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发展市场经济范文

时间:2023-08-14 09:24:1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如何发展市场经济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如何发展市场经济

篇1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1096(2002)06-0045-03

政策性金融对一国经济发展究竟是否是必需的?作 为其载体的政策性金融机构是否是必需的?如何评价这种制度安排的有效性?在市场经济环境 中政策性金融及其机构如何存续?要弄清楚这些问题,必须重新认识政策性金融这一范畴。

一、政策性金融的现状:理论与现实的冲突

政策性金融是伴随着政府为主体进行资源配置的方式的出现而产生的,理论界对其存在的合 理性和必要性的解释,实质上是以市场机制和国家干预之间的关系为基础的。如果说商业性 金融是市场配置资源方式在金融领域中的体现,那么政策性金融就体现着政府对金融资源的 配置。二者在性质、职能、目标、运行机制、资金来源、资金运用等方面各有特色。简言之 , 政策性金融是市场机制的某种"缺陷"、"失灵"或"缺失"的产物,虽为市场机制的辅助 但举足轻重,不可取代,并通过弥补商业性金融功能的不足,共同健全、完善和优化一国金 融资源配置调节体系,最终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均衡和稳定发展。基于此,政策性金融 往往被当做是宏观与微观、"看得见的手"与"看不见的手"的巧妙结合。

尽管西方主流经济学对政府干预还是自由放任的论争直到今天仍未有最后的定论,但是在政 府干预方面,双方的分歧已经大大缩小,其焦点已不再主要是政府干预应不应该有或有无必 要 ,而是集中于政府干预的范围、方式和有效性方面,因为市场的不完善性已经得到了双方的 基本认可,当今世界的市场经济完全由"看不见的手"自发调节和完全由"看得见的手"调 节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两者有机结合,共同调节资源配置,兼顾经济有效性和社会合 理性,是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在这一背景之下,直接涉及政府干预的政策性金融 的必要性问题基本无可争议。然而,无论从发达国家还是从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实践来看,政 策性金融的状况都不令人乐观。发达国家的政策性金融普遍存在着一种商业化的发展趋势, 政策性业务的规模大大减少,其中直接进行融资的比重也越来越小。如法国的农业信贷银行 已基本转为商业银行,就连政策性金融比较发达的日本也已有两三家政策性银行变成了商业 性长期信用银行。与之相反,发展中国家的政策性金融虽然比例较高,但存在着规模过度膨 胀、效率低下、经营困难等问题。在印度、泰国、印度尼西亚等国家,明显存在着商业性金 融 政策化的倾向,政策性金融已超越了作为"商业性金融的补充"这一作用范围。其结果使得 资金运用效率低下,不良资产日益累积,并进一步加大了整个国民经济运行的风险。1995年 世界银行在对全球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进行评估后认为,其中的80%是失败的。

反观我国,尽管三大政策性银行自1994年成立以来,其资产和投融资规模迅速扩大,在 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重要,但同时潜伏着巨大的经营风险。这既包括先天性的政策性风险 ,也有后天性的经营管理风险(王兰军,张合金,2001)。而且,由于其定位不准、性质不明 确,实际部门在经营过程中对许多问题(诸如"保本微利"原则的可操作性、经营手段的市 场化等)至今存在较大争议,由此导致三大政策性银行在经营管理上各自为政,经营目标有 很大的盲目性。

上述这些情况不禁容易使人产生疑问:伴随着市场经济的概念在世界范围内的日益深化和趋 同,政策性金融是否最终将被商业性金融所取代?政策性金融对一国经济发展究竟有多大作 用?

应该看到,政策性金融的存在是一国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一国经济要取得发 展,既离不开商业性金融的推动,也离不开政策性金融的支持。金融作为经济发展的推动因 素其重要性在不断增强,目前已经达到足以影响甚至决定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程度(王文谦 ,1999)。但是,一国政策性金融的规模和比例的大小与社会经济体制以及市场经济发达程 度有很大关系。而且,政策性金融有效作用的空间是有限的,政策性金融的存在并不必然保 证经济的发展(后文专门论述政策金融的有效性问题)。进一步讲,政策性金融如果不能很好 地把握与商业性金融的关系的话,反而会阻碍经济的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机制 的不断完善,商业性金融的效率及增长率必然会不断提高,政策性金融在整个金融活动中所 占的比重将趋于缩小,但这并不意味着政策性金融在绝对量上不增长,只是相对缩小;而且 ,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的比率在现实中会趋于一个比较小的"均衡值",也就是政策性 金融仍在金融活动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只不过这个均衡比例即使在将来也会随条件的变化而 不断变化。

二、如何看待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变迁

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普遍产生和发展是在二战以后。但从9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经济、金融的 一体化,金融竞争日趋激烈。在此背景下,各个国家纷纷改革金融体系(包括金融机构和金 融市场),政策性金融机构也受到很大冲击,并发生了深刻变化。有的政策性金融机构被兼 并,有的因经营无力或难以为继而关闭,有的则转化为商业性金融机构。还有一些政策性金 融机构虽然保留下来,但进行了相应的业务调整或重组。此番变迁迫使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 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设立与运营,去探索在开放的市场经济运行环境中,政策性金融机构如何 存续和发展。

政策性金融机构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它是政策性金融活动的载体,是政策性金融功能的具体 实施者。按照近来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理论界较为流行的"功能观点"(Functional Perspe ctive)的解释,金融体系的基本功能变化很微小,具有相对稳定性,但不同金融机构的构成 及形式却是不断变化的。金融机构的形式和内容的易变性表现在以下3点:(1)很容易随着时 间的推 移发生改变,即使金融机构名称相同,金融机构的性质和职能也可能发生很大改变;(2)不 同地域、法律和政策安排、人文传统下,对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限定、职能定位可能会出现 偏差;(3)对金融的基本功能而言,执行某项功能的载体有许多,而同一机构也可能执行不 同的金融功能。以我国为例,1994年以前,我国虽无政策性金融机构,但政策性金融活动却 长期存在,政策金融的功能主要由4家专业银行承担。随着专业银行的商业化改革,要求建 立一个适应市场经济环境需求的、有利于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完善的金融体制和投 融资体制,要求商业性金融与政策性金融相分离,于是政策性金融机构应运而生。但在经营 初期,受业务规模以及交易成本等因素的影响,政策性金融机构在业务上实行普遍的制 ,实际上商业性金融机构仍部分承担着政策金融的功能。直至今天为止,一些具有一定政策 性金融特征的消费信用活动(如住房贷款、助学贷款)仍是由商业性金融机构承担着。

如果从功能角度来看,一国金融机构改革的最终目的是使金融体系更好地履行其功能,改进 制度绩效,降低交易成本,由此就不应该将现存的机构和组织结构作为既定的、固化的前提 ,而应该让市场机制自主决定金融机构如何履行金融功能问题。政策当局不能人为划定某类 金融机构的功能,限定来自其他机构和市场的竞争,因为这样做最终会因过度保护而导致无 效率。从经营层面看,某种金融经营活动往往是几种金融功能的组合体,随着市场环境的变 化,某类金融业务出现功能性分化或重新组合都是十分合理和正常的现象。以此为出发点, 要想使金融体系更有效率地执行政策金融基本功能,我们应该致力于改善金融基础设施和公 共政策,而不是将精力放在机构的设立和撤并上,政策性金融机构的供给应自然顺应市场对 它的需求,并同时兼顾机构设立(或撤并)的成本与效益。

三、如何看待政策性金融的有效性

检验一种制度是否有效,一个重要的标准就是看这种制度能否给组织带来适应效率,即能否 用制度减少不确定性和降低风险。评价政策性金融的有效性,或者衡量它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可以从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两个方面入手,即通过政策性融资提高企业资金利用的可能性 和政策金融的低利性带来的补效果,以及政策性金融对商业金融产生的诱导效果(瞿强 ,2000)。

由于经济发展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政策金融只是其中之一,而且政策金融总是与其他因 素结合在一起发挥作用,因此单独分析政策性金融的作用相当困难。自80年代中后期以来, 尤其是近些年,日本的一些学者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为我们提供了一 种思路。首先,在考察政策金融的直接作用时,通过利用不同产业的市场实际利率与政策金 融贷款利率的利差,去乘以政策金融贷款的平均余额,可以得到政策金融贷款所带来的利 息减轻额,由此来衡量政策金融的低利性所带来的补效果;或者通过计算各产业设备 资金中政策资金的占比,考察财政投融资对各产业设备规模的影响,以此分析政策性金融提 高企业资金利用的可能性(小椋・吉野,1985)。但从数据显示结果看,在日本经济高增长时 期,政策性金融重点分配于难以筹措长期资金的夕阳产业,难以得出对成长前景较好的产业 也积极参与的结论。也就是说,财政投融资对产业政策相关领域的投资比重并不很大。从企 业层面所得到的数据检验结果来看,政策性金融对企业设备投资的重要功能的确是不可否认 的 。其次,在考察政策性金融的间接效果,亦即政策性金融对民间金融机构的诱导作用时,可 以从信息不对称角度进行分析。由于在贷款市场上存在着信息不对称性,金融机构通过贷款 审查活动所生产出来的有关企业的各种信息,从市场整体来看,存在着过小化倾向。在这种 情况下,不以利润最大化为行动原则的政策性金融机构介入金融市场,提供信息服务,就可 以缓解整个金融市场的信息不对称,提高资金配置的效率。所谓政策性金融的诱导效应,就 是 通过这样一种机制发挥作用的。但是来自产业层面的数据检验结果很难证实政策性金融对在 市场上起主导作用的商业金融的资金供给行为起到有效控制的作用。

为什么基于理论分析所产生的对于政策性金融的期望在统计数据面前会被打了如此大的折扣 呢?我们是否能够仅由此就可以推断政策金融的命运呢?笔者认为有必要进一步分析。理 论与现实之间矛盾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比如在现实经济中,政策性金融机构代替民间金 融机构收集信息实际上比较困难;具体实施政策金融目标的诱因难以从组织上予以保证;金 融基础设施(法律体系、会计制度、交易组织、监管结构等)和公共政策不健全。这些问题不 仅需要进行规范分析,也要进行实证分析;不仅要从金融的视角分析,也要从财政、产业发 展等多视角进行分析。从国内外学界的研究来看,对于政策性金融有效性问题的探讨只是近 几年才开始,主要以日本为代表,我国致力于此领域研究的学者并不多,而且仅限于定性的 、规 范的分析。对政策性金融的有效性进行实证的定量的分析,应该成为我们今后研究的重要方 向之一。尽管我国政策性金融机构存在的时间并不长,有关方面的统计数据和资料不太完备 ;尽管商业性金融将是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主角,但是我们没有理由在政策性金融的研究领域 中裹足不前,因为政策性金融风险的积聚并不单纯会导致个别政策性金融机构经营的恶化, 还有可能会使国家背上沉重的债务包袱,引起整个宏观经济形势的恶化,从而严重影响经济 活动。

参考文献:

[1]瞿强经济发展中的政策性金融[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4)

[2]陈元中国政策性金融的理论与实践[J]金融科学,2000-04

[3]Crane:"The Global Financial System:A Functional Perspecive",Harva 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4]白钦先,薛誉华我国政策性银行的运行障碍及对策思考[J]财贸经济,2 001,(2)

How to Understand the Development of Policy-based Finance in Market Economy

ZHAO Zi-jian

(Central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y, Beijing 100081, China )

Abstract: With the worldwide market economy being strengthened wi dely and deeply , policy-based finance and its institute are confronted with more and more shock s and ordeals. There is a great conflict between the theoretic necessity and pra ctical experience of policy-based finance,but the relative research is not enou gh and empirical analysis is still in its initial stage. It should be one of the focuses of our research in the future to analyze the efficiency of policy-based finance empirically, which will contribute to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role of policy-based finance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will help to avoid risks of po licy-based finance to undermine state macro-economy.

篇2

中图分类号:F20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8-00-01

在市场经济中,要维护好市场的秩序,除了应该完善法律体制外,还应该运用工商管理的职能,进入WTO后,我国的经济与世界经济交往更加频繁。所以,在新的形势下,我们一定要发挥工商管理的功能,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此本文围绕在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下,工商行政管理如何提高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我国经济在与世界经济的交往越来越多的情况下、新形势、新时期下、我们要充分发挥工商管理的作用和功能,使经济快速的提高和发展。

一、优良的工商管理作风,推动经济的发展

全面实行工商执法公示制度。工商管理执法以及事务服务等方面都要实行严格的公示制,从而规范执法行为。对国家新出台的支持企业发展的政策要及时向社会公布,从而做到条理分明,使每一个企业都能够按时的了解到信息,使每一个企业都能够充分的了解到自身在经济发展中所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这就从侧面提高工商管理的工作效率,促进了经济的高速发展。工商部门要充分的融入到企业当中去,更好的搞好管理和服务。在企业的改革过程中,要实行分区管辖,要对大企业进行定点联络,小企业分片管理,重点难点当场就要解决,重大的项目要进行跟踪,特殊的问题要特别的解决。总而言之,工商管理部门要为企业做好公仆,为企业塑造好形象,使企业满意,使企业更加信任工商管理部门。加强监管执法的方式,为了能够更好的适应经济体制的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迫切要求,就要改革监管的执法方式,从而更好的促进社会主义经济的更好发展。

二、严格按照原则行事,充分促进经济发展

伴随着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前一些过时的政策已经不能够满足当今时代的要求。所以,我们应该及时的补充,工商管理部门在行使职能的同时一定遵循以下原则。要从企业的自身特点着手,真正的为企业着想。企业在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冲击下,肯定是会进行改革的,所以也就会涉及到工商管理方面的职能。因此,工商管理部门一定要进行协调工作,不拖欠,不推迟,能办的要尽快办,不能办的也要作出详细的解释。对于企业,不要说一些空话,要在改革的基础之上,大力扶持,切切实实的为企业的改革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按照法律法规来行使自身的职能。各工商管理部门,一定要加强对企业宣传法律法规的力度,使企业自觉的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要防患于未然,对于一些问题的出现,一定要追究其相关人员的责任,问题过后一定要反思。保护人们的正当权利,并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维护法律的权威性。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实事求是的处理好各类事情。在执法过程中遇到问题,既不能回避,也不能推卸,更不能按照那些老办法,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问题的不同特性,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从而寻求解决矛盾的最好方法。

三、工商管理部门一定要正确的处理好管理与引导的关系

在社会主义中,国家、集体与个人之间的利益,从大的方面来讲是一致的,但是也存在一些矛盾。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当中,所有的经济主体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的方针、法律、政策、法规制约,工商管理部门必须严格按照要求对经济主体进行监督,不能把局部的利益放在国家利益之上。每一个商品的经营者必然想要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所以他们很有可能不顾国家利益而从事自身的经营活动,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必须对他们进行纠正、引导。主要有以下几点做法:

尽量使他们向最基础的产业发展。对于那些设备比较落后、产品销售不好、污染严重以及效益差的产业一定要严格把关,引导其向其他产业转行,并主动与当地政府部门联系,争取使他们得到最大的支持,从而科学妥善的处理好这一类企业的改革。

要充分依据市场的导向,保证企业能够顺应市场。首先,对于国家大力支持的产业,如果当地已经处于饱和状态了,那么可以引导他们到外地进行发展。其次,就是对一些本地区非常短缺的行业,一定要在技术以及资金上给予帮助,要充分与政府联系,给他们一些政策上的扶持。再次,对一些国家限制的行业,并且本地区已经饱和的行业,无论如何也要把好这个入关口,引导他们转变观念,充分考虑大局,转行去做其他的产业。

因此,工商管理部门要严格以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市场为依据,通过对市场进行严格的监管,从而可以既保证国家和集体的利益,又满足了自身的利益,同时对于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存在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四、树立良好自身的管理意识,使经济快速发展

一个正确的管理意识使工商管理部门时刻都能全心全意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在企业的改革和发展上,要不断的解放思想。工商管理部门一定要充分的改变传统观念,使一切从实际出发,搞好研究,根据新形势的要求来完善企业改革的措施。此外,工商管理部门的另一个职责就是全心全意的服务观念。在执法时,不仅要严格执法,同时还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的执法水准。所以,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当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经济基础。在实践当中,要把管理和服务融为一体,使职能的服务范围放宽,从而更好的加快经济的发展。

结语

进入21世纪的中国,经济的发展实现了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发展,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我们的工商管理部门要实现管理效率的最大化,就要对各项的职能进行合理的分配和整合。这不仅推动了企业自身的发展,还使得工商管理部门有了创新意识,加快了管理的步伐。为此,我们在促进企业发展的稳定性和健康性,使经济建设发展更快的同时,就需要工商行政管理机构职能的发挥的力度最大化。总之,工商管理和市场经济发展是相依附的,工商管理牵制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所以它的完善是重要的。

参考文献:

[1]杨龙和,张怀承.哲学社会科学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以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学改革为例[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9(05).

篇3

职业教育改革最关键是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面向市场,服务于市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最显著的特征是以市场机制做为资源配置的基本形式,包括劳动力资本等一切生产要素商品化。下岗――再就业已成为现今社会上一大难题,而我们职业技术教育正处于市场经济的前沿境地,这就要求我们职业技术教育应以市场经济为取向,培养出“适销对路”的人才,使培训后的人才能够有效地进入市场,以便于增加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那么如何改进职业教育使之能够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要求,使待业人员和下岗人员争取到就业的机会呢?就此问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职业技术学校的领导和教师要树立新观念

职业技术学校处于发展着的社会,面临着各种挑战,这就要求职业技术学校领导和教师必须树立新型办学观念,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专业技术人才,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要求。

1.1 要树立整体教育的观念。

职业技术教育是整体教育的一个子系统,它是国家培训后备技术工人的,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我们必须摆正整体教育中职业技术教育的位置,明确职校做为向市场经济进军的教育特征以及与其他教育的关系。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是受教育者将来从事的职业密切相关的,既具有职业的专业性,又具有职业的定向性。

1.2 要树立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人才观念。

要树立新型的解放的人才观念,首先必须克服传统的陈腐观念。传统的人才观念仅把受过高等教育具有中等以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中,既需要理论型人才,也需要实践型人才;既需要经济管理人才,更需要专业技术人才,而需要最多的恰恰是大量的技术工人和熟练的劳动者。

1.3 要树立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的观念。

职业技术教育正是为当地培养合格的技术工人,目的就是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的。培养合格的技术工人唯一的办法就是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把当地各行各业所需要的技术工人情况摸清,既了解现实的急需人才,又要摸透在经济建设发展过程中的人才需求,从而根据实际情况的人才需求确定所开设的专业,只有这样才能使技校培养出来的人才在数量、质量和结构等方面满足社会经济建设的需要,才能使培训后的人才学有专长,在学生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时候,能够在用武之地有英雄,成为骨干,从而促进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

2.改革职业技术教育的办学模式

职业技术教育必须改变传统的办学模式,扩大职校的自,使职校办学模式灵活多样。

2.1 在班级设置上,设置高中初等层次的班级,把学生按知识水平、爱好、知识结构进行分类分别安排到不同的班级。

高级班即为招收企业生产岗位中的骨干分子,让他们带着生产中的难题来校继续深造,掌握熟练的技术本领之后,再回到生产上解决生产中的难题,更好地发挥骨干作用。

中级班即为针对当地经济发展和企业科学技术进步的近期需求招收有一定爱好和在知识的某一方面有专长的考生,来校学习掌握新的专业技术,为将来深入生产第一线打下坚实的基础。

初级班即为办热门专业,招收待业青年和企业改革后的多余人员。学校自定招收名额,自定学制、自定专业、如此经过培训使学生掌握一技之长,毕业后推荐给劳务市场和人才市场,这样可以使学生有危机感,明确学习的目的、提高学习效率,真正成为有用人才。

2.2 加强和重视德育教育。

我们党的教育方针是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其中德育占有首要位置,尤其是职校学生的可塑性很大,加强对他们的德育教育至关重要。首先,要通过课堂渗透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无论是文化课教学,还是专业课教学都要有意识地在尽可能的条件下把德育教育寓于教学中,培养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正确的人生观;其次,要通过树立榜样的方式给学生指出前进的标杆,毕业后定能以美好的姿态战斗在改革的前沿。再次,要通过学习安排有趣的活动进行德育教育。

篇4

一、企业文化的概念及其作用

企业文化的组成部分,具体定义。现代西方经济学对企业文化的阐释。每一个国际知名企业集团都有自己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不能够模仿和移植的。搞好企业文化建设应该明白企业文化的意义、作用、目的、切入点等方面问题。

二、塑造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模式

在我国短短二十多年的企业文化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五种企业文化基本模式:海尔“三层次说”企业文化、北京企业文化建设协会“一本三涵”企业文化、广东太阳神“”构建模式企业文化、上海宝钢“客户满意战略”、山东黄台火力发电厂“三维立体”构建模式。北钢集团如何建树北钢文化,首先必须懂得企业文化对企业的积极影响,其次明白企业文化建树的方法策略,选择专业机构,专业人力对企业文化执行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关键在于“认准一个理、抓住一条线、坚持一颗心”。

三、企业文化对于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作用

企业文化是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和管理方式的重要内容,加强对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研究、运用、实践,是企业管理创新,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必由之路。

企业文化对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起到以下作用:凝聚、协调、约束、塑造形象等作用。企业文化建设为中国企业步入国际舞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年月日,中国加入了世界经济贸易组织!中国的“入世”,标志着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泱泱大国在经济上进一步的崛起,也标志着经过多年改革开放的中国已经彻底结束了闭关锁国的时代,标志着中国经济已经融入了世界经济,中国企业的经营环境和竞争对手等都将发生重大的变化。

“入世”后,中国的企业面对以上所的变化,我们的企业领导者应该采取怎样的变革应对发展问题?发源于欧美,成熟于日本的企业文化逐渐发展成为当今企业管理改革的趋势。那么企业将如何通过卓有成效的企业文化建设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的需要,进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壮大自身实力企业文化建设的未来发展趋势又将是怎样的,企业文化建设如何进一步围绕适应市场经济发展主题的要求?这一系列的问题是当前每一个企业都必须直面的问题也是当前中国企业家、企业文化研究者,不能不研究和解决的新课题。弄清这些问题,就能与趋势成功地配合——成功地迈向未来,为企业发展赢得广阔空间。

在我国“入世”以后,面对瞬息万变的世界市场和不断强大的竞争对手,如果仍然拘泥于传统落后的管理模式来经营管理企业,显然是滞后于整个时展进程。为了在新的环境中求生存、谋发展,企业必须进行一场深刻的、彻底地管理变革,这就涉及到深层次的方面,企业管理理念化,企业精神等诸多方面根源于企业经营者的思想深处,创新建立健全具有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以企业文化这种现代人性化管理的最大特点是贴近市场,贴近企业管理者与企业生产者,适合跨行业、跨地区、跨国度的经营,适合对知识工作者的管理。它能够对员工、对顾客、对供应商、对消费者等的需求做出迅速反映。实行企业文化理念化管理的企业,不再单纯依靠具体的规章制度约束员工,企业文化精神理念会渗透到企业每一个员工的心底,每个人都会感觉到企业无时无刻不在关爱着自己,将自己的利益与企业利益随时联系在一起。当然,企业文化管理也是建立在一定的基础管理之上的,就和海尔的企业文化理念管理是建立在日清日高的基础管理之上一样,诸多模式企业文化有着各不相同的成长基础。

企业文化的概念及其作用

企业文化是什么?专家这样认为: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团队在经营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一种文化,它可以分成四个层面。首先是表层的,即物质上的,这也是最可变的部分;其次是浅层的,即行为文化;第三层是中层文化,即制度文化;最后是深层文化,即精神文化,这是精髓部分,也是变化最小的部分。这是企业文化构成要素。

企业文化通常指的是企业的环境或个性,以及它所有的方方面面。具体从四个方面定义为:一、企业员工所共有的观念、价值取向以及行为等外在表现形式。二、由管理作风和管理观念(管理者语言、行为、奖励等形式)构成的管理氛围。三、由现成的管理制度和管理程序构成的管理氛围。四、书面和非书面形式的标准和程序。

现代西方经济学(特别是现代企业理论)的发展,使经济学更接近现实,它打开了新古典经济学中“企业”这个“黑匣子”,使我们可以从更深层次认识到企业文化在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应有地位和作用。

西方学者阿尔钦()、德姆塞茨()对于企业文化阐释使我们认识企业文化在企业生产管理过程中的地位。在其《生产、信息费用与经济组织》一文中,他们提出了“团队生产”()的理论。他们认为,企业实质上是一种团队生产方式。团队生产的意义在于多项投入在一起合作生产得出的产出要大于各项投入在分别生产的产出之和,即实现是否大于或者小于、等于的功能。他们指出,如通过团队生产所获得的产出大于各队员分别生产的产出和加上组织和约束团队成员的成本,就会使用团队生产。然而,在团队生产中,参与合作的队员的边际产出并不是可以直接和分别地观察到的。因为,一个团队向市场提供的是整个团队的产品,而不是每个成员的边际产品,而人的机会主义倾向便会诱致偷懒行为:团队成员缺乏努力工作的积极性。由此可见,企业文化作为企业在生产经营中所体现出的一种“团队精神”,是企业赖以成长的丰厚土壤。它能从根本上有效制约生产中的偷懒问题等道德风险,实现了“团队生产”、“联合劳动”的高效率。

在诺思()的框架中,企业文化作为制度的一个层面尤为受到管理者的重视。在他看来,文化作为秩序的伦理基础,是一种“意识形态”,他更是从经济发展史的高度指出,“意识形态是人力资本”、“个人意识形态的信念强,说明他的意识形态资本大。”一定的文化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在诺思等人看来,不仅是减少经济秩序交易费用的重要制度基础,更重要的而且它对经济主体创新和进取精神的推动,具有和产权界定匹敌的巨大作用,他可以提供选择性经济动力激励等方面的产出,是有效率的经济组织的基础。近代资本主义的兴起与日本迅速的崛起,无不证明了这一点。而这也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主旨。企业文化可在企业内部形成一定的思维框架和评价参照体系,也可谓之“心灵结构”(),成为一种集体无意识机制,促进和制约管理活动的发展,而且保证企业发展的连贯性。如企业不会因为公司领导层的变迁而引起公司具体行为的起落,具有持久性和延续性,这就是百年企业的立足根本。当然,同时也应该注意到,企业文化可能显现出高度的“路径依赖”(),使之在演进中受到自身的障碍,因此企业的领导者应该有意识、有目的地塑造奋发有为的企业文化,并能不断再造

,适时创新、改变。

大卫·克莱珀斯()在其《企业文化和经济理论》一文中更是用博弈论来解说企业文化,对其作出经典的解释。企业作为一个由多个人组成的群体,其行为实际就是人与人的博弈过程。人的行为取决于他自己的效用函数和约束条件,一般认为效用函数的变化很小,因此个人所面对的约束条件如环境就决定了他的行为主观能动性。克莱珀斯定义其为“”(企业文化),他认为其对企业的经营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在普遍的情况下,由于不完全信息的影响,企业作为人们合作的“场所”无法把所有可能发生的事件明确地写在契约中(因为无法估量该事件发生后所带给每个人的损益)。企业需要形成某种“文化”即“决策”环境,使企业的人们可以在不确定性的情况下更容易地找到“决策”的“焦点”,也就是企业文化可以形成一种默契和一种微妙的暗示。也可以反过来认为,“焦点”的存在减少了人们选择行为中的不确定性和机会主义倾向,也就是说企业文化能够从人的思想意识中起到管理作用。这里的“焦点”很显然使容易我们想到“麦肯锡”中所指的核心“共享的价值观”(),这也是企业文化的核心。

随着现代经济管理发展的不断创新实践,诸多西方学者和管理家将企业文化理论运用到实践当中,不断充实和发展了企业文化的内涵和精神实质。哈佛大学教授泰仑斯迪尔和麦金赛管理咨询公司专家唉伦肯尼迪在长期的管理实践中,总结出企业文化五大组成要素:企业环境、价值观念、英雄人物、文化仪式、文化沟通网络。在广告大师奥威格的眼中,企业文化是由许多部分组合而成的——传统、神话、仪式、习俗、习惯、英雄、特色和价值观。

现代企业的管理中核心竞争力、技术创新等方面都可以模仿的,但企业文化没法模仿,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具有自身特点,根源于自身企业,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企业领导者和生产者所总结、积淀出文化与管理等方面的成就,为什么海尔的企业文化只适用在海尔自己,而别的企业在学习“海尔”文化之后,盲目的嫁接到自己的企业,没有再产生又一个克隆的“海尔”呢!其实这些企业学习的结果就是学来了“皮毛”,舍弃“精髓”。有这样的一个例子:笔者曾经在一家商业企业亲自经历这样的事情,该企业领导层集体去“海尔”考察学习,盲目以为在取到“真经”之后,千方百计想把“海尔”的文化移植到自己的企业。该企业一味搞“海尔”的“零库存”、“狼来了”等企业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其实这家企业管理者根本就不知道这样的浅显道路,“海尔”的管理模式是建立在海尔企业文化的,“零库存”是建立在海尔企业文化中所提到的企业营销体系之上,自己的企业根本就没有这样的企业文化氛围,企业管理者与企业的生产者根本就没有从思想深处接受这样的企业文化理念。结果是企业领导者站在台前指手画脚、照猫画虎决策部署,中层的管理干部糊里糊涂执行,下面的职工是不知东西,闹出了一场克隆企业文化的闹剧,这种活动其实

就是在计划经济时代我们企业之间推广的“比、学、跟、帮”的模式,其实企业文化不是简单复制和克隆,企业浪费大量财力、物力大搞企业文化建设,企业还是原来的模式,没有什么变化,这样的事例在我们周围也是屡见不鲜的,作为企业管理者应该避免走这样的弯路,深刻认识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的功能不是体现在为企业当时能带来几个亿或者几千万、几百万的利益。企业文化功能是间接的,但对企业长远发展的影响却是巨大的。现在的企业文化与传统不同,但过去的文化所起的作用应该珍惜,而未来必须由新的文化来引导。中华民族的古老文化以儒、道、佛三家为主,所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统一,作为企业的文化,只是大文化的一小部分,脱离不了大文化的范畴,中国的企业文化应该是根植与中华民族古老的文化基础之上,吸收和汲取外来文化的精粹,从而塑造自己的企业文化。

谈到企业文化切入点,应该从人与人、组织与组织、组织与人、组织与企业、企业与社会这个范畴切入:首先是宗旨、精神、理念;其次是经营、研发、工作上的文化;第三是个人层面上,做人做事的规范,人在社会中的规范。企业文化的特点大致是:非决策的、非经营的、非制度的、非管理的、非功利的。那么在企业范围内,企业文化的目标就主要指向——企业员工的精神状态问题。

企业文化的目的,就是要在企业员工内部倡导和营造一种积极健康、活泼和谐的精神氛围。做企业文化的各项工作都集中指向核心这一点,解决好这个问题,就会对企业的各方面的工作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就体现了企业文化所蕴涵潜在的巨大价值。从精神状态这一块产生出一种力量,可以叫企业的文化力,主要的几种可以看作为凝聚力、激励力、约束力、导向力、纽带力和辐射力。这样,在管理通畅、制度贯彻、人才智能发挥、市场开拓、形象展现等各方面都可以从中得到好处,君子各善其身的同时,又可以兼济天下,企业运转又多了一层最好的剂和推动力。企业文化建设对于企业未来的发展起到无庸至疑的重要作用。

塑造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模式

企业文化传播到我国不过短短不到二十年的时间。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具有不同的模式,例如在民营经济的发展就有“温州模式”、“苏南模式”和“珠江三角洲模式”等,同样我国的企业文化建设也因为企业各自特点及其市场发展空间和其他因素的影响,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不同构建模式。根据目前的现状可以概括为以下五种企业文化的基本模式。

第一,以青岛海尔集团为代表的“三层次说”的企业文化构建模式。海尔张瑞敏指出,“我们将企业文化分为三个层次,最表层的是物质文化,即表象的发展速度、海尔的产品、服务质量,等等;中间层是制度行为文化;最核心层是价值观,即精神文化。”海尔人以创新为价值观,构建了先进的精神文化,包括海尔理念、海尔精神、海尔作风和海尔目标等;以此为核心构建了制度行为文化,如“管理法”、“市场链机制”和“大脚印”等管理法则等;在此基础上则构建了现代文明的物质文化。

第二,以北京市企业文化建设协会为代表提出来的“一本三涵”模式。即“以人为本”,它体现了现代企业文化管理的主旨;“讲求经营之道”,强调了企业理念与经营战略相结合;“培育企业精神”,涵盖了企业规章制度、企业作风和企业道德的建设内容;“塑造企业形象”,综合了产品形象、服务形象和员工形象等的建设发展要求。

第三,以广东太阳神集团为先行代表的构建模式。它从企业的理念识别系统、行为识别系统和视觉识别系统三个层面,系统地将企业形象塑造与企业文化建设融为一体。根据我国市场经济和企业发展的需要,许多企业还出现了将的营销战略提升为企业文化战略的趋势。

第四,以上海宝钢集团为先行代表的“用户满意工程”(即,顾客满意战略)的构建模式。它以企业理念满意为先导,以产品和服务满意为重点,将企业管理文化与经营文化融为一体,开拓了企业文化建设的新型模式。新版系列提出了顾客满意度的指标,也将会从质量保证体系上推进这种模式的实施。

第五,以山东黄台火力发电厂为代表的“三维立体”的构建模式。即以企业文化为主体,将厂区文化、社区文化和家庭文化三者结合为一体进行系统的文化建设。这种模式虽具有其特殊性,即适用于厂区和社区连为一体的企业,但是它对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浙江横店集团、江苏华西集团等的经验也都证明了这一点。

以上五种企业文化建设模式都是根据企业及其环境的特点而创立和发展起来的。它们各有所长,但都是成功有效或比较成熟的企业文化建设经验,并且在我国企业界中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同或效法。当前,在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是我们企业的目的。我国的企业文化建设新正在兴起之中,新的经验和模式也在层出不穷,北钢集团做为大型国有企业,企业文化建设应该在自身发展经验基础上,根据企业多年来形成的特点,参考和综合以上几种企业文化模式的特点,有选择性建设适合自身发展模式的企业文化,而不是简单的去嫁接或者移植一种外来的企业文化。北钢集团在发展历程中通过不断地扩张、发展成为横跨多个行业的大型国有企业集团,那么北钢企业文化应该是一种具有广博的包容精神、创新精神、企业核心竞争力等多方面的企业文化,但也应该有下属板块企业自身特色文化,两者之间关系是绝对以北钢文化为中心,提倡板块文化相互促进和发展的企业文化集成和整合文化。

企业文化应该如何建树?要想企业文化有所建树,我们必须清楚知道企业文化对于企业有那些方面的影响。首先,企业文化对企业施以积极影响。我们知道,企业是人群组织,更是人性化的组织,而人性化的实质是体现多样性和差异性的。因此,在企业这样的人群集体里要驱动和召引其个体成员齐思一律地沿着一个方向,一个终极目标进发,最基本也得有两套措施:一是“格式化”——即以制度、计划、纲领、文件等约速之;二是“同使命”——即以自发一致的使命感导向之。这两种手法一个刚性,一个柔性,从管理学上讲,二者都不可或缺,都十分有用,但从组织发展的角度来看,后者确是更高的层次,也因其没有固定成模式的操守,故而难度系数大一些。然而无数的企业组织社会实践不止一次地证明,在事关企业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企业文化起到了导致局面性问题迎刃化解的作用。我们都曾记得,在工业文明持续发展的几百年间,有关产品质量的问题经历了“检验——监督——管理——责任——使命”五个阶段。最初大家认为质量是检验出来的,只要严于把关,质量就可以保证,后来认为次品是监督失控所致,再后来发现这是管理上疏漏导致品质问题,再后来才发现作业人员责任心强与弱对质量关系甚大,到现代企业竞争阶段,企业

管理者又翻然醒悟,组织文化培养起来的精神主宰——使命感才是维系质量最好状态的法宝。这个认识经历花了几百年时间,它是阵阵巨疼反思与经验教训总结的结果。这在上部分中我们可以从西方学者的论述中体现出来。在这里我们不难看出,工业文明的核心、经济社会效益的核心正是由死板的“硬”制度管束逐步让位于灵活的“软”文化影响。我们不难理解,当我们自己的生存状态和发展愿望受到寄身组织的真诚关注,当我们个体的孤立思想被先进而优秀的组织文化召引和融合并给予更大释放空间,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把自己最细致的心思化为种种作业能力去报答这种良好的归属呢?而这个,就正是企业文化生力的基点,也就是当今市场经济环境下,如何正确引导企业员工的价值取向捷径。

其次,是企业文化建树的方法和策略。企业文化建树绝不是请个什么专家大师来培训讲解,那样企业文化就会变成校园文化,而大家都很清楚校园文化是一种意识形态文化,根本就不具备生产能力、甚至连影响生产的能力也不存在(这里并没有否定校园文化的意思,只是校园文化自有其它价值体现)。企业文化的建树,首先要做组织环境(包括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分析,其目的是看本企业组织相比于其它组织的特点、优势和精神导向有何不同,而后加以评价、补充、发展和完善。在这个过程中应特别注意的是集思广议,能借此打动每位员工个体广泛而积极地参与意识。这样强调的好处有二:一是最大限度地发扬了集体智慧、以期提炼出的文化基础更科学、优秀和实用;二是让员工们感觉到其中有自己的精力和智慧,最起码也应使其感觉到组织重视了其建议,这样便于确定后的组织文化在他们中间流通,接受也就快,认同感也就强;第二,须是企业经营者怀着无限激动、真诚和珍视将这份集体智慧互动的结晶(企业文化蓝本和理念)分享给大家,号召大家共同学习、探讨。让组织成员感受到文化的力量形成了一种企业亲和力。事实证明,企业经营者尤其是现代型绩优企业的经营者都是受员工爱戴和尊敬的。如果领导都如此重视,下属定是大

受感染,学习气氛日盛。这里需提醒的是,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许多企业主思想不大气,没有正气,不成熟,带着幼稚病,分不清企业经营何为主何为次,哪是虚哪是实。企业做大,领导被众多商家的利欲缠身,再加上受浮华风气影响,往往不由自主地失去了真实的创业者的身份,只重外面,不重里面。致使企业员工对企业组织的发展前途失去信心。实际上,在企业文化方面的重视和投入才是真实的。只有这个才会积蓄潜力。

第三是选择组织专业人力对企业文化执行情况进行摸底调查,综合评价,整理意见,集合思想进行二次修正、二次推行,如此往复,去其糟粕,得之精华,日臻完善。这里又有一点需提示,如此的循环往复,组织成员非但不会厌烦,反而在心中更加尊重自己的企业。因为企业如此尊重个体员工的思想,他们必然十分感动,加倍努力,而且还更敢于直言,提出自己发展企业点、线、面、体的宝贵意见。只要以上三方面的执行到位,做的扎实,企业文化必然顺利建树并能够确立之,而且必然不同凡响,必然会在企业文化的影响和感召下,企业员工坚决执行。

企业文化建树说其复杂实不简单,然说其简单也并不难成。关键是要认准一个理,抓住一条线,坚持一颗心。这一个理是:组织文化成功依赖组织群力;一条线是:沿着组织成员议论的焦点一线贯穿跟踪解决到底;一颗心是:对自己的职员(“自家人”)常施以爱心。诚如此,则优秀的企业文化诞生之时,企业未来发展的前景将是无限辉煌。

企业文化对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作用

企业文化建设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对企业经营业绩的促进作用已得到大家的公认。企业文化对企业的长期经营业绩有着重大的作用,在世纪将成为决定企业兴衰的关键因素。因此,企业文化建设是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也是企业持续、快速、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同时也是新世纪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中外企业发展的成功实践表明,企业文化为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和管理方式的重要内容,其丰富的内涵、科学的管理思想、开放的管理模式、柔性的管理手段,为企业管理创新开辟了广阔的天地。

加强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的研究、运用和实践,是企业管理创新的必由之路,也是完善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途径。企业应切实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真正为企业健康发展注入持久的文化推动力。企业的发展是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来自于技术,技术来自于管理,而管理靠的是企业文化。没有企业文化,谈不上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对企业生存与发展具有以下重要作用:

凝聚作用。企业文化像一根纽带,把职工和企业的追求紧紧联系在一起,使每个职工产生归属感和荣誉感。企业文化的这种凝聚作用,尤其在企业危难之际和创业开拓之时更显示出巨大的力量。

激励作用。企业文化注重研究的是人的因素,强调尊重每一个人,相信每一个人,凡事都以职工的共同价值观念为尺度,能最大限度地激发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协调作用。企业文化的形成使企业职工有了共同的价值观念,对很多问题的认识趋于一致,增强了他们相互之间的信任、相互交流和沟通,使企业的各项活动更加协调。

篇5

Abstract : How to the develop farm economy is the most urgent problem which the government's most concerns and solves.

1.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是支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础条件。尽快改变农业基础设施落后的状况,是广大农场工人群众的迫切要求,也是推进新农场建设的重要任务。应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场的范围,不断增加投入,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力争经过几年努力,使农场生产条件、基础设施有明显的改善。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政府在投入、规划、指导、组织、协调等方面应发挥主导作用。

2.要着眼提高农场工人素质,加强对农场工人的宣传、教育和引导

处理好农场工人问题是促进我国农场经济发展和新农场建设的基本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当前,随着新旧体制的转换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农场工人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也会愈加明显。因此,认真研究新时期的农场工人问题,加强和改善党在农场的工作,对于保持农场稳定,推进农场改革,加快农场经济社会发展,引领农场工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特殊而重要的意义。

发展农场经济,当务之急是教育农场工人、改造农场工人。虽然农场工人在思想观念、生产和生活方式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多数农场工人仍肩负着如何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场,实现小康目标的重任。但目前农场工人的素质还很低。这就要求我们一是要提高农场工人的法律意识。要发挥司法部门的职能作用,定期组织农场工人学习法律法规。二要提高农场工人的科技意识。要充分发挥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和各乡镇事业服务中心的职能作用,大力发展民间科技服务组织,通过专家讲座、科技致富典型引带、专业技术培训和组织农场工人参观典型现场等手段,强化对广大农场工人的科技培训。三是要增强农场工人的市场观念。要引导农场工人舍得投入,购置必备的通讯和网络设备,善于通过电话、互联网等媒体捕捉市场信息。四是要增强农场工人兴办公益事业的责任感。县乡人大、组织和民政部门要在深入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完善村民代表议事会管理机制,提高“一事一议”成效,鼓励农场工人出资出劳,大力兴办公益事业。

3.提高思想认识,增强做好壮大农场经济工作的责任感

集体经济是农场各项事业发展的基础,集体经济如果得不到及时解决,势必会影响农场的长远发展。首先,发展壮大农场体经济是巩固党在农场执政基础的基本前提。近年来,该乡村级经济得到较快发展,但也面临着一些新情况、新问题:随着农场税费改革的深入,原有收入渠道趋于萎缩,新的收入来源尚未建立,导致村级办公经费缺乏;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不平衡,部分村干部经济待遇难以保证;部分村债务负担过理,积重难返,影响了党在农场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农场各项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4.对集中显现的各种矛盾化解

在当前经济领域中,最尖锐、最突出的矛盾是人地矛盾突出。大体可分为(1)一轮土地承包时举家搬走,未参与二轮土地承包的农户回来要地。(2)二轮土地承包时因欠款、外逃,未分给承包田的农户回来要地。(3)二轮土地承包时,部分农户因超生只分给部分承包田。(4)机动地超标准或长期发包引发纠纷。(5)土地流转不规范引发。虽然各村对这些矛盾进行了研究和梳理,但还没有成熟的化解招数。

5.加快农场结构调整步伐,提高农场经济组织化程度

首先是优化粮食生产结构,粮食生产要以增收为目的,要以生产质量高、增加值多的农产品为主,要积极发展粮食产品的深加工,把粗放生产经营模式转变为集约生产经营模式,提高粮食生产的综合效益。其次是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畜牧业、林果业、水产业和蔬菜业等。最后是优化农业区域布局,为了避免地区之间产业过度雷同,实现规模经营,形成区域整体优势。

6.建立和完善法规制度机制,提高依法行政能力

农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我们必须不断促进各项工作的法制化。农经部门要重视法制建设工作,树立依法行政的观念。要使已有的法律成为相应管理工作的依据,同时也要善于把握时机,使行之有效的政策和管理规范上升到法律法规层面,通过建立和完善农经法规制度体系,逐步使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依法办事成为农经工作的主要方式,推动工作发展。

7.必须突破性发展龙头企业

现阶段农场经济发展的突出矛盾就是千家万户分散经营与瞬息万变大市场之间的矛盾,由于农产品生产与市场之间缺乏必要的连接纽带,分散生产和销售,很难形成规模和优势,即便是形成了规模生产,也会因为分散销售抢市场而出现互相压价、相互残杀的现象,加大了农产品交易的市场风险和交易成本。要确保农业产业的健康发展,就必须突破性发展产业龙头企业,靠龙头将农户的分散经营与大市场有效连接起来,形成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格局。发展龙头企业:一是要走出政论办企业、管企业的误区。本着谁有能力谁牵头,谁先发展扶持谁的原则,按市场经济规律组建龙头企业。二是要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龙头企业的发展经营必须兼顾公司、农户等多方利益,防止出现一味追求公司利益而损坏农场工人利益的现象,只有真正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共同体,才能切实起到产业发展的龙头带动作用。三是要为龙头企业的发展出台优惠政策,创造宽松的环境。

8.确保党的农场政策落实

农场经营管理工作历来是党的农场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把贯彻落实农场经济政策的工作制度化、经常化,保证党的农场政策落到实处并长期稳定的关键环节。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场建设,要求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落实统筹城乡发展的方略,按照“融入全局、立足多予、注重运作、重在实效”的要求,落实“重在持续,重在提升,重在运作,重在实效”的实践要领,确保党的方针和农场的各项政策落到实处。农场经营管理工作要围绕党的方针政策,宣传落实支农惠农政策,促进农业持续发展、农场工人持续增收、农场更加和谐,确保社会主义新农场建设取得新进展。

9.科学消费,促进经济发展

要引导农场工人树立科学的消费观念,养成科学的消费习惯,杜绝不合理的开支,作为农场干部应当做好党的农场政策的宣传者、捍卫者,自觉引导他们遵纪守法,提倡移风易俗,建立和谐健康的乡村人际关系,减少农场工人不合理开支。

参考文献:

篇6

中图分类号:F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8-0033-1

0 前言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在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农村经济的发展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我国整体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发展农村经济必须要确立正确的发展思路,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加快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效益农业、市场农业和现代农业,加快发展乡村旅游文化经济。本文以重庆市荣昌县为例,就如何有效加快其农村经济发展进行探讨。

1 重庆市荣昌县概况

荣昌县位于重庆市西部。东经105°17′-105°44′,北纬29°15′-29°41′。东邻大足、永川,西接四川省隆昌县,南邻泸州,北与内江、安岳接壤。总面积1079平方千米。2002年末,总人口81.03万人,农业人口65.9万人,乡村劳动力36.80万人,耕地面积52.02万亩,农民人均耕地0.79亩。畜牧业在该县农业经济中逐渐成为主导产业,种植业和畜牧业增加值占农业经济的比重继续改善,分别由上年的54.6%、36.2%调整为45.7%、44.2%。种植结构进一步调整,农业产业化初具规模,市级龙头企业已有2家。

2 荣昌县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乡镇之间发展的不平衡,农业产业化水平低,二是社会事业发展缓慢,三是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高,机制约束。在当前的双层经营体制上,土地过于分散,土地集约规模经营短期内还难以破题;协会等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缓慢,农村合作组织与农户之间的关系较为松散,与农户、与基地衔接不够紧密,利益联接机制仍不够完善,难以满足农民对资金、技术、信息、销售等服务的要求。

3 如何有效加快重庆市荣昌县农村经济发展

3.1 把改善和提高农民生产生活质量作为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点,在新农村建设上实现新突破

要继续按照“抓试点,办实事,上产业,增收入”的工作思路,加大投入,建好试点,稳步推进,努力开创新农村建设工作新局面。一是巩固提升“三清”工作。二是搞好“五改以建”。三是打造特色优势产业。四是注重农民的教育培训。同时,把激发农民生产投入热情作为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在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上实现新突破。要进一步巩固提高农村税费改革的成果,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进一步加强和减轻农民负担工作,切实维护农民的根本利益。一是抓好支农惠农政策落实,二是抓好农民负担监管工作,研究探索化解乡村债务的好方法,切实防止新增加农民债务,确保农民负担不反弹和农村大局稳定。

3.2 明确思路,抓住产业发展重点,增加经济总量

在第一产业方面,一是继续抓好粮经结构的调整,在确保粮食安全的情况下,抓好优良品种的种植,提高农产品质量,同时抓好经济作物的种植,提高农产品种植效益,调动农民的种植积极性;二是在养殖业上,除继续抓好生猪生产外,应大力鼓励扶持家禽及其他动物的饲养,做到以市场为导向,什么赚钱就养什么。在土地经营上,鼓励支持土地有偿转让,使土地向种田能手集中,实现土地规模经营,走集约化道路,提高经济效益。三是围绕强化诚信服务,在以商招商上求突破。健全跟踪服务机制;围绕打造农字号品牌,在特色招商上求突破;通过特色招商,实现资本和产业的集聚,从而推动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健康发展。

3.3 改变二元户籍管理制度,统筹城乡居民待遇

我们以荣昌县盘龙镇为例,该镇对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进行同等管理,所有在籍人员享受同等的社会保障等权利、履行同等的社会义务,消除原城乡居民在国家政策限制下实行的二元化待遇。凡在盘龙镇街驻地范围内拥有合法固定住所、稳定职业或生活来源的农民,本人及其共同居住的直系亲属可以转为城镇户口。在就学方面,本镇驻地务工就业人员子女可就近进入公办中小学就读,与城镇居民子女享受同等待遇。农民户籍可以在本镇内实现没有附带条件的自由迁移。凡是本镇农村居民,可以在本镇确定的集中居住点建房买房、迁移户口,在全镇进行跨村组流动。全镇的村级干部可以根据工作需要在全镇任何一个村工作。对于符合土地流转需要的,本镇村民在镇政府的指导、审核下可以自由的与本镇村民进行土地置换。最后实现一元户籍管理,全镇实现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同等管理,享受同等权利,履行同等义务,消除城乡二元户籍制度。

3.4 推行“名誉村官”助推农村经济发展

实施“名誉村官”工作机制,主要目的是进一步深化“能人治村”工程,充分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着力让经济上有实力、社会上有名气、参政上有水平、发展上有点子的热心人士参与到新农村建设中来,为他们提供一个反哺家乡、回报社会的平台,施展各自的远大抱负,以满腔热忱积极投身新农村建设的大舞台,协助村支“两委”抓好组织建设、阵地建设,助推村域经济发展,加快推进统筹城乡发展步伐,实现“选进一个人、联系一方客、带动一方业、富裕一方民”的目标,目前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以安富街道为例,该街道选聘的“名誉村官”政治素质过硬、热心农村工作,有较强的奉献意识和服务意识,有一定的参政议政能力。他们上任后,结合本村产业和经济发展实际,积极发挥各自的特长和优势,为村域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提供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资金6.2万元,有力地支持了村级阵地建设;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近务工450余人,月薪800-2000元,有效增加了农民收入;支持发展壮大茶叶、花椒、中药材、食用菌等特色产业种植基地12000亩;支持农村“一事一议”公益事业基础设施建设公路5.8公里、水渠1.6公里、人行便道3.2公里,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

参考文献

[1] 李文.论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紧迫性[J].农业经济,2003,(02).

[2] 发展农村经济 增加农民收入[J].上海农村经济,2000,(12).

篇7

黑龙江省垦区招商引资的起步应该说是从种植业开始的,先是从东部局的水稻开发,北安管局各农场开始于招商引资在亚麻种植加工产业方面,但是由于亚麻制品市场的原因以及亚麻种植比较效益偏低的影响,招商引资建成的30多条生产线基本都已经停产关闭,目前仅有赵光、尾山、锦河几个农场还有生产。现在农场的二三产业发展比较缓慢。所以,我们必须学习借鉴别人的经验,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借助外力实现跨越发展。以此克服我们发展资金短缺、工业人才匮乏、地处偏远高寒地区、财税和土地政策不够优惠等一些现实困难的制约。要树立不招商,就不能实现快发展和大发展;不招商,就不能实现农场增收和职工致富;不招商,就不能实现垦区工业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理念。

二、招什么样的商

对于垦区西部农场来说,应当发挥旱作农业品种多样性优势,重点放在培育发展绿色、有机食品产业上。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1.良好的生态环境优势

我场土地开垦利用仅60多年,森林覆盖率41.3%,远离大城市,没有工业污染,土地肥沃,土壤有机质含量高达6~8%。这里雨热同季、日照时间长,有利于农作物生长,适合种植玉米、大豆、麦类、芸豆杂粮以及马铃薯和各种反季节蔬菜。多年来,通过九大生态工程建设,创建了“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使这里的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控制,为发展绿色有机种植、养殖及加工项目奠定良好基础。

2.实行规模化生产、组织化管理、机械化作业优势

农场土地连片种植,全部实行了规模化生产、组织化管理、机械化作业。种植业采取“六统一”, 奶牛标准化养殖小区实现“五统一两到户”。这些规程的实施使种植业达到全作物、全地号、全过程、全方位实现标准化,养殖业达到规模化养殖、规范化管理、科学化饲养、专业化生产,从而实现了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化。各农场还全部实行了秸秆还田、广泛应用保护性耕作技术,有效地改善了土壤地力条件。

3.高度机械化的现代农机装备技术优势

目前,仅北安管理局拥有农机总动力39.3万千瓦,农机具12280台件,农业生产机械化率达98%以上。部分农场创建的“现代农业发展中心”,全面实行农业“3S”管理(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IS农田地理信息系统、RS遥感资料系统),在中心控制室的大屏幕上就可以全面了解到该中心的农机档案资料以及农机作业动态、农田基本情况等全部信息,实现农业生产精准化管理,获得低成本、高效益。

4.绿色有机食品生产已经形成规范化发展的优势

北安管理局绿色食品监测面积发展到439万亩,有机食品种植面积发展到39.3万亩,并通过欧盟、美国、日本等有机食品认证。在推进“国家级百万亩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化示范区”建设中,立足于完善管理,建立了“七大体系”,即:组织保障体系、质量安全标准化体系、投入品控制体系、质量追溯体系、预警通报与应急体系、质量安全及诚信体系、多元化国际市场体系。有四个龙头企业率先实行了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建设,消费者购买到这些产品可以通过电话、短信和互联网等方式进行产品生产信息的查询。从而构建起从种植管理到生产加工销售,再到消费者餐桌的质量追溯体系。

以四方面突出优势,要向投资商介绍明白,这样才能吸引客商投资。

三、应该怎样招商

1.优化环境,强化服务,努力营造投资洼地效应

要强化招商引资软硬环境建设,提倡具备条件的农场设立工业园区,并采取多元化投资方式完善园区“七通一平”配套设施建设。局场两级行政机关和事业部门要秉持“一切工作让位于招商、服务于项目”理念,提供优质高效服务,凡是企业需要办理的各种证照、手续,要在最短时间内给予办妥;凡是涉及企业行政事业性收费的项目,要最大限度地给予减免优惠;通过全民努力,共同营造“招商”、“亲商”、“安商”、“富商”的良好发展环境。

2.发挥垦地共建,落实优惠政策

农场要积极为投资商提供优惠政策,最大限度地调动投资商积极性。为破解地处偏远交通不便、无权减免土地出让金等难题,各农场可以同地方政府协商,将招商引资项目落户地方政府工业园区,享受税收分成待遇。一方面用于弥补对投资商创业初期所给予的优惠政策付出,另一方面用于补充招商引资专项基金,以便不断扩大招商引资成果和可持续发展。

3.突出招商引资重点项目和重点区域,努力提高招商引资针对性和成功率

各农场要认真调研和摸清自身资源,以优势资源为抓手开展招商引资。重点围绕优质玉米、非转基因大豆、反季节蔬菜、小杂粮、适宜大面积栽培的其它特色农产品,以及肉牛、生猪、肉鸡等优质畜产品,开发绿色、有机、特色食品精深加工项目。重点瞄准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经济圈等国内发达地区开展招商引资。在重点抓好工业项目招商的同时,兼顾商贸物流等服务项目招商,统筹二三产业协调发展,使招商引资融入各项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等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

篇8

中图分类号:F01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892(2006)12-0005-03

一、引言

最近拜读了2004年第16期《经济管理文摘》,封面上一行醒目的标题映入眼帘:《市场经济理论批判》。该期刊发了美国麻省大学经济学教授威廉・拉让尼克的《重新理解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经验及其理论――市场经济理论的解构与创新企业理论的建构》(以下简称为《重新理解》)[1],同期的“卷首评论”的标题为《经济发展的“因”与“果”》,通篇评价的都是“拉让尼克的思想”,并直呼“他必定是划时代的”。该刊为什么给予他如此之高的评价?该刊为什么要给本期冠名为《市场经济理论批判》?我们应如何看待这些批判?

二、《重新理解》有启发性的一面

拉让尼克教授《重新理解》一文思想深刻,它有利于我们从多种角度观察市场经济理论,也有利于我们理解创新企业理论的重要性,富有很强的启发性。

首先,发展中国家从发达国家汲取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切不可照搬照套;即便同属发展中国家,由于地理、文化、人口、资源禀赋的不一,彼此之间也不能生搬硬套。然而,由此认为理解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的经历及其理论变得毫无价值则又走向了另一种极端,同样是错误的,也许是更大的错误。

第二,任何理论都不是完美或完善的,换言之,任何理论都是有瑕疵的,市场经济理论也不例外。拉让尼克所说的“市场经济理论”,即那种认为市场制度是所有可能的世界中最佳资源配置机制的理论,亦称为“新古典经济理论”,是需要发展和改进的,它是发展中的理论。综观拉让尼克一文,他也是在努力改进之,而不是全盘否定之、摧毁之。我们还注意到了,《重新理解》一文并没有对“市场经济理论”使用“批判”一词。

第三,不要把“市场经济”神话化。市场经济不是灵丹妙药,不可能解决某一经济体中的所有问题。市场经济本身也会产生波动,导致不稳定以及收入分配不均等种种社会经济问题。市场经济本身就会因为垄断、公共产品、外部性、信息不对性等产生“市场失败”。因此,切不可天真地以为,只要某国走上了市场经济之路,该国便一定会出现经济增长。然而,以此为借口反对一国经济走上市场经济的改革之路也是错误的,也许是更大的错误。当然,我们应当避免坏的市场经济,走向好的市场经济(钱颖一,2004)[2]。

第四,拉让尼克似乎在创新着一种理论。他对公司治理、产业组织、市场经济和经济发展颇有研究,而且有意义的是他在综合之。发展经济学家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更为关注宏观层面的经济发展问题。而拉让尼克却在微观层面(创新企业组织)上讨论经济发展,我们可以将此定义为“经济发展的微观方法”,沿着这条思路,我们还可以做很多有意义的研究。这使我们联想起了2002年江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主办的一次主题为“经济全球化与市场制度” (国际)学术研讨论。国内学者几乎清一色地站在整个国家的角度(人人都是总理似的),大谈经济全球化以及中国政府的对策。而我们特邀的一位英国管理学教授则从微观的角度探讨“经济全球化与中小型企业的战略管理”,颇受启发。应该说,多种视角观察同一事物总比单一视角更好、更准确,当然也更复杂。

第五,培育“创新型企业”有利于经济发展。因此,如何创造制度条件、产业条件、社会条件、组织条件显得尤为重要。一般来说,创新会导致超额利润的产生。或者说,市场对创新是有回报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完善市场机制与培养“创新型企业”是异曲同工。然而,这也不总是如此,当市场对创新没有激励甚至构成威胁时,政府又如何行之有效地鼓励企业创新就值得我们去研究了。但是,这里依然要坚持市场公平竞争之原则。

三、与拉让尼克商榷

第一,拉让尼克认为:“市场经济学家倾向于将劳动、资本和产品市场看作是经济发展的原因,而不是其结果,这在历史经验中是因果倒置的。”他的这一观点在本文以及卷首评论中频频出现。笔者认为,拉让尼克的这一观点是不符合辩证法的。假定某一国家处于非常原始的经济发展水平E0和非常落后的市场制度水平M0。此时,是经济发展推动了市场制度的初步完善,还是市场制度的完善推动了经济发展?经济学中还有许多“因果”之争,比如说究竟是先有分工还是先有交换?是先有企业还是先有市场?它们谁为因果?这有点像“鸡生蛋,蛋生鸡”。我们认为,在原始水平E0和M0时,经济发展推动市场制度的完善至M1,而市场制度的完善M1又推动了经济发展至E1。因此它们是一个互动的进程。所以,一方面,劳动、资本和产品市场是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的产物(即结果),但同时又促进下一轮经济的繁荣发展(即原因),它们是互为因果的。如果《重新理解》就此因果关系仅仅停留在字面之争,倒也无伤大雅。拉让尼克以及《经济管理文摘》卷首评论员再三强调:“功能完善的劳动市场是经济发展的结果,而不是原因;功能完善的资本市场是经济发展的结果,而不是原因;可供消费者配置其收入的多姿多彩的货物和服务之存在是经济发展的结果,而不是其原因。”他们似乎想得到一个推论:完善劳动、资本、产品市场制度的努力是徒劳无益的。如果他们真是这样认为,那就大错特错了。这种观点会导致经济转型国家经济改革成果萎缩,导致经济转型国家市场制度建设放缓。我想,这一点是我们和拉让尼克及其评论员不大一样的地方。

第二,拉让尼克反复强调的也令他颇为得意的另一个观点是:“在富有经济中,是组织,而不是市场,才是导致经济发展的资源配置主角”;“是组织,而非市场将资源配置到生产过程,从而催发了经济发展。”从表面上看,这些观点并没有什么问题。其实不然,这里所说的组织应该包括企业和政府,我们同意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是组织,而非市场将资源配置到生产过程”。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表面上是组织在配置着资源,但实质上,是市场中的资源的相对价格,或者价格机制,或者一只看不见的手在引导着企业、家庭和政府配置着稀缺资源。这一观点是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对经济学的重大贡献之一,是经济学的常识。拉让尼克为什么会犯如此之错误呢?他想强调组织很重要,这没什么不对的。但他把组织凌驾于市场之上,认为组织可以不受市场所支配则是一种明显的错误。这一错误的病根同样是这种观点――市场制度是否完善并不重要。而我们认为,市场制度的完善非常重要。我们应当尽力健全和完善市场经济制度,而不是简单地批判它,甚至抛弃它。至于拉让尼克担心的执掌资源配置大权的经理人和政治精英不受约束以及大多数群体处于一种易受伤害的弱势地位则只能通过完善市场机制以及相应的法律制度得以克服或限制。

第三,拉让尼克教授另一个得意的观点是,市场经济中的厂商理论的主要问题在于它排除了对“创新”的有效分析。这种说法似于有些武断。我们应当承认,拉让尼克对创新的分析有独到之处,但他不宜以“完全竞争模型”不能解释“创新”而否认一切新古典经济学家为“创新”所进行的有益探讨。

四、读“卷首评论”有感

首先,该评论员对经济发展的“因”和“果”论述是不妥的,这分析已在第三部分做了论证,此处不再赘述。

其次,该评论员写道:“‘市场’只不过提供了财富增长的前提、保障或者可能,但‘市场’绝不会创造财富。”这似乎很精辟、很有见地。但他究竟想说什么?想不要市场?想重新回到“无市场”的经济之中去?可能不会是这样。如果是这样,让我们想像一下,在“无市场”的环境中所创造财富的总量是“有市场”的环境中所创造财富的总量的几倍还是几分之几、几百分之几呢?这样,“市场不创造财富”又有什么学术价值呢?

第三,该评论员指出:“‘市场’已经深入到一些地方政府的日常工作之中,圈地卖地吃子孙饭和大办公司‘与民争利’的经营型政府在一些媒体上成为成功的标杆,依靠行政垄断获取高额利润亦成为现代企业制度的典范和经济发展的功臣”。我们和该评论员一样,都很痛恨此类事件。这是有良知者的一种正确反应。然而,这是“市场”的错?或者说是“市场经济”的错?这是我们难以理解的。要像“痛说革命家史”一样,痛说“市场”或“市场经济”的错误三天三夜都说不完。你可以痛诉“市场”如何逼迫一位天真烂漫的少女推向的火炕;痛诉“市场”如何逼迫一个健康的人为子女读书而出售自己的肾脏;痛诉“市场”如何诱导张屠夫无羞耻地在猪肉中注水;痛诉“市场”如何诱使一些农药贩子推销自饮也不会毒死人的农药;痛诉“市场”如何诱使一个廉洁的政府官员最终走上之路……这一切都想说明什么问题?想证明“市场”或“市场经济”有原罪?想证明“市场经济理论”错误以至于要大批特批?经济学常识告诉我们,市场经济是一种主要以市场的供求力量决定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以及为谁生产的经济。因此,它是一种配置稀缺资源的机制或制度。如果市场制度越完善,稀缺资源就能得到更有效的配置。在中国现阶段,哪些地区市场制度愈完善,哪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愈高,人均收入也愈高。伴随市场经济出现的种种问题可以通过人大的立法、执法以及政府有效干预来加以克服。

五、结束语

我们一向认为,市场经济制度的确是一种不太好的制度,它有种种弊端,但是整体而言,我们找不到比它更好的制度来替代。所以,我们只好选择市场经济制度。一旦选择了市场经济制度,就应该尽力避免坏的市场经济。经济发展与市场制度的完善是一个互动的进程。完善劳动、资本、产品市场制度的努力是重要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是市场而非组织担当资源配置主角,从而催生了经济发展。市场本身不会创造财富,但没有市场的经济总量会小得多。因此,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制度任重而道远。与走计划经济之路相比,我们坚信中国的市场经济之路将是人民走向富裕、国家走向繁荣之路。

正是从上述意义出发,人们批判市场经济都是为了完善它,而不应是诋毁、抛弃它。

参考文献:

[1]威廉・拉让尼克. 重新理解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经验及其理论[J]. 经济管理文摘,2004,(16).

[2]钱颖一. 避免坏的市场经济,走向好的市场经济[N]. 经济观察报,2004-12-26.

责任编校:封明

A Review ofCriticism ofthe Theory of Market Economy

WANG Qiu-shi

(Jiangxi University of Finance & EconomicsNanchang330013)

篇9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房地产行业取得了突出的进步,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将其和市场经济相结合,发挥不同经济体系的最大化作用,禁止出现经济不协调的情况。房地产经济隶属于市场经济,因此市场经济的变化对房地产行业有重要的作用,如果存在干预机制不合理的情况,则必然会增加管理难度。因此在实践过程中必须强化市场管理力度,保证房地产行业的有序发展。

一、房地产经济和市场经济不协调的原因

针对经济发展形式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在整个干预过程中必须及时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明确后续干预形式的要求,进而探究切实可行的发展措施。以下将对房地产经济和市场经济不协调的原因进行分析。

(一)价格和价值出现不协调

根据房地产价格形式和价值形式的变化,必须及时对价值形式进行分析,基于已有控制机制的特殊性,如果出现价格过高的情况,则必然会扰乱市场秩序。近些年来随着房地产价格变化比较明显,甚至出现泡沫经济的情况,和市场经济发展方向是相反的,因此很难保证房地产经济的有效发展,减少经济风险。

(二)干预形式不合理

基于已有发展形式的特殊性,要制定合理的宏观调控形式,避免出现控制机制不合理的情况。在后续干预过程中政府的干预形式有重要的作用,必须制定合理有效的干预机制。在实践过程中,存在干预机制不健全的情况,无法在第一时间对市场发展形式进行了解,进而出现控制形式不健全的情况。

(三)资源应用不合理

房地产经济处于开放式管理形式,在实践过程中必须灵活应用资源,体现出资源应用形式的要求。在具体控制过程中存在土地规划形式不合理、开发形式不合理的情况。由于我国资源比较少,人均占有量少,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能源矛盾的问题,使其适应房地产经济和市场经济发展形式的要求。

二、如何保证房地产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协调发展

基于房地产经济和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在发展过程中必须及时对经济形式进行调整,使其适应协调发展形式的要求,进而促进房地产经济和市场经济的有序发展。以下将对如何保证房地产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协调发展进行分析。

(一)调整房地产商品价格

根究房地产经济发展形式的要求,在后续控制阶段,如果不及时对其进行控制,则会出现经济泡沫的情况,增加市场经济的风险。在实践过程中必须及时对房地产商品价格进行调整,强化控制机制。控制控制好房地产商品价值决定价格市的价格并不说一定要强制性将房产价格降下去,应该按照房地产商品的价值制定相应的商品价格。房地产价格过高成为制约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要明确价格变化形式,调整工序矛盾,及时对房地产市场进行调整,保证房地产市场处于稳步发展的状态。

(二)强化金融监督形式

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相关部门的管理和控制机制对整体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在整个干预过程中,要及时对房地产经济进行调整。金融监督管理形式采用的是大规模发展形式,为了避免出现价格控制不合理的情况,必须做好监督管理工作。相关部门要及时对房地产企业的信息进行了解,提升监控管理力度,及时对贷款机制进行调整,进而保证资源的合理应用。在干预过程中,要及时对存贷形式进行分析,灵活应用资产形式,降低高风险贷款风险,保证市场经济和房地产经济的有序发展。

(三)进行经济转型

当前房地产经济和市场经济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如果控制不当必然会出现转型机制不协调的情况。政府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发挥主导性作用,应用杠杆经济原理,鼓励相关房地产企业应用智能化发展形式,此外对购买的住宅区进行环保设置。如果存在控制不合理或者经济发展机制不明显的情况,则必然会经济发展造成消极影响。此外房地产建设形式必须以低碳环保为建设目标,和市场经济发展保持一致的步调。如果房地产建设不能以低碳环保为建设目标,则必然会出现控制机制不合理的情况。

(四)合理应用激励政策

基于房地产设计形式的特殊性,在后续干预过程中,则必须从现有发展形式入手,结合后续控制形式的要求,合理应用激励政策。市场经济发展必须树立战略发展目标,制定合理有效的经济发展形式。政府在发展过程中,要及时调整贷款形式,吸收更多的购房群体对这种住宅的关注。实践证明,政策的激励政策势必会带动房地产经济向着低碳经济的转型,工作人员必须在已有设计基础上,调整经济发展形式和干预机制,使其适应整个发展形式的要求。

三、结束语

近些年来我国房地产经济取得了突出的进步,为了调整房地产经济发展形式和市场经济干预形式,必须立足于市场经济的发展现状,对控制机制进行分析,控制经济发展形式,采取合理有效的宏观调控形式,必须发挥房地产经济的最大化作用,带动市场经济发展,重视转型发展机制的要求,及时对其进行总结,对房地产经济加以控制,这样才能发挥出房地产经济的积极作用,进而促进房地产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协调同步发展。

参考文献:

篇10

中图分类号: E271 文献标识码: A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改革开放政策不断完善,一个有中国特色的,并且逐步完整的市场经济体系正在逐步形成。然而,作为我国市场经济运作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的设计单位正逐步成为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自担风险的经济实体,是我国经济平稳发展的保障。这就需要相关工程经济专业人员重视对我国市场经济运作模式的探讨,踊跃地参与到市场改革中来,为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活动制定新的发展模式,以便于使工程经济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提高相关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一、我国工程经济造价管理现状探讨所谓工程经济造价,指的是在工程项目施工进程中所要耗费的一切费用。一般情况下,可以将工程经济造价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施工前阶段的造价。主要是由相关专业设计人员对整个工程投资的资金估算,以便于为今后施工制定一个大概的费用支出预算。

2.施工单位与建设单位签订合同。通过事先谈判的事宜,与工程项目造价在这个环节的确定,然后交给相关银行进行审定,确保施工中有法律保障。

3.工程项目竣工后,由建设单位编制的竣工决算。决算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整个建设工程项目的实际造价,它是在整个工程完工以后,具体由建设单位编制的工程完工后的价格决算。通常情况下,对于建设工程项目的投资,估算指标发挥重要作用,无论在哪个阶段都分别有相关的数据指标。例如,包括工程费用定额、预算定额、施工材料、机械设备预算等,按指定的文件规定,确保整个工程经济的造价管理体系有序、高效实行。但是,由于工程经济的复杂性,使得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出现三个阶段的造价都有很大的差距,特别是在工程造价的施工前预算。所以,不合理的造价预算体系往往容易导致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出现资金短缺、各项资金配置不合理、资金无法按时到位等现象,从而严重地影响到工程施工质量与工程工期。由此可见,进一步探讨工程经济的运作模式,对工程造价的加强管理,不断改革传统、低效的工程经济体制,使之更好地适应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意义重大。

二、工程经济如何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工程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是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保障,其中,工程项目建设投资和投资效果分析是工程经济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这就需要工程经济相关专业人员充分重视工程初步造价预算,合情合理地估算投资,明确工程概算、预算和决算三者的关系,确保根据工程实际所计算出来的工程造价能够正确地反映出工程建设的实际需要,把好建设的投资关,使国家有限建设资金得到有效的利用,进而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同时,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工程造价管理模式的不断改变,要探讨新的工程经济理念来服务于市场经济的建设。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对工程经济如何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进行相关阐述:

1. 不断更新专业知识。随着市场竞争环境的日益复杂,传统的工程经济专业知识已经难以解决新的问题,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因此,这就要求相关人员必须不断更新专业知识,及时掌握工程造价管理的新知识、新方法、新理念,注重专业知识的更新。同时,要深入市场,对市场经济理论和建设市场的持续变化要随时了解、掌握,并总结出它的运行规律,制定市场经济变化规律曲线,为工程造价的制定提供依据。此外,还要学会用新的知识去收集市场信息,或者价格信息及造价信息资料,根据市场的运作模式能够汇编工程定额,根据市场经济规律调整定额。在日常工作中要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不断学习新的知识,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掌握新的方法,以便于更好地适应新技术和新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

2.建立价格信息站,加强对工程造价管理。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阶段,各方面发展尚不完善,市场经济模式也正处于改革与发展的特殊时期。因而,市场中产品价格的稳定性较差,其变化波动还很大,市场产品价格的准确性与工程经济造价的准确息相关,甚至会直接影响到工程造价的预算质

量。因此,这就需要国家充分利用宏观调控手段,当地政府部门应建立有权威性的价格信息站,确保市场产品价格的稳定性,以提高工程概算的准确性。同时,由于工程监理制度在我国刚刚试行,正处于试验阶段,没有实战经验,所以,还应该设立工程经济造价管理的专业部门,加强对工程造价管理,这样,才能真实地反映出工程造价的准确性,并有效地降低工程造价。

3.改善定额。定额是工程经济造价计价的主要依据,在工程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也是工程经济更好地顺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市场经济模式不断改革与发展,现在已不是计划经济,在工程项目造价过程中各项费用没有固定的标准。因此,改善定额(指只对人力、物力

消耗量固定), 能够使工程造价的价格可因地因时变化调整,以便于设计人员更好地了解市场价格的动态因素,使之能够真实地反映出工程造价的准确性。把工程建设费用降低到最低水平,让有限的建设资金发挥最大的投资效益。

4.提高专业人员的整体素养。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行各业已发生巨大的变革,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已经得到有力的佐证。因而,对于工程经济的专业人员也不例外,必须提高自身的整体素养,经常深入施工现场,转变工作观念,要经常深入市场,主动去了解、掌握市场经济理论和建设市场的变化与运行,加强

学习和掌握施工技术,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同时,还要充分利用先进的计算机科学技术,使工程造价管理的技能从传统繁琐的数字计算中解脱出来,提高工作效率和工程造价的准确性,努力去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使理论和实际相结合,以利于技术与经济的统一和结合。此外,还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具有高尚的

职业道德,确保整个工程造价过程中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公平、公正、准确、科学地确定工程造价,并为企业最终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提供可靠保障。

三、结语综上所述,工程经济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进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保障。因此,不断探讨与改革工程经济发展模式,使工程经济的发展与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相适应,具有重要的意义。这就要求工程经济相关工作人员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加强自身学习,适应市场经济的时代要求,不断提高自身技能,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逐步探讨出一套适合我国具有社会主义特色的工程经济发展模式,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提供先行条件。

参考文献:

[1] 武晓峰,王青香.浅析如何加强住宅工程造价管理[J].华章,2010(16)

篇11

经济法学在中国已有近二十年的历史,(注:马洪:《十年来经济法学基本理论问题争鸣述评》, 《财经研究》1989年第12期;谢次昌:《经济法学的十年及当前亟待解决的一些问题》,《中国法学》1989年第3期,等等 )作为法学领域里的一个新兴学科,它随着国家的经济体制和经济立法的变化和发展,亦相应地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在其发展历程中是充满了波折和艰辛的,就如同整个经济改革历尽曲折一样。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从事经济法的教学和研究以及学习经济法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加,真可谓“为学者日益”,从而使整个经济法学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了繁荣的景象,这是学界有目共睹的。尽管如此,回顾和总结经济法学的发展历程,仍不难看到,在经济法研究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和不能回避的问题,这是经济法学发展中的问题,对此已有一些学者在不同程度上有所提及。由于这些问题关系到经济法学在未来能否得到持续的、良性的发展,故在此略作撮要,希与学界探讨。

一、经济法的定位问题

对经济法的地位应如何确定,是许多人非常关注的问题。由于经济法是经济法学的研究对象,因而其定位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经济法学的定位和发展。对此,许多学者已经认识到,经济法是法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的、独立的法律部门,有其自身独立存在的理由和价值,是其他部门法不能替代的。但与此同时,经济法也仅仅只是法律体系中的一个部门法,它同样也不能代替其他部门法。因此,对其地位要有适当的定位,既不能过分低估,也不能过分高估。事实上,能否对经济法予以正确定位,会直接影响到人们对经济法的地位、经济法的体系、适用范围等等问题的认识,从而会影响到经济法方面的法学教育、法学研究和法制建设,进而会影响到整个经济法学的未来发展。

恰如其分地估价经济法的地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具有现实意义。由于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诸多经济关系日益复杂,这些经济关系在总体上需要各类法律的综合调整,因此仅靠任何一个部门法都不足以实现法律体系的调整目标,必须由经济法同其他相关的部门法配合,才能共同实现法律体系的输出功能。对待经济法和其他部门法必须本着科学的、客观的态度,而不能出于偏狭的门户之见。这是经济法学者和其他相关部门法学者应注意的。

二、经济法与经济法学的稳定与发展问题

国家和社会有一个稳定与发展的问题,经济法与经济法学同样也存在这样的问题。经济法学虽然在总体上发展较为迅猛,但其发展很不稳定,主要的原因可能是现实的经济法研究与国家的经济政策以及经济立法贴得太近,而经济政策与经济立法又变化太快,致使经济法学的研究也只能亦步亦趋地相应变化。同时,经济法研究人员在研究方法等方面的总体上的不成熟可能也是其中的一个原因。应当承认,在现代市场条件下,国家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立法是经济法学的重要研究对象,但并不是唯一的研究对象,同时,也不应把它们作为判断学术研究真伪的唯一依据。学术上的评判标准是应与政策和法律的成文规定相区别的,否则也就失去了学术研究的意义。尤其是在我国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立法都需要随着现实的经济和社会生活不断作出调整以使之日臻完善的情况下,更应注意这一点。

由于建立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提法受到了广泛的重视,(注:依据“国家加强经济立法,完善宏观调控”的基本精神,国家立法机关非常重视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构建,制定了大量的经济法方面的法律规范。九届人大仍将继续加强这方面的立法工作。此外,国务院机构的改革的原则也是要重视和强化宏观调控部门的作用。为此,有一些学者认为这有利于经济法和经济法学的发展)因此,我国的经济立法速度是相当快的。这样的立法一方面对于市场经济秩序的形成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另一方面也确实存在着一些弊端,对此已有许多学者提出了批评意见。(注:可参见李静冰:《盛行的经济立法观在法理学上的检讨》, 《法律科学》1995年第1期; 以及苏力等人的相关论文)上述情况也说明,经济立法(其中包括经济法方面的立法)的发展是应该的,但也应适当地保持其稳定性,这不仅对保障法律本身的安定性和可预知性是必要的,而且对于保障法律的实效,保障真正的法律秩序的有效形成也是十分必要的。不仅如此,从附带的意义上说,在某些学者特别重视成文法研究的情况下,经济立法的稳定也能为经济法学提供较为稳定的研究对象,从而有助于人们在某些基本问题上形成一些必要的共识,这也是经济法学的稳定发展所需要的。

经济法的研究应当深化基础理论研究,否则经济法就不可能得到大的发展,就不可能向深度和广度掘进和拓展。但是,经济法的研究同样要注意经济法的各个部门法的研究,没有部门法的深入、广泛的研究,经济法的基础理论也不可能得到丰富和发展。可见,经济法的理论研究和部门法研究应有良性的循环,但目前这种循环尚未充分实现。此外,在研究部门法时往往会存在仅仅重视具体政策和相关法律规定的问题,由此存在对现行政策和法律依附过重的问题。在此仍需强调说明的是,成文的经济法律、法规等等固然是经济法学的重要研究对象,但那些现实生活中正在起作用的非官方的规则、惯例等等同样也是值得研究的,它们往往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和社会政策目标、法律的预期目标等能否得到有效实现,关系到成文的经济法的制定者、执行者、受规制者之间的博弈活动,因而会直接影响到经济法的运作过程和实际效果。这些也都是经济法学应该研究的重要问题。

经济法学的发展还需要经济法教学和科研队伍的稳定,还需要学术规范的稳定。在经济法学的发展历程中,随着对经济法认识的起伏不定,经济法的研究队伍也有一些伸缩变动。当然,从学者个人而言,学术选向是自由的,但一个学科的发展确实需要一批有志于此的高水平的人们。我国经济法学的教学和科研队伍往往是显得有一定的规模的,但低水平的重复研究也并不少见,有些人并不是在进行学术研究,其研究工作并非本于学术的兴趣或忠诚,因而他们只会制造学术对话的噪音,而很难出学术精品。

从一定的意义上说,由于中国的经济法学仅有近二十年的历史,且整个法学研究都较为缺少应有的一些学术规范和学术传统,因而在经济法学方面就更需要建立和健全应有的学术规范,并在稳定的学术规范中展开学术的交流。经济法学的发展需要经济法学者乃至其他领域的学者展开广泛的对话,通过百家争鸣、真正的学术批评来促进经济法学的发展,并经过长期的努力形成一定的学术传统。唯有如此,才能有助于改变目前某些经济法研究中存在的自言自语、各说各话、无的放矢、自以为是的状况,也有助于改变某些不尊重他人著作权的信手拈来、据为己有的状况,或不知他人早有研究且已成通说,还自以为是提出了“新思维”的状况,从而有助于形成真正的学术共同体或学术团体,等等。

三、经济法学的路径依赖问题

经济法学的路径依赖问题是一个容易被忽视的问题(注:对于路径依赖(path dependence),著名经济学家诺斯有精深的研究,他尤其认为“路径依赖”是指今天的选择受历史因素的影响。参见《经济学与中国经济改革》,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依据诺斯的理论,路径依赖对制度变迁起着制约的作用,因而经济法的变化和发展同样会受其影响,从而也会影响到经济法学。由于一国的经济法学必然会受到既有的各种特定因素的影响,因而会体现出其特殊性)。中国经济法的研究因其依托于中国特定的社会背景、历史文化、特定的经济发展阶段、特定的经济法律制度和特定的学者群体,因而必然会显现出自己的特色。基于中国特定的经济、社会状况而产生的立法、法律运作的环境以及学者本身长期形成的研究习惯,都会构成经济法学的赖以存续和发展的路径。路径依赖的存在,使得中国的经济法同样属于一种“地方性的知识”,它必然不同于体现了“地方性知识”的他国经济法,而这样的经济法正是我国经济法的研究对象,我们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来研究经济法。应当看到,各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特殊情况,因此,各国的经济法往往名称虽然相同,但其实可能相去甚远。有鉴于此,经济法学的研究存在着两个方面的问题,即既有体现共性的、外向的国际化问题,又有体现个性的、内省的本土化问题。这两个方面不可偏废。

四、经济法学研究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经济法学研究应注意与其他相关学科的联系,尤其应注意吸收和借鉴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密切联系的相关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例如,在经济学领域曾长期探讨关于计划与市场的关系等问题,这些问题尤其有助于认识经济法究竟应调整何种经济关系(如俗称的纵向经济关系或横向经济关系),这些经济关系与民法所调整的经济关系之间是如何此消彼长的,等等。可见,经济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对于解决经济法的调整对象、调整范围、体系以及与其他部门法的关系等问题,均具有重要意义。

近些年学者还很重视法律的经济分析,尤其是在经济法领域,法律经济学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尽管这些应用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毕竟提出了许多新的思路。此外,博弈论、公共选择理论等在经济法领域也是很有应用价值的。不仅如此,社会学、政治学等许多相关学科的其他的一些相关理论,对于经济法学的深化研究都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经济法学同法学的其他分支学科更是存在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并能从其他法学学科的发展中吸取大量的营养。例如,法理学近年发展迅速,其中有很多成果是值得经济法学借鉴的。又如,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和区域化是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因而一国的经济和法律发展都不可能脱离国外的经济和法律的发展,有鉴于此,一些学者已开始重视把国内经济法同国际经济法相结合,进行综合的研究,等等。这些都是加强“科际整合”研究的有益尝试。经济法学的研究视野必须开阔,在研究的过程中必须注意解决现实的一些理论和实践问题,在研究具体问题时还应打破僵化固守“部门法细分”的藩篱,以使问题的分析较为全面,真正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而不是在一些大家都已有共识的问题上继续进行喋喋不休的“同义反复”。

在加强经济法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的交流和打通的同时,也应看到,同一些相关部门法学相类似,经济法学在以往的某些研究中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深受概念法学和注释法学影响的问题,基础主义、本质主义、绝对主义的影响是甚为深广的。由于现实的世界和经济关系是非常复杂和丰富多采的,因而在经济法研究中有必要多视角地、非直线地、非绝对地去分析和研究一些问题。这对于改善经济法研究也许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总之,上述问题都是经济法学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只要大力发展市场经济,就必须大力加强经济法的法制建设和经济法学的研究,就必须不断解决法制建设和法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这已是人们的共识。为了促进经济法学的未来发展,在正视和不断解决上述问题的基础上,尤应强调:经济法基础理论的研究要深化,经济法部门法的研究要强化,前者应从后者吸取营养,后者应得到前者的有效指导,从而实现前述的两者之间的良性循环和共同发展,进而促进整个经济法学的发展。

立基本土资源建造中国经济法学大厦

笔者在给学生讲课时,对我国法学研究现状曾形象地评述:民法学研究基本上是“旧房装修”,即在外国民法学和台湾民法学的框架内和蓝本上,联系我国实际深入研究,精雕细刻,硕果累累;劳动法学基本上是“旧房改造”,即根据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劳动制度改革的需要,借鉴市场经济国家和地区的劳动法学,对沿袭于前苏联模式的我国劳动法学,重构体系,更新内容,初步形成了一套既吸收国内外劳动法学成果、又在体系和内容上与外国劳动法学和我国原有劳动法学均有不同的劳动法学理论,经济法学研究基本上是“建造新房”,即基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现状和目标模式,在传统法学体系之外新创中国经济法理论,并且至今尚未完成“新房设计”而处在“无房可居”的境地,以致受到“经济法学没什么理论”的非议和讥讽。可见,我国经济法学所走的是一条比民法学、劳动法学更艰难但更有意义的发展道路。

我国经济法学研究自始就未能走上“旧房装修”或“旧房改造”的道路,而选择“新房建造”的道路,其原因在于:(1 )经济法学是法学体系中的一个新学科,其历史远远短于民法学和劳动法学,更不象民法学和劳动法学那样有一套定型和公认的理论体系。(2 )前苏联的经济法学是计划经济条件下的经济法学,而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之产物的经济法学,当然不能照搬前苏联的经济法学。(3 )西方国家的经济法学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发达国家的经济法学,而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种新型的经济体制,因而,西方国家的经济法学也不能搬入我国。

正因为如此,要建造我国经济法学的大厦,即创立有中国特色的经济法理论,务必正确认识和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笔者认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同于西方国家市场经济的诸多特征中,对我国经济法和经济法学特别有意义的,是下述几点:

一、我国市场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市场经济

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在某些国家已有成功先例,而以公有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则史无前例,以致有人认为,公有制与市场经济之间是相当于生物学和医学上“异体排斥”的关系。所以,建立公有制基础上的市场经济体制,其难度上相当于生物学和医学上克服“异体排斥”。因此,我国经济立法应当以实现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容为己任,进行制度设计。这就给我国经济法学提出许多特殊课题。例如,我国的国有资产在地位、职能、目标、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均不同于西方国家的国有资产,这就需要研究在立法上对此应当如何界定和落实。又如,国有资产一方面由于具有以全民利益至上、承担更重社会责任、肩负宏观调控职能等有别于非国有资产的特殊性而要求对国有资产适用特别法,另一方面由于市场经济在本质上决定了各种市场主体应当统一运行规则而要求对国有资产适用一般法,这就需要研究国有资产适用特别法的范围和条件,以及如协调特别法与一般法的关系。再如,国家所有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当有多种实现形式,这就需要研究在立法上应当肯定国家所有权的哪几种实现形式,如何规定国家所有权的各种实现形式的适用范围和条件以及协调规则。

二、我国市场经济是发展中国家的市场经济

发展中国家市场经济较之发达国家市场经济,在经济社会发展、经济运行机制、市场调节和国家干预各个方面都有许多差别。所以,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经济法律制度和经济法理论的借鉴,要受到许多局限。因此,我国经济法学虽然需要借鉴发达国家,但更应当注重研究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所需要的法律问题。例如,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运行机制中,国家干预的地位比在发达国家更重要,国家干预的目标也不同于发达国家,在发达国家行之有效的国家干预手段在发展中国家则不一定有效,这就需要研究国家干预在发展中国家所特有的地位、目标和手段。又如,我国经济呈现城乡二元经济的格局,生产力水平、社会化和市场化程度在城乡都有所不同,进而城乡对市场调节和国家干预有着不同的需求,但是,市场经济在本质上要求城乡市场一体化和城乡共同发展,这就需要既分别研究城乡经济运行的不同机制和规则,又研究二元机制和规则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协调。再如,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应当采取不同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和模式,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发展是硬道理,面临着赶超性发展目标,这就需要研究发展中国家处理当展、公平和效率与代际发展、公平和效率之间关系的特殊规则,以及这种特殊规则对市场调节和国家干预的特殊要求。还如,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正遇到在国内市场上为发育竞争机制而要求反垄断、在国际市场上为增强国际竞争力而要求组建大型企业集团的两难选择,这就需要研究我国反垄断法在任务、规制对象和规制措施上与发达国家的差别。

三、我国市场经济是由计划经济转化而来的市场经济

西方国家的现代市场经济是由自由竞争(即单纯市场调节)的市场经济转化而来的市场调节与国家干预相结合的市场经济,国家干预是在不断发现市场失灵和缺陷并且不断积累干预经验和教训的过程中逐步完善的,这在法律上表现为私法公法化过程。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则是计划经济转向市场调节与国家干预相结合的市场经济,此即由国家对经济实行高度集中和直接指令的控制,一方面通过放活微观经济以形成受价值规律支配的市场调节机制,另一方面通过转变政府职能以形成间接控制为主的国家干预机制,这在法律上表现为公法私法化过程。所以,我国经济法学与西方国家经济法学在研究思路上应当是相向而行而不是同向而行。于是,我国经济法学需要研究西方国家经济法学不曾研究过的许多新问题。例如,为培育市场主体,应如何重新配置国家与企业之间的权、责、利;为在改革中能维持宏、微观经济协调,应如何处理宏观调控与微观放活的同步配套关系,为实现经济体制顺利转轨,应如何确定双轨制之间的界限和联系,以及规范双轨制并轨的过程;等等。

四、我国市场经济是压缩发展阶段的市场经济

西方国家的市场经济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有人将其分为物商品化、劳动力商品化和产权商品化等若干阶段,一般是在前一阶段完成的基础上进入后一阶段,循序渐进,顺其自然。而我国要求在本世纪内基本实现计划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的转化,就只得将市场经济的不同发展阶段压缩在二、三十年内。于是,初级、中级和高级阶段的因素同时并存,应当先形成的因素尚未成熟,而应当后出现的因素却已早产。这样,就给国家对市场化过程的组织和法律对经济运行的规范,带来了困难。所以,我国经济法学应当着力研究市场经济不同发展阶段的经济运行规则如何协调的诸多问题。例如,对不同发展阶段经济因素的滞后或超前出现,国家应如何部署和控制;与不同发展阶段相应的经济运行规则,立法中应如何界定各自的适用范围和条件;与不同发展阶段相应的经济运行规则发生冲突,应如何缓解和救济;改革进程中法律的超前性、稳定性和变动性的关系,应如何处理,等等。

五、我国市场经济是民主和法制条件尚不完备的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与民主和法制相辅相成,完备的民主和法制,有利于维护市场秩序和提高国家干预效率。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目前尚不完备,封建因素残存,民主和法制观淡薄,权力制衡机制欠成熟。在这样的条件下实行市场经济,就必然发生权力进入市场、权钱交易、官商结合等现象。所以,我国经济法学应当研究与政治学相关的许多问题。例如,应如何界定国家作为政治统治工具、社会经济调节中心和资产所有者的三重身份和职能,以及协调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应如何规范政府行为,防范政府滥用国家干预权;应如何规制行政垄断,制止权力进入市场;等等。

篇12

实际上,自20世纪以来我国开放市场经济到今天,交通运输就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甚至可以被当做是经济发展的命脉,不仅仅是对国家,对于地方经济也有着重要的意义,为了更好的发展和保护交通运输行业,国家颁布了许多相关法律法规,完善了交通运输行业在我国的运行,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交通运输行业必然将会在未来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所以它自身也必须随着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

 

一、交通运输经济管理对发展市场经济的作用

 

社会的发展促进了时代的进步,在这个进步的大时代中,人们对于生活的需求也是越来越高,对于交通运输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交通运输的规章制度也需要不断的完善和丰富,补充不足之处。

 

1.交通运输的发展是市场经济背景下的必然需求

 

交通运输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和基础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的过程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现代社会经济变革日新月异,如果不能够紧跟上时代的步伐而进步,很容易就会被淘汰,交通运输也需要不断的推陈出新,更新技术,适应上时代的变革才是,不断的加强交通运输的经济管理,增加其自身的生产力,这样不断可以提高行业的发展,也可以在侧面加快市场经济的进程。

 

2.有利于促进市场经济进程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论是如何要发展市场经济,如果没有一条好的道路是无论如何也不行的,市场经济发展的基础就是道路和基础建设,如果没有打好根基,那么市场经济就只不过是空中楼阁,无根之萍,交通运输业关系着国民经济,可以有效的促进市场化的进程,增加市场经济的繁荣昌盛,同时形成企业之间的竞争,没有竞争就不会进步,企业之间的竞争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交通运输的发展开拓了视野,开拓了道路的同时也开辟出了新的市场经济发展之路。

 

二、如何有效的提高交通运输经济管理工作的进行

 

在已知交通运输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如何在这个大背景下提高交通运输经济管理的技术和手段也就成为了接下来需要讨论的重点,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之中,我们可以总结出很多相对应的经验以供参考。

 

1.强化内部管理手段,提高交通运输能力

 

不论对任何企业,内部管理都是企业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之中的制胜法宝,交通运输经济管理想要在这个大环境下获得发展,就必须要完善内部的监督机制,适应大环境下的变革和潮流,严格的设立考评制度,对于每个部门的个人都进行审核考察,在内部进行互相监督,互相激励的方式进行管理。

 

而在国际上,大部分的发达国家都已经开始使用全面的预算管理,这是一种将责,利,权互相结合的一种单位管理方式,拥有的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卓越的效果,在国际已经获得了一致认可,而在国内,也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了这个制度的优越性而开始使用和创新全面预算管理,它可以在提高效率的同时,降低交通运输建设的风险,从而实现利润的最大化。

 

2.将现代技术融入交通运输过程之中

 

21世纪发展最快的就是日新月异的科技,每一天几乎都有新的技术产生,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已经让它们分布到了生活之中的方方面面,即便是在交通运输这一个领域也不例外,各部门在紧跟市场经济大背景的前提下,都应该主动的引进和利用一些现代科学的先进技术,综合的运用各种手段来应对市场经济的快速变化,通过分析,整理等科学手段来进行更加合理的交通运输经济管理措施,掌握市场最新的动态的同时,也可以获取准确性更高的市场信息。

 

综合运用各种技术到建设过程,是新世纪发展交通运输的必要手段,而科学的对其进行管理和分析,也同样是在管理过程之中所必不可少的步骤,将现代的技术融入其中,可以做到改进技术,改善投资,规避风险,增加收益,获得更广博的市场和更强大的竞争力,让企业得以蒸蒸日上。

 

3.交通运输经济管理的法制化

 

世界发展到今天已经完全步入了法制化的阶段,依法执行各种措施已经是社会公众都已经认知的事实,交通运输的管理自然也不能够例外,根据法律法规将管理法制化,合同化,严格按照《合同法》所规定的内容来进行磋商,管理,它就是一种保障,是一根拴在业户和贷主之间的保险丝。

 

法制化不仅可以降低交通运输的企业风险和责任,同时还可以增加合作双方互相的信任度,在增加业户责任感的同时,也增加了贷主方的货物安全,维持一个良好的交通运输市场,交通运输合同化的顺利发展受到了广大的业户和贷主的一致好评和大力支持,它不仅规避了业户的风险,也让贷主得到了安全感,有效的促进了交通运输行业的成效,避免的纠纷,利用法律的手段保护了双方责任人。

 

三、总结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