进行“舞台”式设计,如漫画、标语、简单道具等,具体事宜可以交给课代表去组织进行。教师要充当好传道解惑、组织裁判、行为导演的多重角色,关键在于引导学生进入角色,对课程产生浓厚兴趣,教师不应当包揽或者唱独角戏,课堂应充满温馨气氛,切忌板起面孔居高临下训人,教师应融入学生集体。
5.语言。必要的说唱逗笑于事例的讲解中不应作为课堂授课的禁忌。结合课件放播与课程内容讲解需要,语言应抑扬顿挫,应有教师情感绽放,使学生产生艺术般的感受,并从中受到教育与感化。
2激发员工学习政治理论的策略
2.1全面发挥员工的主体作用,提高员工学习兴趣
培训培训不单单只是党政工作者一个人的事情,而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党政工作者在培训教育当中主要起到的是主导作用,员工才是学习的主体,两者应该结合在一起。这样才能取得很好的培训结果,党政工作者在进行培训的过程中要精心组织,善于引导。依据不同教材的不同特点,竭尽全力去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使员工乐于学习,主动学习。我吸取并总结了一套导学式培训法,那就是“提出培训目标~引导看书~组织讨论~员工质疑~党政工作者点拨~练习巩固”。这套培训法可以促使员工在培训上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采用这套培训方法以后员工的学习兴趣普遍提高,情绪高昂,精神十分饱满,培训气氛也活跃了起来。同时还可以将员工和党政工作者放在同一个位置,增强了员工提问题的勇气,有利于党政工作者和员工进行感情交流,从而进一步激发员工学习的兴趣。采用这套培训方法以后员工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了独立思考的能力,锻炼了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了自身的综合素质。
2.2有生活气息,举例灵活,激发员工学习兴趣传统培训一般先从理论和概念入手,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这种教育方式已经不再适合现代教育,党政工作者在培训过程中应该进行举例培训。使抽象的晦涩难懂的理论融入具体的事例当中,使员工通过对具体事例的分析,掌握和消化这些抽象和难懂的理论。当前教材当中有一些事例,但是有些事例严重脱离实际,或者与员工的生活不符,因此员工对于这些事例不感兴趣,不能激发员工学习的兴趣。所以政治党政工作者在进行政治培训过程中,不仅要立足于培训课本,还要列举符合员工生活,符合实际的事例来弥补教材的不足,只有这样才能活跃培训气氛,提高员工学习兴趣。通过对员工的提问可以启发员工进行思考,使员工们明白观察问题一定不要只看表面,更要注重内在。
2.3创设“视听培训”情境激发员工“感官兴趣”事业单位学校进行政治培训时应改变以往的培训模式,不能仅仅采用“说教式,“理论式”的培训方式。要制定合理有效地培训策略来激发员工内心当中的好奇心。笔者以为,采用现代教育方法,创设“视听培训”情境,激发员工的“感官兴趣”是一种很好的政治培训方法。比如,在对员工进行政治培训的过程中采用多媒体培训,这样就可以为员工创设“视听培训”的情境。采用的多媒体培训,给员工进行了视听结合教育。在进行视听培训的过程当中,员工被这十大人物的事迹深深感动,体会到了“德育精神”的伟大之处,这样就激发了员工学习政治理论的兴趣。整堂课程员工的学习积极性都特别的高,尤其是看到感人场面的时候,员工们都热泪盈眶。通过视频培训我将理论知识传授给了我的员工,激发了员工们学习的兴趣。
《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特色理论课)课程是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干课程之一,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大精神的主阵地。为了更好地发挥其作用,做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学员头脑”的“三进入”工作,找到适合士官学员特点的教学方法显得尤其重要。
士官学员相对理论基础比较薄弱,按照传统的授课方式进行理论教学效果不明显,而专题式教学克服了政治理论课晦涩难懂的弊端,将理论与现实热点、难点问题紧密结合,使每一堂都能以学员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教学。在灵活的教学形式下,最大限度地调动和激发学员的主观能动性,使学员真正做到愿意学、积极学而达到学懂的目的。
目前特色理论课程使用的教材由总政统一配发,是全军任何层次的学员统一使用的教材。虽然该教材体系完整,逻辑结构强,内容全面,理论问题论证深入浅出,但在对士官学员进行授课的过程中存在课时不够,学员对有些理论知识难于理解的现状。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探索采用专题式教学,合并教材的有关章节,充实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着重开展几个专题的教学与研讨。在具体教学中,将严格按照以统一配发的教材为基础,遵照教学大纲的要求为原则。
专题式教学的具体实施要求有如下几个方面:
1.现实热点问题的选用。热点问题一般都是全社会乃至全球在某一时期相对集中关注的问题。热点一出来,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往往会进行大量的报道,相关信息可谓是铺天盖地。开放的世界没有封闭的军营,在信息化的时代,社会的热点往往也是学员关注的热点。选择某一专题一旦能紧扣热点,并结合学员的现实思想借题发挥,组织学员对热点加以评论,适时引导,无疑会吸引学员热情参与。士官学员年龄在20岁左右,大多具有高中或同等学力。这一年龄段的学生看问题比较感性,针对这一特点,增强特色理论课的效果,不仅要采集大量权威的理论信息和鲜活的实践信息,而且要讲究运用这些教育信息的技巧,注重大道理与小道理相结合,并辅之以形象直观的课件,诸如图表、视频手段等,力求思想性与艺术性相统一,从而刺激学员的感觉器官,引起学员的注意力,激起学习兴趣。
2.经典论述的引证。引用革命导师或学术大师的名言,是思想政治教育课常用的方法,特色理论课本身的特点也要求引用经典论述阐明观点。因此,在专题课中运用该手段是必不可少的,但需要注意的是引证时不能断章取义,应在完整准确理解的基础上摘选;不能牵强附会,须准确贴切;不宜生搬硬套,注意前后内容的衔接并作出必要阐释。
3.生动事例的例举。俗话说,事实胜于雄辩,在鲜活的例子和生动的事实中寻求真理是学员最容易接受的一种学习方式,而精选生动的事例可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感染力,增强课堂的凝聚力。好的、恰当的事例的应用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引发学员深入思考的良好效果如果想达到此目的,事例的选举尤其重要。在具体操作中,要以弘扬正气的典型事例为主,不宜渲染消极的社会现象。确实需要运用个别反面典型的,不仅要讲清来龙去脉,而且要论危害、挖根源、谈教训,使学员从正反两个方面的典型中接受教育。生动事例的选取还应由近及远,寓理于事。
4.权威数据的引申。政治理论课是一门非常严肃的课程,在进行专题式讲授的过程中,特别需要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问题,才能起到特色理论权威性的作用。而运用权威的配套数据,进行横向比较与纵向比较,对于说明某种问题是很有说服力的,但枯燥的数据往往使人感觉乏味。所以在具体授课过程中要注意对数据进行适当引申,使之形象化,便可达到说服力与感染力的统一。
5.前沿动态的介绍。特色理论课是引领学员认识世界、国家和社会的最佳正规窗口。因此,在专题式讲授时要根据专题的具体内容对前沿动态作适当的介绍,这对于开阔学员的视野和思路颇有裨益。在介绍前沿学术动态时,要用的观点加以评析,切不可搞所谓“纯客观”介绍。
6.现实思想的剖析。贴近社会实际、贴近思想实际,是提高特色理论课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现在的士官学员多为80后、90后且多为独生子女,他们存在着自主意识强、思想活跃、爱好广泛等长处的同时,也存在着自理能力较差、承受能力较弱等不足。在实际生活中难免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他们的思想上难免会出现一些困惑。分析现实思想状况不宜“眉毛胡子一把抓”,也不能“蜻蜓点水”式地东拉西扯,而要抓住带有典型性、普遍性、倾向性的问题,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加以深入剖析,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达到启迪智慧、净化心灵的效果。
只有遵循了以上的基本原则,在特色理论的专题授课中才能做到游刃有余,有的放矢,真正达到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沈壮海,《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9月;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13)-03-0017-02
一、引言
理想信念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也是长期以来困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难点之一。从理论上来说,理想信念具有实践性、超越性、时代性、多元层次性等特征;从实践上来说,理想信念是包含人的认知、情感、意志等在内的综合活动。这表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是一个时代性的话题,并不存在一个固定的理想信念教育的“课程论”和“方法论”。 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修养》)课是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程,是实施理想信念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固然,导致当前大学生理想信念失落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与教师对该课程教学内容的整体理解与教学方式的把握也有非常重要的关系。笔者认为,要想在理想信念的课程教学方面达到好的教学效果,就需要探究与时代精神相契合的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课程内容和教学研究方式。本文拟以《修养》课中理想信念与人生价值的内容为出发点,对《修养》课程教学中关于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做一必要的探究,从而为增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提供一些可供借鉴的思路和方法,以求教于各位教育同仁。
二、人生价值的完整理解
人生价值与人生理想是《修养》课中两个密切相关的核心范畴。就目前高校《修养》课程的内容设置来看,人生价值和理想信念各分两章(第一章和第三章)来讲述。在对人的价值观的诸多理论中,对人生价值的理解是迄今为止最为合理、也最为全面的。因此,对人的价值的准确把握,就成为我们确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内容的的理论前提,同时也是探究理想信念教育的方法论依据。关于对人生价值观的特征,我们可以做如下三个方面的理解。
首先,认为,人的价值是其生存价值、享受价值和创造价值的统一。人首先要存在,然后才有人的活动。所以“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个可宝贵的。” [1]这就是人的内在价值,它是人的价值的前提和基础。
其次,人的价值观坚持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再次,人的价值观坚持劳动贡献与主体素质统一的价值标准。人的社会价值既然是人满足社会需要的属性,那么人就必须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为人类和社会做出贡献以确证和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主体素质包含诸多因素:知识文化教养、劳动生产技能、思维创造能力、政治觉悟、理想情操、道德品质、审美能力、个性等等。”[2]主体素质是在为社会劳动贡献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反过来又可以促使人们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人的价值本质在于通过创造性的实践,把人的自我发展与完善,同造福于人类的贡献相统一。“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人的内在本质表明人应该自我价值肯定,但是这种肯定应该是自觉的而不是盲目的,只有意识到自己是一个有价值的存在物,把人生看作是一个价值过程,从而自觉地发挥和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能力,通过自己的拼搏奋斗去追求人生的最高价值,才是自觉的自我肯定。“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构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种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4]人的外在价值则说明一个人只有以他的贡献为人类谋利益,才是有价值的人,而且人的价值总是同这种贡献成正比例的。
“人们追求崇高的生活理想、道德理想、职业理想、社会理想的过程,也就是为了得到自身价值的实现和升华,而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作出实际努力的过程。”[5]所以,实现自身的价值,还必须要有在道德境界上的攀登和升华。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对人生价值和人生理想的关系做一大体界定:人生价值是指主体人的主观目的、需要和才能在与客体相互联系中,所表现出来的肯定性和积极意义。“人生理想是一种尚未实现的人生价值;人生价值是实现了的人生理想。人生理想是人们选择和实现人生价值的内在动机,人生价值是把这种动机付诸于现实的结果。”[6]前文已经提及,本文拟从课程论和教学论的视角对《修养》课教学中关于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做一必要的提炼与总结,因此关注的焦点不在于人生价值和人生理想之间具体的逻辑关系(此问题将另文讨论)。
三、化理论为方法、化理论为德性
我国著名哲学家冯契先生的哲学宗旨是“转识成智”,即从知识之学到智慧之学,具体说来就是“化理论为方法、化理论为德性”。“我这里所指的理论是指哲学理论。指智慧,就是关于宇宙和人生的某种见解,某种真理性的认识,它和人的自由发展是密切相关的。”[7]笔者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功能就在为学生提供关于人生理想、人生价值等方面的一些重要理念,通过在学习、生活中对这些理念的自觉践行,从而达到塑造人、完善人的目标。
(一)通过直观教学法,透视生命的价值,这是理想信念教育的现实起点。 “人类精神的任何活动领域,都是在现实中吸取理想,再把理想转化为现实。”[7]生命的意义不仅表现在物质方面,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升华,生命教育的最高层次也就是生命的升华教育,即理想信念教育。 “通过教育活动培养具有公民素质的人,就是要在我们的教育中培养自由、自尊、尊严、个性和有创造性的生命个体。”[8]
树立关爱生命、欣赏生命、尊重生命的理念,是激发学生的对生命、生活的热情,培养其生活理想、道德理想。在《思修》人生价值观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将生命教育的相关理念渗透在其中。从内容上来说,首先要让学生树立关爱生命的理念。关爱生命一方面要领悟生命的宝贵性。生命的宝贵性体现在四个方面:其一,生命是短暂的;其二,生命是不可重复的;其三,生命是脆弱的;其四,生命是不可替代的。关爱生命的另一方面就是敬畏生命。其次要树立欣赏生命的理念。生命的不同阶段,有着各种不同的美,不仅要求我们善待生命、珍惜生命和呵护生命,而且要求我们完善生命、展示生命和激扬生命。再次要树立尊重生命的理念。每个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具有不可替代性、不可重复性和唯一性,每一个生命都有其区别于其他生命个体的天赋、兴趣和爱好。
(二)运用教育叙事研究,使学生正确理解理想信念教育中的诸多关系。从理想信念教育的教学内容来说,需要正确处理诸如理想与现实、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理想与奋斗的关系等。人生的理想是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合题。正确协调个人理想与社会共同理想的关系,是《修养》课中理想信念教育中无法回避的问题。只有协调好二者的关系,才能科学回答人生价值的问题。 “人生理想正在于通过创造性活动为社会作出贡献,同时实现自我价值。这是从群己关系、自我与社会关系上讲。”[7]个人理想,就是个人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包括道德需求方面的向往和追求。共同理想是一定社会的人们共同的向往和追求,它影响和制约着个人理想,为个人理想的形成和实现提供了条件。个人理想应当与其相处时代的共同理想相一致,把实现个人理想与实现共同理想结合起来。
为了使这部分内容的讲解更具有理论的说服力,我们采用教育叙事研究的课程教学方式。叙事包含着个体层面、社会层面的基本结构性经验,是个体乃至人类的一种知识组织方式和基本的思想模式。通过描述个体生活以及对个体生活故事进行解构和重构,叙事研究获得了对个体行为与经验的解释性理解,发现了隐匿于个体日常生活中的意义。“从外延来看,教育叙事研究是教育研究对叙事研究方法的一种整体性借用,那些运用叙事研究方法研究教育问题的研究都可以称之为教育叙事研究;从内涵来看,教育叙事研究的本质属性在于它聚焦于个体日常教育生活中的某一现象,分析现象之中个体的一系列教育生活故事所包含的基本结构性经验,对个体的行为和经验建构进行解释性理解。因此,教育叙事研究是研究者通过描述个体教育生活,搜集和讲述个体教育故事,在解构和重构教育叙事材料过程中对个体行为和经验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9]相对于传统的研究范式而言,教育叙事研究更强调与人们教育经验的联系,即以教师自身的真实教育生活为基础,并通过故事叙述来描述教师在真实情境下的教育经验、教育行为以及总体教育生活。“在教育叙事研究过程中,研究者描述研究参与者的个体生活,搜集和叙说作为个人的研究参与者的生活故事,撰写基于研究参与者个人生活经历的叙事故事。作为一种独特的质的研究形式,教育叙事研究的一个本质特点是:关注个人,通过搜集故事来建构田野文本数据,报告个人生活经历,并探讨这些经历之于此一特定个人的意义。”[10]教育叙事研究的主要形态有历史故事(历史文献研究、历史人物研究、历史事件研究)、民间故事和自传故事等。[11]
(三)立足于“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运用案例教学和事例研究教学,凝炼《思修》课中的理想信念教育内容,培养学生独立的人格、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及社会关怀精神等综合素质,这些都是理想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前文已提及,主体素质包含知识文化教养、劳动生产技能、思维创造能力、政治觉悟、理想情操、道德品质、审美能力、个性等诸多因素,这些素质都是人的生命展开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修养》课程的一条主线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要培养、提升学生的三方面的素质即道德素质、思想政治素质和法律素质。大哲学家康德曾说过,“思维无内容则空,直观无概念则盲。”我们也不妨说,“形式无内容则空,内容无形式则盲。”在此,我们以《思修》课中绪论部分和第二章中的相关内容为依托,阐述案例教学在培养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作用。
培养学生坚定的政治立场和政治素质,也是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内容。《修养》课中第二章是关于爱国主义的内容。《修养》课承担着培养学生正确的“四观教育”即“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和法制观”的任务。爱国主义是一种理性义务(道德要求)、政治责任(政治原则)和法律义务(法律规范),爱国主义也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这些是从爱国主义的调节对象即个人与祖国的依存关系来说的。因此,我们可以说,爱国主义是“四观教育”教育的升华,当然也是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关于这方面的案例在历史和现实社会中俯拾即是,当然我们需要选择能充分说明问题的例子。比如在在对爱国主义是一项重要的政治原则时,我们会给同学播放《东京审判》中梅汝博士为争取自己席位的视频片段。“如论个人之座位,我本不在意。但既然我们代表各自国家,我认为法庭座次应该按时各受降国的签字顺序排列才最合理。首先,今日系审判日本战犯,中国受日本侵害最烈,且抗战时间最久、付出牺牲最大,因此,有八年浴血抗战历史的中国理应排在第二,再者,没有日本的无条件投降,便没有今日的审判,按各受降国的签字顺序排座,实属顺理成章。” 他义正言辞地维护了当时国家的尊严和利益。
以上只是从《修养》课程中人生理想、人生价值内容的角度,对理想信念教育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做了一些思考。笔者始终认为,《修养》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基本就是一个理想信念教育的问题,只是各部分内容对学生素质关注的焦点不同而已。况且,《修养》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事例研究也是《修养》课程理想的教学模式。事例研究模式不同于课堂教学中的举例,教师的举例是为了说明问题或证明某种观点,是教师在讲授模式中常用的一种方法。而事例研究模式在一定意义上是与讲授模式相对立的,事例研究模式强调“事例中心,参与中学”。[12]事例研究模式是以事例为载体,以学生参与为中心的一种教学模式。
事例研究模式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成功运用。每学期开学,教师会要求学生成立一个6到8人组成的学习小组,每个小组要民主推荐一名组长,而这个学习小组就是事例研究模式开展的主体。教师一般在每学期前两周会选择一些社会热点问题讲解示范。之后,教师让学生准备下次课堂上讨论的社会热点问题,要求小组代表在课堂上做主题发言,再请其他同学讨论,最后教师做适当点评。我将这一事例教学命名为“每周道德与法律发现及其评论”。实践证明,这一模式很受学生欢迎,改变了以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范式,增强了课堂教学的效果。以“每周道德与法律发现及其评论”为载体的事例研究模式的开展,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在具体的事例研究中,同学们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哲学、伦理学、教育学、管理学、文化学、心理学等学科知识,对问题进行了深入具体的思考。事实上,这就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和“转识成智”的过程,也是主体素质不断丰富的过程,亦是学生理想人格生成的循序渐进的过程。“从理想和人格的关系来说,人格是理想的承担者,理想是人格的主观体现。人的认识、意愿、感情、想象等因素综合地体现在理想之中。在把理想化为现实的过程中,人格也得到了培养。” [8]
参考文献:
[1] .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2] 肖群忠.“人的价值”的含义与特征[J].西北师大学报,1988(4).
[3] 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4]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5] 夏国乘,易宪容.论人的价值和人生理想[J].社会科学,1986(11).
[6] 万俊人.论人生理想与人生价值[J].哲学动态,1988(4).
[7] 冯契.人的自由和真善美[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8] 李朝东.现代教育观念的知识学反思[J].教育研究,2004(2).
[9] 傅敏,田慧生.教育叙事研究:本质、特征与方法[J].教育研究.2008(5).
一、通过读、想、议、讲,激发学生思维
教育家赞科夫认为:"教会学生思考,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最有价值的本钱。"思想品德课和其它学科都要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放在教学的首位。教学中,我采用的教学模式是"读、想、议、讲"四字法,即在课堂上先练后讲,让学生在尝试中、在自学中思考,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维;先让学生自己读课文,在自己思考和理解的基础上,互相展开讨论,然后让学生提出问题,学生讲解,教师点拨。初中学生特点就是好动,好表现自己,大多数学生都有"自我表现欲"。我针对这一心理特点,课堂上处处为学生的"动"和"表现"提供机会,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情趣和哲理结合,活跃学生思维
政治思想理论虽然抽象,但很多概念都有生动的表现形式和发源形式,理论是从许多生动活泼的具体事例中高度概括出来的。教师如果只从理论到理论就会把课上得干巴巴的,学生当然不会爱学,更谈不上培养思维能力。因此在教学中,力求做到趣味化,让情趣和哲理相结合,使学生在欢乐之中领悟庄重的课题,懂的严肃的哲理。如讲到"换位思考",即站到对方角度考虑问题时,我给学生讲一个故事,学生一听大笑起来,一下子理解了"换位思考"、"站到对方的角度看问题的道理".情趣和哲理相结合,使学生从形象的、具体的、有趣的事例中获得知识,明白道理,展开想象,活跃思维,从而加深了对课文理解,概念的深入理解,促进思维能力的培养。
三、各科知识横向联系,扩展学生思维
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具有普遍联系,思想品德课不是孤立的,它与其它学科都有密切联系.《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思想品德课要处理好与中学语文、史、地、生等课程的关系。"因此,要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的全局着眼,在与各科教学的横向结合中进行讲授,以扩大学生的视野,沟通各科知识内在联系,扩展学生的思维。
四、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深化学生思维
1.把教学中的理论、概念、道理作为镜子,让学生用自己的言行和思维去对照。这不仅有利于理解概念和理论,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