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会计的特点范文

时间:2023-08-14 09:24:1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预算会计的特点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预算会计的特点

篇1

从1979年我国在“长春一汽”首次开展会计电算化试点以来,我国会计电算化已走过了20多个年头。经过这

20多年的发展,我国会计电算化工作取得了十分可喜的成绩。目前的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包括账务处理、工资核算、成本核算、固定资产核算、材料核算、利润核算、会计报表处理和财务预测与分析等内容。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与不断完善,对会计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使会计电算化在我国的运用也越来越深入、广泛,其在会计工作中亦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且大大推动了现代会计的发展步伐。

一、会计电算化的特点

会计电算化系统是利用电子计算机技术对会计信息进行管理的人机相结合的控制系统,简称为会计电算化。会计电算化是管理信息系统(MIS)中的子系统,是一门融系统工程学、电子技术及会计理论与方法为一体的边缘科学。其目的是运用最新科技成果,以现代化的电子计算机取代传统的手工记账、算账、报账及替代人脑完成对会计信息的分析和判断,实现会计工作方式的变革和会计劳动力的解放。它是实现会计标准化、规范化,提高会计核算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会计发展史上的一次变革。它的使用极大地提高了会计数据处理的及时性、精确性和正确性,为企业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会计电算化将电子计算机技术引入会计信息处理领域,实现了会计信息处理的一次质的飞跃。会计电算化首次把计算机技术引入到会计工作中来,把会计工作人员从纷繁复杂的手工记账、算账和报账中解放出来,不仅缩短了财务处理时间,提高了会计工作的效率,而且大大提高了会计信息的质量,实现了会计工作的“无纸化”。与此同时,在财务部门配备了与会计电算化相适应的计算机和网络设备。这大大加强了财务部门与企业内部其他部门的联系,使信息更加准确、迅速地在各个部门之间传输,增强了企业的工作效率。

第二,数据处理人机结合,系统内部控制程序化、复杂化。会计电算化虽然以计算机为计算工具,但其整个信息处理过程仍表现为计算机与人工的结合。计算机对数据信息的处理是通过程序来进行的,系统内部控制方式均要求程序化。同时,由于数据处理的人机结合和系统内部控制方式程序化,使得系统控制复杂化。其控制点由手工会计对人的控制转到对人和机器两方面的控制,控制的内容涉及人员分工、职能分离和计算机软硬件的维护以及会计信息和会计档案的保存和保管。

第三,数据处理自动化,账务处理一体化。会计电算化信息处理过程分为输入、处理和输出三个环节:将分散于各个核算岗位的会计数据统一收集后集中输入计算机;计算机对输入数据自动进行过账、转账和编表处理;最后由计算机根据指令将所需信息以账、表形式打印输出。

第四,信息处理规范化,会计存贮磁性化。在电算化系统中,各种会计数据以文件的形式组织并以电信号、磁性号和光信号的形式贮于计算机的内外存贮器中,磁性和光介质成为保存会计信息和会计档案的主要载体。

二、电算化会计与传统会计的区别

电算化会计与传统的手工会计存在着很多不同之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数据处理的工具不同。传统会计的处理工具主要是算盘、纸、笔等。从编制原始凭证、记账凭证到登账、结账、编制会计报表,要经过很多人的手工才能完成,增加了数据处理差错的可能性,工作量大,运算和记录速度都很慢。会计人员不得不边运算,边记录。电算化会计处理的工具是电子计算机系统,除了数据输入和必要的操作控制外,数据处理的整个过程和数据的存储都由计算机自动地完成。

第二,系统初始化设计的不同。手工系统的初始化工作包括建立会计科目,开设总账,登录余额等;电算化系统的初始化设置工作则较为复杂,且带有一定的难度,其内容主要有会计系统的安装,账号的设置,网络用户的权限设置,操作员及权限的设置,软件运行环境的设置,科目级别与位长的设置,会计科目及其代码的建立,最明细科目初始余额的输入,凭证类型设置,自动转账分录定义,会计报表名称、格式、数据来源公式的定义等。

第三,内部控制上的差异。在传统会计条件下,会计的内部控制表现为组织内人与人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如职责分工制度、内部牵制制度等。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所有账簿及数据文件都集中于计算机系统内。因此,其职责分工和内部牵制的重点转变为系统管理员、程序员、数据程序保管员、出纳员与操作员之间的严密职责分工上,这就要求必须建立新的以保证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为穆边的内部控制制度。如新的人员职责分工制度、凭证传递审核制度、软硬件管理制度、文档管理制度等。并且需要用计算机软硬件技术来实施内部控制措施。如人员操作口令控制、软件和数据的加密技术、会计数据自动监测程序等。

第四,数据处理范围上的差异。受手工操作能力的限制,传统会计一般只能开展日常的核算工作,产生规定的核算报表,会计职能作用的发挥受到较大限制。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利用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和计算机寄钱的数据处理能力,使会计信息在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中的综合系统地位得到加强,由原来的以提供日常核算资料为主,发展到面向企业的各类管理人员提供信息。包括高层的计划、预测、决策信息,中层的分析、控制、管理信息,以及大量的基层业务管理信息。

第五,会计的主要职能由核算、监督向预测、决策和控制职能扩展。传统会计的主要职能确定为反映和监督,预测、决策和控制职能只作为辅助职能。会计电算化系统下,会计职能将由原来的反映、监督职能扩展到预测、决策和控制职能,以适应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要求。在会计电算化信息统中,核算部门的数据资料全部由会计信息系统在不同的部门或信息中心产生,而不是在财务部门产生。即占财务人员大部分工作时间的填制凭证、登记账簿、算账、结账等繁杂的重复工作由计算机在各职能部门分别完成,把财务人员从繁重的会计核算任务中解放出来,核算职能实质上在不断地被淡化。传统的会计监督职能一般局限于对经济业务进行事后反映和监督。会计电算化后,所有经济业务发生时,实时形成会计资料,在经济业务的执行过程中就能由各有关部门实行有效控制,会计监督职能得到延伸,不再是财务部门专有的职能,从而多角度加强了事中监督。会计工作由过去主要是对外报送会计报表转向利用会计数据进行分析,并支持和参与企业内部的业务管理和生产经营活动;由过去单纯的事后核算转向事前预测、事中控制和事后分析的全面管理。会计人员的角色由为领导提供信息资料转变成为给领导提供决策方案,更多地从事经济活动的预测、决策、分析和控制。未来的会计人员将充当管理角色,其主要任务是为管理部门收集、过滤、分析经济资料,并解释信息。

三、会计电算化对现代会计的影响

第一,提高了会计信息的质量和会计工作的效率,降低了会计人员的劳动强度。电算化会计以计算机为信息处理工具,提高了会计数据处理的速度和精度;数据处理的自动化、程序化和规范化,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及时性、可靠性和相关性。同时,计算机的使用,使广大会计从业人员从繁重的会计核算和数据转抄中解放出来,其劳动强度大大降低。

第二,促进了会计工作职能的转变,引起会计人员知识结构的变化。电算化会计下会计工作效率的提高和会计人员劳动强度的降低,使会计人员有更多的时间参与企业经营和管理,从而真正促使会计职能由反应转向监督。引起会计人员知识结构的变化和素质的提高。电算化会计下的会计从业人员除了能够掌握坚实的会计学知识外,还能够熟练的操作计算机,具有了上机处理基本业务核算工作的能力,还具有排除一般性问题的能力。尽管如此,他们还要不断学习和掌握日新月异的计算机知识和应用技术。以不断满足会计电算化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形成复合型人才。

第三,改变了会计信息处理和使用的方式和方法。电算化数据处理的代码化、程序化和自动化,是对手工会计信息处理方式和方法的本质变革。这一变革改变了手工会计下成本计算、编制报表等只能在月末进行的做法和限制。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只要发出指令,计算机可随时根据机内数据完成上述工作。由于电子计算机强大的计算能力、海量存贮和随机存取等特点,会计电算化已引起会计操作方法和操作环境的一系列变化:会计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大大提高;会计核算程序简化和信息提供方式改变;内部管理和控制措施的改变。

第四,提高了会计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在会计电算化的人才培养方面,从两极分化的局面发展成为一大批拥有会计电算化专业知识的专门人才。由于会计电算化是一门涉及计算机、信息处理及会计学等专门科学的边缘学科,需要掌握的知识跨度大,内容多。在会计电算化的起步阶段,大量的会计人员不懂计算机,而计算机的专业人才又对会计学不甚了解,两者难于勾通。这种局面,大大制约了会计电算化的发展。1994年5月财政部印发了《关于大力发展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的意见》,对会计电算化的人才培训提出了目标,要求到2000年,力争使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和县级以上国家机关的会计人员有60%-70%接受会计电算化知识的初级培训,掌握会计电算化的基础操作技能;有10%-15%接受中等专业知识培训,基本掌握会计软件的维护技能;有5%能够从事程序设计和系统设计工作。几年来,全国上下通过各种途径锻炼和培养了一大批具有一定会计电算化水平的应用人才,从而进一步加速了现代会计的发展步伐。

四、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趋势

随着信息技术与现代会计的结合越来越深入,会计电算化也在发生新的变化,产生新的发展趋势。

第一,网络化发展。随着计算机的不断发展,发展单机运行的不足之处日益明显,尤其对大中型企业来说,会计信息处理量大,会计与生产部门、供应部门、仓库管理部门、劳动人事管理部门、设备管理部门的联系,仅依靠软盘传送数据,很难适应会计部门对会计信息的及时、有效处理,不能发挥计算机数据处理的效能。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能使企业的各项系统得到综合利用。

第二,向决策支持系统方向发展。会计决策系统是会计电算化的更高阶段。在该系统中,有存储企业内外信息的数据库,有以运筹决策等原理为特点的模型库,以及与决策判断、选择推理有关的知识库,便于用户通过对方案和模型进行分析比较。使决策者能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知识选择一个满意的方案,做出正确的决策。

第三,人工智能在会计领域中的作用。在未来的会计电算化软件中,会计系统把专家系统引入决策过程,将会计专家在会计决策中解决的问题和知识经验等按逻辑判断形式存入计算机内,从而达到专家水平,用它作为会计人员决策的辅助工具。

五、迎接挑战,加速现代会计发展

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工作迎接信息技术革命的必然产物,是大势所趋。在社会逐步进入信息时代的今天,长期被财会人员所接受的传统的手工记账方式已经不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必将逐渐被淘汰。因此,会计人员必须充分认识到这种严峻的形势,努力改变传统观念,转变角色,主动面对挑战。以会计电算化的发展为契机,努力提高自身素质,适应新条件下对会计从业人员新的要求,为推动传统会计向现代会计的转变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肖斌.论会计信息化得发展[J].科技经济市场,2008(7).

2、李斐然.我国会计信息化研究的最新进展[J].财务与会计,2010(7).

3、吴达斌.会计信息系统之我见[J].经济师,2007(12).

篇2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30-0200-02

目前,随着计算机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会计工作也从烦琐的手工记账进入到电算化时代。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革命。会计核算工作数据量大,门类繁杂,时效性较强,对准确性要求很高。传统的手工记账,速度缓慢,效率低下,易出差错,数据汇总和报表形成都要经过大量而细致的工作才能完成,一个地方出错,就要查找修改好多地方,会计人员常常为此焦头烂额。会计电算化的实现,有效解决了这些难题,其高速度、高效率和高容量的特点,在数据的记录、汇总、查询和报表形成与分析等方面,表现出了与手工记账方式无法比拟的高效率和精确性;并且可以及时获取有关数据,适时进行效益分析,大大增强了会计数据处理的时效性,既提高了核算质量,又减轻了会计人员的劳动强度。

扎赉特旗在会计电算化普及、完善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2009年在全盟范围内率先实现旗直行政事业单位全面推行会计电算化,而且通过几年的摸索和实践,全旗会计电算化质量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给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我们面临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本文就扎赉特旗会计电算化的应用现状进行探讨,结合在会计电算化培训及应用过程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希望对实际工作有所帮助。

一、扎赉特旗会计电算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会计软件自身存在的问题。会计软件通用性有一定的局限,现有财务会计软件仍然不够适合扎赉特旗用户的特点和规模,难以找到为用户量身定制的软件,软件生产者所生产出的财务会计软件大部分都适合大中型企业。一方面软件资源浪费严重,许多功能处于闲置,用户只应用其中的一小部分;另一方面用户真正需要的功能软件却无法提供,例如,软件无法很好地满足预算单位“类款项”的核算要求,只能生硬地套用企业的项目核算方法;行政事业单位财务软件启用时账套初始工作较为复杂,工作量很大,不适合软件的初学者等等。另外,会计软件安全性与保密性不够完善,很少有财务会计软件生产者对财会数据的保密问题进行认真研究,因此生产出来的软件即便加了密,也只能防止盗版,起不到数据的保密作用。大多软件只是停留在单个用户级的水平,未真正实现数据库高度实时共享。导致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安全保密性差,任何人均可破坏、修改数据。如果骤然停电,或者系统受病毒侵袭,原有的财会数据则难以恢复。

2.会计电算化普及率问题。扎赉特旗虽然已在全旗行政事业单位普及会计电算化,但受地区发展水平的制约,大部分私营企业由于顾虑会计电算化的成本,仍然沿用手工记账的方法。所以,扎赉特旗企业会计电算化普及率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3.缺乏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会计电算化人员素质需继续加强。扎赉特旗当前会计电算化人才严重匮乏,许多老财务工作者墨守成规,不愿再接受高端的、最新的会计电算化业务。工龄较短的新参加工作的财务工作者对电脑操作很熟练,可是对会计实务却甚为陌生。现有会计人员由于繁忙的工作和生活所限,对会计电算化业务学习主动性不强,大多数处于被动应付局面,只是工作中用到哪学到哪,很少有人进行主动系统的业务理论学习。尽管扎赉特旗已经举办多次的财会业务培训,但大部分财务人员只能满足于日常操作,对工作中出现的异常情况应付能力仍然较差,一方面微机出现故障或与平常见到的界面不同时,就束手无策,另一方面对于账务中出现的差错,缺乏更正修补的能力。

4.内部控制问题。在会计电算化环境下,操作员的口令和密码是进入会计系统的唯一通道,如果财务人员内部分工不够清晰明确,口令和密码很容易丢失和被盗取,这是在会计电算化环境下内部控制的一大安全隐患。一旦企业发现错误,由于部分操作几乎没有痕迹,难以追查出错源头。

5.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问题。会计电算化档案比传统会计档案具有更广泛的内涵。除了传统意义上的纸质档案外,还包含了电子资料和电子数据。电子档案较传统会计档案有易于修改的特点,且不留痕迹,在便于修改的同时,资料的完整性和正确性可能会被破坏,并且难于分清责任。电子档案的存储安全及版本的有效成为电子档案管理的核心,当前由于用户的会计电算化软件版本更新较快,电子档案管理制度不够健全,一旦更换软件版本可能导致电子档案恢复率低下。2009年至今,我旗行政事业单位已经实行会计电算化五年,很多单位还没有将以往年度的财务电子档案统一归档,安全保管。

二、建议和措施

针对会计电算化应用中存在的以上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1.增强全旗会计领域的会计电算化意识,进一步提高会计电算化普及率。在继续提升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电算化应用能力的前提下,以规范企业财务管理为纽带,采取有效的办法,增强企业对会计电算化的认识,进一步提高全旗会计电算化的普及率和应用水平。

2.加大对会计电算化人才的培养。培养方向应是专业性复合型人才,包括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开发原理、会计电算化的应用及会计档案的管理。会计电算化工作不仅要求工作人员具备会计专业知识,而且要求其具备相应的计算机知识,档案管理知识及相应的法律知识,并且应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自律性和敬业精神。

篇3

现行的部门预算改革使得预算编制进一步细化、公开和透明,同时实行综合预算原则。为进行绩效评价,它将要求逐步引入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政府会计体系。这将有利于强化政府会计责任,明确政府的受托责任,增加财政透明度,全面、准确、完整地反映一个国家的综合财政状况,解决以往长期存在的拖欠工资、拖欠工程款项和隐性债务等。

实际上,横亘于收付实现制与权责发生制两者之间的是修正权责发生制(modified accrualbasis),若修正很小时,它几乎与收付实现制无异;若修正很大时,它甚至可以等同于权责发生制。各国一般都是根据本国实际,有选择地采用修正权责发生制,而且修正的程度和范围弹性很大。例如,我国财政总预算会计就可以对预算单位的年终结余资金、应偿还的内外债务、政府间上解支出及补助支出等会计事项采用权责发生制确认;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可以对欠发职工工资、欠发退休养老金、需要分期摊配的大宗服务消耗或购买性支出等会计事项采用权责发生制确认。

二、复式预算的进一步改革要求组织相应的完整的会计核算

从复式预算的角度看,我国现行预算会计核算存在两个问题:

其一,没有按复式预算组织相应的、完整的会计核算。尽管我国《预算法》规定中央及地方政府实行复式预算,但在1997年之前,财政总预算会计对各种政府预算收支仍统一在“一般预算收入”和“一般预算支出”科目中核算。1997年之后,对于纳入预算管理的部分预算外收支,财政总预算会计统一在“基金预算收入”和“基金预算支出”科目中核算。这样,预算会计实际上是按照单式预算来组织会计核算的。

其二,没有反映出“具有特色”的预算状况。“具有中国特色”的预算状况应反映政府实际活动的特点,而不仅仅是反映政府作为财政预算的组织者、执行者的特点。我国现行各级政府财政总预算会计执行同一套会计制度,但各级政府之间所从事的公共活动范围与不大相同,这也存在着不少弊端。

我国现行复式预算的进一步改革,要求将公共预算、国有资本预算和保险预算等分开编制。这就要求我国的预算会计制度未雨绸缪,预先为之做好改革的准备。财政总预算会计应为之分别组织完整的会计核算,以反映和考核其运行状态。为此,现行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需要按照上述复式预算的要求进一步改革,为核算完整的政府预算活动分别设置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支出等五类会计科目,将公共预算、国有资本预算和社会保险预算等都分别看成是一个会计主体,使“资产=负债+净资产”的会计等式分别成立,并为它们分别编制资产负债表和预算执行情况表。对于复式预算子预算之间的资金转移等业务活动,预算会计也要分别在相应的会计主体中做出会计处理,以完整地反映政府预算的运行状况及结果。

三、费改税与机构改革将使得预算会计进一步规范化与公共化

随着部门预算改革的深入,全部政府性基金和预算外资金等将有较大幅度的压缩,并逐步进入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而推行费改税,将使得现行行政单位会计和事业单位会计中预算外资金的核算内容进一步减少。对于行政单位会计而言,由于种种原因可能在一定时期内继续存在部分预算外资金的核算内容;对于事业单位会计尤其是已全面走向市场、与财政脱钩的事业单位会计而言,其为履行或代行政府职责而获取预算外收入的客观条件将逐步丧失,用以核算预算外资金的“应缴财政专户款”也将逐渐失去其存在的意义。

这就引申出一个问题,事业单位预算会计向何处去?

事业单位业务范围广,其性质、职责、财务管理以及对市场的依赖程度等都与行政单位存在着明显的差异,需要对其实行区别对待的核算。对于继续依靠财政补助的单位和极少数事业单位而言,可以比照现行行政单位会计执行,采用收付实现制。当然,这并不妨碍其最终也要走向某种程度的权责发生制。对于进一步走向市场、与财政脱钩的事业单位而言,可以比照会计制度,采用权责发生制。

四、政府采购制度的推行也将引起预算会计发生一些变化

推行政府采购制度,是政府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它将使财政总预算会计对部分财政资金支出数的列报直接以向供货商或劳务提供者的实际拨付数为依据。作为1997年我国预算会计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财政总预算会计对预算包干财政资金支出数的列报口径,从银行支出数改为财政拨款数。而在政府采购制度下,凡是列入政府采购计划、编制政府采购预算的货品和劳务,均由政府采购部门组织对外采购,财政部门通过国库直接向供货商或劳务提供者支付款项。这将使得财政部门的职责不仅仅是按预算和各单位用款进度层层下拨经费,还要根据采购机构提交的预算拨款申请书和有关采购文件,按实际发生数并通过政府采购资金专户支付给供应商。

五、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实施,将对预算会计发生重大

我国现行中央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改革,是一个渐进式的改革方案。这主要体现在三个“不改变”上:即不改变部门预算单位资金的所有权和使用权;不改变部门、单位财会人员的职责;不改变人民银行国库局的职责。同时,不清理部门开设的“账户”,但是单一账户以及其他政府预算改革措施将会逐步使部门开设的账户消亡。各地的改革方案虽然特点各异,但其共同的特点是没有改变现行预算框架,实行单一账户、统一资金结算,大多统一财务管理,实行“零户统管”。

篇4

一、我国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的相关介绍

(一)我国预算会计发展过程

我国预算会计是在建国初期开始发展的,到目前为止共经历过3个时期。1949—1965年,我国预算会计实现了收付实现制和借贷记账法等目标。1965—1999年,有许多要素内容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比如说资金来源、资金运用等,但其中的主要方式依然是收付实现制。在1999年之后,我国在财政总预算会计方面进行了重大改革,也就是实行了现行的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

(二)我国预算会计的相关内涵

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财政部对财政预算做出了明确的规定,颁布了一系列文件,其目的在于加强财政预算管理,从根本上规范各级财政预算会计的考核。预算会计是相对于企业会计而言的。预算会计以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为目的,执行政府财政预算,为社会发展服务,以社会为核心,适用于政府以及各种类型的行政事业单位。

(三)财政总预算会计的特点

财政总预算会计和其他一般意义上的会计不同,有自身鲜明的特点,其性质是管理型会计。其特点是:(1)以国家财政预算为依据。财政总预算会计是以国家财政预算执行为核心的,具有高度的统一性,在全国范围内都是一致的,不可随意进行改变,主要为社会服务。(2)社会性和公益性。预算会计以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为目的,执行政府财政预算,为社会发展服务,以社会为核心,适用于政府以及各种类型的行政事业单位,不以盈利为目的。随着经济不断发展,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但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这样的问题与社会经济发展不相符合,制约着社会服务质量的提高。

二、目前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改革的难点

目前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一)收付实现制存在一定的弊端

收付实现制是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的基础,对本时间段内实际发生的收支情况进行核算,对于应该由本时期进行核算的收支却不能进行核算,导致不能全面真实地记录和反映资产的实际情况。金融风险在近些年逐渐提高,在此基础制度之下,不利于财政风险防范,对于政府的管理来讲,也是十分不利的。

(二)相关意识树立不到位

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在我国的发展历史比较短,在日常的工作中许多工作人员还不能树立正确的思想认识,在工作的过程中还不能以正确的态度去处理正常的工作。此外,还有的工作人员不能区分出财政总预算会计与一般财务会计之间的区别,在处理工作的过程中出现了将两者混为一谈的情况,使得财政总预算会计工作的效率得不到有效提高。

(三)缺乏完善的规章制度

21世纪,法制社会使规章制度成为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国相关的法律制度不断完善和发展,在整个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规章制度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方面,我们发现缺乏相关的完善规章制度,如奖惩制度等。相关工作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缺乏必要的激励机制,使其工作缺乏动力,使整个财政预算会计工作的效率得不到有效提高。

三、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改革的具体对策

(一)不断完善收付实现制

收付实现制是当前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的基础。就目前的使用情况来看,其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在实践中要不断拓展新的方法,以弥补收付实现制的不足,构建新的财政预算基础。要以收付实现制为主,其他相关制度为辅,不断完善整个财政预算会计制度,使其更加全面地为社会发展服务。

(二)积极宣传,提高重视程度

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在我国发展的历史只有短短的几十年。在此期间许多人对其认识程度不够,导致在工作中存在着错误的行为。因此,要积极宣传,加大宣传力度,不断提高相关人员的重视程度。从思想意识出发,使工作人员可以从思想角度提高对其重视程度,从而促进自身行为的规范。

(三)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

无规矩不成方圆,在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改革方面也是如此。要不断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充分利用新时期的优势,不断充实相关的理论依据。此外,要充分建立激励制度,利用激励制度激发相关人员参与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促使相关人员在工作中出谋划策,使各项决策充分反映民意。同时,要加强相关人员的素质建设,不断开展各种形式的培训活动,促进人员之间思想、技术的交流和合作,不断提高其个人素质,实现自身的不断发展,为整个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的完善提供智力支持,促进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作者:于明霞 单位:威海市文登区财政局

参考文献:

[1]郝珊珊.基于财政总预算的负债与净资产[C]//经济生活———2012商会经济研讨会论文集(上),2012.

[2]王长江.严谨服务创新奉献做好新形势下财政总预算会计工作的体会[J].预算管理与会计,2009,(10).

友情链接